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瓶罐的概念 分类

玻璃瓶罐的概念 分类
玻璃瓶罐的概念 分类

玻璃瓶罐的概念分类

能用盖子或塞子密封,可定量盛装各种物料的空心玻璃制品。广泛用作饮料、酒类、化学制品、药品、文教用品和化妆品等的包装容器。玻璃瓶罐透明,易洁净,化学稳定性好,不污染内容物,气密性高,贮存性能优良,造型装饰丰富多采,可以多次回收使用,原料来源丰富。但玻璃瓶罐容易破碎,重容比大。这些缺点正随工艺技术的发展而逐渐得到改善。

玻璃制品的生产以玻璃瓶罐的产量最高。1980年世界玻璃制品产量为68Mt,其中玻璃瓶罐产量为40.8Mt。

公元前2000~前500年,人类就可制造空心玻璃器皿。公元前200年开始使用吹管后,产油和酿酒业随之使用中空玻璃作容器。罗马帝国时期,玻璃容器的需求量增加,绝大部分产品是圆底的,须用铁架或木架支撑。后来由于吹制玻璃用模具的发展,才制造出无支架的平底瓶。5~15世纪,压制、拉制和吹制技术得到很大发展,为玻璃制造机械化奠定了基础。1867年,德国西门子兄弟把蓄热室连续熔化池窑应用于玻璃工业,使玻璃瓶罐的大规模生产成为可能。1880~1890年发明了压-吹法制造广口瓶和吹-吹法制造小口瓶的成型技术(见玻璃制造)。1900年出现了第一台用电动机传动的制瓶机。1904~1905年美国M.J.欧文斯创制全自动真空吸料式制瓶机。1910年起,料滴供料机开始发展。1914年半自动吹-吹工艺发展成熟。1925年,美国哈德福-恩佩尔公司研制成功行列式制瓶机,采用吹-吹法生产,后来又发展为也可以用压-吹法生产。这种行列式制瓶机至今仍是使用的主要机型,并逐渐向多机组、多滴料方向发展。

中国在唐宋时已采用吹管吹制中空玻璃容器。近代玻璃工业形成于1904~1908年。1931年建立的上海晶华玻璃厂,是中国第一家采用横火焰和马蹄形火焰蓄热室池窑和自动制瓶机连续制造玻璃瓶罐的工厂。50年代后,兴建了一批规模较大的现代化制瓶工厂。80年代,玻璃瓶罐的生产中,最大的改进是玻璃瓶的轻量化,从而可以节约原料、燃料,提高生产速度,降低运输费用。

分类玻璃瓶罐种类繁多,有多种分类方法。①按外形分,有一般瓶罐、带柄瓶罐和管形瓶罐等,盛装容量1ml~25l。②按底部形状分,有圆形、椭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扁平形等瓶罐,以圆形的居多。③按瓶口尺寸分,有广口、小口、喷洒口等瓶罐。瓶口内径大于30mm、无肩或少肩的称为广口瓶,常用于盛装半流体和粉状或块状固体物品;内径小于30mm的称为小口瓶,常用于盛装各种流体物品。④按瓶口与瓶盖配合的形式分,有连续螺纹瓶口、软木塞瓶口、倾注用瓶口、冠形盖瓶口、滚压盖瓶口、塑料盖件瓶口、喷洒用瓶口、压上-拧开瓶口、侧封-撬开瓶口、玻璃塞磨砂瓶口、带柄瓶口及管形瓶口等瓶罐。瓶口的尺寸和公差均标准化。⑤按瓶罐使用要求分,有一次用瓶罐和回收瓶罐。一次用瓶罐使用一次即废弃;回收瓶罐可多次回收,周转使用。⑥按成型方法分,有模制瓶和管制瓶。模制瓶由玻璃液直接在模具中成型制得;管制瓶是先将玻璃液拉成玻璃管,然后再加工成型。⑦按瓶罐颜色分,有无色、有色和乳浊色瓶罐。玻璃瓶罐大多数是清澈无色的,可使内容物保持正常的形象。其次是绿色的和棕色的。绿色的通常盛装饮料;棕色的用于盛装药品或啤酒。它们可以吸收紫外线,有利于保护内容物。美国规定这种有色玻璃瓶罐的平均壁厚应使波长290~450nm的光波的透过率低于10%。少数化妆品、雪花膏和药膏等物品,则用乳浊色玻璃瓶罐盛装。

原料和化学成分瓶罐玻璃配合料一般由7~12种原料组成。主要有石英砂、纯碱、石灰石、白云石、长石、硼砂、铅和钡的化合物等。此外,还有澄清剂、着色剂、脱色剂、乳浊剂等辅助材料(见玻璃制造)。粗颗粒石英难于熔融完全;颗粒过细在熔制过程中又容易产生浮渣和粉尘,影响熔化,易堵塞熔窑蓄热室。适宜粒度为0.25~0.5mm。为利用

废旧玻璃,一般还加入碎玻璃,其用量通常为20~60%,最高可达90%。

玻璃瓶罐玻璃的化学成分,按其使用要求、成型方法、成型速度、工艺特点和原料品种等而有差异。绝大多数瓶罐采用钠钙硅酸盐玻璃。钠钙硅酸盐玻璃的主要成分为SiO2、Na2O和CaO。引入适量Al2O3和MgO,可以降低玻璃的析晶倾向,增强玻璃的化学稳定性和机械强度,改善玻璃的成型性能。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钠钙瓶罐玻璃的化学成分

为:SiO270~74%,CaO与MgO10~14%,Na2O与K2O13~16%,Al2O31.5~2.5%。制造无色玻璃瓶罐时,石英砂中Fe2O3的含量很低(一般为0.03%左右)。在普通钠钙玻璃中,添加Cr2O3和Fe2O3,玻璃呈翠绿色,添加硫-碳或MnO2和Fe2O3,玻璃呈棕色。盛装药品的瓶罐,要求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用硼硅酸盐玻璃制造。高级化妆品瓶,常用含铅、钡或锌的晶质玻璃制造,有的为乳浊玻璃,一般用氟化物作乳浊剂。

质量要求玻璃瓶罐应具备一定的性能和达到一定的质量标准。

①玻璃质量:纯净均匀,无砂石、条纹、气泡等缺陷。无色玻璃的透明度高;颜色玻璃的颜色均匀和稳定,能吸收一定波长的光能。

②物理化学性能:具有一定的化学稳定性,不与盛装物发生作用。具有一定的抗震性和机械强度,能经受洗涤、杀菌等加热、冷却过程和承受灌装、储运,遇到一般性内外部应力、震动、冲击,可保持无损。

