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光配镜的基本步骤

验光配镜的基本步骤
验光配镜的基本步骤

1、验光配镜得基本步骤

问诊--验光--选择镜架、镜片--前调整--加工--后调整(整形)--校配

2、眼镜手工加工得步骤

加工前得调整--确定镜片加工基准--制作模板--割边--磨边--磨安全角--(抛光)--装配--加工后得调整--检测

3、半【全】自动磨边加工流程(渐进眼镜也就是)

加工前得调整--确定镜片加工基准--制作模板【扫描】--定中心--磨边--磨安全角--(抛光)--装配--加工后得调整--检测

4、半框眼镜加工制作得步骤

加工前得调整--确定镜片加工基准--制作模板--定中心--磨边--磨安全角--(抛光)--开槽--装配--加工后得调整--检测

5、无框眼镜加工制作得步骤

加工前得调整--确定镜片加工基准--制作模板--定中心--磨边--磨安全角--(抛光)--打孔--装配--加工后得调整--检测

1、眼镜加工就是验光配镜过程中得一个重要环节。准确得验光就是基础,完美得验光就是保证

2、校配步骤: 让顾客坐下--让顾客带上眼镜,操作观察配戴情况--调整颞距(外张角)--调整镜架水平(倾斜角)--调整鼻托--调整镜腿脚套弯曲--让顾客试戴,直至满意

3、镜架得测量⑴方框法:就是指在左右镜片最外缘分别作水平与垂直方向得切线,由水平与垂直切线围成方框,用以标注镜架尺寸

“方框”用方框法表示镜架尺寸

“50”代表镜圈尺寸。镜架镜圈所载镜片外切垂直线间得水平距离

“20”代表鼻梁尺寸。镜架镜圈所装载得左右镜片,在鼻侧两垂直外切线间得水平距离“135”代表镜腿尺寸。就是从铰链中心至镜腿末端得扩展长度

“50+20”就是镜架镜圈得几何中心得水平距离/两外切矩形得中心距离。测量FPD可由一侧镜圈得颞侧外缘(或内缘)量至另一镜圈鼻侧得内缘(或外缘)

基准线法,就是指左右镜片外缘得最高点与最低点做水平线,最高点与最低点水平线间得等分线,即过左右镜圈几何中心得连线,为基准线

镜圈尺寸。基准线与镜片鼻侧颞侧交点间水平距离!鼻梁尺寸。基准线与镜圈所装左右镜片鼻侧内缘交点间得水平距离!FPD,左右镜片鼻侧与颞侧间基准线长度得中点。

4、半框模板:在镜架得右撑板上画任意水平线。在水平线上标出瞳距,并作垂线。根据用途确定加工高度后,作水平加工基准线。将撑板扣在坯料光滑面上,裁剪与撑板相同得模板。将撑板上得加工基准线复制到模板上。并画R,箭头只向鼻侧。

无框。左右撑板都画。。。全框先裁剪模板,再画,不画撑板

球镜⑴开启电源

⑵调整目镜视度(调整目镜视度圈,直至使观察者清晰瞧到望远系统之固定分化板为止)

⑶核准零位(转动顶焦度计测量手轮,使镜度指针指向零位,此时移动分划板得像清晰地成像于固定分划板上)

⑷放置镜片(将被测眼镜镜片得前表面朝向测量者,其后表面紧靠顶焦度计得镜片位置支撑圈,使眼镜片放置于顶焦度计得载物台上。先右后左)

⑸固定镜片(打开固定镜片接触圈得导杆按钮,使固定镜片接触圈压紧眼镜镜片)

⑹测量镜度(转动顶焦度计测量手轮,直至使观察者清晰瞧到移动分划板得像。调节工作台得高低及左右移动眼镜镜片,使被测镜片得像(圆形光斑)得中心基本位于固定分划板上得散光轴测量指针得十字中心。即圆形光斑中心基本在固定分划板中央)

⑺按动打印按钮,在镜片上打上印记。印记有三点,中心点为镜片光学中心标记。

⑻读取顶焦度值,即为眼镜镜片得顶焦度

⑼分别记录眼镜左右镜片得顶焦度。

柱镜⑴开启电源

⑵调整目镜视度。调整目镜视度圈,直至使观察者清晰瞧到望远系统之固定分化板为止

⑶核准零位。转动顶焦度计测量手轮,使镜度指针指向零位,此时移动分划板得像清晰地成像于固定分划板上

⑷放置镜片。将被测眼镜镜片得前表面朝向测量者,其后表面紧靠顶焦度计得镜片位置支撑圈,使眼镜片放置于顶焦度计得载物台上。先右后左

⑸转动顶焦度计测量手轮,直至使观察者清晰瞧到由明亮短线组成得筒形光斑。(带散光盘得焦度计,要转动散光盘使其十字线(筒形光斑)得中心基本位于固定分划板上得散光轴测量指针得十字中心。即筒形光斑中心基本在固定分划板中央

⑹按动打印按钮,在镜片上打上印记。印记有三点,中心点为镜片光学中心标记。

⑺固定镜片。打开固定镜片接触圈得导杆按钮,使固定镜片接触圈压紧眼镜镜片

⑻转动顶焦度计测量手轮,使某一方向筒形光斑最清晰,读出顶焦度值为M1,转动散光轴位测量手轮,使散光轴位指示线方向与筒形光斑得平行线平行,所对应得轴位为AX1

⑼转动顶焦度计测量手轮,使另一方向筒形光斑最清晰,读出顶焦度值为M2,转动散光轴位测量手轮,使散光轴位指示线方向与筒形光斑得平行线平行,所对应得轴位为AX2

⑽写出结果:M1 (M2-M1)AX2 / M2 (M1-M2 )AX1

棱镜⑴开启电源

⑵调整目镜视度。调整目镜视度圈,直至使观察者清晰瞧到望远系统之固定分化板为止

⑶核准零位。转动顶焦度计测量手轮,使镜度指针指向零位,此时移动分划板得像清晰地成像于固定分划板上

⑷放置镜片。将被测眼镜镜片得前表面朝向测量者,其后表面紧靠顶焦度计得镜片位置支撑圈,使眼镜片放置于顶焦度计得载物台上。先右后左

⑸转动顶焦度计测量手轮,观察到右片得像(圆或筒)。调节工作台得高低及左右移动眼镜镜片,使被测镜片得像(圆形或筒光斑)得几何中心基本位于固定分划板上得散光轴测量指线得十字中心。

⑹将眼镜在焦度计载物台平移,将散光轴测量指示线置于90度位置,通过焦度计得目镜观察左片得像(圆形或筒形光斑)得中心位于散光轴测量指示线上得上下位置,在散光轴测量指示线上直接读出基底向上或向下得棱镜度

1、镜片镜度:镜片镜度也叫顶焦度:以米为单位测得得镜片近轴顶焦距得倒数。一个镜片含有两个顶焦度,在配装眼镜中特指后顶焦度,即以米为单位测得得镜片近轴后顶焦距得倒数。

2、透镜得有效镜度(等效屈光力)

同一透镜,因镜眼距得不同会产生不同得光学效果;不同镜度得透镜,可能因其镜眼距得不同会产生相同得光学效果。

3、球镜:平行光通过镜片后相交于一点,这样得镜片称为球镜。球镜得各个子午线上得屈光力相同。

4、柱镜:使平行光汇聚于两个相互垂直得焦线上,并含有两个不相等得屈光度得镜片。柱

镜可以瞧成就是由一枚球镜与一枚单散柱镜叠加而成得镜片,称为环曲面透镜。

5、轴向:球柱镜片上,仅含有球镜屈光力得主子午线得方向,或球柱镜片上,散光镜度为零得主子午线得方向。

6、附加度:在解决老花眼瞧近时调节力不足时,在远用镜度基础上所加得正镜度。

7、棱镜度:国标:光线通过镜片上某一点所产生得偏离。棱镜度得表示单位为厘米每米(cm/m),单位名称为棱镜度,以符号“△”表示。

棱镜可以使入射光向基底偏折,在入射光得方向上一米得距离为该棱镜得棱镜度。

8、瞳距:两眼视线正视或平行时两瞳孔中心得距离。(原:眼睛正视视轴与平行时两瞳孔中心得距离。)

9、镜眼距:镜片后顶点与角膜前顶点间得距离。

10、光学中心水平距离:两镜片光学中心在镜圈几何中心连线平行方向上得距离。

11、光学中心水平偏差:光学中心水平距离与瞳距得差值。

12、光学中心垂直互差:两镜片光学中心高度得差值。

13、光学中心高度:光学中心与镜圈几何中心在垂直方向得距离。

有关调整得名词、术语:

