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务管理与服务能力读本》2017年度聊城市试卷3

2017年聊城市《公共事务管理与服务能力读本》试卷

一、单选题(单选题) 共20 题

1、(a)是公共组织的领导中枢和决策中心,其职能主要在于对辖区内的事务进行宏观决策、指挥、调控

和监管。(本题分数:2 分)存疑

A、领导机关

B、职能机关

C、监督机关

D、辅助机关

2、(d)以人为本,具备诱导性、自觉性、非强制性等特点。(本题分数:2 分)存疑

A、行政手段

B、法律手段

C、经济手段

D、思想教育手段

3、政府的(a)是指政府在国家和社会中所起的政治作用。(本题分数:2 分)存疑

A、政治职能

B、经济职能

C、文化职能

D、社会职能

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属于(b )(本题分数:2 分)存疑

A、政治政策

B、程序性政策

C、社会政策

D、调节性政策

5、公共收入规模的(a)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公共收入的实际价值总量。(本题分数:2 分)存疑

A、绝对量

B、相对量

C、大小

D、多少

6、电子化政府的发展阶段分为:起步阶段、提高阶段、(b )、网上事务处理阶段、电子化政府阶段。(本

题分数:2 分)存疑

A、单向互动阶段

B、双向互动阶段

C、多向互动阶段

D、群体互动阶段

7、(d )是指建立有效的公共权力制约机制。(本题分数:2 分)存疑

A、内在的软约束

B、内在的硬约束

C、外在的软约束

D、外在的硬约束

8、人力资源的(a )决定了人力资源的主导地位。(本题分数:2 分)存疑

A、能动性

B、稀缺性

C、资本性

D、时效性

9、作为掌握公共权力的公共管理者和公共组织,应当处理好义利之间的关系,即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之

间的关系。当二者发生冲突的时候,应当(a)。(本题分数:2 分)存疑

A、偏向公共利益,“义”大于“利”

B、偏向私人利益,“利”大于“义”

C、都不偏

D、投票决定

10、权力的(c ),即权力的行使是为了获取或维护某种利益。(本题分数:2 分)存疑

A、政治性

B、不对等性

C、利益性

D、社会性

11、(b)是政府绩效的核心要素。(本题分数:2 分)存疑

A、政府业绩

B、行政效率

C、政府效能

D、绩效预算

12、公共权力的分配有(a )。(本题分数:2 分)存疑

A、纵向的层级分配和横向的职能分配

B、纵向的职能分配和横向的层级分配

C、纵向的层级分配和职能分配

D、横向的层级分配和职能分配

13、非政府公共组织为(c)提供服务。(本题分数:2 分)存疑

A、政府

B、公司

C、公共目的

D、个人

14、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公共部门依照宪法、法律和法规的规定,对管辖范围内的人力资源进行有

效地规划、获取、(d)和开发等一系列管理行为。(本题分数:2 分)存疑

A、维护

B、保持

C、保护

D、维持

15、公共管理信息系统是(a)。(本题分数:2 分)存疑

A、权力系统

B、权利系统

C、权威系统

D、权责系统

16、审计监督、物价监督等属于(d )。(本题分数:2 分)存疑

A、一般监督

B、业务监督

C、专职监督

D、特种监督

17、非政府公共组织能够通过对筹集到的大量社会资金重新分配,使资金、技术、智力形成(d )来最

大限度地实现公平,以弥补“公正的遗憾”。(本题分数:2 分)存疑

A、从农村向城市、从高层阶层向低社会阶层、从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甚至从发达国家向不发达国家的流动

B、从城市向农村、从低层阶层向高社会阶层、从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甚至从发达国家向不发达国家的流动

C、从城市向农村、从高层阶层向低社会阶层、从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甚至从不发达国家向发达国家的流动

D、从城市向农村、从高层阶层向低社会阶层、从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甚至从发达国家向不发达国家的流动

18、新公共行政学以(d )为核心(本题分数:2 分)存疑

A、服务

B、管理

C、法制

D、公平

19、国有资产收益不包括(b)。(本题分数:2 分)存疑

A、政府凭借其资产所有权取得的股息

B、罚没收入

C、租金

D、土地批租收入

20、目前比较常见的反映公共部门绩效的指标体系是(b )。(本题分数:2 分)存疑

A、“3E”

B、“4E”

C、“5E”

D、“6E”