③成型质量:保持一定的容量、重量和形状,壁厚均匀,口部圆滑、平整以保证灌装便利和密封良好。无歪扭变形、表面不光滑、不平整以及裂纹等缺陷。

制造工艺玻璃瓶罐制造主要包括配合料制备、熔制、成型、退火、表面处理和加工、检验和包装等工序。

①配合料制备:包括原料的贮存、称量、混合及配合料的输送。要求配合料混合均匀,化学成分稳定。

②熔制:瓶罐玻璃的熔制多在连续作业式火焰池窑(见玻璃熔窑)中进行。横火焰池窑的日产量一般超过200t,大型的达400~500t。马蹄形火焰池窑的日产量多在200t以下。玻璃熔制温度最高达1580~1600℃。熔制的能耗约占生产中总能耗的70%。可通过池窑全面保温、增大蓄热室格子砖容量、改善料堆分布、提高燃烧效率和控制玻璃液对流等措施,有效地节约能源。在熔化池中鼓泡能改善玻璃液对流,强化澄清均化过程,增加出料量。在火焰窑中用电热助熔,可在不增大熔窑的情况下增加产量,提高质量。

③成型:主要采用模制法,应用吹-吹法成型小口瓶,压-吹法成型广口瓶(见玻璃制造)。较少采用管制法。现代玻璃瓶罐的生产广泛采用自动制瓶机高速成型。这种制瓶机对料滴的重量、形状和均匀性都有一定的要求,因此要严格控制供料槽中的温度。自动制瓶机类型较多,其中以行列式制瓶机最为常用。这种制瓶机料滴服从制瓶机,而不是制瓶机服从料滴,因而没有旋转部分,作业安全,且任一分部都可以单独停车进行维修而不影响其他分部作业(图1)。行列式制瓶机制造瓶罐的范围广,灵活性大,已发展为12组、双滴料或三滴料成型以及进行微机控制。

④退火:玻璃瓶罐的退火是为了使玻璃残留的永久应力消减至允许值。退火通常在网带式连续退火炉中进行,最高退火温度约为550~600℃。网带式退火炉(图2)采用强制气流循环加热,使炉膛横断面温度分布一致并形成气幕,限制纵向气流运动,保证了炉内各带温度均匀稳定。

⑤表面处理和加工:一般通过在退火炉的热端和冷端涂层的方法对玻璃瓶罐进行表面处理。热端涂层是将成型后处于炽热状态(500~600℃)的瓶罐置于气化的四氯化锡、四氯化钛或四氯化锡丁酯的环境中,使这些金属化合物在热的瓶罐表面上经过分解氧化成氧化物薄膜,以填平玻璃表面微裂纹,同时防止表面微裂纹的产生,提高玻璃瓶罐的机械强度。冷端涂层是用单硬脂酸盐、油酸、聚乙烯乳剂、硅酮或硅烷等,在退火炉出口处对温度约

100~150℃的瓶罐表面进行喷涂,形成一层润滑膜,以提高瓶罐表面的抗磨损、润滑性和抗冲击强度。生产中,冷端涂层与热端涂层常结合使用。对于1l以上的大容量瓶罐,有的在其表面加泡沫聚苯乙烯或聚乙烯膜护套。护套有热收缩性,套上加热后紧束瓶身,坚韧有弹性,防震抗摩擦,瓶罐破碎时无碎片飞迸,可避免造成人身伤害。

配用玻璃塞的试剂瓶、样品瓶、香水瓶等用砂浆或金刚砂加水作磨料进行磨口和磨塞。高级化妆品、香水瓶常进行研磨抛光加工,消除模具斑痕,增加光泽。高档酒瓶或艺术装饰的瓶罐用氢氟酸进行腐蚀,造成表面光漫射,手感细腻。为在玻璃表面印商标和装饰,可采用喷彩、网印、贴花加工方法,将玻璃釉料施于瓶罐表面,在600℃下烘烤,釉料与玻璃熔结,形成永久性的花纹。若用有机颜料彩饰,只需经200~300℃熔烘。

⑥检验:查出有缺陷的制品,保证制品质量。玻璃瓶罐的缺陷分玻璃本身缺陷和瓶罐成型缺陷两大类。前者包括气泡、结石、条纹和颜色不正等;后者为裂纹、厚薄不匀、变形、冷斑、皱纹等。此外,还需检查瓶罐重量、容量、瓶口和瓶身尺寸公差、耐内应力、耐热震和应力消除程度。啤酒瓶、饮料食品瓶等由于生产速度高,批量大,靠目视检查已经不能适应,现已有自动检查设备,如预选器(检查瓶罐的外形及尺寸公差)、瓶口检查器、裂纹检查器、壁厚检查装置、挤压试验器、耐压试验器等。

⑦包装:有瓦楞纸板箱包装、塑料箱包装和托盘集装式包装。均已实现自动化。瓦楞纸板箱包装从空瓶包装开始直到灌装、销售,都利用同一纸箱。塑料箱包装使用的塑料箱可回收重复利用。托盘集装式包装是将检验合格的瓶子排列成矩形瓶阵,移至托盘上逐层堆放,到规定的层数即进行包扎。一般还罩上塑料薄膜套,加热使其收缩,紧裹成结实的整体,再捆扎,这种又称热塑包装。

民事法律行为

第三讲民事法律行为 一民事法律行为总论 (一)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 1 民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要素,欲发生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民通58—61。 民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民事行为+效力未定民事行为+可变更或可撤销民事行为。(二)民事法律行为的特征: 1 民事主体实施的以发生民事法律后果为目的的行为 2 以意思表示为要素 意思表示?法律行为(民法总则) 3 应是合法行为 民通57:民事法律行为从成立时起就具有法律约束力 《法国民法典》:“在当事人之间具有等同于法律的约束力!” 实例:甲14岁,中学三年级学生,是在校“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模范标兵”。一日,甲邻居之老母乙病危,恰其邻居夫妻外出旅游。甲马上抓住这个作雷锋的机会,将乙送往医院抢救。甲先垫付的士费、挂号费和部分住院费。后甲向邻居主张给付其垫付的费用。 1 邻居抗辩:甲仅14周岁,为限制行为能力人,不享有无因管理之债的请求权,邻居的抗辩是否成立?

2 如果邻居不但支付了所有费用给甲,且为表彰其善举,将一部笔记本赠与给甲。后甲将笔记本卖给某大学法学院21岁之丙,并交付电脑。而丙迟迟不付款。故甲请求丙返还笔记本。丙抗辩:甲是限制行为能力人,不能享有笔记本所有权;并且其不享有解除买卖合同的权利。 无因管理为事实行为,不适用民法关于行为能力的规定。 限制行为能力人可以接受赠与 其签订的合同属效力未定合同 二法律行为的要件 (一)法律行为的成立要件:指符合民事行为构成要素的客观情况 1 一般成立要件:一切法律行为所必不可少的共同要件 (1)当事人;(2)标的:行为的内容;(3)意思表示:一个意思表示,如抛弃;两个意思表示,如合同。 2 特别成立要件:某些民事行为除要具备上述一般要件外,还要符合其他特殊事实要素。(1)要式行为:须采书面形式才成立者,比如融资租赁合同等 (2)要物行为(实践性行为):须交付标的物才成立者,比如保管合同。 (二)法律行为的生效要件:符合成立要件的法律行为又符合法定有效要件,则取得法律认可的效力。 1 一般生效要件:

