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四存货习题

项目四存货习题
项目四存货习题

项目四存货习题 Revised by BLUE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2,2020.

项目四存货

一、本章重点

1.存货的确认条件和存货的初始计量;

2.原材料的实际成本法和计划成本法的核算;

3.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认方法;

4.存货期末计量方法;

5.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

二、本章难点

1.原材料的计划成本法下的核算;

2.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认方法;

3.存货跌价准备的核算;

4.存货期末计量方法;

5.数量进价金额核算法和售价金额核算法的运用。

实务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出租包装物发生修理费时,应通过()账户核算。

A.销售费用

B.其他业务成本

C.生产成本

D.管理费用

2.关于“材料成本差异”账户说法正确的有()。

A.该账户的借方登记超支差额

B.该账户的贷方登记超支差额

C.该账户的月末余额只能在贷方

D.该账户按供应单位设置明细账

3.某企业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发出存货,钢筋的计划成本为1000元/吨,本月发出钢筋20吨,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为%,则本月发出钢筋应分担的材料成本差异额()。

元元元元

4.下列各项物品中不属于企业的存货的有()。

A.在途物资

B.委托加工物资

C.自制半成品

D.特种储备物资

5.出借包装物发生的包装物摊销费,应列入()。

A.管理费用

B.销售费用

C.主营业务成本

D.其他业务成本

6.企业在具体运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时,需要进行账务处理的情况是()。

A.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

B.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

C.可变现净值等于成本

D.以上都需要进行账务处理

7.()计价方法平时在明细账中只登记发出材料的数量,月末计算登记全月发出材料的金额。

A.先进先出法

B.移动加权平均法

C.后进先出法

D.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

8.某企业采用“五五摊销法”对低值易耗品进行摊销,本月企业领用库存新的低值易耗品一批,成本为3000元,则本月应摊销()元。

9.下列原材料相关损失项目中,应记入管理费用的是()。

A.自然灾害造成的原材料损失

B.人为责任造成的原材料损失

C.计量差错引起的原材料盘亏

D.原材料运输途中发生的合理损耗

10.下列各项支出中,可能不计入存货成本的项目是()。

A.购进存货时的进项增值税

B.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

C.购买存货而发生的运输费

D.购买存货而交纳的消费税

11.按照规定,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下,对成本与可变现净值进行比较,以确定当期存货跌价准备金额时,一般应当()。

A.分别单个存货项目进行比较

B.分别存货类别进行比较

C.按全部存货进行比较

D.企业根据实际情况作出选择

12.商品流通企业对于存货的附带成本一般应计入()。

A.存货成本

B.期间费用

C.销售成本

D.营业外支出

13.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时,月末发出材料应分摊的成本差异,如是超支

差异,应记入()。

A.“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的借方

B.“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的贷方

C.“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的借方或贷方

D.其他账户

14.某企业期末“工程物资”科目的余额为100万元,“发出商品”科目的余额为50万元,“原材料”科目的余额为60万元,“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贷方余额为5万元。“存货跌价准备”科目的余额为20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该企业资产负债表中

“存货”项目的金额为( )万元。

15.某股份有限公司从2010年1月1日起对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价,成本与可变现净值的比较采用单项比较法。该公司2010年12月31日A、B、C三种

存货的成本分别为30万元、21万元、33万元;A、B、C三种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分别为28万元、25万元、33万元。该公司当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中反映的存货净额为( )万元。

15.存货清查中,盘亏与毁损的存货,由于自然灾害、意外事故造成的,扣除保险公

司赔偿后的净损失,经批准,应记入()。

A.“待处理财产损溢”

B.“营业外支出”

C.“其他应收款”

D.“管理费用”

16.下列不通过“周转材料——包装物“核算的项目是()。

A.生产领用包装物

B.出租包装物

C.用于储存产品而不对外出售的包装物

D.出借包装物

17.某企业对发出的存货采用先进先出法计价,本月期初钢材的数量为100吨,单位为1 200元/吨,本月3日购入一批,数量为100吨,单价1 000元/吨,本月10日发出钢材200吨,则本月发出存货的价值为()元。

万万万万

18.某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2009年4月购入A材料1 000公斤,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买价为30 000元,增值税额为5 100元,该批A材料在运输途中发生1%的合理损耗,实际验收入库990公斤,在入库前发生挑选整理费用300元。该批入库A材料的实际总成本为( )元。

700 997 300 400

19.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委托加工材料因增值而交纳的增值税,计入()。

A.“委托加工物资”

B.“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C.“材料成本差异”

D.“管理费用”

20.下列各项资产中,()不属于存货范围。

A.委托加工材料

B.委托代销商品

C.租入包装物

D.在途材料

二、多项选择题

1.存货的成本包括()。

A.采购成本

B.加工成本

C.主营业务成本

D.其他成本

2.企业出租包装物摊销时,可以采用的摊销方法有()。

A.实际成本法

B.一次摊销法

C.计划成本法

D.五五摊销法

3.用于储存和保管产品、材料而不对外出售的包装物,应按其价值大小和使用年限长短,

分别在()或()账户核算。

A.周转材料——包装物

B.原材料

C.固定资产

D.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

4.在“周转材料——包装物”账户核算的包装物是指()。

A.一次性消耗的包装材料

B.用于储存和保管产品、材料而不对外出售、出租和出借的包装物

C.用于包装本企业产品,并对外出租和出借的包装物

D.用于包装本企业产品,并对外出售的包装物

5.“材料成本差异”科目贷方核算的内容有()。

A.购入材料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

B.购入材料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

C.发出材料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

D.发出材料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

6.下列属于发出存货计价方法的是()。

A.先进先出法

B.后进先出法

C.加权平均法

D.个别计价法

7.下列应计入存货采购成本的是()。

A.买价

B.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

C.增值税

D.进口关税

8.下列各项中,应作为原材料进行核算和管理的是()。

A.原料及主要材料

B.修理用备件

C.包装材料

D.出租包装物

9.下列业务中,通过“其他业务收入”核算的是()。

A.销售材料取得的收入

B.出租包装物的租金收入

C.随商品出售,单独计价的包装物收入

D.出借包装物收到的押金

10.下列项目中,应作为销售费用处理的有()。

A.销售材料的成本

B.出租包装物的摊销额

C.随商品出售,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的成本

D.出借包装物的摊销额

三、判断题

1.为了安全生产、劳动保护而发给职工的工作服、工作鞋和各种劳动保护用品不能列为低值易耗品。

()

