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动物病毒

常见的动物病毒
常见的动物病毒

常见的动物病毒

一、口蹄疫病毒

1、群体:口蹄疫病毒是牛、猪等动物口蹄疫的病原体,人类偶能感染

2、防制:由于病毒高度的传染性,防制措施必须非常严密。严格检疫,严禁从疫区调入牲畜,一旦发病,立刻样封锁现场,焚毁病畜,周边地区畜群紧急免疫接种疫苗,建立免疫防护带

二、狂犬病病毒

1、群体:引起人和各种混血动物的狂犬病,感染的人和动物一旦发病,几乎都难免死亡

2、防制:目前各国采取的控制措施大致为几个方面

1)、扑杀狂犬病患畜、对家养犬猫定期免疫接种、检疫控制输入犬、捕杀流浪犬,这些措施大大降低了人和动物狂犬病的发病率

三、痘病毒

1、群体:各种动物的痘病中以绵羊痘和鸡痘最为严重,病死率较高

2、防制:主要采用疫苗的免疫接种,效果良好

四、猪瘟病毒

1、猪瘟病毒只侵害猪,使之发病,发病率死亡率均很高,对养猪业危害很大

2、防制:我国研制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是国际公认的有效疫苗,得到广泛应用

五、犬瘟热病毒

1、群体:是引起犬瘟热的病原体,本病是犬、水貂及其他皮毛动物的高度接触性急性传染病

2、防制:检疫、卫生及免疫是控制本病的关键措施

六、兔出血症病毒

1、简介:是兔出血行败血症的病原体,一呼吸系统出血、实质器官水肿、淤血及出血性变化为特征

2、防制:除采取严格的隔离消毒措施外,用组织灭活疫苗对兔群进行免疫接种是行之有效的措施

七、新城疫病毒

1、简介:能是鸡和火鸡发生新城疫,又称亚洲鸡瘟或伪鸡瘟

2、防制:新城疫是OIE规定的A类疫病,许多国家都有相应的立法,防制须采取综合性措施,包括卫生、消毒、检疫和免疫等

八、禽流感病毒

1、简介:能使家禽发生禽流感,又称欧洲鸡瘟或真性鸡瘟

2、防制:预防措施包括国际、国内及局部养殖场3个不同水平

国内是防制病毒传入及蔓延;养殖场还应侧重防止病毒有野禽传给家禽,要有隔离措施阻挡野禽。

九、马立克氏病病毒

1、简介:引起鸡马立克氏病的病原体

2、防制:搞好育雏室的卫生消毒工作,防止早期感染,同时做好1日龄雏鸡的免疫接种工作,加强检疫,发现病鸡立即淘汰

十、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1、简介:是引起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病原体

2、防制:平时加强对鸡群的饲养管理和卫生消毒工作,定期进行疫苗免疫接种十一、鸭瘟病毒

1、简介:可使鸭发生鸭瘟,偶尔也能使鹅发病

2、防制:病愈鸭和人工免疫鸭均可获得坚强的免疫力,另外,免疫母鸭可以将免疫力通过鸭蛋传给小鸭,形成天然被动免疫

十二、马传染性贫血病毒

1、简介:是马传染性贫血的病原体

2、防制:接种免疫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

供参考,感谢您的配合和支持)

动物病原微生物分类名录

根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第七条、第八条地规定,对动物病原微生物分类如下: 一、一类动物病原微生物 口蹄疫病毒、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猪水泡病病毒、非洲猪瘟病毒、非洲马瘟病毒、牛瘟病毒、小反刍兽疫病毒、牛传染性胸膜肺炎丝状支原体、牛海绵状脑病病原、痒病病原.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二、二类动物病原微生物 猪瘟病毒、鸡新城疫病毒、狂犬病病毒、绵羊痘山羊痘病毒、蓝舌病病毒、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炭疽芽孢杆菌、布氏杆菌.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三、三类动物病原微生物 多种动物共患病病原微生物:低致病性流感病毒、伪狂犬病病毒、破伤风梭菌、气肿疽梭菌、结核分支杆菌、副结核分支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巴氏杆菌、致病性链球菌、李氏杆菌、产气荚膜梭菌、嗜水气单胞菌、肉毒梭状芽孢杆菌、腐败梭菌和其他致病性梭菌、鹦鹉热衣原体、放线菌、钩端螺旋体.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牛病病原微生物:牛恶性卡他热病毒、牛白血病病毒、牛流行热病毒、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牛病毒腹泻粘膜病病毒、牛生殖器弯曲杆菌、日本血吸虫.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绵羊和山羊病病原微生物:山羊关节炎脑脊髓炎病毒、梅迪维斯纳病病毒、传染性脓疱皮炎病毒. 猪病病原微生物:日本脑炎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猪细小病毒、猪圆环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丹毒杆菌、猪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副猪嗜血杆菌、猪肺炎支原体、猪密螺旋体.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马病病原微生物:马传染性贫血病毒、马动脉炎病毒、马病毒性流产病毒、马鼻炎病毒、鼻疽假单胞菌、类鼻疽假单胞菌、假皮疽组织胞浆菌、溃疡性淋巴管炎假结核棒状杆菌.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禽病病原微生物:鸭瘟病毒、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小鹅瘟病毒、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鸡马立克氏病病毒、禽白血病肉瘤病毒、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鸡传染性贫血病毒、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鸡减蛋综合征病毒、禽痘病毒、鸡病毒性关节炎病毒、禽传染性脑脊髓炎病毒、副鸡嗜血杆菌、鸡毒支原体、鸡球虫.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兔病病原微生物:兔粘液瘤病病毒、野兔热土拉杆菌、兔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兔球虫. 水生动物病病原微生物: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马苏大麻哈鱼病毒、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医学教`育网整理、锦鲤疱疹病毒、斑点叉尾鮰病毒、病毒性脑病和视网膜病毒、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真鲷虹彩病毒、白鲟虹彩病毒、中肠腺坏死杆状病毒、传染性皮下和造血器官坏死病毒、核多角体杆状病毒、虾产卵死亡综合症病毒、鳖鳃腺炎病毒、综合症病毒、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黄头病病毒、草鱼出血病毒、鲤春病毒血症病毒、鲍球形病毒、鲑鱼传染性贫血病毒.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蜜蜂病病原微生物:美洲幼虫腐臭病幼虫杆菌、欧洲幼虫腐臭病蜂房蜜蜂球菌、白垩病蜂球囊菌、蜜蜂微孢子虫、跗腺螨、雅氏大蜂螨.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其他动物病病原微生物:犬瘟热病毒、犬细小病毒、犬腺病毒、犬冠状病毒、犬副流感病毒、猫泛白细胞减少综合症病毒、水貂阿留申病病毒、水貂病毒性肠炎病毒.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四、四类动物病原微生物 是指危险性小、低致病力、实验室感染机会少地兽用生物制品、疫苗生产用地各种弱毒病原

