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数乘一位数练习题

多位数乘一位数练习题
多位数乘一位数练习题

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

一、算一算。

70×6= 4×900= 9×80= 600×6=

5×500= 800×4= 5×800= 8×70=

600×9= 22×3= 6×20= 5×40=

24×10= 700×2= 9×90+195= 400-4×80= 120×2= 4×40= 90×5= 200×4=

二、判断。(对的在括号内画"√",错的画"×")

1、300×2既表示2个300连加又表示300的2倍是多少。()

2、200×5,积的末尾有2个零。()

3、80×6和60×8的的数相同。()

4、一个两位数乘3,积可能是两位数,也可能是三位数。()

5、60个3的和是63。()

三、连线。

46 560 150 360

60×6 5×30 80×7 23×2

四、填一填。

每个11元每个30元每个20元 10个()元 4个()元 6个()元

6个()元7个()元 8个()元

六、解决问题。

1、养殖场养鸭90只,养的鸡是鸭的7倍,养殖场一共养了多少只鸡鸭?

2、李明买了20个6角的练习本和30枝8角的铅笔。

(1)一共要付多少钱?(2)李明给售货员50元钱,应找回多少钱?

3、东东有30本课外书,小明课外书的本书是东东的3倍,东东比小明少多少本课外书?

拓展提升: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40×()=120 ()×70=490 ()×()=240

()×()=240 ()×()=240 ()×()=240

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 2等级:优良中差改错

口算

30×3= 10×8= 7×90= 40×2=

30×2+6= 20×8+9= 40×4+8= 12×40-390=

一、列竖式计算。

34×2= 21×4= 33×3= 32×3= 423×2= 221×4= 213×3= 313×3=

二、填一填。

1、30千克的6倍是( );30是6的( )倍。

2、35×4表示()个()连加,也表示()的()倍是多少。

3、6乘7个于是()个十,是()。

4、4个12的和与4的()倍相等。

5、写出两道整十数乘一位数,积是720的算式:()、()。

6、在○里填上“>”、“<”或“=”。

134×2○200234×2○659240×2○120×4

34×2○42×2 321×2○213×3 86○34×2

三、算一算。

212×3-378 297+321×2 900-312×3

四、解决问题。

1、科技书有322本,故事书是科技书的3倍,一共有多少本书?

2、学校图书室买回科技书210本,文艺书320本。买回的故事书是科技书和文艺书本数的和的2倍,买回的故事书有多少本?

3、一台录音机220元,一辆自行车233元,1000元够买3辆自行车和1台录音机吗?

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 3等级:优良中差改错

一、口算。

260-0=72÷8=212×4=131×3=

450-70=33×2=700×4=93+40=

450+187= 400—347= 187+286= 800—465=

30×5+25= 70×4—180= 300—30×6= 600—60×8=

二、笔算。

26×3= 48×2= 129×3= 314×3=

29×3= 52×4= 61×7= 152×4=

三、解决问题。

1、少年宫乐队有女同学18人,男同学17人。合唱队的人数是乐队的3倍,合唱队有多少人?

2、有100名学生参加运动会,每人分一瓶矿泉水。每有12瓶,8箱够分吗?

①买4双袜子,需要多少钱?

②用100元钱买两双鞋应找回多少钱?

③姑妈给小亮买两件衣服,应付多少钱?

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 4 等级:优良中差改错

一、口算。

41×2= 12×4= 3000×6= 13×3= 14×5= 32×4= 220×3= 40×4+8= 230×3= 134×3= 4×50= 42×3=

二、笔算。

327×4=418×5=235×7=

649×5 127×8= 328×4=

三、递等式计算。

7×(555-377) 200-(76+40×3) 220-(45×3-60)

四、列式计算。

一个因数是177,另一个因数是5,积是多少?

一个数比145的4倍少68,这个数是多少?

五、解决问题。

1、六年级有37个同学为新生做小红花,每人已做了4朵,如果再做68朵,就可以送每位新生1朵。今年共招新生多少人?

2、为美化校园环境,学校栽了39棵桂花树,29棵松柏,栽的樟树的棵数是桂花树和松柏总数的3倍,栽了多少棵樟树?

3、学校举办优秀作文展,小雪把自己的三篇作文打印出来,准备参展,每篇作文的字数如右表。

4、一根绳子对折两次后,量得长是75米,这根绳子原来有多长?

第六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 5 等级: 优 良 中 差 改错 一、填一填。

1、6个418的和是多少?列式与得数是( )

2、要使“341×口”的积是三位数,口内最大可以填( );要使积是四位数,口内最小可填( )

3、对折3次后的绳子长度是5厘米,这根绳子长是( )厘米。

4、98+99+100+101+102=( )×5=( )。

5、最小的三位数与最大的一位数的乘积是( )。

6、274×5的积是( )位数。

7

三、反复比较,慎重选择

1、不计算,比较大小,879×5( )879×8。

A 、>

B 、=

C 、<

2、两个数相乘的积一定( )这两个数的和。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D .无法确定 3、一个因数是6,另一个因数是1050,求积的列式是( )。 A .6×1050 B .1050÷6 C .1050+6 4、480×2×6的结果与算式( )的结果相等。 A 、480×4 B 、480×8 C 、480×12 四、笔算

398×4= 568×2= 983×7=

636×3= 349×4= 463×6=

五、解决问题。

1、玩具店里有玩具熊130只,玩具狗的只数比玩具熊的5倍多12只,玩具狗有多少只?

2、3、开心公园平均每天有524人来游玩,一个星期的客游量最大有多少人?

3、一头大象的体重等于6头牛的体重。大象比牛重多少千克?

524千克

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 6 等级:优良中差改错

一、口算。

25×0= 108+0= 500×9= 0×124= 400×4=17×4= 0÷8= 700×0=

590-0= 409×0+132= 27-25×0 200+100×0=

79+132= 30÷6×200= 111×8×0= 0×62×3= 二、笔算。

605×3= 207×8= 607×9=

505×3= 406×5= 709×9=

三、在○里填上“>”、“<”或“=”。

74×3○200 24×5○120 6×0×4○4 204 ×4○102 ×8

四、我会判断:(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0分)

1、1×2×3×4×5×6×7×8×9×0 的积比0+1+2+3+4+5+6+7+8+9的和大。()

2、0×9 +8=17 ()

3、两个因数相乘,积一定比每个因数都大。()

4、500×6的积的末尾有3个0 。()

5、0加一个不等于0的数的和一定大于0与这个数的积。()

6、一个三位数乘7,所得的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7、一个因数的末尾有2个0,积的末尾也一定有2个0。()

1、学校买15盒彩色粉笔,每盒50枝,用去10盒。还剩多少枝没有用?

2、老师买来56枝钢笔,每枝钢笔的价钱是圆珠笔的4倍,一枝圆珠笔的价钱是2元。老师买钢笔用了多少元?

