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

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
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

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

(2003年5月30日青海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保护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促进生态与

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与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有

关的管理、开发、建设、生产、科学研究、文化体育、旅游观光等活动,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青海湖流域,是指青海湖和注入青海湖的布

哈河、乌哈阿兰河、沙柳河、哈尔盖河、黑马河及其他河流的集水区。

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自然保护区)是青海湖流域生

态环境保护的重点地区。

第四条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以维护生物多样性和保护自然

生态系统为目标,以水体、湿地、植被、野生动物为重点,妥善处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和农牧民利益的关系,全面规划,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归口管理。

第五条省和青海湖流域州、县人民政府(以下简称州、县人民政府)鼓励、支持单位和个人,采取承包、租赁、股份制等形式,从事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并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扶持。

对在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

和个人,给予表彰或者奖励。

第六条省和州、县人民政府应当加强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

的宣传,增强全社会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法治观念。

第七条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的责任,

并有权检举、控告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第二章管理

第八条省人民政府领导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州、县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

第九条省人民政府制定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并纳入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流域内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城镇和风景区建设、草原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旅游业等规划应当服从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省和州、县人民政府应当将青海湖流域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组织实施。

第十条省人民政府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协调机构,负责全

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综合协调工作。协调机构的日常工作由省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负责。

第十一条省和州、县人民政府环境保护、水利、建设、草原、

林业、渔业、旅游等部门,依照各自的职责负责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第十二条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负责自然保护区的具体管理工

作。

第三章保护

第十三条省和州、县人民政府应当维护青海湖流域河道和湖岸

的自然生态,采取措施,加强水源涵养区域的保护,增加入湖水量。

第十四条青海湖流域实行用水管理制度。禁止在流域内兴建高

耗水项目。新增用水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履行审批手续。

在青海湖流域河道新建水利工程,不得影响青海湖裸鲤洄游产卵。

第十五条州、县人民政府应当加强草原基础设施建设和饲草生

产基地建设。畜牧业生产应当实行以草定畜、草畜平衡制度,科学利用草场,防止超载过牧。对轻度退化草场实行限牧或者休牧,对中度以上退化草场实行休牧或者禁牧。

第十六条州、县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草原鼠虫害监测、预报、防治体系,进行植被保护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

第十七条州、县人民政府应当加强青海湖流域水源涵养林和防

风固沙林的保护和建设,禁止采伐、砍挖。

第十八条省人民政府应当建立青海湖流域生态保护补偿调节机制。

第十九条州、县人民政府根据水土保持规划,划定青海湖流域

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监督区和治理区,按照国家水土保持技术规范,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有计划地综合治理水土流失。

第二十条省人民政府统一部署青海湖流域的退耕还草(林)工

作,州、县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

第二十一条州、县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植物固沙、

设置人工沙障等措施,封育沙区植被,防治青海湖流域土地荒漠化、沙漠化。

在草原上进行采土、采砂、采石等活动,应当报县级人民政府草原行政管理部门批准。

禁止开垦草原。禁止在生态脆弱区的草原上采挖植物和从事破坏草原植被的其他活动。

第二十二条在青海湖流域进行项目建设和经批准进行采土、采砂、采石等活动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和区域内,按照准许的方式作业,并在规定的期限内恢复植被。

第二十三条加强青海湖流域湿地保护,组织对湿地的综合性调查研究,开展湿地野生动植物种群及生息地的监测。对受到严重破坏的湿地野生动植物,通过封育或者人工驯养繁殖等措施予以恢复。

第二十四条禁止非法猎捕国家级和省级保护的陆生野生动物。因科学研究、驯养繁殖等特殊情况需要猎捕的,必须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报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批准。

第二十五条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破坏珍贵、濒危陆生野生动物和水生生物的生息繁衍场所。

州、县人民政府和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应当采取措施,限制和减少普氏原羚、黑颈鹤、大天鹅等珍贵、濒危陆生野生动物主要生息繁衍场所的人为活动。

第二十六条州、县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普氏原羚的生活习性和分布状况,划定区域,采取措施,予以保护。

第二十七条省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保护青海湖裸鲤资源。

第二十八条对影响青海湖裸鲤洄游产卵的水利工程,影响普氏原羚种群交流的网围栏的处理办法,由省人民政府规定。

第二十九条青海湖流域的建设项目必须依照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先评价后建设。

经批准的建设项目的防治污染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已建成的设施,其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规定排放标准的,应当限期治理;逾期达不到标准的,依法予以关闭。

第三十条禁止在湖泊、河道以及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排放、倾倒固体废物、油类和含有病原体的污水及残液等有毒有害物质。

州、县人民政府应当进行城镇和旅游景点生活污水处理和固体废弃物处置设施建设,加强生活污水和固体废弃物排放管理。

第三十一条青海湖流域发展旅游业应当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

提,旅游景点和线路的确定,应当符合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

第三十二条进入自然保护区的人员,必须服从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的管理。

第四章处罚

第三十三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草原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植被,处以罚款:

(一)在生态脆弱区的草原上采挖植物和从事破坏草原植被的其他

活动的,处以三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的罚款;

(二)未经批准在草原上采土、采砂、采石的,处以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罚款;

(三)经批准的建设项目和进行采土、采砂、采石等活动,未在规定的期限内恢复植被的,处以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非法开垦草原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的有关规定处罚。

第三十四条违反本条例规定,采伐、砍挖林木的,由县级以上

人民政府林业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补栽(种)林木,处以一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五条破坏普氏原羚、黑颈鹤、大天鹅等珍贵、濒危陆生

野生动物主要生息繁衍场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处以相当于恢复原状所需费用二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六条非法猎捕国家级和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由县

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猎捕工具、猎获物和违法所得,处以相当于猎获物价值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没有猎获物的,处以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七条非法捕捞青海湖裸鲤等水生生物的,由县级以上人

民政府渔业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捕捞工具、捕捞物和违法所得,处以捕捞物价值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八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

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

(一)在湖泊、河道以及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排放、倾倒固体废物、油类的,处以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在湖泊、河道以及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排放、倾倒含有病原体的污水及残液等有毒有害物质的,处以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九条在自然保护区内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由县级以

上人民政府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或者由其委托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依照

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本条例的规定进行处罚。

第四十条在自然保护区内不服从管理机构管理的,由自然保护

区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处以一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一条执法人员在履行职务时,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

