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经济形势分析报告

旅游经济形势分析报告
旅游经济形势分析报告

2004年上半年旅游经济形势分析报告

2004年上半年,我市旅游经济完全走出了2003年非典疫情的阴影,进入快速增长的轨道。1-6月份,我市共接待海内外游客2439.36万人次,比2003年同期增长27.38%,比2002年同期增长1.83%。其中,过夜游客795.86万人次,比2003年同期增长37.38%,比2002年同期增长8.94%,一日游游客1643.50万人次,比2003年同期增长23.05%,比2002年同期下降1.29%。上半年我市旅游业总收入为158.13亿元,比2003年同期增长22.16%,与2002年同期基本持平。

一、海外旅游市场特点

2004年上半年我市共接待海外游客1039.80万人次,比2003年同期增长16.89%,比2002年同期下降8.74%。其中,过夜海外游客222.03万人次,比2003年同期增长34.46%,比2002年同期增长3.01%,跃居全国主要旅游城市第一位;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7.48亿美元,比2003年同期增长27.86%,比2002年同期下降1.19%。国际旅游(外汇)收入恢复速度较慢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香港同胞带来的收入下降了3.55个百分点。

(注:本资料根据抽样调查资料测算,包括在我市过夜和一日游的海内外旅游者,国际旅游(外汇)收入按1:8.27折算人民币)

(一)来深外国人大幅增长

从海外游客构成看,2004年上半年我市接待外国人53.81万人次,比2003年同期增长86.58%,比2002年同期增长8.79%;接待香港同胞966.86万人次,比2003年同期增长14.36%,比2002年同期下降9.09%;接待澳门同胞1.14万人次,比2003年同期下降5.00%,比2002年同期下降42.71%;接待台湾同胞17.99万人次,比2003年同期增长28.23%,比2002年同期下降26.18%。

从过夜外国人客源市场分析,上半年,亚洲市场迅猛增长。来深过夜的亚洲游客29.31万人次,比2003年同期增长93.46%,比2002年同期增长21.97%,占来深过夜外国游客64.18%。其中日本来深过夜游客13.63万人次,比2003年同期增长79.38%,比2002年同期增长22.15%,占来深过夜外国游客总数的29.84%,居来深游客首位。韩国来深过夜游客3.92万人次,比2003年同期增长55.67%,比2002年同期增长23.94%,占来深过夜外国游客8.58%,居第三位。日韩及东

南亚市场的快速增长,标志着我市亚洲市场在全面恢复2002年同期水平后的快速增长。

上半年来深过夜外国人前10名客源地情况:

欧美市场全面恢复。来深过夜欧洲、美洲游客分别为6.15万人次和8.42万人次,比2003年同期增长108.67%和142.53%,主要欧美客源国依次为: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法国等。澳大利亚为我市大洋洲市场的主要客源国,客源市场增长明显,比2003年同期增长85.71%。

(二)游客带来的购物收入大幅增加

从收入构成看,2004年上半年来深海外游客给我市带来的商品性收入为4.74亿美元,比2003年同期增长36.20%,比2002年同期增长5.20%;劳务性收入为2.74亿美元,比2003年同期增长15.59%,比2002年同期下降10.72%。

上半年从旅游的要素看,购物2.73亿美元,占国际旅游收入的36.50%;饮食有2.01亿美元,占国际旅游收入的26.87%;住宿有0.44亿美元,占国际旅游收入的5.88%;交通有0.81亿美元,占国际旅游收入的10.83%;其中长途交通为0.35亿美元,市内交通为0.46亿美元;游览有0.10亿美元,占国际旅游收入的1.34%;娱乐有0.97亿美元,占国际旅游收入的12.97%;其它项目有0.42亿美元,占国际旅游收入的5.61%。海外游客在“吃、住、行、游、购、娱”方面给我市所带来的收入比2003年同期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特别是购物和娱乐方面,分别比2003年同期增长67.92%和21.17%。

(三)海外游客的旅游花费结构发生变化

上半年,海外游客人均天花费约550.69元人民币,比2003年同期增长22.4%,比2002年同期增长8.4%。从海外游客在深的旅游花费构成分析发现,购物花费及餐饮花费是两个最主要的花费项目,这两项花费支出合计占了总花费的59.93%。比2003年同期增长了2.89个百分点,比2002年同期增长了9.52个百分点。而在住宿方面的花费下降明显,比2003年同期下降0.56%,比2002年同期下降6.17%。

1-6月份海外游客的人均天花费与同期数据比较

(四)海外游客基本特征

上半年抽样调查资料显示,休闲/游览/度假客人和中青年市场是我市海外客源的主体。1-6月份,从来深海外游客目的分析,休闲/游览/度假占37.8%,探亲访友的占28.5%,商务旅游占23.6%;相比于2003年,除商务旅游下降3个百分点外,其他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与2002年同期相比,商务旅游的下降13个百分点,休闲/游览/度假增长4个百分点,探亲访友的增长6个百分点。从来深游客年龄构成来看,25-64岁的游客占90.9%,其中25-44岁占67.3%,45-64岁占23.6%;从游客性别特征来看,男性游客约占61.1%。

(五)入境旅游者(过夜海外游客)的在深停留时间缩短

上半年,入境旅游者(过夜海外游客)在我市人均停留时间为2.04天,比2003年同期减少了0.13天,比2002年同期减少0.38天。这导致了我市国际旅游收入未能快速的、大幅度的增长。

今年1-6月份来深的入境旅游者(过夜海外游客)中,外国游客在深的停留时间较长,人均停留3.14天;台湾同胞及澳门同胞在深的人均停留时间则分别为2.72天及2.92天,香港同胞在深的人均停留时间最短,只有1.86天。

二、国内旅游市场持续兴旺

2004年上半年全市共接待国内游客1399.56万人次,比2003年同期增长36.49%,与2002年同期增长11.42%。其中,过夜国内游客573.82万人次,比2003年同期增长38.54%,与2002年同期增长11.41%;一日游游客为825.74万人次,比2003年同期增长35.09%,与2002年同期增长11.42%。实现国内旅游收入为96.27亿元,比2003年同期增长18.75%,比2002年同期下降0.92%。

(一)省外游客比重增加

与历史数据相比,上半年来深省外游客的比重略有增加,比

2003年同期以及2002年同期分别增加了3.3及3.6个百分点。主要是湖南、湖北、江西以及河南等省份的游客比重均出现增长,其中以湖南及湖北的游客比重增长最为明显,分别比2003年同期增长了1.0及1.6个百分点,比2002年同期增长了2.7及2个百分点。

2004年上半年接待国内游客前10位客源地一览表

(注:根据抽样调查结果测算)

(二)商品性旅游收入大幅度增长

从构成看,2004年上半年来深国内游客给我市带来的商品性收入为49.08亿元,比2003年同期增长62.75%,比2002年同期增长28.10%;劳务性收入为47.19亿元,比2003年同期下降7.32%,比2002年同期下降19.81%。

