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墓葬壁画视觉盛宴展现唐代生活画卷精编版

唐代墓葬壁画视觉盛宴展现唐代生活画卷精编版
唐代墓葬壁画视觉盛宴展现唐代生活画卷精编版

唐代墓葬壁画!视觉盛宴!展现唐代生活画卷!

壁画,从广义上说,是泛指用绘制、雕刻和其他造型、工艺手段,在天然或人工壁面(主要是地面上或地下建筑物内外表面)上,制作的各种绘画形式。从狭义上说,是专指人工绘画于人工建筑壁面的一种艺术形式。

从广义的概念出发去考察壁画的演变、更替过程,就会发现壁画的形式是随着建筑的发展,随着社会意识形态、民族心理素质而发展变化的,它始终没有凝固在哪一种技法之中,而且从来就不是孤立的。

中国壁画体系是东方体系的典型。它也是世界上从远古到现代不曾中断的体系,一直在独立的情况下存在和发展着。中国时代最早的墓葬壁画,是陕西扶风杨家堡西周墓葬上绘制的二方连续菱格纹图案。目前考古发掘的唐代壁画墓大约有百余座,绝大部分发现于陕西,主要集中于以西安市为中心的唐长安城及其附近京畿地区。这里是唐朝皇室、贵戚、京畿大族的墓葬集中地区,墓葬规格高,随葬品丰富,且墓葬装饰精美。不论出土数量,还是艺术价值,唐墓壁画都是空前绝后的。墓主身份在三品以上的墓中几乎都绘制有壁画。其中乾陵的三个陪葬墓永泰公主墓、章怀太子墓、懿德太子墓的壁画保存较完整,现存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永泰公主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孙女,中宗李显的第

七女。于公元706年与驸马都尉武延基合葬于乾县之北塬,陪葬乾陵。章怀太子李贤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第二子。其壁画绘有两层,一层是陪葬时所绘,一层是追赠为皇太子所绘。唐中宗长子懿德太子李重润墓,全长100.8m,有7个天井,6个过洞,前后两个墓室和两条甬道,是至今已发掘的唐墓中规模最大、结构最为复杂的一座。唐墓壁画具有重要的独特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科技价值。上世纪50年代第一批盛唐墓室壁画的面世,给人们带来了饱餐视觉盛宴的机会,半个世纪后的今天,人们面对着这些绝世珍品有了更多的遐想和思索:这些壁画画的是哪里的场景?古人是怎么把人物造型画得如此准确?技法为什么如此高超?无论

多长的线条,一笔拉下去,中间没有停顿。在陕西历史博物馆,有一个安静却备受瞩目的角落。很多人期望从这里了解心中的“唐人”生活场景,而专家学者则试图透过这里的馆藏壁画来还原盛世图景、找寻历史真相,这里就是陕西历史博物馆唐墓壁画馆。该馆的文物保护修复专家告诉我们,陕西是唐代建都的地方,总共有19位皇帝,留下了18座陵墓,这些陵墓都有大量随葬墓。现在,陕西总共发掘清理过的唐墓(随葬墓)大约200座,而唐墓壁画馆则保留了约20座壁画墓的壁画。“唐代墓葬壁画的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艺术技巧上也达到空前的水平。”专家告诉我们,壁画和墓葬规模、葬具、随葬品一起成为等级制度的重要标

志之一,也是展示当时社会风貌的巨幅画卷。陕西唐墓室壁画的发现,要从上世纪初谈起。第一批壁画是1952年在咸阳古墓里发现的,当时考古人员借鉴敦煌壁画的揭取方式,将它保存起来,这也是中国人第一次利用科技手段揭取和保护古代壁画,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1954年,陕西省文管会又相继在西安一带陆续发现了一大批壁画墓,由此形成了唐墓壁画大量发现的第一个高潮期,共发掘了有明确纪年的唐代壁画墓约24座。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墓室壁画发掘增多,发现了不少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唐代壁画墓。其中,贺若厥墓是目前所发现的最早唐代壁画墓,该墓具有浓郁的北周和隋的特征,对研究初唐早期壁画、鲜卑皇族葬俗的演变十分重要。而乾陵的懿德太子墓则是目前所发掘的规模最大、等级最高、制作最为精细的唐壁画墓,其壁画内容丰富、气势磅礴且保存完好,体现出浓厚礼仪色彩:三出阙、24杆列戟、雉尾障扇等物明显是天子礼仪的等级标志。同时,该墓的《仪仗图》面积达9.7平方米,创下单幅揭取面积之最。此外,乾陵17座陪葬墓中的章怀太子墓也赫赫有名,著名的《狩猎出行图》就出自这里。该墓壁画高2.4米,全长12米,气魄风度溢于言表,可谓代表了大唐墓室壁画的最高水平。章怀太子的墓形制规模介于“王”和“太子”之间,与其他皇室成员墓葬相比,壁画拘束甚少,题材多样,极具现实主义风格,画面

也很注意人物之间的呼应关系。很有意思的是,为了把墓主人生前的生活场景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带入身后的世界,画师们做出了各种可能的尝试。在其娴熟激情的笔触里,既有对大唐宫廷生活的精彩记录,也有流露于线条之间的隐约情愫和爱憎:那些宫女都画得非常可爱,表示出对她们的同情怜悯;但太监的描述就很奸佞,叫人望而生厌。这些各具特色、精彩纷呈的墓室壁画,无疑是展现唐代生活的巨幅画卷。1991年11月1日,遐迩闻名的唐太宗李世民昭陵陪葬墓之一的长乐公主墓,自1986年发掘之后,经过5年的清理修复,于11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成为陕西省又一旅游人文景观。

长乐公主(公元621—643年),名丽质,是李世民生前喜爱的第5个女儿,系长孙皇后所生,13岁下嫁长孙冲,23岁暴病而亡。

长乐公主墓与昭陵仅一沟之隔。步入长乐公主墓道,可见天井、过洞、壁龛、甬道、墓室,全长48.18米。墓道两侧分别绘有精美的壁画,壁龛内放置着陶俑等陪葬品。壁画中不仅绘有腾飞的苍龙,长啸的白虎,奔驰的骏马,还绘着气宇轩昂的甲胄仪卫、端庄丰盈的仕女和维妙维肖的男侍。特别是墓道绘着的云中车马,更是令人赞不绝口:在瑞气流云中,两匹骏马驾着红色木车奔驰,辕端雕饰龙头,轭顶饰红缨,车后两侧各插一面5旒红旗,车厢中坐3人,其

中一老者长髯飘拂,端坐中央,神态安祥,栩栩如生;车厢左下方有一摩竭,张嘴伸舌,鳍尾俱全,是唐墓壁画中难得的上乘之作。第2过洞口上的3间重楼建筑,不仅显示了唐代高超的绘画技巧,而且为研究唐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建筑,提供了新的佐证。章怀太子墓壁画章怀太子墓在陕西乾县城北3公里处。章怀太子名李贤,是唐高宗与武则天的次子。曾注释《后汉书》,先后封潞王、雍王,上元二年(公元675年)立为太子。调露二年(680年)被武则天废为庶人,贬巴州(今四川巴中县),文明元年(公元684年)逼令自杀,年三十一岁。神龙二次开发年(706年)迁陕陪葬乾陵。景云二年(公元711年)追封为章怀太子,妻房氏与之合葬。1971~1972年对章怀太子墓进行发掘,墓由墓道、过洞、四个天井、六个便房、甬道、前室和后室组成,全长71米,宽3.3米,深7米,虽曾被盗,但墓内壁画保存基本完好。计有出行图、马球图、演奏图、侍女图、观鸟捕蝉图、迎宾图等五十多幅,总计400余平方米,反映了李贤生前生活片断和当时中外友好活动的实况,笔力纯熟,线条流畅,人物生动,为前所未见。

李震(617~665年),字景阳,李主力(徐懋功)子。麟德二年(665年),以梓州刺史卒于任上,年四十九岁。其时,李主力健在,预赐茔地,先葬夫人。李震仅居官四品,未得真正享有陪葬昭陵的荣典,而是“听随其母陪葬昭陵”,因而有“葬于陵

