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正式版

工程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正式版
工程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正式版

Through the reasonable organization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to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 to achieve the desired goal.

工程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

性正式版

工程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生产计划、生产组织以及生产控制环境中,通过合理组织生产过程,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预期的生产目标和实现管理工作结果的把控。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1.混凝土的腐蚀主要有冻融破坏和化学腐蚀,配置混凝土时加入化学引气剂可以在混凝土体内产生大量的封闭微细气泡,是防止混凝土冻融破坏的最有效手段。

2.钢筋混凝土的种种劣化过程,都需要有水的参与或以水为媒介。为了阻止水分、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和盐、酸等有害物质侵入混凝土内部,最根本的措施就是增加混凝土材料自身的抗侵入性或抗渗性,并增加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以延缓有害物质到达钢筋位置的时间。

3.在水化良好的低水灰比浆体中,毛细孔隙的尺寸在0.01-0.1微米的范围内,而在高水灰比的早期浆体中,毛细孔隙的最大尺寸可超过5微米,孔隙的总体积可占整个浆体的百分之四十以上。尺寸大于0.05微米的毛细孔隙被认为对强度和抗渗性有害。

4.混凝土的抗侵入性或抗渗性主要取决于毛细孔隙的孔径分布和孔隙率等孔结构特征。加入大量矿物掺合料能有效抑制硫酸盐、酸、碱-骨料反应等化学腐蚀,并能显著提高混凝土抗氯盐侵入能力。矿物掺合料与水泥水化产物中的氢氧化钙发生化学作用(火山灰反应)后生成的产物可以进一步改善混凝土的微结构并消耗部

分的不利于混凝土强度和化学稳定性的氢氧化钙。

5.扩撒:流体中的自由分子或离子通过无序运动从高浓度区到低浓度区的净流动,其驱动力是浓度差。

吸收:毛细孔隙表面张力引起的液体传输。

渗透:在压力差的驱动下而产生的流体运动。

1. 混凝土碳化需要有一定的水分,如环境过于干燥,碳化也不会发生。没有足够的水分和气供给,钢筋即使因混凝土碳化而脱钝,也不会发生持续的锈蚀。所以对钢筋而言,最易发生锈蚀的环境条件是干湿交替。所以海洋环境中,氯

离子向混凝土内部扩散的速度较快,但因缺氧,钢筋不易锈蚀。环境温度对锈蚀速度也有重大影响。

2. 外界的水或水溶液在压力驱动下渗透到混凝土内部的情况比较少见,这种现象主要发生在高水头下或水下混凝土的表层出。

我国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现状

1. 相对于房屋建筑而言,对于露天状况下的桥梁耐久性与病害状况要严重得多。

2. 隧道的衬砌机构多用素混凝土构筑,不存在钢筋锈蚀问题。衬砌的渗漏、裂损和腐蚀主要是由于混凝土强度等级过低等设计缺陷,导致钢轨锈蚀、道床

翻浆、电力牵引设备漏电而危害正常运行。

3. 耐久性不足的原因:设计标准过低、施工进度的不适当追求、缺乏正常的检测与维修。

4. 我国规范主要考虑的是荷载作用下结构强度的安全性需要,对于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环境作用引起材料性能劣化的影响,则被置于次要和从属地位。

5. 水泥强度的不断增加靠的是提高水泥中的早强矿物成分和增加水泥的细度,结果导致水泥水化产物的内部微结构和后期强度发展不良,对耐久性带来不利影响,而水泥强度的增加有使低强度等级混凝土的水灰比得益提高,降低了这种

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抗渗性,所以今天的低强度混凝土,其耐久性要比几时年前同样强度的混凝土差得多。

6. 我国规范规定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远小于英美等国,由于混凝土碳化从构件表面向里扩散到钢筋表面的年限大概与保护层厚度的平方成正比,这样按照我国规范设计的主筋开始出现锈蚀的年限,大概短到只要按英美规范的四分之一。

7. 过薄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过低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过高的水灰比,有时又采用过细的钢筋,这些在结构设计上的先天不足,无疑是我国混凝土结构特别是露天结构过早化破损的最主要原

因。

8. 施工养护不良对于大尺寸构件的承载力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因为强度受到损失的主要是表层混凝土,而内部混凝土因始终处于潮湿状态,尚不至于受到明显损害。但养护不良可使表层混凝土抵抗空气渗透的能力成倍降低。

9. 规范规定保护层厚度的施工允许误差一般为5-10mm,对于构件的承载力不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但对耐久性却至关重要,所以从耐久性要求考虑,对于施工图中的保护层厚度名义尺寸,应该额外加上施工负误差。

改善工程结构安全性与耐久性的主要途径

1.合理的结构安全设置水准,应该是结构所承担的风险损失与社会(或业主)所能提供的经济实力之间达到某种平衡的结果。

2.设计基准期只是用来确定可变荷载的出现频率与其作用值以及材料强度参数的取值,而不是考虑环境作用下与材料劣化相联系的耐久性要求。设计使用年限与设计基准期是两种不同的概念,虽然从表面上看,两者的数值往往相同。设计使用年限必须具有一定的保证率或安全度而基准期则不是。

