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流行用语的传播与影响

网络流行用语的传播与影响
网络流行用语的传播与影响

网络流行用语的传播与影响

在互联网时代,我们的生活被网络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习惯也在悄然改变,我们说话的方式也被网络改变着。网络上的流行用语快速传播着,它代表了一种时尚文化,也代表着一种生活态度。

当今网络流行语排第一的当属“给力”一词。它来源于中国北方的土话。现用来形容事物够劲,使人振奋,感到力量,有帮助、有作用、有面子等。2010年的一期人民日报的头版曾用过这个词,人民日报向来以严谨著称,从那以后这个词就更广泛地传播了,已经完全被人们带入到了生活中。还有一个的流传的也很广即“神马都是浮云”,“神马”谐音“什么”指什么都没有,什么都不是。还有“羡慕嫉妒恨”、“非常艰难的决定”、“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哥抽的不是烟,是寂寞”等等。还有一些是反映现实生活的流行语。08年娱乐圈出了一个明星不雅照事件“艳照门”,从那以后“门”这个字就被广泛地运用到社会事件的称谓中如,“感恩门”、“道歉门”等。“山寨”这个词很火热,它来源于广东话,指的是一种民间力量发起的产业现象,其特点是“仿造性、快速化、平民化”,如“山寨机”“山寨版电视剧”等。“我爸是李刚”来源于一场轰动一时的车祸,反映了社会的阴暗面,社会的潜规则,人们道德素质意识的低下。去年农产品疯狂地涨价,随之而来出现了很多形象的词语“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煤超疯”、“糖高宗”、“苹什么”等,为了应对这种现象很多人成了“海豚族”即海量囤积。这些词语很搞笑很有趣,但在搞笑有趣之时反映出国家对价格上涨的控制不力给人们生活带来了诸多的不便。还有“官二代”“星二代”“富二代”这类称谓,带有贬义是对那些炫耀自己的身份地位的人的讽刺,相对的有“农二代”“穷二代”,这反映当今社会的不公平和贫富差距大的现象。此类词还有“打酱油”、“俯卧撑”、“躲猫猫”“正龙拍虎”“闹太套”等。还有一些流行语是比较新的词汇。“雷人”指人们对某一现象事件等感到很无语,很无奈。“萝莉”指的是可爱的年轻女孩儿,同表示可爱的有“萌”、“正太”“卡哇伊”。“hold住”指的是能承受住,拿得下。“坑爹”带有“被骗、吃亏”的意思。

这些网络流行语形象生动,搞笑有趣,体现了现代人追求时尚张扬个性的需要,丰富了生活增加了对话的乐趣,体现了现代人们的创新意识以及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同时也丰富了我们的语言文化。

但是网络流行用语也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负面的影响。如,一些旧词新意的“留学生”指留过级的学生;“特困生”特别爱睡觉的学生;“蛋白质”指“笨蛋+白痴+神经病”。还有一些谐音型的,“斑竹”代表版主,“稀饭”代表喜欢,“杯具”指悲剧,“围脖”指微博,“童鞋”指同学,“酱紫”指这样子,“肿么办”即怎么办,“果酱”即过奖。“女猪脚”指女主角,用来称呼质量不高的影片中的人物。有一些是“英汉缩略型”的,bf指男朋友,同样的有gf。Mm指妹妹或美眉,dd指弟弟,同类的有gg、jj等。Pf是佩服,bt指变态也有品位差(bad taste)的意思,pmp指拍马屁,yy是不切实际地胡思乱想的意思。近来学生中流行所谓的“火星文”,其中有很多字都是学生自己造的字,完全不符合常理,不符合汉语语法以及写法的规范。“还有一些骂人的词汇,“切”常在聊天中对对方的回答不满或表示怀疑,不服气。Tmd指“他妈的”,me too是“我吐”,“靠”也是一个骂人的词语。甚至在考试中许多学生也用一些不良的网络用语,许多老师表示看不懂。大量的网络用语成为学生的新宠,他们在写作时极力模仿,或乐此不疲地加以引用,使表意程式化。如当写道“相遇”时,许多学生就套用“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换得今生的擦肩而过”。学生对网络语言传递出来的梦呓般的痛苦、自恋式的忧伤、无助样的绝望和超脱现实的梦幻特别敏感,并对这样的感情津

津乐道,在不知不觉中把这种感情带到作文中,在作文中苦心经营美好的爱情故事,描写梦幻般的爱情故事,书写成无奈、忧伤、落寞的情怀,作文成了网络情感的模仿秀。

这些流行语虽然方便了网络环境下的交流,它们中间有很多东西是有悖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以及传统的价值观的。它不利于汉语的纯洁性,使几千年的汉语言文化遭到了破坏。它干扰了学生对汉语言文化的学习,尤其对是青少年的损害颇多,这会让青少年形成不良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而影响到他们的成长,同时也不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扬。网络上一些骂人的流行语是低级粗俗的,它们的广泛传播严重破坏了网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不利于国民整体文明素质水平的提高,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网络流行用语的传播有利有弊,我们要正确地看待并引导网络用语的运用,营造良好的网络氛围,促进网络的健康发展。

