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选修网络技术应用教案课程精编版

信息技术选修网络技术应用教案课程精编版
信息技术选修网络技术应用教案课程精编版

信息技术选修网络技术 应用教案课程
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GEIHUA1688】

教学目标:
第一课 认识计算机网络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分类;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定义、组成。
重点: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组成、定义。
难点: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教学过程:
一、 引入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日益改变着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各种各样的网络应用让 我们眼花缭乱,因特网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信息爆炸的威力……,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谈谈我 们对计算机网络的认识。
二、新课讲授
(一)计算机网络的功能(阅读课本 P2~P3,并填表1-1)
活动一:小组讨论总结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地方使用了计算机网络。
活动二::结合活动一中列举的计算机网络的具体应用实例,总结归纳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

总结: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虽然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所有的应用可以归结为三大 功能:资源共享、数据通信和分布处理与分布控制。
(二)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定义
活动三:了解学校计算机网络的建设情况。
总结两点

1、计算机网络组成:
(1)、多台地理上分散的独立计算机系统。
(2)、通信协议。
(3)、传输介质和网络设备。
2、计算机网络是多台地理上分散的独立计算机系统遵循约定的通信协议,通过传输介质 和网络设备互相连接起来,实现数据通信、资源共享的系统。
(四)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按覆盖的面积的大小来分:
名称
网络规模大小
局域网 LAN
10 千米以内
城域网 MAN
10 千米到 60 千米以内

广域网 WAN
100 千米以外
交流:除我们了解的校园网、网络实验室这类局域网以外,请与同学们交流,看能否为城 域网和广域网举一些实际应用的例子。
三、课堂小结
四、作业
1、学习本节内容之前,你是否认为计算机网络就是因特网,谈谈你的看法。
2、浏览网页、收发邮件、网络聊天就是计算机网络的功能,请你谈谈这种说法正确吗为 什么
3、完成在线随堂小测。 教学反思:
第二课 不同的连接策略 学习目标: 1、 了解网络类型、网络传输介质、网络连接设备 2、 掌握网络拓扑结构 教学重点、难点: 各种网络拓扑结构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根据需求选择网络 问题:假如你希望与邻居好友的计算机连接起来,能够共享彼此的文件与打印机,并可以 联网打游戏,请问你如何组网? 需求分析: 计算机数量? 实现服务? 组网距离速度
介质设备协议
一、网络类型 类型
优点
缺点
对等网 (workgroup)
每台计算机能同时提供和使用 负载大;备份困难
资源;无须服务器
密码多
服务器(Server) 对资源集中控制,使用户更容 需要有专门服务器及
--客户机 (Client)
易找到资源
网络操作系统(造价 高)
二、网络传输介质

超 5 类双绞线
同轴电缆
光纤
图示
传输速率 100Mbps/155Mbps 以上
10Mbps/100Mbps
1000Mbps 以上
价格
相对便宜
相对便宜
昂贵
安装 难易度
容易安装和管理,需使用 RJ-45 连接器。
容易安装和管理,需使用 BNC 连接器件,线两端需要 使用终结器件并有良好接地
比较复杂和精细,需 使用光纤连接器件和
光电转换器件
适用场合
100M 内
500M 内
可达 20 公里以上
三、网络中的连接设备 网络连接设备通常分为两大类: (1)网内连接设备; (2)网间连接设备。 网内连接 设备主要有网卡、集线器、交换机及中继器等。网间连接设备主要有网桥、路由器及网关 等。同时随着无线局域网产品技术的不断成熟,基于 802.11 系列标准的无线局域网连接 设备也开始出现。 四、网络的拓扑结构
第三课 网络中的数据通信、网络协议 学习目标: 1、 了解两种通信信号、信道与带宽及掌握两种信息交换方式 2、 了解网络协议及如何安装网络协

教学重点、难点:
分辨两种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区别电路交换技术与分组交换技术
教学过程:
1.3 网络中的数据通信
1、 通信信号 数字信号
模拟信号
波 形
特 抗干扰能力强、便于存储、保密 保密性差、易失真、易受干扰、
点 性好、可靠性高
通信质量差
2、信道与带宽 信道
带宽
概念
是通信双方之间以传输介 是指通信信道的传输容量。 质为基础传递信号的通 从抽象的角度看,带宽是指 路,由传输介质及其两端 信道可用的最高频率与最低 的信道设备共同构成。从 频率之差。 抽象的角度看,信道实质