1、外张角:镜腿张开至极限位置时与两铰链轴线连接线之间得夹角。一般80o-95o

2、颞距:两镜腿内侧距镜片背面25mm处得距离。

3、倾斜角:镜片平面与垂线得夹角,也称前倾角。一般为8o-15o

4、身腿倾斜角:镜腿与镜片平面得法线得夹角,也称接头角。

左右身腿倾斜角偏差不大于2、5o

5、镜眼距:镜片得后顶点与角膜前顶点间得距离。12mm

6、镜面角:左右镜片平面所夹得角。一般为170o-180o

7、弯点长:镜腿铰链中心到耳上点(耳朵与头连接得最高点)得距离。

8、垂长:耳上点至镜腿尾端得距离。

9、垂俯角:垂长部分得镜腿与镜腿延长线之间得夹角。

10、垂内角:垂长部镜腿内侧与垂直于镜圈得平面(实际就是法线)所成得夹角。

11、鼻托:⑴前脚:正视时,鼻托长轴与垂线得夹角。一般为20o-35o

⑵顶角:侧视时,鼻托长轴与镜圈背平面得夹角。一般为10o-15o

⑶斜角(水平角):俯视时,鼻托平面与镜圈平面法线得夹角。一般为25o-35o

斜角也可理解为就是短轴与镜圈平面法线得夹角。

12、鼻托顶点水平距离:两鼻托顶点之间得水平距离。

13、鼻托与镜面得距离:鼻托顶点到镜片第二面得距离。

14、鼻托高度(鼻托中心高度):鼻托与镜圈几何中心在垂直方向上得相对位置。

用眼镜常用调整工具对金属镜架进行整形得步骤、方法

1、镜面调整:

用平圆钳及鼻梁钳调整使金属架得左右两镜面做到对称,镜面调整在170o-180o范围。

镜面扭曲时,应取下镜片,拧紧镜架螺丝,用框缘调整钳调整镜圈形状,使之左右对称。

2、调整鼻托:

用圆嘴钳调整鼻托支架左右鼻托支撑,使之对称。用托叶钳调整托叶,使左右托叶对称。

3、调整倾斜角、身腿倾斜角

用平圆钳、镜腿钳使镜身与镜腿位置左右一致,并且左右身腿倾斜角偏差小于2、5o。

4、调整外张角:

用平圆钳调整镜腿外张角,使之介于80o-95o之间并左右对称。

5、调整镜腿弯曲:

用手调整镜腿弯曲,使左右镜腿部分长度与弯曲部分长度基本一致,镜腿弯曲度也一致。

一般镜腿弯曲部都有塑料脚套,因此有塑料脚套时,需要用加热器加热使之软化。

6、两镜腿张开平放于桌面上,左右镜圈下方及镜腿后端都接触桌面:

通过调整身腿倾斜角及镜腿弯曲来实现

7、两镜腿张开倒伏于桌面上,左右镜圈脊部及镜腿上端都接触桌面:

通过调整身腿倾斜角来实现

8、调整镜腿平直度:

通过用平圆钳、镜腿钳,调整镜腿平直度,或用手调整镜腿弯曲度使镜腿收拢后放置于桌面上,基本稳定,正视时,左右对称。

塑胶镜架整形:

基本与金属一样。区别在于:塑胶镜架得整形,除了有金属鼻托茎得鼻托需要用工具调整之外,其余大部分都要经加热器加热后用手调整。

无框眼镜得调整方法

由于无框眼镜连接鼻架、镜腿得就是镜片,因此除了弯曲镜腿脚套之外,其余部分一般都应用专用调整工具进行调整。

一般得调整方法都同上述所讲金属镜架得调整方法雷同,只就是在调整身腿倾斜角时使用得工具及其应用方法不同。

调整无框眼镜身腿倾斜角得方法:一只手握无框眼镜调整钳,使其平面部分夹住镜片前表面得螺栓表面,带豁口得部分透过螺栓,夹住螺帽,与此同时,应用手食指向上顶住镜片边缘,另一只手持镜腿钳调整镜身腿倾斜角。

0-0、50 。0、67棱镜度0、75-1、00。3mm 1、25-2、00。2mm 2、25-4、00。3mm 4、25 2mm

满足右眼瞳距得镜片得最小直径=FPD-RPD*2+镜圈最大径

镜片直径-镜圈最大径/2=双眼移心量

FPD=70 镜圈最大径59 镜片直径65 这样当镜片光心位于镜架几何中心时,两边个余量3mm。一般镜圈最大径多处于对角线上(如果就是椭圆镜架,最大径在水平线上),则估算单片水平移心量为1、5mm(3mm)。以此推算最终制作出得眼镜得光学中心水平距离最小只能做到70-3=67(70-6=64)

对于右眼,-5、00D水平偏差2、5(1mm),不符合标准(符合)国标1mm

有关调整得名词、术语:

1、外张角:镜腿张开至极限位置时与两铰链轴线连接线之间得夹角。一般80o-95o

2、颞距:两镜腿内侧距镜片背面25mm处得距离。

3、倾斜角:镜片平面与垂线得夹角,也称前倾角。一般为8o-15o

4、身腿倾斜角:镜腿与镜片平面得法线得夹角,也称接头角。

左右身腿倾斜角偏差不大于2、5o

5、镜眼距:镜片得后顶点与角膜前顶点间得距离。12mm

6、镜面角:左右镜片平面所夹得角。一般为170o-180o

7、弯点长:镜腿铰链中心到耳上点(耳朵与头连接得最高点)得距离。

8、垂长:耳上点至镜腿尾端得距离。

9、垂俯角:垂长部分得镜腿与镜腿延长线之间得夹角。

10、垂内角:垂长部镜腿内侧与垂直于镜圈得平面(实际就是法线)所成得夹角。

11、鼻托:⑴前脚:正视时,鼻托长轴与垂线得夹角。一般为20o-35o

⑵顶角:侧视时,鼻托长轴与镜圈背平面得夹角。一般为10o-15o

⑶斜角(水平角):俯视时,鼻托平面与镜圈平面法线得夹角。一般为25o-35o

斜角也可理解为就是短轴与镜圈平面法线得夹角。

12、鼻托顶点水平距离:两鼻托顶点之间得水平距离。

13、鼻托与镜面得距离:鼻托顶点到镜片第二面得距离。

14、鼻托高度(鼻托中心高度):鼻托与镜圈几何中心在垂直方向上得相对位置。

用眼镜常用调整工具对金属镜架进行整形得步骤、方法

1、镜面调整:

用平圆钳及鼻梁钳调整使金属架得左右两镜面做到对称,镜面调整在170o-180o范围。

镜面扭曲时,应取下镜片,拧紧镜架螺丝,用框缘调整钳调整镜圈形状,使之左右对称。

2、调整鼻托:

用圆嘴钳调整鼻托支架左右鼻托支撑,使之对称。用托叶钳调整托叶,使左右托叶对称。

3、调整倾斜角、身腿倾斜角

用平圆钳、镜腿钳使镜身与镜腿位置左右一致,并且左右身腿倾斜角偏差小于2、5o。

4、调整外张角:

用平圆钳调整镜腿外张角,使之介于80o-95o之间并左右对称。

5、调整镜腿弯曲:

用手调整镜腿弯曲,使左右镜腿部分长度与弯曲部分长度基本一致,镜腿弯曲度也一致。

一般镜腿弯曲部都有塑料脚套,因此有塑料脚套时,需要用加热器加热使之软化。

6、两镜腿张开平放于桌面上,左右镜圈下方及镜腿后端都接触桌面:

通过调整身腿倾斜角及镜腿弯曲来实现

7、两镜腿张开倒伏于桌面上,左右镜圈脊部及镜腿上端都接触桌面:

通过调整身腿倾斜角来实现

8、调整镜腿平直度:

通过用平圆钳、镜腿钳,调整镜腿平直度,或用手调整镜腿弯曲度使镜腿收拢后放置于桌面上,基本稳定,正视时,左右对称。

塑胶镜架整形:

基本与金属一样。区别在于:塑胶镜架得整形,除了有金属鼻托茎得鼻托需要用工具调整之外,其余大部分都要经加热器加热后用手调整。

无框眼镜得调整方法

由于无框眼镜连接鼻架、镜腿得就是镜片,因此除了弯曲镜腿脚套之外,其余部分一般都应用专用调整工具进行调整。

一般得调整方法都同上述所讲金属镜架得调整方法雷同,只就是在调整身腿倾斜角时使用得工具及其应用方法不同。

调整无框眼镜身腿倾斜角得方法:一只手握无框眼镜调整钳,使其平面部分夹住镜片前表面得螺栓表面,带豁口得部分透过螺栓,夹住螺帽,与此同时,应用手食指向上顶住镜片边缘,另一只手持镜腿钳调整镜身腿倾斜角。

