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im_opampsim运放仿真

psim_opampsim运放仿真
psim_opampsim运放仿真

Op-Amp Simulation – Part II EE/CS 5720/6720

This assignment continues the simu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simple operational amplifier. Turn in a copy of this assignment with answers in the appropriate blanks, and Cadence printouts attached. All problems to be turned in are marked in boldface.

For the following problems, use the two-stage op amp you simulated in the previous assignment, using the same value of C C and the same lead compensation transistor you arrived at. For all simulations below, load the amplifier with R L = 1M ? in parallel with C L = 30pF.

1. Common-mode gain; CMRR

Common-mode gain measures how much the output changes in response to a change in the common-mode input level. Ideally, the common-mode gain of an op amp is zero; the amplifier should ignore the common-mode level and amplify only the differential-mode signal. Let’s measure the common-mode gain of our op amp.

In order to measure the common-mode gain in the open-loop condition, we have to once again “balance” our high-gain op amp very carefully to keep V OUT ≈ 0, just like we did in the last assignment when we measured the transfer function. Remember, we do this by adding a dc voltage source V OS in series with one of the inputs. This voltage source is set to the input offset voltage so that if no other signal is present, the output voltage will be approximately zero. Now, with this adjustment in place, we tie the two inputs together and apply an ac signal v IN , as shown below.

L

v OUT

v IN V OS

Plot the common-mode gain (in dB) transfer function of the op amp over the frequency range 1Hz – 100MHz. Plot at least 50 points per decade of frequency for good resolution. Turn in this plot.

What is the common-mode gain at 10 Hz? ____________________

What is the common-mode gain at 100 kHz? ____________________

An important figure of merit in op amp design is the common-mode rejection ratio , or CMRR . CMRR is defined as the differential-mode gain divided by the common-mode gain. (Remember, if you express your gains in the logarithmic units of dB, subtraction is

equivalent to division.) For example, if a particular amplifier has a differential gain of 80 dB at 100 Hz and a common-mode gain of 10 dB at the same frequency, then the amplifier’s CMRR at 100 Hz is 70 dB. Ideally, an amplifier should have infinite CMRR. Practically, most designers try to get CMRR > 60 dB, though some applications may required much higher values.

Disconnect the negative input of the op amp from v IN and connect it back to ground. Measure the differential-mode gain (in dB) transfer function of the op amp over the frequency range 1Hz – 100MHz. (This is the same measurement you did in the last assignment.) Plot at least 50 points per decade of frequency for good resolution. Turn in this plot.

What is the CMRR at 10 Hz (in dB)? ____________________

What is the CMRR at 100 kHz (in dB)? ____________________

2. Alternate method for measuring open-loop transfer function

The previous method we used for measuring transfer functions can become slow and tedious if we often make changes to our op amp that affect its dc operating point, because this requires re-measuring the small dc offset voltage, which will have changed. Luckily, changing the value of C C has no affect on the dc bias point, so we haven’t had to repeat the dc offset measurements yet. However, if we make any changes to transistor sizes or bias currents, we would have to repeat the dc sweep to find V OS before measuring the transfer function again.

It turns out there is an easier way to measure open-loop transfer functions that does not require us to measure V OS and then “balance” the open-loop op amp. The measurement configuration is shown below.

L

v OUT v IN

First, we make R >> R L so that this resistor has no significant loading effect on the op amp. Let’s set R = 100M ? in our simulation.

Here’s how this configuration works: At dc (and very low frequencies), C is basically an open circuit. Since no current flows into the op amp’s inputs (or through C ), the current through R is zero. That means the voltage drop across R is also zero, so the voltage at the negative input of the op amp is equal to the output voltage. Thus, at very low frequencies, the op amp is configured at a unity-gain buffer, so v OUT ? v IN . If we make the dc value of v IN = 0, then our output is where we want it to be.

At high frequencies, the reactance of C (1/j ωC ) becomes very small relative to the resistance of R (i.e., the capacitor begins to act like a short circuit), and so the negative input is effectively connected to ground, just like in our previous open-loop measurements. The key is to set C sufficiently high so that the effects caused by the RC network occur at frequencies far below what you actually want to measure. The effect of the RC network on the amplifier gain curve is shown below. At very low frequencies, the amplifier starts to act like a unity-gain buffer.

V A |ω

We should set C such that the frequency A V /(2πRC ) << f min , where A V is the low-frequency gain of the op amp, and f min is the minimum frequency of interest in our transfer functions.

Set C = 0.1 F (that’s right: one-tenth of a Farad!). Run an ac simulation from 1nHz (that’s right: one nanoHertz!) to 100MHz, showing gain (in dB) and phase. Turn in this plot. On the plot, label the two frequencies shown on the above figure. Do the calculated frequencies match the appropriate points on the curve? _______________ (Remember to convert radians/second to Hz, if necessary.)

Now run an ac simulation just from 1Hz to 100MHz, showing gain (in dB) and phase. Turn in this plot.

How does this gain plot compare with the differential-mode gain curve measured in the previous problem using the traditional metho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Slew rate

In the previous assignment, we used ac analysis to determine the small-signal bandwidth of the op amp. The speed of amplifiers is often limited by large-signal effects such as slew rate – the maximum speed at which an op amp can charge and discharge its load. To measure slew rate, configure the op amp as a unity-gain buffer as shown below.

L

v OUT v IN

Run a transient simulation where v IN is a 5 kHz square wave going from -1V to +1V. (This qualifies as a large signal.) Look at the output waveform. Does it look like a nice square wave, or do you see significant slewing (a slope less than infinity) on the -1V to +1V transitions? Increase the frequency of the square wave until you can see these sloped regions clearly. (The output should still reach -1V and +1V during each cycle. If it does not, your square wave is too fast.) Make sure your maximum time step is at least 200 times less than your simulation time so you get a high-resolution simulation. Turn in this plot.

Now select two points on the rising slope and from these calculate the positive slew rate using units of V/μs.

The positive slew rate is ___________________.

Now select two points on the falling slope and from these calculate the negative slew rate using units of V/μs.

The negative slew rate is ___________________.

Now repeat the above measurements after removing R L and C L . Turn in this slew-rate plot.

