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课题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过渡:我们来看木炭燃烧这个化学方程式:

点燃

C + O2= = = CO 2

问:这个方程式中,等号两边各原子的种类与数目相等吗?

总结:原子种类相等,等号两边都有C、0两种原子;原子个数也相等,C原子都为1 个,0原子都为2个。

追问:所有的化学方程式都是这样简单吗?这个化学反应呢?

P+0 2 P2O5

问:对于这个反应,左右两边的原子种类相不相同?追问:那原子数目呢?过渡:可见,这样的式子不能称为化学方程式,它不遵寸质里寸恒疋律。右要使式子两边每一种兀素的原子总数相等,就需要在式子两边的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这个过程称为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板书:二、化学方程式的配

师:我们可以从相对复杂的氧原子入手。左边氧原子是2 个,右边氧原子是5个,最小公倍数是10 ,因此用10 除以2是5,在02前的系数就是5 ; 10除以5是2,在P2O5前的系数就是2,要在化学式的前面添加系数。集体回答:相等

集体回答:不是

集体回答:相同,都是磷原子和氧

原子

学生回答:不相等。左边磷原子有

一个,右边有2个;左边氧原子有

2个,右边有5个。

边听讲解边在化学式系数前

添加系数

从书上简单的自然配平的化学方程

式入手,让学生知道质量守恒定律

在此的具体应用,为下面的配平打

下基础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现

在不相等,就需要配平,自然引出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让学生掌握最小公倍数法配平化学

方程式

板书:P+5O2——2P2O5

问:这样左右两边氧原子个数还相等了?

下面我们要配的是磷原子,如何配呢?

板书:4P+5O2——2P2O5

师:两边的原子总数相等了,因此要把这个横线变成等号。

板书:4P+5O2====2P 2。5 问:这个反应的条件是什么?点燃

板书:4P+5O2====2P 2O5

师:这样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就完成了。

师:当然可以。我们就从磷原子来配,大家试试看。

请一位同学来讲

板书:2P+O2——IP2O5

师:这个1我们通常都是可以省略不写的。

板书:2P+O2——P2O5

冋:下面怎么办?

再问:怎么配?

师:是多少呢?是不是整数?

师:5除以2是二分之五

5

板书:2P+—。2====卩205

2

师:在化学方程式中,是不能出现分数的,所以要两边同时扩大两倍。

板书:4P+5O2====2P 2。5

师:最后写上反应条件

点燃

板书:4P+5O2====2P 2。5

师:这样也配平了。

问:大家觉得哪个简单呢?集体回答:相等,都是10个回

答:右边有4个磷原子,因此在左

边磷的前面要加上系

数4

集体回答:点燃

有人提问:如果我以磷原子来

配平可不可以?

从磷原子入手配平化学方程

回答:左边一个磷原子,右边两个

磷原子,最小公倍数是

2,所以磷的前面是2, P2O5

前面是1

集体回答:配氧原子

回答:右边5个氧原子,左边

也要有5个,所以在O2的系数

是、、、、、、

回答:不是

学生自己配平

集体回答:用氧原子配平简单

配平要所有原子的个数都是相等的

最小公倍数法可以从任一种

原子入手

让学生自己体会配平的方法,并感

受选择的不同所带来的过程的不同

出现分数时学生不知道怎么办时引

导他们大胆写,只是最后要把分数

全部变成整数

教会学生多种角度配平,但是可以

选择相对简单方便的原子配平

总结:所以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任一种原子作为配平的依据,就看你觉得哪一种简单。

练习:AI+0 2——AI2O3

Fe+ O2 Fe3O4

H2+O2 H2O

S+O2 SO2

师:请大家来回答师:很好,看来这个方法大家掌握的不错。下面再给大家介绍一种方法——观察法。MnO2

板书:H2O2 H2O+O2

师:对于这一个反应,我们观察一下,可以把相对最复杂的一个化学式前面的系数定为1,然后其他的根据这个化学式来配平。

板书:MnO2

2H 2O2====2H 2O+O2 师:这样是配平了,但是大家来看一下,反应前过氧化氢是液态,反应后水是液态,而氧气是气态,就是生成了气体,这样的情况就要在氧气化学式的后面加一个向上的箭头,表示生成的气体。板书:MnO2 2H2O2====2H2O+O2 f 师:当反应物中没有气体或者沉淀的时候,生成物中产生了气体或沉淀的时候,就要在气体或沉淀的化学式的后面加上向上或者是向下的箭头。练习:

KMnO 4 K2MnO 4+

MnO 2+O2

KCIO 3——KCI+O 2自主进行配平

甲学生:点燃

4AI+3O 2====2AI 2O3

乙学生:点燃

3Fe+2O2====Fe3O4

丙学生:点燃

2H2+O2====2H 2O

丁学生:点燃

S+O2====SO 2

思考,接受

提问:什么时候要加箭头,什么时

候不要加呢?