插片验光的步骤.doc

客观:电脑,检影 验光 主观:插片 一、雾视眼光法; 雾视验光法是一种缓解被检眼的调节张力的方法。适用于青少年屈光不正患者及远视、远视散光、混合散光的成年患者。 1、操作步骤; ⑴、用客观验光法(检影或电脑验光)测出被检验基本屈光度,并在双眼前加上这一屈光度的镜片。 ⑵、先检查右眼,将左眼加黑片遮盖。 ⑶、在右眼基本屈光度的基础上,加减球镜度数,使右眼达到较佳的视力,此时,大部分的被检眼视力可达0.8以上。然后逐渐加上正镜片,使该眼雾视。每次+0.25D,直至视力下降到0.1---0.2,如是近视眼,也可以每次减少-0.25D直至视力下降到 0.1---0.2为止。此时右眼基本雾视。 ⑷、右眼黑片遮盖,用同样方法将左眼雾视。 ⑸、左、右眼完成单眼雾视后,再作双眼雾视。方法是去除黑片,要求双眼注视才大致看清0.2视标3——10分钟。 ⑹、若在雾视过程中被检眼能逐渐清晰分辨视标

0.2,则可对双眼酌情递增+0.25D或+0.50D镜片,以使双眼始终处于大致看清0.2视标的状态。 二、注意事项 ⑴、雾视过度 ⑵、左右眼轮换雾视,使双眼充分放松消除调节 ⑶、按“先加后换”原则换片 ⑷、散光对雾视效果有影响 三、在验光,结果就是真性屈光不正度数,不雾视的验光结果与其之差为假性屈光不正度数 举例:雾视-1.00DS;不雾视-1.50DS;则处方应为 -1.00DS,假性近视为-0.50DS 第二章节 一、散光表和裂隙片验光法 二、散光表与裂隙片检查散光 1、散光表:主要用于粗略判断散光轴位几镜度。 ⑴、使用条件:应在矫正视力达到小数视力0.5后。才能用散光表检查散光。 ⑵、检查方法:①看散光表,若轴线不均匀,则有散光,其中散光轴与最浓而清晰的线条方向相垂直。例如:浓而清晰线条位于90°方向,则散光轴位为

标准验光流程(新版)[1]

标准验光流程(新版)[1]

验光流程步骤与个人操作要领 一、电脑操作要领:(他觉式) 内容:1、带领客人到电脑前,擦拭干净接触部位后请客人以舒适的姿势坐好. 2、受测者挺胸并将双脚,双手自然平放. 3、下颌与前额自然贴紧仪器,两眼自然放松平视正前方,。 4、调整升降台及颌台高度, 保证受测者舒适坐好后,观察双眼角是否对齐黑线。 话术:先生(小姐)您请坐,将下颌至于下颌托上,前额靠在额带上,保持头摆正,双眼睁开自然放松看前方. 注意:对于度数呈不断变化状态的,要多进行几次,并强调放松看远处的图案.测量完毕,客人询问光度时请介绍为仅供参考,更为全面精确的是下面要进行的综合验光仪的测量. 二、自觉式:(猪肝) (一)问诊: (问诊动作要随时注意穿插于整个流程中) 1、以关心和关爱的态度进行,面对受测者要适时的加入用眼知识. (如营养要平衡、全面,不挑食,应多吃蔬菜和含钙食物;应多注意活动眼球,做眼保健操,在用眼1小时后应休息10分钟;平时应避免直接注视强光,在看电视时应注意保持一定距离;外出时应戴一副太阳镜,减少紫外线损坏等) 2、询问顾客的戴镜史: (1)如没有戴过眼镜则询问视力变化的情况(是最近还是已很久)及对视力的要求。 (2)旧有眼镜的使用状况、旧镜度数及历史(这只眼镜戴多久了) (3)与教室的距离是多少?(坐在前排、中排还是后排?) (4)体检用或平时用? (5)您目前的职业是什么?看远的机会多还是看近的机会多? (6)有否使用眼药水或眼药膏或对眼睛有度数矫正的处理(激光,OK技术)。 (二)测量瞳距(PD)和调整猪肝位置 1、请您放松看着里面的绿色亮点,请保持不眯眼*****,好的,您的瞳距是 62.5mm,这要求镜片光学中心距与您的瞳距严格匹配,才能戴的舒服. 2、验前检查: 1、验配之前需先归零,并擦拭接触部位和观察窗口.. 2、输入PD值.(近远用拉杆到位) 3、调整水平(水平泡调至红圈之中). 4、调整顶点距离(正确的顶点距离为12MM). 5、调整坐椅和升降台高度,让客人舒适看到窗口。 (三)利眼测试:(如有眼镜则戴旧镜检查利眼) 出示单点视标,并告之顾客:前方是一亮点,是用来测试利眼。现在请您跟我做:双手伸出,四指并拢,虎口交叉拇指叠放成一三角形,放置于眼前方,请抬起双臂,保持双眼可通过小三角看到前方亮点,看到后请保持头和手不要动,此时用遮挡板分别遮挡左眼和右眼询问哪只眼可以看到视标,可看到亮点的眼为主导眼。解释:利眼即主导眼,为主要看目标的,而另一只眼主要辅助看背景,好比是左右手有分工. (四)裸眼和旧镜视力测试:现在帮您做裸眼测试:(测试裸眼之最高视力,先左右单眼测,后双眼测。如戴过眼镜应戴旧镜测左右眼视力和双眼视力,并记下来前期优势眼(视力高的眼睛) .对于是裸眼视力低于0.1的可以让客人走动到可以看到0.1视标时使用公式V=0.1 X (χ/5) 注意:测量时要求客人不能眯眼,保持放松看,不要用挡眼板压迫眼球. (五)验光的主要流程:

医学验光配镜的流程

医学验光配镜的流程 眼镜是用来矫正视力的医疗器械,不单是一件普通的商品,它就像药物一样,用的恰当可以起到治疗的作用,用的不恰当就会起副作用。众所周知,验光是配镜的前提,从医学的角度讲,医学验光优于普通验光,医学验光包括测裸眼视力、测原眼镜度数和戴原眼镜的矫正视力、电脑验光、检影验光、综合验光仪验光,最后综合上述检查情况出具适合近视患者的验光处方。 医学验光是一个多程序的诊断过程,是对近视患者眼睛的整体情况进行检查和分析的一个过程,需要配验机构有先进、高精密的综合验光仪,有高级验光师资格证且熟知临床眼科和眼视光学知识的验光师,使近视患者达到戴镜清晰、舒适、美观、保健的目的。而普通验光目的仅是让近视患者看清物体,验光的操作方法和步骤都相对简单。 医学验光流程 1、问诊 验光前,验光师首先对近视患者以往的戴镜情况、戴镜习惯、工作环境、用眼习惯以及之前眼病史进行问诊。 2、医学验光 电脑验光是通过验光设备对近视患者眼睛屈光状态做初步的估计。 主要包括:眼位检查、裂隙灯、眼底镜检查。青岛眼科医院验光配镜中心宫教授强调,这是出具配镜处方的主要参考依据。

1)眼位检查:判断眼睛是否有隐斜视或是斜视。 2)裂隙灯检查:了解眼部的基本情况。 3)眼底检查:了解有无眼底疾病。 3、主视眼检查 每个人在视物的时候主要用左眼或是右眼,我们把主要使用的这只眼叫主导眼。通过综合验光仪检查出的光度能使双眼更加协调、平衡、舒适。 主要检查项目包括:红绿测试、交叉圆柱镜检查、双眼平衡。 4、调节检查 眼睛看不同的距离是需要变化度数才能看的清,这种能力就叫做调节。 5、瞳距测量 每个人的瞳距是不一样的,就算同一个人左右眼的瞳距都不一定相等,只有镜片的光学中心与眼睛的瞳距相匹配,戴镜者才会视物清晰、持久、舒适。 6、开具配镜处方 根据戴镜者眼位、职业、工作环境、生活习惯等因素对配镜处方进行调整,进行插片试戴后,如戴镜者视物清晰、无不良情况即可出具相应的配镜处方。

标准验光流程(新版)