旧茔”之说。其墓在李王力墓东侧,即今昭陵博物馆东墙外,1973年发掘清理。李思摩(583~647年),突厥族,本姓阿史那。贞观四年(630年),唐灭东突厥,思孽归唐,太宗嘉其诚,赐皇姓,封怀化郡王、右武卫大将军。贞观十三年(639年),改授乙弥泥孰可汗,使率原突厥一部归于黄河以北。贞观二十一年(647)年)三月在长安病亡,四月,陪葬昭陵。起冢象白道山,在今礼泉县昭陵乡菜园头村北高险处,东北距昭陵约4.5公里。唐太宗去世后,高宗李治诏令琢诸蕃酋长十四人石像,列置在昭陵祭坛上,思摩即为其一。1992年,清理了李思摩墓,其甬道、东西两壁的镇墓兽图为目前仅见。李勣(594~669年),本姓徐,名世勣,字懋功,曹州济阴(今山东曹县)人,是隋朝末年瓦岗寨农民起义军的创始人之一。武德元年(618年)归唐,高祖李渊赐以皇姓。永徽年问,避太宗李世民讳,遂单名王力。李主力是唐朝初年颇负盛名的出将入相的人物,在开创李唐江山的统一战争中,在担当开拓疆域、巩固边防的重任中,功绩卓著,历高祖、太宗、高宗三朝而荣宠不衰。总章二年(669年)病亡,年七十六岁,次年二月,陪葬昭陵。其墓在今昭陵博物馆院内,墓地封土由三个18米高的圆锥形大土包呈倒品字形组成。其墓志云:“其坟象乌德鞋山及铁山,以旌平延勣、勾丽之功也。”其碑文为高宗李治御书。公元684年,武则天临朝称制。不久,李勣的孙子徐敬业在扬州起兵,“以匡复为辞”反对武则天。

在出兵征讨徐敬业的同时,武则天下令“迫削敬业祖、父官爵,剖坟斫棺,复本姓徐氏”,李勣墓遂蒙劫难。二十二年后,中宗反正,始得衣冠重葬。李勣墓于1971年发掘。韦贵妃(597~665年),名硅,字泽,京兆杜陵(在今陕西省长安县)人。曾祖孝宽,在北周为相。祖总,为骠骑大将军。父圆成,隋开府仪同三司。贵妃出身于贵族世家,初嫁隋齐王友李珉,生定襄县主(唐封),即阿史那忠夫人。李珉,李雄子。隋大业九年(613年),李雄从杨玄成起兵反隋,兵败伏诛,家被籍没。韦氏后遂为李世民妃,又生临川公主李孟姜和纪王李慎。李世民登基后,贞观元年(627年),即封为贵妃。唐太宗死后,永徽元年(65()年),即册为纪国太妃。贵妃长太宗两岁,其地位仅次于皇后。皇后长孙氏卒于贞观十年(636年),在唐太宗执政的后十三年中,韦氏居后宫嫔妃之首,足见其德、才、貌均出类拔萃。韦贵妃于麟德二年(665年)九月卒于洛阳,年六十九岁,次年十二月陪葬昭陵。其墓在昭陵东侧一沟之隔的冶姑岭上,且因山凿石而成,是昭陵诸多陪葬墓中,距昭陵最近,规格也最高的一座墓葬。1990年发掘,经修复,于1991年l 1月对外开放。阿史那忠(6l l~675年),突厥族,姓阿吏那,原名泥孰,赐名忠,字义节。贞观四年(630年),唐打败东突厥,颉利可汗西逃,忠执颉利归唐。官至右骁卫大将军,袭爵薛国公。宿卫宫廷四十多年,无纤隙,时人谓唐代的“金日殚。”他不但“遂参禁卫”,而且“经营

四方”,不是一介武夫,而是一位深怀韬略的将军,在促成唐代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维护民族团结这一壮阔的事业中,鞠躬尽瘁,功业卓著。他是唐代少数民族将领中的佼佼者。上元二年(675年)五月,卒于洛阳私第,十月,与夫人定襄县主合陪昭陵。夫人即唐太宗贵妃韦氏与前夫之女。阿史那忠同唐太宗又属翁婿关系。一个少数民族将领,既是功臣,又属国戚,夫妇合陪昭陵,意义更不寻常。其墓在礼泉县烟霞乡西周村,西北距昭陵约7公里,1972年发掘,保留壁画多幅,其中的牛车图和抱弓谈箭簸女侍图尤为珍贵。新城公主(634~663年),唐太宗第二十一女,皇后长孙氏生。初嫁长孙诠,诠以罪徙高州,更嫁韦正矩。正矩遇公主不以礼,龙朔-(663年)二月,公主暴亡,高宗问罪,正矩不能辩,伏诛。高宗诏以皇后礼陪葬昭陵。其墓在礼泉县烟霞乡东坪村,西北距昭陵1.5公里,1994年10月至1995年6月发掘清理。段简璧(617~651年),字昙娘,唐太宗外甥女,母为唐高祖李渊第四女高密公主,父为纪国公段伦。十八岁时出嫁长孙氏,为邳国夫人。永徽二年(651年))四月病卒长安,年三十五岁,八月,陪葬昭陵。其墓在礼泉县烟霞乡张家山村的纪国公段伦墓左,西北距昭陵3.5公里,1978年发掘。

程知节(589~665年),字义贞,东平(今山东东平)人。唐开国二十四功臣之一。原为隋末瓦岗起义军的著名将领,归唐后,屡立战功,官至骡骑大将军,积勋上柱国,爵封庐国公。

麟德二年(665年)病卒,陪葬昭陵。其墓在礼泉县烟霞乡上营村西,西北距昭陵约ll公里,1986年发掘清理。杨温(568~639年)字恭仁,唐弘农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县东南)人。父观德王杨雄,隋文帝杨坚族子。杨温曾任隋工部侍郎、吏部侍郎、正议大夫、银青光禄大夫等职。宇文化及诛隋炀帝后,署吏部尚书。武德元年(618年)归唐,拜上柱国,爵封观国公,先后任黄门侍郎、侍中、吏部尚书、雍州牧等职。贞观十三年(639年)十二月卒,年七十二,次年三月陪葬昭陵。其墓在礼泉县烟霞乡山底村东侧,西北距昭陵约5公里,1979年发掘

燕妃(609~671年),涿郡昌平(今北京昌平区)人,杨温外甥女。武德四年(621年),十三岁即为秦王李世民妃。生越王李贞。贞观年间,册德妃。高宗朝,册越国太妃。在先朝后妃中,燕氏颇受敬重。乾封元年(666年),高宗封禅,皇后武则天为亚献,燕妃为三献。成亨二年(671年)七月,卒于郑州传合,年六十三岁,十二月,陪葬昭陵。其墓在礼泉县烟霞乡东坪村,西北距昭陵约2公里。其墓葬前半部分早年夷没,1990年,因遭盗掘,遂对墓葬后半部分空旷处稍事清理,收集壁画资料数十幅,其中的乐舞图及十二屏画实属唐墓壁画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壁画材料与工艺

壁画材料与工艺 课程负责人:李伟开课部门:出版印刷与艺术 编写时间:2010年5月 一、课程内容简介 壁画材料与工艺课程是公共艺术专业重要的专业课程。学生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不仅可以认知多种材料在壁画艺术中的审美趣味与表现力,还能在研究材料语言的过程中增强其动手能力。壁画材料工艺课分为理论课程与实践操作课程两部分。理论课有:壁画绘制制作工艺,程序与材料选择,浮雕、工笔线描;实践操作课程有:湿壁画、马赛克镶嵌、陶瓷工艺、磨漆工艺、沥粉贴金、彩绘工艺等。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公共艺术专业学生学习东西方传统壁画的材料与工艺及制作方法基础上,建立个人审美创作表达,并提倡艺术品应该是为大众所接受的雅俗共赏的艺术,促进公众审美趣味的不断提高。学生通过对壁画材料与工艺的学习,可以用传统和现代媒介来表达对壁画艺术的认识。能够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与时代紧密结合的壁画艺术作品。 三、教学方式 本课程以大量东西方壁画资料配合理论讲解、以壁画工艺实践为基础,并结合课堂讨论、互动对话、实地参观、实践指导等多种教学方式。把欧洲传统与现代的绘画技法及观念与中国传统与现代的壁画、雕刻、绘画、民间工艺等多方面的创作技法和观念相结合,更重视“现代重构”这一环节,培养学生综合全面的艺术技能及修养。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运用壁画的传统与当代表现手段来表达自己的艺术观,丰富自己的创作方法。 四、学时分配 五、教学内容与要求 (一)理论教学 第一章:壁画发展史及材料选择与特点

