中国地质学复习

中国地质学复习
中国地质学复习

(原创声明:版权所有,翻版必究)第九章中国区域大地构造特征

总结即构造和地形除亚洲以外的各大洲都是由单个前寒武纪克拉通或其一部分组成,上都属于单式大陆。大陆的主体部分是在过去除西伯利亚克拉通以外,亚洲是一个年轻的复式大陆,1999) (任纪舜等,亿年期间由大小不等的陆块及其边缘块体镶嵌拼合而成4由,生物地理区系和中国具有亚洲复式大陆构造的典型特征具有不同地壳结构、-松嫩等块体组成。演化历史的中朝、扬子、西域、华夏及准噶尔-吐哈、佳木斯在全球大陆中,中国大陆有何特征?.与北美、非洲等地的巨型前寒武纪克拉通相比,我国地台的规模小、刚化程1 度低、盖层变形强烈。这复式大陆的另一层含意是现在空间上并列的陆块原系来自世界不同部分, 2.

我国或。在各种全球大陆再造中, 使得我国的区域地质具有了更大的“世界性”或处于“天涯海角”。者没有自己的位置,

.一个复式大陆不同源区诸地台或地块的并列意味着其间众多造山带的存在。3我国陆块数量多、规模相对较小,后期的构造运动引起的陆内变形无疑会对 4. 早期已固结的部分重新产生影响。中国陆块有哪些类型、主要标志是什么?主要陆块(古板块)类型、华北型中朝板块1) 、扬子型扬子板块;塔里木板块、柴达木地块、阿拉善2) 、冈瓦纳型拉萨地块、印度板块北缘3) 兴凯地块佳木斯- 4)、北亚型准噶尔、吐哈、松嫩、布列亚-在那在区域成矿预测上,共同的成矿作用只有当地块拼接在一起以后才会发生,因此査明地质历史期间以前无论是成矿规律还是构造发展都应与其源区相匹配,不同亲缘地质体的排列组合这类基础性的研究,也具有现实意义和经济价值。

中国大陆何时期以何种增生机制形成古亚洲大陆?

第一章、中国区域大地构造轮廓我国地形有哪些特征?*

)西高东低的阶梯状地势(1)以贺兰山、龙门山至横段山一线为界;东西两部分的山势走向和地表高度2(显著不同。)我国东部有四条近东西向的分水岭和山系突破上述地形高度格局,自北而3(南分隔了五大内陆水系(流域)。

* 我国地球物理场特征与什么背景因素有关?中国的地球物理场地壳厚度与上地幔顶面的起伏 1. 莫霍面等深线图——反映

岩石圈厚度与上地幔软流圈顶面的起伏2.

岩石圈厚度图——反映岩石圈的

现代热状态速度场中国大地热流图——反映我国3.

现今地壳运动的速度场-4. 地应力矢量图----反映我国

我国及邻区地震活动性与地震带的空间展布地震震中分布图——反映5.

* 我国所处的大地构造背景是什么?

* 早古生代各陆块漂游在南半球;

* 晚古生代各陆块属于古特提斯洋中的“泛华夏大陆群”,印支期拼合为古亚洲

大陆;

* 印支期后古亚洲大陆受到新特提斯洋和西太平洋构造带的影响,始新世末印度板块拼合后才形成亚洲大陆。

* 中国的区域构造划分(地台和造山系)

中国的地台(古板块)

1). 华北(中朝)地台:1900-1800Ma吕梁运动形成基底,从中元古代到三叠纪为盖层发育阶段,大部分地区缺失上奥陶-下石炭统(O -C)

2). 扬子地台:850-800Ma晋宁运动形成基底,新元古代南华纪-三叠纪为盖层发育阶段,震旦系有冰碛岩;上、下二叠统之间(东吴运动)西南部有峨眉山玄武岩。

3).塔里木地台:850-800Ma塔里木运动(相当晋宁运动)形成基底,新元古代震旦纪-二叠纪为盖层发育阶段,三叠纪-新生代发育为中-新生代盆地。古生代期间其特征与扬子地台类似,也发育震旦系的冰碛岩和东吴期的玄武岩,很可能与柴达木,阿拉善共同组成西域地台。

