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信用什么字体

介绍信用什么字体
介绍信用什么字体

介绍信用什么字体

篇一:介绍信字体

介绍信格式范本[概念解说]

介绍信是用来介绍联系接洽事宜的一种应用文体。它具有介绍、证明的双重作用。介

绍信主要有两种形式,普通介绍信和专用介绍信。

[格式内容]

普通介绍信一般不带存根,正中写介绍信。内容包括: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门期,

并注上有效日期。

专用介绍信共有两联,一联是存根,另一联是介绍信的本文。两联正中有间缝,同时编

有号码。

[范例参考]范例一普通介绍信

普通介绍信

兹介绍我公司同志等人(系我公司),前往贵处联系,请接洽。此致

敬礼xx公司(盖章)年月日范例二专用介绍信

专用介绍信 (存根) ( 字第号)

等人前往联系。年月日(有效期天)??xx字第x

号???(盖章)?? 介绍信一般应包括标题、称谓、被介绍者简况、事由、署名日期和有效期等一些内容。

具体到不同形式的介绍信的写法,其格式内容也略有差异。

(一)手写式介绍信的写法

手写式介绍信包括标题、称谓、正文、结尾、署名等五部分。

1.标题

手写式介绍信的标题一般是在信纸的第一行写上“介绍信”三个字,有些也可省略。

2.称谓

称谓在第二行,要顶格写,要写明联系单位或个人的单位名称(全称)或姓名,称呼后要

加上冒号。

3.正文

正文要另起一行,空两格写介绍信的内容。介绍信的内容要写明如下几点: (1)要说明被介绍者的姓名、年龄、政治面貌、职务等。如被介绍者不是只有一人还需注明人数。其中,政治面貌和被介绍者的年龄有时可以省略。 (2)写明要接洽或联系的事项,以及向接洽单位或个人所提出的希望和要求等。(3)要在正文的最后注明本介绍信的使用期限。

4.结尾

介绍信的结尾要写上“此致——敬礼”等表示祝愿和敬意的话。

5.署名

出具介绍信的单位名称写在正文右下方,并署上介绍信的成文日期,加盖单位公章。这

种介绍信写好之后,一般装入公文信封内。信封的写法同普通信封的写法相同。

(二)印刷式介绍信的写法不带存根的印刷式介绍信印刷的内容、格式同手写式介绍信大体一样,这里主要介绍带存根的介绍信。带存根的印刷式介绍信一般由存根联、正式联和间缝三部分组成。

1.存根部分

(1)存根部分的第一行正中写有“介绍信”三个字,字体要大;紧接“介绍信”的字后,

用括号注明“存根”两个字。

(2)第二行。在右下方写有“××字×号”字样。如是市教委的介绍信就写“市教字×

号”;如是县政府商业局的介绍信可写“县商字×号”。“×号”是介绍信的页码编号。

(3)正文。正文要另起一行写介绍信的内容,具体有以下几项构成。 a:被介绍对象的姓名、人数及相关的身份内

容介绍,还要写明前往何处何单位。 b:具体说明办理什么事情,有什么要求等。 (4)结尾。结尾只注明成文日期即可,不必署名,因为存根仅供本单位在必要时查考而已。

2.介绍信的间缝部分

存根部分同正文部分之间有一条虚线,虚线上即有“××字第××号”字样。这里可照

存根第二行“××字×号”的内容填写。要求数字要大写,如“壹佰叁拾肆号”,字体要大些,

便于从虚线处截开后,字迹在存根联和正文联各有一半。同时,应在虚线正中加盖公章。

3.正式联部分

(1)第一行正中写有“介绍信”字样,字体较大。 (2)第二行在右下方有“××字××号”字样,内容照存根联填写。 (3)称谓。称谓要顶格写,写明所联系的单位或个人的称呼或姓名。 (4)正文。正文应另起一行,空两格起再写介绍信的具体内容。内容同存根内容一样,

主要写明持介绍信者的姓名、人数、要接洽的具体事项、要求等。 (5)结尾。写明祝愿或敬意的话,一般要写些诸如“请接洽”、“请指教”、“请协助”等

类的话,后边还要写“此致——敬礼”。最后要注明该介绍信的有效期限。(6)署名。在右下方要署上本单位的名称

全名,并加盖公章,同时另起一行署成文日期。这类介绍信写好后,也应装入公文信封内。信封的写法同普通信封相同。介绍信〔概念解说〕

介绍信是用来介绍联系接洽事宜的一种应用文体。它具有介绍、证明的双重作用。介

绍信主要有两种形式,普通介绍信和专用介绍信。

[格式内容]

普通介绍信一般不带存根,正中写介绍信。内容包括: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门期,

并注上有效日期。

专用介绍信共有两联,一联是存根,另一联是介绍信的本文。两联正中有间缝,同时编

有号码。

[范例参考]范例一普通介绍信普通介绍信

兹介绍我公司同志等人(系我公司),前往贵处联系,请接洽。此致

敬礼xx公司(盖章)

年月日范例二专用介绍信专用介绍信 (存根) ( 字第号)

等人前往联系。年月日(有效期天)??xx字第x 号???(盖章)?? 京市通信管理局:兹有我单位

_____________同志前往您处联系办理________icp_____相关事宜,请予以接

洽助为荷。此致敬礼北京xxxxxxxxx有限公司盖章:年月日

回答者: shelly056 _____负责同志:您好! _____同学是我院英语专业应届毕业生,今去贵单位联系毕业实习事宜,请接洽。毕

业实习是我院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学生适应工作需要的有效途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的重要举措,是向社会提供人才的有效窗口。为此,学院高度重视毕业生实习工作,同时也

诚恳地希望贵单位给予大力支持和协助,积极为学生提供(本文来自第一范文网,转载请保

留此标记。)实习场所,要求学生努力为单位服务,切实圆满完成学生实习任务,提高人才核

心竞争力。在此,对贵单位为培养人才所作的重要贡献和对教育事业的大力支持,表示最衷

心的感谢!