2.技术使用寿命:结构的某种技术性能(如承载力或变形)因材料性能劣化而不再满足要求时的期限。

功能使用寿命:当结构的使用功能发生了变化(如桥梁行车能力增加或建筑物用途改变)因而无法继续使用时的期限。

经济使用寿命:当结构由于经济效益考虑(如继续修理使用还不如差拆除重建时经济)而不再使用时的期限。

3.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或使用寿命:结构竣工后,在设计预定的使用和维修条件下,其安全性和适用性均能满足原定设计要求的期限。

4.结构的可修复性:结构及其构件受到损害后能够经济合理地进行修复的能力,材料的劣化或腐蚀程度愈深,修复的费用和难度就越大,因此劣化程度易设定在较轻的范围内。

5.土建工程的设计使用年限是对主体结构而言的,由于技术条件所限或局部环境特别严酷,结构个别部件的使用年限可能达不到这一要求而需在使用过程中更换。

6.横向裂缝宽度如果不是太大(如不大于0.4mm)对碳化引起的钢筋锈蚀没有大的影响,裂缝宽度大小与钢筋锈蚀发展速率和锈蚀程度之间并无直接联系。沿着钢筋表面发生的顺筋纵向裂缝则完全相反,它使水、氧等参与锈蚀反应的物质长驱直入,极大加速钢筋的锈蚀。而预应力筋在应力腐蚀下的锈蚀素的快,对裂缝宽度的限制也要严格的多。

7.混凝土抗氯离子侵入的能力虽水胶

比降低而提高,可是过低的水胶比(如小于0.36)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开裂,质量控制比较复杂,而混凝土的耐久性更需要施工质量的保证,这就要综合权衡而定。

8.混凝土冻融的外部因素:冻融循环次数、最低温度及冻结期限、混凝土表面接触水体或受雨淋的程度等。

——此位置可填写公司或团队名字——

浅谈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问题

④ XXXXXXX(XX)现代远程教育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浅谈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问题 学习中心:XXXXXX 年级专业:函授XXX 专升本 学生姓名:XXX 学号:XXXXXXXXX 指导教师:X X X职称:副教授 导师单位:威海职业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论文完成时间:2012 年 6 月30 日

XXXXXXX(XX)现代远程教育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发给学员xxx 1.设计(论文)题目:浅谈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问题 2.学生完成设计(论文)期限:2012 年 1 月30 日至2012 年6 月30 日3.设计(论文)课题要求: 1)、重点论述提高我国中小型出口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2)、论文字数不少于6000字。 3)、论文要求结构完整,思路清晰,论据缺凿,论点明确,有说服力。 4)、要从安全角度分析,从各个方面去论述。 5)、针对论文所重点阐述的内容,广泛查阅相关资料,为论文的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提供有力的证据。 4.实验(上机、调研)部分要求内容: 如果条件具备,可深入企业进行实际调研,写出调研报告,为论文写作提供充分的素材 5.文献查阅要求: 广泛查阅与本文相关的文献材料,为论文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通知注意文献材料的真实性。 6.发出日期:2012 年 1 月30 日 7.学员完成日期:2012 年 6 月30 日 指导教师签名: 学生签名:

摘要 混凝土耐久性是指结构在规定的使用年限内,在各种环境条件作用下,不需要额外的费用加固处理而保持其安全性、正常使用和可接受的外观能力。影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因素有很多,本文通过从混凝土的渗透破坏、冻融破坏、侵蚀性介质的腐蚀、碱骨料反应、碳化和钢筋锈蚀六个方面论述了混凝土发生耐久性失效的原因及影响因素,对混凝土耐久性问题进行了研究。最终提出从混凝土材料的选择、结构设计和质量的生产控制三方面进行提高混土耐久性的处理措施。混凝土结构以其整体性好、耐久性好、可塑性强、维修费用少等优点广泛使用,随着混凝土结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大量的混凝土结构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而提前失效,达不到预定的服役年限,混凝土耐久性发生失效现象日趋严重。 关键词:混凝土;耐久性;影响因素;措施

建筑物结构安全性及施工质量检测鉴定方案

广州金融街海珠区石岗路项目 建筑物结构安全性及施工质量检测鉴定方案 广州金融街海珠区石岗路项目部 2017年11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2) 二、工程概况 (4) 三、检测鉴定目的及鉴定范围 (5) 四、检测鉴定技术要求 (6) 五、检测鉴定主要内容 (7) 六、检测质量保障措施 (23) 七、检测安全及文明作业措施 (25)

一、编制依据

03:2007 13其它相关的国家技术标准 二、工程概况 工程名 称 广州金融街海珠区石岗路项目 工程地 址 广州海珠区石岗路 建设单 位 广州融辰置业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 基坑支护设计:广东省地质建设工程勘察院 建筑结构设计:深圳市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勘察单 位 广东省地质建设工程勘察院