动物微生物重点

一.名词解释( 1.微生物:是个体细小,肉眼看不见,必须用光学或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1 分)一群结构 比较简单, 2.菌落与菌苔: 2.菌落与菌苔:单个或多个细菌接种在固体培养基上,在适宜条件下,经过一 定时间培养后形成的单个, 菌落与菌苔肉眼可见的细菌细胞集聚体称为菌落.(1 分)菌落彼此相连形成片叫菌苔(1 分) 3.IMVIC 试验:是一组区别大肠杆菌和产气杆菌的生化试验(1 分),I——吲哚试 验,M—M.R(甲基红) 试验,VI—二乙酰试验,C—枸橼酸盐试验(1 分). 4.巴氏消毒法::是以较低温度杀灭液体食品及物品内的病原菌或特定微生物(1 分),而又不 破坏其营养成分及有效成分的消毒方法.因为这种方法是由巴斯德创立的, 5.正常微生物群:是指微生物与其宿主在共同历史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生态系,这个生态系是 由微生物和正常微生物群:是指微生物与其宿主在共同历史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生态系, 宏生物共同组成的,其中微生物群称为正常微生物群. 宏生物共同组成的,其中微生物群称为正常微生物群. 6..外毒素与内毒素:前者由某些病原菌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并分泌到菌体外环境中的一 类毒性代谢产物.(1)后者是一类由革兰氏阴性菌在正常代谢过程中产生,在细菌生活状态下不释放或不分泌到外界环境中去,只有菌体细胞自溶,死亡崩解,或人工方法(超声波处理,反复冻融,研磨等)破坏其细胞的完整性时,才释放出来的毒素.. 21.菌株:同种细菌不同来源的纯培养物或同种细菌的不同个体. 2. 干扰素:脊椎动物细胞受到病毒感染后产生的一种能够抑制病毒增殖的蛋白质物质。5.类毒素: 外毒素经灭活后失去毒性但仍保持抗原性,这种物质称为类毒素。 6 病毒:形态微小,只含一种核酸,只能在活的宿主细胞内复制的微生物。 7芽孢;某些细菌在生活过程中在体内形成的一个圆形的内孢子。 8培养基:人工配置的含有细菌生长繁殖所需的营养物质的基质。 9毒力:细菌不同菌株的致病能力。 10单细胞蛋白:由单细胞微生物生长繁殖后制成的含蛋白质较高的制品。 11荚膜;某系细菌生活过程中在细胞壁外周产生一层粘液样物质,包围着整个菌体。 12质粒: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 13消毒:杀死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 14灭菌:杀死物体上的所有微生物。 15半数致死量:感染实验动物死亡半数所需要的微生物量和毒素量。 16基因重组:微生物DNA与外来DNA进行组合,获得新性状的过程。 17多价苗:两种或以上不同细菌或病毒混合而成的疫苗。 19包涵体:病毒在细胞内生长形成的特殊结构。 20假菌丝:酵母菌生长迅速时多外菌体连接在一起形成的菌丝状结构。 21无特定病原体动物:指不患某些特定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疾病的动物。 22遗传性变异;导致出现微生物性状改变的变异 23无菌动物:指一生中不含有任何活的微生物的动物。 24病原微生物:能使动物感染发病的微生物。 25病毒不完全复制:病毒在复制过程中不能形成功能完整的病毒子。 支原体:介于细菌与立克次氏体之间的原核微生物。无细胞壁。 26螺旋体:一群菌体细长并弯曲成螺旋状,运动活泼,介于细菌和原生动物之间的单细胞原核微生物。 27立克次氏体: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而又接近于细菌的,专性活细胞内寄生的原核微生物。

常见的动物病毒.doc

常见的动物病毒 一、口蹄疫病毒 1、群体:口蹄疫病毒是牛、猪等动物口蹄疫的病原体,人类偶能感染 2、防制:由于病毒高度的传染性,防制措施必须非常严密。严格检疫,严禁从疫区调入牲畜,一旦发病,立刻样封锁现场,焚毁病畜,周边地区畜群紧急免疫接种疫苗,建立免疫防护带 二、狂犬病病毒 1、群体:引起人和各种混血动物的狂犬病,感染的人和动物一旦发病,几乎都难免死亡 2、防制:目前各国采取的控制措施大致为几个方面 1)、扑杀狂犬病患畜、对家养犬猫定期免疫接种、检疫控制输入犬、捕杀流浪犬,这些措施大大降低了人和动物狂犬病的发病率 三、痘病毒 1、群体:各种动物的痘病中以绵羊痘和鸡痘最为严重,病死率较高 2、防制:主要采用疫苗的免疫接种,效果良好 四、猪瘟病毒 1、猪瘟病毒只侵害猪,使之发病,发病率死亡率均很高,对养猪业危害很大 2、防制:我国研制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是国际公认的有效疫苗,得到广泛应用 五、犬瘟热病毒 1、群体:是引起犬瘟热的病原体,本病是犬、水貂及其他皮毛动物的高度接触性急性传染病 2、防制:检疫、卫生及免疫是控制本病的关键措施 六、兔出血症病毒 1、简介:是兔出血行败血症的病原体,一呼吸系统出血、实质器官水肿、淤血及出血性变化为特征 2、防制:除采取严格的隔离消毒措施外,用组织灭活疫苗对兔群进行免疫接种是行之有效的措施 七、新城疫病毒 1、简介:能是鸡和火鸡发生新城疫,又称亚洲鸡瘟或伪鸡瘟 2、防制:新城疫是OIE规定的A类疫病,许多国家都有相应的立法,防制须采取综合性措施,包括卫生、消毒、检疫和免疫等 八、禽流感病毒 1、简介:能使家禽发生禽流感,又称欧洲鸡瘟或真性鸡瘟 2、防制:预防措施包括国际、国内及局部养殖场3个不同水平 国内是防制病毒传入及蔓延;养殖场还应侧重防止病毒有野禽传给家禽,要有隔离措施阻挡野禽。 九、马立克氏病病毒 1、简介:引起鸡马立克氏病的病原体 2、防制:搞好育雏室的卫生消毒工作,防止早期感染,同时做好1日龄雏鸡的免疫接种工作,加强检疫,发现病鸡立即淘汰 十、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1、简介:是引起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病原体 2、防制:平时加强对鸡群的饲养管理和卫生消毒工作,定期进行疫苗免疫接种

动物病原微生物的分类

动物病原微生物的分类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动物病原微生物的分类 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感染人和(或)动物的危害程度,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动物病原分为1至4类。 1类动物病原为外来的或导致地方性流行的、并列入官方控制的、实验室释放存在高危险性的病原微生物。 2类动物病原为外来的或导致地方性流行的、并列入官方控制计划的、实验室释放中有中等危险的病原微生物。 3类动物病原为外来或导致地方性流行的、并列入官方控制计划但实验室扩散风险低的致病微生物。 4类动物病原为可导致地方性流行、但不列入官方控制计划的病原微生物。 我国农业部于2005年颁布了动物病原微生物分类名录,其中一类病原微生物危害最大,依次类推,四类最小。有少数寄生虫也列在名单之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第53号令公布动物病原微生物分类名录2005年5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部长杜青林签署第53号令,发布《动物病原微生物分类名录》。 根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第七条、第八条的规定,对动物病原微生物分类如下: 一类动物病原微生物 口蹿疫病毒、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猪水泡病病毒、非洲猪瘟病毒、非洲马瘟病毒、牛瘟病毒、小反刍兽疫病毒、牛传染性胸膜肺炎丝状支原体、牛海绵状脑病病原、痒病病原。 二类动物病原微生物 猪瘟病毒、鸡新城疫病毒、狂犬病病毒、绵羊痘/山羊痘病毒、蓝舌病病毒、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炭疽芽孢杆菌、布氏杆菌。

