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样下料计算(特选内容)

放样下料计算(特选内容)
放样下料计算(特选内容)

球面经线法近似放样下料说明

本例为球罐按经线法近似放样下料的构件。球面为不可展曲面,因此分近似法和拱曲法两种放样方法作展开图计算。经线法近似放样是将球面的经线方向分成若干等分按多边形来计算下料,按此制作后是多边形的近似球面,外形不够美观,但具有加工简单、对工人的技术要求不高、成本低等优点,等分数较大时,可接近球状。

示意图中d为球罐的内径,b为板材厚度。要求d、b>0,以上数据由操作者确定后输入。

球罐经线方向须分成n1等分,纬线方向须分成n2等分来计算每一条素线的实长,n1、n2的数值由操作者根据直径和精度要求自定,但必须取4的整倍数,n1、n2的数值越大,展开图的精度越高,但画展开图的工作量相应增加。用人工画线一般取n1、n2=16~36已可比较准确下料,用数控切割机下料或是刻绘机按1:1画样板,n1、n2值可取大一些。

展开图所输出数据已作板厚处理,操作者可直接根据数据在板材上下料,具体可参照展开示意图按如下方法放样:

(1)、画一任意线段,长度等于ls,将线段分成n2等份,每份长度等于m2。

(2)、过各等分点在线段的两侧画垂直线,按图在各垂直线上对称依次量取ms(1)~ms(n2/2+1)长度。

(3)、用光滑曲线连接量取的各点,即为球罐一片的展开图,共需画n1片同样的展开图,弯曲后拼接起来即成近似的球罐。

球面经线法拱曲放样下料说明本例为球罐按经线法拱曲放样下料的构件,由于球面为不可展曲面,拱曲法每块料中线按球面尺寸计算下料,边线则加一定的收缩量,加工时用热胀冷缩或压延的办法使边线收缩中间拉伸拱曲成球面形状,用压延方法加工,要有大型压力机和模具,用热胀冷缩法对工人的技术要求高,成本费用大。使用哪种方法放样下料,须根据构件的要求,工人的技术水平,设备状况以及成本的高低来确定。

示意图中d为球罐的内径,d1为球罐顶圆直径,b为板材厚度。要求d1、b>0、d1

球罐经线方向须分成n1等分,纬线方向须分成n2等分来计算每一条素线的实长,n1、n2的数值由操作者根据直径和精度要求自定,但必须取整数,n1的数值根据加工要求确定,n2的数值越大,展开图的精度越高,但画展开图的工作量相应增加。用人工画线一般取n2=16~36已可比较准确下料,用数控切割机下料或是刻绘机按1:1画样板,n2值可取大一些。

展开图所输出数据已作板厚处理,操作者可直接根据数据在板材上下料,具体可参照展开示意图按如下方法放样:

(1)、顶圆直接以rs为半径画圆即可得展开图,共两件。

(2)、画一任意线段,长度等于lp,将线段分成n2等份,每份长度等于m1。

(3)、过各等分点在线段的两侧画垂直线,端点处按图以rp为半径画弧,在各垂直线及圆弧上对称依次量取ma(1)~ma(n2/2+1)长度。

(4)、用光滑曲线连接量取的各点,即为球罐一片的展开图,共需画n1片同样的展开图。由于拱曲法加工下料难以完全达到要求,实际下料时可适当加一点余量,拼接时再根据实际情况割去多余部分。

(5)顶圆及各片料经弯曲及热胀冷缩或压延拱曲后,拼接起来即成圆滑的球罐。

球面纬线法近似放样下料说明

本例为球罐按纬线法近似放样下料的构件,由于球面为不可展曲面,用近似法放样仅能近似的做成球状。近似法是将球面的纬线方向分成若干等分按正圆锥来计算下料,按此制作后是若干个正圆锥台叠加的近似球面,外形不够美观,但具有加工简单、对工人的技术要求不高、成本低等优点,等分数较大时,可接近球状。

示意图中d为球罐的内径,b为板材厚度。要求d、b>0,以上数据由操作者确定后输入。

球罐放样时纬线方向须分成n1等分,如果球罐直径较大或为了节约钢材,经线方向还可分成n2等分来计算下料,n1、n2的数值由操作者根据球罐直径和精度要求自定,n1必须取2的整倍数,n2可取大于等于1小于等于48的整数,n1、n2的数值越大,展开图的精度越高,但画展开图的工作量相应增加。用人工画线一般取n1、n2=16~36已可比较准确下料,用数控切割机下料或是刻绘机按1:1画样板,n1、n2值可取大一些。

顶圆的半径根据等分数的变化而改变,为d*sin(180/n1)/2,顶圆在加工时,除要用热胀冷缩法或压力机压延方法加工,有时还需辅以其它法加工才能取得更好效果。

展开图所输出数据已作板厚处理,操作者可直接根据数据在板材上下料,具体可参照展开示意图按如下方法放样:

(1)、顶圆直接以rs为半径画圆即可得展开图,共两件。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公式

180度的公式是 3.14(d+D)/2-(D/2+d)+平直长度(3d)=6.25d 135度的公式是 3.14*3(D+d)/8-(D/2+d)+平直长度(10d)=11.87d 90度的公式是 3.14*(D+d)/4-(D/2+d)+平直长度(设计值) 式中的D=2.5d. 180度的公式是 3.14(d+D)/2-(D/2+d)+平直长度(3d)=6.25d 135度的公式是 3.14*3(D+d)/8-(D/2+d)+平直长度(10d)=11.87d 90度的公式是 3.14*(D+d)/4-(D/2+d)+平直长度(设计值) 式中的D=2.5d. 准确计算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的实用公式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是钢筋配料加工的依据。其精确度的高低不仅影响成型后能否符合设计尺寸,而且有时直接影响钢筋绑扎、构件定位尺寸甚至构件受力性能。 1.钢筋下料长度计算的一般公式 对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目前多数教材和手册采用下式 下料长度=外包尺寸-量度差+端部弯钩增值 量度差计算可用理论公式或近似值公式。 理论公式为 式中D为弯曲直径;d为钢筋直径;α为钢筋弯折角度。 近似值可按表1取值。 表1钢筋弯曲量度差 钢筋弯曲角度/(°) 30 45 60 90 135 量度差值/mm 0.35d 0.5d 0.85d 2d 2.5d 端部弯钩增值理论公式为 近值可按表2取值。 表2半圆弯钩增加长度参考表 钢筋直径d/mm ≤68~10 12~18 20~28 32~36 一个弯钩长度/mm 4d 6d 5.5d 5d 4.5d 量度差、端部弯钩增值无论按理论公式还是按近似值公式计算,其结果误差甚小,精确度高。而外包尺寸的计算,由于计算方法的不同,其结果相差较大,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2弯起钢筋外包尺寸计算的精确公式及与通常方法的比较 以图1弯起钢筋为例,按通常计算外包尺寸的方法为 (1)

