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通过断层富水地带的案例分析

隧道通过断层富水地带的案例分析
隧道通过断层富水地带的案例分析

隧道富水断层破碎带初期支护技术案列分析摘要沿海某高铁隧道富水断层破碎带施工中,按照“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弱爆破、强支护、快封闭、勤测量、速反馈”的施工原则,采用了超前小导管注浆支护、结合帷幕注浆封堵、钢拱架加强支护,在高水压、大水量、岩体极度破碎的条件下,施工安全和质量得于保证。本文在设计参数的选取,注浆施工工艺、关键技术的突破、注浆效果等方面做了较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隧道富水断层破碎带超前小导管注浆支护

前言

为解决长大隧道常遇富水断层破碎带的问题,采用超前小导管注浆支护、结合帷幕注浆封堵、钢拱架加强支护等措施进行了治理,有效地固结了断层破碎带,形成应力圈,解决了隧道不良地质引起施工安全和质量问题。

一、工程概括

沿海某高铁隧道全长6852m。其中,Ⅱ级围岩5769m,Ⅲ级围岩833m,Ⅳ级围岩125m,Ⅴ级围岩125m。隧道主要地质断层构造情况如下:

(一)DK145+795~+825段构造节理密集带,因岩体破碎,地下水相对较发育,水位埋深31.8m。根据抽水试验成果,该段预计最大涌水量为1200 m3/d,属大股状涌水,洞室开挖时,可能出现局部射流现象。

(二)DK146+100~DK147+300段地表为剥蚀洼地,燕山期花岗岩和小溪组凝灰熔岩在本段接触,岩体完整性较差,两侧山体的基岩裂隙水可以沿节理、裂隙等构造面向此段汇集。根据抽水试验成果,该段预计最大涌水量为2000 m3/d,属大股状涌水,洞室开挖时,可能在裂隙较发育区出现局部射流现象。

以上两段断层破碎带的围岩结构松散,本身的支撑能力较差,又具有富水性,使围岩的稳定能力大大降低,若初期支护结构施工不到位,容易产生突泥、突水、围岩失稳,严重威胁施工质量和安全。

二、施工技术方案选择

针对上述地质断层构造情况,结合施工生产要素及施工生产能力,按照“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弱爆破、强支护、快封闭、勤测量、速反馈”的施工原则,在采用帷幕注浆封堵、超前小导管注浆支护、钢拱架加强支护、加强引排水等措施保护下,采用三部台阶法进行施工。

地质预报方法:采用超前地质钻探等手段,提前了解开挖工作面前方地质情况。

辅助工法:帷幕注浆封堵、超前小导管注浆支护、钢拱架加强支护。

开挖方法:三部台阶法,掘进循环进尺控制在0.5m~1.0m。

支护方式:采用型钢钢架、钢筋网、喷射混凝土等多种支护手段,构成强支护体系。

在开挖和支护过程中要重视加强监控量测,根据支护的位移量测结果,评价支护的可靠性和围岩的稳定状态,及时调整支护参数,确保施工安全。

衬砌施工:开挖后尽早施作仰拱,待围岩和支护变形基本趋向稳定后施作复合式衬砌,形成封闭衬砌。

三、断层破碎带初期支护施工技术

(一)超前地质预报

(1)根据地质资料分析,本隧道在断层破碎带地段采用TSP202超前地质预报系统预报,辅以地质素描、超前水平钻孔。目的是超前探测地层岩性、断层、软弱层的位置、岩体完整程度、断裂带位置、宽度、

破碎程度、富水性,为围岩施工提供依据;提供施工掌子面前方地质信息,进一步确定保证围岩稳定性的工程措施及合理的施工方法;为优化施工方案提供依据,指导施工顺利进行,确保施工安全。

(2)TSP202超前地质预报系统预报工作方法与内容

利用地震波在不均匀地质体中产生的反射波特性来预报隧道掌子面前方及周围临近区域的地质情况。该系统是目前最先进的方式,准确率高,适用范围广,适用于极软岩至极硬岩的任何地质情况,它的预报原理同负视速度法,只是接收频率为10~8 000Hz,预报长度为100~200m,不占用工作面,对隧道施工干扰小,TSP202超前地质预报系统野外观测见图1《TSP202超前地质预报系统示意图》。

图1 《TSP202超前地质预报系统示意图》

(3)工作面地质素描预报

隧道掘进时,根据地质素描(图)的内容,作出开挖面前方较短距离内的岩体稳定性分析,通过综合分析判断,提出地质预测报告。

(二)帷幕注浆

当接近断层破碎带且水量较大可能发生突水地段时,为防止出现突水、突泥等地质灾害发生,有必要通过掌子面采用超前帷幕预注浆封堵围岩裂隙,形成止水盘封堵地下水流。

超前注浆每一循环形成注浆范围为衬砌外3m,注浆材料采用水玻璃,注浆压力1.5-2.0MPa其注浆长度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为4m-5m,环向间距视现场实际情况确定(一般为1m-2m)。

(三)超前小导管施工

超前小导管施工工艺原理是在破碎松散岩体中超前钻孔,打入小导管并压注具有胶凝性质的浆液,浆液在注浆压力的作用下呈脉状快速渗入破碎松散岩体中,并将其中的空气、水分排出,使松散破碎体胶结、胶化,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抗渗阻水能力的以浆胶为骨架的固结体,从而提高围岩的整体性、抗渗性和稳定性;使超前小导管与固结体形成一个具有一定强度的壳体,在壳体的保护下进行开挖支护施工。

(1)小导管及注浆设计

采用4m/根的∮42mm小导管布设在拱部,外插角5°~7°,环向间距33cm,纵向环距2.5m,即每施作一排小导管,开挖支护2.5m;压注1:1水泥浆液,采用525#普通硅酸盐水泥,浆液中掺水泥用量3~5%的40Be’水玻璃,以缩短浆液的胶化固结时间,控制浆液的扩散范围。

(2)施工要点

①小导管加工

将4m/根的∮42mm小钢管一端加工成尖锥形,距另一端100cm的位置开始至尖锥端之间按梅花型间距为20cm布设∮6mm的孔眼4排,以利于小导管推进和浆液渗入破碎岩体。

②小导管安设

如岩体松软,采用YT-28型风动凿岩机直接推送,如遇夹有坚硬岩石处,先用YT-28型风动凿岩机钻眼成孔后再推进就位。

在施作小导管前应注意:第一,喷3~5cm厚混凝土封闭掌子面作为止浆墙,为注浆作好准备工作;第二,准确测量隧道中心线和高程,并按设计标出小导管的位置,误差±15mm;第三,用线绳定出隧道中心面,随时用钢尺检查钻孔或推进小导管的方向,以控制外插角达到设计的标准;第四,施工顺序为从两侧拱腰向拱顶进行,为提前注浆留好作业空间。

③注浆

选用UB6型注浆泵注浆,采用浆液搅拌桶制浆,浆液采用单液水泥浆,水灰比1.0:1,施工时由试验室选定,使用不低于32.5强度的水泥。为防止浆液从其他孔眼溢出,注浆前对所有孔眼安装止浆塞,注浆顺序从两侧拱脚向拱顶。由于岩体孔隙不均匀,考虑风镐环形开挖的方便,同时要达到固结破碎松散岩体的目的,保证开挖轮廓线外环状岩体的稳定,形成有一定强度及密实度的壳体,特别是确保两侧拱脚的注浆密实度和承载力,采取注浆终压(0.8~1.2MPa)和注浆量双控注浆质量,拱脚的注浆终压高于拱腰至拱顶。通过现场试验确定拱脚终压为1.2MPa,拱腰范围为1.0MPa,拱顶为0.8MPa。注浆时相邻孔眼需间隔开,不能连续注浆,以确保固结效果,又达到控制注浆量的目的。

