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亏正法

补亏正法
补亏正法

补亏正法

心气密旨诀中诀云:

补亏者,因人娶妻生育,及酬应一切,无如年过四十后,其精气已耗大半,若不补足,则坐不到正午时,九还正功无从入手也。

其法於入手设一净室,上下置木板(防湿气蒸入),室中明暗适宜(过明伤魂,过暗伤魄),风日不侵(防外感也),窗闼开闭,占验天时(暴雨严寒、烈风迅雷则闭;云开日丽、月白风清则开)。置坚木榻於室中(因榻不坚,体转闻声则伤神),榻上铺毡毯,加软厚垫褥,务令两腿足骨着榻处,坐久不痛为度。随时(若饱食后,须缓行二、三百步后方坐)解带宽衣,作金刚正坐,手结大三殊印,坐定。坐定之后,身心两松,口勿遽闭,使呼吸自然出入三、五分钟,以呼出粗气,转入细静。次乃闭口,将心松放,至大周法界,微住。随即徐徐收返散外神明,摄至心窝下面两乳肋人字骨下软陷处之绛宫穴(医书名膻中),令凝定。俟万缘澄寂,心性溶和,然后合目(半闭亦可),瞩视鼻梁中间,略下即是鼻准,用意将眼光交合一处;或眼光随意行,微微向内返照,凝视两目中之山根,於此收拾念头,身心安和。次再移入两眉中心上三分之天目(乃聚火之所),所谓返炼五行,逆施造化也。待凝定不散,杂念不起,复以意上移至头额正顶前七分

之乾元宫,微停;又上移至囟门,上接天罡(透顶而上,直冲霄汉,日月星辰,犹在其下),罡光照注,即倒转玉枕(玉枕乃脑后骨也),直注入夹脊、膏肓中(夹脊在背脊骨上十二节之下,下十二节之上,其中间即夹脊。左右有两穴,左名膏,右名肓)。到此,即自息心静气,养我浩然,专注於此,勿令念起他散,每日以一、二小时为度。此为第一步。如上每日数度行功,大概壮者不过数日,衰者不及十日,必感夹脊中间热如火炽,且加胀痛;既见此候,即以意将夹脊炽火,送入两肾,即觉两肾辘辘,跳动不已,乘时以意由两肾中心送入阴蹻穴,此穴在前后阴之间,上入肉一寸二分之肉茎尽根处。医书名海地穴,《道藏》名三叉路水口。此谓建筑玄关基础之地。行功至此,觉其中掣掣跳动,我祗毫不着意,但觉浑身通泰,心迷如醉,遍体脉络活动融和,如沐浴,如坐春风。此即张紫阳所谓“阴蹻一动,百脉皆动”,故有此景象也。我亦毫不着意,祗自专心致志,安居其中。少焉,凝定跳止,便宜细心内观默察,觉我之气根,实从阴蹻穴底起,上升至脐轮,即自止而不上,复下降至阴蹻穴底,自是升升降降,限定於此三寸一分半界内,且外息吸而内入,内息即呼而上起,与之互会,外息呼而外出,内息即吸而下降,归根返元。如此内外升降,阖辟不绝,务令自然,我祗松其身形,虚其气机,静其神息,寂照於其间而已。切忌助长执着,留意留意!此为火入水中之诀,乃是本法第二

步。

尚按:在此第二步中,每座皆是由神凝绛宫起,直至入阴蹻调内息为止,亦即一、二两步合为一步行功,宜知之。又此调内息之法,宜绝对自然,斯能无弊。苟或略用心意送之上下,则与我灵明便相错乱违背,不能融化为一,如此经三、四息,便觉小腹气胀,苟患此弊,须重新整顿,再坐绛宫,凝天目,注夹脊,入阴蹻,如调劣马,责顽猿(劣马顽猿,乃指灵明言,非指内呼吸),重新收摄未纯之心入定。若心已纯,随时地可行。此止观阴蹻之法,行之既久,游思妄想,气渐销融,精气神自能浑一也。又若初用功时,念动神越,弗安於阴蹻穴中,则尚有数息一法,即数三寸一分半之内息,使心得有所依倚。初坐数二、三百息,继渐日加至五、六百息为度(近於有为,运化则可,至道则未也),斯法虽勉强,然数之既久,自能坐定,入於无何有之乡也。依上安居既久,则神自化气,气自化精,三者浑而为一,觉气息有入无出,坎宫暖气发生,一线阳火,上升脐轮,旁及两腰,热如汤沃(wò,浇),体素畏寒及手足畏冷者,亦转觉温热,阴茎必时翘举,淫心勃勃(神凝阴蹻,一念不动,五百息内,神与内息不有丝毫离间者[有一丝他念,即有一丝离间],准於第十六次即有斯等功验),此时切勿动念,只以不识不知应之。(平素好淫者,此时淫火倍甚,苟近妇女,精必如注,竟有盈盆累碗之多。虽平居不好淫者,此时亦必有淫念,念不能除,

精亦离窝,甚则外泄,非特前功尽废,且多因成泄精病者,独此为最险关头,庸夫俗子,万不保一,惟学力渊深,操持有素之士,尚必要内苑严密,只以不识不知应之,则此阳火,自然运注坎宫,即化为精。)更或抓紧调息,武火烹煎,(心照空中,与炁相守,维系规矩之间,往来方圆之内,息息归根而自然,巍巍不动而清静,心光与真气衔接,浑凝安闲,惺惺寂寂,是谓养气初功成。)使自趋平静,以意凝入脐后,片刻而止。如是每日行持,每日阳举,每日烹煎,切勿以意导引周天,须让过月馀,以日积我精。(如是三、四十日或五、六十日不等,总以阳至时绝无淫念为度。)此正以壬化癸,以气化质,添油补亏之秘诀。盖阳待阴养,阴精不补,则真阳难藏,喷顶坐化,每每因此。必待阳至倍旺,而反淫念不生,方为坎宫精满之候。此为本法第三步。坎宫精满,化气益旺,热生盖炽,自能冲关贯顶,由前而下,复返丹田,所谓气满任、督自开,运行自有径路。斯后每逢时至(待时之法,入室安坐,塞聪闭明,绝思虑,守真意,使元神浑沦虚灵,融通湛寂,内照防其昏沉,存其正念,如潜深渊,如守规中。规中,玄关也。然不可执著,令真阳不生。道在不急不怠,勿助勿忘,直至空无所空,寂无所寂,神气浑一,恍惚若太虚,先天一炁,从太虚来,机之未发,静以俟之,炁之既动,神以聚之),即当乘阳气方动,起刻漏之武火,运转河车,日积月累,自得龟缩无漏之验,是谓补漏筑基功

成。此为本法第四步。此已是晋入返还正功,玉炼金炼,详如后章。

尚按:此功乃修习欲取先与之法,就后天色身培补言,有其一定之作用,凡身衰过甚而又无力外取者,当先修此以强固色身也。又在此步中,正好酌用药饵相助,兹附苍龙丹加味方:(此方伍冲虚载入《仙佛合宗语录》,乃纪述其师曹还阳之所授者,据云源出华山陈处士,凡老年入道,或体弱过甚,真阳难生者,宜用此以助之,大有殊效也。)

熟地(五两,须真真大支,九制者)

苁蓉(二两,酥炙)

巴戟(二两,酒浸一宿晒干用)

全归(二两)菟丝饼(二两)

淫羊藿(二两,酥炙)

茯苓(二两,人乳拌蒸九次)

枣皮(二两)

远志(二两,去心)

韭子(一两)

紫梢花(一两,酥炙,即三棱蒲之花也)

母丁香(一两)

桑螵蛸(一两,炙熟用)

破故纸(一两)

核桃肉(一两)

牡蛎粉(一两)

蛇床子(一两,去皮壳,取仁,微炒)

全蝎(一两,须去足尾,取净身一两)

马蔺子(一两,若无,用泽兰代)

萆廨(一两,酒浸)

车前仁(一两)

八角茴(一两)

沉香(七钱)

广香(五钱)

木通(五钱)

干漆(五钱)

灯芯草(二钱)

