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旅行简史

东西方旅行简史
东西方旅行简史

东西方旅行简史

从15 世纪开始,为了香料和贵金属,破除穆斯林设置的“铁幕”,欧洲航海家

开始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路。他们忍受着饥饿、疾病,带回了巨额的财富、奴隶、丰富的航海知识、新的物种、可怕的传染病,以及由欧洲统领世界的动力:殖民主义和自由贸易。

1

中国人出海远行并不比欧洲人晚,从1405 年开始,郑和便七次下西洋,拜访了三十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郑和在1998 年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选为世界航海名人,入选的原因是“他从未公开表达过对殖民主义的期望这场比达伽马、哥伦布早80 年的航海活动最终只是中国航海史的惊鸿一瞥,连记载航海日志、船队编制的《郑和出使水程》最后也不知所踪。在郑和之后,除了漂泊于海洋上的苦力,中国人基本与海洋绝缘了,直至鸦片战争,才不得不仓促地面对停靠着列强军舰与商船的海洋。

威尼斯制图师弗拉毛罗在1457 年至1459 年绘制了第一批具有欧洲、非洲、亚洲的世界地图。欧洲人通过商队、殖民者的旅行将世界纳入他们的知识体系。到17 世纪末,地球上90% 的陆地和海域被欧洲人所了解。

万历十二年(1584 年),也就是利玛窦来到中国两年之后,他绘制了《坤舆万国全图》,这张标注了五大洲、四大洋的世界地图,让中国人知道了世界上还有一个叫美洲的地方。只是这个地图只获得了明神宗的喜爱,并在他死后成为随葬品,而没有激发起中国人对于广袤海洋的好奇。

1660 年开始的“壮游”(THEGRANDTOUR )是英国上层子弟通识教育的一部分。尤其是在新古典主义教育盛行的18 世纪,除了拉丁语和希腊语教育之外,年轻人在成为绅士之前,需要游览古希腊、古罗马的遗迹。

巴黎也是大壮游时代的必去之地。在那里他们研习礼仪,练习击剑和社交舞。英国历史学家E.P. 汤普森说:“18世纪统治阶级的控制主要体现在文化的霸权,其次才表达为经济实力或体力(军事实力)。”所以,种棉花发了财的美国种植园主也会将他们的子弟送去欧洲壮游,去寻根,感受悠久、庄严而正统的文明。尽管当年父辈搭乘“五月花”号去美国时,或许不过是爱尔兰的某个佃农,那个辉煌的上层欧洲与他们家族完全不沾边。

壮游的内容也不完全是感受古希腊的“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作为一个旅游项目,也还是免不了购物。壮游的年轻人将一些雕像、家具、印刷品和绘画买回国,还不时办一些小型展览。英国作家霍勒斯沃波尔曾经说过:“如果有能力的话,我要把罗马环形大斗兽场也买下来。”

在意大利游历的拜伦对于蜂拥而上的壮游人士,颇有些不以为然:“全是英国人——一帮看得眼也不眨一下的傻瓜,到处目瞪口呆,想要又好又便宜。现在旅行法国或者意大利,不等到这批可怜虫被扫回国,就太愚蠢了。”一百多年后,类似的抱怨也针对“欧洲十国游”的中国游客。他们也爱购物,但是买的都是充满LOGO 的流水线产品。

2

中国年轻人出国看世界是在英国人壮游一百多年之后,风雅的内容少了,只是抱着“师夷长技”的目标出去的。1847 年,19 岁的容闳坐着“亨特利思”号前往美国。在他所

写的《意想之纽约游》中,他道出了自己美国游的两个愿望:“一为予之教育计划,愿遣多数青年子弟游学美国;一则愿得美妇以为室。”后来,他成了耶鲁大学的第一个中国毕业生,这两个愿望都实现了。1872 年,容闳率领第一批留美幼童从上海出发前往美国,最小的9 岁,最大的15 岁,他们多数

是贫苦子弟,寄养于新英格兰的基督徒家庭。回国后,他们担纲新兴的铁路、电报、矿冶、外交等领域的关键职位,其中有詹天佑、梁敦彦、蔡绍基、梁诚、唐绍仪这样的人物。

第一次鸦片战争洞开国门之后,中国人或主动或被动地开始远游,看世界。首批官派留法的陈季同对于法国人的读报热情惊叹不已:“所有人都在阅读、寻找、探究,他们放下自己的事情,却是为了管别人的闲事。”想“知道部长大臣们在干什么,也想知道最默默无闻的农夫犯下的最微不足道的过失。”他觉得法兰西民族是“愉快、亲切、忙碌和有说服力的民族”。当他看到印刷机时,不禁自问:“我们中国人早在几千年前发明的印刷术,如何能够在几百年前才发明印刷机的欧洲得到如此令人惊叹的发展?”

一直致力于传播西学的梁启超第一次出国是因为逃难,戊戌变法失败后,在日本驻华代理公使林权助的帮助下,逃亡日本。1903 年,梁启超远赴美国考察七个月,会见了那个时代最著名的人物之一J.P. 摩根,对于托拉斯这种经济组织惊叹不已,不无夸张地认为J.P. 摩根与德皇威廉为当世双人杰。但是,对西奥多罗斯福总统评价不高,觉得他有侵略野心。梁启超这次的旅行主要是为考察美国政体,回国后,他写下《新大陆游记》,认为共和体制不适合中国。

3

对茨威格来说,一战之前的欧洲是一个太平的黄金年代,那时,他的富有而节俭的双亲每年最奢侈的事情是去威尼斯消一个夏,旅行是勤勉工作之后的一个小小奖赏。那一辈的人“怀着自由派的理想主义真诚地相信自己正沿着一条万无一失的平坦大道走向‘最美好的世界 '。”但是,一战让旧日的生活、价值观一去不复返。

对于出生于犹太珠宝商家庭的莫里斯萨克斯(后来他成为纪德的秘书)来说,一战之后并不算是个坏时代,当时他是政治学院的学生,就在适龄入伍时,停战协议签署了。在1919 年的日记中,他写到要去诺曼底省的多维尔过暑假。在他的描述中,消费社会的度假方式初露端倪。1929 年10 月29 日,华尔街股票暴跌,他们家除了银行里的一万法郎,所有财产都打了水漂,然后他就开始反思人生了,他觉得自己这一代年轻人是被享乐主义、反叛引入歧途了。

就在莫里斯萨克斯反省人生的第二年,也就是1930 年,上海青年潘德明开始徒步单车环绕世界。对他来说,洗去东亚病夫的耻辱,证明中国人强健的体魄要比旅行见闻重要得多。七年后,他历经千辛万苦回到国内,随身携带一本四公斤重的《名人留墨集》,上面签满了甘地、泰戈尔、凯末尔等名人给他的寄语。不久“七七事变”爆发,他对世界的探索被淹没在大事件中,他的旅行见闻也没来得及跟更多的人分享。旅行途中,这个热血青年曾经构想过工业救过、矿业救国,但是在1949 年之后,他长期失业,靠给人熨烫衣服和画宫灯为生,最后默默离世。

