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布置与设计

基础设施布置与设计
基础设施布置与设计

华南农业大学基础设施布置与设计课程报告

姓名:王山元

班级:车辆一班

学号:201131150521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物流业作为第三利润源,

已经越来越多的受到企业的重视,尽可能的提高物流效率,减少

物流总成本,提高营利水平也就成为了企业关注的焦点。本文以

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对该公司一周内的进出库业务进行分

析,通过数据筛选和数据分析,利用设施规划与物流课程中的相

关方法,对公司货品的进出库业务进行讨论分析,并对仓库进行

合理的平面布置,以帮助该公司降低企业成本,提高运营效率和

营利水平,增加企业效益。

关键词:仓库分析设计仓库平面布置数据分析

1 引言

1.1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的不断发展,物流业已经成为一个朝阳产业,成为继劳动力、资源之后的第三个利润源泉。仓储作为物流的重要环节,如何降低仓储成本已经成为降低物流成本的重要影响因素。本课程设计,主要分析了四川XX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仓储业务的现状,并对仓库的平面布置做了相应的分析与优化。

1.1.1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背景介绍[1]

某药业创立于1996年,专注于医药输液行业的研发和创新。十年疾行,现已发展为涵盖省内外10余家子公司的现代化医药集团,该药业的医药产业涵盖了输液、粉针、小水针、片剂、胶囊剂等多种剂型,是国内产业链最为完美的大型医药集团之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存储是现代物流系统中非常重要的构成要素之一。现代仓库在物流作业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具有储存、保管等传统功能,而且包括拣货、配货、检验等作业,并具有配送功能以及附加标签、重新包装等流通加工功能。仓库不仅是指用来存放货物包括商品、生产资料、工具或其他财产,及对其数量和价值进行保管的场所或建筑物等设施,还包括用于防止或减少损伤货物而进行作业的土地或水面。

[2]

仓库建设规划就是为了方便作业、提高库场利用率和作业效率、提高货物保管质量,依据专业化、规范化、效率化的原则对仓库的使用进行分工和分区,而确定货位安排、作业路线布局,仓库建设规划体现了实际的仓库设施特征和储存产品运动。在规划过程中考虑两个因素,即设施、储藏利用空间以及作业流程。

1.3任务与分析

本课程设计主要的目的是针对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在企业仓库

平面布置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与设计。针对该公司在货品进出库活动、仓库内各种设施的选择与布局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本课程设计从系统的角度出发,结合所学知识,针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解决,对公司降低营运成本、提高营利水平、增加经济效益都有很大的作用。

2产品进出库数据分析

2.1产品出库数据分析

表一产品发出表

通过对科伦制药9月一周产品出库的数据分析,可以得出各产品一周内的出库数量,如下表:

生成柱形图:

通过二可以看出,仓库出货量分布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经计算立软和波瓶品项的产品出库占据了全部产品出库数量的92.18%,其余9项产品仅占7.82%。

2.2产品收入数据分析

表二:产品收入表

通过对科伦制药9月一周产品收入的数据分析,可以得出各产品一周内的收入数量,如下表:

生成柱形图:

通过图四可以看出,仓库出货量分布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经计算立软和波瓶品项的产品出库占据了全部产品出库数量的89.29%,其余11项产品仅占10.71%。

由此,我们可以根据产品出库数量的巨大差距,利用ABC商品存储法对产品进行布局,划分存储区。

3 仓库平面布局

仓库布局规划是根据仓库生产和管理的需要,对整个仓库所有设施进行用途规划,确定生产、辅助生产、行政等场所,仓库、作业、道路、门卫等分布和确定,并对各类设施和建筑进行区别。如仓库货场编号、道路命名、行政办公区识别等,以使仓库总体合理布局。3.1分区布局

该仓库共有两个存储区域分别为102区域与103区域,其中103区域占地面积为9935m2,102区域的占地面积为14903.6m2,通过对

货物进库与出库的药品数量进行分析

可得得知:

玻瓶的出库与入库数量均占到了百分之四十左右,况且玻瓶药品相对于其他品项的药品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由于其易碎性,对仓库作业要求以及布置要求更加严格,而且,103仓库的占地面积相当于整个仓库占地总面积的百分之四十,和属于B类的玻瓶品项的药品出入库量都相当的吻合,因此根据ABC分类法,将属于B类的玻瓶药品单独布置在103区域,将其他的十类药品布局到102区域。

3.2 仓库各功能区布局

根据仓库作业需要,需要在102号仓库中设置存储区、办公区,根据进出库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在102号仓库立软品项的产品占据较大的比例,,和其他九中品项的药品的出入库数量以及出入库频率大致占到1:5的比例,说明其出入库频率较大,其他产品虽然出入库频率较小,但是为了方便出入库作业,也需要单独设置存储区。

根据仓库设置参数要求,每日进库量最大约75000件,平均每小时进库量为3125件。按每托堆码47件计,平均每小时进库90托盘,每分钟有1.5个托盘进库。所以为了满足出入库要求,不造成拥堵,在102仓库设置三个双通道入口,其中一个双通道入口,主要负责出入库数量较少的品项药品,其余两个双通道入口,主要负责入库立软品项的药品。同时设置三个出口,一个出入数量较少的品项药品,其余两个为立软药品,都为双通道,设置两个办公区,均在入口与出口

之间,方便进行出入库管理,其设置图如下:

图五 102号仓库布局图

本仓库设置两个办公区,入口区的办公区主要负责商品入库清单的划分以及商品存储,另一个出口办公区主要负责出库药品的清单拣选、存档以及出库药品拣选;共十一个仓储区,分别存放立软、塑瓶、软袋、胶囊、冻干、口服液、水针、合剂、粉针、片剂,各种品项单独布局

在103仓库中,设置一个入口,一个出口,均为双通道,在靠近入口处和出口处均设置一个办公区,另在出口办公区处设置一个拣选区,设计图如下:

图六 103号仓库布局图

103号仓库只存放玻瓶品项药品,其中设置了两个办公区,入口区的办公区主要负责商品入库清单的划分以及商品存储,出口办公区主要负责出库药品的清单拣选、存档以及出库药品拣选。

货架与过道之间的设计如下图:

图十四

4 仓储机械设备的选择与存储量的计算

仓储机械设备主要包括仓库以及与其相关的配套设备,依据仓储设备的不同可以分为仓库收发站台设备、仓储装卸搬运设备、存储设施设备、计量设施设备以及分拣系统与装置等。[3]

4.1货架的选择

货架是指用于支架、隔板或托架组成的立体储存货物的设施。货架的基本功能是既要有效的保护货物,又要能够提高仓库空间的利用率,在仓储物流活动的现代化管理中,货架的架构形式对实现存取货物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有直接关系。

由于仓库存储量较大,而且仓库的设计高度为14300mm,为了尽量满足存储要求并充分利用仓库的存储空间,对货架的承载高度要求较高,本设计选取了南京臻鼎仓储设备有限公司设计的ZX23271150型号的货架,该货架规格为2500*1100*10000 ,当然,由于仓库需要存储能力较大,在与厂家订货时,需要厂家为其定制该规格的货架。