三类动物病原微生物 多种动物共患病病原微生物:低致病性流感病毒、伪狂犬病病毒、破伤风梭菌、气肿疽梭菌、结核分支杆菌、副结核分支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巴氏杆菌、致病性链球菌、李氏杆菌、产气荚膜梭菌、嗜水气单胞菌、肉毒梭状芽孢杆菌、腐败梭菌和其他致病性梭菌、鹦鹉热衣原体、放线菌、钩端螺旋体。 牛病病原微生物:牛恶性卡他热病毒、牛白血病病毒、牛流行热病毒、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牛病毒腹泻/粘膜病病毒、牛生殖器弯曲杆菌、日本血吸虫。 绵羊和山羊病病原微生物:山羊关节炎/脑脊髓炎病毒、梅迪/维斯纳病病毒、传染性脓疱皮炎病毒。 猪病病原微生物:日本脑炎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猪细小病毒、猪圆环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丹毒杆菌、猪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副猪嗜血杆菌、猪肺炎支原体、猪密螺旋体。 马病病原微生物:马传染性贫血病毒、马动脉炎病毒、马病毒性流产病毒、马鼻炎病毒、鼻疽假单胞菌、类鼻疽假单胞菌、假皮疽组织胞浆菌、溃疡性淋巴管炎假结核棒状杆菌。 禽病病原微生物:鸭瘟病毒、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小鹅瘟病毒、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鸡马立克氏病病毒、禽白血病/肉瘤病毒、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鸡传染性贫血病毒、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鸡减蛋综合征病毒、禽痘病毒、鸡病毒性关节炎病毒、禽传染性脑脊髓炎病毒、副鸡嗜血杆菌、鸡毒支原体、鸡球虫。 兔病病原微生物:兔粘液瘤病病毒、野兔热土拉杆菌、兔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兔球虫。 水生动物病病原微生物: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马苏大麻哈鱼病毒、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锦鲤疱疹病毒、斑点叉尾鲴病毒、病毒性脑病和视网膜病毒、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真鲷虹彩病毒、白鲟虹彩病毒、中肠腺坏死杆状病毒、传染性皮下和造血器官坏死病毒、核多

(完整word版)动物病原微生物分类名录

动物病原微生物分类名录 农业部令2005年第53号 颁布时间:2005-5-24发文单位:农业部 根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第七条、第八条的规定,对动物病原微生物分类如下: 一、一类动物病原微生物 口蹄疫病毒、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猪水泡病病毒、非洲猪瘟病毒、非洲马瘟病毒、牛瘟病毒、小反刍兽疫病毒、牛传染性胸膜肺炎丝状支原体、牛海绵状脑病病原、痒病病原。 二、二类动物病原微生物 猪瘟病毒、鸡新城疫病毒、狂犬病病毒、绵羊痘/山羊痘病毒、蓝舌病病毒、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炭疽芽孢杆菌、布氏杆菌。 三、三类动物病原微生物 多种动物共患病病原微生物:低致病性流感病毒、伪狂犬病病毒、破伤风梭菌、气肿疽梭菌、结核分支杆菌、副结核分支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巴氏杆菌、致病性链球菌、李氏杆菌、产气荚膜梭菌、嗜水气单胞菌、肉毒梭状芽孢杆菌、腐败梭菌和其他致病性梭菌、鹦鹉热衣原体、放线菌、钩端螺旋体。 牛病病原微生物:牛恶性卡他热病毒、牛白血病病毒、牛流行热病毒、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牛病毒腹泻/粘膜病病毒、牛生殖器弯曲杆菌、日本血吸虫。 绵羊和山羊病病原微生物:山羊关节炎/脑脊髓炎病毒、梅迪/维斯纳病病毒、传染性脓疱皮炎病毒。

猪病病原微生物:日本脑炎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猪细小病毒、猪圆环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丹毒杆菌、猪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副猪嗜血杆菌、猪肺炎支原体、猪密螺旋体。 马病病原微生物:马传染性贫血病毒、马动脉炎病毒、马病毒性流产病毒、马鼻炎病毒、鼻疽假单胞菌、类鼻疽假单胞菌、假皮疽组织胞浆菌、溃疡性淋巴管炎假结核棒状杆菌。 禽病病原微生物:鸭瘟病毒、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小鹅瘟病毒、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鸡马立克氏病病毒、禽白血病/肉瘤病毒、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鸡传染性贫血病毒、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鸡减蛋综合征病毒、禽痘病毒、鸡病毒性关节炎病毒、禽传染性脑脊髓炎病毒、副鸡嗜血杆菌、鸡毒支原体、鸡球虫。 兔病病原微生物:兔粘液瘤病病毒、野兔热土拉杆菌、兔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兔球虫。 水生动物病病原微生物: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马苏大麻哈鱼病毒、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锦鲤疱疹病毒、斑点叉尾(编者注:此字左边为鱼,右边为回)病毒、病毒性脑病和视网膜病毒、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真鲷虹彩病毒、白鲟虹彩病毒、中肠腺坏死杆状病毒、传染性皮下和造血器官坏死病毒、核多角体杆状病毒、虾产卵死亡综合症病毒、鳖鳃腺炎病毒、Taura综合症病毒、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黄头病病毒、草鱼出血病毒、鲤春病毒血症病毒、鲍球形病毒、鲑鱼传染性贫血病毒。 蜜蜂病病原微生物:美洲幼虫腐臭病幼虫杆菌、欧洲幼虫腐臭病蜂房蜜蜂球菌、白垩病蜂球囊菌、蜜蜂微孢子虫、跗腺螨、雅氏大蜂螨。