私舞弊的,由其所在行政管理部门或者上一级行政管理部门给予行政处分。

第四十二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附则

第四十三条省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条例制定实施办法。

第四十四条本条例的具体应用问题由省人民政府负责解释。

第四十五条本条例自2003年8月1日起施行。

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意义

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意义 摘要从地貌与气候2个方面阐述了青海湖流域的自然环境特征,介绍了其保护和治理的背景,并提出了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意义及必要性,以期为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特征;背景;意义;必要性;青海湖流域青海湖流域及周边地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该区域由青海湖流域、茶卡盆地—共和盆地及都兰察汗乌苏—香日德地区3个部分组成。青海湖流域是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重要自然地理单元,是连接西藏、甘肃河西走廊和新疆的主要通道,也是沟通青海省南部、西部和东部地区的枢纽地带,流域周边地区所在的行政区域涉及海晏、刚察、共和、天俊、都兰、乌兰和贵南7个县,总面积52 721.3 km2。主要自然景观是高山、草原、荒漠和湖泊,其中青海湖为我国最大的内陆高原咸水湖,著名的内陆高原湿地水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辽阔的水体环境与人文、社会、历史交织所孕育出来的丰富自然资源和地方民族文化是国内乃至世界的宝贵财富,青海湖流域及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特征及其演变规律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青藏高原整体生态变化的发展趋势,其变化对青海省西部柴达木盆地、东部湟水谷地、北部的祁连山地区以及南部江河源区均影响较大[1-3]。 1 自然环境特征 1.1 地貌特征 青海湖流域及周边地区位于秦岭、祁连山和柴达木盆地的结合部属于秦祁昆仑地槽褶皱区。印支、盐山和喜马拉雅构造运动产生了类型不同、规模不等的断裂系统和山脉,从而逐步形成一系列断陷盆地,主要山脉有大阪山、日月山、大通山、青海南山以及相间的盆地。区内最高海拔为大通山山顶,海拔4 300 m。区内地貌类型多样,在山麓与平原交替地带有冲积洪积扇;湖岸周围分布由沙堤阶地;在湖边及低洼地带有沼泽地分布;在湖的西部和北部发育着三角洲、河漫滩及河流堆积阶地;湖的东部和北部有流动沙丘、固定沙地、半固定沙丘、沙地等,为大面积的风沙堆积区。该区域包括了现代中山、冰原台地、中山、低山、冲积平原、滨海平原等。 1.2 气候特征 青海湖流域地区位于我国青藏高原高寒区、西北干旱区和东部的季风区交汇地带,气候特征为温暖期短、寒冷期长,干旱少雨,四季不分明,昼夜温差大,太阳辐射强烈。流域内年平均气温在-1.0~1.5 ℃,最低月平均气温-23~-18 ℃,绝对最低气温-35.8 ℃;最高月平均气温16~20 ℃,绝对最高气温26 ℃。青海湖流域海拔较高,气温由西北向东南递增,山丘区低,湖盆区高,无霜期很短。“湖泊效应”使湖滨地区比距湖泊较远的地区无霜期略长,全年平均降水量在300~400 mm,年平均蒸发量在1 300~2 000 mm,属于半干旱地区。 2 保护和治理的背景 近年来,由于自然和人类的过度放牧、无序开垦、超量樵采、采矿挖沙(石)、水资源利用不当以及工程建设过程中不注意环境保护等综合因素,造成青海湖水位持续下降、土地沙漠化面积不断扩大。截至目前,青海省已成为我国沙漠化比较严重的省(区)之一。沙漠化土地面积仅次于新疆、内蒙、西藏、甘肃,排列第5位。共有沙漠化土地面积11.63万hm2,占全国沙漠化总面积的6.78%。草地退化日趋严重、草地鼠虫灾害频繁、渔业资源濒临灭绝、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栖

长白山和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简介

长白山和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简介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和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都是驰名中外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吉林省东部,与朝鲜接壤,保护区的中心是以长白山天池为主的火山群。长白山平均海拔500,1 000 m,是松花江、图门江和鸭绿江的发源地。在这里有茫茫的原始森林和各种珍稀动植物,是景观独特、举世难寻的动植物“博物馆”。 据统计,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生存着1 800多种高等植物,栖息着50多种哺乳动物,280多种鸟类,50多种鱼类和1 000多种昆虫。长白山的密林深处盛产五味子等珍贵药材,野生动物有濒临灭绝的东北虎以及紫貂、水獭、黑熊等。 21961年,国家在这里建立了面积达190 000 hm的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已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 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青海湖位于青海省东北部大通山、日月山和青海南山之间,因 2断层陷落而成。面积为4 635 km,湖面海拔3 196 m,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和最大的咸水湖。 2青海湖中有5个小岛,其中以鸟岛最为著名。鸟岛面积只有0.27 km,岛上生活着许多鸟,主要有斑头雁、棕头鸥、鱼鸥、鸬鹚、燕鸥、黑颈鹤、天鹅、赤麻鸭等10多种鸟类,尤其以前4种最多,约占全岛鸟群总数的70%。有人估计,每年大约有10万只鸟在岛上繁殖育雏。人若登上鸟岛,铺天盖地而来的鸟群会使人产生无立足之地的感觉。 鸟岛主要由卵石和沙砾构成,土层瘠薄,再加上地处青藏高原,冬长夏短,多风少雨,干燥寒冷,日夜温差大,只有少数禾本科植物和豆科植物形成稀疏植被覆

盖在地表。吸引成千上万只鸟来这里繁衍生息的是青海湖中丰富的鱼类资源。生活在鸟岛上的鸟类,大都以湖中丰富的鱼类为食。青海湖中的鱼类主要是湟鱼。每年春季,鸟群便成群结队地从南方飞来,它们各自选择舒适的地方,筑巢安家,求偶产卵,孵育幼雏。深秋时节,它们又各自带着子女离岛南飞,度过寒冬。

青海湖导游词

青海湖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要游览的是中国最美的湖——青海湖。如果您来到青海,却不来青海湖走一趟,那可谓是人生之一大遗憾。 我们从西宁出发,一路西行,经过近150公里的路程,我们就会到达美丽的青海湖。这一路景点众多,依次有湟源峡、“茶马互市”故地丹噶尔古城(&&&&)、著名的日月山(&&&&)以及神奇的倒淌河(&&&&)等。 青海湖被称为中国最美丽的湖泊。或许您不禁要问,中国湖泊成千上万,星罗棋布,气象万千,这座大西北的内陆湖,又何以称为中国最美呢?在大家亲自去探究原因之前,先让我来为大家做个铺垫吧。 话说2005年10月,由《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发起并主办了评选“中国最美丽的地方”的活动,在此次由大众参与的评选活动中,青海湖在湖泊类中被评为中国最美丽五大湖之首。参加此次评选活动的专家说:“青海湖有一种东方的气质,看似简单,但简单中蕴含的东西却很深广。” 青海湖的美主要表现在一下四个方面: 其一、青海湖的美首先在于她至高的地理位置、辽阔的湖面和那湛蓝美丽的湖水。 高是青海湖的一大特点,湖面海拔3260米,比两个东岳泰山(1545m)还高,是名副其实的高原湖泊。由于这里地势高,气候十分凉爽,即使是在盛夏,日平均气温也只有15°左右,是理想的避

