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感知觉能力训练活动

幼儿感知觉能力训练活动
幼儿感知觉能力训练活动

小小班幼儿感知觉能力训练活动

猜猜里面有什么

活动目标:

在说说、摸摸、猜猜、玩玩、尝尝的过程中,让幼儿通过触觉感受物体的软硬、形状(方与圆)

活动材料:

在封闭的纸箱上剪一个10厘米×10厘米的洞,用钉书钉或胶水在纸箱的内壁上固定一些碎片材料,就像窗帘那样将洞口遮住。另准备一些方形的巧克力、苹果、小汽车、小兔子绒毛玩具。

活动过程:

1.教师对幼儿说:“你觉得这个盒子里有东西吗你怎么知道里面有东西呢”

2.让幼儿尝试摸苹果和巧克力,并一起品尝食物。

3.请几位幼儿来摸,并不断地用语言提问、引导:“你觉得是什么,是方的还是圆圆的,硬硬的还是软软的像什么呢”这样能够引发幼儿的原有经验,丰富幼儿的语言。

(

4.在请幼儿品尝的同时,鼓励幼儿说:我要吃方方的巧克力或者圆圆的苹果,激发幼儿再次摸的兴趣。

5。让幼儿尝试摸软硬不同的东西(如毛绒玩具、小汽车),向幼儿提问:“是软软的还是硬硬的像什么一样软软的是不是橡皮泥是不是小被子要仔细摸一摸,什么地方都要摸到。”让幼儿闭上眼睛再来摸一摸,并且提问摸到了什么地方。

小班感知觉能力训练活动

摆放树叶

活动目标:

通过对树叶的摆放,让幼儿对形状产生一定的认识,提高他们的形状知觉能力和空间知觉能力

活动用具:

收集到的树叶、胶水、线、纸

活动过程:

'

(1)让幼儿按树叶的形状进行分类

(2)给出一个简单的形状,让幼儿把树叶也摆成这种形状,并把它们粘贴在纸上面。

(3)通过穿孔,用线把树叶串起来。不用穿孔,直接把树叶卷起来。

(4)自由发挥想象,让他们按自己的想法安排树叶。

中班感知觉能力训练活动

搭建积木

活动目标:

通过积木的搭建,提高幼儿手眼的协调能力,触觉、视觉共同发展,锻炼幼儿的肢体控制能力。搭建过程,有利于幼儿观察和模仿能力的提供,促进幼儿形状知

觉和空间知觉的完善。

活动用具:

各种积木

活动过程:

1.学会积木的搬运。通过手的触摸,感受积木的质地;通过观察,能过感受积木的形状和颜色。

2.把搬运的积木按形状要求放置。

3.把搬运的积木按颜色要求放置。

4.按给出图片的形状堆放积木。

5.自由想象,自由搭建积木,并且表述出搭建结果的意义。

大班感知觉能力训练活动

活动目标:

运用多种感官感受味道并进行通感联想,发展感知能力;练习用“首先……然后……再次……最后”句式进行连贯讲述;能自己制作统计表,将酸甜苦辣标志、对应的食物及数量较清楚地表示在图表中。

\

活动材料:

1.酸、甜、苦、辣的食物,如山楂、软糖、炒苦瓜、辣椒酱、醋、糖水、咖啡、辣椒水。

2.表现酸、甜、苦、辣的表情照片。

3.统计表、水彩笔等。

4.活动前请幼儿将手洗干净。

活动过程:

1.教师说出盘中食物的名称,提出品尝要求:记住所品尝食物的顺序及味道。幼儿边自由品尝,边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感受。

2.教师引导幼儿讲述品尝过程:先尝什么,味道怎么样;然后尝什么,味道怎么样;最后尝什么,味道又怎么样。

3.游戏:看表情猜味道

(1)请个别幼儿喝杯中的水,喝完后不要直接告诉大家喝的水是什么味道的。而是通过表情,让大伙儿猜猜是什么味道。

(2)揭晓答案,各自表现出酸、甜、苦、辣的表情

}

(3)看看照片中老师的表情表现的是哪种味道。

4. 拓展思路,启发幼儿说出更多酸、甜、苦、辣味道的食物。对每一种味道的联想分别采用小组竞赛、男女对抗、击鼓传花等形式进行,鼓励幼儿说出与别人不一样的答案。

5. 进行通感联想

(1)请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选择适合的水彩笔与酸、甜、苦、辣的味道相匹配。

(2)老师对味道、表情、色彩的互通性进行简单小结,激发幼儿再次探究的愿望。

6.绘制统计表

(1)教师讲解要求:统计表第一排:酸、甜、苦、辣味道标识(表情或颜色),第二排:相对应的食物,第三排:统计数量,比比谁统计的数量多。

(2)幼儿绘制统计表,教师巡回指导。

(3)相互介绍自己的统计。

(4)评选出各项统计冠军。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