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有理数乘除法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乘除法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乘除法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乘除法

————————————————————————————————作者:————————————————————————————————日期:

?

初中数学-有理数的加减法(基础)

初中数学-有理数的加减法(基础) 【学习目标】 1.掌握有理数加法的意义,法则及运算律,并会使用运算律简算; 2.掌握有理数减法的法则和运算技巧,认识减法与加法的内在联系; 3.熟练将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运算,理解运算符号和性质符号的意义,运用加法运算律合理简 算,并会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要点梳理】 要点一、有理数的加法 1.定义:把两个有理数合成一个有理数的运算叫作有理数的加法. 2.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要点诠释:利用法则进行加法运算的步骤: (1)判断两个加数的符号是同号、异号,还是有一个加数为零,以此来选择用哪条法则. (2)确定和的符号(是“+”还是“-”). (3)求各加数的绝对值,并确定和的绝对值(加数的绝对值是相加还是相减). 3.有理数加法运算律 加法交换律 文字语言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符号语言 a+b =b+a 加法结合律 文字语言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符号语言 (a+b )+c =a+(b+c ) 要点诠释:交换加数的位置时,不要忘记符号. 【高清课堂:有理数的加减 382681 有理数的减法】 要点二、有理数的减法 1.定义: 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例如:(-5)+?=7,求?,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要点诠释:(1)任意两个数都可以进行减法运算. (2) 几个有理数相减,差仍为有理数,差由两部分组成:①性质符号;②数字即数的绝对值. 2.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即有:()a b a b -=+-. 要点诠释: 将减法转化为加法时,注意同时进行的两变,一变是减法变加法;二变是把减数变为它的相反数”.如: 要点三、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 将加减法统一成加法运算,适当应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计算.

初一数学有理数乘除法练习题

4、一个有理数与其相反数的积( ) 1.4.1有理数乘法(1) 随堂检测 1、填空: (1) 5 X( -4) = —; ( 2)(-6 )X 4= —; ( 3) 4 3 1 (4) (-5 ) X 0 = —; (5) - ( 3) ___________ ; (6)(-) 9 2 6 1 (7)(-3 )X (-) 3 2、填空: (1) _______________ -7的倒数是 _______ ,它的相反数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的绝对值是. 2 (2) 2-的倒数是 ______ ,-2.5的倒数是 ________ ; 5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倒数等于它本身的有理数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计算: 7 2 (2) (-6) X 5 X ( ^)-; 5 8 (3 )(-4 )X 7 X(-1 )X( -0.25 );( 4)(存亦( 1 - 4 X.7 5 (1) (2) 4 X \7

A 、符号必定为正 B 、符号必定为负 C 、一定不大于零 D 、一定不小于 零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典例分析 1 4 计算(3—) ( 2_) 4 5 分析:在运算过程中常出现以下两种错误: ①确定积得符号时,常常与加法法则 ②把乘法法则和加法法则混淆,错误地写成 1 4 14 1 (3—) (2—) ( 3) ( 2)(——)6-。为了避免类似的错误,需先把假分数 4 5 4 5 5 化成带分数,然后再按照乘法法则进行运算。 课下作业 拓展提高 2 1、-的倒数的相反数是 ________ 3 2、已知两个有理数a,b ,如果ab v 0,且a+b v 0,那么( A 、任何有理数都有倒数 B 、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积为1 C 、互为倒数的两个数同号 D 、1和-1互为负倒数 中的和的符号规律相互混淆,错误地写成 1 4 13 (迄)(气)(匸) 14 (孑 91 10 ; 13 14 9 1 4 5 10 1 4 解: ( 3_) ( 2_) 4 5