最全经典网络流行语

1:工资就像大姨妈,一个月一次,一周左右就没了 2:.我平胸我骄傲,我为国家省布料。 3:人生就像打电话,不是你先挂,就是我先挂。 4:长寿秘诀——保持呼吸,不要断气。 5:因为以前太掏心掏肺了,所以搞的现在没心没肺。 6:晚上不要讲鬼故事,因为人爱听,鬼也爱听。 7:.亲爱的,你可得一定要相信我啊,我连坐船都头晕,更何况是脚踏两只船呢? 8:距离产生旳不是美、而是第三者。 9:.代沟就是,你问老爸:你觉得《菊花台》怎么样?老爸想想说:没喝过~~~~ 10:请不要叫我宅男,请叫我闭家锁;请不要叫我宅女,请叫我居里夫人 11:.夏天就是不好,穷的时候我连西北风都没得喝…… 12:我喝水只喝纯净水,牛奶只喝纯牛奶,所以我很单纯...... 13:男人的双手不是用来洗衣服的,而是用来拥抱女人的。 14:人人都说我很听话,其实我只听自己的话… 15:人和猪的区别就是:猪一直是猪,而人有时却不是人! 16:爷爷说:周杰伦出家一定是个好和尚,因为他念的经实在太好听了…… 17:五毛和五毛是最幸福的因为他们凑成了一块 18:或许有一天,当你披上婚纱的时候,我已披上了袈裟。 19:刷牙是一件悲喜交加的事情,因为一手拿着杯具,一手拿着洗具。 20:.走自己的路、让猫和狗说去吧 21:.那天,你说你讨厌我,我笑了,笑的撕心裂肺。 22:原来,爱情从来没有离开过,只是我记得,你忘了。 23:所谓情话,就是说了一些连你自己都不相信的话,却希望对方相信 1.别和我谈恋爱,虚伪。有本事咱俩结婚。 2.你情敌和曾经背叛你的人同时掉入河中,并且他们不会游泳,你是选择蹦迪还是去KTV? 3.love your mother who who…... 4.别做点错事就把什么脏水都往自己身上泼,姐还要留着冲厕所呢。 5.新闻联播的牛X之处在于就算你一直在换台,也能完整的看完一条新闻。 6.你跟谁俩整那表情呢。。我欠你贷款要到期了还是怎么的。 7.爷不是你的小浣熊,玩不出你的其乐无穷。 8.人生苦短,必须性感。 9.不是所有看上去风骚的美女都是婊子,还有可能是推销员。 10.我不整理房间,我是乱室佳人。 11.法律规定:男人23岁才能结婚,可是18岁就能当兵。这说明了3个问题:一是杀人比做丈夫容易;二是过日子比打仗难;三是女人比敌人更难对付。 12.姐不是客服人员,你没权要求姐答这答那。 13.别人的钱财乃我的身外之物。

2019网络流行语和流行词

. 2012 网络流行语和流行词 (1)给力:一般理解为有帮助、有作用、给面子。 (2)囧:被形容为“ 21 世纪最风行的一个汉字”,它的本义为“光明”,从 2008 年开始在网络社群成为一种流行的表情符号,成 为网络聊天、论坛、博客中使用最频繁的字之一,被赋予“尴尬、 郁闷、悲伤、无奈”等意义。 (3)神马都是浮云:“神马”并非一匹马,而是“什么”的谐音。网友打字飞快,常在用拼音打“什么”时,打出“神马”来。“浮云”的意思即虚无缥缈,转瞬即逝,意为“都不值得一提”。它的 流行源于红遍网络的“小月月”事件。 (4)你 out 了:其意思等于你落伍了,跟不上潮流了!out 是简写,原为“ out of time”(时间之外),即不合时宜。 (5)织围脖:微博是 2009 年的产物,但在 2010 年因为明星喜爱微博而大火特火,织围脖就是写微博。 (6)杯具:因与“悲剧”一词谐音,成为网络流行语,词性多变,可作形容词、名词等等。 (7)雷人:这是个非常有名的网络词,在现代网络语言中,“雷”可以说成是惊吓、被吓到了或被震撼的意思。

. (8)PK:即 Player Killing 的缩写,原指在游戏中高等级玩家随意 杀害低等级玩家的行为,后引申发展为“对决”等含义,并且用法 更加广泛。 (9)我勒个去:“呜呼哀哉”。 (10)鸭梨:压力。 (11)织毛衣:源自一首网络歌曲《织毛衣》。后来就是指在微 博上提出建设性和批评性意见。 (12)羡慕嫉妒恨:恨源于嫉妒,嫉妒源于羡慕。 (13)非常艰难的决定:续 2010 年 11 月 3 日晚间腾讯发表了“致 广大 QQ用户的一封信”称“将在装有 360 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 软件”,随后网民开始模仿腾讯公开信改写“ QQ体”,其中最经典台词为“我们作出了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令人啼笑皆非。艰难 的决定原文:当您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们刚刚作出了一个非常艰 难的决定。在 360 公司停止对 QQ进行外挂侵犯和恶意诋毁之前,我们决定将在装有360 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我们深知这样会给您造成一定的不便,我们诚恳地向您致歉。同时也把作出这一 决定的原因写在下面,盼望得到您的理解和支持。 (14)有关部门:有关部门就是什么都管、什么也都不管的部门。 有了成绩和好处的时候,这些部门就会明确地站出来,这些成绩与 其有关,所以好处也应当有份;当出现问题和需要处罚时,这些部

网络用语说明

网络语言 开放分类:流行语生活网络网络文化网络新词 网络语言,经过这几年的发展,一些生动传神,意趣盎然的语言逐渐成为网语的主流,网络语言作为年轻人的一种调侃语言,它的出现是年轻人发挥想像力和创造力的结果,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现象,并在一定人群中得到了公认。毕竟语言是生活中产生的,“语竞网择,适者生存”,还是让网络语言自身去接受历史和公众的检验。 目录 1 概述 2 存在现象 3 主要特点 4 主要类型 5 学科诞生 1 概述 2 存在现象 3 主要特点 4 主要类型 5 学科诞生 6 列举案例 7 现象剖析 网络语言- 概述 网络语言 网络语言,互联网上交流所产生的日常用语,网络语言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新兴的一种有别于传统平面媒介的语言形式。它以简洁生动的形式甫一诞生就得到了广大网友的偏爱,发展神速。网络语言包括拼音或者英文字母的缩写.含有某种特定意义的数字以及形象生动的网络动化和图片,起初主要是网虫们为了提高网上聊天的效率或某种特定的需要而采取的