在接受学生毕业实习中,请按照贵单位规章制度的要求,对学生严格教育管理,并在实

习结束时对学生的实习情况给予鉴定,谢谢贵单位的合作。 xxxx学院

年月日姓名或单位名称):兹有我_____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志等_____人前往你处调

查_______(本文来自第一范文网,转载请保留此标记。)_____________ 事宜,请予以协助。此致

敬礼

__________(章)

年月日

本介绍信有效期截至年月日止。敬尊的领导:您好!俺是来自xxx学大网络工程师专业的xxx。本人在学大期间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

活动,担任学校多个单位的职位。从中俺不仅认识到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还学会了如何做

人,明白了做人要厚道的道理,同时俺还学会了如何和人交流沟通。可以说,俺的学大生活

很充实,这可以算是俺人生的转折点和飞跃点。大一到大三期间,俺在计算机中心担任网络管理员,主要负责机房网络和作工站的日常

维护作工,还负责机房财务收支管理作工。在这三年里,俺不仅学到了有关硬件和网络管理

方面的识知,为俺精通计算机硬件和网络工程提供了可能。俺还认识到了团队精神和诚信的

书法生日快乐行书_生日快乐书法字体大全

书法生日快乐行书_生日快乐书法字体大全 中国书法是一门非常独特的艺术形式。近年来,行书以其自然美观,轻松实用而饱含艺术气息的特点博得了广大书法爱好者的青睐。下面小编带给大家的是书法生日快乐行书,希望你们喜欢。 书法生日快乐行书欣赏 书法生日快乐行书1 书法生日快乐行书2 书法生日快乐行书3 书法生日快乐行书4 书法生日快乐行书5 四招让你拿下行书 你喜欢行书吗?你知道如何写好行书吗?教你四招,包你管用。 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写好字,首先就是要有书写平滑的钢笔,目前在文具店里好钢笔很多种,在选择的时候,可以用手指在笔尖处摩擦,不刮手又平滑的都基本适合于钢笔字的练习。当后期进入书法学习期之后,可以买钢笔书法的专用笔,就是那种笔尖处做过处理,写出来的字笔画稍显得粗实一些的钢笔。 2、选择一些好的钢笔字帖。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曾经流行过一段庞中华的钢笔字帖,也可以拿来一试,还有沈鸿根(江鸟)的,还有顾仲安的,等等,都要以用,选择的时候,以你自己觉得舒服好看为标准。随着时代发展,还有很多人出了书法字帖,到当地书店就

可以买得到,选择一下就可以习练了。练字后期,随着你的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会有好的字帖再次进入你的眼界,再加以练习,字会写得越来越好。 3、读一些毛笔字帖。中国的钢笔书法与中国的毛笔书法有相当深厚的渊源,可以说是中国的钢笔书法是由毛笔书法发展而来的。多读毛笔字帖,可以掌握一些书写规律,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从而在钢笔书法的练习中事半功倍。找诸如《兰亭序》这要的好字帖反复揣摩,是会有相当大的收获的。 4坚持练习。不管是那种书法字体的练习,都是需要不断的长期练习,才可以掌握到书写规律的,练习是一种持久的功夫,不要一曝十寒,要坚持长时间的不断练习,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之后,要真正的把这些字写出来,拿到手中,与前一段时间自己写的字进行比对,从中找出进步和差距,从而有效地进行查对,更有利于提高。看过书法生日快乐行书的人还看了: 1.书法生日快乐行书 2.庞中华书法字体 3.生日快乐怎么说有创意 4.祝福生日快乐的唯美句子 5.励志生日快乐的诗句

中国古代五大书法体简介

中国古代五大书法体简介 篆书 篆书是大篆、小篆的统称。大篆指甲骨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小篆也称“秦篆”,是秦国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简化字体,在汉文字发展史上,它是大篆由隶、楷之间的过渡。 中国先秦伏羲氏时期,就产生了文字。考古学家论证是在龟甲、兽骨上刻画的甲骨文。因其是用以占卜、预测吉凶祸福,故称"卜辞"。但其已具备中国书法艺术的基本要素:用笔、结构、章法等。殷周时期,铸刻在钟鼎彝器上的铭文即金文又称“钟鼎文”广泛流行。秦始皇大统后,统称为“小篆”。由于是官书。小篆只适合于隆重的场合。标准篆书体的体式是排列整齐、行笔圆转、线条匀净而长。呈现出庄严美丽的风格。秦篆有圆笔方笔之别。圆笔以秦刻石为代表。方笔以秦诏版权量为代表。为秦篆之俗体。汉魏之际是秦篆的强弩之末。除用于碑铭篆额和器物款识之外,难得有独立的篆书。唐篆,因李阳冰出而复苏,但秦篆的浑厚宏伟之气已荡然无存。宋代金石之学和元朝的复古书风,使用权篆书得以起微潮,以篆书著称者不乏其人但乏超越之力。明代承元之风,步趋持平。清朝篆书百花斗艳,进入了推唐超秦的大繁荣阶段。篆字在今天的实用性比较小了,因为现在这种字体不易为群众识别,但是由于书体结构充满了装饰性,并有很大的书法艺术价值,所以仍被保留在书法园地里,作为书法家的书写字体形式之一。 隶书 隶书也叫“隶字”、“古书”。是在篆书基础上,为适应书写便捷的需要产生的字体。隶书之名源于东汉,它的出现是中国文字的又一次大改革,使中国的书法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是汉字演变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奠定了楷书的基础。隶书结体扁平、工整、精巧。到东汉时,撇、捺等点画美化为向上挑起,轻重顿挫富有变化,具有书法艺术美。风格也趋多样化,极具艺术欣赏的价值。隶书相传为秦末程邈在狱中所整理,去繁就简,“隶人”不是囚犯,而指“胥吏”,即掌管文书的小官吏,所以在古代,隶书被叫做“佐书”。隶书盛行于汉朝,成为主要书体。作为初创的秦隶,留有许多篆意,后不断发展加工。打破周秦以来的书写传统,逐步奠定了楷书的基础。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统一下,是汉代隶书逐步发展定型,成为占统治地位的书体,同时,派生出草书、楷书、行书各书体,为艺术奠定基础。

中国书法字体的种类

中国书法字体的种类 书法在久远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民族艺术,具有鲜明的特色和深厚的传统。一般说书法分为篆隶楷行草五种书体。书体是和字体是密切相关的,书体是按字体的形状来创造的。有什么样的字体就有什么样的书体,但是书体是有选择的,是选择美的字体的字形作为书法的载体。有些书法爱好者不懂得这个道理,在书法创作时按照字意去画字,把“山”字画成山的形,把“水”字画成水波的样子,这是违背书法艺术创作规律的。还有的脱离汉字的字形去抽象创作,让欣赏者看不懂,这也是站不住脚。下边我对书体加以介绍: 我们的先祖曾用结绳记事,后来用利器刻划符号,考古学家在大约六千年的陕西省半坡村遗址,发现新石器时代陶片上有符号刻纹,距今五千多年的一些陶器上,刻有像太阳、月亮和山峰的象形符号,或称“图画文字”。这些“文字” 差异很大,经过几千年的积累、规范逐渐走向统一。 (一)篆书:篆字分为大篆、小篆两种。 1.大篆 (1)甲骨文。是最早的文字,是(距今3千年)殷商时期,先民们预测凶吉祸福,记载占卜、祭祀等活动,刻在龟骨、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在历史上曾经失传过。直到公元1899年才在中药“龙骨”中被学者发现,以后在河南安阳古殷都废墟中陆续大量发掘出来,共有十多万片,在四千六百多个甲骨文单字中,已经辨识了一千七百多个。 (2)钟鼎文。是在青铜器时代的商周,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又称为金文,钟代表乐器,鼎代表礼器。周宣王时有位姓籀的太史对当时的文字进行了整理。籀文就是指钟鼎文,是真正的大篆,(3)石鼓文。是战国时代秦国刻石。石鼓共十个,形似鼓状,今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馆。 2.小篆。李斯刻石。 早期文字处在初创阶段,尤其是甲骨文还不规范,一个字有多种写法,字中象形的成份较多,如其中的“马”字。 秦始皇统一文字后,小篆的写法就统一了。小篆字的结构成纵势,布白对称匀称,用笔中锋圆转,线条粗细变化不大,具有遒劲、圆润的美,被称为玉箸篆,象玉质的筷子。 相传在秦朝时篆字就有若干种。有鸟、虫、蛇头篆,这些篆书的起笔处画有鸟、虫、蛇头的形状。书法艺术不是具象的再现客观事物,而是抽象的艺术。因此,这类书体只能在历史上昙花一现,不能成为真正的书法艺术。就篆书的艺术而言钟鼎文、石鼓文结构奇古,融入了先民质朴的美,更受后人所喜爱。周宣王时的《毛公鼎》上共有32行,497字的铭文,是金文作品中的佼佼者。此外,《大盂鼎》、《散氏盘》也是金文中的上乘之作。 (二)隶书 隶书的代表作品主要有:汉《张迁碑》、《礼器碑》、《史晨前后碑》、《乙瑛碑》、《石门颂》等。早在秦以前的竹简上就有隶书的初形,经过长期演化,当汉代发明和运用纸张以后,书写不再受窄长的竹木简的限制,毛笔的性能得到充分的发挥,隶书突破了秦篆单一中锋运笔,笔法很丰富,中锋和侧锋,方笔和圆笔,藏锋和露锋各显神通。笔画具有波、磔之美,最有代表性的是“蚕头”、“燕尾”的笔画,这样的线条标明当时的书家在观念上是要破除整齐划一的单调,求生动活泼的多样。在字的结构