上是指定的一段频带。
单位
传输模拟信号的传输介质则 使用频率单位赫兹(Hz)来 表示带宽.传输数字信号的 传输介质则使用比特率 (bps)作为带宽的量度。
比特率反映了一个数据传输系统每秒内所传送的信息量的大小。
2、 信息交换方式 传统电话
IP 电话
采用技 电路交换

分组交换
原理
预先分配传输带宽。用户在开 将用户要传送的信息分割为
始通话之前,先要申请建立一 若干个分组(packet),以
条从发端到收端的物理通路。 “存储——转发”的形式,
只有物理通路建立之后,双方 每个分组中有一个分组头,
才能互相通话。在通话的全部 含有可供选路的信息和其他
时间里,用户始终占用端到端 控制信息。
的固定传输带宽。

线路利用率低,专线专用,费 延时短,线路利用率高,费
优缺点
用较高。
用低,但话音质量低。
第四课 网络协议
【教材分析】
“第四节 网络协议”内容是讲述网络协议的基本概念。本节内容的安排是通过任务驱动 和学生交流来完成学习任务。物理上的连接不足以让网络能相互通信交流,让学生动手安 装网络协议,更好地把网络协议的概念呈现在学生面前。解释如何把复杂问题分层分解的 思想与方法是通过让学生了解寄信的过程,在交流和讨论过程中认识分层思想的好处。 OSI 层次模型的内容设计并没有像传统教材那样逐一介绍其各层的功能,而把重点放在让 学生了解为什么要分层及分层的好处是什么。通过 OSI/RM 与 TCP/IP 协议的比较,可以让 学生学会进行知识迁移,掌握新的知识。
【涉及课标】
1、理解网络协议的基本概念;
2、能描述网络的开放系统互联协议分层模型的基本思想;
3、能描述因特网 TCP/IP 协议的基本概念、思想与功能。
4、能描述OSI模型分层模型的基本思想。
【教学课时】
1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与网络协议安装相关的硬件知识,认识采用连网设备,能够判断“网卡”是否已经正 确安装;

过程与方法: 掌握安装网络通信协议软件的方法,能够了解网络协议的基本参数。对 TCP/IP 协议的配 置参数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通过模仿教师操作,学会进行结果验证。 【教学重点】 了解与网络协议安装相关的硬件知识,认识采用连网设备,能够判断“网卡”是否已经正 确安装;(2)掌握安装网络通信协议软件的方法。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演示法 【教学准备】 教师提前准备演示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同学们,我们在前面学习过网络的定义,学习了网络由三个组成部分下面我找 个同学回答一下网络的组成部分
网络由计算机、传输介质和通信设备、网络软件(主要是指网络协议),下面我们一起来 认识一个网络协议。 一、网络协议 打电话的过程,拿起电话听一下有没有拨号音,可果有再拨号。当听到对方的铃声后,等 候对方拿起话机。双方开始通话,双方都会约定使用同一种语言。我们都得服从这样的一 个通话规则,否则双方无法通话。

协议:通信双方所共同遵循的规则。
同样,在网络上的计算机之间,通信设备之间,计算机与通信设备之间交换信息也要有一 些规定和约定,这就是网络协议。
在网络组建过程中,具体选择哪一种网络通信协议,主要取决于网络的规模、网络的兼容 性和和网络的管理等几个方面。在局域网中一般采取 NETBEUI,IPX/SPX 和 TCP/IP 三种协 议。这三种协议的特点详见课本 P21 表 1-6
二、安装网络协议软件
现在网络教室中能够使用计算机网络实现共享,就是因为计算机中已经安装并配置好了网 络协议。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是如何安装网络协议,让计算机能够真正“对话”。
三、网络协议 OSI 模型
1、分层体系结构
对一复杂问题的解决与分析,可以采用一种分层的思想方法来解决。在计算机网络协议的 设计中,就采用了这种分层设计的思想。前面所述的三种协议都是一种分层的体系结构, 不同协议的分层结构是不同的,每种协议都会有独特的层次结构和组织方式,是由各自的 生产厂商自行定义的。
2、OSI 层次模型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的规模与数量都得到了迅猛增长,但是许多 网络都是基于不同的硬件和软件实现的,这使得它们之间不兼容,而且很难在不同标准的 网络之间进行通信。为了解决不同标准的网络之间进行通信的问题,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研究提出了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简称 OSI 层次模型)
四、TCP/IP 协议简介
TCP/IP 协议,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网络协议,它是计算机世界里的一个通用协议,在 OSI 参考模型出现前 10 年就存在了,实际上是许多协议的总称,包括 TCP 和 IP 协议及其他 100 多个协议。