钢绞线张拉应力应变计算

丹江特大桥K162+957;K163+405箱梁,设计采用标准强度fpk=1860Mpa的高强低松弛钢绞线,公称直径Ф15.2mm,公称面积Ag=139mm2;弹性模量Eg=1.95×105Mpa。为保证施工符合设计要求,施工中采用油压表读数和钢绞线拉伸量测定值双控。理论伸长量计算采用《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2附表G-8预应力钢绞线理论伸长值及平均张拉力计算公式。 一、计算公式及参数: 1、预应力平均张拉力计算公式及参数: 式中: P p—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N) P—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N) 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m) 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 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檫的影响系数,取0.0015 μ—预应力筋与孔道壁的摩檫系数,取0.25 2、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计算公式及参数: 式中: P p—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N) L—预应力筋的长度(mm) A p—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2),取139 mm2 E p—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N/ mm2),取1.95×105 N/ mm2 二、伸长量计算: 1、N1束一端的伸长量: 单根钢绞线张拉的张拉力 P=0.75×1860×139=193905N X直=11.322m;X曲=1.018m θ=4×π/180=0.0698rad k X曲+μθ=0.0015×1.018+0.25×0.0698=0.019 P p=193905×(1-e-0.019)/0.019=192074N ΔL曲= P p L/(A p E p)=192074×1.018/(139×1.95×105)=7.2mm ΔL直= PL/(A p E p)=193905×11.322/(139×1.95×105)=81mm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案例

框架结构钢筋配料计算案例分析 一、平法识图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3G101-1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 (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框支剪力墙结构) 1、框架柱 1)柱编号 框架柱:在框架结构中主要承受竖向压力;将来自框架梁的荷载向下传输,是框架结构中承力最大构件。 框支柱:出现在框架结构向剪力墙结构转换层,柱的上层变为剪力墙时该柱定义为框支柱; 芯柱:它不是一根独立的柱子,在建筑外表是看不到的,隐藏在柱内。当柱截面较大时,由设计人员计算柱的承力情况,当外侧一圈钢筋不能满足承力要求时,在柱中再设置一圈纵筋。由柱内内侧钢筋围成的柱称之为芯柱; 梁上柱:柱的生根不在基础而在梁上的柱称之为梁上柱。主要出现在建筑物上下结构或建筑布局发生变化时; 墙上柱:柱的生根不在基础而在墙上的柱称之为墙上柱。同样,主要还是出现在建筑物上下结构或建筑布局发生变化时。 1 / 1

2)注写柱钢筋方式:两种:框架柱列表注写方式--03G101-1P10;框架柱截面注写方式--03G101-1P11 3)柱钢筋计算:柱所在位置不同钢筋节点构造也不同 与基础的连接----基础插筋 中间层钢筋的连接-----主要注意连接形式 顶层的钢筋锚固-----要根据柱子所在位置不同区分柱子类型(边、角、中柱) ①柱子基础插筋长度:a+h 1+h n /3 a:弯折长度:按图集进行判断/按图纸标注长度 h1:基础厚-底部保护层厚度 hn:层净高,层高-楼层框架梁高。 ②-1层柱子纵筋长度: -1层层高-Hn/3+1层Hn/3+(搭接长度LlE ) 如果出现多层地下室,只有基础层顶面和首层顶面非连接区是1/3hn ,其余均为(1/6净高、500、柱截面长边)取大值 ③首层柱子纵筋长度:首层层高-首层Hn/3+max(Hn/6,hc ,500)+(搭接长度LlE ) ④中间层柱子纵筋长度:中间层层高-当前层非连接区+(当前层+1)非连接区+(搭接长度LlE ) 非连接区=max (1/6Hn 、500、Hc ) ⑤顶层柱纵筋计算: (黑色纵筋锚固长度是从梁底开始1.5lae (la );其余纵筋伸至柱顶梁高- 保护层+12d 或直锚lae )

预应力钢绞线理论伸长值精确计算

预应力钢绞线理论伸长值计算结果中板 5 孔 △L NI = 130.32 mm △L N2= 130.94 m 边板 6 孔 △L N1= 130.32m △L N2=130.94m 详细计算过程附后:

预应力钢绞线理论伸长值计算书 计算依据:根据设计图纸及《钢绞线试验检测报告》,由《公路桥涵 施工技术规》129页公式计算而得出结果: PpL 公式:△ L= ----------------- ApEp 式中:Pp --------钢绞线的平均拉应力(N )直线筋取拉端的拉力。 L ---------钢绞线的长度(mm )。 Ap ---------钢绞线的截面面积(mr^。根据规(GB/T5224-2014 )取公称面积 2 140mm 。 Ep ---------钢绞线的弹性模量(N/ mm),根据《钢绞线试验检测报告》取 197800(N)。 其中:Pp 值(直线筋取拉端的拉力),根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339 页计算而 得: Peon [1-e「(kx+ g j ) 公式:Pp= ------------------------------ kx + (ij 式中:Peon ———钢绞线拉端的拉力(N)。 x ———从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m)。 j ----------- 从拉端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n / 180。,所以计算弧度角=jXn /180。 k ------- 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系数,由施工规提供为 钢绞线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由施工规提供为 rad),因为1 (rad) k=0.001 5 。 u=0.25。