方式,久而久之就形成特定语言了。网络上冒出的新词汇主要取决于它自身的生命力,如果那些充满活力的网络语言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约定俗成后我们就可以接受。[1] 网络语言- 存在现象 1、近年来五花八门的网络语言不断冲击着眼球,很多语言学家深表担忧,认为现行的语言规范正在面临着“礼崩乐坏”的威胁,必须对网络语言进行立法禁止。 2、与一些正统语言专家回避甚至鄙视网络语言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些由键盘敲起来的“汉字+数字+符号+字母+其他”的新奇词语,却为众多网民所熟悉和喜爱。什么“晕”、“偶”、“顶”、“大虾”、“东东”、“很S”、“BF”、“GF”,在这个键盘日渐代替纸笔的时代,网友们努力寻找、制造着另一种能够表情达意、交流传播的语言肌体。 3、他们特有的激情、时尚、追求特立独行的特质决定了必须创新自我表达的方式,这使得以年轻人为主体的网友不仅主动地使用网络语言,而且积极创作网语,这也是网络语言具有旺盛生命力的原因。 网络语言- 主要特点 网络语言 1、词素的组成是以字词为主,越来越多的英文字母和数字还有少量图形加入其中,除了汉语中原有的词语外,大量的新兴字词参与其中。同时网络也演变了一些词义,或扩大或转移,或变化其情感色彩。这些词语都是新兴网络语言中的重要生力军,若不懂得这些词语,那就成了网络中的文盲——网盲了。如“这样子”被说成“酱紫”,不说“版主”说“斑竹”;“555”是哭的意思,“886”代表再见(拜拜喽),这些大多都是与汉语的发音相似引申而来的;还有BBS、BLOG、PK(VS的升级版,即player killing)等大量的英文缩写或音译词;除此之外还有用:-)表示微笑,用*()*表示脸红等。 2、由网络人群新创或约定俗成,这类语言的出现与传播主要寄生于网络人群,还有为数不少的手机用户。Chat里经常能出现“恐龙、美眉、霉女、青蛙、菌男、东东”等网络语言,BBS里也常从他们的帖子里冒出些“隔壁、楼上、楼下、楼主、潜水、灌水”等“专业”词汇。QQ聊天中有丰富生动的表情图表,如一个挥动的手代表“再见”,冒气的杯子表示“喝茶”;手机短信中也越来越多的使用“近方言词”,如“冷松”(西北方言,音leng3声松2声,意为“竭尽”),等等。 3、网络语言一直在不停的丰富和淘汰中发展着,如果留意和总结一下近几年人们在表示愤怒时常说的词语就会发现一条清晰的演化路线。即从最初由港台引进的“哇噻”(尽管后来在

[话题]本年度“十大网络流行用语”

[话题]本年度“十大网络流行用语” 网络评选的年度“十大网络流行用语”结果本周揭晓,“偶稀饭”、“弓虽”等语汇入选“十大”之列。这次网络流行用语评选是猫扑网和天涯在线在网上联合举办的,据主办方介绍,在几天里有数千网友参与了评选活动。最后得出本年度10个最流行用语分别是:“做人要厚道” (电影《手机》里的台词)“沙发” (指论坛上第一个回帖的人)“汗或寒” (起鸡皮疙瘩)“百度一下” (用搜索引擎找东西)“潜水” (表示在论坛只看帖不回复)“顶” (支持)“出来混,迟早都是要还的” (电影《无间道》的台词,报应的意思)“弓虽” (强字拆写,还表示强的意思)“偶稀饭” (我喜欢)“FB” (“腐败”拼音缩写,意指吃饭、聚聚等轻松活动)。 网络评选的年度“十大网络流行用语”结果本周揭晓,“偶稀饭”、“弓虽”等语汇入选“十大”之列。这次网络流行用语评选是猫扑网和天涯在线在网上联合举办的,据主办方介绍,在几天里有数千网友参与了评选活动。最后得出本年度10个最流行用语分别是:“做人要厚道” (电影《手机》里的台词)“沙发” (指论坛上第一个回帖的人)“汗或寒” (起鸡皮疙瘩)“百度一下” (用搜索引擎找东西)“潜水” (表示在论坛只看帖不回复)“顶” (支持)“出来混,迟早都是要还的” (电影《无间道》的台词,报应的意思)“弓虽” (强字拆写,还表示强的意思)“偶稀饭” (我喜欢)“FB” (“腐败”拼音缩写,意指吃饭、聚聚等轻松活动)。 网络评选的年度“十大网络流行用语”结果本周揭晓,“偶稀饭”、“弓虽”等语汇入选“十大”之列。这次网络流行用语评选是猫扑网和天涯在

线在网上联合举办的,据主办方介绍,在几天里有数千网友参与了评选活动。最后得出本年度10个最流行用语分别是:“做人要厚道” (电影《手机》里的台词)“沙发” (指论坛上第一个回帖的人)“汗或寒” (起鸡皮疙瘩)“百度一下” (用搜索引擎找东西)“潜水” (表示在论坛只看帖不回复)“顶” (支持)“出来混,迟早都是要还的” (电影《无间道》的台词,报应的意思)“弓虽” (强字拆写,还表示强的意思)“偶稀饭” (我喜欢)“FB” (“腐败”拼音缩写,意指吃饭、聚聚等轻松活动)。 网络评选的年度“十大网络流行用语”结果本周揭晓,“偶稀饭”、“弓虽”等语汇入选“十大”之列。这次网络流行用语评选是猫扑网和天涯在线在网上联合举办的,据主办方介绍,在几天里有数千网友参与了评选活动。最后得出本年度10个最流行用语分别是:“做人要厚道” (电影《手机》里的台词)“沙发” (指论坛上第一个回帖的人)“汗或寒” (起鸡皮疙瘩)“百度一下” (用搜索引擎找东西)“潜水” (表示在论坛只看帖不回复)“顶” (支持)“出来混,迟早都是要还的” (电影《无间道》的台词,报应的意思)“弓虽” (强字拆写,还表示强的意思)“偶稀饭” (我喜欢)“FB” (“腐败”拼音缩写,意指吃饭、聚聚等轻松活动)。 网络评选的年度“十大网络流行用语”结果本周揭晓,“偶稀饭”、“弓虽”等语汇入选“十大”之列。这次网络流行用语评选是猫扑网和天涯在线在网上联合举办的,据主办方介绍,在几天里有数千网友参与了评选活动。最后得出本年度10个最流行用语分别是:“做人要厚道” (电影《手机》里的台词)“沙发” (指论坛上第一个回帖的人)“汗或寒” (起鸡皮疙瘩)“百度一下” (用搜索引擎找东西)“潜水” (表示在论坛只看

网络流行语调查报告

正确理解规范使用 ——对近几年网络流行语的调查分析及思考 一、调查原因 随着计算机的不断普及和互联网的广泛使用,我国网民数量也在逐年增加。据有关统计,中国网民规模达到亿,我国网民规模、宽带网民数、域名注册量三项指标稳居世界第一,其中手机上网的网民占总网民的46%。上网聊天和获取信息,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网民在互联网闲聊和发表意见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有特殊意义的语言文字,一种带有较大局限性但同时又具有固定模式的语言——网络用语。其中,有些网络用语在网络上流行起来,点击率、使用率日益提高,在表情达意中成为大多数网民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这些用语就成为网络流行语。中国中文信息学会常务理事张普教授认为,网络流行语有一定的社会文化研究价值,是应用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的研究重点之一,其研究对于各类媒体用语有相当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流变的符号,是最能敏锐反映人们心理的变迁的。网络流行语也体现了网民的创造性,因为网络是个虚拟的空间,表达思想方式与日常生活有所不同,而且中学生主要是网络流行语的使用者,如何正确理解和规范使用它是我们应该探讨的问题。