2.随同产品出售单独计价的包装物应按出售包装物的收入记入“主营业务收入”。

()

3.先进先出法是指根据后入库先发出的原则,对于发出的存货,以后入库的单价进行

计价,从而计算发出存货成本的方法。

()

4.盘盈存货的计价应按照同类或类似存货的市场价格,作为实际成本。

()

5.同一项资产,在不同的企业可能分属存货和固定资产。

()

6.购入材料在运输途中发生的合理损耗不需单独进行账务处理。

()

7.当存货的可变现净值高于其实际成本时,应将原存货跌价准备中已有的金额全部冲减,但最多将存货跌价准备冲减至零为止。

()

8.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不仅影响着资产负债表中资产总额的多少,而且也影响利润表

中的净利润。 ( )

9.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时,如果期末存货的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时,资

产负债表中的存货仍按期末账面价值列示。

()

10.商品流通企业购进商品所发生的采购费用和储存费用应计入商品成本。

()

11.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及制造费用应计入当期损益,不得计入存货成本。()

12.甲企业向乙企业购入一批原材料存放在乙企业的仓库内,但货款已经支付,发票已开。有人认为该存货是乙企业的。

()

13.“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中的“成本”是指重置成本。

() 14.按计划成本对发出材料计价,可以剔除材料单价变动对车间材料耗费的影响,便于考核车间的经济效果。

()

15.未经批准转销前,存货的盘盈应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进行核算。

()

16.构成产品组成部分的包装物,在领用时,其成本计入企业的“销售费用”账户。()

17.物资采购明细账必须按材料总账科目设置。

()

18.对于已霉烂变质的存货,企业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

19.凡在盘存日期,法定所有权属于企业的存货,不论其存放地点在何处,均视为企业的存货。

()

20.委托代销商品属于企业的存货。

()

四、计算及会计处理题

(一)2010年3月1日,甲公司存货数量3 000件,成本为15 000元,3月期末结存5 100件,3月份购货情况如下表:

要求:1.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计算发出存货成本,并登记材料明细分类账。

2.假设发出存货的20%车间领用,80%生产领用,作出相关会计处理。

(二)甲企业购入A材料,2009年6月1日有关账户的期初余额如下:

1.原材料账户:A材料2 000千克计划单价10元金额20 000元

2.材料成本差异账户(借方余额):720元

月份发生下列有关经济业务:

(1)6月1日银行转来乙公司的托收凭证,金额为19 710元,内附增值税专用发票一张,开列A材料1 500千克,每千克11元,货款计16 500元,增值税额为2 805元,运杂费凭证一张,金额405元,经审核无误立即承付。

(2)6月2日仓库转来收料单,1日乙公司购入A材料已到,验收入库,予以转账。

(3)6月9日向丙企业赊购A材料3 000千克,单价9元,货款计27 000元,增值税4 590元,运费500元,A材料已验收入库,款未付。

(4)6月12日甲企业用银行存款支付9日购买丙企业A材料的款项。

(5)6月14日银行转来丙企业有关托收凭证,金额为28 080元,内附增值税专用发票一张,开列A材料2 000千克,货款为24000元,增值税为4 080元,运杂费由对方承付,经审核无误,予以支付。

(6)6月16日仓库转来通知,14日从丙企业发来的A材料到达,并准备验收入库,入库盘点时发现短缺200千克,其中50千克属于正常损耗,150千克由运输单位赔偿。(假设该材料市价与成本价相同)

(7)本月共发出A材料6 000千克,全部用于生产甲产品。

要求:(1)根据上述资料作出有关账务处理。

(2)用两种方法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将本月发出的材料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并作出相关的会计分录。

(三)甲企业出租包装物一批,实际成本30 000元,收到押金35 000元存入银行,同时每月收到租金2 500元,经一段时间后企业退还包装物押金,同时报废包装物,收到残料1 500元并验收入库。

要求:作出相关账务处理。

(四)甲公司领用专用工具一批,其中生产领用40 000元,生产车间领用50 000元,其中生产领用的工具使用报废后,残料作价3 000元入库。

要求:分别运用一次摊销法、五五摊销法对低值易耗品进行摊销,并作出有关会计分录。

存储管理习题整理(DOC)

1.某虚拟存储器的用户编程空间共32个页面,每页为1KB,内存为16KB。假定某时刻一用户页表中已调入内存的页面的页号和物理块号的对照表如下: 计算逻辑地址0A5C(H)所对应的物理地址(要求写出分析过程)。 解: 逻辑地址0A5C(H)所对应的物理地址是125C(H)。 分析页式存储管理的逻辑地址分为两部分:页号和页内地址。 由已知条件“用户编程空间共32个页面”,可知页号部分占5位;由“每页为1KB”,1K=210,可知内页地址占10位。由“内存为16KB”,可知有16块,块号为4位。 逻辑地址0A5C(H)所对应的二进制表示形式是:000 1010 0101 1100 ,根据上面的分析,下划线部分为页内地址,编码“000 10”为页号,表示该逻辑地址对应的页号为2。查页表,得到物理块号是4(十进制),即物理块地址为:01 00 ,拼接块内地址10 0101 1100,得01 0010 0101 1100,即125C(H)。 (1分),得01 0010 0101 1100(1分),即125C(H)(1分)。 2、设某程序大小为460字,并且他有下面的存储访问序列: 10、11、104、170、73、309、185、245、246、434、458、364 设页面大小是100字,请给出该访问序列的页面走向,又设该程序基本可能用内存是200字,采用先进先出置换算法(FIFO),求出其缺页率。如果采用最佳置换算法(OPT),其缺页中断率又是多少?(注:缺页率=缺页次数/访问页面总数) 、现有一个作业,在段式存储管理的系统中已为其主存分配,建立的段表内容如下: 注:括号中第一个元素为段号,第二个元素为段内地址。 解:

存货核算业务测试题及答案

存货核算业务测试题 班级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 1.出租包装物发生修理费时,应通过()账户核算。 A.销售费用 B.其他业务成本 C.生产成本 D.管理费用 2.关于“材料成本差异”账户说法正确的有()。 A.该账户的借方登记超支差额 B.该账户的贷方登记超支差额 C.该账户的月末余额只能在贷方 D.该账户按供应单位设置明细账 3.某企业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发出存货,钢筋的计划成本为1000元/吨,本月发出钢筋20吨,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为0.2%,则本月发出钢筋应分担的材料成本差异额()。 A.20元 B.40元 C.30元 D.10元 4.下列各项物品中不属于企业的存货的有()。 A.在途物资 B.委托加工物资 C.自制半成品 D.特种储备物资 5.出借包装物发生的包装物摊销费,应列入()。 A.管理费用 B.销售费用 C.主营业务成本 D.其他业务成本 6.企业在具体运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时,需要进行账务处理的情况是()。 A.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 B.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 C.可变现净值等于成本 D.以上都需要进行账务处理 7.()计价方法平时在明细账中只登记发出材料的数量,月末计算登记全月发出材料的金额。 A.先进先出法 B.移动加权平均法 C.后进先出法 D.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 8.某企业采用“五五摊销法”对低值易耗品进行摊销,本月企业领用库存新的低值易耗品一批,成本为3000元,则本月应摊销()元。 A.0 B.750 C.1500 D.3000 9.下列原材料相关损失项目中,应记入管理费用的是()。 A.自然灾害造成的原材料损失 B.人为责任造成的原材料损失 C.计量差错引起的原材料盘亏 D.原材料运输途中发生的合理损耗 10.下列各项支出中,可能不计入存货成本的项目是()。 A.购进存货时的进项增值税 B.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 C.购买存货而发生的运输费 D.购买存货而交纳的消费税 11.按照规定,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下,对成本与可变现净值进行比较,以确定当期存货跌价准备金额时,一般应当()。 A.分别单个存货项目进行比较 B.分别存货类别进行比较 C.按全部存货进行比较 D.企业根据实际情况作出选择 12.商品流通企业对于存货的附带成本一般应计入()。 A.存货成本 B.期间费用 C.销售成本 D.营业外支出 13.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时,月末发出材料应分摊的成本差异,如是超支差异,应记入()。 A.“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的借方 B.“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的贷方 C.“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的借方或贷方 D.其他账户 14.某企业期末“工程物资”科目的余额为100万元,“发出商品”科目的余额为50万元,

存货成本的计价法方及应用教学设计

课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 授课人:胡罗燕

一、 教材分析 二、 学情分析 1、 生源情况:大部分学生理论知识不扎实,学习基础差,且具有不良的学习习惯,缺乏社会实践锻炼能力和生活观察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差,但喜欢动手。 2、 学习基础:学习本节内容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第四章存货的第一节存货及在《基础会计》中已学过账簿的登记规则,对存货的相关知识具有一定的印象和基础,在存货明细账的登记也能得心应手,有利于教师对存货计价方法的阐述。 三、 教学目标

四、教学重难点及解决方法 教学重点:运用先进先出法计算存货的实际成本及期末存货价值的确定。 教学难点:采用先进先出法登记存货明细账。 解决方法:对于教学重难点,教师应在理论讲解的基础上,多举例,结合学生感兴趣的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让学生自己动手,解决学习疑难。 五、教学方法及突破 专业课教学内容枯燥,理论易于实际脱节,学生被动学习,学习效果差。所以,本着“教为主导、学位主体、疑为主轴、练为主线”的原则,以启发教学为主导,结合学生实际及案例分析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教学任务。

1、教为主导: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应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2、学为主体:学生始终是课堂活动的主体,教师应该创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 变“一言堂”为“群言堂”,使学生充分参与,积极表现。 3、疑为主轴:改变教师“满堂灌”的做法,要求教师既要善于向学生提出问题, 又要善于引导学生提问题。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树立问题意识。因为多问,是创新教学的关键。让学生在解决一个个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一个个知识点。 4、练为主线:采用“问题教学”法,创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引导学生积极 参与课堂活动,但作为课堂活动组织者的教师,还应该组织学生多练习,同时在练习的过程中检验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突破主要考虑三条主线:

计算机操作系统存储管理练习题

一、选择 1.分页存储管理的存储保护是通过( )完成的. A.页表(页表寄存器) B.快表 C.存储键 D.索引动态重定 2.把作业地址空间中使用的逻辑地址变成存中物理地址称为()。 A、加载 B、重定位 C、物理化 D、逻辑化3.在可变分区存储管理中的紧凑技术可以---------------。 A.集中空闲区 B.增加主存容量 C.缩短访问时间 D.加速地址转换 4.在存储管理中,采用覆盖与交换技术的目的是( )。 A.减少程序占用的主存空间 B.物理上扩充主存容量 C.提高CPU效率 D.代码在主存中共享 5.存储管理方法中,( )中用户可采用覆盖技术。 A.单一连续区 B. 可变分区存储管理 C.段式存储管理 D. 段页式存储管理 6.把逻辑地址转换成物理地址称为()。 A.地址分配 B.地址映射 C.地址保护 D.地址越界 7.在存分配的“最佳适应法”中,空闲块是按()。 A.始地址从小到大排序 B.始地址从大到小排序 C.块的大小从小到大排序 D.块的大小从大到小排序 8.下面最有可能使得高地址空间成为大的空闲区的分配算法是()。A.首次适应法 B.最佳适应法 C.最坏适应法 D.循环首次适应法 9.那么虚拟存储器最大实际容量可能是( ) 。 A.1024K B.1024M C.10G D.10G+1M 10.用空白链记录存空白块的主要缺点是()。 A.链指针占用了大量的空间 B.分配空间时可能需要一定的拉链时间 C.不好实现“首次适应法” D.不好实现“最佳适应法” 11.一般而言计算机中()容量(个数)最多. A.ROM B.RAM C.CPU D.虚拟存储器 12.分区管理和分页管理的主要区别是()。 A.分区管理中的块比分页管理中的页要小 B.分页管理有地址映射而分区管理没有 C.分页管理有存储保护而分区管理没有 D.分区管理要求一道程序存放在连续的空间而分页管理没有这种要求。13.静态重定位的时机是()。 A.程序编译时 B.程序时 C.程序装入时 D.程序运行时 14.通常所说的“存储保护”的基本含义是() A.防止存储器硬件受损 B.防止程序在存丢失 C.防止程序间相互越界访问 D.防止程序被人偷看 15.能够装入存任何位置的代码程序必须是( )。 A.可重入的 B.可重定位