3、学校买来5盒羽毛球,每盒12只。用去20只,还剩下多少只?

4、一把椅子的价钱是105元,一张桌子的价钱是一把椅子的2倍。买一把椅子和一张桌子共用多少元?

5、学校举行广播操比赛,每个方队有男生55人,女生48人,这样的8个方队共有多少人?

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 7 等级:优良中差改错

一、口算。

260-0=72÷8=302×4=131×0=

450-70=102×4=700×4=93+40=

33×5=21×5=102×4=50×9=

二、填空。

1、一个数加上0得(),一个数减去0得(),一个数乘0得()。

2、250的4倍是(),240的5倍是()。

3、在○里填上“>”、“<”或“=”。

720×3○220024×5○1206×0×4○4 240×4○120×8

708×3○780×3 24×5○240+0 160×0○160-0

4、203×7积的个位是()。350×5的积的个位有()个0.

5、0与任何数相乘都得();203×5×0的积是()。

6、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小的一位数相乘的积是()。

7、183的9倍是(),8个194是多少()。

三、我会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

1、9乘一个三位数,积是()。

①三位数②四位数③三位数或四位数

2、2600×5积的末尾有()个0。

①1②2③3

3、2□×4的积是两位数,□里最大填()。

①3②4③5

4、□42×3的积是四位数,□里最小填()。

①5②4③3

5、小雨住在离学校300米的地方,小雪住在离学校400米的地方,她们两家住地

相距()。

①700米②1.00米③无法确定

四、笔算。

320×8= 604×3= 350×9=

1800×4= 3500×8= 460×8=

五、解决问题。

1、小宁每分钟能打字190个,一份1000字的稿件,她5分钟能打完吗?

2、张村计划挖一条1000米的水沟,每天挖160米,挖了4天,还剩多少米没挖?

3、青山小学组织400名学生去春游,租了6辆汽车,已知每辆车上能坐60人,还

有多少人没坐上车?

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8 等级:优良中差改错一、口算。

10×5= 31×5= 360+40= 35÷5=

50×8= 24×5= 110×6= 300×5=

90×8= 3×12= 7×50= 400×0=二、判断对错我最行。(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1)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2)一位数乘三位数,积一定是三位数。()

(3)125×4的积的末尾有两个0。()

(4)因数中间有0,积的中间也一定有0。()

三、选择正确答案填在()里。

(1) 518×7=()

A 3500

B 3640

C 3626

(2)540×5的积里面有()。

A 1个0

B 2个0

C 3个0

(3)134×2,十位上3与2相乘积是6,这个6表示()。

A 6

B 60

C 68

(4)806×5的积中间有( )个0。

A 1

B 2

C 3

三、笔算。

336×4= 207×5= 270×8= 503×8= 199×3= 710×4=

1、

2、一列火车每小时行驶251千米, 8时从武汉出发,14时到达上海,武汉到上海之间铁路长多少千米?

3、一列火车有9节车厢,每节车厢有98个座位,这列火车共有多少个座位?有788名乘客上车,车上还有多少个空座位?

4、有180名学生参加运动会,每人分一瓶矿泉水。每有24瓶,8箱够分吗?

5、商店有500个气球,每20个扎一束,卖出9束后还剩多少个?

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9 等级:优良中差改错

一、填一填。

1、54×6≈()

想:54接近(),()×6=(),所以54×6≈()。

2、79×5≈()

想:79接近(),( )×5=(),所以79×5≈()

二、估算。

22×9≈ 59×7≈ 87×4≈ 503×8≈ 199×3≈ 618×5≈ 58×2≈ 710×4≈419×5≈121×3≈518×2≈42×6≈87×6≈249×5≈217×3≈121×3≈287×7≈159×8≈319×6≈509×8≈

三、选择。

1、380×5积末尾有()个0。

A1B2C 3

2、1度电可以采煤105千克,8度电可以采煤()千克。

A800B840C940

3、407×5的积中间有( )个0.

A .0 B. 1 C 2

四、式计算。

1、一个数是93,它的4倍大约是多少?

2、78个6的和大约是多少?

214×3= 128×4= 634×8=

5×264= 380×5= 406×6=

五、解决问题。

1、一辆运货的板车能够拉492千克的沙子,现在要拉3吨重的沙子,6次能拉完吗?

2、一辆自行车376元,买3辆自行车,大约要多少钱?我带1200元,够吗?

3、丽丽每天骑自行车上学,她平均每分钟骑198米,需要骑8分钟,丽丽家离学校大约有多远?

4、300个同学乘4辆车去郊游。前3辆车各坐78个同学,第4辆车要坐多少个同学?

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10 等级:优良中差改错

一、选择。

1、同学们去博物馆参观,每张门票4元,共12人参观,买票需要()元。

A.48 B.58 C.46

2、一辆公共汽车上有23个座位,3辆这样的公共汽车上共有()个座位。

A.56 B.69 C.59 D.66

3、乘法估算。11×3≈( )

A.33

B.30

C.45

4、校组织460名师生去秋游,租了7辆车,每辆限乘65人,( )。

A.够 B.不够 C.不清楚

5、乘积小于1200的算式是()。

A.425×3 B.398×3 C.215×6

二、填空。

1、李老师要买4本练习册共32元,如果买7本同样的练习册要用多少钱?要算霾本练习册多少钱,就要先算()本练习册的钱,列式为(),在算()本练习册的钱,列式为();解决这个问题的综合算式为()。

2、一本练习本3元,李老师买8本练习本的钱,正好可以买6元一支的钢笔多少支?要算买多少支钢笔,要先算李老师所带钱的(),列式为(),再算这些钱里有几个(),列式为( );解决这个问题的综合算式为()。

三、笔算。

605×7= 260×8 598×7=

1、一本书有36页小明4天看完,他9天能看多少页?

2、修路队修一条公路,9天修了72米。

1)照这种速度,15天能修多少米? 2)照这种速度,56米需要几天修完?

3、6支钢笔24元,36元能买多少支钢笔?如果买59支需要多少钱?

4、同学们排练团体操,7个方阵站了56人,照这样计算,99个方阵要占多少人?

5、希望小学3名教师带着45名学生去科技馆参观。科技馆的门票是成人15元,儿童8元。请问:用400元钱买门票够吗?

6、李家果园水果大丰收,西瓜收了1350千克,葡萄收了9筐,每筐78千克。一辆载重为2吨的汽车,能把这些水果一次运完吗?

