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旅游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分析

云南旅游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分析
云南旅游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分析

云南旅游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分析

【摘要】文章站在旅游产业金融支持的角度上,对云南旅游产业的金融支持展开了实证分析。通过对1991-2011年的数据检验,一方面,文章认为云南随着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产业发展与金融支持之间具有协整关系,金融支持是云南旅游产业发展的格兰杰原因。以银行信贷为主的间接融资方式,目前还是云南旅游业的一种主要渠道。另一方面,文章认为云南旅游产业的发展并没有充分运用产业内在要素的投入,同时,从融资模式来看,间接融资依旧在发挥主要的作用,属于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模式。

【关键词】云南旅游产业金融支持协整关系

长期以来,旅游产业作为云南省的特色产业,正在迅速突起,旅游产业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明显。本文的研究将针对以往文献中的不足之处,从金融支持对云南旅游产业的拉动作用来展开分析,在分析云南旅游产业金融支持现状的基础上,希望对未来的实践提出一些有益的想法。

一、文献回顾

近年来,由于国家政策的导向,国内有众多学者对旅游业的金融支持展开了大量地研究。大部分学者都认为由于我国旅游产业目前尚处于快速成长期,各地在旅游业发展上投

资冲动强烈。鉴于本文研究的地域性,文献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归纳:一方面,多数文献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特点,主要论述影响旅游产业金融支持存在融资问题,并探讨如何充分运用金融支持促进产业繁荣发展的有效措施。例如,胡永政,胡庆龙(2007)认为我国旅游业发展存在一个金融支持乏力的“规模瓶颈”[1]。叶春明,赵宇华(2009)认为我国旅游金融支撑存在政府投资、银行信贷投资、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旅游市场投资效率、金融服务产品开发等多方面的问题[2]。郑才林,林明恒,胡峰(2009)提出了金融支持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措施,他们认为海南需要创建更具活力的金融体制机制,为国际旅游岛建设创造良好金融环境[3]。饶文津(2010)通过实证的角度认为江西旅游产业发展与金融支持之间存在相关性,探讨了金融支持江西旅游业发展的途径和策略[4]。中国人民银行南平市中心支行课题组(2010)以武夷山旅游经济区为研究基础样本,就当前休闲旅游产业发展对地方社会经济的促进作用,以及金融如何助推休闲旅游产业发展,如何加强两岸合作等问题展开讨论[5]。那铭洋(2012)认为旅游产业由于缺乏有效的金融支持,导致相关发展面临大量问题。寻找旅游产业的金融支持模式,必须抛开传统的放贷模式,在金融创新中寻找增长点[6]。

另一方面,还有一部分文献从云南的角度论述金融支持对当地旅游产业产生的作用,并且提出了一定的政策建议。

郑云波,沈鹏飞(2008)通过分析迪庆旅游业的发展状况,找出了当地旅游业发展与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金融支持与旅游经济发展良性互动的观点[7]。中国人民银行丽江市中心支行课题组(2012)以云南丽江金融支持旅游文化产业为例,认为当地应当拓宽完善旅游文化产业筹融资渠道,推动创新和发展旅游文化产业信贷支持方式,着力构建文化旅游产业融资配套服务体系[8]。

从以往的研究来看,金融支持对旅游产业产生的作用,大都是集中于商业性金融支持、金融总量支持和政策性金融支持等方面。现有文献对旅游产业金融支持研究日趋增多,但是,对云南旅游产业金融支持的研究却相对有限,对云南特色旅游产业金融支持的研究仅限于简单描述,并没有从云南旅游业金融支持的理论与实际承接模式进行分析,特别是实证研究的数量较为有限。

二、云南旅游产业金融工程支持的现状

近年来,云南旅游业各项经济指标快速增长,从图1中可以看出,1990年,云南旅游总收入为5.87亿元,而到了2011年,旅游总收入为1300.3亿元,这个数字比1990年增加了221.45倍。2011年,云南全省接待海外旅游者395.4万人次,同比增长20.1%;旅游外汇收入16.1亿美元,同比增长21.5%;接待国内旅游者1.63亿人次,同比增长18%;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195.7亿元,同比增长30.4%;旅游业总收

