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断与治疗中国指南(全文)

2022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断与治疗中国指南(全文)

一、概述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TTP)为一种少见、严重的血栓性微血管病,其主要临床特征包括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MAHA)、血小板减少、神经精神症状、发热和肾脏受累等。TTP的发病机制主要涉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裂解酶(ADAMTS13)活性缺乏,也与血管内皮细胞VWF异常释放、补体异常活化、血小板异常活化等相关。血浆中ADAMTS13活性缺乏导致内皮细胞异常释放的超大分子VWF(UL-VWF)不能及时降解,UL-VWF可自发结合血小板,导致微血管内血栓形成、微血管病性溶血,进而引起相应器官缺血、缺氧及功能障碍,引起临床症候群。

根据ADAMTS13缺乏机制不同,TTP分为遗传性TTP(cTTP,又称为Upshaw-Schulman综合征)和免疫性TTP(iTTP)。cTTP系ADAMTS13基因突变导致血浆ADAMTS13活性缺乏,常在感染、炎症或妊娠等促发因素下发病。cTTP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基因突变表现为纯合子型或双重杂合子型。iTTP系因患者体内产生抗ADAMTS13自身抗体,抑制ADAMTS13活性(中和抗体)或与ADAMTS13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而加速ADAMTS13在体内清除。iTTP多无明确原因(即原发性),也可能继发于感染、药物、肿

瘤、自身免疫性疾病、造血干细胞移植等。iTTP是最常见的临床类型,约占TTP总例数的95%;cTTP较为少见,仅占总例数的5%,但在儿童和孕妇患者中cTTP却占到25%~50%。

二、临床表现

国外资料显示,TTP年发病率为2~6/百万,女性与男性之比约为2∶1,高峰发病年龄为30~50岁,但部分cTTP患者在新生儿期即可发病;多数TTP患者发病急骤、病情危重,少数患者发病隐匿、临床表现不典型;炎症、感染、妊娠等是诱发TTP常见的原因,女性cTTP 患者常在妊娠早期出现疾病发作。

TTP典型临床表现如下:①出血:以皮肤、黏膜为主,严重者可有内脏或颅内出血。②MAHA:多为轻、中度贫血,可伴黄疸。③神经精神症状:表现为意识紊乱、头痛、失语、惊厥、视力障碍、谵妄、偏瘫以及局灶性感觉或运动障碍等,缺乏典型表现,以发作性、多变性为特点。④肾脏损害:可出现蛋白尿、血尿、管型尿,血尿素氮及肌酐轻度升高。⑤发热(>37.5 ℃)。⑥胸痛、腹痛、乏力、关节痛、肌肉痛等其他器官损伤的临床表现。

临床上完全符合TTP典型"五联征"的患者相对少见,以MAHA、血小板减少和神经精神症状为主的"三联征"为多见。由于部分TTP患者神

经精神症状不显著,建议如发现MAHA和血小板减少时,就要高度警惕TTP可能,及时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和全面临床评估。

三、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及血涂片检查:

不同程度贫血,外周血涂片可见破碎红细胞(>1%),网织红细胞比例大多增高;血小板计数显著降低(多低于20×109/L),且动态下降较显著。

2.血生化检查:

主要有血胆红素升高,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明显升高;血尿素氮及肌酐不同程度升高,肌钙蛋白T水平升高见于心肌受损者。

3.血浆ADAMTS13活性及抑制物或IgG抗体测定:

目前多采用FRET-VWF荧光底物测定法、残余胶原结合试验或免疫性ELISA方法测定ADAMTS13活性、ADAMTS13抑制物或IgG抗体。TTP患者血浆ADAMTS13活性显著降低(<10%);iTTP患者ADAMTS13活性显著降低且检出ADAMTS13抑制物或IgG抗体;cTTP患者不存在ADAMTS13抑制物或IgG抗体,基因测序有助于鉴别诊断。血浆ADAMTS13活性及抑制物或IgG抗体测定血样尽可能

在血浆置换前留取,同时注意高胆红素血症、高脂血症、游离血红蛋白升高、血浆蛋白酶可能干扰血浆ADAMTS13活性检测,在分析结果时需要注意。

4.凝血检查: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纤维蛋白原检测多正常,偶有纤维蛋白降解产物轻度升高。

5.溶血相关检查:

红细胞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阴性,但在部分继发于免疫性疾病的患者中可为阳性;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增加、血清结合珠蛋白下降。6.ADAMTS13基因检测:

对怀疑cTTP患者可进行ADAMTS13基因突变检测,有助于确立诊断及遗传咨询。

7.其他:

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病毒血清学检查,甲状腺功能,抗核抗体谱,狼疮抗凝物,抗磷脂抗体、颅脑CT、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及脑电图。

四、临床诊断

五、

1.具备TTP临床表现:常有MAHA和血小板减少,并非所有患者均具备所谓的"三联征"或"五联征",临床上需仔细分析病情、寻找病因。

对临床评估中度或高度疑似TTP的患者应及时留取血样本送检ADAMTS13活性及抑制物或IgG抗体测定,不必等待检测结果回报即开始血浆置换和糖皮质激素治疗。如后续检测报告血浆ADAMTS13活性<10%正常混合血浆活性,即可诊断TTP;血浆ADAMTS13活性>20%者可基本排除TTP;血浆ADAMTS13活性10%~20%并不能完全排除TTP,需根据临床判断及密切随访。TTP诊断流程见图1。

ADAMTS13: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iTTP:免疫性TTP;cTTP:遗传性TTP

▲图1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诊断流程图

五、治疗

(一)治疗原则

本病多急性发病,如不能及时治疗死亡率高。临床上在中度或高度怀疑本病时即应尽快开始相关治疗。iTTP首选血浆置换治疗,并酌情联合使用糖皮质激素等。cTTP以替代治疗为主,分为按需治疗和预防治疗方法。对高度疑似和确诊病例输注血小板应十分谨慎,血浆置换后如出现危及生命的严重出血时才考虑使用。

(二)治疗方法

1.治疗性血浆置换:

适用于iTTP的治疗和临床中/高度怀疑TTP的初始紧急治疗。血浆置换采用新鲜(冰冻)血浆,血浆置换量推荐为每次2000~3000 ml 或40~60 ml/kg体重,每日1~2次,直至症状缓解、血小板计数恢复正常连续2 d后可逐渐延长血浆置换间隔直至停止。当肾功能衰竭时,可与血液透析联合应用。血浆置换通过清除血液中ADAMTS13