《多位数乘一位数》单元测试卷

《多位数乘一位数》单元测试卷 一、我会填空。(每空1分,共23分) 1.一个乘数是200,另一个乘数是8,它们的积是( )。 2.估算49×5时,把49看作( ),估算结果是( )。 3.27的3倍是( ),27是( )的3倍。 4.17×3=( ) 170×3=( ) 1700×3=( ) 5.225×4的积的最高位是( )位,积是( )位数。 6.最小的三位数与最大的一位数的积是( )。 7.28×4的积是四位数,里最小填( );如果积是三位数,里最大填( )。 8.101+102+103+104+105+106+107=( )×( )=( )。9.在里填上“>”“<”或“=”。 24×5100 36×036-0 402×2204×4 10.某人的身份证编码是421182************,由这个编码知道这人是( )年( )月( )日出生的,性别是( )。 二、我会判断。(每题1分,共5分) 1.两个数相乘,积一定比每个乘数都大。( ) 2.一个三位数乘9,积可能是四位数。( ) 3.估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积时,估算的结果比准确数大。( ) 4.每辆车限坐29人,有300人需要租10辆车。( ) 5.每箱方便面42元,买5箱,带200元够了。( ) 三、我会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题1分,共5分) 1.160×5>,里最大能填( )。 A.801 B.700 C.799 2.一个乘数的末尾有0,积的末尾( )。

A.一定有0 B.不一定有0 C.一定没有0 3.603×5,积的十位上的数字是( )。 A.0 B.1 C.5 4.下面三道算式中积最大的是( )。 A.400×6 B.312×8 C.596×4 5.502×4,积的中间有( )个0。 A.1 B.2 C.3 四、我会计算。(1题9分,2题12分,3题9分,共30分) 1.口算。 30×3=0×6=101×5= 304×2=0×0=70×9= 120×4=14×5=33×3= 200×6=80-40×2=6×6+6= 39×8≈599×4≈158×5≈ 63×7≈302×6≈990×8≈ 2.用竖式计算。 62×6=725×8=236×7= 603×9=840×5=702×3=

《三位数乘两位数》微课设计

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课本P30——32内容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范围。 2、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增强学生学习信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难点:因数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课件呈现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转动的情景,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二、探索新知。 1、提出数学问题并指导列式。 根据“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让学生提数学问题,并指导列式。 2、探索计算方法。 ⑴、组织学生估一估算式114×21的积大约是多少。 ①、学生说估算方法和结果。 ②、教师小结。 ⑵、探索计算114×21精确结果的方法。 ①、学生独立计算,并且让不同计算方法的同学到黑板板演。 方法一:114×21 方法二:114×1=114(分) =114×7×3 114×20=2280(分) =798×3 114+2280=2394(分) =2394(分) 方法三:114 …… × 21 114 ……114×1 228 ……114×20 2394 ②、学生说出每种计算方法的算理。特别是竖式,当与2相乘时,为什么要与十位的数对齐 ③、让学生仔细观察,并比较几种计算方法。使学生明白利用竖式计算的好处。 注意:竖式计算时,特别要数位对齐。 ④、练一练:计算124×89 。 三、巩固练习。 学生利用刚学的计算方法检查预习题。 四、提高练习。 探讨交换位置乘和因数中有0的算法。 五、全课小结:今节课有什么收获?计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

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思维游戏》

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思维游戏》 《思维游戏》课前预热 所属体系板块:第一级下思维游戏 主要知识点:1)找相同图形; 2)图形选拼、图形剪拼; 3)分割图形; 能力培养:观察能力、逻辑推理、逆向思考 体系对接:第二级上剪拼图形 例题展示: 圣诞节到了,圣诞老人给小朋友送礼物,小朋友你能找出与圆圈里一模一样的圣诞老人吗?你找到几个呢?和圆圈里一模一样的是几号呢? 课前预热:认真观察目标图形的特点。只有5号的圣诞老人与圆圈内的一模一样。

《思维游戏》知识点精讲 一、找相同 1、找目标图形;筛选法(有序排除) 【例1】找出与圆圈中相同的圣诞树,你找到了几号圣诞树? 【解析】圆圈内为目标图形,圣诞树从上到下共3层,树上和树下没有铃铛和礼物,可选择一个特征先筛选,比如第1层有花纹,排除1号和3号,树顶没有装饰物,排除4号,再接着看第2层没有花纹特征,排除2号,剩下5号为相同的圣诞树。方法不唯一,要求有序筛选。 2、找影子,看轮廓;与原物形状相同 【例2】这3艘宇宙飞船的影子各不相同,你找出正确的影子来了吗? 【解析】找影子,要与原物的形状相同。飞船的 “翅膀”有不同。1号影子是D,2号影子是A, 3号影子是C。 二、图形选拼 找最接近的(注意细节部分) 【例3】小朋友,从下面的图形选两个,可以拼成正方形的是()和()。

【解析】目标图形是正方形,找与正方形最接近的图形为A,然后再补上C,就可以拼成正方形。 三、图形剪拼 找目标(寒假) 【例4】下面的图形,小朋友请你剪一刀,然后再拼成一个长方形。 【解析】目标是长方形,方法很多,剪法示意图比如: PS:更多的内容在一年级寒假学习。 四、分割 画短线,变长线 【例5】圣诞节到了,有5个雪人,分吃5块饼干,你能画出3条直线,把他们分开,使每一块里都有一个雪人和一块饼干吗?

三年级数学多位数乘一位数测试题

三年级数学《多位数乘一位数》测试题 一、认真读题,谨慎填空。(16%,每小题2分) 1、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 2、12×5=60,12和5都是乘法中的()数,60是乘法中的()。 3、6个418的和是多少?列式与得数是()。 4、要使“341×□”的积是三位数,□内最大可以填();要使积是四位数,□内最小可填()。 5、三位数乘以一位数,积可能是()位数,也可能是()位数。 6※、算式X÷Y=15……3,当Y为最大一位数时,X=(),当Y为最小时,X =()。 7、对折3次后的绳子长度是5厘米,这根绳子长是()厘米。 8※、小苗看一本105页的连环画,第一天看10页,第二天看的页数是第一天的2倍,第三天应从第()页看起。 二、仔细推敲,认真辨析。(4%) 1、一个三位数乘1,所得的积还是三位数。() 2、在乘法里,积一定比其中的一个因数大。() 3、已知A×B=0,可以确定A、B两个数中至少有一个是0。() 4※、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3倍,它们的积也扩大到原来的3倍。() 三、反复比较,慎重选择。(3%) 1、不计算,比较大小,879×5()879×8。 A、> B、= C、< 2※、a×5=b×3,则a与b的关系是( )。 A、a=b B、a<b C、a>b D、无法比较3※、480×2×6的结果与算式()的结果相等。 A、480×4 B、480×8 C、480×12 四、注意审题,细心计算。(48%) 1、在○里填上+、-、×或÷。(5%) 0 ○10=10 9 ○0=0 23 ○0=23 4 ○4=1 5 ○5=0 2、估算。(8%) 398×4 502×2 983×7 636×7 4638×9 2386×3 6299×5 6809×4 3、列竖式计算。(8%) 235×7 649×5 5084×9 4207×5 4、脱式计算。(15%) 6×409-2300 528+323-60×8 1100×5-(560+690) 7×(555-377) 200-(76+40×3) 220-(45×3-60)