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

1、2 统计学得几个基本概念 1、2、1 总体与总体单位 1、总体 (1)总体得概念:总体就是指客观存在得、具有某种共同性质得许多个别事物组成得整体; 在统计研究过程当中,统计研究得目得与任务居于支配与主导得地位,有什么样得研究目得就应该有什么样得统计总体与之相适应。例如:要研究我们学院教师得工资情况,那么全体教师就就是研究得总体,其中得每一位教师就就是总体单位;如果要了解某班50个学生得学习情况,则总体就就是该班得50名学生,每一名学生就是总体单位。根据我们研究目得得不同,我们要选取得研究对象也就就是研究总体相应地要发生变化。 (2)总体得分类: 总体根据总体单位就是否可以计量分为有限总体与无限总体: ★有限总体:指所包含得单位数就是有限得总体。 如一个企业得全体职工、一个国家得全部人口等都就是有限总体; ★无限总体:指所包含得单位数目就是无限得,或准确度量它得单位数就是不经济或没有必要得,这样得总体称为无限总体。 如企业生产中连续生产得大量产品,江河湖海中生长得鱼得尾数等等。 划分有限总体与无限总体对于统计工作得意义就在于可以帮助我们设计统计调查方法。很显然,对于有限总体,可以进行全面调查,也可以进行非全面调查,但对于无限总体不能进行全面调查,只能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非全面调查,据以推断总体。 (3)总体得特征: ★大量性:就是指构成总体得单位数要足够得多,总体应由大量得单位所构成。大量性就是对统计总体得基本要求。 个别单位得现象或表现有很大得偶然性,而大量单位得现象综合

则相对稳定。因此,现象得规律性只能在大量个别单位得汇总综合中才能表现出来。只有数量足够得多,才能准确地反应我们要研究得总体得特征,达到我们得研究目得。 ★同质性:指总体中各单位至少在某一个方面性质相同,使它们可以结合起来构成总体。同质性就是构成统计总体得前提条件。 ★变异性:即构成总体得各个单位除了至少在某一方面具有共同性质外,在其她方面具有一定得差异。差异性就是统计研究得主要内容。 如以一个班级得所有学生作为一个总体,则“专业”就是该总体得同质性,而“性别”、“籍贯”等则就是个体之间得变异性;以我院全体教师为一个总体,则“工作单位”就是其同质性,而“学历”、“月工资”等则就是它得变异性。 需要特别说明得三个问题: ★变异就是客观存在得,没有变异得事物就是不存在得; ★变异对于统计非常重要,没有变异就没有统计。这就是因为,如果总体单位之间不存在变异,我们只需要了解一个总体单位得资料就可以推断总体情况了; ★变异性与同质性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就是辩证统一得关系。用同质性否定变异性或用变异性否定同质性都就是错误得。 2、总体单位 就是构成总体得每一个个体。 【思维动起来】 对2015年10月份某市小学生得近视情况进行调查: 统计总体就是什么?总体单位就是什么? 总体得同质性就是什么?变异性就是什么? 3、总体与总体单位得关系 在统计研究中,确定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就是十分重要得,它决定于统计研究目得与认识对象得性质。在一次特定范围、目得得统计研究中,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就是不容混淆得,二者得含义就是确切得,

杂草学知识要点

《杂草学》知识概要 绪论 杂草:在人工生境自然繁衍其种族的植物 杂草的三性:适应性(前提和先决条件)、持续性(核心地位)、危害性(必然结果)【考点】杂草的有益性: 1.杂草的生态环境意义:保持水土,光合作用,富集、清除金属离子 2.可利用价值:药用,作物育种材料,食用价值,畜牧业利用价值 3.科学价值:物种起源和进化的好材料,开发新型植物源农药,生理代谢的抑制剂 杂草的危害性: 1.降低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如:毒和毒麦 2.防除成本巨额 3.给人类生产活动带来不便 4.是许多病虫害的中间寄主和宿主 5.改变人文景观,破坏自然保护区原生植被 6.威胁人畜安全 杂草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 Ⅰ.杂草的生物学特性:指植物物种本身的形态、分布、生长繁殖、栖息等方面的特征。强调:人工干扰环境 主要内容:【重点以及考点】 1.杂草形态结构的多样性 ①个体大小的变化②根茎叶形态结构③组织结构 2.杂草生活史的多样性 生活史:物种一生中所经历的生长、发育、繁殖等全部过程。 ①一年生杂草②二年生杂草③多年生杂草(简单和匍匐) 3.杂草营养方式的多样性 ①光合营养②寄生性(全寄生和半寄生) 寄生性杂草:种子发芽后,经历一段时期的生长,必须依赖于寄主的存在和寄主提供足够有效的养分才能完成生活史全过程的杂草。 4.杂草的适应性 ①抗逆性强②可塑性大③生长势强④杂合性⑤拟态性 5.杂草的繁衍滋生的复杂性和强势性 ①惊人的结实性②种子寿命长③种子的成熟度和萌发时期参差不齐【需补充】 ④繁殖方式多样(有性和无性)⑤子实具有广泛传播的附属结构 Ⅱ.杂草个体及种群生态学 杂草生态学:研究杂草与其环境之间的学科【非重点】 种群: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个体 群落: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之和 ⅰ.种子休眠 休眠:有活力的子实及地下营养繁殖器官暂时处于停止萌发或生长状态。(大部分种类的杂草种子和营养器官都具有) 内因:【重点】

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

1.2 统计学的几个基本概念 1.2.1 总体和总体单位 1.总体 (1)总体的概念:总体是指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别事物组成的整体; 在统计研究过程当中,统计研究的目的和任务居于支配和主导的地位,有什么样的研究目的就应该有什么样的统计总体与之相适应。例如:要研究我们学院教师的工资情况,那么全体教师就是研究的总体,其中的每一位教师就是总体单位;如果要了解某班50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就是该班的50名学生,每一名学生是总体单位。根据我们研究目的的不同,我们要选取的研究对象也就是研究总体相应地要发生变化。 (2)总体的分类: 总体根据总体单位是否可以计量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 ★有限总体:指所包含的单位数是有限的总体。 如一个企业的全体职工、一个国家的全部人口等都是有限总体; ★无限总体:指所包含的单位数目是无限的,或准确度量它的单位数是不经济或没有必要的,这样的总体称为无限总体。 如企业生产中连续生产的大量产品,江河湖海中生长的鱼的尾数等等。 划分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对于统计工作的意义就在于可以帮助我们设计统计调查方法。很显然,对于有限总体,可以进行全面调查,也可以进行非全面调查,但对于无限总体不能进行全面调查,只能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非全面调查,据以推断总体。 (3)总体的特征: ★大量性:是指构成总体的单位数要足够的多,总体应由大量的单位所构成。大量性是对统计总体的基本要求。 个别单位的现象或表现有很大的偶然性,而大量单位的现象综合则相对稳定。因此,现象的规律性只能在大量个别单位的汇总综合中