4).南海-印支地台:包括印支,南海,海南岛南,东海陆架,台湾,大部沉没在海域的前寒武纪地台(消失的大陆),陆地仅存于闽浙的华夏地块。

。泛非期(主要为高喜马拉雅)).印度地台北缘:雅鲁藏布江以南,喜马拉雅带5基底,中寒武-渐新统都是一套浅海相稳定的地台型沉积盖层,发育C3 –P1 冰水堆积,舌羊齿植物群,属于典型的冈瓦纳大陆。

中国的造山带(造山系)

1). 天山-兴蒙造山系:它是塔里木-华北地台以北,乌拉尔-蒙古-鄂霍茨克带弧型造山系(中亚造山系)的一部分,主要是海西-印支造山带。它包含了自北向南发展的西伯利亚地台南部陆缘带和自南向北发展的塔里木,华北北部陆缘带,南天山-西拉木伦河-延边对接缝合带标志着古亚洲洋的闭合的痕迹。

2).秦-(祁)-昆造山系:它是界于我国北部塔里木、华北地台与南部扬子地台之间的海西-印支褶皱带,尤其是印支期南北大陆聚合的褶皱造山带。大致以商南丹凤对接缝合带为界以北属中朝地台南侧陆缘,以南属扬子地台北侧陆缘。祁连山加里东期造山带。

3). 华南造山系:扬子地台与南海-印支地台之间的加里东期造山带。它们的界线有可能在

绍兴-江山-鹰潭-衡阳断裂一带。加里东运动后海盆封闭,华夏地块与扬子地台连成一体,成为扩大了的扬子-华南地台。

4). 滇藏造山系:昆仑山以南青藏高原的主体部分,它是晚古生代以来,冈瓦纳裂解陆块逐次向北拼合碰撞形成的造山带,其中包含着多个南来的拼贴微陆块(弧地块),如羌塘、拉萨地块等。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以南属印度地台的北部陆缘。5)亚洲东部活动大陆边缘:由于西太平洋构造域的影响,自侏罗纪出现的NNE 新生代构造带。-向不同性质构造单元的中EW向横跨近.

* 我国构造演化经历了几个大阶段?

中国大陆构造的演化大阶段划分

晋宁期和前晋宁期(Ar-Qn) *

陆核形成约~2.5 Ga) ; (1) 3.6(

原地台形成约~1.85 Ga) ; ( 2.5(2)

地台形成约~0.82 Ga) ; 1.85( (3)

晋宁期后至印支期(Nh-T2) *

潘吉亚古亚洲大陆形成阶段()(4)~820-210Ma -印支期后()* T3 -Q陆内变形阶段(现今)(5)210Ma-第二章中朝板块

阜平运动:大规模钠质花岗岩(岩系)的侵入,使区内上述火山沉积岩建-TTG

造围绕始太古古陆核褶皱封闭,地壳增厚,稳定区扩大,形成了以花岗片麻岩-绿岩带为主体的古陆核。

五台运动:新太古代中晚期,以和花岗岩为主的构造岩浆热事件,形成了广TTG 泛分布的岩浆杂岩带。这些杂岩带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以及它们在空间的展布,记录了新太古代陆壳的增生和拼合过程。

吕梁运动:古元古代末(19~18亿),通常认为标志着中朝地台基底的基本形成的构造运动。

燕山运动:它是中国东部和华北克拉通发生在侏罗-白垩纪期间一场重要的“造山型地壳运动”。“燕山运动”不仅是中国,而且属于州际性重要的构造运动,它是亚洲东部构造形成

的重要时期,也是重要的成矿期。华北地台的大地构造演化(基底→盖层→活化) 华北地台标志特征

思考题

燕山运动本质:根据燕山地区发育阿尔卑斯式的大规模逆冲推覆构造,指出它是中国东部发生在侏罗-白垩纪期间一场重要的“造山型地壳运动”

地台活化(克拉通破坏)的原因?