学生记忆体会

练习,强化

找出自己觉得方便的原子作

为突破点

熟悉最小公倍数的配平方法,能够

自己熟练运用

学生说出自己配平的结果,共同判

断对错,再一次加深印象

多介绍几种配平方法,可以让学生

快速的配平

引出“标”的注意点

引起学生注意和重视

学会观察法配平

高中化学选修5化学方程式总汇(20200625215426)

有机化学方程式(选修五)烷烃(甲烷为例) 1. CH + Cl 2光照CH Cl + HCl ? . 43 2.C H+ (3n+ 1)/2O点燃 2nCO + (n+ 1)H O n2n+222烯烃(乙烯为例) 1. CH 2=CH 2+ Br2→CH 2Br — CH2Br 2. CH =CH+ H O催化剂OH CH CH 22232 3. CH =CH+ HCl催化剂CH Cl CH 2232 催化剂 4. CH 2=CH 2+ H2CH 3— CH 3 △ 2 =CH 2催化剂22 ] n 5. nCH[CH — CH 点燃 6. C n H 2n+ 3n/2O 2nCO2+ nH 2O 炔烃(乙炔为例) 1. CH≡ CH+ 2H2催化剂 CH 3—CH 3△ 2. CH≡ CH+ HCl 催化剂2 CH =CHCl △ 3.CH ≡CH+ Br 2→ CHBr=CHBr 4. CH≡ CH+ 2Br 2→ CHBr 2— CHBr 2 5. nCH 2=CHCl 催化剂 [CH 2— 催化剂 CH ] n Cl 6. C4H 10苯 1. 2. 3.加热、加压C2H4+ C2H6 浓硫酸 +HNO 3 55~ 60℃ +Br 2 (液溴 )FeCl3 催化剂 +3H 2 △ — NO2+ H2O — Br + HBr

苯的同系物(甲苯为例) CH 3 CH32—NO2 浓硫酸O N— 1.+ 3HNO 3+ 3H2O 55~60℃ NO 2 CH3 2、 KMnO 4(H+)— COOH 卤代烃(溴乙烷为例) 1. CH 3CH 2Br + NaOH H2 O CH CH OH + NaBr 32 △ 2. CH CH Br +NaOH醇△CH =CH ↑+ NaBr + H O 32222醇1.2CH 3CH2OH + 2Na → 2CH 3CH 2ONa +H 2↑ 2. CH 3CH 2OH +HBr △ CH3 CH2 Br+ H 2O 浓硫酸 3. CH 3CH 2OH170℃CH2 =CH2↑+ H 2O 浓硫酸 4. 2CH3232232 CH OH140℃CH CH—O— CH CH +H O 5. 2CH CH OH+O催化剂O 322CH CHO + 2H2 23 △ 6. 2CH3CH(OH)CH 3+O2催化剂 2CH 3COCH 3+ H2O △ 7. C(CH3)3 OH+O2催化剂 很难被氧化△ 酚(苯酚为例) OH ONa 1. 2+2Na→ 2+H2↑ OH ONa 2.+ NaOH →+ H O 2 ONa OH 3.+CO2+H2O→+NaHCO3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会说出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通过观看视频,能指出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增减。 学习重点: 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学习难点: 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预习导学:阅读活动与探究后思考: 方案一中: (1)白磷燃烧时,在锥形瓶底部铺一层细沙,其目的是什么? (2)描述整个过程中小气球的变化情况,并加以解释 (3)上述变化是在什么条件下进行的? (4)如果白磷燃烧前后,小气球没有变化,其原因是什么? (5)如果玻璃管上没有系小气球,将可能出现什么后果? 方案二中: (1)实验现象是什么?写出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2)反应完成后,天平是否仍然保持平衡? (3)如何解释上述现象? 1、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之间有什么关系? 2、质量守恒定律概念中的关键词是什么 3、(从微观角度理解)质量守恒的原因是什么? 4、你能解释:铁器生锈后,质量增加了,为什么? 辨析:有一则广告:“水变汽油、柴油,经济收入惊人,技术转让,请有识之士加盟。”假如你是老板,你是否加盟?请谈一谈你有何想法? 学习研讨 考试要求:

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认识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考点一、质量守恒定律 1、含义: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 ②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反应生成的物质质量不能.. 计入“总和”中; 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3、化学反应前后 (1)一定不变 宏观:反应物、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质量不变 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2)一定改变 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 微观:分子种类一定变 (3)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变 二、化学方程式 1、含义: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能直接反映质量守恒定律。 2、表示的意义(考点二): ⑴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⑵表示各物质间的质量比(质量比=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各化学式前面的系数的积的 比) ⑶表示各物质的微粒个数比(即各化学式前面的系数比) 例如:以2H 2+O 2 2H 2O 为例 ①表示氢气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 ②表示氢气、氧气与水的质量比为4:32:36 ③表示氢分子、氧分子与水分子的个数比为2:1:2 3、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以2H 2+O 2 2H 2O 为例 ①从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角度:氢气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 ②从各物质的质量比角度: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36份质 点燃 点燃

高二化学选修五有机化学方程式(全)

高二化学选修五有机化学方程式 一.甲烷的反应 1、(氧化反应) 2、(取代反应) (取代反应) (取代反应) (取代反应) 3、(分解反应) 二.乙烯的实验室制法 (消去反应)乙烯的反应 1 、(加成反应) 2 、(加成反应) 3 、(加成反应) 4 、(氧化反应) 5 、(加成反应) 6*、(氧化反应) 7 、(聚乙烯)(加聚反应) 三.烯烃的反应1 、(聚丙烯)(加聚反应) 2 、(1,2加成) 3 、(1,4加成) 四.乙炔的实验室制法 (水解反应) 乙炔的反应 1、(氧化反应) 2 、(加成反应) 3、(加成反应) 4、(加成反应) 5、(加成反应) 6*、(加成反应) 五.苯及其同系物的反应 1 、(取代反应) 2、(硝基苯)(取代反应)

