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海水“制碱”》示范公开课教案

第三节海水“制碱”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纯碱(碳酸钠)等盐类物质的重要性质;知道工业制取纯碱的化学反应原理;了解纯碱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2.通过对纯碱(碳酸钠)等盐类物质的重要性质。

3.通过了解侯德榜的事迹,激发爱国热情,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人生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纯碱(碳酸钠)等盐类物质的重要性质。

难点:纯碱(碳酸钠)等盐类物质的重要性质。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的课件,实验用品:试管、胶头滴管、药匙、碳酸钠、稀盐酸、火柴、石灰水、氯化钡溶液、酚酞溶液、蒸馏水、稀硫酸。

四、教学过程

【讲解】食用碱面的主要成分是Na2CO3,俗称:纯碱或

者苏打。

它是一种白色的粉末,易溶于水。因其水溶液显碱性,

故通常叫被做纯碱,但需要我们注意的是纯碱不是碱,

是一种盐。

【提问】如何来制备纯碱呢?

【过渡】我们知道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钠,原料丰富

且易得,价格低廉。能不能用氯化钠来制纯碱呢?

【提问】阅读教材43页的内容,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问题1:Na2CO3由哪些元素组成?

●钠、碳、氧。

问题2:由NaCl转变为Na2CO3,物质的元素组成发生了什么变化?

●组成物质的元素由氯元素转变为碳元素和氧元素。问题3:由NaCl制Na2CO3还需要含什么元素的物质?需要哪些原料?

●含碳、氧元素的物质;食盐、二氧化碳。

【讲解】工业上采用氨碱法生产纯碱

●原理:

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制成饱和氨盐水,在加压并不断通入二氧化碳的条件下使碳酸氢钠(NaHCO3)结晶析出,过滤后,将碳酸氢钠加热分解即得纯碱。

●工艺流程:

●上述过程的化学反应原理为:

【提问】问题1:请从酸碱反应的角度分析:在用氨碱法生产纯碱的过程中,为什么要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制成饱和氨盐水,再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很低,要先通入氨气形成充足

的碱性环境,有利于二氧化碳的溶解。

问题2:氨盐水吸收二氧化碳后生成的碳酸氢钠和氯化铵,哪种物质首先结晶析出?为什么?

●NaHCO3首先结晶析出,因为在同一温度下

NaHCO3溶解度小。

【方法导引】

1.氨碱法制纯碱的优点

●原料经济易得,CO2和NH3可回收使用,能连续

生产。

●NaCl溶液可循环使用,NH4Cl可用作氮肥。

2.氨碱法制纯碱的缺点

●回收氨时产生的大量CaCl2用处不大,且污染环

境。

【讲解】阅读教材44页。

【讲解】纯碱在工业生产中用途极广,如:制作玻璃,洗涤剂,造纸和纺织。

【过渡】制备纯碱的工艺流程中,我们先得到的是碳酸氢钠,你了解它吗?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

【讲解】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通常是白色粉末状晶体,能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不稳定,受热易分解。化学方程式为:

【讲解】碳酸氢钠在生产和生活中有许多重要用途,如:●灭火器里,它是二氧化碳发生剂;

●制造饮料时,它是一种常用原料;

●食品工业上,它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

●医疗上,它是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剂之一。

【演示实验】实验探究——纯碱的性质

●实验用品:

试管、胶头滴管、药匙、碳酸钠、稀盐酸、石灰水、氯化钡溶液、酚酞试液、蒸馏水、稀硫酸。

实验1:与酸碱指示剂作用

实验步骤:

取少量碳酸钠固体,加入试管中,加少量蒸馏水后振荡,观察其溶解情况。再滴入2~3滴酚酞试液,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

结论:碳酸钠易溶于水,溶液显碱性。

实验2:与酸反应

●实验步骤:

取少量碳酸钠固体,加入试管中,然后滴加稀盐酸,观察现象。迅速将燃着的木条伸进试管口,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有气泡产生,燃着的木条熄灭。

●化学方程式:Na2CO3+2HCl=2NaCl+CO2↑+H2O 【提问】若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进行实验,现象是否相同?

