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育局2018年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

***市教育系统

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工作实施方案

各县(市、区)教育局、直属学校、市属高校:

根据***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石政发〔2017〕58号)和《***市市直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工作实施方案》(石政发〔2018〕11号)的通知要求,为加快推进教育系统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工作,强化国民教育基础性作用,着力提高全体学生和教育工作者的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环境意识,努力创造优良的学习环境和人居环境,为建设节约型社会做出贡献。

二、实施范围

各县(市、区)教育局所辖各级各类学校、直属学校、市属高校。

三、主要目标

(一)普及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教育阶段。

各县(市、区)教育局所辖各级各类学校和局直属各学校要全面开展以生活垃圾分类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提升学校文明教育能力。2018年9月底前,各级各类学校实现生活垃圾分类知晓率100%。

(二)实施垃圾分类设置阶段。

各单位按照***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石政发〔2017〕58号)和《***市市直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工作实施方案》(石政发〔2018〕11号)的通知要求,2018年10月底前实现分类收集设施设置配套,分管投放要管理到位,实现与社会垃圾分类运输、资源化利用和终端处置等环节的有效衔接。

四、主要任务

(一)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教育,全面普及生活垃圾分类知识。

1.做好垃圾分类知识进课堂工作。各县(市、区)教育局要高度重视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逐步建立包括生活垃圾分类知识教育的生态文明教育长效机制。编写有关垃圾分类

教育宣传图册,将生活垃圾分类知识融入有关教育活动中,并与课堂教学内容有机结合。

2.开展垃圾分类实践教育活动。组织学生实地参观学习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可回收资源再利用技术等实践活动,培育生态文明实践学生社团或志愿者团队,充分调动广大青少年的积极性、主动性、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效果显著的生活垃圾实践活动。

3.实施主题宣讲教育。要以知识竞赛、主题班会等活动形式,利用板报、宣传橱窗、校园网、电子屏等宣传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活垃圾分类主题教育活动。依靠外部资源可聘请专业环保教育机构进行校园宣讲活动,直属学校要每年至少组织一次以生态文明教育和生活垃圾分类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着力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环境保护意识,养成勤俭节约、垃圾减量、低碳环保的行为习惯。

(二)规范做好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转运工作。

1.科学合理配置设施。根据《***市市直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生活垃圾分类技术操作规范》要求,各单位结合实际,在各场所合理设置足够的生活垃圾分类收容器,以满足生活垃圾实际分类需要,一是单位内公共区域电梯口、大堂、办公区域及教学区域的每层楼梯处设置小型其他垃圾收集容器,二是提供餐饮服务的场所设置餐厨垃圾、可回收物和其他垃

圾收容器,三是学校机构应设置生活垃圾临时存放点存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大件垃圾,应在宿舍区设置可回收物、餐厨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收集容器,四是有工程施工单位应在提供餐饮区域设置餐厨垃圾、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收集容器。

2.明确垃圾分类投放。根据《***市市直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生活垃圾分类技术操作规范》要求实行四分类(可回收物、餐厨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落实分类收运、处理渠道。分类容器应根据生活垃圾分类的种类设置相应的分类容器,收容器应外观干净整洁,无残缺、破损,密闭性良好,摆放整齐。分类收容器标识、颜色应符合技术规范要求,没有规定的,可自选标识。

3.严格进行垃圾分类转运工作。各单位要加强与当地收运体系、回收体系单位的沟通协调,按照垃圾分类方法和类别,确定收集转运类别,规范单位内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转运工作。餐厨垃圾要按照《***市餐厨垃圾处理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建立完善台账制度,记录数量、去向等信息,采用由标有垃圾分类标识的密闭专用车运输,做到日产日清,并与接收单位做好交接、登记和统计工作。对单位内产生的建筑、医疗等其他类别的垃圾,参照行业规定执行。

(三)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开展分类示范学校创建工作。市教育局将适时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学校创建和评定工

作,将一定数量的示范学校确定为校园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教育基地,并向家庭辐射,形式推进大中学校生活垃圾教育和实践的良好机制,实现教育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引领整个社会的良好效果。

五、保障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加强教育主管部门指导管理,各县(市、区)教育局要成立垃圾分类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学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的指导,及时协调解决学校在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二)履行好单位主体责任。各单位是开展单位内部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转运的责任主体,要结合实际制定本单位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要制订完善的工作制度,明确内部管理岗位和职责,落实2名以上专(兼)人员,形成垃圾分类管理工作合力,把握好实施工作时间节点,加大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投入,经费保障到位,不断完善设施设备更新,认真组织实施。要建立与本区域内城市管理等有关部门间的沟通协调配合机制,形成投放合理、处置规范、宣传到位的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体系。

***市教育局

2018年5月31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