3 、(苯磺酸)(取代反应) 4 、(环己烷)(加成反应) 5 、(取代反应) 六.卤代烃的反应 1 、(取代反应) 2 、(取代反应) 3 、(消去反应) 4、(加成反应) 5 、(聚氯乙烯)(加聚反应) 七.乙醇的反应 1 、(氧化反应) 2 、(置换反应) 3 、(氧化反应) 4 、(氧化反应) 5 、(取代反应) 6 、(消去反应) 7 、(取代反应) 8 、(酯化反应) 八.苯酚的反应 1、(置换反应) 2、(复分解反应) 3、(复分解反应) 4、(取代反应) 5、(取代反应) 6、(酚醛树脂)(缩聚反应) 详解: ,苯酚钠与二氧化碳水溶液反应,无论二 氧化碳是否过量,都生成苯酚和碳酸氢钠。

九.乙醛的反应 1 、(加成反应、还原反应) 2 、(氧化反应) 3 、+++(银镜反应) (+ ++ +++) 4 、+ ++ +(氧化反应) 详解: 十.甲醛的反应 1 、(还原反应) 2、+ +++(氧化反应) 3、+ +++(氧化反 应) 4 、+ +++(氧化反应) 5 、+ +++(氧化反应) 十一.乙酸的反应 1 、 +2Na= + 2 、+ =+ +; 3 、(乙酸乙酯)(酯化反应) 4、(乙酸甲酯)(酯化反应) 5 、(酯化反应) 6 、(酯化反应) 十二.甲酸的反应 1、 () 2、 ++ 3、+ +++ 4、+ +++ 5、 6、 ++(酯化反应) 十三.高级脂肪酸的反应 1 、(酯化反应)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教案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从本单元起,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将由生成何种物质向生成多少物质(即量)的方面展开。本单元有3个课题。课题1通过一系列实验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从量的方面去研究并得出化学反应的客观规律,为化学方程式的教学作好理论准备,这是学好本单元的基础。课题2介绍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方法和步骤,说明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意义。课题3从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及关系研究物质的化学变化,是化学方程式的具体应用。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 第1课时质量守恒定律 知识与技能 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以及守恒的原因。 2.学会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和解决一些化学现象和问题。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进行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初步培养学生定量研究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勇于探索、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重点对质量守恒定律含义的理解和运用。 难点从微观角度上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仪器:托盘天平、烧杯、广口瓶、玻璃棒、酒精灯、气球、吸管、打磨铁钉用的砂纸等药品:白磷、NaOH溶液、CuSO4溶液、铁钉、碎鸡蛋壳、稀盐酸、石灰水等 一、导入新课 一天,福尔摩斯和华生在书房里研究一桩血案。此时,福尔摩斯往大烟斗中装烟丝,并将烟斗送入嘴里,点燃烟丝后开始大口大口地吸烟,烟斗上冒出缕缕青烟。华生问:“聪明的福尔摩斯先生,你知道青烟的质量是多少吗?”聪明的福尔摩斯不假思索地回答:“这容易回答。青烟的质量等于点燃烟丝前烟斗与烟丝的总质量减去烟丝烧完后留在烟斗中灰烬和烟斗的总质量。”福尔摩斯认为:青烟的质量等于点燃烟丝前烟斗与烟丝的总质量减去烟丝烧完后留在烟斗中灰烬和烟斗的总质量。你是否同意他的看法?为什么?在一个化学反应里反应物的总质量和生成物的总质量又有什么关系呢? 二、推进新课 质量守恒定律 活动与探究一:白磷燃烧 师:观察下列现象并思考: (1)白磷的燃烧现象;(2)m(P)+m(O2)=m(P5O5)? 生:(1)白磷燃烧现象跟红磷燃烧的现象相同。 (2)m(P)+m(O2)=m(P5O2) 即:参加反应的白磷和氧气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的质量。 师:利用上述装置,将白磷改为木炭实验是否也可以得到这样的结果?是否是一切化学

选修五化学方程式讲解

选修五化学方程式 甲烷燃烧 CH 4+2O 2CO 2+2H 2O(条件为点燃) 甲烷隔绝空气高温分解 以下是最终分解。 CH 4C+2H 2(条件为高温高压,催化剂) 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CH 4+Cl 2 CH 3Cl+HCl CH 3Cl+Cl 2CH 2Cl 2+HCl CH 2Cl 2+Cl 2CHCl 3+HCl CHCl 3+Cl 2CCl 4+HCl (条件都为光照。 ) 实验室制甲烷 CH 3COONa+NaOH Na 2CO 3+CH 4(条件是CaO 加热) 乙烯燃烧 CH 2=CH 2+3O 22CO 2+2H 2O(条件为点燃) 乙烯和溴水 CH 2=CH 2+Br 2→CH 2Br-CH 2Br 乙烯和水 CH 2=CH 2+H 20 CH 3CH 2OH (条件为催化剂) 乙烯和氯化氢 CH 2=CH 2+HCl CH 3-CH 2Cl 乙烯和氢气 CH 2=CH 2+H 2 CH 3-CH 3 (条件为催化剂) 乙烯聚合 nCH 2=CH 2 -.-CH 2-CH 2-]n - (条件为催化剂) 氯乙烯聚合 nCH 2=CHCl →-[-CH 2-CHCl-]n- (条件为催化剂) 氯乙烯聚合 nCH2=CHCl →-[-CH2-CHCl-]n- (条件为催化剂) 实验室制乙烯 CH 3CH 2OH CH 2=CH 2↑+H 2O (条件为加热,浓H2SO4) 乙炔燃烧 C 2H 2+3O 22CO 2+H 2O (条件为点燃) 点燃 △ 浓硫酸 催化剂 催化剂 催化剂 △ CaO 点燃 光照 光照 光照 光照 高压高温 催化剂 点燃