才能表现出来。只有数量足够的多,才能准确地反应我们要研究的总体的特征,达到我们的研究目的。 ★同质性:指总体中各单位至少在某一个方面性质相同,使它们可以结合起来构成总体。同质性是构成统计总体的前提条件。 ★变异性:即构成总体的各个单位除了至少在某一方面具有共同性质外,在其他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差异性是统计研究的主要内容。 如以一个班级的所有学生作为一个总体,则“专业”是该总体的同质性,而“性别”、“籍贯”等则是个体之间的变异性;以我院全体教师为一个总体,则“工作单位”是其同质性,而“学历”、“月工资”等则是它的变异性。 需要特别说明的三个问题: ★变异是客观存在的,没有变异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变异对于统计非常重要,没有变异就没有统计。这是因为,如果总体单位之间不存在变异,我们只需要了解一个总体单位的资料就可以推断总体情况了; ★变异性和同质性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补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用同质性否定变异性或用变异性否定同质性都是错误的。 2.总体单位 是构成总体的每一个个体。 【思维动起来】 对2015年10月份某市小学生的近视情况进行调查: 统计总体是什么?总体单位是什么? 总体的同质性是什么?变异性是什么? 3.总体和总体单位的关系 在统计研究中,确定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是十分重要的,它决定于统计研究目的和认识对象的性质。在一次特定范围、目的的统计研究中,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是不容混淆的,二者的含义是确切的,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但是随着统计研究任务、目的及范围的变化,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可以相互转化。

杂草学复习资料全

第一章概论 1.杂草科学作为一个完整的学科体系,包含杂草及其防治两个主体。 杂草是其中的核心,没有杂草就没有杂草的防治。 2.杂草具有三性:适应性、持续性、危害性,此三性概括了杂草不用于一般植物的基本特征。 3.杂草是能够在人类试图维持其某种植被状态的生境中不断自然延续其种族,并影响到这种人工植被状态维持的一类植物。简而言之,指能够在人工生境中自然繁衍其种族的植物。 第二章杂草生物学和生态学 4.杂草生物学特性:杂草对人类和生活活动所导致的环境条件即人工生境长期适应,形成的具有不断延续能力的表现。 5.杂草生活史具有多样性:a一年生:(繁缕、婆婆纳),在一年中完成从种子萌发到产生种子死亡的杂草,分为春季一年生和夏季一年生杂草。B二年生或越年生杂草:(野胡萝卜)生活史在跨年度中完成的杂草。C多年生:(简单多年生----蒲公英匍匐多年生)可存活两年以上的杂草。 6.杂草适应环境能力强的原因:a 抗逆行强---杂草具有极强的生态适应性和抗逆性,具体表现为对盐碱、人工干扰、旱涝、极端高低温等有很强的耐受能力。如个体小的杂草生长快、生命周期短、结实率高、繁殖快(繁缕),个体大的杂草,竞争力强,生活周期长,像田旋花,芦苇等多年生杂草。b可逆性大----杂草在多变的人工环境条件下,具有对其个体大小、数量、生长量和结实量进行有效的自我调节能力,如 和反枝苋的株高可从5cm到300cm不等,结实数既可少至5粒,多至百粒。c 生长势强----杂草中的C4植物比例明显较高,由于C4植物光能利用率高,CO2补偿点和光补偿点低,其饱和点高,蒸腾系数低,而净光合速率高,能更为高效地利用光能,CO2和水合成有机物,从而使杂草的竞争力强于作物。d 杂合性---由于杂草群落的混杂性、种异花授粉、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性,导致一般杂草的基因型均具有杂合性,因此增加了杂草的变异性和增强了抗逆性能。e 拟态性----如稗草与水稻伴生,野燕麦或看麦娘与麦类作物伴生,上述伴生关系中,杂草与作物在形态、生长发育以及对生态因子的需求等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很难从作物中将这些杂草分开或清除。杂草的这种特性被称之为对作物的拟态性,这些杂草也被称之为伴生杂草。它们给除草,特别是人工除草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另一种答案:a 具有多种授粉途径b 多实性、连续结实性、落实性 c 具有多种传播方式 d 杂草种子具有长寿性 e 出苗持续不一 f 多数杂草具有C4光合途径,生长发育迅速g 具有杂合性h 具有可塑性i 具有生态适应性和抗逆性j 杂草对作物具有拟态性。7.杂草生态学:研究杂草与其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主要揭示杂草的群体消长、杂草与杂草、杂草与作物及其他环境因子等的在规律,是杂草科学和重要组成成分之一。 8.杂草休眠的概念与意义,以及诱导杂草种子休眠的外因素。(!)休眠时指有活力的子实或地下营养繁殖器官处于停止萌动和生长状态。休眠可以保证种子在一年中固有的时期萌发出苗,如遇到不利生态因素,则可使子实萌发推迟,从而确保种族的繁衍。(2)休眠的因主要有:一,种子或腋芽或不定芽中含有生长抑制剂。如野燕麦子实的休眠就是由于野燕麦稃片中存在一种休眠素,有些杂草种子中含有脱落酸等。二,果皮或种皮不透水和不透气或机械强度很高。牵牛、菟丝子和野豌豆属杂草的种子种皮透性差。独行菜的种子是由坚韧的种皮紧紧地包住胚,阻碍种子萌发。三,胚发育成熟,有些杂草的种子虽然成熟了,但其胚仍需在种子中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发育,才能长成成熟的胚,如蓼属和石竹科的许多杂草即有这种现象。外因主要有:外界环境因素诱导产生的休眠,被称作诱导休眠或强迫休眠。大多是由于不良环境条件如高和低温、干旱涝渍、除草剂、黑暗和高CO2的比例等所引起,具有使已经解除原生休眠可以萌发的子实体重新进入休眠状态。 9.杂草竞争临界期:指当杂草生长存留造成作物产量的损失和无草状态下作物产量增加量相等的天数,是指作物对杂草竞争敏感的时期。 10.杂草群落是指在一定环境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构成一定杂草种群的有机组合,它的形成、结构、组成、分布直接受农田生态环境因子的制约和影响,研究其在关系,是杂草群落生态的主要容,也为杂草的生态防除提供理论依据,主要表现在以下11个方面:(1)土壤类型不同土壤类型、其优势杂草种类不同。亚热带地区的水稻土,常是看麦娘发生的主要土壤,而旱地土壤则以猪殃殃、野燕麦为优势种,灰潮土以卷耳和波斯婆婆纳为优势种。(2)地形地貌南部农田杂草调查显示:山顶和半山坡为野燕麦和猪殃殃为优势杂草群落,山谷洼地以春麦娘和牛繁缕为优势种。(3)土壤肥力如N 含量高时,马齿苋、刺苋、藜等喜氮杂草生长繁茂,P缺乏时,反枝苋会消失。(4)轮作和种植制度稻麦连作时,麦田多以看麦娘为优势种,野燕麦难以生存;稻棉轮作时,稗、马唐、狗尾草为优势种。(5)土壤水分如猪殃殃。野燕麦