The positive slew rate with no load is ___________________.

The negative slew rate with no load is ___________________.

What is the slew rate predicted by Equation 5.15 in Johns & Martin? ________________. How does this compare with the simulation result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Output resistance

Now we will estimate the closed-loop output resistance of our op amp in unity gain configuration. Keep the same circuit setup as above, but remove R L from the circuit and make the input waveform a small 1kHz sine wave with a dc level of zero volts and an amplitude of 1mV. (Use a transient source, not the “AC” source. We will be running transient simulations.) Run a simulation of encompassing 2-3 cycles of the waveform and verify that the output amplitude matches the input amplitude. Turn in this plot. If you wish, you can insert a dc V OS source at the input to cancel out any small offset voltage.

Now add R L = 1M ? back to the circuit. Make sure R L is connected to ground, not V SS . Run the simulation again.

What is the output voltage amplitud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ow decrease the value of R L until the output voltage amplitude drops to approximately 0.909mV instead of 1.0mV.

What value of R L causes an output amplitude of 0.909mV? ___________________ Based on a simple voltage divider relationship, what must the output resistance of the unity-gain buffer b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Using the low-frequency open-loop gain amplifier gain measured in previous problems, what would you predict the open-loop output resistance of the op amp to be? ________________

What would you predict the output resistance of the amplifier to be if it were configured (with an appropriate feedback network) to have a closed-loop gain of 1000? ____________________

集成运放基本应用之一模拟运算电路

实验十二集成运放基本应用之模拟运算电路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并掌握由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的比例、加法、减法和积分等基本运算电路的原理与功能。 2、了解运算放大器在实际应用时应考虑的一些问题。 二、实验原理 集成运算放大器是一种具有高电压放大倍数的直接耦合多级放大电路。当外部接入不同的线性或非线性元器件组成输入和负反馈电路时,可以灵活地实现各 种特定的函数关系。在线性应用方面,可组成比例、加法、减法、积分、微分、对数等模拟运算电路。 理想运算放大器特性: 在大多数情况下,将运放视为理想运放,就是将运放的各项技术指标理想化,满足下列条件的运算放大器称为理想运放: 开环电压增益A ud=x 输入阻抗n=x 输出阻抗r o=0 带宽f BW=x 失调与漂移均为零等。 理想运放在线性应用时的两个重要特性: (1)输出电压U O与输入电压之间满足关系式 U o= A ud (U + —U-) 由于A ud=『而U o为有限值,因此,U + —U-即U + "U—,称为虚短” (2)由于「i=x,故流进运放两个输入端的电流可视为零,即I IB = 0,称为虚断”这说明运放对其前级吸取电流极小。 上述两个特性是分析理想运放应用电路的基本原则,可简化运放电路的计算。 基本运算电路 1) 反相比例运算电路 电路如图5—1所示。对于理想运放,该电路的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间的 U。一割 R1

(a)同相比例运算电路 图5-3同相比例运算电路 关系为 为了减小输入级偏置电流引起的运算误差,在同相输入端应接入平衡电阻 R 2 = R I / F F o Ri 100K -CZ) ------------- + 12V I I? 100K -12V 5-2反相加法运算电路 2)反相加法电路 电路如图5 — 2所示,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间的关系为 R 3= R 1/R 2/R F 3)同相比例运算电路 图5— 3(a)是同相比例运算电路,它的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间的关系为 U °=(1 空)U i R 2= R I /R F 当R i —E 时,U o = U i ,即得到如图5 — 3(b)所示的电压跟随器。图中R 2= R F , 用以减小漂移和起保护作用。一般 R F 取10K Q , R F 太小起不到保护作用,太大 则影响跟随性。 Ui ------ + 12V9 + 12V? + 5 -- ° Rs ~ — [>8 + ■ + Ui a -----1—1— —+ (b)电压跟随器 图5-1反相比例运算电路图 JOK Ri Ri 100K 9 IK [RwJ 100K 1ODK. -12V Vfl

集成运放电路的设计

一设计目的 1.集成运算放大电路当外部接入不同的线性或非线性元器件组成输入和负反 馈电路时,可以灵活地实现各种特定的函数关系,在线性应用方面,可组成比例、加法、减法、积分、微分等模拟运算电路。 2.本课程设计通过Mulitisim编写程序几种运算放大电路仿真程序,通过输入 不同类型与幅度的波形信号,测量输出波形信号对电路进行验证,并利用Protel软件对实现对积累运算放大电路的设计,并最终实现PCB版图形式。二设计工具:计算机,Mulitisim,Protel软件 三设计任务及步骤要求 1)通过Mulitisim编写程序运算放大电路仿真程序,通过输入不同类型与 幅度的波形信号,测量输出波形信号对电路进行验证。输入电压波形可以任意选取,并且可对输入波形的运算进行实时显示,并进行比较; 2)对设计完成的运算放大电路功能验证无误后,通过Protel软件对首先对电 路进行原理图SCH设计,要求:所有运算放大电路在一张原理图上; 输入输出信号需预留接口; 3)设计完成原理图SCH后,利用Protel软件设计完成印制板图PCB,要求:至 少为双层PCB板; 四设计内容 1集成运算放大器放大电路概述

集成电路是一种将“管”和“路”紧密结合的器件,它以半导体单晶硅为芯片,采用专门的制造工艺,把晶体管、场效应管、二极管、电阻和电容等元件及它们之间的连线所组成的完整电路制作在一起,使之具有特定的功能。集成放大电路最初多用于各种模拟信号的运算(如比例、求和、求差、积分、微分……)上,故被称为运算放大电路,简称集成运放。集成运放广泛用于模拟信号的处理和产生电路之中,因其高性价能地价位,在大多数情况下,已经取代了分立元件放大电路。 2集成运放芯片的选取和介绍 由于LM324具有电源电压范围宽,静态功耗小,可单电源使用,价格低廉等优点,而本次电子设计实验对精度要求不是非常高,LM324完全满足要求,因此我们这里选用LM 324作为运放元件 LM324是四运放集成电路,它采用14脚双列直插塑料封装,外形如图。它的内部包含四组形式完全相同的运算放大器,除电源共用外,四组运放相互独立。每一组运算放大器可如图所示的符号来表示,它有5个引出脚,其中“+”、“-”为两个信号输入端,“V+”、“V-”为正、负电源端,“Vo”为输出端。两个信号输入端中,Vi-(-)为反相输入端,表示运放输出端Vo的信号与该输入端的位相反;Vi+(+)为同相输入端,表示运放输出端Vo的信号与该输入端的相位相同。LM324的引脚排列见图。 3运放电路基本原理及其Mulitisim仿真 3.1.同相比例运放电路