有疝痉及肾子个上个下者,加大黑蜘蛛七个。中少年服,加炙草四钱,黄柏三钱。(原方止此。)加味:正杞(四两)嫩茸(二两)杜仲(二两)川断(二两)北味(一两)河车(一具)共末,炼蜜,入龟胶、鹿胶、阿胶、螵胶各二两为丸,如梧子大,每温酒送三十丸。每日临卧一服,半月见效。此方大补精髓,坚筋骨,补气血,养元神,气味兼补,妙用无穷。(胡孚琛按:螵胶,即鱼胶,石首鱼腹内鱼螵,可用之粘木器,有补益。)

《丹道法诀十二讲》云:

“补亏正法”又名“添油术”,乃丹家秘传的正宗功夫,修

之有利无害,丹道入门可以从此起手。三阳道人张松谷曾于民国初年将此术笔之于书,原文较长,今撮其要点而述之。师传补亏正法行功法诀云:“盘膝坐,聚心窝;凝天目,透泥丸,转玉枕,注夹脊。觉热跳,串两腰,时日足,入阴蹻。阴蹻动,通脐轮;法自然,成内息。拙火起,阳必举,待自软,慎勿泄。累累行,积精气,勤添油,可补亏”。

盖人生四十以后,精气耗损过半,欲修人元大丹,必从补亏正法入手。另有杂练各种气功多年无效,或受盲师欺骗,以意念引气通任督转周天者,无药空转必耗精气,欲改学丹道,也得靠补亏正法重新积精累气。

其法先入室静坐,呼出浊气,聚集清光灵气,摄入绛宫(两乳人字骨下心窝处),令澄湛融和。然后意引至天目穴(双目中心上二分),凝定片刻,勿起杂念。复以意引过泥丸,倒转玉枕(脑后骨)而注入夹脊。夹脊为脊柱二十四节之中间,胎儿期本通,人出生后劳碌世间不肯回顾此窍,遂生百病。此窍再通,百病不留。气至夹脊,日日行持一二时,自觉炽热如火,行至十二日上下,串入两腰,觉其辘辘跳动不止,随以意送入阴蹻。阴蹻掣掣跳动,浑身通泰,心迷神醉,如坐春风,且莫动心起念,惟随其自然。阴蹻一动,百脉皆动,将元神安居其中,凝定跳止。遂觉气根上升脐轮,复由脐轮降下阴蹻,在此三寸一分半之间升升降降,则达到内呼吸境界。内呼吸既成,惟法自然一诀,万不可以意念作用其

间引送上下,否则必出偏差,致小腹气肫,须全功推翻重来。若是日行数百息,旬日而小腹觉热,拙火起,阴茎必举,此时当清心入静,不动淫念,使其举过自软。如此每日行持,举而不采,一次兴阳,则一次添油,日积月累,“积精累气以成真”,则可补亏损矣。损精耗气自寻死路。

补亏者,因人娶妻生育,及酬应一切,无如年至四十后,其精气已耗大半,若不补足,则坐不到正午时,九还正功,无从入手也。

其法:可预构一净室,上下均置木板,以免湿气蒸入。室中务要明暗得宜(过明伤魂,过暗伤魄),风日不侵(忍风耐日,最能伤太阳、少阳二经,令人头痛,外感皆由此二经而入),窗闼开闭,须看天时(暴雨严寒、烈风迅雷则闭;天气晴和、月明风清则开)。置一坚木榻于室中(木用坚者,使身体转动不响也。响,恐分神),榻上先铺棕毯,上加软厚褥,务令两腿足骨下面(着榻处)坐久不痛为度。乃于每日,不论何时(如于饱食后,必于室中缓行一百步再坐),一切世事漠不关心。腰带裤带,均须解放。内外衣服,要整楚抖松,宽畅适体,勿使里扯牵缠。

坐定后,呼出粗浊之气一二口,即收散外之神明清气,摄入绛宫,令定(?绛宫在心窝下,医书名膻中,乃在两乳肋人字骨下中心软处)。万缘澄寂,勿令念起。复出片时,心气溶融和平。然后以意移入天目(在两目中心上二分,此间为聚火之

所),俟凝定片刻不散(杂念不起,即不散。),复以意由泥丸倒转玉枕,直注入夹脊(玉枕,乃脑后骨也)。

泥丸,在头正顶前七分。玉沈,乃脑后骨也。夹脊,在背脊骨上十二节之下,下十二节之上,其中间即夹脊。左右有两穴,左名膏,有名肓。范业师云:“婴儿于胎中,此处本通。后因胎足出产时,七窍顿开,气脉神明,不复由此升降,遂至血液垢腻,积渐淤塞。孰知此间,正是我初来时旧路,乃自有此身以后,住世数十年,利名碌碌,劳瘁不辞。独于此间,永远屏绝,更不回首一顾。哀哉!须知此窍能通,百病不留。孝子慈孙,孰不愿其亲体强健,而独于此道,辟曰老氏,兹有指为异端邪说,何自愚也!夫道在寰宇中,天下古今,莫不共为之,而有益无损,不碍儒宗正教,不伤伦理纲常,又奚必论其老氏与不老氏乎?”

既至夹脊,即自息心静气,养我浩然,不事他顾,专一于此,勿令念起他散。如此每日行持一二时,或能多坐更佳,愈多愈善。气壮者五六日,气衰者至迟十五日,即觉夹脊中,热如火炽,且加肫痛。直待有此景象,便以意将此夹脊炽热之火,送串入于两腰,即觉两腰辘辘跳动。察其跳动不已时,随即以意送入阴蹻。

阴蹻,在谷道前,肾囊后,空地正中央处,入肉一寸二分,即是肉茎尽根处。医书名海底穴,《道藏》名三叉路水口。此谓建筑玄关基础之地。但查医书《内经》,张紫阳之言可

据。

既至阴蹻,又觉其中掣掣跳动。虽跳动,我只不理他。又觉浑身通泰,心如迷醉,遍体脉络皆觉活动,暖溶溶如坐春风之中,我亦只不理他。即张紫阳所谓:“阴蹻一动,百脉皆动”,故有此景象也。只自专心致志,安居其中,若久客初归家之主人翁,深深休息于阴蹻穴海底之内。如此片刻,自然而然,凝定跳止,便自细细内观默察,觉我之气根,实从阴蹻底起,上升至脐轮,即自止而不上。复由脐轮下降至阴蹻底。自是升升降降,不出此三寸一分半之间。任其行流上下之,静守天然化合之机,万不可稍有意想,自误匪浅。

邵康节《皇极经世》云:“天之至高处,至地之极低处,共有八万四千里。其中空二万一千里,日月星辰运于上,山川人物载于下,为万化显着之所。”人身亦然。自心至肾,共八寸四分,中空二寸一分,在脐轮之后,命门之前。《老子》所谓黄庭者在是。其余六寸三分,乃心肾各有三寸一分半,故此内呼吸,即在肾宫三寸一分半之中也。

而口鼻中,外呼吸若非己有,觉与此内呼吸毫不相关也。非真不相关也。因此内呼吸与鼻之外呼吸正相反耳。何则?若以常理推之,口鼻之气吸入,则内呼吸正当降入海底,今反迎而上升至脐轮,与口鼻吸入之气两相辏接;口鼻之气呼出,则此内呼吸正当升上同出,今反背而下,降入海底,与口鼻外呼吸出入之气,毫不相通相连,岂非正相反乎?且自有入

而无出也。坐之久久,认得真切熟溜,我却勿去做他主张,只自由他上,我亦随之而上;他下我亦随之而下,只任他自然升降,则无弊病。我苟或容心于其间,稍有意见,欲送他上下,则此内呼吸,与我灵明便相错乱违背,不能溶化为一,只三四息,便觉小腹气肫。苟患此弊,必重新整顿,再坐绛宫,再凝天目,再注夹脊,重入阴蹻。如调劣马,如责顽猴,久久驯熟,自无此弊(劣马顽猴,乃指我灵明言,非指内呼吸)。大抵最难收摄是心火,今欲以之入水,诚非一日所能致也。其至要紧处,惟忌念起。念起即外散,虽坐无益。总之,务要此虚灵不昧之体,归入阴蹻穴中而不出。安居既久,则神自化炁。