民事法律行为

民事法律行为 第一节民事法律行为概述 一、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 民事法律行为,一般称法律行为,是指民事主体以意思表示的方式设立、变更或者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民事法律行为必须具有意思表示要素,而且必须是要产生该意思表示内容的民事法律后果。 我国《民法通则》第54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是公民或者法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民法通则》将民事法律行为限定为“合法行为”,使得理论上不得不创设合法行为和不合法行为的上一位阶的概念——民事行为。据此,民事行为包括合法民事行为与不合法民事行为。合法民事行为包括民事法律行为与某些事实行为;不合法行为又包括违约行为与侵权行为。 二、民事法律行为的特征 民事法律行为有如下特征: 1.民事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基本要素 意思表示是指民事主体将设立、变更或消灭一定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在意思以一定的方式表示于外部的行为。意思表示是民事法律行为的基本构成要素,没有意思表示就没有法律行为。 2.民事法律行为是以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为目的的行为 任何有意识的活动,都是有一定目的的活动,都能引起一定的后果,但民事法律行为不是要达到一般的目的,而是要设立、变更、终止某种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关系,并能引起行为人预期的法律后果。 第二节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 一、单方行为、双方行为和多方行为 这是根据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是取决于一方还是由双方的意思表示所做的划分。单方行为是指仅由一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就能成立的法律行为。例如,订立遗嘱、放弃债权、抛弃所有权、无权代理的追认等,这些行为,不需要他人同意,就能发生行为人预期的法律后果。双方行为是指须由双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相一致才能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如合同等。民法上,又把双方行为分为合致行为和对应行为。前者是指双方当事人所追求的具体目标是一致的,如合伙等;后者是指双方当事人所追求的具体目标不是一致的,而是相对应的,如买卖合同中,卖方的具体目标是取得价金,买方的具体目标则是取得商品。多方行为是指由多个行为人的意思表示达成一致而成立的民事行为,如公司股东会的决议等。 二、单务行为和双务行为 这是依据民事法律行为中,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构成而进行的划分。单务行为,是指一方当事人仅享受权利,而另一方仅负有义务的法律行为,如赠与行为等。双务行为,是指法律行为的当事人

统计学基本概念

基本概念 1、统计的含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 2、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特点:数量性、社会性、综合性 3、统计工作的职能:统计信息职能、统计咨询职能、统计监督职能 4、统计工作过程: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 5、统计调查的质量要求:准确性、全面性、及时性、有效性 6、专门调查的方法:普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 7、统计调查的方法:直接观察法、报告法、采访法、通讯法、实验调查法、网上调查法 8、次数分布的主要类型:钟型分布、U型分布、J型分布 9、统计表的结构,从组成要素看,由总标题、横行与纵栏标题、指标数值等三部分组成 10、统计表的结构,从内容上看,由主词、宾词两部分构成 11、统计分析方法:综合指标、动态数列、统计指数、相关回归、抽样推断 12、综合指标从它的作用和方法特点的角度可概括为三类: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 13、相对指标的种类:计划完成相对指标、结构相对指标、比例相对指标、比较相对指标、强度相对指标、动态相对指标 14、平均指标的种类: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众数、中位数 15、测定标志变动度的主要方法:全距、四分位差、平均差、标准差、离散系数 16、动态数列按构成其指标数值的性质不同分为:绝对数动态数列、相对数动态数列、平均数动态数列

17、动态数列的水平分析指标:发展水平、平均发展水平、增长量、平均增长量 18、动态数列的速度分析指标:发展速度、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 19、测定长期趋势常用的主要方法:间隔扩大法、移动平均法、最小平方法 20、指数按其反映指标性质不同分为: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21、指数按其表现形式不同分为:综合指数、平均指数、平均指标对比指数 22、相关关系按其方向不同分为:正相关和负相关 23、相关关系按其涉及因素多少分为:单相关和复相关 24、相关关系按其形式不同分为:直线相关和曲线相关 25、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简单随机抽样、类型抽样、等距抽样、整群抽样、多阶段抽样 26、总体参数的抽样估计方法为点估计和区间估计。 统计分析 1.某市某“五年计划”规定计划期最末一年甲产品产量应达到75万吨,假定每天产量相等,实际生产情况如下表所示(单位:万吨)。试计算该市甲产品产量五年计划完成程度和提前完成计划的时间。 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 56 58 62 第四年一季二季三季四季 16 17 18 18 第五年一季二季三季四季 19 19 20 23

杂草的类型

杂草的类型 杂草种类繁多,为便于田问鉴别和杂草防除,常根据各自的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对杂草进行分门别类。杂草分类方法较多,常用的有按植物系统、生态及生物学特性、生活史和为害作物等分类方法。 (一)按植物系统分类 按植物系统分类即采用植物分类学的经典方法,根据植物的形态及繁殖特性的相似性来判断其在进化上的亲缘关系,并根据这种亲缘关系的远近将某一植物分为不同等级门、纲、目、科、属、种的分类系统中。这种分类法较为科学、系统和完善。 人多数杂草均属种子植物门的被子植物亚门,只有四叶萍、木贼、问荆等少数杂草属蕨类植物门。 (二)按生物学特性分类 1.异养型杂草 以其他植物为寄主,杂草已部分或全部失去以光合作用自我合成有机养料的能力,而营寄生或半寄生的生活,如菟丝子(图1-1)、列当等。 2.自养型杂草

杂草可进行光合作用,合成自身生命活动所需的养料,根据生活史长短可再分为多年生、二年生和一年生杂草。 (1)多年生杂草营养繁殖能力较发达是多年生杂草的重要特点,因而依据其营养繁殖方式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地下根繁殖型如苣荬莱、大蓟(图1-2)和田旋花等; 地下茎繁殖型如白茅、芦苇、狗牙根(图1-3)、牛毛草、眼子莱、矮慈姑等; 地上茎繁殖型如鳞茎繁殖的小根蒜,匍匐茎繁殖的空心莲子草、双穗雀稗,块茎繁殖的香附子(图1-4)、水莎草、扁秆藨草等。 图1-2 大蓟植株

图1-3 狗牙草地下茎 图1-4 香附子地下块茎 需要指出的是很多多年生杂草主要以营养器官进行无性繁殖,但也可在一定程度上进行种子繁殖,如水莎草虽主要靠块茎繁殖,但在秋天也能开花结实,产生种子。 (2)二年生杂草此类杂草需在二年内完成其整个生活史,如草木樨、小飞莲等在当年秋季萌发至翌年秋季开花结籽,种子至再次年的秋季方可萌发。 (3)一年生杂草此类杂草可在一年内完成其从种子到种予的生活史,根据其生活史特点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民法重要概念汇总