小学数学微课程计划

数学微课程计划1-5年级数学四大领域的相关知识 一、数与代数 (一)数的认识 1.整数: 一下一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 二下一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 三下一单元:大数知多少——万以上数的认识四下四单元:认识正、负数 2.分数: 四下五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3.小数: 三下三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 4.百分数: 五下二单元:百分数 5.因数与倍数 四下三单元——因数与倍数 (二)数的运算 1.加减法 一下四单元——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一) 一下六单元:——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二) 二下三单元——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一) 二下五单元——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 四下七单元——分数加减法(一) 2.乘法

二下八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三下五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3.除法 三下七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4.混合运算 二下六单元——混合运算 5.常见的量 一下五单元——人民币的认识 一下二单元——学看钟表 二下九单元——时、分、秒的认识 三下二单元——年、月、日 (重量单位的认识呢?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领域,应该加进去) (三)式与方程 四下一单元——简易方程 (四)正、反比例 五下四单元——比例 (五)探索规律(这一部分是与传统数学区别比较大的,应该好好研究一番。)二、图形与几何(新课标将“空间与图形”改为“图形与几何”) (一)图形的认识 一下三单元——方位与图形信息窗2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 角形、圆 二下四单元——图形与拼组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认识五边 形认识六边形,平面图形的拼组 三下六单元——观察物体从不同的方向看长方体、正方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从不同的方向看一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三下八单元——平行与相交

一年级思维训练教案

一年级思维训练(大班)24次课 1.10以内数的认识、 2.10以内数的组成、 3.比较10以内的大小 4.按规律填数字 5.复习 6.考试 7.认识图形 8.图形代数 9.分类 10.数轴的认识 11.复习 12.期中考试

10以内数的认识 学习目标:1简单认识掌握10以内的数。 2巩固对10以内数的认识,理解10以内个数的实际意义。 3练习按物计数,按范例画圆,按数画圆。 开始部分: 一、静定音乐,让幼儿安静入座。 二、检查上课所需的教具作好上课的准备。 基本部分: 一、复习。 复习从1数到10,从10倒数到1。同时教师在白板写上10以内的数字让幼儿认读。 1、幼儿一起数。 2、请个别幼儿数。 二、观察桃子图(教师出示教具) 1、教师提问:“盘子里装着什么?数一数有几盘?每盘有几个?(要求幼儿自己独立数)。 2、让幼儿读一读果盘下面这一排数字: 每个数字各表示哪盘桃子的数量,找出来给他们画上连接线。 3、抽幼儿上前重新排列盘子的位置,和下面一排数字相对应。 三、数一数:画上与图中数目同样多的圆。 1、教师示范一图:在白板上画上五支铅笔(让幼儿准确的说出数量词),同时画上相同数量的个圆圈。 2、让幼儿依次说出剩下各图的数量:

4个卷笔机, 5只铅笔盒, 3 本书。 3、让幼儿独立为物体画上相应的圆圈。 结束部分: 一、教师向家长展示整节的内中讲述重点。 二、教师布置回家作业。 三、发奖花 回家作业 一、看图片写出相应的数字 二、数一数并画○

三、连一连 ★★★★★ ★★★★★ 四、把同样多的用线连起来

○○○○○○○○○○○○○○○○ 六、数一数,在○里涂色 ○○○○○○○○○○ ○○○○○○○○○○ ○○○○○○○○○○ ○○○○○○○○○○

《小数乘小数》微课教学设计

《小数乘小数》微课教学设计 洪湖市第五小学周敏 教学内容《小数乘小数》 教学目标: 1.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使学生掌握在确定积的小数位数时,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2.比较正确地计算小数乘法,提高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概括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和小数点的定位,乘得的积小数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教学过程: 一、引入尝试,讨论算法。 1.展示题目:现在我们来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学校宣传栏的玻璃坏了,需要我们帮忙换一块,需要多大的一块玻璃呢?量得这块宣传栏的长是1.2米,宽是0.8米。求面积怎么列式?(运用长方形面积公式) 1.2 ×0.8= 2. 先把被乘数1.2扩大10倍变成12,积就扩大10倍;再把乘数0.8扩大10倍变成8,积就又扩大10倍,这时的积就扩大了10×10=100倍。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96再缩小100倍。 3.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因数的位数和等于积的小数位数。) 1.2是一位小数,0.8是一位小数,那么积就是两位小数。 4. 计算0.56×0.04 ①先整数乘法法则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 ②怎样点小数点?(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最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③那当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怎样点小数点?(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二、小结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三、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今天这堂课大家运用知识间的联系,探索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生活中有许多小数乘法的问题,希望你们能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

2014-2015小学三年级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专项练习题

乘法练习题姓名-------------- 一、口算 40×3= 900×2= 12×5= 70×8= 32×3= 500×3= 125×8= 300×9= 二、估算 618×6≈ 814×6≈ 71×9≈ 21×5≈ 516×9≈ 49×4≈ 218×4≈ 218×4≈二、用竖式计算。 (一) 31×2= 143×2= 34×5= 20×5= 35×6= 100×9= (三)500×3口算时把500看作()个百,()个百×()=()个百,也就是()。(四)305的5倍是(),8个147相加是()。 (五)338减去108的差,再乘4,积是多少?列式为()。 1、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与任何数相加都得()。 2、60+60+60+60改写成乘法算式是()。 3、最大的一位数乘最小的三位数,积是()。 4、250×8的积的末尾有()个0。 5、有一个三位数,百位上是1,十位上是5,个位上是0,它的3倍是() 6、一部电话816元,5部电话大约花()元。 二、选择。 (一)125+125×0的得数是()。 A.0 B.125 C.250 (二)250×4积的末尾有()个0。 A.1 B.2 C.3 D.4 (三)要使32×的积是两位数,里最大可以填(),要使积是三位数,里最小可以填()。

A.5 B.2 C.3 D.4 (四)一根绳子对折两次后,长是35米,这根绳子原来长()米。 A.70 B.35 C.105 D.140 (五)412×6大约是()。 A.2400 B.3000 C.4000 D.2700 1、55×0×9得()。 A、495 B、55 C、0 2、108×5()108+5。 A、﹥ B、﹤ C、= 3、最大的两位数乘最大的一位数,积是()。 A、三位数 B、四位数 C、三位数或四位数 4、304×5的积中()。 A、有1个0 B、有2个0 C、没有0 5、与128×2不相等的算式是()。 A、128+128 B、2×128 C、128+2 6、0+0+0的结果与()相同。 A、0×3 B、0+3 C、0+4 三、判断。 1、一个三位数乘1,所得的积还是三位数。() 2、在乘法里,积一定比其中的一个因数大。() 3、已知A×B=0,可以确定A、B两个数中至少有一个是0。() 4、0乘3小于0乘7。() 5、一个数乘1一定比这个数乘0大。() 6、一个三位数乘0,积也是三位数。()