上半年从旅游的要素分析收入的构成,购物为34.67亿元,占国内旅游收入的36.02%;饮食为14.40亿元,占国内旅游收入的14.96%;住宿为7.54亿元,占国内旅游收入的7.83%;长途交通13.34亿元,占国内旅游收入的13.86%;景点游览15.65亿元,占国内旅游收入的16.26%;娱乐为4.16亿元,占国内旅游收入的4.32%;市内交通2.55亿元,占国内旅游收入的2.64%;其他为3.96亿元,占国内旅游收入的4.11%。国内游客在“吃、住、行、游、娱”方面给我市所带来的收入比2003年同期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特别是购物和游览方面,分别比2003年同期增长96.30%和57.35%。

(三)国内游客的购物花费增长较快

调查结果显示,1-6月份在我市旅游的国内游客人均天花费479.08元,比2003年同期增长7.57%,比2002年同期下降20.68%。从国内游客在深的旅游花费构成分析发现,今年1-6月份国内游客在我市的旅游花费以购物和长途交通费为主,占了总花费的33.09%和16.24%,分别比2003年同期增长了7.45%和0.49%,比2002年同期增长10.33%和下降5.09%。

(四)国内游客基本特征

上半年抽样调查资料显示,休闲/游览/度假客人和中青年市场是我市国内客源的主体。1-6月份,从来深国内游客目的分析,休闲/游览/度假居多,占62.9%;比2003年同期增长26个百分点,比2002年同期增长25个百分点;在探亲访友、商务旅游的游客比重则比2003年同期分别下降33%和增长1.7%。来深国内游客以个人或与亲友结伴为主,占79.1%。在来深国内游客中,有4.7%的游客表示离开深圳后将去香港。

从来深游客年龄构成来看,25-44岁的游客占63.3%;从游客性别特征来看,男性游客约占53.1%。

(五)来深过夜国内游客停留时间缩短

从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在受访的国内游客中,国内旅游者(过夜国内游客)在我市的停留时间较长,人均停留时间为4.00天。比2003年同期下降0.14天,比2002年同期下降0.58天。

三、出境旅游市场发展迅猛

2004年上半年我市出境组团社共组织出境游人数26.77万人次,比2003年同期增长48.23%,比2002年同期增长64.43%。其中,出国游人数13.11万人次,比2003年同期增长178.34%,比2002年同期增长94.80%;港澳游人数13.66万人次,比2003年同期增长2.32%,比2002年同期增长43.04%。

从出境游线路看,深圳市民首选的还是亚洲,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地区,特别是菲律宾线路为4231人次,是2003年同期的11倍。欧洲成为新的热点,其中欧洲线路为2747人次,是2003年同期的67倍,是2002年同期的21倍。新马泰港澳线路为4.82万人次,比2003年同期增长234.72%;泰港澳线路为3.38万人次,比2003年同期增长133.10%;印尼线路为521人次,比2003年同期增长116.18%;韩港线路为9147人次,比2003年同期增长71.94%;澳新线路为4980人次,比2003年同期下降23.12%;南非线路为1338人次,是2003年同期的6倍。

四、旅游企业经营情况

(一)宾馆酒店情况

2004年上半年,我市宾馆酒店共接待海内外游客336.61万人次,比2003年同期增长39.81%,比2002年同期增长7.98%。其中海外游客82.19万人次,比2003年同期增长43.92%,比2002年同期下降5.51%;国内游客254.42万人次,比2003年同期增长38.53%,比2002年同期增长13.20%。

2004年上半年,全市宾馆酒店营业收入总额24.29亿元,

比2003年同期增长44.58%,比2002年同期增长17.02%;实现利润8696.13万元,与2003年亏损21634.12万元相比,

增加了30330.25万元的利润,与2002年同比增长270.27%;上缴营业税金及附加1.32亿元,比2003年同期增

长52.05%,比2002年同期增长31.48%。

2004年上半年宾馆酒店营业收入构成

2004年上半年,全市宾馆酒店的平均客房出租率为58.85%,比2003年同期增长12.65%,比2002年同期下降3.35%;平均房价为317.69元/间天,比2003年同期增长9.09%,比2002年同期增长2.44%。

出租率(%)

2003-2004上半年宾馆酒店平均出租率一览表

深圳市宾馆酒店客房出租率和房价情况月报表

(二)旅行社情况

到2004年上半年,我市共有旅行社67家。其中国际社30家,国内社37家。共接待游客为219.87万人次,比2003年同期增长94.73%,比2002年同期增长22.29%。营业收入总额为12.77亿元,比2003年同期增长87.72%,比2002年同期增长17.73%;实现利润1003.62万元,比2003年同期增长120.83%,比2002年同期下降55.95%;上缴营业税金及附加820.60万元,

比2003年同期增长32.47%,比2002年同期增长10.55%。

1-6月份,旅行社接待海外游客50.46万人次,比2003年同期增长93.04%,比2002年同期下降0.51%;其中,外国人18.11万人次,比2003年同期增长91.03%;香港游客23.73万人次,比2003年同期增长93.08%;澳门游客3.93万人次,比2003年同期增长104.69%;台湾游客4.69万人次,比2003年同期增长90.65%。其中,旅行社外联组团人数达到34.31万人次,比2003年同期增长59.73%,比2002年同期增长3.56%。数据显示,我市旅行社接待和外联海外游客已经恢复2002年同期水平。

上半年,我市旅行社共组织市民国内游79.84万人次,比2003年同期增长105.56%,比2002年同期增长35.55%。其中过夜游客59.39万人次,比2003年同期增长129.39%;一日游游客20.45万人次,比2003年同期增长60.77%。从市民参加国内游线路看,省内游41.91万人次,比2003年同期增长87%,比2002年同期增长24.91%;省外游37.93万人次,比2003年同期增长134.26%,比2002年同期增长49.63%。从市民出游的目的地看,上半年我市旅行社组织市民国内游的前5个目的地分别是海南、广西、云南、北京、上海。省内主要以广深珠、肇庆和清远为主。

上半年,我市旅行社共接待来深国内游客62.80万人次,比2003年同期增长110.24%,比2002年同期增长16.51%。其中过夜游客33.13万人次,比2003年同期增长111.29%;一

日游游客29.67万人次,比2003年同期增长109.09%。上半年我市旅行社接待来深国内游客的前10个客源地分别是福建、北京、湖南、湖北、广西、海南、山东、浙江、江苏、河南。省内的国内游客主要以广深珠为主。

(三)旅游景点(区)情况

上半年,全市主要旅游景点共接待入园游客1040.18万人次,比2003年同期增长34.09%,比2002年同期增长7.12%。其中,收费景点787.95万人次,比2003年同期增长44.15%,比2002年同期下降1.04%。接待人数超百万人次以上的旅游景区分别有大梅沙海滨公园、世界之窗、欢乐谷。接待量增长幅度较大的景点分别是欢乐谷、仙湖植物园、特发小梅沙度假村、青青世界等。