民法重要概念汇总 1.民法,是指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2、财产关系,是指人们在产品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经济内容的关系。 3、人身关系,是指因民事主体的人格利益而发生的社会关系。 4、民法的基本原则,是民法及其经济基础的本质和特征的集中体现,是高度抽象的、最一般的民事行为规范和价值判断准则。 5、自愿原则,法律确认民事主体得自由地基于其意志去进行民事活动的基本准则。 6、公平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应依据社会公认的公平观念从事民事活动,以维持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均衡。 7、诚实信用原则,是市场经济活动中形成的,要求人们在市场活动中讲究信用、恪守诺言、诚实不欺,在不损害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前提下追求自己的利益。 8、民事法律关系,是由民事法律规范调整所形成的以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为核心内容的社会关系。 9、财产法律关系,是指因财产的所有和财产的流转所形成的、满足民事主体财产利益需要的民事法律关系。 10、人身关系,是指与民事主体的人身不可分离、为满足民事主体的人身利益所形成的民事法律关系。 11、绝对法律关系,是指与权利人相对应的义务人是权利人以外的一切不特定人的民事法律关系。 12、相对法律关系,是指与权利人相对应的义务人是特定人的民事法律关系。 13、物权关系,指权利人可以直接支配物,不需要义务人实施某种积极行为予以配合即可行使并实现其权利的民事法律关系。 14、债权关系,是指权利人必须由义务人的一方行为相配合,才能行使和实现其权利的民事法律关系。 15、自然人,是基于出生而取得民事主体资格的人。 16、监护,是指对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进行监督和保护的一种民事法律制度。 17、宣告失踪,是指自然人离开自己的住所,下落不明达到法定期限,经利害关系人申请,由人民法院宣告其为失踪人的法律制度。 18、宣告死亡,是指自然人离开自己的住所,下落不明达到法定期限,经利害关系人申请,由人民法院宣告其死亡的法律制度。 19、个体工商户,是指自然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依法经核准登记,从事工商业经营的。 20、农村承包经营户,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按照承包合同规定从事商品经营的。 21、个人合伙,是指两个以上的自然人按照协议,各自提供资金、实物、技术等共同经营,共同劳动。 22、退伙,是指合伙人与其他合伙人脱离合伙关系,丧失合伙人资格的行为。 23、入伙,是指合伙成立后,第三人加入合伙并取得合伙人资格的行为。 24、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25、社团法人,以人的组合作为法人成立基础的私法人。 26、财团法人,是指以一定的财产的设定作为成立基础的私法人。 27、企业法人,以从事生产、流通、科技等活动为内容,以获取盈利和增加积累、创造社会财富为目的的营利性社会经济组织。 28、机关法人,是指依法享有国家赋予的行政权力,并因行使职权的需要而享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国家机关。 29、事业单位法人,是指为了社会公益事业目的,由国家机关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文化、教育、卫生、体育、新闻等公益事业的单位。 30、社团法人,是指自然人或法人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

杂草分类

禾本科杂草 禾本科杂草是水田和旱田的主要杂草,胚有一个子叶(种子叶),通常叶片窄、长、叶脉平行,无叶柄,叶鞘开张,有叶舌,茎圆或扁平,有节、节间中空。] 这类杂草有一年生和多年生。种子粒较大的在土壤中发芽深度可达5厘米以上,土表处理除草剂难以防除,如野黍、双穗雀稗等;种子粒较小的,土中发芽深度仅为1-2厘米,用土表处理除草剂防除效果好,如稗草、狗尾草等。麦田禾本科杂草主要有:野燕麦、雀麦、节节麦、看麦娘、日本看麦娘、菵草、稗草、早熟禾、狗尾巴草等。草坪禾本科杂草是马唐、牛筋草、两耳草、狗尾草、白矛草、雀麦等。 阔叶杂草 又称双子叶杂草,胚有两片子叶,草本或木本,叶脉网状,叶片宽,有叶柄。鸭跖草虽为单子叶杂草,人们习惯把它划为阔叶杂草。根据它的生命长短可分为一年生杂草和多年生杂草。一年生阔叶杂草是种子繁殖,在土壤中的发芽深度为0-5厘米;除草剂防除时,浅层土中的发芽杂草可有效的防除,如藜、苋、荠、野西瓜苗等;对深土层中发芽的杂草,由于种子在药层以下,应用土表处理除草剂难以防除,如苍耳、鸭跖草、苘麻等 一年生杂草: 在生活史中只开花结实一次,种子繁殖,整个生命周期不到一年时间完成。大田中最常见的杂草是一年生的,分为夏季一年生和冬季一年生两类。夏季一年生杂草在春季发芽,夏季是主要发育阶段,秋季成熟后死亡。它们的种子在土壤中维持休眠状态到次年春季,如藜、稗草、马唐、苋、苍耳等杂草。冬季一年生杂草在秋季或冬季发芽,种子一般在翌年春季或早夏植物死亡前成熟。种子常常在土壤中保持休眠状态越夏,如繁缕、雀麦、麦仙翁等杂草。 两年生杂草: 需要度过两个完整的夏季才能完成其生育周期,寿命超过一年但不超过二年的杂草。如秋季发芽、出苗,则需生育至第三年才能开花、结实。通常第一年发育庞大的根系,积累营养物质并形成叶簇,次年春季从根颈处抽苔,夏季开花、结实,种子繁殖。飞廉、黄花蒿、益母草等杂草属于该类。 很多植物均为两年生,但是在两年生的植物中,也有一些是一年生(罕两年生)。 多年生杂草: 寿命在二年以上,一生中能多次开花结实的杂草。主要特点是在开花结实后地上部死亡,依靠地下器官越冬,次年春季从地下营养器官又长出新株。此类杂草除能以种子繁殖外,还能利用地下营养器官进行繁殖,而后者是主要的繁殖方式。根据地下营养器官的特点,多年生杂草可以分为根茎杂草、根芽杂草、直根杂草、块茎杂草、球茎杂草、鳞茎杂草等。如车前、狗牙根、香附子、问荆等均为多年生杂草

民事法律行为概念辨析(一)

民事法律行为概念辨析(一) 内容提要]本文拟从介绍民法学说中对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的两种不同观点入手,揭示我国《民法通则》中所体现的民事法律行为本质合法说的矛盾、缺陷,进而论述摒弃这一学说对于我国民事法律发展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民事法律行为本质合法说可变更可撤销 一、关于民事法律行为概念认识上的分歧 在《民法通则》颁布以前,对法律行为概念的概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将法律行为视为民事主体基于意思表示而从事的旨在设立、变更或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按照这一概括,法律行为的概念中既应包括有效的法律行为,也包括无效的法律行为,还应包括可撤销的法律行为和效力不确定的法律行为。另一类是将法律行为视为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而从事的,必将产生、变更或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合法行为;依此,法律行为只能是并且永远是有效的,产生法律效力的合法行为;无效行为、可撤销行为及效力不确定的行为均不属于法律行为。《民法通则》颁布后,我国许多学者转而接受“法律行为是公民或者法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的立法定义。但仍有不少学者认为,“表示行为,传统上称为(民事)法律行为,是指民事主体基于意思表示,旨在发生、变更或消灭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其特征是当事人有意识地要建立或变更、消灭民事法律关系,并通过一定的行为将内心意思表达出来。如果当事人的意思表示有缺陷或者违法,即表示行为不合法,该行为就没有法律效力或可以依法撤销其法律效力,传统上称之为无效的和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另有一些学者认为,《民法通则》中以“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概括法律行为的含义,“未能正确揭示法律行为的本质及其内涵和外延”。这一定义并不能将意思表示行为与观念通知行为和事实行为区别开,因为许多事实行为均属于合法行为,“例如遗失物之拾得,标的物之交付等”,它们“均能引起民事法律关系的变化,在当事人之间发生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效果”。 我国民法理论中对于法律行为概念上的理解是存在重要分歧的,其中“最根本的一点,就是一部分学者认为法律行为是一种合法行为,既然是合法行为,理所当然不能包括违法行为;另外一部分学者则认为法律行为只是一种能产生法律后果的行为,至于它是否合法需作进一步判断,因而可以分为合法行为与违法行为。 二、对民事法律行为本质合法说的质疑 究竟应仅将传统民法中的“有效的法律行为”称之为法律行为呢,还是应将具有设权意图的一切表意行为统称为法律行为。如果仅以前者为法律行为,当然应确认法律行为的合法有效性特征;但如果以后者为法律行为,则必然要确认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和设立法律关系意图为基本特征。 笔者认为,民事法律行为本质合法说的观点,在法理逻辑方面存在诸多自相矛盾和理论缺陷。理由在于:以合法有效行为概括法律行为的含义无法解决有效行为与无效行为、效力可撤销行为和效力不确定行为之间的矛盾关系。 如果将法律行为仅仅理解为合法有效行为,则必然会产生这样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上述一系列处于中间状态的表意行为究竟是否属于法律行为;它们是否适用有关法律行为的规则;它们是否可发生法律行为之效力。假如确认此类“不合法”表意行为属于法律行为,则无异于否定我国民法中的法律行为概念;但如否认此类行为属于法律行为,则它们显然不应适用法律行为的有关规则,也不应发生法律效力,这同样会否认我国民法中的具体规定。 台湾学者郑玉波曾指出:“法律行为有无效、得撤销及效力未定等问题”,是无法回避的。试图以意思表示无效来代替法律行为无效并无实际意义,“意思表示虽不能概括法律行为,但法律行为毕竟以意思表示为要素,故意思表示无效时,则法律行为即不能有效力”。 依据《民法通则》第55条的规定,只有合法的表意行为才是民事法律行为,而依据第58