暑消夏胜地。 青海湖的另一特点是大,它是我国第一大内陆湖泊(&&&&),也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据测算,青海湖东西长106公里,南北宽65公里,环湖一周长360多公里,面积达4456平方公里,是著名的太湖(2425km2)的近两倍大,或者可以形象的说,她可以装得下4个香港(&&&&)。 考证青海湖的名字,我们就不得不说起她的主色调——蓝色。青海湖古时候叫“西海”;藏语叫她“措温波”,意思是“青色的湖”;蒙古语叫“库库诺尔”,即“蓝色的海洋”。由于青海湖一带早先是属于卑禾族的牧地,所以又叫“卑禾羌海”,汉代也有人叫他“仙海”,从北魏(&&&&)时期才开始更名为青海。青海省也是因此而得名。 其二,青海湖的美在于她有多处迷人的景观 因为青海湖的大,所以可游览的景点众多,由此也形成了青海省的一大旅游区——环青海湖旅游区。这其中包括有青海湖的门户日月山、倒淌河、青海湖151景区、二郎剑、三块石、海心山、吐谷浑都城(&&&&)、布哈河、鸟岛、沙岛、沙陀斯、金银滩草原、原子城等。 其三,青海湖的美在于她奇特的成因以及由此产生的传奇神话青海湖是构造断陷湖。是距今4千万前,印度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经过长期碰撞和挤压,青藏高原隆起的结果。研究表明,青海湖原来是外泻湖,周围百川之水尽汇湖中,湖水又从现在倒淌河等处向东流入古黄河,后来由于地壳断裂形成的造山运动,致使青海湖东面的日月山渐渐隆起,使湖水的出口被山脉所阻隔,青海湖便成为只进不出的高原大湖。 当然,民间还有众多青海湖成因的美丽传说,这些故事代代相传,

青海湖环湖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

青海湖环湖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 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地理位置为东经97°53′—101°13′,北纬36°28′—38°25′之间,地域上涉及海北藏族自治州的刚察、海晏两县和海南藏族自治州的共和县,总面积495200 hm2,范围包括青海湖整个水域及鸟类栖息的岛屿和湖岸湿地。湖面海拔3193m,湖体东西长 104km,南北宽68km,水域面积431700hm2。1992年被列入《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拉姆萨公约)》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青海湖国家自然保护区规划以青海湖为主体,包括湖周的湿地、沼泽等所有鸟类栖息、活动的地段,保护目标是青海湖的水鸟,核心区在鸟禽的重点栖息地、繁育地,包括鸟岛、海心山、三块石、沙岛、泉湾的鸟类栖息地,其它为缓冲区。在鸟岛保护区中,实际控制区仅仅在鸟岛和湖中的鸟类栖息地,即只是鸟类在湖中的核心活动区。只占青海湖地区生态系统类型中的湖水及湖周水漫滩生态系统很小的一部分。 青海湖环湖地区具有代表性的生态系统类型得到保护。保护区至少应包括沙漠生态系统、高寒灌丛、高寒草甸等生态系统的代表性地段。从保护区的功能来看,湖水周围的生态系统的健康持续发展是湖区热点地区得到真正保护的基础。所以青海湖环湖自然保护区有必要将整个青海湖流域的部分作为保护

区,而保护区的核心系统应该包括各个自然生态系统。从物种多样性来看,湖周地区是脊椎动物种类较多的地区,在鸟类方面,具有全球意义,所以需要进行重点保护。另一方面,从物种特有性来分析,国家I级保护动物普氏原羚在青海湖的东面、东北和鸟岛有分布,在青海湖湖周山地草原和山地荒漠是普氏原羚的活动地区,在鸟岛有普氏原羚活动,由于被围栏的核心区内面积太小,加上狼的捕杀,普氏原羚数量越来越少。普氏原羚的其它活动区由于围栏与过度放牧对其生存造成极大威胁,所以在建立自然保护区的重点保护地区(即核心区)时是必须考虑的。高寒灌丛动物和高山草甸和高山裸岩动物中有多种国家 I 级保护动物和青藏高原特有动物,在进行保护区设计时,应该将这些地区包括在自然保护区内的重点保护之内。 根据自然植被类型、动植物物种的分布与人类活动影响,青海湖环湖地区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生态系统类型。 一、湖区水域及湖周水漫滩生态系统 包括青海湖水体、湖中岛屿、入湖河口、湖湾及沼泽地带。海拔在3190~3300m之间。湖体水生植物发育不良,主要是蓖齿眼子菜和莎草科的个别属。水草丰美,丰富的动植物种类,为脊椎动物栖息、分布、繁殖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和栖息场所。湖中的鱼类有裸鲤(湟鱼)、硬刺高原鳅和隆头高原鳅。鸟类种类多,数量大,构成青海湖鸟类主要群落。有雁鸭类、

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2018修正)

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2018修正) 【法规类别】自然保护 【发文字号】青海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号 【发布部门】青海省人大(含常委会) 【发布日期】2018.03.30 【实施日期】2018.03.30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省级地方性法规 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 (2003年5月30日青海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根据2018年3月30日青海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关于修改<青海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办法>等十部地方性法规的决定》修正)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管理 第三章保护

第四章处罚 第五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保护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促进生态与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与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有关的管理、开发、建设、生产、科学研究、文化体育、旅游观光等活动,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青海湖流域,是指青海湖和注入青海湖的布哈河、乌哈阿兰河、沙柳河、哈尔盖河、黑马河及其他河流的集水区。 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自然保护区)是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地区。 第四条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以维护生物多样性和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为目标,以水体、湿地、植被、野生动物为重点,妥善处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和农牧民利益的关系,全面规划,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归口管理。 第五条省和青海湖流域州、县人民政府(以下简称州、县人民政府)鼓励、支持单位和个人,采取承包、租赁、股份制等形式,从事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并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扶持。

神奇的鸟岛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碧”“驾”等11个字,会写“岛”“幅”等8个字, 正确读写,并理解“飞驰、融洽”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鸟岛是个美丽的地方,鸟的种类多、 数量多,鸟类在遇到敌害来犯时能共同对敌。 3.练习复述“鸟岛保卫战”,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 奥秘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鸟岛是个美丽的地方,鸟的种类多、数量多,鸟类在遇到敌害来犯时能共同对敌。 教学难点: 练习复述“鸟岛保卫战”,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奥秘、立志保护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词语 飞驰融洽画卷(“卷”多音字)幼雏(“雏”翘舌音)踱步黑颈鹤(“颈”第三声)碧波万顷遍体鳞伤眼花缭乱色彩夺目 2、导入:同学们,昨天我们沿着青藏公路,翻过日月山,穿过倒淌 河,来到碧波万顷的青海湖,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同走进青海湖的鸟岛,去欣赏那里美丽的景色!(板书课题:8、神奇的鸟岛)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细读分析: 作者说这是“神奇”的鸟岛,那么,哪里能让人感受到鸟岛的“神奇”呢?请同学们打开书,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鸟岛“神奇”在哪儿? 生自由读文。 生:鸟多鸟岛保卫战(板书:鸟多“鸟岛保卫战”) 师:鸟岛的鸟多,课文中哪段写出了“鸟多”?(第二自然段) 师:找一名同学读一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哪个词能让你感受到鸟岛的“鸟多”? 作者用一个词形容了眼前鸟多的景色。 生:眼花缭乱