钢束张拉计算书

一、设计资料 上部结构为预应力连续箱梁,跨径为30米,箱梁总计24片,预应力采用符合GB/T5224-1995标准生产的低松弛270级钢绞线,单根钢绞线直径为j15.24mm,钢绞线截面积A=139mm2,钢绞线强度等级R by=1860Mpa,弹性模量E y=1.95×105MPa。预制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顶板负弯矩达到95%)后,组织张拉预应力钢束,钢束采用对称、双控张拉,钢绞线每端工作长度为65cm,锚下控制应力为0.75R by,张拉顺序为N1、N3、N2、N4号钢束。锚具的AYM型锚具和配套设备,预应力管道采用镀锌双纹波纹管。 30m箱梁预应力技术数据 中跨中、边梁钢绞线数量表 钢束编号钢绞线规格 (mm) 设计引伸量 (cm) 下料长度 (cm) 钢绞线数量 (m束×n股) 截面面积 (mm2) N1Φj15.2421.730822×3417 N2Φj15.2421.830882×4556 N3Φj15.2421.930952×4556 N4Φj15.2421.930702×3417 边跨中、边梁钢绞线数量表 钢束编号钢绞线规格 (mm) 设计引伸量 (cm) 下料长度 (cm) 钢绞线数量 (m束×n股) 截面面积 (mm2) N1Φj15.2421.730822×4556 N2Φj15.2421.830882×5695 N3Φj15.2421.930952×5695 N4Φj15.2422.030702×4556 二、预应力计算的有关数据

1、根据质量监督检查所出具的千斤顶标定检验报告,77号千斤顶,压力表编号01.3.773,回归关系式:y(MPa)=-0.2808+0.03765x(kN),相关系数:r=0.99996,压力表精度1.5;88号千斤顶,压力表编号01. 9.841,回归关系式:y(MPa)=0.4564+0.03855 x(kN),相关系数:r=0.99976,压力表精度1.5。 2、预制箱梁为C50级,所以在张拉钢绞线时不考虑混凝土的弹性变形。 3、根据《桥梁施工技术规范》预应力钢绞线张拉理论伸长量计算公式:△L=P P L/A P E P和预应力平均张拉力计算公式:P P=P(1-e-(kx+ )/(kx+μθ),其中: P P——预应力钢绞线平均张拉力(N), L ——预应力钢绞线的长度(mm), A P——预应力钢绞线的截面面积(mm2), E P——预应力钢绞线的弹性模量(N/ mm2), P ——预应力钢绞线张拉端的张拉力(N), X ——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m), ——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 K ——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本次计算取0.0015, ——预应力钢绞线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本次计算取0.225。 三、钢绞线的张拉控制应力计算 1、单根张拉控制应力19.6KN。 2、根据《桥梁施工技术规范》要求,控制张拉应力不得超过钢绞线屈服强度的80%,因此本次计算按设计图纸规定锚下控制张拉应力=0.75R by=0.75×1860=1395MPa。

钣金件下料尺寸计算方法分析

客车钣金件下料尺寸计算方法 2009-06-21 16:40 客车自制件在整个客车的构成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随着钢材价格的不断上涨,控制客车自制件成本成为一个重要课题,被各客车厂家研究。怎么讯速、合理地确定自制件下料尺寸,是一项基本而又科学的工作。本文所介绍的客车钣金件的尺寸计算方法较为合理,也较为实用,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 样板下料尺寸计算方法 这类制件下料尺寸计算分两部分:一部分为较复杂的钣金件(这部分暂不研究,因为钣金件展开需要单独分析);另一部分是简单的钣金样板件,一般取其外轮廓尺寸。 1)直线样板料板件料表的制作。分析:图l所示的两种板件为不规则梯形,制作这种类型的料表时一般按三角形或矩形来考虑。料表:98*110三角样;135 *175样。 2)弧线样板料板件料表的制作。图2所示的是一块带弧度的样板料,下料时在圆弧所在的方向最大尺寸应加5-10 mm的剪切余量。计算:(略),料表:605*115。 对图3所示的样板料,考虑其料较长,如下一块料不易剪料,所以下两块料制件。另外,在宽度上加5-10mm的余量。料表:235*1117(2)。

2折边制件类 1)基本计算方法(仅对折边角度为90°进行分析,其它折边角度类同。注:折边制件料的厚度(B)不大于6mm)。 图4所示的制件的截面展开长度等于所有展开单边外形轮廓尺寸之和减去板厚的1.5倍的折边次数所得差值。 ①图4(a)所示其截面展开尺寸为L0=H+L-1.5×B(B为板厚,下同)。 ②图4(b)所示其截面展开尺寸为L0=H+2L-2×1.5B。 ③图4(c)所示其截面展开尺寸为LO=H+LI+L2-2×1.5×B。 ④图4(d)所示其截面展开尺寸为ILl=(L-L1)+2B+LI+2H-4×1.5×B。 对于图4(c)、(d)两种情况,通过实践还可得出较简易的计算方法:

练习——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钢筋下料长度=外包尺寸+端头弯钩长度-量度差 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 钢筋弯曲量度差值 1.钢筋配料单的编制 (1)编制钢筋配料单之前必须熟悉图纸,把结构施工图中钢筋的 品种、规格列成钢筋明细表,并读出钢筋设计尺寸。 (2)计算钢筋的下料长度。 ⑶根据钢筋下料长度填写和编写钢筋配料单,汇总编制钢筋配料单 在配料单中,要反映出工程名称,钢筋编号,钢筋简图和尺寸,钢筋 直径、数量、下料长度、质量等。 (4)填写钢筋料牌根据钢筋配料单,将每一编号的钢筋制作一块料牌, 作为钢筋 加工的依据,见图5-24所示。 钢筋弯曲角度 30 量度差值 0.35 d 箍筋调正值 箍筋直径 4 — 5 6 量外包尺寸 40 50 量包尺寸 80 100 45 60 90 135 0.5d 0.85d 2d 2.5d 8 10—12 60 70 120 150— 170

钢筋的下料长度计算 一、直线钢筋下料长度二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 度 二、弯起钢筋下料长度二直段长度+斜段长度-量度差值(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 长度。 注意:度量差值二钢筋的外包尺长度减去钢筋的中轴线的长度 钢筋在弯曲时:外侧会变长,而侧会变短,但轴线尺寸不变。(所以最外侧的尺寸和中轴线的尺寸就会有一个差值,这个差值就是度量差值,或者叫做弯曲调整值) 可能我的表达有点不清楚,懂了没?要是不明白就给我信息 钩2。直弯钩3。斜弯钩弯钩弯曲度 数:180°90°45°弯钩增加长