●现象相同。

实验3:与氢氧化钙反应

●实验步骤:

向盛有少量碳酸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

●化学方程式:

Na2CO3+Ca(OH)2=CaCO3↓+2NaOH

实验4:与氯化钡反应

●实验步骤:

向盛有少量碳酸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有白色沉淀生成。

●化学方程式:

Na2CO3+BaCl2=BaCO3↓+2NaCl

【成果展示】碳酸钠的性质

●水溶液呈碱性

●能与大多数酸反应

●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

●能与氯化钙溶液反应

上述反应涉及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Na2CO3+2HCl=2NaCl+CO2↑+H2O

●Na2CO3+H2SO4=Na2SO4+CO2↑+H2O

●Na2CO3+Ca(OH)2=CaCO3↓+2NaOH

●Na2CO3+BaCl2=BaCO3↓+2NaCl

【总结】这些都是复分解反应。

【讲解】

概念: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一类化学反应。

表达式:AB + CD =AD + CB

判定条件:生成物中有沉淀、气体或水之一时,反应才能发生。

【方法导引】常见难溶性的碱和盐

Mg(OH)2(白色) 、Al(OH)3 (白色) 、Fe(OH)3(红褐色) 、Cu(OH)2(蓝色)、AgCl(白色) 、BaSO4(白色) 、BaCO3(白色)、CaCO3(白色)

离子的检验

【方法导引】CO2-

3

检验原理:

的盐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CO2气体,利构成里含有CO2-

3

用此反应可以检验盐的组成中是否含有CO2-

3

检验试剂:稀盐酸和澄清石灰水

检验方法:取适量的样品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适量稀盐酸,若有气泡产生且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

浊,则证明该盐的样品中含有CO2-

3

五、板书设计

第三节海水“制碱”

一、氨碱法制纯碱

1.原理

2.工艺流程

二、纯碱的性质

1.碳酸钠的性质

(1)物理性质:白色的粉末,易溶于水。

(2)化学性质:

●水溶液呈碱性

●能与大多数酸反应

●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

●能与氯化钙溶液反应

2.复分解反应

(1)概念: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一类化学反应。(2)表达式:AB + CD =AD + CB

(3)判定条件:生成物中有沉淀、气体或水之一时,反应才能发生。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海水“制碱”》示范公开课教案

第三节海水“制碱”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纯碱(碳酸钠)等盐类物质的重要性质;知道工业制取纯碱的化学反应原理;了解纯碱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2.通过对纯碱(碳酸钠)等盐类物质的重要性质。 3.通过了解侯德榜的事迹,激发爱国热情,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人生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纯碱(碳酸钠)等盐类物质的重要性质。 难点:纯碱(碳酸钠)等盐类物质的重要性质。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的课件,实验用品:试管、胶头滴管、药匙、碳酸钠、稀盐酸、火柴、石灰水、氯化钡溶液、酚酞溶液、蒸馏水、稀硫酸。 四、教学过程 【讲解】食用碱面的主要成分是Na2CO3,俗称:纯碱或 者苏打。 它是一种白色的粉末,易溶于水。因其水溶液显碱性, 故通常叫被做纯碱,但需要我们注意的是纯碱不是碱, 是一种盐。 【提问】如何来制备纯碱呢? 【过渡】我们知道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钠,原料丰富 且易得,价格低廉。能不能用氯化钠来制纯碱呢?

【提问】阅读教材43页的内容,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问题1:Na2CO3由哪些元素组成? ●钠、碳、氧。 问题2:由NaCl转变为Na2CO3,物质的元素组成发生了什么变化? ●组成物质的元素由氯元素转变为碳元素和氧元素。问题3:由NaCl制Na2CO3还需要含什么元素的物质?需要哪些原料? ●含碳、氧元素的物质;食盐、二氧化碳。 【讲解】工业上采用氨碱法生产纯碱 ●原理: 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制成饱和氨盐水,在加压并不断通入二氧化碳的条件下使碳酸氢钠(NaHCO3)结晶析出,过滤后,将碳酸氢钠加热分解即得纯碱。 ●工艺流程: ●上述过程的化学反应原理为: 【提问】问题1:请从酸碱反应的角度分析:在用氨碱法生产纯碱的过程中,为什么要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制成饱和氨盐水,再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很低,要先通入氨气形成充足 的碱性环境,有利于二氧化碳的溶解。 问题2:氨盐水吸收二氧化碳后生成的碳酸氢钠和氯化铵,哪种物质首先结晶析出?为什么? ●NaHCO3首先结晶析出,因为在同一温度下 NaHCO3溶解度小。 【方法导引】 1.氨碱法制纯碱的优点