动物微生物—主要病毒

第十二章主要病毒 一、填空题 1.肠道杆菌是一群生物学形状相似的有动力或无动力的革兰染色无芽胞杆菌,随排出体外。 2.大多数肠道杆菌是菌群的成员,在特定条件下也可引起疾病, 故称为。 3.肠道杆菌中的多数非致病菌能迅速分解,而大多数致病菌与之相反,故此项生化反应可作为肠道致病菌与非致病菌的试验。 4.肠道杆菌的抗原构造主要是抗原、抗原和荚膜(K)抗原。 5.肠道杆菌H抗原为鞭毛蛋白,不耐热,℃24h才被破坏, min即被破坏,细菌失去鞭毛后 ,H抗原消失,菌体抗原为露 ,称细菌的H-O变异。 6.IMViC试验是指、、、。 7.肠道杆菌抗原主要有、和。 8.大肠杆菌为正常菌群成员 ,但当侵犯组织时可引起化脓性感染.引起肠内感染的大肠杆菌主要有、、、。 9.试验阳性是致病性葡萄球菌的重要标志。 10.病原性球菌中能引起毒素性食物中毒的是。 11.按溶血现象链球菌可分为、、三大类。 12.在不形成芽包的细菌中, 抵抗力最强的是。 13.根据生化特性,可以将葡萄球菌分为、、三种,其中以致病力最强。 14.大肠杆菌能发酵糖,沙门氏菌不能发酵糖,这是两菌鉴别的主要生化试验。 15.沙门氏菌的抗原结构可包括、、等三种主要成分。 16.猪瘟免疫所用的弱毒疫苗称为。 17.分离鸡新城疫病毒,经常采用鸡胚的方法接种。 18.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属于病毒。 19.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最早是在发现。 20.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主要侵害的器官是,从而导致免疫机能障碍。 21.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灭活菌,根据来源不同包

括、、三种。 二、选择题 1.关于肠道杆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所有肠道杆菌都不形成芽胞; B.肠道杆菌都为Gˉ杆菌; C.肠道杆菌中致病菌一般可分解乳糖; D.肠道杆菌中非致病菌一般可分解乳糖; E.肠道杆菌中少数致病菌可迟缓分解乳糖 2.肠道杆菌不具有的一种抗原是() A.M抗原; B.H抗原; C.O抗原; D.K抗原; E.Vi抗原 3.下列肠道致病菌的特征错误的是() A.革兰阴性杆菌; B.在SS琼脂上为无色半透明菌落; C.除少数外均不分解乳糖; D.抗原构造复杂 ,均有H ,O抗原; E.可用免疫血清鉴别型别 4.初步鉴定肠道致病菌与非肠道菌常用的试验是() A.IMViC试验; B.甘露醇分解试验; C.乳糖发酵试验; D.胆汁溶菌试验; E.葡萄糖发酵试验 5.关于大肠杆菌, 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能分解乳糖产酸产气; B.有鞭毛能运动; C.所有大肠杆菌均是条件致病菌; D.在卫生细菌学中有重要意义; E.是泌尿道感染常见的病原体 6.我国城市水饮用卫生标准是() A.每1000ml水中不得超过3个大肠菌群; B.每1000ml水中不得超过10个大肠菌群C.每100ml水中不得超过5个大肠菌群; D.每100ml水中不得超过30个大肠菌群; E.每500ml水中不得超过3个大肠菌群 7.我国卫生标准规定: 瓶装汽水、果汁等饮料每100ml中大肠杆菌不得超过()A.3个; B.5个; C.10; D.50; E.100 8.关于金黄色葡萄球菌 ,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耐盐性强 B.在血平板上形成完全透明的溶血环 C.引起局部化脓性感染时病变比较局限D.不易产生耐药性 ,抵抗力强 E.革兰阳性菌 9.下列哪项不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特点() A.血浆凝固酶试验阳性 B.产生溶血素 C.分解甘露醇 D.产生耐热核酸酶 E.胆汁溶解试验阳性 10.葡萄球菌致急性胃肠炎的致病因素是() A.杀白细胞素 B.溶血毒素 C.肠毒素 D.血浆凝固酶 E.红疹毒素 11.SPA在致病中的作用是() A.抑制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B.因其有抗原性 C.是一种毒素 D.能破坏吞噬细胞E.在菌体表面形成保护层 12.葡萄球菌的培养特性是() A.营养要求高 ,必须在血平板上才能生长 B.均能产生金黄色色素 C.分解菊糖产酸D.耐盐性强, 可在含10%~15%NaCL的培养基中生长 E.专性需氧

高中生物常见的生物分类

高中常见生物分类 一、生物的分类 1、无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主要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 ①病毒 ②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特点:与病毒相比结构不完整,仅由核酸或者蛋白质构成生命体,如引起疯牛病的阮病毒就是蛋白质构成的机体) 按照宿主细胞将病毒分类: ①动物病毒: RNA类(SARS病毒、禽流感病毒、H1N1、腮腺炎病毒、流感病毒、艾滋病病毒、口蹄疫病毒、脑膜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狂犬病毒、麻疹病毒、) DNA类(痘病毒、腺病毒、疱疹病毒、虹彩病毒、乙肝病毒、天花病毒) ②植物病毒:RNA类(烟草花叶病毒、马铃薯X病毒、黄瓜花叶病毒、大麦黄化病毒等) ③细菌病毒:噬菌体(DNA) 2、有细胞结构的生物: <1>真核生物: ①动物:高等动物(人等);低等动物:疟原虫、变形虫、草履虫等 ②植物:高等植物(玉米等);低等植物:黑藻、团藻、小球藻、水绵等 ③真菌 a、酵母菌; b、霉菌(毛霉、根霉、曲霉、青霉、赤霉菌、白僵菌、脉胞菌、木霉等) c、食用菌:(香菌、蘑菇、平菇、金针菇等 <2>原核生物:(具细胞结构,但细胞内无核膜和核仁的分化,也无复杂的细胞器) ①细菌:名字中含有杆、酸、球、螺、线、弧等的细菌) ②蓝藻(包括蓝球藻、颤藻、念珠藻、鱼腥藻) ③支原体、衣原体、立细菌克次氏体、螺旋体。 4、微生物代谢类型: 微生物的分类范围:所有原核生物、真菌、原生生物(指由一个细胞构成一个生物体的动物和植物的总称)、病毒 同化类型: ①光能自养:光合细菌、蓝细菌(水作为氢供体)紫硫细菌、绿硫细菌(H 2 S作为氢供体,严格厌氧) 2H 2S+CO 2 →(CH 2 O)+H 2 O+2S (备注:紫硫细菌和绿硫细菌光合作用中不产生O2) ②光能异养:以光为能源,以有机物(甲酸、乙酸、丁酸、甲醇、异丙醇、丙酮酸、和乳酸)为碳源与氢供体营光合生长。阳光细菌利用丙酮酸与乳酸用为唯一碳源光合生长。 ③化能自养:硫细菌、铁细菌、氢细菌、硝化细菌、产甲烷菌(厌氧化能自养细菌)CO 2+4H 2 →CH 4 +2H 2 O ④化能异养:寄生、腐生细菌。