高中化学选修5 有机化学期末测试卷汇总

高二有机化学试题 (考试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Al -27 S -32 Cl -35.5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 .溴乙烷的分子式C 2H 5Br B .乙醇的结构简式 C 2H 6O C .四氯化碳的电子式 D .乙烯的最简式C 2H 4 2.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重油的裂化 B .硝酸使蛋白质变性 C .煤的干馏 D .石油的分馏 3.根据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原则,下列命名正确的是( ) A. 3-甲基-1,3-丁二烯 B. 2-羟基丁烷 C.CH 3CH(C 2H 5)CH 2CH 2CH 3 2-乙基戊烷 D.CH 3CH(NH 2)CH 2COOH 3-氨基丁酸 4.下列有关苯酚的实验事实中,能说明侧链对苯环性质有影响的是( ) A .苯酚与浓溴水反应生成三溴苯酚 B .苯酚能和NaOH 溶液反应 C .苯酚燃烧产生带浓烟的火焰 D .1 mol 苯酚与3 molH 2发生加成反应 5.欲除去下列物质中混入的少量杂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 乙酸乙酯(乙酸):加饱和32CO Na 溶液,充分振荡静置后,分液 B. 乙醇(水):加入新制生石灰,蒸馏 C. 溴苯(溴):加入NaOH 溶液,充分振荡静置后,分液 D. 乙酸(乙醇):加入金属钠,蒸馏 6.某物质可能由甲酸、乙酸、甲醇和甲酸乙酯四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在进行鉴定实验时记录如下:①有银镜反应 ②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不溶解 ③滴入几滴稀氢氧化钠溶液和酚酞溶液呈红色,加热后变无色。该物质是( )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练习题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一、选择题 1.下列现象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水结冰前后质量保持不变 B.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 C.在降温加压条件下,氧气变为淡蓝色液体 D.1L芝麻和1L大米混合,总体积小于2L 2.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中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 ①原子的数目①分子的数目①元素的种类①物质的总质量①物质的种类①原子的种类 A.①①①①① B.①①①① C.①①①① D.①①① 3.甲分子与乙分子反应生成丙分子的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物质甲是单质 B.丙分子中A、B原子个数比为3∶1 C.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没有改变,分子的个数也没有改变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知,乙的化学式为A2 4.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中( ) A.只含有碳元素 B.只含有碳、氢元素 C.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5.下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没有单质生成 B.图中的反应物全部是化合物 C..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 D.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式不可再分的 6.在M+RO2==2N的反应中,RO2为氧化物,相对分子质量是44。已知1.2gM完全反应生成5.6gN。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 B.N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 C.参加反应的RO2质量为4.4g D.2.4gM与5g RO2反应生成7.4gN 7.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人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物质甲乙丙丁 反应前质量/g181232 反应后质量/g X(未知)26212 A.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13g B.乙是反应物 C.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5﹕4 D.物质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8.氯气(Cl2)和氧气(O2)都是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它们都能跟甲烷(CH4)反应。已知O2和CH4充分反应后的生成物是CO2和H2O,由此推断Cl2和CH4充分反应后的生成物是( ) https://www.360docs.net/doc/266232873.html,l4和HCl https://www.360docs.net/doc/266232873.html,l4和H2 C.CH2C12和H2 D.C和HCl 9.右图是工业上制备氢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图的原子。不正确的是( ) A.图中“”表示氢分子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 C.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 D.该反应前后共涉及两种单质和两种化合物 二、填空题 10.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在水、铜和氯化钠3种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

化学选修四化学方程式

化学选修四化学方程式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这里是原电池反应常用的 1, 氧化性: F2 + H2 === 2HF F2 +Xe(过量)===XeF2 2F2(过量)+Xe===XeF4 nF2 +2M===2MFn (表示大部分金属) 2F2 +2H2O===4HF+O2 2F2 +2NaOH===2NaF+OF2 +H2O F2 +2NaCl===2NaF+Cl2 F2 +2NaBr===2NaF+Br2 F2+2NaI ===2NaF+I2 F2 +Cl2 (等体积)===2ClF 3F2 (过量)+Cl2===2ClF3 7F2(过量)+I2 ===2IF7 Cl2 +H2 ===2HCl 3Cl2 +2P===2PCl3 Cl2 +PCl3 ===PCl5 Cl2 +2Na===2NaCl 3Cl2 +2Fe===2FeCl3 Cl2 +2FeCl2 ===2FeCl3 Cl2+Cu===CuCl2 2Cl2+2NaBr===2NaCl+Br2 Cl2 +2NaI ===2NaCl+I2 5Cl2+I2+6H2O===2HIO3+10HCl Cl2 +Na2S===2NaCl+S Cl2 +H2S===2HCl+S Cl2+SO2 +2H2O===H2SO4 +2HCl Cl2 +H2O2 ===2HCl+O2 2O2 +3Fe===Fe3O4 O2+K===KO2 S+H2===H2S 2S+C===CS2 S+Fe===FeS S+2Cu===Cu2S 3S+2Al===Al2S3 S+Zn===ZnS N2+3H2===2NH3 N2+3Mg===Mg3N2 N2+3Ca===Ca3N2 N2+3Ba===Ba3N2 N2+6Na===2Na3N N2+6K===2K3N