读书是一场旅行

读书是一场旅行 从小做起,就是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一点一滴积累,养成好思想,好品德,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每个人的生活都是由一件件小事组成的,养小德才能成大德。这段话来自《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人生就是一段段经历的堆积,但是如果这些经历不能进入内心,即使历经沧桑,生命依然苍白,要想铭记和被记住,需要一份投入,一种经营。对他人无须回报的投入是自我的救赎。这段话来自王明夫的《气质》。 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心灵总有一个要在路上。这句话来自张小砚的游记。 像这样的语段和句子还有很多,就像《治国理政》中说的平淡朴实的一些话,却让人明白刻骨铭心的道理,凡是都要从小事做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就像《气质》中的文采,在阅读的过程中让你身处旅行般心情愉悦,有振奋人心的,有让你恍然大悟的。有时看过书后,好像什么都没有记住,就像在旅途中,你总想找到最美的风景,却无法把沿途的风景都留下。这样的事让我感到迷茫和不适,周遭的一切看起来依旧,时间依旧,工作依旧,感觉也依旧。然而我意识到真正发生改变的,是我自己,好像心里重新变得温暖充实起来。读书,让我终不怕生处于这个疏离、浮躁的世界。可以想爱就爱,忘记时光,记住信仰。

一本书可以成为很多人的起点,想走就走,这是你的自由。世界上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不要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要执着。我们的生命是由每一分每一秒来构成的,我们决定不了我们的出生,但是我们可以决定我们的时间用来做什么,怎么过,我们所过的分分秒秒决定了我们的一生。读书就像生命在路上的一次心灵旅行,不必纠结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当你决定拿起书本的那一刻,你已经开始了人生中重要的一段的旅程。 读书,总有那么一句话,一段话,能够让你在心灵旅途中找到和弦的共振,能够看到不一样的风光,不一样的人情。只有坚持读书,才能够让你明白这个世界,原来还有那么多的事和道理是你所不了解的。才能够让你在独立思考时的某一个平凡的时间里感悟不平凡的道理。 今天,我站在这里,站在这一刻的时间和空间交汇点,就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也是我身体和心灵的一次旅行。 只有坚持读书,坚持活到老,学到老,坚持独立思考,坚持寻求真理,才能够保持我们年轻的情怀,才能够时刻拥有我们自己的信仰,才能够有信心地说:让我们的明天更美好。

旅游书籍读书笔记

旅游书籍读书笔记 【篇一:读书笔记《旅游文化》】 读书笔记 《旅游文化》 9) 安徽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年8月 摘抄 一.历史文物古迹的概念与形成 古迹与文物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古迹是指古代流传下来的建筑物或 具有研究、纪念意义的地方。文物则是指遇存在社会上或埋藏在地 下的历史文化遗物。但二者又非常类似,都是指人类发展过程中所 保留下的东西,它们都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 科技、历史、艺术的特点和水平,是当时人类智慧的结晶。历史文 物占迹足指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过程中留存下来的活动遗迹、遗址、 遗构及通风。它形成于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是人类活动的产 物.是一个民族、—个国家历史发展过程中各个时代政治、经济、 文化、科技、建筑、艺术、风俗等待点和水平的真实的客观体现, 凝聚者人类的智慧,昭示者特定的历史特征。为了了解历史,继承 文明,人类需要去考证、去分析,人门对历史文物古迹越来越关注;为了追溯历史,回首往事.人们对祖先遗留下来的历史话功遗址、 古陵墓、古建筑、历史文物古迹也越来越感兴趣。欣赏历史文物古 迹越来越成为人们出游的选择目标。那些能吸引旅游者前往游览, 并获得社会经济效益的历史文物真 迹标为历史文物古迹旅游资源。它是人类在各种活动中创造的、把 动态的历史用静的实物体现山来的、能激发人们旅游功机的物质财 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1、.历史古迹的特点分析 历史文物古迹是人类历史的写照,是人类历史的再现。每一处景观 都反映了特定时期人类的生产或生活情况,其内容、形式、结构、 格调无不反映了深刻的时代特征和历史痕迹。如我国不同时期的古 代建筑就有不同的艺术特征;不同朝代的帝王陵墓都占不同的陵寝 形制;不同时期的陶瓷器艺术和雕刻艺术都有不同的特点 二、历史古迹的旅游价值:

梁实秋《旅行》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旅行 梁实秋 我们中国人是最怕旅行的一个民族。闹饥荒时都不肯轻易逃荒,宁愿在家多吃青草啃树皮吞观音土,生怕离乡背井,在旅行中流为饿莩,失掉最后的权益——寿终正襄。席丰履厚的人更不愿轻举妄动,墙上挂一张图画,看看就可当“卧游”,所谓“一动不如一静”,说穿了“太阳下没有新鲜事物”。号称山川形胜,还不是几堆石头一汪子水?记得小学时郊外踏青,是一桩心跳的事,多早就筹备,起个大早,排成队伍,擎着校旗,鼓乐前导,事后下星期还得作一篇《远足记》,才算功德圆满。旅行一次是如此的庄严! 旅行果然是一桩乐事吗? 出门要带行李,那几十斤重的五花大绑的铺盖卷儿便是旅行者的第一道难关。要捆得紧,要见棱见角,与稀松露馅的大包袱要迥异其趣,这已不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人所能胜任的了。关卡上偏有好奇人要打开看看,看完之后便很难得再复原。“乘兴而来,兴尽而返。”很多人在打完铺盖卷儿之后就觉得游兴已尽了。在某些国度,旅行是不需要携带铺盖的,好像凡是有床的地方就有被褥,有被褥的地方就有随时洗换的被单,——旅客可以无牵无挂,不必像蜗牛似的顶着安身的家伙走路。 原始的交通工具,并不足为旅客之苦。我觉得“滑竿”“架子车”都比飞机有趣。“御风而行,冷然善也”,那是神仙生涯。在尘世旅行,还是以脚能着地为原则。我们要看朵朵的白云,但并不想在云隙里站出钻进;我们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但并不想把世界缩小成假山石一般玩物似的来欣赏。交通工具之原始不是病,病在于舟车之不易得,车夫舟子之不易缠。“衣帽自看”固不待言,还要提防青纱帐起。 旅行虽然夹杂着苦恼,究竟有很大的乐趣在。 旅行是一种逃避。“大隐藏人海”,我们不是大隐,在人海里藏不住。岂但人海里安不得身?在家园也不容易遁迹。成年圈在四合房里,成年的看着家里的那一张脸,家里面所能看见的那一块青天。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风明月,在家里都不能充分享用,要放风筝需要举着竹竿爬上房脊,要看日升月落需要左右邻居没有遮拦。为什么不带着一把牙刷捆起铺盖出去旅行几天呢?在旅行中,少不了风吹雨打,然后倦飞知还,觉得“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这样便可以把那不可容忍的家变成为暂时可以容忍的了。 旅行中没有不感觉枯寂的,枯寂也是一种趣味。哈兹利特主张在旅行时不要伴侣,因为一个不合意的伴侣,当然是累赘。但是人是个奇怪的动物,人太多了嫌闹,没人陪着嫌闷。耳边嘈杂怕吵,整天咕嘟着嘴又怕口臭。旅行是享受清福的时候,但是也还想拉上个伴。只有神仙和野兽才受得住孤独。在社会里我们觉得面目可憎语言无味的人居多,避之唯恐或晓,在大自然里又觉得人与人之间是亲切的。大概只有在旷野里我们才容易感觉到人与人是属于一门一类的动物,平常我们太注意人与人的差别了。 真正理想的伴侣是不易得的,客厅里的好朋友不见得即是旅行的好伴侣,理想的伴侣须具备许多条件,不能大脏,知嵇叔夜“头面常一月十五日不洗,不太闷痒不能沐”,也不能有洁癖,什么东西都要用火酒揩。不能如泥塑木雕,如死鱼之不张嘴,也不能终日喋喋不休,整夜鼾声不已,不能油头滑脑,也不能蠢头呆脑,要有说有笑,有动有静,静时能一声不响的陪着你看行云,听夜雨,动时能在草地上打滚像一条活鱼!这样的伴侣哪里去找? (摘自《雅舍小品》,有删减)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以“我们中国人是最怕旅行的”开篇,全文先谈担忧,后面重点谈旅行中夹杂的苦恼以及旅行的乐趣。