1. 壁画的历史发展及作品赏析 对中国古代壁画及西方壁画传统材料与工艺分析,以及各自艺术魅力与特点介绍。 2.壁画的工具材料制作流程。 对壁画的绘制流程与材料表现进行系统介绍。 第二章:壁画的制作方法 通过完成壁画制作工艺作方法,介绍较全面的壁画制作的理论基础及操作技能知识;使学生掌握三 种以上的壁画工艺材料制作方法及表现技法。 第三章:壁画的材料与表现。 以现代大型公共艺术设计为出发点,培养学生全面的壁画及公共艺术设计创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通过学习各种壁画材料工艺,了解研究不同材料在表现不同题材以及在不同环境中的表现力。(二)实践环节 六、考核与成绩评定 平时考勤占10% 平时成绩占35% 考试成绩占55%。考试为:壁画缩比例稿作品两张。 考试成绩以最后作品完成效果为标准,具体量化标准如下:作品立意,构造,色彩关系,材料工艺特点体现,作品的完整性。 七、教材及参考资料 无 2、参考书 艺术家画册以及展览文献 3、实验/上机指导书 自编,使用综合艺术材料实验室.遵守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注意工具操作安全。 4、其它 东西方优秀的当代艺术作品画册及相关资料。

壁画类文物保护专题

《壁画类文物保护专题》 一、课程名称:壁画类文物保护专题 二、课程类型:方向课 三、适用对象:文物保护学一年级硕士 四、计划课时:36 五、学分:2 六、任课教师:刘成、周伟强 七、课程简介: 中国的壁画艺术源远流长,各类丰富多彩的壁画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宗教、美术、建筑等方面的珍贵实物资料。壁画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岁月中,除受到人为因素的破坏外,更遭到自然因素的侵蚀,损坏极为严重,同时壁画又是极具历史、艺术、科学技术价值。因此,壁画保护是中国文物保护领域的重点,也是文物保护中比较复杂的,难度较大的一个分支。通过这门课程的教学,使研究生掌握壁画保护基本理论与方法,能把“文物材质分析”、“文物保护材料学”等专业基础知识综合地、灵活地运用于壁画的保护研究工作中。并在一定的深度及广度基础上,全面系统地讲授我国石窟壁画、寺观壁画、墓葬壁画、宫殿壁画、岩画的保护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取得的成果,为学生将来从事各类壁画或岩画保护修复工作或进一步学习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八、课程的主要内容与考核: (一)课程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壁画产生与发展 一、壁画形式 1.宫殿壁画 2.寺观壁画 3.石窟壁画 4.墓葬壁画 5.干壁画与湿壁画 6.镶嵌壁画

7.岩画 二、佛教与石窟壁画 1.石窟寺的发展 2.中国石窟彩绘泥塑造像 3.石窟寺的历史、艺术、科学技术价值 第二节壁画保护内容与原则 一、石窟壁画保护的意义及紧迫性 二、石窟壁画保护的原则、内容及研究方法 (一)前期研究 (二)修复工程的实施 (三)保护原则 1.不改变原状原则 2.少干预原则 3.可逆性原则 4.预防为主原则 5.现代科技与传统技法相结合原则 第二章壁画赋予环境 第一节地质环境对壁画的影响 一、地质环境简介 二、地质环境与石窟艺术表现形式的关系 三、地质环境与石窟壁画保护的关系 第二节壁画气象环境的影响 一、温度 (一)温度的直接破坏作用 (二)温度的间接破坏作用 二、湿度 (一)湿度因素引起的壁画颜料变色 (二)湿度与壁画酥碱 (三)胶结材料的老化 (四)对石雕、石刻等石质文物的影响

试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及其艺术特征

试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及其艺术特征 【摘要】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洞窟壁画塑造了精美的佛教故事,墓室壁画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日常生活。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壁画;克孜尔千佛洞;敦煌莫高窟 魏晋南北朝,在甘肃、河南等地的石窟寺中留下了许多美丽的佛教壁画。如新疆的吐鲁番、库车、拜城,甘肃的敦煌、天水、永靖、酒泉、武威等地的石窟,都有不少壁画。其中以甘肃敦煌莫高窟的壁画数量最多,最为精彩。魏晋南北朝的壁画除了佛洞壁画外还有墓室壁画,如辽阳三道壕一、二、三号墓和北园二号墓,河西地区嘉峪关市新城古墓区,山西太原娄睿墓等。这些壁画的风貌,成为我们了解魏晋南北朝宗教绘画的可贵资料。 一、克孜尔千佛洞壁画 1、克孜尔千佛洞壁画地理位置 公元前三世纪,我国新疆地区的石窟艺术开始兴起,人们开凿洞窟,以绘画、雕塑表现佛、菩萨、罗汉、天王、力士等形象,以及佛传故事、佛本生故事。这些洞窟的数量很大,其中南疆的拜城克孜尔千佛洞壁画最具代表性。克孜尔千佛洞现存236窟,其中壁画窟70多个。 2、克孜尔千佛洞壁画的艺术成就 克孜尔千佛洞壁画多表现佛本生故事,如大光明王本生、月光王本生、虚空净王本生、萨棰那太子本生等等。壁画各种形象大部分都取材于现实生活。壁画人物粗线沟外轮廓,颜色平涂为主,有的则晕染肌肤,表现体积。画面上构图简洁,以流畅如屈铁盘丝般的线描勾勒形象轮廓,内部设色,以兰、白、绿、赭、灰等色为主。其中一些人物形象如菩萨、供养人等,画成裸体,比较丰满,多用曲线,人物造型比较优美,有舞蹈化倾向,比例准确,动态鲜明。动物飞鸣之态也尤为生动精彩。 二、敦煌莫高窟壁画 1、地理位置 敦煌位于河西走廊西端的鸣沙山与三危山之间。在古代这里是关中通往西域的要塞。公元366年,有一乐僔和尚行至此地,忽见鸣沙山金光闪闪,似有千佛之状,于是便在这里雕凿石窟。到14世纪,历时千余年,先后11个朝代都有开凿。至今保存有492个窟,塑像2000余尊,壁画4.5万平方米。 2、敦煌莫高窟壁画的特征:

壁画绘画教学大纲(完整资料).doc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 壁画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壁画课程编号:1004241D 学时/学分:32/2 开课学期:6 适用专业:艺术设计专业装饰方向课程类别/性质:专业任选课 一、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使学生掌握壁画艺术设计的概念、历史、功能、材料与建筑的关系“壁画”一词在《西洋美术辞典》中,解释为“壁画”,为各类壁画装饰的泛称,我认为壁画不仅仅是建筑物的墙壁和天花板的绘画,百现代壁画的概念应是建筑空间的一种装置,它可以是传统概念的墙壁绘画,也可以是一种多媒体的、立体的、空间环境装饰。装置于建筑环境之中的艺术品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在教学中要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壁画设计在相关领域中的应用性 三、课程基本内容和学时安排 一.壁画材料 在壁画的设计之前应该考虑材料的选择和应用两方面问题,并对材料的特点和制作手段有清楚的了解和把握,壁画材料可供选择的范围非常广泛,但壁画材料的艺术语言魅力,并不仅仅来自于材料本身,而是来自于壁画家对它的掌握及运用,使其在特定的空间环境中能达到物尽其用之表现。 一幅优秀的壁画作品应起到对建筑空间的扩展和延伸作用。装饰性的壁画是以特定的图形与建筑物结构的有机结合,使主体具有美化环、表达主体建筑之功能,同时转化环境审美的能力。 视觉性的壁画注重形式,不考虑主题内容,只是一种视觉审美的意识,一个符号,一个概念,通常以建筑的空间环境和特殊要求而设计,运用各种媒材手段来表达人类生存空间的审美需求。 装饰设计师.施工人员应对装饰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用途有所认识.才能在工作中正确的认识材料.合理选择材料.使用材料. 化学性质: 存机材料:如塑料.高分子涂料 无机材料:1金属.铜.铝 非金属花岩石.玻璃 软硬:硬质材料 软质材料 石材类-天然鹅卵石、碎石子、大理石、半宝石‘矿物渣’砂粒。 金属类-机器零配件。不同材质、规格的螺帽垫固、齿轮、轴承、钉子、铆钉、链、工具等,紫铜条、紫铜管、紫铜板,黄铜管、黄铜板,以及普通钢铁、不锈钢、铝、锌、锡、铅等同合金规格、型号或经表面处理的线材、管材、面材和经机械高速、高温的切削、碎削(卷材)。 电器类-不同型制的电器元件。可从废弃的电器设备上撤取,或从电器商店、维修店、废品回收站购买。 玻璃类-透明或不透明玻璃马赛克,不同种类的玻璃制品和器皿的碎片。 陶瓷类-各种陶瓷器皿的碎片和建材陶瓷马赛克。 植物类-各种木材、竹材的块材、线材、碎片、刨花、锯末及不同大小形状、纹理的横切蝢。各种粮食、蔬菜、瓜果、花草、藤蔓的根茎、筋叶、种子、及以此为原料的成品或半成品。 动物类-各种动物的骨、甲、壳、(蛋壳)、鳞、皮、毛、发、肋昆虫的标本、化石。 人造纤维类-各种粗细、质地、色彩的棉、麻、纱、丝、绢、布、毛线、纸、毯等人工合成、制作、编织的材料碎片和以此材料卷、折等型材及各种截面材。

传统壁画教案讲解

教案 2015~2016学年第 1学期 系(二级学院) 艺术学院 教研室(组) 绘画教研室 课程名称壁画设计与制作 授课年级2012级 主讲教师李黛兰 职称讲师 四川外语学院重庆南方翻译学院教务处制 二○一一年十二月

教案(首页) 课程名称壁画设计与制作授课 专业 12级绘画班 级 2班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实践课(√)考核方式考试()考查(√)课程类别 必修课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 选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限选课()专业任选课()课程总学时64学时周学时16学时 学时分配课堂讲授12学时;实践课52学时 教学目标 通过壁画设计与制作课程的学习,加强学生的造型能力与创作能力,让学生了解壁画的各种材料以及绘制方式,并且让学生对艺术与市场的结合有初步的体会和把握能力。 使用教材 教材名称中国现代美术全集壁画编(著)者书籍作者:张仃 出版社及出版时间图书出版社:辽宁美术出版社 指定参考书 《构思与构图》张启文著西南大学出版社

教 案 周 次 第 1周,第 1次 授课时间 2015年 10月 授课章节 第一章 壁画的起源以及分类 本(章)节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 ) 实践课( √ ) 教学时数 8 授 课 要 点 本 (章) 节 教 学 目 标 通过壁画的起源与不同风格的了解,让学生理解壁画是一门古老的画种,且能理解壁画的不同材料,并能深入把握其中一种材料的绘制方法。 教 学 重 点 和 难 点 重点:理解壁画的渊源 难点:对壁画绘制材料的把握 思考题 或 作 业 对壁画的构思并起草,八开素描纸草图一幅 研读优秀作品,深刻体会。必要时写写自己的读画感想。 速写每天五幅(以人物组合为主)

河西走廊魏晋十六国墓葬壁画的题材配置略论

河西走廊魏晋壁画墓被誉为“地下画廊”,壁画内容再现当时的现实生活,包含农耕、养殖、采桑、宴居、出行、军事操练、狩猎等内容,是研究魏晋时期西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族、民俗及社会生活等的重要资料。在一定程度上,后人通过这些壁画可以看到当时生逢乱世的士人们避难在此相对安稳幸福的生活,感受到身处乱世人们生活的不易。纵观河西魏晋壁画墓,为实现营建者及其后人对逝者在彼岸世界美好生活的愿望,在题材配置上颇有讲究。本文根据魏晋十六国河西走廊墓葬壁画内容,就其题材配置问题进行探究。 一、河西走廊墓葬壁画内容概述 魏晋十六国时期,中原地区战乱频繁,人民颠沛流离。而远离战争、水草丰美的河西走廊成为人们向往的去处。 魏晋十六国墓葬壁画,详细记录了在这个特殊时期河西历史文化的发展演变。从地域上讲,河西壁画墓可以分为三个地区,即敦煌地区、酒泉地区和武威地区。 敦煌地区的十六国壁画墓以敦煌为中心,人们将家族墓选在离家不远的地方,在几百年的家族传承中,家族墓穴内的画面、丧葬规制向后世展示了汉代墓穴风格逐渐到晋代风格的演变过程。 酒泉地区(包括嘉峪关市)散布着千余座魏晋时期的地下壁画砖墓,包括酒泉、高台、临泽、永昌等地区的发现,这些地域内壁画墓在面貌上基本相同,应该是同一个文化区,相比敦煌地区,这是一个更加适合农业耕作的区域。 武威地区则与酒泉、敦煌相差甚大,不仅墓葬规制上更加华丽,随葬品丰富,与魏晋时期流行薄葬的风俗不同,保存了较完整的汉代墓葬习惯。但就目前的考古发现来看,壁画墓所占比例不比敦煌、酒泉地区。 二、河西走廊双室墓壁画的题材配置 从布局上来看,河西魏晋十六国壁画墓可分为双室墓和三室墓,珍禽异兽图像和建筑图像多绘制在照墙之上,而以墓室为基本单位,农耕、养殖、采桑、宴居、出行、军事操练、狩猎等内容则分布于墓室之内。 嘉峪关新城M1、M4、M5、M12和M13是砖砌双室墓,墓室的画像砖主要分布在前室四壁上,后室仅仅在墙壁上简单绘制了能够反映出丝束、绢帛和侍女的画像,总体画 像布置比较简单,题材类型单一、重复。以嘉峪关新城M1前室画像的题材为基本研究对象,如果将题材内容的画像砖去掉,仅仅保留墓主人的画像,那么M1的画像砖的排列顺序和方式如图1所示。从图1中可以发现,以墓主人像为中心,画像的内容基本是墓主人像,和墓道的方向相对应,在画像的最右边可以发现人们对物质生活的一种享受,充分体现了人们当时生活富足的特点。在墓主人的最左边内容大多体现了人们精神享受的部分,体现了人们对宴会、赏乐、游玩等的追求。在墓葬最下方包含园林图、耕种图等内容,充分体现了墓主人享乐的物质追求。 以嘉峪关新城M5为基本研究对象,对双室墓画像的排列组合和画像内容之间进行比较分析,具体如图2所示。根据图2的信息可以发现,如果将题材内容中体现的画像砖去掉,仅仅保持墓主人的画像,那么嘉峪关新城M5的前室画像砖的排列顺序则是以墓地主人的生活化和娱乐为中心,在画像的最左边包含屠宰、饮食、农业活动、出行等内容。 三、河西走廊三室墓壁画的题材配置 嘉峪关新城M3、M6、M7是砖筑三室墓,墓室的画像砖一般分布在前室和中室的四壁上,后室的后壁上一般会 【美术广角】 河西走廊魏晋十六国墓葬壁画的题材配置略论 殷翟玉邦 摘要:河西走廊魏晋壁画墓被誉为“地下画廊”,通过河西走廊墓葬壁画帮助人们了解当地文化。为此,文章结合河 西走廊墓葬壁画的内容,以双室墓和三室墓前室壁画为基本研究对象,就河西走廊墓葬壁画的题材配置问题进行探究,旨在透过壁画的配置让人们更深入地了解河西走廊独特的丧葬绘画习俗。 关键词:魏晋十六国;河西走廊;墓葬壁画;配置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汉唐时期河西走廊墓葬壁画整理研究”(14XZS014)阶段 性成果。 图2嘉峪关新城M5前室壁画 配置 图1嘉峪关新城M1的画像砖的排列顺序和方式 126