抑制物或IgG抗体及其他致病因素、补充缺乏的ADAMTS13而发挥作用。患者对血浆置换的治疗反应差异较大,对连续血浆置换治疗5次仍未取得临床反应的患者不建议过早停止血浆置换,除继续相关治疗外还应积极寻找诱因(如感染等)并加以祛除。对确无血浆置换条件者,可暂输注新鲜(冰冻)血浆每日20~40 ml/kg。注意液体量平衡。

2.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可减轻炎症反应、保护器官功能、抑制自身抗体产生,主要适用于iTTP治疗。可选用甲泼尼龙(80~120 mg/d)或地塞米松(15~20 mg/d)静脉输注,病情缓解后可过渡至泼尼松(1~2 mg·kg-1·d-1)并逐渐减量至停用。使用糖皮质激素要考虑到其内分泌、心血管和神经精神系统的不良反应,对伴存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疾病及老年患者应特别关注药物的不良反应。

3.利妥昔单抗(Rituximab):

利妥昔单抗通过选择性耗竭B淋巴细胞而降低ADAMTS13抑制物或IgG抗体滴度,有效恢复血浆ADAMTS13活性。临床研究证实,iTTP 急性发作期使用利妥昔单抗可提升治疗有效率、降低早期死亡率、减少复发率、延长缓解期。利妥昔单抗推荐剂量为375 mg/m2每周1次,连续应用4周。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100 mg每周1次,连

用4周)效果在探索中。建议利妥昔单抗在血浆置换后开始用药,与下次血浆置换间隔20~24 h。

4.卡普赛珠单抗(Caplacizumab):

卡普赛珠单抗可阻断VWF A1区与血小板糖蛋白GPⅠb结合作用,阻止血小板-VWF相互作用并防止小动脉和毛细血管内微血栓形成、减少终末器官损害。卡普赛珠单抗在TTP发病早期使用可以最大获益。但卡普赛珠单抗并不能纠正ADAMTS13缺乏,也不能清除ADAMTS13自身抗体。卡普赛珠单抗首次10 mg静脉输注,次日起每日10 mg皮下注射,停止血浆置换后仍需持续使用30 d。

5.大剂量静脉免疫球蛋白:

治疗iTPP的效果不及血浆置换,仅适用于难治性TTP患者或多次复发的病例。

6.其他免疫抑制剂:

对利妥昔单抗无效或复发的iTTP患者可选用其他免疫抑制剂(硼替佐米、环孢素A等)。硼替佐米通过阻止ADAMTS13自身抗体产生发挥治疗作用,常用剂量为1.3 mg/m2皮下注射,每疗程4次(第1、4、8、11天),1~2个疗程。环孢素A常用剂量为3~5 mg·kg-1·d-1,根据血浆浓度调整剂量。

7.乙酰半胱氨酸:

为还原型谷胱甘肽的前体,可减少多肽链之间的二硫键连接降低VWF 多聚化程度,减少组织氧化损伤。在血浆置换后使用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常用剂量8 g/d,缓慢静脉输注。

8.血小板输注:

原则上在高度疑似TTP且尚未进行血浆置换的患者不宜进行血小板输注,因其可能会增加微血栓形成和器官损伤。但在血浆置换后,如出现危及生命的重要器官出血时可考虑进行血小板输注。

9.预防性血浆输注:

适用于cTTP患者的预防性治疗,常用新鲜冰冻血浆每次10~15 ml/kg,输注间隔根据患者血小板数变化情况而定,每1~3周1次。反复输注需注意输血相关疾病传播风险。

10.重组人ADAMTS13:

已进入Ⅲ期临床研究,尤其适合cTTP患者的预防性治疗。

11.抗血小板药物:

iTTP患者病情稳定后可选用潘生丁或阿司匹林,对减少复发有一定作用。

12.支持治疗:

本病累及多个器官,需要及时动态评估各器官功能,给予相应的支持治疗,保护器官功能。

(三)治疗方案及调整

对临床中度或高度疑似或确诊的TTP(尤其是iTTP)患者应立即开始治疗性血浆置换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并可考虑联合卡普赛珠单抗治疗。根据ADAMTS13活性及抑制物或IgG抗体结果调整治疗:如测定的患者血浆ADAMTS13活性<10%且伴抑制物或IgG抗体阳性,符合iTTP则继续进行上述治疗并及时给予利妥昔单抗治疗;如抑制物阴性,考虑cTTP,可停用糖皮质激素、改血浆置换为血浆输注;如患者血浆ADAMTS13活性>20%,则考虑其他诊断并改用相应治疗;血浆ADAMTS13活性10%~20%的患者需根据临床判断是否继续或停止现行治疗。

对复发的iTTP患者,除治疗性血浆置换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外,如之前未用过利妥昔单抗或曾使用利妥昔单抗有效但1年后复发者,加用利妥昔单抗治疗。利妥昔单抗后1年内复发的患者可选择其他免疫抑制剂(如硼替佐米、环孢素A)清除ADAMTS13抑制物,恢复ADAMTS13活性。

对缓解期cTTP患者,建议采用血浆输注或密切观察的预防策略,根据患者病情、意愿及可能的不良反应决定治疗选择。对新生儿期发病、

有器官损伤的cTTP患者推荐预防治疗。不建议使用血浆源性因子Ⅷ浓缩物因其ADAMTS13含量甚低。重组ADAMTS13将是更为便捷高效的治疗方法。

iTTP女性妊娠时有较高的疾病复发风险,尤其是持续血浆ADAMTS13活性降低者常常是复发先兆,对母体和胎儿均存在不利影响。预防性治疗可能有助于减少母婴死亡率,如iTTP孕妇血浆ADAMTS13活性<10%可进行血浆置换,每周1~2次;如出现TTP 临床表现需每日1次血浆置换;联合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孕期不建议使用抗CD20单抗。对上述治疗无效或伴发其他病理产科情况(如妊高症)时需提前终止妊娠。对cTTP的孕妇建议自妊娠开始即进行血浆输注,输注间隔随孕期而逐渐缩短,从每2周1次至隔日1次不等;如出现TTP临床表现,则需增加输注量或改为血浆置换;血浆输注治疗需维持至产后3周。重组ADAMTS13更适合cTTP孕妇的预防治疗。

六、预后

国际TTP工作组最近再次修订了iTTP治疗结局的定义。①临床反应:经血浆置换等治疗后持续血小板计数≥100×109/L和LDH<1.5倍正常值上限,并且无新发器官缺血损伤或原有器官缺血损伤加重。经5次血浆置换治疗仍未取得临床反应者称为难治性TTP。②临床恶化:

在取得临床反应后停止血浆置换或抗VWF治疗后30 d内,再次出现血小板计数<100×109/L,伴或不伴有器官缺血损伤再发临床证据。

③临床缓解:停止血浆置换或抗VWF治疗30 d后仍能持续维持临床反应者,或取得ADAMTS13缓解者(ADAMTS13部分缓解:ADAMTS13活性≥20%且<正常值下限;ADAMTS13完全缓解:ADAMTS13活性>正常值下限)。④临床复发:在取得临床缓解后,再次出现血小板计数<100×109/L且ADAMTS13活性<10%,伴或不伴有器官缺血损伤临床证据。⑤ADAMTS13复发:在取得ADAMTS13缓解后,再次发生ADAMTS13活性<20%。ADAMTS13复发常发展为临床复发。

iTTP患者在初次发作取得临床缓解后存在复发风险,感染、手术、妊娠等均为诱发因素,而血浆ADAMTS13活性<10%、ADAMTS13抑制物或IgG抗体持续阳性是临床复发的高危因素。所有缓解期的iTTP 患者除常规检查血常规外,均应定期复查ADAMTS13活性及其抑制物或IgG抗体,至少在第1年前6个月内每月1次,后6个月内每3个月1次,第二年每6个月1次。随着免疫抑制治疗的早期使用,iTTP 复发率有明显减少趋势。cTTP患者在首次发作后常会持续较长时间的病情波动,需要进行预防性治疗;新生儿期发病的cTTP患者常病情严重、器官远期损伤可能性大,需尽早开展预防治疗。

由于TTP发病累及多个器官发生缺血缺氧损伤。TTP临床缓解后神经系统常见的后遗症包括认知障碍、乏力、注意力及记忆力异常等,但

并不影响正常工作和活动,部分TTP患者恢复后表现易抑郁和沮丧。也可引起肾脏疾病、心肌损害、高血压等,与器官损伤有关。多学科诊疗团队的合作可以更好地开展患者疾病状态评估和实施相应的治疗。

2022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断与治疗中国指南(全文)

2022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断与治疗中国指南(全文) 一、概述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TTP)为一种少见、严重的血栓性微血管病,其主要临床特征包括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MAHA)、血小板减少、神经精神症状、发热和肾脏受累等。TTP的发病机制主要涉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裂解酶(ADAMTS13)活性缺乏,也与血管内皮细胞VWF异常释放、补体异常活化、血小板异常活化等相关。血浆中ADAMTS13活性缺乏导致内皮细胞异常释放的超大分子VWF(UL-VWF)不能及时降解,UL-VWF可自发结合血小板,导致微血管内血栓形成、微血管病性溶血,进而引起相应器官缺血、缺氧及功能障碍,引起临床症候群。 根据ADAMTS13缺乏机制不同,TTP分为遗传性TTP(cTTP,又称为Upshaw-Schulman综合征)和免疫性TTP(iTTP)。cTTP系ADAMTS13基因突变导致血浆ADAMTS13活性缺乏,常在感染、炎症或妊娠等促发因素下发病。cTTP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基因突变表现为纯合子型或双重杂合子型。iTTP系因患者体内产生抗ADAMTS13自身抗体,抑制ADAMTS13活性(中和抗体)或与ADAMTS13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而加速ADAMTS13在体内清除。iTTP多无明确原因(即原发性),也可能继发于感染、药物、肿

瘤、自身免疫性疾病、造血干细胞移植等。iTTP是最常见的临床类型,约占TTP总例数的95%;cTTP较为少见,仅占总例数的5%,但在儿童和孕妇患者中cTTP却占到25%~50%。 二、临床表现 国外资料显示,TTP年发病率为2~6/百万,女性与男性之比约为2∶1,高峰发病年龄为30~50岁,但部分cTTP患者在新生儿期即可发病;多数TTP患者发病急骤、病情危重,少数患者发病隐匿、临床表现不典型;炎症、感染、妊娠等是诱发TTP常见的原因,女性cTTP 患者常在妊娠早期出现疾病发作。 TTP典型临床表现如下:①出血:以皮肤、黏膜为主,严重者可有内脏或颅内出血。②MAHA:多为轻、中度贫血,可伴黄疸。③神经精神症状:表现为意识紊乱、头痛、失语、惊厥、视力障碍、谵妄、偏瘫以及局灶性感觉或运动障碍等,缺乏典型表现,以发作性、多变性为特点。④肾脏损害:可出现蛋白尿、血尿、管型尿,血尿素氮及肌酐轻度升高。⑤发热(>37.5 ℃)。⑥胸痛、腹痛、乏力、关节痛、肌肉痛等其他器官损伤的临床表现。 临床上完全符合TTP典型"五联征"的患者相对少见,以MAHA、血小板减少和神经精神症状为主的"三联征"为多见。由于部分TTP患者神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护理注意事项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护理注意 事项 日常生活中,常常发生出血情况,临床将其统称为出血性疾病。造成出血的原因众多,其中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比较常见,相信很多人并不了解这种疾病,也不知道该如何治疗和护理。因此,我们具体来看看什么是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以及其护理注意事项。 1.什么是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以血小板减少为特征的出血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器官的出血倾向与明显的血小板减少。主要分为三类:特发性ITP、继发性ITP、血栓性ITP。其中特发性ITP属于最为常见的,15-50岁左右的女性为好发人群[1]。出现疾病后,患者表现为血小板减少,同时还会伴意识障碍、发热、贫血等症状。情况严重的,还有可能出现肾损害。因此,患者要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对症治疗,接受相应护理。 2.护理注意事项 2.1避免新的出血点出现、旧的出血点扩散 部分患者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没有症状的表现,部分则有明显的症状,不管有没有表现,都要做好重要防护工作,防止出血性危险。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要及时为患者剪手指甲、脚趾甲。将内衣裤揉搓变软后,为患者进行更换。患者呕吐后,要及时更换新的床单。 2.2环境护理 保持病房的安静、舒适、安全,保证患者获得良好的休养环境,减少刺激。向患者热情详细介绍医院环境,同室病友,负责医师及护士,以消除其陌生感。

