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儿童成为课程的主人

让儿童成为课程的主人
让儿童成为课程的主人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2716483735.html,

让儿童成为课程的主人

作者:周燕

来源:《江苏教育研究》2015年第34期

摘要:幼儿园课程应把视角转向儿童本身,让儿童成为课程的主人。在课程的内容形态上,要对接儿童的现实生活经验,连接课程内容与儿童经验、教师经验与儿童经验;在组织样态上,要契合儿童的生命成长特性,尊重儿童的认知特征,支持儿童的地域认同;在生长姿态上,要追随儿童的自我建构需要,让儿童有主动建构经验、立体完整成长的可能。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儿童;内容形态;组织样态;生长姿态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5)12A-0042-03

幼儿园课程直接影响儿童在学前阶段所获得的经验及其当时的发展,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处于奠基石的地位。幼儿园课程由谁来主导?很多人认为是教育专家、教师,强调教师在实施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然而,幼儿园课程的核心价值是促进儿童的生命成长,而以成人思维为中心的课程与课程实施,怎能真正促进儿童的生命成长?儿童又怎能真正享受到生命成长的幸福?幼儿园课程,应是儿童与教师互动的过程,教师在观察、引导、支持等过程中,应把视角转向儿童本身,把儿童放在课程的中央,要看到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与规律,要看到儿童的兴趣与需要,让儿童成为课程的主人。

“养植乐”课程,尝试以养植活动(包括种植和养殖活动)为载体,把“儿童成为自己”作为最终的落脚点,让活动的内容形态、组织样态、生长姿态都随儿童而动,让儿童成为“养植乐”课程的真正主人,实现立足于自己的现实生活经验、生命成长特性、自我建构需要去成长。

一、内容形态:对接儿童的现实生活经验

学前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儿童身心的健康和谐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实现儿童自我的统一。因此,在幼儿园的课程活动中,儿童务必要立足于自己的现实去成长。幼儿园课程,其实就是让学龄前儿童获得有益经验的一切活动;而只有与儿童经验衔接起来的课程内容,才能促使儿童在其中获得不断发展的经验。

1.连接课程内容与儿童经验

学龄前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决定了只有以他们自身的直接经验为基础的学习才是有效、有意义的学习,只有与儿童生动的经验相对应的课程内容,才是儿童需要的。

儿童绘画的几个重要阶段

儿童绘画的几个重要阶段 关于儿童绘画教育的正确教育方式,18世纪法国教育家卢梭说过:在教育中要“把孩子看成孩子”,“在他们心灵还没有具备种种能力以前,不应当让他们运用他们的心灵,因为它还处在蒙昧的状态时,你给它一个火炬,它也是看不见的。”我们在辅导孩子绘画中,必须按照儿童绘画的发展阶段进行。如果指导不得法,违背了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用儿童暂时无法理解的知识和难以掌握的技能生硬灌注,强制训练,接受不了便横加斥责,那样会造成儿童对绘画产生厌恶和反感,阻碍他兴趣爱好的发展与提高。 第一阶段:命名期(2——3岁) 这时期,孩子一边画,一边告诉别人自己的创作内容。但他画的是什么,很难看懂。他可能指着一个圈说这是“苹果”、那是“妈妈”、这个是楼房等等,是孩子自己对涂画的注解,自己很欣赏。把自己的动作和想象结合起来,促进了思维的发展。他画不出形状的特征,只是把自己看到的一部分象征性地去命名。人们如不细心观察、询问,就很难理解。当孩子一说这是什么时,大人们也许不能理解。通过这种绘画形式和语言表达,可以加深对儿童心理活动的了解。这个阶段的儿童不是想什么画什么,而是画什么想什么。 第二阶段:罗列期(3——4岁) 在这个绘画阶段,儿童会把画的东西和想的东西逐渐联系起来,画得稍微有些形状。把一个个简单的图案拼凑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故事的画面。比如孩子画块草地。然后草地上有什么呀?草地上有小鸡。小鸡在干嘛呀?小鸡在和另一只小鸡玩耍。在教学方向上,可以依照这样的罗列形式启发他联想,就会使画面越来越丰富。孩子一个时期反复画一样东西,从不像到有点像,这是认识的深化过程。 第三阶段:图式期(4——5岁) 4——5岁的孩子,手部的小肌肉群增长较快,手运动机能的发展和对生活中的物体形象积累的增加,他们开始在画面上慢慢的表现自己所想要的内容。从开始单纯的物的表现发展到事情的表现,他们主观地体会和观察自己周围的世界。他们常用形态符号来表示同一事物。其中夸张了主要部分,忽视或干脆省去了不重要部分。表现动作时,就主观地移动要做动作的那个部分。如为了把刀举过头,就主观地伸展移动胳膊。 这阶段的儿童还没有正确的空间概念,还不能正确地掌握上下、前后、左右和空间,对比例的估计能力更晚。让孩子在纸上表现一定深度的画是有困难的,因此画面上就会出现一种没有远近、没有前后、没有大小的任意排列的平面图,而且他们把一切东西都放在一条表示地平线的基础上,他们画画怕遮掩、重叠,就是从不同角度看到的东西也统统排列在画面上。这种求全、求实的表现法,正是儿童心理的正常反映。这些都说明孩子画的还不是他看见的东西,是他想当然的东西。这时让他画写生画,他看一眼对象就凭自己的印象去画了。因为儿童观察事物的方法和成人不同,他们还缺乏理性地分析和比较能力,只能凭感觉印象画画,对印象深的部分他容易夸大。这正是儿童画的“黄金时期”。孩子的天真童趣注意保护,让它充分表现出来。