存货发出的四种计价方法及举例

存货发出的四种计价方法及举例 先进先出法: 先进先出法是指根据先入库先发出的原则,对于发出的存货以先入库存货的单价计算发出存货成本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的具体做法是:先按存货的期初余额的单价计算发出的存货的成本,领发完毕后,再按第一批入库的存货的单价计算,依此从前向后类推,计算发出存货和结存货的成本。 移动加权平均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指以每次进货的成本加上原有存货的成本,除以每次进货数量加上原有存货数量,据以计算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作为下次进货前计算各次发出存货成本依据的一种方法,公式如下: 存货单位成本=(原有库存存货实际成本+本次进货的实际成本)/(原有库存存货数量+本次进货数量); 本次发出存货成本=发出存货数量*发货前存货的单位成本 例:某企业3月1日存货结存数量为200件,单价为4元;3月2日发出存货150件;3月5日购进存货200件,单价4.4元;3月7日发出存货100件。在对存货发出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的情况下,3月7日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为()元。 A.648 B.432 C.1 080 D.1 032 [答案] A [解析] 3月5日购进存货后单位成本=(50×4+200×4.4)÷(50+200)=4.32(元);3月7日结存存货的成本=(200-150+200-100)×4.32=648(元)。 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 加权平均法,亦称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是指以当月全部进货数量加上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去除当月全部进货成本加上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当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的一种方法。 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月初结存货成本+本月购入存货成本)/(月初结存存货数量+本月购入存货数量) 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数量×存货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本期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期发出存货的数量×存货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或=期初存货成本+本期收入存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 例:某企业甲材料10月份的收发数额如下: (1)期初余额100件,单价10元; (2)10日收入50件,单价11元; (3)12日领用60件; (4)20日收入80件,单价8元; (5)26日领用120件。 要求: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该月份发出甲材料的单价及本月领用该材料的成本。(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答案]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发出单价为:(100×10+50×11+80×8)÷(100+50+80)=9.52元/件 因此本月领用材料的成本为(60+120)×9.52=1713.6(元)

存储管理练习题一带答案

. 存储管理练习题一一、单项选择题采用可重入程序是通过使用()的方法来改善响应时间的。1. B 改变时间片长短 A 减少用户数目 D 减少对换信息量 C 加快对换速度 (D可重入程序是指该程序被某进程调用,但还未结束,又被另一个进程调用。 可重入程序是通过减少对换信息量来改善系统响应时间的。 可重入程序主要通过共享来使用同一块存储空间的,或者通过动态链接的方式将所需的程序段映射到相关进程中去,其最大的优点是减少了对程序段的调入调出。由此来减少对换信息量。 ) 2.段式存储管理中,用于记录作业分段在主存中的起始地址和长度的是() A 基址寄存器和很长寄存器 B 段表 C 界限寄存器 D 上、下限寄存器 答案:B 3.固定分区存储管理中,CPU在执行作业的指令时,均会核对不等式()是否成立,若不成立,则产生地址越界中断事件,中止该指令的执行。 A 界限寄存器≤绝对地址≤最大地址 B 下限地址≤绝对地址<上限地址 C 基址寄存器内容≤绝对地址≤限长寄存器内容 D基址寄存器内容<绝对地址<限长寄存器内容 B答案:固定分区存储管理(适合多道程序设计) 1.分区的定义 固定分区存储管理是把主存储器中可分配的用户区域预先划分成若干个连续区,每一个连续区称为一个分区。 2.固定分区存储管理的特点 (1)分区大小固定 页脚 . (2)分区数目固定。 3.主存空间的分配与回收

存储管理设置“分区分配表”来说明各分区的分配和使用情况。表中指出各分区的起始地址和长度,并为每个分区设置一个标志位。标志位为“0”表示分区空间,非“0”表示分区已被占用。当有作业要装入分区,存储管理分配主存区域时,根据作业地址空间的长度与标志为“0”的分区的长度比较,当有分区长度 能容纳该作业时,则把作业装入该分区,且把作业名填到占用标志位上。否则,该作业暂时不能装入。作业运行结束后,根据作业名查分区分配表,把该分区的 占用标志置成“0”以示空闲。 4.地址转换和存储保护 因作业存放区域不会改变,可采用静态重定位方式把作业装入所在的分区号,且把该分区的下限地址和上限地址分别送入下限寄存器和上限寄存器中。处理器执行该作业的指令时必须核对:“下限地址≤绝对地址≤上限地址”如此等式不成立,产生“地址越界”中断事件。 5.为了提高主存空间的利用率,可以采用如下几种措施: (1)根据经常出现的作业的大小和数量来划分分区,尽可能使各个分区被充分利用。 (2)划分分区时按分区的大小顺序排列,低地址部分是较小的分区,高地址部分是较大的分区。 (3)按作业对主存空间的需求量排成多个作业队列,每个作业队列中的各作业 依次装入一个一个固定的分区中,每次装一个作业;不同作业队列中的作业分别依次装入不同的分区中;不同的分区中可同时装入作业;某作业队列为空时;页脚 . 该作业队列对应的分区也不用来装入其它作业队列中的作业,空闲的分区等到对应作业队列有作业时再被使用。

存储管理练习题一(带答案)

存储管理练习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1.采用可重入程序是通过使用()的法来改善响应时间的。 A 减少用户数目 B 改变时间片长短 C 加快对换速度 D 减少对换信息量 (D可重入程序是指该程序被某进程调用,但还未结束,又被另一个进程调用。 可重入程序是通过减少对换信息量来改善系统响应时间的。 可重入程序主要通过共享来使用同一块存储空间的,或者通过动态的式将所需的程序段映射到相关进程中去,其最大的优点是减少了对程序段的调入调出。由此来减少对换信息量。 ) 2.段式存储管理中,用于记录作业分段在主存中的起始地址和长度的是() A 基址寄存器和很长寄存器 B 段表 C 界限寄存器 D 上、下限寄存器 答案:B 3.固定分区存储管理中,CPU在执行作业的指令时,均会核对不等式()是否成立,若不成立,则产生地址越界中断事件,中止该指令的执行。 A 界限寄存器≤绝对地址≤最址 B 下限地址≤绝对地址<上限地址 C 基址寄存器容≤绝对地址≤限长寄存器容 D基址寄存器容<绝对地址<限长寄存器容 答案:B 固定分区存储管理(适合多道程序设计) 1.分区的定义 固定分区存储管理是把主存储器中可分配的用户区域预先划分成若干个连续区,每一个连续区称为一个分区。 2.固定分区存储管理的特点 (1)分区大小固定