本工程位于广州市海珠区西南部珠江北岸,通过石岗路和工业大道与广州市中心连通,北侧为新滘西路,南侧及东侧为规划道,西侧接一片市政绿地,属于轻工厂区用地,现场地形地貌条件较为简单。该项目拟建5栋建筑,主体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下3层、地上39层,建筑高度120m,总用地面积56209㎡,设计总建筑面积为108787㎡。本工程±0.00相当于绝对标高+9.30m,现场地面绝对标高为+7.20m~+7.90m,现场地面相对标高为-1.50m,基坑开挖底相对标高为-12.85~-13.55m,基坑开挖深度为12.05m。项目建筑分类为一类超高层建筑,建筑性质为住宅、沿街商业及配套公建。配套公建托儿所工程结构类型为框架结构,是多层公共建筑,其中一层层高为 3.900m;二层层高为3.900m;三层层高3.650m;±0.00相当于绝对标高+9.15m。 三、检测鉴定目的及鉴定范围 1、检测鉴定目的: 通过对建筑物结构主体进行抽检,并根据检测结果和工程相关设计资料进行结构分析验算,评定建筑物结构安全性及施工质量,为建筑物后续处理提供依据。 2、鉴定范围:

结构安全性与可靠性评价工作细则

1、目的和适用范围 1.1目的 加强对已有建筑物的安全与合理使用,判定该建筑物结构的可靠性,制定本细则。 1.2适用范围 1.2.1 建筑物的安全鉴定(包括危房鉴定及其它应急鉴定)。 1.2.2 建筑物使用功能鉴定。 1.2.3 建筑物改变用途、改变使用条件或改造前的专门鉴定。 2、参考标准 2.1《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44-2004 2.2《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 50068-2001 2.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2.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 2.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 2.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2.7《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 2.8《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2.9《木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5-2003 2.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JGJ 3-2010 2.11《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 50046-2008 2.12《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2002 2.13《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1999 2.14《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J144-2008 2.15《危险房屋鉴定标准》JGJ125-1999(2004年版) 2.16《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JGJ 123-2012 2.17《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 23-2011 2.18《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 03:2007 3、检查分类 根据业主要求和建筑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不同情况,检查分如下几类: 3.1房屋结构安全性能检查; 3.2租赁特许行业检查;

论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

论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 Revised by Hanlin on 10 January 2021

论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摘要: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是土建结构的重要问题,本文从我国结构设计规范的安全设置水准以及调节安全设置的不同见解,提出了提高土建结构安全性的措施。 关键词:土建结构;土木工程;安全性? ? 前言:土建结构的安全性就是指防止破坏倒塌的一种能力,它也是结构工程非常重要的质量标准,而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也是主要由于施工的水平和结构的设计,并且与结构的正确维护、检测有关,这些又与土建工程法规和技术标准合理设置及运用有相当的关联性。 ? 一、我国结构设计规范的安全设置? 1.我国规范自1959年以来均规定楼板承受的活荷载是每平方米150公斤(现已确定在新的规范里将改回到200公斤),而美、英则为240

和250公斤;规范规定的荷载分项系数与材料强度分项系数的大小,前者是计算确定荷载对结构构件的作用时,将荷载标准值加以放大的一个系数,后者是计算确定结构构件固有的承载能力时,将构件材料的强度标准值加以缩小的一个系数。这些用量值表示的系数体现了结构构件在给定标准荷载作用下的安全度,在安全系数设计方法(如我国的公路桥涵结构设计规范)中称为安全系数,体现了安全储备的需要;而在可靠度设计方法(如我国的建筑结构设计规范)中称为分项系数,体现了一定的名义失效概率或可靠指标。安全系数或分项系数越大,表明安全度越高。 2.结构的整体牢固性? 不但结构构件要有很好的承载能力,而且结构物还要有整体的牢固性。结构的整体牢固性主要是指结构出现局部损坏,但不至于导致大范围倒塌的能力,换一种说法讲是结构能适应与其不相称的破坏。结构的整体牢固性主要是依靠结构优良的延性和必要的冗余度,用来预防地震、爆炸、火灾等自然灾害或人为差错导致的巨大灾难,尽量减轻灾害所造成的损失。例如汶川地震造成的巨大伤亡与当地房屋结构缺乏整体牢固性有很大关系。又如,前段日子的上海的楼趴趴,这也是典型的房屋设计牢固性缺失。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浅谈

网络教育学院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浅谈 学习中心: 层次:专科起点本科 专业:土木工程 年级: 学号: 学生: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2013 年11 月14 日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浅谈 内容摘要 混凝土由于其具有经济、耐久、节能等众多优点, 而成为重要的建筑材料, 其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作为目前世界最大宗的人造建筑材料, 其在给人类带来巨大文 明进步的同时 , 也面临由此造成的严峻的资源、能源和环境问题。传统意义上的混 凝土由于自身结构材料和使用环境的特点, 还存在着严重的耐久性问题, 已不能满足混凝土行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 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是实现混凝土 环保化、节约化的积极有效措施。本文综述了耐久性对混凝土的重要意义, 并着重分析了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主要因素。最后介绍了目前世界上提高混凝土的耐久 性的研究结果以及目前国际上对混凝土的耐久性设计要求。 关键词:耐久性;混凝土;影响因素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浅谈 目录 内容摘 要 .................................................. ..................................................... ....................I 引言......................................... ......................................... ......................................... . 1 1 绪论......................................... ......................................... ......................................... . 2 1.1 混凝土耐久性问题的提出................................................... (2) 1.2 混凝土耐久性的概 念 .................................... ........................................ (2) 2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问题的分 析 ........................................... (3) 2.1 混凝土冻融破 坏 .................................... ........................................ (3) 2.1.1 破坏机 理 .......................... ............................. ............................. (3) 2.1.2 影响因 素 .......................... ............................. ............................. (4) 2.2 混凝土渗透破 坏 .................................... ........................................ (4) 2.2.1 破坏原 因 .......................... ............................. ............................. (4) 2.2.2 影响因 素 .......................... ............................. ............................. (5) 2.3 碱骨料反 应 ..................................... ........................................ (5) 2.3.1 破坏原 因 .......................... ............................. ............................. (5) 2.3.2 影响因 素 .......................... ............................. ............................. (6) 2.4 混凝土的碳 化 .................................... ........................................ (6) 2.4.1 破坏原 因 .......................... ............................. ............................. (6) 2.4.2 影响因 素 .......................... ............................. ............................. (7) 2.5 钢筋锈 蚀 ..................................... ........................................ (7) 2.5.1 破坏原 因 .......................... ............................. ............................. (7) 影响因 素 ..........................