动物微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2分共20分) 1.微生物:是个体细小、肉眼看不见、必须用光学或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1分)一群结构比较简单、繁殖迅速的最微小的生物总称。(1分) 回答不完全者适当扣分 2.菌落与菌苔:单个或多个细菌接种在固体培养基上,在适宜条件下,经过一定时间培养后形成的单个,肉眼可见的细菌细胞集聚体称为菌落。(1分)菌落彼此相连形成片叫菌苔(1分) 回答不完全者适当扣分 3.IMVIC试验:是一组区别大肠杆菌和产气杆菌的生化试验(1分),I——吲哚试验,M—M.R(甲基红)试验,VI—二乙酰试验,C—枸橼酸盐试验(1分)。 回答不完全者适当扣分 4.免疫活性细胞:在免疫细胞中,受抗原刺激后,能特异地识别抗原决定基(1分),并能分化增殖,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产生抗体或淋巴因子的细胞。(1分) 回答不完全者适当扣分 5. 巴氏消毒法:是以较低温度杀灭液体食品及物品内的病原菌或特定微生物(1分),而又不破坏其营养成分及有效成分的消毒方法。因为这种方法是由巴斯德创立的,故称为巴氏消毒法。(1分) 回答不完全者适当扣分 6.单克隆抗体:是由淋巴细胞杂交瘤产生的(1分),只针对复合抗原分子上某一单个抗原决定基的特异性抗体。(1分) 回答不完全者适当扣分 7.正常微生物群:是指微生物与其宿主在共同历史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生态系,这个生态系是由微生物和宏生物共同组成的,其中微生物群称为正常微生物群。 回答不完全者适当扣分 8.灭活疫苗:又称死苗。用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将病原微生物杀死后,病原微生物仍保持其抗原成分的免疫原性。(1分)用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将病原微生物杀死,并用其制成的疫苗,称灭活苗。(1分) 回答不完全者适当扣分 9.抗原:是一类能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使之发生免疫应答)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1分)并能与相应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物质。(1分) 回答不完全者适当扣分 10.外毒素与内毒素:前者由某些病原菌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并分泌到菌体外环境中的一类毒性代谢产物。(1)后者是一类由革兰氏阴性菌在正常代谢过程中产生,在细菌生活状态下不释放或不分泌到外界环境中去,只有菌体细胞自溶、死亡崩解,或人工方法(超声波处理、反复冻融、研磨等)破坏其细胞的完整性时,才释放出来的毒素。。(1) 回答不完全者适当扣分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微生物的主要类群包括:细菌、放线菌、真菌、螺旋体、霉形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病毒和少数藻类。(每少一项扣0.5,错6项扣完) 2.动物的胸腺是中枢免疫器官,脾脏是外周免疫器官。 3.细菌特殊结构包括荚膜、芽孢、鞭毛、纤毛等。(每错一项扣0.5) 4.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免疫的特点是细胞免疫、带菌免疫与变态反应同时存在两大特点 5.培养细菌常用的培养基可分为基础培养基、鉴别培养基、选择培养基、营养培养基、厌氧培养基五种。 6.变态反应的类型包括Ⅰ型(过敏型)、Ⅱ(细胞毒型)、Ⅲ(免疫复合物型)、Ⅳ(迟发型)型。

常见动物疾病防控知识要点

常见动物疾病防控知识要点 1、重大动物疫病方面:对于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猪繁殖呼吸障碍综合征(蓝耳病),猪瘟等国家强制免疫的病毒性疾病,建议选用政府强制采购的疫苗,春秋两季集中强制免疫,免疫结束后,抽检血液送往县区畜牧兽医机构实验室检测抗体含量,不合格的强制补免,确保畜禽处在免疫抗体保护期内。免疫期间,加强饲养管理,卫生消毒,提高饲料蛋白质和维生素含量,确保畜禽机体免疫应答高效。 2、猪、牛、羊类常见疫病:病毒病比如猪细小病毒病,流行性腹泻,气喘病(支原体)病,羊痘病等,主要还是采取免疫预防的措施,配合维生素,黄芪多糖效果更佳。对于常见细菌病,比如大肠杆菌病导致的仔猪黄白痢,水肿病,梭状芽孢杆菌引起的羊梭菌性疾病可选用广谱抗菌素,如喹诺酮类,氟苯尼考,磺胺类药物注射或口服,有条件的地方,可将病料送往专业兽医实验室做药敏实验,选择高敏药物对因治疗。平时家畜饲养管理,可加强卫生消毒,选用一线药物预防投喂。草食性动物如牛类,易食大量易发酵饲料导致瘤胃臌气,可插入胃导管排气,严重时立即穿刺瘤胃放气治疗,对食用过多干料,引起的瘤胃积食,可通过鱼石脂用少量酒精溶解后,加水内服;严重病例可结合强心、输液等对症治疗。 3、家禽常见病:肉鸡比如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雏鸭的病毒性肝炎,鹅的小鹅瘟等病毒性疾病,建议选用国家GMP认证企业,生产的兽药生物制品,按时免疫;细菌病比如沙门氏菌导致的鸡白痢,球虫病,大肠杆菌病主要还是采取一线药物预防给药,一旦发生群发疾病,采取二线药物,而且家禽养殖实行“全进全出”制,严禁混养,定期卫生消毒和药敏实验,掌握病菌耐药特性,针对性给药。 4、中毒病:比如有机磷农药中毒引起的泪、流涎、口吐白沫,瞳孔缩小,兴奋不安,共济失调,骨骼肌痉挛,呼吸困难,黏膜发绀等,可用硫酸阿托品和解磷定治疗;采食玉米秆、山芋藤、小白菜、萝卜叶等青绿植物中硝酸盐含量较高,厌氧闷煮时候,极易转化亚硝酸盐。如果发生中毒,可在耳尖、尾尖给动物放血,迅速用甲苯胺兰、镁兰注射治疗;黄曲霉霉毒素中毒,可乌洛托品抗炎,内服绿豆浆,注射Vc,禁喂霉烂玉米即可。

《微生物篇》-主要的动物病毒(一)

《微生物篇》-主要的动物病毒(一) (一).痘病毒科1.绵羊痘病毒与山羊痘病毒(1).形态:卵圆形,衣壳为复合对称,有囊膜。(2).分子特征:核酸由双股DNA组成。(3).抗原特性:两种病毒存在共同抗原,呈交叉反应,在自然条件下不发生交叉感染。(4).致病特性:在自然条件下绵羊痘病毒仅感染绵羊,山羊痘病毒仅感染山羊,绵羊痘病毒可致全身性疱疹,肺常出现特征性干酪样结节。山羊痘和绵羊痘类似,表现为发热,有黏液性、脓性鼻漏及全身性皮肤丘疹。(5).诊断:检查感染细胞中胞浆包含体,或电镜观察病毒颗粒,或琼脂扩散试验,或以抗绵羊痘高免血清检查皮肤结节和结痂中的抗原。2.黏液瘤病毒野兔、家兔均易感。特征:眼结膜炎,接着头部广泛肿胀,呈特征性的“狮子头”,严重者体温升高到42℃,多在48h后死亡。(二)非洲猪瘟病毒科非洲猪瘟病毒(ASFV)(1).形态:核衣壳20面体对称,有囊膜。(2).分子特征:单分子线状双股DNA。(3).抗原特性:非洲猪瘟病毒在交叉免疫试验中与猪瘟病毒完全不同。(4).致病特性:由软蜱传递,自然条件下仅家猪易感,以全身出血、呼吸障碍和神经症状为特征。(5).诊断:血细胞吸附或猪接种试验,或PCR检测。(三).疱疹病毒科1.伪狂犬病毒(PRV)(1).形态:核衣壳20面体对称,有囊膜,纤突。(2).分子特征:单分子线状双股

