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的名词解释(部分整理)

1.基数:在浮点数据编码中,对阶码所代表的指数值的数据,在计算机中是一个常数,不用代码表示。

2.Cache:位于CPU与主存之间的高速缓存,用来存放当前频繁访问的内容

3.段页式管理:一种虚拟存储器的管理方式,将存储空间按逻辑模块分成段,每段又分成若干个页。

4.随机存取方式:可按随机地址直接访问任一存储单元,存取时间与单元位置无关。

5.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即需要采取动态刷新的RAM。

6.虚拟存储器:依靠操作系统和磁盘的支持,用户编程时可以使用一个比真实内存大得多的存储器,该存储器称为虚拟存储器。

7.逻辑地址:.程序员编程时使用的,与内存物理地址无固定对应关系的地址。

8.堆栈:按先进后出(也就是后进先出)顺序存取的存储的存储组织(区)。

9.立即寻址方式:操作数直接在指令中给出(或:紧跟指令给出),在读出指令时可立即获得操作数。

10.直接寻址:由指令直接给出操作数的存储地址。

11.寄存器间址:由指令给出寄存器号,指定寄存器中存放者操作数据的存储地址。

12.RISC:精简指令系统计算机,只采用使用频度高、简单、执行速度快的指令类型。

13.时钟周期:由主频脉冲定义得一个定长的基本时间段,通常一个时钟周期完成一步操作。

14.微程序控制器:将执行指令所需要的微命令以代码形式编成微指令序列(微程序),存入一个控制存储器,需要时从该存储器中读取。按这种方式工作的控制器称为微程序控制器。

15.硬连接控制器:.由组合逻辑构成的控制器,也称组合电路控制器。组合逻辑电路是由“与”门、“或”门以及“非”门等电路构成的不具有记忆能力的数字电路,

16.主设备:申请并获得总线控制权的设备,在收发双方中主动的一方。

17.同步通信方式:在采用这种方式的总线传输中,各设备从一个公共的(统一的)时序信号中获得定时信息(或:由统一的时序信号进行同步定时。)或指出:其明显特征是由一定频率的时钟信号定义了等间隔的时钟周期。

18.总线:一组可由多个部件分时共享的信息传输线。

19.程序查询I/O方式:启动I/O设备后,CPU程序查询,若未准备好则等待,若条件已具备则执行I/O操作。

20.DMA方式:直接依靠硬件实现主存与外设之间的数据直接传输,传输过程本身不需CPU程序干预制器中的中断机构当字计数器为0时向CPU发出中断请求信号。

21.主机:由CPU、存储器与I/O接口合在一起构成的处理系统称为主机。

22.CPU: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由运算器和控制器构成。

23.运算器:计算机中完成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