咯。… (注意: 要区分开弯曲和弯钩,不然你要晕的 弯曲:是不带弯钩的,只是钢筋变曲折而已,例如:弯曲 45° 90° 弯钩:。就是带弯钩啦。。(我怎么觉得这个解释有点怪呢?哈 哈哈。。。。) 三、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分抗震和非抗震,带 弯钩和不带弯钩。详见下 表) 箍筋的周长=(a-2c+2d )*2+(b-2c+2d )*2 (这个公式你也可 以自己合并下下。。) 合并后的公式为:(a+b-4c+4d ) *2 也就是:梁的周长-8c+8d=箍筋的周长 这个图能看懂吧?嘻嘻嘻。解释如下: 度: 6.25d 3.5d 4.5d 度: 30° 45° 60° 90° 135° 钢筋 弯曲调整 值: 0.35d 0.5d 0.85 d 2d 2.5d 若钢筋 钢筋弯曲角 弯钩分为:1。半圆弯 需要搭接时,还需加上钢筋的搭接长度

预应力钢绞线理论伸长值精确计算

预应力钢绞线理论伸长值计算结果 连续端 △L N1=142.46㎜(142.46÷2=71.23㎜) △L N2=142.28㎜(142.28÷2=71.14㎜) △L N3=142.12㎜(142.12÷2=71.06㎜) 非连续端 △L N1=142.64㎜(142.64÷2=71.32㎜) △L N2=142.28㎜(142.28÷2=71.14㎜) △L N3=142.8㎜(142.8÷2=71.4㎜) 详细计算过程附后:

预应力钢绞线理论伸长值计算书 计算依据:根据设计图纸及《钢绞线试验检测报告》,由《桥规》129页公式计算而得出结果: PpL 公式:△L=——————— ApEp 式中:Pp———钢绞线的平均张拉应力(N)直线筋取张拉端的拉力。 L———钢绞线的长度(mm)。 Ap———钢绞线的截面面积(m㎡)。 Ep———钢绞线的弹性模量(N/ m㎡), 根据《钢绞线试验检测报告》取197800(N)。 其中:Pp值(直线筋取张拉端的张拉力),根据《桥规》339页计算而得: Pcon [1—e-(kx+μθ)] 公式:Pp=————————————— Kx + μθ 式中:Pcon ———钢绞线张拉端的张拉力(N)。 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m)。 θ———从张拉端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因为1(rad)=π/ 180°,所以计算弧度角=θ×π/180。 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系数,由施工规范提供为K=0.0015。 μ———钢绞线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由施工规范提供

为u=0.25。 e———自然对数的底≈2.7182548,常用数学符号。 第一步:先计算正弯矩钢绞线的平均张拉应力和理论伸长值。 一、连续段箱梁的计算 A、先计算N1钢绞线。N1为3束钢绞线,下料长度为20.90m。 1、将N1钢绞线分成三段: AB——直线段,BC——曲线段,CD——直线段 2、已知CD段=1.669m(由图纸查得),求AB和BC段长度。先把切线角之和tan6.5°,换算成弧度再乘以半径 R: 即 BC= 5000×π/180×6.5°=5.672m AB=下料长度÷2-CD-BC-工作长度 =20.90÷2-1.669-5.672-0.65 =2.459 m 3、分别计算各段的θ值: ABθ=CDθ=0,BC=π/180 ×θ(切线角 6.5°)=0.1134464(rad)。 4、计算张拉端的张拉应力P(N): P=标准强度×75%×单根钢绞线截面面积×根数=1860×75/100×140×3=585900(N) 5、分段计算锚下钢绞线的平均张拉应力和理论伸长量(见下表): 表中张拉段尾端张拉力(即控制力Pcon经张拉段孔道摩阻后剩余张拉力)Pw(N)= Pcon×e-(kx+μθ),本张拉段尾端张拉力=下一

斜拉桥钢绞线斜拉索下料长度计算

斜拉桥钢绞线斜拉索下料长度计算 发表时间:2018-05-08T16:21:13.36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5期作者:郝立林唐左平 [导读] XX长江公路二桥为主跨806m斜拉桥,斜拉索采用同向回转钢绞线斜拉索系统。 浙江交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XX长江公路二桥为主跨806m斜拉桥,斜拉索采用同向回转钢绞线斜拉索系统,同向回转钢绞线斜拉索系统中的拉索为无粘结钢绞线拉索,采用的镀锌钢绞线为成品索,因此对钢绞线下料长度计算的精度尤为重要,本文中采用悬链线长度计算公式进行钢绞线的无应力长度的计算,并考虑了其余一些影响量来计算钢绞线下料长度,并且成功的应用于实际施工中。 关键词:斜拉索钢绞线下料长度计算 1、工程概况 XX长江公路二桥跨江主桥布置为(100+308+806+308+100)m,全长1622m,为双塔四索面全漂浮体系斜拉桥。斜拉索采用同向回转钢绞线斜拉索系统,同向回转钢绞线斜拉索系统中的拉索为无粘结钢绞线拉索,是将每根拉索穿过桥面一侧锚具,绕过索塔后锚回到桥面同桩号截面的另一侧锚具,形成一对同编号拉索,鞍座巧妙的将拉索的拉力转换为环形径向压力传递给索塔。 本项目单塔共设置25对斜拉索,1-3为常规斜拉索,4-25为同向回转斜拉索,钢绞线根数根据索的受力不同从17根-41根都有,最长的拉索近900米。拉索均为梁端锚固。 斜拉索采用高强度、低松弛、热镀锌Φs15.2mm镀锌钢绞线索,σb=1860MPa,镀锌钢绞线外包PE管,锚具为夹片锚。本项目采用的镀锌钢绞线为成品索,均在工厂加工完成后,运输至施工现场,因此对钢绞线下料长度计算的精度尤为重要。 2、钢绞线下料长度计算 斜拉索的下料长度与穿索工艺有关,本项目斜拉索穿索采用三角循环系统,采用单根钢绞线穿索,根据穿索工艺,钢绞线分为两种,一种为加长索、一种为标准索,加长索用于第一根穿索。 成品索索长是指在设计温度时无应力状态下缆索锚头端部至锚头端部之间的长度。《公路斜拉桥设计规范》中平行钢丝斜拉索在设计温度时的无应力下料长度计算公式为: 根据以上内容对本项目斜拉索钢绞线下料长度进行列表计算,分为标准索和加长索两种,计算稍有不同,计算过程见下表:表1 标准索无应力长度计算