入1300.3亿元,同比增长29.7%。①

可见,“七彩云南、旅游天堂”呈现姹紫嫣红的喜人景象。进入“十二五”规划以来,为了实现云南旅游业“二次创业”的思路,云南旅游产业正在不断推进“大项目带动大发展”的重要内容。为了让云南旅游朝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的目标买进,旅游产业的金融支持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这是提升旅游项目吸引力、拓展云南旅游市场的关键。

但是,就云南当前的旅游产业金融支持模式现状而言,一方面,云南省的金融机构依旧是工、农、中、建的这四大银行占有重要地位,保险业务发展不平衡,旅游产业中并没有很好利用证券行业来提供金融支持。另一方面,关于云南省金融机构所提供的金融产品,基本上是存款、贷款和某些中间业务,资源开发整合不够(何树红,刘玉清,2011)[9],金融业对旅游产业的支持比较乏力。

三、云南旅游业金融支持的实证分析

通过前文的分析,可以看出,旅游产业的发展,会为金融业的创新带来新的挑战;另外,金融支持模式的多样化也必定会促进旅游产业的升级。本文试图分析云南旅游产业与金融市场之间的关系,建立旅游产业发展与金融市场的模型。在实证分析中,为了比较的一致性,采用了旅游总收入来衡量云南旅游产业的发展程度,金融深化比率来表示金融

规模地增长情况。结合云南的实际情况,本文运用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与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之和与GDP的比值来反映云南金融资产的配置状况。本文运用模型(1)来表示旅游产业发展和金融市场发展的长期数量关系。

Tourismt=α1+β1Financet+μt (1)

Tourismt表示旅游总收入,Financet表示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α1表示常数,β1表示金融市场发展对云南旅游产业的影响程度,μt代表随机误差项。在这部分实证分析中,模型(1)中的所有数据均是云南省的年度数据,来自于1991-2011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金融年鉴》以及《中国旅游统计年鉴》。(一)平稳性分析本文对时间序列进行分析之前,需要判断数据的平稳性,在这里,本文运用Eviews6.0来对所有变量展开ADF检验,当然,为了避免出现异方差性,在对所有变量取了对数之后,再进行实证分析。

从表1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对于模型(1)中的所有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而言,其一阶的差分序列ADF检验值均小于5%的临界值,说明各个样本序列存在明显的1阶单整现象,也标明云南省1991~2011年的旅游产业发展和金融市场两个时间序列表现出突出的非平稳特征,也就是说,在接下来的分析中,需要展开协整分析。在以上验证旅游产业发展程度和金融市场发达程度均为之后,本文需要继续检

验这些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的现象,这样,本文打算运用方法来进行讨论。

(二)旅游业发展和金融市场深化的长期数量关系

1.旅游业发展和金融市场深化之间的协整检验。首先对模型(1)进行回归,可以得到表2的结果:

从表2回归的结果中,可以发现,模型(1)的常数项和对于被解释变量呈现出明显地显著影响,其参数均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值。从回归系数来看,系数均为正数,同时,系数值较大,金融市场深化对旅游业发展的回归系数为

6.167308;说明每当金融市场深化1%,旅游业的收入就会提高6.167308%。另外,靠近于2,而的值较大,达到了0.922375,说明回归模型的解释能力是非常好的。

接下来,本文在保留上述回归残差序列之后,展开,其结果见表3:

从表3中可以看出,残差序列是平稳的,也就意味着云南省金融市场深化与旅游业发展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协整关系,它们之间存在着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

2.旅游业发展和金融市场深化程度之间的误差修正模型。误差修正模型是一种特定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其基本思想是在确定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之后,来证明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它是协整分析的一个延伸内容。本文的误差修正结果如下:

从表4分析的结果中,可以发现,变量的符号与其长期均衡的符号表现为一致性,而值也没有问题,其误差修正系数为负号,说明符合反向修正机制。而对于模型的显著性而言,短期内金融市场的深化程度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是不显著的;而滞后一期的旅游业发展和金融市场深化程度对本期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却是显著的。从影响系数来看,滞后一期的旅游业发展规模每增加1%,本期旅游业发展可以显著的提升0.526284%;而滞后一期的金融市场深化程度对本期旅游业发展却存在阻碍作用。此外,由于短期调整系数都不显著,这说明金融市场深化与长期均衡值的偏差的修正效果不好。另外,回归的值较低,标明模型实际值与拟合值的效果不佳。