谈壁画材料与工艺手法的教学

谈壁画材料与工艺手法的教学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摘要:视觉造型艺术与语言的表现落到根本点就是材质和手法的应用。本文着重介绍几种壁画常见材质的应用工艺手法。材料与工艺的形式感不仅有利于壁画语言与形式的和谐,同时也与壁画所存在的建筑空间环境形成更为亲和的一个结合体。材料与工艺的应用既具有较强的公众性,又有着艺术的专门性。 关键词:材料;工艺;材质;艺术语言 视觉造型艺术语言的表现落实到根本点,往往是材质和手法的运用。因此,在观念的驱使下,材料与手法的改变自然带来了形式语言和样式的改变。此外,相同的材料与手法,在不同的艺术情感的作用下,呈现出不同的审美与视觉意味演绎着不同的视觉形态和语言样式。 壁画艺术多采用各种材质与工艺来实现,材料的美感独具视觉与审美魅力。不同的材料有着不同的质地与工艺特点,不同艺术表现手段有其不同的个性与形式,但是各自又有着不同的局限性。壁画的材料与工艺同样有着优势和不足。在教学中着重介绍几种主

要材质与工艺的特性及不足并进行简要阐述。 一、软质类的材料及工艺表现手法的教学 软质类的材料及工艺表现手法主要用于室内环境,这是因为软质类材质不适于室外自然气候条件的变化,而且一般质地柔和,有吸音、吸光的效果。 软质材料的编织作为装饰或壁画的形式在空间环境中屡见不鲜。壁毯一般指挂于墙面上的纤维编织品,在传统的手工编织中多以毛质为原料,具有悠久的历史及传统。在许多建筑环境中,它主要是凭借材质的美感,柔和、自然和亲切,另外结合多种手工或工具的机织工艺,产生较丰富的艺术效果。它们进入建筑空间后与许多建筑材料形成了对比,给人以温馨的美感。[1] 1、编织材料主要有以下几种:羊毛编织朴实、纯厚;丝毯以生丝为原材料,质地华丽,富于光泽,此特点较利于细致的色彩过度的表现,而大的平面单色块不利于工艺特点的发挥;毛毯机织由于肌理的特点,利于大的色块的表现,不利于线条和细致的色彩变化的表现,价格相对低廉;麻质纤维较粗较硬,色彩均偏暖灰,质地粗犷自然,利于浮雕式的抽象形态的表现;涤纶、丙纶是化工纤维,色彩鲜丽夺目,但欠缺材质天然的美感,利于大的色块和抽象图形的表现。

壁画绘画手法

一、手绘墙制作方法/步骤 Step1:在墙面上根据图案大致的形状贴上胶纸,这是为了在上面画图案用的。 Step2:在胶纸上面用铅笔打稿,用深色马克笔描出要用的线条。然后沿着这些线条将图形刻出。 Step3:在墙面铺满报纸,以使图案外的墙体不被颜料污染。 Step4:为了使颜料漆出来的效果更好,在图案上先上一层白色的底漆。 Step5:在图案部位喷涂或刷涂颜色。 Tips:在墙体上绘制图案所使用的颜料可选用丙稀或者墙漆。当然,手绘墙还有其它很多种方法。如果你绘画功底够厚,那么可以直接在墙上作画。如果担心自己的绘画水平,还可以采用与广告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总之,条条大道通罗马,愿你能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新家。 二、DIY手绘墙画的材料、制作方法、注意要点与相关知识 充满创意的手绘墙画制作出了属于每个家庭的私家风景。而这种风景并不局限于家里的某个位置,像卧室、餐厅、甚至卫生间都可以选择。不过在打造手绘墙画的时候还有一些要点是需要我们去注意的。 1、首先墙画的图案和色彩要服从整体设计风格。 比如您家是中式风格,那就要求墙画图案的色彩主要是比较传统的黑色,红色或者金色。图案主要来源于中国传统的图案和纹样,或是国画中经常表现的图案。 北欧派简约设计色彩上比较极端,游走于黑白灰和超艳丽色彩两端,因此相应的墙画图案多为经过处理的比较抽象的图案。 现代派设计色彩倾向于艳丽,相应的墙画图案比较写实。 欧式设计的手绘图案色彩比较中性、低调,墙画图案主要来源于古典的欧式装饰符号,来配合欧式家具、墙线的表现。 2、其次手绘墙画出现的位置也有讲究。 一般我们不建议整个房间都画上彩绘图案,那样会让空间显得没有层次。您可以选择一面比较主要的墙面,大面积绘制。这种手绘墙画是做为家里的主要装饰物面孔出现的,往往会给人带来非常大的视觉冲击力,效果非常突出,印象深刻。另外一种是针对一些比较特殊的空间进行针对性绘制,比如阳光房可以在局部绘制与太阳、花鸟为主题的画,在楼梯间画棵大树等等。 还有一种是属于点睛类型的,像开关座,空调管等角落位置。画上精制的花朵,自然的树叶往往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3、手绘墙画制作方法 手绘墙的制作方法很简单,但是对制作者的绘画功底有一定要求。所以以下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一定要注意!手绘墙画的材料: 各色环保涂料、毛笔、排笔、粉笔、铅笔、涮笔筒、小面积的墙壁(初学彩绘且美术基础弱的人最好选择不怎么显眼的小块墙壁)。

唐代壁画的复制工艺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唐墓壁画的制作工艺与复制工艺 学生姓名李超 学号2011109260 指导教师王江鹏 院系艺术学院 专业美术品鉴赏与修复 年级2011 级 教务处制 二零一五年五月

诚信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毕业论文(设计)中凡引用他人已经发表或未发表的成果、数据、观点等,均已明确注明出处。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在网上发表的论文。 特此声明。 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年月日

摘要 唐代墓室壁画与唐代的卷轴画、宗教壁画一样,名作纷纭,气象万千,并为中国绘画史上璀璨的明珠。唐代是我国古代壁画艺术百花盛开,万紫千红的繁荣时期。在《历代名画记》、《唐朝名画录》、《寺塔记》等书所载206 名唐画家中就有110 人参加过壁画创作活动,他们在长安、洛阳两京地区的殿廷、邸宅、寺塔的墙壁上挥毫自如,表现了名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创作手法,绘制了许多巨幅壁画。本文通过对唐墓壁画传统工艺的研究,通过大量模拟实验,介绍了唐墓壁画地仗层的制作工艺与现代科技的融合、对构成唐墓壁画的石灰层的材料的选择,制作工艺进行了分析和理论探讨,成功的制成了壁画的复制品并实际应用在馆藏壁画的修复工作中,有理想的效果。 关键词:支撑体,地仗层,草泥层,白灰层,粉本

ABSTRACT Tang tomb murals and scroll paintings, religious paintings in the Tang dynasty, masterpieces of diverse, spectacular, and a bright Pearl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painting. Flowers in ancient China in the Tang dynasty Mural art, colorful boom. In history paintings remember, and Tang paintings recorded, and Temple Tower remember, book by contains 206 name Tang painter in the on has 110 people participate in had mural creation activities, they in Changan, and Luoyang two Beijing area of temple Royale, and di House, and Temple Tower of wall Shang brush freely, performance has masters unique of art style and creation techniques, draws has many huge mural. Paper through on Tang Tomb mural traditional process of research, through large simulation experiment, introduced has Tang Tomb mural to battle layer of making process and modern technology of fusion, and on constitute Tang Tomb mural of lime layer of material of select, making process for has analysis and theory discussion, success of made has mural of copies and actual application in collection mural of repair work in the, has ideal of effect.