有理数的乘除法测试题一

有理数的乘除法测试题一 班级 姓名 总分 一、选择题(每个3分、共30分) 1. 下列运算有错误的是( ) A.13÷(-3)=3×(-3) B. 1(5)5(2)2?? -÷-=-?- ??? C.8-(-2)=8+2 D.2-7=(+2)+(-7) 2. 下列运算结果不一定为负数的是( ) A.异号两数相乘 B.异号两数相除 C.异号两数相加 D.奇数个负因数的乘积 3. 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113422? ???---= ? ?????; B.0-2=-2; C.34143?? ?-= ??? ; D.(-2)÷(-4)=2 4.下列运算有错误的是( ) A. 13÷(-3)=3×(-3) B. 1(5)5(2)2?? -÷-=-?- ??? C.8-(-2)=8+2 D.2-7=(+2)+(-7) 5.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113422? ???---= ? ?????; B.0-2=-2; C. 34143?? ?-= ??? ; D.(-2)÷(-4)=2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负数没有倒数 B. 正数的倒数比自身小 C. 任何有理数都有倒数 D. -1的倒数是-1 7. 关于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0有相反数 B. 0有绝对值 C. 0有倒数 D. 0是绝对值和相反数相等的数 8.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互为相反数的绝对值相等 B. 互为相反数的和是0 C. 互为相反数如果有商,那么商一定是-1 D. 互为相反数的积是1 9. 下列运算结果不一定为负数的是( ) A. 异号两数相乘 B. 异号两数相除 C. 异号两数相加 D. 奇数个负因数的乘积 10. 实数b a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0 b a + B 、0 b a - C 、0 b a ? D 、0 b a 二、填空(每个3分、共15分) 11、除以一个数,等于____________ 12、在下列算式的括号内填上适当的数。 (1)()-÷=-48( ), (2)()()-÷=1456 13、-2的倒数是 ;-0.2的倒数是 ,负倒数是 。 14. 被除数是 ,除数是 的倒数,则商是 。 15. 若 , ,0

初一数学有理数乘除法练习题

1.4.1有理数乘法(1) 随堂检测 1、 填空: (1)5×(-4)= ___;(2)(-6)×4= ___;(3)(-7)×(-1)= ___; (4)(-5)×0 =___; (5)=-?)23(94___;(6)=-?-)3 2()61( ___; (7)(-3)×=-)3 1( 2、填空: (1)-7的倒数是___,它的相反数是___,它的绝对值是___; (2)5 22-的倒数是___,的倒数是___; (3)倒数等于它本身的有理数是___。 3、计算: (1))32()109(45)2(-?-??-; (2)(-6)×5×7 2)67(?-; (3)(-4)×7×(-1)×();(4)41)23(158)245(?-??- 4、一个有理数与其相反数的积( ) A 、符号必定为正 B 、符号必定为负 C 、一定不大于零 D 、一定不小于零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任何有理数都有倒数 B 、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积为1 C 、互为倒数的两个数同号 D 、1和-1互为负倒数 拓展提高 1、3 2- 的倒数的相反数是___。

2、已知两个有理数a,b ,如果ab <0,且a+b <0,那么( ) A 、a >0,b >0 B 、a <0,b >0 C 、a,b 异号 D 、a,b 异号,且负数的绝对值较大 3、计算: (1))5(252449 -?; (2)12 5)5.2()2.7()8(?-?-?-; (3)6.190)1.8(8.7-??-?-; (4))251(4)5(25.0- ??-?--。 4、计算:(1))8141121()8(+-?-; (2))48()6143361121(-?-+--。 5、计算:(1))543()411(-?- (2)34.07 5)13(317234.03213?--?+?-?- 6、已知,032=-++y x 求xy y x 43 5212+--的值。

有理数的乘除法测试题1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一个有理数与它的相反数之积() A.符号必定为正 B.符号必定为负 C.一定不大于零 D.一定不小于零 2. 下列各对数中,互为倒数的是() A.- 3 1 和3 B.-1和1 和0 D.-1 3 1 和- 4 3 3.计算4×(—2)的结果是() B-6 D. -8 4.几个非0有理数相乘,积的符号() A.由因数的个数决定 B.由正因数的个数决定 C.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 D.由负因数的大小决定 5.如果a+b<0,且ab<0,则() >0,b>0 、b异号且负数的绝对值大 <0,b<0 D. a、b异号且正数的绝对值大 6.若m<0,则 | |m m 等于() B.±1 C.–1 D.以上答案都不对 7. 下面结论正确的个数有( ) ①若一个负数比它的倒数大,这个负数的范围在-1与0之间 ②若两数和为正,这两数商为负,则这两个数异号,且负数的绝对值较小 ③0除以任何数都得0 ④任何整数都大于它的倒数 个个个个 8. 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若b a,异号,则b a?<0, b a <0 B、若b a,同号,则b a?>0, b a >0 C、 b a b a b a - = - = - D、 b a b a - = - - 9.已知a,b两数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如图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b <0 -a>0 +b>0 10.下列运算错误的是() A. 3 1 ÷(–3)=3×(–3) B. –5÷(– 2 1 )=–5×(–2) ÷(–2)= –8× 2 1 ÷(–3)=0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 11.(-5)×(-5)÷(-5)× 5 1 =__________. 12. 用“”、“”定义新运算:对于任意实数a,b,都有a b=a和a b=b,例如32=3,32=2, 则()()=________. 13.相反数是它本身的数是___________,倒数是它本身的数是_____________. 14.若︱2x+6︱+︱3-y︱=0,则 x y =________。 15. 3 2 -的倒数是___。 16. .用“<”或“>”或“=”填空: (1)(- 3 1 )÷(- 4 1 )÷(- 5 1 ) 0;(2)(- 2 1 )÷ 3 1 ÷(- 4 1 )___________0; (3)0÷(-5)÷(-7)___________0. 17.在-6,-5,-1,3,4,7中任取三个数相乘,所得的最小的是__________,最大的是 __________。 18. 计算(1)(-21)÷(-7)=__________。(2)(-32)÷(+4)=__________。 (3)(- 2 1 + 3 1 )×24=__________ 三.计算题(每题4分,共20分) 19.(1)125×(-32)×(-25)(2)(- 4 1 + 6 1 - 8 1 + 12 1 )×(-24) (3)×(-9)+(-×9-(-)×9 (4)-2÷(- 7 3 )× 7 4 ÷(- 3 8 )(5))5 ( ] 24 ) 4 3 6 1 8 3 ( 24 1 1[- ÷ ? - + -