建筑工程结构安全性论文

浅论如何提升建筑工程结构安全性 【摘要】建筑工程最重要的质量指标之一就是结构的安全性,所以结构安全性深受建筑工程设计人员和使用者的重视和关注。建筑工程的结构安全性既关系到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同时也与我国基础设施的建设质量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密切,所以怎样提升建筑工程结构安全性就成为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主要对中国当前建筑工程结构安全性存在的问题及有关的解决办法作了一定的研究和探讨。 一、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结构的安全性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当前我国的建筑工程安全性规范设置水准远低于国外发达国家水平 从整体上来看,目前我国建筑结构安全性规范设置水平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于构件承载能力的安全设置水准,我国主要采用的指标是分项系数或者安全系数,这两个系数越大,相对的建筑结构安全性也就越好;二是关于建筑结构的整体牢固性,当前我国用来预防台风、地震等灾害的建筑整体牢固性规范设置还有很多的不足,需要我们进一步的规范和完善;三是关于结构耐久安全性,我国建筑结构安全性规范过于注重对建筑结构强度的要求,却忽略了环境因素对建筑物耐久安全性的要求。 (二)建筑工程设计者和管理者对建筑工程结构安全性的认识不足 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建筑工程事故给建筑工程设计者和管理者敲响了警钟,将建筑工程设计者和管理者的注意力吸引至建筑工程

的结构安全性问题上,然而仅从建筑工程结构安全性本身来看,部分工程设计者和工程项目管理者的系统安全管理观念还没有树立和实施。这样,就非常容易出现由于人为因素所导致的建筑工程结构安全性问题,给建筑的质量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重大威胁。 (三)建筑设计规范还存在一些问题 建筑工程结构安全的有效前提是对建筑工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然而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设计规范还有一些问题和不足。例如,对建筑物应对台风、地震、、滑坡、泥石流等这些不可抗力事件的建筑设计水准要求不高,对于其他的不常见的地质灾害的设计要求更低,甚至没有,这就导致建筑结构在建设初期阶段就埋下了安全隐患;例如,当前我们参考的建筑设计规范很少甚至根本没有考虑建筑结构的正常使用寿命,而只是关注建筑工程在使用期间的结构承载力的极限状态,这样考虑是不够详细和全面。 (四)工程设计与施工单位之间的合作不够紧密 当前我国建筑领域内设计者与施工者关系脱节的现象比较普遍,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缺乏与建筑设计者的交流与沟通,为建筑结构安全性埋下了隐患。由于在施工图的设计过程中设计单位或多或少对部分施工标准或工程细节不熟悉,同时,施工单位在施工的过程中几乎不可能拥有设计过程中产生的计算书,因此在建设过程中,只要是遇到技术难题,以往的解决措施都是由有着丰富经验的技术人员来处理。这种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但是这种方法并不是建立在客观的数据分析和科学的理论依据之上,很可能为

工程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新编版)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工程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新 编版)

工程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新编版)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1.混凝土的腐蚀主要有冻融破坏和化学腐蚀,配置混凝土时加入化学引气剂可以在混凝土体内产生大量的封闭微细气泡,是防止混凝土冻融破坏的最有效手段。 2.钢筋混凝土的种种劣化过程,都需要有水的参与或以水为媒介。为了阻止水分、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和盐、酸等有害物质侵入混凝土内部,最根本的措施就是增加混凝土材料自身的抗侵入性或抗渗性,并增加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以延缓有害物质到达钢筋位置的时间。 3.在水化良好的低水灰比浆体中,毛细孔隙的尺寸在0.01-0.1微米的范围内,而在高水灰比的早期浆体中,毛细孔隙的最大尺寸可超过5微米,孔隙的总体积可占整个浆体的百分之四十以上。尺寸大于0.05微米的毛细孔隙被认为对强度和抗渗性有害。 4.混凝土的抗侵入性或抗渗性主要取决于毛细孔隙的孔径分布和孔隙率等孔结构特征。加入大量矿物掺合料能有效抑制硫酸盐、酸、碱-骨料反应等化学腐蚀,并能显著提高混凝土抗氯盐侵入能力。矿物

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分析

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分 析 Revised by Hanlin on 10 January 2021