九年级化学 第二单元第三节海水制碱教案 鲁教版

《第二单元第三节海水“制碱”》教案 教学目标:1、理解氨碱法制碱的反应原理;2、初步掌握制取物质的基本思路; 3、了解纯碱和小苏打的用途。 教学重点:氨碱法制碱的反应原理 教学难点:1、溶解度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2、中和反应原理在制碱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情景引入 [展示课件:“馒头房”]引出生活中的两种盐——纯碱和食盐。分析其组成 (Na 2CO 3 和NaC1) 上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引导学生明确食盐通过化学变化可以转化为纯碱。 [板书课题] 第三节海水“制碱” 原理分析 1、学生思考交流,完成学案的相关内容。 2、教师利用课件,层层设疑,剖析海水“制碱”的反应原理: (1)流程分析 [教师设疑] 从元素守恒的观点分析,将NaC1转化为Na 2CO 3 ,还需加入哪 些元素? [学生回答] CO 2 [教师设疑] 如何让CO 2 更易被吸收? [学生回答,同学、教师分别评价。] 教师帮助学生从中和反应的角度分析,弄清事先同入氨气制成饱和盐水的原因,完成P47“交流共享”第1题。 [教师设疑] 海水制碱的原料有哪些? [学生回答,教师评价或强调。] 师生共同分析各原料的作用,在通过课件展示海水制碱的流程,明确环节,理清思绪。 (2)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教师设疑] 如何书写反应方程式呢? 考虑到难度很大,教师可引导学生比较NaHCO 3与NH 4 C1的溶解度,揭 开奥秘。完成P47“交流共享”第2题。 3、学生修正学案或加深理解。 方案评价 [展示课件:两种流程] 指出本节课讨论的是“氨碱法”制碱,再引出侯氏制碱法,并介绍侯德榜的事迹,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小组讨论] 结合教师提示的原则,对方案进行评价,教师指定学生回答,教师给予评价,学生再作讨论,完善学案。 了解用途先让学生自学,再利用课件图片了解苏打和小苏打的用途。 点拨升华 [展示课件] 引导学生归纳出制取物质的一般思路。 课堂检测(布置作业) 用心爱心专心 1

海水“制碱” 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下册】

《第三节海水“制碱”》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及常见的酸和碱的基础上学习的。教材以生活中常见的物质食盐、石灰石和纯碱为素材,引导学生理解盐的性质和元素守恒观。 实验探究纯碱的性质是本节的重点。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做过探究酸、碱性质的实验,为本节的探究实验奠定了基础。一方面,引导学生在实验探究纯碱的化学性质的基础上,归纳总结盐的化学性质、反应规律及碳酸根离子的鉴别方法,使学生尝试由点到面地学习知识的方法;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将纯碱的化学性质与用途联系起来,进一步强化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的基本化学观念,同时使学生认识到通过化学转化的方法可以提高物质的应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理解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本节的难点。复分解反应的定义在酸碱部分已学过,学生对其反应条件有一定的认识。在学习了盐的有关知识后,又引导学生从离子的角度认识复分解反应,从而理解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微粒观和科学观。 ◆教学设想 1.教学中采用“联系——预测”策略进行教学设计。首先,将事实性知识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或理论知识相联系,引导学生以这些联系为依据对要学习的物质的性质先作出自己的预测,再将预测结果与实验探究、教师讲授所得进行比较,找出正确和不足之处,分析原因,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学习,抓住重点和关键。例:以“为什么加了酵母的面团蒸出的馒头没有酸味且疏松多孔”这一生活经验引入预测碳酸钠的化学性质之一,即可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另外,介绍碳酸钠的俗称“纯碱”,学生自然会同学过的碱的知识相联系,产生疑惑为什么不含氢氧根也称“碱”,带着猜测和疑惑再进行实验探究,自然有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后,讲完性质,学生顺理成章地将性质和用途联系起来。 2.碳酸钠性质的另一要点与碱的反应,在这里除了要讲好知识外,还要利用这一反应对学生进行科学观念形成的教育。例:实验中准备两瓶碳酸钠(一瓶为饱和溶液,一瓶为稀溶液),出现不同的实验结果,思考为什么此反应要用饱和的碳酸钠溶液,提高探究实验中“量”的意识,形成“量”的概念。 3.探究实验后,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分析,归纳总结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4.通过提问由氯化钠制碳酸钠还需要含什么元素的物质和氨碱法制纯碱的流程图帮助学生树立元素守恒观。 ◆教学目标