师:“眼花缭乱”是什么意思? 生:形容眼前的景象复杂纷繁,使人感到迷乱,分不清东西。 师:什么样的景色令人感到眼花缭乱呢?请同学们默读第二段。你从哪个词或者哪句话感受到了眼花缭乱。 (1)生:抬头看,天空中是一群群的飞鸟,红的、蓝的、白的、花的,组成一幅幅色彩夺目的锦绣画卷。 师:鸟多不多?(多)哪里感受到的?(一群群一幅幅)你能说出这样的词语吗?(一个个一颗颗一只只) 只是鸟多吗?还有什么?(颜色多)说颜色多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 生:色彩夺目 师:色彩夺目是什么意思? 生:色彩绚丽,灿烂夺目 师:还可以换成什么词? 生:五颜六色、五彩斑斓、五光十色、五彩缤纷…… 师:看到这么美的景象,你心情如何? 生:高兴、兴奋、激动……

青海湖流域解译标志

青海湖流域解译标志 红绿蓝波段组合543 Krasovsky_1984_Albers投影,投影参数如下:。 Semi-Major Axis of Ellipsoid: 6378137.000000 meters Semi-Minor Axis of Ellipsoid: 6356752.314245 meters 1st Standard Parallel: 38.333333 degrees 2nd Standard Parallel: 36.333333 degrees Longitude of Central Meridian: 99.500000 degrees Latitude of Origin: 0.000000 degrees False Easting: 0.000000 meters False Northing: 0.000000 meters 一级分类二级分类编 码 影像 特征 影像特征描述 林地河谷灌木 1 暗绿色为主,多沿河流走向分布山地灌木 2 以深绿色为主,影像纹理细腻晴晰 草地高寒草甸 3 以绿、淡绿色为主色调,影像质地较细腻, 颜色较均匀 温带干旱草 原 4 以红色、浅红色、浅蓝色为主色调,影像质 地较粗糙,颜色不均匀 耕地耕地 5 以绿色、灰绿色为主,几何形状规则,边界 清晰 水体河流水面 6 以深蓝色为主,也有蓝色与浅蓝色,纹理特 征为不同宽度的弯曲带状 湖泊水面 7 蓝黑色为主色调,形状规则,边界明显 沼泽高寒沼泽 8 多呈灰绿色,分布于高海拔的河谷、阴坡或 山地峁垣 河谷沼泽 9 形态自然弯曲,呈条带状。 湖滨沼泽1 以暗绿色、墨绿色为主色调,分布在湖泊周 围或河流入湖口

导游介绍青海湖鸟岛

导游介绍青海湖鸟岛 青海湖的鸟岛也是鸟类的胜地。下面,学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导游介绍青海湖鸟岛的相关范文,欢迎大家阅读。 青海湖鸟岛导游词范文 青海湖鸟岛,因岛上栖息数以十万计的候鸟而得名。它们真实的名字,西边小岛叫海西山,又叫小西山,也叫蛋岛;东边的大岛叫海西皮。海西山地形似驼峰,面积原来只有零点一一平方公里,现在随着湖水下降有所扩大,岛顶高出湖面七点六米。岛上鸟类数量多,约有八、九万只之多。 青海湖西北角,共和县与刚察县交界处,有一个小镇叫鸟岛镇。该镇地处布哈河三角洲,临青海湖的地方,有两座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岛屿,一东一西,左右对峙,傍依在湖边。这两座美丽的小岛,就是举世闻名的鸟岛。鸟岛是亚洲特有的鸟禽繁殖所,是中国八大鸟类保护区之首,堪称“鸟的王国”。 美丽的青海湖鸟岛,是鸟儿乐园,鸟儿的天堂,也是青海高原的一大奇观,近年来,这幽美壮丽的鸟岛风光,这奇特的水禽生活,曾吸引过多少游人前来观光,引来过多少人对它的憧憬和向往。鸟岛之所以成为鸟类繁衍生息的理想家园,主要是因为它有着独特的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这里地势平坦,气候温和,三面绕水。环境幽静,水草茂盛,鱼类繁多,是鸟类繁衍生息的天然场所。在青海湖周围旅行请遵守青海湖环保小守则。

远的地方,游人就可以听到音色各异的鸟语,叽叽喳喳,热闹非凡。登上观景台一看,只见各种鸟类尽情嬉戏在天空与湖水之间,它们有的展翅翱翔,在天空划过一道道白色的痕迹;有的游弋追逐,在水面留下一道道银亮的波纹;还有的在岸上懒洋洋的晒着太阳。 青海湖鸟岛,因岛上栖息数以十万计的候鸟而得名。它们真实的名字,西边小岛叫海西山,又叫小西山,也叫蛋岛;东边的大岛叫海西皮。海西山地形似驼峰,面积原来只有零点一一平方公里,现在随着湖水下降有所扩大,岛顶高出湖面七点六米。岛上鸟类数量多,约有八、九万只之多。 鸟岛的鸟,大都是候鸟,每到春天,当印度洋上的暖流涌来时,侨居南亚诸岛的鸟禽便带着清新的气息,越过冰雪皑皑的喜马拉雅山向北迁徙。其中有的飞到青藏高原的江河湖泊,有的飞过沙漠到更远的地方,有的飞到青海湖鸟岛。它们一到这里,来不及洗去羽毛上的征尘,也顾不上安闲地歇息,便忙忙碌碌地衔草运枝,建造新居。云集到岛上的数十万只鸟儿,从早到晚不停地起飞落下,落下又飞起。天上地下,岛上岛下,全是鸟儿们的身影。四五月间,开始产卵育幼。 到六七月间,当岛上的幼鸟长到羽毛丰满,能远走高飞时,双亲才带着它们到处去游荡、觅食。这时,岛上栖息的鸟儿越来越少,鸟儿们建造的繁华的"市镇",开始变得寂静起来。到了九十月间,幼鸟一个个都长大了,翅膀也练得硬了。这时,西伯利亚的寒流又渐渐南侵,岛上的鸟儿们又纷纷离开自己的故乡,向南移居。