壁画项目介绍

壁画 简介 [mural;fresco] 绘在墙面上的画 墙壁上的艺术,即人们直接画在墙面上的画。作为建筑物的附属部分,它的装饰和美化功能使它成为环境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壁画为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绘画形式之一。 原始社会人类在洞壁上刻画各种图形,以记事表情,是最早的壁画。据历史记载,汉武帝画诸神像于甘泉宫,宣帝图功臣像于麒麟阁,也都是壁画。自魏晋到唐宋,佛道两教盛行,寺院道观多有壁画。 敦煌壁画保存了当时大量杰出的艺术作品。明清卷轴盛行,壁画渐衰。唐骆宾王《四月八日题七级》诗:“铭书非晋代,壁画是梁年。”唐段成式张希复《游长安诸寺联句·诸画联句》:“惜哉壁画世未殫,后人新画何汗漫!”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二:“江瀆庙西厢有壁画犊车。”郭沫若《李白与杜甫·杜甫的宗教信仰》:“太微宫里面有壁面,是名画家吴道子的手笔。” 中国陕西咸阳秦宫壁画残片,距今有2300年。汉代和魏晋南北朝时期壁画也很繁荣,20世纪以来出土者甚多。唐代形成壁画兴盛期,如敦煌壁画、克孜尔石窟等,为当时壁画艺术的高峰。宋代以后,壁画逐渐衰落。1949年后,中国壁画得到恢复与发展。 概述 以绘制、雕塑或其他造型手段在天然或人工壁面上制作的画。作为建筑物的附属部分,它的装饰和美化功能使它成为环境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壁画为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绘画形式之一。现存史前绘画多为洞窟和摩崖壁画,最早的距今已约2万年。中国陕西咸阳秦宫壁画残片,距今有2300年。汉代和魏晋南北朝时期壁画也很繁荣,20世纪以来出土者甚多。唐代形成壁画兴盛期,如敦煌壁画、克孜尔石窟等,为当时壁画艺术的高峰。宋代以后,壁画逐渐衰落。1949年后,壁画得到恢复与发展。1979 年北京首都机场壁画群体完成。之后,不断在一些新建筑中增设壁画,许多作品在艺术表现力、制作技法以及继承传统、借鉴外国经验方面,都有所创新与发展。壁画以技法区分,有绘画型与绘画工艺型两类。绘画型指以绘画手段尤其是手绘方法直接完成于壁面上。具体画法有:①干壁画,在粗泥、细泥、石灰浆处理后的干燥墙面上绘制;②湿壁画,基底半干时,以清石灰水调和颜料绘制,须一次完成,难度较大;③蛋彩画,以蛋黄或蛋清为主要调和剂的水溶颜料,在干壁上作画,不透明、易干、有坚硬感;④蜡画,蜡与颜料混合画在木板或石质上,再加热处理;⑤油画,画于亚麻布或木板上;⑥丙烯画,以丙烯酸为主要调和剂,快干,无光泽,现代壁画常用。以上画法有时混用,或与工艺制作、浮雕结合。绘画工艺型是指以工艺制作手段来完成最后效果的壁画。由于手工工艺或现代工艺的制作,加上各种材料的质感、肌理性能,能达到其他绘画手段所不能达到的特殊艺术效果,故被现代壁画广泛采用,分:①壁雕,介于雕刻和壁画之间,倾向平面化构图,不以体积造型为主,故仍接近壁画,有浅浮雕、深浮雕及阴刻线等手法,材料有石质、水泥、陶瓷、木雕、青铜等;②壁刻,用水泥掺和白垩土、石灰、石英砂,再调进颜料,做出壁面,未干时,剥刻出不同色层,做成壁画;③镶嵌壁画,主要以水泥调入粘合剂,用色石子、陶瓷片、色玻璃、贝壳、珐琅、宝石等颗粒拼嵌而成; ④陶瓷壁画,便于制作,坚固耐久,有良好的视觉效果,为现代壁画广泛使用的手段。另外,还可利用各种工艺制作壁画,如磨漆、漆画、织毯、印染、人造树脂、合成纤维等。现代壁画涉及门类较多,已成为绘画、雕刻、工艺、建筑和现代工业技术等学科间的一种边缘艺术。技法 壁画以技法区分,有绘画型与绘画工艺型两类。 绘画型 绘画型指以绘画手段尤其是手绘方法直接完成于壁面上。具体画法有:①干壁画,在粗泥、细泥、石灰浆处理后的干燥墙面上绘制;②湿壁画,基底半干时,以清石灰水调和颜料绘制,须一次完成,难度较大;③蛋彩画,以蛋黄或蛋清为主要调和剂的水溶颜料,在干壁上作画,不透明、易干、有坚硬感;④蜡画,蜡与颜料混合画在木板或石质上,再加热处理;⑤油画,画于亚麻布或木板上;⑥丙烯画,以丙烯酸为主要调和剂,快干,无光泽,现代壁画常用。以上画法有时混用,或与工艺制作、浮雕结合。 绘画工艺型 绘画工艺型是指以工艺制作手段来完成最后效果的壁画。由于手工工艺或现代工艺的制作,加上各种材料的质感、肌理性能,能达到其他绘画手段所不能达到的特殊艺术效果,故被现代壁画广泛采用,分:①壁雕,

壁画制作一些要点

壁画制作的新材料运用及技法要点 作者:佚名来源:本站原创时间:2011年05月11日人气:361 壁画的范畴很广泛,从古至今,不断的在技法表现上所发展。现代新型材料的研究与运用更使壁画焕发出前所未有的艺术魅力。 一般从技法上来说,我们可以将壁画作以下分类: 一、绘画型壁画与绘画工艺型壁画。 1、绘画型壁画,是指完全运用绘画技巧将构思好的画面表现于墙壁上。具体画法如下: ①干画型壁画,在粗泥、细泥、石灰浆处理后的干燥墙面上绘制; ②湿画壁画,基底半干时,以清石灰水调和颜料绘制,必须一次生完成,制作难度比较大; ③蛋彩壁画,用蛋黄或蛋清为主要调和剂的水溶颜料,在干燥的墙壁上作画,效果有不透明、易干、有坚硬感的特点; ④蜡画,以蜡与颜料混合画在木板或石质媒介上,再加热处理成形;⑤油画型壁画,画于亚麻布或木板上; ⑥丙烯壁画,以丙烯酸为主要调和剂,有快干,无光泽的特点,是现代壁画常用的方式。 以上画法不是绝对的,多数时会混用,或者与工艺制作、浮雕结合以达到不一般的效果。 2、绘画工艺型壁画,是指以工艺制作手段来完成特殊效果的壁画。 由于手工工艺的进步和现代工艺的制作的技巧参与,充分运用各种材料本身的质感、肌理等特性,就能达到其他绘画手段所不能达到的特殊艺术效果。所以常常被现代壁画创作广泛采用,它分为: ①壁雕式壁画,这种壁画介于雕刻和壁画之间,倾向于平面化构图,而不以体积造型的技巧为中心,所以此种形式仍接近壁画,有浅浮雕、深浮雕及阴刻线等诸多手法。所需材料有石质、水泥、陶瓷、木雕、青铜等; ②壁刻式壁画,用水泥掺和白垩土、石灰、石英砂,再调进颜料,做出壁面,未干时,剥刻出不同色层,做成壁画; ③镶嵌式壁画,主要以水泥调入粘合剂,用色石子、陶瓷片、色玻璃、贝壳、珐琅、宝石等颗粒拼嵌而成; ④陶瓷壁画,这种壁画运用陶瓷工艺制作而成。坚固耐久,有良好的视觉效果,为现代壁画广泛使用的手段。 另外,还可利用各种工艺制作壁画,如磨漆、漆画、织毯、印染、人造树脂、合成纤维等技巧。如今,现代壁画因涉及的门类较多,已成为绘画、雕刻、工艺、建筑和现代工业技术等学科间的一种边缘艺术。 二、壁画中的沥粉画: 沥粉画源于我国古代建筑上的漆艺。据传,远在战国时期,木结构建筑在我国已具相当水平,为了免遭风雨侵蚀,油漆工匠常常在建筑物上涂上油漆进行彩绘。到了清代,建筑彩绘已经形成了一种等级制度,主要用在宫廷,寺庙等建筑的装饰艺术上。不仅如此,沥粉工艺也在古家具,以及木雕,泥塑人物的装饰中运用广泛。 但作为一种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工艺装饰的画种,它从建筑和家具中走来,却是近几年的事,它突破了传统的模式,从古建筑上单纯的描绘程式化或象征性的图案纹样去表现艺术构