3.旅游业发展和金融市场深化程度之间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在格兰杰因果检验中,如何确定因果关系检验中的滞后期数是一个关键的内容。一般而言,滞后期数量的多少会对因果性判断带来直接的影响,在这里,本文打算运用赤池信息准则(AIC)来做出判断。

根据表5中计算结果,滞后期数量应当确定为4阶。

从表5的结果中可以看出,旅游业发展不是金融市场深化的格兰杰原因,而金融市场深化却是的格兰杰原因。也就是说,对于云南的旅游业发展而言,云南当地金融市场的变化明显领先于本地旅游业市场的改变,这和前文模型(1)

分析的结果是一致的,也就是说,云南本地金融市场深化可以显著的提升云南旅游业的发展程度。

四、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从长期来看,云南省金融市场深化程度与旅游总收入之间具有明显的正相关的关系,并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但是,短期而言,金融支持对旅游产业的发展却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可见,云南旅游业的发展和金融深化之间具有协整关系,也就是说,从长远来看它们应该具有均衡关系。

同时,本文还得出金融支持是旅游产业发展的格兰杰原因的结论,这些都说明金融资产规模地扩大为旅游经济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是旅游产业发展的最强助推力之一。但是,关注云南旅游业的深度发展,必须重视金融对旅游产业的支持,为了更好的支持旅游产业的发展,本文认为以下几个方面是需要关注的:

第一,云南需要建立具有相对独立而又与国家金融发展和云南省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协调关系的金融组织体系。这样,可以很好的对云南省旅游产业提供“支持”,做到最好的给实体经济提供服务的金融体系就是最优的。从金融支持云南旅游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部分云南旅游产业较为发达的地区发展势头较好,金融业对于以丽江为代表的云南旅游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王智勇,赵越,2007)[10]。但是,从云南整体的状况来看,旅游产业发展还处于初级阶

段,产业布局较为分散,产业竞争力不强,旅游企业资产组合中有形资产少、无形资产多,缺乏可供用作银行贷款担保的固定资产,且旅游企业无形资产的价值评估中介机构发展滞后。

第二,云南的金融业支持旅游产业发展必须体现在推动产业内相关企业融资模式和融资结构的优化,做好以银行信贷为主导的间接金融对旅游产业发展的支持。云南旅游产业也可以从创新发展的角度,积极做好旅游文化市场营销,提出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品牌设计和推广创新、强化区域整合营销创新等创新策略(何池康,2010)[11]。

第三,云南必须大力拓展以资本市场为主导的直接金融对旅游产业发展的支持。从本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云南通过间接融资对旅游产业产生的推动作用是非常明显地,但是,云南现代化的金融市场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而旅游企业也不能通过现代化的企业筹资形式来改变企业内部的融资模式和融资结构。从中国现在旅游企业的融资结构来看,大部分的知名企业均集中在中国东部及中部地区,例如锦江酒店、宋城股份、北京旅游以及黄山旅游等。而云南虽然有一定数量的旅游上市企业,但数量始终非常少,仅有云南旅游和丽江旅游存在一定的影响力。这也间接表明云南旅游业还没有运用直接融资形式来对旅游业形成支持作用,利用资本市场筹措旅游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节奏依旧较为缓慢(王