深圳市旅游景点接待情况月报表单位:万人次

上半年,全市旅游景点的营业收入总额为18.63亿元,比2003年同期增长177.76%,比2002年同期增长135.05%;其中门票收入4.37亿元,比2003年同期增长44.22%,比2002年同期增长2.58%。实现利润7.62亿元,比2002年同期增长838.24%;上缴营业税金及附加5624.41万元,比2003年同期增长33.51%,比2002年同期增长13.70%。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论文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由企稳回升走向全面恢复的关键阶段,应努力保持来之不易的经济成果,妥善处理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与困难,为下一阶段经济平稳运行打好基础。宏观调控应根据新形势新情况不断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和重点。 一、国民经济全面恢复物价上涨压力加大 1.消费增长保持稳定 (1)推动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是政策因素将继续成为支持消费增长的重要动力。扩大消费需求,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是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重点,二季度家电、汽车、节能产品消费政策将继续完善,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者收入的措施将进一步落实,“万村千乡”和“双百”工程建设将深入推进,政策对消费的推动作用依然较强。二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将提高社会消费意愿。一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同比增长9.2%,比上年同期加快0.6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同比增长7.5%。根据一季度人民银行储户问卷调查,城镇居民判断收入增加的占比从2009年二季度的12.6%回升到2010年一季度的21.3%,实际收入与收入预期的改善将提高居民消费能力与意愿。三是世博会召开刺激消费增长。二季度世博会在上海举行,届时周边地区旅游、会展等生活性与生产性服务消费将大幅增加。四是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将促使消费名义增速走高。2009年二季度CPI同比负增长1.3%,而今年二季度CPI呈明显上行趋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速将提高。 (2)抑制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是国家近期连续出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效果在二季度显现,与住房相关的家具、建材消费增长将趋缓。而且,前期房价涨幅过大,对已买房居民下一阶段的其他消费形成一定制约。二是干旱、地震等自然灾害将减少当地居民收入,降低居民生活水平,导致局部地区消费能力下降。三是近期粮食、蔬菜、水果价格涨幅较高,成品油价格调整,不利于居民实际购买能力提高。 总体而言,消费需求将保持稳定,初步预计,二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19%。 2.物价上涨压力加大 一是翘尾因素提高二季度物价涨幅。经计算,二季度CPI翘尾因素为1.6个百分点,PPI为4.4个百分点,分别处于全年翘尾值次高和最高水平,即使不考虑新涨价因素,二季度CPI与PPI也将呈现一定幅度上升。二是输入型物价上涨动力增强。世界经济复苏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国

魏杰教授: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深度好文)

魏杰教授: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深度好文) 10月9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经济学家魏杰,用了一整天的时间为第二期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中央企业领导人员经营管理培训班(EMT)60名学员精彩解读了中国宏观经济形势。 魏杰教授的核心观点:1.对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主要把握好两个问题:一是风险在哪里,二是增长动力在哪里? 2.风险在哪里?主要是防范金融风险。防范金融风险,主要抓好六个方面重点工作:抑制资产泡沫;稳住外汇;稳住债务;治理金融秩序;调整货币政策;稳住实体经济。 3.增长动力在哪里?就是推动供给侧结构型改革。供给侧结构型改革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调整经济结构;二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三是调整开放战略;四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以下根据魏杰教授的讲课整理: 对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主要把握好两个问题:一是风险在哪里,二是增长动力在哪里?风险在哪里?主要是防范金融风险。增长动力在哪里?就是推动供给侧结构型改革。一、防范金融风险(一)抑制资产泡沫什么是资产泡沫?就是资产价格涨得太快太高。资产泡沫主要集中在股市和房市。从中国目前情况来看,股票不太可能,主要基于三点判断:一是证监会目前主要职能是加强监管;二是证券部门对

场外资金配置极度关注;三是IPO速度快规模大。预期未来五年内,股市将呈现慢牛态势。目前来看,资产泡沫主要在房市。房市是否存在泡沫,重点关注住房供给与刚性需求的关系。房产具有两种属性,即居住需求和投资需求。日本在1985年就是因为住房供给大大超过刚性需求,加上美国的剪羊毛,从而导致房市泡沫破裂,直到今天仍然没有走出泥潭。房产超过刚性需求后,一旦没有居住功能,也就没有了投机功能与投资功能。抑制房市泡沫的对策就是:中短期对策与长效机制相结合。中短期对策主要是两个立足点:一是严格约束投机和投资性需求。采取严格的限购政策;二是约束开发商的行为。今年以来两个手段很见效,一个是控制融资通道;另一个就是让面粉超过面包价格(地价高于房价)。长效机制,主要包括租售同权、共有产权、调整空间布局等手段。关于调整空间布局,是前段时间的热点问题。突然冒了一个雄安新区,有的人很吃惊,我说不用吃惊。我们几年前就在讨论调整空间布局。北京三大体系已经逐渐进入负面层面所以有必要调整,调整方向,把北京非首都功能剥离出去,找一个地方来承接北京的非首都功能。哪里承载啊?这个地点选择很重要,讨论了很长一段时间,最后公布的是雄安新区,承载北京的非首都功能。什么叫非首都功能呢?首都功能就是四件事,第一个就是政治中心,第二个国际交往中心,第三个文化中心,第四个科学创新中心。这四项最后

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分析报告

当前我国形势经济分析 一、目前我国的经济形势 1.GDP增速持续回落 从2011年开始,我国GDP增速一直处于回落当中,今年第一季度,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1885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7%,增速比去年四季度和去年全年分别回落0.2和0.1个百分点,但高于今年7.5%的预期目标。 2.三大产业增速明显放缓 不管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还是第三产业的增速,都明显放缓,从2011年年末开始,就呈现出这样一个趋势。 3.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缓慢 固定资产投资(所谓中国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概括为投资拉动的模式)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指标,从2011年年末开始,在过去一年当中,其增速也呈现回落状态。尽管中央政府已经允许地方政府和铁道部加大基础设施支出,但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仍有所下降。 4.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改善幅度较小 据中国市场学会统计,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尽管有所提高,但幅度较小。从整个消费形势来看,尽管有小幅度回升,但从整体上说,还没有真正好起来。餐饮、烟酒消费,在中央八项规定的影响之下,其下滑速度是非常快的。 5.外贸出口回升势头不强劲