DNA。(3).抗原特性:只有一个血清型。(4).致病特性:成年猪多为隐性感染,怀孕母猪50%可发生流产、死胎或木乃伊胎,仔猪发热及神经症状,无母源抗体的新生仔猪死亡率可达100%,育肥猪死亡率一般不超过2%,主要特征为发热、奇痒(猪除外)、脑脊髓炎。病毒最初定位于扁桃体。(5).诊断:ELISA试剂盒。2.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1).形态:核衣壳20面体对称,有囊膜,纤突。(2).分子特征:单分子线状双股DNA。(3).抗原特性:只有一个血清型。(4).致病特性:主要有呼吸道和生殖道两种表现型,包括鼻气管炎、脓疱性阴道炎、龟头包皮炎、结膜炎、流产及肠炎,新生犊牛可为全身性疾病,并可有脑炎。(5).诊断:荧光抗体染色,或PCR检测,或ELISA法等。3.马立克氏病病毒(1).形态:核衣壳20面体对称,有囊膜,纤突。(2).分子特征:单分子线状双股DNA。(3).抗原特性:3个血清型:致肿瘤性的血清I型;2型为非致瘤毒株;3型为火鸡疱疹病毒。(4).致病特性:内脏型,神经型,皮肤型,眼型。主要特征是外周神经发生淋巴样细胞浸润和肿大,引起一肢或或两肢麻痹,各种脏器、性腺、虹膜、肌肉和皮肤发生同样病变并形成淋巴细胞性肿瘤病灶。(5).诊断:免疫荧光试验,病毒分离等。4.禽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1). 形态:核衣壳20面体对称,有囊膜,纤突。(2).分子特征:单分子线状双股DNA。(3).致病特性:所有日龄的鸡均易

动物微生物学

兽医微生物学及实验部分 一、名词解释: 1、微生物:是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一类体积微小、结构简单、繁殖快、分布广、肉眼看不到,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千倍甚至数万倍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2、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形态、结构、生理、遗传变异、生态分布、分类以及与人类、动物、植物相互关系的科学。 3、细菌:是一类个体微小、形态简单、结构略有分化,以二等分裂法繁殖的单细胞原核微生物。 4、荚膜:一部分细菌在其生活过程中可以在细胞壁外面产生一种黏液样的物质,包围整个菌体,称为荚膜。 5、鞭毛:大多数弧菌、螺菌,许多杆菌和个别球菌在菌体的表面长出的由蛋白质组成的长约150~200um 线状物,称为鞭毛。 6、菌毛(纤毛):大多数革兰氏阴性菌和少数革兰氏阳性菌在菌体表面还着生有一种比鞭毛数量多, 长度较短,直径较细的毛发状细丝,称为菌毛或纤毛。 7、芽孢:一部分杆菌和个别球菌,在生长发育的某一阶段可以在菌体内形成一个内生孢子,称为芽孢。 8、细菌呼吸:凡是由细菌引起,使代谢基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以释放能量供细菌生命活动利用的生物化学过程。 9、热原质:许多细菌,特别是革兰氏阴性菌,能产生一种多糖物质,将其注入人和动物体内会引起发热反应,这种物质称为热原质。 10、螺旋体:是一类介于细菌与原虫之间的单细胞原核微生物。 11、支原体(霉形体):是一类特性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的单细胞原核微生物。 12、立克次体:是另一类特性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的单细胞原核微生物。 13、衣原体:是一类介于立克次体与病毒之间的单细胞原核微生物。 14、真菌:是一大类不含叶绿素,无根、茎、叶,营腐生或寄生生活的真核微生物。 15、无性繁殖:不经过两性细胞的结合而形成新个体的过程。 16、有性繁殖:经过两性细胞的结合而形成新个体的过程。 17、病毒子:一个结构完整、功能齐全,而且具有感染性的成熟病毒颗粒。 18、包涵体:病毒感染细胞后,常可在宿主细胞内形成一种在光学显微镜可见的小体,称为包涵体。 19、干扰现象:一种病毒感染了动物机体(或细胞)后,能抑制他种病毒感染的现象。 20、自身干扰:干扰现象可发生于同一株病毒内缺损病毒对正常病毒的干扰,称为自身干扰。 21、干扰素:细胞受到病毒刺激后而产生的一种小分子的糖蛋白。 22、烈性噬菌体:增殖后能使菌细胞裂解的噬菌体。 23、温和性噬菌体:有的噬菌体感染细菌后并不复制,也不使菌细胞裂解,而是将其核酸整合到宿主菌的染色体中,随细菌的繁殖遗传下去,但可能在细菌某一世代中,才使菌细胞裂解,这种噬菌体称为温和性噬菌体。 24、亚病毒:比病毒个体更微小,结构和化学组成更简单的感染因子。 25、卫星因子:必须依赖宿主细胞内共同感染的辅助性病毒才能复制的核酸分子。 26、类病毒:只含有感染性核酸而缺乏蛋白质外壳的感染因子。 27、朊病毒:只含有感染性蛋白质外壳而缺乏核酸的感染因子。 28、菌群失调症:由于消化道中正常菌群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而引起的病理过程。 29、无菌动物:指体内外不携带任何微生物或寄生虫的动物。 30、无特定病原动物:指不存在某些特定的具有病原性或潜在病原性的微生物及其抗体或寄生虫的动物(或禽胚胎)。 31、灭菌:杀死物体中所有微生物的过程。(所有微生物包括病原微生物、非病原微生物、芽孢等) 32、消毒:杀死物体中病原微生物的过程。 33、无菌法(无菌技术或无菌操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防止任何微生物进入动物机体或物体的方法。 1