(2)分区数目固定。 3.主存空间的分配与回收 存储管理设置“分区分配表”来说明各分区的分配和使用情况。表中指出各分区的起始地址和长度,并为每个分区设置一个标志位。标志位为“0”表示分区空间,非“0”表示分区已被占用。当有作业要装入分区,存储管理分配主存区域时,根据作业地址空间的长度与标志为“0”的分区的长度比较,当有分区长度能容纳该作业时,则把作业装入该分区,且把作业名填到占用标志位上。否则,该作业暂时不能装入。作业运行结束后,根据作业名查分区分配表,把该分区的占用标志置成“0”以示空闲。 4.地址转换和存储保护 因作业存放区域不会改变,可采用静态重定位式把作业装入所在的分区号,且把该分区的下限地址和上限地址分别送入下限寄存器和上限寄存器中。处理器执行该作业的指令时必须核对:“下限地址≤绝对地址≤上限地址”如此等式不成立,产生“地址越界”中断事件。 5.为了提高主存空间的利用率,可以采用如下几种措施: (1)根据经常出现的作业的大小和数量来划分分区,尽可能使各个分区被充分利用。 (2)划分分区时按分区的大小顺序排列,低地址部分是较小的分区,高地址部分是较大的分区。 (3)按作业对主存空间的需求量排成多个作业队列,每个作业队列中的各作业依次装入一个一个固定的分区中,每次装一个作业;不同作业队列中的作业分别依次装入不同的分区中;不同的分区中可同时装入作业;某作业队列为空时;

作业指导书制定管理规定(升级版-含文件全部附表)

XXXXXXXX有限公司 作业指导书制定管理规定 文件编号: 版本: 编制: 审核: 批准: XXXXX有限公司发布

作业指导书编制管理规定 1.目的 确保生产按操作规范作业,辅料、工具、物料的合理使用,保证产品质量及生产过程顺畅,和作业指导书的制作和管理。 2.范围 管理办法规定了制造生产现场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原则、依据、结构内容、格式、文本要求及应用管理的基本内容。 本管理办法适用于制造中心现场管理的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和管理,其它二级企业可参照执行。 3.规范性引用文件(无) 4.定义 4.1现场标准化作业 以企业现场安全生产、技术活动的全过程及其要素为主要内容,按照企业安全生产的客观规律与要求,制定作业程序标准和贯彻标准的一种有组织活动。 4.2全过程控制 针对现场作业过程中每一项具体的操作,按照技术标准、工艺标准、规程规定的要求,对制造现场作业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细化、量化、标准化,保证作业过程处于“可控、在控”状态,不出现偏差和错误,以获得最佳秩序与效果。 4.3现场作业指导书 对每一项作业按照全过程控制的要求,对作业计划、准备、实施、总结等各个环节,明确具体操作的方法、步骤、措施、标准和人员责任,依据工作流程组合成的执行文件 5.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原则 5.1体现对设备的全过程管理,包括设备验收、运行检修、缺陷管理、技术监督和反 措要求等内容;体现对现场作业的全过程控制。 5.2现场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应依据工程部提供的流程图、控制计划、PFMEA、特殊特

性清单,防错计划书等工艺文件内容和技术标准内容,应施行刚性管理,变更应严格履行审批手续。 5.3应在作业前编制,注重策划和设计,量化、细化、标准化每项作业内容。做到作 业程序有要求,安全有措施,质量有标准,考核有依据。 5.4针对现场实际,进行危险点分析,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5.5应体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编写、审核、批准和执行应签字齐全。 5.6围绕安全、质量两条主线,实现安全与质量的综合控制。优化作业方案,提高效 率、降低成本。 5.7每工序的作业任务编制一份作业指导书。 5.8应规定保证本项作业安全和质量的技术措施、组织措施、工序及验收内容。 5.9以人为本,贯彻安全生产健康环境质量管理体系(XXXEQ)的要求。 5.10概念清楚、表达准确、文字简练、格式统一。 5.11每工序的作业任务应体现工程操作所需时间,应含宽放时间的设定体现。 5.12应结合现场实际由专业技术人员编写(IE),由相应的主管部门审批。 6.作业指导书的编制依据 6.1、流程图、控制计划、PFMEA、特殊特性清单,防错计划书、BOM清单、包装要求等工艺文件和技术指标,总成图等技术标准编制现场的作业指导书。 6.2.在流程图、控制计划、PFMEA、特殊特性清单,防错计划书、BOM清单、包装要求等工艺文件和技术指标,总成图等冻结后,开始编制作业指导书,编制作业指导书按照产品复杂程度不同所需时间也不同,时间范围一般在3-7天内完成。 7.现场作业指导书的应用与管理 7.1应用 7.1.1 各单位按照本导则,参照范本,结合现场实际,具体编写现场作业指导书。 7.1.2 作业指导书须进行专题学习,作业人员应熟练掌握工作程序和要求。 7.1.3 现场作业应严格执行指导书,逐项打勾或签字,并做好记录,不得漏项。 7.1.4指导书在执行过程中,如发现不符合实际、图纸及有关规定等情况,应立即停止

存货管理业务流程

7.2 存货管理业务流程 一、业务目标 1经营目标 1.1确定合理库存,防止存货积压、闲置,造成浪费。 1.2科学保管,保证数量准确、质量合格。 1.3规范存货处置,避免股份公司资产流失。 2财务目标 2.1保证存货账目的真实、准确、完整。 2.2存货成本计价准确。 2.3财务账表与实物核对相符。 3合规目标 3.1存货保管符合国家有关安全、消防、环保等规定。 3.2二、存货交易合同(协议)符合合同法等国家法律、法规和股份公司内部规章制度。 业务风险 1经营风险 1.1存货储量不足,影响生产;储量过高,造成存货成本过大。 1.2对市场的形势把握不当,导致存货跌价损失。 1.3保管不善发生被盗、毁损、事故等,造成资产流失。 1.4长期呆滞造成存货挥发、失效、锈蚀等,导致资产损失。 1.5未及时完整办理保险,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发生地震、洪水、战争等人力不可抗拒的因素,造成巨大 损失。

1.6 存货处置不规范,造成资产流失。 1.7 未经审核,变更合同示范文本中涉及权利、义务条款导致的风 险。 2 财务风险 2.1 财务账目记录有误,造成存货数据失真。 2.2 存货计价错误,导致成本不准确。 2.3 账、实不符造成潜亏(盈)。 3 合规风险 3.1 违反国家有关安全、消防、环保等规定,受到经济处罚。 3.2 存货交易合同(协议)不符合合同法等国家法律、法规和股 份公司内部规章制度,造成损失。 三、业务流程步骤与控制点 1 存货入库 1.1 固体形态存货:公司仓储、质检部门要对存货数量、质量进 行检验,审核到货清单、产品交付清单及剩余存货的退料清 单,并与实物核对无误后,在ERP系统办理入库。 一般物资采购质量检验参见《1.4 一般物资采购供应业务流程》 控制点6.4 。 1.2 液体形态存货:公司仓储(储运)部门根据仓储、质检部门、 生产调度或业务部门预报的通知做好接卸准备,货到后负责质 检、接卸、计量等工作,由经办人员核对无误后,在ERP 系统中 办理入库。

