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地规划复习题

园林绿地规划复习题
园林绿地规划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生产绿地: 为城市绿化提供苗木、花草、种子的苗圃、花圃、草圃等圃地。

2、街旁绿地:位于城市道路用地之外,相对独立成片的绿地。包括街道广场绿地、小型沿街绿化用地等

3、绿地率:一定城市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化用地总面积占该城市用地面积的百分比。

4、绿地覆盖率:一定城市用地范围内,植物的垂直投影面积占该用地总面积的百分比

5、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对各种城市绿地进行定性、定位、定量的统筹安排,形成具有合理结构的绿色空间系统,以实现绿地所具有的生态保护、游憩休闲和社会文化等功能的活动。

6、城市绿地系统:由城市中各种类型和规模的绿化用地组成的整体。

7、楔形绿地: 从城市外围嵌入城市内部的绿地,因反映在城市总平面图上呈楔形而得名。

8、城市绿线: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确定的各种城市绿地的边界线。

9、对植: 两株树木在一定轴线关系下相对应的配植方式。

10、园林小品: 园林中供休息、装饰、景观照明、展示和为园林管理及方便游人之用的小型设施。

11、古树名木: 古树泛指树龄在百年以上的树木;名木泛指珍贵、稀有或具有历史、科学、文化价值以及有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也指历史和现代名人种植的树木,或具有历史事件、传说及神话故事的树木。

12、舫: 供游玩宴饮、观景之用的仿船造型的园林建筑。

13、自然式园林:以模仿再现自然为主,不追求对称的平面布局,立体造型及园林要素布置均较自然和自由,相互关系较隐蔽含蓄。

14、城市绿线: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确定的各种城市绿地的边界线。

15、屋顶花园:是指将各类建筑物的顶部栽植花草树木,建造各种园林小品所形成的绿地。

16、其他绿地: 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居民休闲生活、城市景观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有直接影响的绿地。包括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郊野公园、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林地、城市绿化隔离带、野生动植物园、湿地、垃圾填埋场恢复绿地等。

17、规则式园林:整个平面布局、立体造型以及建筑、广场、道路、水面、花草树木等都要求严整对称。

18、造景:使环境具有观赏价值或更高观赏价值的活动。

19、夹景:在视线两侧布置景物,将视线范围起来,使风景线、轴线的透视效果及终点景物更加突出的处理方式。

20、障景:利用遮挡的方法将劣景屏障起来。

21、自然式园林:以模仿再现自然为主,不追求对称的平面布局,立体造型及园林要素布置均较自然和自由,相互关系较隐蔽含蓄。

22、混合式园林:主要指规则式、自然式交错组合,全园没有或形不成控制全园的主轴线或副轴线,只有局部景区、建筑以中轴对称布局,或全园没有明显的自然山水骨架,形不成自然格局。

23、写意山水园:根据造园者对山水的艺术认识和生活需求,因地制宜的表现山水真情和诗情画意的园,称为写意山水园。

24、借景:把园外的风景组织到园内,成为园内风景的一部分,称为借景。

25、对景:位于园林轴线及风景线端点的景物叫对景。

26、框景:就是把真实的自然风景用类似画框的门、窗洞、框架、或有乔木的冠环抱而成的空隙,把远景范围起来,形成类似于“画”的风景图画,这种造景方法称为框景。

27、障景:利用遮挡的方法将劣景屏障起来。

28、点景:利用其它形式如对联、石刻等增加诗情画意,点出景的主体,给人以联想,还具

有宣传和装饰等作用,这种方法称点景。

29、公园绿地: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兼具生态、美化、防灾等作用的绿地

30、专类公园:具有特定内容或形式,有一定游憩设施的绿地

31、防护绿地:城市中具有卫生、隔离和安全防护功能的绿地。包括卫生隔离带、道路防护绿地、城市高压走廊绿带、防风林、城市组团隔离带等

32、附属绿地:城市建设用地中绿地之外各类用地中的附属绿化用地。包括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设施用地和特殊用地中的绿地

二、填空题

1、园林构图的素材主要包括地形、地貌、水体、和动植物等自然景观及其建筑、构筑物和广场等人为景观。

2、根据人们在观赏景物时,其垂直视角的差异可划分为平视风景、仰视风景、和俯视风景三类。

3、借景有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四种方式。

4、园路按功能可分为主要园路、次要园路和游憩小路。

5、行道树常用的种植方式有树带式、树池式两种。

6、在视距三角形内布置植物时,其高度不得超过米,宜选低矮灌木、丛生花草种植。

7、工矿企业绿化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环境恶劣、用地紧凑、保证生产安全、服务对象4个方面。

8、雕塑在园林中有表达园林主题、组织园景、点缀、装饰、丰富游览内容、充当适用的小设施的功能。

9、城市道路绿化形式有:一板二带式、二板三带式、三板四带式、四板五带式及其他形式。

10、防护林因其内部结构不同可分为透式、半透式和不透式三种类型。

11、亭在园林中常作为对景、借景、点缀风景用。

12、居住区用地由居住区建筑用地、公共建筑和公共设施用地、公共绿地、道路和广场用地组成。

13、屋顶花园绿化布置形式有规则式、自然式、混合式。

14、中国将公园绿地分为5类: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街旁绿地等。

15、公园中广场的主要功能供游人集散、活动、演出、休息等。

16、根据园林的布局形式可分为自然式、规则式、混合式三大类。

17、突出主景常用的方法有:主景升高、中轴对称、对比与调和、动势集中、重心处理及抑景等。

18、居住区绿地的类型有公共绿地、宅旁绿地、道路绿地、公共设施绿地四大类。

19、公园中广场的主要功能供游人集散、活动、演出、休息等。

20、公园绿地内建筑占地面积应按公园绿地性质和规模确定游憩,服务、管理建筑占用地面积比例,小型公园绿地不应大于3%,大型公园绿地宜为5%,动物园、植物园、游乐园可适当提高比例。

21、种植设计应以乔木为主,并以常绿树与落叶树相结合,速生树与慢长树相结合,乔、灌、草相结合,使植物群落具有良好的景观与生态效益。

22、《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专业规划,是对《城市总体规划》的深化和细化。

23、《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城市园林行政主管部门共同负责编制,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24、《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主要任务,是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城市性质、发展目标、用地布局等规定,科学制定各类城市绿地的发展指标,合理安排城市各类园林绿地建设和市域大环境绿化的空间布局,达到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优化城市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25、《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成果应包括:规划文本、规划说明书、规划图则和规划基础资料四个部分。其中,依法批准的规划文本与规划图则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三、判断改正题

1、建筑的北侧宜选用耐荫性植物。

2、路旁的行道树用一种树木等距离排列便可形成连续韵律。

3、城市开放绿地内,水体岸边2m范围内的水深不得大于0.7m;当达不到此要求时,必须设置安全防护设施。

4、在污染区及其邻近地区不得设置水体。

5、城市绿地范围内的古树名木必须原地保留。

6、亭在园林绿地中既有景观作用,又有使用功能,它常作为对景、借景、点缀风景用,也是人们游览赏景,纳凉避雨,休息的好去处。

7、城市绿地范围内原有树木宜保留、利用。如因特殊需要在非正常移栽期移植,应采取相应技术措施确保成活,胸径在250mm以上的慢长树种,应原地保留。

8、其他绿地内各类建筑占用地面积之和不得大于陆地总面积的2%。

9、与游人接触的喷泉不得使用再生水。

10、傍水且对游人存在安全隐患的道路,应设置安全防护栏杆,栏杆高度必须大于。

11、六种标准色的距离感按由近而远的顺序排列是:黄、橙、红、绿、蓝、紫。

12、中国古典园林以自然式为主。

13、居住小区中心游园主要供小区内居民就近使用,服务半径一般为400-500米。

14、亭在园林绿地中既有景观作用,又有使用功能,它常作为对景、借景、点缀风景用,也是人们游览赏景,纳凉避雨,休息的好去处。

15、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提出不同类型用地的界线、规定绿化率控制指标和绿化用地界线的具体坐标。

16、各类建设工程要与其配套的绿化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达不到规定标准的,不得投入使用。

17、在城市绿地范围内进行拦河截溪、取土采石、设置垃圾堆场、排放污水以及其他对城市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活动的,由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18、绿地的主路应构成环道,并可通行机动车。主路宽度不应小于3.00m。通行消防车的主路宽度不应小于3.50m,小路宽度不应小于0.80m。

19、绿地内道路应随地形曲直、起伏。主路纵坡不宜大于8%,山地主路纵坡不应大干12%。支路、小路纵坡不宜大于18%。当纵坡超过18%时,应设台阶,台阶级数不应少于2级。