验光流程步骤与个人操作要领 一、电脑操作要领:(他觉式) 内容:1、带领客人到电脑前,擦拭干净接触部位后请客人以舒适的姿势坐好. 2、受测者挺胸并将双脚,双手自然平放. 3、下颌与前额自然贴紧仪器,两眼自然放松平视正前方,。 4、调整升降台及颌台高度, 保证受测者舒适坐好后,观察双眼角是否对齐黑线。 话术:先生(小姐)您请坐,将下颌至于下颌托上,前额靠在额带上,保持头摆正,双眼睁开自然放松看前方. 注意:对于度数呈不断变化状态的,要多进行几次,并强调放松看远处的图案.测量完毕,客人询问光度时请介绍为仅供参考,更为全面精确的是下面要进行的综合验光仪的测量. 二、自觉式:(猪肝) (一)问诊: (问诊动作要随时注意穿插于整个流程中) 1、以关心和关爱的态度进行,面对受测者要适时的加入用眼知识. (如营养要平衡、全面,不挑食,应多吃蔬菜和含钙食物;应多注意活动眼球,做眼保健操,在用眼1小时后应休息10分钟;平时应避免直接注视强光,在看电视时应注意保持一定距离;外出时应戴一副太阳镜,减少紫外线损坏等) 2、询问顾客的戴镜史: (1)如没有戴过眼镜则询问视力变化的情况(是最近还是已很久)及对视力的要求。 (2)旧有眼镜的使用状况、旧镜度数及历史(这只眼镜戴多久了) (3)与教室的距离是多少?(坐在前排、中排还是后排?) (4)体检用或平时用? (5)您目前的职业是什么?看远的机会多还是看近的机会多? (6)有否使用眼药水或眼药膏或对眼睛有度数矫正的处理(激光,OK技术)。 (二)测量瞳距(PD)和调整猪肝位置 1、请您放松看着里面的绿色亮点,请保持不眯眼*****,好的,您的瞳距是 62.5mm,这要求镜片光学中心距与您的瞳距严格匹配,才能戴的舒服. 2、验前检查: 1、验配之前需先归零,并擦拭接触部位和观察窗口.. 2、输入PD值.(近远用拉杆到位) 3、调整水平(水平泡调至红圈之中). 4、调整顶点距离(正确的顶点距离为12MM). 5、调整坐椅和升降台高度,让客人舒适看到窗口。 (三)利眼测试:(如有眼镜则戴旧镜检查利眼) 出示单点视标,并告之顾客:前方是一亮点,是用来测试利眼。现在请您跟我做:双手伸出,四指并拢,虎口交叉拇指叠放成一三角形,放置于眼前方,请抬起双臂,保持双眼可通过小三角看到前方亮点 ,看到后请保持头和手不要动,此时用遮挡板分别遮挡左眼和右眼询问哪只眼可以看到视标,可看到亮点的眼为主导眼。解释:利眼即主导眼,为主要看目标的,而另一只眼主要辅助看背景,好比是左右手有分工. (四)裸眼和旧镜视力测试:现在帮您做裸眼测试:(测试裸眼之最高视力,先左右单眼测,后双眼测。如戴过眼镜应戴旧镜测左右眼视力和双眼视力,并记下来前期优势眼(视力高的眼睛) .对于是裸眼视力低于0.1的可以让客人走动到可以看到0.1视标时使用公式 V=0.1 X (χ/5) 注意:测量时要求客人不能眯眼,保持放松看,不要用挡眼板压迫眼球.

标准验光流程(含视功能)

标准验光流程主体流程动作及方法谈话方式及注意事项标准门市按标准的门市礼仪您好!欢迎光临XXX!礼仪↓1、您好!请这边坐,让我来为您检查,谢谢!2、您有戴过眼镜吗?戴几年了?目前这副眼镜戴多久了?使用这副眼镜的情况如何?目前的眼镜1、以关心和关爱的态度进行,面对受状况如何?测者要适时的加入用眼知识。3、身体状况如何?最近是否有服药的情形?家里 2、询问顾客的戴镜史及现在的状况。有人戴眼镜吗?3、询问配镜目的及职业。4、请问您在哪里高就呢?工作时是看近多还是看问诊4、问诊的要点要记录在处方上。远多呢?请问您是要作远用还是看书用呢?↓5、查旧镜处方5、决定适当的眼镜要以正确的问诊为先决条件。要视情况询问,避免顾客反感。6、咬字清晰,语调柔和,语速适中等等,根据健康视觉服务档案内容进行问诊填写资料1、顾客写的不清楚的地方,在旁边备卡注。1、请您将个

人资料填写清楚,我们会输入电脑以给顾客建2、姓名,职业,年龄,性别,地址,电话便做追踪服务↓尽量让客人写完整档1、将顾客坐椅移至正确位置。 2、仪器消毒 1、请您双眼睁开,向前方看,尽量不要眨眼。 3、高度调整:让顾客以舒适的姿势坐2、您看到的图象可能一会儿清晰一会儿模糊,请好,挺胸并将双脚置于踏板上,下额与不要管它,这是正常的。电脑操作前额自然贴紧,两眼自然平视,双眼角3、告诉顾客此检查的结果只供验光参考,度数可(他觉式) 对齐黑线,根据顾客的高度调整升降能会有误差;不要马上告诉顾客所测的度数。(这↓台。样可以给只用电脑验光的同行一个小打击;不会 4、两眼自然平视,尽量控制眨眼。给顾客造成心理压力) 5、先检查右眼后检查左眼 1、现在我要给您作利眼测试,所谓利眼就是主导1、打出点状视标,让顾客跟我们做:眼,我们人的双眼其中一只是看景物的主体部分,双手虎口交叉成一三角形,放于眼睛前另一只是看景物的背景部分,看

综合验光仪验光流程

综合验光仪验光流程The final revision was on November 23, 2020

综合验光仪验光流程在眼镜行业,多数验光师习惯采用传统的验光法进行验光,即先用电脑验光仪查出顾客的大概屈光度数,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插片,使视力矫正到即可。由于此法操作非常简单,为多数从业者所接受。 但传统验光法不能排除调节因素对验光结果的影响,散光轴向和度数也只能依赖于电脑验光仪的准确性,故对于调节力较强的顾客常会得到错误的矫正结果。要想准确地检查出顾客的屈光不正度需要按照规范的操作流程进行。随着综合验光仪在验光工作中的普遍应用,本文主要就如何使用综合验光仪进行有效规范的验光操作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能为验光师的实践工作提供一定帮助。 1 客观验光 通常在进行一些必要的问诊后,首先进行客观验光,通过客观验光可以迅速知道被检者初步的屈光不正度数,为随后的主观验光奠定良好的基础。目前常用的客观验光法主要包括电脑验光和检影验光。 通过电脑验光或检影验光得出被检者初步的验光结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主观验光。 2 主观验光 因客观验光不能排除调节因素影响,故客观验光结束后还要进行一系列主观验光检查,这样才能准确地查出患者真正的屈光不正度 数。 置入客观验光结果 将电脑或检影验光所得双眼的客观验光结果置入综合验光仪中。 因目前多数电脑验光的结果可能略有偏高,故若使用电脑验光进行客观检查,可将所得验光结果的数值减低球镜再置入。 雾视

因被检者在客观验光过程中可能有调节存在,故为了让其充分放松调节,减少调节因素对验光结果的影响,在客观验光结果的基础上要首先进行雾视检查。 雾视法的原理 雾视法的原理是通过添加适量的正球镜(近视眼也可以减少负球镜)的方法让进入被检眼内光线的焦点会聚在视网膜的近前方,使其处于人工近视状态(如图1所示),达到放松调节的目的。雾视的状态下,患者如果再使用调节,焦点便会更远离视网膜,物像会变得更加模糊,故其不会再使用调节。而若其想看清远处视标,自然会迫使自己放松调节,因只有在放松调节的情况下焦点才会离视网膜更近,使物像变得更清晰。人眼有将物体看清晰的倾向,故在此情况下被检者自然会放松调节使物像更清晰,从而达到雾视的目的。 左右。 注意有散光者::若受测者为轻度散光者,其测试方法与近视者同;:深度散光者(或弱视者),则需注意其无法明确的测至.因此必须提前于或,甚至让受测者看放射线视标.对于年龄小的儿童要事先戴云雾试戴镜半小时,后缓慢验光. 、放射线视标测试: 测试该项时,验光者应先说明测试目的与解释其所呈现的状况. 例:某先生(小姐)您现在是否能看清楚放射状的视标它是用以专门检查您有无散光的,如果这些线条都一样黑、浓度均匀,说明您没有散光;如果这些线条不一样黑、浓度不均匀,说明您有散光。请您比较一