2.3心理护理 TTP属于一种临床危重症,病例比较罕见,病死率较高。因此,常常导致患 者出现恐惧、绝望、抑郁等负面情绪。所以,在为患者进行治疗前,护理人员要 举报相关小讲座,对患者和家属进行有关的教育,包括疾病特点、具体治疗方式、护理重点等,同时提前告知在治疗时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让患者和家属提前做好 心理准备,以缓解其不良心理,增强其治疗、护理的配合度。还有,可在病室添 置电视机、收音机等,转移患者的注意力。护理人员要多和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询问其心理诉求和目前存在的问题,尽量帮其解决。同时,给予患者更多的 鼓励、支持、安慰等,稳定患者情绪,告知家属要多陪伴患者,让其意识到自己 对于家庭的重要性,以此帮助其建立治愈恢复的信心。 2.4严密观察患者病情 TTP的显著特点为:病起病急、变化多、发展快等。所以,要对患者进行创 伤性治疗(PE),因此其生命体征可能出现变化,要对患者体温、脉搏、呼吸等进 行密切观察,注意其意识、瞳孔、尿量的情况,同时每间隔四个小时测量一次血。在置换血浆时,提出2000ml血浆的同时,要输入2000ml的新鲜血浆,必须做到 瞬时的平衡。另外,患者可能会出现热原反应、血浆过敏反应,造成其处于昏迷 状态,不能进行自主表达,因此更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严密观察。 2.5口腔护理 针对口腔粘膜、齿龈出血的患者,要进一步加强口腔护理,防止口腔感染, 让患者定时用复方硼酸溶液漱口。倘若患者齿龈、舌体出现血泡,通常无需处理,如果其体积较大,影响到患者进食了,可使用无菌空针将积血抽吸出现,通过纱 布卷进行局部加压,一直到出血停止。 2.6药物应用和护理 对于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通常应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短期具 有良好效果。但是,长时间的使用或者突然停药后,会引起一系列严重的不良反

ISTH最新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断指南解读

ISTH最新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断指南解读 国际血栓与止血协会(ISTH)近期发布了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诊断指南[1](电脑端点击最下方“阅读原文”可查阅免费全文),本期做一简要翻译,帮助国内读者快速了解。 由于TTP确诊依赖于ADAMTS13活性及抑制物(抗体)检测,而这些检测目前在很多医疗机构还不能及时获得,因此该诊断指南主要考虑的问题是:对于有特定概率患上TTP的患者,采用特定的诊断路径(例如基于ADAMTS13检测可获得与否)和适当的处置,对患者重要结局(如疾病复发率和死亡率)有何影响?也就是说,该指南是以改善疑诊TTP患者总体预后为目的,基于不同的诊断条件制定处置策略。 指南提出了三个可能的诊断路径: 场景A:ADAMTS13活性检测可方便获得(例如,72小时之内);场景B:ADAMTS13检测无法获得; 场景C:ADAMTS13检测可延迟获得(超过72小时,但少于7天)。 这些诊断路径仅应用于有血栓性微血管病(TMA)临床表现且疑诊TTP的患者。其特征定义为:伴血小板减少,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例如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降低,结合珠蛋白降低,LDH升高,外周血涂片发现裂红细胞等)和肾功能相对完好。

PLASMIC评分、French评分等近些年提出的TTP临床风险评估模型可用于评估TTP验前概率,但对这些评分的效力评价不是该指南的主要任务,因此指南也没有特别推荐的评分系统。需注意这些评分都是设计用于无并发状况(如妊娠、肿瘤、脓毒症、移植)的成年患者,因此用于评估儿科患者等人群可能不可靠。 表1 PLASMIC和French评分预测疑诊TTP患者的ADAMTS13严重缺乏可能性 每项计一分(+1);INR,国际标准化比率;MCV,平均红细胞体积;SCT,干细胞移植术;*French评分只考虑TMA患者(定义包括存在溶血和裂红细胞),且假设没有癌症、移植或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相关的病史或临床证据,因此这些项目是该评分系统必备的。NA,MCV没有被纳入French评分。 根据前述诊断路径,指南提出以下3条建议:

最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诊断中国专家共识

最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诊断中国专家共识 一、概述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是在许多疾病基础上,致病因素损伤微血管体系,导致凝血活化,全身微血管血栓形成、凝血因子大量消耗并继发纤溶亢进,引起以出血及微循环衰竭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在DIC发生发展的过程中涉及到凝血、抗凝、纤溶等多个系统,临床表现也多样化,容易与其他引起出凝血异常疾病相混淆,因此DIC的诊断仍然是一项需要丰富专业经验和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二、临床表现 DIC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众多疾病复杂病理过程中的中间环节,其主要基础疾病或诱因包括:严重感染、恶性肿瘤、病理产科、手术及外伤等。除原发疾病临床表现外,尚有DIC各期的临床特点,故临床表现复杂且差异很大。 DIC早期高凝状态期,可能无临床症状或轻微症状,也可表现血栓栓塞、休克;消耗性低凝期以广泛多部位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继发性纤溶亢进期:出血更加广泛且严重,难以控制的内脏出血;脏器衰竭期可表现肝肾功能衰竭,呼吸循环衰竭是导致患者死亡的常见原因。DIC典型的临床表

现如下: 1.出血: 自发性、多部位(皮肤、黏膜、伤口及穿刺部位)出血,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2.休克或微循环衰竭: 休克不能用原发病解释,顽固不易纠正,早期即出现肾、肺、脑等器官功能不全。 3.微血管栓塞: 累及浅层皮肤、消化道黏膜微血管,根据受累器官差异可表现为:顽固性休克、呼吸衰竭、意识障碍、颅内高压、多器官功能衰竭。 4.微血管病性溶血: 较少发生,表现为进行性贫血、贫血程度与出血量不成比例,偶见皮肤、巩膜黄染。 三、实验室检查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妊娠期诊治专家共识(2023)要点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妊娠期诊治专家共识(2023)要点 【摘要】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妊娠合并ITP患者病情可随妊娠的进展而加重,导致妊娠期及分娩期出血风险增加,部分妊娠合并ITP患者分娩的新生儿可发生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规范管理妊娠合并ITP可以有效降低ITP患者的出血险,改善母儿结局。但因妊娠合并ITP发生率较低,缺乏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临床存在诊疗不规范及过度诊疗现象。为进一步规ITP的妊娠期管理,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组织多学科专家,在参照国内外相关指南的基础上,共同讨论制定本共识,旨在为我国妊娠合并ITP的诊治提供指导性意见。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既往称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ITP以无明确诱因的孤立性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减少为主要特点,临床表现为无症状性血小板减少、皮肤黏膜出血以及重要器官出血。ITP的主要发病机制是血小板自身抗原免疫耐受性丢失,导致体液和细胞免疫异常活化,共同介导血小板破坏加速及巨核细胞产生血小板不足。妊娠合并ITP的发生率约为8/100 000,部分患者为妊娠期首次诊断。ITP患者在妊娠期病情易加重,严重者可导致母体器官自发出血,部分ITP孕妇分娩的新生儿可发生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 一、ITP患者妊娠前的评估及咨询