神,心神也,属火。阴蹻居肾底,水脏之极深处也。火入水,火须为水灭。而火中炽燃之性,存于水中,非化炁而何?惟此炁中,有神在内,故非常人之气可比。此各仙经中,每言必得先天炁者,以此。非坚定心性,不能得也。

炁自化精(炁中有真液,故能化精),精炁神三者,浑而为一,更不知何者为精、何者为气、何者为神,斯得之矣。设或于初行时念易动、神易越,不肯安居阴蹻中,则亦不妨。以息若若之,使其有所依傍,而不外散,是亦勉强一法。若是既久,自得坐忘(以息若若之者,乃若此三寸一分半中之内呼吸,非口鼻中呼吸也)。如是初行,每坐若得二三百息,继惭日加至五六百息,约抵旬日,两腰之中及小腹渐渐觉热,体素畏

寒及手足素冷者,亦即觉热。阳茎必时翘举,慎勿近妇女,是为大要。此为初得先天炁,不可即采。待其举过自软后,制至欲心不动,此阳乃化为精。如是每日行持,每日阳举,只自不采。让过月余,乃以日积我精也。所以积精者,即以为藏阳之地也。故此补亏一法,又名添油功夫也。

添油者,如灯油将尽,而火亦将熄,添油乃使之不熄也。养精为人身中至宝。真水属阴,火必待水藏,阳必待阴藏,而后能长久。此造化生就自然之理。如不积精,而阳至即采,聚入泥丸,则阳日增强,而阴仍如旧,必致阴少阳多。阴不包阳,阳必外越。且阴被阳劫,上升泥丸,古有鼻垂玉柱而坐化者,即此之弊。所以让过月余,正为日后藏火地步耳。是采活子时,必待精足而后采。然何以自知其精足也?盖阳初至时,甚思淫欲;精足则阳至,比前倍旺,而反无淫念。此君火被水所制,相火不能猖越使然。以为据准而作采期,万无一失。

神仙家每于阴蹻一穴,秘密若宝。且云轻泄者,必受天殃。推其本心,非吝不肯传之意。以阴蹻一穴,若得此种阳之诀,则不论老少,其肾阳变弱为强,易如反掌。而阳旺思淫,常人必有此情。此道本以寿世,今反以助淫,是贻害于世也。故必择人而后授。

7

胡松年补亏法

補虧法 (接命法) 预备与姿势: 练习本功法时,可采用坐、卧或立姿均可。无论何姿,皆应保持脊椎正直,不可弯腰驼背。呼吸以轻、慢、细、长、自然、舒适为宜。舌尖轻顶上颚,眼神放虚内敛或微闭。如能做到致虚极、守静笃、天人合一的境地,功效自然倍增。 坐姿:如坐在椅子上,上身与大腿、大腿与小腿间,宜均保持约九十度直角形,双手自然放松置于大腿上。如能以盘腿打坐的姿势,当然亦可。 卧姿:以仰卧为佳,保持全身平直、放松,双手可交互迭置于丹田之上,或放于胯侧,枕头不宜过高。 立姿:背直,肩松,垂肘,膝盖微弯。 修习方法: 此法等于密宗的智慧灌顶。观想头顶上有太阳光明,或月亮光明,最好有一发光的明点,有一道光,(明点若观不出来,也可变通地观想头顶上有一发光小白球),由头顶中央的百会穴进入头内,在脑部中心的位置上大放光明,光明遍照整个头的内部,大约停留 20 - 30秒钟。 明点再沿着后脑进入脊椎骨,由头顶一直顺沿着脊椎骨部位缓慢下行,所经之处用眼识和意识上接此光,来配合此明点之运行。明点经由脊椎底部而至会阴穴(肛门前二指处)向上到达丹田(脐下三指处),再由丹田分为两个发光之明点,由髋骨同时进入左右二大腿腿骨,所经之处,骨头也一节一节地发出白色的亮光,直至双膝。若膝盖有病痛的,可以让明点在膝盖多待一会儿。 发光之明点再由小腿胫骨,到达脚踝至脚心,所有脚趾骨及脚趾头均发光发亮。二明点再由脚心而上,接着倒转上来,循小腿胫骨,膝盖,大腿腿骨,经由会阴到丹田汇合成一发光之明点,循任脉(身体前方正中央的一条脉路)而上,经肚脐部位、心窝部位、喉头、人中,过眉间,再回到头顶中央百会穴的位置。如是观想循环九遍或更多。行功最后,白光转到哪里均可放空,并不一定须再回到头顶中央百会穴的位置。 行功之后,精神充沛了,身体自然直起来,再将身体空掉,不理它了,保持一念清净,清清楚楚。 原理与说明: 道家所谓的还精补脑、长生不老,一般都以为生命最重要的精,是在下丹田部份(男性)或子宫部份(女性),其实,最重要处在前、后脑之间,称之为「间脑」,年老精神衰弱,则间脑萎缩,脑下垂体(注一)分泌不足。此「补亏法」是直接由上面补它,使脑下垂体刺激生命机能,恢复灵力,使萎缩的间脑恢复功能,生命能即可自我充实,且对百病的治疗均具功效。故中年人施行此法,六、七天之间阳气即可充沛,生命力迅速充实。老年人练习此法,时间需要长些,有病的人亦然。 注意事项: 道家的毛病,在于走「不空」的路子,太易于着相了。待行功有些基础后,色身所起的变化或有可能会引出一些心理上的境界,此时,如果心随境转,加上自己的胡乱猜测与幻想,自以为是,就容易误入歧途了。当阳气发起时,要注意化掉它所附带引起的欲念。当境界出现时,不论好坏,就应一概不去理会它,把色身在意念上空掉它,把持「魔来魔斩,佛来佛斩」的原则,当不至于会练出差错了。

南怀瑾老师传授的接命法--完整版

南怀瑾老师传授的接命法(完整版) 《习禅录影》中收录了南师所传授的接命法,南师称此法非常好,练习一星期生命力迅速充实。只是叙述得过于简单,看了后有不少疑问的地方,不知该如何操作,在百度和谷歌上搜索接命法却找不到叙述详细的版本(只找到道家补亏法,操作过程跟南师所传接命法有些区别,因南师说接命法也叫补亏法,只是我觉得道家补亏法每天练习时间太长所以没有采取),后来在台湾谷歌网找到了完整叙述的接命法,所以马上收藏了下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习禅录影》中所记录的接命法内容: 接命法 道家修持,如前述分为两派。一主清净单修,如北派邱长春所创的龙门派。一主双修,如唐宋以后白玉蟾以次的流派。自从禅道融合后,道家批评禅家单修性功‘心性之道’,不修命功(丹法),而主张性命双修。基本的理论是根据中国传统文化“穷理尽性而至于命”的道理,而认为禅家只穷理尽性,却未至于命。同时也批评一般修道者只修命,不修性,此是修行第一病,不能达到圣人境地。但如只修祖性,不修丹,万劫阴灵难入圣,也不能即身成就。故主性与命必须双修。 性即无为之道,是一念不生全体现,清净无为,当下即是,是真空的。命是修身人手,炼精化炁,以至炼神还虚,便是妙有。这一种理论体系,在基本原则上不能说不对,合于佛学的真空妙有,妙有真空之原则。但他们偏重于修行方法,忽略真正的穷理,他们看一般佛家(尤其是禅),是炼神修神养神而已。气与精未能配合,等待解脱躯壳后,只能成为灵鬼。又认为持咒念佛等法门,只是炼炁,也不能入道。密宗的观想这一类,也只是修精,都不究竟。精炁神三者应为一体:炼精成就,报身即色身才能圆满。炼炁成就,百千万亿化身才能成就.炼神成就,清净法身才能圆融。精气神三者圆融合炼,则法报化三身皆得成就。*然后散而为气,寂然不动,涅盘清净。聚而成形,百千万亿化身即其妙用。有一个方法非常好,是有为法,密宗与道家都有这个修法,以我个人的经验,道家此法较密宗及瑜伽术更完备。如果不存门户之见,不妨试试看。以我看,无论道家、密宗,原始人类追求形而上的东西,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实际上是同一个原理原则,同一个系统的研究,只是表达方式有异。何况这乃是助道品,佛说有八万四千法门,祖师说“法门无量誓愿学”,所以更应该学。这个方法非常好,道家称它为补亏法,有病年老,及破漏之身都有大效,又称为接命法。青少年修七八天就不得了.但充满以后,又有问题来了,这是旁语。一般修道者可怜,亦很可笑,半为弊癃残疾,半为贪求长生,年轻人无此信仰智慧,等残疾时才想回心修道,真如俗语所说:“垂老投僧,临时抱佛。”哪里来得及,何如一念弥陀,祈求往生多好。 此法等于密宗所说的智慧灌顶,通常拿了酒和铃子乱搞一通,在你头上摸摸,在仪式上当然庄严肃穆,但实际上很难说了。真正的智慧灌顶,叫你自净其意,观想头顶上一片光明,与本尊佛菩萨光明自然相接,此法修起来要注意。勿着相。学道家的人,不懂佛理的恐有障碍,学佛的人虽知理解,但要认真不着相,知道何时空掉,何时停止。能不着相,则此法妙极。假想---一说到假想,大家觉得不好听,如改一名称说观想,大家就觉得味道不同了,可见人是喜欢自欺的。--观想或幻想头顶上有太阳光明,或月亮光明,最好有一明点,有一道光,由头顶一直沿督脉灌下,用眼识意识上接此光,即由脊椎神经而下到丹田,再到海底,然后分别由两腿到两脚心,接着由前面倒转上来,多转几圈,精神充沛了,身体自然直起来,再将它空掉,一念不生,不理它了。 此法可以治百病,炼几天即可引发生机.有几位有病的朋友,如已故贾教授得癌症,到