《学前儿童游戏教程》读后感

《学前儿童游戏教程》读后感 黛安在《儿童世界》中谈到:儿童在游戏中成长,儿童在游戏中学习,儿童在游戏中成熟。可见,游戏对儿童的重要性,儿童在进入幼儿园后,一周有5天在幼儿度过,每天与老师度过5-8个小时,而游戏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所占比例是最多的,可见教师在儿童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掌握一定的游戏理论知识是很有必要的。《学前儿童游戏教程》是面向一线教师而编写的一本学前教育教材。主要涉及游戏的概念、观点、操作的原则和方法等,解决学习中的"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通过案例解决学习中的"怎么做"的问题。 作为一名新教师,最大的困恼是:组织幼儿游戏时教师的指导策略。本书的第四章明确了游戏中教师的角色、讨论了教师介入游戏的时机与具体方法,并介绍了实践中常见的感觉游戏、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和规则游戏的指导方法,让我受益匪浅。到底教师该不该介入游戏?答案是肯定的,但何时介入?最要紧的是向儿童要答案,一般来说,当幼儿出现以下情况教师应该介入:幼儿遇到困难、挫折,即将放弃游戏时;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产生认知冲突时;游戏出现不安全因素时;幼儿主动寻求帮助时;游戏中出现不利于游戏开展的过激行为时,游戏中出现消极内容时。 关于教师介入的策略主要有参与式介入、材料指引和言语指引。在自

选游戏时,中班的语言角已经多次无人光顾,即使有光顾者也是逗留几分钟便离开了,桌面上的塑料小动物和一些画有故事背景的图板被冷落在一边。这天教师在这里投放了一些橡皮泥,红红来到这里,用橡皮泥造了一座假山,山洞里躲着小动物,加上原来的背景图案,红红津津有味地玩了半天。磊磊则用橡皮泥捏了一只大恐龙,肚子里装了一只小恐龙,说恐龙妈妈要生小恐龙了。结果还引发了一场争论:恐龙宝宝是从蛋里出来的?还是从恐龙妈妈肚子里出来的?这以后,孩子们围绕这个话题谈开了。。。分析以上案例:一块橡皮泥的投放,无需教师更多的语言,就给了儿童一个可拓展的空间。

幼儿美术教育的 几个阶段

一般1岁半左右,宝宝开始对涂鸦产生兴趣。到2岁左右开 始画出一些不太规则的歪歪扭扭的线段,但时常会把线条画出纸外。 2岁半到3岁开始尝试画出圆圈。从线到圆,对宝宝来说, 这是个非常了不起的飞跃性发展,这是他们造型意识的开始。 3岁半或4岁宝宝开始给自己画的线条图案取名字,他们常 会边画边给涂鸦起名,就像同事家宝宝那样。对涂鸦命名显示出 宝宝从以动觉经验为重点向形象思维过渡,认识到了形象与外界 之间存在关系。 4岁到5岁的时候,宝宝开始尝试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想法,宣泄自己的情感,在他的作品中表现出惊人的想象力和出色的表 现力。但由于他们的观察能力、绘画能力有限,表现手法也非常 随意,因此有时候他们所画的图画,成人很难明白。 《儿童绘画有几个发展阶段》 1.乱画期(1岁) 乱画期是幼儿涂鸦阶段,所以也叫涂鸦期。周岁婴儿用他们 能接触到的工具(如铅笔、蜡笔、竹杆、树枝等),不管在什么 地方,都会笨拙地胡乱涂画。在涂抹活动中,他们感到新奇好玩,乐于尝试,开始还没有想画什么的想法,只是孩子好动的本能。 他们看到涂抹的效果会引起兴趣。经过反复涂画,促进了手、眼、

脑机能的发展,不断增加线、形、色的感知积累。一开始涂得乱麻一团,线条没有分别,毫无秩序,进而能反复同一动作,有一定方向,说明视觉上有所控制了。这种控制能力会发展到更复杂的动作——绘出了圆形,虽然很不象样子,但已是一大进步。成人可能对幼儿画的形状难以理解,但从那些线条的动态中感受到幼儿心里的喜悦和惊奇。 2.命名期(2、3岁) 这时期,孩子一边画,一边呀呀说着什么。但他画的是什么,人们根本看不出。他说这是“苹果”、那是“妈妈”等等,是孩子自己对涂画的注解,自己很欣赏。把自己的动作和想象结合起来,促进了思维的发展。他还不能抓住物体的整个形状的特征,只是把自己看到的一部分象征性地去命名。人们如不细心观察、询问,就很难理解。当孩子一说这是什么时,大人们也许会捧腹大笑。这就加深了对儿童心理活动的了解。这个阶段的儿童不是想什么画什么,而是画什么想什么。 3.罗列期(3、4岁) 在涂鸦阶段,儿童只要能把画的东西和想的东西逐渐联系起来,画得稍微有些形状,就感到很大满足。把表示脑袋的圆圈和表示手脚的长线拼凑起来,就感到这是一个活人,大圈套小圈就是一个猫,这只能说是一个一个物的罗列,相互没有联系。这里画个太阳,旁边画个猫,又可能画个车,或画个小虫子。因