小导管注浆见图2《小导管注浆施工示意图》。

图2 《小导管注浆施工示意图》

单孔注浆量和围岩的孔隙率有关,可用下式估算:

Q=π·R2·L·n·β,式中: Q—单孔浆液注入量(m3);R—浆液扩散半径(m);L—注浆段长度(m);

n—岩石空隙率,一般取0.1~0.3;

β—浆液在岩石孔隙中的有效充填系数,一般为0.6~0.9。注浆压力:为0.8~1.2MPa。

止浆盘:由于采用低压加固注浆,止浆盘为5~10cm厚喷射混凝土封闭,防止浆液跑出。

小导管注浆布置见图3《超前小导管布置图》

图3 《超前小导管布置图》

(四)开挖

为控制超欠挖及减少对围岩的扰动,拱部弧形及边墙周边均采用风镐分台阶开挖,核心土及中槽均采用挖掘机开挖,开挖进尺根据围岩稳定性确定为l—2根钢格栅的间距,即0.5~1.0m,边墙按钢格栅的两个单元分三个台阶施工,相邻台阶相距2m,左右边墙错开2m。

(五)锚喷初期支护

系统锚杆采用3m/根的WTD25型中空注浆锚杆,纵向、环向间距均为100cm,梅花型布置;拱墙设钢格栅,间距50cm,钢格栅每侧拱脚设4m/根的WTD25中空注浆锁口锚杆,按梅花型布置在钢格栅的两侧,环向间距50cm;挂∮6双层钢筋网,网格尺寸为15cm×15cm,喷射混凝土厚25cm。

(六)挂钢筋网

钢筋网片采用∮8圆钢,除锈处理后按设计加工成100cm×200cm的网片;挂设时网片必须随受喷面的起伏铺设,与受喷面间留3cm作为保护层,网片与系统锚杆焊接牢固,确保喷射混凝土时不移动。

(七)安设钢格栅

钢筋除锈后按设计要求分节加工成型,钢格栅分节间通过钢板用螺栓联接。

钢格栅严格按设计间距架立。为充分发挥钢格栅的承载能力,首先要求钢格栅必须垂直且与线路方向垂直;其次,架立拱部钢格栅时,严格控制左、右拱脚标高,以防拱架偏斜,影响与边墙钢格栅架的圆顺连接或侵入衬砌厚度。为方便拱部钢格栅与边墙钢格栅的连接,在拱脚连接处铺不小于20cm厚的粗砂或石屑。边墙钢格栅底部必须置于基岩上,以防下沉变形。

钢拱架施工步骤:①施工准备。②检查断面。③钢架位置测量。④钢架就位。⑤纵向连接筋焊接。⑥喷砼固定。

(八)监控量测

初期支护完成后,在拱顶、拱脚及边墙的内轨顶面标高处埋设测点进行拱顶下沉和水平收敛量测。测试元件用∮12圆钢加工而成,每根元件长25cm,锚入初期支护体20cm,外露5cm,以防震动影响量测结果。水平收敛量测采用铁科院武汉岩体力学研究所研制的收敛仪进行观测。量测频率开始6h观测1次,然后根据变形量的减小而减小量测频率,即12h、24h、48h、72h、168h,根据量测结果及时调整工序及预留变形量、开挖进尺等,便于指导施工,确保施工安全。量测点每隔5m布设1组。

结语

通过对隧道富水断层破碎带采取超前小导管注浆支护、结合帷幕注浆封堵、钢拱架加强支护等措施进

有限空间事故案例分析及防范措施

有限空间事故案例分析及防范措施 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较为狭窄有限,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宣教中心编,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教材,团结出版社,2010)。有限空间作业涉及的行业领域非常广泛,如服务业、公共设施管理业、电力、燃气、水生产供应业、制造业、建筑业、餐饮住宿等。有限空间作业环境复杂,不确定的危险因素多,如果防范措施不到位,就有可能发生中毒、窒息、淹溺、燃爆等事故。 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统计,2001年至2009年8月,我国在有限空间作业中因中毒、窒息导致的一次死亡3人及以上的事故总数为668起,死亡人数共2699人,每年平均300多人。2011年全国冶金、有色、建材、机械等工贸行业企业发生有限空间作业较大事故15起、共死亡57人,分别占工贸企业较大以上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的37.5%和35%。2012年以来发生较大事故10起、共死亡37人,分别占工贸企业较大以上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均占37%,同比分别上升66.7%和76.2%(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开展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治理的通知安监总管四C2012)93号)。 1有限空间典型案例 1.1“2.20”水封罐缺氧窒息事故 (1)事故经过。 2006年2月20日,黑龙江省大庆市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某球罐分公司经理马某、副经理余某、技术员赵某及工人史某按照该石油管理局化工集团甲醇分公司的安排,到合成氨装置火炬系统检查蒸汽伴热系统冻堵情况,当检查卧式水封罐(?2.4mx8.9m)罐内是否有漏点时,余某与赵某将罐顶人孔盖(中480mm)卸开,余某先下到罐内进行检查,因罐内充满氮气(未投入生产),晕倒在罐内。赵某发现后钻进罐救人又晕倒在罐内,马某随后拴上绳进到罐内再次救人,也晕倒在罐内。随同在场的工人史某立即呼救,施工现场附近的两名司机赶到施工现场将马某拖出,同时报警。医院和消防队员先后到达现场,将余某和赵某抬出,经现场抢救无效,3人全部死亡。 (2)事故原因分析。

富水隧道施工技术

富水隧道施工技术研究 胡伟,男,1983年生,湖南益阳人, 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技术员 摘要:新浴龙山隧道在大丽铁路的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关系着整个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及进度控制,本文将以新浴龙山隧道的施工为例来谈一下个人关于富水隧道施工技术的看法。本文首先介绍了新浴龙山隧道的相关条件,其次介绍了施工采用的主要技术措施及施工方案的选择,最后介绍了隧道施工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措施。 关键词:富水、隧道、施工技术 abstract: new bath longshan in big beautiful railway tunnel construction of the vital role, relates to the whole engineering safety of the construction and schedule control, this paper will take new bath longshan tunnel construction as an example to talk about personal about rich water tunnel construction technical point of view. 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d the new bath longshan tunnel related conditions, secondly introduce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ain technical measures and construction scheme selection, at last,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tunnel construction of the concrete measures. keywords: rich water, tunnel,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隧道通过断层富水地带的案例分析