2019届九年级化学下册海水中的化学第3节海水“制碱”第1课时氨碱法制纯碱教案新版鲁教版

第三节海水“制碱” 第一课时氨碱法制纯碱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氨碱法制纯碱的原料和步骤。 (2)知道氨碱法制纯碱的化学反应原理。 (3)了解纯碱和碳酸氢钠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氨碱法制纯碱原理的学习,体会反应媒介促进反应发生和提高生产效率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侯德榜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人生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氨碱法制纯碱的化学反应原理;纯碱和碳酸氢钠的用途。 【难点】 氨碱法制纯碱的流程及原理。 教学过程 知识点一氨碱法制纯碱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第43~44页的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氨碱法制纯碱 (1)原料:食盐、二氧化碳。媒介:氨气。 (2)原理: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制成饱和氨盐水,在加压并不断通入二氧化碳的条件下使碳酸氢钠结晶析出,过滤后,将碳酸氢钠加热分解即得纯碱。 (3)流程: 上述流程中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①NaCl +NH 3+CO 2+H 2O===NaHCO 3+NH 4Cl ②2NaHCO 3 =====△Na 2CO 3+CO 2↑+H 2O (4)氨气的回收:向滤出碳酸氢钠晶体的氯化铵溶液中加入熟石灰以回收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 4Cl +Ca(OH)2===CaCl 2+2NH 3↑+2H 2O 。 (5)优点:原料经济易得,CO 2和NH 3可回收使用,可连续生产。 缺点:回收氨时产生的大量CaCl 2用处不大,且污染环境。 2.联合制碱法(侯氏制碱法) (1)原理:在氨碱法的基础上,向滤出碳酸氢钠晶体后的氯化铵溶液中加入食盐,使其中的氯化铵单独结晶析出。 (2)优点:结晶析出的氯化铵可用作氮肥,氯化钠溶液可循环使用。 【合作探究】 1.在生产过程中为什么要先通入氨气得到饱和氨盐水后再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答:使溶液显碱性,以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提高产率。 2.氨盐水吸收二氧化碳后生成的碳酸氢钠和氯化铵,哪种物质先结晶析出?为什么? 答:碳酸氢钠,因为在同一温度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铵的溶解度。 【教师点拨】 两种制碱法的相同点:制碱总原理相同; 不同点:对过滤出碳酸氢钠晶体后的母液的处理方法不同。 【跟进训练】 1.“侯氏制碱法”是我国著名科学家侯德榜发明的一种连续生产纯碱与氯化铵的联合制碱工艺。 ①生产原理: 反应Ⅰ:NaCl(饱和溶液)+NH 3+CO 2+H 2O===NaHCO 3(固体)↓+NH 4Cl ②主要生产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BC ) A .生产流程中,操作Ⅰ的名称是过滤 B .反应Ⅰ中,涉及的物质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C .反应Ⅰ中,碳酸氢钠晶体析出后,剩余的液体中不会含有碳酸氢钠 D .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是2NaHCO 3 =====△Na 2CO 3+CO 2↑+H 2O 2.我国化学家侯德榜改革国外的纯碱生产工艺,生产流程可简要表示如下图:

2021年九年级化学全册《.3海水制碱(第课时)》教案鲁教版五四制

2021年九年级化学全册《.3海水制碱(第课时)》教案鲁教 版五四制 2021年九年级化学全册《9.3 海水制碱(第2课时)》教案鲁教版五四制【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2.NaCl、MgCl2 、Na2CO3、CaCO3 、CuSO4 、AgNO3等化合物都属于盐类,你能发现盐与酸及碱

构成的不同点、相同点吗? 3.根据碳酸钠的化学性质推测盐的化学性质 ⑴与反应,生成,例。 ⑵与反应,生成,例。 ⑶与反应,生成例。 二、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73,理解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归纳提升】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1.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水或有气体生成,只要具备其一即可。 2.碱与盐反应时,反应物酸和碱都必须能溶于水 3.盐与盐反应,反应物两种盐必须都能溶于水。 三、酸、碱、盐在水中的溶解性 (一)盐的分类(课件):让学生根据盐的构成离子类。(二)【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161,部分物质的溶解性 1.总结盐的溶解性 2.总结酸的溶解性 3.总结碱的溶解性 【归纳提升】部分酸碱盐在水中的溶解性 酸全部溶于水中间 溶于水的碱有钾、钠、钙、钡、氨 盐的溶解性要分类记心间 盐酸盐不溶的只有氯化银, 硫酸盐不溶的只有硫酸钡, 碳酸盐溶于水的只有钾、钠、铵 其它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入水全不见。 【达标练习】 判断下列物质能否发生反应,原因是什么? ①Na2CO3 +BaCl2 ②、MgSO4 +KOH ③、FeCl3 +Cu (OH)2④、NaCl +KNO3 ⑤、HCl +CaCO3⑥、Cu (OH)2 +HNO3