图七货架

4.2搬运车辆的选择

搬运车辆大多采用轮胎式行走机构,依靠本身的行走完成货物的水平搬运。叉车装卸车即叉车,是装卸搬运车辆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它由自行的轮胎地盘和能垂直升降、前后倾斜的货叉、门架等组成,主要用于件货的装卸搬运,是一种既可以作短距离运输,又可以做堆拆垛和装卸卡车、铁路平板车的机械;在配备其他取物装置后,也可以用于散伙和多种规格品种货物的装卸作业。[3]

由于本设计采取了高度可以达到10000mm的高层货架,因此对于叉车的最大起升高度要求较高,通过筛选,选择了利郎叉车商贸上海有限公司生产的RR5700S系列的前移式叉车S系列[4],其承载重量高达2000kg,提升高度达11225mm,转弯半径为1775mm,故设置通道宽度为2000mm,叉车空载和满载的行驶速度均为13km/h。

图八叉车

4.3 存储量的计算

所选货架规格为2500*1100*10000,而且,货架与地面空隙为1000mm,托盘规格为1100*1200,托盘高度为1600mm,则每层货格高度设置成2000mm,则每个货架可设置五层货格,且每层货格可以放置两个托盘,则每个货架可以存放的货物数量Q1为:Q1=47*2*5=470(件)

设计办公区和拣选区与货架的距离为5米,所以在102号仓库中,立软储存区中,每行货架宽度与每个通道的宽度=1100mm+4000mm=5.1m,除去货架与墙体之间通道的距离7m,则货架与通道总共所占宽度为152m-7m=145m,则总共立软货架可设计为145m/5.1m=28行,立软储存区中,设置3列通道,总计12m,剩余63米,所以可放置63/2.5=25列货架,综合上述,立软储存区总计28*25=700个货架,可可放置700*470=329000件产品。

同理,在102号仓库中,立软以外的存储区,每行货架宽度

与每个通道的宽度=1100mm+4000mm=5.1m,除去货架与墙体之间通道的距离13m,则货架与通道总共所占宽度为96m-13m=73m,则总共立软货架可设计为73m/5.1m=14行,储存区中,设置3列通道,总计12m,剩余34米,所以可放置34/2.5=13列货架,综合上述,立软储存区总计14*13=182个货架,可放置182*470=85540件产品。经计算,剩余三角行可放置21150件产品。

综上,在102号仓库中可放置329000+85540+21150=435690件产品。

同理,在103号仓库中,玻瓶储存区中,每行货架宽度与每个通道的宽度=1100mm+4000mm=5.1m,除去货架与墙体之间通道的距离7m,则货架与通道总共所占宽度为152m-7m=145m,则总共立软货架可设计为145m/5.1m=28行,玻瓶储存区中,设置3列通道,总计13m,剩余40米,所以可放置40/2.5=16列货架,综合上述,玻瓶储存区总计16*28=448个货架,可放置448*470=210560件产品。

综上所述,102号仓库和103号仓库共计可放置435690+210560=646250件产品。

5 出入库流程分析

根据数据分析可知,该公司每日产品的出入库数量较大,平均每分钟入库1.5托,入库量最大为每分钟2托,所以对整个仓库的作业

能力要求异常重要。因此,设计一个高效的出入库流程非常重要。5.1入库作业流程

货品运达仓库后,仓库安排装卸工进行卸货,同时质检员对货品进行抽检,当数量、质量与要求相符合时,将货品信息录入电脑存档,并及时组织货品入库;当货品抽检不合格时,及时与生产车间联系,在确认货品正确无误后,方可存档入库。

5.2出库作业流程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玻瓶品项的药品的特殊性质和存放位置,所以必须将玻瓶和他品项的药品进行区分,分库拣选,质检员分别抽检货品的数量和质量,在确认无误后准许装车,同时生成发货单。

结论

本课程设计通过对该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一周内进出库数据的分析以,可知该公司的仓储物品主要为立软、玻瓶、冻干、粉剂、合剂、胶囊、口服液、片剂、水针、软袋、塑瓶等十一种品项的药品,其中立软和玻瓶占整个存储量以及出货量的百分之八十以上,鉴于玻瓶品项的特殊性,将玻瓶品项的药品单独存放在103号仓库,将其他十种品项的药品存放在102号仓库,在102号仓库着重布局立软品项的药

品。整个仓库布局大约需要货架2290个,需要托盘数为22900个,可存储1114370件货品。

整个仓库的平面布局经过分析研究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和合理布局,各种品项的货品存放位置清楚,库容量设计合理,存储设备选用得当,有利于在以后的进出库作业中方便操作人员,节省时间和成本,提高作业效率。

工厂布置原则

工厂平面布置原则 第一节工厂布置与物流管理 一、厂址选择 所谓工厂选址,是指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决定工厂的地理位置,使企业的整体经营运作系统有机结合,以便有效、经济地达到企业的经营目的。 (一) 选址 选址包括两个层次的问题:第一是选位,即选择什么地区(区域)设厂。第二是定址。地区选定之后,具体选择在该地区的什么地方。 (二) 工厂选址的影响因素 选择地区时的影响因素有: 1. 是否接近于市场 这里的市场概念是广义的,也许是一般消费者,也许是配送中心,也许是作为用户的其他厂家。接近产品目标市场的最大好处是有利于产品的迅速。投放和运输成本的降低。 2. 是否接近于原材料供应地 对原材料依赖性较强的企业应考虑尽可能接近原材料供应地,特别是与产品相比,在原材料的重量和体积更大的情况下,应尽量靠近原材料供应地。 3. 运输问题

根据产品及原材料、零部件的运输特点,考虑应接近铁路、港口还是其他交通运输条件较好的区域。 4. 与外协厂家的相对位置 5. 劳动力资源 不同地区的劳动力,其工资水平、受教育状况等都不同。在有些特殊情况下,可能在某些特定地区才更容易提供符合某些特定要求的熟练劳动力等。 6. 基础设施条件 对于一个工厂来说,有五项基础设施是需要在选址时予以认真考虑的:供水;电;煤气;排水;“三废”处理。某些企业要耗用大量的水,如食品制造、电镀等;而另一些企业如化学加工的工艺过程则需大量的电。对这些基础设施如不在选址时予以充分考虑,则会造成成本上升和带来不便。 7. 气候条件 根据产品的特点,有时还需要考虑温度、湿度、气压等气候因素,如精密仪器对这方面的要求就比较高。 8. 政策法规条件 在某些国家或地区建厂,可能会得到一些政策、法规上的优惠待遇,如我国的经济特区、经济开发区、某些低税率国家等。这也是当今跨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选址时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9. 政治和文化条件