隧道富水断层破碎带初期支护技术案列分析摘要沿海某高铁隧道富水断层破碎带施工中,按照“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弱爆破、强支护、快封闭、勤测量、速反馈”的施工原则,采用了超前小导管注浆支护、结合帷幕注浆封堵、钢拱架加强支护,在高水压、大水量、岩体极度破碎的条件下,施工安全和质量得于保证。本文在设计参数的选取,注浆施工工艺、关键技术的突破、注浆效果等方面做了较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隧道富水断层破碎带超前小导管注浆支护 前言 为解决长大隧道常遇富水断层破碎带的问题,采用超前小导管注浆支护、结合帷幕注浆封堵、钢拱架加强支护等措施进行了治理,有效地固结了断层破碎带,形成应力圈,解决了隧道不良地质引起施工安全和质量问题。 一、工程概括 沿海某高铁隧道全长6852m。其中,Ⅱ级围岩5769m,Ⅲ级围岩833m,Ⅳ级围岩125m,Ⅴ级围岩125m。隧道主要地质断层构造情况如下: (一)DK145+795~+825段构造节理密集带,因岩体破碎,地下水相对较发育,水位埋深31.8m。根据抽水试验成果,该段预计最大涌水量为1200 m3/d,属大股状涌水,洞室开挖时,可能出现局部射流现象。 (二)DK146+100~DK147+300段地表为剥蚀洼地,燕山期花岗岩和小溪组凝灰熔岩在本段接触,岩体完整性较差,两侧山体的基岩裂隙水可以沿节理、裂隙等构造面向此段汇集。根据抽水试验成果,该段预计最大涌水量为2000 m3/d,属大股状涌水,洞室开挖时,可能在裂隙较发育区出现局部射流现象。 以上两段断层破碎带的围岩结构松散,本身的支撑能力较差,又具有富水性,使围岩的稳定能力大大降低,若初期支护结构施工不到位,容易产生突泥、突水、围岩失稳,严重威胁施工质量和安全。 二、施工技术方案选择 针对上述地质断层构造情况,结合施工生产要素及施工生产能力,按照“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弱爆破、强支护、快封闭、勤测量、速反馈”的施工原则,在采用帷幕注浆封堵、超前小导管注浆支护、钢拱架加强支护、加强引排水等措施保护下,采用三部台阶法进行施工。 地质预报方法:采用超前地质钻探等手段,提前了解开挖工作面前方地质情况。 辅助工法:帷幕注浆封堵、超前小导管注浆支护、钢拱架加强支护。 开挖方法:三部台阶法,掘进循环进尺控制在0.5m~1.0m。 支护方式:采用型钢钢架、钢筋网、喷射混凝土等多种支护手段,构成强支护体系。 在开挖和支护过程中要重视加强监控量测,根据支护的位移量测结果,评价支护的可靠性和围岩的稳定状态,及时调整支护参数,确保施工安全。 衬砌施工:开挖后尽早施作仰拱,待围岩和支护变形基本趋向稳定后施作复合式衬砌,形成封闭衬砌。 三、断层破碎带初期支护施工技术 (一)超前地质预报 (1)根据地质资料分析,本隧道在断层破碎带地段采用TSP202超前地质预报系统预报,辅以地质素描、超前水平钻孔。目的是超前探测地层岩性、断层、软弱层的位置、岩体完整程度、断裂带位置、宽度、

富水隧道排水施工技术

富水隧道排水施工技术 摘要:在软弱围岩富水隧道施工中,突泥涌水是比较常见的地质灾害,同时其 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隧道的施工以及正常运行运营。在目前阶段隧道防排 水处理技术成为了目前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一直以来受到了人们关注的重点, 在施工过程中应该应用综合分析的形式,做好富水隧道的排水施工技术,不断提 升工程的的质量。 关键词:富水隧道;排水;施工技术 引言 近年来,高速铁路、公路隧道施工越来越多。隧道施工中遇见地下水发育地段,会严重影响隧道的施工。大量实践表明,水会降低围岩的力学性能,使隧道 周壁围岩自承能力降低,进而失稳,产生隧道初期支护变形、坍塌等现象。本文 以红豆山隧道左线成功穿越富水段施工为例,介绍现场采取的排水控制措施。 1、工程概况 红豆山隧道起讫里程DK114+497~DK125+113,全长10616m,隧道位于云南 省临沧市凤庆县及云县境内,隧道最大埋深1020m,最小埋深14m。隧道内设置“人”字坡,依次为6‰(2203m长)、18‰(1400m长)、21‰(4700m长)、11‰(1500m长)的上坡,其后为1‰(813m长)的下坡。 红豆山隧道2#斜井工区施工正线3.445km,斜井1.657km,平导0.99km。2# 斜井与正洞交于DK122+000左侧,为无轨运输双车道斜井,轴线与线路前进方向 夹角约90°。斜井洞口与隧道正洞高差为150.7m,从洞底到洞口每隔250m设置 一处长度为30m、坡度为0.3%的缓坡段,其余地段坡度为10.3%,斜井综合坡度9.1%。DK121+010~DK122+000左侧30m处设置一座长990m无轨运输单车道平导。斜井工区DK119+660~DK122+000段为反坡排水,坡度21‰;DK122+000~DK123+105段为顺坡排水,坡度11~21‰;平导段与正洞高差为+9cm,反坡排水,坡度为21‰,平导段排水经过横通道水沟排入正洞,由正洞排出洞外。 红豆山2#斜井正洞施工段最大涌水量19000m3/d,2号斜井正常涌水量为3610m3/d,最大涌水量约为7220m3/d。 2、红豆山隧道水文地质分析 2.1、地表水 沿线途径区域属澜沧江水系,主要发育澜沧江支流落仙河及其次级支流天生 桥河,二级支流茂兰河及上游常年流水支沟,流量受季节控制明显,雨季水量较大,旱季相对较小,受大气降雨及地下水补给,向澜沧江排泄,隧道洞身无水库 分布,澜沧江上中游河道穿行在横断山脉间,河流深切,形成两岸高山对峙,坡 陡险峻,下游沿河多河谷平坝。地表水对混凝土结构无侵蚀性。 2.2、地下水 地下水的赋存与分布主要受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岩性及气候等因素的控制,隧道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类型多主要有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断层裂隙水。 2.3、涌水量 红豆山2#斜井正洞施工段最大涌水量19000m3/d,2号斜井正常涌水量为3610m3/d,最大涌水量约为7220m3/d。

最新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事故案例

篇一:《有限空间作业事故案例及预防措施》 有限空间作业事故案例及预防措施 2012年中国工贸企业发生较大事故10起死亡37人 中新网7月11日电据国家安监总局网站消息, 2012年以来,全国工贸企业发生有限空间作业较大事故10起、共死亡37人。 通知指出,针对一个时期以来全国有限空间作业较大事故多发的状况,国家安监总局定于2012年7月中旬至12月,在全国集中组织开展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治理。 通知指出,2011年全国工贸企业发生有限空间作业较大事故15起、共死亡57人, 2012年以来发生较大事故10起、共死亡37人,同比分别上升67%和72%。这些事故暴露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方面存在严重问题 一是部分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对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工作不重视、不到位。 二是企业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不扎实,作业人员缺乏有限空间作业基本安全知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三是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不到位,在未对作业现场进行通风,未对有毒有害气体进行检测,没有防护人员监护的情况下组织作业。 四是防护用品配备不足,作业人员缺乏必要的自救器、防毒面具等防护装备和气体检测监控仪器。 五是企业没有制定切实有效的应急预案,在发生事故后,往往因盲目施救导致伤亡人数扩大。 六是部分地区对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监管工作重视不够,存在薄弱环节和漏洞等。 有限空间作业事故案例 有限空间作业事故案例1某市政公司窒息事故 事故经过 xūn 周某、李某和电工马某到一处窨井中进行天然气管道割接作业。因堵塞管道时操作不当,造成管道内天然气泄漏,泄漏的天然气充满了窨井,使窨井内空气中的氧气不足,导致在窨