对于妊娠前已诊断的ITP患者,应由血液科医师重新评估病情,并进行孕前咨询。推荐11既往诊断ITP的患者妊娠前应由血液科医师重新评估病情,并进行孕前咨询。妊娠前应充分告知妊娠期ITP病情可能加重的风险,新生儿可能发生血小板减少症。 二、ITP在妊娠期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ITP的诊断是临床排除性诊断,其缺乏特异性的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指标,需通过病史、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血小板减少。 ITP的诊断要点包括:(1)至少连续2次血常规检查显示血小板计数减少;(2)外周血涂片镜检显示血细胞形态无明显异常;(3)脾脏一般不增大;(4)骨髓穿刺检查细胞形态学特点为巨核细胞增多或正常,伴成熟障碍;(5)排除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淋巴系统增殖性疾病、骨髓增生异常(包括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恶性血液病、普通变异型免疫缺陷病、慢性肝病、脾功能亢进、甲状腺疾病及疫苗接种相关的血小板减少等;血小板消耗性减少;药物诱导的血小板减少;假性血小板减少;先天性血小板减少等。妊娠期需进一步排除与妊娠相关的血小板减少性疾病,包括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GT)、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以及血栓性微血管病,如溶血、肝酶升高和低血小板计数综合征(HELLP综合征)、妊娠期急性脂肪肝、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及溶血性尿毒症(HUS)等。

儿童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断与治疗中国指南(2023版)

儿童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断与治疗 中国指南(2023版) 简介 本文档是关于儿童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诊断与 治疗的中国指南。本指南基于2023年最新的研究和临床实践,旨 在提供一份权威和实用的指导,以帮助医生和专业人员有效地诊断 和治疗儿童ITP。 诊断标准 根据本指南,对于儿童ITP的诊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范围; 2. 排除其他致血小板计数低下的原因; 3. 无其他临床或实验室异常。 诊断流程 本指南提供了以下诊断流程: 1. 对疑似患有儿童ITP的患儿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2. 进行血常规检查,包括血小板计数、完整性血细胞计数及其 他相关指标;

3. 排除其他可能导致血小板计数降低的疾病; 4. 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做出诊断。 治疗原则 本指南提供了以下治疗原则: 1. 对于无明显症状的患儿,观察治疗是首选; 2. 对于有出血症状或高度焦虑的患儿,可考虑对症治疗; 3. 对于严重出血或生命威胁的患儿,需立即进行紧急治疗。 治疗方法 本指南提供了以下治疗方法: 1. 一线治疗:包括血小板生成素激动剂和免疫球蛋白; 2. 二线治疗:如有需要,可以考虑脾切除术或免疫抑制剂治疗。 随访与预后评估 本指南提供了以下随访与预后评估建议: 1. 对于患儿需进行定期随访,包括血小板计数监测和评估病情 变化; 2. 预后评估应根据患儿的病情、治疗反应和相关指标进行。

结论 本指南为医生和专业人员提供了儿童ITP诊断与治疗的中国指南。它通过基于最新的研究和实践,帮助提供了有效而安全的诊断和治疗方案,旨在改善患儿的治疗效果和预后评估。 注:以上内容为文档概要,未能全面总结内容。请参考《儿童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断与治疗中国指南(2023版)》获取详细信息。

中国血栓性疾病防治指南(全文)

中国血栓性疾病防治指南(全文) 第一部分概述 —、刖旨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人们生活方式及习惯的改变,血栓栓塞性疾病越来越成为全球性的重大健康问题,成为导致全球人口死亡的第一位原因。其涉及的范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即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包括肺血栓栓塞症(PTE)和深静脉血栓形成(DVT) ; (2)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包括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动脉缺血发作、脑卒中等。 美国胸科医师学会(ACCP)1986年发布了第1版抗栓与溶栓指南,随着循证医学硏究的深入开展,每3 ~ 4年更新1次。2012年2月,ACCP 发布了《ACCP抗栓治疗和血栓预防指南(第9版)》[1],增加了近年血栓防治领域的研究新成果。2016年1月,ACCP更新了《静脉血栓栓塞症抗栓治疗指南(第10版)》[2]的推荐意见。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和欧洲呼吸病学会(ERS)近几年也陆续更新了一系列血栓防治指南[3],涉及PTE、ACS、房颤等疾病。这些指南的发表,对指导临床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防治工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我国临床医师对于血栓栓塞性疾病,特别是对于VTE的认识还有待提高。VTE是目前国内各级医院住院患者非预期死亡的重要原因,也是当前医疗纠纷的主要根源之一。血栓栓塞性疾病是全身性疾病,涉及多个器官系统,错综复杂,制订一个综合性的血栓栓塞性疾病防治指南,对于提高临床医师

的防治意识和水平、规范诊疗行为具有重要意义。中华医学会和中国健康促进基全会于2015年成立《中国血栓性疾病防治指南》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在ACCP指南的基础上,结合近5年欧美系列血栓防治指南的推荐意见,对最新循证医学证据,特别是中国研究结果进行综合评估,制订了我国首部血栓性疾病防治指南。 本指南的制订遵循世界卫生组织及中华医学会关于制订临床诊疗指南的方法及程序[4,5]。扌旨南专家委员会由临床专家、信息学专家、决策科学家和系统综述与指南方法学专家共同组成,也包含了无相关硏究背景的临床医师,使指南推荐意见具有更强的实用性。指南制订的过程充分反映了目前的循证医学观念[6],临床专家和循证医学专家互相讨论,共同检索、评价和分级相关研究证据,以确保证据纳入和评价既全面、客观,又紧密结合临床。 应该指出的是,本指南不具有法律效力。本指南尚不能涵盖所有复杂的临床情况,指南发布时可能存在某些最新硏究结论由于滞后发表未被收入指南的情况;指南的证据也可能受到原始硏究质量及方法学的影响;受我国当前该领域的实际硏究水平所限,指南中基于国内硏究的证据有限。 二、指南编写方法 (一)指南制订的目标 目标是为已发生过血栓事件或具有血栓风险的患者提供最佳的临床决策依据,规范诊疗及护理行为,提高血栓性疾病的防治水平,改善患者结局。(二)指南制订方案的形成 本指南由北京大学循证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疗指南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疗指南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ITP)是小儿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其特点是自发性出血,血小板减少,出血时间延长和血块收缩不良,骨髓中巨核细胞成熟障碍。 一、临床表现 偶见病例因注射活疫苗后发病,多发生于注射后15-35天。本病见于小 儿各年龄时期,分急性(≤6个月)与慢性(>6个月)两型。小儿时 期多为急性ITP。急性期发病突然,出血严重,出血前不久或出血同时 常患上呼吸道感染。慢性病例无明显年龄高峰但多见于学龄期,多数 发病潜隐,出血症状较轻,约10%患儿是由急性转为慢性。也可依照病 情分为四度:①轻度:50×109/L<血小板<100×109/L(10万/mm3),只在外伤后出血;②中度:25×109/L<血小板≤50×109/L,尚无广 泛出血;③重度:10×109/L<血小板≤25×109/L,见广泛出血,外伤 处出血不止。④极重度:血小板≤10×109/L,自发性出血不止,危及 生命(包括颅内出血)。 ITP出血的特点是皮肤、粘膜广泛出血,多为散在性针状的皮内或皮下 出血点,形成瘀点或瘀斑;四肢较多,但也可为全身性出血斑或血肿;有些患儿以大量鼻衄(约占20%-30%)或齿龈出血为主诉。常见呕血或 黑便,多为口鼻出血时咽下所致,发生真正胃肠道大出血者并不多见。球结膜下出血也是常见症状。偶见肉眼血尿。约1%患儿发生颅内出血,成为ITP致死的主要原因。 二、辅助检查