动物微生物学中常见的病毒和细菌病诊断

陈双钊 一常见的致动物疾病性病毒 狂犬病病毒 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属于弹状病毒科(Rhabdoviridae)狂犬病毒属(Lyssavirus),是引起人和动物狂犬病的病原,该病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 一、生物学特性 病毒子长140~180nm,宽75~80nm,一端钝圆,另端平凹,呈子弹头形或试管形。在螺旋对称的衣壳中,含有负股单股RNA。具有脂蛋白的囊膜,在膜上有血凝素的穗状突起。该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 二、抵抗力 病毒在pH为7~9的范围内比较稳定,在56℃经30min可使病毒灭括。 五、致病性 狂犬病病毒几乎可以感染所有的温血脊椎动物,同样也能感染人。本病主要由患病动物咬伤后而感染。当健康动物皮肤粘膜有损伤时,接触病畜的唾液亦可以感染。病犬的唾液于症状出现前1~2周便可能会有病毒。存在于病畜唾液中的病毒,通过咬伤而进入易感动物的皮下组织,然后沿着神经纤维由外周进入神经中枢。也有人认为病毒是由外周经血液侵入脑组织。病毒在脊髓和脑组织中增殖,并可按离心方向由中枢神经向外扩散,而脑脊髓液在病毒扩散中,亦起着重要作用,使所有器官都能查出病毒。抵达唾液腺的病毒,在其上皮细胞内又大量增殖,并进入到唾液中。病毒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继续繁殖,损害神经细胞和血管壁,引起血管周围的细胞浸润。神经细胞受刺激后,首先引起兴奋症状,如神经紊乱和反射性增高,后期神经细胞变性,逐渐引起麻痹,当呼吸中枢麻痹后即可造成死亡。 六、微生物学诊断 常用的特异性检查方法有包涵体检查,动物试验,荧光抗体检查等三种。 (一)包涵体检查取大脑、小脑,特别是海马角部分,用刀片切开印片,趁印片未完全干燥时,以塞勒(Seller)氏液染1~5s,水洗、干燥、镜检。内基氏小体呈鲜红色、间质呈粉红色、红细胞则为桔红色。内基氏小体为圆形、卵形、核形、阿米巴形。大小为24~27μm,位于细胞浆内。用姬姆萨氏(Giemsa)染色,小体为红色(图10-1)。 由于有些犬、猪和草食兽的病例及病初死亡或早期剖杀动物中可能不见包涵体,所以并不是所有的病例都能检查出包涵体来。 (二)动物试验实验动物如小白鼠、豚鼠、家兔等都可用于诊断,其中以小白鼠最为敏感和经济,并可提高阳性检出率。按照病毒的培养方法,给小白鼠脑内接种,每只0.03ml。接种后观察21d,5d内死亡者淘汰;5d后发病者,当出现松毛、颤抖、后肢失去平衡、麻痹、虚脱等症状时,可剖杀取脑,作印片,检查包涵体,如为阳性,即可诊断为狂犬病。动物试验虽然准确,但需要较多的动物和较长时间。为了确诊,在病毒鉴定时,可使用标准免疫血清作中和试验。 (三)荧光抗体检查近来多用此法。因为该法特异性强,简单而迅速,并且在包涵体尚未形成时,就可检查出抗原,因此,是诊断狂犬病较好的方法。 此外,中和试验、补体结合试验、交叉保护试验、血凝抑制试验、 间接免疫酶试验(HRP-SPA)、以及单克隆抗体检测、RT-PCR检测(比 标准化荧光抗体法敏感100~1000倍)等均可用于狂犬病的检查。 七、免疫与治疗 狂犬病的预防和治疗常用疫苗(弱毒苗和灭活苗)及免疫血清,能得到良好的效果。对患狂犬病的病犬和可疑犬,应立即捕杀,以免伤害人、畜。 伪狂犬病病毒

动物病原微生物分类

动物病原微生物分类 根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第七条、第八条的规定,对动物病原微生物(二OO五年五月二十四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第53号令)分类如下: 一类动物病原微生物 口蹄疫病毒、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猪水泡病病毒、非洲猪瘟病毒、非洲马瘟病毒、牛瘟病毒、小反刍兽疫病毒、牛传染性胸膜肺炎丝状支原体、牛海绵状脑病病原、痒病病原。 二类动物病原微生物 猪瘟病毒、鸡新城疫病毒、狂犬病病毒、绵羊痘/山羊痘病毒、蓝舌病病毒、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炭疽芽孢杆菌、布氏杆菌。 三类动物病原微生物 多种动物共患病病原微生物:低致病性流感病毒、伪狂犬病病毒、破伤风梭菌、气肿疽梭菌、结核分支杆菌、副结核分支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巴氏杆菌、致病性链球菌、李氏杆菌、产气荚膜梭菌、嗜水气单胞菌、肉毒梭状芽孢杆菌、腐败梭菌和其他致病性梭菌、鹦鹉热衣原体、放线菌、钩端螺旋体。 牛病病原微生物:牛恶性卡他热病毒、牛白血病病毒、牛流行热病毒、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牛病毒腹泻/粘膜病病毒、牛生殖器弯曲杆菌、日本血吸虫。 绵羊和山羊病病原微生物:山羊关节炎/脑脊髓炎病毒、梅迪/

维斯纳病病毒、传染性脓疱皮炎病毒。 猪病病原微生物:日本脑炎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猪细小病毒、猪圆环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丹毒杆菌、猪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副猪嗜血杆菌、猪肺炎支原体、猪密螺旋体。 马病病原微生物:马传染性贫血病毒、马动脉炎病毒、马病毒性流产病毒、马鼻炎病毒、鼻疽假单胞菌、类鼻疽假单胞菌、假皮疽组织胞浆菌、溃疡性淋巴管炎假结核棒状杆菌。 禽病病原微生物:鸭瘟病毒、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小鹅瘟病毒、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鸡马立克氏病病毒、禽白血病/肉瘤病毒、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鸡传染性贫血病毒、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鸡减蛋综合征病毒、禽痘病毒、鸡病毒性关节炎病毒、禽传染性脑脊髓炎病毒、副鸡嗜血杆菌、鸡毒支原体、鸡球虫。 兔病病原微生物:兔粘液瘤病病毒、野兔热土拉杆菌、兔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兔球虫。 水生动物病病原微生物: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马苏大麻哈鱼病毒、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锦鲤疱疹病毒、斑点叉尾鮰病毒、病毒性脑病和视网膜病毒、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真鲷虹彩病毒、白鲟虹彩病毒、中肠腺坏死杆状病毒、传染性皮下和造血器官坏死病毒、核多角体杆状病毒、虾产卵死亡综合症病毒、鳖鳃腺炎病毒、Taura综合症病毒、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

常见动物疫病防治

常见动物疫病的防治 平安县人民政府:.cn 来源:创建时间:2009年8月5日 1、口蹄疫 其病原是口蹄疫病毒。主要侵害猪、牛、羊等偶蹄动物,传染性强,哺乳仔猪如患此症几乎100%死亡。也可感染到人。 症状:患病动物蹄部、口腔黏膜及鼻镜部出现水疱、烂斑,常伴有跛行。 预防:可注射口蹄疫灭活苗预防。 处置:发生口蹄疫后,要向当地兽医部门报告,由政府有关部门处理。 2、禽流感 其病原是A型流感病毒。主要感染各种家禽,也可感染到人。 临床症状:患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家禽有体温高,流泪,头肿胀,鸡冠、肉垂呈暗红或青紫色,脚鳞出血,大批死亡等症状。 预防:要做好禽流感的免疫工作和常规的预防工作。养殖户平时要勤对禽舍、笼具、垫料进行消毒,保持禽舍的清洁卫生。如发现可疑的病例及时报告兽医部门,由政府处理。 3、炭疽 病原为炭疽芽孢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 临床症状急性发病并伴有如下三种表现形式之一: 1、最急性型多见于反刍动物,表现为体温升高可达42℃,肌肉震