第六章错账更正练习题

第六章错账更正练习题 某企业将账簿记录与记账凭证进行核对时,发现下列经济业务的凭证内容或账簿记录有误:(1)开出现金支票180元,支付企业行政管理部门的日常零星开支。原编制记账凭证的会计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180 贷:库存现金180 (2)结算本月应付职工工资,其中生产工人工资18000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2000元,企业行政部门工资为4300元。原编制记账凭证的会计分录为: 借:生产成本18000 制造费用2000 管理费用4300 贷:应付职工薪酬24300 该记账凭证在登记总账时,其“管理费用”科目借方所记金额为3400元。 (3)以银行存款支付广告费100000元。原编制记账凭证的会计分录为: 借:销售费用10000 贷:银行存款10000 (4)车间管理人员出差回来报销差旅费2100元,原预支2200元,交回100元。原编制记账凭证的会计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2100 库存现金100 贷:其他应收款2200 (5)结转本月实际完工产品的生产成本共计5400元。原编制记账凭证的会计分录为:借:库存商品4500 贷:生产成本4500 (6)收到购货单位偿还上月所欠货款8700元存入银行。原编制记账凭证的会计分录为:借:银行存款8700

贷:应付账款8700 (7)结转本期主营业务成本30000元。原编制记账凭证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主营业务成本300000 贷:本年利润300000 (8)出售原材料1000元,增值税税率17%,货款已收到,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1170 贷:主营业务收入1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0 要求:上列各项经济业务账簿处理错误,分别采用适当的更正错账方法,予以更正。 第六章错账更正练习题答案 (1)红字更正法。 1) 借:管理费用 贷:库存现金 2)借:管理费用180 贷:银行存款 180 3)根据以上记账凭证登记入账,据以更正错账。 (2)划线更正法。 管理费用

(完整版)错帐更正法练习题及答案

一、综合题:大宇公司本月发现下列账务处理错误: 1.公司计提本月负担的利息600元,编制如下会计凭证并登记入账: 借:财务费用600 贷:预提费用600 2.以银行存款支付办公费6900元,编制如下会计凭证并登记入账: 借:管理费用9600 贷:银行存款9600 3.公司接到银行通知,收回甲企业所欠的货款500000元,已做会计凭证并入账: 借:银行存款50000 贷:应收账款50000 要求:判断各种错误性质,说明应采取什么样的更正方法,并予以更正。 一.答案 1.采用红字冲销法: (1)编制一张红字凭证,注销错误凭证,并据以登记账簿: 借:财务费用600 贷:预提费用600 (2)编制一张蓝字正确凭证,并据以登账: 借:财务费用600 贷:应付利息600 2.采用红字冲销法: 编制一张红字凭证,注销错误凭证,并据以登记账簿: 借:管理费用2700 贷:银行存款2700 3.采用补充登记法: 编制一张蓝字凭证,金额是正确与错误的差额,并据以登账: 借:银行存款450000 贷:应收账款450000 二、资料:东方公司2008年6月底经核对日记账及明细分类账发现以下错误(记账凭证无误),要求针对各题错误的原因,采用相应的更正方法更正错误。 1.银行存款日记账上登记支付门市部电话费924元,但分类账销售费用误记为429元。

2.购进机器设备一台,计20,000元(已用银行存款支付),分类账上误记为原材料20,000元。 3.用银行存款支付前欠货款26,520元,“应付账款”明细账的借方误记为25,620元。 二、答案: 1.银行存款日记账上登记支付电话费924元,但分类账营业费用误记为429元。 标准答案:答:采用划线更正法进行更正。(2分) 评分要点:能表达正确意思均可得分,不写“答”字不扣分,下同 标准答案:更正方法:在分类账“销售费用”中,用红笔划去错记金额429.00,并在错记金额上方用蓝字写上正确金额924.00,并在更正处加盖私章。(1分) 评分要点:能说明在“销售费用”账户进行更正的均可得分。 2.购进机器设备一台,计20,000元(已用银行存款支付),分类账上误记为原材料20,000元。 标准答案:答:采用划线更正法进行更正。(2分) 更正方法:(1)在“原材料”分类账所登记的该笔经济业务行,用红笔整行划线注销,并在更正行加盖私章。(2)在“固定资产”分类账借方登记20,000.00(1分) 3.用银行存款支付前欠货款26,520元,误记为25,620元。 标准答案:答:采用划线更正法进行更正。(2分) 更正方法:在分类账“应付账款”和日记账“银行存款”中,用红笔划去错记金额25.620.00,并在错记金额上方用蓝字写上正确金额26.520.00,并在更正处加盖私章。(1分) 三. 资料:某企业为一般纳税企业,在 2008 年 1 月发生以下经济业务: (1) 开出现金支票 500 元,支付企业办公楼租赁费。记账凭证上编制的会计分录如下未登记人账: 借:管理费用5000 贷:银行存款5000 (2).计提车间用固定资产折旧 41000 元。编制会计分录如下并据以登记人账: 借:制造费用14000 贷:累计折旧 14000 要求:说明上述账务处理的错误所在,应该选用的正确更正方法,并更正上述错误。 三. 答案 :(1) 该账簿未登记入账,而记账凭证有错误,因而记账凭证重新编制。如下: 借:管理费用500 贷:银行存款500 (2) 该账簿记录系记账凭证中的会计科目没有错误,只是所记金额小于应记金额,因而可以采用补充登记法予以更正。具体更正如下: 借:制造费用 27000 贷:累计折旧 27000 四. 资料:(1)11 月 3 日,用银行存款支付前欠某单位的货款200000元。根据记账凭证登记的账簿记录如下:

补亏法

补亏法(又名接命法) (南怀瑾老师传授- 朱穗生整理) 有一个方法非常好,是有为法,密宗与道家都有这个修法,而道家此法似乎较密宗及瑜伽术更为完备。有病年老,及破漏之身都有大效,又称接命法。 预备与姿势: 练习本功法时,可采用坐、卧或立姿均可。无论何姿,皆应保持脊椎正直,不可弯腰驼背。呼吸以轻、慢、细、长、自然、舒适为宜。舌尖轻顶上颚,眼神放虚内敛或微闭。如能做到致虚极、守静笃、天人合一的境地,功效自然倍增。 ·坐姿:如坐在椅子上,上身与大腿、大腿与小腿间,宜均保持约九十度直角形,双手自然放松置于大腿上。如能以盘腿打坐的姿势,当然亦可。 ·卧姿:以仰卧为佳,保持全身平直、放松,双手可交互迭置于丹田之上,或放于胯侧,枕头不宜过高。 ·立姿:背直,肩松,垂肘,膝盖微弯。 修习方法:

此法等于密宗的智慧灌顶。观想头顶上有太阳光明,或月亮光明,最好有一发光的明点,有一道光,(明点若观不出来,也可变通地观想头顶上有一发光小白球),由头顶中央的百会穴进入头内,在脑部中心的位置上大放光明,光明遍照整个头的内部,大约停留20 - 30秒钟。 明点再沿着后脑进入脊椎骨,由头顶一直顺沿着脊椎骨部位缓慢下行,所经之处用眼识和意识上接此光,来配合此明点之运行。明点经由脊椎底部而至会阴穴(肛门前二指处)向上到达丹田(脐下三指处),再由丹田分为两个发光之明点,由髋骨同时进入左右二大腿腿骨,所经之处,骨头也一节一节地发出白色的亮光,直至双膝。若膝盖有病痛的,可以让明点在膝盖多待一会儿。 发光之明点再由小腿胫骨,到达脚踝至脚心,所有脚趾骨及脚趾头均发光发亮。二明点再由脚心而上,接着倒转上来,循小腿胫骨,膝盖,大腿腿骨,经由会阴到丹田汇合成一发光之明点,循任脉(身体前方正中央的一条脉路)而上,经肚脐部位、心窝部位、喉头、人中,过眉间,再回到头顶中央百会穴的位置。如是观想循环九遍或更多。行功最后,白光转到哪里均可放空,并不一定须再回到头顶中央百会穴的位置。

敲竹唤龟补亏法

敲竹唤龟补亏法 此为道家漏体补亏传统秘法。一般人到中年,精气大半泄漏,甚至造成肾亏,体质下降,以致修炼中元气不足,难以达到功法要求的效果。为此,道家运用“敲竹唤龟”之法,作为练功辅助,可以较快补回体漏所造成的损失,恢复并增强肾功能,达到采药结丹的要求。所谓“竹”,即指督脉脊柱,如竹节一般连接;而“龟”,即指男性生殖器官。故曰“敲竹唤龟”。 其法如下: 1、采用盘坐式,手结子午连环诀印(左手大指,捏定中指。右手大指,进入左手内。(左手拇指掐本手中指尖为午诀。右手拇指从左手虎口插入,按在左手无名指指根处为子诀,其余四指合抱在外),具体参照“通用形法”。 2、如一转心法起式,两眼平视前方,再把目光慢慢收回。然后二目轻闭,上注天目,似有朗月生辉。用意不用力、似观非观片刻。 3、用心意将神光随吸气从山根经泥丸沿髓腔缓缓而下从夹脊进入下窍气穴,意念神光一路照亮,要注意“神光”来自于“意念”,意念与吸气要同步,至下窍气穴稍停动一下,意注气穴;接着呼气,随意念缓缓上升至“上窍”心位,即心窝内部,丹经名为“绛宫”,静静意守涵养。 4、至绛宫部位微微发热(如不发热,可行“龙虎交会”之法,以尽快激活气机),心意平静、无杂念时,将神意引至虚空太极,即眼前天人合一后的混沌状态,静守,乃至虚空产生发白或光亮之象。 5、以意领气,用心意将神光随吸气从两眼之间的“山根”经泥丸沿脊柱髓腔缓缓而下,直到对应于“黄堂”的脊椎部位(夹脊双关)。黄堂即后心部位,守住

其后面的如竹节一般的脊椎间,即夹脊关,俗称“竹关”。静静守住,心无杂念,直至此处发热,甚至会有轻微灼痛之感。 具有气功基础者,很快会产生发热气感。毫无气功基础且亏损严重者,此步练习少则一周,多则两周时间,即可产生气感。 6、当竹关处有热感产生后,以意领气,顺脊柱往下到腰部(命门穴),再静守此处。 7、待命门发热产生气感后,再以意领气,分领两股气到命门两侧的肾脏处,亦静守。 8、如感两肾区发热,腰两侧有跳动感时,再以意念领气返回命门沿腰椎下行,经尾闾、谷道到海底会阴处,然后静守此处。 慢慢地,会阴会产生跳动感,任其自然,只管静静守在会阴处。 9、当感到海底会阴与命前脐后气穴之间,有一股热气升上去,再降下来循环往复时,须注意此时不再似以前“以意领气”,而是“意随气行”,即将意念跟着气的上下而上下,气不动则意不动,气动则意念随之。 10、如此修持,大约半月左右,整个腹部发热,气感强烈。而外肾则会勃然而起,就是久已肾亏或阳痿之人,亦会阴茎勃起,性欲亦会旺盛起来,但要注意不可再使之泄漏,尤其是有志于丹道修持者。 11、当阴茎勃起(包括睡觉醒来),为“龟”已唤起,可行伏虎之法,即将意念引至绛宫(虎入龙宫),可使勃起缩回。继续修炼,使之心肾坎离自然相交。四十五天左右,性欲逐渐消退,水源洁净而无欲,真阳启动,即可按四转之法行聚火开关的活正子时采药之功。 收功(方法同前)。

[资料]敲竹唤龟补亏法

[资料]敲竹唤龟补亏法 敲竹唤龟补亏法 此为道家漏体补亏传统秘法。一般人到中年~精气大半泄漏~甚至造成肾亏~体质下降~以致修炼中元气不足~难以达到功法要求的效果。为此~道家运用“敲竹唤龟”之法~作为练功辅助~可以较快补回体漏所造成的损失~恢复并增强肾功能~达到采药结丹的要求。所谓“竹”~即指督脉脊柱~如竹节一般连接,而“龟”~即指男性生殖器官。故曰“敲竹唤龟”。 其法如下: 1、采用盘坐式~手结子午连环诀印(左手大指~捏定中指。右手大指~进入左手内。,左手拇指掐本手中指尖为午诀。右手拇指从左手虎口插入~按在左手无名指指根处为子诀~其余四指合抱在外,~具体参照“通用形法”。 2、如一转心法起式~两眼平视前方~再把目光慢慢收回。然后二目轻闭~上 注天目~似有朗月生辉。用意不用力、似观非观片刻。 3、用心意将神光随吸气从山根经泥丸沿髓腔缓缓而下从夹脊进入下窍气穴~ 意念神光一路照亮~要注意“神光”来自于“意念”~意念与吸气要同步~至下窍气穴稍停动一下~意注气穴,接着呼气~随意念缓缓上升至“上窍”心位~即心窝内部~丹经名为“绛宫”~静静意守涵养。 4、至绛宫部位微微发热,如不发热~可行“龙虎交会”之法~以尽快激活气机,~心意平静、无杂念时~将神意引至虚空太极~即眼前天人合一后的混沌状态~静守~乃至虚空产生发白或光亮之象。 5、以意领气~用心意将神光随吸气从两眼之间的“山根”经泥丸沿脊柱髓腔 缓缓而下~直到对应于“黄堂”的脊椎部位,夹脊双关,。黄堂即后心部位~守住其

后面的如竹节一般的脊椎间~即夹脊关~俗称“竹关”。静静守住~心无杂念~直至此处发热~甚至会有轻微灼痛之感。 具有气功基础者~很快会产生发热气感。毫无气功基础且亏损严重者~此步练习少则一周~多则两周时间~即可产生气感。 6、当竹关处有热感产生后~以意领气~顺脊柱往下到腰部,命门穴,~再静守此处。 7、待命门发热产生气感后~再以意领气~分领两股气到命门两侧的肾脏处~亦静守。 8、如感两肾区发热~腰两侧有跳动感时~再以意念领气返回命门沿腰椎下行~经尾闾、谷道到海底会阴处~然后静守此处。 慢慢地~会阴会产生跳动感~任其自然~只管静静守在会阴处。 9、当感到海底会阴与命前脐后气穴之间~有一股热气升上去~再降下来循环往复时~须注意此时不再似以前“以意领气”~而是“意随气行”~即将意念跟着气的上下而上下~气不动则意不动~气动则意念随之。 10、如此修持~大约半月左右~整个腹部发热~气感强烈。而外肾则会勃然而起~就是久已肾亏或阳痿之人~亦会阴茎勃起~性欲亦会旺盛起来~但要注意不可再使之泄漏~尤其是有志于丹道修持者。 11、当阴茎勃起,包括睡觉醒来,~为“龟”已唤起~可行伏虎之法~即将意念引至绛宫,虎入龙宫,~可使勃起缩回。继续修炼~使之心肾坎离自然相交。四十五天左右~性欲逐渐消退~水源洁净而无欲~真阳启动~即可按四转之法行聚火开关的活正子时采药之功。 收功,方法同前,。

