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海市杨浦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2018年上海市杨浦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杨浦区2018年初三二模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共39分)

(一)默写(15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雨后全无叶底花。

2、万籁此俱寂,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带月荷锄归。

4、以为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亭亭净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雨晴》)

(《题破山寺后禅院》)(《归园田居》)(《黔之驴》)

(〈爱莲说〉)

(二)阅读古诗,完成6-7题(4分)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6、诗中“澹澹”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7、下列对“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诗句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孕群星的壮观景象,气象恢宏博大。

B.“若”字表明作者写的是虚景,即诗句表达的是诗人的主观感受。

C.诗人运用了借景抒情、动静结合等手法使意境瑰丽开阔。

)(2分)

D.诗句较之“树木百草”“秋风洪波”的描绘,更能体现作者博大胸怀。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8分)

登泰山记(节选)

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①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②稍见云

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③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④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

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⑤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⑥

8、选文作者是清朝__________派古文家____________(人名)。(2分)

9、联系上下文,“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一句作者描述“山”的视角是()(3分)

A.平视B.仰视C.侧视D.俯视

10、根据文意,下列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选文起笔交代戊申那天天气阴晦,五更时分,作者与友人在日观亭坐候日出的情景。

B.“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生动展现了日出前风扬积雪,云雾弥漫的环境和气势。

C.选文第⑥句,作者写回视西峰“而皆若偻”,令人联想到杜甫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D.选文主要通过日出前后云霞色彩的鲜明变化,勾勒出日出的雄伟、壮丽景象。

(四)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2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