青海湖导游词字图文稿

青海湖导游词字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青海湖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要游览的是中国最美的湖——青海湖。如果您来到青海,却不来青海湖走一趟,那可谓是人生之一大遗憾。 我们从西宁出发,一路西行,经过近150公里的路程,我们就会到达美丽的青海湖。这一路景点众多,依次有湟源峡、“茶马互市”故地丹噶尔古城、着名的日月山以及神奇的倒淌河等。 青海湖被称为中国最美丽的湖泊。或许您不禁要问,中国湖泊成千上万,星罗棋布,气象万千,这座大西北的内陆湖,又何以称为中国最美呢?在大家亲自去探究原因之前,先让我来为大家做个铺垫吧。 话说2005年10月,由《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发起并主办了评选“中国最美丽的地方”的活动,在此次由大众参与的评选活动中,青海湖在湖泊类中被评为中国最美丽五大湖之首。参加此次评选活动的专家说:“青海湖有一种东方的气质,看似简单,但简单中蕴含的东西却很深广。” 青海湖的美主要表现在一下四个方面: 其一、青海湖的美首先在于她至高的地理位置、辽阔的湖面和那湛蓝美丽的湖水。 高是青海湖的一大特点,湖面海拔3260米,比两个东岳泰山(1545m)还高,是名副其实的高原湖泊。由于这里地势高,气候十分凉爽,即使是在盛夏,日平均气温也只有15°左右,是理想的避暑消夏胜地。 青海湖的另一特点是大,它是我国第一大内陆湖泊,也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据测算,青海湖东西长106公里,南北宽65公里,环湖一周长360多公里,面积达4456平方公里,是着名的太湖(2425km2)的近两倍大,或者可以形象的说,她可以装得下4个香港。

青海湖自驾攻略(线路,行程,经验分享)

中国最美丽的湖泊—青海湖 总路线图 阿坝州旅游地图 南充至青海湖自驾游活动方案及安全须知 一、活动主题:“夏日青海湖休闲自驾游” 二、活动目的:欣赏大西北美丽的风光,相互提供休闲、交流、自驾游活动的平台,增强朋友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三、活动时间:2011年8月12日—2011年8月21日 四、活动集合地点:沪蓉(成南)高速嘉陵入口处 五、活动路线 出发地:南充 目的地:青海湖 路线:南充65遂宁180绵阳42江油131平武160川主寺116瓦切36唐克8九曲黄河第一湾67若尔盖84郎木寺300临夏167兰州214西宁50湟源47.3倒淌河103日月山150(青海湖-原子城-大通-西宁)214兰州105定西185天水180(麦积山-宝鸡)160西安255汉中37勉县80.4宁强-江油45绵阳245南充 总里程:3800公里 六、路况说明 全程总公里数约3800公里,其中去的时候绝大部分路段为国道(一级公路),道路状况良好,特别是在草原上的路段两边风景如画,驾驶很有乐趣;回来的时候基本是高速,路况好,很舒适。 七:总体景色: 草原、湖泊、戈壁、沙漠,或见雪山; 八、活动规模 车辆:小车6辆;人员:成人23人,小孩:6人 九、后勤保障: 1.统一配备拖车绳、充气泵、自动补胎液等(负责车辆维修保障,放置于最后一台车); 2.每车配备一台对讲机(充电器配备指定车辆便于统一充电); 3.头车和尾车配备GPS导航,其他车辆可自备; 4.出行前自行进行一次车辆检查; 5.建议统一购买10元/人的人身意外保险,最高赔付10万元;(价格便宜,统一购买) 十、准备工作安排: 1、8月5日前与旅行社共同拟定活动具体方案、“自驾活动的安全细则与注意事项”;

青海湖鸟岛导游词介绍

青海湖鸟岛导游词介绍 导读:本文青海湖鸟岛导游词介绍,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青海湖位于青海东北部,距省会西宁市151公里,周长360余公里,面积4635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泊。湖面海拔3195米,含盐度为6‰,平均水深19米以上,最深处达30米。湖中有鸟岛、海心山、海西山、三块石和沙岛,灿烂的阳光下,环湖盛开的油菜花一片金黄,羊群像朵朵白云在绿荫如毯的草原上漂浮,到处都充满了诗情画意。漫游草原、高山、湖泊、沙丘之间,听牧女高歌,观日出日落,使游人陶醉于大自然的惬意。这里建有帐房宾馆,接待设施完善,下榻之处有篝火晚会,游人可尽情欣赏到优美的藏族歌舞 青海湖的西北隅,距布哈河三角洲不无的地方,有两座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岛屿,一东一西,左右对峙,傍依在湖边。远远望去,这两个岛屿就象一对相依为命的孪生姊妹,在湖畔相向而立,翘首遥望着远方。这两座美丽的小岛,就是举世闻名的鸟岛。来源:考试大鸟岛,因岛上栖息数以十万计的候鸟而得名。它们真实的名字,西边小岛叫海西山,又叫小西山,也叫蛋岛;东边的大岛叫海西皮。海西山所形似驼峰,面积原来只有零点一一平方公里,现在随着湖水下降有所扩大,岛顶高出湖面七点六米。岛上鸟类数量多,约有八、九万只之多。这里的斑头雁、鱼鸥、棕颈鸥的世袭领地。每年春天,

斑头雁、鱼鸥、棕颈鸥等一起来到这里,在岛上各占一方,筑巢垒窝,全岛布满鸟巢。到了产卵季节,岛上的鸟蛋一窝连一窝,密密麻麻数也数不清,所以,人们又把这里也称为蛋岛,平时所说的鸟岛也主要是指这里。 鸟岛之所以成为鸟类繁衍生息的理想家园,主要是因为它有着独特的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这里地势平坦,气候温和,三面绕水。环境幽静,水草茂盛,鱼类繁多,是鸟类繁衍生息的天然场所。 美丽的青海湖鸟岛,是鸟儿乐园,鸟儿的天堂,也是青海高原的一大奇观,近年来,这幽美壮丽的鸟岛风光,这奇特的水禽生活,曾吸引过多少游人前来观光,