20、小游园平面布置形式可以分为规则式、自由式和混合式三种。

21、根据大学校园绿地的功能划分,一般可以将大学绿地分为教学科研绿地、学生生活区绿地、教职工住宅区和学生活动区绿地四种类型。

22、医院中绿化面积应该占医院总用地的50%以上。

23、园林美是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高度统一。

24、园林美是形式美内容美和的高度统一。

25、规则式园林的水体外形轮廓均为几何形。

26、中国园林从周朝开始,经历代发展,不论是皇家宫苑还是私家宅院,均以自然山水为源流,保存至今的皇家园林如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等都是自然山水园的代表作品。27、园林是一个既有动态景观又有静态景观的空间,动态景观是满足人们“游”的需要,静态景观是满足人们“憩”时观赏,所以园林功能就是要从提供“游憩”方面来考虑。28、医院绿化应选择一些能分泌杀菌素的乔木,如雪松、白皮松、银杏等作为遮荫树,供病人候诊和休息。

29水景大体分为动水和静水两大类。

30、元、明、清时期,我国园林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出现了许多着名园林,如北京的西苑三海、圆明园、清漪园等,达到了园林建设的高潮期。

31、据统计,我国目前多数高校绿地率已达25%,但与国家校园绿化面积应占全校总面积50-70%的规定,还有一定差距。

32、水中的倒影属于俯借。

33、漏景可通过漏窗、疏林来透视风景。

34、污染性大的工厂宜布置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35、孤植树可作观赏的主景。

36、丛植的植株株数一般不超过15株。

37、水生植物的布置宜有疏有密,时断时续。

38、门诊部建筑一般要退后红线10-25M,以保证卫生和安静。

39、综合性公园里的动物园宜布置在下风向或河流的下游。

40、学校大门的绿化以建筑为主体,绿化为陪衬。

四、问答题

1、交通岛绿化设计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1)不能布置成供行人休息用的小游园或吸引游人的美丽花坛

(2)常以嵌花草皮、花坛为主或以低矮的常绿灌木组成简单的图案花坛。

(3)切忌常绿小乔木或灌木。

(4)必须封闭。

2、简述城市道路绿化设计应遵守什么原则?

答:(1)应与城市道路的性质,功能相适应。

(2)应起到应有的生态功能。

(3)要符合用路者的行为规律与视觉特性。

(4)要与其它的街景元素协调,形成完美的景观。

(5)要选择好适宜的园林植物,形成优美,稳定的景观。

(6)应于道路上的交通、建筑、附属设施的地下管线等配合。

(7)应考虑到城市土壤条件、养护管理水平等因素。

3、园林中改造地形要考虑哪些因素?地形设计和改造的方法有哪些?

答:(1)园林中改造地形:

a、应考虑原有地形;

b、据园林分区处理地形;

c、要有利于园林地面排水;

d、要考虑坡面的稳定性;

e、要考虑为植物栽培创造条件。

(2)地形处理的方法:

a、巧借地形:利用环抱的土山或人工土丘挡风;利用起伏地形做“障景”;以土代墙做“隔景”;

b、巧改地形:建平台园地,修道路、房屋时采用半挖半填式。

c、土方的平衡与园林造景相结合。

d、安排与地形风向有关的旅游服务设施等有特殊要求的用地。

4、宅间绿地的植物布置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1)绿化布局,树种选择要体现多样化,以丰富绿化面貌。即区别不同行列、单元作用;(2)注意耐荫树种的配植,确保阴影部位良好的绿化效果;

(3)住宅附近管线比较密集,树木栽植要留够距离以免后患;

(4)树木栽植不要影响住宅的通风采光,南边一般应在窗外5m以外栽植;

(5)绿化布置要注意尺度,以免树种选择不当造成拥挤,狭窄的心理感觉;

(6)把室外自然环境通过植物的安排与室内环境联系成一体,使居民有一个良好的绿色环境心理感,使人赏心悦目。

5、步行街绿化设计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1)步行街可铺设装饰性花纹地面,增加街景的趣味性。

(2)步行街可布置装饰性小品。

(3)步行街可设置休息用的座椅、凉亭、电话间。

(4)注意植物选择。

6、纪念性广场设计注意要点?

答:(1)应有纪念性雕塑、塔、建筑等作为标志物;

(2)严禁交通车辆在广场内穿越与干扰;

(3)绿化布置选具有代表性的树或花木。

7、简述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树种选择的原则。

(1)要基本切合森林植被区域自然规律。

(2)以乡土树种为主。

(3)选择抗性强的树种。

(4)速生树种与慢长树种相结合。

8、园林形式的确定主要有哪些依据?

答:(1)根据园林的性质;

(2)根据不同文化传统;

(3)根据不同的意识形态;

(4)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

9、学校小游园设计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1)小游园是学校园林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美化校园的精华的集中表现。设置要根据不同学校的特点,充分利用自然山丘、水塘、河流、林地等自然条件,合理布局,创造特色。

(2)小游园应与学校其他设施的总体规划相结合,统一规划设计。一般选在教学区或行政管理区与生活区之间。

(3)游园形式应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一致。可采用规则式、自然式设计。

10、常用的造景方法有那些?如何利用植物的色彩进行造景?

答:常用的造景方法有借景、对景、分景、框景、夹景、漏景、添景、障景、点景。

在园林色彩构图中,植物是主要成分,但也要与环境取得良好关系。主要应用方法有单色处理,多种色相的配合,良种色彩配置在一起,类似色的配合。

观赏植物配色的应用有:观赏植物补色对比应用,邻补色对比,冷色花与暖色花,类似色的植物应用,夜晚植物配植。

11、园林道路有那些类型,各起什么作用?

答:园林道路按其功能可分为主干道、次干道、小道。

主干道供大量游人行走,必要时通行车辆,主干道要接通主要出入口,并贯通全园景区,形成全园的骨架。

次干道主要把园林分成不同景区,它是各景区的骨架,同附近景区相通。

小道为引导游人深入景点,探幽寻胜之路。

12、行道树选择上应注意那些问题?

答:(1)、选择适应性强、苗木来源容易、成活率高的树种。

(2)、树龄长、干通直、树姿端正、体形优美、冠大荫浓、花朵艳丽、芳香郁馥、发芽早、落叶迟、叶色富于季相变化的树种。

(3)、花果无臭味、无飞絮、飞粉、落花落果不打伤行人,无污染的树种。

(4)、耐修剪、愈合力强。

(6)不选择带刺或浅根树种,也不选择根特别发达隆起树种,萌芽力强的树种

13、什么是视距三角形,视距三角形内绿化设计应注意那些问题?

(1)视距三角形:根据两条相交道路的两个最短视距,可在交叉口平面图上绘出一个三角形,称为“视距三角形”

(2)注意问题:视距三角形内不能有建筑物、构筑物、广告牌以及树木等遮挡司机的视线的地面物,植物高度亦不能超过米

14、滨河路绿化设计应注意那些问题?

1)、水面窄、对面又无风景时,布置简单一些。

2)、驳岸风景多时,沿水边设置较宽阔的绿化地带,布置园林设施。

3)、创造游客亲水的条件

4)、绿化采用自然式

5)、选择能适应水湿和耐盐碱的树种

15、工厂绿化包括那些内容?

答:工厂绿化的内容包括5个方面:(1)、大门环境及围墙的绿化。

(2)、工厂道路绿化。

(3)、工厂前区、办公用房周围绿化。

(4)、车间周围的绿化。

(5)、工矿小游园绿化。

16、试论述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规划文本的内容。

答: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规划文本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总则

包括规划范围、规划依据、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规划期限与规模等

(2)、规划目标与指标

(3)、市域绿地系统规划

(4)、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结构、布局与分区

(5)、城市绿地分类规划

简述各类绿地的规划原则、规划要点和规划指标

(6)、树种规划

规划绿化植物数量与技术经济指标

(7)、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规划

包括规划目标与指标、保护措施与对策

(8)、古树名木保护

古树名木数量、树种和生长状况

(9)、分期建设规划

分近、中、远三期规划,重点阐明近期建设项目、投资与效益估算

(10)、规划实施措施

包括法规性、行政性、技术性、经济性和政策性等措施

(11)、附录

17、论述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规划说明书的主要内容。

答: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规划说明书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章概况及现状分析

一、概况。包括自然条件、社会条件、环境状况和城市基本概况等

二、绿地现状与分析。包括各类绿地现状统计分析,城市绿地发展优势与动力,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制约因素等。

第二章规划总则

一、规划编制的意义二、规划的依据、期限、范围与规模

三、规划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第三章规划目标

一、规划目标二、规划指标

第四章市域绿地系统规划

阐明市域绿地系统规划结构与布局和分类发展规划,构筑以中心城区为核心,覆盖整个市域,城乡一体化的绿地系统。

第五章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结构布局与分区

一、规划结构二、规划布局

三、规划分区

第六章城市绿地分类规划

一、城市绿地分类(按国标《城市绿地分类标准》GJJ/T85-2002执行)