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分析结构安全性是结构防止破坏倒塌的能力,是结构工程最重要的质量指标。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主要决定于结构的设计与施工水准,也与结构的正确使用(维护、检测)有关,而这些又与土建工程法规和技术标准(规范、规程、条例等)的合理设置及运用相关联。 一、我国结构设计规范的安全设置水准 对结构工程的设计来说,结构的安全性主要体现在结构构件承载能力的安全性、结构的整体牢固性与结构的耐久性等几个方面。我国建筑物和桥梁等土建结构的设计规范在这些方面的安全设置水准,总体上要比国外同类规范低得多。 1、构件承载能力的安全设置水准 与结构构件安全水准关系最大的二个因素是:1)规范规定结构需要承受多大的荷载(荷载标准值),比如同样是办公楼,我国规范自1959年以来均规定楼板承受的活荷载是每平方米150公斤(现已确定在新的规范里将改回到200公斤),而美、英则为240和250公斤;2)规范规定的荷载分项系数与材料强度分项系数的大小,前者是计算确定荷载对结构构件的作用时,将荷载标准值加以放大的一个系数,后者是计算确定结构构件固有的承载能力时,将构件材料的强度标准值加以缩小的一个系数。 2、结构的整体牢固性

除了结构构件要有足够承载能力外,结构物还要有整体牢固性。结构的整体牢固性是结构出现某处的局部破坏不至于导致大范围连续破坏倒塌的能力,或者说是结构不应出现与其原因不相称的破坏后果。结构的整体牢固性主要依靠结构能有良好的延性和必要的冗余度,用来对付地震、爆炸等灾害荷载或因人为差错导致的灾难后果,可以减轻灾害损失。唐山地震造成的巨大伤亡与当地房屋结构缺乏整体牢固性有很大关系。2001年石家庄发生故意破坏的恶性爆炸事件,一栋住宅楼因土炸药爆炸造成的墙体局部破坏,竟导致整栋楼的连续倒塌,也是房屋设计牢固性不足的表现。 3、结构的耐久安全性 我国土建结构的设计与施工规范,重点放在各种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强度要求,而对环境因素作用(如干湿、冻融等大气侵蚀以及工程周围水、土中有害化学介质侵蚀)下的耐久性要求则相对考虑较少。混凝土结构因钢筋锈蚀或混凝土腐蚀导致的结构安全事故,其严重程度已远过于因结构构件承载力安全水准设置偏低所带来的危害,所以这个问题必须引起格外重视。 二、调整结构安全设置水准的不同见解 我国结构设计规范的安全设置水准较低,与我国建国后长期处于短缺经济和计划体制的历史条件有关。但是,能够对土建结构取用较低的安全水准并基本满足了当时的生产与生活需求,而且业已历经了较长时间的考验,这是国内土建科技人员经过巨大努力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但是,由于安全储备较低,抵御意外作用的能力相对不足。如果适当提高

土建工程结构的耐久性与安全性分析

土建工程结构的耐久性与安全性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迅猛推进,土建工程的数量也随之增加。在土建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同工程质量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所以,要对此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本文首先介绍了土建工程结构耐久性和安全性的现状,重点提出了一些加强工程结构安全性的措施,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土建结构工程;耐久性;安全性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土建工程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也愈加明显,但是在建设的过程中,经常发生一些安全事故,这就表示加强工程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建筑行业的从业人员,应该构建一个合理化的施工管理体系,积极推行一些新技术,或者是新工艺,进一步的创新和发展,为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1 土建结构工程的耐久性 1.1 耐久性问题加剧的原因 由于混凝土的质量检查一般都是以单一化的强度制表为衡量标准,这就导致部分水泥的强度同实际情况不相符合,当水泥细度增加的时候,其中矿物成分的比例也会增加,这就让混凝土的耐久性无法得到相应的保障。同时,工程单位中施工人员不合理的施工也将会导致这一问题,由于要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是需要足够的养护时间的,如果为了赶工期,就加快施工进度,会影响到它的耐久性[1]。 1.2 使用阶段的维护和检修 土建结构工程的耐久性同它的使用时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大部分土建结构都是由混凝土所构成的,但是在严酷环境下,建筑物的使用寿命一般只有二十年左右。在这种情形下,由混凝土所构成的基础工程在二三十年后,就会发生劣质破损,因此,在土建结构工程使用的过程中,要定期对其进行相应的维护、修理和检测。基于现阶段施工管理水平和施工人员的综合素养较差的情况,质量控制和监督工作不到位,已建工程中又存在着诸多的隐患,所以更有必要从法律的角度去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 2 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 2.1 整体的牢固性 土建工程不仅要拥有一定的承载力,还应该具有足够的整体牢固性,结构的牢固性则是指建筑物中某一处出现了问题,但是这个问题不至于导致大范围的倒

论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新版)

( 安全论文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论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新 版) Safety is inseparable from production and efficiency. Only when safety is good can we ensure better production.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at all times.