秘籍:青海湖旅游全攻略 必去11个景点

青海湖旅游全攻略必去11个景点要说青海哪里最好玩,哪些地方最值得去,我觉得我应该是最有发言权的了,我常年带旅友行走在青海的山水间,每天迎着朝霞上路,伴着落日余辉收车,哪里白云飘过,哪里花香飘四野,哪里苍野哀凉,哪里疎野趣生,拿青海话说,我都能给你搬扯一下的,我热爱摄影,我善于从一个摄影者的角度去诠释青海的美景,我是一名自由行领队,我能够经常收集到驴友对青海景区的真实感受,为了让更多的驴友能够领略到青海真正的美景,特地向驴友推介青海最值得去的五个地方。 一、青海湖 青海湖是驴友来青海必去的地方,青海省的名称就是因为有青海湖而得名,青海湖古称“西海”,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和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四面环山,东西南北分别是“日月山,南山,橡皮山,大通山”,发源于青海省海西州天俊县的布哈河是流入青海湖的最大一条河流,所以天俊县也被称为青海湖源头,青海湖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最美丽的湖泊”。 青海湖美在她的浩瀚、她的深蓝、她的四季变换,她的鸟语花香,还有她环湖三百多公里千变万化的景色。成群牛羊、绿野黄花、沙漠绿洲在这里都能看的到。 最佳旅游时间: 要说什么时候到青海湖最合适,我觉得一年四季都适合,关键是你最希望看到和体验到什么,我列了一个青海湖美景时间表,供驴友参考; 7月初至8月底油菜花盛开,绿野黄花、湖蓝云白,美不胜收; 4初底至6月底候鸟最多的时候,轻鸟舞湖,自在啼春,妙趣横生; 4初至5月底,10月中旬至11月底青海湖边山顶会有积雪,宝蓝湖水,镶银妆白,清净典雅; 11月底至来年3月初大天鹅在青海湖栖息,拨水飞舞,曲项天歌,高原天鹅湖; 11月底至来年3月底青海湖结冰期,千里冰封,银装素裹,雪白世界; 4月初,湖水解冻开湖,文开武开,蔚为壮观。 9月初-10月中旬,正值青海湖秋季来临,秋高气爽、水蓝田黄,雨水偏少适合出游;路线交通:从西宁出发,主要有两条线路可以进入到青海湖,分别是北线和南线北线:西宁-湟源-西海镇(金银滩、原子城)-青海湖西海镇的金银滩有自行车服务中心,一般骑行的旅友从北线到西海镇,再集结租车向西骑行17公里就到青海湖了。 南线:西宁-湟源-倒淌河-日月山-青海湖旅行团、包车游还有自驾游通常都是从这条线进青海湖。

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

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 (2003年5月30日青海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保护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促进生态与 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与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有 关的管理、开发、建设、生产、科学研究、文化体育、旅游观光等活动,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青海湖流域,是指青海湖和注入青海湖的布 哈河、乌哈阿兰河、沙柳河、哈尔盖河、黑马河及其他河流的集水区。 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自然保护区)是青海湖流域生 态环境保护的重点地区。 第四条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以维护生物多样性和保护自然 生态系统为目标,以水体、湿地、植被、野生动物为重点,妥善处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和农牧民利益的关系,全面规划,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归口管理。 第五条省和青海湖流域州、县人民政府(以下简称州、县人民政府)鼓励、支持单位和个人,采取承包、租赁、股份制等形式,从事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并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扶持。 对在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

和个人,给予表彰或者奖励。 第六条省和州、县人民政府应当加强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 的宣传,增强全社会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法治观念。 第七条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的责任, 并有权检举、控告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第二章管理 第八条省人民政府领导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州、县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 第九条省人民政府制定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并纳入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流域内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城镇和风景区建设、草原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旅游业等规划应当服从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省和州、县人民政府应当将青海湖流域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组织实施。 第十条省人民政府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协调机构,负责全 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综合协调工作。协调机构的日常工作由省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负责。 第十一条省和州、县人民政府环境保护、水利、建设、草原、 林业、渔业、旅游等部门,依照各自的职责负责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第十二条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负责自然保护区的具体管理工 作。 第三章保护

青海夏令营地理题目集

研学旅行夏令营地理试题集

1 下图是青海湖水系示意图,湟鱼是青海湖唯一大型经济鱼类,每年4—7月游入淡水河中产卵繁殖。完成下列各题。 1.注入青海湖的河流主要分布在其北侧,影响因素主要是 ①纬度位置②地形状况 ③大气环流④海陆位置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湟鱼繁殖期间 A.湖区高温多雨B.河流水位下降 C.河流洪水泛滥D.湖泊水位上涨 答案 1.C 2. D 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恶化,湖泊水位下降、面积萎缩,渔业资源锐减,候鸟数量减少。在2004年之前的近30年,青海湖水位下降了3.7米,面积缩小了312平方千米。1997年,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通过综合治理,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有所恢复。自2005年以来青海湖水体面积连续七年递增,2012年解冻后的青海湖面积为4351.50平方千米,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6.06平方千米。材料二:2000至2009年青海湖周边四个观察点气候参數变化值。

1.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脆弱的根本原因是 地形崎岖,河流众多 地处青藏高原,气候寒冷 C.光照弱,植被覆盖率低 D.生物种类单一,数量少 2.青海省在青海湖地区开展水土综合治理工作,切实可行的措施是 A.改良耕作制度、实施围栏封育、轮封轮牧 B.大力实施以乔木为主的植树造林工程,提高森林覆盖率 C.充分利用水资源发展灌溉,扩大耕地面积 D.引进物种,增加生物种类,提高生态环境的稳定性 答案: 1. B 2. A 4 一张卫星照片清晰显示:一个面积达96.7平方千米的湖泊从青海湖分离出去,青海湖由单一大湖裂变成了湖泊群,专家表示这是青海湖生态恶化的突出特征。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与青海湖面积变小,基本无关的因素是( ) A.环湖地区草场退化,沙化严重 B.全球性气候变化,气温上升,降水量减少 C.由于土地垦殖,导致围湖造田和引水灌溉 D.过度放牧和长时间过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2.下列措施有利于保护青海湖生态环境的是( ) ①实施湿地保护②草原鼠虫害防治③沙漠化土地治理 ④生态保护林建设⑤退牧还草⑥生态移民等工程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⑥C.①③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 答案:1. C 2. D