二、调查过程 (一)确定探讨内容(2010年5月) 1、2007年—2010年,中国网络流行语的归类; 2、分析网络流行语的特点; 3、探讨网络流行语产生的原因; 4、探讨中学生该如何正确认识和使用网络流行语。 (二)主要步骤(2010年5月—2011年3月) 1、利用网络、报刊、杂志等搜集2007—2010年网络流行语; 2、将网络流行语按一定标准进行分类; 3、采用问卷调查了解中学生理解、运用网络流行语的现状; 4、分析、研究,形成调查报告。 三、调查结果 (一)网络流行语的主要类型 1、反映重大事件类 伴随着网络对社会事件的关注和近几年来网络民意的崛起,许多热词不断涌现,被网友反复套用、化用、夺人耳目,甚至延伸到现实语境中。如:2007年的“正龙拍虎”,2008年的“做人不要太CNN”“范跑跑”、“猪坚强”,2009年的“躲猫猫”“做噩梦”,2010年的“我爸是李刚”等这些网络热词以具体事件作为依据,时代特色鲜明,俏皮中暗含生活哲学,

网络流行语主要特点

网络流行语主要特点 时效性 很好很强大(时间不详):最初来源据称源自马克思在1845写成的重要著作Theses on Feuerbach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有提到工人阶级在兴登,卡瓦仑切以及莱茵地区的斗争时说“sehr gut, sehr beeindruckend, sehr harmonisch.”翻译成中文就是“很好,很深刻,很和谐”。其作为的使用则最早源自猫扑,其最初使用则有以下几种说法: 1、在猫扑网使用了关键字屏蔽之后,诸如“SB”一类的词汇均无法打出。于是猫扑的网友便用“NB”来代替原来“SB”的含义,而“NB”的原本含义则使用“很好很强大”一词来代替; 2、在天涯有一位网友在数年之前发表了一个贴子,但无人问津;数年之后,此人自问自答地回复了这个帖子(一说为此人自己都忘记了这贴是自己发的)。于是此后跟贴的网友们惊呼:“自挖自坟、自问自答、自娱自乐,很好,很强大”。 很黄很暴力:北京某小学生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说出的一句话,迅速成为网络! 很傻很天真:出处艳照门,阿娇用于形容自己的话。 斯巴达(2007年上旬):原自电影《》,指进入极端亢奋的脑残状态。 Nice Boat(2007年下旬):原自《school days》最终话停播事件,属于广义形容词,也可扩展为“Nice XXX”。 失态(2007年末):原自《高达00》第十话中某人台词:“这是何等的失态”,属于广义动词,也写作“师太”“湿态”。 回老家结婚(2008年春):在很多影视作品及ACG的场景都有类似的语句,但是通常说出此话的人都不会有好下场...而将此话发扬光大的则是龙之塔(ドルアーガの塔~the Aegis of URUK~),此句共出现于第一集8分50秒及13分55秒(SOSG字幕组)...说出此话之人果然下一幕立马挂掉,真可谓是禁句啊!此话现在更多是用来表达对现实情况的无可奈何。 (2008年夏):源自广东电视台的某次采访。被问及对艳照门的看法时,受访人的回答“我只是出来打酱油的”,现在在网上一般用来代替“路过”用来进行快速回复。 (2008-5-20):一位网名叫“毒死狗熊”的百度吧友在魔兽世界贴吧发帖子问"LZSB"是什么意思,另一位百度吧友回复了四个字“兰州烧饼”成此典故,之后广为流传,成为一个新生词语。 兰州烧饼,首字母为“LZSB”LZ可以引申为楼主。回复此词语后,表示对楼主的鄙视,对楼主智商的怀疑。但本词的语气较之“LZSB”稍轻。 (2008年夏):据调查,最早恶搞“做俯卧撑”的帖子出现在7月1日19时59分,网友“流芳苑主”发表了《吃面要吃雪菜肉丝,运动要做俯卧撑!身体倍儿棒!》的帖子,网友纷纷效仿恶搞“做俯卧撑”。释义:①增强臂力的一种辅助性体育运动。两手和双前脚掌撑地,身体俯卧,两臂反复弯曲和撑起,使全身平起平落。②对某事不便或不愿发表意见。

近年来网络流行语对现代汉语发展的影响

近年来网络流行语对现代汉语发展的影响 摘要 当前,网络已成为现代人不可缺少的交际工具。伴随着网络的普及和网民的剧增,网络语言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产生、发展和传播。本文探讨了网络语言的特征及其对现代汉语所产生的影响和冲击,并提出了对网络语言应持的辩证态度。 关键词:网络语言现代汉语发展影响 Abstract:Nowadays,the nets are very popular in use and unavoidable。This leads to the arouse of net-languages and their development。We studied the appearanc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m,and the shocks they have brought to the modern Chinese,to which we ought to pay much attention reasonably Keywords:net-languages; modern Chinese;development; influence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网络时代的来临,网络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这种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文明集结和全然不同于任何方式的文化交流与融合,正悄然改变着人类信息交流和生活方式。伴随网络出现而产生的网络语言应运而生并迅速广泛传播于社会。网络语言作为现代汉语的一种社会变异,是传统语言与现代高科技产品相结合的一种新的语言体系,是由于计算机输入方式的特殊性,伴随网民这一群体的出现一种深受社会的影响的社会方言。 二、网络语言的特征 网络语言从本质上说是现代汉语的一种社会变异,是伴随着网民这一群体的出现而产生的社会语言现象,其特征主要有以下表现: (一)表达方式新颖、简约、形象、幽默 网络语言中所使用的各类词汇大多借助于汉字、数字、字母和键盘符号的缩