论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新版) 摘要: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是土建结构的重要问题,本文从我国结构设计规范的安全设置水准以及调节安全设置的不同见解,提出了提高土建结构安全性的措施。 关键词:土建结构;土木工程;安全性 前言:土建结构的安全性就是指防止破坏倒塌的一种能力,它也是结构工程非常重要的质量标准,而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也是主要由于施工的水平和结构的设计,并且与结构的正确维护、检测有关,这些又与土建工程法规和技术标准合理设置及运用有相当的关联性。 一、我国结构设计规范的安全设置 1.我国规范自1959年以来均规定楼板承受的活荷载是每平方米150公斤(现已确定在新的规范里将改回到200公斤),而美、英则

为240和250公斤;规范规定的荷载分项系数与材料强度分项系数的大小,前者是计算确定荷载对结构构件的作用时,将荷载标准值加以放大的一个系数,后者是计算确定结构构件固有的承载能力时,将构件材料的强度标准值加以缩小的一个系数。这些用量值表示的系数体现了结构构件在给定标准荷载作用下的安全度,在安全系数设计方法(如我国的公路桥涵结构设计规范)中称为安全系数,体现了安全储备的需要;而在可靠度设计方法(如我国的建筑结构设计规范)中称为分项系数,体现了一定的名义失效概率或可靠指标。安全系数或分项系数越大,表明安全度越高。 2.结构的整体牢固性 不但结构构件要有很好的承载能力,而且结构物还要有整体的牢固性。结构的整体牢固性主要是指结构出现局部损坏,但不至于导致大范围倒塌的能力,换一种说法讲是结构能适应与其不相称的破坏。结构的整体牢固性主要是依靠结构优良的延性和必要的冗余度,用来预防地震、爆炸、火灾等自然灾害或人为差错导致的巨大灾难,尽量减轻灾害所造成的损失。例如汶川地震造成的巨大伤亡

建筑工程设计中如何提高建筑结构安全性 唐琛

建筑工程设计中如何提高建筑结构安全性唐琛 发表时间:2019-10-25T15:21:22.32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5期作者:唐琛 [导读] 同时建筑的设计者也需要对建筑结构安全性和稳定性有足够的重视,并且通过科学有效的措施来更好的提高房屋建筑的安全性。重庆源道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重庆 400000 摘要:在我国房地产行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很多工程施工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进步,这对于提高房屋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通过对目前我国建筑结构安全设计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来详细说明提高建筑结构安全性的相关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设计结构;安全性 随着建筑设计施工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相比以往也有了很大的改进。近年来,我国的房地产行业发展迅速,然而在建筑结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的设计中依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和不足,这样也直接影响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同时建筑的设计者也需要对建筑结构安全性和稳定性有足够的重视,并且通过科学有效的措施来更好的提高房屋建筑的安全性。 1 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 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是以统计学为前提的一种要素,针对所涉及的有关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按照施工情况和施工单位水平、所在城市经济发展等多项因素,对安全性进行考虑。其实对建筑工程结构进行设计时,一些设计与施工人员多是以自己的工作经验为基准,选择建筑材料并进行实际的施工、设计,这样一来往往会使建筑结构安全性得不到保证,或者是建筑成本偏高。在社会经济发展影响下,建筑结构设计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创新,然而在这其中依然蕴含了一些的不足,加之经济水平的不同,也使得施工水平存在差异,这也就导致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得不到保障。基于此,施工单位需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提升建筑结构质量,接下来便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 2建筑结构安全性设计中所存在的问题 2.1抗震性较弱 虽然近些年来在建筑行业,房屋的抗震性设计在不断地增加,但是就现阶段房屋来讲,其本身的抗震性程度还远远不能够达到其相应的要求。近些年来,每次级数较大地震的发生都会造成房屋不同程度坍塌的现象,从而给社会及个人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建筑的抗震性是—个急需得到改善的问题。现阶段,我国的相关规定对房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性已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是就目前实际状况而言,大多数房屋建筑的是记者以及管理者对建筑的抗震定要求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也并没有对抗震性进行相关的安全性设计,这些都为今后房屋的安全性埋下了极大的隐患。 2.2建筑结构设计缺乏一定合理性 对于建筑工程来讲,建筑结构的设计是保证房屋建筑整体质量的基础,这是因为每一座建筑大体上都是按照事先设计好的结构而进行实际的施工的,因此建筑结构设计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整座建筑的好坏,由此可见建筑结构设计工作的重要性程度。但是在建筑结构实际设计的过程当中,其结构的安全性一直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并影响着整座房屋的安全,总结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点原因:首先,建筑设计与实际的施工或多或少都会有一定的差距,而对于一些经验较少的建筑结构设计者来讲,由于其本身实际经验较为缺乏,势必会造成设计与实际施工不符的现象,那么就会对整座房屋的安全性带来一足程度的不利影响;其次,大多数建筑结构的设计看都刽哿设计的重点放在结构本身的新颖以及美观上,而对建筑的安全性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尤其对于那些安全意识较为薄弱的建筑结构设计者来讲,其建筑结构的安全性问题往往会被忽视,殊不知这在一足程度上也对房屋的整体质量带来了不利的影响;最后,一些建筑结构设计者为了满足施工方节省成本、促进利益最大化的需求,会在实际设计的过程当中过于注重其建造的经济性,却忽略了其本身的安全性,从而会给房屋埋下重大的安全隐患。 2.3过于注重建筑成本 建筑房屋的成本一直是建筑企业重点关注的内容,在房地产开发的过程中,从投招标工作到建筑施工材料的选择也都是建筑成本控制的重要内容,然而过于重视建筑的成本,很多建筑企业都会忽视建筑的质量问题,因此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都会出现一系列的质量问题,这样也直接影响了建筑施工的安全性。同时房屋实际的建造过程当中,由于建筑材料的多样性以及良莠不齐的特点,会使得建筑结构设计者在对房屋进行设计的工程中,在材质的用量以及种类上会面临着多方的选择。那么,就会造成一些建筑结构设计者为了节省房屋建筑的成本、使房屋建造方获得最大的利益进行偷工减料或选择品质较低的材料,从而大大降低了房屋建筑的安全性系数。 3建筑工程设计中提高建筑结构安全性的具体策略 3.1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规定及标准 随着房地产行业的不断发展以及近些年来由于建筑的倒塌给社会和家庭带来的损失,使得建筑的安全性问题越来越被更多的人所重视,而国家也正是意识到了建筑结构安全的重要性程度,因此也在不断地推出相关的标准及规定来保证房屋建筑的安全性系数。而这些规定及标准都是经过相关专家总结并进行深思熟虑之后推出的,因此其本身对房屋安全性的提升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那么,建筑结构设计者要想在对建筑进行实际设计的过程当中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就应该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及标准来进行设计。除此之外,为了不断促进建筑安全性系数的提升,建筑结构设计者也要不断地对增加房屋结构安全性设计等相关方面的知识进行不断地学习,进而不断促进建筑结构的安全性程度。我国对于建筑施工的安全问题虽然有着足够的重视,并且也设置了相应的规范标准,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因此我们也需要加强对房屋质量问题的监控,这样也才能够更好的保证房屋建筑的质量安全。 3.2学会创新、积极应用新型技术 随着人们对房屋要求的不断增加,对建筑结构设计看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由此可见,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房屋结构设计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而建筑结构设计者要想设计出满足大众需求的房屋,就需要在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当中不断地进行创新,利用现今的新型技术来促进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美观性。 3.3促进建筑结构设计看综合素质的提升 对于房屋结构设计来讲,其结构的合理性程度与建筑结构设计者有着直接的关系,这是因为每个建筑结构都是由相应的结构设计者亲