阅读文字是一次次美妙的旅行关于阅读作文800字

阅读文字是一次次美妙的旅行关于阅读作文800字 每当微博开始刷新电影,或者电影院做新宣传,电影院里就人头攒动,好比星空中点点星光。人们都十分享受这种视觉上的盛宴。可是,同样的情节同样的人物,却没有多少人想要看文字电影。 以前我也是这许多人里的其中一人,总是享受视觉上带来的盛宴,而忽视主动去创建这种盛宴。上高中后,在老师的带领下我走进图书馆,开始了我的文字电影的历程。当读到名著,我终于明白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要改编成电影和话剧,通过这种形式表现作品的精华所在。但也因为这种做法,让大部分人选择了这种定向思维。书籍虽说是文字电影,和图像电影还是有很大区别。每当读书读到精彩部分,大脑就会生成图像,不是一种图像,而是多种图象。读完整本书,就像拍完一场电影,自己做导演,拍属于自己的电影,每个片段都是最满意的,没有NG。这好比看电影还来得痛快! 看过书后再看电影和话剧,又是一次新的学习机会。就比如说《红楼梦》。《红楼梦》我看了三次,每一次都是不一样的景象,在看过书后再看电视剧发现,很多场景和片段都跟自己想象的不一样。有些场景可能比想象的更好,有些场景却令人失望。不管结局好坏,再次通

过图像的形式穿梭在《红楼梦》之间,又可以也可以到读书过程中遗漏的闪光点,这又是新的学习机会。 雨果说:人生的第一种饥饿就是无知。托尔斯泰说:没有知识的头脑就像没有蜡烛的灯笼。其实就是要读书,没有什么特殊,好像初生的婴孩,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什么都要教什么都要自己来,什么都要抓抓看。又正如莎士比亚说的:傻子自以为聪明,但聪明人知道自己是傻子。正因为没有知识,缺少知识,就像饥饿的人想要吃饭一样。一个睿智的辩证,傻子因为觉得自己很聪明,不愿读书,所以他们总是无法提高自己。而聪明的人永远不会对现有状况满足,不断积累时间读书,因此,能够不断的提高。 读书诱发了人的思绪,使想象超越时空,读书丰富了人的思维,如接触大智慧的老人,读书开拓了人的思想领域,使人净化了灵魂。 爱读书,勤读书,细读书,重读书,读好书,摘好句,这些都是会读书的要求。

教师读书随笔 成长的过程 ——读《学校是一段旅程》有感

教师读书随笔成长的过程——读《学 校是一段旅程》有感 无意间听到一个朋友把自己家的女儿转到了“华德福”学校,这我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对它充满了好奇:这是个什么样的学校?学校在哪?是什么样的魅力让家长那么费劲的把孩子转进去?一次机缘巧合让我看到了这样一本讲述华德福教师1—8年级教学手记,它就是《学校是一段旅程》。 它通过讲述一个个亲切、幽默和感人的故事与事件,体现了孩子们面对挫折,竞争等一段充满教育启迪而且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使我重新认识自我和认识自己的职业。下面就分享几点自己的感悟。 感悟一:允许他们按自己的步伐成长。现在许多家长都认为“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恨不得让一岁的孩子认字、数数,再大一些报各种的辅导班,但华德福教育明确反对在幼儿阶段进行单一的智力开发,因为教育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场比赛。在二年级日记中提到“安东尼、埃比、道格、露西和玛格丽特保持他们的图像意识比其他人长久”,在华德福学校,孩子们被允许保留图像意识,而不会被贴上差生的标志。这是书中的一段,一般我们对待差生会进行补差,理解不了就强制他们死记知识,目的就是成绩,而他们是允许孩

子慢慢来,这样会发现这些孩子在高年级以及毕业后取得的成就很令人欣慰。 感悟二:身体和所学的知识紧密地联系有助于长期的记忆。跟数学有关印象最深的是早上的“晨圈时间”,在圆圈中边踏步边数数,把重音放在不同的数字类型上,12、34、56、78是为跛足的老太太,一瘸一拐地走路;123、456、789是位轻快活跃的少年,每次走到第三个数时就跳一下,这有助于学生学习3的乘法。概念化之前通过运动和体验来学习。我在想我们可以这样学习吗?他们认为孩子的整个身体和所学的知识紧密地联系起来,有助于长期的记忆。我想这是有道理的,每天都有晨圈时间也就意味着每天都要对知识进行体验、巩固,这样自然而然就学会了。 感悟三:教师本身的积淀很丰富。他们需要把游戏、运动、话剧等一系列的活动跟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学习字母时需要选择便于学习的;利用寓言和故事形象的运用到算术学习中;利用自编的故事让学生解决问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每个孩子的生日那天父母准备一份特别的点心,教师则专门给他写一首散文诗,诗句要符合孩子内在的天性还要暗示孩子将来成长的可能性。看到这些我觉得自己做的太少了,华德福的教师才能成为真正的教师,自己要学的还有很多。 感悟四:“如果我改变,成功的希望会更大”,这是书中的原句也是最为感动的一句。好像我们往往试着先要改变学

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

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来源:吴可的日志 看到一个日志标题就是这个一下子说到心窝里了原日志太哲学了翻来覆去讲的都像是安妮宝贝小说里的半精神病患者才干的出来的事 现在有谁能用一张书桌一把椅子或是一张床一个台灯还有一本书彻底将精神解放又有谁能坐着绿皮火车慢慢悠悠独自去某个美丽的地方享受着蓝天白云绿水青山在小旅店一住就是一阵子不去顾忌本来的生活把大城市里的手机留给喧嚣让所有人都不知道你在哪反正我做不到 从来就没奢望彻底的放开什么一走了之那样也太不靠谱了起码要把想着你的人当回事但是每天的生活不能总是没有新意做着许多看似正确的事情东奔西跑有的人可以骗自己说那就是我追求的有的人到死也不能说服自己安心的顺从相悖于己的事甚至因为有些事自己都后悔死了还靠着惯性向前进 读书是个可以在原地就给人许多感动的事情在书里不断的给自己对号入座用他人的故事不断丰富自己的感受看书看到困了睡觉以为做梦还能延续这感受每次一觉醒来得到的只是刷新而不是保存依旧面对的是原本的周遭处理前一天没做完的事举个例大家都说郭敬明拜金浮夸他一开始写那几本书可朦胧了动不动路边就是春深似海的香樟叶间摇曳下来的阳光不经意就出现让人瞬间感同身受到窒息的一句话就像“遗憾莫过于轻易放弃了