学前儿童游戏教程综合练习试题

《幼儿园游戏活动指导》综合练习试题 一、填空题 1.儿童游戏的特点是:快乐的、自愿的、充满幻想的、与生活密不可分的、有序的。 2.幼儿游戏的结构要素包括游戏主题、游戏规则、游戏角色、游戏情节。 3.我国根据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将游戏分为(创造性游戏)和(规则性游戏)。其中创造性游戏包括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 4.幼儿园活动室内常设的游戏活动区域有(角色游戏区)、(建构游戏区)、表演游戏区、益智活动区等。 5.室内游戏环境规划的内容包括:空间利用、活动区划分、墙面及顶面规划、走廊空间及地面的规划。6.在游戏时间安排上,小班、中班前期应该多(安排象征游戏),适当增加简单的(规则游戏),中班后期、大班可增加结构游戏、规则游戏的时间。 7.成型玩具对(0-3 )岁的幼儿来说可以引起游戏的兴趣,未成型的玩具对( 3 )岁以上幼儿更具吸引力。 8.影响儿童游戏的因素包括物理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和个体因素。 9.角色游戏的象征性体现在(情景转换)、(以人代人)、(以物代物)三方面。 10.表演游戏的种类包括幼儿表演、(桌面表演)、木偶表演、(影子戏)。 11、表演游戏的特点:表演性、游戏性、创造性 12、表演游戏的(表演性)特点是表演游戏区别于其它类型游戏的根本特征。 13、表演游戏的环境创设包括:舞台、布景;道具、服饰(象征性的)与角色 14.结构游戏的基本技能包括插接、镶嵌,排列、堆积,黏合,穿、编,(螺旋)的技能。 15.结构游戏的组织与指导模式包括(模拟构造)、命题构造、(自由构造)三种。 16.(象征性游戏)是2~7岁幼儿的典型游戏。 17. 4~5岁儿童对象征游戏的兴趣表现在以下内容:主题角色游戏、主题构建游戏、看图搭建游戏、主题表演游戏。 18.规则游戏的特点有(目的性和教育性)、规则性、竞争性和(由成人编制和指导)。 19.游戏是儿童的基本活动,游戏对促进儿童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20.规则游戏的编制要求有(明确的教育目的)、游戏要有(趣味性)、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21.儿童主观因素对游戏的影响有:年龄特点、个别差异、性别差异、健康和情绪。 22.游戏观察的主要内容包括游戏主题、材料、行为习惯等方面。 23.小班游戏观察的重点在(幼儿使用游戏材料方面的情况)。24.中班游戏观察的重点在(幼儿之间的冲突)。 25.大班游戏观察的重点在于(幼儿如何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创新游戏)。 26.游戏观察计划的制定涉及(对象的选择)、(内容的确定)、(标准的选定)和(记录方式的设计与选用)等多方面的工作。 27.(游戏评价)是幼教工作者依据一定的标准,运用科学的程序和方法,对与幼儿游戏相关的条件、目标、过程和效果进行客观描述并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28、儿童的游戏是一种外部可观察的行为,通过对儿童的表情、动作、角色扮演、言语和所使用的材料的观察,我们可以判断儿童是否在游戏。 29、表演游戏是一种重“游戏性”的戏剧表演,引导的过程中重要的是保持“好玩”和“无观众”状态,同时要注意几个必须环节;了解文艺作品―――提供表演的条件―――创设表演机会。 二、名词解释 1.规则游戏:是两个以上的游戏者,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的一种游戏,是儿童游戏的高级发展阶段。2.游戏观察:是教育工作者在自然、真实的游戏情境中对幼儿的行为表现进行感知、记录、分析的过程。 2.创造性游戏:是幼儿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 游戏是幼儿依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知识能力,创造性地进行的。 3.游戏环境: 是指儿童游戏活动所提供的条件,包括物质环境、心理环境等。 4.角色游戏是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以模仿和想象,借助真实或替代的材料,通过扮演角色,用语言、动作、表情等,创造性地再现周围社会生活的游戏。 5.结构游戏:是指运用各种结构玩具或结构材料进行构造活动的游戏。 6.表演游戏:是指通过扮演文艺作品中的角色,再现文艺作品内容的游戏。 7、智力游戏:根据智育任务设计的,以智力活动为基础的一种规则类游戏。 8、体育游戏—也叫活动性游戏或运动游戏,是根据幼儿的体育任务设计的,由动作、角色、情节和游戏规则组成,是幼儿体育活动的一种形式。 9、音乐游戏—是幼儿在音乐伴奏或歌曲伴唱下,为实现一定的音乐教育目标按一定规定进行的游戏。 三、简答题 1.教师投放游戏材料时应考虑的要求有哪些 答:第一,有目的、有计划地投入游戏材料; 第二,投入游戏材料时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 第三,灵活投入游戏材料;第四,充分发挥游戏材料的作用。

儿童绘画的几个阶段9页word文档

儿童绘画的几个阶段 推荐家长:儿童绘画的几个阶段 很多家长朋友都会急切的问及关于孩子是不是该升班了,可以去画什么,必须去画什么了,我们孩子的"儿童画"学完了,可以让孩子画素描,色彩了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首先我很理解家长对于孩子的关心和期望,但请问家长朋友你自己清楚或是了解过少儿绘画吗?为什么把儿童画的画可以称谓"儿童画",为什么要急着把孩子送入更高年龄段的绘画课程,是孩子的需要,还是家长您自己的需要?还是跟风别的家长? 在此友情提示正在从事或即将从事少儿美术教育的教师朋友,光有一腔热情根本不够,请先武装好对于少儿绘画的理解及自身的绘画素质,商业价值固然重要,但也请别忘了少儿绘画的艺术价值。别披上了少儿绘画教师的外衣,就可以信口开河,糊弄"天真"的家长和调皮、固执、可爱的孩子们。画画不像做数学题一样有标准答案,少儿的绘画需要时间的累积和自身的努力,逐步提高孩子自身的绘画审美能力和素养。在辅导孩子绘画中,要按照儿童绘画的发展阶段进行。如果指导不得法,违背了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用儿童暂时无法理解的知识和难以掌握的技能生硬灌注,强制训练,接受不了便横加斥责,那样会造成儿童对绘画产生厌恶和反感,阻碍他兴趣爱好的发展与提高 少儿绘画教育任重道远,需要孩子、家长、教师三方共同的付出和努力。以下是关于少儿绘画的几个典型的阶段,供大家参考,希望家长朋友们根据你孩子的年龄和自身的认知能"对号入座","切勿乱座"。 1.涂鸦期(1岁) 乱画是幼儿阶段的典型特征涂,所以也叫涂鸦期。周岁婴儿用他们能接触到的工具(如铅笔、蜡笔、竹杆、树枝等),不管在什么地方,都会笨拙地胡乱涂画。在涂抹活动中,他们感到新奇好玩,乐于尝试,开始还没有想画什么的想法,只是孩子好动的本能。他们看到涂抹的效果会引起兴趣。经过反复涂画,促进了手、眼、脑机能的发展,不断增加线、形、色的感知积累。一开始涂得乱麻一团,线条没有分别,毫无秩序,进而能反复同一动作,有一定方向,说明视觉上有所控制了。这种控制能力会发展到更复杂的动作--绘出了圆形,虽然很不象样子,但已是一大进步。成人可能对幼儿画的形状难以理解,但从那些线条的动态中感受到幼儿心里的喜悦和惊奇。