选修五化学方程式

选修五化学方程式 甲烷燃烧: CH 4+2O 2 CO 2+2H 2O(条件为点燃) 甲烷隔绝空气高温分解:CH 4 C+2H 2(条件为高温高压,催化剂) 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CH 4+Cl 2 CH 3Cl+HCl CH 3Cl+Cl 2CH 2Cl 2+HCl CH 2Cl 2+Cl 2 CHCl 3+HCl CHCl 3+Cl 2 CCl 4+HCl (条件都为光照。 ) 实验室制甲烷: CH 3COONa+NaOH Na 2CO 3+CH 4(条件是CaO 加热) 乙烯燃烧: CH 2=CH 2+3O 2 2CO 2+2H 2O(条件为点燃) 乙烯和溴水: CH 2=CH 2+Br 2→CH 2Br-CH 2Br 乙烯和水: CH 2=CH 2+H 20CH 3CH 2OH (条件为催化剂) 乙烯和氯化氢: CH 2=CH 2+HCl CH 3-CH 2Cl 乙烯和氢气: CH 2=CH 2+H 2CH 3-CH 3 (条件为催化剂) 乙烯聚合: nCH 2=CH 2 -.-CH 2-CH 2-]n - (条件为催化剂) 氯乙烯聚合: nCH 2=CHCl →-[-CH 2-CHCl-]n- (条件为催化剂) 氯乙烯聚合: nCH2=CHCl →-[-CH2-CHCl-]n- (条件为催化剂) 实验室制乙烯: CH 3CH 2OH CH 2=CH 2↑+H 2O (条件为加热,浓H2SO4) ~ 乙炔燃烧: C 2H 2+3O 2 2CO 2+H 2O (条件为点燃) 乙炔和溴水: C 2H 2+2Br 2→C 2H 2Br 4 乙炔和氯化氢:两步反应:C 2H 2+HCl →C 2H 3Cl C 2H 3Cl+HCl →C 2H 4Cl 2 乙炔和氢气两步反应:C 2H 2+H 2C 2H 4C 2H 2+2H 2C 2H 6 (催化剂) 实验室制乙炔:CaC 2+2H 2O →Ca(OH)2+C 2H 2↑ 以食盐、水、石灰石、焦炭为原料合成聚乙烯的方程式: CaCO 3 === CaO + CO 2 2CaO+5C===2CaC 2+CO 2 CaC 2+2H 2O →C 2H 2+Ca(OH)2 C+H 2O CO+H 2-----高温 C 2H 2+H 2→C 2H 4 ----乙炔加成生成乙烯 C2H4可聚合 苯燃烧: 2C 6H 6+15O 212CO 2+6H 2O (条件为点燃) 苯和液溴的取代:C 6H 6+Br 2→C 6H 5Br+HBr 苯和浓硫酸浓硝酸: C 6H 6+HNO 3 C 6H 5NO 2+H 2O 光照 · 浓硫酸 点燃 高温 — 催化剂 催化剂 催化剂 \ 点燃 △ 浓硫酸 ¥ 催化剂 催化剂 — 催化剂 △ CaO ) 点燃 。 光照 : 光照 光照 高压高温 \ 催化剂 点燃

高中化学选修5化学方程式总汇

有机化学方程式(选修五) 烷烃(甲烷为例) 1.CH 4+Cl 2 CH 3Cl +HCl …. 2.C n H 2n+2+(3n +1)/2O 2 nCO 2+(n +1)H 2O 烯烃(乙烯为例) 1.CH 2=CH 2+Br 2→CH 2Br —CH 2Br 2.CH 2=CH 2+H 2O CH 3CH 2OH 3.CH 2=CH 2+HCl CH 3CH 2Cl 4.CH 2=CH 2+H 2 CH 3—CH 3 5.nCH 2=CH 2 [CH 2—CH 2]n 6.C n H 2n +3n/2O 2 nCO 2+nH 2O 炔烃(乙炔为例) 1.CH ≡CH +2H 2 CH 3—CH 3 2.CH ≡CH +HCl CH 2=CHCl 3.CH ≡CH +Br 2 → CHBr=CHBr 4.CH ≡CH +2Br 2→CHBr 2—CHBr 2 5.nCH 2=CHCl [CH 2— CH ]n 6.C 4H 10 C 2H 4+C 2H 6 苯 1. +HNO 3 —NO 2+H 2O 2. +Br 2 (液溴Br + HBr 3. +3H 2 催化剂 催化剂 催化剂 点燃 光照 点燃 催化剂 催化剂 加热、加压 浓硫酸 55~60℃ 催化剂 △ 催化剂 △ 催化剂 △ 催化剂 △ Cl

苯的同系物(甲苯为例) 1. +3HNO 3 +3H 2O 2、 卤代烃(溴乙烷为例) 1.CH 3CH 2Br +NaOH CH 3CH 2OH +NaBr 2.CH 3CH 2Br +NaOH CH 2=CH 2↑+NaBr +H 2O 醇1.2CH 3CH 2OH +2Na → 2CH 3CH 2ONa +H 2↑ 2.CH 3CH 2OH +HBr CH 3CH 2Br +H 2O 3.CH 3CH 2OH CH 2=CH 2↑+H 2O 4.2CH 3CH 2OH CH 3CH 2—O —CH 2CH 3+H 2O 5.2CH 3CH 2OH +O 2 2CH 3CHO +2H 2O 6.2CH 3CH(OH)CH 3+O 2 2CH 3COCH 3+H 2O 7. C(CH 3)3 OH +O 2 很难被氧化 酚(苯酚为例) 1.2 +2Na →2 + H 2↑ 2. + NaOH → +H 2O 3. +CO 2 + H 2O → + NaHCO 3 CH 3 浓硫酸 55~60℃ CH 3 O 2N — —NO 2 NO 2 醇 △ 浓硫酸 170℃ 浓硫酸 140℃ 催化剂 △ 催化剂 △ OH ONa OH ONa ONa OH △ CH 3 KMnO 4(H +) —COOH H 2O △ 催化剂 △