有理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基础试题(含答案)

数 学 练 习(一) 〔有理数加减法运算练习〕 一、加减法法则、运算律的复习。 A .△同号两数相加,取___相同的符号_______________,并把__绝对值相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9) 2、85+(+15) -12 100 3、(–36 1)+(–33 2) 4、(–3.5)+(–5 3 2) -66 5 -96 1 △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_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用________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互为__________________的两个数相加得0。 1、(–45) +(+23) 2、(–1.35)+6.35 5 -22 3、41 2+(–2.25) 4、(–9)+7 -2 △ 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___这个数__________。 1、(–9)+ 0=___-9___________; 2、0 +(+15)=____15_________。 B .加法交换律:a + b = ____b+a_______ 加法结合律:(a + b) + c = ____a+(b+c)___________ 1、(–1.76)+(–19.15)+ (–8.24) 2、23+(–17)+(+7)+(–13) -29.15 0 3、(+ 341)+(–253)+ 543+(–852) 4、52+112+(–5 2 ) -2 11 2 C .有理数的减法可以转化为__正数___来进行,转化的“桥梁”是____(正号可以省略)或是(有理数减法法 则)。 _____。

有理数的乘除法练习题

一、选择 1.如果两个有理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在原点的同侧,那么这两个有理数的积( ) A.一定为正 B.一定为负 C.为零 D. 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 2.若干个不等于0的有理数相乘,积的符号( ) A.由因数的个数决定 B.由正因数的个数决定 C.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 D.由负因数和正因数个数的差为决定 3.下列运算结果为负值的是( ) A.(-7)×(-6) B.(-6)+(-4); C.0×(-2)(-3) D.(-7)-(-15) 4.下列运算错误的是( ) A.(-2)×(-3)=6 B. 1 (6)3 2 ?? -?-=- ? ?? C.(-5)×(-2)×(-4)=-40 D.(-3)×(-2)×(-4)=-24 5.若两个有理数的和与它们的积都是正数,则这两个数( ) A.都是正数 B.是符号相同的非零数 C.都是负数 D.都是非负数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负数没有倒数 B.正数的倒数比自身小 C.任何有理数都有倒数 D.-1的倒数是-1 7.关于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0有相反数 B.0有绝对值 C.0有倒数 D.0是绝对值和相反数都相等的数 8.下列运算结果不一定为负数的是( ) A.异号两数相乘 B.异号两数相除 C.异号两数相加 D.奇数个负因数的乘积 9.下列运算有错误的是( ) A.1 3 ÷(-3)=3×(-3) B. 1 (5)5(2) 2 ?? -÷-=-?- ? ?? C.8-(-2)=8+2 D.2-7=(+2)+(-7) 10.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11 34 22 ???? ---= ? ? ???? ; B.0-2=-2; C. 34 1 43 ?? ?-= ? ?? ; D.(-2)÷(-4)=2 二、填空 1.如果两个有理数的积是正的,那么这两个因数的符号一定______. 2.如果两个有理数的积是负的,那么这两个因数的符号一定_______. 3.奇数个负数相乘,结果的符号是_______. 4.偶数个负数相乘,结果的符号是_______. 5.如果41 0,0 a b >>,那么 a b _____0.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有理数乘除法练习题及答案

第1课时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1.下列各组数中互为倒数的是( ) A .4和-4 B .-3和13 C .-2和-1 2 D .0和0 2.与-2的乘积为1的数是( ) A .2 B .-2 C.12 D .-1 2 3.下列算式中,积为正数的是( ) A .-2×5 B .-6×(-2) C .0×(-1) D .5×(-3) 4.-1 2的倒数的相反数等于( ) A .-2 B.12 C .-1 2 D .2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一个数同0相乘,仍得0 B .一个数同1相乘,仍得原数 C .一个数同-1相乘得原数的相反数 D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积是1 6.对于式子-(-8),有以下理解: (1)可表示-8的相反数; (2)可表示-1与-8的乘积; (3)可表示-8的绝对值; (4)运算结果等于8.