工程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

安全管理编号:LX-FS-A40672 工程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 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工程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 使用说明:本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安全相关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1.混凝土的腐蚀主要有冻融破坏和化学腐蚀,配置混凝土时加入化学引气剂可以在混凝土体内产生大量的封闭微细气泡,是防止混凝土冻融破坏的最有效手段。 2.钢筋混凝土的种种劣化过程,都需要有水的参与或以水为媒介。为了阻止水分、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和盐、酸等有害物质侵入混凝土内部,最根本的措施就是增加混凝土材料自身的抗侵入性或抗渗性,并增加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以延缓有害物质到达钢筋位置的时间。 3.在水化良好的低水灰比浆体中,毛细孔隙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安全隐患分析论文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施工阶段的安全隐患分析【摘要】本文介绍了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存在的主要安全隐患,并对相关方面如塔吊、施工电梯、卸料平台、脚手架、大模板等的安全管理时应注意的方面进行了归纳总结。 【关键词】安全管理塔吊施工电梯卸料平台脚手架大模板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main security risks for the main structure of the construction phase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and relevant aspects such as tower crane, construction elevator, the unloading platform, scaffolding, large templates such as security management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aspects were summarized. key words: safety management; tower crane; construction elevator ; unloading platform; scaffolding ; large size template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和地基基础共同构成建设工程的结构系统,是建设工程结构安全、稳定、可靠的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在整个施工组织过程中占据重要主导地位,主体结构施工阶段现场工作环境复杂,施工人员众多,组织管理难度大,安全影响因素多,因此在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中占据重要地位。本文在查阅大量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笔者多年的现场管理经验,对工程主体结构施工阶段的安全管理重点做了初步分析总结。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论文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探析 摘要:混凝土耐久性是指混凝土在使用条件下,抵抗周围环境中各种因素长期作用而不破坏的能力。本文分析了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影响因素,探讨了提高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措施。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 abstract: the durability of concrete is refers to the concrete in the use of conditions, the resistance of various factors in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without destroying long-term effects of abilit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durability of concrete structure, and probes into th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durability of concrete construction. keywords: concrete; structure; durability 中图分类号:tv3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混凝土耐久性是指混凝土在使用条件下,抵抗周围环境中各种因素长期作用而不破坏的能力。环境对混凝土结构的物理化学作用以及混凝土结构抵御环境作用的能力,是影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因素,对现有混凝土结构进行的耐久性检测与评估十分重要。 曾有调查表明 ,国内大多数工业建筑在使用25一30年后即需大修 ,处于严酷环境下的建筑物的使用寿命仅15 一20年 ,桥梁、港口等基础设施工程尤其严重。许多工程建成后几年就出现钢