第三章扬子-华南板块

中国南方(扬子-华南板块)大地构造区划:

扬子-华南板块重要构造运动和关键地质事件

晋宁运动

广西运动

东吴运动

扬子地台印支运动和燕山运动褶皱特征:中、晚三叠世之间,由于印支运动引起华南地台大部上升成陆,晚三叠世在沉积相带的展布上开始反映出东西分异的构造格局,东部隆起,西部四川为龙门山前的陆相前陆盆地。

扬子-华南地台燕山运动的影响来自东、西两个方向,东部伊佐奈岐板块的斜俯

冲,西部特提斯洋的俯冲。

扬子地台与华北地台演化的异同:

与中朝地台比较:扬子地台基底形成晚,以浅变质的砂板岩组成,刚化固结程度弱

→→后期发展的多活动性,现代地震活动除川西、滇东以外,都比中朝相对较弱扬子地台的盖层记录较全,从南华-震旦纪到中三叠世总的都是海相沉积,地层连续,海水在印支运动后才退出,而与中朝地台的明显区别在于它发展过程中内部的活动差异性。

第4章西域板块(地台)--塔里木、柴达木、阿拉善

西域板块(塔里木、柴达木、阿拉善)基底形成的时期:

阿拉善:前南华系晋宁期基底

祁连山大地构造分区:

(一)前南华系基底中祁连青白口系) 多若诺尔群( ) (托莱南山群蓟县)

长城党河群( (二)南华纪-早古生代裂陷阶段寒武纪和奥陶纪北祁连带是深水洋盆。

-祁连运动:志留纪末的祁连运动结束了祁连山带的拗拉槽。小洋盆演化阶段,统称“祁连运动”

第5章古亚洲洋——天山-兴蒙造山系

天山-兴蒙造山系的大地构造区划:天山山脉是亚洲最大的山系,我国境内属夹于准噶尔、塔里木两大盆地之间,绵延2000km延入蒙古人民共和国称戈壁天山。天山山脉雄伟陡峻西高东低,西部海拔4000~6000m,向东1000~2000m延至北山基本属于剥蚀低山丘陵。

北支婆罗科努山,博格达山至哈尔里克山,习惯上称为北天山;中支大部分在哈萨克斯坦境内,包括吉尔吉斯山至中哈边界的克特缅山;南支由阿赖山经哈尔克山至觉罗塔格山,称南天山。

西拉木伦对接缝合带作为古亚洲洋消亡的:西拉木伦对接缝合带的大地构造意义标志,其北看作西伯利亚古陆逐次向南增生的陆缘区;其南看作中朝-塔里木板块逐次向北增生的陆缘区,前者比后者宽阔得多,故二者是偏对称发育的。

第6章秦岭-大别造山带

第7章青藏高原青藏高原的一级构造分区及每个分区的基本特征:

布上古生界(南昆仑下古生界(万宝沟群、纳赤台群)-1.秦祁昆造山系:早古生代,是增生杂岩。北昆仑为前锋弧。北昆仑前锋弧以北,存在了多岛弧、弧)青山群碰撞之后该区大部分地区于泥盆纪洋盆错列相间的时空构造格局。后海底扩张、三叠纪昆仑带受控于(古特提斯)洋壳俯冲消减,形转化为陆地。晚古生代末-成陆缘弧。印支期运动结束洋陆演化。印,羌塘2.-三江造山系:主要是印支期的造山带。晚古生代到早古生代为多岛洋在早中三叠和晚三叠之间存在角度不整合。,,支期的造山运动往南俯冲形成造山带

3.冈底斯-喜马拉雅造山系:伯舒拉岭-高黎贡岩浆弧属于冈瓦纳北缘的晚古生代-中生代前锋弧;早喜马拉雅运动雅鲁藏江洋盆关闭,结束洋陆演化,随后进入陆陆碰撞阶段。

雅鲁藏布缝合带的含义:是大体沿雅鲁藏布江河谷分布的经过强烈变形、变质的新特提斯主洋盆遗迹。是印度次大陆与欧亚大陆新生代早期碰撞,是新特提斯洋沿之闭合的部位。

冈瓦纳型地块基本特征:

i, 基底形成于泛非期(泛非运动)

ii, 晚石炭-早二叠世具有冰川和冷水型动植物群:

(1、*含砾板岩2、*舌羊齿3、*冷水型动物)

第8章西太平洋活动陆缘带

钓鱼岛

我国唯一正在进行的弧陆型碰撞台湾岛: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