第四章 存货作业与答案

第四章存货作业与答案

第四章存货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某企业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的个别比较法确定期末存货的价值。期初"存货跌价准备"科目的余额为4400元。假设2002年12月31日三种存货的成本和可变现净值分别为:A存货成本30000元,可变现净值30000元;B存货成本15000元,可变现净值14000元;C存货成本50000元,可变现净值48000元。该企业12月31日记入"资产减值损失"科目的金额为(C )元。C A、借方3000 B、借方1400 C、贷方1400 D、贷方3000 : 公司计提跌价准备对2002年利润的影响额为(B)万元。(根据分录确定) A、1 B、5 C、-5 D、10 3.某商场采用毛利率法对商品的发出和结存进行日常核算。2003年7月,甲类商品期初库存余额为15万元。该类商品本月购进为20万元,本月销售收入为25万元,本月销售折让为1万元。上月该类商品按扣除销售折让后计算的毛利率为20%。假定不考虑相关税费,2003年7月该类商品月末库存成本为( B)万元。 A、10 B、15.8 C、15 D、19.2 4.甲公司存货的日常核算采用毛利率计算发出存货成本。该企业2003年4月份销售收入500万元,销售成本460万元,4月末存货成本300万元。5月份购入存货700万元,本月销售收入600万元,发生销售退回40万元。假定不考虑相关税费,该企业2003年5月末存货成本为(B )万元。 A、448 B、484.8 C、540 D、440 5.当物价持续上涨时,存货计价采用先进先出法,会出现的情况是(B )。 A、高估企业当期利润 B、低估企业当期利润 C、高估期末存货价值 D、低估当期销货成本 6.某增值税一般纳税工业企业购进免税农产品一批,支付买价12000元,装卸费1000元,入库前挑选整理费400元,该批农产品的采购成本为(B )元。 A、12000 B、12200 C、13000 D、13400 7.某工业企业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2005年10月9日购入材料一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21200元,增值税额为3604元,该企业适用的增值税征收率为6%,材料入库前挑选整理费为20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则该企业取得的该材料的入账价值应为(D)元。 A、20200 B、21400 C、23804 D、25004 8.某企业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企业,该企业购入甲材料600公斤,每公斤含税单价为50元,发生运杂费2000元,运输途中发生合理损耗10公斤,入库前发生挑选整理费用200元,该批甲材料的入账价值为(C)元 A、30000 B、32000 C、32200 D、32700 9.某企业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为30000元,成本差异为超支200元,本月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为70000元,成本差异为节约700元。当月生产车间领用材料的计划成本为60000元,当月生产车间领用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为(A)元

最新存货发出计价案例

存货发出计价案例

案例:关于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 资料:红星工厂2002年6月A商品的期初结存和本期购销情况如下: 6月1日期初结存150件单价60元计9000元 6月8日销售70件 6月15日购进100件62元计6200元 6月20日销售50件 6月24日销售90件 6月28日购进200件68元计13600元 6月30日销售60件 要求:分别用先进先出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分别对期末存货进行计价并进行本期耗用成本的计算。 分析与解答: 1、先进先出法:

该方法假定“先入库的存货先发出去”,根据这一前提,计入销售或耗用存货的成本应顺着收入存货批次的单位成本次序计算。当然,这仅是为了计价,与物品实际入库或发出的次序并无多大关系。 本案例采用先进先出法计价,库存商品明细分类账的登记结果如下表。

2、加权平均法:又分一次加权平均法和移动加权平均法两种。 采用一次加权平均法,本月销售或耗用的存货,平时只登记数量,不登记单价和金额,月末按一次计算的加权平均单价,计算期末存货成本和本期销售或耗用成本。存货的平均单位成本的计算公式为: 本案例按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期末库存商品成本和本期销售成本,以及库存商品明细账的登记结果,见下表:

从表中可看出,采用一次加权平均法时,库存商品明细账的登记方法与先进先出法基本相同,只是期末库存商品的结存单价为64元,据此计算出存货成本为11520元,本期销售成本为17280元。 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当每次购进单价与结存单价不同时,就需要重新计算一次加权平均价,并据此计算下次购货前的存货成本和销售成本。采用这种方法,可以随时结转销售成本。其平均单价的计算公式为 移动加权平均单价=(前结存金额+本次购入金额)/(前结存数量+本次购入数量)仍以前例,第一批购入后的平均单价为: 移动加权平均单价=(4800+6200)/(80+100)=61.11(元) 第二批购入后的平均单价为: 移动加权平均单价=(2444+13600)/(40+200)=66.85(元) 按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本期各批商品销售成本和结存成本,以及库存商品明细账的登记结果,见下表

第四章 操作系统存储管理(练习题答案)

第四章存储管理 1. C存储管理支持多道程序设计,算法简单,但存储碎片多。 A. 段式 B. 页式 C. 固定分区 D. 段页式 2.虚拟存储技术是 B 。 A. 补充内存物理空间的技术 B. 补充相对地址空间的技术 C. 扩充外存空间的技术 D. 扩充输入输出缓冲区的技术 3.虚拟内存的容量只受 D 的限制。 A. 物理内存的大小 B. 磁盘空间的大小 C. 数据存放的实际地址 D. 计算机地址位数 4.动态页式管理中的 C 是:当内存中没有空闲页时,如何将已占据的页释放。 A. 调入策略 B. 地址变换 C. 替换策略 D. 调度算法 5.多重分区管理要求对每一个作业都分配 B 的内存单元。 A. 地址连续 B. 若干地址不连续 C. 若干连续的帧 D. 若干不连续的帧 6.段页式管理每取一数据,要访问 C 次内存。 A. 1 B. 2 C. 3 D. 4 7.分段管理提供 B 维的地址结构。 A. 1 B. 2 C. 3 D. 4 8.系统抖动是指 B。 A. 使用计算机时,屏幕闪烁的现象 B. 刚被调出内存的页又立刻被调入所形成的频繁调入调出的现象 C. 系统盘不干净,操作系统不稳定的现象 D. 由于内存分配不当,造成内存不够的现象 9.在 A中,不可能产生系统抖动现象。 A. 静态分区管理 B. 请求分页式管理 C. 段式存储管理 D. 段页式存储管理 10.在分段管理中 A 。 A. 以段为单元分配,每段是一个连续存储区 B. 段与段之间必定不连续 C. 段与段之间必定连续 D. 每段是等长的 11.请求分页式管理常用的替换策略之一有 A 。 A. LRU B. BF C. SCBF D. FPF 12.可由CPU调用执行的程序所对应的地址空间为 D 。 A. 名称空间 B. 虚拟地址空间 C. 相对地址空间 D. 物理地址空间 13. C 存储管理方式提供二维地址结构。 A. 固定分区 B. 分页