(整理)运算放大器基本电路大全

运算放大器基本电路大全 运算放大器电路大全 我们经常看到很多非常经典的运算放大器应用图集,但是这些应用都建立在双电源的基础上,很多时候,电路的设计者必须用单电源供电,但是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将双电源的电路转换成单电源电路。 在设计单电源电路时需要比双电源电路更加小心,设计者必须要完全理解这篇文章中所述的内容。 1.1 电源供电和单电源供电 所有的运算放大器都有两个电源引脚,一般在资料中,它们的标识是VCC+和VCC -,但是有些时候它们的标识是VCC+和GND。这是因为有些数据手册的作者企图将这种标识的差异作为单电源运放和双电源运放的区别。但是,这并不是说他们就一定要那样使用――他们可能可以工作在其他的电压下。在运放不是按默认电压供电的时候,需要参考运放的数据手册,特别是绝对最大供电电压和电压摆动说明。 绝大多数的模拟电路设计者都知道怎么在双电源电压的条件下使用运算放大器,比如图一左边的那个电路,一个双电源是由一个正电源和一个相等电压的负电源组成。一般是正负15V,正负12V和正负5V也是经常使用的。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都是参考地给出的,还包括正负电压的摆动幅度极限Vom以及最大输出摆幅。 单电源供电的电路(图一中右)运放的电源脚连接到正电源和地。正电源引脚接到VCC+,地或者VCC-引脚连接到GND。将正电压分成一半后的电压作为虚地接到运放的输入引脚上,这时运放的输出电压也是该虚地电压,运放的输出电压以虚地为中心,摆幅在Vom 之内。有一些新的运放有两个不同的最高输出电压和最低输出电压。这种运放的数据手册中会特别分别指明Voh 和Vol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有不少的设计者会很随意的用虚地来参考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但在大部分应用中,输入和输出是参考电源地的,所以设计者必须在输入和输出的地方加入隔直电容,用来隔离虚地和地之间的直流电压。(参见1.3节) 图一

运放的应用实例和设计指南

1.1 运放的典型设计和应用 1.1.1 运放的典型应用 运放的基本分析方法:虚断,虚短。对于不熟悉的运放应用电路,就使用该基本分析方法。 运放是用途广泛的器件,接入适当的反馈网络,可用作精密的交流和直流放大器、有源滤波器、振荡器及电压比较器。 1) 运放在有源滤波中的应用 图5.2 有源滤波 上图是典型的有源滤波电路(赛伦-凯电路,是巴特沃兹电路的一种)。有源滤波的好处是可以让大于截止频率的信号更快速的衰减,而且滤波特性对电容、电阻的要求不高。 该电路的设计要点是:在满足合适的截止频率的条件下,尽可能将R233和R230的阻值选一致,C50和C201的容量大小选取一致(两级RC电路的电阻、电容值相等时,叫赛伦凯电路),这样就可以在满足滤波性能的情况下,将器件的种类归一化。 其中电阻R280是防止输入悬空,会导致运放输出异常。 滤波最常用的3种二阶有源低通滤波电路为 巴特沃兹,单调下降,曲线平坦最平滑; 切比雪夫,迅速衰减,但通带中有纹波; 贝塞尔(椭圆),相移与频率成正比,群延时基本是恒定。 二阶有源低通滤波 电路的画法和截止频率 2) 运放在电压比较器中的应用

图5.3 电压比较 上图是典型信号转换电路,将输入的交流信号,通过比较器LM393,将其转化为同频率的方波信号(存在反相,让软件处理一下就可以),该电路在交流信号测频中广泛使用。 该电路实际上是过零比较器和深度放大电路的结合。 将输出进行(1+R292/R273)倍的放大,放大倍数越高,方波的上升边缘越陡峭。 该电路中还有一个关键器件的阻值要注意,那就是R275,R275决定了方波的上升速度。 3) 恒流源电路的设计 如图所示,恒流原理分析过程如下: U5B (上图中下边的运放)为电压跟随器,故V4 V1=; 由运算放大器的虚短原理,对于运放U4A (上图中上边的运放)有: V5 V3=; 而 () 421 2020 V4-Vref V5V R R R ++? =; ()019 1819 0-V2 V3++?=R R R ; 有以上等式组合运算得:Vref V1 V2=- 当参考电压Vref 固定为1.8V 时,电阻R30为3.6Ωk ,电流恒定输出0.5mA 。 该恒流源电路可以设计出其他电流的恒流源,其基本思路就是:所有的电阻都需要采用高精度电阻,且阻值一致,用输入的参考电压(用专门的参考电压芯片)比上阻值,就是获得的输出电流。 但在实际使用中,为了保护恒流源电路,一般会在输出端串一只二极管和一只电阻,这样做的好处第一是防止外界的干扰会进入恒流源电路,导致恒流源电路的损坏,二是可以防止外界负载短路时,不至于对恒流源电路造成损坏。

差分运算放大器基本知识

一.差分信号的特点: 图1 差分信号 1.差分信号是一对幅度相同,相位相反的信号。差分信号会以一个共模信号 V ocm 为中心,如图1所示。差分信号包含差模信号和公模信号两个部分, 差模与公模的定义分别为:Vdiff=(V out+-V out- )/2,Vocm=(V out+ +V out- )/2。 2.差分信号的摆幅是单端信号的两倍。如图1,绿色表示的是单端信号的摆 幅,而蓝色表示的是差分信号的摆幅。所以在同样电源电压供电条件下,使用差分信号增大了系统的动态范围。 3.差分信号可以抑制共模噪声,提高系统的信噪比。In a differential system, keeping the transport wires as close as possible to one another makes the noise coupled into the conductors appear as a common-mode voltage. Noise that is common to the power supplies will also appear as a common-mode voltage. Since the differential amplifier rejects common-mode voltages, the system is more immune to external noise. 4.差分信号可以抑制偶次谐波,提高系统的总谐波失真性能。 Differential systems provide increased immunity to external noise, reduced even-order harmonics, and twice the dynamic range when compared to signal-ended system. 二.分析差分放大器电路 图2.差分放大器电路分析图