二、公园绿地(G1)规划三、生产绿地(G2)规划

四、防护绿地(G3)规划五、附属绿地(G4)规划

六、其他绿地(G5)规划

分述各类绿地的规划原则、规划内容(要点)和规划指标并确定相应的基调树种、骨于树种和一般树种的种类。

第七章树种规划

一、树种规划的基本原则

二、确定城市所处植物地理位置。包括植被气候区域与地带、地带性植被类型、建群种、地带性土壤与非地带性土壤类型。

三、技术经济指标

确定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比例、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比例、乔木与灌木比例、木本植物与草本植物比例、乡土树种与外来树种比例(并进行生态安全性分析)、速生与中生和慢生树种比例,确定绿地植物名录(科、属、种及种以下单位)。

四、基调树种、骨干树种和一般树种的选定

五、市花、市树的选择与建议

第八章生物(重点是植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规划

一、总体现状分析

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建设的目标与指标

三、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层次与规划(含物种、基因、生态系统、景观多样性规划)

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与生态管理对策

五、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与对策

第九章古树名本保护

第十章分期建设规划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分期建设可分为近、中、远三期。在安排各期规划目标和重点项目时,应依城市绿地自身发展规律与特点而定。近期规划应提出规划目标与重点,具体建设项目、规模和投资估算;中、远期建设规划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建设项目、规划和投资匡算等。

第十一章实施措施

分别按法规性、行政性、技术性、经济性和政策性等措施进行论述

第十二章附录、附件

19、如何搞好公园绿化种植布局?

答:根据当地自然地理条件、城市特点、市民爱好,进行乔、灌、草等合理布局,创造优美的景观。既要做到充分绿化遮荫、防风,又要满足游人日光游等的需要。

(1)用2-3种树种形成统一基调。在出入口建筑四周、儿童活动区、园中园的绿化应善于变化。

(2)在娱乐区、儿童活动区,选用红、橙、黄暖色调植物花卉;在休息区和纪念区,宜选用绿、紫、蓝等冷色调植物花卉。近景可选用强烈对比色,以求醒目;远景选用简洁的色彩,以求概括。

(3)在公园游览休息区,力求春有繁花似锦,夏有绿树浓荫,秋有果实累累,冬有绿色丛林,以利游览观赏。

20、结合屋顶花园的环境特点,总结屋顶花园选择植物应具备哪些条件?

答:在选择植物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1)生长健壮并有很强的抗逆性;

(2)适应性强,耐瘠薄,适应浅土层;

(3)耐干旱和抗风力、抗热力强,不易倒伏;

(4)易成活,耐修剪,生长速度慢;

(5)能忍受夏季干热风的吹袭,冬季能耐低温;

(6)易管理、便于养护;

(7)抗污染性强,能吸收有污染的气体或吸附能力强。

21、宅间绿地的植物布置要注意那些问题?

答:(1)绿化布局,树种选择要体现多样化,以丰富绿化面貌。即区别不同行列、单元作用。(2)注意耐荫树种的配植,确保阴影部位良好的绿化效果。

(3)住宅附近管线比较密集,树木栽植要留够距离以免后患。

(4)树木栽植不要影响住宅的通风采光,南边一般应在窗外5m以外栽植。

(5)绿化布置要注意尺度,以免树种选择不当造成拥挤,狭窄的心理感觉。

(6)把室外自然环境通过植物的安排与室内环境联系成一体,使居民有一个良好的绿色环境心理感,使人赏心悦目。

22、居住区绿化怎样进行植物种类的搭配?

答:居住区绿化植物搭配原则是:(1)乔灌结合,常绿和落叶、速生和慢生结合,适当配置和点缀一些花卉、草皮。(2)植物种类不宜繁多,但也要避免雷同、单调、要达到多样统一。(3)在统一基调的基础上,树种力求变化,创造出优美的林冠线和林缘线,打破建筑群体的单调和呆板感。(4)在栽植上适当运用造园手法,创造出千变万化的景观。

23、居住区绿化树种应如何选择?答:(1)生长健壮,便于管理的乡土树种。(2)树冠大,枝叶茂密,落叶阔叶乔木这样的树种。(3)常绿树和开花灌木。(4)耐阴树种和攀缘树种植物。(5)具有环境保护作用和经济收益的植物。

24、校园绿化的内容有那些?

答;校绿化的内容有(1)前庭:即大门至学校主楼之间的广阔空间。

(2)、中庭;包括教学楼与教学楼之间、实验室与图书馆、报告厅之间的空间场地等。(3)、后院:学校体育活动场馆、园艺场、科学实验园地、大会议厅、食堂、宿舍、实验实习场等多布置在这里。

(4)、校区道路绿化。

(5)、学校小游园设计绿化。是学校园林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美化校园的精华的集中表现。应根据学校的特点,利用条件,合理布局,创造特色,并力求经济、美观。

25、校园绿化的作用有那些?

答:(1)为师生创造一个防暑、防寒、防风、防尘、防噪、安静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环境。(2)通过绿化、美化,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学习热情。

(4)通过美丽的花坛、花架、花池、草坪、乔灌木等复层绿化,为师生提供休息、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场所。

(5)通过校园内大量的植物材料,可以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提高学生认识自然的能力。(6)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26、校园绿化有那些特点?

答;(1)与学校性质和特点相适应。

(2)校舍建筑功能多样。

(2)师生员工集散性强。

(3)学校所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历史条件各不相同。

(4)绿地指标要求高。

27、公园设有那些广场,各应设在什么位置?

答:(1)集散广场,分布在出入口前、后,大型建筑前、主干道交叉口处。

(2)休息广场,分布在公园的僻静之处,与道路结合,方便游人达到。

(3)生产广场,为园务的晒场、堆场等。

28、纪念性公园的树种选择有何要求?

答:纪念性公园的种植设计应与性质和内容相协调,在公园入口(大门)处,一般用规则式的种植方式对植一些常绿树种,提高纪念性公园的特殊性。入口内广场周围以常绿树为主,创造一个庄严、肃穆的气氛。纪念区用常绿树安规则式种植,树形可适当增大。树前种植大面积草坪,以突出主体。道路旁常以绿篱、常绿行道树为主。园林区植物应注意色彩搭配、季节变化、层次变化,与纪念区有区别。应选择观赏价值高、开花艳丽、树形姿态副与变化的树种。

29、纪念性公园在布局上应如何突出主题?

答:纪念性公园布局应采用规则式,纪念区应有明显的轴线和干道。地形处理应以规则式平地或台地为主。主体建筑应安排在最高点处。在建筑的布局上,以中轴对称的布局为原则,主体建筑应在中轴的终点或轴线上。在两侧可适当布置配体建筑。在纪念区应安排有规则式广场,广场中轴线与主轴线在同一条线上。园林区植物配置应尽量衬托纪念区,树种应以某些象征意义的树种为主。以至突出主题。

30、综合性公园主要有那些分区?

答:可分为六大功能区;(1)科普及文化娱乐区,(2)安静休息区,(3)儿童活动区,(4)老人活动区,(5)体育活动区,(6)公园管理区。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复习资料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复习资料 1·园林:是指在一定地域内,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因地制宜地改造地形、整治水系、栽种植物、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方法创作而成的优美的游憩境域。 构成要素:地形、水体、植物、建筑、园路 2·绿地:凡是生长植物的土地,不论是自然植被或是人工栽培的,包括农林牧生产用地及园林用地。 3·城市绿地系统:是由一定质量的的各种绿地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的绿色有机整体。4·城市园林绿地的效益:a生态效益:净化空气、水体和改良土壤;调节城市小气候;降低城市噪声;安全防护b社会效益:创造城市景观;提供休闲、保健场所;文化科教园地c 经济效益 5·城市绿地分类:公园绿地(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街旁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和其他绿地。 6·城市绿地定额指标:a城市园林绿地总面积=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其他绿地。B城市居民的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城市公共绿地总面积除以城市非农业人口数c 城市绿化覆盖率=城市内全部绿化种植垂直投影面积占城市用地面积的百分比。D城市绿地率=城市园林绿地面积之和除城市用地总面积 指标作用:反映了一个城市绿化数量和质量,以及一个时期城市经济发展、城市环境质量以及城市居民生活保健水平,也是评估一个城市环境质量的标准和城市居民精神文明的标志之一。 7·影响城市园林绿地指标的因素:a国民经济水平b城市性质c城市规模d城市自然条件e 城市绿地现状和绿化基础 8·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的原则:a结合城市其他各项用地的规划,综合考虑,全面安排b结合当地特点,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c均衡分布,比例合理,满足市民休息游览的需要d 远景目标与近期安排相结合,创造特色e发挥其综合功能的前提下,结合生产,创造财富。9·城市园林布局的形式:块状绿地布局(大连、上海。。)、带状绿地布局(西安,南京,苏州)、环状绿地布局、楔形绿地布局(合肥)、片状绿地布局、混合式绿地布局(北京)10·公园:是指可以供公众游览、观赏、休憩、开展科学文化及锻炼身体等活动,有教完善的设施和良好的绿化环境的公共绿地。 11·公园规划容量C=A除以Am(A为公园面积,Am为人均占面积) 12·主题公园:是为了满足游览者多样化休闲预科要求而建造的一种具有创意性游园活动和策划性活动方式的现代旅游观光形式。它以文化移植,文化复制文化陈列以及高科技等手段,13·居住区用地的组成:a居住区建筑用地b公共建筑和公共设施用地c道路及广场用地d 居住区绿化用地 居住区的布置形式:行列式、周边式、混合式、自由式、庭院式、散点式布置、 居住区的规模:按人口规模分为居住区、小区、组团三级。 居住区绿地的类型:公共绿地、专用绿地、道路绿地、宅旁和庭院绿地等。 居住区总体规划的原则:坚持社会性原则、坚持经济型原则、坚持生态性原则、坚持地域性原则、坚持历史性原则、 14·城市广场的类型:市政广场、纪念广场、交通广场、商业广场、文化休闲广场、宗教广场、附属广场 现代广场的基本特点:共性:场地开放、性质公开、功能综合、空间丰富、文化休闲个性:标志性、地方性、人文性 城市广场设计的原则:系统性原则、完整性原则、生态型原则、特色性原则、多样性原则、主题性原则、尺度适配性原则、步行性原则、文化性原则