微课小数乘法

微课小数乘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①下面各数去掉小数点有什么变化? 0.34 3.5 ②把353缩小到时它的1/10是多少?缩小到它的1/100呢?1/1000呢? 二、引入尝试: 今天我就带领大家一块去买风筝。 1、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及算理。 出示例1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题意,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1)例1:燕子风筝每个3.5元,买3个风筝多少元?(让学生独立试着算一算) (2)汇报结果:谁来汇报你的结果?你是怎样想的?(板书学生的汇报。) 用加法计算:3.5+3.5+3.5=10.5元 3.5元=3元5角 3元×3=9元 5角×3=15角 9元+15角=10.5元 用乘法计算:3.5×3=10.5元 3.5元=35角35×3=105 105角=10元5角=10.5元 理解3种方法,重点研究第三种算法及算理。 (3)理解意义。为什么用3.5×3计算? 3.5×3表示什么?(3个3.5或3.5的3倍.) (4)初步理解算理。怎样算的? 把3.5元看作35角 3.5元扩大10倍 3 5 ×3 × 3 1 0. 5 元缩小到它的1/10 1 0 5 105角就等于10.5元 (5)买5个4.8元的风筝要多少元呢?会用这种方法算吗?P2做一做 2、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象这样的3.5元的几倍同学们会算了,那不代表钱数的0.72×5你们会算吗?能不能将它转化为已学过的知识来解答呢?(生试算,指名板演。) (1)生算完后,小组讨论计算过程,然后板书,并指名说是如何算的. (2)强调依照整数乘法用竖式计算。 (3)示范:0. 7 2 扩大100倍7 2 × 5 × 5 3.6 0 缩小到它的1/100 3 6 0 引导性提问: 0.72变成72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72×5算完了,再该怎么办? 为什么要缩小到它的1/100? (4) 回顾对于0.72×5,刚才是怎样进行计算的? 使学生得出:先把被乘数0.72扩大100倍变成72,被乘数0.72扩大了100倍,积也随着扩大了100倍,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360再缩小到它的1/100。(提示:根据小数的

一年级数学思维练习题

一年级数学思维练习题(13套)学校:班级:姓名: 一年级思维训练题1 班级姓名 1、晾晒1块手帕.要用2只夹子;2块手帕.要用3只夹子;11块手帕.要用()只夹子. 2、老师带了一些小朋友去看电影.一共买了11张票.问和老师一起看电影的有()个小朋 友. 3、8名女同学站成一排.每隔2名女同学插进3名男同学.共插进()名男同学. 4、把2、3、4、5分别填入()中.每个数只能用一次. ()+()-()=() 5、小朋友排队.小平的左面有4个人.右面有8个人.这一行有()个人. 6、小朋友排队.从左数过来小平是第4个.从右数过来是第8个.这一行有()个人. 7、按规律写数. 8、 15、10、13、12、11、()、() 1、4、3、6、5、()、() 1、2、4、8、()、() 8、 ( )个正方形()个长方形 9、小明、小林和小红一起比体重.结果是小明比小林重.小林比小红重.小明比小红重.他们三 人中()最重.()最轻.

10、小明、小红、小林进行100米跑步比赛.小明用了13秒.小林用了12秒.小红用了11秒.那 么.()是第一.()是第二. 11、强强的体重是27千克.芳芳的体重是25千克.东东的体重居于第三. 他和强强体重相差5千克.东东的体重是()千克. 一年级思维训练题2 班级姓名 1、小猫、小狗、小兔、小猴、小熊排成一横排做广播操:兔的左边是狗;猴在熊的左边; 猫的右边是狗;猴在兔的右边.()排在队伍的最左边. 2、1、2、4、5、7、8、()、() 15、1、12、1、9、()、()、()、() 75、()、()、60、()、50、()、()、() 10、5、9、6、8、7、7、()、()、() 3、拔河比赛结束后老师买了些饮料给同学们喝.可乐比雪碧多4瓶.可乐比芬达多6瓶.老师买的是()多.多()瓶. 4、举行跳绳比赛.秋秋跳得比丁丁少.小牛跳得比阿婷多.比秋秋少. 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第四名:() 里填上“+”或“-”.使算式成立. 1=1 1=21 1=11 1=9 1=15 6、你能把0、1、2、3、7、8、9填入下面的算式.使等式成立吗? + 7、6()3()2()7()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单元测试卷+答案分析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 一.选择题(共5小题) 1.下面算式中,积的末尾只有两个0的算式是() A.50×20 B.35×40 C.52×40 2.要使258×□的积是三位数,□里最大填() A.2 B.3 C.4 D.5 3.250×80,积的末尾0的个数是() A.2个 B.3个 C.4个 4.406×27的积的中间有()个0. A.1 B.2 C.3 5.50乘80积的末尾一共有()个0. A.2 B.3 C.4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6.计算420×40时,可以先算×,再在积的末尾添上个0,最后得数是. 7.我国刚刚载人飞行圆满成功的“神舟七号”90分钟就可以绕地球飞行一圈,它每小时的飞行速度大约有28122000米,请算一算,神舟七号绕地球飞行一圈的距离约有万千米. 8.填空. (1)3的6倍是. (2)4个8相加,和是. (3)9的5倍是. (4)5与6相乘,积是. (5)一个因数是7,另一个因数是7,积是. 9.小华有45枚邮票,比小明少18枚,小强的邮票等于小华和小明总数的2倍,小强有多少枚邮票? 10.三位数乘三位数,积最大是位数,最小是位数,分别是

和. 11.□22×7的积是四千多,□里可以填. 12.找规律填数. (1)210+220+230+240+250= ×= (2)320+330+340+350= ×=. 13.□5×15,如果积是四位数,□里最小填,积最小是.14.小王有60元钱,小赵的钱数是小王的3倍,小李的钱数是小赵的一半,小李有元钱. 15.一辆玩具汽车的价钱是35元,一辆玩具坦克的价钱比玩具汽车贵13元,买7辆玩具坦克一共要用多少元? 三.判断题(共5小题) 16.一袋大米重10千克,100袋大米重1吨..(判断对错) 17.62×50,积的末尾只有1个0..(判断对错) 18.一个因数的中间有0,则积的中间也一定有0.(判断对错)19.125×4×8×25=(125×8)×(4×25)..(判断对错)20.127×3×2的积与127×5一样大.(判断对错) 四.计算题(共2小题) 21.用竖式计算. 98×7=95×6=248×4= 134×3=305×6=340×4= 22.我会算. 25×5=160×3=130×7=44×2=420×3= 340×80=406×34=35×5=6×284=12×208=