智勇,赵越,2007)[10]。可见,云南当地的旅游企业在积极开拓融资方式的同时,也应该积极建立适应旅游企业特征的直接融资体系,来达到多样融资方式并存的目的。

云南旅游业运行现状分析

云南旅游业运行现状分析 (一)国内旅游市场 1、国内旅游市场继续保持快速增长。2015年,全省共接待国内旅游者32343.95万人次,同比增长15.04%,其中过夜游客17430.55万人次,同比增长14.20%;一日游游客14913.40万人次,同比增长16.25%。从各月接待情况看,1至12月云南省每个月平均接待国内旅客达2695.33万人次,与2014年相比增长15.03%。 2、国内旅游者客源结构合理。一是省外游客仍是云南省主要的客源市场。2015年,省外游客占全省接待总量的57.57%,与2014年同期相比,增长1.32个百分点。云南周边地区、沿海及东部经济相对发达的省份仍是云南省最大的国内客源市场,其中四川、重庆和贵州居云南省国内市场的前三位,接待量分别占所有游客的7.20%、4.05%和3.28%,四川游客增幅最大,增长1.52个百分点。同时,山西、陕西和宁夏等中、西部省(区)入滇游客所占比重均有所提高,说明随着云南省旅游产品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市场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强,省外游客的来源地更加趋于多样化,进而推动云南省国内旅游市场结构更加的多元化。二是省内客源市场进一步壮大。2015年本省居民占国内游客总量的42.43%,其中经济较发达的昆明游客最多,占所有游客的11.27%。同时,曲靖、红河、玉溪等7个州市占全省国内市场的比重均超过1.7%,进一步增强了云南省国内旅游市场发展的后劲,其中曲靖游客比重达4.84%,居省内客源市场的第二位,红河、玉溪市游客分别占4.57%、4.43%,紧随其后。三是非城镇居民游客比重进一步提高。伴随国家对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扶持,农民收入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非城镇居民开始由物质提高转变为精神层面的提高,2015年非城镇居民游客所占比重提升了8.12个百分点,达27.58%。 3、中投顾问发布的《2017-2021年云南旅游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指出,2015年云南省各州市国内旅游市场发展良好。昆明、大理、丽江等传统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接待国内旅客均超过了2800万人次,同比增长均在10%以上,其中昆明接待国内游客6796.91万人次,位居全省第一,丽江增长15.07%。西双版纳、迪庆、红河、德宏、保山等热点旅游地区同比增幅均在15%以上,继续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其中红河接待国内游客居全省第四位,达2563.99万人次,同比增长21.45%。此外,玉溪凭借位于滇中经济圈和良好的交通优势,接待游客达2309.57万人次,同比增长13.77%,居全省第五位。与此同时,楚雄、昭通、普洱、怒江、临沧、文山等新兴的温热旅游地区实现了快速增长,其中临沧市接待国内游客781.33万人次,同比增长高达36.4%。 (二)节假日旅游继续成为云南省旅游市场发展的强劲增长点 1、“黄金周”假日旅游带动作用明显。2015年“春节”黄金周全省共接待游客1265.08万人次,同比增长10.38%,占当月接待国内旅客总量的40.27%;“国庆”黄金周,全省共接待游客1163.01万人次,同比增长9.34%,占当月接待国内旅客总量的37.90%。 2、小长假短线游成为云南省旅游市场增长的拉动点。2015年“元旦节”小长假接待旅客298.47万人次,占当月接待国内旅客总量的15.04%;“清明节”小长假,全省共接待游客323.13万人次,占当月接待国内旅客总量的12.25%;“五一”小长假接待旅客469.32万人次,

云南旅游产业现状及简单分析

云南旅游产业现状及简单分析 班级:工商132 姓名:杨俊皓 学号:13071227

云南旅游产业现状及简单分析 摘要:运用直接劳动报酬系数/完全消耗系数/产业影响力系数/产业感应度系数的定量指标及产业集群分类特点/波特钻石模型的定性指标分析云南的旅游产业发展状况,为云南“意义大、动力大、市场大、效能大、关联度大、包容度大”的“大旅游”产业目标,及从“旅游大省”到“旅游强省”的转变做简单分析和建议。 关键词:云南旅游产业增长 在总体的社会经济中,某一经济活动能否被界定为具有产业性质,主要应视该经济活动是否能形成业务链或业务体系,如果某项经济活动只是有一两项经济活动构成,一般是不能称之为产业的。因而产业具有三个特点:(1)产业是社会分工和生产力不断发展的产物。(2)产业是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企业经济活动的集合。(3)产业是介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的中观经济。旅游作为一个完整的经济活动被经营,具备成为产业的条件,它由旅游资源、旅游餐饮、旅游住宿、旅游娱乐、旅游文化活动、旅游贸易活动以及旅游自身派生的旅游交通、旅游信息等构成,这些活动不能单独的抽离出来形成一项产业,但这些业务的集合,构成业务链或业务体系,就形成了旅游产业,即旅游产业是一种由与旅游活动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多重业务构成,主要以非物质生产性的经济活动向旅游需求者提供服务的部门。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旅游产业发展非常迅速,旅游业已经成为全国经济的新增长点之一,对整个国家和社会的促进作用和关联作用也日益突出。中国旅游业的综合实力在 21 世纪初已经居世界第五,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预测,中国在2020 年将成为世界第一旅游接待国和第四出境旅游国,入境旅游收入可能达到635 亿美元,占 GDP 约 8%。作为中国旅游大省,云南旅游产业的发展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现已是云南省的支柱产业之一。旅游业作为云南省重要的经济产业,对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日益显著,从 2005年到2015年,云南省旅游业增加值由203.1亿元上升到3000亿元;旅游业增加值占全省 GDP的比重从5.87%上升到6.4%。云南正在由旅游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和中国一流、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的方向跨进。那么作为国民经济动力的旅游

