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富硒水稻生产技术规程

ICS67.060

B 22 DB36 江西省地方标准

DB XX/ XXXXX—XXXX

富硒水稻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roduction of selenium enriched rice

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

文稿版次选择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与定义 (1)

4 一般要求 (2)

5 栽培技术 (2)

6 收获、运输和贮藏 (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江西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标金,陈庆隆,史华新,严松,聂元元,戴廷灿,周瑶敏,魏益华,欧阳倩

标准名称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富硒水稻生产的产地环境要求、栽培技术、肥料施用准则、农药施用准则和收获。

本标准适用于江西省富硒水稻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T 17891 优质稻谷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 525 有机肥料

NY 884 生物有机肥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

NY/T 393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DB36/T 855 水稻机械化育秧技术规程

DB36/T 942 水稻无土基质机械化育秧技术规程

DB36/T 856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规程

NY/T 1607 水稻抛秧技术规程

NY/T 2156 水稻主要病害防治技术规程

DB36/T 881 水稻二化螟防治技术规范

3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富硒土壤

土壤自然全硒含量在0.40-3.00 mg/kg之间的土壤。

3.2

富硒水稻

在富硒土壤上种植,通过生长自然富集使大米中的硒含量在0.07mg~0.30mg/kg 之间,而非在生长过程中经过人工施硒肥或收获后喷硒加工成含硒大米的水稻。

4 一般要求

4.1 产地要求

富硒水稻产地应选择周围无工矿企业、畜禽养殖等污染的富硒土壤。土壤质量符合GB 15618的二级标准,灌溉水质符合GB 5084的要求,大气质量符合GB 3095的二级标准。

4.2 品种选择

应选择通过国家或江西省审定并在当地成功示范,品质达到GB/T 17891三级以上的优质、高产、抗性好的品种。稻种质量应符合GB 4404.1的规定。

4.3 肥料使用准则

4.3.1 肥料使用应符合NY/T 496的规定。

4.3.2 提倡使用绿肥、有机肥料和生物有机肥。使用的有机肥料应符合NY 525的规定,使用的生物有机肥料应符合NY 884的规定。

4.3.3 不应使用硒肥。

4.4 农药使用准则

4.4.1 农药使用应符合GB/T 8321(所有部分)的规定。

4.4.2 优先按照NY/T 393的准则防治有害生物。

5 栽培技术

5.1 品种选择

选择品质好、产量高、适应性强的水稻品种,其综合抗逆性要好,对稻瘟病、稻曲病等具有一定抗性,每三年更换一次品种。

5.2 育秧

5.2.1 机械化育秧

根据使用的基质类型按照DB36/T 855或DB36/T 942的要求进行机械化育秧。

5.2.2 田间育秧

按常规方法进行田间育秧。种子播前晒种,用咪鲜胺浸种消毒后催芽。选择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田块作秧田,以有机肥为主施足基肥,看苗追肥。用吡虫啉、阿维菌素等防治螟虫、稻蓟马、稻飞虱。

5.2.3 抛秧育苗

抛秧的育苗按照NY/T 1607的规定进行。

5.3 移栽

5.3.1 机械化插秧

机械化插秧应符合DB36/T 856的要求。

5.3.2 人工插秧

秧苗达到移栽秧龄时,适时移栽。宽行窄株种植,行距25.0cm,株距13.3cm~16.7cm,每穴2~4株左右。根据水稻品种、种植季节、土壤肥力状况、秧苗素质,适当调整移栽密度。插秧深度为2cm~3cm,要求行直、穴匀、棵准。

5.3.3 抛秧移栽

抛秧移栽过程应符合NY/T 1607的要求。

5.4 科学施肥

提倡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应占总施肥量的30%以上。氮:磷:钾(N:P2O5:K2O)一般为2:1:2。控制施氮量和施肥总量,每667 m2施用N:8kg~12kg,P2O5:4kg~5kg,K2O:8kg~12kg。施足基肥,适施分蘖肥和穗肥,一般氮肥用50%~70%作基肥,20%~30%作分蘖肥,10%~20%作穗肥;磷肥全部作基肥施用;钾肥基、穗肥各占50%。