(一)血常规:周围血中最主要改变是血小板减少至100×109/L以下,出血轻重与血小板高低成正比,血小板<50×109/L时可见自发出血, <20×109/L时出血明显,<10×109/L时出血严重。其余两系基本正常,偶有失血性贫血。 (二)骨髓涂片:主要表现为巨核细胞成熟障碍。巨核细胞分类:原 巨核细胞和幼稚巨核细胞百分比正常或稍高;成熟未释放血小板的巨 核细胞显著增加,可达80%;而成熟释放血小板的巨核细胞极少见。(三)血小板抗体检查:主要是血小板表面IgG(PA IgG)增高,阳性率 为66%-100%。发同时检测抗血小板抗体(PAIgG、PAIgM、PAIgA),可 提高检测阳性率。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临床以出血为主要症状,无明显肝、脾及淋巴结肿大, 血小板计数<100×109/L,骨髓中巨核细胞分类,以成熟未释放血小 板的巨核细胞为主,巨核细胞总数增加或正常,血清中检出抗血小板 抗体(PAIgG、PAIgM、PAIgA),并排除其他引起血小板减少的疾病即 可诊断。 (二)鉴别诊断。临床常需与以下疾病鉴别: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 白血病、过敏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Wiskortt-Aldrich综合征、E vans综合征、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四、治疗原则 约80%的患儿可在6个月内痊愈,约20%可转为慢性ITP,但多数仍可痊愈。 (一)减少活动,避免创伤。

TTP诊疗规范(杨凤娥组)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疗规范 一、临床表现 1.出血:以皮肤、粘膜为主,严重者可出现内脏或颅内出血; 2.贫血:多为轻到中度贫血,可伴有黄疸,反复发作者可有脾肿大; 3.神经精神症状:发作性、多变性,意识紊乱、头痛、失语、惊厥、谵妄、偏瘫、视力 障碍、局灶性感觉或运动障碍; 4.肾脏损害:蛋白尿、血尿、管型尿、甚至少尿、无尿; 5.发热; 二、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不同程度贫血,网织红细胞计数增高,血小板计数降低,可见异形红细胞及 碎片(>1%) 2.尿常规:尿胆原升高,蛋白阳性, 3.生化检查:间接胆红素升高,乳酸脱氢酶明显升高,尿素氮、肌酐不同程度升高,肌 钙蛋白T水平升高见于心肌受损。 4.凝血象检查:PT、APTT、Fbg正常,偶有FDP轻度升高,3P阴性; 5.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升高; 6.Coomb`s试验:阴性; 7.ANA+ANA抗体谱、抗磷脂抗体、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 8.EBV、CMV、肝炎病毒、TORCH全套; 9.肿瘤标志物 10.ADAMTS13活性检查(可选):遗传性和特发性TTP多有缺乏(<5%),继发性者活 性可正常; 11.ADAMTS13抑制物检查(可选) 三、诊断标准 1、临床表现,如有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二联征”就应高度怀疑此病; 2、实验室检查:Coomb`s试验阴性的微血管病性溶贫,红细胞碎片增多,血小板减少, 凝血象正常; 3、排除DIC、Even`s综合征、HELLP综合征、子痫、HUS等 四、治疗 1、原则:一旦怀疑本病,不论轻重,都应尽快开始治疗。首选血浆置换,其次可选新鲜 冰冻血浆和药物治疗。除非出现危及生命的严重出血,否则不输血小板。 2、治疗方案: 1)血浆置换:为首选治疗。采用新鲜血浆或新鲜冰冻血浆,置换量为每次2000ml(或为40-60ml/kg),每天1次,直至症状缓解、Plt及LDH恢复正常,以后可逐渐延长置换间隔。 2)血浆输注:对暂时无条件行血浆置换或遗传性TTP患者,可输注新鲜血浆或新鲜冰冻血浆,推荐量为20-40ml/kg.d, 注意液体量平衡; 3)免疫抑制治疗:发作期辅助使用甲泼尼龙200mg/d或地塞米松10-15mg/d,静脉输注3-5天后,过渡到泼尼松1mg/kg.d,病情缓解后减量至停用; 4)贫血症状严重者可以输注洗涤红细胞; 5)抗血小板药物:病情稳定后可选用潘生丁和(或)阿司匹林,以减少复发;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疾病研究报告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疾病研究报告 疾病别名:血栓性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所属部位:全身 就诊科室:血液科 病症体征:鼻出血,发热,微血管溶血性贫血,头痛,血小板减少 疾病介绍: 什么是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又称血栓性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血栓形成综合征等,为一种不常见的血栓性微血管病,伴有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临床特征为发热,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微血管病 性溶性性贫血,多种神经系统损伤和肾损害等,其病因不明,可能与血管因素,感染以及药物过敏等有关,大部分病人年龄在10-40岁之间,约60%是女性, 起病急骤,病情严重,2/3病例在3个月内死亡,少数病例较缓慢,病程可达数月至数年 症状体征: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什么症状?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起病往往急骤,典型病例有发热、乏力、虚弱、少数起病较缓慢,有肌肉和关节痛等前驱 症状,以后迅速出现其他症状。也有以胸膜炎、雷诺现象、妇女阴道流血为最 初主诉。 (1)血小板减少引起的出血:以皮肤黏膜为主,表现为淤点、淤斑或紫癜、鼻 出血、视网膜出血、生殖泌尿道和胃肠出血,严重者颅内出血,其程度视血小 板减少程度而不一。 (2)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不同程度的贫血。约有1/2的病例出现黄疸、20%有肝脾肿大,少数情况下有RAYNAUD现象。 (3)神经精神症状: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紊乱,30%有头痛和(或)失语、 说话不清、眩晕、惊厥、痉挛、感觉异常、视力障碍、知觉障碍、定向障碍、 精神错乱、谵妄、嗜睡、昏迷、脑神经麻痹。45%有轻瘫,有时有偏瘫,可于 数小时内恢复。神经系统表现的多变性为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特点之一。这些表现与脑循环障碍有关。 (4)肾脏损害:肉眼血尿不常见。重者最终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 (5)发热:90%以上患者有发热,在不同病期均可发热,多属中等程度。其原 因不明,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继发感染,但血培养结果阴性;②下丘脑体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怎样治疗?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怎样治疗? *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 方法,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应该吃什么药。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怎么治疗? *一、西医 *1、治疗: 1.血浆置换疗法为首选的治疗方法。自1976年开始采用本法治疗TTP后疗效迅速提高,可达67%~84%,使TTP预后大为 改观。认为它能去除体内促血小板聚集物、补充正常抗聚集物,应及早进行。一般用量为每天40~80ml/kg的新鲜冷冻血浆,至少5~7天。治疗有效(一般在1~2周内),则血清LDH浓度下降,血小板增高,神经系统的症状恢复。通常在血清LDH浓度下降至400U/L时,即可停止血浆置换。血浆置换疗法中不宜用冷沉淀物,以免大量ⅤW因子触发血管内血小板聚集,输注血小板应列为禁忌。 2.肾上腺皮质激素单独使用这类药物对TTP的治疗效果较差。一般开始用泼尼松60~80mg/d,必要时增至100~200mg/d。不能口服者也可用相应剂量的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对急性原发性TTP的治疗意见不统一,激素可能加重血小板血栓的形成。