民法基本概念汇总

民法基本概念汇总 1、民法,是指调整平等主体在从事民事活动中发生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2、财产关系,是指平等的民事主体在从事民事活动中所发生以财产所有和财产流转为主要内容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3、人身关系,是指因民事主体之间发生的以人格关系和身份关系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义务关系。 4、民法的基本原则,是民法及其经济基础的本质和特征的集中体现,是高度抽象的、最一般的民事行为规范和价值判断准则。 5、自愿原则,法律确认民事主体得自由地基于其意志去进行民事活动的基本准则。 6、公平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应依据社会公认的公平观念从事民事活动,以维持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均衡。 7、诚实信用原则,是市场经济活动中形成的,要求人们在市场活动中讲究信用、恪守诺言、诚实不欺,在不损害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前提下追求自己的利益。 8、民事法律关系,是由民事法律规范调整所形成的以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为核心内容的社会关系。 9、财产法律关系,是指因财产的所有和财产的流转所形成的、满足民事主体财产利益需要的民事法律关系。 10、人身关系,是指与民事主体的人身不可分离、为满足民事主体的人身利益所形成的民事法律关系。 11、绝对法律关系,是指在权利人之外一切不特定人均为义务人的民事法律关系。 12、相对法律关系,是指与权利人相对应的义务人具体、特定的民事法律关系。 13、物权关系,指权利人可以直接支配物,不需要义务人实施某种积极行为予以配合即可行使并实现其权利的民事法律关系。 14、债权关系,是指权利人的权利必须由义务人的一定行为相配合,才能行使和实现其权利的民事法律关系。 15、自然人,是基于出生而取得民事主体资格的人。 16、监护,是指为了监督和保护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合法权益而设置的一项民事法理制度。 17、宣告失踪,是指经利害关系人申请,由人民法院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宣告下落不明满一定期限失踪人的法律制度。 18、宣告死亡,是指经利害关系人申请,由人民法院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由人民法院宣告下落不明满一定期限的公民死亡的法律制度。 19、个体工商户,是指公民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依法经核准登记,从事工商业经营的。 20、农村承包经营户,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按照承包合同规定从事商品经营的。 21、个人合伙,是指两个以上的公民按约各自提供资金、实物、技术等合伙经营、共同劳动的行为或组织形式。 22、入伙,是指合伙存续期间,非合伙人申请加入合伙并取得合伙人身份的行为。 23、退伙,是指合伙人退出合伙组织,从而丧失合伙人资格的行为。 24、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简单地说,法人就是能够以自己的名义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25、社团法人,以人的存在为成立基础,并以章程作为活动依据的法人。 26、财团法人,是指以捐助的财产为成立基础,并以捐助目的和设立的章程为活动依据的法人。 27、企业法人,以盈利为目的、独立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活动的经济组,因此,企业法人相当于传统类中的营利法人。 28、机关法人,是指依法享有国家赋予的行政权力,以国家预算作为独立活动的经费,具有法人组织的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机关。

第六章数理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第六章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 一、教学要求 1.理解总体、个体、简单随机样本和统计量的概念,掌握样本均值、样本方差及样本矩的计算。 2.了解分布、t分布和F分布的定义和性质,了解分位数的概念并会查表计算。 3.掌握正态总体的某些常用统计量的分布。 4.了解最大次序统计量和最小次序统计量的分布。 本章重点:统计量的概念及其分布。 二、主要内容 1.总体与个体 我们把研究对象的全体称为总体(或母体),把组成总体的每个成员称为个体。在实际问题中,通常研究对象的某个或某几个数值指标,因而常把总体的数值指标称为总体。设x为总体的某个数值指标,常称这个总体为总体X。X的分布函数称为总体分布函数。当X为离散型随机变量时,称X的概率函数为总体概率函数。当X为连续型随机变量时,称X的密度函数为总体密度函数。当X服从正态分布时,称总体X为正态总体。正态总体有以下三种类型: (1)未知,但已知; (2)未知,但已知; (3)和均未知。 2.简单随机样本 数理统计方法实质上是由局部来推断整体的方法,即通过一些个体的特征来推断总体的特征。要作统计推断,首先要依照一定的规则抽取n个个体,然后对这些个体进行测试或观察得到一组数据,这一过程称为抽样。由于抽样前无法知道得到的数据值,因而站在抽样前的立场上,设有可能得到的值为,n维随机向量()称为样本。n称为样本容量。()称为样本观测值。 如果样本()满足 (1)相互独立; (2) 服从相同的分布,即总体分布; 则称()为简单随机样本。简称样本。 设总体X的概率函数(密度函数)为,则样本()的联合概率

函数(联合密度函数为)

3. 统计量 完全由样本确定的量,是样本的函数。即:设是来自总体X 的 一个样本,是一个n 元函数,如果中不含任何总体的未知参数,则称 为一个统计量,经过抽样后得到一组样本观测值 ,则称 为统计量观测值或统计量值。 4. 常用统计量 (1)样本均值: (2)样本方差: (3)样本标准差: 它们的观察值分别为: 这些观察值仍分别称为样本均值、样本方差和样本标准差。 (4)样本(k 阶)原点矩 1 1,1,2,n k k i i A X k n ===∑L (5)样本(k 阶)中心矩 1 1(),2,3,n k k i i B X X k n ==-=∑L 其中样本二阶中心矩21 1(),n k i i B X X n ==-∑又称为未修正样本方差。 (6)顺序统计量 将样本中的各个分量由小到大的重排成 (1)(2)()n X X X ≤≤≤L 则称(1)(2)(),,n X X X L 为样本顺序统计量,()(1)n X X -为样本的极差。 (7)样本相关系数: 1 1 2 211 ()()()() 11()()n n i i i i i i xy n n x y i i i i x x y y x x y y r S S x x y y n n ====----= = --∑∑∑∑