网络流行语的传播原因及效应

XINWEN AIHAOZHE2010·8(下半月) 新闻与传播研究 网络流行语的含义及特点 “网络流行语”,就是在网络上流行的语言,是网民们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它有两大特征:一是年轻化,二是有文化。“网络流行语”是网民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所运用的区别于现实生活语言的一种特殊语言符号,它来源于现实社会,又影响着现实社会。 近年来,“网络流行语”正迅速发展。比如,2008年在网上广泛流行的“躲猫猫”、“做人不要太CNN”、“叉腰肌”、“囧”、“打酱油”,等等,它们区别于现实生活语言,有自身的特殊性。 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及迅速流行的原因网络媒体的出现引起了人们认知方式改变的外在表现。语言学家认为,语言表达的不仅仅是内容,它同时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经济水平、当前政治有着密切联系。上个世纪的“文化大革命”时期,人们口中不离“文革语言”;改革开放以后,电视里广告盛行,人们口中又充满了“广告语言”;近几年网络盛行,人们自然是满口的“网语”。 任何社会行为的变革总能推动语言的变革,语言的发展变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语言的流变是人们社会行为的外在表现。 传播学家麦克卢汉认为,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都开创了人类认知世界的方式。认知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和语言等。因此,新媒介的产生,有可能影响着人们语言的表达方式。纵观人类传播史,传播媒介的变革引起的传播方式变革,改变了人类的感觉,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创造出新的社会行为类型。原始社会,人类是“口语社会”;文字和印刷媒介产生之后,人类转向“眼睛社会”;广播电视产生之后,人们 的关系开始疏远。而网络产生之后,人类 开始“参与社会”。在网络制造的“参与社 会”里,每一个人都能参与到媒介环境中 来,自由发挥,表达思想,传播观点。于 是,网络语言应运而生。网络语言的出 现,是网络传媒引起人们认知世界方式 发生改变的外在表现。 网络流行语是网民表达思想过程中 必然出现的现象。网络的出现为人类改变 语言表达方式提供了可能,如果没有网络 媒体为信息提供传播形式,也不可能有 “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和存在。网络的出 现,使人类社会成为一种“参与社会”,人 人都可以参与到互联网中来,表达思想, 传播观点。据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 2007年中国互联网调查数据统计显示, 当年中国互联网用户规模达1.82亿, 2008年中国内地网民达2.1亿,2009年 网民已达3.8亿。在这些网民中,年龄在 19~35岁的占83.1%,学历在大专以上的 占64.7%,上网地点在家、网吧、网校、网络 咖啡馆等休闲场所的占60.3%。由以上统 计数据可以得知,我国上网人口基数大, 上网者大多是高学历的年轻人,上网时间 多为休闲时光。这些年轻人思想活跃,思 维灵活,喜欢新生事物,渴望交流,崇尚创 新,追逐时尚,而不愿意承受现实生活中 太多的约束。他们在休闲时光上网,在这 样一个具有匿名性的网络虚拟世界,无疑 给自己提供了一个尽情发挥的空间;他们 熟悉英语及计算机语言,使“网络流行语” 的产生具有了必然性和可能性。 以社会上出现的有强大影响力的事 件为背景。每一句风靡网络的流行语,背 后都有一个事件发生。比如,“做人不要太 CNN”,源自在报道“3·14”拉萨打砸抢烧 事件中,美国CNN对中国的歪曲报道; “躲猫猫”,源自2009年2月12日云南省 晋宁县看守所里一男子离奇死亡;上溯 2005年的“凉粉”、“玉米”,源自当年娱乐 界的大事件“超女”;等等。 无论是哪一个网络流行语的产生,都 是以现实社会的大事件为母体,每一个网 络流行语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引人注目 的社会事件,它与现实社会存在着千丝万 缕的联系。在网络时代,网民对当下现实 社会中发生的大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谈 自己的看法。有些观点、看法在当时的语 境下传播,容易引起大多数网民的共鸣。 网络流行语对社会产生的正负效应 网络流行语产生于虚拟的网络世界, 但它以现实社会为背景。因此,它对现实 社会的影响也在不断地渗透。任何事物的 产生都存在两面性,网络流行语对现实社 会的影响也存在正效应和负效应。网络流 行语给社会带来的正效应: 社会历史的记录者。“打酱油”、“躲猫 猫”、“做人不要太CNN”,这些特殊、简单、 幽默的语言背后,都蕴涵着或者复杂或者 重大的新闻事件。在这些事件中,有些体 现国际关系的改变,有些记录人们生活观 念的改变,有些在展示经济方向的变革。 网络流行语用自己独有的简单、幽默、生 动、隐喻的方式,记录着社会历史的发展 变化。虽然它不同于传统的大众传媒,没 有传统大众传媒那种语言严谨、完整的叙 事方式,但它同样担负着记录事实的角 色。 公众的解压阀。网络流行语承担着 “解压阀”的作用。部分网络流行语透露了 网民对现实社会的思考、不满和发泄。中 国内地的网民中19~35岁的占83.1%,学 历在大专以上的占64.7%,这部分人年轻 网络流行语的传播原因及效应 □逯彦萃 摘要:近几年,随着新媒体网络的兴起和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和依赖网络。网民在利用网络进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网络也在悄悄地改变着人们的语言表达方式。于是,在网络上出现了区别于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交流所使用的语言符号,即“网络语言”。这些网络语言在网络世界迅速传播,甚至流行开来,形成一个特殊的“网络流行语”现象,影响着现实社会。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产生原因正负效应发展趋势 44

我最喜欢的网络流行语_五年级作文

我最喜欢的网络流行语 现在,不管你承不承认,网络流行语已经遍布了我们的生活,它们就像散播快乐的天使,无处不在地为我们带来欢乐。我最喜欢的网络流行语,还曾帮助我夺得过荣誉。 那件事发生在三年级的运动会,那时的我虽然瘦,但我坚强。经过和一些强劲对手的艰难比拼之后,我佷荣幸地成为了我们班的运动员。保险起见,比赛之前,我“魔鬼训练”了一下400米,已经可以跑得很快,很轻松了。 又过了几天,终于要开始比赛了,同学们都为我拼命欢呼,“张童,加油,给力啊!一定要拿第一!”“好,一定给力!”我信心满满地一边回应,一边站在了起跑线前,深呼吸了两次,脸上挂满了自信,哼,这短短的400米,等着被我征服吧!哈哈,“给力”这个词此刻真的好“给力”! “预备——”裁判的口令断了我的思考,我立马进入一级“警备状态”,作出冲刺状。“跑!”就在裁判一声令下的瞬间,我两腿一蹬,冲出去,如同脱缰的野马一般,拼了命在狂奔。可是,谁料到,人外有人,那些人跑得都比我快。我眉头一紧,不行,前面距离不能拉得太大,不然后面就没有优势了!我用尽极限速度追上去,心中只有两个字——“给力”!可是,他们也在加速,根本追不到。赛程不到一半,我已变得精疲力竭。 时间一点一点得过去了,我眼睁睁地看着距离越拉越大,心中的

战火已经被浇灭,绝望着甩着膀子。就在我失去希望之际,耳边传来了同学们的呼喊声“张童,给力!给力!张童!……”我仿佛被打了一针兴奋剂,想起起跑前说的话,一咬牙,大吼一声,咬牙竭尽全力“飞”了出去,那些人已经有点累了,被我吓到之后,脚步踉跄,甚至有些差点摔倒。最终,我一头冲进终点……第一!太给力了! 这就是我与网络流行语“给力”的故事。在生活中,希望大家能多用“给力”鼓励那些失去信心的人,让他们不要气馁,给点力!不知不觉,“给力”就这样成为我心中最喜欢的网络用语,不管它后面还是否流行,总之,它将一直在我心底“流行”!