该坚持的固执地坚持了该放弃的” 作者本人估计也知道这些都是骗小孩的话写出了名不怕砸牌子便开始毫无遮掩的写残暴功利的现实至于那些上升到什么精神层面的散文我只能说去死吧你们这些虚伪的老大爷真正掏心窝子的作家都死差不多了孔庆东就从来没有因为一个雪山一捧清泉说出什么高洁傲岸的情操所以看书这事适可而止别老骗自己 旅行跟旅游不一样没有星级宾馆没有导游陪在身边的也许就是一个大背包好多人包括我自己都有一个旅行者的梦却无奈放不下手里的事就像许多人放弃儿时的梦想管是不适合自己总之要赶上大趋势 可惜没有真心实意的书没有想象中的旅行 游走在边缘幻想还能写出得意的一篇可笔下的文字却没能走出不满和抱怨想记录下一些脚步和岁月的变迁可挤出来的只有无所谓的流年有些人来了有些人走了有些人坚持着狼狈着奋斗的忘了吼了有些人摆脱现实的束缚世界变得大了可是我在哪呢 在路上

2020高考语文阅读题精练: 人生需要这样一次旅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人生需要这样一次旅行 假若千万年后,生命的个体不复存在,那么,什么会是人类曾生活于这个地球上的见证?山川寂静无语,山谷没有记下人们呐喊时留下的回音;江河兀自流去,潮水洗尽了人世间的荣辱铅华。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已太多太多,它们没有必要永久地承载人类的历史。当此时,能存于天地间的,恐怕惟有人类自己留下的痕迹。 正缘于此,当人们欲在历史的长廊中发思古之幽情时,最不可缺少的环节就是从一个城市走向另一个城市。 如果你选择了寻访,就要带着愿望。这意味着在发现之旅上,再平淡无奇的人生也会变得丰盈。你将发现历史的美感,在城市布满古迹的大街小巷中,令人情不自禁地想梦回前朝;你将发现历史的厚重,从蛮荒到文明,从衰微到盛世,政治、艺术、人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积淀成巨大的财富,北京、圣彼得堡、伦敦……你简直无法丈量出它们的厚度。 如果你选择了寻访,就要带着想像。这意味着在穿越时空隧道时,你与先人的对话将充满睿智与灵性。静默在每一处史迹前,你尽可以展开垂天的想像之翼,遥想当年的情景,勾画当时的繁华,任历史与现实若即若离地在眼前交错叠映。在你的足迹踏过的地方,曾有无数哲人智者留下过神思遐想,他们的人格、风采,他们在世事中的遭际必会点醒你、启发你。 如果你选择了寻访,就要带着疑问。这意味着在先人用智慧和心血写就的得与失面前,你探寻的脚步将会有些沉重。用心阅读城市的历史,总会得到一些答案:它们的故国何以兴盛或衰亡?它们的文明何以流传或遗失?今天的时尚与逝去的风华有着怎样的反差?巴黎流淌着的浪漫、耶路撒冷倾诉的苦难、佛罗伦萨闪烁的艺术之光……都有无数的光焰直击心灵。 如果你选择了寻访,就要带着热情。这意味着不要仅仅将自己当作旅行中的过客。把握当下何其重要。一座城市无法决定它的未来,无法改变它面临的境遇,千百年来,它只能用独特的方式与人、与大自然进行无声的抗争。城市不断地被破坏、被重建,生活于当下的人们一面细心地、有选择地保留祖先的遗赠,一面又在不遗余力地创建着历史。有一天,我们自己也将成为历史的一部分,也注定被后人所追忆。城市宽容地记录着人类从古至今的一切活动与成就,当我们从历史老人手中接过一种感怀时,可曾领悟到自身的责任? (节选自《寻访历史名城·序言》) 18.“当人们欲在历史的长廊中发思古之幽情时”,最不可缺少的环节为什么是从一个城市走向另一个城市?请结合文章内容回答。(4分) 答: 19.分别指出以下两句话在文章中的含义。(6分) (1)你简直无法丈量出它们的厚度。 含义: (2)你探寻的脚步将会有些沉重。 含义: 20.结合全文内容,简要概括“寻访”会使“你”有哪些收获。(4分) 答: 21.对本文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题目中的“这样一次旅行”指寻访历史名城。作者认为,假若千万年后,生命的个体不复存在,那么,人类曾生活于地球的见证惟有历史名城。

高中作文:读书与旅行

读书与旅行 时下有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要我说,我们不仅要读书,还要行万里路.读书和旅行相通的,如果不读书只一味行路,那么就算行遍整个世界也不过是个邮差. 首先来说说旅行吧,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时下人们工作的场所也发生着变化,从改革开放前人们的下地劳作到现在的成天坐办公室与电脑打交道,人们与大自然的接触自然而然的少了,疾病也随之增多.上班族总是疲惫不堪,到了双休就更是在家睡大??觉没有 有时间出去旅行,旅行似乎成了一种奢侈.就算是有时间也是黄金周的时候出去游玩,那时候总是人潮拥挤,花在排队上的时间就去了一大半,更是弄得身心疲倦,那么旅行便失去了意义. 为了最求更高质量的生活,人们加班,熬夜.年轻的时候没有多少机会去旅行,因为要工作,所以花大把大把的时间在工作上,拿健康做赌注,等到最后积劳成疾又花大把大把的钱治病,试问,这样的人生意义何在?赚钱的意义不等于送上健康再拿钱换健康.毛主席说过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如果没有了健康一切的奋斗与成功都将黯然失色.旅行,让你的身体与大自然相拥. 历史老师说一个民族的核心是知识.历来没有哪个民族可以不靠知识长治久安,那么知识从哪里来?从书本里来.这就需要人们去读它,而不是去改变它.一个人精神层面的富足与否来源于知识,这更是一个人的修养与行为处事方式的体现. 灵魂,是需要知识灌溉的. 对于现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习惯,我知道一味的说教只会令人乏味,我只想说读书与旅行不应该是一等再等的奢侈,任何时候,读书与旅行都要有一个在路上.要么来一次与大自然的拥抱,让身体旅行;要么泡一壶浓茶,捧一本好书,静坐一下午,让灵魂旅行. 当你游走在一个城市,或者坐上一列驶向远方的火车,当你与这个世界亲切相拥,你就等同读到了大自然这本书,你所了解的知识是会动的,相对于旅行更添一份动态美. 旅行是让身体去旅行,读书时让灵魂去旅行,人生本就是一场旅行,不在于你去过多少地方,只因你容纳了多少风景,脑子里装下了多少文化知识,这样的人生才富足,才不空虚. 你有多久没读书了?又或者,你有多久没旅行了? 秋_秋天抒情散文600字