补亏法---(朱穗生整理,南师核定)

补亏法---(朱穗生整理,南师核定) 这是一个养生、健身的道家功法,并非修行法门。 ─愚胡(胡居士谦称) 有一个方法非常好,是有为法,密宗与道家都有这个修法,而道家此法似乎较密宗及瑜伽术更为完备。有病年老,及破漏之身都有大效,又称接命法。 预备与姿势: 练习本功法时,可采用坐、卧或立姿均可。无论何姿,皆应保持脊椎正直,不可弯腰驼背。呼吸以轻、慢、细、长、自然、舒适为宜。舌尖轻顶上颚,眼神放虚内敛或微闭。如能做到致虚极、守静笃、天人合一的境地,功效自然倍增。 ·坐姿:如坐在椅子上,上身与大腿、大腿与小腿间,宜均保持约九十度直角形,双手自然放松置于大腿上。如能以盘腿打坐的姿势,当然亦可。 ·卧姿:以仰卧为佳,保持全身平直、放松,双手可交互叠置于丹田之上,或放于胯侧,枕头不宜过高。 ·立姿:背直,肩松,垂肘,膝盖微弯。 修习方法: 此法等于密宗的智慧灌顶。观想头顶上有太阳光明,或月亮光明,最好有一发光的明点,有一道光,(明点若观不出来,也可变通地观想头顶上有一发光小白球),由头顶中央的百会穴进入头内,在脑部中心的位置上大放光明,光明遍照整个头的内部,大约停留20 - 30秒钟。 明点再沿着后脑进入脊椎骨,由头顶一直顺沿着脊椎骨部位缓慢下行,所经之处用眼识和意识上接此光,来配合此明点之运行。明点经由

脊椎底部而至会阴穴(肛门前二指处)向上到达丹田(脐下三指处),再由丹田分为两个发光之明点,由髋骨同时进入左右二大腿腿骨,所经之处,骨头也一节一节地发出白色的亮光,直至双膝。若膝盖有病痛的,可以让明点在膝盖多待一会儿。 发光之明点再由小腿胫骨,到达脚踝至脚心,所有脚趾骨及脚趾头均发光发亮。二明点再由脚心而上,接着倒转上来,循小腿胫骨,膝盖,大腿腿骨,经由会阴到丹田汇合成一发光之明点,循任脉(身体前方正中央的一条脉路)而上,经肚脐部位、心窝部位、喉头、人中,过眉间,再回到头顶中央百会穴的位置。如是观想循环九遍或更多。行功最后,白光转到哪里均可放空,并不一定须再回到头顶中央百会穴的位置。 行功之后,精神充沛了,身体自然直起来,再将身体空掉,不理它了,保持一念清净,清清楚楚。 原理与说明: 道家所谓的还精补脑、长生不老,一般都以为生命最重要的精,是在下丹田部份(男性)或子宫部份(女性),其实,最重要处在前、后脑之间,称之为“间脑”,年老精神衰弱,则间脑萎缩,脑下垂体(注一)分泌不足。此“补亏法”是直接由上面补它,使脑下垂体刺激生命机能,恢复灵力,使萎缩的间脑恢复功能,生命能即可自我充实,且对百病的治疗均具功效。故中年人施行此法,六、七天之间阳气即可充沛,生命力迅速充实。老年人练习此法,时间需要长些,有病的人亦然。 注意事项: 道家的毛病,在于走“不空”的路子,太易于着相了。待行功有些基础后,色身所起的变化或有可能会引出一些心理上的境界,此时,如果心随境转,加上自己的胡乱猜测与幻想,自以为是,就容易误入歧途了。当阳气发起时,要注意化掉它所附带引起的欲念。当境界出现时,不论

错账更正方法教学设计 优秀

课型:新授课 课时:一课时 错账更正方法教学设计姓名:马亚楠 学号:11420320 班级:财教113班 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时间:2014年5月24日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错账更正方法,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基础会计》第五章第四节。主要介绍三种错账更正方法,该内容调理清晰,实践操作性强,是会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掌握的技能。它不仅是前一部分账簿使用、登帐等内容的延续,同时也为本教材中财产清查、会计报告的学习以及今后的模拟实习打下一定的基础。该内容无论是在学科中,还是从整个专业教学计划的全过程来看,都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到目前为止,学生已经初步学会了填制凭证、登记账簿,这为学生理解凭证和账簿之间的关系奠定了基础,是学生学习的有利因素。但是,学生在实践操作方面能力还比较弱,有些学生面对会计实务时会无从下手。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方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正确分析错账的类型,理解每种方法的适用范围,掌握各种错账更正方法的具体操作。 能力方面:通过练习,学生能熟练地进行错账更正;而通过各种错账更正方法的对比,来培养学生的比较归纳能力。 情感上:通过认识错账,学习错账更正的方法,来培养一丝不苟、严谨务实的工作态度,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三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和具体的更正方法 难点:红字冲销法 五、教法学法 教法:在教学过程中,我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把握“学生能说的教师不说,学生能做的教师不代做”的原则,采用分组教学法、情景教学法、观察发现法、启发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来完成教学任务。 学法: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培养孩子的智力,那你就得教会他思考。”所以,本节课主要用了质疑提问法、自主合作探究法、学习迁移法等学法,让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补天髓,抗衰老补亏损上乘大法》

《补天髄,抗衰老补亏损上乘大法》 丹经上常说: “道自虚无生一气,便从一气分阴阳。”双修法修的就是阴与阳,如何双修?此乃道家最上乘心法。 中老年人练功,疗病养生,面临最大的问题是精气神耗损亏乏,首先应练补亏损功法。补 一、阴乔胎息补亏法亏损法被丹家视为密法多不外传。 《中华气功》99年第4期所登的田光林所写之《先天之门--阴乔穴探秘》中的阴乔种阳法,即是通过合炼先天气与后天气以补亏损的极佳功法。此法传自闵一得真人的中黄丹派,原称《补天髄》,民国七年,张午樵添进“活午时口诀”,合为现传于世的《补亏正法》。陈樱宁、胡海牙师生因此法能壮肾阳,而改称为阴乔种阳之诀。其实阴乔种阳只是补亏正法的前半部,虽有添油接命的功效,但若不继续练习后半部的采还之诀,则易前功尽弃,甚至患上泄漏之病;特别是出现第二性征的青少年和曾有手淫遗精的老弱病患,在练这套功法前,务必考虑清楚: 自己是否有需要,有决心及毅力练完全部功法。否则还是练些流行气功算了。现将补亏正法实修过程介绍如下,仅供有志者参考。 补亏正法,是清修派自身阴阳双修的一种练法。本功法采用盘坐式,先放松身心,呼出粗浊之气一两口,再收心神于绛宫(即两乳之间胸骨柄后的空间)排除杂念,诚心入静。这样坐十分钟左右,觉得心气溶融和平后,便将意念移往天目穴。清静五分钟如杂念不起,即可将天目的注意力经泥丸过玉枕后照耀在夹脊(夹脊穴在背部两肩胛尖中间的空间)。如能通此关,百病不生,病入膏盲,亦有转机。 专心静守此窍,每日练功最少两小时,如此身体强壮的练习者经过5----6日,体质差的最迟半个月,就会出现夹脊中热如火炽,并有钝痛的功效。然后再用意念将这股炽热气感----心之“君火”运往命门及两肾俞穴立即就能出现两腰辘辘跳动的功效,这是心之君火激起肾中相火的缘故。