其中理解错误的个数是( )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7.用字母表示有理数乘法的符号法则. (1)若a >0,b >0,则ab ____0,若a >0,b <0,则ab ____0; (2)若a <0,b >0,则ab ____0,若a <0,b <0,则ab ____0; (3)若a >0,b =0,则ab ____0. 8.计算下列各题: (1)(-35)×(-1); (2)(-15)×24; (3)-4.8×(-45); (4)? ????-119×(-0.6). 9.计算: (1)(-5)×(-6)-8×(-1.25); (2)? ????-32×16+? ????-35×? ?? ??-53. 10.已知实数a ,b 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如图所示,则下列式子正确的是( )

七年级上册数学《有理数的乘除法》练习题(含答案)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数学《有理数的乘除法》练习题(含 答案)人教版 要想让自己在考试时取得好成绩,除了上课要认真听讲外还需要课后多做练习,接下来为大家推荐了有理数的乘除法练习题,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一、选择题 1.如果两个有理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在原点的同侧,那么这两个有理数的积( ) A.一定为正 B.一定为负 C.为零 D. 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 2.已知两个有理数a,b,如果ab0,b>0 B、a0 C、a,b异号 D、a,b异号,且负数的绝对值较大 3.下列运算结果为负值的是( ) A.(-7)×(-6) B.6×(-4) C.0×(-2) D.(-7)-(-15) 4 .下列运算错误的是( ) A.(-2)×(-3)=6 B. C.(-5)×2=-10 D.2×(-4)=-8 5.若a+b>0,ab>0,则这两个数( ) A.都是正数 B.是符号相同的非零数 C.都是负数 D.都是非负数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负数没有倒数 B.正数的倒数比自身小 C.任何有理数都有倒数 D.-1的倒数是-1 7.关于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0有相反数 B.0有绝对值 C.0有倒数 D.0是绝对值和相反数都相等的数 8.在-8,5,-5,8这四个数中,任取两个数相乘,所得的积最大的是( ) A.64 B.40 C.-40 D.-64 二、填空 9.-0.2的倒数是 . 10.(-2019)×0= . 11.如果两个有理数的积是正的,那么这两个因数的符号一定______. 12.如果两个有理数的积是负的,那么这两个因数的符号一定_______. 13.-7的倒数是_______. 14.若 >0,则 _______. 15.如果ab=0,那么 . 16.如果5a>0,0.3b0,则 =_____;若a; 17.8; 18.1,-1. 三、解答题 20.

初中数学13《有理数的加减法》教案

有理数的加减法(一) [本节课内容] 1.有理数的加法 2.有理数的加法的运算律 [本节课学习目标] 1、理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2、能够应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将有理数的加法转化为非负数的加减运算. 3、掌握异号两数的加法运算的规律. 4、理解有理数的加法的运算律. 5、能够应用有理数的加法的运算律进行计算. [知识讲解] 一、有理数加法: 正有理数及0的加法运算,小学已经学过,然而实际问题中做加法运算的数有可能超出正数范围.例如,足球循环赛中,可以把进球数记为正数,失球数记为负数,它们的和叫做净胜球数.如果,红队进4个球,失2个球; 蓝队进1个球,失1个球. 于是红队的净胜球数为4+(-2),蓝队的净胜球数为1+(-1). 这里用到正数和负数的加法. 下面借助数轴来讨论有理数的加法. 看下面的问题: 一个物体作左右方向的运动;我们规定向左为负,向右为正,向右运动 5m记作 5m,向左运动 5m记作?5m; 如果物体先向右移动 5m,再向右移动 3m,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什么? 两次运动后物体从起点向右移动了 8m,写成算式就是:5+3 = 8 如果物体先向左运动 5m,再向左运动 3m,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什么? 两次运动后物体从起点向左运动了 8m,写成算式就是(?5) + (?3) = ?8 如果物体先向右运动 5m,再向左运动 3m,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什么? 两次运动后物体从起点向右运动了 2m,写成算式就是5+(?3) = 2