【课堂检测】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 纯碱不是碱 B. 食盐不是盐 C. 盐酸不是酸 D. 火碱不是碱 2.在加工馒头时往往因面团发酵过度而变酸,要除去酸味,馒头变得可口,常常在面团中加 入() A. 食盐 B. 烧碱 C. 碳酸氢钠 D. 熟石灰 3.NaHCO3可用来治疗胃酸过多,主要原因 是() A. NaHCO3中含有钠元素 B. NaHCO3中含有氢元素 C. NaHCO3溶液显碱性 D. NaHCO3是碱 4.下列盐全部易溶于水的一组 是()A. B. C. D. 5.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 是() A. B. C. D. 6.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A. 和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8.3《海水“制碱”》教案设计

海水“制碱”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一、教材分析 海洋为背景,引领学生认识海洋化学资源,体现“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 本节是元素化合物知识与社会、生产、生活相联系的充分体现。纯碱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是初中化学遇到的一种重要的盐类物质。继上节课介绍氨碱法制纯碱的工艺流程后,这节课重点掌握纯碱的性质,学会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由此总结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引导学生从微观本质上认识和思考宏观的现象和变化,突出化学学科的思维方式。 二、学情分析 初中化学学到“酸、碱、盐”内容时,难度骤增,学生对骤然增多的大量酸、碱、盐之间的反应,特别是大量化学方程式的出现感到难以理解和记忆。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对于盐的认识局限性较大,对于盐的化学性质更是知之甚少,无法总结盐的性质规律,对于复分解反应的认识零散而片面。学生的微粒观构建不成熟,不能主动地用微观的视角看待反应的变化过程,书写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时无法以微观变化过程作为指导,从而使得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沦为识记阶段,增加了学习的负担。 三、教学设计思想 本节课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从较了解的盐—碳酸钠入手研究盐的化学性质,课堂采用“活动单导学”的教学载体,让学生自主探究纯碱的性质,借助希沃授课助手软件,将学生的成果进行展示交流总结,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针对学生对于复分解反应方程式书写的困难,引导学生将宏观现象与微粒变化相结合认识反应的微观本质,学生动手利用卡片来展示化学反应的微观变化过程,培养学生“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思维方式,从而达到了突破教学难点的目的。由个例推广到一般规律,复习回忆之前学习的中和反应以及相关类似反应,得出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最后巩固练习应用复分解反应判断酸碱盐之间能否发生反应并总结完成知识导图。 四、教学目标 1.探究纯碱的化学性质,熟练书写纯碱的化学性质中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 2.通过分析反应的微观过程,归纳总结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建立“宏-微-符”的三重表征的思维方式,培养化学思维。 3.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体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唯物观。 五、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纯碱的性质

乐陵市六中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第三节海水制碱第1课时氨碱法制纯碱纯碱的性质教案新版鲁教

第三节海水“制碱” 学生虽然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但对其认识大多仅停留在“质量守恒”的层面上,还没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元素守恒观。对于盐的认识也仅局限于几种具体物质(如接触的氯化钠、硝酸钾、硫酸铜等)的物理性质,而对盐的化学性质知之甚少,更无法根据化学性质推断用途。教材从由氯化钠制碳酸钠还需要含什么元素的物质问题入手,引起学生对质量守恒的深入思考,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元素守恒观;由学生较了解的盐——碳酸钠入手探究盐的化学性质,既体现了盐的共性,又点明了个性,使学生有全面认识。复分解反应是重要的四种基本化学反应类型之一,同时它也是酸、碱、盐相互反应的核心内容。本节知识的掌握有利于学生从更高的宏观角度把握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规律,有利于学生对复分解反应的实质理解,即复分解反应是电解质在溶液中发生的离子间的互换反应。 第1课时氨碱法制纯碱纯碱的性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氨碱法制纯碱的思路和反应原理。 (2)纯碱和碳酸氢钠的用途。 (3)掌握纯碱的性质,了解纯碱的用途。 (4)学会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氨碱法制取纯碱的反应原理的分析,树立元素守恒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侯德榜的事迹,激发爱国热情,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人生价值观。 【教学重点】 (1)氨碱法制纯碱的化学反应原理。 (2)侯氏制碱法的优点。 【教学难点】氨在氨碱法制纯碱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教学准备】本节课课前主要应做好两方面准备:多媒体课件准备;课堂学生探究实验的分组准备。实验用品:试管、胶头滴管、药匙;碳酸钠、稀盐酸、石灰水、氯化钡溶液、酚酞试液、蒸馏水、稀盐酸、稀硫酸。