绿地规划参考答案

第二章:1.城市绿地分类: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其他绿地 2.建设用地十大类: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 ;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绿地;特殊用地;水域和其他用地 3.各类城市绿地内涵:(一)公园绿地(G1)(二) 生产绿地(G2)(三) 防护绿地(G3) (四) 附属绿地(G4)(五) 其他绿地(G5) 4.分析其特点与功能:(一)公园绿地:综合性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街旁绿地 (二)生产绿地:指城市中心以经济效益为主要目的,绿色植物为主要手段,绿地比例占主导地位的城市用地。圃地具有生产特点,如花卉展销中心。 (三)防护绿地分类与功能:A 城市防风林带:免受风沙侵袭,或者免受6m/s 以上的强风、台风的袭击 B 卫生防护林带:阻隔有害气体、气味、噪音等 C 安全防护林带:防火 防震 高压走廊保护 固坡固沙 (四)附属绿地:居住绿地;公共设施绿地;工业绿地;仓储绿地;对外交通绿地;道路绿地;市政设施绿地;特殊绿地 (五)“其他绿地”: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郊野公园、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林地、城市绿化隔离带、野生动物植物园、湿地、垃圾填埋场恢复地等 功能:生态环境保护、景观培育、建设控制、减灾防灾、观光旅游、郊游探险、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等。 5.城市绿地规划理论与方法:理论:1生态环境论2导向性生态论3景观格局理论4游憩论5 减灾论;方法; 1生态环境论:1.根据热岛环流布置城市边缘带状绿地2、游憩论:1游憩空间定额法(小公园出人率多)F=Pxf/eF:人均指标,m2/ 人P:出游率,f: 每个游人占有公园面积, 2城市绿地服务半径法3.减灾论:1 求出城市某地区地震时无家可归人数 公式: M ——地震时无家可归人数;a ——人均居住面积a=某地区总居住面积/总人口 A1——地震时毁坏的住宅建筑面积;A2——严重破坏的住宅建筑面积;A3——中等破坏的住宅建筑面积; 6.减灾论:绿地不仅是人们休憩娱乐的场所,还可以作为人们避震疏散之地 7.主要规划内容:1规划目标与指标 2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结构布局 3树种规划 8.国家园林城市绿地指标:绿化覆盖率33%以上,建成区绿地率28%以上,人均公共绿地6m2以上;街道绿化普及率95%以上,市区干道绿地率25%以上;新建居住小区绿地率35%以上;旧区改造绿地率30%以上;生产绿地2%,苗木自给率80%;义务植树成活率和保存率85%。 9.影响绿地规划指标的因素:1国民经济水平2城市性质3城市规模4 城市自然条件 5地形地貌 水文地质 土壤等 6城市土地利用现状 7城市建筑 8园林绿地的现状与基础 10.我国常用的布局形式:1.块状绿地布局2.带状绿地布局3.楔形绿地布局4.混合式绿地布局 11.道路绿地:道路及广场用地范围内的可进行绿化的用地。道路绿地分为道路绿带、交通岛绿地、广场绿地和停车场绿地。 12. 公园出入口分类:1.主要出入口2. 次要出入口 3. 专门出入口 13.公园出入口的大小:1.公园大出入口一般应考虑供两股车流并行所以宽度大约7~8米 2.公园小出入口一般应考虑1~3股人流并行即可,所以宽度大约1~2 米 )10732(1321A A A a M ++=

(整理)城市园林绿地规划

天大六村居住绿地调研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调研报告

天大六村居住绿地调研 一调研的背景与方法 1 调研背景 居住绿地(G41)作为城市绿地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是居民日常休憩娱乐的理想选择。它方便了人们的日常户外活动,丰富了人们居住生活的空间,提供了优美的生态环境。 同时,居住绿地也是居住区用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居住绿地包括居住小区游园,宅旁绿地,居住区内公建庭院,居住区道路绿化用等。 居住绿地与居民日常的户外游憩,社区交流,健身体育,儿童游戏休憩密切相关,同时也对居住区的生态环境质量,环境美化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 调研对象 天大六村位于南开区天津大学西面,是一个建设年代比较久远的居住小区。其中有一处公共庭院,为人们日常户外健身休闲活动和居民交流的场所。我们选取该公共庭院为调研对象,从空间绿地功能、空间形态、服务对象、利用效率、公众评价等方面,对选定对象进行实地考察与研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具体策略。 3 调研方法与思路 通过对实地考察和与居民进行访谈,我们了解了天大六村公共庭院的使用情况,综合各方面观点,进行编辑梳理,分析天大六村公共庭院的现存问题,并通过查找文献,谈论分析,征求居民意见等途径寻找措施,加以解决。 图1—1天大六村及绿地

二基地概况 天大六村位于天津市南开区,西邻天津大学,东邻天津大学化工实验厂,南邻南开大学,北至湖滨道。该居住小区占地5.7公顷,其中的公共庭院面积为0.33公顷,位于居住小区的东北角,是小区内的核心开敞空间,也是居住日常活动的重要场所。 该小区绿化覆盖率为10%,容积率为2.07,虽然建设年代久远,但是其中的建筑组合方式以及小区的生态绿化环境都比较好:建筑排布有秩序同时又富于变化,宅前绿地也种植了草坪和高大树木。以我们主要调研的公共庭院为例,庭院四周有建筑围合,其中南,北,东三面是檐墙面对庭院,西面则为建筑山墙面对,由于庭院在小区的东北角,因此小区中的居民可以从庭院西面进入庭院。同时庭院北面正对小区的主要出入口之一,为小区提供了一个从开敞向半私密再向私密的过渡空间。 该公共庭院的地面主要为硬质铺地为主,四周边缘种植有一圈低矮的灌木,内部的绿化以高大的树木为主,种植较为密集。同时在部分树木周围设置了木质座椅,供人们休憩乘凉。还有部分石质的座椅,供人们日常的娱乐活动和交流。总体来看,该庭院的各种设施比较宜人,是人们在居住小区内活动的理想场所。 三调研内容及主要问题 1 绿地的功能与主要服务对象 绿地为居住小区内居民活动的重要户外活动场所,也为小区提供了宜人的自然环境。该公共庭院中种植的树木较多,对调节居住小区内的小气候有很好的作用,在炎热干燥的夏季,浓密的树木为居民带来了凉爽和湿润的舒适环境,与外部燥热的气候形成鲜明的对比;密集种植的树木也起到净化空气,降低噪声的作用,阻隔居住小区外部对内部产生的干扰和不良影响。因此这个庭院受到了居民们欢迎和好评。 该公共庭院主要为居住区的居民使用,同时由于该小区靠近天津大学学生生活的区域,因此有时也为学校内的学生使用。但与校园内热闹的景象不同,这片庭院提供了一个静谧的空间,保证了小区内居民的正常生活不受到打扰同时又不至于过于凄凉偏僻。 2 植被的分布情况 庭院内的绿化植物以高大乔木为主,其余只在四周种植了约半米宽的绿带,其中以草地为主,间或种植了一些低矮的灌木。而树木的种是很密集的,从谷歌卫星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出这里几乎已经全部被绿色所覆盖。沿东西向走在庭院中,每隔几步就可以看到成行排列的树木。树木分布比较均匀,南北基本成行,但是每一列没有对齐。密集的树木形成了很好的光影效果,和舒适的环境。在现在的大多数居住小区中这是很少见的。然而,尽管庭院内的树木较多,但是草地和其他植物过少显得庭院中的绿化比较单调,空间层次也比较单一。 同时在庭院的东南角还有一处以假山石的堆叠为主的圆形花坛, 图2—1天大六村绿地鸟瞰图 图2—2 天大六村绿地卫星地图 图3—1公共庭院是居民日 常活动的重要场所 图3—2 庭院周围的低矮灌木