探究 这三种情况运动结果的算式如下: 3+(—5)=—2; 5+(—5)= 0; (—5)+5= 0. 如果物体第1秒向可(或向左)走 5m,第二秒原地不动,两秒后物体从起点向右(或向左)运动了 5m.写成算式 就是5+0=5 或(—5)+0=—5. 你能从以上7个算式中发现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法则吗? 有理数加法法则: ①同号的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②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 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零. ③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例题 例1、计算 (-3)+(-9); (2)(-4.7)+3.9. 分析:解此题要利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解:(1) (-3)+(-9)=-(3+9)=-12 (2) (-4.7)+3·9=-(4.7-3.9)=-0.8. 例2 足球循环赛中,红队胜黄队4:1,黄队胜蓝队1:0,蓝队胜红队1:0,计算各队的净胜球数.

初一数学有理数加减法练习题及答案_题型归纳

初一数学有理数加减法练习题及答案_题型归纳 一、教学内容: 有理数的加减 1. 理解有理数的加减法法则以及减法与加法的转换关系; 2. 会用有理数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二、知识要点: 1. 有理数加法的意义 (1)在小学我们学过,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加法,数的范围扩大到有理数后,有理数的加法所表示的意义仍然是这种运算. (2)两个有理数相加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两个正数相加;②两个负数相加;③异号两数相加;④正数或负数或零与零相加.(3)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相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注意:①有理数的加法和小学学过的加法有很大的区别,小学学习的加法都是非负数,不考虑符号,而有理数的加法涉及运算结果的符号;②有理数的加法在进行运算时,首先要判断两个加数的符号,是同号还是异号?是否有零?接下来确定用法则中的哪一条;③法则中,都是先强调符号,后计算绝对值,在应用法则的过程中一定要“先算符号”,“再算绝对值”. 2. 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1)加法交换律:a+b=b+a; (2)加法结合律:(a+b)+c=a+(b+c). 根据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进行有理数的运算时,可以任意交换加数的位置,也可以先把其中的几个数加起来,利用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可使运算简便. 3. 有理数减法的意义 (1)有理数的减法的意义与小学学过的减法的意义相同.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2)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4.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对于加减混合运算,可以根据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将加减混合运算转化为有理数的加法运算。然后可以运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简化运算。 三、重点难点: 重点:①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和减法法则;②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难点:①异号两个有理数的加法法则;②将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的过程.(这一过程中要同时改变两个符号:一个是运算符号由“-”变为“+”;另一个是减数的性质符号,变为原来的相反数)

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练习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 下面等式错误的是( ) A. 2 1-3 1-5 1=2 1-(3 1+5 1) B.-5+2+4=4-(5+2) C.(+3)-(-2)+(-1)=3+2-1 D. 2-3-4=-(-2)-(+3)+(-4) 2.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 3 1×3=1 B. |- 7 1|× 7 1=- 49 1 C. - 1乘以一个数得到这个数的相反数 D. 几个有理数相乘,同号得正 3. 若两个有理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分别在原点的两侧,那么这两个数相乘的积( ). A. 一定是正数 B. 一定是负数 C. 等于零 D. 正、负数不确定 ﹡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任何有理数都有倒数 B. 互为倒数的两数的积等于1 C. 互为倒数的两数符号相同 D. 1和其本身互为倒数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任何一个不为1的正数都大于它的倒数 B. 倒数等于它本身的数是1 C. 正数的倒数是负数 D. 一个数的倒数可能比本数大,可能比本数小,也可能与本数相等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3 8 的相反数是 825 ,倒数是13 8 B. 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相反数 C. 除以一个数(不为零),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D. 负数没有倒数 ﹡7. 点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A 与B 所表示的两个数的积( ). A. 一定是正数 B. 一定是负数 C. 等于零 D. 正、负数不确定 ﹡8. 如果一个数的绝对值与这个数的商等于-1,则这个数是( ) A. 正数 B. 负数 C. 非正 D. 非负 ﹡9. |x|=1,则x 与-3的积为( ) A. 2 B. -3 C. 3或-3 D. 3 ﹡﹡10. 若m 、n 互为相反数,则( ) A. mn<0 B. mn>0 C. mn ≤0 D. mn ≥0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4分) 11. 已知:上周股市收盘指数是1419点,本周收盘涨跌如下:(正数表示涨,负数表示跌):-48,-1,+15,-3,+39,则本周最高点是 ,最低点是 . ﹡12. 已知a 、b 互为相反数,c 是绝对值最小的数,d 是负整数中最大的数,则a+b+c -d=_____. ﹡13. 在等式3 ×□-2×□=15的两个方格内分别填入一个数,使这两个数是互为相反数且等式成立. 则第一个方格内的数是________________.