对网络流行语的评价

对网络流行语的评价 网络是信息社会的一个标志,它具有开放、自由等特点,这些特点为网络流行语的产生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网络流行语的生成与流行既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网络流行语的生成和发展,反映了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社会文化特点。 在网络中,一些看似普通的词语却有着特别的意思。如“灌水”是发无聊帖子的意思;“抛砖、踢一脚”是跟贴的意思;“偶”是我的意思;“9494”是就是、就是的意思;“拍砖头”是批评某帖的意思;“路过”是随便看了一下帖子的意思。它们或是从现代汉语的现有词汇中引申出新的义项,或是创造出的新词新语。这些流行语的生命力姑且不论,但它们均体现了标新立异的特点,体现了一种先锋意识。这种树异于人的用法,还体现在一些句子中,如:“鸟大了什么林子都有”,这是对“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的创新用法,意指人的能力和名气如果足够大,就会有好的舞台供他(她)施展自己的才华;“一大学生最低奋斗目标:农妇、山泉、有点田”这句话源自“农夫山泉”的广告词——“农夫山泉有点甜”,后被改编成“农妇、山泉、有点田”,并借此理解为一个大学生的最低奋斗目标。这些富有个性的网络流行语不断产生并快速流行。 当然,在网络中,也存在着语言借用的现象。如“顶你个肺”原来是广东方言,周星驰的电影里曾出现过这样的台词。这些网络流行语的大量出现,和网络环境的特点密不可分。网络环境具有开放性和自由性的特点,这为不同语言的接触、借用、流行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而基于这种基础生成的网络流行语,则体现了多元文化彼此接触的特点,使得不同的文化成分可能为对方所吸收、借用。 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是永无止境的,而处于社会中的心理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在现实社会中,人们已经形成了某种社会心理或诉求,但并未找到合适的词汇表达出来,从而形成了矛盾。网络自由的环境和富有创造性的群体,使得这些空缺得到补充。如“顶你个肺”这旬网络流行语表示惊讶、不满的意思,而更多的是表达了无奈。在汉语中,原来就有很多表示“惊讶、不满、无奈”的多种语言表达形式,但是《疯狂的石头》的热播,加之齐达内在世界杯上的以头顶人,让这句台词成为网络流行语。究其原因,大概是一些人不再满足默默无闻的生活方式,而想要彰显自我,展示个性。这些流行语很好的满足了人们的心理诉求,因而异常受欢迎。 同时,我们也要意识到,语言往往承载着特定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伦理观。个体特别是青少年在学习掌握语言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受其影响。一些网络流行语有益于个体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伦理观的形成,但不可否认的是,一些网络流行语对个体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伦理观的形成具有负面影响。“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之类的流行语体现了不良的思想倾向,如果频繁接触这些词语,就有可能潜移默化地受到其不良影响。再者,严格地说,在网络流行语中有不少错别字或语法不通的句子。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会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语言水平和能力。特别是用网络流行语与人交流,虽然形成了个体的话语风格,但会时常造成交际障碍,而且更易形成代沟。 希腊有“凡事勿过度”的思想,意指过分的放纵或节制都有损健康发展,只有取其中,才是正当的态度,才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全。所以,借用过来,希望提醒大家,对网络流行语保持一个正确而又清醒的认识,这样我们在取其精华的同时,才能保护自己不受其糟粕的影响。

网络流行语和流行词精选范文

2012网络流行语和流行词(1)给力:一般理解为有帮助、有作用、给面子。 (2)囧:被形容为“21世纪最风行的一个汉字”,它的本义为“光明”,从2008年开始在网络社群成为一种流行的表情符号,成为网络聊天、论坛、博客中使用最频繁的字之一,被赋予“尴尬、郁闷、悲伤、无奈”等意义。 (3)神马都是浮云:“神马”并非一匹马,而是“什么”的谐音。网友打字飞快,常在用拼音打“什么”时,打出“神马”来。“浮云”的意思即虚无缥缈,转瞬即逝,意为“都不值得一提”。它的流行源于红遍网络的“小月月”事件。 (4)你out了:其意思等于你落伍了,跟不上潮流了!out是简写,原为“out of time”(时间之外),即不合时宜。 (5)织围脖:微博是2009年的产物,但在2010年因为明星喜爱微博而大火特火,织围脖就是写微博。 (6)杯具:因与“悲剧”一词谐音,成为网络流行语,词性多变,可作形容词、名词等等。 (7)雷人:这是个非常有名的网络词,在现代网络语言中,“雷”可以说成是惊吓、被吓到了或被震撼的意思。

(8)PK:即Player Killing的缩写,原指在游戏中高等级玩家随意杀害低等级玩家的行为,后引申发展为“对决”等含义,并且用法更加广泛。(9)我勒个去:“呜呼哀哉”。 (10)鸭梨:压力。 (11)织毛衣:源自一首网络歌曲《织毛衣》。后来就是指在微博上提出建设性和批评性意见。 (12)羡慕嫉妒恨:恨源于嫉妒,嫉妒源于羡慕。 (13)非常艰难的决定:续2010年11月3日晚间腾讯发表了“致广大QQ用户的一封信”称“将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随后网民开始模仿腾讯公开信改写“QQ体”,其中最经典台词为“我们作出了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令人啼笑皆非。艰难的决定原文:当您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们刚刚作出了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在360公司停止对QQ进行外挂侵犯和恶意诋毁之前,我们决定将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我们深知这样会给您造成一定的不便,我们诚恳地向您致歉。同时也把作出这一决定的原因写在下面,盼望得到您的理解和支持。 (14)有关部门:有关部门就是什么都管、什么也都不管的部门。有了成绩和好处的时候,这些部门就会明确地站出来,这些成绩与其有关,所以好处也应当有份;当出现问题和需要处罚时,这些部门就马上不见了踪