园林景观设计题库、习题与答案(全)

第一章问答题 1、中国古典园林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哪几个时期?分述这些时期的特点及成就。6-10 答:①生成期:皇家园林规划宏大、气魄雄浑、成为这个时期造园活动的主流:殷、周朴素的囿;秦汉建筑宫苑和“一池三山”;西汉山水建筑园。②转折斯:初步确立了园林美学思想。南北朝自然山水园;佛寺丛林和游览胜地。③全盛期:园林发展进入了盛年期,作为一个园林体系,所具有的风格特征基本形成。隋代山水建筑宫苑;唐代宫苑和游乐地,唐代自然园林式别业山居;唐宋写意山水园。④成熟时期及成熟后期:园林的发展,一方面继承前一时期的成熟传统,而更于精致,另一方面暴露出某些衰颓的倾向。北宋山水宫苑;元、明清宫苑; 2、综述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10-16 答:①出于自然,高于自然;②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③诗画的情趣;④意境的涵蕴 3、简述中国古典园林的地方特色。16-19 答“①江南园林②北方园林③岭南园林④巴蜀园林⑤西域园 4、简述中国近代公园发展主要标志。19-21 答:公园出现了,西方造园艺术大量传入中国。 5、简述中国现代公园的发展过程及主要特点。21-23 答:①恢复、建筑时期(1949-1959);②调整时期(1960-1965):③损坏时期(1966-1976):④蓬勃发展时期(1977-1989)⑤巩固前进时期(1990年至今)⑥ 6、简述环境可持续思想园林本质的基本内容。25 答:①功能原则:必须把维护居民身心健康,维护自然生态过程作为园林的主要功能来评价。②经济与高效原则:强调用最少的人工投入来健全自然生态过程,满足人灯身心再生功能,强调有效地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来实现上述功能,用大量化肥,花坛植物,进行人工或化学除草都是违背这一原则。③循环与再生原则:强调利用生态系统的循环和再生功能,构建城市园林绿地系统。④乡土与生物多样性原则:强调城市园林绿地系统是乡土植物和乡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最后堡垒之一,应节制引用外来特种上,保护和发展乡土特种。⑤地方和地方精神原则:强调线一地方都有其自然和文化的历史过程,两者相适应而形成了地方特色及地主含意。⑥整体与连续性原则:园林绿地不是一个独立的游学空间,而是城市与大地综合体的有机部分,应作为人类生活空间和自然过程的连续体来设计和管理。 7、简述中国园林面临的城市环境问题和园林专业人员应承担的任务。24-26 答:①城市人口急速膨胀,居民的基本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②户外体育休闲空间极度缺乏,广大劳动者的身心再生过程不能满足。③土地资源极度紧张,因此通过大幅扩大绿地面积来改善环境的途径较难实现,通过郊区化来改善居民环境的道路在中国难以行得通。④财力有限,难以高投入的城市园林绿化和环境维护工程。⑤自然资源有限,生物多样性保护迫在眉捷,整体自然生态系统十分脆弱。⑥欧美文化侵入,乡土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专业人员应承担的任务:园林专业人员应勇敢地承担以下几个领域的工作①居住社区的规划设计②城市设计③城乡与区域景观及生态规划④自然与文体保护地规划设计⑤旅游地规划⑥ 第二章问答题 1、日本古代园林的造园要素有哪些? 30-31 答:①石组②飞石地、延段③潭和流水④石灯笼⑤石塔⑥种植⑦手水钵⑧竹篱、庭门和庭桥。 2、简述古埃及与西亚园林的特点。32-34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资料及答案

一:识记题 1、在城市用地实用性的评定过程中,通常办法是将用地按优劣条件分成的种类为3种。 2、油松不具有防火性。 3、乔木与有窗建筑物外墙的最小间距为3.0 m。 4、树带式种植带的宽度一般不小于1.5 m。 5、在城市用地中按照土地的使用性质进行分类,农业生产用地不属于城市用地。 6、适合于在儿童公园栽植的植物是南天竺、樟树、桂花等等。 7、“田园城市”的提出者是19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 8、城市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20年。 9、在城市单项建设用地中,道路广场用地一般控制在每人8-15m2。 10、在当前环境污染严重的情况下,保护环境的途径不包括充分进行宣传保护。 11、分车带在高速干道上的分车带不应该种植乔木,分车带以种植草皮为优。 12、城市劳动人口不是风景区中的人口构成。 13、农、林、牧、渔、水利业属于城市产业类型中的第一产业。 14、在城市单项建设用地中,工业用地一般控制在每人10-25m2。 15、将人口规模进行分类,特大城市的城市人口数为100万以上。 16、选择耐旱植物不是工厂企业园林绿化植物的选择的基本原则。 17、城市园林绿地布局,要保持城市生态系统平衡,经济发达不是其基本要求。 18、城市园林绿化的树种选择原则不包括名贵树种。 19、有利于创造人文环境-社会价值不是工厂绿化意义主要表现。 20、我国城市规划有关标准规定,红线宽度小于4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0﹪。 21、城市绿地类型中,不参与城市建设用地平衡的是居住区绿地。 22、在行道树树种的选择中,当苗木刚出圃时,一般合适胸径为12-15cm。 23、在城市单项建设用地中,绿地一般控制在每人不得小于9m2。 24、风景游览绿地不参与建成区的用地平衡的绿地。 25、我国城市绿地系统,在形式上不包括点状绿地布局。 26、桃树不是抗SO2的树种。 27、将人口规模进行分类,大城市的城市人口数为:50万~100万。 28、在公路绿化中,交叉处应留出足够的视距,在遇到桥梁、涵洞等构筑物时,不得种树的距离是5m。 29、在居住区组成中,居住区建筑用地一般占居住区总用地的50%。 30、在城市单项建设用地中,居住用地一般控制在每人18-28m2。 31、我国城市规划有关标准规定,园林景观路绿地率不得小于40﹪。 32、在人的心理感受方面,对城市印象影响最大的因素,大致包括以下5个部分。即:道路、边界、中心、区域和标志物。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作业题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作业题(一) 一、名词解释 1.园林绿地面积 2.人均绿地面积 3.绿地率 4.绿化覆盖面积 5.绿化覆盖率 6.公共绿地面积 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8.公园服务半径 9.城市绿线 10.道路红线 二、城市园林绿地指标计算方法 1.城市园林绿地总面积 2.城市绿化覆盖率 3.市区绿地率

三、填空题 1.城市景观的五大要素为( )、( )、( )、( )( )。 2.城市园林绿地可分为( )绿地、( )绿地、( )绿地、( )绿地及( )绿地。 3.我国城市绿地的布局形式有( )布局、( )布局、( )布局和( )布局。 4.综合性公园除具有绿地的一般作用外,在( )方面、( )方面、( )方面对丰富城市居民的文化娱乐生活更为突出。 5.综合性公园按照在城市中的服务范围可分为( )、( )两种。 6. 综合性公园根据公园的活动内容,进行分区布置,一般可分为( )、( )、( )、( )、( )、( )、( )及( )。 7.市级综合性公园服务半径约为( )km。区级综合性公园服务半径约为( )km。城市小游园服务半径约为( )m。 8.公园景色分区的形式可按景区环境的感受效果划为( )、( )、( )和( )等。9.综合性公园的主要出入口的位置应设在( ),但不要受外界过境交通的干扰。 10.小游园在城市中的作用是( )、( )、( )、( )。 四、单项选择题 1.下列有利于城市通风、有利于城市艺术面貌的体现绿地布局形式是()。 A 块状绿地布局 B 带状绿地布局 C 楔形绿地布局 D 混合式绿地布局 2.下列用于政治、文化集会、庆典、游行、检阅、礼仪、传统民间节日活动的广场是()。 A 集会游行广场 B 纪念广场 C 交通广场 D 商业广场 3. 综合性公园中起辅助性作用的,是为附近局部地区居民服务的出入口为()。