运算放大器的电路仿真设计

运算放大器的电路仿真设计 一、电路课程设计目的 错误!深入理解运算放大器电路模型,了解典型运算放大器的功能,并仿真实现它的功能; 错误!掌握理想运算放大器的特点及分析方法(主要运用节点电压法分析); ○3熟悉掌握Multisim软件。 二、实验原理说明 (1)运算放大器是一种体积很小的集成电路元件,它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它的类型包括:反向比例放大器、加法器、积分器、微分器、电 压跟随器、电源变换器等. (2) (3)理想运放的特点:根据理想运放的特点,可以得到两条原则: (a)“虚断”:由于理想运放,故输入端口的电流约为零,可近似视为断路,称为“虚断”。 (b)“虚短”:由于理想运放A,,即两输入端间电压约为零,可近似视为短路,称为“虚短”. 已知下图,求输出电压。

理论分析: 由题意可得:(列节点方程) 011(1)822A U U +-= 0111 ()0422 B U U +-= A B U U = 解得: 三、 电路设计内容与步骤 如上图所示设计仿真电路. 仿真电路图:

V18mV R11Ω R22Ω R32Ω R44Ω U2 DC 10MOhm 0.016 V + - U3 OPAMP_3T_VIRTUAL U1 DC 10MOhm 0.011 V + - 根据电压表的读数,, 与理论结果相同. 但在试验中,要注意把电压调成毫伏级别,否则结果误差会很大, 致结果没有任何意义。如图所示,电压单位为伏时的仿真结 果:V18 V R11Ω R22Ω R32Ω R44Ω U2 DC 10MOhm 6.458 V + - U3 OPAMP_3T_VIRTUAL U1 DC 10MOhm 4.305 V + - ,与理论结果相差甚远。 四、 实验注意事项 1)注意仿真中的运算放大器一般是上正下负,而我们常见的运放是上负下正,在仿真过程中要注意。

基本运算放大器电路设计

基本运算放大器电路设计

————————————————————————————————作者:————————————————————————————————日期:

武汉理工大学 开放性实验报告 (A类) 项目名称:基本运算放大器电路设计实验室名称:创新实验室 学生姓名:**

创新实验项目报告书 实验名称基本运算放大器电路设计日期2018.1.14 姓名**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一、实验目的(详细指明输入输出) 1、采用LM324集成运放完成反相放大器与加法器设计 2、电源为单5V供电,输入输出阻抗均为50Ω,测试负载为50Ω输出误差 不大于5% 3、输入正弦信号峰峰值V1≤50mV,V2=1V,输出为-10V1+V2. 二、实验原理(详细写出理论计算、理论电路分析过程)(不超过1页) 通过使用LM324来设计反相放大器和加法器,因为每一个芯片内都有4个运放,所以我们就是使用其内部的运放来连接成运算放大器电路。 我们采用两个芯片串联的方式进行芯片的级联。对于反相放大器,输出电压Vo=-Rf/R1*Vi;对于同相加法器,Vo=(Rf/R1*Vi1+Rf/R2*Vi2)。 由于对该运放使用单电源5V供电,故需要对整个电路的共地端进行 2.5V 的直流偏置。为实现2.5V的共地端,在这里采用了电压跟随器的运放模型。2.5V 的分压点用两个相同100k的电阻进行分压,并根据经验选取了一个10uF的极性电容并联在2.5V分压点处,起滤除电源噪声的作用。最终由电压跟随器输出端作为后面电路的共地端。同样为使反相放大器能够放大10倍,有-Rf/R1=-10,即Rf=10R1,可取R1=10kΩ,Rf=100kΩ,则R2=R1//Rf。对于加法器,有R1=R2=Rf,均取为100kΩ,则R=100kΩ。

集成运放基本应用之一—模拟运算电路

集成运放基本应用之一—模拟运算电路

————————————————————————————————作者:————————————————————————————————日期:

实验十二集成运放基本应用之一——模拟运算电路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并掌握由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的比例、加法、减法和积分等基本运算电路的原理与功能。 2、了解运算放大器在实际应用时应考虑的一些问题。 二、实验原理 集成运算放大器是一种具有高电压放大倍数的直接耦合多级放大电路。当外部接入不同的线性或非线性元器件组成输入和负反馈电路时,可以灵活地实现各种特定的函数关系。在线性应用方面,可组成比例、加法、减法、积分、微分、对数等模拟运算电路。 理想运算放大器特性: 在大多数情况下,将运放视为理想运放,就是将运放的各项技术指标理想化,满足下列条件的运算放大器称为理想运放: 开环电压增益A ud=∞ 输入阻抗r i=∞ 输出阻抗r o=0 带宽f BW=∞ 失调与漂移均为零等。 理想运放在线性应用时的两个重要特性: (1)输出电压U O与输入电压之间满足关系式 U O=A ud(U+-U-) 由于A ud=∞,而U O为有限值,因此,U+-U-≈0。即U+≈U-,称为“虚短”。

(2)由于r i =∞,故流进运放两个输入端的电流可视为零,即I IB =0,称为“虚断”。这说明运放对其前级吸取电流极小。 上述两个特性是分析理想运放应用电路的基本原则,可简化运放电路的计算。 基本运算电路 1) 反相比例运算电路 电路如图5-1所示。对于理想运放, 该电路的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间的 关系为 为了减小输入级偏置电流引起的运算误差,在同相输入端应接入平衡电阻R 2=R 1 // R F 。 图5-1 反相比例运算电路 图5-2 反相加法运算电路 2) 反相加法电路 电路如图5-2所示,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间的关系为 )U R R U R R ( U i22 F i11F O +-= R 3=R 1 / R 2 // R F 3) 同相比例运算电路 图5-3(a)是同相比例运算电路,它的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间的关系为 i 1 F O )U R R (1U + = R 2=R 1 / R F 当R 1→∞时,U O =U i ,即得到如图5-3(b)所示的电压跟随器。图中R 2=R F , i 1 F O U R R U -=