当前云南旅游资源优势及开发策略

当前云南旅游资源优势及开发策略 摘要:近年来云南省旅游业发展迅速,1999年,全省接待旅游者总人数近3800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首次突破200亿,达到204亿,比1998年增长49%。为了使云南旅游业顺利步入21世纪,实现把云南建成旅游强省的目标,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分析了云南旅游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对旅游资源的开发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云南旅游;旅游资源;资源优势;开发 一、云南旅游资源的特征 云南素有"彩云之南,万绿之宗"的美誉。这里山河壮丽,自然风光优美,拥有北半球最南端终年积雪的高山,茂密苍茫的原始森林,险峻深邃的峡谷,发育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使云南成为自然风光的博物馆,再加上云南众多的历史古迹、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神秘的宗教文化,更为云南增添了无限魅力。 从云南旅游资源的分布、构成、景观质量及特征、开发程度、社会状况等来看,可将云南旅游资源的特征概括为以下8个方面: 1、多样性 云南山川秀美,其旅游资源构成复杂多样、丰富多彩。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十分丰富,有寒、温、热带的立体气候;有雄伟壮丽的山川地貌;有古老悠久的历史文化遗存及近现代革命历史纪念物;还有各具特色的多民族文化;有多种奇异典型的地质现象、丰富的矿产及动植物群落;有大量高峰绝壁、急流险滩和洞穴可供攀登、漂流探险;众多的高原湖泊为水上运动提供了优美的场所;还有数量和品种多样的矿泉供人闲逸疗养。在海拔76.4~6740米的地带上,巨大的垂直变化的地质构造,加上特殊的地理位置,使云南几乎囊括了从海南岛到黑龙江中国大地上所有气候类型和风景景观:既有热带雨林景致,又有雪域和草原风光,还有北半球纬度最低的雪山冰川,而雄奇壮伟的石林和"三江并流"更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另外,特殊的区位,更使云南成为中国大陆联结东南亚,南亚的桥梁,成为中原文化、藏文化、东南亚文化、西方文化的交汇点。形成云南旅游资源组合的多样性。 2、奇特性 通过云南省众多的景观与国内外相似或同类景观比较,得出这样的结果:云南省许多地区地学景观都具有奇特性,有的景观堪称世界自然奇观,构成旅游资源优势。例如,"三江并流"景观雄奇壮美;虎跳峡以其雄壮奇险著称于世,是世界最深的峡谷之一;而昆明石林更以其特殊的喀斯特地貌景观而举世闻名;发育着现代冰川类型的玉龙雪山是世界上纬度最

云南有哪些房地产公司

云南有哪些房地产公司 1 云南住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大溪地 5736845 2 云南百年置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百年·明日城市 3183757 3 昆明顺江房地产开发经营有限公司 彼岸 3646419 4 云南铜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时代广场、时代风华2期 4667693 5 昆明野鸭湖旅游服务有限公司 野鸭湖旅游小镇 3646308 6 云南金沙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金色交响 3805866 7 云南京鹏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玫瑰湾 7152366 8 昆明广基瑞特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广基·馨悦芳邻 广基·馨悦尚居 3648217 9 昆明财兴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盛世豪庭 8317168 10 云南巨和房地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茉莉唐朝 7361686

11 云南滇沪科教合作发展有限公司荷塘月色 3195566 12 昆明比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云大知城 8186566 13 云南大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大成·蔚蓝时代 5828087 14 昆明华信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海韵枫丹 8182612 15 昆明万达房地产有限公司 滇池卫城 4322000·8050 16 昆明世纪城房地产有限责任公司世纪城 8020096 17 昆明星耀体育运动城有限公司 新亚洲·体育城 3121013 18 中建穗丰置业有限公司 洱海天域 0872·3104808 19 云南经典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经典·墅镇 8233122 20 昆明天城屋业有限公司 天城园林居四期·都市坐标 3515788 21 昆明泰尊祥和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西山别墅·莱蒙溪谷 3155819