验光步骤

验光步骤 一常规医学验光。 注意点: a度数要足矫b确定阅读距离c记录远用曈距 A完整的验光过程包括三个阶段:初始阶段、精确阶段和终结阶段。 1、第一个阶段(初始阶段),验光师收集有关患者眼部屈光状况的基本资料。根据这些 资料,预测验光的可能结果。具体内容有: ①病史、常规眼部检查、全身一般情况; ②角膜曲率计的检查; ③检影验光或电脑验光; ④镜片测度仪检测。 ⑤检影验光是此阶段的关键。 2、第二个阶段(精确阶段,主觉验光),对起始阶段所获得的预测资料进行检验,该阶 段主要使用综合验光仪,让患者对验光的每一微小变化做出反应,此阶段特别强调患者主观反应的作用,一般称之为主观验光。 3、第三个阶段(终结阶段),包括双眼平衡和试镜架测试。 B 客观验光法 1、电脑验光:又称自动验光仪,它是根据眼球本身的屈光原理及人眼的视觉特性来进行 屈光不正的测定。 2、操作步骤: ①打开电源 ②令被检者头部放在颌托支架上,将外眦部对准黑线。 ③嘱其注视视标,调整使被测者的右眼能在屏幕上看到。 ④观察荧光屏,将虹膜与环行标志对准。若虹膜明显,前后摆动调节操纵杆进行调 焦;若未对准,可转动高度调节环调整高度,调节操纵杆调整左右。 ⑤按下测量按纽,结果将被显示在屏幕上。 ⑥重复上述步骤,检测左眼。 ⑦重复三次,打印显示测量结果。 3、注意事项 (1)被检者头必须放正,少眨眼,眼调节尽量松弛。 (2)每眼测量次数一般不小于三次。 (3)电脑验光仪给出的数据仅供参数,不宜直接用做处方。 (4)在使用前应按使用说明书的要求程序进行操作,因为每个厂家生产的有差异。 (5)保持仪器的清洁、防震,现故障或错误,立刻进行维修。 (6)在测量过程中,显示屏上出现“E”或“ERROR”的字样,说明所显示的测量数据的置信度小于70%,经常由被检眼的不规则散光,白内障或眨眼造成;显示“AAA” 即因被检眼移动眼位或瞳孔过小而无法测定;显示“OOO”或“OUT”则说明被 检眼屈光度超出检测范围。 4、检影验光:检影是一种客观测量眼球屈光状态的方法。我们利用检影镜将眼球内部照 亮,光线从视网膜反射回来,通过检查反射光线的变化可以判断眼球的屈光状态。从被检眼内反射出来的光线可以有以下几种形式: (1)正视眼在无调节的状态下,平行光线进入眼内聚焦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

验光配镜的基本步骤

1、验光配镜得基本步骤 问诊--验光--选择镜架、镜片--前调整--加工--后调整(整形)--校配 2、眼镜手工加工得步骤 加工前得调整--确定镜片加工基准--制作模板--割边--磨边--磨安全角--(抛光)--装配--加工后得调整--检测 3、半【全】自动磨边加工流程(渐进眼镜也就是) 加工前得调整--确定镜片加工基准--制作模板【扫描】--定中心--磨边--磨安全角--(抛光)--装配--加工后得调整--检测 4、半框眼镜加工制作得步骤 加工前得调整--确定镜片加工基准--制作模板--定中心--磨边--磨安全角--(抛光)--开槽--装配--加工后得调整--检测 5、无框眼镜加工制作得步骤 加工前得调整--确定镜片加工基准--制作模板--定中心--磨边--磨安全角--(抛光)--打孔--装配--加工后得调整--检测 1、眼镜加工就是验光配镜过程中得一个重要环节。准确得验光就是基础,完美得验光就是保证 2、校配步骤: 让顾客坐下--让顾客带上眼镜,操作观察配戴情况--调整颞距(外张角)--调整镜架水平(倾斜角)--调整鼻托--调整镜腿脚套弯曲--让顾客试戴,直至满意 3、镜架得测量⑴方框法:就是指在左右镜片最外缘分别作水平与垂直方向得切线,由水平与垂直切线围成方框,用以标注镜架尺寸 “方框”用方框法表示镜架尺寸 “50”代表镜圈尺寸。镜架镜圈所载镜片外切垂直线间得水平距离 “20”代表鼻梁尺寸。镜架镜圈所装载得左右镜片,在鼻侧两垂直外切线间得水平距离“135”代表镜腿尺寸。就是从铰链中心至镜腿末端得扩展长度 “50+20”就是镜架镜圈得几何中心得水平距离/两外切矩形得中心距离。测量FPD可由一侧镜圈得颞侧外缘(或内缘)量至另一镜圈鼻侧得内缘(或外缘) 基准线法,就是指左右镜片外缘得最高点与最低点做水平线,最高点与最低点水平线间得等分线,即过左右镜圈几何中心得连线,为基准线 镜圈尺寸。基准线与镜片鼻侧颞侧交点间水平距离!鼻梁尺寸。基准线与镜圈所装左右镜片鼻侧内缘交点间得水平距离!FPD,左右镜片鼻侧与颞侧间基准线长度得中点。 4、半框模板:在镜架得右撑板上画任意水平线。在水平线上标出瞳距,并作垂线。根据用途确定加工高度后,作水平加工基准线。将撑板扣在坯料光滑面上,裁剪与撑板相同得模板。将撑板上得加工基准线复制到模板上。并画R,箭头只向鼻侧。 无框。左右撑板都画。。。全框先裁剪模板,再画,不画撑板

验光及问诊流程

旧镜视力验光流程教程 验光流程图 1 问诊 2 客观式验光(他觉式验光) 3 主眼的检查 4 旧镜视力的测定 5 瞳距的测定 6 主观式验光(自觉式验光) 7 试戴 8 给出生活处方 问诊(问诊要穿插于验光的整个过程中) ·问诊的重要性:问诊是验光的重要一环,是下处方的重要依据。问诊主要是要了解顾客的生活习惯、戴镜历史、身体状况和年纪、以及特殊要求等。以关心和关爱的态度进行,面对受测者要适时的加入用眼知识:如营养要平衡等(见6.6爱眼日发的通知) ·用眼习惯是指:是否常戴,是否经常远距离用眼还是近距离用眼,以及一个工作环境的情况。 ·戴镜历史是指;旧镜的配戴时间长短,以及对旧镜感觉的好坏。 问诊2 ·身体状况的好坏,特别是一些老年人是否有较重的血糖病,高血压等在下处方时都是要特别考量的。 ?年纪过大或过小时,询问其年龄。 ?对顾客特殊要求的考虑。如:考驾照、体检。 爱眼护眼知识 ?营养以补充VA为主,同时补充VC,VD和VE。可以多吃水果,动物性肝脏,真菌类(如香菇,木耳等),还有绿茶。 ?用眼二小时之后要休息,向远处看或眼睛顺时针转动,以5-8次/分钟为宜。 ?屈光参差者每天闭上(或蒙上)好眼,让差眼单独看30分钟左右。有利于差眼保持光度。客观式验光 ?双手给顾客拉凳子请顾客做稳(老年人要特别注意),请顾客固定好下巴和额头,调整好眼角位置与刻度一致. ?告诉顾客:这是电脑验光,对眼睛没有伤害的,这个只是作为我们验光的一个参考. ?暗示顾客:眼睛睁开自然平视,放松一点,尽量控制眨眼. ?先测右眼再测左眼. 利(主)眼的检查 ?利眼就是主导眼,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起主导作用的那一只眼睛. ?检查的方法(如有戴过眼镜的则戴眼镜检查):请你跟我一起做,双眼注视点视标并保持头部不动,双手四指并拢并手臂伸直,双手慢慢靠拢,虎口成一三角形,此时用遮挡板分别遮挡左眼和右眼,可看到视标眼为主导眼.