实验课7 全差分运放的仿真方法

CMOS模拟集成电路 实验报告

实验课7 全差分运放的仿真方法 目标: 1、了解全差分运放的各项指标 2、掌握全差分运放各项指标的仿真方法,对全差分运放的各指标进行仿真,给出各指标的 仿真结果。 本次实验课使用的全差分运放 首先分析此电路图,全差分运算放大器是一种具有差分输入,差分输出结构的运算放大器。其相对于单端输出的放大器具有一些优势:因为当前的工艺尺寸在减少,所以供电的电源电压越来越小,所以在供电电压很小的情况下,单端输出很难理想工作,为了电路有很大的信号摆幅,采用类似上图的全差分运算放大器,其主要由主放大器和共模反馈环路组成。 1、开环增益的仿真 得到的仿真图为

1.开环增益:首先开环增益计算方法是低频工作时(<200Hz) ,运放开环放大倍数;通过仿真图截点可知增益为73.3db。 2.增益带宽积:随着频率的增大,A0会开始下降,A0下降至0dB 时的频率即为GBW,所以截取其对应增益为0的点即可得到其增益带宽积为1.03GB。 3.相位裕度:其计算方法为增益为0的时候对应的VP的纵坐标,如图即为-118,则其相位裕度为-118+180=62,而为保证运放工作的稳定性,当增益下降到0dB 时,相位的移动应小于180 度,一般取余量应大于60度,即相位的移动应小于120 度;所以得到的符合要求。 在做以上仿真的时候,关键步骤 在于设定VCMFB,为了得到大的增益,并且使相位裕度符合要求,一直在不停地改变VCMFB,最初只是0.93,0.94,0.95的变化,后来发现增益还是远远不能满足要求,只有精确到小数点后4为到5位才能得到大增益。 2.CMRR 的仿真 分析此题可得共模抑制比定义为差分增益和共模增益的比值,它反映了一个放大器对于共模信号和共模噪声的抑制能力。因此需要仿真共模增益和差分增益。可以利用两个放大器,一 个连成共模放大,一个连成差模放大,

运算放大器的设计与仿真

集成运算放大器放大电路仿真设计 1集成运算放大器放大电路概述 集成电路是一种将“管”和“路”紧密结合的器件,它以半导体单晶硅为芯片,采用专门的制造工艺,把晶体管、场效应管、二极管、电阻和电容等元件及它们之间的连线所组成的完整电路制作在一起,使之具有特定的功能。集成放大电路最初多用于各种模拟信号的运算(如比例、求和、求差、积分、微分……)上,故被称为运算放大电路,简称集成运放。集成运放广泛用于模拟信号的处理和产生电路之中,因其高性价能地价位,在大多数情况下,已经取代了分立元件放大电路。 2 电路原理分析 2.1 电路如图1所示 R1 10kΩV1 500mV U1A TL082CD 3 2 4 8 1 R2 9.1kΩ RF 100kΩ V2 12 V V3 12 V XMM1 1 此电路为反向比例运算电路,这是电压并联负反馈电路。输入电压V1通过电阻R1作用于集成运放的反相输入端,故输出电压V0与V1反相。 图2 仿真结果图 输入输出关系理论输仿真输出值电路功能

其中 1 //2R RF R = 2.2电路如图3所示 R1 10kΩ Ui2 200mV U1A TL082CD 3 2 4 8 1 R24.7kΩ RF 100kΩ V212 V V312 V XMM1 Ui1 100mV R310kΩ 3 此电路为反相求和运算电路,其电路的多个输入信号均作用于集成运放的反相输入端,根据“虚短”和“虚断”的原则,0==p N u u ,节点N 的电流方程为F i i i =+31 所以)1 2 31( 0R Ui R Ui RF U +-= 输入输出关系 理论输出值 仿真输出值 电路功能 )1 2 31( 0R Ui R Ui RF U +-= -3V 2.999V 反相求和放大电路 其中RF R R R //3//12= 2.3电路如图5所示 出值 11 0V R RF V -= -5V -5V 反相比例运算电路

运算放大器基本电路——11个经典电路

运算放大器组成的电路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瞭乱,是模拟电路中学习的重点。在分析它的工作原理时倘没有抓住核心,往往令人头大。特搜罗天下运放电路之应用,来个“庖丁解牛”,希望各位从事电路板维修的同行,看完后有所收获。 遍观所有模拟电子技朮的书籍和课程,在介绍运算放大器电路的时候,无非是先给电路来个定性,比如这是一个同向放大器,然后去推导它的输出与输入的关系,然后得出Vo=(1+Rf)Vi,那是一个反向放大器,然后得出Vo=-Rf*Vi……最后学生往往得出这样一个印象:记住公式就可以了!如果我们将电路稍稍变换一下,他们就找不着北了!偶曾经面试过至少100个以上的大专以上学历的电子专业应聘者,结果能将我给出的运算放大器电路分析得一点不错的没有超过10个人!其它专业毕业的更是可想而知了。今天,芯片级维修教各位战无不胜的两招,这两招在所有运放电路的教材里都写得明白,就是“虚短”和“虚断”,不过要把它运用得出神入化,就要有较深厚的功底了。 虚短和虚断的概念 由于运放的电压放大倍数很大,一般通用型运算放大器的开环电压放大倍数都在80dB 以上。而运放的输出电压是有限的,一般在10V~14V。因此运放的差模输入电压不足1mV,两输入端近似等电位,相当于“短路”。开环电压放大倍数越大,两输入端的电位越接近相等。 “虚短”是指在分析运算放大器处于线性状态时,可把两输入端视为等电位,这一特性称为虚假短路,简称虚短。显然不能将两输入端真正短路。 由于运放的差模输入电阻很大,一般通用型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电阻都在1MΩ以上。因此流入运放输入端的电流往往不足1uA,远小于输入端外电路的电流。故通常可把运放的两输入端视为开路,且输入电阻越大,两输入端越接近开路。“虚断”是指在分析运放处于线性状态时,可以把两输入端视为等效开路,这一特性称为虚假开路,简称虚断。显然不能将两输入端真正断路。 在分析运放电路工作原理时,首先请各位暂时忘掉什么同向放大、反向放大,什么加法器、减法器,什么差动输入……暂时忘掉那些输入输出关系的公式……这些东东只会干扰你,让你更糊涂﹔也请各位暂时不要理会输入偏置电流、共模抑制比、失调电压等电路参数,这是设计者要考虑的事情。我们理解的就是理想放大器(其实在维修中和大多数设计过程中,把实际放大器当做理想放大器来分析也不会有问题)。 好了,让我们抓过两把“板斧”------“虚短”和“虚断”,开始“庖丁解牛”了。