22 云南锦康房地产开发经营有限公司 福提岛 3338088 23 云南盈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新迎·枫蓝国际 5621566 24 昆明晓安拆迁经营有限责任公司 点睛茗苑“别样院景” 3200067 25 昆明千益丰房地产开发经营有限公司葵花公社 26 云南泰兴隆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上东城 5188213 27 昆明城建房地产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云南映象 5739085 28 云南泽珲房地产有限公司 春城邻里 5018667 29 昆明赛伦房地产有限公司 顺城 6119999 30 云南实力房地产开发经营集团有限公司实力·郡城 实力·北岸 实力·上筑 3114189 31 云南中产房屋开发有限公司 中产·高海别墅 中产·十里花香

关于云南旅游行业分析报告

一、在线旅游行业的发展趋势 1. 中国旅游业的发展维持高景气度,旅游业总收入从2008年的1.16万亿元增至2012年的 2.59万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22.23%,保守预计未来旅游业收入年均增速有望保持10%以上。中国人均GDP 已经超过6000美元,旅游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且由于人口基数大,各业态旅游均有较高成长空间。在线旅游行业2013年市场规模为2204亿元,相较2008年的486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36.93%,根据艾瑞咨询的研究,2016年在线旅游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千亿元。 根据有关咨询的数据显示,2012年在线旅游度假市场结构占比从10.4%增长至12.4%,相较于机票和酒店增长更快,是未来在线旅游市场增长最迅速的细分市场。2012年在线酒店交易的比重相比2011年略有下滑,2012年在线机票交易的比重则较2011年下滑了近2个百分点。从行业发展前景来看,增速最快的细分市场排序是度假>酒店>机票。 2012 2013 机票预订细分市场是传统在线旅游预订的支柱产业,其交易量和规模化程度最高,目前在线旅游网站机票预订业务用户覆盖数量以去

哪儿网最高,而且去哪儿的覆盖数是第二位携程网的一倍多。 在线旅游预订交易规模第二大的酒店预订业务用户覆盖数同样是去哪儿网最多,但是第二位携程网的差距并不大。 在线旅游网站酒店预订业务用户覆盖数 而在线旅游度假产品的预订市场,虽然现在的规模2012年为211.9亿元,占比仅为12%左右,但是其成长空间是最大的,预计2016年有望突破1000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47.38%。2012年在线旅游度

假市场携程以25.4%的份额排名第一,途牛网排名第二。在市场结构方面,2012年在线旅游度假细分市场中出境游是第一板块(占比37.68%),第二板块是国内游(35.7%),第三板块是周边游(26.7%)。 2012年在线旅游度假市场交易规模份额 2.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网名数量为 3.88亿,通过PC接入互联网的有3.8亿,手机首次超越台式电脑,成为中国网名第一大网络终端。工信部披露2013年移动互联网流入流量截至9月份达到9.26亿GB,同比增长67.3%。 移动端在线旅游预订目前仍处于较初级的阶段,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披露的数据显示,2012年手机即时通信和手机搜索是用户最常使用的应用,手机旅行预订仅占比6%,但是随着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用户即时旅行预订需求和习惯正在逐步培养中,未来移动应用端在线旅游预订的增长极其可观。

云南旅游发展简介

云南省旅游发展情况介绍 云南省旅游局 二〇〇九年九月 一、云南旅游发展基本情况 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陲,是我国旅游资源最为富集的省份之一。悠久的历史和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造就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特殊的地形地貌和立体分布的气候特点形成了绚丽多姿的自然风光,与东南亚、南亚等多个国家接壤和纵贯全省的国际河流“澜沧江—湄公河”构成了良好的区位条件。在云南这片神奇美丽的土地上,北有雄伟壮丽的雪山冰川,南有广袤的热带雨林和珍稀动植物,西有蜿蜒奔腾的“三江并流”奇观,东有壮观的喀斯特岩溶地貌;中有众多的高原湖泊和四季如春的气候条件。改革开放以来,历届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全面实施政府主导型战略,着力发展和培育旅游产业,云南旅游业经历了从“接待事业型”到“一般产业型”,再到“支柱产业型”的转变升级过程,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历史性飞跃。 (一)云南旅游发展历程回顾 云南旅游业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开始起步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大的发展阶段,并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和阶段性特征。