青海湖徒步行程安排

青海湖徒步行程安排 出发前: 六月下旬关注火车票信息,去买七月九号晚上汉口至西宁的火车票。 七月上旬出发前几天预定西宁的旅馆,西凉驿国际青年旅舍或塔顶阳光国际青年旅舍。 行程中: 七月九日从武汉出发,到七月二十七日回到武汉,行程共计十八天。 第一天,在武汉至西宁的火车上,在天黑前约两个小时到达西宁火车站,直奔旅馆,旅馆在西宁著名的美食街莫家街和大新街附近,有充足的时间去尽享大西北的美 食。 第二天,在西宁休整一天。好好休息适应高原地区的环境,向环过湖的人讨教环湖的经 验,采购一些必须的物品(如一份比较精确的青海湖地图、压缩干粮以及之前 买不到或没考虑到得到物品),可能的话游览一下历史宗教名城——西宁。 环湖东路两天,山地沙漠草原交互,地形较为复杂。 第三天,早起,赶去汽车站,坐汽车去环湖的起点海北州西海镇。两个小时车程,中午在西海镇美食城吃过午饭后,誓师徒步环湖,下午沿环湖东路行21KM至湖东金 沙湾,在此观看青海湖的落日,宿牧民的帐篷旅馆。路上会穿过青藏铁路,运 气好的话可以看到进藏的火车。 第四天,沿环湖东路由金沙湾至倒淌河入湖口(湖东洱海旅游风景区),露营或住牧民帐篷旅馆。共28KM,先行山地草原(要翻山),而后要穿过几公里的沙漠地形, 再走十几公里相对平缓公路。途径湖东种羊场,可以看到青藏高原上各种类别 的畜种;路过青海湖沙海景区;倒淌河入湖口为大片湿地,景色秀丽,油菜花 和各种野花。 南路G109三天,路相对平缓,离湖最近,风景最具青海湖特色。 第五天,沿G109由倒淌河口至151基地西四公里的青海湖牧民之家青年旅社。共32KM,,晚上住青海湖牧民之家青年旅社。途径洱海、青海湖渔场、草原风情园和151 环湖基地,各个地方都是大名鼎鼎;一路上的大片油菜花田、成层次分布的各 色野花以及像地毯一样的草场也极为壮观。 第六天,沿G109西行31KM,到达环湖全程离青海湖最近的一段,宿营或者投宿当地牧民家里。此段为平坦的草原,大片油菜花田,在离湖近处会走到青海湖边(览 风光之旖旎,感大湖之深邃)。中午路过江西沟乡,会在此短暂休息,补充水和 干粮。 第七天,沿G109西行32KM至黑马河乡。此段无多少固定居民点,里青海湖最近,油菜花和各色野花,平坦的草原,游牧藏民的帐篷,成群的牛羊。路上可以去看青 海当地人祭海的地方。晚上宿黑马河招待所或投宿藏民家里,次日清晨早起看 日出。 环湖西路,上坡和平缓路段相交替,上坡为主,比较艰难。鸟岛在此路段,古城和岩画之类人文景观也较多。 第八天,由黑马河上环湖东路,行27KM到达泉湾。出黑马河后,先走一个近10KM的长

西宁到青海湖一日游攻略推荐

西宁到青海湖一日游攻略推荐 青海湖又名“库库淖尔”,即蒙语“青色的海”之意。它位于青海省东北部的青海湖盆地内,既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那么,从西宁出发,去青海湖旅游,应该怎样制定出行计划呢?下面整理了西宁到青海湖一日游攻略,供大家参考。 西宁到青海湖一日游攻略介绍青海省内以西宁为中心伸延八方,前往青海湖周围城镇的班车大部分在西宁长途汽车站始发,班次频繁,交通方便。推荐此类方式出行。 如果是自己开车旅行,那么,在青海湖就如同到了天堂,这里的道路平坦顺畅,更没有强烈的高原反应打扰你。自驾是个非常不错的选择哦! 想去青海湖,可以选择自己去或者报旅游团,如果是报旅游团的话,在西宁买一分西宁晚报或西海都市报,上面各样的都有。去青海湖一天游也就85块左右!相对来说,报旅游团比较安全,但是太仓促,可能沿路停车的机会比较少也不太自由。还有一种方式就是自己租车,可以直接租出租车,自己找感觉好一点的司机,看着车况比较好一些的最好是选择捷达桑塔纳之类的,西宁到青海湖是151公里,所有青海湖景区也叫151,如果只是去青海湖景区,和出租车谈的价钱就大概是300左右,反正就是来回路程。一公里一块钱计算就是了。到青海湖景区,门票是100左右,没记错的话~,景区门口有很

多卖藏饰的,建议就不要在那买了宰的比较厉害。如果真想买会西宁去水井巷买一样的东西便宜至少一半! 还有待青海湖景区可能会有人介绍你去吃湟鱼,超级宰人一条鱼能卖给你100+,建议不要去,如果想尝一下的话也就随你了,反正西宁买不到!湟鱼管制了不让捕捞,青海湖景区的也就是靠近青海湖,所以才有卖! 青海湖一趟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建议最好找个大晴天去,应该那样才能看到最美的景色。还有建议去的时候多带件衣服,以及防晒用品,因为那里比西宁冷,而且紫外线强烈! 青海湖在不同的季节里,景色迥然不同。夏秋季节,当四周巍巍的群山和西岸辽阔的草原披上绿装的时候,青海湖畔山清水秀,天高气爽,景色十分绮丽。辽阔起伏的千里草原就象是铺上一层厚厚的绿色的绒毯,那五彩缤纷的野花,把绿色的绒毯点缀的如锦似缎,数不尽的牛羊和膘肥体壮的骢马犹如五彩斑驳的珍珠洒满草原;湖畔大片整齐如画的农田麦浪翻滚,菜花泛金,芳香四溢;那碧波万顷,水天一色的青海湖,好似一泓玻璃琼浆在轻轻荡漾。而寒冷的冬季,当寒流到来的时候,四周群山和草原变得一片枯黄,有时还要披上一层厚厚的银装。每年11月份,青海湖便开始结冰,浩瀚碧澄的湖面,冰封玉砌,银装素裹,就像一面巨大的宝镜,在阳光下熠熠闪亮,终日放射着夺目的光辉。 青海湖旅游门票须知1.景区开放时间:全天开放 2.儿童票:身高1.2~1.4米之间儿童购儿童票50元,1.2米以

青海导游词关于青海青海湖鸟岛的导游词5篇_0151文档

2020 青海导游词关于青海青海湖鸟岛的导游词5篇_0151文档 EDUCATION WORD

青海导游词关于青海青海湖鸟岛的导游词5篇 _0151文档 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教育,就是实现上述社会功能的最重要的一个独立出来的过程。其目的,就是把之前无数个人有价值的观察、体验、思考中的精华,以浓缩、 系统化、易于理解记忆掌握的方式,传递给当下的无数个人,让个人从中获益,丰 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也支撑整个社会的运作和发展。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 地处青海湖的西北部,长约500米,宽约150米,栖息着十万余只各类候鸟,称誉为“鸟的世界,鸟的王国”。青海湖位于西宁市以西100公里,是我国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内陆咸水湖。 每年四月,来自我国南方和东南亚等地的班头雁、棕头鸥、赤麻鸭、鸬鹚等十多种侯鸟在这里繁衍生息;秋天,它们又携儿带女飞回南方,国家对这类鸟资源十分重视,在岛上设有专门的保护机构。 在鸟岛观光,交通方便,从西宁出发乘汽车沿青海湖南线经湟源县和日月山到黑马河镇往北64公里即抵鸟岛,沿青海湖北线,乘汽车经湟源县、海晏县到刚察县,再往西40公里也可到达鸟岛。 青海湖鸟岛。它不仅以辽阔、明媚、恬静、雄伟、神奇而著称于世,而且以其丰富的水中矿产资源和渔类资源吸引着无数科