选修五化学方程式默写并写出反应类型

选修五化学方程式默写并写出反应类型 1.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只写第一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烯使溴水褪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烯在催化剂作用下与HCl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 O反应 4.乙烯在催化剂作用下与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苯的燃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eCl催化作用下与液溴反应 6.苯在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苯与浓硝酸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苯在Ni催化作用和加热条件下与2H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乙醇与钠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乙醇的燃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乙醇的催化氧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乙醇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及参考答案

点燃 催化剂 △ 高温 撞击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基础梳理 1.质量守恒定律 ①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 。 ②运用这一定律时,特别要注意“参加化学反应”、“反应后生成”、“质量总和”等关键字词,不能遗漏任一反应物或生成物,尤其是气体。 ③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原因):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 、 、 均未改变。 ④原子守恒是化学反应的实质决定的,由于原子守恒,也就有元素守恒,最后是物质的质量守恒。 2.化学方程式 (1)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2)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例如:S + O 2 ==== SO 2 ①质的方面:硫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②量的方面:每32份质量的硫和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64份质量的二氧化硫。 ③粒子方面:每1个硫原子和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1个二氧化硫分子。 (3)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① ,不能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② 。 (4)书写步骤:①写,②配,③等,④标,⑤查。 3.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及方法 注意事项: (1)计算格式要规范,步骤可以分为“一设、二写、三关、四列、五解、六答”。 (2)各代入量均指纯净物的质量。若物质不纯,必须换算成纯净物的质量才能代入化学方程式计算。 (3)计算过程中同种物质的质量单位要相同。 (4)计算中常用的关系式 ①= 100%?已分解的物质的质量 分解百分率未分解时该物质的总质量 ②100%= ?纯物质的质量 物质的纯度不纯物质的质量 ③不纯物质的质量 = 纯物质的质量 + 杂质的质量 ④密度、质量、体积的关系:密度= ⑤单位换算:1L= ml 1mL= cm 3 ★名题点击 例1:一氧化氮是大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近几年来又发现物体内存在少量一氧化氮,它有 扩张血管、增强记忆的功能,成为当前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工业上制得一氧化氮的化学方程 式为:4X + 5O 2===== 4NO+6H 2O ,则X 的化学式为( ) A .N 2 B .NO 2 C .NH 3 D .N 2O 5 【剖析】任何化学方程式都必须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反应前后各种原子个数相等。 根据题给化学方程式分析,反应后有氧原子10个,氮原子4个,氢原子12个。反应前应有与反应后相同数目的各种原子。由此分析,4X 个氮原子和12个氢原子,每个X 分子中应含有1个氮原子和3个氢原子,应为NH 3。 【答案】C 例2:将4.6g 某化合物放入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8g 二氧化碳和5.4g 水。问:这种化合物含有哪几种元素?4.6g 该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分别是多少? 【剖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化合物中肯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且与生成的二 氧化碳和水中所含碳、氢两种元素质量相等。这样,便可迅速算出4.6g 该化合物中碳、氢元素的质量,然后再与该化合物的总质量相比,即可知是否还含有氧元素,并计算出其质量。 4.6g 该化合物中碳、氢元素的质量分别为:碳:8.8g ×12/44=2.4g ; 氢: 5.4g ×2/18=0.6g ;显然,4.6g >(2.4g+0.6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化合物还含有氧元素,其质量为4.6g -(2.4+0.6g)=1.6g 。因此,该化合物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4.6g 该化合物中碳、氢、氧各元素的质量分别为2.4g 、0.6g 、1.6g 。 【答案】碳、氢、氧;碳为2.4g ,氢为0.6g ,氧为1.6g 。 例3:颗粒大小达到纳米级的单质铁具有很强的反应活性,俗称“纳米铁”。 (1)在高温条件下,用H 2与FeCl 2反应可生成“纳米铁”,和一种溶于水显强酸性的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纳米铁”在空气中受撞击时会燃烧,其反应与铁在纯氧燃烧完全相同,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请你预测“纳米铁”其他化学性质,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 。 【剖析】由于氢气与氯化亚铁反应生成了一种溶于水的酸,根据参加反应的物质中 含有氢元素和氯元素,可知生成的酸应该是盐酸。 【答案】(1)H 2 + FeCl 2 ==== Fe + 2HCl (2)3Fe + 2O 2==== Fe 3O 4 (3)Fe + CuSO 4==== Cu + FeSO 4 例4:锌、铜混合物50g 跟10%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H 21.0g 。求:(1)混合物中锌的质量;(2)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3)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剖析】根据活泼金属与稀酸的反应规律,铜为不活泼金属,可以判定混合物中只 有锌可以与稀硫酸发生化学反应,并恰好完全反应,生成H 21.0g 。题目给出的数据中,只有生成的H 2质量1.0g 是纯净物质,可以直接代入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由H 2质量能够求出参加反应的金属锌的质量,以及参加反应的H 2SO 4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和生成ZnSO 4的质量,还可以利用给出的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10%,得出硫酸溶液的质量,也可以求出混合物中铜的质量,接着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锌的质量 + 稀硫酸溶液质量 = 硫酸锌溶液质量 +氢气质量,求出反应后生成的硫酸锌溶液质量(注意不能把没有溶解的杂质铜的质量算入总质量),进一步求出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1)32.5g (2)35% (3)15.4% ★中考练兵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1L 氢气和1L 氧气反应生成2L 水 B .蜡烛完全燃烧后,蜡烛没有了,这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如果有气体参与,就不遵守质 量守恒定律 C .10g 食盐溶解在100g 水中,形成110g 食盐水。这个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D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铁丝与氧气的质量之和 2.点燃H 2、O 2和N 2的混合物气体20g ,完全反应后生成18g 水,则剩余的气体不可能是( ) A .H 2、O 2和N 2的混合物气体 B .O 2和N 2的混合物气体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课题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过渡:我们来看木炭燃烧这个化学方程式: 点燃 C + O2= = = CO 2 问:这个方程式中,等号两边各原子的种类与数目相等吗? 总结:原子种类相等,等号两边都有C、0两种原子;原子个数也相等,C原子都为1 个,0原子都为2个。 追问:所有的化学方程式都是这样简单吗?这个化学反应呢? P+0 2 P2O5 问:对于这个反应,左右两边的原子种类相不相同?追问:那原子数目呢?过渡:可见,这样的式子不能称为化学方程式,它不遵寸质里寸恒疋律。右要使式子两边每一种兀素的原子总数相等,就需要在式子两边的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这个过程称为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板书:二、化学方程式的配 平 师:我们可以从相对复杂的氧原子入手。左边氧原子是2 个,右边氧原子是5个,最小公倍数是10 ,因此用10 除以2是5,在02前的系数就是5 ; 10除以5是2,在P2O5前的系数就是2,要在化学式的前面添加系数。集体回答:相等 集体回答:不是 集体回答:相同,都是磷原子和氧 原子 学生回答:不相等。左边磷原子有 一个,右边有2个;左边氧原子有 2个,右边有5个。 边听讲解边在化学式系数前 添加系数 从书上简单的自然配平的化学方程 式入手,让学生知道质量守恒定律 在此的具体应用,为下面的配平打 下基础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现 在不相等,就需要配平,自然引出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让学生掌握最小公倍数法配平化学 方程式