方案设计和初步设计

方案设计和初步设计 初步设计是建筑方案到建筑施工图的一个设计过程, 在建筑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和改善,使得建筑方案更具 有实施性,我们看看下面的方案设计和初步设计相关资料吧! 方案设计和初步设计方案设计是设计中的重要阶段,它是一个极富有创造性的设计阶段,同时也是一个十 分复杂的问题,它涉及到设计者的知识水平、经验、灵感 和想象力等。方案设计包括设计要求分析、系统功能分析、原理方案设计几个过程。该阶段主要是从分析需求出发, 确定实现产品功能和性能所需要的总体对象,决定技术系统,实现产品的功能与性能到技术系统的映像,并对技术 系统进行初步的评价和优化。设计人员根据设计任务书的 要求,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和经验,选择合理的技术系统,构思满足设计要求的原理解答方案。 1、DBS3900RRU级联不能超过3级、BBU与最后一级RRU设备不能超过40千米。 2、现如今1个BBU下支持1个普通小区+1个共小区组网情况;多个普通小区和多个共小区在1个BBU下暂不支持。 3、共小区目前软件版本最大支持6位置组*6载波配置,不支持4*9、12*8的配置。

4、主RRU和辅RRU地理位置上应属于同一BSC和LAC 区内。 建筑有不同的风格,当然,园林也会有不同的风格。但我这里所说的“园林风格”并不仅仅是指同事口中的“风情园林”,更多的是指其所处的地域的整体环境的特色。如中国皇家园林有它自己独有的“风格”,西方皇家园林也有它自己独特的“风格”;苏州私家园林有它自己独有的“风格”,西方的私家庭院也有它自己独特的“风格”。 在这些“风格”的背后有着很多的载体的支撑,这些载体包括地理因素、历史背景、宗教背景、建筑物的特色、人文特色……所以,这些“园林风格”所体现出来的,更多的是其所处的地域的整体环境特色。 确定设计方案,首先要清楚设计的目的和所要达到的效果。 由此引出了另一个话题:我们在做一个方案的时候,首先考虑的问题是什么。 做设计,打造“某国风情园林”这样的设计思路是会首先被枪毙的。因为我们认为这样的打造是没有意义的。首先,我们的设计人员都没有到过“某国”;再者,如上文所说的,这样的风情园林并不是单靠一个楼盘项目的园

项目实施方案(初步设计)编写大纲

实施方案(初步设计)编写大纲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建设背景 从区域发展及企业自身发展角度简要阐明项目提出的的主要依据及理由。 1.2建设规模及产品(或经营)方案 如种植项目之种植面积、作物种类、产量等;畜禽养殖项目之畜(禽)舍面积,养殖种类,畜禽存栏数、出栏数等;加工项目之车间面积,年生产能力等;流通类项目之库容、配送能力等。 1.3项目建设目标和任务 预期实现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 1.4项目设计依据和设计范围 第二章工艺设计 2.1工艺技术方案 2.1.1项目工艺技术选择的原则或路线 2.1.2项目工艺技术方案 2.1.3工艺流程说明 包括工艺流程框图、各工艺环节的技术参数或说明。 2.1.4工艺技术可靠性和可得性 阐述所选工艺技术的先进性、成熟性、可靠性及经济实用性。 2.2设备方案

221 设备选型 根据项目类别、工艺技术要求、建设标准选择配置相应的仪器设备,阐述拟选工艺设备和附属配套设备的依据和理由。 2.2.2设备清单 编制仪器设备清单,将已有和新增分别列表;仪器设备清单内容包括设备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及主要技术参数说明等。 2.2.3设备来源 第三章建筑、结构设计 3.1设计依据及设计要求 3.2设计范围 3.3设计内容及主要建筑(构筑物)清单 3.4总图布置及主要技术指标 第四章给排水、采暖及通风设计 4.1给排水、采暖及通风设计方案 4.2给排水、采暖及通风建设内容 第五章电气设计 5.1电气设计方案 含供电、电力、照明、防雷接地设计等。 5.2电气设施设备建设内容 第六章农业生产措施及基础设施设计 6.1基础设施设计

含田间工程、育秧大棚、网室、附属工程设计等。 6.2机械选型说明 含田间耕作机械等选型说明。 第七章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设计 7.1环境影响 说明并分析项目建设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 7.2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措施 对于有污染的项目,要提出具体处理技术方案及措施,污染物处 理后能达到相应的排放标准。 农产品加工项目要对有可能发生威胁人身、生产设施安全的因素进行分析和描述。 第八章工程概算和资金筹措方案 8.1投资概算 8.1.1投资概算内容 包括概算说明和总投资概算表、单项工程投资概算表、仪器设备投资概算表的编制。 8.1.2投资概算编制说明 要分别对总投资概算、单项工程投资概算表和仪器设备投资概算表中的工程量核定、建筑工程的结构类型(仪器设备指规格)、单价(或单位工程造价)及各种税费费率的取值依据和理由做逐一说明。 8.1.3编制投资概算表

初步设计方案纲要

1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方案第一部分说明书 一、设计原始资料 (一)概况 (二)设计原始资料 1、水量资料 2、水质资料 3、气象资料 4、工程地质资料 5、水文资料 6、管网资料 二、工艺的选择 三、总平面布置 四、厂区竖向设计 五、处理设备设施的主要参数设计 第二部分计算书—主要构筑物的计算 一、设计流量 二、闸门井 三、粗(中)格栅 四、细格栅 五、曝气沉砂池 六、氧化沟设计/其他 七、消毒池 八、污水计量设备 九、污水浓缩池 十、贮泥池 十一、其他构筑物的计算 十二、高程的计算 十三、污水泵站的计算 设计参考资料

4000吨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初步设计方案 第一章概况 1工程简介 1.1工程名称 1.2工程规模 1.3项目准备和编制过程 2编制的依据、原则和范围 第二章拟建项目背景 1、建设污水处理厂的必要性 2、污水处理厂处理程度 2.1 进水水质 2.2出水水质 2.3 污泥出路 3 污水处理厂厂址选择 4、工程懂点和难点分析 第三章处理工艺方案选择 1、工艺方案选择原则 1.1常规处理工艺(SS、BOD,.COD的去除) 2

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一总论 1、项目背景 2、编制依据和技术标准 3、设计规模及要求 二、污水处理工艺 1、生化处理方案论证 2、消毒工艺的确定 3、污泥处理工艺方案论证及最终处置 三、污水处理厂设计 1、流程设计 2、总体布局 3、工艺单元介绍 4、主要构筑物 5、主要工艺设备 6、建筑结构 7、电气、仪表 8、给、排水 9、热力 10、通风 四、运行成本分析 1、设计处理规模 2、设计处理程度 3、劳动定员 4、运行成本分析 五、附件