井中操作的周某和李某因缺氧而逐渐昏迷。在井上监护的陈某和电工马某见状,急忙俯身去拉周某和李某,也都因缺氧而先后坠入井内。工友房某和李某在下井救人中,也先后昏倒。此次窒息事故造成陈某、周某2人死亡,其他4人受伤。 事故直接原因 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在井内作业时摘掉和不戴防毒面具,加上堵气袋未将管道堵住,导致管道内的天然气泄漏而引发事故。 事故间接原因 施工过程中现场监管不力。既没有及时检测井内是否泄漏天然气和使用鼓风机送气,又没有有效制止作业人员不佩戴劳动防护用品在井内作业;事故应急预案缺失,施救方法不当,施救人员在没有采取有效保障措施的情况下盲目下井救人,导致事故伤亡人员增加;施工单位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和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不到位。 有限空间作业事故案例2某床垫面料整理厂二氧化硫中毒事故 事故经过 2006年8月4日,某床垫面料整理厂业主周某要求厂房承建人倪某对污水池(该池分隔成4格,总长8m,宽8m,深3m,一侧面开有一个0.25 m2左右的口子供作业人员进出)进行清污作业。8月6日,受雇于倪某的泥工卢某与蒋某两人开始清理该污水池,上午清理完毕污水池中间2格的污泥。下午,蒋某进入污水池清理最里面的一格污泥时晕倒在池内,卢某赶紧到厂里叫人进行施救。卢某、田某、张某、李某、倪某等5人先后钻入池内施救,均被毒气熏倒。事后检测池内二氧化硫有毒气体浓度超标,此次事故共造成蒋某、卢某、田某3 人死亡, 3人受伤。 事故直接原因 作业人员在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违章贸然进入污水池作业;现场有关人员缺乏安全常识,且施救方法不当,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事故间接原因 周某组织污水池清污作业中,未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作业交底,也未配发必需的劳动防护用品;作业现场安全监管不到位,事故发生后缺乏有效的应急救援措施。 有限空间作业事故案例3某污水处理有限公司硫化氢中毒事故 事故经过 2007年2月6日上午7时,某市政公司招用的姜某安排陆某、施某、王某、杨某到该污水处理公司西北角围墙外检查井(该井开口面积为4m2,内井面积约16 m2,井深约5m,作

受限空间作业化工事故案例

受限空间作业化工事故案例 ●案例 某市化工原料厂碳酸钙车间计划对碳化塔塔内进行清理作业,在车间办公室车间主任安排3名操作人员进行清理,只强调等他本人到现场后方准作业(车间主任在该公司工作时间较长,以往此种作业都凭其经验处理),其中1人先到碳化塔旁,为提前完成任务,冒险进入碳化塔进行清理,窒息昏倒,待其余2人与车间主任到时,佩戴呼吸器将其救出,但因窒息时间过长已死亡。经检查发现,该公司未制定有关受限空间作业的安全制度。 ●点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组织制定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该厂制定的危险作业管理制度不全,受限空间作业仅凭经验进行,作业人员为赶进度在未采取任何安全措施的前提下,进入塔内作业,引起了事故的发生。 ●提示 一)、生产经营单位应建立、健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⒈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教育、安全生产检查、伤亡事故报告制度、危险作业管理制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安全设施管理、要害岗位管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安全值班制度、安全生产竞赛办法、安全生产奖惩

办法、劳动防护用品的发放办法等; ⒉安全技术方面的规章制度,包括电气安全技术、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技术、建筑施工安全技术、危险场所作业的安全技术管理等;二)、生产经营单位依据《化学品生产单位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AQ3028-2008)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符合要求的《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 三)、严格执行《化学品生产单位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AQ3028-2008),进塔检修时必须办理“进塔入罐许可证”,严格执行进塔入罐的“八个必须”: ⒈必须申请办证,并得到批准; ⒉必须进行安全隔绝; ⒊必须切断动力电,并使用安全灯具; ⒋必须进行置换、通风; ⒌必须按时间要求进行安全分析; ⒍必须佩戴规定的防护用具; ⒎必须有人在器外监护,并坚守岗位; ⒏必须有抢救后备措施; 四)、在布置生产工作的同时,需同时布置相关安全注意事项。 动火作业化工事故案例 ●案例 某化学品生产公司利用全厂停车机会进行检修,其中一个检修项

有限空间作业事故案例及预防措施

有限空间作业事故案例及预防措施 有限空间作业事故案例及预防措施 2019年中国工贸企业发生较大事故10起死亡37人 中新网7月11日电据国家安监总局网站消息, 2019年以来,全国工贸企业发生有限空间作业较大事故10起、共死亡37人。 通知指出,针对一个时期以来全国有限空间作业较大事故多发的状况,国家安监总局定于2019年7月中旬至12月,在全国集中组织开展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治理。 通知指出,2019年全国工贸企业发生有限空间作业较大事故15起、共死亡57人,2019年以来发生较大事故10起、共死亡37人,同比分别上升66.7%和76.2%。这些事故暴露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方面存在严重问题: 一是部分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对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工作不重视、不到位。 二是企业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不扎实,作业人员缺乏有限空间作业基本安全知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三是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不到位,在未对作业现场进行通风,未对有毒有害气体进行检测,没有防护人员监护的情况下组织作业。 四是防护用品配备不足,作业人员缺乏必要的自救器、防毒面具等防护装备和气体检测监控仪器。 五是企业没有制定切实有效的应急预案,在发生事故后,往往因盲目施救导致伤亡人数扩大。 六是部分地区对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监管工作重视不够,存在薄弱环节和漏洞等。 有限空间作业事故案例 有限空间作业事故案例1:某市政公司窒息事故 事故经过 xūn 周某、李某和电工马某到一处窨井中进行天然气管道割接作业。因堵塞管道时操作不当,造成管道内天然气泄漏,泄漏的天然气充满了窨井,使窨井内空气中的氧气不足,导致在窨井中操作的周某和李某因缺氧而逐渐昏迷。在井上监护的陈某和电工马某见状,急

富水粉质粘土隧道施工

一、富水粉质粘土隧道施工 工程背景: 斜井,设计全长580米,其中X3K0+460~X3K0+580段地层岩性为全风化富水粉质粘土,设计为Ⅴ级围岩;台阶法开挖,衬砌断面5.5×6米,采用拱墙I14工字钢架及φ60中管棚加强初期支护,钢架间距为0.8m,中管棚每根长为5.5m,纵向每4m一环,环向间距0.4m,每环15根;二次衬砌采用C30素砼,厚度45cm。该段地质区域洞顶覆盖层厚度均低于30米;超前探孔及红外探水仪检测显示:该地段粉质粘土含水量饱和,且洞顶覆盖层较薄,不利于隧道开挖掘进作业。 依据铁道部下发关于隧道施工安全距离文件要求,Ⅴ级围岩地段掌子面距二衬安全距离为90米;掌子面距仰拱安全距离为40米;针对云南地区地质条件复杂,不可预见因素多的特点,我们采取了加强初期支护,缩短施工安全距离的工法,并顺利通过该段地层,实践证明此工法经济、实用,施工安全系数高,在同类型地质条件下隧道施工中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富水粉质粘土地质隧道施工 全线控制工期工程为xxxx隧道,全长xxxx公里,其中xx#斜井,设计全长xxx米,施工正洞长度xxxx米;3#斜井X3K0+460~X3K0+580段地层岩性为全风化富水粉质粘土,隧道二衬后净空断面为xx×xxx 米。在富水粉质粘土地质条件下,修建隧道,最棘手的技术难题是防止围岩掉块、塌坍,保证隧道衬砌不被挤压破坏。因此采取引、排水相结合,加强初支的方案,是避免富水粉质粘土隧道坍方的有效方法。 一.施工方法 xxxx隧道xx#斜井洞身粉质粘土含水量饱和,隧道开挖后,周边毛细水大范围向洞身渗透,形成较大的渗透水。严重影响了施工的顺利展开和施工安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容易引发初支前坍方;二是在钢架安装后,未进行仰拱施工前,容易造成初支沉陷、开裂,引发安全事故;三是发生事故苗头后的加固处理时间较长,延缓了隧道施工正常展开,担误了隧道工期。为确保施工进度,防止发生安全质量事故,我们采取了以下几个施工步骤来解决以上三个问题: 1、隧道开挖采用台阶预留核心土法,开挖隧道上台阶(高度2.7米)后,立即对岩面进行初喷砼封闭岩面,防止富水粉质粘土开挖后下坍, 2、加强隧道初期支护,本隧道原设计采用的初支形式为:采用拱墙I14工字钢架及φ60中管棚加强初期支护,钢架间距为0.8m,中管棚每根长为5.5m,纵向每4m一环,环向间距0.4m,每环15根,