1、起步发展阶段。1978年至1988年的十年时间是我省旅游业的起步发展阶段。1978年,我省正式筹建成立了云南省旅行游览事业局,开始积极推动旅游业的发展,云南省也成为全国最早一批旅游开发地区。当时全省仅有一家旅行社和8家宾馆,并且大部分是政府招待所,标准客房不足300间。经过十年时间的发展,到1988年,我省接待海外旅游者从1299人次发展到接待海外游客12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从83万美元发展到1300万美元;接待国内旅游从13万人次发展到129万人次。这一阶段,我省的旅游业基本以单纯的事业型接待服务为主要内容,尚处于起步发展时期,旅游部门还属于“非生产性”的事业部门。 2、旅游经济产业建设阶段。1988年至1995年七年时间是我省旅游业加快发展阶段。1988年,省政府在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的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要把旅游业作为一大产业,搞好规划,全面开发,从而确立了旅游业在云南经济发展中的地位。1992年以后,在邓小平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的指导下,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大力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明确提出要使旅游业发展成为一项重要的经济产业,1992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在西双版纳召开,1994年省政府分别在大理、丽江召开了滇西北旅游规划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积极推进全省旅游业的发展,为云南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开创了新的局面。到1995年,全省接待海外旅游者从12万人次增加到60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从1300万美元增加到1.65亿美元,年均分别增长25.8 0%和43.8%,并分别跃居全国第7位和第8位;接待国内旅游者从129

云南旅游业发展趋势分析

云南旅游业发展趋势分 析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云南旅游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高铁开通为云南旅游注入强心剂 高铁时代,不仅改变了游客的出行方式,更将对云南省旅游产业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从高铁开通联网全国到高铁旅游促旅游强省跨越,这无疑将为云南旅游注入一剂强心剂。 (二)工商旅游警察市场监督体系日趋完善 按省级有关部门要求,已建立旅游警察的云南7州市(昆明、丽江、大理、西双版纳、迪庆、瑞丽、腾冲),将相继建立工商旅游警察队伍,这必将开创云南旅游市场整治的新局面,不断完善和成熟云南旅游市场监督体系,有望在全国充当示范者角色。 (三)定制旅游引领自由半自由游市场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7-2021年云南旅游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表示,云南拥有绚丽多姿的山水风光、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深厚悠久的历史文化、舒适宜人的生态环境和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区位优势,随着云南财沃散客旅游服务平台的成立,云南针对散客旅游的服务体系将逐渐完善,定制旅游有了更多资源整合优势,将引领自由半自由游市场。 (四)旅游扶贫进入攻坚克难关键期 云南作为全国扶贫攻坚的重要一环,如何结合旅游强省跨越的机遇与扶贫攻坚的挑战,将是云南旅游2017年重点要解决的问题,也将持续影响云南在“十三五”期间如何谱写旅游扶贫云南样本的关键要素。

(五)导游自由执业落地检验受热捧 导游自由执业虽还是试点,但早已有人这么做了,他们中既有持有证书的职业导游,也有单纯的旅游爱好者。在2017年,导游自由执业获奖者迎来关键的市场检验期,处于全国旅游市场末端的云南将面临更多机遇和挑战。 (六)旅游央企大企入滇将加速整合云南旅游 2016年,在云南出镜率最高的旅游央企要算中国港中旅集团公司。目前,多个在滇项目已开始落地,加速了布局云南旅游的步伐。除央企外,携程、同程等线上旅游服务商也加速了云南旅游资源等整合。从控股旅游百事通到涉足旅游地产等,无论是强强联合谋发展还是忍痛割爱甚至互相伤害,大家都在讨论下一家被整合的会是谁。 (七)滇中城市旅游圈景区旅游发展将迎较大增长空间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7-2021年云南旅游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表示,2017年,景区旅游发展将迎来较大增长空间。昆明市、曲靖市、玉溪市、楚雄州滇中城市旅游圈建设将加速,景区近郊游发展成趋势,养老养生旅游、乡村自驾游、房车露营项目将受更多消费者关注。更多旅游特色村的服务质量和水平将有所提升,更多的旅游精品景区、精品农庄、精品客栈、农家乐、乡村休闲小景区将出现,景区公共服务体系、景区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都会有创新,推动以观光型旅游产品为主向包括观光游览、文化体验、休闲度假、专项旅游产品在内的复合型旅游产品体系转型升级,形成专业化、品牌化、网络化营销模式,扩大景区客源市场。 (八)餐饮业面临提质增效的跨越挑战 产品个性化、服务人性化、品牌全国化,将成为云南餐饮行业提质增效的关键环节。餐饮行业将加强客户内在化、企业升级化、数据作用化、行业产业化促进转型升级。