5.5 水分管理

返青期保持浅水层3cm~4cm,分蘖期湿润灌溉,苗数达到穗数的85%~90%时开始露田和晒田,采取多次轻晒,以控制无效分蘖,促进根系下扎生长和壮秆健株。穗分化后灌水并保持浅水层至抽穗扬花期。灌浆至成熟期间歇灌溉、干湿交替,前期以湿为主,后期以干为主。收获前7天断水。

5.6 病虫害防治

对病、虫等有害生物的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的,严格控制使用化学农药,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5.6.1 农业防治

采用合理耕作制度、轮作换茬、种养结合等农艺措施,减少有害生物的发生;选用抗性强的品种,品种定期轮换,保持品种抗性。

5.6.2 物理防治

采用黑光灯、色光板、震频式杀虫剂等物理装置诱杀鳞翅目、同翅目害虫。在稻飞虱或稻蓟马发生田块,利用黄色粘虫板诱杀;或用捕虫器具捕杀稻蓟马;根据害虫趋光性特点,每隔 1 hm2田安装 1 盏25w 黑光灯诱杀螟虫和稻纵卷叶螟成虫。

5.6.3 生物防治

利用及释放天敌控制有害生物的发生;同时要保护天敌,主要是通过选择对天敌杀伤力小的中低毒性农药,避开自然天敌对农药的敏感期,创造适宜自然天敌繁殖的环境。

5.6.4 药剂防治

5.6.4.1 主要病害的防治

主要病害的药剂防治方法参考NY/T 2156的规定。

5.6.4.2 主要虫害的防治

5.6.4.1.1 稻纵卷叶螟

当分蘖期百丛幼虫60~80头、孕穗期40~60头左右时,进行药剂防治。低龄幼虫期:每667 m2用苏云金芽孢杆菌100亿活芽孢/ul悬浮剂200g~400g喷雾,或18%杀虫双水剂250g喷雾防治;孵卵盛期至高峰期:每667 m2用18%杀虫双水剂200g~300g,或20%氯虫苯甲酰胺100g,或40%毒死稗100g~120g兑水50kg喷雾。

5.6.4.1.2 二化螟、三化螟

参考DB36/T 881的方法防治二化螟、三化螟。

5.6.4.1.3 稻飞虱

当田间每百丛秧苗上虫口量达1000头时及时用药防治。每667m2用蚍虫啉1.5g~2.0g或噻虫嗪7g~10g兑水50kg,针对稻株中下部喷雾。

5.6.4.1.4 稻蓟马

在苗期出现叶尖卷曲率在10%以上、百株虫量300~500头时,用杀虫双27g~36g或丁硫克百威或吡虫啉1.5g~2.0g兑水50kg喷雾。

5.7 杂草防治

主要采用农业措施控制杂草的生长,减少化学除草剂的施用。当草害严重时每667m2用禾草丹乳油100g~125g或10%吡嘧磺隆15g~20g或10%乙苄(苄嘧磺隆与乙草胺复配剂)25g~30g拌化肥或细泥土15kg~20kg撒施。

6 收获、运输和贮藏

6.1 收获

实行富硒稻谷与普通稻谷分收、分晒。不应在公路、沥青路面及粉尘污染严重的地方脱粒、晒谷。

6.2 运输

运输工具应清洁、干燥、有防雨设施。严禁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有异味的物品混运。

6.3 贮藏

在避光、常温、干燥和有防潮设施的地方贮藏。贮藏设施应清洁、干燥、通风、无虫害和鼠害。严禁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易发霉、发潮、有异味的物品混存。若进行仓库消毒、熏蒸处理,所用药剂应符合国家有关食品卫生安全的规定。

6.4 副产品处理

富硒水稻生产的副产品包括秸秆、垄糠、米皮糠等应综合开发、合理利用。提倡秸秆还田、稻糠稻作;不应焚烧、胡乱堆放、丢弃和污染环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