受限空间典型案例解析

一.事故概况 2008年2月23日上午8时左右,承包商山东华显安装建设有限公司对大化集团气化装置的煤灰过滤器(S1504)内部进行除锈作业。在没有对作业设备进行有效隔离、没有对作业容器内氧含量进行分析、没有办理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的情况下,作业人员进入煤灰过滤器进行作业,约l0点30分左右,1名作业人员窒息晕倒坠落作业容器底部,在施救过程中另外3名作业人员相继窒息晕倒在作业容器内。随后赶来的救援人员在向该煤灰过滤器中注入空气后,将4 名受伤人员救出,其中3人经抢救无效死亡,1人经抢救脱离生命危险。二.原因分析 (一)直接原因: 煤灰过滤器(S1504)下部与煤灰储罐(V1505)连接管线上有一膨胀节,膨胀节设有吹扫氮气管线。2月22日装置外购液氮气化用于磨煤机单机试车。液氮用完后,氮气储罐(V3052,容积为200m3)中仍有0.9MPa的压力。2月23日在调试氮气储罐(V3052)的控制系统时,连接管线上的电磁阀误动作打开,使氮气储罐内氮气串入煤灰过滤器(S1504)下部膨胀节吹扫氮气管线,由于该吹扫氮气管线的两个阀门中的一个没有关闭,另一个因阀内存有施工遗留杂物而关闭

不严,氮气窜入煤灰过滤器中,导致煤灰过滤器内氧含量迅速减少,造成正在进行除锈作业的人员窒息晕倒。由于盲目施救,导致伤亡扩大。 (二)间接原因: 1.施工单位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管理松弛,严重违章作业。施工单位对装置引入氮气后进入设备作业的风险认识不够,在安排煤灰过滤器(S1504)内部除锈作业前,没有对作业设备进行有效隔离,没有对作业容器内氧含量进行分析,没有办理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没有制定应急预案。在作业人员遇险后,盲目施救,使事故进一步扩大。 2.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管理责任不落实。大化集团公司在年产30万吨甲醇建设项目试车引入氮气后,防止氮气窒息的安全管理措施不落实,没有严格界定引入氮气的范围,没有采取可靠的措施与周围系统隔离;装置引入氮气后对施工单位进入设备内部作业要求和安全把关不严,试车调试组织不严密、不科学,仪表调试安全措施不落实。 3.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应急施救不当。作业人员严重违章作业、施救人员在没有佩戴防护用具情况下冒险施救,导致次生事故发生及人员伤亡扩大。 四.经验教训

有限空间事故案例分析及防范措施

有限空间事故案例分析及防范措施 姓名:XXX 部门:XXX 日期:XXX

有限空间事故案例分析及防范措施 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较为狭窄有限,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宣教中心编,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教材,团结出版社,2010)。有限空间作业涉及的行业领域非常广泛,如服务业、公共设施管理业、电力、燃气、水生产供应业、制造业、建筑业、餐饮住宿等。有限空间作业环境复杂,不确定的危险因素多,如果防范措施不到位,就有可能发生中毒、窒息、淹溺、燃爆等事故。 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统计,2001年至2009年8月,我国在有限空间作业中因中毒、窒息导致的一次死亡3人及以上的事故总数为668起,死亡人数共2699人,每年平均300多人。2011年全国冶金、有色、建材、机械等工贸行业企业发生有限空间作业较大事故15起、共死亡57人,分别占工贸企业较大以上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的37.5%和35%。2012年以来发生较大事故10起、共死亡37人,分别占工贸企业较大以上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均占37%,同比分别上升66.7%和76.2%(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开展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治理的通知安监 总管四C2012)93号)。 1有限空间典型案例 1.12.20水封罐缺氧窒息事故 (1)事故经过。 2006年2月20日,黑龙江省大庆市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某球罐分公司经理马某、副经理余某、技术员赵某及工人史某按照该石油管 第 2 页共 8 页

理局化工集团甲醇分公司的安排,到合成氨装置火炬系统检查蒸汽伴热系统冻堵情况,当检查卧式水封罐(?2.4mx8.9m)罐内是否有漏点时,余某与赵某将罐顶人孔盖(中480mm)卸开,余某先下到罐内进行检查,因罐内充满氮气(未投入生产),晕倒在罐内。赵某发现后钻进罐救人又晕倒在罐内,马某随后拴上绳进到罐内再次救人,也晕倒在罐内。随同在场的工人史某立即呼救,施工现场附近的两名司机赶到施工现场将马某拖出,同时报警。医院和消防队员先后到达现场,将余某和赵某抬出,经现场抢救无效,3人全部死亡。 (2)事故原因分析。 直接原因:作业前未对进行气体检测和通风,在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进入存在高浓度氮气罐内。在未采取有效安全措施的情况下,盲目进入救援,导致事故扩大。 间接原因:生产经营单位对应急救援工作不重视,制度不健全,主体责任不落实。安全培训工作不到位,从业人员缺乏基本的应急常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没有建立救援组织,缺少必要的安全设施和应急救援器材、装备。 1.210.8某钢铁集团公司缺氧窒息事故 (1)事故经过。 2006年10月8日9时,杭州市浙江某防腐工程公司吕某和油漆工龙某、马某等3人,对已完工并投入生产的空分设备液氮冷却塔的刷漆表面积进行测量。当马某在进行冷却塔顶端测量时,因吸入过量氮气导致缺氧窒息,跌落塔内。龙某和吕某在未佩带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进入塔内施救,相继昏倒在塔内。此次事故共造成3人死亡。 (2)事故原因分析。 第 3 页共 8 页

有限空间事故案例分析防范措施

整体解决方案系列 有限空间事故案例分析防 范措施 (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81182有限空间事故案例分析防范措施 Case analysis and precautionary measures for limited space accidents 说明:为明确各负责人职责,充分调用工作积极性,使人员队伍与目标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特此制定 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较为狭窄有限,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宣教中心编,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教材,团结出版社,2010)。有限空间作业涉及的行业领域非常广泛,如服务业、公共设施管理业、电力、燃气、水生产供应业、制造业、建筑业、餐饮住宿等。有限空间作业环境复杂,不确定的危险因素多,如果防范措施不到位,就有可能发生中毒、窒息、淹溺、燃爆等事故。 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统计,20xx年至20xx年8月,我国在有限空间作业中因中毒、窒息导致的一次死亡3人及以上的事故总数为668起,死亡人数共2699人,每年平均300多人。20xx年全国冶金、有色、建材、机械等工贸行业