学前儿童游戏教程综合练习试题

2. 幼儿游戏的结构要素包括游戏主题、游戏规则、游戏角色、游戏情节。 中班后期、大班可增加结构游戏、规则游戏的时间。 &影响儿童游戏的因素包括物理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和个体因素。 10.表演游戏的种类包括幼儿表演、 (桌面表演)、木偶表演、(影子戏 ) 15?结构游戏的组织与指导模式包括( 模拟构造、、命题构造、(自由构造、三种。 、填空题 《幼儿园游戏活动指导》综合练习试题 24.中班游戏观察的重点在( 幼儿之间的冲突 25.大班游戏观察的重点在于( 幼儿如何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创新游戏 1儿童游戏的特点是:快乐的、自愿的、充满幻想的、与生活密不可分的、有序的。 26.游戏观察计划的制定涉及( 对象的选择 、、(内容的确定 、、(标准的选定)和(记录方 式的设计与选用 )等多方面的工作。 3.我国根据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将游戏分为( 创造性游戏 )和(规则性游戏 )。其中创造 27.(游戏评价 )是幼教工作者依据一定的标准,运用科学的程序和方法,对与幼儿游戏相关的条 性游戏包括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 件、目标、过程和效果进行客观描述并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4.幼儿园活动室内常设的游戏活动区域有( 角色游戏区 、、( 建构游戏区 )、表演游戏区、益智活 28、儿童的游戏是一种外部可观察的行为,通过对儿童的表情、动作、角色扮演、言语和所使用的材 动区等。 料的观察,我们可以判断儿童是否在游戏。 5.室内游戏环境规划的内容包括:空间利用、 活动区划分、墙面及顶面规划、走廊空间及地面的规划。 29、表演游戏是一种重 游戏性”的戏剧表演,引导的过程中重要的是保持 好玩”和 无观众”状态,同时 6.在游戏时间安排上, 小班、中班前期应该多(安排象征游戏 ),适当增加简单的(规则游戏 ), 要注意几个必须环节;了解文艺作品 提供表演的条件 创设表演机会。 二、名词解释 7.成型玩具对(0-3 )岁的幼儿来说可以引起游戏的兴趣,未成型的玩具对( 3 )岁以上幼儿更 1.规则游戏:是两个以上的游戏者,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的一种游戏,是儿童游戏的高级发展阶段。 具吸引力。 2.游戏观察 :是教育工作者在自然、真实的游戏情境中对幼儿的行为表现进行感知、记录、分析的 过程。 9.角色游戏的象征性体现在 (情景转换、、(以人代人、、(以物代物、三方面。 2.创造性游戏: 是幼儿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 ,游戏是幼儿依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知识能力 ,创造性 地进行的。 11、表演游戏的特点:表演性、游戏性、创造性 3.游戏环境: 是指儿童游戏活动所提供的条件,包括物质环境、心理环境等。 12、表演游戏的(表演性)特点是表演游戏区别于其它类型游戏的根本特征。 4.角色游戏是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以模仿和想象,借助真实或替代的材料,通过扮演角色,用语言、 13、表演游戏的环境创设包括:舞台、布景;道具、服饰(象征性的)与角色 动作、表情等,创造性地再现周围社会生活的游戏。 14.结构游戏的基本技能包括插接 镶嵌,排列、堆积,黏合,穿、编 (螺旋)的技能。 5.结构游戏:是指运用各种结构玩具或结构材料进行构造活动的游戏。 6.表演游戏:是指通过扮演文艺作品中的角色,再现文艺作品内容的游戏。 16.(象征性游戏 )是 2~7岁幼儿的典型游戏。 7、智力游戏:根据智育任务设计的,以智力活动为基础的一种规则类游戏。 17. 4~5岁儿童对象征游戏的兴趣表现在以下内容:主题角色游戏、主题构建游戏、看图搭建游戏、 &体育游戏一也叫活动性游戏或运动游戏,是根据幼儿的体育任务设计的,由动作、角色、情节和游 主题表演游戏。 戏规则组成,是幼儿体育活动的一种形式。 18. 规则游戏的特点有( 目的性和教育性 ) 规则性、竞争性和( 由成人编 制和指导) 9、 音乐游戏一是幼儿在音乐伴奏或歌曲伴唱下,为实现一定的音乐教育目标按一定规定进行的游戏。 19.游戏是儿童的基本活动,游戏对促进儿童 牛长发育 具有重要作用。 三、简答题 20.规则游戏的编制要求有(—明确的教育目的 ______________ 、游戏要有( 趣味性 、、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 。 1 .教师投放游戏材料时应考虑的要求有哪些 21.儿童主观因素对游戏的影响有:年龄特点、个别差异、性别差异、健康和情绪 答:第一,有目的、有计划地投入游戏材料; 22.游戏观察的主要内容包括游戏主题、材料、行为习惯等方面。 第二,投入游戏材料时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 23. 小班游戏观察的重点在(一幼儿使用游戏材料方面的情况 第三,灵活投入游戏材料;第四,充分发挥游戏材料的作用。

《学前儿童游戏教程》作业

《学前儿童游戏教程》作业一 一、简答题 1、儿童游戏的特点是什么?请举例阐述。 2、影响儿童游戏的因素有哪些?这给我们实践工作带来哪些启示? 3、儿童游戏的分类方法有哪些? 4、象征性游戏为什么是学前儿童阶段的典型游戏? 二、论述题 1、儿童游戏种类有哪些?试加以论述。 2、如何理解游戏在幼儿园中的地位?

一、简答题 任选一种游戏分类方法,每一类列举3个儿童喜欢的游戏。 二、思考与分析 试用20—30分钟时间来观察两组不同年龄(如3岁与5岁)、不同性别的儿童在进行同类游戏时的表现,并用课本所学到的理论对你所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

一、简答题 1、简述游戏与发展儿童解决问题能力的关系。 2、结合实际,谈谈游戏在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中的作用。 3、举例说明游戏有利于儿童形成良好的情绪情感。 二、实践活动 某幼儿园对“幼儿园一日活动计划”中有很多游戏活动存在种种疑惑,因此幼儿园准备开一个家长会,请你为幼儿园确定一个家长会主题,写出名称,并拟一份家长会讲话稿。要注意深入浅出,清晰而生动形象。

《学前儿童游戏教程》作业四 一、简答题 1、如何规划幼儿园室内游戏环境? 2、举例说明幼儿园室外游戏环境规划中应遵循的原则。 3、组织儿童进行户外游戏时要注意哪些安全问题。 二、论述题 1、平平坐在幼儿园区角的地上,拿着一辆小汽车,在地上推来推去,口中喃喃自语。你认为平平在这一游戏中,获得了哪些体验,有助于哪些方面的发展? 2、体育游戏能够促进幼儿骨骼肌肉运动,有利于身体生长发育。那么,对体能较差的幼儿,是否可以通过提高动作的难度和运动的负荷来加速其身体生长发育呢?