对外贸易继续延续了上年底企稳回升态势,出现了少许的回升势头,这主要得益于以美国为代表的世界经济的温和复苏,但是回升幅度和规模都很小。 6.财政收入增速下滑 财政收入是目前特别抢眼的一个经济因素。财政收入的增速,不仅与往年相比持续回落,而且已经低于GDP的增幅,甚至低于今年预算的增幅,就目前的运行情况来看,今年的财政收入形势将很不乐观。 7.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世界银行下调我国经济预期 在这样一种出现剧烈变化的经济走势面前,特别在今年第一季度,中国的宏观经济指标发布之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已经先后陆续下调了对于今年中国经济的预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在2013年5月29日把中国2013年的增速调整为7.75%,而在此之前,其曾经预言过中国今年的GDP增速是8%;世界银行则于2013年4月15日将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期下调到8.3%(原来预期是8.4%);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于2013年5月29日将中国GDP增速大幅下调至7.8%,而此前在三月份的预期是8.5%。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称,内需疲软和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为调降中国经济增速的主要原因,预计随着信贷规模扩张和政府刺激政策的出台,2014年中国经济增速将达到8.4%。 二、对中国经济形势的基本判断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 2010 年,我国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势头,工业生产强力反弹,国内需求强劲,出口快速增长,三大动力协调性增强。 ● 2011 年,我国经济将由回升转入增长与通胀并行阶段,外部环境复杂多变,世界经济殊途同归于“滞胀”;“三驾马车”均有放缓,经济景气小幅回落;通胀压力上升,价格调节面临“二难选择”。 ● 2011 年,我国经济将由政策刺激下的较快增长转为结构调整中的稳定增长阶段,全年 GDP 增长呈现“前低后高”走势,与 2010 年正好相反,增长 9.5%左右,比 2010 年回落 0.5 个百分点,CPI 增长在 4%左右,高于 2010年 0.7个百分点。 ● 2011年宏观经济政策重在“调结构”和“控物价”;财政政策重在“调结构”“稳增长”;货币政策转向“稳健”,更加注重对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的运用,货币信贷回归常态。2010年,中国经济延续了2009 年以来的回升向好态势,工业生产强力反弹,国内需求强劲,出口恢复性较快增长,三大动力协调性明显增强。由于发达经济体复苏进程艰难曲折、新兴经济体增长动力减弱,2011 年世界经济形势谨慎乐观。作为“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在外需乏力、货币政策收紧和经济结构调整等因素的影响下,预计 2011 年我国 GDP 增长9.5%左右,比 2010年回落约 0.5个百分点;CPI 上涨 4%左右,高于2010 年 0.7个

百分点左右。在经济减速、通胀增压的大背景下,宏观经济政策转向积极稳健: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注重稳定经济增长、调整经济结构和促进社会和谐;货币政策转向稳健,更加强调审慎灵活,把稳定物价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保持信贷规模适度增长,加强利率和汇率调节。 一、2010年我国经济运行“前高后低”,协调性显著增强 2010 年,我国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势头,工业生产强力反弹,国内需求强劲,出口快速增长,三大动力协调性增强。 1.受政策效应衰减和基数两大因素的影响,GDP增长“前高后低”在外部环境改善、政策刺激和低基数等因素的影响下,2010 年我国经济延续了2009年以来的回升向好态势。前三季度,GDP 增长 10.6%,比上年同期加快了 2.5 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长 4.0%,与去年同期持平;第二产业增长 12.6%,比上年同期加快 4.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长 9.5%,比去年同期加快0.4个百分点。但分季度看,经济增长则呈逐季放缓态势。第一、二、三季度 GDP 分别增长 11.9%、10.3%和 9.6%,预计四季度经济增长还将有所放缓。今年季度之间经济增长逐季放缓,前高后低,其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基数不断抬高。去年全年经济运行呈现“前低后高”,对今年经济走势的影响明显。二是政策主动调控。今年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两次房地产“新政”、规范地方融资平台和加大节能减排等政策对经济增长起到了明显的抑制作用。尽管 2010 年前 11个月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

旅游地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旅游地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河南泰之峰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可行性研究是确定建设项目前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工作,是在投资决策之前,对拟建项目进行全面技术经济分析的科学论证,在投资管理中,可行性研究是指对拟建项目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进行调研、分析比较以及预测建成后的社会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综合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财务的盈利性,经济上的合理性,技术上的先进性和适应性以及建设条件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从而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决策的基础。为保证决策的科学正确,一定要有可行性研究这么一个过程,获批也一定要经过相关的法定程序。在写作上,有些需要加上封面,按照不同的内容性质而分章分节地逐一说明。这些程序性的要求和处理手法,是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特色。 可行性报告的不确定分析注意事项:在对建设项目进行评价时,所采用的数据多数来自预测和估算。由于资料和信息的有限性,将来的实际情况可能与此有出入,这对项目投资决策会带来风险。为避免或尽可能减少风险,就要分析不确定性因素对项目经济评价指标的影响,以确定项目的可靠性,这就是不确定性分析。 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材料: 1.建设项目属地区属各部门或计划单列单位的报批函或请示; 2.项目建议书的批复; 3.规划部门出具的规划设计方案审查意见; 4.国土资源部门出具的项目用地预审意见; 5.环境保护部门的环境影响评价意见; 6.对交通产生较大影响的项目,提供交通部门出具的交通影响评价意见; 7.政府投资以外的资金筹措平衡方案说明材料; 8.按国家规定内容和要求编制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9.配套资金已落实的证明; 10.国家和本市规定的其他申请材料。 旅游地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1概述 1.2项目建设单位简介 1.3报告编制的依据与范围

商业市场报告宏观经济环境简要分析报告

第一部分宏观经济环境简要分析 经过二十五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已经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好成绩。党的十六大又产生了新一届领导人,顺利完成了新老交替,绘就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为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入世以后,中国加速了开放的步伐。2002全年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人民币,经济增长率达8%,进出口总额高达6200亿美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超过500亿美元,超越美国,跃居世界第一。2003年中国虽然遭受了SARS的影响,但投资与出口依然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内需也有稳步的增长,上半年经济仍然取得了百分之八点二的增长速度。据预测2003年中国GDP增长将超过百分之八点二的增长,2004年中国经济继续向好,经济增长率将达到百分之八点四。中国宏观经济的良性发展,体现了政府立足长远、高起点、高规划的战略,为今后几年、几十年的可持续发展确立了广阔的空间。可以预见的是,2005年的探月计划,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将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又一个里程碑。 近年来,中国的城市化运动更是方兴未艾。政府的大力倡导与支持,国内外各方面专业人才的不断汇聚,吸引了大量的海内外资金的投入,使城市的投资环境日益改善,消费市

场的巨大潜力得以不断地被挖掘,这进一步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切实地提高了广大民众的生活水平,保证了社会生活的繁荣与稳定。 本项目地处上海这个得天独厚的发展环境,我们有必要对上海的经济发展程度、市场消费能力、商业与房地产发展等影响本项目未来运作的关键方面作一个全面、系统的研究。

一、上海整体经济发展水平概述 在90年代初浦东开发开放后,上海借助邓小平南巡的改革之风,不仅引起全中国的注意,亦令全世界刮目相看,许多世界著名跨国公司纷纷在上海登陆,外资的强力介入和国内企业内力的增强为上海高速稳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GDP增长率 据统计,上海2002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408.76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其中全年第一产业比上年增长3%;第二产业增长12.1%;第三产业增长10%。各大产业发展态势均呈上升趋势,上海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将不断提升。 自1992年以来上海已连续10年保持在10%以上的增长,2002年人均GDP达5000美元,稳居全国各省级地区之首,综合经济实力已达到上中等发达国家收入水平;预计未来几年,上海的经济将继续保持这一运行态势和速度。 至2010年,上海将可能成为国内人均GDP第一个突破1万美元的地区。健康的国民经济为房地产业和商业的规模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运行环境。 2.外商投资