九年级鲁教版化学下册教案:第8单元 3第三节海水“制碱”

第三节海水“制碱” 第1课时氨碱法制纯碱 1.理解氨碱法制纯碱的思路和反应原理。 2.纯碱和碳酸氢钠的用途。 3.掌握纯碱的性质,了解纯碱的用途。 4.掌握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氨碱法制纯碱

阅读课本第43-44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氨碱法制纯碱 流程: 原理:(1)NaCl__+NH 3+CO 2+H 2O===NaHCO 3+__NH 4Cl ; (2)2NaHCO 3__=====△ Na 2CO 3+CO 2↑+__H 2O 。 产物:纯碱、氯化铵。 回收:向滤出NaHCO 3晶体后的NH 4Cl 溶液中加熟石灰以回收氨,使之回收利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__2NH 4Cl=====△ CaCl 2__+2NH 3↑+2H 2O 。 优点:原料经济易得,CO 2和NH 3可回收利用。 缺点:产生的CaCl 2__用处不大且污染环境,NaCl 利用率低。 2.侯氏制碱法(联合制碱法) 原理:在氨碱法的基础上,即向滤出NaHCO 3晶体后的NH 4Cl 溶液中加入食盐,使其中的NH 4Cl 单独结晶出来,用作氮肥,NaCl 溶液则可循环使用。 优点:NaCl 可以循环利用,NH 4Cl 可作化肥。

1.为什么采用饱和的食盐水? 答:提高产量。 2.在生产过程中为什么要先通入氨气得到饱和的氨盐水后再通入二氧化碳? 答:使溶液显碱性,吸收更多的CO2。 3.氨盐水吸收二氧化碳后生成的碳酸氢钠和氯化铵,哪种物质首先析出?为什么? 答:NaHCO3,在同一温度下NaHCO3溶解度小。 两种制碱法相同点:制纯碱总原理相同;不同点:对过滤出NaHCO3后的母液的处理方法不同。1.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作出的重大贡献是(C)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8.3 海水“制碱” 教案

第三节海水“制碱”教案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纯碱(碳酸钠)等盐类物质的重要性质;知道工业制取纯碱的化学反应原理;了解2纯碱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3.通过对氨碱法制取纯碱的反应原理的分析,树立元素守恒观。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创新能力以及观察、动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侯德榜的事迹,激发爱国热情,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人生价值观。 2.通过实验探究,学会通过实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重点和难点: 重点:氨碱法制纯碱的原理、纯碱的性质。 难点:氨碱法制纯碱的原理 教学流程: 任务一:自学课本,根据学案完成教材预览,不太明白的地方做标记并尝试小组内解决。通过展示完成学案的教材预览内容,对于出现的问题让学生做好标记。 任务二:引导学生探究氨碱法制纯碱的内容。 1.通过思考与讨论,探究制取纯碱的原料,渗透元素的守恒观,巩固物质制取的一般思路。 2.引导学生对氨碱法制纯碱的进一步的学习。通过合作学习与讨论,深入理解原料、原理、流程以及注意事项。 3.小 结:总 结氨碱 法制纯 碱的关 键词 4.结合 课本 “多识 一点” ---侯 氏制碱 法的介 绍,对 学生进 行爱国 主义教 育。 任务 三:引 导学生学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用途,结合教材预览,组内相互交流。强调碳酸氢钠用于食品业、灭火等;结合碳酸氢钠的物质类别对酸碱盐的物质的定义进行复习。 任务四:引导学生探究纯碱的性质。 1.指导学生做好分组实验。 2.强调碳酸钠溶液的碱性;渗透碳酸盐的检验;探究纯碱石灰制取火碱的方法。

3.对碳酸钠的化学性质进行总结,并推广的对盐这一类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概括。 4.引导学生学习课本46页“多识一点”----复分解反应的实质,并作适当点拨。 归纳整理和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1.对于制碱采用“联系——预测”策略进行教学设计,如根据元素的守恒推测原料,根据溶解度曲线判定谁析出,通过因果关系帮助学生对制碱有深层次的理解。 2.纯碱的性质设计分组实验,指导完成对其性质的探究,充分体现了化学的实验和探究的本质。教师拓展学生的思维,由碳酸钠的性质推广到盐的性质的学习,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