电子文件管理作业指导

文件分发部门:( )

文件变更历史: History of docume nt cha nging:

1. 目的Aim 规范电子文件的管理程序。 To standardizes the procedure of electronic document management. 2. 范围Scope 本SOP适用于本公司所有的电子版本的GMP文件。 This SOP applies to all our company Selectronic GMP documents. 3. 职责Duty 3.1 QA部负责建立和更新本SOP QA department is responsible to establish and update this SOP. 3.2各部门和车间负责本部门电子文件的管理。 The departments and workshops are responsible to manage their electronic documents. 3.3 QA负责监督全公司电子文件的管理。 QA department is responsible to supervise the electronic document management of entire company. 4. 内容Content 4.1. 制定原则Principle 4.1.1. 所有文件必须同时具有电子版本,电子版本文件的内容和格式必须同纸质版本一致;附属的记录,与源文件放置在同一个文件夹里。Electronic version of each document should be available and consistent with the paper version; subsidiary records should be placed in the same folder together with source document. 4.1.2. 电子版本文件的名称须与文件名称一致,由文件名称和文件编号组成,比如:“文件的分类 与编码SOP ”。 The name of electronic version must be consistent with the paper version, including title and code, for example: “SOP - Taxonomy and code of GMP documents ” . 4.1.3. 电子版本由文件起草人负责,在文件批准后,将最终版本递交给文件管理QA。 After a document approved, the document drafter submits the final electronic version to document administrative QA. 4.1.4. 未递交电子版本的文件,QA部不予发放文件。 QA department shall not dispense a document until the electronic version has been received by QA department.

项目四存货习题

项目四存货习题 Revised by BLUE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2,2020.

项目四存货 一、本章重点 1.存货的确认条件和存货的初始计量; 2.原材料的实际成本法和计划成本法的核算; 3.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认方法; 4.存货期末计量方法; 5.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 二、本章难点 1.原材料的计划成本法下的核算; 2.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认方法; 3.存货跌价准备的核算; 4.存货期末计量方法; 5.数量进价金额核算法和售价金额核算法的运用。 实务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出租包装物发生修理费时,应通过()账户核算。 A.销售费用 B.其他业务成本 C.生产成本 D.管理费用

2.关于“材料成本差异”账户说法正确的有()。 A.该账户的借方登记超支差额 B.该账户的贷方登记超支差额 C.该账户的月末余额只能在贷方 D.该账户按供应单位设置明细账 3.某企业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发出存货,钢筋的计划成本为1000元/吨,本月发出钢筋20吨,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为%,则本月发出钢筋应分担的材料成本差异额()。 元元元元 4.下列各项物品中不属于企业的存货的有()。 A.在途物资 B.委托加工物资 C.自制半成品 D.特种储备物资 5.出借包装物发生的包装物摊销费,应列入()。 A.管理费用 B.销售费用 C.主营业务成本 D.其他业务成本 6.企业在具体运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时,需要进行账务处理的情况是()。 A.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 B.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 C.可变现净值等于成本 D.以上都需要进行账务处理

存货计价方法改变案例.

存货计价方法改变案例 案例介绍: 某市地税稽查局在2003年税收财务大检查中,发现某五金厂2002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对存货成本采用了不同的计价方法。上半年产成品的存货成本采用先进先出法,销售实现后,按账面存货成本结转产品销售成本。但是从2002年7月开始,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产成品成本上涨,在未经税务机关批准的情况下,擅自改变存货计价方法而采用了加权平均法。 资料来源: 载《中国税务报》2003,10月 依据及相关法规: 《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存货》 案例思考题: 1.五金厂改变存货发出方法后,对企业有什么影响? 2.这样的做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讨论与分析: 1.五金厂改变存货发出方法后,2002年产品销售成本 上升了将近400万元,企业该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也相应减少了400万元,少缴企业所得税100万元。 2.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 法》第十八条“各单位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 应当一致,不得随意变更;确有必要变更的,应当按照 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变更,并将变更的原因、情 况及影响在财务会计报告中说明”,第二十六条“公司、 企业进行会计核算不得有下列行为:(三)随意改变费用、成本的确认标准或者计量方法,虚列、多列、不列或者少列费用、成本”之规定,企业关于存货的计价方法一经确定后,即应当按照该方法对存货的收、发、

余等事项进行核算,而且不得随意变更。若确实需要变更的,应当依照法定程序处理。 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第二十四条“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应当自领取税务登记证件之日起15日内,将其财务、会计制度或者财务、会计处理办法报送主管税务机关备案”,以及《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第十二条“纳税人的成本计算方法、间接成本分配方法、存货计价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改变,如确需改变的,应在下一纳税年度开始前报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否则,对应纳税所得额造成影响的,税务机关有权调整”之规定,纳税人的存货计价办法需要在税务机关备案,并且纳税人报送备案的存货计价方法不得任意改变,即使纳税人确实因客观情况的变化,需要改变存货计价办法的,也应当在下一纳税年度开始之前报税务机关批准,然后在下一纳税年度再按税务机关的决定加以改变,在本纳税年度内则不得改变。 对于纳税人未经税务机关批准擅自改变存货计价方法,致使当年度的销售成本升高,从而减少应纳税所得额的,税务机关有权按原适用的存货计价方法调整已结转存货的成本,并相应减少该部分存货的成本,从而将应纳税所得额恢复到当初应有的水平。但是,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及其精神看,擅自改变存货计价方法从而减少当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虽然违反规定而应予纠正,但税务机关仅有权调整应纳税所得额,并据以要求企业补缴税款。税务机关对此种行为,不能对企业加收滞纳金及予以处罚,更不得据此认定构成偷税。