第6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1.口算乘法第2课时练习课

第 6 单元多位数乘一 位数 1. 口算乘法 第 2 课时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材练习十二第5~11题。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及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感受学习数学的使用价值,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正确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 难点:理解口算方法和思路,培养数学思维习惯。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练习教师活动: 1.口算。 10X4= 10X 6= 21X 4= 500X 6= 13X 2= 3000X 5= 你能说说在口算这些题目时,你是怎样想的? 2.前面我们学习了口算乘法,今天我们就通过一些练习继续来解决一些与口算乘法有关的问题。 板书课题:练习课。 学生活动: 1. 回忆有关口算乘法的知识,并回答问题。

2. 了解课堂所要学习的内容。 二、师生互动,解决问题教师活动: 1. 练习十二第7 题。 1)投影出示第7 题。 让学生以竞赛的形式完成。 2. 练习十二第5 题。 1)独立审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2)组内交流。 3.练习十二第6 题。 1)从图中你收集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2)如何列式解决问题? 3)怎么计算?你是怎么想的? 4.练习十二第8 题。 1)说说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2)如何列式解决问题? 3)尝试计算,然后反馈你是怎样计算的。 5.练习十二第9 题。 1)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学生练习计算。 3)交流汇报。 6.练习十二第10 题。

学生尝试写出算式,能写几个就写几个。 7.练习十二第11 题。 让学生独立审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提问:你能看懂这张表吗? 每个空格代表经过几个月后,张宏节省了多少钱)让学生口答表中数据。 提问:张宏半年节省了多少钱,应该是指什么? 到了第6 个月,已经是半年节省的总数了,每个月节省20 元,半年即6X 20=120 (元门学生活动: 1. 学生读题,并迅速说出口算结果。 2. 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3.学生独立解决后,全班交流。 4.学生回答教师提问后,独立完成。 5.学生知道积是240,需逆向思考乘法算式是哪几个。把四个答案都 写出来,有两种思路: 1 )从小到大列。 30X 8、40X 6、60X 4、80x 3。 2)找对子。 30X 8=240,80X 3=240;40X 6=240,60X 4=240。 6.学生自主探索,在教师引导下合作交流。 三、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对口算乘法又有什么样的认识?它们在生活中的作用大吗?请具体说一说。 教学反思】本课是在第1课时基础上的巩固与拓展,一方面要继续在课中让学生多说算理,大面积培养学生表述能力与口算能力;另一方面在练

多位数乘一位数练习题

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 一、算一算。 70×6= 4×900= 9×80= 600×6= 5×500= 800×4= 5×800= 8×70= 600×9= 22×3= 6×20= 5×40= 24×10= 700×2= 9×90+195= 400-4×80= 120×2= 4×40= 90×5= 200×4= 二、判断。(对的在括号内画"√",错的画"×") 1、300×2既表示2个300连加又表示300的2倍是多少。() 2、200×5,积的末尾有2个零。() 3、80×6和60×8的的数相同。() 4、一个两位数乘3,积可能是两位数,也可能是三位数。() 5、60个3的和是63。() 三、连线。 46 560 150 360 60×6 5×30 80×7 23×2 四、填一填。 每个11元每个30元每个20元 10个()元 4个()元 6个()元 6个()元7个()元 8个()元

六、解决问题。 1、养殖场养鸭90只,养的鸡是鸭的7倍,养殖场一共养了多少只鸡鸭? 2、李明买了20个6角的练习本和30枝8角的铅笔。 (1)一共要付多少钱?(2)李明给售货员50元钱,应找回多少钱? 3、东东有30本课外书,小明课外书的本书是东东的3倍,东东比小明少多少本课外书? 拓展提升: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40×()=120 ()×70=490 ()×()=240 ()×()=240 ()×()=240 ()×()=240

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 2等级:优良中差改错 口算 30×3= 10×8= 7×90= 40×2= 30×2+6= 20×8+9= 40×4+8= 12×40-390= 一、列竖式计算。 34×2= 21×4= 33×3= 32×3= 423×2= 221×4= 213×3= 313×3= 二、填一填。 1、30千克的6倍是( );30是6的( )倍。 2、35×4表示()个()连加,也表示()的()倍是多少。 3、6乘7个于是()个十,是()。 4、4个12的和与4的()倍相等。 5、写出两道整十数乘一位数,积是720的算式:()、()。 6、在○里填上“>”、“<”或“=”。 134×2○200234×2○659240×2○120×4 34×2○42×2 321×2○213×3 86○34×2 三、算一算。

三年级数学上册.6 多位数乘一位数练习课

练习课 ?教学内容 完成教科书P58~59“练习十二”第4~10题。 ?教学目标 1.巩固整十数、整百数、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能熟练、正确进行口算。 2.运用乘法口算解决问题,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查漏补缺,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口算方法。 ?教学重点 全面掌握口算知识,形成计算技能。 ?教学难点 在解决问题中初步建立乘法模型。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导入练习 1.口算。 完成教科书P58“练习十二”第4题。 师:你能说说在口算这些题目时,你是怎样想的吗? 【学情预设】两位数与一位数相乘时,先用两位数的十位与一位数相乘,再用两位数的个位与一位数相乘,最后将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设计意图】巩固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 2.明确学习目标。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口算乘法,今天我们就通过一些练习继续来解决一些与口算乘法有关的问题。 二、师生互动,解决问题 1.完成教科书P59“练习十二”第7题。 让学生以竞赛的形式完成。 【设计意图】以表格的方式呈现乘法口算的练习,渗透乘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乘数×乘数=积。 2.完成教科书P58“练习十二”第5题。 师:请同学们独立审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组内交流,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学情预设】预设1:一筒有12只,4筒一共多少只就有4个12相加。 预设2:4筒一共有多少只,就是4个12相加,用乘法计算。 预设3:求一筒一共多少钱,就是用羽毛球的单价乘数量。 预设4:一只羽毛球3元,一筒有12只,就是求12个3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设计意图】让学生独立审题,培养学生寻找信息的能力和认真审题的习惯。小组内交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完成教科书P59“练习十二”第6题。 (1)师:从图中你收集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情预设】用图片的方式呈现数学信息,学生通过观察会发现信息:每瓶矿泉水2元。 (2)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学情预设】买24瓶矿泉水需要多少钱?(3)师:怎么计算?你是怎么想的?◎教学笔记【教学提示】 让学生注意知识的迁移,联系已学的乘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来完成表格。

2014年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测试题(新人教版)