企业发生有限空间作业较大事故15起、共死亡57人,分别占工贸企业较大以上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的37.5%和35%。20xx年以来发生较大事故10起、共死亡37人,分别占工贸企业较大以上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均占37%,同比分别上升66.7%和76.2%(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开展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治理的通知安监总管四C2012)93号)。 1有限空间典型案例 1.1“ 2.20”水封罐缺氧窒息事故 (1)事故经过。 20xx年2月20日,黑龙江省大庆市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某球罐分公司经理马某、副经理余某、技术员赵某及工人史某按照该石油管理局化工集团甲醇分公司的安排,到合成氨装置火炬系统检查蒸汽伴热系统冻堵情况,当检查卧式水封罐(2.4mx8.9m)罐内是否有漏点时,余某与赵某将罐顶人孔盖(中480mm)卸开,余某先下到罐内进行检查,因罐内充满氮气(未投入生产),晕倒在罐内。赵某发现后钻进罐救人又晕倒在罐内,马某随后拴上绳进到罐内再次救人,也晕倒在罐内。随同在场的工人史某立即呼救,施工现场附近

富水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控制要点

富水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控制要点 目前,花油山隧道4#斜井工区大里程、5#斜井工区小里程掌子面为第三系饱水状态下全、强风化砂砾岩,局部呈土状,为富水软弱围岩,而且埋深浅、断面大,开挖后围岩变形大、易失稳,造成侵限、塌方。 设计对于不良地质开挖时采取的措施:采用大管棚、小导管、超前锚杆如玻璃纤维锚杆等超前加固支护措施,配合双侧壁导坑、CRD、CD、三台阶七步等分部开挖工法;支护采用强支护,是预防塌方的重要措施,大多采用复合式衬砌,即:初期支护+防水板+模筑衬砌,初期支护采取锚喷、网喷、喷混凝土与钢支撑或格栅钢架相结合的支护方法,通常采用“钢筋网片+钢拱架+锚杆+喷射混凝土”锚喷支护体系。 施工过程中,应用新奥法原理“少扰动、早喷锚、快封闭、勤测量”,加强施工过程的管控,控变防塌,控制要点主要有下几个方面: 一、重视围岩变形量测工作,确保量测数据真实、可靠 控制软弱围岩的变形是确保施工过程安全的关键。有一句俗语“软岩靠量测,硬岩靠预报”,软弱围岩开挖后的变形是徐变,到一定数值才会塌方,有一个过程,就要求隧道开挖后,及时、准确的量测围岩变形量,对于变形量超标的围岩及时采取加固措施,防止塌方。 (一)围岩量测主要作用 围岩量测是在隧道施工阶段,使用专门仪器和工具,对围岩变形情况和支护结构工作状态进行的量测,是保证隧道

施工过程中安全性重要的环节。 1.及时提供围岩稳定状态和支护结构安全信息,预见可能发生的险情和事故; 2.验证支护结构效果,是设计支护参数和施工方法结果的反馈,同时为调整支护参数和施工方法提供依据; 3.根据变形数据,经济合理确定不同围岩情况下隧道预留的变形量,防止超欠挖; 4.确定二衬施作时机,水平收敛(拱脚附近7d平均值)小于0.2mm/d,拱部下沉速度小于0.15mm/d,方可施作二衬; 5.积累量测数据,为风险管理分级提供依据; 6.为施工过程的安全和结构长期稳定性评价提供实测数据; 7.监控工程施工对周边环境、临近建筑物安全度的影响。 (二)围岩量测方法 围岩量测主要就是接触式测量和非接触式两种方法,传统原始的接触式测量方法即采用水准仪测拱顶下沉、拉钢尺测水平收敛,对施工干扰大、测量速度慢,目前先进、常用的非接触式方法是全站仪无尺法。要求花油山隧道采用全站仪无尺法进行围岩量测。 全站仪无尺法量测技术:隧道开挖后,及时在基岩埋设观测标,利用固定的工作基点作为参照点,全站仪自由设站连续测设前方观测标相对于固定工作基点的位移变化值,经过计算取得围岩的变形信息。当拱顶下沉、水平收敛速率达

隧道富水施工技术要点及难点

隧道富水施工技术要点及难点 发表时间:2018-08-15T10:06:04.06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1期作者:李永刚[导读] 摘要:通常在隧道施工过程中,所遇到最大施工难点是地下水的处理方法,这是由于一旦在隧道工程施工中出现富水突发问题,将会给隧道工程进度带来极大的影响。 中铁十局集团西北工程有限公司陕西西安 710077 摘要:通常在隧道施工过程中,所遇到最大施工难点是地下水的处理方法,这是由于一旦在隧道工程施工中出现富水突发问题,将会给隧道工程进度带来极大的影响。但是由于施工现场水文地质条件和土层围岩特质都并不完全相同,因此在实际施工中很难完全进行富水预防工作,所以,如何高效地采取有效及时的措施来对突发富水进行治理就显得非常必要。 关键词:隧道;富水;施工技术 1隧道富水的影响与危害 在隧道开挖施工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地下水位高于所挖隧道基层的现象,或者是地下水位与隧道基层标高基本在一个水平面上,则在施工中发生富水现象就是很难避免的。当隧道施工出现涌水现象时,会造成一些不利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类:(1)伴随涌水,掌子面的稳定性降低;这种问题尤其是在采用矿山法进行隧道施工中最易发生,因为矿山法是以掌子面自己稳定为基础的,然而在存在裂缝的土砂围岩与薄弱围岩中,涌水会减弱掌子面的稳固性,较易致使掌子面坍塌。 (2)随着涌水,隧道的支护功能减弱;涌水导致围岩和喷混凝土的附着减低,锚杆的锚固材料较易丧失,导致支护成效减弱。 (3)基底泥泞化;作业过程中,隧道底部水分占比较大,施工设备的行进对基底产生影响导致其泥泞化,致使施工速度与安全水平下降。泥泞化突出的地方同样会致使支护下降,对隧道稳固性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可小觑的。 (4)由于地下水位下降导致底层沉降:地下水位下降会导致地层下降,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地表的构筑物。地下水位下降由于比地表下降的范围大,不但在隧道周围,乃至100米之外的地方,在粘性土位置,同样会产生地层沉降问题。 (5)地下水位下降导致水井干枯。 2.隧道富水区域施工 2.1工程概况 太焦高铁太谷隧道全长11497m。位于太岳中低山区,沿线地形起伏较大,地形陡峻入口,隧道最大埋深约383.41m。隧道区属汾河水系,主干支流为乌马河,乌马河为太谷县内第一大河流,根据地下水赋存条件,含水介质及水力特征有第四系松散岩类中的孔隙水、基岩浅部的裂隙水以及构造破碎带中的构造裂隙水。 2.2制定方案 2.2.1综合地质超前预报 涌水之前,主要借助TSP203、超前水平钻探等对其进行专业的地质预报分析。最终通过有效的验证说明,对于整体的基本构造进行说明,同时指出富水情况。斜井掌子面斜5+790可能会有泥沙的出现,因此需要对整体施工进行有效的处理,一般借助水压测量等对整体进行专业的预报分析,借助各项资料说明最终结果。 2.2.2注浆堵水、开挖防水及支护 针对高压富水区域的注浆堵水以及开挖防水建设进行施工,需要充分的结合相应的水压、地质情况、参数、注浆技术等进行分析说明,此外还需要利用钻爆法、多方联合支护技术对其进行有效的开挖支护操作。高压水泥的断层处理需要借助双层管棚进行合理的支护建设,设置管注浆进行加固处理,此外还有全新的钢架结构作为辅助,能够有效的规避水泥外漏的问题,顺利经过高压富水断层破碎带。具体施工过程中,断层开挖的基本方式是软岩施工、支护处理、临时回填等,此后根据岩部的具体施工进行充分的说明,有效的规避隧道断面岩土处理不到位的各种情况。 2.3隧道内通风和防尘控制技术 一般来说,隧道的修建都需要进行爆破。如果爆破后直接进行作业,就会对施工人员造成极大的身体伤害。因此就需要施工队采用一定的方法,来降低爆破所产生的烟尘。其中有效的方式就是洒水操作。通过水来中和空气中的烟尘,这样能够保证施工快速进行。而不需要等待烟尘自然散尽。同时,因为爆破只是炸出一个缺口便进行开挖,其内部的空气稀薄,就需要使用器械进行供气,否则会导致人员的呼吸困难。 2.4施工排水控制方法 一般来说,对隧道影响最大的元素就是水。因此在建设隧道的时候需要考虑如何进行防水和排水的处理。这种处理中,一般采用多种方式结合。将防水、堵水、排水几个项目整合成一个统一的水系统。这个水系统能够全方面地针对隧道中出现的水进行处理。尤其是雨水和地下水。这两种水对于隧道的杀伤最大。如果隧道的防水措施不够好,很容易在隧道的顶部发生渗漏,导致顶层结构内部积水,造成隧道顶部的坍塌。而地下水的排除则需要依靠排水沟。如果排水沟设置的不好,就会导致地下积水,在冬季的时候,一旦发生冻结,就会对路面造成巨大的杀伤,让路面出现断裂或者破损的情况。 2.5富水区注浆技术 2.5.1隧道局部超前预注浆堵水 局部超前预注浆堵水段落按照地质详勘报告及探水结果来确定,注浆材料主要采用单浆液,困难时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注浆范围为出水通道范围内、隧道开挖外轮廓线以外5-6m,单孔注浆有效扩散半径R=3.6m,注浆结束最终压力为净水压力的2-3倍。 2.5.2隧道超前帷幕注浆预加固 当超前探水孔中出水量过大时,需对隧道采取全断面超前帷幕注浆措施进行预加固。全断面深孔预注浆分2次进行,第一次钻孔数22个,第二次钻孔数24个,第一次注浆孔位离开挖边界0.5m,第二次注浆孔位离开挖边界1.0m,第一次注浆孔的外插角为9.3°,第二次注浆孔的外插角9.7°。为防止串浆,第一次注浆与第二次注浆之间宜间隔2~3h。注浆材料主要采用单液浆,困难时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水灰比为0.6~1.1,水泥浆与水玻璃体积比1∶0.5,凝胶时间根据现场情况确定。当注浆压力达到3MPa,进浆量小于1L/min且压力升高较快时,则可停止注浆,最大注浆压力不能超过5MPa。