下料长度计算

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 钢筋因弯曲或弯钩会使其长度发生变化,在施工配料中不能公根据施工图所示尺寸下料;必须考虑混凝土保护层、钢筋弯曲、弯钩等因素,再根据图中尺寸计算其下料长度。各种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如下: 平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的增加长度 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钩的增加长度-弯曲调整值 箍筋下料长度=外皮周长尺寸+箍筋调整值 计算钢筋造价时,则按照上述计算公式不扣减弯曲调整值即可。钢筋如有接长,则另加搭接长度。 一、单个弯钩增加长度计算 钢筋弯钩有三种形式:半圆弯钩、直弯钩及斜弯钩,说明:(a)半圆弯钩(b)直弯钩(c)斜弯钩 设D为圆弧弯曲直径,d为钢筋直径,Lp为弯钩的平直部分长度,并根据规定取值D=2.5d,Lp=3d,则单个弯钩增加长度如表2-9。 弯钩角度α180°135°90° 弯钩增长公式Lz1.071D+0.57d+Lp0.678D+0.178d+Lp0.285D-0.215d+Lp 弯钩增加长度6.25d4.9d3.5d 表2-9单个弯钩增加长度1 注:某些施工或预算手册中的弯钩增加长度公式为: 弯钩角度α180°135°90° 弯钩增长公式Lz3d+-2.25d3d+-2.25d3d+-2.25d 弯钩增加长度6.25d4.9d3.5d 表2-9单个弯钩增加长度2 二、钢筋弯曲调整值 由于钢筋弯曲时,外侧伸长,内侧缩短,只有轴线长度不变。因弯曲处形成圆弧,而设计图中注明的量度尺寸一般是沿直线量外包尺寸。外包尺寸和钢筋轴线长度(下料尺寸)之间存在一个差值,即弯曲钢筋的量度尺寸大于下料尺寸,如图2-29示。两者之间的差值叫弯曲调整值,量度尺寸-下料尺寸=弯曲调整值或下料尺寸=量度尺寸-弯曲调整值 弯折角度α弯曲调整值公式弯曲直径D取值弯曲调整值 30°0.006D+0.274dD=4d0.298d D=5d0.304d 45°0.022D+0.436dD=4d0.52d D=5d0.55d 60°0.053D+0.631dD=4d0.85d D=5d0.9d 90°0.215D+1.215dD=4d2.08d D=5d2.29d 135°0.236D+1.65dD=4d2.59d D=5d2.83d 表2-10钢筋弯折时的弯曲调整值1 弯起角度α弯曲调整值公式弯曲直径D取值弯曲调整值

钢筋弯钩的计算方法和钢筋下料

钢筋弯钩的计算方法和钢筋下料 2011-05-29 16:37 钢筋的弯勾计算主要看钢筋弯勾的弯折角度以及构件的抗震要求。 Ⅰ级钢筋末端需要做180°、135°、90°弯钩时,其圆弧弯曲直径D不应小于钢筋直径d的2.5倍,平直部分长度不宜小于钢筋直径d的3倍;HRRB335级、HRB400级钢筋的弯弧内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d的4倍,弯钩的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如下图所示: 180°的每个弯钩长度=6.25 d;( d为钢筋直径mm) 135°的每个弯钩长度=4.9 d; 90°的每个弯钩长度=3.5 d;

还应该根据设计图纸参照相应图集计算,比如03G101-1中P35页有规定: 钢筋下料长度应根据构件尺寸、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几何形状和钢筋弯钩增加长度等条件进行计算。 1、提到钢筋下料计算,一般都会涉及“量度差值”或“弯曲调整值”这两个概念。一般特殊角度的“量度差值”或“弯曲调整值”或教科书上都有,但是非特殊角度,譬如70°、80°的“量度差值”或“弯曲调整值”在现成的文献内查不到。 2、各相关文献上的“弯曲调整值”或“量度差值”取弯曲直径=2.5d演绎得到的。现如今的纵向钢筋弯曲成型的弯曲直径也不仅仅限于2.5d,已经有12d,16d等各种不同弯曲直径的要求,现有文献上很少考虑这种变化了的要求。 3、钢筋在弯曲成型时,外侧表面纤维受拉伸长,内侧表面纤维受压缩短,钢筋中心线的长度保持不变。 4、电脑的应用和AutoCAD业已在业界普及,专业计算器的编程计算功能也日益强大。 鉴于上述几点因素,我们认为依据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用AutoCAD或徒手绘制一些简单的计算辅助图形,直接进行基于中心线长度的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可以有效指导钢筋下料。 180°弯钩增加6.25d的推导 现行规范规定,Ⅰ级钢的弯心直径是2.5d 钢筋中心线半圆的半径就是2.5d/2+d/2=1.75d 半圆周长为1.75dπ=5.498d取5.5d 平直段为3d 所以180度弯钩增加的展开长度为 8.5d-2.25d=6.25d 90°直弯钩增加11.21d的推导(d≤25mm,弯心曲直径≥12d) 现行规范规定,抗震框架纵向钢筋锚固需要≥0.4laE+15d,同时规定,当纵向钢筋直径≤25mm时,弯心内半经≥6d;当纵向钢筋直径>25mm时,弯心内半经≥8d,首先我们推导纵向钢筋直径≤25mm 时需要的展开长度。弯心半径6d,弯心直径是12d,钢筋中心线1/4圆的直径是13d, 90°圆心角对应的圆周长度=13dπ×90°/360°=10.21d。 所以,90°钩所需要的展开长度为 15d-7d+10.21d-7d=11.21d 这个11.21d适用于抗震框架纵向钢筋直径d≤25mm时的锚固。 90°直弯钩增加10.35d的推导(d>25mm,弯曲直径≥16d) 弯曲半径8d,弯曲直径是16d,钢筋中心线1/4圆的直径是17d 90°圆心角对应的圆周长度=17dπ×90°/360°=13.35d 所以,90°钩所需要的展开长度为 15d-9d+13.35d-9d=10.35d

箍筋下料长度的计算..