颤,呼吸困难,粘膜充血,随即动物抽搐虚脱,最后死亡。 2、急性型常见于马属动物,可见肠炭疽痈,伴有高热和抑郁,腹下、乳房、肩部和咽喉部常有水肿。 3、亚急性型或慢性型犬、猫、猪等表现为发热性咽炎,咽喉部淋巴结肿大。 病理变化:死后血液凝固不良呈煤焦油状,口腔,鼻腔、肛门、阴门等天然孔出血,尸僵不全。 防治:用Ⅱ号炭疽芽孢苗肌肉注射1ml,适用于马属动物、牛、羊等动物。动物尸体严禁剥皮、食用,应深埋处理。消毒被污染的场地,焚烧污染物。 4、鸡新城疫 其病原是副粘病毒。 症状:病鸡精神不振,呼吸困难,咳嗽,鸡冠、肉垂呈暗红或青紫色,排出绿色粪便,倒提病鸡,可从口腔流出酸臭的液体,有的病鸡可出现神经症状,2–3天后鸡群大批死亡;发病蛋鸡产蛋量下降,产软壳蛋和白壳蛋数量增加。 剖检病变:腺胃乳头和肌胃角质下层出血;腺胃与食道、腺胃与肌胃交界处有出血;肠道外观可见紫红色枣核样肿大;直肠黏膜条状出血或点状出血。 预防:要做好免疫工作和常规的预防工作。 治疗:本病无有效药物治疗;鸡群一旦发病,要严格隔离病鸡,无害化处理死鸡,彻底消毒被污染场所;对同群鸡用IV系苗(1月龄以内

动物微生物

《动物微生物应用技术》复习题 一、单项型选择题 1.与细菌的运动有关的结构是()。 A.鞭毛B.菌毛C.纤毛D.荚膜 2.哺乳类的中枢免疫器官是()。 A.胸腺和淋巴结B.骨髓和脾脏C.胸腺和骨髓D.骨髓和皮肤免疫系统3.引起禽霍乱的病原体是()。 A.禽腺病毒B.禽流感病毒C.多杀性巴氏杆菌D.沙门氏菌 4.下列病原体中,能引起羊流产的是()。 A.布氏杆菌B.大肠杆菌C.分枝结核杆菌D.嗜血杆菌 5.芽胞与细菌有关的特性是()。 A.抗吞噬作用B.产生毒素C.耐热性D.粘附于感染部位 6.有关螺旋体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呈螺旋状或波浪状B.革兰氏染色阴性C.二分裂繁殖D.严格厌氧 7 .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是()。 A.骨髓B.法氏囊C.胸腺D.淋巴结T细胞区 8.下列微生物中,用煮沸的方法不能有效杀灭的是()。 A.炭疽杆菌的芽胞体B.炭疽杆菌的繁殖体C.酵母D.大肠杆菌 9.猪痢疾的病原体属于()。 A.细菌B.真菌C.螺旋体D.病毒 10.引起断奶仔猪水肿病的病原体是()。 A.大肠杆菌B.沙门氏菌C.多杀性巴氏杆菌D.轮状病毒 11.病毒大小的计量单位一般为()。 A.微米B.纳米C.厘米D.米 12.在下列病毒中,具有凝集鸡红细胞特性的是()。 A.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B.鸡马立克氏病病毒C.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D.禽流感 13.与细菌粘附于粘膜的能力有关的结构是()。 A.菌毛B.荚膜C.中介体D.鞭毛 14.下列那种物质可用于立克次氏体的分离培养()。 A.营养琼脂培养基B.麦康凯培养基C.SS培养基D.鸡胚卵黄囊 15.真菌生长繁殖的pH通常为()。 A.7.2-7.6 B.3-6 C.5.6-5.8 D.6.4-6.8 16.引起鸡白痢的病原体是()。 A.禽腺病毒B.禽流感病毒C.鸡新城疫病毒D.沙门氏菌 17.高压蒸汽灭菌采用的温度和时间是()。 A.121℃,15-20分B.160℃,2-3H C.100℃,15-20分D.132℃,1-2秒18.下列病毒中,以产蛋下降为主要致病特征的是()。 A.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B.鸡马立克氏病病毒C.鸡痘病毒D.鸡减蛋综合征病毒

动物常见疾病

病毒病 禽病毒性疾病 一、禽流感(禽流感病毒;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无致病性禽流感。) 禽流感病毒AIV正黏病毒科、流感病毒属,单股负链RNA,经呼吸道或消化道传播并繁殖,在粪便中存活3个月以上,在羽毛中存活18天。水平传播或强毒株引起毒血症垂直传播。主要临床症状 发热、咳嗽、喷嚏、流泪、粘液性鼻漏、呼吸道啰音等呼吸道疾病症状,伴发腹泻和神经功能障碍等。病程1~2天,体温迅速升高达43.3~44.4℃。HPAIV感染的鸡表现为严重不适,病死率接近100%,头颈部水肿、失明、惊厥、瘫痪。病火鸡发病率高死亡率低或中等,表现厌食、沉郁、窦炎。鸭感染后表现为窦炎、腹泻和死亡率增加。 病理变化 有明显差异。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常表现为严重的出血性病变;头面部浮肿;……;腿部肌肉有出血点或出血斑,脚趾鳞片出血。公鸡睾丸变性坏死;母鸡卵泡充血出血,卵黄液变稀薄。 低致病性禽流感发病率高死亡率低,以呼吸道症状为主。 无致病性禽流感一般无临床症状,偶尔可见呼吸道轻微病变。 二、鸡新城疫/鸡瘟/伪鸡瘟(鸡新城疫病毒NDV) 鸡新城疫病毒NVD副黏病毒科,含红细胞凝集素,通过带毒分泌物和排泄物污染饲料或咳嗽喷嚏污染空气,经粘膜或破损的皮肤侵入机体。在感染36h内,进入血液形成病毒血症。2~8天可检测,6天后进入潜伏期无法检测。在4℃可存活7个月以上。 主要临床症状 36h即可出现全身性出血和微血栓。感染强毒的禽类可能无任何症状突发死亡。多数表现为精神沉郁、蹲地、鸡冠和肉髯发紫、流涎流泪、排黄白或黄绿色粪便 呼吸困难。有的运动障碍常表现为神经性抽搐和平衡失调,雏鸡神经症状表现为观星状。 病理变化 内脏器官和组织的出血性素质表现:胸腹腔浆膜、呼吸道粘膜的斑点状出血,腺胃乳头尖部出血,被覆灰色粘液;特征性病变为腺胃与肌胃交界处常见有出血带。常见肠淋巴小结内形成枣核状肿胀,有时呈急剧肿胀和坏死,形成纽扣状凝乳样突起;小肠粘膜出血充血和纤维素性坏死;盲肠扁桃体肿胀出血。 镜检见呼吸道黏液腺内网状内皮细胞增生,其细胞质内可见包涵体。 …… 三、鸡马立克病(马立克病毒MDV,四个毒株三个血清型,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 B型疱疹病毒,无囊膜的裸病毒粒子。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首先侵害脾、法氏囊和胸腺等淋巴器官后大量繁殖。感染后8~14天出现持续的病毒血症,继而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