中国书法字体的分类有哪些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中国书法字体的分类有哪些 中国书法的五种主要书体,即楷书体(包含魏碑、正楷),行书体(包含行楷、行草),草书体(包含章草、小草、大草、标准草书),隶书体(包含古隶、今隶),篆书体(包含大篆、小篆)。下面小编为您收集整理了中国书法字体的分类,希望对您有帮助! 中国书法字体的分类内容汉字,亦称中文字、中国字,是汉字文化圈广泛使用的一种文字,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为上古时代的汉族人所发明创制并作改进,目前确切历史可追溯至约公元前1300 年商朝的甲骨文。再由秦朝的小篆,发展至汉朝被取名为“汉字”,至唐代楷化为今日所用的手写字体标准——楷书。汉字是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主要文字,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的文字。中国历代皆以汉字为主要官方文字。 从广义讲,书法是指语言符号的书写法则。换言之,书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涵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写字,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 随着文化事业的发展,书法己不仅仅限于使用毛笔和书写汉字,其内涵己大大增加。如从使用工具上讲,仅笔这一项就五花八门,毛笔、硬笔、电脑仪器、喷枪烙具、雕刻刀、雕刻机、日常工具(主要是指质地比较坚硬的,能用来书写的五金、生活工具)等。颜料也不单是使用黑墨块,墨汁、粘合剂、化学剂、喷漆釉彩等五彩缤纷,无奇不有;品种之多,不胜枚举。从执笔方式上看,有的用手执笔,有的用脚执笔,就是用其他器官执笔的也不乏其人,甚至有的人写字根本就不用笔,如“指书”“挤漏书”等;从书写文种上说,并非汉字一种,有的少数民族文字也登上了书法艺坛,蒙文就是一例; 从书体和章法上看,除了正宗的传统书派以外,在中国又出现了

各种字体特点及作用

各种字体特点及作用 方正琥珀简: 字型圆润饱满,新颖活泼,结构错落有序,粗而不重,胖而不臃,适用于书、报、杂志和各类印刷品的标题及装饰用字。 方正胖头鱼简: “胖头鱼”体丰圆柔润,结体端庄,骨络分明,即风格独特,又符合字体构形规律,适合排各类标题及广告设计。方正黄草简: 商品详细信息 虽然是一款草书风格的字体,但尽量保持字体原形,对笔划适当减少,做到易写易识,且融简、繁写法于一体,匠心独具。可用于文章 标题、广告制作、装饰装帧等。 方正报宋简: 笔划纤细,字体清秀工整,结构均匀,印刷效果清晰明快,适用于报 纸、杂志的正文。 方正粗倩简: 精致、华贵、大气、端庄,笔形富于变化,浪漫而又温馨。宜作排版 文章标题,以及一切广告用字。 方正古隶简: 字体神采俊俏,雄浑中流露天真稚拙,典雅中蕴含时代风采,静中寓

动、稳中求险、巧拙相生、变化自然,结体严谨,笔法古朴典雅,又极富装饰意趣。适用于书、报、杂志的各类标题字和装饰、宣传用字。 方正美黑简: 字体修长端正,庄重大方,适于书、报刊的大标题。 方正卡通简: 在字形设计上采用了“黑体”的基本笔形,参以行书的笔意、形态,婉转有度,斜正相倚,于传统美中见时代气息。主要用于“卡通”书和一 些儿童出版物上的新型印刷字体。 方正粗宋简: 粗壮浑厚、庄重严肃,表现力强。宜用于文章、报刊的大标题,也可 作广告用字。 方正康体简: 又称“康有为碑体”,是一款以古贤传统书法艺术为基础的印刷字体,风格上突出“重、拙、大”的特点,流畅洒脱,气势雄健,用于书、报刊印刷以及广告宣传、包装装饰和匾额招牌等效果都很好,横排竖列 俱佳,体现出传统书法艺术韵味。 方正超粗黑简: 字型方正饱满,笔划粗重坚实,壮重醒目,号召力强,适用于报纸及 书籍、画报的标题及宣传用字