云南昆明郑和旅游地产项目营销策划报告(完全版)

目录
市场背景篇...................................................................................................................................................................................................................................................................................... 4
第一章 云南省旅游产业现状研究...................................................................................................................................................................................................................................................................................................................................... 5 第一节 云南旅游概况.................................................................................................................................................................................................................................................................................................................................................. 5 第二节 旅游产业.......................................................................................................................................................................................................................................................................................................................................................... 5 第三节 旅游业整体概况.............................................................................................................................................................................................................................................................................................................................................. 6 第四节 旅游产业体系现状.......................................................................................................................................................................................................................................................................................................................................... 8 第五节 旅游产品.......................................................................................................................................................................................................................................................................................................................................................... 8 第六节 旅游产业规划.................................................................................................................................................................................................................................................................................................................................................. 9
第二章 昆明市旅游产业现状研究.................................................................................................................................................................................................................................................................................................................................... 10 第一节 区位交通........................................................................................................................................................................................................................................................................................................................................................ 10 第二节 昆明概况........................................................................................................................................................................................................................................................................................................................................................ 10 第三节 昆明规划........................................................................................................................................................................................................................................................................................................................................................ 11 第四节 南城晋宁及滇池............................................................................................................................................................................................................................................................................................................................................ 11 第五节 旅游产业概况................................................................................................................................................................................................................................................................................................................................................ 11 第六节 未来昆明开发旅游项目研究........................................................................................................................................................................................................................................................................................................................ 18 第七节 旅游产业规划................................................................................................................................................................................................................................................................................................................................................ 25
第三章 晋宁县旅游产业现状研究.................................................................................................................................................................................................................................................................................................................................... 26 第一节 晋宁概况........................................................................................................................................................................................................................................................................................................................................................ 26 第二节 旅游产业现状................................................................................................................................................................................................................................................................................................................................................ 28
第四章 昆明及晋宁旅游市场所存在问题........................................................................................................................................................................................................................................................................................................................ 29 第一节 昆明及晋宁旅游市场所存在问题................................................................................................................................................................................................................................................................................................................ 29 第二节 小结 ............................................................................................................................................................................................................................................................................................................................................................... 30
第五章 昆明及晋宁旅游市场所存在问题........................................................................................................................................................................................................................................................................................................................ 30 第一节 度假旅游现状................................................................................................................................................................................................................................................................................................................................................ 30 第二节 度假旅游问题................................................................................................................................................................................................................................................................................................................................................ 30 第三节 旅游度假区发展与规划................................................................................................................................................................................................................................................................................................................................ 31
项目概述篇.................................................................................................................................................................................................................................................................................... 33
第一章 郑和故里项目范围及现状分析............................................................................................................................................................................................................................................................................................................................ 34 第一节 项目范围及交通分析 ................................................................................................................................................................................................................................................................................................................................... 34 第二节 项目区域现状分析........................................................................................................................................................................................................................................................................................................................................ 34
第二章 郑和故里项目地块 SWOT 分析 .......................................................................................................................................................................................................................................................................................................................... 35 第一节 项目 SWOT 分析 .......................................................................................................................................................................................................................................................................................................................................... 35 第二节 项目 SWOT 分析及对策.................................................................................................................................................................................................................................................................................................................................. 35 第三节 项目策划基本思路........................................................................................................................................................................................................................................................................................................................................ 36
旅游资源篇.................................................................................................................................................................................................................................................................................... 39
第一章 自然旅游资源........................................................................................................................................................................................................................................................................................................................................................ 40 第一节 地貌资源——山坡、湖泊、湿地 ............................................................................................................................................................................................................................................................................................................... 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