浅谈提升建筑工程结构安全性

浅谈提升建筑工程结构安全性 发表时间:2019-10-22T17:11:16.25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1期作者:王晓明 [导读] 摘要:建筑工程结构在我国建筑设计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身份证号:23032119900218XXXX 摘要:建筑工程结构在我国建筑设计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加强建筑工程结构安全性的工作仍任重而道远。为了确保建筑工程结构的运用能够较为可靠适宜,做好安全性以及耐久性方面的相关性能保障工作必不可少,需要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予以高度关注,综合提升其整体结构设计水平。因此,为更好的建设我国现代化建设,现代建筑结构设计中所存在的安全性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本文从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常出现的问题为切入点,研究其问题,为促进建筑更好的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安全性;工程结构 一、建筑工程结构安全性的重要性 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提高,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施工结构安全性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建筑工程结构安全性的施工质量不仅能够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安全,还是建筑工程投资收益的重要体现,良好的施工质量才能确保建筑工程的投资收益。因此,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结构安全性体系极为重要。它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结构安全性的施工质量,也关系到相关居民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这要求相关人员掌握施工结构安全性的质量和安全,确保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建筑工程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二、建筑工程结构安全性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已经加大对于房屋建设的资金投入以期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同时大力鼓励使用绿色环保建筑材料,中国建筑结构安全性质量得到有效提升。但是,目前的施工过程中仍存在许多技术问题。它还对居民的生活和财产构成更大的威胁 三、应对建筑工程结构安全性问题的方法 3.1加强房屋建筑工程管理和监督 相关建筑工程结构安全性责任单位应首先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加强施工规范和建筑行业及建筑工程要求的技术和技能。加强建筑工程和施工人员的控制,之后再针对工程的施工流程进行细分,防止出现不必要的施工事故。建筑工程结构安全性监督单位必须承担监理责任,严格按施工计划要求施工。在发现施工人员进行不恰当不合理的施工行为时要及时进行制止。对于建筑工程结构安全性整体要有严格的控制方案,注重避免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不规范行为,从根本上加强建筑工程结构安全性的质量监督管理,消除豆腐渣项目,确保建筑工程结构安全性用户的安全。 3.2加强对高层建筑防火设计的管理和监督 相关的高层建筑工程负责单位应首先培养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的防火设计理论知识。加强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的消防技术和技能,加强高层建筑的消防设计控制和施工人员及设计人员的控制。然后将高层建筑的防火设计过程细分,以防止不必要的施工事故。而高层建筑工程的防火设计监管单位就要担当起监督者的职责,在进行防火设计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循施工方案的要求,在发现施工人员进行不恰当不合理的施工行为时要及时进行制止。对于高层建筑的消防设计和施工过程,必须制定严格的控制计划,从根本上加强对高层建筑消防设计的质量监督和管理,以此来保障高层建筑项目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 3.3加强建筑工程的材料质量管理 在建筑工程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对施工材料、用品和施工设备进行详细的考察、监督和管理,要对施工材料和设备提前进行质量和效果检验,绝对避免采购劣质、不符合建筑规范的材料和设备而影响建筑工程的安全施工。而对于那些之前从未使用过的材料和设备哟谨慎选择,确保其符合建筑要求后才可以使用。同时要做好材料和设备的使用管理,确保其能够及时被用于建筑工程的施工。 四、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安全性措施 4.1利用科学技术合理设计建筑结构 建筑结构是建筑物是否安全的根基,是建筑的主骨架,随着现代建筑结构设计技术的不断发展,系统化科学化的建筑结构设计理念不断涌现。科学的发展在为实践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的自身影响事物复杂性和建筑结构设计要求的提高,这在无形之中给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了了挑战,由于传统的设计理念和方法不能满足现代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要求,因此如何在保持建筑物安全性能的同时适度的增加建筑物的现代特色是建筑结构设计师们应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此外,还应注重建筑结构的安全设计,确保建筑的美学特征。设计师应该增加自己的专业技能,丰富实践经验,使设计的建筑符合实际情况,提高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同时也要注意设计结构的整体安全。从专业设计施工的角度来看,设计师应持有正确的态度,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4.2增强建筑结构设计的抗震性能 由于我国是一个地震频发国家,所以在对建筑结构进行设计的时候,一定要对其抗震性能进行充分的考虑,不但增强结构设计人员对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认识,从根本上有效控制好结构的抗震性,设计人员应该意识到建筑结构设计工作本身就是一项全面性和系统性的工作,对设计人员专业能力有着比较高的要求,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经验或者是创新思维模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定要认真踏实,精益求精,对结构当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精心设计,同时还应该充分结合以往的传统经验。另外,结构设计人员还应该不断更新理念,对建筑结构抗震性能引起足够的重视,进一步为人们提供一个更加安全舒适的环境。 4.3对建筑材料进行筹集分配并优化利用 建筑工程在实施的过程中,筹集分配与优化利用至关重要,选择材料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施工环境与受力特征等多种因素,可以选择具备保障性和稳定性的材料,与此同时,还要确保正常的性能指标,可以确定建筑材料的长时间使用,确保材料本身的刚性与韧性以及不变性,对建筑材料的经济性与实用性进行保障,同时,还要对建筑结构的建筑外观提出新的要求,具有较完美的特征,进而体现建筑工程的完美价值观与整体价值观,建筑材料在使用中的基本原则是指统筹分配与优化利用,保障物有所值与使用优化效果,符合性能对比与经济对比与整体化的质量要求,结构设计师对于建筑材料的选择显得尤其重要。 结束语 总体来看,建筑结构工程的质量不仅影响着基础设施完善的步伐,还彰显着政府服务水平,是评价政府职能发挥状况的重要标准,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