有理数加减法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要说课的课题是有理数的加减法,属课前说课。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本节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这一节课是本册书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我打算分四课时完成,去括号、加法计算、减法计算、加减法混合计算。下面我就从以下六个方面——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及关键、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的设计向大家介绍一下我对本小节的理解与设计。 一、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 在分析新数学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确定了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首先来看一下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有理数的加减法在整个知识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很重要的。它是整个初中代数的一个基础,它直接关系到有理数运算、实数运算、代数式运算、解方程、、研究函数等内容的学习。初中阶段要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让学生根据一些现实模型,把它转化成数学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增强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就第一章而言,有理数的加减法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在有理数范围内进行的各种运算:加、减法可以统一成为加法,乘法、除法和乘方可以统一成乘法,因此加法和乘法的运算是本章的关键,而加法又是学生接触的第一种有理数运算,学生能否接受和形成在有理数范围内进行的各种运算的思考方式(确定结果的符号和绝对值),关键是这一节的学习。 数学思想方法分析:作为一名数学老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给学生数学思想、数学意识,因此本节课在教学中力图向学生渗透的德育目标是:(1)渗透由特殊到一般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2)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品质。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上述对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及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了解代数和的概念,理解有理数加减法可以互相转化,会进行加减混合运算; 2. 通过学习理解加减法运算,都可以统一成加法运算,继续渗透数学的转化思想; 3.通过加法运算练习,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三、教学建议 (一)重点、难点分析 本小节的重点是依据运算法则和运算律准确迅速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难点是省略符号与括号的代数和的计算. 由于减法运算可以转化为加法运算,所以加减混合运算实际上就是有理数的加法运算。了解运算符号和性质符号之间的关系,把任何一个含有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算式都看成和式,就可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计算.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数学有理数乘除及混合运算总结归纳及练习

专题二:有理数及其运算二 有理数的加法 加法法则:1.同号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何为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运算律:交换律:a+b=b+a 结合律:(a+b )+c=a+(b+c ) 有理数的减法 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如:3-5=3+(-5) 将减法转化成加法时,注意两变:一是减号变加号,二是减数变为其相反数。 有理数的乘法 有理数乘法法则: ①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绝对值相乘。②任何数与0相乘,积仍为0。 ※如果两个数互为倒数,则它们的乘积为1。 ※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在有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有理数乘法运算步骤:①先确定积的符号;②求出各因数的绝对值的积。 3、乘积为1的两个有理数互为倒数。注意: ①零没有倒数 ②求分数的倒数,就是把分数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一个带分数要先化成假分数。 ③正数的倒数是正数,负数的倒数是负数。 有理数的除法 有理数除法法则: ①两个有理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②0除以任何非0的数都得0。0不可作为除数,否则无意义。 有理数的乘方 ※注意:①一个数可以看作是本身的一次方,如5=51; ※6、乘方的运算性质: ①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②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③任何数的偶数次幂都是非负数; ④1的任何次幂都得1,0的任何次幂都得0; ⑤-1的偶次幂得1;-1的奇次幂得-1; ⑥在运算过程中,首先要确定幂的符号,然后再计算幂的绝对值。 有理数混合运算法则:①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 ②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 有理数的乘除法 一、填空题 1.两个数相乘,同号得___________,异号得_________,并把_________相乘; 2.一个数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则这个数是_________; 3.若干个有理数相乘,其积是负数,则积中负因数的个数是_________数. 4.0.25的倒数是___________-,-0.125的倒数是________,_________的倒数是 ; 5.倒数与本身相等的数有____________. 二、解答题 =???? a n a a a a 个n a 指数 底数

有理数加减法知识点归纳

一、有理数的加法 1、两个有理数相加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两个正数相加;②两个负数相加; ③异号两数相加;④正数或负数或零与零相加。 2、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注: ①有理数的加法和小学学过的加法有很大的区别,小学学习的加法都是非负数,不考虑符号,而有理数的加法涉及运算结果的符号; ②有理数的加法在进行运算时,首先要判断两个加数的符号,是同号还是异号?是否有零?接下来确定用法则中的哪一条; ③法则中,都是先强调符号,后计算绝对值,在应用法则的过程中一定要“先算符号”,“再算绝对值”。 3、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1)加法交换律:a+b=b+a; (2)加法结合律:(a+b)+c=a+(b+c)。 根据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进行有理数的运算时,可以任意交换加数的位置,也可以先把其中的几个数加起来,利用有理数的加法运