板书:P+5O2——2P2O5 问:这样左右两边氧原子个数还相等了? 下面我们要配的是磷原子,如何配呢? 板书:4P+5O2——2P2O5 师:两边的原子总数相等了,因此要把这个横线变成等号。 板书:4P+5O2====2P 2。5 问:这个反应的条件是什么?点燃 板书:4P+5O2====2P 2O5 师:这样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就完成了。 师:当然可以。我们就从磷原子来配,大家试试看。 请一位同学来讲 板书:2P+O2——IP2O5 师:这个1我们通常都是可以省略不写的。 板书:2P+O2——P2O5 冋:下面怎么办? 再问:怎么配? 师:是多少呢?是不是整数? 师:5除以2是二分之五 5 板书:2P+—。2====卩205 2 师:在化学方程式中,是不能出现分数的,所以要两边同时扩大两倍。 板书:4P+5O2====2P 2。5 师:最后写上反应条件 点燃 板书:4P+5O2====2P 2。5 师:这样也配平了。 问:大家觉得哪个简单呢?集体回答:相等,都是10个回 答:右边有4个磷原子,因此在左 边磷的前面要加上系 数4 集体回答:点燃 有人提问:如果我以磷原子来 配平可不可以? 从磷原子入手配平化学方程 式 回答:左边一个磷原子,右边两个 磷原子,最小公倍数是 2,所以磷的前面是2, P2O5 前面是1 集体回答:配氧原子 回答:右边5个氧原子,左边 也要有5个,所以在O2的系数 是、、、、、、 回答:不是 学生自己配平 集体回答:用氧原子配平简单 配平要所有原子的个数都是相等的 最小公倍数法可以从任一种 原子入手 让学生自己体会配平的方法,并感 受选择的不同所带来的过程的不同 出现分数时学生不知道怎么办时引 导他们大胆写,只是最后要把分数 全部变成整数 教会学生多种角度配平,但是可以 选择相对简单方便的原子配平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考点汇总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化学方程式 验证实验 质量守恒定律定义 微观本质 六不变;两个一定变;两个可能变. 化定义 学化学方程式意义 方读法 程书写原则 式步骤 配平 利用思路 化学方程式步骤 的简单计算注意事项 一、质量守恒定律 1、质量守恒定律定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注意:(1)注意“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能遗漏任一反应物或生成物; (2)此定律强调的是质量守恒,不包括体积等其它方面的守恒; (3)正确理解“参加”的含义,没有参加反应或者反应后剩余物质的质量不要计算在内. 2、适用范围: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能用来解释物理变化. 3、实验验证: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实验必须在密闭容器里进行; 如:有气体生成的实验没密闭,天平会不平衡(生成的气体逸散到空气中) 如:有气体参加的实验没密闭,天平会不平衡(没有称量参加反应的气体) 4、理解:六不变:宏观:物质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不变;元素质量不变; 微观: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量不变;原子质量不变; 两个一定变:物质的种类;分子种类; 两个可能变:分子数目;元素化合价; 5、质量守恒的根本原因(即本质):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的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在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没有变化,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典例1化学反应前后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A.原子数目 B.分子数目 C.物质种类 D.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 【答案】C 【解析】化学反应前后,反应前后总质量一定不变;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则原子种类、数目一定不变,则元素种类也不变.分子数目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也可能前后相等;元素的化合价可能发生改变,也可能不变. 化学变化一定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反应前后一定发生变化的是物质种类. 故选:C. 典例2煤油中含有噻吩(用X表示),噻吩具有令人不愉快的气味,其燃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X+6O24CO2+SO2+2H2O,则噻吩的化学式为() A.CH4B.C4H4S C.C4H6S D.C4H8S 【答案】B 【解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则每个X分子由4个碳原子、1个硫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C4H4S. 故选:B. 典例3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见下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物质甲乙丙丁 反应前物质质量/g 8 2 8 12 反应后物质质量/g 4 16 X 2 A.反应后X的值为8 B.参加反应的甲、丁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2:5 C.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D.丙一定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答案】D 【解析】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的质量减少了8g-4g=4g,故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4g;同理可以确定乙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16g-2g=14g;丁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12g-2g=10g;由质量守恒定律,丙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 A、由质量守恒定律,丙的质量不变,反应后X的值为8g,故选项说法正确. B、参加反应的甲、丁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4g:10g=2:5,故选项说法正确. C、该反应的反应物为甲和丁,生成物是乙,符合“多变一”的形式,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高中化学选修五大题专项练(含答案)