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总结报告

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总结报告 按照会议安排,现将第一季度项目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重点项目建设进展情况 (一)省、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情况 一季度,全县省级重点项目4 个,总投资272.8 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1.3 亿元。截止3 月底,已完成投资13.44 亿元,占年度计划的63.1%。一季度,全县市级重点项目39 个,其中在建项目30 个,年度计划投资52.6 亿元,前期 项目9 个,计划总投资118.06 亿元。截至3 月底,30 个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31.1 亿元,占年度计划59.1%。 9 个市级前期项目中,1 个已开工建设,1 个产业发展规划已通过专家评审,3 个已完成可研报告,其余4 个项目前期工作已全面启动。 (二)县级重点项目完成情况 2019 年,全县共安排重点建设项目85 个,年度计划投资105.53亿元。其中新建项目51个,年度计划投资43.1 亿元;续建项目34 个,年度计划投资62.43 亿元;51 个新建项目已开工建设42 个,开工率82.4%,截止3 月底完成投资59.6 亿元,占年度计划的56.47%。其中新建项目完成投

资23.2 亿元,占计划的53.8% 。续建项目完成投资36.4 亿元,占计划的58.3%。19 个重大前期项目中,已开工建设2 个,2 个已完成施工图设计,即将准备招投标,开工建设。4 个已完成可研报告,其余11 个项目前期工作已全面启动。 二、工作措施 一是着力夯实包抓责任。坚持“包抓唯一、责任唯一”原则,四大班子领导带头,明确为所包抓项目推动第一责任人,加强与上级有关部门的沟通与联系,积极争取政策性支持和扶持资金,定期不定期召开联席会、现场办公会,主动化解项目开工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力促项目尽快落地开工建设。县政府每周一例会听取各领导包抓项目进展情况,县委常委会不定期听取项目包抓汇报,研究部署重点项目工作。 二是强化协调优质服务。大力推行阳光政务,自觉规范行为,公开办事程序,以优质服务化解投资需求衰退、项目建设趋缓等不利态势。相关职能部门派专人进驻项目建设现场,项目所在镇办成立专门班子保障建设环境,推行对在建重大项目派驻纪检组制度,杜绝吃拿卡要、乱摊派、乱检查现象发生。对进度缓慢、问题突出的项目进行案例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2011上半年,中国的经济形势依然具有典型的“两面性”特征。短期内经济增长出现小幅波动,但整体来看经济运行将进一步趋于平稳。从上半年的主要指标数据看,尽管部分经济指标有所回落,但当前中国经济的总体运行态势良好,经济增长继续由前期政策刺激的偏快增长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首先主要的经济指标还是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20445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6%;其中,一季度增长9.7%,二季度增长9.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5700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102178亿元,增长11.0%;第三产业增加值86581亿元。可以说,国家通过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使我国经济在面临欧洲债务危机、世界经济增长不断放缓等不利因素的情况下取得了不错成绩,但宏观经济运行中依然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 一、上半年国内经济形势:经济增速在宏观调控下平稳回落 GDP是最受关注的宏观经济统计数据,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的重要指标。GDP增速越快表明经济发展越快,增速越慢表明经济发展越慢,GDP负增长表明经济陷入衰退。 根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测算,2011年上半年GDP为20445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6%,与去年同期相比降低1.5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1个百分点。经济增速在宏观调控下平稳回落,但仍保持较快增长。 经济放缓是三个因素相互叠加的结果:一是宏观调控影响。自去年以来央行已连续12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5次加息,M2增速从去年底的19.7%至今年6月末的15.9%,紧缩政策导致经济增速放缓。二是要素供给冲击。二季度以来,不少省份出现“电荒”,有关测算表明,仅用电缺口就将拉低工业增加值3.6个百分点。三是企业去库存化。从去年底到今年一季度,在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带动下,企业库存增加很快,远超往年同期,而新订单增加不明显。由于库存增加超过需求,且二季度开始大宗商品价格有所回落,企业开始去库存。 二、上半年国内物价走势:价格全面上涨,通胀形势不容乐观 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变动的综合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或紧缩的重要指标。与货币供应量等其他指标数据相结合,能够更准确的判断通货膨胀或紧缩状况。 PPI主要用于衡量各种商品在不同生产阶段的价格变化情况,与CPI一样,是观察通货膨胀或紧缩的重要指标。一般认为,PPI对CPI具有一定的传导作用。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论文

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由企稳回升走向全面恢复的关键阶段,应努力保持来之不易的经济成果,妥善处理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与困难,为下一阶段经济平稳运行打好基础。宏观调控应根据新形势新情况不断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和重点。 一、国民经济全面恢复物价上涨压力加大 1.消费增长保持稳定 (1)推动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是政策因素将继续成为支持消费增长的重要动力。扩大消费需求,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是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重点,二季度家电、汽车、节能产品消费政策将继续完善,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者收入的措施将进一步落实,“万村千乡”和“双百”工程建设将深入推进,政策对消费的推动作用依然较强。二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将提高社会消费意愿。一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同比增长9.2%,比上年同期加快0.6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同比增长7.5%。根据一季度人民银行储户问卷调查,城镇居民判断收入增加的占比从2009年二季度的12.6%回升到2010年一季度的21.3%,实际收入与收入预期的改善将提高居民消费能力与意愿。三是世博会召开刺激消费增长。二季度世博会在上海举行,届时周边地区旅游、会展等生活性与生产性服务消费将大幅增加。四是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将促使消费名义增速走高。2009年二季度CPI同比负增长1.3%,而今年二季度CPI呈明显上行趋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速将提高。 (2)抑制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是国家近期连续出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效果在二季度显现,与住房相关的家具、建材消费增长将趋缓。而且,前期房价涨幅过大,对已买房居民下一阶段的其他消费形成一定制约。二是干旱、地震等自然灾害将减少当地居民收入,降低居民生活水平,导致局部地区消费能力下降。三是近期粮食、蔬菜、水果价格涨幅较高,成品油价格调整,不利于居民实际购买能力提高。 总体而言,消费需求将保持稳定,初步预计,二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19%。 2.物价上涨压力加大 一是翘尾因素提高二季度物价涨幅。经计算,二季度CPI翘尾因素为1.6个百分点,PPI 为4.4个百分点,分别处于全年翘尾值次高和最高水平,即使不考虑新涨价因素,二季度CPI与PPI也将呈现一定幅度上升。二是输入型物价上涨动力增强。世界经济复苏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国际价格对我国物价的传导影响逐步加深。三是西南地区多年少见的干旱、华北地区普遍低温等异常天气影响农产品(16.07,0.00,0.00%)产量。四是目前较高的生产资料与原材料购入价格将向下游传导。一季度流通环节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7.9%,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9.9%,上游产品价格涨势将有部分传导至下游行业。五是沿海地区通过提高工资解决“招工难”问题导致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品价格改革导致水、电、燃气和成品油价格上涨,这些因素客观上将加大成本推动型物价上升压力。 综上所述,二季度物价上升动力较强,初步预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长 4.2%;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增长7%。 二、经济增速创危机以来新高点 1.经济并未“过热” 去年二季度以来,我国宏观经济逐季回升。今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8057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1.9%,比上季度加快1.2个百分点,达到本轮经济回升新高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139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39072亿元,增长14.5%;第三产业增加值36366亿元,增长10.2%。第二产业增速明显提高,带动了经济整体快速拉升。