错帐更正方法

《会计基础》专题练习―――更正错账练习 (一)某企业2008年3月20日购买一批材料,价款100 000元,尚未付款。会计人员在登记账簿时,发生了以下错误: 1、在记账凭证中,会计人员误将“原材料”科目写成“库存商品”科目; 2、在记账凭证中,会计人员误将金额写为1 000 000元; 3、在记账凭证中,会计人员误将金额写为10 000元; 4、记账凭证没有错误,会计人员在登记入账时误记为10 000元。 要求:请你针对不同的错误,分别指出应采用的更正方法,并为该会计人员进行更正。 (二)以下错账业务均在月末结账前发现,要求: ①指出应采用的更正方法; ②对错账进行更正。(说明:仅填制更正的记账凭证,记账略。每项业务要选择是否填制更正的记账凭证。若是填制红字凭证的,请在凭证的左上方明显列示“红字凭证”字样)1、收到甲单位偿还的前欠销货款100 000元,记账凭证填制如下,在登记“应收账款”账户时,误登记金额为10 000元。 收款凭证银收字第5号 会计主管:李川记账:王凌审核:于欢制单:高鸣 ①应采用的更正方法: ②填制更正的记账凭证:(凭证字号及经办人员的签章略,下同) 收款凭证收字第号 会计主管:记账:审核:制单: 2、摊销无形资产价值87 000元,记账凭证填制如下并已据其入账。 转账凭证转字第133号 2008年8月20日附件1张 会计主管:李川记账:张珊审核:于欢制单:陆凡 ①应采用的更正方法:

②填制更正的记账凭证: 转账凭证转字第号 年月日附件张 会计主管:记账:审核:制单: 3、生产产品领用原材料103 000元,记账凭证填制如下并已据其入账。 转账凭证转字第140号 2008年8月23日附件1张 ①应采用的更正方法: ②填制更正的记账凭证: 转账凭证转字第号 年月日附件 会计主管:记账:审核:制单: 4、8月30日甲产品生产完工入库,其成本为102 000元,记账凭证填制如下并已据其入账。 转账凭证转字第150号 2008年8月20日附件1张 会计主管:李川记账:张珊审核:于欢制单:陆凡 ①应采用的更正方法: ②填制更正的记账凭证: 转账凭证转字第

错账更正方法教案

《错账更正方法》教案 一、教学目标 账簿的登记是会计核算工作的中心环节,会计人员的工作态度、责任心将直接影响到账簿登记的质量。这就要求学生能针对各种具体情况选用恰当的更正方法进行正确更正,这也是专业培养目标之一。为此,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知识目标:(1)使学生正确认识与分析错账的类型,增强判断能力; (2)正确理解划线更正法、红字更正法和补充登记法的适用范围; (3)掌握各种错账更正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与要领。 2、能力目标:(1)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熟练正确地进行错账更正的操作目标; (2)通过各种错账更正方法的对比,培养学生的比较归纳能力; (3)通过模拟招聘会情景教学,让学生意识到掌握技能是当前任务。 3、情感目标:通过认识错账,学习错账的更正方法,培养学生一丝不苟、严谨务实的 职业意识,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账簿登记出错,是每一个会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在所难免的,关键是要能够使用恰当的方法进行正确的更正,这也影响到后续内容的学习。所以,结合大纲和既定的教学目标,制定的教学重点为: 1、根据错误的类型正确判别应使用的更正方法 2.、划线更正法、红字更正法和补充登记法三种更正方法的具体操作 难点:红字冲销法的适用范围及具体操作过程 三、教法学法分析 (一)教法分析 主要采用了案例教学法、发现法、演示法、归纳法、讲授法、练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采用电脑演示、教师引导,学生动手等教学手段,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教学任务。(二)学法分析 在教学中通过导趣、导疑、导创,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学会发现,找到学习的乐趣,由生疑到探究,由探究到结论,积极合作,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形成自主的分析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 通过模拟招聘会场景,意在告诉学生我们将来可能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尤其是我们职业中专的学生,更要有这样的意识,社会竞争激烈,更要求我们掌握一门专业技能。 四、教学辅助及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账页、记账凭证、聘书、信封等 五、教学程序 (一)创设场景,引出课题(3分钟) 大家都知道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就业压力很大,职业类学校以培养学生技能为重要任务,以就业为目的的,现就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设计了一个沃尔玛招聘会计的招聘会。 教师角色:沃尔玛集团负责人,本次招聘的主考官 学生角色:学生以6—7人为一个小组,共8—9个小组,每小组派出一名作为主考官助理,另派一名代表参加本次招聘会,其他组员配合共同完成。 招聘岗位设计:会计 招聘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每组发一些有问题的凭证、账页,要求应聘者归纳出错误的类型,并向应聘者提问:针对所出现的这些错误应该如何更正?(每说出一个答案得3分,共20分)

针灸发展的主流----针灸气化反应研究及培元补亏针法

针灸发展的主流----针灸气化反应研究及培元补亏针法 针灸气化反应的研究将是今后针灸发展的主流,在这个领域内首先能够针出气化反应者就已经是寥寥无几,或医者能够偶尔针出气化反应,却不知所以然,糊里糊涂不知道为什么会能够针出来;亦或者能够针出气化反应,但由于自身中医理论的匮乏和缺陷,所针出来的各种针灸气化反应不仅无法解释,且对患者疾病的改善毫无帮助,反而徒耗患者自身的元气,以至于患者精气大衰。 在针灸气化反应的领域内,真正能够精确掌控各种针灸气化反应者,实乃凤毛麟角少之又少。笔者研究针灸气化反应近20年,对针灸过程中的各种气化反应了如指掌,通过这么多年的经验积累,对针灸过程中的经络生命现象,完全能够运用中医理论来诠释。针灸气化反应研究最困难之处,就是首先要能够针出气化反应,才能够不断的积累,继而进行总结提炼,而后转化成自身的经验,再与中医理论相融合,最终走出一条前人忽略或者没有走过的路。没有十年如一日的气化反应累积,空谈研究针灸气化反应,无疑是痴人做梦。 在这个针灸气化研究的全新领域,笔者所研究的领域是没有任何可参照的新起点,可以这么说之前的各种从古至今的针灸书籍,从没有系统和完善总结出针灸过程中的气化反应,只有一些医者所针出的无法重复的零碎针感,以至于根本谈不上进行研究与普及了。对于现今这个针灸

高境界的新领域推广和普及,笔者是充满了信心与自信。笔者也能够预见今后医者针灸水平高下评判立见,是否能够针出针灸气化反应和掌控针下气机,将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所谓针灸气化反应,简而言之也就是在针灸调气过程中或起针过后,患者能深切感受到的气机在体内的各种变化,体内的各种气机变化其实也是代表着脏腑和经络功能在进行调整和平衡,良好的气化反应会使疾病得到减轻又疗效卓越,而不良的气化反应反而会使疾病不仅没有好转而且反而有加重之趋势。 体验培元补亏针法2009.4 体验者:坚持胜利 本人体质较差,对祖国医学十分喜爱。 在网上看到桂亮先生的整体系统针法,再加上在网上看到已有几位体验者的体验过程。 于是我决定亲自从北京不远千里去苏州感受一下培元补亏针法的效果。 13日下午,老师到宾馆,先问了我的身体状况并解答了一些疑问,又查看我的舌苔。 接着用针,穴位均在肘膝关节以下。不多久肚子开始咕噜,肚脐周围及胃巴掌大面积有温热感。 随后热感渐渐增强,半小时后趋于温热与稳定。两足感觉发冷。晚上出去散步,感觉双手心发热。 14日,用针十几分钟后肚脐及胃部附近发热。几分钟后,后腰和背也

会计错账更正方法案例讲解

会计错账更正方法案例讲解 会计错账更正方法案例讲解 发现账簿记录有错误,应按规定的方法进行更正,不得涂改、挖补或用化学试剂消除字迹。错账的更正方法有三种: 1. 划线更正 划线更正又称红线更正。如果发现账簿记录有错误,而其所依据的记账凭证没有错误,即纯属记账时文字或数字的笔误,应采用划线更正的方法进行更正。更正的方法如下: (1)将错误的文字或数字划一条红色横线注销,但必须使原有字迹仍可辨认,以备查找; (2)在划线的上方用蓝字或黑字将正确的文字或数字填写在同一行的上方位置,并由更正人员在更正处盖章,以明确责任。 2. 红字更正 红字更正又称红字冲销。在会计上,以红字记录表明对原记录的冲减。红字更正适用于以下两种情况。 (1)根据记账凭证所记录的内容记账以后,发现记账凭证中的应借、应贷会计科目或记账方向有错误,且记账凭证同账簿记录的金额相吻合,应采用红字更正。更正的方法如下: ①先用红字填制一张与原错误记账凭证内容完全相同的记账凭证,并据以用红字登记入账,冲销原有错误的账簿记录; ②再用蓝字或黑字填制一张正确的记账凭证,并据以用蓝字或黑字登记入账。