食品工厂总平面设计

第二章 食品工厂总平面设计 第一节厂址选择 厂址选择是企业基本建设中的关键问题之一,也是关系到工厂建设顺利与否和将来生产运行成本高低的关键大事。它对投资总额、建厂速度和将来的经营管理条件、生产成本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同时也对附近其他工厂的生产条件、居住的生活卫生条件、职工生活方便与否起着很大的影响。一个工厂的厂址选择将对建厂速度、建设投资,对项目建成后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发挥,对食品工业的合理布局和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因此厂址选择是一项包括社会关系、经济、技术的综合性工作。 一、厂址选择的基本原则 食品工厂的厂址选择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符合国家和地方的长远规划和行政布局、国土开发整治规划、城镇发展规划。同时从全局出发,正确处理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远期与近期以及协作配套等各种关系,并因地制宜、节约用地、不占或少占耕地及林地。注意资源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节约能源,节约劳动力;注意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保护风景和名胜古迹;另外还要做到有利生产、方便生活、便于施工,并提供有多个可供选择的方案进行比较和评价。厂址选择的原则主要是从两个方面综合考虑。 1.生产条件 (1)从原料供应方面考虑 食品工厂一般倾向于设在原料产地附近的大中城市的郊区。食品企业多数是以农产品为主要原料的加工企业,由于在加工中需要大量的农产品为原料,同时食品生产是一个大宗的原料生产过程,因此选择原料产地附近的地域可以保证获得足够数量和质量的新鲜原材料。同时食品生产过程中还需要工业性的辅助材料和包装材料,这又要求厂址选择要具有一定的工业性原料供应方便的优势。另外从食品工厂产品的销售市场看,食品生产的目的是提供高品质、方便的食品给消费者,因此主要的消费市场是以人口集中的城市为主。因此选择食品工厂建立在城乡结合地带是生产、销售的需求。但由于食品工厂种类的复杂性,在选择厂址的时候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是以选择原料的便利性为主,还是以销售的方便性为主,不能一概而论。 (2)从地理和环境条件考虑 地理环境要能保证食品工厂的长久安全性,而环境条件主要保证食品生产的安全卫生性。 l)所选厂址,必须要有可靠的地理条件,特别是应避免将工厂设在流沙、淤泥、土崩断裂层上。尽量避免特殊地质如溶洞、湿陷性黄土、孔性土等。在山坡上建厂则要注意避免滑坡、塌方等。同时也要避免将工厂设在矿场、文物区域上。同时厂址要具有一定的地耐力,一般要求不低于2×105N/m2 2)厂址所在地区的地形要尽量平坦,以减少土地平整所需工程量和费用;也方便厂区内各车间之间的运输。厂区的标高应高于当地历史最高洪水位约0.5~lm,特别是主厂房和仓库的标高更应高于历史洪水位。厂区自然排水坡度最好在0.004~0.008之间。

初步设计与方案设计的区别

初步设计与方案设计的区别很多人分不清初步设计与方案设计,总觉得都一样,其实严格起来是有区别的,下面小编收集整理了初步设计与方案设计的区别,供大家参考。 一、方案设计 方案设计是设计中的重要阶段,它是一个极富有创造性的设计阶段,同时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它涉及到设计者的知识水平、经验、灵感和想象力等。方案设计包括设计要求分析、系统功能分析、原理方案设计几个过程。该阶段主要是从分析需求出发,确定实现产品功能和性能所需要的总体对象,决定技术系统,实现产品的功能与性能到技术系统的映像,并对技术系统进行初步的评价和优化。设计人员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和经验,选择合理的技术系统,构思满足设计要求的原理解答方案。 1、DBS3900 RRU级联不能超过3级、BBU与最后一级RRU 设备不能超过40千米。 2、现如今1个BBU下支持1个普通小区+1个共小区组网情况;多个普通小区和多个共小区在1个BBU下暂不支持。 3、共小区目前软件版本最大支持6位置组*6载波配置,不支持4*9、12*8的配置。 4、主RRU和辅RRU地理位置上应属于同一BSC和LAC 区内。

建筑有不同的风格,当然,园林也会有不同的风格。但我这里所说的“园林风格”并不仅仅是指同事口中的“风情园林”,更多的是指其所处的地域的整体环境的特色。如中国皇家园林有它自己独有的“风格”,西方皇家园林也有它自己独特的“风格”;苏州私家园林有它自己独有的“风格”,西方的私家庭院也有它自己独特的“风格”。 在这些“风格”的背后有着很多的载体的支撑,这些载体包括地理因素、历史背景、宗教背景、建筑物的特色、人文特色……所以,这些“园林风格”所体现出来的,更多的是其所处的地域的整体环境特色。 确定设计方案,首先要清楚设计的目的和所要达到的效果。 由此引出了另一个话题:我们在做一个方案的时候,首先考虑的问题是什么。 做设计,打造“某国风情园林”这样的设计思路是会首先被枪毙的。因为我们认为这样的打造是没有意义的。首先,我们的设计人员都没有到过“某国”;再者,如上文所说的,这样的风情园林并不是单靠一个楼盘项目的园林环境就能够支撑的。 当我们接到一个新项目的时候,首先我们会去现场考察——看地。经过对地块特性的研究,这时候我们就开始考虑

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等各阶段设计图图纸深度

建筑方案设计图图纸深度 (一)平面图 1.图纸为蓝图,不得使用任何彩色线条或色块; 2.标明图纸要素,如图名、指北针、比例尺、图签等; 3.图纸比例一般为1/100 、1/150 、1/200 、1/300 等(图纸幅面规格不宜超过2种),制图单位为毫米; 4.图纸应清晰、完整反映以下内容: (1)各层面积数据、公建配套部分的面积数据、主要功能部分面积数据;各部分平面功能名称(属公建配套的应注明); (2)停车库应标明车辆停放位置、停车数量、车道、行车路线、出入口位置及尺寸、转弯半径和坡度;(3)墙、柱、门、窗、楼梯、电梯、阳台、雨篷、台阶、踏步、水池、无障碍设施、烟道、化粪池等;(4)墙体之间的尺寸、柱距尺寸、外轮廓总尺寸; (5)室外地坪设计标高及室内各层楼面标高; (6)首层标注指北针、剖切线、剖切符号; 5.盖有建设单位的印章、具备资质的设计单位的出图章、资质章、报建特许人章和注册建筑师资格章。(二)立面图 1.图纸为蓝图,不得使用任何彩色线条或色块; 2.标明图纸要素,如图名、比例尺、图签等; 3.图纸比例一般为1/100 、1/150 、1/200 、1/300 ,制图单位为毫米;4.图纸应清晰、完整反映以下内容: (1)立面外轮廓、门窗、雨篷、檐口、女儿墙、屋顶、阳台、栏杆、台阶、踏步、外墙装饰; (2)总高度标高(建、构筑物最高点),屋顶女儿墙顶标高,室外地坪标高; 5.盖有建设单位的印章、具备资质的设计单位的出图章、资质章、报建特许人章和注册建筑师资格章。(三)剖面图 1.图纸为蓝图,不得使用任何彩色线条或色块; 2.标明图纸要素,如图名、比例尺、图签等; 2.图纸比例与立面图一致,制图单位为毫米; 3.图纸应清晰、完整反映以下内容:(1)内墙、外墙、柱、内门窗、外门窗、地面、楼板、屋顶、檐口、女儿墙、楼梯、电梯、阳台、踏步、坡道、地下室顶板覆土层厚度等; (2)总高度尺寸及标高、各层高度尺寸及标高、室外地坪标高; 4.盖有建设单位的印章、具备资质的设计单位的出图章、资质章、报建特许人章和注册建筑师资格章。 初步设计文件内容和深度要求: 初步设计文件应由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提供,若为多家设计单位联合设计的,应由总包设计单位负责汇总设计资料。初步设计文件包括说明、资料和图纸等部分。文件须装订成A3 文本图册(大图可折成A3 规格),并加盖建设方、设计方、报建人、注册建筑师、注册结构工程师图章。设计文件上签字、盖章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建筑师条例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结构工程师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