有限空间事故案例分析及防范措施

有限空间事故案例分析及防范措施 李静张玉玲 摘要:本文以某球罐分公司和某钢铁集团公司工人在作业检查工作中造成缺氧窒息事故及北京市通州区某物业公司工人在进行维修作业时造成污水井硫化氢中毒事故等3个案例,通过分析相关数据,揭示出有限空间事故的危害性,针对有限空间作业,我们应加强安全管理,严格市场准入,落实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配备安全防护设备,做好三级安全教育培训,掌握应急救援能力等措施,减少有限空间事故,保障人员安全和减少财产损失。 关键词:安全生产;有限空间;有毒有害;事故分析;防范措施;案例 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较为狭窄有限,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宣教中心编,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教材,团结出版社,2010)。有限空间作业涉及的行业领域非常广泛,如服务业、公共设施管理业、电力、燃气、水生产供应业、制造业、建筑业、餐饮住宿等。有限空间作业环境复杂,不确定的危险因素多,如果防范措施不到位,就有可能发生中毒、窒息、淹溺、燃爆等事故。 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统计,2001年至2009年8月,我国在有限空间作业中因中毒、窒息导致的一次死亡3人及以上的事故总数为668起,死亡人数共2699人,每年平均300多人。2011年全国冶金、有色、建材、机械等工贸行业企业发生有限空间作业较大事故15起、共死亡57人,分别占工贸企业较大以上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的37.5%和35%。2012年以来发生较大事故10起、共死亡37人,分别占工贸企业较大以上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均占37%,同比分别上升66.7%和76.2%(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开展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治理的通知安监总管四C2012)93号)。

安全生产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安全生产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通过对一些典型事故进行分析深化对事故发生发展规律的认识,从而有效地预防事故和控制事故发生。 案例一 x分厂高空坠落事故 一.事故概述 201x年x月x日15时30分,x分厂安排直氰工段一班人员加班协助直氰维修班架设氰化钠大库到直氰氰化钠小库之间的氰化钠输送管道。一班班长寇某某在班后会上布置了协助直氰维修班架设管道任务,并指定氰化岗位操作工王某某去氰化钠大库至直氰化钠小库之间的空中桥架上协助吊装氰化钠输送管道。16时左右,王某某冒险翻越制酸二段酸浸备用槽顶部护栏,在未挂好安全带情况下直接上到空中桥架北端作业,导致本人从桥架上坠落至地面(桥架距离地面高度4米)。后送市中医院救治,经医院诊断,王某某腰椎受伤。 二.事故发生的原因和性质 (一)、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王某某违章作业冒险翻越制酸二段酸浸备用槽顶部护栏且未挂好安全带时直接上到空中桥架作业,是造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 (二)、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 1、运转一班班长寇某某在高空作业前没有按照制度办理高空作业票证,没有制订相应安全防X预案; 2、分厂安全员屈某某对本单位高空作业票证监督不到位; 3、分厂未落实票证管理制度对高空作业疏于管理。

(三)、事故的性质 这是一起因违章操作引发的高空坠落事故。 三. 事故防X和整改措施 (1)x分厂立即组织学习安环科下发的201x年第xx号通知内容,并将组织学习情况于x月x日前上报安环科; (2)x分厂立即组织召开安全专题会议,本着安全事故“四不放过”的原则,通报事故案例提出防X措施,并将会议情况于x月x 日前上报安环科。 (3)各生产单位要查遗补漏居安思危,利用班前班后会学习安环科下发的201x年第xx号通知内容,严格按照制度要求做好安全作业票证的办理、审核、建档工作。 (4)分厂应加强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培训。 单项选择题 1、该起事故的性质是(C) A.意外事故 B.刑事案件 C.违章操作 D.非责任事故

有限空间作业事故的应急措施

编号:AQ-JS-02201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有限空间作业事故的应急措施 Emergency measures for accidents in confined space

有限空间作业事故的应急措施 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当前正值有限空间作业事故易发期。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呈现哪些特点?有限空间有哪些危险有害因素?工贸行业企业怎样做才能避免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发生?专家提醒--谨防在有限空间犯“无限错误” 企业应严格遵守有限空间作业八条注意事项: 一、作业必须履行审批手续 二、作业前必须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并将危险有害因素、防控措施和应急措施告知作业人员 三、必须采取通风措施,保持空气流通 四、必须对有限空间的氧浓度、有毒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硫化氢等)浓度等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合格后,方可作业 五、作业现场必须配备呼吸器、通讯器材、安全绳索等防护设施和应急装备