基于中心线长度的钢筋下料长度计算方法 Careful Way Yiding52’s Build Sense 钢筋下料长度应根据构件尺寸、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几何形状和钢筋弯钩增加长度等条件进行计算。 1、提到钢筋下料计算,一般都会涉及“量度差值”或“弯曲调整值”这两个概念。一般特殊角度的“量度差值”或“弯曲调整值”或教科书上都有,但是非特殊角度,譬如70°、80°的“量度差值”或“弯曲调整值”在现成的文献内查不到。 2、各相关文献上的“弯曲调整值”或“量度差值”取弯曲直径=2.5d演绎得到的。现如今的纵向钢筋弯曲成型的弯曲直径也不仅仅限于2.5d,已经有12d,16d等各种不同弯曲直径的要求,现有文献上很少考虑这种变化了的要求。 3、钢筋在弯曲成型时,外侧表面纤维受拉伸长,内侧表面纤维受压缩短,钢筋中心线的长度保持不变。 4、电脑的应用和AutoCAD业已在业界普及,专业计算器的编程计算功能也日益强大。 鉴于上述几点因素,我们认为依据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用AutoCAD或徒手绘制一些简单的计算辅助图形,直接进行基于中心线长度的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可以有效指导钢筋下料。 180°弯钩增加6.25d的推导 现行规范规定,Ⅰ级钢的弯心直径是2.5d 钢筋中心线半圆的半径就是2.5d/2+d/2=1.75d 半圆周长为1.75dπ=5.498d取5.5d 平直段为3d 所以180度弯钩增加的展开长度为 8.5d-2,25d=6.25d

图1 180°弯钩增加的展开长度推导用图 135°弯钩增加11.9d的推导 现行规范规定,抗震箍筋需要做135°弯钩,弯钩的平直段需要10d,且不得小于75mm。我们还是遵循“钢筋弯曲时,外侧纤维伸长,内侧纤维缩短,中心线长度保持不变”思路来演绎这个135°钩所需要的增加长度。 弯心直径还是2.5d,钢筋中心线半圆的半径还是2.5d/2+ d/2=1.75d, 135°圆心角对应的圆周长度=5.498d×135°/180°=4.123d。 所以,135°钩所需要的展开长度为 10d+ 4.123d-2.25d=11.873d可取11.9d 这个11.9d仅仅适用于箍筋,不适用于纵向钢筋。这是从箍筋的外缘计算的长度,如果从箍筋的弯前平直段算起,则为14.123d。 图2 135°弯钩增加的展开长度推导用图 90°直弯钩增加11.21d的推导(d≤25mm,弯心曲直径≥12d) 现行规范规定,抗震框架纵向钢筋锚固需要≥0.4l +15d,同时规定,当纵 aE 向钢筋直径≤25mm时,弯心内半经≥6d;当纵向钢筋直径>25mm时,弯心内半经≥8d,首先我们推导纵向钢筋直径≤25mm时需要的展开长度。弯心半径6d,弯心直径是12d,钢筋中心线1/4圆的直径是13d, 90°圆心角对应的圆周长度=13dπ×90°/360°=10.21d。 所以,90°钩所需要的展开长度为 15d-7d+10.21d-7d=11.21d 这个11.21d适用于抗震框架纵向钢筋直径d≤25mm时的锚固。

练习——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钢筋下料长度=外包尺寸+端头弯钩长度-量度差 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 钢筋弯曲量度差值 钢筋弯曲角度 30 45 60 90 135 量度差值 d 2d 箍筋调正值 箍筋直径4-5 6 8 10-12 量外包尺寸40 50 60 70 量内包尺寸 80 100 120 150-170

1.钢筋配料单的编制 (1)编制钢筋配料单之前必须熟悉图纸,把结构施工图中钢筋的品种、规格列成钢筋明细表,并读出钢筋设计尺寸。 (2)计算钢筋的下料长度。 (3)根据钢筋下料长度填写和编写钢筋配料单,汇总编制钢筋配料单。在配料单中,要反映出工程名称,钢筋编号,钢筋简图和尺寸,钢筋直径、数量、下料长度、质量等。 (4)填写钢筋料牌根据钢筋配料单,将每一编号的钢筋制作一块料牌,作为钢筋加工的依据,见图5-24所示。 钢筋的下料长度计算 一、直线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 度 二、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量度差值(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 长度。 注意:度量差值=钢筋的外包尺长度减去钢筋的中轴线的长度 钢筋在弯曲时:外侧会变长,而内侧会变短,但轴线尺寸不变。(所以最外侧的尺寸和中轴线的尺寸就会有一个差值,这个差值就是度量差值,或者叫做弯曲调整值)

可能我的表达有点不清楚,懂了没要是不明白就给我信息咯。。。。 钢筋弯曲角 度:30°45° 60°90°135°钢筋弯曲调整 值: 2d 若钢筋需要搭接时,还需加上钢筋的搭接长度。弯钩分为:1。半圆弯钩2。直弯 钩3。斜弯钩弯钩弯曲度 数:180°90°45°弯钩增加长 度: (注意:要区分开弯曲和弯钩,不然你要晕的。。。。。。)弯曲:是不带弯钩的,只是钢筋变曲折而已,例如:弯曲 45°90° 弯钩:。就是带弯钩啦。。(我怎么觉得这个解释有点怪呢哈哈哈。。。。) 三、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分抗震和非抗震,带弯钩和不带弯钩。详见下 表) 箍筋的周长=(a-2c+2d)*2+(b-2c+2d)*2 (这个公式你也可以自己合并下下。。)合并后的公式为:(a+b-4c+4d) *2 也就是:梁的周长-8c+8d=箍筋的周长