少儿美术地年龄阶段特征

儿童美术的年龄阶段特征 太阳山艺术教育整理 孩子的美术活动,划分为这样几个重要的阶段: 一、涂鸦期,也叫抽象象征期,在1—3 岁。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随着各项能力如行走和语言能力的发展,孩子已经能够自主地拿起我们所给的绘画工 具来涂抹,画面是完全抽象的,在他们眼中,这似乎是和其他游戏不同的一个新“游戏” 。而在我们的眼里,涂鸦中线条色彩的不确定性和任意性却反映了多种层面的问题,而且这些被反映出的问题在不同孩子的身上有着不同程度的体现。家长们可以回忆一下自己的孩子是怎样的情形:第一,孩子首先对这种被他自己看作是游戏的东西充满了好奇,那些纷乱的线条和色彩都是在探求游戏 的各种可能性和各种结果的过程,这应该是涂鸦的第一步。 这一步的开始时间越早越好,不能受常规界定(传统的涂鸦期界定是2-3 岁)的限制,可以从孩子有基 本的抓握能力就开始,有的小孩在8 个多月时就抓着纸团,蘸着颜料开始了涂鸦,而多数孩子在 1 岁以后会对握着笔“乱画”充满了兴趣和好奇,如果给他各种颜色,还是能从颜料管里挤出的那种,他们会更加兴奋,发明很多奇妙的“玩法” ,会把颜料全部挤到水里,搅来搅去,极限时,笔就变成了手和脚,纸变成了地面或墙面,纸上都是小脚印,这时的线条也在他们的能力范围内变换着运行的轨迹,其实,他们想知道,这个东 西道底会是什么样子,象小汽车那样还能跑到哪去呢,小脑袋在想,在纸上是这样的,地上呢,身上呢,墙上呢,当孩子弄得哪哪儿都是颜 料的时候,我们应该高兴,他是在进行着真正的探索,其中潜在的对绘画材料在触觉、知觉和视觉上的认识已经在悄悄地获得和积累了,还 都是自己来亲身感受的,这个过程是多么的宝贵和重要,我们可称之为不可或缺的“亲密接触” 。 在这一步里,如果能听见妈妈在大叫或是心里在喊:“哇!啊!天哪!”也许是孩子把颜料水全都泼到了纸上;也许是她在往胳臂上画;也许已经在地毯上画 ,, 但一定是孩子在酣畅地游戏状态中正以自己的方式,而不是大人的方式全身心地接触着体会着绘画的“玩具”所带给他的无穷无尽 的快乐! 第二,涂鸦还是孩子在不断证实自己力量成长变化的一个过程。我们看到许多孩子用单色的硬笔或油画棒在画线条时,常常会把纸捅破, 用毛笔和颜料时也常有这样的情况,每个孩子的力量虽然不同,但他们都是在用自己最大的力量去“画”一根线,或他们发现自己用了力, 线就清晰时,就会再次去用力,当看到线 因为自己用了力气而变得越来越多,甚至密密的要成一堆时,心里是快乐的,他以此证实了自己的力量所在,这也体现出孩子的生理和生命成长 过程中的内在需求。所以,此时建议家长给孩子大的纸、厚的纸,让他在

上半年课程考试大作业学前儿童游戏论4#精选.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2014年上半年课程考试大作业 考试科目:《学前儿童游戏论》 一、大作业题目(内容): 1、场依存性个体主要有哪些行为特征?(5分) ●答:依赖于周围的感知场景。 ●倾向于对环境作出整体的把握,易受当时场景的影响。 ●相信权威。 ●把周围人的脸部表情作为一种信息来源。 ●对人有兴趣。 ●与相互交往的人有密切关系。 ●对他人很敏感,并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社会性技能。 ●相互与人打交道的职业。 2、我国游戏与课程融合有哪几种形式?(5分) ●答:分离型——游戏和教学在时间段上彼此是分离的、独立存在的。 ●交叉型——教学的内容在游戏中得以运用。或在游戏中发现的问题又回到教学中来解决。 ●融合型——教学追随和支持着幼儿在游戏中的学习。教学和游戏之间的关系表现为“以游戏为中 心的学习”。教学活动在向儿童的生活世界回归。 3、影响儿童游戏的因素有哪些?(15分) ●答:儿童游戏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在一定的社会的影响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必定受到诸 多因素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游戏活动中外在的客观条件和游戏者自身条件的影响等方面。 1.外在客观条件的影响 ●游戏机会斯米兰斯基和克罗恩指出:在学前期缺乏游戏活动机会的儿童会体验的学习各科的 困难。 ●游戏时间游戏时间是开展游戏活动的重要保证。 ●游戏场地游戏场地是儿童游戏的空间,低进行游戏不可缺少的条件。场地的大小、在室内还 是室外、场地的结构、空间的密度等,都对儿童游戏产生影响。 ●游戏材料游戏材料是儿童用来玩的玩具和材料,它既是游戏的物质支柱,同时对游戏的性质、 内容产生影响。 2.游戏者自身条件的影响 ●同伴同伴主要是谈过直接参与、榜样和强化来影响儿童的游戏。 ●儿童自身的年龄、性别儿童游戏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儿童的自身条件。每个儿童的 性别、年龄、气质、兴趣爱好能力等对其游戏具有一定影响,是每个儿童的游戏具有自己的风格。 ●健康状况儿童自身的健康状况,对其游戏也会产生一定影响。 ●认知风格个体的认知风格是指个体不同的理解、记忆和思维方式,它包括感知方式、个性、 智力和社会行为的因素,其中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这两种认知风格对儿童的游戏行为有普遍影响。