奇妙的读书之旅作文800字

奇妙的读书之旅作文800字 晨光熹微,点点碎金洒满沉淀了岁月的棕榈色书皮。倏尔一缕清风,打着卷儿掀动了泛黄的纸页,一场奇妙的旅行,由此揭开了帷幕。 “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这是须发花白的老人在羊皮纸上勾勒的飘逸字体。迷途的飞鸟在夏日窗棂上婉转歌唱,明黄色的梧桐叶转瞬飘落秋的气息。诗人坐在窗前,灵魂却早已化作远方沙漠中的那片飞叶,风雨中低垂不语的鲜花,镶了金边的夜幕中与日出遥相致意的一轮弯月。哲思与爱囊括了宇宙,却在浩渺宇宙间渺小若星辰。看着诗人惊醒、落笔、阖书、起身离去,优雅的花体字“飞鸟集”静静地躺在木质的书桌上向你微笑。书中的旅行,是深邃而宁静的。徜徉书中,心灵沉思而愈发透明。 “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象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象人样。”这是垂髫小童闯了祸不自知而抱着何首乌根苦苦烦恼。幼时无忧无虑而对人情冷暖懵懂的认知,求学时为麻木同僚痛心而深深感激于恩师,直至醒悟“学医救不了中国人”,而依然拿起笔奋不顾身投入硝烟弥漫的无形战场,以鬼神之说入骨三分地刺痛敌人。“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默默地注视着神情冷傲的学者意气风发而坚定不移地题下这句诗,内心也

不由得沉痛而热血沸腾。书中的旅行,是深刻而炽热的。驻足书中,情感悲怆而更加昂扬。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临终之际,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这是一位钢铁战士在昔日战友墓前沉痛而坚定的誓言。保尔·柯察金将毕生精力投入熊熊燃烧烧着的革命之火。青年时期,他是硝烟战场中的一柄尖枪;壮年时期,他是劳动前线上的巍巍栋梁;中年时期,他几次挣脱死亡的魔爪,以不屈意志在笔下流淌,编织出革命的血色旗帜。《暴风雨所诞生的》,是保尔的脱胎换骨,也是不屈精神的孕育发芽。书中的旅行,是坚韧而激烈的。沉浸书中,意志锤炼而熠熠生辉。 夜幕低垂,繁星争先恐后地探头欲一探究竟,我沉醉书中,不能自拔。走进书的世界,轻柔、飘渺、神秘,看到了一个又一个海阔天空的新境界。读书,真是一场奇妙的旅行!

《旅行》读书心得_读书心得

《《绿山墙的安妮》读后感》 《绿山墙的安妮》这本书的作者是加拿大的露西莫德蒙哥马利。在这个故事里,主人公安妮是个有着丰富的想象力的红头发小姑娘,她是一个父母双亡的孤儿,生活在孤儿院里,使她不自在,受尽冷漠。绿山墙农舍里的马修和玛丽拉一对善良的兄妹,他们原来想收养一个男孩,结果阴差阳错,带来了一个女孩。厄运也差点把安妮给退了回去,但是,安妮用它丰富的想象力和感染力吸引住了这对兄妹,使得她快乐地生活在了这座美丽的绿山墙农舍,同时她也获得了周围所有人的喜爱。 这本书里的安妮真的让我崇拜,让我惊叹。她的想象力超过了所有人,她在为玛丽拉工作时常常会因为她沉浸在自己的想象中而把工作做杂。如果我有她那样丰富的想象力那该有多好,我看见一样东西,就会给它取个名字,我的朋友听了,也会觉得这名字诗情画意。如果我有了安妮的想象力,那我写起作文来也就不会像挤牙膏似的了,而是滔滔不绝的了。如果安妮就生活在我的生活中,我一定觉得她是我一生中最要好的朋友,她会给我无数的快乐和想象,是我的生活变得充实,乐活。安妮一直觉得她的红头发很不理想,可是,外貌只是人的一面,安妮的心灵是美好的,她用她那丰富的想象力和感染力浇灌了人们的心灵,使得她周围的人们都很喜爱她。 我想要把这本书推荐给大家,它一定会让你入迷,让你非常喜爱它。就是因为有了丰富的想象力,所以我们会创造出那么多神奇的事物,是想象力驱使着我们不断革新、创造,让我们的生活华光异彩。 《《旅行》读书心得》 喜欢汪国真的《旅行》凡是遥远的地方,对我们都有一种诱惑,不是诱惑于美丽,就是诱惑于传说。到远方去,即便风景不如人意,也无须在乎,近处没有风景。 的确!旅行可以让你进入一个新鲜的环境,遇见陌生的人,经历全新的事物,体验全新的心情。我喜欢旅行,喜欢走在路上。喜欢旅途中流动的感觉。 去旅行,你会带回什么?留恋照?纪念品?当地特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好回答。而我更喜欢带回的是一种感觉。在我的认知里,旅行最珍贵的不是别的,恰是我们的所思所感。 黄埔军校四字早已耳熟能详。对她的情感,贯穿我已经拥有过的时光。记忆中,黄埔军校是一个神圣的如同圣殿的地方。在我拥有记忆的那天起,在乡间,父辈从没停止过对黄埔军校的赞美。。 千里追寻,不期而遇,于千万年寂寞的时光与你静静地相逢,那是一种怎样的感动? 黄埔军校占地面积不大,带有南国建筑特有的小巧精致的风格。说不上雄伟,但足有故事可言。 走进黄埔军校,扑面而来的是历史的厚重感,让我无端起敬。 参观黄埔军校史迹馆,看到那一张张的旧照与一件件的旧物。中国近代的历史一幕幕地在我脑海里放映,沉重感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泪水在我眼眶里打转,我强忍着想哭的冲动,逃离

【六年级作文】让书来一次旅行

【六年级作文】让书来一次旅行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不知从何时开始,书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和学习中必不可 少的精神食粮了。那么,当你读书的时候,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疑问:手中的书是从何而来 的呢? 或许有人会说是从书店里买的,是向他人借阅的,是凭借书证在图书馆借的……但, 也有可能是这样来的——“图书漂流”。 今天,我独自一人来到“江南印象”散步。突然,被一个木制站立着的酷似房子的东 西吸引了过去,走进一瞧,哦,原来和平常的书箱一样,可仔细一端详,又不一样了,书 箱的右侧贴着一张纸,纸上大致这样写到:“图书漂流”,是一段文明美丽的旅程,它起 源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欧洲,读书人将自己读完的书放入公共场所,其他人可取走阅读,读完后再将其放回公共场所,让下一位爱书人阅读,不用借书证,不需付押金,也没有借 阅期限,让它继续一段漂流书香。“图书漂流”让读书不再孤单,上千书友共读800本书。纸上虽是这样说,可奇怪的是书箱里并没有一本书。难道没有人愿意把书放进书箱内?还 是书本被借走了?算了,不管怎样,这次让我来做一次捐献者,让我也加入到这一场旅行 中来。 感谢您的阅读,希望文章能帮助到您。 说干就干,我决定回家拿书。我看过的好书可多了,拿出一本肯定不成问题!我回到家,二话不说就跑到了书柜旁,左挑右选,终于决定了这一本——《安徒生童话》。那么 怎样才能知道我的书被借阅了呢?嗯——有了!我要将一张卡片塞进书里,如果我的书被 借阅了,那么卡片的位置就肯定会有移动。你说我的这个办法妙不妙?我回到“江南印象”,来到书箱边,小心翼翼地将书放了进去,真希望我的书会被人借阅。 “图书漂流”是一场书本的旅行,是一次知识的接力,是一条诚信的约定……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加入到这次旅行中来吧,让知识因传播而美丽。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关于旅游的读书笔记