2012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设计作业与答案

第一次作业: 论述1、城市用地竖向规划在总体规划阶段的内容? 答:1.城市用地组织及城市干道网; 2.城市于道交叉点的控制标高及于道纵坡; 3.城市主要控制点的控制标高。如铁路与干道的交叉点、防洪堤、桥梁等的标高; 4.分析地面坡向、分水岭、汇水沟、排水走向及土方平衡初步估算。 论述2、影响绿地指标的因素?并阐述。 答:1.国民经济水平 在我国当前的条件下,国外绿地指标暂时达不到,这是我们经济决定的 2.城市性质 我们说不同性质的城市对园林绿地要求是不一样的,比如说以风景游览为主的城市,由于游览、美化的功能要求,指标要高一些。一些重工业城市,由于环保的需求,指标要3.城市的规模 不同规模的城市,绿地指标也会不一样,一些大城市绿地指标高,中小城市绿地指标低一些。 4.城市自然条件 城市自然条件是影响绿地指标的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比如说南方的一些城市,空气湿润、水源充足、植物容易成活,这样绿地建设较容易,绿地指标容易达到,像西北地区,春季干旱炎热、水源比较困难,园林绿化有一定的难度。绿地面积应适当的控制,因此要根据不同气候分区来确定不同城市的园林绿地指标。 5.园林绿地的现状及基础 绿地基础较好的城市,原有的园林绿地改建数量较多的城市,容易提高园林绿地的指标,如北京历朝历代都是帝王所在之处,离宫别苑较多(如颐和园、圆明园等等),相对来说,比其他城市园林绿地多。 单选3、墙面高度对空间封闭感的影响中,有匀称感、亲切感的空间比例是:B A: D<H B: D=H C: D=2H D: D=3H 判断4、我国最早的园林雏型是商周的“囿”正确 论述5、屋顶花园的规划布局与地面花园布局有何区别? 答:区别在于:如何合理安排植物、道路、山石、水体、建筑等要素,为游人创造出优美的景观,同时又要照顾游人在游览过程中的一些使用要求,还应特别注意楼体的承重限制、屋顶防漏,应遵循经济、适用、美观、创新和安全等几方面的综合要求。 单选6、城市空间中,人的步行距离一般不宜超过: B A:100米 B:200米 C:500米 D:1000米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教案设计)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教案 教学单位:美术学院 任课教师:

该课程属于专业必修课,总课时36学时, 2学分。 绪言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urban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就是对各种城市绿地进行定性、定位、定量的统筹安排,形成具有合理结构的绿色空间系统,以实现绿地所具有的生态保护、游憩休闲和社会文化等功能的活动。(在城市用地围,根据各种不同功能用途的园林绿地,合理地来布置,使园林绿地能够改善城市小气候条件,改善人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条件、并创造出清洁、卫生、美丽的城市。) 园林绿地还具有容丰富的设施、高度的思想性及艺术性,并与城市各组成部分,组成完美的有机整体。在另一方面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又是指导城市园林绿地详细规划和建设管理的依据。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任务: 1、确定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原则; 2、选择和合理布局城市各项园林绿地,确定其位置、性质、围、面积; 3、根据国民经济计划、生产和生活水平及城市发展规模,研究城市园林绿地建设的发展速度与水平,拟定城市绿地的各项指标; 4、提出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调整、充实,改造、提高的意见,提出园林绿地分期建设及重要修建项目的实施计划,以及划出需要控制和保留的绿地; 5、编制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图纸和文件; 6、对于重点的大型的公园绿地,还需提出示意图和规划方案,根据实际情况,应提出重点园林绿地的设计任务书,容包括绿地的性质,位置、周围环境、服务对象、估计游人量布局形式、艺术风格、主要设施的项目与规模、完成建设年限、建设的投资估算等。作为园林绿地详细规划的依据。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工作主要由城市规划部门和园林部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协作完成。 第一章城市园林绿地的分类及其用地选择 一、教学目的: 1、掌握城市园林绿地的分类;

园林设计规划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尺度:是景物、建筑物整体和局部构件与人或人所见的某些特定标准的尺寸感觉。 2、节奏:是景物简单的反复连续出现,通过时间的运动而产生美感。 3、韵律:是有规律但又自由地抑扬起伏变化,从而产生富有感情色彩的律动感,产生更深的情趣和抒情意味。 4、规则式园林:整个平面布局、立体造型以及建筑、广场、道路、水面、花草树木等都要求严整对称。 5、比例:是事物的整体之间、整体与局部之间、局部与局部之间的关系体现。 5、自然式园林:以模仿再现自然为主,不追求对称的平面布局,立体造型及园林要素布置均较自然和自由,相互关系较隐蔽含蓄。 6、混合式园林:主要指规则式、自然式交错组合,全园没有或形不成控制全园的主轴线或副轴线,只有局部景区、建筑以中轴对称布局,或全园没有明显的自然山水骨架,形不成自然格局。 7、写意山水园:根据造园者对山水的艺术认识和生活需求,因地制宜的表现山水真情和诗情画意的园,称为写意山水园。 8、园林布局:由园林设计者把各个景物按照一定的艺术规则有机的组织起来,创造一个和谐完美的整体,这个过程称之为园林布局。 9、静态风景:游人在相对固定的空间内所感受到的景观。 10、闭锁风景:当游人的视线被四周的树木、建筑或山体等遮挡住时,所看到的风景。 11、开朗风景:在视域范围内的一切景物都在视平线高度以下,视线可以无限延伸到无限远的地方,视线平行向前,不会产生疲劳的感觉。 12、花镜:沿着花园的边界或路缘种植花卉,也有花径之意。

组成的规则绿带,是属于密植行列栽植的类型之一。 14、孤植:园林中的优型树,单独栽植时,称为孤植。 15、列植:乔、灌木按一定的直线或缓弯线成排成行的栽植。 16、色相:指一种颜色区别于另一种颜色的相貌特征,即颜色的名称。 17、明度:指色彩深浅和明暗的程度。 18、纯度:指颜色本身的明净程度。 19、借景:把园外的风景组织到园内,成为园内风景的一部分,称为借景。 20、对景:位于园林轴线及风景线端点的景物叫对景。 21、框景:就是把真实的自然风景用类似画框的门、窗洞、框架、或有乔木的冠环抱而成的空隙,把远景范围起来,形成类似于“画”的风景图画,这种造景方法称为框景。 22、夹景:当远景的水平方向视界很宽时,将两侧并非动人的景物用树木、土山或建筑物屏障起来,让人从配景的夹道中观赏风景,称为夹景。 23、障景:利用遮挡的方法将劣景屏障起来。 24、点景:利用其它形式如对联、石刻等增加诗情画意,点出景的主体,给人以联想,还具有宣传和装饰等作用,这种方法称点景。 25、平地:园林中坡度比较平缓的用地统称平地。 26、花坛:在具有一定几何形状的种植床内,种植各种不同色彩的观花、观叶与观景的园林植物,从而构成一幅富有鲜艳色彩或华丽纹样的装饰图案以供观赏,就称之为花坛。 27、花境:也叫境界花坛,即沿着花园的边界或路缘种植花卉,称为花境。

园林规划设计模拟试题1答案

《园林规划设计模拟试题1答案 一、填空题(0.5分×20,共10分) 1. 园林规划设计必须遵循的原则是“适用、经济、美观”。 2.园林的自然美的共性有变化性、多面性、综合性。 3.园路按功能可分为主要园路(主干道)、次要园路(次干道)和游螅小路(游步道)。 4.雕塑在园林中有表达园林主题、组织园景、点缀、装饰、丰富游览内容、充当适用的小设施的功能。 5.城市的主干道是城市的大动脉、可分为高速交通干道、快速交通干道、普通交通干道及区镇干道。 6. 根据不同的种植目的,道路绿地可分为景观种植与功能种植两大类。 二、名词解释(2分×10,共20分) 1.园林艺术:是研究关于园林规划﹑创作的艺术体系,是美学﹑艺术﹑绘画 ﹑文学等多学科理论的综合运用﹑尤其是美学的运用。 2. 对称:是以一条线为中轴,形成左右或上下在量上的均等。 3.人行道绿化带:又称步行道绿化带,是车行道与人行道之间的绿化带。 4.覆盖率:用地上栽植的全部乔灌木的垂直投影面积,以及花卉、草皮等地 被植物的覆盖面积占用地面积的百分比。 5.借景:根据园林周围环境特点和造景需要,把园外的风景组织到园内,成 为园内风景的一部分,称为借景。 6.居住小区公共绿地:指居住小区内供居民使用的公共绿地。 7.对植:指两株或两丛树,按照一定的轴线关系左右对称或均衡的种植方法。 8.公园:是为城市居民提供是室外休息﹑观赏、游戏、运动、娱乐,由政府 或公共团体经营,为保证城育素质、并自由享受的市政设施。 9.花园林荫道:与道路平行而且具有一定宽度的带状绿地,也可称为带状街 头休息绿地。 10. 步行街:城市中专供人行而禁止车辆通行的道路。 三、判断改错(2分×5,共10分) 1.漏景就是框景。(╳) 漏景是有框景发展来的 2.潍坊职业学院主甬路两边的大叶黄杨是矮绿篱(╳)。 中绿篱 3. .潍坊市东风东街的绿化形式是一板二带式。(√) 4、潍坊九龙山树木园是一个以植物为主的公共绿地。(√)