壁画创作的材料运用与工艺手法

不同材料和手法在艺术创作中的运用,会给人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因此,不同材料和手法在壁画创作中的应用,使其呈现多独特的视觉体验和审美魅力。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材料其质地和工艺也有所不同,而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段也展示出不同的形式和手段,然而,它们却又都有着一定的局限性,壁画创作的材料和工艺也自然不能例外,既呈现出一定的优势,也无法掩盖它的不足。基于此种情况,笔者对壁画创作的材料运用与工艺手法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和思考,并提出了自己的几点浅见,希望能给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本文以软质类材料以及工艺手法作为文章内容的切入点,并对其他材料和工艺手法进行了详细地阐述,以期实现促进壁画创作的高效发展的目的。 软质类材料以及工艺手法 一般来说,软质类编织材料一般都是用于室内,因为这种材料不适合室外的自然条件的变化。而它应用在室内,不仅会给人一种非常柔和的感觉,同时还有吸光、吸音的效果。软质类材料经常应用在壁画的创作中,例如,壁毯就是代表之一。它凭借材质的柔和、自然和美感应用于很多建筑环境中,通过多收手工工艺的利用,使其艺术效果较为饱满丰富。 编织材料的种类有很多,比如:以生丝为原料的丝毯,不仅富有光泽,而且质地华丽。羊毛编织则显得非常朴实纯厚。毛毯机织由于肌理的特点,更擅长表现较大的色块,而不擅长细致色彩变化以及线条的表现,价格不高。 软质类材料的工艺手法也有很多,它可以通过经纬道数的多少,来确定壁毯细致的程度,自然道数越多壁毯就越精细。虽然,壁毯手工艺编织水平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但是这并是表现其编织工艺的特点,在经纬线的限制下的手工产生的肌理并呈现出疏密有序的这种视觉效果,才是其真正的工艺特点。壁毯的工艺手法,是以手工最为复杂多样,基本结法主要有:平结、双套、转结、挂线等等,随着工艺水平的不断提升,使壁挂的工艺效果也更加明显,给人们带来了良好的审美体验。 硬质类材料以及工艺手法 相对于软质类材料来讲,硬质类材料的种类更为丰富,具体来说,主要分为以下几种:具体内容如下: 1.金属类 金属材料的应用时间已经较为久远,特别是在东西方的传统工艺中,其工艺已经非常成熟,并且非常精湛,因此,其应用范围也非常广泛。金属工艺手法有很多种,具体变现为锻造、铸造、化学腐蚀以及焊接等等。在工业技术更为发达的今天,为金属工艺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材料,实现了传统和新型材料的深度融合,丰富了壁画的工艺手法。金属类材料在壁画创作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铜质材料和不锈钢材料的应用上。铜质材料因其良好的拉伸延展性广泛地应用于锻造技法 中,现代很多壁画的创作都是采用铜板锻造的工艺。不仅造价较低,艺术效果也非常好。而不锈钢材料一般具有材质坚硬、质感强等特点,非常适合表现现代气息,但是其锻造难度高,其形态因受硬度的影响而不能自由舒展。金属材料的特点就是不易变形、经久耐用,并给人一种高贵华丽的感觉。 2.木质材料 木质材料应用壁画的创作,可以将各种天然木料都应用进来。这可能是因为它是天然生长起来的,人们都愿意与之亲近,会给人一种非常自然和温暖的感觉。很多木材有着天然的美丽纹理,特别是在刨开以后,它的纹理显现地更为明显,这也正是木材的魅力所在。一般在壁画的创作中,木质材料的应用主要是采用镂空的方式和建筑进行结合的。由于其形态表现比较宽泛,因此,其艺术效果也非常丰富。 但是,木质材料的缺点就是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之后会产生开裂或者变形的情况,因此,很难进行大面积使用。 3.玻璃钢 玻璃钢主要是通过制模来表现将各种肌理的效果体现出来,它可以模仿出石材、金属、木材等材料的艺术表现效果,但是它的特点就是耐久性不是很强,并且材质的特征并不明显。因为,玻璃钢作为其他种类材料的仿制品,必须依赖于制模这道工序,其特点是重量非常轻。 4.石材类 石材类材料特点就是经久耐用、质地较硬,非常有厚重感,一般用在规模巨大、形体简洁的公共建筑,以此来渲染建筑的庄严性和高贵的气质。主要分为人造石材和天然石材这两种。人造石材的工艺主要是以制模和翻制为主,通过对天然石材的模仿,来达到石质的效果,耐久性较强,经济实惠。而天然石材种类繁多,其质地也有很大的不同。石材材料在壁画中的应用,主要表现为浮雕壁画和建筑的结合,但是,石材类材料不擅长直线的表现,因此,很难达到规整的效果。 5.陶质材料 可以说,陶质材料不仅具有古典型,其现代性也得到很好地突显。在近些年的壁画创作中,陶质材料应用已经较为普遍。这种材料不仅能将绘画的表现性和雕塑的起伏性都充分表现出来,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对釉色、陶土、温度的结合利用,使陶质材料有着不同的肌理和艺术效果,这种材料的特点主要体现在自然质朴,表现效果非常理想。 结束语 总而言之,通过对材料运用以及工艺手法的研究来提升壁画的艺术水平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的。艺术家不仅要将材料的功用充分突显出来。更重要的是,在设计理念的引导下,要学会转移,并有效应用在壁画艺术的表现中,通过对材料运用经验的积累,提高其材料的运用能力,从而使艺术家设计的作用更具艺术感,给人们带来审美愉悦的过程中,其艺术品的价值也得到了明显提升。 (作者单位: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作者简介:骆伯霖(),男,福建惠安,硕士,讲师,研 究方向:壁画。 壁画创作的材料运用与工艺手法 文/ 骆伯霖 理论56 艺术空间/ART SPACE 1979-/1