算律,可使运算简便。 4、有理数减法的意义 有理数的减法的意义与小学学过的减法的意义相同。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5、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设,则, . 因此,.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例5、计算 (1);(2); (3);(4). [分析]根据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先定符号,再算绝对值. 解:(1)原式=; (2)原式; (3)原式;

(4)原式. 例6、计算: (1); (2); (3). [分析]适当运用运算律. 解:(1)原式 (2)原式 (3)原式 [小结](1)尽量把正数分成一组,负数分成一组分别计算; (2)遇到分数运算时,尽量把异通分的分为一组.

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乘除法同步练习题

七年级数学上册同步练习题 1.4.1——1.4.2 有理数的乘除法 一、填空题 1.两个非零有理数相乘,同号得_____,异号得_____. 2.零与任意负数的乘积得_____. 3.计算: (1)(-4)×15×(-5 3 )=_____ (2)(-54)×21×74×(-8 35 )=_____ 4.两数相除同号_____,异号_____. 5.一个数的倒数是它本身,这个数是_____. 6.非零有理数与其倒数的相反数的乘积为_____. 7.几个不等于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______的个数决定. 8.自然数中,若两数之和为奇数,则这两个数_____. 9.若两个自然数之积为偶数,则这两个数_____. 10.若一个数的绝对值等于3,则这个数为______. 11.如果a >0,b >0,c <0,d <0,则: a ·b ·c ·d ____0 b a +d c ____0 c a +d b ____0 (填写“>”或“<”号) 12.某学习小组,共有四名同学,在一次考试中所得分数为83.5、82、81.5、73,则这四名同学的平均分为_____,最低分比平均分低了______分. 二、选择题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几个有理数相乘,当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 B .几个有理数相乘,当正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 C .几个有理数相乘,当积为负数时,负因数有奇数个 D .几个有理数相乘,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负

14.如果两数之和等于零,且这两个数之积为负数,那么这两个数只能是 [ ] A.两个互为相反数的数 B.符号不同的两个数 C.不为零的两个互为相反数的数 D.不是正数的两个数 15.如果一个数的绝对值与这个数的商等于-1,则这个数是 [ ] A.正数 B.负数 C.非正 D.非负 1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正数的倒数是正数 B.负数的倒数是负数 1 C.任何一个有理数a的倒数等于 a D.乘积为-1的两个有理数互为负倒数 17.如果abcd<0,a+b=0,cd>0,那么这四个数中负因数的个数至少有 [ ]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18.如果两个有理数a、b互为相反数,则a、b一定满足的关系为 [ ] A.a·b=1 B.a·b=-1 C.a+b=0 D.a-b=0 19.设a、b、c为三个有理数,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 ] A.a(b+c)=ab+c B.(a+b)·c=a+b·c C.(a-b)·c=ac+bc D.(a-b)·c=ac-bc