绿地设计作业答案

绿地设计作业答案 作业1(第一~二章) 一、试述城市绿地的主要功能。 (一)保护城市环境 1、净化空气、水体、土壤:园林中的植物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有害气体有一定的吸收和净化作用,对放射性物质和辐射的传播有阻隔和过滤吸收作用,且可吸滞粉尘;许多水生植物和沼生植物对净化城市污水有明显作用;植物地下根系能吸收大量有害物质而具有净化土壤的能力;绿色植物能分泌杀菌素,减少空气中细菌的数量。 2、改善城市小气候:园林植物可调节小环境中的温度,减少温差变化,增加空气湿度,降低风速,有效缓减城市“热岛效应”,使城市小气候得到改善。 3、降低噪声:植物对噪声具有吸收和消声作用,通过加强城市绿化,合理布置绿化带,建造防噪声林带等措施,可减低城市环境噪声。 4、保护农田:加工厂区绿化造林,并在工厂与农田之间建造防护林带,对减轻和防止烟气危害农田,保证农作物蔬菜的丰收,有重要意义。 5、保持水土:园林植物可减少地表径流,降低流速,增加渗入地中的水量,防止水土流失。 6、安全防护:园林绿地具有蓄水保土、防震防火、防御放射性污染和备战防空等多种防护作用。 7、监测环境污染:利用“环境污染指示植物”的对环境污染的敏感性,可监测环境的污染。 (二)文教和游憩功能 1、文化教育功能:城市园林绿地是进行文化宣传、开展科普教育的场所,通过各种展出,可提高人们艺术修养水平,丰富历史和科技知识,陶冶性情。 2、游憩功能:城市公园最基本的功能之一,是为人们提供休息、游憩、交往的活动空间,它是人们日常游憩活动、锻炼身体、消除疲劳、恢复精力的场所。 (三)景观功能 美的城市其构成的景观清晰易辨,个性突出,环境清新,令人心旷神怡,行动轻松,情绪安定,而城市绿化的好坏对城市面貌常起决定性作用。 二、城市景观的五大要素是什么?如何利用它来绿化城市、美化城市? 城市景观五大要素即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城市面貌是一个整体,绿化、美化城市时要有机结合五大要素,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文物古迹,并从道路的走向上多考虑对景、借景和风景视线的要求,重视绿化的装饰作用。 (一)道路 良好的道路景观要有可识别性,必须有连续性和方向性。道路要通畅无阻,道路的宽度、道路两侧建筑的功能及风格要统一。重视道路绿化的重要作用,用绿色植物构成连续构图和季相变化,结合城市特点,形成城市的特有面貌。道路沿线的两个方向应容易区分,有明确的起点有终点,道路端点可以是城市广场、公园、风格突出的城市建筑等,重视城市绿化在这些端点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二)边界 可利用空旷地、水体、森林等形成城郊绿地,形成边界景观,而最理想的是对现有的自然边界进行保护,使之呈现优美的自然景观。 (三)区域 决定区域的物质特征是其主题的连续性,要创造一个强烈的景观形象,必须对线索进行一定的强化;好的景观规划应该强化其现有的特征,保持其区域特征的统一性。 (四)节点 在道路上的不同地段,设置不同的节点,可以增加景观的丰富性;在多条道路的集合点上,结合城市广场重点设计、开辟绿地是非常必要的;利用在中心地带的标志物划出一定的保护地带,进行绿化,成为公园或性绿地以及绿化广场,可强化景观特征,给人留下较深刻的印象。 (五)标志物 标志物必须以独特的造型,在大批可能的目标的一个突出因素,标志物与背景有强烈的对比,以及重要的历史意义,而形成特色。 一般城市标志物最好位于城市中心的高处,对于有开阔水面的城市,利用水面背景标志物往往也收到较好的效果。 三、城市绿地可分为哪几类?其作用是什么? 城市绿地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 1、公园绿地: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兼具生态、美化、防灾等综合功能。 2、生产绿地:作为园林绿化的生产基地,为城市绿化提供苗木、花草、种子。 3、防护绿地:主要具备防护功能,可改善城市的自然条件和卫生条件。 4、附属绿地:其功能根据类型和场所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主要功能有美化环境、改善小气候、提供休息活动场所,防护等。 5、绿色空间控制区:提供人们在自然条件下,进行各种游憩活动、体育活动,同时也是城市附近清洁空气的贮藏所,且为城市创 造防风条件。 四、简述城市绿地布局的形式、目的与要求。 (一)绿地布局的形式 1、块状绿地布局 2、带状绿地布局 3、楔形绿地布局 4、混合式绿地布局。 (二)绿地布局的目的 1、满足全市居民方便地进行文化娱乐、休息游览的要求; 2、满足城市生活和生产活动安全的要求; 3、满足工业生产卫生防护的要求; 4、满足城市艺术面貌的要求。 (三)布局基本要求 1、布局合理 2、指标先进 3、质量良好 4、改善环境

园林规划设计试题与答案

园林规划设计试题与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园林规划设计:园林规划设计包含园林绿地规划和园林绿地设计两个含义。园林绿地规划是指对未来园林绿地发展方向的设想安排:即按照国民经济的需要,提出园林绿地发展的战略目标﹑发展规模﹑速度和投资等。园林绿地设计是指对某一园林绿地(包括已建和拟建的园林绿地)所占用的土地进行安排和对园林要素即山水﹑植物﹑建筑等进行合理的布局与组合。 2.、夹景:当远景的水平方向视界很宽时,将两侧并非动人的景物用树木、土山或建筑物屏障起来,让人从配景的夹道中观赏风景,称为夹景。 3.城市广场:是城市道路交通体系中具有多种功能的空间,是人们政治、文化活动的中心,常常是公共建筑集中的地方。 4.园林布局:由园林设计者把各个景物按照一定的艺术规则有机的组织起来,创造一个和谐完美的整体,这个过程称之为园林布局。 5.闭锁风景:当游人的视线被四周的树木、建筑或山体等遮挡住时,所看到的风景。 6.混合式园林:主要指规则式、自然式交错组合,全园没有或形不成控制全园的主轴线或副轴线,只有局部景区、建筑以中轴对称布局,或全园没有明显的自然山水骨架,形不成自然格局。 7.城市绿化:栽植物以改善城市环境的活动。 8.绿色城市设计: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等),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及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设计思想。 9.借景有远、邻、仰、俯借四种方式。 10.造景的手法:常用的造景方法有借景、对景、分景、框景、夹景、漏景、添景、障景、点景。(二)填空题 1.居住区绿地设计的六大原则包括(可达性、功能性、亲和性、系统性、全面性、艺术性)。 2.城市绿地布局的基本形式有哪些(块状均匀布局、散点状均匀布局、块状和散点状相结合、 网状布局、环状布局、放射状布局。) 3.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基本组成要素(园林植物,园林建筑,道路场地,铺地,园桥,山石和水体.) 4.园林绿地构图的基本规律(4种)(统一与变化、均衡与稳定、比例与尺度、比拟联想、空 间组织。 ) 5.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基本流派有哪些。(英式园林,法式园林,意式园林,日式园林,中式园林,美式园林,德式园林等) (三)判断题 1、园林的范围比绿地更广泛。(错误) 2、中国古典园林以规则式为主。(错误) 3、我国最早的园林雏型是商周的“囿”。(正确)