网络流行语现象解析

网络流行语现象解析 发稿:中国新闻研究中心 作者:王英 【摘要】伴随着网络对社会事件的关注,“欺实马”、“躲猫猫”、“俯卧撑”、“打酱油”、“很黄很暴力”、“范跑跑”、“正龙拍虎”等热词雷词一波一波不断涌现出来,被网友反复套用、化用,夺人耳目,甚至延伸到现实语境中。本文认为相关新闻事件本身的重大和语言形式内容的新异性是其流行的直接原因,网络宽松的语言环境、技术条件、年轻化的网民构成为流行语提供了土壤,并且塑造了流行语的形态;网络流行语是网友在现实舆论压抑情况下转而在虚拟空间发起的一场语言“狂欢”,客观上起到了“民主助推器”和“社会泄压阀”的作用;流行语的含义约定俗成,甚至成为集体认同的标识。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雷词后现代主义公共领域 近年来,网络民意崛起,伴随网友对众多社会事件的关注,网络流行语层出不穷。有人惊呼“雷词爆发,2008年公众语文生活太强了” ,2009年延续了造词运动的势头:“欺实马”、“躲猫猫”、“做噩梦”等网络新名词层出不穷。在此之前,2008年网络众多热点事件制造的“做俯卧撑”、“打酱油”、“正龙拍虎”、“范跑跑”、“朱坚强”等流行词仍富有生命力。 本文所称的网络流行语,是指伴随着现实社会事件的发生在网络上几乎同步发生、迅速流行、风靡于网络内外的热门词语,有时还被称为“网络雷词”或者“网络热词”,从属于网络语言。网络流行语是语言系统对社会现实最敏感的反映,它不仅是一个独特的语言现象,还是一个深刻的文化现象。流行语有何共同的语言学特征?流行语为何流行?怎样流行?折射出怎样的受众心态?有何效应和影响?是否有规范的必要和可能?本文试图从语言学、传播学和社会文化等多角度,基于文本来观照这一愈来愈热的语言景观和文化景观,以期抛砖引玉。 一、网络流行语的外在特点 新闻事件伴生的网络流行词多是汉字新词,包括旧词新意和原创新词等形式,如“躲猫猫”,本是旧有的儿童游戏,现在因为“躲猫猫事件” 而被赋予了“解释牵强附会,真相扑朔迷离”、“公权力任意妄为”等讽刺性新义,而“欺实马”、“范跑跑”、“正龙拍虎”等属于网友归结新闻事件、新闻人物的神韵而创造的全新词汇。与“3Q”、“886”、“斑竹”、“GGMM”、“:-)或o(∩_∩)o…” 等数字、外文、符号等镶嵌混用的普通网络语言不同,网络流行语更像是网络谚语,呈现出简洁明了、标新立异、意味深长、类推性强等语言特点。 1、简洁明了,易记易传 一般讲,网络流行语都是由重大事件和风云人物引发,传播速度极快,这与流行

十大网络流行语

2012十大年度网络流行语:“碉堡了”排榜首 2013年01月19日09:55 大洋网-广州日报我有话说(415人参与) 如此网络时代,当2012年的各种盘点纷纷火热出炉之际,少不了的便是网络流行语的年度盘点。这看似一场来源于虚拟世界的热闹游戏,然而网络潮语仅仅存在于网络之中,它们不但是一年以来各种热门事件的见证,同样也掺杂在我们日常生活的应用中。一个词语就可以让你想起一个时代,那些曾经口口相传的网络潮语,有多少你也曾应用自如、朗朗上口…… 文、图片搜集/ 记者黄岚 No.1“碉堡了。” 来源:音译词,源自周杰伦的口头禅。其后在百度“李毅吧”知名度扩大,其用法迅速风靡网络。另一说法是,由于智能拼音输入法的打字习惯,周杰伦的口头禅容易打成“碉堡”二字。 解析:表示某件事物或某个人物,能力很强大,或者效果很惊人,与“弱爆了”形成反义。另外,除了表示“强大”之外,在不同的场合也有不同的引申意思,例如“震惊了”,“悲剧”了。 造句:瑞典20岁女飞贼碉堡了啊,偷!火!车!还真给她开走了…… No.2 “元芳,你怎么看?” 来源:源自《神探狄仁杰》系列电视剧,剧中狄大人常对李元芳说:“元芳,此事你怎么看。”而李元芳的回答也固定化,“大人,我觉得此事有蹊跷。”或者“此事背后一定有一个天大的秘密。”前有网友截图吐槽这段对答成为剧中一成不变的管用手段,后有更多网友跟风模仿,“元芳体”应运而生。 解析:前面陈述一件事情,最后加上一句“元芳,你怎么看?”其中隐藏的含义很多,有打趣的,有调侃的,也有风马牛不相及的。这除了是一场“自娱自乐的网络狂欢”,同时也引发人们对某些社会现象的深思。 造句:最新出台的2013年放假安排,春节放假7天,节后连上7天班。元芳,你怎么看? No.3“XX style” 来源:源自韩国歌手“鸟叔”一曲红遍全球的《江南style》,该曲发布之后,YouTube网站点阅率在公开76天后突破3亿人次大关。“江南style”从歌曲演变成流行词、流行体,数字峰值也到达其热度顶峰,而“xx style”也成为网络上最常提起的话语之一。 解析:指代某一种风格,例如理工科男style、学前儿童style等等。 造句:公司年会party,美女如云,争芳斗艳,很有车模style。 No.4“正能量” 来源:在奥运火炬传递期间,很多网友发表“点燃正能量,引爆小宇宙!”之类的帖子,后有网友将此励志口号与伦敦火炬传递结合起来,“正能量”一词也借此在中国走红,且经常出现在电视及报刊媒体的新闻报道和各种宣传中。 解析:指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给人向上的信心和希望,鼓舞人不断追求幸福生活。 造句:好的音乐,带给人的不只有愉悦,还有满满的正能量。 No.5“躺枪”