技工作者和观光浏览的人们。可泛舟湖面观一望无际的湖景,也可漫游草原享受大自然的风光。 青海湖鸟岛,是我国著名的旅游圣地之一,它位于青海省西宁市西部约130公里处,是我国最大、海拔最高的咸水湖,面积约4583平方公里。 乘中巴出西宁西行,越过稀疏的村庄,沿着透迄、清澈东流的小溪,行进在绿色丛林点缀的山谷间的公路上。不久,便看到像巨大的绿绒绒的地毯铺就般的一座座开阔的山漫草坂。驱车爬高到达“日月山”,可见两侧山顶各有一幢亮丽的小亭阁,左为日亭,右为月亭。相传文成公主由此进藏时,由于思念母亲,悲痛地将陪嫁的镜子摔碎,后人为纪念文成公主,,故建造此日、月二亭。登上日月山,眺望远处,更为开阔的绿色草坂尽收眼底,仿佛进入了绿色的海洋。 下了日月山,继续西行,偶有一片金黄色的油菜花地或几间藏民彩帐,房屋镶在绿色草坂之间,在山坡、屋前竖起的高杆上,五彩经幡随风飘拂。经幡又叫神幡,藏语曰“塔力俏”,意为“不停地飘动”,这些幡条是用蓝、白、红、黄、绿五种颜色的布条做的(有的幡条上还印有经文或神像),分别象征天空、祥云、火焰、大地和水。藏民把经幡高悬在显眼要位,任风吹拂,借助大自然的威力保佑人们消灾祈福、吉祥如意。或远或近,可见一群群黑色的牦牛,白色的羊儿,在安然自得地吃着青草。过了黑马河乡右看,紧依绿色草坂可见一线青绿色的湖水和海心山,蓝色的天空飘着千姿百态的云团,大自然把自己分割成美丽的空间,

青海湖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中亟待解决的紧迫问题及

青海湖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中 亟待解决的紧迫问题及理顺体制的建议 李广东* 方创琳 杜云艳 王振波 孙思奥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 100101 DOI 10.16418/j.issn.1000-3045.2019.07.011 *通讯作者 修改稿收到日期:2019年6月27日 智库观点 Think Tank Viewpoint 青海湖国家自然保护区是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亚洲水塔”建设的重要支撑。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李广东、方创琳和杜云艳等在开展中国科学院战略先导科技专项“泛第三极环境变化与绿色丝绸之路建设”项目和青藏高原第二次科学考察项目的深度实地调研后发现,青海湖国家自然保护区存在着管理职责不清、体制不顺、竞相开发、利益分配不公等严重问题,急需从国家生态安全战略高度理顺青海湖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协调好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确保自然保护区永续发展。 1 理顺青海湖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的特 殊重要性 (1)青海湖是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泊,最大的咸水湖,是维系 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的重要水体,是阻挡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的天然屏障,是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宝库。青海湖是我国最早被列入《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拉姆萨尔公约)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保护区,同时又是全国八大鸟类自然保护区和七大国际重要湿地之一。保护青海湖有助于守住青藏高原最大的国际重要湿地,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安全贡献中国力量。 (2)青海湖国家自然保护区周边地区生态环境退化严重。目前数据统计显示青海湖周边长期超载放牧,草地退化日益严重,青海湖的水位受到气候影响而明显下 降,由原来的最大水深 32.8 米下降到现在的 26 米,致使保护区内的鸟岛、沙岛变成半岛,海晏湾也即将成为新的子湖。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地区生态恶化、人为活动的增加和建设开发活动频繁,导致植被退化、湿地萎缩,

青海湖

青海湖自然保护区湿地变化及预测 第二节研究区的自然概况 1.地形地貌 青海湖——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是一个在新构造运动中形成的断陷湖泊;青海湖形成初期,曾是个外流淡水湖,亦在早-中更新世有过河湖共存阶段。尔后,在晚更新世纪初的大构造运动中,湖区东部抬升强烈,于中更新世纪青海湖出口闭塞,不断演变形成今天的地貌。 青海湖及湖周地区地形地貌复杂多样,自西北向东南倾斜,从高山到湖面分别为高山、山前冲击平原、湖积平原等;湖体东西长106km,南北宽63km,周长约360km;湖水最深25m,平均深度17m,水域面积4283.3km2,湖水容量742.9×108m3,湖面海拔3194m;湖体西岸、北岸坡较缓斜,南岸、东岸坡陡峭。湖中有5处岛屿,即三块石、海心山、海西山、沙岛和鸟岛(蛋岛),其中鸟岛和海西山因湖水下降与风沙堆积已变成半岛或湖岸。 2.河流湖泊 青海湖流域及流域地貌以冲积洪积扇平原为主,湖周有大小河流40余条注入,属于内陆封闭水系,大部分河流是间歇河,干流短,雨季流量较大。水系分布明显不对称,西面和西北面河流多,东面和东南面河流少;主要河流有7条,布哈河、乌哈阿兰河、沙柳河、哈里根河、甘子河、倒淌河及黑马河,一年四季长流不断地注入湖体,其流量约占入湖总径流量的90%以上。地下径流除古地层中的裂隙水、层间裂隙水外,主要是第四纪沙砾层中的潜水。湖水的主要补给来源于河水,其次是湖周及湖底泉水,泉水在尕日拉、泉湾和鸟岛区域多发育。流域内湖泊较多,面积大于0.3km2的湖泊有20多个;大于1km2的湖泊有12个,分布于布哈河河塬地区的湖滨地带。此外,还有流域沼泽湿地发育,主要由湖滨沼泽湿地、河源沼泽湿地和冰川湿地三种类型(陈桂琛,1995),其中湖滨沼泽湿地分布于布哈河、沙柳河哈尔盖河、甘子河、倒淌河下游形成的冲击、洪积三角洲和大小泉湾、洱海、尕海、鸟岛等湖滨;流域河源沼泽湿地分布于湖西北部与北部的河源地区,主要是河流的源头区,如阳康区、希格尔曲、夏日哈曲、吉尔孟曲、沙柳河等,这些河源湿地多呈块状与沼泽草甸交错镶嵌,海拔高度一般为3800-4200m;流域冰川湿地分布于布哈河源头的沙果林那穆积木岭。湖滨沼泽和河源沼泽水生、湿生植物丰富,是野生动物的栖息、繁殖区域。 3.气候特点 青海湖盆地属高原半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其特征是海拔较高,寒冷期长,干旱少雨、多风,太阳辐射强烈,日温差大,无霜期短。流域内年平均气温在-1.1-4.0℃之间,极端最高气温在26℃(黑马河);极端最低气温-35.8℃(天峻);气温由东南向西北递减。流域年降水量平均值在291-579mm之间,受湖区和地形影响,降水分布极不均匀,就湖周而言,湖南岸较湖北岸降水多,湖东岸较湖西岸降水量少;降水集中在5-9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85%-89%。 青海湖湖区四季多风,全年多在西风控制下。冬春季风速大,为猛烈的西风和西北风;夏秋季风速小,多为西南风或偏东风,年平均风速为2-4m·s-1。风速由青海湖的东南方向西北方递增,3-4月份的风速最大为13-22m·s-1。巨大的风力,受湖东山体的阻隔,携带的风沙堆积下来,造就了湖北岸高达100m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