日本经济形势分析报告

一、日本宏观经济分析 (一)日本经济总量居第二位,但经济形势依然严峻。 2009年2月16日,日本统计局正式公布了,2008年以美元计算的日本gdp为4.844万亿,实际增长率为0.7%,cpi上涨1.8%。而 2007年日本经济gdp为5608164亿日元,实际增长率为2.1%。自2008年11月份以来,日本出口负增长27%,12月份负增长35%,2009年1月份继续恶化。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经通货膨胀因素调整后,日本经济将在2009年下降5.8%。日元近期走强以及信贷状况整体趋紧,对日本出口商产生了不利影响。日本2009年的产出缺口将超过8%,日本至少将在2010年将继续遭受温和的通货紧缩。mf称,日本2009年的预算赤字预计将接近当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0%,净负债规模将超过gdp。 (二)工业生产急速下滑 根据日本经济产业省发布的08年11月份经济数据显示,当月日本工矿业生产继续大幅下滑,显示日本经济形势进一步恶化。11月份日本工矿业生产指数下降8.1%,12月份制造业生产继续下降,降幅为8.0%,且09年1月继续下滑2.1%。 日本央行发表的报告显示,大型制造业企业的景气指数从08年9月份的-3骤降至-24,跌幅为21%,而09年3月的景气评价指数则更是跌至-36,表明多数日本大企业对今后抱更悲观的态度。整个日本经济都正在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形势。 日本的经济形势迅速的恶化是因为,日本企业背负着急速的日元升值和严重的资金困难这两座大山。日元升值虽然对日本的进口有益,但却是日本汽车和电机产业减少收益的主要原因,而正是汽车和电机产业的出口支撑着日本经济的骨架。由于短期内日元对美元的升值,将进一步加速日本企业的业绩恶化,而日本的大企业也逐渐感觉到融资环境正变得严峻。2009年的日本出口环境严峻。从矿产工业生产指数看,输出和联动生产在第四季度比第三季度减少了将近10%。 (三)完全失业率再次走高 根据日本总务省发表的数据显示,08年11月份日本完全失业率比上月上升了0.2个百分点,达到3.9%;完全失业人数同比增加了10万人,达256万人;同时,就业人数同比减少42万人,为6391万人,连续10个月下降。日本劳动力市场需求人数与求职人数比例的有效求人倍率11月份连续第十个月下降。09年上半年,日本的失业率从原来的4.7%上调为5.2%。日本总务省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5月份,日本失业率为5.2%,环比上升0.2个百分点。 趋于上升的总体失业率在12月份环比攀升0.5%至4.4%。失业人数上升的同时,新增就业人数下降。新供就业岗位数量趋于萎缩。招聘岗位数量/求职人数有效比大幅下降。就业人数维持不变。制造业加班时间大幅减少。薪资方面,受薪者合约规定内现金收入下降。现金收入总额下降。而且,11月和12月包含奖金在内的特殊现金收入总额同比下降。 (四)消费物价指数继续上升,内需减少 根据总务省发布的全国消费物价指数显示,排除生鲜食品的综合物价指数连续第14个月同比上升。价格涨幅最大的依然是能源类产品和自来水,涨幅达4.8%。 根据日本央行预测,本财年的出口同比将减少27.6%,外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也从此前的负0.3%下调到负2.8%。在内需方面,民间住宅投资由原来的增加4.7%下调为减少0.5%,企业设备投资从减少4.2%下调为减少14.1%,民间消费支出从增长0.4%下调为增长0.3%。但包括政府消费和公共固定资产投入等在内的政府支出从原来的增加2.5%上调为增加6.4%。民间需求和公共需求相抵,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从原来的0.3%下调为负0.5%。除出口和生产急剧下降外,设备投资等民间需求

震撼雄文‖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深度分析(强烈推荐)

震撼雄文‖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深度分析(强烈推荐) 10月9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学者、经济学家魏杰教授,用了一整天的时间为第二期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中央企业领导人员经 营管理培训班(EMT)60名学员精彩解读了中国宏观经济形势。 魏杰教授的核心观点: 对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主要把握好两个问题:一是风险在哪里,二是增长动力在哪里?风险在哪里?主要是防范金融风险。防范金融风险,主要抓好六个方面重点工作:抑制资产泡沫;稳住外汇;稳住债务;治理金融秩序;调整货币政策;稳住实体经济。增长动力在哪里?就是推动供给侧结构型改革。供给侧结构型改革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调整经济结构;二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三是调整开放战略;四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以下根据魏杰教授的讲课整理:对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主要把握好两个问题:一是风险在哪里,二是增长动力在哪里?风险在哪里?主要是防范金融风险。增长动力在哪里?就是推动供给侧结构型改革。 一、防范金融风险(一)抑制资产泡沫 什么是资产泡沫?就是资产价格涨得太快太高。资产泡

沫主要集中在股市和房市。从中国目前情况来看,股票不太可能,主要基于三点判断:一是证监会目前主要职能是加强监管;二是证券部门对场外资金配置极度关注; 三是IPO速度快规模大。 预期未来五年内,股市将呈现慢牛态势。目前来看,资产泡沫主要在房市。房市是否存在泡沫,重点关注住房供给与刚性需求的关系。房产具有两种属性,即居住需求和投资需求。日本在1985年就是因为住房供给大大超过刚性需求,加上美国的剪羊毛,从而导致房市泡沫破裂,直到今天仍然没有走出泥潭。房产超过刚性需求后,一旦没有居住功能,也就没有了投机功能与投资功能。 抑制房市泡沫的对策就是:中短期对策与长效机制相结合。中短期对策主要是两个立足点:一是严格约束投机和投资性需求。采取严格的限购政策;二是约束开发商的行为。今年以来两个手段很见效,一个是控制融资通道;另一个就是让面粉超过面包价格(地价高于房价)。长效机制,主要包括租售同权、共有产权、调整空间布局等手段。 关于调整空间布局,是前段时间的热点问题。突然冒了一个雄安新区,有的人很吃惊,我说不用吃惊。我们几年前就在讨论调整空间布局。北京三大体系已经逐渐进入负面层面所以有必要调整,调整方向,把北京非首都功能剥离出去,找一个地方来承接北京的非首都功能。哪里承载啊?这个地

重庆旅游地产市场调研计划(详)