运算放大器16个基本运算电路概论

一、 电路原理分析与计算 1. 反相比例运算电路 输入信号从反相输入端引入的运算,便是反相运算。反馈电阻R F 跨接在输出端和反相输入端之间。根据运算放大器工作在线性区时的虚开路原则可知:i -=0,因此i 1=i f 。电路如图1所示, 图1 根据运算放大器工作在线性区时的虚短路原则可知:u -=u +=0。 由此可得: 01 f i R u u R =- 因此闭环电压放大倍数为: 1 o f uo i u R A u R = =- 2. 同相比例运算电路 输入信号从同相输入端引入的运算,便是同相运算。电路如图2所示,

图2 根据运算放大器工作在线性区时的分析依据:虚短路和虚开路原则 因此得: 1 (1)f o i R u u R =+ 开环电压放大倍数 1 1o f uf i u R A u R = =+ 3. 反相输入加法运算电路 在反相输入端增加若干输入电路,称为反向输入加法运算电路。电路如图3 所示, 图3 计算公式如下, 12 12 ( )o f u u u R R R =-+ 平衡电阻213////f R R R R =,当13f R R R ==时,输出电压012()u u u =-+ 4. 减法运算电路 减法运算电路如图4所示,输入信号1i u 、2i u 分别加至反相输入端和同相

输入端,这种形式的电路也称为差分运算电路。 图4 输出电压为: 2211231 (1)f f o i i R R R u u u R R R R =+ -+ 当123f R R R R ===时,输出电压21o i i u u u =- 5. 微分运算电路 微分运算电路如图5所示, 图5 电路的输出电压为o u 为: 21 i o du u R C dt =- 式中,21R C 为微分电路的时间常数。若选用集成运放的最大输出电压为OM U ,则21R C 的值必须满足: 21max ()OM i U R C du dt <= 6. 积分运算电路 积分运算电路如图6所示,

集成运放组成的基本运算电路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指导老师: 成绩: 实验名称:集成运放组成的基本运算电路实验实验类型:同组学生: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二、实验容和原理(必填) 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 七、讨论、心得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研究集成运放组成的比例、加法和积分等基本运算电路的功能; 2.掌握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的三种输入方式。 3.了解集成运算放大器在实际应用时应考虑的一些问题; 4.理解在放大电路中引入负反馈的方法和负反馈对放大电路各项性能指标的影响; 5.学会用集成运算放大器实现波形变换 二、实验容和原理 1.实现两个信号的反相加法运算 2.输入正弦波,示波器观察输入和输出波形,毫伏表测量有效值 3.实现单一信号同相比例运算(选做) 4.输入正弦波,示波器观察输入和输出波形,毫伏表测量有效值,测量闭环传输特性:Vo = f (Vs) 5.实现两个信号的减法(差分)运算 6.输入正弦波,示波器观察输入和输出波形,毫伏表测量有效值 7.实现积分运算(选做) 8.设置输出初态电压等于零;输入接固定直流电压,断开K2,进入积分;用示波器观察输出变化(如何设轴,Y轴和触发方式) 9.波形转换—方波转换成三角波 10.设:Tp为方波半个周期时间;τ=R2C 11.在T p<<τ、T p ≈τ、T p>>τ三种情况下加入方波信号,用示波器观察输出和输入波形,记录线性 三、主要仪器设备 1.集成运算电路实验板;通用运算放大器μA741、电阻电容等元器件; 2.MS8200G型数字多用表;XJ4318型双踪示波器;XJ1631数字函数信号发生器;DF2172B型交流电压表; 型可调式直流稳压稳流电源。

基本运放电路总结

模拟电路网络课件第三十七节:基本运算电路 8.1 基本运算电路 一、反相比例运算放大电路 图 1 反相比例运算电路 反相输入放大电路如图1所示,信号电压通过电阻R1加至运放的反相输入端,输出电压vo通过反馈电阻Rf反馈到运放的反相输入端,构成电压并联负反馈放大电路。R ¢为平衡电阻应满足R ¢= R1//Rf。 利用虚短和虚断的概念进行分析,vI=0,vN=0,iI=0,则 即 ∴ 该电路实现反相比例运算。 反相放大电路有如下特点 1.运放两个输入端电压相等并等于0,故没有共模输入信号,这样对运放的共模抑制比没有特殊要 求。 2.vN= vP,而vP=0,反相端N没有真正接地,故称虚地点。 3.电路在深度负反馈条件下,电路的输入电阻为R1,输出电阻近似为零。 二、同相比例运算电路

图 1 同相比例运算电路 同相输入放大电路如图1所示,信号电压通过电阻RS加到运放的同相输入端,输出电压vo通过电阻R1和Rf反馈到运放的反相输入端,构成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 根据虚短、虚断的概念有vN= vP= vS,i1= if 于是求得 所以该电路实现同相比例运算。 同相比例运算电路的特点如下 1.输入电阻很高,输出电阻很低。 2.由于vN= vP= vS,电路不存在虚地,且运放存在共模输入信号,因此要求运放有较高的共模抑 制比。 三、加法运算电路 图 1 加法运算电路