二、多选题(多选题) 共10 题

21、有效型政府的特点(abcd)(本题分数:2 分)存疑

A、有限政府

B、责任政府

C、法治政府

D、效能政府

22、以下选项正确的是(cd)。(本题分数:2 分)存疑

A、财政不用遵循政府行政的职能和范围

B、政府的财政行为不是公共管理行为

C、公共财政职能与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是相对应的

D、公共责任与公共需要是相对应的

23、政府出于社会目的所必须承担的公共责任,如(abcd )。(本题分数:2 分)存疑

A、基础科学研究

B、市政基础设施

C、公共交通系统

D、社会福利

24、公共财政的特点(abc )。(本题分数:2 分)存疑

A、公共财政是为市场提供一视同仁服务的财政

B、公共财政是社会化的财政

C、公共财政是非盈利性的财政

D、公共财政是法制化的财政

25、公共收入的形式(abcd )。(本题分数:2 分)存疑

A、税收收入

B、债务收入

C、国有资产收益

D、政府费收入

26、电子化政府的特征(abcd)。(本题分数:2 分)存疑

A、业务电子化

B、政务公开化

C、政府和社会互动化

D、政府办公高效化

27、按照公共政策的内容,可以将其划分为(abcd )(本题分数:2 分)存疑

A、政治政策

B、经济政策

C、社会政策

D、文化政策。

28、按照公共政策对社会、组织和个人的影响,可以将公共政策划分为(abcd )(本题分数:2 分)存疑

A、分配性政策

B、调节性政策

C、自我调节性政策

D、再分配性政策

29、以下政府职能模式对应正确的是(ad)。(本题分数:2 分)存疑

A、守夜型政府——小政府职能模式

B、守夜型政府——大政府职能模式

C、干预型政府——小政府职能模式

D、干预型政府——大政府职能模式

30、按照目标的范围,我们可以将公共政策目标分为(abc )(本题分数:2 分)存疑

A、总目标

B、分目标

C、具体目标

D、长期目标

三、判断题(填空题) 共20 题

31、在某种意义上说,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发展是以公民权利的发展为基础。(1)(本题分数:2 分)存疑

1、错

2、对

32、在我国,司法机构是指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公安局。(1)(本题分数:2 分)存疑

1、错

2、对

33、政府的职能是代表统治阶级实行政治统治和管理公共事务。(2)(本题分数:2 分)存疑

1、错

2、对

1、错

2、对

35、公共权力的作用结果存在正效应和负效应两重性。(2)(本题分数:2 分)存疑

1、错

2、对

36、中国的政府转型是从经济建设型转为公共服务型。(2)(本题分数:2 分)存疑

1、错

2、对

37、公共利益的实现,则是个人选择和集体行动的结果。(1)(本题分数:2 分)存疑

1、错

2、对

38、外部监督体系的形式主要有立法监督、司法监督、政党监督、社会监督、媒体舆论监督。(2)(本

题分数:2 分)存疑

1、错

2、对

39、氏族是原始社会的一种生产、宗教和军事三合一的实体。(2)(本题分数:2 分)存疑

1、错

2、对

40、政务信息公开,是政治民主化的必然要求。(2)(本题分数:2 分)存疑

1、错

2、对

41、公共管理信息工作人员的素质体现在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业务素质。(2)(本题分数:2 分)

存疑

1、错

2、对

42、从公共收入的具体形式看,既包括政府依法取得的货币收入,也包括以实物或劳务形式取得的公共收

入。(2)(本题分数:2 分)存疑

1、错

2、对

存疑

1、错

2、对

44、政府人员雇员化的要义在于政府工作人员对过程负责。(1)(本题分数:2 分)存疑

1、错

2、对

45、政府绩效考核包括政府业绩、政府规模、政府工作效率和效益等几个方面。(2)(本题分数:2 分)

存疑

1、错

2、对

46、公共收入不是财政收入。(1)(本题分数:2 分)存疑

1、错

2、对

47、限制政府的自由裁量权滥用,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在具体的行政执法程序中,强调民主、透明和公开。

(2)(本题分数:2 分)存疑

1、错

2、对

48、信息系统是主观系统与客观系统的复合。(1)(本题分数:2 分)存疑

1、错

2、对

49、在我国宋代有“合会”、“义仓”、“义社”等各种互助性、慈善性组织。(2)(本题分数:2 分)

存疑

1、错

2、对

50、公共权力的所有者和行使者是分离的。(2)(本题分数:2 分)存疑

1、错

2、对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