重庆武隆市场调研计划 根据重庆××置业有限公司的调研任务需求,本次调研将通过科学的市场调查方法,分析和研究重庆××项目定位的可行性方向,并结合市场运作中涉及的主要因素权衡利弊,最终建议确定最可行和最大利益的定位方向。 【一、调研流程】

【二、调研提纲】 据调研计划,初次调研的调研提纲将分为4个主要部分:重庆旅游地产消费者意见调查、武隆旅游地产消费群分类调查、重庆市武隆地产模式及发展现状调查、潜在客户访谈调查。最后整合所有调查数据和结果,提出完整的调查报告。 第一部分:重庆旅游地产消费者意见调查 一、调查目的: 了解重庆消费者消费行为习惯、生活形态以及对武隆地区旅游地产业态的态度,为本项目的旅游地产业态定位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二、调查内容: 1、了解重庆消费者背景信息:年龄分布、职业、收入分布、消费能力情况等。 2、了解重庆消费者消费行为习惯:购物地点偏好、购物频率、消费金额、休闲娱乐类消费习惯等。 3、了解消费者对旅游地产业态的态度:对现有旅游地产业态的满意度、未来旅游地产业态模式的心理期望、对旅游地产的具体建议等。 4、了解消费者媒体接触习惯。 三、调查方法: 1、以问卷形式,通过中心地点(定点)拦截和入户调查,了解××居民消费行为与消费意愿、以及人口特征。 2、样本量及访问形式: (1)拦截问卷(见附一)200份――重庆市商圈/武隆步行街商圈流动人群 A、样本要求:(1)重庆居民、本地居民;(2)25-65岁;(3)男女比例基本平衡 B、质控方法:(1)督导现场检查每一份问卷;(2)部分电话回访 (2)入户问卷(见附二)400份(重庆主城区写字楼内、武隆市区内高档居住区、重庆主城别墅、花园洋房周边) A、样本要求:(1)重庆居民、本地居民;(2)25-65岁;(3)男女比例基本平衡 B、质控方法:(1)部分电话回访;(2)抽样实地回访 四、预期调查结果: 1、武隆旅游地产消费者群体人口统计分布情况及消费能力; 2、重庆地区消费者消费行为习惯趋向;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报告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报告(2004 年1 季度) 出版日期:2004 年05 月编写说明 2004 年1 季度,我国经济继续快速增长,工业生产、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品 零售额、进出口等均呈现较快增长,经济景气依然处于扩张周期的上升阶段。但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不断突现出来,突出表现在投资过快增长,投资品价格高增长向消费品价格传导进程加快,通货膨胀压力增大。当前形势下,宏观趋势的把握上不应再拘于经济是否“过热”的讨论,而应想办法坚决抑制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防止经济的大起大落,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宏观政策趋向上要从扩大内需转向调节经济平稳运行的方向上来,但同时,应当注意政策实施的力度和时机,防止政策力度过大过猛。 中国行业分析报告----宏观经济 II 目录 Ⅰ 2004年1季度宏观经济形势 (1) 一、一季度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1) (一)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工业生产继续高增长 (1) (二)固定资产投资超高速增长 (2) (三)消费需求增长稳健 (3) (四)市场物价继续上涨 (4) (五)对外贸易增势强劲,利用外资保持较高水平 (5) (六)货币信贷增势未减 (5) (七)经济运行效益比较好,居民收入增长加快 (6) 二、一季度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7) (一)投资增长过快,盲目投资和能力扩张势头加剧 (7) (二)煤电油运紧张状况加剧 (8) (三)通胀压力加大 (8)

(四)信贷调控难度加大 (9) Ⅱ 2004年2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9) 一、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将高位回落 (9) (一)制约投资增长的因素 (9) (二)促进投资继续高增长的因素 (10) 二、诸多因素将遏制物价上涨 (11) (一)农副产品价格将呈现先扬后抑的走势 (11) (二)各项控制物价上涨的行政手段将发挥一定作用 (11) (三)严控投资过快增长的政策措施有助于投资品价格回落 (11) (四)投资热、消费稳,不会出现严重通货膨胀 (12) (五)我国经济买方市场特征鲜明,不会出现需求推动型的价格轮番上涨12 三、2004年2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13) 中国行业分析报告----宏观经济 .... III Ⅲ提高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性 (14) 一、扩张性政策应进一步向中性政策过渡 (14) 二、财政政策应加大结构调整的力度 (14) 三、实行差别化的货币信贷政策,优化信贷结构 (14) 四、统一认识,端正行为,坚决抑制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 (15) 图表目录 图表1 2003年与2004年各产业投资增长情况比较 (3) 图表2 2003-2004年投资资金来源结构变化 (3) 图表3 2003-2004年分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情况 (3) 图表4 2003-2004年生产和消费物价月涨幅一览表 (4) 图表5 2004年1季度宏观经济运行主要指标与上半年预测 (13) 本报告图表如未标明资料来源,均来源于“中经网统计数据库” 中国行业分析报告----宏观经济 .... 1 Ⅰ 2004 年1 季度宏观经济形势

2019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及建议word资料16页

2019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及建议 加入日期 : 2019-12-10立刻打印 行业资讯正文: 有利条件环境改善和活力增强兼具 我国经济基本面依然较好,外部环境趋于改善,市场预期不断好转,体制机制改革有望激发经济增长活力 2019年,我国经济发展具有基本面良好、外部环境趋于改善、市场预期好转等有利条件。 我国经济基本面依然较好。总体看,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城市化、消费结构升级、收入较快增长阶段,且一些新的增长拉动因素正在形成,经济基本面仍然良好。一方面,内需增长仍有广阔空间。从消费方面看,对文化、教育、医疗、养老和旅游等服务类需求增长迅猛,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信息家电等已形成新的消费热点,住房汽车等消费持续增长。网购等新兴业态的发展则有力地促进消费潜能的释放。从投资看,我国在城市轨道交通、环境治理、城市排水、保障房(包括棚户区改造)和农村基础设施等方面存在着极为迫切的需求。另一方面,要素供给质量明显提高。从人力资本积累看,2019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699 万人以上,劳动力整体素质持续提高。从研发投入看,近年来中国研发投入增长较快,保持在20%左右,2019年研发投入占国内

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98%,绝对量为世界第二。从资本存量质量看,近年来我国建设了一大批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重大装备、重要基础设施,为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按照要素供给测算,2019年我国潜在增长率与2019年基本持平甚至略高,这为2019年的经济增长提供了良好基础。 外部环境趋于改善。今年以来,全球经济复苏在波动中逐步加强,美、日等主要发达经济体复苏趋势得到进一步确认,发达经济体重新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预计在财政紧缩力度减小、货币条件仍然有利和私营部门活动增强等因素的带动下,2019年美国经济增长有可能达到2.5%。美国经济的好转将对其 他发达国家乃至全球经济产生较大带动作用。欧洲经济近期表现超出预期,随着政策措施逐步消除尾部风险和财政拖累减少,预计2019年欧洲经济增速可达1%左右,改变数年来持续衰退的局面。受提高消费税等财政巩固措施的影响,预计2019年日本经 济增速将有所回落,但仍可保持正增长。2019年,由于发达国 家经济增长仍低于潜在水平,而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长减速,预计全球通胀形势仍将保持稳定。 市场预期转好。今年以来,我国通胀压力持续缓解,价格总水平(CPI)处于调控目标3.5%以内,这为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提供了有利条件。二季度以来中央进一步明确了经济增长的上限、下限和底线,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