存货监盘业务操作指南讲解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央企事业总部审计一部 存货监盘业务操作指南(试行) 一、总则 (一)为了规范部门审计人员(含审计助理人员,下同)实施存货监盘程序,明确工作要求,保证执业质量,根据根据《独立审计基本准则》、《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26号——存货监盘》及其他相关规定,结合部门工作实践,制定本指南。(二)部门审计人员执行会计报表审计业务,实施存货监盘程序时,应当参照执行;在遇到本指南未明确涉及的特殊情况时,部门审计人员应当运用其专业判断。 二、存货监盘程序前期阶段 (一)编制存货监盘计划前的准备工作 1.提前与被审计单位沟通,明确存货监盘时被审计单位提供的资料; 2.了解存货的内容、性质、各存货项目的重要程度及存放场所; 3.了解存货会计系统及其他相关的内部控制; 4.评估与存货相关的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及重要性; 5.查阅以前年度的存货监盘工作底稿; 6.考虑实地察看存货的存放场所,特别是金额较大或性质特殊的存货; 7.考虑是否需要利用专家的工作或其他审计人员的工作; 8.获取被审计单位存货盘点计划,复核或与管理当局讨论其存货盘点计划。(二)编制存货监盘计划 存货监盘审计现场负责人(以下简称“现场负责人”)应当根据被审计单位存货的特点、盘存制度和存货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等情况,在评价被审计单位存货盘点计划的基础上,编制存货监盘计划,对存货监盘作出合理安排。为防止被审计单位知悉监盘计划后舞弊,存货监盘计划不得提供给被审计单位。存货监盘计划的主要内容: 1.存货监盘的目标、范围及时间安排 存货监盘的目标是获取被审计单位资产负债表日有关存货数量和状况的审计证据,检查存 1 货的数量是否真实完整,是否归属被审计单位,存货有无毁损、陈旧、过时、残次和短缺等状况。 存货监盘范围的大小取决于存货的内容、性质以及与存货相关的内部控制的完善程度和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结果。对存放于外单位的存货,应当考虑实施适当的替代程序,以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存货监盘的时间,包括实地察看盘点现场的时间、观察存货盘点的时间和对已盘点存货实施检查的时间等,应当与被审计单位实施存货盘点的时间相协调。2.存货监盘的要点及关注事项 存货监盘的要点主要包括实施存货监盘程序的方法、步骤,各个环节应注意的问

存储管理习题与解答

存储管理习题与解答-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1、在采用页式存储管理的系统中,某作业J的逻辑地址空间为4页(每页2048字节),且已知该作业的页面映像表(即页表)如下: 试借助地址变换图(即要求画出地址变换图)求出有效逻辑地址4865所对应的物理地址 1、一页大小为2048字节,则逻辑地址4865的页号及页内位移为: 页号 4865/2048=2 页内位移 4865-2048×2=769 然后,通过页表查知物理块号为6,将物理块号与逻辑地址中的页内位移拼接,形成物理地址,即: 6×2048+769=13057

2、设有一页式存储管理系统,向用户提供的逻辑地址空间最大为16页,每页2048字节,内存总共有8个存储块,试问逻辑地址至少应为多少位? 存储空间有多大? 2、每页2048字节,所以页内位移部分地址需要占据11个二进制位; 逻辑地址空间最大为16页,所以页号部分地址需要占据4个二进制位。 故逻辑地址至少应为15位。 由于内存共有8个存储块,在页式存储管理系统中,存储块大小与页面的大小相等,因此内存空间为16K(2048×8/1024=16K)

3、有一请求分页存储管理系统,页面大小为每页100字节。有一个50×50的整型数组按行连续存放,每个整数占两个字节,将数组初始化为0的程序描述如下:int a[50][50];int i,j; for(i=0;i<=49;i++) for(j=0;j<=49;j++) a[i][j]=0; 若在程序执行时内存中只有一个存储块用来存放数组信息,试问该程序执行时产生多少次缺页中断? 3、该数组共有2500个整数,每个整数占用2个字节,共需存储空间5000个字节;而页面大小为每页100字节,数组占用空间50页。假设数据从该作业的第m页开始存放,则数组分布在第m页到第 m+49页中,它在主存中的排列顺序为: a[0][0],a[0][1],…,a[0][49] 第m页 a[1][0],a[1][1],…,a[1][49] 第m+1页 … a[49][0],a[49][1],…,a[49][49] 第m+49页 由于该初始化程序是按行进行的,因此每次缺页中断调进一页后,位于该页内的数组元素全部赋予0值,然后再调入下一页,所以涉及的页面走向为m,m+1,…,m+49,故缺页次数为50次。

存货的业务流程与核算方法设计

存货的业务流程与核算方法设计

存货管理业务流程

存货管理核算方式 先进先出法 以“先购进存货先发出”为假定前提期末存货成本接近市价 加权平均法 存货单位成本=(月初存货实际成本+本月进货实际成本)÷(月初存货数量+本月进货数量) 移动平均法 存货单位成本=(原有存货实际成本+本次进货实际成本)÷(原有存货数量+本次进货数量) 案例中,立竣公司本月领用的自制半成品的实际成本用的是先进先出法。

存货业务会计处理程序设计 一、设计背景 存货管理是企业经营的重要环节。对于正常运营的企业来说,持有一定数 量的存货十分必要。存货既是资产负债表中流动资产的一个重要项目,在流动资 产总额中占有较大比例,也是损益表中销售收入和销售成本的来源。健全的存货 管理制度有利于企业仓库管理人员对库存商品进行详尽、全面的控制和管理;帮助库存会 计进行库存商品的核算;提供的各种库存报表和库存分析可以为企业的决策提供依据;实现 降低库存、减少资金占用,避免物品积压或短缺,保证企业经营活动顺利进行。因此,要 保证企业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必须加强存货业务的控制与核算,根据企业的生 产经营特点建立相应的存货业务的内部控制制度和会计制度。 二、设计目的 1、提供存货的各种真实、完整、有用信息 2、保证存货的安全 3、控制存货的流动 4、监督、落实存货的经营责任 5、加速存货资金周转,考核存货的经济效益 三、设计内容 包括:存货基础工作设计、存货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存货核算方法设计、存货业务核算程序设计。 四、详细设计 4.1、存货基础工作设计 一、存货概念及其基础工作设计 1、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库存商品或商品、处 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 等。 主要包括:原材料、在产品、半成品、库存商品、商品(可供销售的 物品)、周转材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