医学验光规范流程及说明

康明眼科配镜中心医学验光规范流程

医学验光重要步骤作用和目的说明 1、初步问诊: 2、视力需求的问卷调查: 3、眼部健康检查(裂隙灯·眼底检查·眼压):检查是否有眼科疾病 4、★验光初查(电脑验光·角膜曲率检查):粗略检查顾客屈光度 5、旧眼镜参数的评估 6、主导眼的测定:使戴镜前后视力保持一致平衡 7、★★综合验光仪屈光测定:精细检查顾客眼屈光度数,使顾客眼屈光状态定性及定量更 加准确无误 8、★双眼视功能检查及评估:对顾客的视力发展进行有效的预测 9、★★★视光相关检查(角膜地形图·眼轴测量):区分轴性近视与曲率性近视,对散光的 诊断更加准确 10、★★★散瞳验光:辨别顾客真假性近视最有效的检查方法,特别是孩子及第一次配镜者,关系眼睛近视程度加深问题及长期视力问题。 11、视光诊断与分析: 12、★个性化屈光矫正定制方案:根据每位顾客眼屈光的个体差异制定适合每位 顾客的矫正方案,更有效的控制顾客眼屈光度 数的加深,摆脱眼的亚健康状态,使眼睛看的 更持久更清晰。 本验光配镜流程与商业眼镜店效果的区别: 一、未成年人配镜效果区别: 及时确定孩子真假近视,确定正确的治疗及矫正方法,科学健康配镜或不配镜,及时保护孩子视力! 二、成年人配镜效果区别: 舒适配镜、延长用眼时间,减少眼镜佩戴不合适造成的近视加深、眼疲劳等状况。 三、在这里验光一次,相当于进行了一次眼睛体检: 康明眼科医院是一家眼科专科医院,对各种近视防御、治疗、矫正及各种复杂眼病的诊断治疗专业、深入,在这里验光一次,相当于进行了一次眼睛体检,验光、矫正、配镜、低弱视治疗、飞秒激光摘镜、角膜塑形镜定制、老花镜配镜、白内障、青光眼等眼疾的及时发现,为各年龄段、各种需求顾客提供最佳诊疗组合方案。

电脑验光仪使用流程

电脑验光仪使用流程 1.将电脑验光仪的额托和下颌托进行消毒; 2.嘱病人做到电脑验光仪前、调整座椅高度; 3.嘱病人把下颌放到下颌托上,额头靠紧额托; 4.先检查病人右眼,嘱病人右眼注视视标(并放松); 5.测量光圈对准患者瞳孔中央,电脑验光仪将自动测量病人屈光度,共测量三次取平均值; 6.以相同方法测量左眼; 7.打印测量结果。

非接触电脑眼压测量仪使用流程 1.将非接触电脑眼压测量仪的额托和下颌托进行消毒; 2.嘱病人做到非接触电脑眼压测量仪前、调整座椅高度; 3.嘱病人把下颌放到下颌托上,额头靠紧额托; 4.先检查病人右眼,嘱病人右眼注视视标(并放松); 5.测量光圈对准患者瞳孔中央,非接触电脑眼压测量仪将自动测量病人眼压,共测量三次取平均值; 6.以相同方法测量左眼; 7 .打印测量结果。

眼A超常规操作流程 1.让患者仰卧在检查床上; 2.检查者坐在患者头侧; 3.向被检眼滴入表面麻醉眼药水,嘱被检者闭眼数分钟,用75%酒精消毒超声探头,待探头酒精挥发干燥; 3.让被检者睁开双眼,并注视正上方某一固定目标; 4.检查者一手持探头,从一侧逐渐移近被检眼; 5. 探头接近角膜表面时,垂直轻轻接触角膜表面; 6.检查者另一手可辅助轻轻撑开被检眼眼睑; 7.在同一点上重复测量多次,取平均值; 8.打印测量结果; 9.完成测量后,向被检眼滴入抗生素眼药水。

眼B超常规操作流程 1. 让患者仰卧在检查床上; 2. 检查者坐在患者头侧; 3.超检查前需将超声耦合剂涂于患者眼睑部位; 4.检查时先对眼球及眼眶作纵切面及横切面扫描,发现病变后,可让患者转动眼球,从多个位置和角度进行动态观察,了解病变性质、位置和范围; 5.打印检查结果; 6.完成测量后,擦去患者皮肤上的超声耦合剂。

综合验光仪操作步骤

综合验光仪操作步骤(总3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综合验光仪的验光流程 使用综合验光仪进行验光时,共分为两个主要步骤:仪器的调整、屈光检查,其中屈光检查包括单眼检查、双眼平衡。 1仪器调整 在开启综合验光仪电源后,需进行以下调整: ①调整垂直平衡手轮:使平衡标管(或平衡槽)中的气泡居中。 ②调整光心距:旋动光心距手轮,将使用瞳距尺或瞳距仪测得的瞳距值输入。 ③调整镜眼距:调整使被测眼的角膜前顶点和读窗内的最长线刚好相切,此时镜眼距为13.75mm。如在观察时不够清楚,可在被检者颞侧用笔灯照射观察。 ④集合掣:使集合掣停留在远用检测状态。 ⑤归零:将球镜、柱镜光度归零,柱镜轴位放置90°方向,内置辅镜调整为0或0。 2屈光检查 2.1置入客观度数? 将通过电脑验光仪或检影镜得到的客观检查光度置入综合验光仪。由于综合验光仪中没有正柱镜,故客观检查如得到的是正柱镜,需通过“求和、变号、转轴”转换为负柱镜。 2.2单眼检查? 2.2.1雾视:放松眼睛调节置入客观度数后,检查被测者视力,如视力在0.6以上,则可以开始进行雾视;如未达到,则需使用内置辅镜的PH镜片进行检查是否可提升至0.6以上。在满足雾视条件后,开始单眼雾视。 ①先在右眼加+0.75DS,检查视力,使单眼视力达到0.2清楚,0.3模糊,如未达到,则继续每次追加正球镜0.25D至要求; ②左眼步骤同右眼; ③双眼同时打开,检测视力是否达到0.3清楚,0.4模糊,如未达到,可双眼每次同时追加0.25D至要求; ④双眼达雾视标准后,请被检者在雾视光度情况下充分放松3~10分钟,以达到充分雾视的效果,结束后检查视力,如视力仍为0.3则雾视完成,如视力有提高,则重复③。

试戴架插片的正确方法

试戴架插片的优先顺序 镜片箱配备的镜片数量有限,千变万化的屈光度数需要不同的镜片组合来得以实现。一个屈光度数可以有很多种组合方式,不同的组合方式组合出来的实际屈光度数有一定的差别。主要是因为: 1试戴片一般为玻璃镜片无减反射膜,单片透光率90%左右,多片组合透光率下降的更为明显。 2试戴片直径较小,导致镜片球差增大,多片组合更为明显(球差:由光轴上某物点发出的光束经过透镜系统后,交另一侧光轴于不同位置,使像成为一个分散的光斑。表现为侧视时屈光度数的不准确,易出现眼胀头晕。) 所以试戴镜片的组合应遵循的原则是尽量减少组和镜片的数量。能用单片不用双片,散光一般不采用组和镜片。 既然试戴片可以互相组合,那就牵扯到组和镜片之间的前后顺序问题。一般眼镜的镜眼距为12mm,试戴片与被检眼角膜距离也应尽量接近12mm。多片组合的镜片必然有一些不在12mm这个位置上,由此有效屈光度数会产生改变,改变的情况和试戴片的度数成正比。试戴片度数越高由镜眼距所产生的误差也就越大,所以,较大的屈光度数的镜片应放在距角膜12mm的位置既最小有效屈光度放置在最贴眼的位(最小有效屈光度说的是数值,例如-7.00<-3.00 -2.00<+2.00 散光折半计算)。一般为试戴架的第一个卡槽(最里面那个),假如联合光度没有超过4D第一个槽可用可不用。散光也应遵循这个原则。现有的镜片一般散光都做在后表面,所以散光都是负散。插片

时如果球镜柱镜的实际屈光效果一样(例如-1.00/-2.00*180 )柱镜放置在更贴眼的位置。 例子一 +2.00/-2.00*180 按照最小有效屈光度放于最贴眼的位置来算一个是+2.00 一个-2.00折半也就是-1.00 那么试戴架应该是柱镜-2.00在里面球镜+2.00在外面 例子二 -1.00/-2.50*180 按照最小有效屈光度放于最贴眼的位置来算散光折半为-1.25 小于-1.00 所以试戴架镜片应该是柱镜-2.50在里面球镜-1.00在外面 例子三 -7.75/-3.75*180 很明显没有-7.75和-3.75这个镜片他们应该是球镜-7.50 -0.25 柱镜-3.50 -0.25 组合而成那么按照最小有效屈光度放于最贴眼的位置来算-7.50小于-3.50 球镜-0.25小于柱镜-0.25(因为散光需要折半才-1.00多)所以试戴架从里到外应该是球镜-7.50柱镜-3.50球镜-0.25柱镜-0.25 例子四 -3.50/-2.00*180 联合光度超过4D 用必须用最里面的槽所以试戴架从里到外应该是球镜-3.50 柱镜-2.00 单散和单光插片尽量以镜眼距12mm为准