六、作业现场必须配置监护人员 七、作业现场必须设置安全警示标志,保持出入口畅通 八、严禁在事故发生后盲目施救 有限空间作业较大事故多发,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损失,严重影响了工贸行业的安全生产。2010年至2013年,全国工贸行业共发生有限空间作业较大以上事故67起、死亡269人,分别占工贸行业较大以上事故的41.1%和39.9%。 数据说明,工贸行业有限空间作业所发生的较大以上事故和死亡人数在全国工贸行业所发生的较大以上事故和死亡人数中占有较大的比重。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今年在工贸行业重点开展有限空间作业条件确认工作,就是要抓住有限空间作业的薄弱环节和关键,落实基本作业要求,普及基本安全知识,通过持续推进此项工作,把工贸行业有限空间事故起数和伤亡人数大幅度降下来,促进工贸行业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好转。 据安全生产专家介绍,有限空间又称受限空间或密闭空间,根

富水隧道排水施工技术

富水隧道排水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17-11-24T11:16:17.253Z 来源:《防护工程》2017年第17期作者:孔德朝 [导读] 近年来,高速铁路、公路隧道施工越来越多。 中铁十局集团西北工程有限公司陕西西安 摘要:在软弱围岩富水隧道施工中,突泥涌水是比较常见的地质灾害,同时其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隧道的施工以及正常运行运营。在目前阶段隧道防排水处理技术成为了目前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一直以来受到了人们关注的重点,在施工过程中应该应用综合分析的形式,做好富水隧道的排水施工技术,不断提升工程的的质量。 关键词:富水隧道;排水;施工技术 引言 近年来,高速铁路、公路隧道施工越来越多。隧道施工中遇见地下水发育地段,会严重影响隧道的施工。大量实践表明,水会降低围岩的力学性能,使隧道周壁围岩自承能力降低,进而失稳,产生隧道初期支护变形、坍塌等现象。本文以红豆山隧道左线成功穿越富水段施工为例,介绍现场采取的排水控制措施。 1、工程概况 红豆山隧道起讫里程DK114+497~DK125+113,全长10616m,隧道位于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及云县境内,隧道最大埋深1020m,最小埋深14m。隧道内设置“人”字坡,依次为6‰(2203m长)、18‰(1400m长)、21‰(4700m长)、11‰(1500m长)的上坡,其后为1‰(813m长)的下坡。 红豆山隧道2#斜井工区施工正线3.445km,斜井1.657km,平导0.99km。2#斜井与正洞交于DK122+000左侧,为无轨运输双车道斜井,轴线与线路前进方向夹角约90°。斜井洞口与隧道正洞高差为150.7m,从洞底到洞口每隔250m设置一处长度为30m、坡度为0.3%的缓坡段,其余地段坡度为10.3%,斜井综合坡度9.1%。DK121+010~DK122+000左侧30m处设置一座长990m无轨运输单车道平导。斜井工区DK119+660~DK122+000段为反坡排水,坡度21‰;DK122+000~DK123+105段为顺坡排水,坡度11~21‰;平导段与正洞高差为+9cm,反坡排水,坡度为21‰,平导段排水经过横通道水沟排入正洞,由正洞排出洞外。 红豆山2#斜井正洞施工段最大涌水量19000m3/d,2号斜井正常涌水量为3610m3/d,最大涌水量约为7220m3/d。 2、红豆山隧道水文地质分析 2.1、地表水 沿线途径区域属澜沧江水系,主要发育澜沧江支流落仙河及其次级支流天生桥河,二级支流茂兰河及上游常年流水支沟,流量受季节控制明显,雨季水量较大,旱季相对较小,受大气降雨及地下水补给,向澜沧江排泄,隧道洞身无水库分布,澜沧江上中游河道穿行在横断山脉间,河流深切,形成两岸高山对峙,坡陡险峻,下游沿河多河谷平坝。地表水对混凝土结构无侵蚀性。 2.2、地下水 地下水的赋存与分布主要受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岩性及气候等因素的控制,隧道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类型多主要有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断层裂隙水。 2.3、涌水量 红豆山2#斜井正洞施工段最大涌水量19000m3/d,2号斜井正常涌水量为3610m3/d,最大涌水量约为7220m3/d。 3、红豆山隧道排水施工技术分析 3.1、水泵布置 由于红豆山隧道斜井设计为10%的下坡施工,斜井涌水只能通过高扬尘水泵、布置水管逐级抽排而出。同时,斜井的抽排水组织是减少斜井施工干扰、提升斜井施工进度的关键因素。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设计采用反坡机械进行排水。实际施工时,只需要设置泵站抽水。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掌子面会临时布置集水坑,然后使用水泵将隧洞中的水抽排到泵站中,然后抽到洞口进行净化处理后排放出去。目前,该地区每天的涌水量为3610m3/d,因此需要在该段布置一个临时泵站,泵站和洞口之间的距离保持在420m,使用抽水泵将其抽排到洞外。排水管分别选用一根Φ108管道和一根Φ150管道,泵站之间的高度差为420×10%=42m。设计泵站每小时的最低排水量为 1200÷24=50m3,考虑高原因素乘以1.2系数。那么在泵站不是水泵的排水量要求大于50*1.2=60m3/h,扬程不小于42m。选用7.5k W,排水量20m3/h,扬程50m污水泵2台;11k W,排水量35m3/h,扬程50m污水泵1台,满足排水需要。由于水泵为易损件,因此按照一用一备一修的原则进行布置,此外还布置了小型潜水泵用来进行小范围的抽水。本工程在选择水泵时,主要对比了潜水泵和多离心泵两种类型,具体分析如下:(1)潜水泵。潜水泵价格超过10万/台,根据计算,管路损失扬程为34m,垂直落差为110m,选型按照110+34=144m,根据选型手册,水泵选型为170m,流量为300m3/h,功率220k W,长度6m。根据现场实际运行情况,潜水泵体积过长,清淤不方便;(2)多级离心泵型号:D280-43*4,流量280立方/时,扬程172m,功率200k W(平原功率),外观尺寸为长3m*宽1m*高925mm,重量约1.3t。多级离心泵低于8万元/台,具有维护方便、方便检修等特点。综合对比后,水泵选择为多级离心泵,密封采用机械密封(普通多级水泵采用盘根密封,使用中需要人为根据间隙大小及时压紧盘根),功率按照平原200k W配备相应的高原电机。 为了尽可能降低涌水对斜井掌子面造成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采用多设积水坑的方式进行布置,掌子面每隔15m布置一个小型的集水坑,每间隔50m布置一个中型的积水坑,每间隔200m布置一个大型的积水坑。为了降低斜井施工期间抽水的工作量,降低运营工程中衬砌渗水风险,需要在不对斜井掘进施工产生影响的基础上,使用全环径向注浆的方法进行堵水处理。 3.2、排水管路布置 现场排水泵站设在已浇筑的二衬处,靠近仰拱位置,隧道同侧位设置一处 2个 6m×3m×3m 的钢水箱串联作为排水泵站,工作管路的排水能力应满足预期可能出现的最大涌水量,排水泵站与隧道洞外三级沉淀池之间布置两排φ200mm固定排水管,备用管路的排水能力应不小于工作管路。其他临时泵站排水管路使用φ 50mm消防软管与钢管管路连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布置。各级管路应连接牢固,以防漏水,考虑到自重和水压力,工作管路均使用无缝钢管,每节钢管下设置基座,焊接牢固。各级管理上均应设置减压阀,以防水锤现象致使电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