关于旅游的读书笔记 【篇一:旅游管理读书笔记】 民俗旅游一二事儿 ——《民俗旅游学》 旅游业在当今世界蓬勃发展,得益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生 活的丰富。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深层次的旅游逐步走进人们的 视野,民俗旅游就是其中之一。我国悠久的历史,辽阔的疆域,众 多的民族,使我国拥有了丰富的民俗。我国民俗旅游从无到有,规 模从小到大,已成为旅游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既是一 种文化生活,也是一种生活文化。旅游者通过开展民俗旅游活动, 亲身体验当地民众生活事项,体会到当地的民俗风情、生活方式以 及不同的审美情趣,实现自我完善的旅游目的,从而达到良好的游 玩境界。 一.民俗旅游商品 民俗旅游商品是具有典型地方特色的旅游吸引物,在招徕旅游者、 增加目的地居民收入、发展地方经济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民俗 旅游商品的开发在旅游产品体系中一直是一个薄弱的环节,特别是 再现代旅游发展过程中,民俗旅游商品的创新型开发滞后。各地兜 售相同或相似的旅游商品,使得旅游者的购买兴致大大减弱,相同 的旅游商品使景区景点的独特性被隐藏,减弱旅游者对当地的印象。因此,民俗旅游商品的创新性开发是十分必要的。各地根据自己承 载的文化内涵开发与之相适应的旅游商品,而不是一味迎合顾客的 喜好而兜售。全国各地都是一样的商品,只会让游客厌恶而不愿购买。 二.民俗旅游资源开发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凡有人群聚集的地方就有民俗文化存在。不同的地方都有其独特的民俗文化,深入挖掘民俗文化内涵是旅游 开发的重要步骤,也是旅游发展的关键。民俗旅游文化开发需要注意:一是抓住宗教旅游。宗教活动是民俗活动,牵动着信徒的心, 佛教、道教、基督教对我国各民族有深刻的影响,宗教活动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中国的佛山道观以及各种庙会,吸引着游客的心, 形成“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格局。二是田园式旅游。将各地传统 民俗结合现代人的审美开发出来,进行文化创新吸引旅游者。让身 处城市的人们体验到乡村质朴的气息和传统的热闹。

读书是一趟美丽的旅行

读书是一趟美丽的旅行 南宋诗人朱熹说过:“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意思是:为什么小河里的水这么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运活水。读书就像我们的源头活水,它会带领我们的思想汩汩流淌,进行一趟美丽的人生旅行。 暑假里,我读了语文主题学习三年级秋实篇系列图书,有:《蚂蚁识途的秘密.》、《聪明的小高斯》、《三个小雨滴》。我最喜欢的故事是《聪明的小高斯》。有一次,数学老师让同学们计算1到100之间的整数之和,同学们都算不出来,高斯发现第一个数加最后一个数等于101,第二个数加倒数第二个数也等于101,这样加下去很快就算出了结果。高斯善于观察,发现了规律,高斯让我很惊讶,很佩服。书中不但有让人敬佩的名人故事,也有许多描写风景的美文。景色秀丽的庐山、密密麻麻的红树林、雄伟壮观的天安门广场、闻名遐迩的千湖岛……祖国美景从一段段文字中出现在我脑海中,让我足不出户,就可以想象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爱读书中的风景,也喜欢读故乡的风光与历史。我的故乡在山东省滕州市。城中有一座著名的龙泉塔。龙泉塔为石砖结构密檐式佛塔,塔高43.35米,高大雄伟,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了,吸引了无数游人来参观。你看,我的家乡早在上千年前就已经拥有高超的建筑艺术了,我真为祖先们的智慧骄傲!我的家乡更是名人辈出。墨子是世界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他很会教育学生呢!他的学生耕柱子很聪明,但不努力。有一次,墨子要上山,想从快马和牛中选一个乘坐,问耕柱子鞭策哪个合适?耕柱子选择快马,因为鞭策快马更快。耕柱子听了老师的话,一下子明白了老师的良苦用心,以后读书变得努力了。我也喜欢故乡历史名人毛遂。他勇于推荐自我、自告奋勇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还喜欢鲁班。他发明了尺子、锯子、斧头,这些工具直到现在还为人类造福呢! 古时候,人们管滕州叫作“善国”、“滕国”,是赞扬古时候的滕州人很善良。现在的滕州人依然保持了这一传统美德,你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会热心帮助你。公交车上总会有人给老人和孩子、还有其他行动不方便的人让座位。下雨你没带伞,常常

高分作文范文-读书与旅行

从小到大最希望自己可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但是因为工作和生活的牵绊,让我错过了许多机遇。在我心中读书与旅行是件乐事,也是雅事,都是开阔眼界,增长知识,追求精神层面的愉悦。不久前,应朋友相约我们前去三亚游玩。 一大早我们一行人兴致勃勃赶往咸阳机场,登上飞机,空乘人员要求乘客都将手机关闭。平日里,手机从不离手的人们顿时变得无所适从。飞机起飞,在静静的机舱里,周围的人有的闭目养神,有的在聊天。闲来无事,我拿起来一本放在座椅袋里的书,信手翻看,与其说是书,不如说是南航的广告宣传册,忽然,一篇题为“用最美的时光来读书旅行”的文章吸引了我的目光,刚才还有些郁闷的心情也渐渐平静下来,我兴致勃勃的读了起来。 作者是一位背包客,大学毕业后就背起行囊,开始了他人生最长的一次旅行。他将旅行和读书过程中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发表在网上,拥有了众多的拥趸。妙趣横生的语言,幽默诙谐的叙述,独到的见解,将读书和旅行两个原本不搭界的事情联系在一起,让我有了耳目一新的感知。他说“旅行就是读书,读山山水水,读人生百态,读风土人情。而读书就是心灵的旅行,在淡墨飘香的字里行间里游走,先哲的思想引领我们,给予我们一把开启智慧大门的钥匙。”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是通往成功的台阶,使你陡增“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胸怀。书是一叶风帆,让你在“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意境中穿行,让你拥有“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顿悟。每当我读到一本好书或一篇好的文章时,心灵仿佛被圣洁的光芒照耀,豁然开朗,往日的烦恼也随之烟消云散。而旅行带给我的不仅是身心愉悦的享受,更多的是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厚意。在欣赏大自然鬼斧神工,奇妙美景的时候,如果身边有一位志同道合的旅伴,可以是家人,也可以是素昧平生的新知,只要跟你的心灵发生碰撞,触及你内心的柔软,便是难得的知音。高山流水知音难求,相信无论怎样,那将是一场愉快的旅行。 “各位乘客,飞机准备降落,请系好安全带……”空乘小姐亲切的话语打断了我的思绪,将我拉回到现实当中,透过飞机的玻璃窗,三亚的景色尽收眼底,湛蓝的大海,碧波荡漾,金色的沙滩上,椰子树迎风摇曳,仿佛在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我已经等不及了,亚龙湾,森林公园,天涯海角,一个个美景让我魂牵梦绕,尤其是南海观音,我一定要虔诚的去朝拜,去祈福…… 踏遍千山万水,这里风景独好。我期待着在最美的生命时光里,像读书一样去旅行,感受大自然的风花雪月和奥妙神奇;像旅行一样去读书,体会书里的精彩与睿智,丰富思想和人生,唤起我心灵深处的共鸣。