68检影验光步骤

常规检影验光步骤 准备: 1、病人摘去眼镜 2、调整病人的坐高,使病人的视线与医生的视线高度相当 3、给病人戴上试镜架并使试镜架的瞳距与病人的瞳距相等,这时,病人正好从试镜架的中心看出 4、告诉病人整个检影验光过程中,两眼始终是睁开的,在整个验光过程中,未被检查眼应该注视远视力表,医生不能挡住病人注视眼的视线,如果挡住了,要求病人及时告诉医生 5、检影验光过程中,医生的两眼始终是睁开,用右眼检查病人右眼,用左眼检查病人的左眼 6、检影验光必须在暗室中进行 检影验光检查步骤 1、要求病人注视0.05或者0.1视标,首先检查病人的右眼 2、确定病人的屈光不正是球面屈光不正还是散光?通过变化检影镜套管的位置,直到病人的眼底反光最强,然后360度转动检影镜光带,观察有无: (1)破裂现象、(2)宽度现象、(3)剪动现象 *如果屈光不正是球面,瞳孔里的眼底反光将与病人外部光带一致,即无破裂现象;如果是散光,一定有破裂现象。 *当检影光带沿360度转动光带时,瞳孔里的眼底反光的光带厚度,在球面屈光不正时,将是不变的;在散光时,将发生厚度变化,即厚度现象。 *在散光眼,当检影镜光带扫描过病人的瞳孔时,只有在检影镜光带与病人眼的两个主要子午线之一一致或者重合时,瞳孔里的眼底反光的光带转动方向才能和病人外部光带转动方向一致;在检影镜光带与病人眼的两个主要子午线之一不一致或者不重合时,瞳孔里的眼底反光光带的转动方向就不能和病人面部的拦截线的转动方向一致,即剪动现象,球面屈光不正不存在剪动现象。 3、如果是球面屈光不正,观察瞳孔里的眼底反光是顺动还是逆动,在试镜架上增加镜片,直到瞳孔里的眼底反光不动,使用哪一类镜片进行中和,决定于病人的屈光不正状态,检影镜套管的位置和观察到的影动方向。 注意:顺动比逆动容易观察和中和,然而,如果出现顺动,病人可能调节,特别是通过增加负镜片得到的顺动;当开始看见为逆动时,可以改变检影镜套管的位置,变逆动为顺动。 4、为了中和散光,首先要确认两个主要子午线,然后分别中和每一条子午线,如果使用综合验光仪,只有负柱镜时,可以一条子午线用球镜中和,另一条子午线用球镜结合柱镜中和;较低度的近视或者较高度的远视子午线首先用球镜中和;在球镜中和的基础上,较高度的近视或者较低度的远视子午线用负柱镜中和,对于新手来说,开始确认哪一条子午线是低度近视比较困难,开始时两个主要子午线可以任选其中一条子午线先予中和,然后检查另一条子午线,必要时进行球柱镜的调整,如果使用平面镜检影,为了加负柱镜中和散光,一条子午线中和以后,另一条子午线应该显示逆动;如果医生开始中和较高度近视子午线,另一条子午线必须显示顺动,那时你可以加较高度的正镜片去中和第二条子午线;这将使第一条子午线变成逆动;现在,你可以对准散光的轴,加负柱镜。 5、当两条子午线都被中和以后,重新检查球镜中和的子午线,必要时调整球镜的度数,重新检查另一条子午线,必要时调整柱镜的度数。 6、当达到中和以后,用检影镜套管的位置分别在平面反光镜和凹面反光镜验证所有的子午线,做出必要的调整。

标准验光步骤

验光流程

第一步问诊、瞳距测量 包括年龄,配镜历史,家族病史,生活工作环境及需求,工作性质,用眼习惯等。问诊后测量瞳距,在测量过程前,要先将瞳距仪调制远用或近用测量状态。测量过程中要保证顾客坐姿端正,同时自己的坐姿也要保持良好。瞳距要测三次,以三次平均值为准。 第二步眼部检查眼外观检查眼部健康状况(用笔灯观察眼睑闭合情况),眼肌功能(用一个目标让顾客固视,观察有无眼球震颤,有无明显眼位不正),角膜曲率半径(角膜散光!隐形做!) 第三步电脑验光和验光前准备电脑验光过程中切记让顾客的坐姿正确,以保证电脑验光的参考意义。(例如:头不要歪斜,不要悬空,双眼平视等。)调整座椅高度以及综合验光仪高度,让顾客在验光过程中一直处于较为舒适的状态。仪器调整,光度归零和水平调整,将顾客的瞳距调整到已测得的宽度,注意集合擎是否调整为远用。用酒精棉签擦拭消毒额托及鈕眼附近(或用镜布擦拭),请顾客通过鈕眼看前方,额头贴靠额托,调整额托距离使镜眼距在12MM左右。 第四步裸眼视力检查 打开鈕眼,让顾客注视前方0.1视标,关闭左眼,测右眼的裸眼视力,然后打开左眼关闭右眼测试左眼的裸眼视力,同时打开双眼测试双眼裸眼视力。如果顾客有戴旧镜,应该在仪器未放下时测试顾客的戴镜视力,以备验光参考 第五步雾视、去雾视

雾视的根本意义在于减少睫状肌和悬韧带的调节能力,保证顾客的远用视力精确,且要双眼同时进行。一般雾视的方案:打出0.1视标(关闭左眼)请顾客看前方0.1视标,如果看清则加正度数直到顾客不能清晰辨明0.1的方向,让顾客努力看(不要眯眼)当顾客再次看清0.1的方向后再加正度数,直到0.1视标不能辨别方向时停止,让顾客在勉强能看到0.1但是不能辨别方向的状态下保持3-5分钟。3-5分钟后去雾视,加负度数使顾客的视力从0.1提高到0.6左右。备注:如果顾客是单纯高散在去雾视的时候直接以电脑的轴向为准预加散光度数直到顾客能看到0.6。如果顾客在我们通常使用的方式去雾视的时候视力不能提高到0.3以上,我们要考虑顾客是否有弱视(可在此时询问顾客的视力情况),以此做出判断 第六步散光盘检查散光盘检查目的为粗测散光轴向与度数,与顾客沟通为:下面您将看到一幅类似于钟表指针的视标,目的是测试一下您是否有散光,请注意观察这些线条里面是否有颜色较深、相对清晰一些的线条,如果有,大致在哪一个方向(像手表一样,大致是几点钟的方向)。根据顾客的提示参考电脑验光数据预置散光轴向和度数(轴向上面与电脑数据的差异一般不超过20度)。对于电脑打出来散光较高的可以预加电脑打印数据的1/3到1/2。若顾客以前有戴高度散光眼镜,可以参考,适当多预置一点。 第七步第一次红绿测试打出红绿视标,告诉顾客:现在我们看一下前面的红绿视标,来调整一下度数,把视力提高一些,请先看右边绿色里面的数字,再看红色背景里面的数字,看是否有一边的数字

医学验光十个步骤

1.视力检查 用视力表检查患者的裸眼视力,已经配戴眼镜的患者还要戴上原来的眼镜检查矫正视力。 2.裂隙灯显微镜检查 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是为了了解患者眼睛前部的基本情况以及泪膜的性状,检查患者是否患有睑内翻、倒睫、结膜炎、角膜炎、干眼症、白内障等眼部疾病。 3.眼压检查 医生用非接触式眼压计检查患者眼压,以筛查青光眼、视网膜脱落或视网膜色素膜炎等眼部疾病。 4.眼底检查 用直接眼底镜或眼底照相机检查眼底,了解玻璃体和视网膜的基本情况,了解患者是否患有玻璃体混浊、视网膜动脉硬化、视神经病变、视网膜炎,是否有高度近视性、糖尿病性、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老年性黄斑病变等。 如果在上述几项检查中发现患者眼部出现异常,医生将进一步作眼科详细检查,进行相应的治疗,然后再考虑配镜。 5.电脑验光和角膜曲率测定 第五步,进行电脑验光和角膜曲率测定。通过这两项检查,可以了解双眼屈光状态的基本情况,测出眼睛的近视、远视屈光度、散光度、散光轴向等屈光度指标,以及角膜两条相交径线的曲率半径、角膜散光值、散光轴向。在必要时,医生要对患者进行散瞳验光。 6.同视机、角膜映光及立体视检查 第六步,根据需要,进行角膜映光、立体视检查或同视机检查。一般情况下,有斜视、弱视问题以及双眼视功能异常的患者,特别是儿童首诊患者,需要作此项检查。 7.验光检查 第七步,验光检查。先测定患者双眼瞳孔距离,然后通过检影和综合验光仪,进一步精确测定双眼屈光度及双眼视功能状态,例如辐辏功能、有无隐斜以及双眼视觉平衡等。如果是老视患者,还要进行调节力的测量,确定老花的度数。 8.色觉检查 第八步,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色觉检查。色觉检查是用色觉检查图检查患者有无色盲、色弱,对色觉异常做定性和半定量分析。 9.试戴眼镜 第九步,试戴眼镜。医生根据患者双眼瞳孔距离,选择相应的试戴镜架;再根据对上述检查结果的分析,选择适当的镜片插在试镜架上,让患者进行30分钟左右的试戴。若视力达到最佳状态,患者没有不适的感觉,就可以此数据作为配镜处方。 10.挑选镜架镜片及检测 最后,是挑选镜架及镜片。由专业人员协助挑选镜架与镜片,既能满足患者对款式设计、材料、价位的愿望,又能符合处方及加工的要求,配制好的眼镜还需用下边的仪器进行检测与核实,从而使患者得到验配合格的眼镜。 验光配镜是一个严谨的医疗化、程序化的过程,而不能仅仅靠电脑验光或插几个镜片,简单查一下视力数分钟即解决问题。一套科学规范的医学验光所需的时间至少是20-30分钟。选择医学验光,是配镜准确的前提。特别是对于青少年而言,电脑验光因为容易“过矫”,很可能会使“假性近视”演变为“真性近视”。18