2014年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测试题(新人教版) 班别:姓名: 一、直接写出得数(近似值符号的是估算题) 10×3= 20×4= 300×3= 40×5= 21×6≈ 60×5= 70×6= 90×4= 700×4= 78×7≈ 80×6= 90×3= 500×6= 40×8= 418×4≈ 40×3= 50×8= 70×9= 100×7= 189×8≈ 31×9≈ 67×5≈ 603×7≈ 798×3≈ 二.填空题。 1、30千克的6倍是( );30是6的( )倍。 2、任何数和( )相乘都得原数; ( )加上任何数都得原数。 3、在○填上“>”、“<”或“=”。 21×5○100 42×6○6×42 56×0○56-0 99×5○500 28×1○28+1 14-0○14+0 4、 8个25相加的和是( ); ( )和( )相乘的积是120。 5、一位数乘三位数,积可能是( )位数,也可能是( )位数。 6. 35×4表示()个()连加,也表示()的()倍是多少。 7.6乘7个十是()个十,是()。 8.一个数加上0得(),一个数减去0得(),一个数乘0得()。 9.25的4倍是(),24的5倍是()。 10.4个12的和与4的()倍相等。 11.最大的一位数与最小的三位数的乘积是()。两者之和是()。 三、我会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9乘一个三位数,积是()。 ①三位数②四位数③三位数或四位数 2.2600×5积的末尾有()个0。 ①1 ②2 ③3 3.2□×4的积是两位数,□里最大填()。 ①3 ②4 ③5 4.□42×3的积是四位数,□里最小填()。

《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教学设计

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0页例1,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理解每一步计算的含义;能正确地进行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 2、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4、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及乘法竖式书写的格式,并能正确计算。 2、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 教学准备:幻灯投影仪,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复习铺垫 本节课大家是否准备好和老师一起跑向终点,完成今天的学习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那我就来检查一下了!——完成下面口算题 2×4= 3×5= 3×2= 7×6= 8×9= 5×8= 6×8= 9×4= 4×4= 1×8=

2+2+2+2+2= 10×3= 12+12+12+12=( )×( ) (设计意图:检查学生的乘法口诀是否熟练,并认识到求几个 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简便计算 板书:几个相同加数求和——用乘法计算) 师:原来加法和乘法真是一对好朋友,他们有着如此密切的联系,计算复杂加法时可以用乘法简便计算,计算不会的乘法时,也可以想想它对应的加法算式。 接下来就由我们的老朋友带领我们开始今天的学习吧! 出示: 用数字()表示。其中2在()位,表示()个() 1在()位,表示()个()学生自己在作业纸上完成后订正。 (设计意图:准确掌握每个数位上数的意义,为后面的乘法计 算打好基础) 紧接着出示:,思考:现在有多少根小棒? 二、探讨交流发现计算方法——两位数乘一位数 1、尝试计算。 师:用什么方法计算?怎么列式?(独立思考) 2、师生互动,交流算法。

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答案)

仅供参考小学教育资料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 第1 页共9 页

一年级思维训练题(一) 1、晾晒1块手帕,要用2只夹子;2块手帕,要用3只夹子;11块手帕, 要用(12)只夹子。 2、老师带了一些小朋友去看电影,一共买了11张票。问和老师一起看电影 的有(10)个小朋友。 3、8名女同学站成一排,每隔2名女同学插进3名男同学,共插进(9) 名男同学。 画图法:用○代表女生,用□代表男生。 ○○□□□○○□□□○○□□□○○ 4、把2、3、4、5分别填入()中,每个数只能用一次。 (3)+(4)-(2)=(5) 5、小朋友排队。小平的左面有4个人,右面有8个人。这一行有(13)个 人。 6、小朋友排队。从左数过来小平是第4个,从右数过来是第8个。这一行 有(11)个人。 7、按规律写数。 15、10、13、12、11、(14)、(9) 1、4、3、6、5、(8)、(7) 第2 页共9 页

第 3 页 共 9 页 1、2、4、8、(16)、(32) 8、小明、小红、小林进行100米跑步比赛。小明用了13秒,小林用了12 秒,小红用了11秒。那么,(小红)是第一,(小林)是第二。 9、拔河比赛结束后老师买了些饮料给同学们喝,可乐比雪碧多4瓶,可乐 比芬达多6瓶。老师买的是( 可乐 )多。 一年级思维训练题(二) 1、小猫、小狗、小兔、小猴、小熊排成一横排做广播操:兔的左边是狗; 猴在熊的左边;猫的右边是狗;猴在兔的右边。( 小猫)排在队伍的最左边。 2、举行跳绳比赛。秋秋跳得比丁丁少,小牛跳得比阿婷多,比秋秋少。 第一名:(丁丁)第二名:(秋秋)第三名:(小牛)第四名:(阿婷) 3、小明今年6岁,小强今年4岁,2年后,小明比小强大几岁? 6-4=2(岁) 2年后小明比小强大2岁 4、同学们排队做操,小明前面有4个人,后面有4个人,这一队一共有多 少人? 4+1+4=9 5、有一本书,小华第一天看了2页,以后每一天都比前一天多看2页,第 4天看了多少页?

三位数乘两位数微课设计方案22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懒羊羊要去旅游,可以坐什么交通工具去呢?(它想同学们给它一些建议) 2、你们想知道一些交通工具的运行速度吗? (出示六种交通工具的时速的图片) 【设计意图】 以学生们喜爱的动画片中的人物喜羊羊创设情景,能迅速吸引学生,引起他们的注意。(二)探索计算方法 1、出示例1: 故事情节:懒羊羊出发时给灰太郎看见了,于是灰太郎去追喜羊羊。 我们来看看灰太郎能不能追上懒羊羊。 出示:灰太郎骑自行车追,1小时约行16千米。 懒羊羊坐在特快列车上,1小时约行160千米。 师:同学们能追上吗? (1)灰太郎骑自行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 提问:计算这道题时怎样想?怎样列式?如何计算? 小组交流讨论。小组汇报 问:30小时行多少千米? (2)懒羊羊坐特快列车上,3小时行多少千米? 提问:计算这道题时怎样想?怎样列式?如何计算? 小组交流讨论。小组汇报 问:30小时行多少千米? (3)灰太郎马上回家,改坐飞机。(飞机每小时飞800千米) 灰太郎3小时可以飞行多少千米? 提问:计算这道题时怎样想?怎样列式?如何计算? 小组交流讨论。小组汇报 问:30小时行多少千米? (4)最后灰太郎抓住了懒羊羊。 2、小结:三位数乘两位数口算方法。(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还是以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动画中的人物,情节吸引学生进行枯燥的计算,目的使枯燥的计算学习变得有趣。 另外,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把两位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迁移到新课三位数乘两位数中去。(三)尝试练习。 1、懒羊羊给灰太郎抓住的消息传到喜羊羊那,于是喜羊羊马上出发去营救。它来到灰太郎的家。可是门锁着。要打开这把密码锁必须要同学们帮忙。同学们愿意吗? 出示P46做一做(密码就是这些题目的答案) 同学们完成后展示多煤体把灰太郎的房子门打开。 2、门开后经过花园,花园里的花朵挡住了喜羊羊的路,喜羊羊须要同学们帮忙。 P47练习六第1题(每算完一棵花,就倒下让路) 【设计意图】 有了上面例题的讲解和训练,也因为有了旧知识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乘法,所以教师把练习的重点放在引起学生兴趣方面做,让学生在计算学习、练习中减少枯燥的情绪。 (四)巩固新知 1、经过花园,前面就是关着懒羊羊的房间,在但是前面共有三个房间,同学们我们一起找,好