初中化学_海水制碱第一课时氨碱法制纯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海水制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能说出工业制纯碱的原料,进一步树立元素守恒观。 2.认识氨碱法制纯碱的反应原理,能说出碳酸钠的主要用途。 3.了解侯德榜的事迹,激发爱国热情。 学习过程: 【情境引入】 1、展示一袋食用碱 问题:这袋食用碱是老师在厨房中找到的,你们家里有没有? 师:那你知道它的成分和用途吗? 师:纯碱不只在生活中用途多,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化学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图片展示:纯碱的工业用途 师:纯碱在工业上广泛应用于石油精炼,造纸,冶金,纺织印染,生产人造纤维、玻璃、洗涤剂等等,(随着图片的展示教师逐一说出纯碱的用途。)一个国家生产和使用纯碱的量,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了这个国家的工业水平。 过渡:这么重要物质,我们如何获得呢?有没有同学知道? (引导学生联系前面学过冬天捞碱,夏天晒盐,猜测纯碱可以从碱湖中捞) 师:非常好,自然界中有一定量的纯碱。正如这位同学所说的,18世纪以前,纯碱都是取自于植物和碱湖碱矿。展示相关图。这是利用什么方法来来获取物质?(物理方法。) 师过渡:但是天然碱的含量远远不能满足工业生产的需要。怎么办呢?(可以想办法通过化学变化来制取) 师:太棒了,化学变化可以为我们制备所需的物质,那我们在工业上如何通过化学变化来制取纯碱的呢?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一定能找到答案,请阅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展示目标,学生读目标,教师板书课题,在碱旁标注明化学式) 【板书课题】第三节海水“制碱” 投影: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探究新知】 氨碱法制纯碱 (一)探究原料

(工业制纯碱需要哪些原料呢?) 从元素守恒的角度,我们要用化学方法制取纯碱,应该选用含哪些元素的物质呢?(钠、碳、氧) 师:你会选择哪种含钠元素的物质?理由是什么? (氯化钠,因为海水晒盐可以得到大量的氯化钠,价格便宜,来源广簹。) 师:碳、氧元素可由哪种物质提供? (二氧化碳) 师:工业上怎么制二氧化碳的?(高温锻烧石灰石) 很好,工业上,我们可以以食盐,二氧化碳为原料,以氨为媒介采用氨碱法生产纯碱。(二)了解流程和原理(观看微视频) 师:利用这些原料如何制得纯碱呢,一起看一段微视频,了解工业制纯碱的流程和原理。请先阅读学案上的问题,看视频时要边看边记边思考。请看大屏幕。 播放微视频:海水制纯碱探秘 视频看完了,请根据视频内容完成学案上的问题。 学生自主完成,小组内订正,师巡视。交流展示,师点拨。 1.将导学案上的流程图补充完整并根据提示写出反应原理。 提示:氨气、水、二氧化碳、食盐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为碳酸钠、水、二氧化碳。 2.根据视频内容和课本71页最后一自然段,试着归纳碳酸氢钠有哪些性质和用途。 3.生产中要先向饱和的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制成饱和的氨盐水后,再通入二氧化碳。可以增加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这是为什么呢?(提示: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可从食盐水和氨盐水的组成上分析) (食盐水由氯化钠和水组成,氨盐水由氯化钠、水和氨水组成,可能是氨水促进了对二氧化碳的吸收) 师:氨水为什么能促进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呢? 师:氨水是哪类物质呢? 师:现在有没有同学知道为什么氨水能促进对二氧化碳的吸收了?

[优品]九年级化学下册第8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第3节海水“制碱”第2课时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新鲁教版)教案6

第二课时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纯碱的化学性质,会熟练书写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记住相应的反应现象。 (2)掌握碳酸根离子(CO2-3)的检验方法。 (3)认识复分解反应的实质,会运用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反应能否发生。 (4)记住一些常见的酸、碱、盐的水溶性。 【过程与方法】 通过纯碱性质的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总结出纯碱的化学性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纯碱的化学性质。 【难点】 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教学过程 知识点一纯碱的化学性质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第45~46页的有关内容,并分组完成实验探究8-4,然后完成下列填空:纯碱的化学性质:

【教师点拨】 碳酸根离子(CO 2- 3)的检验方法: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 【跟进训练】 1. 下图所示记录正确的是( B ) 入Y ,又看到气球逐渐变小,则X 、Y 分别为( C ) A .盐酸、硫酸铜溶液 B .盐酸、氯化钙溶液 C .硫酸、氢氧化钠溶液 D .硫酸、氯化镁溶液 3.过氧化氢(H 2O 2)俗称双氧水,是一种液体,易分解,常作氧化剂、漂白剂和消毒剂。为了便于贮存、运输和使用,工业上常将它转化为固态的过碳酸钠晶体(2Na 2CO 3·3H 2O 2),该晶体具有Na 2CO 3和H 2O 2的双重性质。下列物质不会使过碳酸钠晶体失效的是( A ) A .NaCl B .H 2SO 4 C .稀盐酸 D .MnO 2 知识点二 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第46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酸、碱、盐之间在水溶液中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实质上是它们解离出的离子相互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或水的过程。 2.酸、碱、盐在水溶液中一般都能解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例如,HCl===H + +Cl - ,