爱,是一场有故事的旅行

爱,是一场有故事的旅行 听了肖妈那次有关读书的党课,说实话心里还是有点触动的。回忆这快到一年的大学生活,觉得自己好像迷失了很久,很久都找不到属于自己的方向。也许,真该像肖妈说的那样,认真的去读一本书,没准你会收获自己意想不到的惊喜。 在网上看了好久都没有选好到底买什么样的书,从高中到现在,如果小说也算书的话那我还真是读了不少,可是现在面对着这些文学气息的书,还真是觉得无从下手。终于是在无比艰难的情况下,我买了一本名叫《爱是有故事的旅行》的书,不是因为它有着多么著名的作者,而是它那几句简短却很有意义的简介深深吸引了我——“当我们还在抱怨、焦虑和畏缩中仓皇度日时,世界已在他们脚下。”是啊,“抱怨、焦虑和畏缩”不正是在形容我们现在的状态吗?我们抱怨着父母的唠叨和现实的残酷,我们对即将毕业找不到工作焦虑着,我们对那深不见底的社会畏畏缩缩,既然作为80后的他们能迈出第一步,那作为90后的我们,更年轻的我们又凭什么恍恍惚惚的过日子呢?梦想之所以遥远,只是因为那个“梦”字,其实去掉那个“梦”,它就是一件你想做的事情,你想做了,就去做吧。 本书的作者是一位湖南的姑娘,名叫汤佳。两年前,湖南姑娘和德国小伙子开始了一段疯狂的蜜月,他们骑着一辆摩托车,跨越上海到德国的梦想旅程。去时两人,回深圳后变成了三人。飞德国养胎,临时在以色列转机,被中东的神秘气质吸引。住在阿尔卑斯山脚下,

周游欧洲,每天的生活就是度假。生下孩子三个星期后,他们带着孩子去死海,在花花公子家里做沙发客,参加以色列女人“辩论赛”。孩子一岁后,带着孩子爬海拔45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这本书很“静”,没有很华丽的文字,也没有很惊心动魄的片段,作者洋洋洒洒的文字,朴实而温馨,简单而深情,让人不禁向往着哪天自己也能有一场说走就走的、充满爱的旅行。最美丽的故事正是这样:既然我们既放不下亲人的双手,又想拥有说走就走的自由,就大手拉小手,一起看世界。 一路梦想,一路行,抛却世俗,追寻世界。如此的家庭,如此的行程,绝对的壮观和宏伟。身随心走,爱随意动。梦想相伴的旅途创造了独属于他们一家人的奇迹,梦幻和信念。书中的他们身先士卒地以自身的旅行记载下了他们爱的见证,也为书外的读者带来了有梦的追求。 曾经一直认为一个人作为背包客旅行是一件很酷的事情,在陌生的城市和陌生的人打交道,走在陌生的街道,可以拍拍照,在那块自己不一定会再次踏上的土地上留下自己曾经的身影,可以吃些特色的小吃,好好享受一下异地的美食文化,旅行也成为了另外一种独处的方式。而和家人一起旅行却总是为了琐碎的事情耽误了旅途中某些个人主义的事情,意见的不统一,审美观念的差异等等,就使我不能体会到旅游途中的那份豁达和自由,有时候甚至想算了吧,没钱就找朋友出去,有钱就自己一个人走的远远的去看世界。但是读完这样的一本书,恍然发现也许旅行的意义并不是你看过多少美丽的风景,而是

读书是精神的旅行,旅行是身体的阅读

读书是精神的旅行,旅行是身体的阅读 每个人读书是精神的旅行,旅行是身体的阅读。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读书,就是在智慧世界里的一次次旅行,在知识海洋里的一次次遨游。人只有借助读书,才能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书籍里,你或许可以“看”到那一场特洛伊大战,可以和埃及法老一起检阅高大的金字塔,你可以看到强大的秦国,如何一步一步蚕食、最终灭掉六国。山海奇怪、秦风汉韵、魏晋风流、盛唐气象,这些辉煌都可以在书里领略。 读书,有时候是世间旅行,沿着历史的河流溯流而上,去看那千年以前的盛况,与古人坐而论道;有时候是地理的旅行,在氤氲的文字里游遍三山五岳、希腊罗马、英伦风情。《文心雕龙》中说,思接千载,心骛八极。读书给与我们无限的想象力和思考,让思绪连接古今千年,心为所动,情为所感,感觉上自己仿佛可以看到千里之外的不同风光。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读书,让人的内心世界无比丰富,小小的书房,有是有就是深山,就是一个丰富的世界。 但是读书,毕竟不是亲历亲见,少了身临其境的验证、印证。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世界上有很多东西是文字无法表达的,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不去敦煌,怎么体验那优雅的雕塑、恢弘的笔画和经卷上的唯美书法;不去西藏,怎知道那天那么蓝,怎么体验那经幡上所承载的希望和幸福;不去壶口瀑布,怎么能感受到黄河的雄壮和博大...... 庄子在《知北游》中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天地有大美但是却不去炫耀,默默地不说话,如同摊开的一本书。需要有心的人,用

脚步一步一步去丈量,用心一点一滴去阅读。在古人那里,读书和山水旅行是难以分开的。清代文人张潮写“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 司马迁22岁开始外出,“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厄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最终成就了《史记》的伟大。 李白一生游历206州县,登过80多座山,游览过60多条江河川溪和20多个湖潭。《独坐敬亭山》《山中问答》《早发白帝城》《客中作》,这些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都是在游历的旅途中写成的。 读书是静态的,游历是动态的,游历可以增长见闻,亲眼看到那山、那水,那片天空和那里的人,司马迁才写出了一个又一个的感人故事,李白才写出了天马行空的壮丽诗篇。 读书和旅行,成为更好的自己。读书是精神的旅行,而旅行又是身体的阅读。就如有人总结的,“读书,是向内旅行,去往精神世界。旅行,是向外读书,探索天地苍穹。” 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曾经说过:“世界上任何书籍都不能带给你好运,但是它们能让你悄悄成为你自己。”王阳明认为,读书的最高境界,不是学知识,而是要发现自己、发现良知。读书,就是为了变化气质、脱胎换骨,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读书可以让人增长智慧,放大格局,养足才气。曾国藩认为,读书可以变化人的气质,甚至改变一个人的骨相。 旅行,作为身体的阅读,也可以改变气质。然而现实社会中,旅行其实很肤浅。大部分人都把旅行作为释放压力和负能量的一种方式,有人去旅行甚至仅仅是随大流,或者为了拍几张照片向别人炫耀,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余光中说,旅行之意义并不是告诉别人“这里我来过”,而是一种改变。旅行会改变人的气质,让人的目光变得更加长远。在旅途中,