中国古代各种书法字体的特点

中国古代各种书法字体的特点 隶书的特点及结构 隶书是将小篆的书体去其繁复、增减其体而创立。结体更为端正整齐,呈秀丽端庄之美。其用笔,如以汉隶为例,主要是横画的变化,蚕头雁尾,一波三折,尽情地舒展,呈委婉波状之势。如果说,篆书以弧笔著称,那么隶书则以波势见长。 隶书是由籀文的草率写法演变而成的一种字体。因为籀文圆转弯曲的笔道太多,写起来很费时间,所以人们在非郑重的场合,就将字写得草率一点,一些本该工整的弧形笔道变成了比较平直的笔画。这种字体在战国后期的秦国开始出现,后来逐渐流行开来。 隶书分秦隶、汉隶和八分。秦隶指秦始皇时期使用的简体字。汉代日常应用仍是隶书,但是形体、笔势不断发展。东汉中期出现庄重典雅的新体,熹平四年(公元175年)以新隶体立石经于太学,成为国家的标准书体。魏以后称为八分。 总的说来,隶书的字体有以下一些特点: 1、字形扁阔体势开张 从大多数成熟时期的汉碑可看出,隶书的字形多呈扁方,波磔飞动,向背分时,这样就形成了典型的隶书特点。 2、横平竖直笔画匀称 和楷书相比,其实隶书是更注重横平竖直的,尽管汉碑风格多样,但几乎都有着这个特点,但其外表的平稳和笔画匀称也是相对的,人们常常有意进行不平稳的处理。 3、内紧外松自然茂密 隶书常常突出字中的主笔,有些汉碑中的一些字的笔画甚至作了夸张性的变长, 同楷书相比,行书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减省点画:为了书写简便,行书对楷书的某些部位作了简化,或减省点画,或并合线条。如“话”字的“言字旁”,原楷书繁写为七画,写行书就只有两画,省去了五画;“然”字的四点水,由四点变为一横,省去了三画;“近”字的游水,由一点三弯折加一平捺,简化为一竖横折,也省掉若干弯曲波捺;“佛”字中间原是变形的“弓”字,现用横折弯勾代替,一下子省去了两弯。减省点画,大都在字的部首偏旁方面用得最多。 (2)笔势流动 A:增加勾挑与牵丝:写楷书要求点画分明,一笔一画地写,写行书则可点画连起来,在点画之间增加勾挑与牵丝。勾挑是在没有勾挑的点画上,顺势写出短勾,如“古”字的横画,“好”字的撇画;牵丝是在前后不相连的点画之间顺势用细细的牵丝相连,如"丝'宇中间的点画,“心”字的中右两点。行书的点画之间有了勾挑与牵丝,便显得笔势流动,意态活泼。但需要注意的是勾挑与牵丝不能太多,否则用笔就显得不干净,造型也不美观了。 B:改变书写笔顺:行书的书写笔顺,采取的是草书笔顺,同原有的楷书笔顺不同。如“秋、有、戎、半”四个宇,前为楷书笔顺,后为草书笔顺。在写行书时,改变书写笔顺一定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而且要合乎草书的规范。 (3)用笔灵活:行书用笔比楷书灵活,同样的点画写法不大受约束。如“戈”字,横画写好后,既可以直接从右侧翻笔上去写戈勾,也可以从右侧上去绕个小圈再写戈勾;“也”字的浮鹅勾,由上翻笔向下也行,由下直接写下也行;“木”字旁的“木”,一般是写好横竖画后,笔势从左边写撇挑,但如果从右边翻笔写撇挑,也有道理;至于提手旁的一挑,如果依照楷书写法,由上回锋写一挑固然好,用牵丝把竖勾与斜挑连起来写则更佳。 (4)体态多变:行书是介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其活动范围广,表现力丰富,往往一个字有几种写法,体态多变。如“是”字的四个字尾,“花”字的四个字头,写得有收有放,有工整有写意,同中有异,多样而统一,饶有趣味。体态多变是行书的长处,是楷书和草书所望尘莫及的。

关于中国书法的简介

关于中国书法得简介 【书法定义】 人类三大文明:文字,城市,金属冶金工具。 书法,就是世界上少数几种文字所有得艺术形式,包括汉字书法、蒙古文书法、阿拉伯文书法等。其中“中国书法”,就是中国汉字特有得一种传统艺术。从广义讲,书法就是指语言符号得书写法则。换言之,书法就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涵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与章法写字,使之成为富有美感得艺术作品。汉字书法为汉族独创得表现艺术,被誉为:无言得诗,无行得舞;无图得画,无声得乐。 [英语]calligraphy,penmanship[法]chirography 【书法四宝】 笔:毛笔 墨:墨条 纸:宣纸 砚:砚台 【毛笔握法】 “五指执笔法’就是用右手五个手指全派上用场,用“按、压、钩、顶、抵”得方法把笔执稳,使手指各司其职。具体得握笔方法就是:大拇指得第一书内侧按住笔杆靠身得一方,大拇指处于略水平得横向状态。食指得第一节或与第二节得关节处由外往里压住笔杆。中指紧挨着食指,钩住笔杆。无名指紧挨中指,用第一节指甲根部紧贴着笔杆顶住食指、中指往里压得力。小指抵住无名指得内下侧,帮上一点劲。这样形成五个手指力量均匀地围住笔得三个侧面,使笔固定,手心虚空。同样就是五指执笔法,又因手格得张开与并拢、笔执在指尖处还就是

手指第二关节处而形成多种形式,古人称之为“凤眼”、“虎口”、“鹅头”等五指执笔得不同态势。 【书法字体】 书法字体,就就是书法风格得分类。就像自然科学对动物、植物得分科,如猫、虎、豹等,都属猫科动物。书法字体,传统讲共分行书字体、草书字体、隶书字体、篆书字体与楷书字体五种,也就就是五大类。在每一大类中又细分若干小得门类,如篆书又分大篆小篆,楷书又分魏碑唐楷之分,又有二王体、瘦金体之说。 【中国书法书体种类】 1、甲骨文(契文) 古汉字一种书体得名称,也就是现存中国最古得文字。刻在甲骨上,先用于卜辞(殷代人用龟甲、兽骨占卜。占卜后把占卜时期、占卜者得名字、所占卜得事情用刀刻在卜兆得旁边,有得还把过若干日后得吉凶应验也刻上去。学者称这种记录为卜辞),就是对未来事情结果得占卜,盛于殷商。 2、金文 古汉字书体之一种。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铜器上铭文字体得总称。兴盛于周代。金文为中国书法史上得又一丰碑。

中国书法各类字体介绍

中国书法各种字体介绍 我国书法历史悠久,大体可分为篆书(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章、今草)等五种。 篆书 (1)介绍 中国先秦伏羲氏时期,就产生了文字。考古学家论证是在龟甲、兽骨上刻画的甲骨文。因其是用以占卜、预测吉凶祸福,故称"卜辞"。但其已具备中国书法艺术的基本要素:用笔、结构、章法等。殷周时期,铸刻在钟鼎彝器上的铭文即金文又称"钟鼎文"广泛流行。秦始皇大统后,统称为"小篆",也称"秦篆",所谓篆书,其实就是掾书,就是官书。是一种规范化的官方文书通用字体。据文献记载。秦以前汉字书体并无专门名称。而小篆是由春秋战国时代的秦国文字逐渐演变而成的。由于是官书。小篆只适合于隆重的场合。如记功刻石。叔量诏版。兵虎符之类。标谁篆书体的体式是排列整齐。行笔圆转。线条匀净而长。呈现出庄严美丽的风格。与甲骨文、金文相比,具有这样一些基本特征:字形修长。而且紧画向下引伸。构成上密下疏的视觉错感。这与自上而下的章法布局也有关系。线条匀称无论点画长短。笔画均呈