图1所示为实现两个输入电压vS1、vS2的反相加法电路,该电路属于多输入的电压并联负反馈电路。由于电路存在虚短,运放的净输入电压vI=0,反相端为虚地。利用vI=0,vN=0和反相端输入电流iI=0的 概念,则有 或 由此得出 若R1= R2= Rf,则上式变为–vO= vS1+ vS2 式中负号为反相输入所致,若再接一级反相电路,可消去负号,实现符合常规的算术加法。该加 法电路可以推广到对多个信号求和。 从运放两端直流电阻平衡的要求出发,应取R′=R1//R2//Rf。 四、减法运算电路 1、反相求和式运算电路 图1所示是用加法电路构成的减法电路,第一级为反相比例放大电路,若Rf1=R1,则vO1= –vS1; 第二级为反相加法电路,可以推导出

模电实验八集成运放基本应用之一模拟运算电路实验报告

实验八集成运放基本应用之一--模拟运算电路 班级:姓名:学号: 2015.12.30 一、 实验目的 1、研究由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组成的比例、加法、减法和积分等基本运算电路的功能。 2、了解运算放大电路在实际应用时应考虑的一些问题。 二、 实验仪器及器件 三、 实验原理 1、反相比例运算电路 电路如图8-1所示。 图8-1反相比例运算电路 2、反相加法电路 电路如图8-2所示。 图8-2 反相加法电路 )V R R V R R ( V i22 F i11F O +-= R 3═R 1// R 2// R F 3、同相比例运算电路 电路如图8-3(a)所示。 图8-3(a)同相比例运算电路图8-3(b) 电压跟随器 i 1 F O )V R R 1(V + =R 2═R 1// R F 当R 1→∞时,V O ═V i 即得到如图8-3(b)所示的电压跟随器。

4、差分放大电路(减法电路) 电路如图8-4所示。 图8-4 减法运算电路 5、积分运算电路 电路如图8-5所示。 图8-5 积分运算电路 如果v i(t)是幅值为E的阶跃电压,并设v c(0)═0,则 四、实验内容及实验步骤 实验前要看清运放组件各管脚的位置;切忌正负电源极性接反和输出端短路,否则将会损坏集成块。 1、反相比例运算电路 1)按图8-1连接实验电路,接通±12V电源,输入端对地短路,进行调零和消振。 2)输入f= 100Hz,V i = 0.5V的正弦交流信号,测量相应的V o并用示波器观察v o和v i的相位关系,记入表8-1。 表8-1f= 100Hz,V i = 0.5V V i(V)V o(V)v i和v o波形A V 实测值计算值 0.175 -1.755 10.03 10.00 2、同相比例运算电路 1)按图8-3(a)连接实验电路。实验步骤同内容1,将结果记入表8-2。 2)按图8-3(a)中的R1断开,得图8-3(b)电路重复内容1)。 表8-2f= 100Hz,V i = 0.5V V i(V)V o(V)v i和v o波形A V 实测值计算值

集成运放电路与分立元件放大电路相比有哪些突出优点.

习题九 9-1 集成运放电路与分立元件放大电路相比有哪些突出优点? 答:集成运放与分立元件放大电路相比有很多优点,其突出优点是: (1)在集成电路中,制造有源器件(晶体三极管、场效应管等)比制造大电阻占用的面积小,且工艺上也不会增加麻烦,因此,集成电路中大量使用有源器件组成的有源负载,以获得大电阻,提高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将其组成电流源,以获得稳定的偏置电流。所以一般集成运放的放大倍数与分立元件的放大倍数相比大得多。 (2)由于集成电路中所有元件同处于一块硅片上,相互距离非常近,且在同一工艺条件下制造,因此,尽管各元件参数的绝对精度差,但它们的相对精度好,故对称性能好,特别适宜制作对称性要求高的电路,如差动电路、镜像电流源等。 (3)集成运算放大电路中,采用复合管的接法以改进单管性能。 9-2 什么是零点漂移?产生零点漂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差动放大电路为什么能抑制零点漂移? 答:由于集成运放的级间采用直接耦合方式,各级的静态工作点相互影响,前一级的静态工作点的变化将会影响到后面各级的静态工作点,由于各级的放大作用,第一级的微弱信号变化,经多级放大后在输出端也会产生很大变化。当输入电压为零时,输出电压偏离零值的变化称为“零点漂移”。产生“零点漂移”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晶体三极管的参数受温度的影响。差动电路是采用两个参数完全对称的电路,两个管子的温度特性也完全对称,所以当输入电压为零时,两个管子集电极电位是相等的,差动电路能够抑制“零点漂移”。 9-3 在A 、B 两个直接耦合放大电路中,A 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为100,当温度由20℃变到30℃时,输出电压漂移了2V ;B 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为1000,当温度从20℃变到30℃时,输出电压漂移10V 。试问哪一个放大电路的零漂小?为什么? 答:要判断哪个电路零漂大,一般是将它折合到输入端,由于两个电路温度都是由20℃变到30℃,所以A 电路2V/100=20mV ,B 电路为10V/1000=10mV ,所以B 电路零漂小。 9-4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是一种什么电路?由哪几部分构成?各部分电路有什么特点? 答:集成运放的输入与输出呈线性关系,所以集成运放是线性集成电路。集成运放共由四部分组成:输入级—作用是提供与输出同相和反相关系的两个输入端,要求是温度漂移尽可能小;中间级—主要完成电压放大任务;输出级—向负载提供一定的功率,属于功率放大;偏置电路—向各级提供稳定的静态工作电流。 9-5 何谓差模信号?何谓共模信号?若在差动放大电路的一个输入端上加上信号U i 1=4mV ,而在另一个输入端加入信号U i 2,当U i 2分别为 (1)U i 2=4mV ; (2)U i 2=-4mV ; (3)U i 2=-6mV ; (4)U i 2=6mV ; 时,分别求出上述四种情况的差模信号U id 和共模信号U ic 的数值。 答:所谓差模信号是指在差动放大电路两个输入端分别加入幅度相等而极性相反的信号。共模信号则是在差动放大电路的输入端接入幅度相等、极性相同的信号。 U id =U i 1-U i 2 2 21i i ic U U U += (1)U id =4-4=0 U ic =(4+4)/2=4mV (2)U id =4-(-4)=8mV U ic =(4+(-4)/2=0 (3)U id =4-(-6)=10mV U ic =(4+(-6)/2=-1mV