【链接高考】 1.化合物Ⅳ为一种重要化工中间体,其合成方法如下: (1)化合物Ⅱ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反应②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 化合物IV 中含有的官能团是。(写名称) (2)化合物I 在NaOH 醇溶液中加热反应,生成两种有机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请写出任意一种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 (3)1mol 化合物III 与足量NaOH 反应消耗NaOH 的物质的量为mol 。 (4)化合物IV 在浓硫酸催化下反应生成六元环状酯类化合物,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 (5)根据题给化合物转化关系及相关条件,请你推出 (2-甲基-1,3- 丁二烯)发生类似①的反应,得到有机物VI 和VII ,结构简式分别是为、,它们物质的量之比是。 【答案】(1) C 6H 9O 2Br ; 加成反应(或还原反应);羟基、羧基、溴原子 (2) (3)2 (4) CH 3 Br COOH OH 24 O O CH 3 Br + H 2O (5);;或CH 3COCHO HCHO ;1:2 2.黄酮醋酸(F)具有独特抗癌活性,它的合成路线如下: CH 2 C CH 3 CH CH 2

已知:RCN 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 RCN RCOOH (1)上述路线中A 转化为B 的反应为取代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F 分子中有3种含氧官能团,名称分别为醚键、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3)E 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的产物可通过缩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该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2种符合下列条件的D 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分子中有4种化学环境不同的氢原子 ②可发生水解反应,且一种水解产物含有酚羟基,另一种水解产物含有醛基。 (5)对羟基苯乙酸乙酯()是一种重要的医药中间体。写出以A 和 乙醇为主要原料制备对羟基苯乙酸乙酯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选)。 合成路线流程图请参考如下形式: 【答案】(1) (2)羰基;羧基 (3) (4) (5) 3.有机物G (分子式为C 10H 16O )的合成设计路线如下图所示: ?? ?→?+ H O H , 2CH 3 H 3C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知识点总结

九上化学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知识点总结 一、质量守恒定律 1、含义: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②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反应生成的物质质量不能.. 计入“总和”中; 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3、化学反应前后 ⑴一定不变 宏观:反应物、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质量不变 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⑵一定改变 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 微观:分子种类一定变 ⑶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变 二、化学方程式 1、含义: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能直接反映质量守恒定律。 2、表示的意义: ⑴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⑵表示各物质间的质量比(质量比=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各化学式前面的系数的积的比) ⑶表示各物质的微粒个数比(即各化学式前面的系数比) 例如:以2H 2+O 2 2H 2O 为例 ①表示氢气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 ②表示氢气、氧气与水的质量比为4:32:36 ③表示氢分子、氧分子与水分子的个数比为2:1:2 3、化学方程式的读法:以2H 2+O 2 2H 2O 为例 ①从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角度: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 ②从各物质的质量比角度: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36份质量的水 ③从各物质的微粒个数比角度: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2个水分子。 三、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1、书写原则: ⑴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⑵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标准:等号两边原子的种类和数目相等) 2、方程式的配平 ⑴标准:方程式两边原子种类和数目相等即配平了 ⑵配平的原则:在化学式前面加上适当的系数(化学计量数)来保证方程式两边原子种类和数目相等。 3、配平方法:观察法和最小公倍数法 (1)观察法:确定参加反应的物质与生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中间用一条短横线表示,短横线左边写出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化学式,短横线右边写出生物的物质的化学式;以1个分子中原子个数最多的那种化学式前面写“1”,并以这种化学式中1个分子所出现的原子个数为基准,左右两边寻找原子出现的个数相等的物质,并在已经观察出的化学式前面写上推出的化学计量数,最后保证短横线左边和右边的原子种类和个数相等(若相等,还要检查各分子的个数比是不是最简比),并且把化学式前面数字是“1”的擦除;改短横线为等号,并且标明相应的条件和气体或沉淀的符号;检查等号左边和右边的原子个数是不是相等即可。 例如:H 2 + O 2 ˉˉˉˉH 2O 的配平方法: a.通过观察,发现1个H2O 分子出现的原子个数最多,先在H 2O 化学式的前面写上1; b.通过观察,H 2O 是生成物,其中的每个原子都来自于反应物,1个H 2O 分子由2个H 原子和1个O 原子构成,进而在H 2的前面写上1,O 2的前面写上1/2,最后把分数化为整数,每种化学式前面都乘以2,既得正确系数,并且把化学式前面是1个数字擦去; c.把短横线画成等号,并且标明反应的条件,2H 2 + O 2 2H 2O ,最后检查等号左边右边的原子个数是 点燃 点燃 点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