钢筋下料全套计算公式及实例

钢筋下料全套计算公式及实例 预算类2010-05-18 16:11:44 阅读843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第一章梁 第一节框架梁 一、首跨钢筋的计算 1、上部贯通筋 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 2、端支座负筋 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 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 Ln是指净长) 3、下部钢筋 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 注意:下部钢筋不论分排与否,计算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在标注梁的下部纵筋时可以不输入分排信息。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在软件中是如何实现03G101-1中关于支座锚固的判断呢? 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 支座宽≥Lae(lae是指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Hc是指保护层厚度)。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

4、腰筋 G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 N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 5、拉筋 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 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 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11.9d+8d 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 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如下图所示) 7、吊筋 吊筋长度=2*锚固+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夹角

13m空心板预应力钢绞线伸长量计算表修改表

13m空心板预应力钢绞线伸长量计算表 简介本标段13m空心板梁预应力体系均采用3Φs15.2、4Φs15.2夹片锚,预应力束为低松弛高强度钢绞线,标准强度为R b y=1860 Mpa,公算面积为140mm2. 准备工作: 1、张拉前检查孔道是否堵塞;检查锚垫板是否与预应力筋垂直,张拉力作用线是否与预应力筋的轴线是否一致;检查锚具与锚垫板是否紧密结合,清除锚垫板上的杂物;空心板的混凝土强度是否达到设计要求的90%以上。 2、计算预应力筋张拉应力值及理论长度:0.75b 3、钢绞线下料长度,设计图纸明细标明: 预应力钢束明细表 1)计算公式P=δcon×A g×N×1/1000×B 式中: P —预应力的张拉力,KN; δcon —预应力钢束的张拉控制应力,取1395Mpa; A g—每根预应力筋的截面积,取140mm2; N —同时张拉预应力筋的根数,取3根和4根。 B —超张拉系数,不超张拉的为1.0 2)计算张拉力 13m空心板中梁:N1束张拉力P=1395Mpa×140mm2×3×1/1000=585.9KN; N2束张拉力P=1395Mpa×140mm2×3×1/1000=585.9KN; 13m空心板边梁:N1束张拉力P=1395Mpa×140mm2×4×1/1000=781.2KN; N2束张拉力P=1395Mpa×140mm2×3×1/1000=585.9KN;

弹性模量E=1.95×105Mpa;公称面积Ag=140mm2的钢绞线,锚具为夹片式自锚式锚具,所以不需要超张拉。 3)张拉过程为:P0→P0.15→P0.3P→持荷5min→锚固 4)张拉油表读数计算 张拉油表读数按线性回归方程计算,线性回归方程由国家金属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开出的《千斤顶与油表配套校验报告》NO:WN23001-23002号提供。 预制空心板各束预应力特性表 r=0.99996; 2#顶(150T),配压力表11.7.465#,线性回归方程:Y=0.03385F-0.29、r=0.99987; 式中:Y-油压表读数Mpa、F-千斤顶荷载KN、r-相关系数 本标段的空心板预应力张拉设备都已经标定完成,并配备专业的操作人员。 4、张拉: 1)预应力张拉时,按设计图纸的顺序对称、分批两端平行张拉,张拉顺序为左 N1→右N2→右N1→左N2,以防过大偏心压力导致空心板出现较大的侧弯现象。 2)预应力张拉采用应力控制的方法,钢绞线张拉控制应力采用1860×75%,以 伸长量进行校核,实际伸长量与理论伸长量的偏差不超过6%。 3)滑丝、断丝若超过设计规范的要求,进行更换,重新张拉。 4)在张拉控制力稳定状态下进行锚固。切割锚具外的预应力筋采用高速切割机 切割,预留3cm。 5)张拉过程如发生异常,应立即停止张拉,待原因查明后继续张拉。

先张法空心板梁预应力钢绞线伸长量计算书

先张法空心板梁预应力 钢绞线伸长量计算书-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平黎公路嘉善西塘至省界段拓宽工程 梁 板 钢 绞 线 张 拉 程 序 及 伸 长 量 计 算 台州市椒江交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平黎公路嘉善西塘至省界段拓宽工程第L1合同项目部 2009年11月28日

先张法空心板梁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施工方法 一、张拉前的准备工作 二、先张法梁的预应力筋是在底模整理后,在台座上进行张拉已加工好的预应力筋。对于长线张拉的台座,预应力筋或者预应力筋与拉杆、预应力筋的连接,必须先用连接器串连好后才能张拉。先张采用一端张拉,另一端在张拉前要设置好固定装置或安放好预应力筋的放松装置。 三、张拉前,应先安装相应钢绞线定位板,检查定位板的力筋孔位置和孔径大小必须符合板梁设计要求,然后将定位板固定在底板上。在检查预应力筋数量、位置、张拉设备和锚固设备后,方可进行张拉 四、二、张拉程序 五、0 初应力(δk)δk δk(持荷2分钟锚固) 六、三、张拉控制数据计算 七、钢绞线张拉采用张拉力和伸长值双重控制。 八、根据设计要求采用GB/T5224-2003标准的φ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选用江苏南通帅龙预应力钢绞线公司提供的该规格的钢绞线,公称直径φS=,截面积Ap=140mm2,强度等级f pk=1860MPa,弹性模量Ep=。 九、张拉控制应力δk==1395MPa,单根钢绞线控制张拉力Ng=δk ×Ap=,整体控制张拉力分别为: 十、 13m板梁中梁: Ny=11根×Ng=;

13m板梁边梁: Ny=12根×Ng=; 16m板梁中梁: Ny=14根×Ng=; 16m板梁边梁: Ny=15根×Ng=; 20m板梁中梁: Ny=16根×Ng=; 20m板梁边梁: Ny=17根×Ng=; 1、张拉设备的选用 整体张拉选用YDD-3000型号千斤顶,2台公称张拉力共为 6000KN>;单根张拉选用QYC250型千斤顶,公称张拉力为250KN >单根张拉初应力×10%)=,压力表读数为,可以保证张拉工作的可靠性、均匀、准确性。 2、张拉伸长值估算: △L=(δk×L)÷(Ep×Ap)=×115)÷×= 由于钢绞线伸长值较大,需根据千斤顶行程的大小进行分级锚固进行张拉:YDD-3000型号千斤顶的行程可以满足张拉伸长量要求。 3、油泵选用YBZ2×2/50型电动油泵,与YDD-3000型号千斤顶配套使用。 4、伸长值控制 钢绞线采用单根张拉调整到初应力后,再使用整体分级张拉,并做好张拉端的钢绞线刻画标记和千斤顶活塞行程长度标记进行标定记录,在测量各级钢绞线伸长值时要扣除千斤顶活塞的回缩量,以保证伸长值准确无误。