园林绿地景观设计试卷A卷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园林学园林学是研究如何合理运用自然因素(特别是生态因素)和社会因素来创建优美的、生态平衡的人类生活境域的学科。(《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卷) 2、东方园林东方园林以中国古典园林为代表的自然山水形式,景观特色表现为不对称均衡,以曲线作为引导的自然式山水园,成为着称于世界的独特风格。 3、地被植物地被植物,是指某些有一定观赏价值,铺设于大面积裸露平地或坡地,或适于阴湿林下和林间隙地等各种环境覆盖地面的多年生草本和低矮丛生、枝叶密集或偃伏性或半蔓性的灌木以及藤本。 4、基础栽植指在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基部附近种植植物的方式。 5、岭南岭南是中国南方五岭之南的概称,其境域主要涉及福建南部、广东全部、广西东部及南部。 二、填空题 1、园林:(landscape garden)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运用园林艺术和工程技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经,创作而建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游憩境域。 2、“艺术本不是割离存在的。”是由美国着名风景园林设计师哈普林提出的。 3、欧洲园林是以古埃及和古希腊园林为渊源,以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和英国自然风景园林为优秀代表,以规则式和自然式园林构图为造园流派,分别追求人工美和自然美的情趣,艺术造诣精湛独到,为西方世界喜闻乐见的园林。 4、法国古典园林的代表人物勒洛特尔,其风格主要体现在园林设计形成平地上中轴线对称整齐的规则式布局。 5、波斯庭园的布局多以位于十字形道路交叉点上的水池为中心,这一手法后来被阿拉伯人继承下来,成为伊斯兰园林的传统,流传于北非、西班牙、印度。在它传入意大利后,则进一步演变成各种水法,成为欧洲园林的重要内容。 6、在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中,垒土作台的园林建筑形式,既体现了先民对高山的仰慕与模仿,也体现了奴隶制至封建时期皇权的至高无上。 7、北方园林的起源与发展中,在齐国园林中,善于借鉴江南园林的成就,学习江南园林以水为中心的布局形式,形成了一池三山的基本格局;鲁国园林则保持儒家正统,以轴线、后花园、对称为特点,形成了前殿后寝的基本格局。 8、乔木是园林中的骨干植物,在功能上或艺术处理上都能起主导作用:界定空间,提供绿荫,防止眩光,调节气候。 9、在《园林-长城内是花园》纪录片中,盆景大师巧妙使用白蚁啃食为技术手段,在短期内制造出植物千百年风化的效果,令人拍案叫绝。

城市绿地规划题库

一、名词解释: 1.城市规划指预测城市的发展并管理各项资源以适应其发展的具体方法或过程,以指导已建环境的设计与开发。 2.《周礼·考工记》订立一套严格的城邑规划建设制度,即所谓“营国制度”。奠定了中国古代的都城以“前朝后寝”为主体的规划体系的基础。或 中国从周代开始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建设城市。大约成书于战国之际的《周礼·考工记》记述了关于周代王城建设的空间布局:“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3.雅典宪章以区域规划来代替单独的、孤立的城市规划;城市规划的目的是解决居住、工作、游憩与交通四大功能活动的正常进行。有历史价值的古建筑均应妥为保存,不可加以破坏。 4.田园城市建设一种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城乡磁体” Town-Country Magnet—城乡结合体。方案:城市由一系列同心圆组成,可分为市中心、居住区、工业仓储地带以及铁路地带。有六条放射大道。 5.安全视距从发觉对方汽车立即刹车而能够停车的距离称之为安全视距或停车视距,这个视距主要与车速有关。 6.容积率又称建筑面积毛密度,是指一个小区的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是衡量建设用地使用强度的一项重要指标。 容积率=地上总建筑面积÷规划用地面积 对于发展商来说,容积率决定地价成本在房屋中占的比例,而对于住户来说,容积率直接涉及到居住的舒适度。容积率越低,居民的舒适度越高,反之则舒适度越低。一个良好的居住小区,高层住宅容积率应不超过5,多层住宅应不超过2,绿地率应不低于30%。 7.绿量 8.道路红线在城市规划图纸上划分出的建筑用地与道路用地的界线,常以红色线条表示,故称道路红线。道路红线是街面或建筑范围的法定分界线,是线路划分的重要依据。城市道路(含居住区级道路)用地的规划控制线。 9. 城市绿地系统 10. 《建筑十书》奠定欧洲建筑科学的基本体系;系统总结了希腊和早期罗马建筑的实践经验;全面建立了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以及各类建筑物的设计原理。提出“持久、实用、美观(firmitas, utilitas, venustas)” ;

(0671)《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设计》18秋参考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 随机题目。核对题目下载使用 一、 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道题8.0分,共16.0分) 1. “田园城市”的本质特征? ①其土地不被个人所有所分割,是公有的、低密度的; ②有控制的发展; ③“田园城市”是田园和田园城市内部的家庭、工业、市场以及行政、社会福利设施等各种功能集合的组合概念。 2. 城市化进程过快带来的城市问题? ①住宅问题:狭窄拥挤,上下水道、公园等生活设施和环境设施不足; ②交通问题:混杂、停滞,事故多发,远距离上下班等; ③城市污染问题:河流水系的水质污染、大气污染、种种噪音、振动的干扰,废弃物的堆积等; ④城市灾害问题:地基下沉,室内危险品、有害物的增加等; ⑤城市环境景观问题:绿地、室外活动娱乐场所的丧失,文物古迹的破坏,城市景观的同一化、无个性化等。 二、 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道题5.0分,共40.0分) 1. 道路绿化设计的总原则是 A.植物配置应与市政设施相协调 B. 以乔木为主,乔、灌、草相结合 C.保证道路行车安全

D.近期效果与长期效果相结合 2. 下列园林植物选择上体现了园林布局在时间上的规定性的有 A.植物乡土化 B.春季以鲜花为主 C.植物的季相变化 D.夏荫秋实 3. 园林规划设计的依据有 A.功能要求 B.科学依据 C.社会需要 D.经济条件 4. 关于园林规划设计原则描述正确的有 A.适用、经济、美观三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 B. 适用、经济、美观是园林设计的基本原则 C.美观是设计首要考虑的问题 D.在适用、经济的前提下,尽可能做到美观 5. 关于园林规划描述正确的有 A.园林规划有长期规划、中期规划和近期规划之分。 B.从广义讲,园林规划就是发展规划,由园林行政部门制定。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

1、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第二版) 当当价 ¥41.70(8.5折) 作者 同济大学,李铮生主编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明日之城——一部关于20世纪城市规划与设计的思想史当当价 ¥86.40(8.0折) 作者 [英]霍尔 出版社 同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1-1 ISBN 9787560840390 所属分类 图书 > 建筑 >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 城乡规划与发展研究 3、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 当当价 ¥61.90(7.9折) 作者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9-1 ISBN 9787112124152 4、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纪念版) 当当价 ¥27.60(8.0折)钻石VIP专享折上9.5折 作者

(加)雅各布斯(Jacobs,J.)著,金衡山译 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8-1 ISBN 9787544701211 5、城市的精神:全球化时代,城市何以安顿我们(耶路撒冷、蒙特利尔、新加坡、香港、北京、牛津、柏林、巴黎、纽约,寻找这些城市中人的“归宿感”和“身份认同”) 当当价 ¥25.20(7.2折)钻石VIP专享折上9.5折 定价 ¥ 35.00 作者 (加)贝淡宁,(以)艾维纳著,吴万伟译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11-1 ISBN 9787229055196 所属分类 图书 > 社会科学 > 社会学 > 社会调查与社会分析 6、美好城市:沉思与遐想(城规大师以近60年的专业经验为依托,与读者分享他作为城市规划师和城市热爱者的心得体会。) 当当价 ¥40.80(8.5折)钻石VIP专享折上9.5折 定价 ¥ 48.00 作者 (美)雅各布斯著,高杨译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1-1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题目及答案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函授试卷 一. 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下列不属于一般公路绿化的是 (D ) A.边坡两侧绿化 B.边坡绿化 C.中央分隔带 D. 小区绿化 2.在公园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 ( B ) A.出入口区 B.观赏游览区 C.服务设施 D.文 化娱乐区 3.通常情况下,绿地系统布局有(A )种基本模式 A.8 B.5 C.6 D.9 4.以下为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的基本原则是 (D ) A.以人为本原则 B.均衡性原则 C.系统性原则

5.下列哪项是城市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内容(A) A.古树名木保护规划 B.绿地维护 C.地区森林公园的保护 D.以上都不对 6.行道树的分支点应选择(A)m以上、根系发达的树种。 A.3.5 B.2 C.2.5 D.4 7.停车场的绿地种植分为树木式和(C )两种 A.树带式 B.居中式 C .周边式 D.零星式 8.下列属于风景名胜区功能分区的是(D) A.核心保护区 B.游览区 C.野营区 9.以下不属于冷季型草坪草种的是(B) A.黑麦草 B.结缕草 C.高羊茅 D.早熟禾 10.花境指绿地中树坛、草坪、道路、建筑等边缘花卉带状布置

形式,其中采用的花卉主要是(C) A.多肉植物 B.一、二年生花卉 C.宿根花卉 D.木本花卉 11.植物配置时,如环境是纯红色的,可选用(B)的植物 A.调和色 B.对比色 C.中和色 D.鲜艳 12.吊盆植物以(C)的花卉为主,吊盆中央可以用少量直立性的花卉增强立体生长的景色。 A总状花序 B.花色鲜艳 C.枝条蔓性 D.密集花朵 13.属于防护绿地的类型有(D) A.卫生隔离带 B.防风林 C.道路防护绿地 D.滨水防护绿地 14.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生长缓慢、叶小而薄、下部叶子变黄,表示可能缺少(B)。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在(C)颁布实施。 A.2008年1月3日 B.2007年1月1日 C.2008年1月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