学前儿童游戏教程教学大纲

《学前儿童游戏教程》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学前儿童游戏教程 英文名称: 课程类型: 专业教育课程 总学时: 36 理论授课学时:18 实践(实验等)学时:18 学分:2 理论授课学分: 2 实践(实验等)学分: 适用对象: 学前教育专业 执笔人:审定人: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一)课程性质 学前儿童游戏是高等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它的主要容为幼儿游戏概论,以及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教学游戏等幼儿游戏的实践与指导。 (二)课程目的 了解儿童游戏的相关理论学说,在理解游戏的本质特征的基础上,深刻认识幼儿游戏的特点,认识游戏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意义,树立正确的学前教育观念。理解游戏的教育作用,掌握各类游戏的特点,能根据幼儿发展的实际水平指导幼儿游戏,能较好地运用游戏形式组织幼儿的教育教学活动。掌握一定的表演、构造等基本游戏技能,掌握设计与创编游戏的基本方法,初步具备创编各类教学游戏的能力。通过学习,进一步加深对学前教育的认识,培养与提高学生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素质和能力。 (三)课程任务 1.使学生了解儿童游戏的相关理论学说,在理解游戏的本质特征的基础上,深刻认识幼儿游戏的特点,认识游戏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意义,树立正确的学前教育观念。 2.使学生理解游戏的教育作用,掌握各类游戏的特点,能根据幼儿发展的实际水平指导幼儿游戏,能较好地运用游戏形式组织幼儿的教育教学活动。 3.通过实践训练,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表演、构造等基本游戏技能,掌握设计与创编游戏的基本方法,初步具备创编各类教学游戏的能力。 4.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学前教育的认识,培养与提高学生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素质和能力。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儿童绘画有几个发展阶段

儿童绘画有几个发展阶段 Revised final draft November 26, 2020

儿童绘画有几个发展阶段 18世纪法国教育家卢梭说过:在教育中要“把孩子看成孩子”,“在他们心灵还没有具备种种能力以前,不应当让他们运用他们的心灵,因为它还处在蒙昧的状态时,你给它一个火炬,它也是看不见的。”我们在辅导孩子绘画中,必须按照的发展阶段进行。如果指导不得法,违背了发展规律,用儿童暂时无法理解的知识和难以掌握的技能生硬灌注,强制训练,接受不了便横加斥责,那样会造成儿童对绘画产生厌恶和反感,阻碍他兴趣爱好的发展与提高。 1.乱画期(1岁) 乱画期是幼儿涂鸦阶段,所以也叫涂鸦期。周岁婴儿用他们能接触到的工具(如铅笔、蜡笔、竹杆、树枝等),不管在什么地方,都会笨拙地胡乱涂画。在涂抹活动中,他们感到新奇好玩,乐于尝试,开始还没有想画什么的想法,只是孩子好动的本能。他们看到涂抹的效果会引起兴趣。经过反复涂画,促进了手、眼、脑机能的发展,不断增加线、形、色的感知积累。一开始涂得乱麻一团,线条没有分别,毫无秩序,进而能反复同一动作,有一定方向,说明视觉上有所控制了。这种控制能力会发展到更复杂的动作——绘出了圆形,虽然很不象样子,但已是一大进步。成人可能对幼儿画的形状难以理解,但从那些线条的动态中感受到幼儿心里的喜悦和惊奇。 2.命名期(2、3岁) 这时期,孩子一边画,一边呀呀说着什么。但他画的是什么,人们根本看不出。他说这是“苹果”、那是“妈妈”等等,是孩子自己对涂画的注解,自己很欣赏。把自己的动作和想象结合起来,促进了思维的发展。他还不能抓住物体的整个形状的特征,只是把自己看到的一部分象征性地去命名。人们如不细心观察、询问,就很难理解。当孩子一说这是什么时,大人们也许会捧腹大笑。这就加深了对儿童心理活动的了解。这个阶段的儿童不是想什么画什么,而是画什么想什么。 3.罗列期(3、4岁) 在涂鸦阶段,儿童只要能把画的东西和想的东西逐渐联系起来,画得稍微有些形状,就感到很大满足。把表示脑袋的圆圈和表示手脚的长线拼凑起来,就感到这是一个活人,大圈套小圈就是一个猫,这只能说是一个一个物的罗列,相互没有联系。这里画个太阳,旁边画个猫,又可能画个车,或画个小虫子。因为这时的思维能力还处在不能把事物组织起来的状态,应该根据孩子兴趣,引导他注意把画的事物联系起来。这有助于孩子的发挥。例如:孩子画个小鸭,可以问他小鸭和谁玩呀在哪玩呢在水里呀。水里有什么呢水里有小鱼,有荷花。天上有什么呀有云、有蜻蜓……。这样依据孩子的有限经验,启发他联想,就会使画面越来越丰富。孩子一个时期反复画一样东西,从不像到有点像,这是认识的深化过程。 4.图式期(4、5岁) 随着儿童知识、经验的增长,手运动机能的发展和形象积累的增加,他们开始表现自己所想的内容。从开始单纯的物的表现发展到事情的表现,他们主观地体会和观察自己周围的世界。他们常用形态符号来表示同一事物。其中夸张了主要部分,忽视或干脆省去了不重要部分。表现动作时,就主观地移动要做动作的那个部分。如为了把刀举过头,就主观地伸展移动胳膊。

儿童画教学几个阶段

儿童画教学几个阶段 教学目标: 儿童画启蒙阶段: 1 教学内容基本以观察模仿写生和想象为主。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学习以线造型的作画能力. 3 培养儿童的绘画兴趣及对视觉、空间形态美的感觉和表现力. 4 学会基本的涂色技法,鼓励学生大胆用色. 儿童画初级阶段: 1 教学内容基本以写生和想象为主。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提高以线造型的作画能力. 3 培养儿童的绘画兴趣及对视觉、空间形态美的感觉和表现力. 4 掌握一些涂色技巧,学习有关美术技法知识. 儿童画中级阶段: 1 教学内容以写生和想象为主。学习线描画,鼓励学生大胆创作作品. 2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提高以点/线/面造型的作画能力. 3 培养儿童的绘画兴趣及对视觉、空间形态美的感觉和表现力. 4 掌握更多涂色技巧,学习更多的美术技法知识. 儿童画精品班(提高阶段) 1教学内容以学生创作作品为主. 2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到大自然写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提高以点/线/面造型的作画能力.