基本运算电路设计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实验 指导老师: 成绩: 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 基本运算电路设计 实验类型:______ _同组学生姓名:__________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 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 七、讨论、心得 实验目的和要求 1. 掌握集成运放组成的比例、加法和积分等基本运算电路的设计。 2. 掌握基本运算电路的调试方法。 3. 学习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实际应用。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仿真和实验结果放在一起) 1、反相加法运算电路: 1212 12121 2 =( ) f o I I f f f o I I I I I u u u R R R R R u u u R R ++=-=-+ 当R1=R2时, 121 () f o I I R u u u R =- +,输出电压与Ui1,Ui2之和成正 比,其比例系数为1f R R ,电阻R ’=R1//R2//Rf 。 2、减法器(差分放大电路) 专业:机械电子工程 姓名:许世飞 学号: 日期: 桌号:

11o I f u u u u R R ----= 由于虚短特性有:2 3 23 321231 1233211 11,() I f f o I I f f o I I f u u u R R R R R R u u u R R R R R R R R R u u u R R R -+== ?+?? =+ - ?+??===-=因此解得:时,有可见,当时,输出电压等于出入电压值差。 3、由积分电路将方波转化为三角波: 电路中电阻R2的接入是为了抑制由IIO 、VIO 所造成的积分漂移,从而稳定运放的输出零点。在t<<τ2(τ2=R2C )的条件下,若vS 为常数,则vO 与t 将近似成线性关系。因此,当vS 为方波信号并满足Tp<<τ2时(Tp 为方波半个周期时间),则vO 将转变为三角波,且方波的周期越小,三角波的线性越好,但三角波的幅度将随之减小。 4 、同相比例计算电压运算特性:

运算放大器应用电路的设计与制作

运算放大器应用电路的设计与制作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运算放大器和滤波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 2.掌握运用运算放大器实现滤波电路的原理方法; 3.会用Multisim10对电路进行仿真分析; 二.实验内容 1.讲解运算放大器和滤波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 2.讲解用运算放大器实现滤波电路的原理方法; 3.用Multisim10对二阶有源低通滤波电路进行仿真分析; 三.实验仪器 1.支持Win2000/2003/Me/XP/vista的PC机; 2.Multisim10软件; 四.实验原理 (一)运算放大器 1.原理 运算放大器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器件,当外部接入不同的线性或非线性元器件组成输入和负反馈电路时,可以灵活地实现各种特定的函数关系。在线性应用方面,可组成比例、加法、减法、积分、微分、对数等模拟运算电路。 运算放大器一般由4个部分组成,偏置电路,输入级,中间级,输出级。 图1运算放大器的特性曲线图2运算放大器输入输出端图示

图1是运算放大器的特性曲线,一般用到的只是曲线中的线性部分。如图2所示。U -对应的端子为“-”,当输入U -单独加于该端子时,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U -反相,故称它为反相输入端。U +对应的端子为“+”,当输入U +单独由该端加入时,输出电压与U +同相,故称它为同相输入端。 输出:U 0= A(U +-U -) ; A 称为运算放大器的开环增益(开环电压放大倍数)。 在实际运用经常将运放理想化,这是由于一般说来,运放的输入电阻很大,开环增益也很大,输出电阻很小,可以将之视为理想化的,这样就能得到:开环电压增益A ud =∞;输入阻抗r i =∞;输出阻抗r o =0;带宽f BW =∞;失调与漂移均为零等理想化参数。 2.理想运放在线性应用时的两个重要特性 输出电压U O 与输入电压之间满足关系式:U O =A ud (U +-U -),由于A ud =∞,而U O 为有限值,因此,U +-U -≈0。即U +≈U -,称为“虚短”。 由于r i =∞,故流进运放两个输入端的电流可视为零,即I IB =0,称为“虚断”,这说明运放对其前级吸取电流极小。 上述两个特性是分析理想运放应用电路的基本原则,可简化运放电路的计算。 3. 运算放大器的应用 (1)比例电路 所谓的比例电路就是将输入信号按比例放大的电路,比例电路又分为反向比例电路、同相比例电路、差动比例电路。 (a) 反向比例电路 反向比例电路如图3所示,输入信号加入反相输入端: 图3反向比例电路电路图 对于理想运放,该电路的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间的关系为: i 1 f O U R R U -=

运算放大器基本应用

东南大学电工电子实验中心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电子电路实验 第一次实验 实验名称: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应用 院(系):吴健雄学院专业:电类强化 姓名:周晓慧学号:61010212 实验室: 105实验组别: 同组人员:无实验时间:2012年03月23日评定成绩:审阅教师:

实验一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应用 一、实验目的: 1、熟练掌握反相比例、同相比例、加法、减法、积分、微分等电路的设计方法; 2、熟练掌握运算放大电路的故障检查和排除方法,以及增益、幅频特性、传输特性曲线、 带宽的测量方法; 3、了解运算放大器的主要直流参数(输入失调电压、输入偏置电流、输入失调电流、温度 漂移、共模抑制比,开环差模电压增益、差模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等)、交流参数(增益带宽积、转换速率等)和极限参数(最大差模输入电压、最大共模输入电压、最大输出电流、最大电源电压等)的基本概念; 4、了解运放调零和相位补偿的基本概念; 5、掌握利用运算放大器设计各种运算功能电路的方法及实验测量技能。 二、预习思考: 1、查阅741运放的数据手册,自拟表格记录相关的直流参数、交流参数和极限参数,解释 参数含义。

2、 设计一个反相比例放大器,要求:|A V |=10,Ri>10K Ω,将设计过程记录在预习报告上; (1) 仿真原理图 (2) 参数选择计算 因为要求|A v |=10,即|V 0/V i |= |-R f /R 1|=10,故取R f =10R 1,.又电阻应尽量大些,故取:R 1=10k Ω,Rk=100 k Ω, R L =10 k Ω (3) 仿真结果 图中红色波形表示输入,另一波形为输出,通过仿真可知|V 0/V i |=9.77≈10,仿真正确。 3、 设计一个电路满足运算关系U O = -2U i1 + 3U i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