旅游学概论读书笔记

读《旅游学概论》 黄浩宇20101100052 说到旅游,我想没人会感到陌生。在我看来,旅游是一件让人身心愉悦,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获得精神享受的事情。提到旅游,我就会心潮澎湃。能够在有生之年周游世界,与世界上各国文化、美景亲密接触是我最大的梦想。为此,我要努力学习,努力储蓄,然后快乐出发。说真的,虽然热爱旅游,但是在高考填报志愿之前,一心想要考进中国传媒大学的我从没有想过要在旅游专业学习。不过,既然目前与中国传媒大学无缘,既然现在来到了华师旅游管理系,我就慢慢培养对本专业的兴趣,尝试去喜爱它。 鉴于专业知识有限和本书很强的理论性,我可能对本书的理解不那么深刻,只能从浅处着眼。我想结合我有限的旅游经历谈谈我的理解与收获。 我还记得第一次出远门是在我小学五年级的暑假。那时候,由于工作的关系,爸爸必须去一趟深圳,他想,也该让我出去见见世面了,于是就把我带上。一听有得去大城市玩,我高兴得不得了。无奈这种兴致被几个小时的晕车体验一扫而光。在车上,我几度想到要回家,尽管车窗外时不时有美丽的景色。终于挨到了目的地——深圳,我看到了另一个景象,高楼大厦,车水马龙,马路上没有摩托车,这和我们那很不一样。爸爸说:“深圳以外是个小渔村,改革开放政策使得她的经济迅猛发展,就好像一夜间就建起的城市。待爸爸办完事情后,我们去了地王大厦。那楼很高,我们乘坐电梯去到顶层,在上面看到了超美的夜景,租借天文望远镜还可以望见绚烂的星空。我照了一张相,工作人员把我的脸P在一个卡通棒球人物的头上,这是我第一张PS照片。隔天,我们去了明克斯航母——一艘俄罗斯退役航母,来到中国被包装成旅游景点。我的第一印象是——好大的船。“船”里面有餐厅、游戏厅、展览厅、纪念品厅、表演厅。甲板上有十几只飞机,坐在飞机上,我照了一张快照,拿在手上很得意。可惜的是,在买纪念品的时候,被我落在了那里,直到离开航母后才发现。那张照片至今成为我的一个遗憾。有时我会安慰自己说,也许当时被工作人员捡到,拿去展览至今也说不定是吧。以上是我的第一次旅游经历,我想我一辈子都会记得。旅游是一件愉悦身心的乐事,特别是当它成为了美好的回忆。 之后的几年,也是由于爸爸工作的关系,我去过福建的一些地方,比如石狮、

读书和旅行

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或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 我们很熟悉这句话,却又很难懂这句话的含义。 在我看来,一个人只有静下来读书的时候才能看到自己,又或者放开所有,独自一人背着行囊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心到书里去,那里有能够栖身的地方,让人暂时忘记了我是谁。身体在完美事物中如驻扎,才能明白我是谁,我在哪里。 其实生活就是这样,一生只为一瞬,一瞬决定一生。当到达某个年龄段你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人生路途,会发现你看过了许多美景,你看过了许多美女,你拥有许许多多你人生中最完美的回忆,你迷失在地图上每一道短暂的光影,你走过烟雨江南,挑战过珠峰,你熟记古典名著里的每一个情节。 行走在江南水乡,或许你又会想起那一句“江南好,风景旧曾谙”,发现前人那种对生活宁静致远的乐观态度;攀登上珠峰,或许你又会有那么一句感叹“一览众山小”,自己也能攀登人生巅峰;读着文豪大亨们的著作,或许你又会惊叹文学的伟大,让人陶冶情操并沉浸在其中。 读书或者旅行,身体或灵魂必须要有一个在路上! 岁月蹉跎,世界喧嚣。有时候你只有在书里找到属于内心那个自己,又或者想静一静时,旅途上持续一份童趣和闲心是不容易的。如果哪一天我们只是埋头于人生中那些让人厌烦而枯燥的日子里时,不再有兴致扒在车窗旁看沿途的风光,聆听那动听的音乐,阅读书中带来的那段情话,那时候我就没有青春,没有过去,才发现自己真正老了,俗了,那样便辜负了人生这一趟完美的旅行。也就再也没有机会享受人生带给我们的这份完美。 我喜欢读书,喜欢旅行,喜欢生活带来的快乐。上了大学后,每一天忙于各种琐事,每每准备给自己内心充电时就总是对自己推辞,时间过了多久后,才发现不明白已多久没有打开心灵的天窗。 对于一个多愁善感的人来说,在有限的青春里,每一天被那些无好处的琐事缠绕,试想我们还会花费一整天阅读一本放不下的“闲书”吗?不谈物质享受,还会进行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吗?嗯,是这样的是,看似我们每一天都在忙,被城市巨大的盒子层层嵌套,被时间的橡皮筋反复拉扯,其实有时候静下心来想想这并不是我们想要的“忙碌”。但是,这正是我们青春最完美的年华阿!难道我们不该折腾一下吗?擦拭玉脂上的浮尘,让阳光透过,心静如石,心灵如光。享受生活,享受青春带来的活力。 其实时间是不能改变的,只能利用。 有的人每一天都在无病呻吟,每一天累觉不爱。可真正算下来,我们一天到底做了多少有好处的事情?我们每一天都在抱怨做这事时间不够,做那事没时间。不要忘了,时间就是在我们上厕所玩手机直到双脚发麻不能起间溜去的,时间就坐在电脑面前眼睛发酸打游戏中逝去的,时间就是我们碌碌无为抱怨生活中流逝的。或许你又忘了!我们的青春终将逝去,但是却没有电影情节般的回忆。 我们的青春的坟墓有两处,一个在被窝里,一个在屏幕里。 回过头来想想,我们与其把这时间浪费在无好处的事情上,不如自己找一个角落,安安静静的看看书,不如任性一下,给自己一个机会,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随着时代的改变,科技的发展,人们越来越依靠手机,电脑,先进工具。可能大家都已将忘了,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人们最大的享受,无非有两点,。此刻呢,时代变了,科技发展了,人类的心灵在任何时候都比此刻需要这两种东西,在囊中羞涩时读书,在雨巷中旅行。,总要有一个在路上。 读书使人增长智慧,而旅行,则能让我们增长见识!二者的结合让我们陶冶情操,净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