有理数的乘除法测试题

有理数的乘除法测试题 It was last revised on January 2, 2021

《有理数的乘除法》同步测试题 一、选择(20分) 1.如果两个有理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在原点的同侧,那么这两个有理数的积( ) A.一定为正 B.一定为负 C.为零 D. 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 2.若干个不等于0的有理数相乘,积的符号( ) A.由因数的个数决定 B.由正因数的个数决定 C.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 D.由负因数和正因数个数的差为决定 3.下列运算结果为负值的是( ) A.(-7)×(-6) B.(-6)+(-4); ×(-2)(-3) D.(-7)-(-15) 4.下列运算错误的是( ) A.(-2)×(-3)=6 B. 1(6)32?? -?-=- ??? C.(-5)×(-2)×(-4)=-40 D.(-3)×(-2)×(-4)=-24 5.若两个有理数的和与它们的积都是正数,则这两个数( ) A.都是正数 B.是符号相同的非零数 C.都是负数 D.都是非负数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负数没有倒数 B.正数的倒数比自身小 C.任何有理数都有倒数 的倒数是-1 7. 如果abcd <0,a +b =0,cd >0,那么这四个数中负因数的个数至少有( ) 个 个 个 个 8.下列运算结果不一定为负数的是( ) A.异号两数相乘 B.异号两数相除 C.异号两数相加 D.奇数个负 因数的乘积 9.下列运算有错误的是( ) A.1 3 ÷(-3)=3×(-3) B. 1(5)5(2)2?? -÷-=-?- ??? (-2)=8+2 =(+2)+(-7) 10.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113422???? ---= ? ?????; =-2; C.34143?? ?-= ???; D.(-2)÷(-4)=2 二、填空(20分) 11.如果两个有理数的积是正的,那么这两个因数的符号一定______. 12. 绝对值大于3且不大于7的整数有________个,其中最大的是________。 13. 比较大小:--87 3 2 - 4 3 -(填“>”,“=”或“<”)。 14. 设a 是最小的正整数,b 是最大的负整数,c 是绝对值最小的数,则=?-c a b )( . 15.如果410,0a b >>,那么a b _____0. 16.如果5a>0,<0,0.7c<0,那么b ac ____0. 的相反数的倒数是________. 18.若a>0,则a a =_____;若a<0,则 a a =____. 19.一个数的倒数是它本身,这个数是_____ 20.如果a >0,b >0,c <0,d <0,则: a · b · c · d ____0 b a +d c ____0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加减法》教案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第1课时有理数的加法(一) 教学目标 1.经历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推导过程,理解有理数加法法则. 2.能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正确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 3.能运用有理数加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正确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 教学难点 异号两数的加法运算. 教学设计(设计者:)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景明确目标 一艘潜艇在水下50 m处,过了一段时间又上浮了15 m,现在潜艇在水下________米,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该怎样计算呢? 小学学过的加法是正数与正数相加、正数与0相加.引入负数后,加法有哪几种情况? 二、自主学习指向目标 自学教材第16至18页,完成下列问题: 1.同号两数相加,取__相同的符号__,并把__绝对值__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__绝对值较大的加数__的符号,并用__较大的绝对值__减去__较小的绝对值__.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__0__.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__这个数__. 三、合作探究达成目标 探究点一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活动一:阅读教材第16至18页,相互交流思考下面的问题: 1.观察教科书中算式①②及对应的问题,归纳同号两数相加的法则. 2.观察教科书中算式③④及对应的问题,归纳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 3.观察教科书中算式⑤⑥及对应的问题,归纳互为相反数相加及有一个加数是0的法则. 【展示点评】(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绝对值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小组讨论】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分几种情况?有理数的加法法则从哪些方面总结的? 【反思小结】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分三种情况:同号、异号、与0相加;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是从符号和绝对值两方面进行的归纳. 【针对训练】见“学生用书”. 探究点二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活动二:阅读教材第18页例1,相互交流思考下面的问题: 题(1)(2)分别是哪种类型?用什么法则? 【展示点评】第(1)题是同号两数相加,按法则1进行运算.第(2)题是异号两数相加,按法则2进行计算. 【小组讨论】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有哪些? 【反思小结】在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时,一要辨别加数是同号还是异号;二要确定__和__的符号;三要计算和的__绝对值__.即“一辨、二定、三算”. 【针对训练】见“学生用书”. 探究点三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的应用 例2 某市一天上午的气温是零下10℃,下午上升2℃,夜间又下降15℃,则夜间的气温是多少? 【针对训练】见“学生用书”. 四、总结梳理 内化目标 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2.有理数的加法的运算步骤.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同号异号 0运算步骤

有理数乘除法练习题

有理数乘法 1、 填空: (1)5×(-4)= ___;(2)(-6)×4= ___ (3)(-7)×(-1)= ___;(4)(-5)×0 =___; (5)=-?)23(94___;(6)=-?-)3 2()61( ___; (7)(-3)×=-)3 1( 2、填空: (1)-7的倒数是___,它的相反数是___, 它的绝对值是___; (2)5 22-的倒数是___,-2.5的倒数是___; (3)倒数等于它本身的有理数是___。3 2-的倒数的 相反数是___。 3、计算: (1))32()109(45)2(-?-??-; (2)(-6)×5×7 2)67(?-; (3)(-4)×7×(-1)×(-0.25); (4)4 1)23(158)245(?-??-

4、一个有理数与其相反数的积( ) A 、符号必定为正 B 、符号必定为负 C 、一定不大于零 D 、一定不小于零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任何有理数都有倒数 B 、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积为1 C 、互为倒数的两个数同号 D 、1和-1互为负倒数 6、已知两个有理数a,b ,如果ab <0,且a+b <0,那么( ) A 、a >0,b >0 B 、a <0,b >0 C 、a,b 异号 D 、a,b 异号,且负数的绝对值较大 7、若ab b a ,2,5-==>0,则=+b a ___。 8、计算: (1))5(252449-?; (2)12 5)5.2()2.7()8(?-?-?-; (3)6.190)1.8(8.7-??-?-; (4))25 1 (4)5(2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