3加强儿童对视觉、空间形态美的感觉和表现力. 4学习多种技法的绘画表现形式 5参加各类绘画比赛及展览活动. 一、教学目的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儿童画的特点以及怎样辅导和评价儿童画;了解儿童画的基本造型元 素并能灵活运用;掌握儿童画的知识、步骤和技巧;色彩的搭配方法以及儿童画创作方法和教学方法。 二、教学要求 (一)、认识儿童画 1、走进儿童的世界教学要求:分析、了解、掌握儿童画的特点。 2、儿童画的发展阶段教学要求:了解儿童画的发展阶段以及儿童在不同阶段的绘画特点。 3、儿童画的指导与评价教学要求:了解儿童的不同个性,学习用鼓励为主的方式让幼儿自主探求绘画的魅力。 (二)、儿童画的造型元素 1、自由的点教学要求:了解点在绘画中的运用,掌握点的表现技巧。 2、散步的线教学要求:掌握用线造型的方法,了解不同的线营造不同的感觉,能用线表现物像。 3、稳定的面教学要求:分析物像的图形概括,掌握用面来表现物像的方法。 4、神奇的组合教学要求:了解点线面的关系,掌握点线面的运用技法。 (三)、儿童画的造型训练 1、美丽的植物教学要求:通过写生,了解植物的不同造型的表现方法,掌握植物在儿

幼儿游戏说课稿

《幼儿游戏》说课稿 一、课程说课 (一)课程设置 1.课程性质 《幼儿游戏》是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程,是实现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专业核心课程。它全面、系统、科学地阐述了学前儿童游戏的基本理论、幼儿园游戏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它既可以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幼儿教育活动设计等专业课程打下基础,又可以使学生对幼儿园的游戏教育教学活动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2.课程地位与作用 《幼儿游戏》在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属于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在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之间起着桥梁的重要作用,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起着奠基的重要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幼儿园游戏的产生、发展,游戏在幼儿身心发展中的独特价值,掌握各类游戏的观察、组织与指导的方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游戏观。 3.先修课程与后续课程的衔接和配合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主要是《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学习本课程的关键在于把握各年龄班幼儿游戏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方法指导幼儿游戏,设计、组织各类学前儿童游戏活动。这些内容都能在《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中得到反应,并为学习《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及学前教育研究方法与毕业设计提供素材和奠定基础。 4.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儿童游戏的相关理论学说,在理解游戏的本质特征的基础上,深刻认识幼儿游戏的特点,认识游戏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意义,树立正确的学前教育观念。 (2)使学生理解游戏的教育作用,掌握各类游戏的特点,能根据幼儿发展的实际水平指导幼儿游戏,能较好地运用游戏形式组织幼儿的教育教学活动。 (3)通过实践训练,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表演、构造等基本游戏技能,掌握设计与创编游戏的基本方法,初步具备创编各类教学游戏的能力。 (4)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学前教育的认识,培养与提高学生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素质和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儿童学画几阶段

1问:儿童学画有哪几个阶段? 答:关于儿童画的分段,目前有几种提法。我倾向于这样四个阶段:即涂鸦期、象征期、表现期、实期。涂鸦期分有目的的涂鸦(3岁至4岁儿童)、无目的的涂鸦(1至2岁)。象征期为5至7孩子;表现期为8至9岁的孩子;写实期也叫转型期,为10至12岁的孩子。 2、问:我的孩子才4岁多,连笔都拿不稳,学习绘画是不是太小了? 答:学习绘画,能够有效促进儿童手骨发育,训练手、脑的协调能力,更何况,科学调查显示:4岁左右是人一生中想象力最丰富、最活跃的时期,想象力越丰富,创造力越强,如错过了美术教育黄金期,岂不太可惜了?! 3问:儿童画与成人画有什么区别? 答:大人因为成熟才美好,而孩子却是因为幼稚才可爱。这是不同年龄的美学特征,要求上有很大不同。所以,我们必须站在儿童的角度来认识儿童画。认识儿童画中的天真幼稚是一种美,随机自也是一种美。儿童画是儿童身心的正常反映。由于年龄的关系,他们往往是凭着想象看问题。所以他们的作品必然是天真幼稚、自由浪漫的。 4问:儿童画为什么要保持天真幼稚的特点? 答:儿童画的天真幼稚,是由于儿童天真幼稚的心所造成的。而儿童天真幼稚的心是其年龄特点的常反映,是其生理和心理的必然写照。所以,儿童画应当天真幼稚。不幼稚反而失去了儿童画的美自然界有一个规律:早期成熟早期衰败。所以,我们千万不要把孩子拉到成人的队伍里来。 5问:什么是儿童画的原态? 答:儿童天生就回画画,这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显著标志之一。这种发自儿童本心的绘画,是没外界成人画的干扰和世俗观念污染的绘画,就是儿童画的“原本状态”,这是儿童画中最本质最闪的东西。所以我们要珍爱这种最原始的原创力。 6问:儿童学画是否会影响文化课的学习? 答:儿童画画是在快乐的游戏中开发智力潜能,她可以促进儿童的左右脑均衡的发展,所以有利于力发展和头脑思维的活跃。每周学习一定时间的画画,可以学会想象和创意的能力。所以,决不会响孩子的文化课学习。儿童学画会直接的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同时也塑造了他们的创性品格,还会激发他们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联想能力,这无疑对于学习文化课是有帮助的。 7问:简笔画教学为什么不好? 答:简笔画是以简单工艺式的线条,表现一种物体的模式化造型,千篇一律。学习这种画抹杀了孩自我本性中的东西和个性的发展。他要求线一定要直,圈一定要圆,这就造成了死板僵化的模式,就不符合儿童画基本特点,也不符合素质教育的特点,更不适合创造教育的思想。所以,我们不主画儿童简笔画。

学前儿童游戏教程教学大纲

学前儿童游戏教程教学大纲

《学前儿童游戏教程》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学前儿童游戏教程 英文名称: 课程类型: 专业教育课程 总学时: 36 理论授课学时:18 实践(实验等)学时:18 学分:2 理论授课学分: 2 实践(实验等)学分: 适用对象: 学前教育专业 执笔人:审定人: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一)课程性质 学前儿童游戏是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它的主要内容为幼儿游戏概论,以及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教学游戏等幼儿游戏的实践与指导。 (二)课程目的 了解儿童游戏的相关理论学说,在理解游戏的本质特征的基础上,深刻认识幼儿游戏的特点,认识游戏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意义,树立正确的学前教育观念。理解游戏的教育作用,掌握各类游戏的特点,能根据幼儿发展的实际水平指导幼儿游戏,能较好地运用游戏形式组织幼儿的教育教学活动。掌握一定的表演、构造等基本游戏技能,掌握设计与创编游戏的基本方法,初步具备创编各类教学游戏的能力。通过学习,进一步加深对学前教育的认识,培养与提高学生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素质和能力。 (三)课程任务 1.使学生了解儿童游戏的相关理论学说,在理解游戏的本质特征的基础上,深刻认识幼儿游戏的特点,认识游戏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意义,树立正确的学前教育观念。 2.使学生理解游戏的教育作用,掌握各类游戏的特点,能根据幼儿发展的实际水平指导幼儿游戏,能较好地运用游戏形式组织幼儿的教育教学活动。 3.通过实践训练,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表演、构造等基本游戏技能,掌握设计与创编游戏的基本方法,初步具备创编各类教学游戏的能力。 4.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学前教育的认识,培养与提高学生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素质和能力。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儿童不同阶段的绘画特点