粗细划一的状态。这种在力度。速度都很匀平的运笔。给人以纯净简约的美感这两种特征。加之字体结构的趋简约固定的倾向。小篆书体的章法布局更能形成纵横成行的序性。秦篆有圆笔方笔之别。圆笔以秦刻石为代表。方笔以秦诏版权量为代表。为秦篆之俗体。汉魏之际是秦篆的强弩之末。除用于碑铭篆额和器物款识之外。难得有独立的篆书。唐篆。因李阳冰出而复苏。仁秦篆的浑厚宏伟之气已荡然无存。宋代金石之学和元朝的复古书风。使用权篆书得以起微潮。以篆书著称者不乏其人但乏超越之力。明代承元之风。步趋持平。清朝篆书百花斗艳。进入了推唐超秦的大繁荣阶段。A、大篆 先有大篆后有小篆。早在六十多年前,陶器上刻划的符号和描绘物象的图画就具有文字的雏型,随后在漫长的发展中,产生的象形(图画)文字。三千年前的殷商时代,在龟甲兽骨上刻划的文字,即"甲骨文",书法细劲挺直,笔画无顿挫轻重。商周时代,出现的铸在钟、鼎、货币、兵器等青铜器上的铭文称为"金文"或"钟鼎文"。书法渐趋整齐,风格圆转浑厚,字形变化丰富,参差不一。春秋战国时代,刻在石簋、石鼓上的文字叫做石鼓文。笔划雄强而凝重,结体略呈方形,风格典丽峻奇。上述的甲骨、金文、石鼓文,秦代称之为大篆。 B、小篆

各种字体的不同特点

各种字体的不同特点

1/宋体:客观、雅致、大 F70DCEC1F6AF7B68A35800C16238E541E455A09B9D3A37E9FB7EA8195AD41CDBAD气、通用。宋体是与印刷术同龄的出版字体,最适用于包括电视字幕在内的任何媒体。当你不知道选择哪种字体的时候,就选择宋体。西方拼音文字印刷体都沿用了中文宋体的韵味并公认为是国际化字体。这种最普通、最平淡的字体其实是最美、最永恒的字体。宋体细分当中书宋和报宋尤为常用,跟拉丁字母的印刷体风格完全一致;大标宋古风犹存,给人古色古香的视觉效果。 2/黑体:厚重、抢眼。多用于 6B58FEB4E5E5A8935AEE649EEB8D718361AE1926B56C094C1A132AB17996BC17D2 标题制作,有强调的效果。但电影、电视唱词字幕字号较小,用宋体有时容易让人看了眼花,用清瘦型的黑体做唱词已被普遍接受。 3/楷体:清秀、平和,带书卷味。它是近、现代印刷品中追求书卷味的产物,多用于启蒙教材。在专业书籍中多用于主观文字当中。唱词制作也可接受。 4/仿宋:权威、古板。是早期中文打字机的专用字体,由于那种打字机多用于国家机关,因此仿宋体至今仍是红头文件的专用字体。印刷品中使用仿宋体给人某种权威的感觉,一般用于观点提示性阐述,电视字幕不多用。 5/圆体:小资、势利、商业味。这种字体最初出现在海外商业场合,也称线性。内地版本的圆体字比较僵硬,缺乏美感,电视屏幕上还经常笔画粘在一起,变成一块一块的,看了费劲,不用也罢。 6/综艺:艺术、专业、现代感。一种设计味较浓的字体,少用可表现一种艺术的时尚,滥用则嫌矫揉造作。 7/魏碑:刚劲、正气、强硬。电视字幕中顶多适用于法律节目的标题制作。喜欢魏碑体的同学最好拿书法作品来欣赏,电视节目还是多表现客观,不宜用魏碑。 8/行楷:粗俗。作为手写文书,行楷本来是最常用,也是最能出彩的字体,但电脑中的行楷字体书法功底欠佳,书法最讲究变化,电脑却同一个字千篇一律,犯了书法的一大忌。行楷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末的报刊标题中风行一时,现在已逐渐被抛弃,降格为县级以下报刊或一些单位内部刊物中使用。电视节目中如果一定要用的话,一个片子最多使用一两个字就够了,用在一句话以上就要考虑会不会影响片子的品味了。 9/隶书:好的书法作品中,隶书含中有露、刚柔并济,是很雅的一种,表现力十分丰富,可惜在中国内地活字印刷年代制造的隶书字圆润有余、力度和变化不足,电脑排版时代的隶书字体完全沿用了那种隶书,后来才出现的毛隶、隶变(小隶)等隶书字体书法韵味有所改进,但仍缺乏变化。不适合大篇幅使用。 10/舒体:软弱、猥琐、轻浮。由于其制作与舒同的书法韵味有很大出入,电脑打出来便过于柔弱,失去了它原有的韧劲,少用为妙。 计算机字库汉字体系风格论 【摘要】汉字,是一个阵容庞大的媒体体系。它的字体字型多种多样,但使用起来往往容易择选不当或陷入盲目。本文以科学的态度和严谨的理论,较系统全面地论述了汉字媒体的字体造型特点与艺术风格。以鲜明的观点和新颖的思路,提出了五种风格体系论,认真强调和积极倡导发挥汉字字体形象艺术感染力

书法字体简介教学文案

书法字体简介 行书 行书在楷书的基础上产生,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用笔特点 行书是介于楷、草间的一种书体。写的比较放纵流动,近于草书的称行草;写的比较端正平稳,近于楷书的称行楷。 在书写过程中,笔毫的使转,在点画的各种形态上都表现得较为明显,这种笔毫的运动往往在点画之间,字与字之间留下了相互牵连,细若游丝的痕迹,这就是牵丝。 行书是楷书的快写,是楷书的流动。经过对几组楷书与行书个字的分析,发现楷书与行书书写时,点画的写法,用笔需遵循的准则,如中锋,铺毫,逆入平出,提按起主,藏锋等都是一致的,只是行书书写时比较舒展,流动。 行书的用笔有以下几个特点: [1]点画以露锋入纸的写法居多; [2]以欤侧代替平整; [3]以简省的笔画代替繁复的点画; [4]以勾、挑、牵丝来加强点画的呼应; [5]以圆转代替方折; 结构特点 大小相兼。就是每个字呈现大小不同,存在着一个字的笔与笔相连,字与字之间的连带,既有实连,也有意连,有断有连,顾盼呼应。 收放结合。一般是线条短的为收,线条长的为放;回锋为收,侧锋为放;多数是左收右放,上收下放,但也可以互相转换,不排除左放右收,上放下收。 疏密得体。一般是上密下疏,左密右疏,内密外疏。中宫紧结,凡是框进去的留白越小越好,划圈的笔画留白也是越小越好。布局上字距紧压,行距拉开,跌扑纵跃,苍劲多姿。 浓淡相融。行书书写应轻松、活泼、迅捷,掌握好疾与迟、动与静的结合。墨色安排上应首字为浓,末字为枯。线条长细短粗,轻重适宜,浓淡相间。和草书差不多,但没那么草。 楷书

33款漂亮字体(毛笔书法)下载

33款漂亮字体(毛笔书法)下载 毛泽东字体 https://www.360docs.net/doc/266613151.html,/index.html 方正黄草简 https://www.360docs.net/doc/266613151.html,/index.html 毛笔书法字体(繁启功体) https://www.360docs.net/doc/266613151.html,/index.html 中國龍豪隸書https://www.360docs.net/doc/266613151.html,/index.html 中國龍豪行https://www.360docs.net/doc/266613151.html,/index.html 書