亦有认为单用激素只有11%有效,应与其他方法合用才有较高疗效。 3.免疫抑制剂特别对PAIgG增高者常用长春新碱(VCR)。Schreeder等(1983)用长春新碱(VCR)治疗2例TTP都获得缓解,第1例经血浆置换疗法后部分收效,再作脾切除暂时有效,但经长春新碱(VCR)治疗后获得完全缓解。Joel等(1985)报道1例57岁妇女慢性TTP并发ⅤW因子缺乏,经泼尼松、硫唑嘌呤及血浆置换治疗,21天后TTP缓解,ⅤW因子消失。近年有人报道长春新碱(VCR)应考虑为本病的最初治疗,有效率约占70%。Pallavicini(1994)提出TTP患者血浆置换和药物常规治疗无效时,长春新碱(VCR)是一有前途的药物。静脉注射每周2mg,开 始治疗后24~50天,长春新碱(VCR)总量6~14mg达完全缓解,其作用机制为:①改变血小板糖蛋白受体,防止接触ⅤW因子而降低血小板聚集;②在血管壁内皮细胞上起免疫调理以及免疫抑 制作用。爆发性或进展性时可用丝裂霉素、环孢素和顺铂等药物进行治疗。 4.抗血小板聚集剂如吲哚美辛(消炎痛),阿司匹林(600~2400mg/d),双嘧达莫(潘生丁)(200~600mg/d),右旋糖酐 -40(500ml,2次/d,共14天)。Myers等认为至少在部分TTP患者,抗血小板药物对TTP初次缓解和维持缓解起重要作用。因此抗血小板药在综合治疗中起辅助作用,取得缓解后作为维持治疗。疗程需长达6~18个月,停药过早易复发。单用抗血小板药疗效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丘伟平 【期刊名称】《《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年(卷),期】2018(000)004 【总页数】5页(P374-378) 【关键词】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诊断; 治疗进展 【作者】丘伟平 【作者单位】[1]厦门市第五医院风湿免疫科福建厦门3611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54.6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TTP)是以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聚集消耗性减少,以及微血栓形成造成器官损害为特征的一种血栓微血管病。好发于10~39岁,男女比例约1∶2,预后差,如不 及时有效地治疗死亡率达90%,近年发病率大约为5/100万[1]。目前明确的主要发病机制为血管性血友病因子金属蛋白酶(a 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inase with thrombospondin type 1 repeats, member 13, ADAMTS13)基因突变或相应自身抗体产生,导致ADAMTS13活性缺乏或降低,使超大分子血管性血友病因子(ultralarge vWF,UL-vWF)不能被剪切,聚集的 UL-vWF促进血小板黏附聚集,在微血管内形成血小板血栓,导致血小板消耗性

减少,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受累组织器官损伤或功能障碍[2]。为了更新TTP 的部分诊断与治疗理念,了解TTP的新药研发,本文将对TTP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进行综述。 1 TTP的诊断 1.1 TTP的临床表现 TTP的经典的临床表现为发热、血小板减少、溶血性贫血、神经系统症状以及肾 功能损害“五联征”,但是许多研究表明真正符合的“五联征”的患者不足10%。然而,几乎所有TTP患者都有严重的血小板减少及以破碎红细胞为特征的溶血性 贫血,以及相应的皮肤黏膜出血症状。相关的器官血栓栓塞或缺血大多数表现为神经系统症状,可出现为头痛、头晕,甚至抽搐等[3];另外,肾功能损害主要表现 为蛋白尿和(或)血尿,虽然急性肾功能损害在TTP患者中并不常见,但是没有 急性肾功能损害也不能完全排除TTP,Zafrani L等[4]研究报道在严重的TTP患者中只有10%~27%的患者会发生急性肾功能损害。除了上述各种TTP相关的器官血栓栓塞或缺血的临床表现,约50%的患者也出现了伴随疾病发生的但不是TTP 特有的一些表现,其中最常见的细菌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如SLE、抗磷脂综合征等)、妊娠、药物(如环孢霉素、氯吡格雷等)、肿瘤及器官移植等被认为是TTP的触发因素。目前根据发病机制可将TTP分为遗传性和获得性两种,遗传性TTP是ADAMTS13基因突变导致其活性降低或缺乏所致。获得性TTP根据有无 原发病分为特发性和继发性,特发性TTP是主要的临床类型,多因体内存在抗ADAMTS13自身抗体(主要是IgG)导致ADAMTS13活性缺乏或降低;继发性TTP系为因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妊娠、药物及肿瘤等因素而引发。 1.2 TTP的实验室检查 TTP患者除了溶血性贫血及消耗性血小板减少外,常用的实验室检查指标还有网 织红细胞、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及间接胆红素的增高,以及外周血涂片中破

2023重症患者血小板减少的诊治专家共识(全文)