什么是壁画

什么是壁画 装饰壁面的画。包括用绘制、雕塑及其他造型或工艺手段,在天然或人工壁面(主要是建筑物内外表面)上制作的画。壁画作为建筑物的附饰部分,通过建筑与和谐统一,既具有意识形态方面的功能,又具有建筑的装饰与美化功能,构成环境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 沿革壁画是最早的独立绘画形式。现存史前遗迹亚洲都有发现。最早的距今约2万年。中国近年发现摩崖壁画已有数十处,有的被断定为新石器时代。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壁画从洞窟摩崖壁画转向建筑壁画。古代壁画多分布在神庙、宫殿、寺院、庭苑、石窟、陵墓等建筑物中。文艺复兴是西方壁画史上的辉煌时代。现代西方绘画和建筑风格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影响了壁画形式的变化。20世纪以来,墨西哥的壁画运动与苏联的壁画创作,面向社会,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具有新的意义。 中国古代文献曾记录过壁画的内容与规模。屈原的《天问》就是对壁画有感而发的。陕西咸阳秦宫壁画残片,是距今2300年前的手绘真迹。魏晋以前,壁画多表现神话与世俗生活。佛教传入以后,宗教壁画迅速发展,唐代形成壁画的高峰期。莫高窟、克孜尔石窟和陕西许多唐墓,都显示出中国古代壁画的风貌与艺术高度。宋以后,壁画逐渐衰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壁画得到恢复与发展,北京首都机场壁画群体完成于1979年。嗣后,不断在一些新建筑中增设壁画,许多作品在艺术表现、制作方法以及继承传统、借鉴外国经验方面,都有所创新和发展。 制作和技法壁画主要分为绘画型与绘画工艺型两大类。 绘画型以绘画手段为主,作者用手绘方式直接在壁面上完成,所使用的基底包括石壁、泥壁、木板、金属板、编织物或其他材料的表层,可采用干壁画、湿壁画、蛋彩画、油画、蜡画和丙烯画等方法。 ①干壁画,是直接在干燥的壁画上绘制。它先用粗泥抹底,再涂细泥磨平,最后刷一层石灰浆,干燥后即可做画。 ②湿壁画,在古代欧洲使用比较多。它是壁面基底半干时,用清石灰水调和颜料进行绘制,颜色与未干燥的墙面经过渗透而牢固结合,干燥之后产生一种特殊的效果。由于必须一次完成,不容打草图与修改,着色后立即渗入,色彩晦暗而且浓重,需要掌握预想效果,所以技巧上难度较大。③蛋彩画,是在干壁上作画,盛行于文艺复兴时代,果汁与胶融合而成的水溶颜料,不透明、易干、有坚硬感,但易脱落,要涂上亚麻仁油或树脂做为保护层。15世纪以后,逐渐为油画所取代。 ④蜡画,是用蜡与颜料混合,画在木板或石质等不同材料的基底上,然后经过加热处理,使其表面发生变化,出现一种有光泽的表层。蜡画最早产生于希腊,在罗马庞培壁画中,曾发现这种画法,后来多用于圣像画。 ⑤油画,是欧洲15世纪以后发明的,以亚麻仁油为调和剂,一般是在亚麻布或木板上做画,很少在泥地壁面上绘制,为减少画面的光泽,也可以用干酪麦加白垩、锌白粉制做吸油底子。 ⑥丙烯画,是使用人工合成的丙烯酸为调和剂,快干,无光泽,可以免除油画材料慢干、画面反光的弱点,为现代壁画所采用。 以上几种主要方法,有时也混合使用,或与工艺制作相结合,有的还与浮雕结合。现代壁画中这种混合使用方法更为发展。 绘画工艺型是壁画的最后效果必须通过工艺制作手段体现。由于发挥手工工艺或现代工艺制作,加上各种材料的质感、肌理性能,从而出现其他绘画手段所不能达到的特殊艺术效果。有些材料的坚固性能,可以保持壁画的耐久性,防止自然损害;还便于制作室外超大型壁画。因此,现代日益发展这种类型的壁画,其中包括壁雕、雕刻、镶嵌画、彩色玻璃画、陶瓷等类型。 ①壁雕,介于雕刻与壁画之间,由于倾向平面化构图,主要不是以体积造型为主要表现手

壁画实习报告

篇一:壁画实习论文 壁画实习论文 从广义上讲,绘制在建筑物的墙壁上和岩石上,以及其他如洞穴壁上的壁画、图案、都可以称为壁画,在建筑物上的壁画可以分为粗地壁画、刷地壁画、绘制壁画、浮雕壁画以及其他工艺壁画等等。 壁画在中国是最古老的艺术,代表着一个国家历史时期的高度成就,随着历史的变迁它经历了从繁荣到衰落,从衰落到逐渐复兴的阶段。当我们今天在次追壁画历史的时候,我们会惊奇的发现古老的壁画几乎和人类一样有着如此永久的历史,当人类第一次在岩壁上想要用自己的双手记录他们的生活内容时,岩画产生了,这就是最早期的壁画。 壁画有两个特点,即建筑性和装饰性。 一、建筑性: 1、建筑为壁画提供了存在的条件,建筑坚固壁画永存,建筑倒塌壁画毁灭。 2、壁画可以说明建筑的性质有“画龙点睛”的作用,是建筑的重要标志,可提高建筑的档次,是建筑具有文化艺术的气氛。 3、壁画的题材、思想、形式、风格、情调都要服从建筑的风格,只能美化烘托。 4、建筑与壁画都是公共艺术,壁画是绘画中最有群众性社会性的绘画,因此,壁画创作既要考虑到艺术性,又要考虑到公共性、大众性。 5、建筑、雕像、壁画三位组成一个艺术综合体,互相对比,互相衬托,形成一个统一的艺术氛围,他们的艺术感染力往往超过任何一项单一的作品,因此,壁画必须放到建筑环境中去欣赏。 6、壁画设计像建筑设计和工艺美术设计一样,除了要考虑艺术问题,还要考虑功能结构、材料、技术。 二、装饰性: 对装饰性的理解有很多不同的看法。主观设计是思想设计,不受客观的事物影响,根据自己主观审美理想来设计。适应环境、器物、服从环境、器物与之协调统一,达到美化目的,是画龙点睛,装饰壁画不像一般的壁画那样单一、独特。 装饰性是高层次、高品味艺术的共同特点。壁画的装饰性是由建筑性决定的,反过来装饰性又体现了建筑性。 壁画主要分为绘画型和绘画工艺型两大类。 绘画型以绘画手段为主,作者用手绘方式直接在壁画上完成,所使用的包括石壁、泥壁、木板、金属板、编织物或是其他材料的表层,可采用壁画,湿彩画、油画、蜡画和丙烯画等方法。 1、干壁画,是直接在干燥的壁画上绘制。它先用泥抹底,再涂细泥磨平,最后刷一层石灰浆,干燥后即可。 2、湿壁画,是在壁画基地半干时,用清石灰水调和颜料进行绘制,颜色与末干燥的墙面经过渗透而牢固结合,干燥之后产生一种特殊的效果。 3、蛋彩画,是在干壁上作画,盛行于文化复兴时代,果汁于胶融合而成的水颜料,不透明、易干、有坚硬感,但容易脱落,要涂上亚麻仁油或树脂做为保护层。 4、蜡画,是用蜡于颜料混合,画在木板或石质不同材料的基底上,然后经过加热处理,使其表面发生变化,出现一种有光泽的表层。 5、油画,以亚麻仁油为调和剂,一般是在亚麻布或是木板上做画,很少在泥地壁画上绘制。 6、丙烯画,使用人工合成的丙烯酸为调和剂,快干,无光泽,可以免除油画材料慢干和画面反光的弱点,为现代壁画所采用。 绘画工艺型是壁画的最后效果必须通过工艺制作手段体现。由于发挥手工工艺或现代工艺制

壁画--答案

文物保护工程专业人员资质考核复习指南壁画类责任工程师 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2015 模拟试题 序号判断题 1. 壁画按性质可分为宗教壁画和非宗教壁画。 A. 对 2. 壁画结构由内向外依次为支撑体、地仗、底色层、画层和表面涂层。 A. 对 3. 目前,我国古代壁画现状调查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壁画病害分类体系和现状调查方法。 A. 对 4. 古代壁画保护中测绘调查时,平面图不需要方向指示或比例尺。 B. 错 5. 壁画、塑像的保护要与所在文物建筑、石窟等文物本体保护统筹考虑,科学安排保护工作程序,通过文物载体的保护,解决漏雨、渗水、稳定等问题。 A. 对 6. 壁画、塑像多种病害共存时,不需要分清影响程度,?出工序安排,综合治理。 B. 错 7. 古代壁画保护中,全面调查保护对象是指收集相关资料和壁画现场的实地调查,了解壁画保存的现状和价值,为壁画保护?供基础资料,是壁画保护程序中最基础的工作。 A. 对 8. 现状评估是指对壁画本身状况及所处环境的评估。 B. 错 9. 敦煌石窟壁画一般是在洞窟开凿后,在凹凸不平的石壁上先做草泥层地仗,然后作画,各时代的壁画制作方式都是一样。 B. 错 10. 干壁画的颜料层绘制在干燥的地仗或支撑体表面。目前我国发现的壁画包括干壁画和湿壁画。 A. 对 11. 壁画的每一结构层均由填料、黏合剂和添加材料组成。 A. 对 12. 一般的壁画绘制方法是先由画师绘制小样,再将小样在纸上放到需要的尺寸,然后在纸上沿线条轧孔,称扎谱子。 A. 对 13. 古代壁画的准备层是地仗和画层之间的结构层。其作用是进一步改善绘画条件,所有的壁画制作中都有准备层。 B. 错 14. 聚乙烯醇、聚乙二醇是水溶性合成树脂。 A. 对 15. 采用分子量大、内聚力高、黏度大的高聚物在壁画黏结修复时可以得到很好的效果。 B. 错 16. ?高粘结效率的方法有表面去除干净和?高粗糙度两种方法。 B. 错 17. 壁画修复胶黏剂的黏度越小越好。 A. 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