初步设计方案模版

XXX项目初步设计方案 建设单位: 编制单位: 编制日期:二○一六年九月

目录 第一章项目概述 (1) 项目名称 (1) 项目建设单位及负责人,项目责任人 (1) 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编制单位 (1) 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编制依据 (1) 项目建设目标、规模、内容、建设期 (1) 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1) 效益及风险 (1) 相对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的调整情况 (1) 主要结论与建议 (1) 第二章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2) 项目建设单位与职能 (2) 项目实施机构与职责 (2) 第三章需求分析 (3) 政务业务目标需求分析结论 (3) 系统功能指标 (3) 信息量指标 (3) 系统性能指标 (3) 第四章总体建设方案 (4) 总体设计原则 (4) 总体目标与分期目标 (4)

总体建设任务与分期建设内容 (4) 系统总体结构和逻辑结构 (4) 第五章本期项目设计方案 (5) 建设目标、规模与内容 (5) 标准规范建设内容 (5) 信息资源规划和数据库设计 (5) 应用支撑系统设计 (5) 应用系统设计 (5) 数据处理和存储系统设计 (5) 终端系统及接口设计 (5) 网络系统设计 (5) 安全系统设计 (5) 备份系统设计 (5) 运行维护系统设计 (5) 其他系统设计 (5) 系统配置及软硬件选型原则 (5) 系统软硬件配置清单 (5) 系统软硬件物理部署方案 (5) 机房及配套工程设计 (5) 环保、消防、职业安全卫生和节能措施的设计 (5) 初步设计方案相对可研报告批复变更调整情况的详细说明 (5) 第六章项目建设与运行管理 (6) 领导和管理机构 (6)

工厂布局基本原则

1)统一原则 在布局设计与改善时,必须将各工序的人、机、料、法四要素有机结合起来并保持充分的平衡。因为,四要素一旦没有统一协调好,作业容易割裂,会延长停滞时间,增加物料搬运的次数。 2)最短距离原则 在布局设计与改善时,必须要遵循移动距离、移动时间最小化,前提是保障合理的作业空间。因为移动距离越短,物料搬运所花费的费用和时间就越小。 3)人流、物流畅通原则 在进行Layout设计与改善时,必须使物流畅通无阻。在Layout设计时应注意:尽量避免倒流和交叉现象,否则会导致一系列意想不到的后果,如品质问题、管理难度问题、生产效率问题、安全问题等。 4)充分利用立体空间原则 随着地价的不断攀升,企业厂房投资成本也水涨船高,因此,如何充分利用立体空间就变得尤其重要,它直接影响到产品直接成本的高低。 5)安全满意原则 在进行Layout设计与改善时,必须确保作业人员的作业既安全又轻松,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减轻作业疲劳度。切记:过度材料的移动、旋转动作等可能会产生安全事故,每次抬升、卸下货物动作等也可能会产生安全事故。 6)灵活机动原则 在进行Layout设计与改善时,应尽可能做到适应变化、随机应变,如面对工序的增减、产能的增减能灵活对应。为了能达成灵活机动原则,在设计时需要将水、电、气集中统一布局,采用自上而下的接入方式,最大限度保障现场整洁,并保障未来现场变化的灵活性。设备尽量不固定基础而采用方便移动的装置。7)经济产量及生产线平衡原则: 未达到一定的经济产量,布置一条流水线将造成资金浪费。各工序要平衡,按工时和节拍定员分工,达到连续流水作业。 8)舒适原则: 照明、通风、气温应适度,噪音、热气、制造粉尘、震动应隔离。 9)空间优化原则: 库存空间最小化,最大限度减少原材料和成品空间。最大限度地加快作业周转,快速连续移动,制程中仅存放合理数量的在制品。

建议书(或规划)、可研、初步设计、实施方案的关系

建议书(或规划)、可研、初步设计、实施方案有何区别? 项目建议书(或规划)、可研、初步设计、实施方案深度依次加深。 1、项目建议书(或规划):主要论证的是项目的必要性。主要对项目建设地点的选择、建设内容与规模、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以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做出的初步研究。 2、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论证的是项目的可行性。在调查研究和分析论证项目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的基础上,进行方案比选后编制的文本。 (一个项目要获得政府有关扶持,首先必须先有项目建议书,项目建议书通过筛选通过后,再进行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3、初步设计:初步设计就是对项目进行详细的设计,初步设计应依据批复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4、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就是技术施工设计,就是让施工的人员拿着你的实施方案就直接进行施工,指导实际施工的;一般实施方案是不需要做效益分析的,只要把如何实施尽可能写详细和可操作。 (初步设计属于工程前期工作一部分,而实施方案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指南;初步设计在前,施工方案在后。施工方案深度深一点,图纸更详尽;初步设计是报审资料,不具有可执行性;实施方案具有可执行性) ——我们做农业综合开发设计中,常说编制初步设计或实施方案,初步设计就是对项目进行详细的设计,在实施中就严格按照初步设计的方案进行施工,实施方案也是如此,所以应二者可以类同。

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实施方案的相互关系与区别。从时间关系上来看,项目建议书是项目立项前的一项基础工作,是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基础和依据。项目建议书经审查合格后存入项目库,并报上级*发办备案。可行性研究报告是项目立项的依据,项目建议书经省级*发办审查合格后,即可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经评估论证后,方可纳入年度计划。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都是项目前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初步设计、实施方案是项目立项后的项目实施阶段的一项基础工作,是根据经审定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批复的年度项目计划来编制项目初步设计,是项目实施的依据。从项目管理程序上来看,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属于项目前期准备阶段,初步设计或实施方案属于项目实施阶段,是项目立项后的一项基础工作。从具体内容和要求上来看,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是为项目立项做准备,目的是争取项目立项。内容侧重于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理论性重于实践性。初步设计、实施方案是为项目实施做准备,重点是如何把项目计划落实到具体工程措施上,只有编制了初步设计或实施方案,项目计划才有可操作性,是项目实施的基础,是项目工程招投标及项目监理的依据。从工作深度上来说,三者是依次递进的关系,即可研报告比项目建议书更有深度,而初步设计或实施方案比可研报告更有深度。 投资建议计划(表)