统计学基础知识及其概念

一、概念篇 总体:总体是指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务的整体,亦称统计总体。 总体单位:总体单位是指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的总称。 指标:指标是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概念。 标志: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统计调查:是按照预定的目的和任务,运用科学的统计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客观实际搜集统计资料的过程。 调查对象:是根据调查目的、任务确定的调查的范围,即所要调查的总体,它是由某些性质上相同的许多调查单位所组成的。 调查单位:是所要调查的现象总体中的个体,即调查对象中的一个一个具体单位,它是调查中要调查登记的各个调查项目的承担者。 报告单位:是负责向统计调查机关提交调查资料的单位。 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调查,用来调查属于一定时点上或时期内的现象的总量。 抽样调查:是从研究的总体中按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观察研究,并根据这部分单位的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以达到认识总体的一种统计调查方法。抽样调查又称为概率抽样或称为随机抽样。 抽样调查是抽取总体重的部分单位,收集这些单位的信息,用来对总体进行推断的调查方法。这里的总体是指抽样推断所要认识的研究对象的整体,它是由所要研究的范围内具同一性质的全体单位所组成的整体。被抽中的部分单位构成样本。一般的,将总体记作N,将样本记作n。 面谈访问法:是由访问员与被调查者见面,通过直接访问来填写调查问卷的方法。 统计整理:是统计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根据统计研究的任务与要求,对调查所取得的各种原始资料,进行审核、分组、汇总,使之系统化、条理化,从而得到反映总体特征的综合资料的过程。 复合分组: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重叠起来进行分组。 复合分组体系:多个复合分组组成的分组体系。 频数:是指分配数列中各组的单位数,也称次数。 频率:是将跟组的单位数(频数)与总体单位数相比,求得的用百分比表示的相对数,也称比率或比重。 统计指标:是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基本概念及其具体数值的总称。 总量指标:是反映总体规模的统计指标,表明现象总体发展的结果。 平均指标:是总体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一般水平的统计指标。 是将一个总体内各个单位在某个数量标志上的差异抽象化,以反映总体的一般水平的综合指标。 标志变异指标:是表明总体各个单位标志值的差异程度(离散程度)的指标。 强度相对指标:是不属于同一总体的两个性质不同但相互间有联系的总量指标对比的比值,是用来反映现象的强度、密度和普遍程度、利用程度的综合指标。 加权算数平均数:是在总体经过分组形成变量数列(包括单项数列和组距数列),有变量值和次数的情况下,将各组变量值分别与其次数相乘后加总求得标志总量,再除以总体单位数(即次数总和)而求得的数值。 标准差:是总体各单位变量值与其平均数的离差平方的算术平均数的平方根。 发展速度:是表明社会经济现象发展程度的相对指标,它是根据两个不同时期发展水平对比求得,说明报告期水平是基期水平的几倍或百分之几,常用倍数或百分数来表示。由于所采用的基期不同,发展速度又可分为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 概率抽样:概率抽样在抽取样本时不带有任何倾向性,它通过从总体中随机抽选单位来避免这种偏差,因而对总体的推断更具代表性。 比例分析法:比例分析法又名“比率分析法”,是用倍数或百分比表示的分数式,即通过计算相关指标之间的相对比值,来揭示和对比不同规模、不同性质事物的水平和效益的好坏,或分析部分和整体之间比例关系的分析方法。 国家统计报表制度:国家统计报表制度是各级政府统计部门实施国家统计调查项目的业务工作方案,由国家统计局制定,或者由国家统计局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共同制定。 现行国家统计报表制度分为周期性普查制度、经常调查制度和非经常性调查制度三大类。 周期性普查制度:是国家统计报表制度的一个类型,是就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由国务院组织,每隔一段时

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

统计学的几个基本概念 总体和总体单位 1.总体 (1)总体的概念:总体是指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别事物组成的整体; 在统计研究过程当中,统计研究的目的和任务居于支配和主导的地位,有什么样的研究目的就应该有什么样的统计总体与之相适应。例如:要研究我们学院教师的工资情况,那么全体教师就是研究的总体,其中的每一位教师就是总体单位;如果要了解某班50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就是该班的50名学生,每一名学生是总体单位。根据我们研究目的的不同,我们要选取的研究对象也就是研究总体相应地要发生变化。 (2)总体的分类: 总体根据总体单位是否可以计量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 ★有限总体:指所包含的单位数是有限的总体。 如一个企业的全体职工、一个国家的全部人口等都是有限总体; ★无限总体:指所包含的单位数目是无限的,或准确度量它的单位数是不经济或没有必要的,这样的总体称为无限总体。 如企业生产中连续生产的大量产品,江河湖海中生长的鱼的尾数等等。 划分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对于统计工作的意义就在于可以帮助我们设计统计调查方法。很显然,对于有限总体,可以进行全面调查,也可以进行非全面调查,但对于无限总体不能进行全面调查,只能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非全面调查,据以推断总体。 (3)总体的特征: ★大量性:是指构成总体的单位数要足够的多,总体应由大量的单位所构成。大量性是对统计总体的基本要求。 个别单位的现象或表现有很大的偶然性,而大量单位的现象综合则相对稳定。因此,现象的规律性只能在大量个别单位的汇总综合中

才能表现出来。只有数量足够的多,才能准确地反应我们要研究的总体的特征,达到我们的研究目的。 ★同质性:指总体中各单位至少在某一个方面性质相同,使它们可以结合起来构成总体。同质性是构成统计总体的前提条件。 ★变异性:即构成总体的各个单位除了至少在某一方面具有共同性质外,在其他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差异性是统计研究的主要内容。 如以一个班级的所有学生作为一个总体,则“专业”是该总体的同质性,而“性别”、“籍贯”等则是个体之间的变异性;以我院全体教师为一个总体,则“工作单位”是其同质性,而“学历”、“月工资”等则是它的变异性。 需要特别说明的三个问题: ★变异是客观存在的,没有变异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变异对于统计非常重要,没有变异就没有统计。这是因为,如果总体单位之间不存在变异,我们只需要了解一个总体单位的资料就可以推断总体情况了; ★变异性和同质性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补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用同质性否定变异性或用变异性否定同质性都是错误的。 2.总体单位 是构成总体的每一个个体。 【思维动起来】 对2015年10月份某市小学生的近视情况进行调查: 统计总体是什么总体单位是什么 总体的同质性是什么变异性是什么 3.总体和总体单位的关系 在统计研究中,确定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是十分重要的,它决定于统计研究目的和认识对象的性质。在一次特定范围、目的的统计研究中,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是不容混淆的,二者的含义是确切的,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但是随着统计研究任务、目的及范围的变化,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可以相互转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