城市经济形势分析报告.doc

城市经济形势分析报告 ,随着一揽子“调结构、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政策措施效果的显现,成都经济逐步步入回升通道,投资、消费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已基本恢复到地震及金融危机爆发前的水平。 ,世界经济虽已触底,但全球产业体系分工调整、新技术广泛应用并形成实际经济增长动力仍需一个过程,且生态保护已成为各国关注焦点,这些决定了此次世界经济复 苏的进程将十分缓慢。 同时,国内经济虽总体向好但回升基础仍不稳固,而发展方式转变以及结构性调整也将会对全国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基于这样的宏观背景,并结合成都的实际,我们认为:,成都的经济增速将继续保持平稳发展,内需增长将会有所减缓,对外贸易趋紧形势将有所缓解,物价水平保持小幅上扬。 一、金融危机以来的成都经济运行特点 (一)经济运行出现一定波动,但仍保持较快增长态势 自从“5·12”汶川地震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近两年来,成都市经济增长出现小幅波动,在第二季度增速达到近几年的最低值(11.2%),然后连续3个季度保持约12%的增速。 但从第二季度开始连续三个季度经济增速达到14%以上,我市经济增速不断加快,经济出现企稳向好趋势,全市gdp同比增长14.7%,增速同比增加了 2.6个百分点,经济企稳回升的基础进一步得到巩

固。 (二)投资、消费双轮驱动再次强化,增长更为强劲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4.0%,同比增加了8.2个百分点。 在房产市场销售旺盛带动下,全市房地产投资945.14亿元,同比增长2.4%。 在多方位促进消费的政策作用下,消费品市场持续繁荣活跃,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XXXX年的最高增速,较上年提高了0(来源:文秘114 ***).8个百分点。 旅游市场活跃,有效拉动了消费增长,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同比增长34%、29.1%,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33.2%。 在出口形势依然严峻的背景下,出口逆势增长15.5%。 (三)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明显减慢,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 在城乡居民收入方面,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我市企业经营效益出现较大下滑,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明显减慢,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较下降4和4.9个百分点,虽仍保持在10%以上的水平,但已为以来的最低。 在社会保障方面,我市在全国率先建立耕保基金补贴农民参保机制、实现征地农民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并轨;率先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一体化制度,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市级统筹、全域结算、报销比例提高;同时,进一步加强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完成城乡社区卫生服务规范化建设,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稳步提升。

魏杰: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深度好文)

魏杰: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深度好文) 魏杰,男,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同方讲席教授,著名学者、经济学家。 10月9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学者、经济学家魏杰教授,用了一整天的时间为第二期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中央企业领导人员经营管 理培训班(EMT)60名学员精彩解读了中国宏观经济形势。魏杰教授的核心观点: 1.对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主要把握好两个问题:一是风险在哪里,二是增长动力在哪里? 2.风险在哪里?主要是防范金融风险。防范金融风险,主要抓好六个方面重点工作:抑制资产泡沫;稳住外汇;稳住债务;治理金融秩序;调整货币政策;稳住实体经济。 3.增长动力在哪里?就是推动供给侧结构型改革。供给侧结构型改革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调整经济结构;二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三是调整开放战略;四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以下根据魏杰教授的讲课整理:对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主要把握好两个问题:一是风险在哪里,二是增长动力在哪里?风险在哪里?主要是防范金融风险。增长动力在哪里?就是推动供给侧结构型改革。 一、防范金融风险(一)抑制资产泡沫什么是资产泡沫?就是资产价格涨得太快太高。资产泡沫主要集中在股市和房

市。从中国目前情况来看,股票不太可能,主要基于三点判断:一是证监会目前主要职能是加强监管;二是证券部门对场外资金配置极度关注;三是IPO速度快规模大。预期未来五年内,股市将呈现慢牛态势。目前来看,资产泡沫主要在房市。房市是否存在泡沫,重点关注住房供给与刚性需求的关系。房产具有两种属性,即居住需求和投资需求。日本在1985年就是因为住房供给大大超过刚性需求,加上美国的剪羊毛,从而导致房市泡沫破裂,直到今天仍然没有走出泥潭。房产超过刚性需求后,一旦没有居住功能,也就没有了投机功能与投资功能。抑制房市泡沫的对策就是:中短期对策与长效机制相结合。中短期对策主要是两个立足点:一是严格约束投机和投资性需求。采取严格的限购政策;二是约束开发商的行为。今年以来两个手段很见效,一个是控制融资通道;另一个就是让面粉超过面包价格(地价高于房价)。长效机制,主要包括租售同权、共有产权、调整空间布局等手段。关于调整空间布局,是前段时间的热点问题。突然冒了一个雄安新区,有的人很吃惊,我说不用吃惊。我们几年前就在讨论调整空间布局。北京三大体系已经逐渐进入负面层面所以有必要调整,调整方向,把北京非首都功能剥离出去,找一个地方来承接北京的非首都功能。哪里承载啊?这个地点选择很重要,讨论了很长一段时间,最后公布的是雄安新区,承载北京的非首都功能。什么叫非首都功能呢?首都功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及建议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及建议 一.中国当前经济形势的分析 (一)世界经济态势 从2008年经济危机以来,世界经济遭受重创,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大国更是遭到世人的怀疑,是否经济从此一蹶不振。但是根据2014年的经济发展态势,世界经济正在缓慢复苏,逐渐摆脱2008年经济危机的阴影。2014年美国经济一片向好,并且即将成为今年世界经济的发展主力军。今年第二季度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化季率增长3.9%,经济可谓强劲反弹,而且这一态势在近一年两年内有维持稳定的趋势,经济发展预期良好。另外,尽管在2014年年初欧洲遭遇乌克兰危机,欧洲经济正在缓慢复苏。但是这种复苏呈现一种不均衡状态。欧洲复苏的主动力是德国。法国的表现是经济衰退放缓。像爱尔兰,西班牙,葡萄牙等欧债危机国家正在逐渐退出国际援助计划。虽然2014年世界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长速度依然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新经济体呈现减速现象。例如中国2014年以来面临深层次结构性调整,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巴西,俄罗斯,印度等国家由于金融风险和政治问题也放缓经济增长的步伐。总体来说,2014年世界经济发展良好,新兴经济体发展基本稳定,发达经济的复苏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短时期内这种良好势头有望继续保持。国际环境整体有利于中国经济稳步运行,但新兴经济体减速将对外需造成一定冲击。(二)中国国内经济形势分析 (1)2014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情况 表一表二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官网,GDP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由上表可知2014年GDP增长速度和2013年相比有所放缓,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