绿建专篇 初步设计 方案

第十四章绿色建筑专篇 一、项目基本信息 工程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建筑类型: 绿色设计目标:国标一星 二、设计依据 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 50378-2014 2、《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DB/T 1039-2007 3、《绿色建筑设计标准》 DB33/1092-2016 4、《民用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核算标准》 DB33/1105-2014 5、《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 三、节地与室外环境 1、环境噪声控制 本项目位于温岭市城西街道螺屿村(编号为GY030101-3地块),东侧为规划新河线河道,南侧为空地(规划为道路),西侧为空地(商服用地,为台州邦丰塑料有限公司项目用地),北侧临中心大道。场地环境噪声要求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的规定。 1)根据交通规模预测交通噪声量,通过计算机模拟分析交通噪声对建筑区域声环境的影响。 2)通过区域周边绿化配置形成噪声防护屏障。 2、室外风环境控制 要求建筑总平面的布置和设计有利于室内自然通风,建筑周围人行区风速低于5m/s,不影响室外活动的舒适性。1)利用电脑模拟建筑室外风环境,为建筑方案提供优化建议。如优化建筑布局、建筑截面面积,建筑体形以及建筑高度等; 2)通过绿化配置,减少室外局部风力放大。3、生态场地设计 对场地和景观设计进行优化,设计透水地面,有利于雨水回收,减低热岛效应,改善生态环境。 1)建筑周边、庭院的地面和公共广场等采用透水铺设。主要采用地下停车场,地上车位采用嵌草砖(草皮砖)铺装地面。人行道采用透水砖铺装地面。 2)关注各种下垫面的吸热特征,选择浅色与可反射适当太阳能的铺装饰面,保证有绿化覆盖率和遮荫率。 3)绿化设计优先选择适宜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采用包含乔、灌木的复层绿化;生态绿地、墙体绿化、屋顶绿化和垂直绿化等多样化的绿化方式。 四、节能设计 1、建筑造型节能 1)利用数值模拟软件对建筑造型和形体模拟,进行优化设计,如体型控制,选择浅色外墙饰面;对朝向与窗墙面积比进行有效控制等。充分利用自然通风。 2)设计建筑自遮挡,达到良好的外遮阳效果,降低外窗成本。 2、建筑部件节能 1)外窗综合遮阳遮阳设施要求构造简单、经济、耐久、轻巧、美观;一般可分为:水平式、垂直式、综合式、挡板式等四种。各种遮阳设施又有固定式及活动式两种,活动式使用灵活,但构造复杂,造价较高,建议采用综合固定式。 2)屋面有土或无土种植或屋面遮阳利用建筑屋顶作为种植屋面,适合于夏热冬暖等阳光资源丰富的地区。屋面覆盖种植土、轻质材料使整体屋面的热惰性提高,水分也容易蒸发,会使室内具有冬暖夏凉的效果。此项技术建议在本项目中广泛应用。 3)东、西外墙采用花格构件或爬藤植物遮阳 花格构件式挡板利于遮挡太阳高度角较低、正射的阳光,主要适用于东、西外墙。花格构件挡板又称蜂窝形挡板遮阳,间隔宜小,深度宜大,可用砼预制件或轻金属板制造。 3、建筑材料节能 1)利用数值模拟软件,对建筑进行节能模拟计算,优化设计方案,选择低投高效的材料。 2)外窗采用低辐射(low-e)镀膜单层或中空玻璃 低辐射(low-e)镀膜中空玻璃具有反射长波辐射热的功能,利用了抛光金属材料表面具有超低长波发射率的特点,起到隔热作用,降低外窗传热系数。 3)轻质砼砌块和砼空心砌块外墙保温 包括轻集料砼小型空心砌块、蒸压加气砼砌块、泡沫砼砌块、粉煤灰砌块、普通砼小型空心砌块等。具有隔热保温性能好、耐候性强、不易腐蚀、耐久等典型特点。 4、可再生能源 项目采用太阳能光热系统,为需要热水的场所提供太阳能热水,太阳能保证率不低于45%,以达到太阳能在建筑中的规模化应用。 5、设备节能 1)空调设备节能 (1)利用建筑能耗动态模拟分析软件优化设计,采用高能效比空调设备,空调设备的性能系数满足国家《公共建筑设计标准》的相关规定。 (2)节能环保型空调设备应采用臭氧层破坏系数为0的HFC新型冷媒。 2)照明系统节能?在保证照明方式合理性的前提下,优先采用高效节能照明产品;采用节能型控制方式;在公共区域设置智能化控制,提高建筑照明的有效性,达到降耗目的;并充分利用自然采光技术减少室内照明负荷。五、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流程

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流程 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 方案设计 2.1 一般要求 2.1.1 方案设计文件 1 设计说明书,包括各专业设计说明以及投资估算等内容; 2 总平面图以及建筑设计图纸 3 设计委托或设计合同中规定的透视图、鸟瞰图、模型等。 2.1.2 方案设计文件的编排顺序 1 封面:写明项目名称、编制单位、编制年月; & nbsp; 2 扉页:写明编制单位法定代表人、技术总负责人、项目总负责人的姓名,并经上述人员签署或授权盖章; 3 设计文件目录; 4 设计说明书; 5 设计图纸。 注:投标方案按标书要求密封或隐盖编制单位和扉页。 2.2 设计说明书 2.2.1 设计依据、设计要求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 列出与工程设计有关的依据性文件的名称和文号,如选址及环境评价报告、地形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对立项报告的批文、设计任务书或协议书等。 2 设计所采用的主要法规和标准。

3 设计基础资料,如气象、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地震、区域位置等。 4 简述建设方和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对项目设计的要求,如对总平面布置、建筑立面造型等。当城市规划对建筑高度有限制时,应说明建筑、构筑物的控制高度(包括最高和最低高度限值)。 5 委托设计的内容和范围,包括功能项目和设备设施的配套情况。 6 工程规模(如总建筑面积、总投资、容纳人数等)和设计标准(包括工程等级、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耐火等级、装修标准等)。 7 列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如总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及各分项建筑面积(还要分别列出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建筑面积)、建筑基底总面积、绿地总面积、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停车泊位数(分室内、外和地上、地下),以及主要建筑或核心建筑的层数、层高和总高度等项指标。根据不同的建筑功。还应表述能反映工程规模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如住宅的套型、套数及每套的建筑面积、使用面积,旅馆建筑中的客房数和床位数,医院建筑中的门诊人次和病床数等指标。当工程项目(如城市居住区规划)另有相应的设计规范或标准时,技术经济指标还应按其规定执行。 2.2.2 总平面设计说明 1 概述场地现状特点和周边环境情况,详尽阐述总体方案的构思意图和布局特点,以及在竖向设计、交通组织、景观绿化、环境保护等方面所采取的具体措施。 2 关于一次规划、分期建设,以及原有建筑和古树名木保留、利用、改造(改建)方面的总体设想。 2.2.3 建筑设计说明建筑方案的设计构思和特点: 1 建筑的平面和竖向构成,包括建筑群体和单体的空间处理、立面造型和环境营造、环境分析(如日照、 通风,采光)等;