中國龍淡古體 https://www.360docs.net/doc/266613151.html,/index.html 中國龍毛隸書https://www.360docs.net/doc/266613151.html,/index.html 中國龍毛楷書https://www.360docs.net/doc/266613151.html,/index.html 中國龍粗魏碑https://www.360docs.net/doc/266613151.html,/index.html 中國龍海行書https://www.360docs.net/doc/266613151.html,/index.html 微软简行楷https://www.360docs.net/doc/266613151.html,/index.html

中國龍古印體https://www.360docs.net/doc/266613151.html,/index.html 中國龍粗隸書https://www.360docs.net/doc/266613151.html,/index.html 中國龍粗楷體https://www.360docs.net/doc/266613151.html,/index.html 汉仪中隶书繁https://www.360docs.net/doc/266613151.html,/index.html 方正行楷繁体https://www.360docs.net/doc/266613151.html,/index.html

汉仪雪君体繁https://www.360docs.net/doc/266613151.html,/index.html 汉仪颜楷繁https://www.360docs.net/doc/266613151.html,/index.html 汉仪篆书繁https://www.360docs.net/doc/266613151.html,/index.html 微软繁魏碑https://www.360docs.net/doc/266613151.html,/index.html 经典繁印篆https://www.360docs.net/doc/266613151.html,/index.html

书法字体简介

书法字体简介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书法字体简介 行书 行书在楷书的基础上产生,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用笔特点 行书是介于楷、草间的一种书体。写的比较放纵流动,近于草书的称行草;写的比较端正平稳,近于楷书的称行楷。 在书写过程中,笔毫的使转,在点画的各种形态上都表现得较为明显,这种笔毫的运动往往在点画之间,字与字之间留下了相互牵连,细若游丝的痕迹,这就是牵丝。 行书是楷书的快写,是楷书的流动。经过对几组楷书与行书个字的分析,发现楷书与行书书写时,点画的写法,用笔需遵循的准则,如中锋,铺毫,逆入平出,提按起主,藏锋等都是一致的,只是行书书写时比较舒展,流动。 行书的用笔有以下几个特点: [1]点画以露锋入纸的写法居多; [2]以欤侧代替平整; [3]以简省的笔画代替繁复的点画; [4]以勾、挑、牵丝来加强点画的呼应; [5]以圆转代替方折; 结构特点 大小相兼。就是每个字呈现大小不同,存在着一个字的笔与笔相连,字与字之间的连带,既有实连,也有意连,有断有连,顾盼呼应。

收放结合。一般是线条短的为收,线条长的为放;回锋为收,侧锋为放;多数是左收右放,上收下放,但也可以互相转换,不排除左放右收,上放下收。 疏密得体。一般是上密下疏,左密右疏,内密外疏。中宫紧结,凡是框进去的留白越小越好,划圈的笔画留白也是越小越好。布局上字距紧压,行距拉开,跌扑纵跃,苍劲多姿。 浓淡相融。行书书写应轻松、活泼、迅捷,掌握好疾与迟、动与静的结合。墨色安排上应首字为浓,末字为枯。线条长细短粗,轻重适宜,浓淡相间。和草书差不多,但没那么草。 楷书 楷书,又称正楷、楷体、正书或真书,是汉字书法中常见的一种字体。其字形较为正方,不像隶书写成扁形。楷书仍是现代汉字手写体的参考标准,也发展出另一种手写体——钢笔字。 楷书是汉字的主要书体。楷,是楷模,就是标准字体。钢笔楷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讲究用笔 钢笔楷书的笔画有提顿、藏露、方圆、快慢等用笔方法。不同的用笔方法产生 楷书不同的形态、质感的线条,不同的线条需要不同的用笔方法去体现。钢笔楷书字形较小,线条粗细变化不大,如果书写时用笔稍不注意,笔画就达不到要求,笔画就会出现软弱无力、僵硬死板等毛病。因此,必须经过严格训练才能掌握用笔方法。 二、笔画分明 钢笔楷书的每一个笔画的起笔和收笔都要交待清楚,工整规范,干净利落,不能潦草、粘连。但是笔画与笔画之间又要有内在的呼应关系,使笔画达到:既起收有序、笔笔分明、坚实有力,又停而不断、直而不僵、弯而不弱、流畅自然。 三、结构方整 钢笔楷书在结构上强调笔画和部首均衡分布、重心平稳、比例适当、字形端正、合乎规范。字与字排列在一起时要大小匀称、行款整齐。虽然也有形态上的参差变化,但从总体上看仍是整齐工整的。 正是由于以上原因,历代许多书家都主张把楷书作为学习书法的第一步。现行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在小学阶段主要是学好写钢笔楷书,打好基础,为上中学写行楷书创造条件。实践证明,只有经过系统的楷书练习,才能了解汉字笔画和结构的特点和要求,才能掌握汉字的组合规律,为学写行楷书奠定书写基础,从而练就一手合乎法度、流畅自然的行书和草书。 练习楷书,应从笔画和结构两方面下功夫。练习笔画,主要解决用笔方法问题,目的是生产合格的“零件”;练习结构,主要是解决笔画和部首之间的组合方式问题,目的是学会结构方法,掌握结构规律,从而达到将字写端正、整齐、美观的要求。 草书 草书:汉字的一种书体,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形成于汉代,是为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 隶书

中国文字书法的发展史

xx文字书法的发展史 (一)早期的文字 汉字为学术界公认的我国最早的古汉字资料,是商代中后期(约前14至前11世纪)的甲骨文和金文。甲骨文发现于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是殷商时期刻写在龟骨,兽骨,人骨上记载占卜,祭祀等活动的文字。 严格地讲,只有到了甲骨文,才称得上是书法。因为甲骨文已具备了中国书法的三个基本要素:用笔,结字,章法。而此前的图画符号并不全有这三种要素。 金文指古代铜器上铸的或刻的文字(又称铭文),主要代表是西周《毛公鼎铭文》,其结构匀称准确,线条遒劲稳健,布局妥贴,充满了理性色彩,显示出金文已发展到极其成熟的境地。 从书法的角度审察,这些最早的汉字已经具有了书法形式美的众多因素,如线条美、单字造型的对称美、变化美以及章法美、风格美等。从商代后期到秦统一中国(前221年),汉字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这种演变具体反映在字体和字形的嬗变之中。西周晚期金文趋向线条化,战国时代民间草篆向古隶的发展,都大大削弱了文字的象形性。然而书法的艺术性却随着书体的嬗变而愈加丰富起来。 (二)开创先河的秦代书法 秦始皇兼并天下,丞相李斯主持统一全国文字,使之整齐划一,这在中国文化史上是一伟大功绩。 秦统一后的文字称为秦篆,又叫小篆,是在金文和石鼓文的基础上删繁就简而来。《说文解字序》说:“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书,八曰隶书。”基本概括了此时字体的面貌。 隶书的出现是汉字书写的一大进步,是书法史上的一次革命,不但使汉字趋于方正楷模,而且在笔法上也突破了单一的中锋运笔,为以后各种书体流派奠定了基础。秦代书法,在我国书法史上留下了辉煌灿烂的一页,与雄伟的万