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教案

一 年 级 数 学 思 维 教 案 执教者: 班级:

第一课:介绍数学 介绍自己 了解学生 教学目标 : 1.了解学生。 2.学生了解数学,培养兴趣。 3.了解学生后,把学生分成2个队伍 教学内容:介绍数学这门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1、主要以老师与学生的交流为主。 2、讲趣味数学小故事。 《如果我输了,就做你的夜宵》 “什么游戏?”,小猫很好奇,“快点讲!” “一个简单的数字游戏”,老鼠说,“第一个人说一个1到10的数,第二个人再加一个 1到10的数,先喊到100的人获胜”。 “我先说”,小猫嘿嘿笑道,“你这次输定了。” 第一次,小猫输了。 第二次,小猫又输了。 …… 最后,老鼠得意扬扬地跑了。 沮丧的小猫回到了家. “看吧!早都告诉过你”,猫妈妈说,“学好数学有多重

要!” “那为什么老鼠总能获胜?”小猫疑惑地问到。 小朋友们,你知道答案吗?

第二课:趣味故事 一、故事《棒棒过生日》。 以故事内容激起学生对数的兴趣教学生认识1到10让学生学 会点数即一一对应的识数方法。二、游戏及练习。 1、正确认读10以内的阿拉伯数字指导学生背诵式记数110 2、能从周围生活中发现多种有趣的数字初步了解数字在人们 生活中的实际意义。 3、感受数字的丰富变化体验观察、思考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反映故事内容的图片。 2、5组电话号码及5个不同动物的家。 三、活动过程 1、故事《棒棒过生日》引出110的数字。 2、说数字歌找数字。 1像铅笔细长条2像鸭子水上漂。3像 耳朵听声音4像红旗迎风飘。5像秤钩来卖菜6像哨子笛笛 响。7像镰刀割青草8像麻花拧一道。9像勺子来盛菜10像灯 笼挂得 3、做拍手歌游戏。你拍一我拍一,一只孔雀穿花衣你拍二我 拍二,两只小鸭上河沿你拍三我拍三,三只大雁飞上天你拍四 我拍四,四只熊猫吃竹子你拍五我拍五,五只小猫抓老鼠你拍 六我拍六,六只小猴打悠悠你拍七我拍七,七朵红花真美丽你 拍八我拍八,八只青蛙叫呱呱你拍九我拍九,九只公鸡齐步走

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练习课)

浙江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资源建设多媒体教学课件 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练习课) 使用范围: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81、82页 作者:刘桂芳 单位:浙江省上虞市百官小学 撰稿时间:2011年7月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体验探究的乐趣。 3.熟练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题目,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和检查习惯。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情境,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准确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题目。 ●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仪。 ●设计意图: 本节课是笔算乘法连续进位的练习课,练习内容是课本练习十八6~13题。笔算乘法进位情况比较复杂,在练习中引导学生仔细区别,细心计算是这节课的教学目的之一。在掌握计算方法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本课设计有以下几个特点: 1.改变单调的计算为丰富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计算教学往往只重视算理、算法以及计算技能的训练,强调计算的速度和结果,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态度以及情感体验,忽略了计算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课堂枯燥乏味。为改变这一状况,本课利用教材提供的丰富的教学资源创设富有趣味性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适当调整了教学内容及题目的呈现方式,内容设计有一定的弹性。 为了使不同的学生在自己的基础上有不同的发展,本课适当调整了教学内容及题目的呈现方式,内容设计有一定的弹性。如第8题计算题每组增加了5题,并以小兔子、小蜜蜂比赛形式出现,增加趣味性,在教学中可以分组比赛。改错练习以猪博士考题形式出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第10题改编成同学们熟悉的和谐号动车,并增加了题目的难度,提高了思维训练的难度。 教学过程: 一、复习整理,课堂在线 师:通过这几节课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说学习的收获,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让学生学会整理所学的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学生回忆这几节课的知识,说说自己的收获。)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这节课我们就用学到的这些知识解决问题。 1.比一比,谁先到家。(练习十八第8题) 小兔和小蜜蜂回家都要经过算式桥,比一比谁先到家。 (1)第一组练习全班进行,指名汇报答案,及时评价做得正确的同学。

三年级的多位数乘以一位数的测试题

三年级数学《多位数乘一位数》测试题一、认真读题,谨慎填空。(16%,每小题 2分) 1、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 2、12×5=60,12和5都是乘法中的()数,60是乘法中的()。 3、6个418的和是多少?列式与得数是 ()。 4、要使“341×□”的积是三位数,□内最大可以填();要 使积是四位数,□内最小可填()。 5、三位数乘以一位数,积可能是()位 数,也可能是()位数。 6※、算式X÷Y=15……3,当Y为最大一位数时,X= (),当Y为最小时,X=()。 7、对折3次后的绳子长度是5厘米,这根 绳子长是()厘米。 8※、小苗看一本105页的连环画,第一天看10页,第二天 看的页数是第一天的2倍,第三天应从第()页看起。二、仔细推敲,认真辨 析。(4%) 1、一个三位数乘1,所得的积还是三位数。() 2、在乘法里,积 一定比其中的一个因数大。() 3、已知A×B=0,可以确定A、B两个数中至少 有一个是0。() 4※、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3倍,它们的积 也扩大到原来的3倍。()三、反复比较,慎重选择。(3%) 1、不计算,比 较大小,879×5()879×8。 A、> B、= C、< 2※、a×5=b ×3,则a与b的关系是( )。 A、a=b B、a<b C、a>b D、无法比较 3※、480×2×6的结果与算式()的结果相等。 A、480×4 B、480×8 C、 480×12 四、注意审题,细心计算。(48%) 1、在○里填上+、-、×或÷。 (5%) 0 ○ 10=10 9 ○ 0=0 23 ○ 0=23 4 ○ 4=1 5 ○ 5=0 2、估算。(8%) 398×4 502×2 983×7 636×7 4638×9 2386 ×3 6299×5 6809×4 3、列竖式计算。(8%) 235×7 649×5 5084×9 4207×5 4、脱式计算。(15%) 6×409-2300 528+323 -60×8 1100×5-(560+690) 7×(555-377) 200-(76+40×3) 220-(45×3-6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