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要求内容

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1) 方案设计 2.1 一般要求 2.1.1 方案设计文件 1 设计说明书,包括各专业设计说明以及投资估算等容; 2 总平面图以及建筑设计图纸 3 设计委托或设计合同中规定的透视图、鸟瞰图、模型等。 2.1.2 方案设计文件的编排顺序 1 封面:写明项目名称、编制单位、编制年月; 2 扉页:写明编制单位法定代表人、技术总负责人、项目总负责人的,并经上述人员签署或授权盖章; 3 设计文件目录; 4 设计说明书; 5 设计图纸。 注:投标方案按标书要求密封或隐盖编制单位和扉页。 2.2 设计说明书 2.2.1 设计依据、设计要求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 列出与工程设计有关的依据性文件的名称和文号,如选址及环境评价报告、地形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对立项报告的批文、设计任务书或协议书等。 2 设计所采用的主要法规和标准。 3 设计基础资料,如气象、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地震、区域位置等。 4 简述建设方和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对项目设计的要求,如对总平面布置、建筑立面造型等。当城市规划对建筑高度有限制时,应说明建筑、构筑物的控制高度(包括最高和最低高度限值)。 5 委托设计的容和围,包括功能项目和设备设施的配套情况。 6 工程规模(如总建筑面积、总投资、容纳人数等)和设计标准(包括工程等级、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耐火等级、装修标准等)。 7 列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如总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及各分项建筑面积(还要分别列出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建筑面积)、建筑基底总面积、绿地总面积、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停车泊位数(分室、外和地上、地下),以及主要建筑或核心建筑的层数、层高和总高度等项指标。根据不同的建筑功。还应表述能反映工程规模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如住宅的套型、套数及每套的建筑面积、使用面积,旅馆建筑中的客房数和床位数,医院建筑中的门诊人次和病床数等指标。当工程项目(如城市居住区规划)另有相应的设计规或标准时,技术经济指标还应按其规定执行。 2.2.2 总平面设计说明 1 概述场地现状特点和周边环境情况,详尽阐述总体方案的构思意图和布局特点,以及在竖向设计、交通组织、景观绿化、环境保护等方面所采取的具体措施。 2 关于一次规划、分期建设,以及原有建筑和古树名木保留、利用、改造(改建)方面的总体设想。 2.2.3 建筑设计说明建筑方案的设计构思和特点:

工厂布置原则图文稿

工厂布置原则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工厂平面布置原则第一节?工厂布置与物流管理 一、厂址选择 所谓工厂选址,是指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决定工厂的地理位置,使企业的整体经营运作系统有机结合,以便有效、经济地达到企业的经营目的。 (一) 选址 选址包括两个层次的问题:第一是选位,即选择什么地区(区域)设厂。第二是定址。地区选定之后,具体选择在该地区的什么地方。(二) 工厂选址的影响因素 选择地区时的影响因素有: 1. 是否接近于市场 这里的市场概念是广义的,也许是一般消费者,也许是配送中心,也许是作为用户的其他厂家。接近产品目标市场的最大好处是有利于产品的迅速。投放和运输成本的降低。 2. 是否接近于原材料供应地 对原材料依赖性较强的企业应考虑尽可能接近原材料供应地,特别是与产品相比,在原材料的重量和体积更大的情况下,应尽量靠近原材料供应地。 3. 运输问题

根据产品及原材料、零部件的运输特点,考虑应接近铁路、港口还是其他交通运输条件较好的区域。 4. 与外协厂家的相对位置 5. 劳动力资源 不同地区的劳动力,其工资水平、受教育状况等都不同。在有些特殊情况下,可能在某些特定地区才更容易提供符合某些特定要求的熟练劳动力等。 6. 基础设施条件 对于一个工厂来说,有五项基础设施是需要在选址时予以认真考虑的:供水;电;煤气;排水;“三废”处理。某些企业要耗用大量的水,如食品制造、电镀等;而另一些企业如化学加工的工艺过程则需大量的电。对这些基础设施如不在选址时予以充分考虑,则会造成成本上升和带来不便。 7. 气候条件 根据产品的特点,有时还需要考虑温度、湿度、气压等气候因素,如精密仪器对这方面的要求就比较高。 8. 政策法规条件 在某些国家或地区建厂,可能会得到一些政策、法规上的优惠待遇,如我国的经济特区、经济开发区、某些低税率国家等。这也是当今跨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选址时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9. 政治和文化条件

初步设计与方案设计的区别

初步设计与方案设计的区别 很多人分不清初步设计与方案设计,总觉得都一样,其 实严格起来是有区别的,下面XX收集整理了初步设计与方 案设计的区别,供大家参考。 一、方案设计 方案设计是设计中的重要阶段,它是一个极富有创造性 的设计阶段,同时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它涉及到设计 者的知识水平、经验、灵感和想象力等。方案设计包括设计 要求分析、系统功能分析、原理方案设计几个过程。该阶段 主要是从分析需求出发,确定实现产品功能和性能所需要的 总体对象,决定技术系统,实现产品的功能与性能到技术系 统的映像,并对技术系统进行初步的评价和优化。设计人员 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和经验,选择 合理的技术系统,构思满足设计要求的原理解答方案。 1、DBS3900 RRU级联不能超过3级、BBU与最后一级RRU 设备不能超过40千米。 2、现如今1个BBU下支持1个普通小区+1个共小区组网情况;多个普通小区和多个共小区在1个BBU下暂不支持。 3、共小区目前软件版本最大支持6位置组*6载波配置,不支持4*9、12*8的配置。 4、主RRU和辅RRU地理位置上应属于同一BSC和LAC 区内。

建筑有不同的风格,当然,园林也会有不同的风格。但 我这里所说的“园林风格”并不仅仅是指同事口中的“风情 园林”,更多的是指其所处的地域的整体环境的特色。如中 国皇家园林有它自己独有的“风格”,西方皇家园林也有它 自己独特的“风格”;苏州私家园林有它自己独有的“风格”,西方的私家庭院也有它自己独特的“风格”。 在这些“风格”的背后有着很多的载体的支撑,这些载 体包括地理因素、历史背景、宗教背景、建筑物的特色、人 文特色,,所以,这些“园林风格”所体现出来的,更多的 是其所处的地域的整体环境特色。 确定设计方案,首先要清楚设计的目的和所要达到的效 果。 由此引出了另一个话题:我们在做一个方案的时候,首 先考虑的问题是什么。 做设计,打造“某国风情园林”这样的设计思路是会首 先被枪毙的。因为我们认为这样的打造是没有意义的。首先,我们的设计人员都没有到过“某国”;再者,如上文所说的,这样的风情园林并不是单靠一个楼盘项目的园林环境就能 够支撑的。 当我们接到一个新项目的时候,首先我们会去现场考察——看地。经过对地块特性的研究,这时候我们就开始考虑