中国汉字字体分类大全

中国汉字字体分类 ?1字体的演变和分类 ?2图画文字、象形文 ?3甲骨文 ?4钟鼎文 ?5石鼓文 ?6古文 ?7秦篆 ?8大篆 ?9小篆 ?10隶书 ?11魏碑 ?12楷书 ?13草书 ?14行书 ?15宋体 ?16仿宋体 ?17黑体 ?18圆黑体 ?19现代美术字 字体的演变和分类 中国的文字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字体结构经过数千年不断创造、改进而成,有较强的规律性。它的演进过程大致是:图文—象形—甲骨—钟鼎—石鼓—古文—秦系—隶书—楷书—魏碑—草书—行书—宋体—仿宋体—黑体—圆黑体…… 图画文字、象形文

年代稍晚于半坡的一些陶器上所刻象形符号 距今六千年至殷周时代,同图画差不多,非常容易识别的文字。 甲骨文 甲骨文 是我国最早的可识文字,是书写或隽刻在龟甲、兽骨上的卜辞,亦有少许的记事文。然而,它的发现却是近代史上的事,是在清光绪二十五年(1889)由王懿荣发现的。据统计,已发现的甲骨文有十五万片以上,不重复的字约有四千五百多个,可识的约有一千五百字。这些字用尖利的工具契刻,也有用类似毛笔所写的墨书或朱书文字。笔画瘦硬方直,线条无论粗细都显得遒劲而有立体感,表现出契刻者运刀如笔的娴熟技巧。书法风格也随着时期的不同而迥异,或纤细谨密,或草率粗放。董作宾曾就甲骨文书法的时代特征作了划分:第一

期(武丁),雄伟;第二期(祖庚、祖甲),谨饬;第三期(廪辛、康丁),颓靡;第四期(武乙、文丁),劲峭;第五期(帝一、帝辛),严整。以时代来分,大致前期的字大,中期的字小,较质朴,晚期的字带有一些金文的特点,有的字很小,但很严谨。 甲骨文绝大多数是刀刻的有的刻好后填朱,也有少数甲骨以朱墨所写而未刻。说明甲骨文一般是直接刻字,也有的是先写后刻。从这里知道甲骨文的线条不仅有刀法而且还包含笔意,对于笔意是不容忽视的。因工具材料的限制,其线条瘦劲犀利,有直线也有曲线;有单刀也有双刀。往往是中间较粗两头尖,而点画起止仍有一些方圆之法;有的直画微带曲意,线条点画显得丰富而有变化。字的结构一般呈扁长方,方圆曲线、直线组合的很有意味。甲骨文均以竖行排列,由上到下,由左到右或由右到左依次排开。 甲骨文已具备“六书”(象形、会意、指事、假借、转注、形声)的汉字构造法则。甲骨文已包含着书法艺术的诸多因素,从其点画、结字、行气、章法来看,浑然一体又富于变化,体现了商代人的艺术技巧和艺术素养。 钟鼎文 钟鼎文 比甲骨文稍晚出现的是金文,金文也叫钟鼎文。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所以,钟鼎文或金文就是指铸在或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 金文的内容是关于当时祀典、赐命、诏书、征战、围猎、盟约等活动或事件的记录,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金文字体整齐遒丽,古朴厚重,和甲骨文相比,脱去板滞,变化多样,更加丰富了。金文基本上属于籀篆体。这些文字,在汉武帝时就已被发现,当时有人将在汾阳发掘出的一尊鼎送进宫中,汉武帝因此将年号定为元鼎(前116)。以后金文又陆续有所发现。宋代文人欧阳修、赵明诚都善书,对金文作过研究和记载。 周宣王时铸成的《毛公鼎》上的金文很具有代表性,其铭文共32行,497字,是出土的青铜器铭文最长者。《毛公鼎》铭文的字体结构严整,瘦劲流畅,布局不驰不急,行止得当,是金文作品中的佼佼者。此外,《大盂鼎》铭、《散氏盘》铭也是金文中的上乘之作。

中国书法字体欣赏

中国书法字体欣赏 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书法的发展史 2.学会认识常见的几种书法字体,并了解它们的特点 3.感受中国书法艺术的巨大魅力 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字体的演变过程 教学难点:学生能正确认识几种书法字体并简单说出它们的特点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书法是中国上下五千年来的优秀文化传统,它与中国文化相表里,与中华民族精神成一体,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是世界艺术之林的奇葩,它以汉字为载体,涉及语言、文学、历史、美学等方面,又与音乐、美术相通。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特别是当代学生、有责任有义务去继承这一传统,学习中国书法。 重要的是现在中学考试大纲里对书法的学习有明确的要求,已经纳入考试范围,所以,认识中国书法字体,并且会简单欣赏书法字体的特点,将是初中阶段必备的能力要求。那么今天我们就初步了解一下中国的书法字体。 (二)书法字体的分类 ?书法字体,就是书法风格的分类。书法字体,传统讲共有行书字体、草书字体、隶 书字体、燕书字体、篆书字体和楷书字体六种。最早的书法是篆书,写在甲骨或青 铜器上的文字,然后是隶书,风行于汉代,后来人们为了书写快速,出现了草书, 唐代是楷书,行书。这就是这五种重要字体的演变过程。 ?1.楷书: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 《辞海》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这种汉字字体,就是现在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 教师ppt展示楷书的一些书法作品 ? 2.隶书:隶书,亦称汉隶,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 横画长而直竖画短,呈长方形状,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隶书起源于秦朝,由程邈整理而成,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对后世书法有不可小觑的影响,书法界有" 汉隶唐楷"之称。 教师ppt展示隶书的一些书法作品,展示的过程中教师适当指出隶书的特点 ? 3.行书:行书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 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据张怀《书断》说:"行书者,乃后汉颍川刘德升所造,即正书之小讹,务从简易,故谓之行书。"由是说而知:" 行书"是"正书"转变而成的。 教师ppt展示书法作品,给学生直观的感受。 4.草书: ?草书是汉字的一种字体,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 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在狂乱中觉得优美。王羲 之用的就是草书。 教师ppt展示草书书法,并结合课本上的张旭的草书作品来让学生体会草书作品的 特点(书法作品选择初中课本中的课文古文,学生可以猜这读出来,学习积极性更