「例」以现金支付银行利息800元,在填制记账凭证时误记入银行存款科目,并据以登记入账,其错误记账凭证所反映的会计分录为:借:应付利息800 贷:银行存款800 该项分录应贷记库存现金科目。在更正时,应用红字金额编制如下记账凭证进行更正。 借:应付利息(800) 贷:银行存款(800) 错误的记账凭证以红字记账更正后,表明已全部冲销原有错误记录,然后用蓝字或黑字填制如下正确分录,并据以登记入账:借:应付利息800 贷:库存现金800 (2)根据记账凭证所记录的内容记账以后,发现记账凭证中应借、应贷的会计科目和记账方向都没有错误,记账凭证和账簿记录的金额也吻合,只是所记金额大于应记的正确金额,应采用红字更正。更正的方法是将多记的金额用红字填制一张与原错误记账凭证所记载的借贷方向、应借应贷会计科目相同的记账凭证,并据以登记入账,以冲销多记金额,求得正确金额。 「例」用银行存款4 000元购买办公用品,在填制记账凭证时,误记金额为40 000元,但会计科目、借贷方向均无错误,其错误记账凭证所反映的会计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40 000

会计错帐更正方法

会计错帐更正方法 1.划线更正法 划线更正法是指用红线注销原有错误记录,然后在红线上面写上正确记录更正错误的一种错账更正方法。 适用于:结账以前发现账簿记录中文字或数字有错误,而其所依据的记账凭证没有错误,即纯属记账时文字或数字的笔误的情况。 更正方法:先在错误的文字或数字上画一条红色横线,表示注销,但必须使原有字迹仍可辨认,以备考察;然后在划线上方空白处用蓝字写上正确的文字或数字,并由记账人员在更正处盖章,以明确责任。必须注意,对于文字错误,可只划去错误的部分。对于数字错误,必须将整笔数字用红线全部划去,不能只划去其中几个错误数字。如将9600写成6900,应将6900整个数字全部用红线划去,再在红线上面空白处用蓝字或黑字写9600予以更正。 2.红字更正法 红字更正法又称赤字冲账法、红字冲账法,是指用红字冲销或冲减原记数额,以更正或调整账簿记录错误的一种方法。 适用于:○1根据记账凭证所记录的内容记账以后,在当年内发现记账凭证中应借应贷的会计科目错误或记账方向错误。 更正方法:先用红字金额填写一张与原错误记账凭证中内容完全相同的记账凭证,在摘要栏注明“注销某月某日某号凭证”字样,并据以用红字登记入账,冲销原有错误的记账记录;同时再用蓝字或黑子崇信填制一张正确的记账凭证,在摘要栏注明“订正某月某日某号凭证”字样,并据以用蓝字或黑字登记入账。 ○2根据记账凭证所记录的内容记账以后,发现记账凭证上应借应贷的会计科目、记账方向都没有错误,只是所记金额大于应记金额,造成账簿记录有错误。 更正方法:将多记金额(即正确金额与错误金额之间的差额)用红字编制一张与原错误的记账凭证所记载的应借应贷的会计科目和记账方向完全相同的记账凭证,在摘要栏注明“冲销某年某月某日某号凭证”字样,以冲销多记金额,并据以登记入账。 3.补充登记法 补充登记法是指用蓝字或黑字登记金额,调整账簿记录错误的一种方法。 适用于:记账凭证上应借应贷的会计科目、记账方向都没有错误,只是所记金额小于应记金额,造成账簿记录错误的情况。 更正方法:将少记金额用黑字或蓝字编制一张与原错误记账凭证所记载的应借应贷的会计科目和记账方向的记账凭证,在摘要栏注明“补记某月某日某号凭证少记金额”字样,以补记少记金额,并据以登记入账。

《错账更正方法》教案

《错账更正方法》教案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简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错账更正方法,选自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基础会计》第七章第二节。主要介绍错账的三种更正方法,该内容条理清晰、实践操作性强,是会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掌握的技能,同时也为今后的模拟实习打下一定的基础,该内容无论在学科中,还是从整个专业教学计划的全过程来看,都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账簿的登记是会计核算工作的中心环节,会计人员的工作态度、责任心将直接影响到账簿登记的质量。这就要求学生能针对各种具体情况选用恰当的更正方法进行正确更正,这也是专业培养目标之一。为此,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知识目标:理解每种错账更正法的适用范围 2、能力目标:掌握每种错账更正法的具体操作方法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同时有助于学生形成熟练、准确、规范的操作习惯(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三种错账更正法的适用范围和具体操作方法 2、教学难点:根据错账的类型,选择正确的更正方法并规范的更正 二、教法学法分析 (一)教法分析 专业课教学内容枯燥、理论易与实际脱节,学生被动学习,效果很差,因此,本着“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结合学生实际,以启发式教学为指导,主要采用了案例教学法、演示法、归纳法、讲授法、练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演示、教师引导,学生动手等教学手段,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教学任务。 (二)学法分析 让学生先回忆自己在登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学会发现,找到学习的乐趣,由生疑到探究,由探究到结论,积极合作,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形成自主的分析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 三、教学辅助及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账页、记账凭证、学生作业 四、教学过程 (一)观看图片 (在网上查找朱镕基总理在国家会计学院的题词) 百度搜索:https://www.360docs.net/doc/262539090.html,/wywy/wysh/201009/t20100916_1338702.htm 观看朱镕基总理在国家会计学院的题词——“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但如果我们在认真的仔细的情况下仍然出现错账怎么办呢? (二)复习并导入新课 1、复习会计工作流程,回忆我们在做账的过程中在哪些环节可能会出现错账? (在网上查找会计工作流程) 百度搜索:https://www.360docs.net/doc/262539090.html,/info/info_view.aspx?infoid=7591 2、观看四道例题,总结产生错账的原因有哪些? 思考:对于这些错误当时我们是怎么处理的?能否这样处理?如果不能,应该怎么办? 再次强调会计人员的工作规范,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常用会计分录及错账更正方法

常用会计分录 1、月初,支付上月税款: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应交所得税 ——应交城建税 ——教育费附加 ——地方教育费附加 ——副调基金(是费而不是税) 其他应付款——工会经费(应付职工薪酬—工会经费)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2、取现: 借:库存现金 贷:银行存款 3、计提工资 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4、发工资(同时扣还各种款项)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其他应收款——代垫个人应交社保费(先垫后扣)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 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5、计提工会经费(工资总额的2%)

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会经费 1.2008年起福利费不用计提,可直接列管理费用--应付福利费,但总额不能超过工资总额的14%,超出部分年末做纳税调整。 2.工会经费按工资总额的2%计提: 借:管理费用--工会经费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会经费 3.职工教育经费不用计提,按实际发生入账: 借:管理费用--职工教育经费 贷:现金(银行存款) 但是当年只允许工资总额的2.5%记入费用,超出部分可以结转下年继续扣除。 6、存现 借:银行存款 贷:库存现金 7、发生存款利息 借:银行存款 A 财务费用——利息收入(红字) A 8、发生贷款利息 借:财务费用——利息支出 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9、发生手续费、购支票的工本费、打款的手续费

借:财务费用——手续费/工本费 贷:银行存款 10、购入并已验收入库的材料/库存商品 针对一般纳税人分录: 借:原材料/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 针对小规模纳税人分录: 借:原材料/库存商品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 11、生产、经营领用材料,按实际成本 借:生产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 贷:原材料/库存商品 12、一次性摊销周转材料 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贷:周转材料——低质易耗品(摊销) 13、生产完成验收入库的产成品 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 14、发生各项待摊费用时(如房租、报刊杂志等) 借:预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