桥梁初步设计方案比选

桥梁初步设计方案比选

一.桥梁初步设计 一工程概况 本册设计为猛河大桥初步设计,猛河位于湖南省境内。大桥的建设对推动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桥设计综合考虑该地区地形、地貌、通航、河床特征、泄洪要求,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力求结构经济安全,施工方便。 二设计规范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2004); 3.《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2004); 4.《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1985); 5.《公路工程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T50283-1999); 6.《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7.《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 026-90); 8.《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05-96); 9.《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88). 三技术标准 根据设计要求,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1.设计荷载:一级公路,双向六车道; 2.设计车速:80km/h; 3.桥面宽度:双幅分离式,每幅桥宽17.5m:0.5m防撞栏+2m人行道+2.5m右路肩+11.25m行车道+0.75m左路肩+0.5m防撞栏,两幅桥 之间间距0.5m. 4.桥面坡度: 纵坡3%,横坡1.5%;

5.通航标准:III-(2)级1个航道 ,双向通航孔,净高H为10m,净宽B 为150m,上低宽b为131m,侧高h为6m,通航水位为326.473m; 航道等级Ⅲ-(2) 6.设计洪水频率: 按百年一遇洪水频率,设计水位为337.765m; 7.设计基准期:100年。 四水文地质概况 本桥工程区段为K3+700~K4+400,桥址位于内陆河,环境类别为Ⅰ类(温暖或寒冷地区的大气环境、与无侵蚀性的水或土接触的环境),桥位与河道两岸顺直。两堤间距约700m,桥址河床断面属宽滩式河床断面。 地质勘探结果表明,桥位区地质情况一般,河滩位置依次是低液限黏土,容许应力[σ0]=250 KPa;弱风化泥质灰岩,容许应力[σ0]=1000 KPa;微弱风化泥质灰岩,容许应力[σ0]=1200 KPa;微风化白云质灰岩,容许应力[σ0]= 2000 KPa,河槽部分依次是砂砾层,容许应力[σ0]=550 KPa,砂卵层,容许应力[σ0]=1200 KPa,根据上述地质条件,设置端承桩。 五大桥设计方案 5.1 大桥总体方案构思 全面贯彻“安全、实用、经济、美观”的技术方针。 (1)造价要求。所选桥型力求技术先进, 结构独特有别于附近已建桥梁, 同时满足工程数量省、造价低、投资少、经济合理的原则。 (2)施工要求。所选桥型应满足有成熟施工经验、所需施工设备少、工艺简单的要求, 以减小施工难度、加快施工进度、节省投资金额、保证施工质量。 (3)通航要求。为减少船舶撞墩的机率, 确保桥梁的安全, 适当增大和合理布置通航孔跨径, 并且抵抗船舶撞击具有足够的安全, 同时所选桥应保证在 施工时不能影响船只通行。 (4)景观要求。桥梁作为一种功能性的结构物,同时也是一种美学的艺术。所以在满足桥梁实用功能和桥下通航要求的前提下,力求桥梁造型美观,使大

施工总平面布置原则及要求

施工总平面图 施工总平面图是拟建项目施工场地的总布置图。它按照施工方案和施工进度的要求,对施工现场的道路交通、材料仓库、附属企业、临时房屋、临时水电管线等做出合理的规划布置,从而正确处理全工地施工期间所需各项设施和永久建筑、拟建工程之间的空间关系。 一、施工总平面图设计的内容 (一)建设项目施工总平面图上的一切地上、地下已有的和拟建的建筑物、构筑物以及其他设施的位置和尺寸。 (二)一切为全工地施工服务的临时设施的布置位置,包括: (1)施工用地范围,施工用的各种道路; (2)加工厂、制备站及有关机械的位置; (3)各种建筑材料、半成品、构件的仓库和生产工艺设备主要堆场、取土弃土位置; (4)行政管理房、宿舍、文化生活福利建筑等; (5)水源、电源、变压器位置,临时给排水管线和供电、动力设施; (6)机械站、车库位置; (7)一切安全、消防设施位置。 (三)永久性测量放线标桩位置 许多规模巨大的建筑项目,其建设工期往往很长。随着工程的进展,施工现场的面貌将不断改变。在这种情况下,应按不同阶段分别绘制若干张施工总平面图,或者根据工地的变化情况,及时对施工总平面图进行调整和修正,以便符合不同时期的需要。 二、施工总平面图设计的原则 (1)尽量减少施工用地,少占农田,使平面布置紧凑合理。 (2)合理组织运输,减少运输费用,保证运输方便通畅。 (3)施工区域的划分和场地的确定,应符合施工流程要求,尽量减少专业工种和各工程之间的干扰。 (4)充分利用各种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和原有设施为施工服务,降低临时设施的费用。 (5)各种生产生活设施应便于工人的生产生活。 (6)满足安全防火、劳动保护的要求。 三、施工总平面图设计的依据

工厂总平面布置

第六节工厂总平面布置 一、工厂总平面布置的一般步骤 工厂总平面布置就是对生产车间、管理部门、仓储部门、生产与生活服务部门的建筑物、道路和场地等,按照相互关系的密切程度做出合理的布局,采用SLP法进行工厂总平面布置的首要工作就是对各作业单位之间的相互关系作出分析,包括物流的和非物流的相互关系,经过综合,得到作业单位综合相互关系表。然后,根据综合相互关系表指示的各作业单位之间相互关系密切程度的高或低,决定各作业单位之间距离的近或远,并安排各作业单位的相互位置,绘制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将各作业单位实际占地面积与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相结合,就形成了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图。通过修正和调整,得到数个可行的布置设计方案,最后通过评价择优,选出某个设计方案作为工厂总平面布置图。 二、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 在SLP中,工厂总平面布置并不直接去考虑各作业单位的占地面积和几何形状,而是从各作业单位间相互关系密切程度出发,安排各作业单位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密级高的作业单位之间距离近,关系密级低的作业单位之间距离远,由此形成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 当作业单位数量较多时,作业单位之间相互关系数目就非常多,一般为作业单位数量的平方量级,因此既使只考虑A级关系,也有可能同时出现很多个,这就给如何入手绘制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造成了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引入综合接近程度的概念。所谓某一作业单位综合接近程度,等于该作业单位与其它所有作业单位之间量化后的关系密级的总和,这个值的高低,反映了该作业单位在布置图上是应该处于中心位置还是应该处于边缘位置。为了计算各作业单俭的综合接近程度,把作业单位综合相互关系表变换成右上三角矩阵与左下三角矩阵表格对称的方阵表格,然后量化关系密级,并按行或列累加关系密级分数,其结果就是某一作业单位的综合接近程度。 综合接近程度分数越高,说明该作业单位越应该靠近布置图的中心;分数越低,说明该作业单位越应该处于布置图的边缘。因此,布置设计应当按综合接近程度分数高低顺序进行,即按综合接近程度分数高低顺序为作业单位排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