2023重症患者血小板减少的诊治专家共识(全文) 重症患者中的血小板减少 医学学习需要准确的概念,临床上通常将血小板计数<100* 109 /L 定义为血小板减少,血小板计数<50* 109 /L定义为重度血小板减少。血小板是直接参与血块形成和炎症调节的血细胞,血小板减少是重症患者常见的并发症,而血小板减少会使患者凝血功能异常,进而危及其健康和生命。 在急诊和ICU的成人重症患者的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可达8.3%~67.6%,发生血小板减少的重症患者的出血事件和输血量也显著增加,甚至死亡风险也明显提升。 血小板减少是一个危险信号 血小板计数在短时间内的急剧下降或持续减少,往往提示预后不良。 既往研究显示,如果重症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恢复时间超过4d,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会显著提高。重症患者入ICU后血小板计数减少持续达14d,其病死率可高达66%,而血小板计数恢复正常或升高者病死率仅为16%。

重症患者的血小板减少的机制 重症患者的血小板减少往往同时具有多种病因和多种机制。原发性血小板减少多以血液疾病为主;获得性血小板减少的病因则涉及感染、创伤、免疫紊乱、营养障碍等众多疾病,非常复杂。 图片 既往针对ICU中重症患者血小板减少的多项研究结果显示,重症患者发生血小板减少的病因从多到少排序依次为:脓毒症、DIC、稀释性血小板减少、叶酸缺乏、恶性肿瘤、药物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等。脓毒症是ICU 中重症患者血小板减少最常见的原因。 重症患者血小板减少的实验室检查 外周血涂片能够协助诊断重症患者的血小板减少。 异形红细胞或红细胞碎片:TMA的特征表现; 红细胞体积增大或大小不一:提示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 微球形、新月形、角膜形等变形红细胞:提示DIC或AIHA等溶血性疾病;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教学内容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 临床路径 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即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CD-10:D69.300)的初诊患者。 (二)诊断依据。 根据《血液病诊断和疗效标准》(张之南、沈悌主编,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三版)和《临床诊疗指南-血液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6年版)》(中华血液学杂志,2016,37(2),89-93)。 1.病史。 2.至少2次血常规检查示血小板计数减少,血细胞形态无异常。 3.脾脏一般不增大。 4.骨髓检查:巨核细胞数增多或正常,有成熟障碍。 5.需排除其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邓家栋临床血液学》(邓家栋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和《临床诊疗指南-血液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6年版)》(中

华血液学杂志,2016,37(2),89-93)。 1.一线治疗: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可常规剂量或短疗程大剂量给药。 2.二线治疗: (1)硫唑嘌呤、或达那唑、或长春碱类 (2)环孢素A (3)促血小板生成药 (4)抗CD20单克隆抗体 3.紧急治疗:重症ITP患者(PLT<10x109/L)或ITP患者发生胃肠道、泌尿生殖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或其他部位的活动性出血或需要急诊手术时,应迅速提高血小板计数患者;病情十分危急需要立即提升血小板水平的患者。 (1)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 (2)血小板输注。 (3)甲泼尼龙冲击和/或促血小板生成药。 (4)其他止血剂。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14天内。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D69.300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疾病编码的初诊患者。 2.血液检查指标符合需要住院指征:血小板数<20×109/L,或伴有出血表现或出血危险(如高血压、消化性溃疡等)。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

2023儿童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特点和治疗现状(全文)

2023儿童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特点和治疗现状(全文) 摘要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是一种属于血栓性微血管病的少见但致命的疾病,病理生理基础是特异性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裂解蛋白酶——含有1型血栓反应蛋白重复序列的解整联蛋白和金属蛋白酶A成员13(ADAMTS-13)的功能严重缺乏,这种缺乏可以是先天性或获得性。TTP的临床表现与其他血栓性微血管病类似,特征为血栓性微血管病性溶血、血小板减少和器官功能损害,难以与其他血栓性微血管病鉴别。血浆ADAMTS-13活性<10%是唯一可确定TTP诊断的方法。TTP急性期一线治疗以血浆治疗为基础。先天性TTP可从预防性血浆治疗获益。获得性TTP需联合激素、B细胞消耗疗法和血浆置换治疗。对TPP患者必须长期随访,且必须包括ADAMTS-13活性监测。ADAMTS-13活性<10%预示TTP复发,以利妥昔单抗行预防性B细胞消耗治疗可用于预防获得性TTP复发。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是一种少见、但却致命的疾病,1924年由Eli Moschcowitz首先报告。直至上世纪80~90年代,病死率仍高达90%。近20年来,随着对特异性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裂解蛋白酶——含有血栓反应蛋白1型重复序列的解整联蛋白和金属蛋白酶成员13(a 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ase with thrombospondin type 1

最新中国儿童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断与治疗改编指南

最新中国儿童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断与治疗改编指南 摘要 中国儿童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断与治疗改编指南(2021版)是由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血液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于2020年5月共同发起,在高质量国际循证指南基础上,采用ADAPTE方法对近十年儿童ITP指南进行全面检索、评价、遴选和整合,增加了中国高质量证据并遵循现有指南改编理论框架形成的改编指南。本指南涵盖了有关儿童ITP诊断和治疗方面的12个临床问题,形成24条推荐意见,旨在指导和规范我国儿童ITP的临床诊疗实践。 儿童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是指儿童期发生的一种获得性、免疫性、以无明确诱因的孤立性血小板计数减少为主要特点的出血性疾病,主要发病机制是机体免疫失耐受,介导了血小板免疫破坏及生成不足。儿童ITP年发病率为(1.6~5.3)/10万,诊断为排他性,临床异质性较大。 虽然我国于2013和2019年发布了2部儿童ITP专家共识,但尚无基于循证的临床实践指南。2019年国际权威机构连续发表了2部高质量指南,即2019版“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研究和诊治的国际共识报告(International Consensus Report,ICR)”及“美国血液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Hematology,ASH)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指南”,它们基于最新的循证证据,对工作组专家遴选出的儿童ITP诊治临床问题给出了最新的推荐意见。虽然是高质量循证指南,但由于存在文化、社会背景、资源、种族及患儿或监护人偏好等因素的差异,国际指南无法直接应用于我国临床实践,需要整合来自中国的循证证据、参考中国临床专家意见,同时遵循指南改编规范的方法,对现有国际权威指南进行恰当改编,为我国儿童ITP诊疗工作提供有力帮助。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血液学组和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2020年5月共同发起,采用ADAPTE方法,遵循现有的指南改编理论框架制订了“中国儿童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断与治疗改编指南(2021版)”(以下简称“本指南”),以指导和规范我国儿童ITP 的临床诊疗决策。本指南完成计划书后于“国际实践指南注册平台”注册,注册编号:IPGRP-2020CN077。 本指南的目的 制订本指南旨在为中国儿童ITP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循证依据,规范我国儿童ITP临床诊疗决策,为临床实践提供证据支持。 本指南的目标人群 本指南适用于1月龄至18岁的原发性ITP患儿,不适于继发性ITP、新生儿ITP和非免疫原因所致血小板减少症患儿。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