TCP/IP 协议是一种分层的体系结构,分为四个层,分别为应用层,传输层,网际层,网 络接口层。
练习:
练习(1)中,假设学生作为网络生产厂商是否愿意采用 OSI 参考模型作为产品开发的模 型。
问题的提出实质上是要我们在关注 OSI 分层模型体系的优点的同时,能够认识到其不足, 养成辩证的思维方式。作为一个国际标准,要满足所有用户的要求,其开发周期势必很 长,并且完成的结果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有许多地方式是复杂且不必要的,最终 OSI 标准 未能普及。但网络生产厂商会在设计自己的产品时与 OSI 分层模型联系起来,以它作为思 考的出发点。
练习(3)“从分层结构图看,TCP/IP 体系结构模型比 OSI 分层参考模型简单”,这种描 述是不对的。从分层的数量上看,TCP/IP 体系结构模型的确比 OSI 分层参考模型少,但 作为一个协议体系,不能从分层的数量多少说明其系统的复杂性。在实际开发过程中,由 于 OSI 模型的分层较多,对于各层功能的定义相对比 TCP/IP 分层要精确,在设计与实现 过程中会容易。TCP/IP 的网络接口层,要适应用不同的子网体系结构,消除不同子网体 系差异,它的设计与实现是相对复杂的。最后,TCP/IP 协议体系比 OSI 分层参考模型早 十年推出并应用,OSI 分层参考模型是在参考了 TCP/IP 协议的分层思想后,对其各层功 能再进行细化的定义。因此,原命题的结论是不对的。
第五课 组建局域网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双绞线的标准线序(对等线与交叉线),并尝试交叉线的制作。
(2)熟悉网卡,知道网卡的用途,并尝试进行安装。
(3)理解网络组建的所需要的硬件设备以及网络协议的配置。

(4)学会简单对等网的组建。 2、过程与方法: (1)能运用多种方法对网络进行测试。 (2)经历对等网组建的过程,理解组网的基本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建立对等网,加深对网络的认识。 (2)通过对等网络的组建,能够关注家庭、学校、社会上网络的情况。 (3)在组网的过程中,加强与他人讨论和交流的能力。 (4)通过对等网络的组建,提高学生在网络组建方面的自我效能感。 【学习重点】 1、 双绞线的制作 2、 网络的配置 3、 网络组建的基本思想。 【学习难点】 1、 对等线与交叉线之间的区别与制作方式 2、 网络的配置和测试 【教学策略】 1.任务探究法 2.小组学习:每 4 个学生为一组,每组一台计算机,学生们要合作安装网卡,进行网络 的设置,然后小组中制作一条交叉线,最后能做到组间互相访问。

3.反思学习:在学习和制作的过程中,不断反思,提高学生的元认知水平 【教学课时】 2 学时 【教学资源】 1、 能够连通互联网的多媒体电脑室。 2、 实验室,内有已经安装 Windows 操作系统的带网卡的计算机 16 台、RJ45 接头(水 晶头)若干、网线若干(包括部分已经钳制好的交叉线),网线钳 28 个、网线测量仪 14 个、交换机 4 台 3、 教师预先编写好的学生组网活动手册每人一份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创设情景,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3 分钟) 问题:“小明家新买了一台电脑,他的旧电脑还运行着 windows me,现在希望把原来电 脑里的大约 20G 的数据复制到新电脑里,请同学们帮他想一想,有些什么好办法?”听取 学生列举方案,并提出:“如果使用对等网的连接 学生列举方案: 1、硬盘对拷 2、双机互连,通过局域网共享数据

…… 提出问题,引出对等网络的组建的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兴趣
2.上网搜索了解双机互连的各种方法。(7 分钟) 提出问题:1、什么是对等网;2、对等网的连接方式有哪几种;3、分别需要哪些设备? 学生分组(4 个人一组),带着问题上网寻找小型网络的组建方案,并将其填写在学生
活动手册上,组内讨论。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通过网络探究双机直连的对等网网络组建的多种方案。
3.确定网络连接的方案(3 分钟) 教师总结,并确定实验方案 1.双机通过网线直接连接;2.通过交换机/集线器实现网
络的连接 学生发言,选择一种组网方案,并说明该组网方案需要哪些设备 确定组网的方案
4.了解网线制作的方法(5 分钟) 问题:“双绞线的标准线序有哪些双绞线的连接线序有哪些” 学生上网查找并把网线制作的线序标准填写在学生活动手册上。知道双绞线的两种连接
线序,了解双绞线的标准线序,并了解双绞线的两种连接线序(T568A 和 T568B),为网 线的制作做好准备 5.网线钳的使用,及交叉线的制作(10 分钟)
1.引导学生探讨不同线序的不同用途。 2.教师示范网线钳的使用,并提示交叉线制作中的注意事项
学生讨论不同线序的网线的不同用途,知道两机直接使用的是交叉线。