各种字体字号对照表

各种字体字号对照表 构建齐鲁济仿宋 构建齐鲁济方正报宋 构建齐鲁济方正报宋简体 构建齐鲁济方正北魏楷书简体 构建齐鲁济方正彩云_GBK 构建齐鲁济方正彩云简体 构建齐鲁济方正超粗黑_GBK 构建齐鲁济方正超粗黑简体 构建齐鲁济方正粗倩_GBK 构建齐鲁济方正粗倩简体 构建齐鲁济方正粗宋_GBK 构建齐鲁济方正粗圆简体 构建齐鲁济方正大标宋_GBK 构建齐鲁济方正大黑_GBK 构建齐鲁济方正古隶简体 构建齐鲁济方正黑体简体 构建齐鲁济方正华隶_GBK 构建齐鲁济方正黄草简体 构建齐鲁济方正琥珀简体 构建齐鲁济方正剪纸简体 构建齐鲁济方正楷体简体 构建齐鲁济方正康体简体 构建齐鲁济方正隶变简体 构建齐鲁济方正隶二简体 构建齐鲁济方正隶书简体 构建齐鲁济方正美黑简体 构建齐鲁济方正新报宋简体 构建齐鲁济方正新舒体_GBK 构建齐鲁济方正胖头鱼简体 构建齐鲁济方正胖娃简体 构建齐鲁济方正平和简体 构建齐鲁济方正启体简体 构建齐鲁济方正少儿简体 构建齐鲁济方正瘦金书简体

构建齐鲁济方正水黑简体 构建齐鲁济方正水柱简体 构建齐鲁济方正书宋简体 构建齐鲁济方正舒体简体 构建齐鲁济方正宋黑简体 构建齐鲁济方正宋三简体 构建齐鲁济方正宋一简体 构建齐鲁济方正小标宋简体 构建齐鲁济方正行楷简体 构建齐鲁济方正姚体简体 构建齐鲁济仿宋 构建齐鲁济方正报宋 构建齐鲁济方正报宋简体 构建齐鲁济方正北魏楷书简体 构建齐鲁济方正彩云_GBK 构建齐鲁济方正彩云简体 构建齐鲁济方正超粗黑_GBK 构建齐鲁济方正超粗黑简体 构建齐鲁济方正粗倩_GBK 构建齐鲁济方正粗倩简体 构建齐鲁济方正粗宋_GBK 构建齐鲁济方正粗圆简体 构建齐鲁济方正大标宋_GBK 构建齐鲁济方正大黑_GBK 构建齐鲁济方正古隶简体 构建齐鲁济方正黑体简体 构建齐鲁济方正华隶_GBK 构建齐鲁济方正黄草简体 构建齐鲁济方正琥珀简体 构建齐鲁济方正剪纸简体 构建齐鲁济方正楷体简体 构建齐鲁济方正康体简体 构建齐鲁济方正隶变简体 构建齐鲁济方正隶二简体 构建齐鲁济方正隶书简体 构建齐鲁济方正美黑简体

书法入门:我国书法的种类

书法入门:我国书法的种类 从汉末到三国这个时期,书法从单纯的实用性上升到了对审美的需求,书法至此上升到艺术高度。公元175年首次把书刻文字称为"书法"。那到当前为止我国的书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正书:也叫“楷书”、“真书”。其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始于东汉。楷书的名家很多,如“欧体”(欧 阳询)、“虞体”(虞世南)、“颜体”(颜真卿)、“柳体”(柳 公权)、“赵体”(赵盂附)等。 草书:为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字体。始于汉初。当时通用的是“草隶”,即潦草的隶书,后来逐渐发展,形成一种具有艺术价值的“章草”。汉未,张芝变革“章草”为“今草”,字的体势一笔而成。唐代张旭、怀素又发展为笔势连绵回绕,字形变化繁多的“狂草”。 隶书:也叫“隶字”、“古书”。是在篆书基础上,为适合书写 便捷的需要产生的字体。就小篆加以简化,又把小篆匀圆的线条变成 平直方正的笔画,便于书写。分“秦隶”(也叫“古隶”)和“汉隶”(也叫“今隶”),隶书的出现,是古代文字与书法的一大变革。 篆书:是大篆、小篆的统称。大篆指甲骨文、金文、籀文,六国 文字,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大篆也称“秦篆”,是 秦国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简化字体,其特点是形体匀逼齐整、字体较 籀文容易书写。在汉文字发展,它是大篆有隶、楷之间的过渡。 行书: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它是为了补充楷书的书 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笔势不象草书那样潦草,也 不要求楷书那样端正。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 叫“行草“。行书始于汉未。 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这是汉字发展的几个重 要阶段。不过,作为书法艺术,都保存下来了,并各自形成众多的流派,出现了很多独擅名家,拥有丰富多彩的艺术珍品

中国五大书法字体

中国五大书法字体 书法字体,就是书法风格的分类。书法字体,传统讲共分行书字体、草书字体、隶书字体、篆书字体和楷书字体五种,也就是五大类。下面带给大家的是中国五大书法字体,希望你们喜欢。 中国五大书法字体欣赏: 中国五大书法字体: 中国五大书法字体之篆书体: 中国先秦伏羲氏时期,就产生了文字。考古学家论证是在龟甲、兽骨上刻画的甲骨文。因其是用以占卜、预测吉凶祸福,故称"卜辞"。但其已具备中国书法艺术的基本要素:用笔、结构、章法等。殷周时期,铸刻在钟鼎彝器上的铭文即金文又称"钟鼎文"广泛流行。秦始皇大统后,统称为"小篆",也称"秦篆",所谓篆书,其实就是掾书,就是官书。是一种规范化的官方文书通用字体。据文献记载。秦以前汉字书体并无专门名称。而小篆是由春秋战国时代的秦国文字逐渐演变而成的。

由于是官书。小篆只适合于隆重的场合。如记功刻石。叔量诏版。兵虎符之类。标谁篆书体的体式是排列整齐。行笔圆转。线条匀净而长。 呈现出庄严美丽的风格。与甲骨文、金文相比,具有这样一些基本特征:字形修长。而且紧画向下引伸。构成上密下疏的视觉错感。这与自上而下的章法布局也有关系。线条匀称无论点画长短。笔画均呈粗细划一的状态。这种在力度。速度都很匀平的运笔。给人以纯净简约的美感这两种特征。加之字体结构的趋简约固定的倾向。小篆书体的章法布局更能形成纵横成行的序性。秦篆有圆笔方笔之别。圆笔以秦刻石为代表。方笔以秦诏版权量为代表。为秦篆之俗体。汉魏之际是秦篆的强弩之末。除用于碑铭篆额和器物款识之外。难得有独立的篆书。唐篆。因李阳冰出而复苏仁秦篆的浑厚宏伟之气已荡然无存。宋代金石之学和元朝的复古书风。使用权篆书得以起微潮。以篆书著称者不乏其人但乏超越之力。明代承元之风。步趋持平。清朝篆书百花斗艳。进入了推唐超秦的大繁荣阶段。 大篆 先有大篆后有小篆。早在六十多年前,陶器上刻划的符号和描绘物象的图画就具有文字的雏型,随后在漫长的发展中,产生的象形(图画)文字。三千年前的殷商时代,在龟甲兽骨上刻划的文字,即"甲骨文",书法细劲挺直,笔画无顿挫轻重。商周时代,出现的铸在钟、鼎、货币、兵器等青铜器上的铭文称为"金文"或"钟鼎文"。书法渐趋整齐,风格圆转浑厚,字形变化丰富,参差不一。春秋战国时代,刻在石簋、石鼓上的文字叫做石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