儿童不同阶段的绘画特点 毕加索说:“我能用很短的时间就画的像一位大师,却要用一生去学习画的像一个儿童。”大师更多是成人的理性世界,有了更多的阅历,但是心也有了更多的束缚,一般可以依靠技法和思考来完成绘画。而儿童的世界是纯真的,天马行空的,更多的是依靠直觉和丰富的想象力来绘画。如果你的孩子喜欢画画,请阅读下文。如果你的孩子不喜欢画画,请认真阅读下文。 1-2岁无目的涂鸦涂鸦的真正主角是手,大脑只是配角。用手抓笔,以肩为轴,画出一下点。用手抓笔,以肘为轴,画出一些左右往返的线。用手抓笔,再到手腕,画出一些上下往返的线和螺旋形状。正确地认识到手的重要性,能更好地认识到手对涂鸦的意义。 2-3岁有控制涂鸦(命名涂鸦)孩子能熟练地走和跑,手被释放出来。大拇指和食指的指尖能够闭合进行“捏”这个动作,能一边看纸一边动手画。因为有了眼和手的配合,伴随着口头语言能表达简单词汇(电视机、沙发)而不只是叠声词(饭饭、喵喵等),绘画与口头语言开始结合,让原本无意义的涂鸦,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将图形与身边对象进行拉郎配,追求认同感。 3-4岁有计划涂鸦出现闭合图形。在动手画画之前,已经提前计划好要表现的主题,想好了涂鸦行为要传达的信息。当涂鸦成为一种表达情感和思考的活动形式后,涂鸦时代就基本宣告结束了,绘画开始产生。孩子进入有指代意义的符号、日常的形象印象、对世界万物的感知和口头语言解释共同组成的象征阶段。我们可以从情感、故事、形象、审美等方面去促进儿童运用艺术进行表达了。 4-5岁象征期(符号期、罗列期……)语言:口头语言能力得到发展,开始探索语言、概念、形象的关系,印象促使绘画产生。对象:认为万物有灵。色彩:会与实物固有色产生关联,但更多凭感情用色。空间:没有空间次序,无空间关系。对“动”的表现:头足人像、头、眼睛、嘴巴、四肢。对“静”的忽视:眉毛、头发、鼻子、耳朵。 5-6岁图式前期(符号期、想象期……)游戏:对游戏最专注和倾心的阶段,画画是最喜欢选择的游戏方式之一。自我:以自我为中心,为表示自己的感觉,常夸张重要,忽略次要。重复:重复画喜欢的对象,画得还基本一样。人物:逐渐增加人体其他部分。色彩:会与实物固有色产生关联,但更多凭借感情用色。空间:主次构图,偶尔有明确空间关系,会转动画纸完成画面。故事:内心丰富多彩,画面叙事性增强。 图式期(6-8岁)(概念化期、主观表现期……)特点:重复画喜欢的对象、但注意装饰区别;会以省略或夸张改变符号,来表现某种经验;会因重复得到装饰效果。人物:有明确的人物概念及表现,无一定比例,视情绪而定。色彩:注意用色与实物的关系,但回应情绪改变固定颜色。空间:以地基线表现空间;画面形象无重叠关系,但有明确的空间次序;主观经验表现、展开式、平面与垂直混合表现、X光透视画,不同时间事件同时表现。 8-10岁写实萌芽期此时期的绘画表现开始脱离了几何线条的程式化图式,转向自然描绘,出现了透视,能表现重叠形式,线条更具现实性。

1-12岁儿童绘画的发展阶段

来源:长趣网 1-12岁儿童绘画的发展阶段 18世纪法国教育家卢梭说过:在教育中要把孩子看成孩子,在他们心灵还没有具备种种能力以前,不应当让他们运用他们的心灵,因为它还处在蒙昧的状态时,你给它一个火炬,它也是看不见的。我们在辅导孩子绘画中,必须按照儿童绘画的发展阶段进行。如果指导不得法,违背了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用儿童暂时无法理解的知识和难以掌握的技能生硬灌注,强制训练,接受不了便横加斥责,那样会造成儿童对绘画产生厌恶和反感,阻碍他兴趣爱好的发展与提高。 1.乱画期(1岁) 乱画期是幼儿涂鸦阶段,所以也叫涂鸦期。周岁婴儿用他们能接触到的工具(如铅笔、蜡笔、竹杆、树枝等),不管在什么地方,都会笨拙地胡乱涂画。在涂抹活动中,他们感到新奇好玩,乐于尝试,开始还没有想画什么的想法,只是孩

子好动的本能。他们看到涂抹的效果会引起兴趣。经过反复涂画,促进了手、眼、脑机能的发展,不断增加线、形、色的感知积累。一开始涂得乱麻一团,线条没有分别,毫无秩序,进而能反复同一动作,有一定方向,说明视觉上有所控制了。这种控制能力会发展到更复杂的动作——绘出了圆形,虽然很不象样子,但已是一大进步。成人可能对幼儿画的形状难以理解,但从那些线条的动态中感受到幼儿心里的喜悦和惊奇。 2.命名期(2、3岁) 这时期,孩子一边画,一边呀呀说着什么。但他画的是什么,人们根本看不出。他说这是苹果、那是妈妈等等,是孩子自己对涂画的注解,自己很欣赏。把自己的动作和想象结合起来,促进了思维的发展。他还不能抓住物体的整个形状的特征,只是把自己看到的一部分象征性地去命名。人们如不细心观察、询问,就很难理解。当孩子一说这是什么时,大人们也许会捧腹大笑。这就加深了对儿童心理活动的了解。这个阶段的儿童不是想什么画什么,而是画什么想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