雾视验光法操作步骤

雾视验光法: 雾视验光法是一种缓解被检眼的调节张力的方法。适用于青少年屈光不正患者及远视、远视散光、混合散光的成年患者。 近雾视法:是用+1.0-+1.5D的凸透镜,在看书写字时配戴,可减少看近的过度调节。 远雾视法:是用+3.0D的凸透镜注视远处,让眼调节充分放松。 1、操作步骤: ⑴、用客观验光法(检影或电脑验光)测出被检验基本屈光度,并在双眼前加上这一屈光度的镜片。 ⑵、先检查右眼,将左眼加黑片遮盖。 ⑶、在右眼基本屈光度的基础上,加减球镜度数,使右眼达到较佳的视力,此时,大部分的被检眼视力可达0.8以上。然后逐渐加上正镜片,使该眼雾视。每次+0.25D,直至视力下降到0.1---0.2,如是近视眼,也可以每次减少-0.25D 直至视力下降到0.1---0.2为止。此时右眼基本雾视。 ⑷、右眼黑片遮盖,用同样方法将左眼雾视。 ⑸、左、右眼完成单眼雾视后,再作双眼雾视。方法是去除黑片,要求双眼注视才大致看清0.2视标3——10分钟。 ⑹、若在雾视过程中被检眼能逐渐清晰分辨视标0.2,则可对双眼酌情递增+0.25D或+0.50D镜片,以使双眼始终处于大致看清0.2视标的状态。 2、注意事项: ⑴、雾视过度 ⑵、左右眼轮换雾视,使双眼充分放松消除调节 ⑶、按“先加后换”原则换片 ⑷、散光对雾视效果有影响 3、在验光,结果就是真性屈光不正度数,不雾视的验光结果与其之差为假性屈光不正度数。 举例:雾视-1.00DS;不雾视-1.50DS;则处方应为-1.00DS,假性近视为-0.50DS 散光表与裂隙片检查散光 1、散光表:主要用于粗略判断散光轴位几镜度。 ⑴、使用条件:应在矫正视力达到小数视力0.5后。才能用散光表检查散光。 ⑵、检查方法:①看散光表,若轴线不均匀,则有散光,其中散光轴与最浓而清晰的线条方向相垂直。例如:浓而清晰线条位于90°方向,则散光轴位为180°②定出散光轴位后,就可以用柱镜片加在被检眼前,使柱镜轴与散光轴在重合,再看散光表直至轴线浓淡均匀为止,则所加柱镜总和为散光度数。 ⑶、注意事项:①散光表只能测规则散光②真正清晰位与观察清晰位互补。例如,观察清晰位为15°,则实际清晰位为180-15=165°,故散光轴位应为165-90=75° 2、裂隙片:主要用于检查散光! ⑴、原理:因裂缝宽度为0.5或1mm,相当于针孔限制进入眼的光线,结果使像差减少,焦深增大,从而提高屈光不正眼的视力,并且具有方向性。 ⑵、检查方法:①遮住一眼,在另一眼前加一裂隙片,并注视远视力表。②边转动裂隙片边问被检查者,至最清楚之位置的裂隙方向为散光镜度方向,则轴方向与其垂直,之后加正球镜片使其雾视,然后逐渐加负球镜片使视力提高到1.0为止,记下所加负球镜度(扣除正球镜度后)。例如:裂隙方向为75°清晰,此时负球镜度为-0.50D,则轴为165°。 补充:另一种雾视方法 同样是先右后左,按正常验光步骤将视力矫正至最佳,比如其能达到1.0,红绿视标效果已经等同。然后在眼前直接加+1.00D~+2.00D的正球镜进行雾视,使其视力下降到0.4或0.5(雾视过度反而会引起眼睛放弃观看视标,引不起晶状体的调节机制,所以起不到放松调节的目的,视力下降会很多)然后在0.5视力的基础上进行普通验光,理论上每减+0.25D会提高一行视力,直至视力达到原先的视力标准,比较两个结果。 如:患者初次验光为R:-2.00D 矫正至 1.0或者更好,加+1.50D后视力减退到0.5(此时眼前的实际屈光度为-2.00D+(+1.50D)=-0.50D)然后再按+0.25D的阶段慢慢减下正球镜度(注意要先加后减)同时相应的增加视标标准,询问

综合验光仪综合检查全流程

综合验光仪综合检查全流程 综合验光仪: 内置辅镜: O:加平光镜片的打开状态; O:不加任何镜片的打开状态; OC:关闭状态; R:视网膜检影片,67CM处不需要换算; PH:针孔镜片,查看矫正是否正确,??? P135(P):右眼135°偏振片;检查是功能时配合左眼偏振片一起使用; P45(P):左眼45°偏振片; RL:右眼用红色片;配合左眼绿色片使用; GL:左眼用绿色片; +/-0.50:交叉圆柱镜; RMH:右眼用水平红色马氏杆; RMV:右眼用垂直红色马氏杆; WMH:左眼用水平白色马氏杆;测试旋转隐斜时使用,一般不用; WMV:左眼用垂直白色马氏杆; 6△U:右眼用,基底向上的6个棱镜度; 10△I:左眼用,基底向内的10个棱镜度; 调整部件: 调整垂直平衡手轮至水平中心;

所有手轮归零;散光轴位为90°;调整高度; 调整瞳距; 打开集合掣; 调整额托手轮至镜眼距为12MM;

屈光检查流程: 1.第一步永远都要检查裸眼视力; 2.如戴镜则需要检查佩戴原镜视力; 3.用焦度计检查原镜焦度; 4.用电脑验光仪或检影检查患者客观度数; 5.将客观检查结果置入综合验光仪(电脑验光仪或检影结果),检查客观验光后视力; (此时置入检查结果时,应先置入球镜,再置入柱镜轴位,最后入职柱镜度数); 6.雾视:关闭左眼(将左眼内置辅镜调整到OC的位置上),右眼为打开状态,按置 入客观结果后的视力而决定雾视度数,适量加入,下拨屈光手轮,使其单眼视力逐渐降至0.2模糊可分辨,0.3不可分辨,使眼镜的调节逐渐放松,(雾视也许酌情处理,如出现0.3可分辨,可下拨屈光手轮后,0.3不可分辨,而0.2也不可分辨的情况,按小弟的想法,则不去掉此时的雾视量,目的是为了不影响雾视的连续性); 7.先做右眼雾视后位左眼雾视,操作流程两眼相同; 8.雾视最后一步,进行双眼雾视,将双眼内置辅镜调至O状态上,使双眼视力能达到 0.3模糊可分辨,0.4不可分辨,注视0.3单行视标3-10分钟,此时时间可酌情处理, 在此时间内需与患者沟通,避免患者出现反感,如患者又说0.3视标清晰了,此时应酌情再下拨屈光手轮增加雾视度数,直至患者说0.3模糊可分辨为止,雾视过程结束; 9.雾视后,将左眼关闭(内置辅镜在OC状态上),检查右眼,如有散光,则去掉散 光,此时的散光为客观检查后的散光度数,可记录下来作为参考,上拨屈光手轮,直至远视力为0.6左右即可,酌情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