钢筋下料长度如何计算

钢筋的下料长度计算 一、直线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 二、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量度差值(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 注意:度量差值=钢筋的外包尺长度减去钢筋的中轴线的长度 钢筋在弯曲时:外侧会变长,而内侧会变短,但轴线尺寸不变。(所以最外侧的尺寸和中轴线的尺寸就会有一个差值,这个差值就是度量差值,或者叫做弯曲调整值) 可能我的表达有点不清楚,懂了没?要是不明白就给我信息咯。。。。 钢筋弯曲角度:30°45°60°90°135°钢筋弯曲调整值:0.35d 0.5d 0.85d 2d 2.5d 若钢筋需要搭接时,还需加上钢筋的搭接长度。 弯钩分为:1。半圆弯钩2。直弯钩3。斜弯钩 弯钩弯曲度数:180°90°45° 弯钩增加长度: 6.25d 3.5d 4.5d (注意:要区分开弯曲和弯钩,不然你要晕的。。。。。。) 弯曲:是不带弯钩的,只是钢筋变曲折而已,例如:弯曲45°90° 弯钩:。就是带弯钩啦。。(我怎么觉得这个解释有点怪呢?哈哈哈。。。。)三、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分抗震和非抗震,带弯钩和不带弯钩。详见下 表) 箍筋的周长=(a-2c+2d)*2+(b-2c+2d)*2 (这个公式你也可以自己合并下下。。) 合并后的公式为:(a+b-4c+4d)*2 也就是:梁的周长-8c+8d=箍筋的周长 这个图能看懂吧?嘻嘻嘻。解释如下:

(以梁为例)则其中:a为梁宽b为梁高c为保护层厚度d为箍筋的直径 钢筋保护层厚度是指,受力主筋外边缘到混凝土表面距离。 箍筋调整值(抗震和非抗震的不同、外包尺寸减去轴线尺寸的差值就是箍筋调整值) 是不是有点晕晕的啊。。。。哈哈哈哈。。。好多名词解释咯。。。。只要不是一头雾水就好。。。不过等你做完下面的例题,我保证你什么都会了咯。。。。^_^

钢绞线张拉伸长量的计算

钢绞线张拉伸长量的计算 桥梁结构常用钢绞线的规格一般是ASTM A416 、270 级低松弛钢绞线,公称直径为 15.24mm ,标准强度为1860MPa ,弹性模量为195000MPa ,桥梁施工中张拉控制应力(本文中用Ycon 表示)一般为标准强度的75%即1395MPa 本文重点介绍曲线布置的钢绞线伸长量计算,并给出CASIO fx-4800P 计算器的计算程序,另外简要介绍千斤顶标定的一些注意问题。参照技术规范为《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J 041-2000 )(以下简称《桥规》)。一、预应力系统安装: 1、波纹管、锚垫板和连接器安装: (1) 、波纹管安装: 预应力用波纹管采用塑料波纹管,波纹管严格按设计图纸位置和要求安装,并要以定位筋将波纹管固定牢固,在直线段约为0.3 米一道“U”字形架立筋固定,曲线段加密,以免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波纹管产生移位,影响钢束对箱梁混凝土的压力,如果管道和钢筋发生冲突,应以管道位置不变为主。 (2) 、锚垫板安装:在固定端和张拉端分别安装对应型号和规格的锚垫板和螺旋筋,并将锚垫板喇叭口底端和波纹管连接牢固,锚垫板要牢固地安装在模板上。要使垫板与孔道严格对中,并与孔道端部垂直,不得错位。锚下螺旋筋及加强钢筋要严格按图纸设置,喇叭口与波纹管道要连接平顺,密封。对锚垫板上地的压浆孔要妥善封堵,防止浇注混凝土时漏浆堵孔。安装锚垫板时,对于两端张拉的锚具,需注意压浆端进浆孔向下,出

气孔向上,对于一端张拉的P锚、H 锚应把张拉端作为进浆孔,且向下,以保证压浆的密实。 (3) 、连接器安装: 从第二孔箱梁开始,在前一段已张拉完的群锚连接体上安装连接器,并进行钢绞线接长。 2、钢绞线安装: a. 钢绞线下料:钢绞线必须在平整、无水、清洁的场地下料,钢绞线下料长度要通过计算确定,计算应考虑孔道曲线长,锚夹具长度,千斤顶长度及外露工作长度等因素,预应力筋地切割宜用砂轮锯切割,下料过程中钢绞线切口端先用铁丝扎紧,采用砂轮切割机切割。 b. 编束:编束时必须使钢绞线相互平行,不得交叉,从中间向两端每隔1m 用铁丝绑紧,并给钢绞束编号。束成后,要统一编号、挂牌,按类堆放整齐,以备使用。 c. 穿束穿束前应检查管道是否畅通,如果出现堵塞孔道现象,必须采取措施疏通。钢绞线端头必须做成锥型并包裹,可利用人工或卷扬机进行牵引,并在浇砼之前穿束(跨大堤悬浇箱梁在浇筑后穿束)。 穿束时在管道内穿入一根引索,利用引索将钢丝引出,将钢丝另一端与钢束拖头连在一起,用卷扬机将钢束拉出。 3、横向预应力安装横向预应力钢绞线及波纹管在纵向预应力管道安装完毕后安装。采用人工穿束,把钢绞线一头用扎花锚锚固,另一头慢慢穿入扁型波纹管道内。 固定端挤压头:挤压器型号GYJA 型,配用油泵ZB4-500 型。二、预应力体系张拉:1、张拉前的准备工作:预应力筋要按设计及规范要求进行,对所用钢铰线应进行检查,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