在教师的指导下探究学习交叉线的制作。
6.网络的配置(5 分钟)
需要进行哪些方面的配置
探究网络的配置
对网络的配置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7.网络的测试(7 分钟)
1.问题:
l
网卡是否正常工作,如何判断?
l
如何判断网线是否正常
l
网络连通的多种判断方法
l
网络不同可能存在的问题
2.请学生讨论
3.教师小结
1.学生带着问题上网搜索,并在小组内部讨论
2.同学间分享
3.听取教师的总结,
网络的测试是一个较难的工作,而且互联网上也不可能把所有的情况列举,因而教师通 过这个环节,把网络配置及网络测试的相关的注意事项告诉学生。
8.试验一:双机直连(具体见流程图)(33 分钟)
任务一:网卡的安装

教师观察学生的操作,及时发现问题,并指导学生正确操作。 认识网卡,并安装硬件和软件 把组网过程分为四个任务,学生组内再进行分工合作,完成任务以后组内进行交流学 习。引导学生间通过组内合作,组间交流,学生提高学生的交流和协作的能力。同时学生 在实际的操作中发现问题,并不断通过反思学习来解决问题。 任务二:网线的制作 制作用于双机直连的交叉线 任务三:网络的连接配置,以及网络的测试 网络的配置,需要组间的协调 任务四:实现数据共享 共享数据并进行数据的传输 实验二:多台计算机间通过集线器/交换机连接 学生把网线接到交换机上,并进行网络配置。 让提前完成任务的小组进行实验二的操作。 9 交流和总结(7 分钟) 1.请学生交流组网的体会。 2.对本课进行总结。 1.部分学生与全班分享一下自己在组建网络过程中的体会。 2 听教师总评。 通过学生的自评,交流中初步学习使用反思学习的方法。

课外拓展 小明打算通过宽带连接到互联网,请你帮他想一想,如何使小明的这两台计算机同时连
到互联网,有哪些解决方案? 有兴趣有条件的学生在课外研究 让学生把知识应用于实际 第六课 接入因特网
学习目标: 1、 了解因特网的各种接入方式 2、 掌握 ADSL 虚拟拨号上网的软、硬件配置安装 3、 了解因特网上的服务组织 教学重点、难点: ADSL 上网的安装配置 教学过程: 一、因特网的接入方式 1、拨号接入: 普通 Modem 拨号接入、ISDN 拨号接入、ADSL 虚拟拨号接入 2、专线接入 Cable Modem 接入、DDN 专线接入、光纤接入

3、局域网接入 4、无线接入 二、ADSL 虚拟拨号配置 1、ADSL 硬件安装 2、网卡、网卡驱动程序、TCP/IP 网络协议的安装 3、ADSL 虚拟拨号软件(PPPoE 拨号程序)的安装
WinXP 已自带 PPPoE 软件 二、 因特网上的服务组织 ISP:因特网服务供应商,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ICP:因特网内容提供商,Internet Content Provider。如新浪、搜狐等网站。 ASP:网络应用服务商,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主要为企业、事业单位进行信 息化建设,开展电子商务提供各种基于因特网的应用服务,如主机租用、托管、应用系统 (邮件,电子商务平台)服务。 教学反思:
第七课 IP 地址及其管理 学习目标: 1、 掌握 IP 地址的分类、格式及子网掩码的作用

2、 掌握域名的组成和格式、域名系统的作用 3、 了解客户机域名服务器设置及互联网域名管理 教学重点、难点: 会区别 IP 地址类别,会判断 IP 格式正确与否,会判断网络号和主机号 教学过程: 一、IP 地址及其管理 1、 IP 地址:
采用 TCP/IP 协议接入因特网,为了使网上的每一台主机都能够和其他计算机通信, 需要有一个全球都接受的方法来标识网上的计算机。因特网上的每台主机都分配了一个唯 一的地址,称为互联网地址(Internet address)或 IP 地址(IP address),该地址用 在所有与该主机的通信中。 1、 IP 格式: 2、 IP 地址是由四个用小数点隔开的十进制整数组成的。实际上,一个 IP 地址是一个
32 位的二进制数。每 8 个位可以用一个十进制整数数字来表示,以简化人们的记 忆。 例如:某学校网络中的一台计算机 IP 地址为 4,则对应的二进制表示: 4、IP 地址分类
第八课、网络域名及其管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