网络流行语的英文缩写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网络流行语,顾名思义就是在网络上流行的语言,是网民们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他有两大特征:一是年轻化,二是有文化。年轻人思想活跃,思维灵活,喜欢新鲜事物,渴望交流,崇尚创新,追求时尚,而且不愿意承受现实生活中太多的约束(包括主流语言规范的约束)。具有匿名性的网络虚拟世界,无疑给以年轻人为主的网民群体提供了发挥的空间;同时,由于他们又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熟悉英语及计算机语言,因此,许多网络流行语与英语有着一定的联系。诸如以下的网络流行语: (一)称呼语 1.GF:GIRL FRIEND 2.BF:BOY FRIEND (二)问候类 1、I服了U:我服了你……周星星片子里的经典台词。 2、CU:See You的缩写带音译,再见。 3、IC:I See的缩写带音译,我知道了。 4、Q:Cute 的音译,可爱。 5、SIGH:叹息,有无可奈何之意。 6、LOL:Laugh Out Loud,大笑。 7、BTW:By the way,顺便说一句。 8、BRB:Be right back,马上回来。 9、TTYL:Talk to you later,回头再谈。 10、BBL:Be back later,过会儿就回。 11、kick your ass:打你屁屁。 12、PPL:people,人们。 13、PLZ:please,请,也有缩写成PLS。 14、RUOK:Are you OK? 15、IOWAN2BWU:I only want to be with you。 16、M$ULKeCraZ:Miss you like crazy。 17、CUL8R:see you later。 18、IMHO:In my humble opinion。 19,ME TOO: 我吐 20.CYA:SEE YOU 21.R U O K:ARE YOU OK? 22.白白:再见 23.OIC: OH,I SEE. 24.OICQ: OH ,I SEEK YOU. (三)与数字有关的用语 1.886:BYE BYE 2.3Q:THANK YOU. 3.419 :for one night 一夜情(根据英语发音) (四)其它用语 1、BT:①Bit Torrent的缩写,是一种P2P(点对点)共享软件 2. BBS~:波霸(BIG~breast~sister)~

关于网络语言产生及流行的原因分析报告

关于网络语言产生及流行的原因分析 网络语言是网民们广泛使用于论坛和聊天室的一种基于规的语言变异形式。网络语言的产生及流行是发展与网民群体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从社会外部原因、群体部原因、语言心理三个方面对网络语言的产生及流行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以期更全面的看待网络语言的形成,为如何对待网络语言提供更深层次的认知角度。 语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发展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新事物、新概念层出不穷,人们的思维愈来愈细致复杂,这些都会向交际提出新的要求;不同社会的联系、交往、接触也必然会推进语言的发展。[1]网络语言作为一种言语现象,其形成及被广泛使用与时代、社会、均有着密切的联系。简言之,网络语言无论其“语言”的身份是否得以承认,但作为一定社会群体的一种言语现象,依然是语言和社会共变的结果。本文拟从社会外部原因、群体部原因、语言心理三个方面对网络语言的产生及流行做简要分析。 一、社会外部原因 对社会外部原因的分析,网络语言研究者们达成了比较一致的看法,依据大学吕明臣教授在《网络语言研究》一书中的概括,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中国网络时代的到来提供了产生网络语言的物质载体 网络语言是产生于网络并广泛使用于网络交际与网络表达的一种语言变异 形式,因此,网络的出现是网络语言产生的首要前提和物质基础。互联网最早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繁荣于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互联网(Internet)被誉为是20世纪末最激动人心的事情。互联网1989年开始进入我国,从而揭开了中国网络时代到来的序幕。1994年4月中国正式加入国际互联网,从此,中国网络用户经常坐在屏幕前进行沟通。起初,由于对这种“无声”的即时交流方式的不适应,加之“说话”的速度要求与文字输入较慢的矛盾,“词不达意”或“言者无心听者有意”的情景常常发生;为了消除这些矛盾,维护交际的顺利进行,经过网络用户的不断实践,网络上就渐渐形成了自己的语言形式,这就是网络语言。网络为网络语言的形成提供了物质载体。 2.网络提供了产生网络语言的最佳 “网络这种工具本身提供给人们很多创造语言的灵感。网络语言的创造是充分利用、又只是利用键盘提供的符号系统和拼音输入法的结果。”[2]当人们用汉字、数字、符号、字母来尽情组合、改造词语,甚至用谐音、怪词、错字、别字来玩语言游戏的时候,享受到的是一种创造的快乐和一种打破传统语言规的犯禁的快感。网络世界没有现实世界的复杂规则,人们可以而且也试图在网络中忘记自己的真实身份,忽视交际双方的年龄、性别、职业,不必担心自己因为说错话而导致人身伤害或遭致种种麻烦。在网上,人们很容易将本性表露出来,少了伪装,多了轻松和自然,这也正是网络语言使用的最佳环境“。可以这样说,除了现实性,网络给了网民最大限度的交际自由,使他们在网络世界里可以任意创造富有鲜明个性特点的语言形式。”[3] 3.中国改革开放提供了产生网络语言的社会背景

2018最新网络流行语

2018最新网络流行语 2018-01-061.我们那发自心底的笑容是不是都被童年透支了?2.我不喜欢整理房间,所以他们都叫我乱室英雄!3.何谓小资:看碟专看外语文艺片,还不要有字幕的那种;欣赏音乐吧,那得听交响乐,如果你听周杰伦,你就俗了;喝咖啡不喝速溶的,要喝就喝现磨的;吃西餐吧,牛排要三成熟,最多不能超过五成熟……如果别人要说你小资,你还得说,做人嘛,偶尔也要大雅一下。 4.孩子常把玩具当朋友,大人常把朋友当玩具。 5.那些我们曾经以为念念不忘的事情就在我们念念不忘的过程中被我们遗忘了…… 6.谨慎恋爱,以免骑虎难下;少看美女,当心虎视眈眈;别养小蜜,否则养虎为患;敬畏老婆,方能虎口余生! 7.我的眼睛像素太低,看不清楚这世界。 8.我们总是对陌生人太客气,而对亲密的人太苛刻。 9.所谓倒霉,就是我一失足成了瘸子,再回首又闪了腰!10.穷人想过上富人的日子,富人想长生不老,而长生不老的人在想:这日子啥时是个头啊?11.创新就是把睡过两个月的床单拿起来抖抖,反过来再铺上。 12.如果你要和老虎在一起比谁更能挨饿,那恭喜你:你赢定了,同时,也死定了!13.因为想一个人而寂寞,因为爱一个人而温柔,因为等一个人而折磨。 14.长大以后之所以这么努力,只是因为小时候吹过的牛……15.女

人二十是桃花,鲜艳;三十是玫瑰,迷人;四十是牡丹,大气;五十是兰花,淡定;六十是棉花,温暖。 16.没事的时候胆子别太大,有事的时候胆子别太小。 17.我每天只吃四类食物:早饭、午饭、晚饭和零食。 18.知识如内裤,看不见,但很重要。 19.在网上碰到一群流氓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碰上一堆流氓软件。 20.最惘怅的事:许多人都给了你青眼,你最希望给你青眼的人,却给了你白眼!21.为了多掌握一门吃饭的手艺,我准备开始练习左手用筷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