九年级化学下册 8.3 海水“制碱”教学案 鲁教版

海水“制碱” 课堂探究 一、氨碱法制纯碱的疑难透析 【点拨】 (1)为什么氨盐水比食盐水更容易吸收二氧化碳? 氨气易溶于水,使溶液呈碱性,二氧化碳通入水中生成碳酸,二者相遇发生中和反应,所以氨盐水比食盐水更容易吸收二氧化碳,生成较多量的碳酸氢钠。 (2)氨盐水吸收二氧化碳后生成的碳酸氢钠和氯化铵,哪种物质首先结晶析出,为什么? 碳酸氢钠先析出。在制取碳酸氢钠时,要把温度保持在30~35 ℃范围之内,从溶解度曲线可看出,在此范围内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比氯化铵要小得多。 (3)氨碱法制纯碱的优缺点是什么? 优点:原料经济易得,二氧化碳和氨气可回收使用,能连续生产。 缺点:氯化钠利用率不高,回收氨时产生大量氯化钙用处不大,且污染环境。 【例题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学习了工业“侯氏制碱法”的原理后,知道: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提出问题】能否在实验室模拟“侯氏制碱法”中制取NaHCO3的过程呢? 【实验验证】如图是该学习小组进行模拟实验时所用到的部分主要装置。已知浓氨水遇生石灰会产生大量的NH3,NaHCO3与稀盐酸反应产生CO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检验A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塞紧带长颈漏斗的橡胶塞,夹紧弹簧夹后,从漏斗注入一定量的水,使漏斗内的水面高于试管内的水面,停止加水后,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装置不漏气。 (2)D是连接在装置A与装置C之间的气体净化装置,进气口是(填a或b),D的作用是除去气体。 (3)实验时先向饱和NaCl溶液中通入较多的NH3(溶液显碱性),再通入足量的CO2,其原因是。(填写序号) ①使CO2更易被吸收②NH3比CO2更易制取 ③CO2的密度比NH3大 (4)用的方法将生成的NaHCO3晶体 ..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得出结论】利用“侯氏制碱法”在实验室可以制取NaHCO3。 答题关键:本题是有关“侯氏制碱法”的实验探究题,解题时要求同学们既要熟悉“侯氏制碱法”的反应原理,还要熟练仪器的组装顺序、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等。 解析:根据物理知识可知,若漏斗与试管中的液面差保持不变,则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除去CO2中的杂质时,应先将气体通过饱和NaHCO3溶液,目的是吸收氯化氢气体;NH3·H2O显碱性,更容易吸收CO2;由于NaHCO3在氨盐水中以晶体的形式存在,可通过过滤的方法将NaHCO3分离出来。 答案:(1)漏斗中与试管中的液(水)面差保持不再变化或漏斗中的液(水)面不再下降(2)a 氯化氢或HCl (3)①(4)过滤 二、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点拨】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与复分解反应的本质有关。在溶液中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大多是在酸、碱、盐之间进行的,而酸、碱、盐在溶液中都能电离出离子,因此,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在溶液中发生的离子间的互换反应。当溶液中存在的某些离子能互相结合而使其浓度迅速减小的话,那么反应就向减小离子浓度的方向进行。 记住酸、碱、盐在水中的溶解性,对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是非常重要的。酸、碱、盐的溶解性可以查阅书后的附录。从附录“部分酸、碱、盐的溶解性表”,我们可以发现一些规律。一般来说,钠盐、钾盐、铵盐、硝酸盐在水中都是可溶的;氯化物中除氯化银难溶于水(也不溶于硝酸)外,多数是可溶的;硫酸盐中除硫酸钡难溶于水(也不溶于硝酸),硫酸钙、硫酸银微溶外,其余多数是可溶的;碳酸盐中除钾盐、钠盐、铵盐可溶,碳酸镁微溶外,其余都难溶。常见的碱中,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和氨水易溶,氢氧化钙微溶,其余都难溶。 【例题2】 (2008广西来宾中考,20)物质王国的“小朋友”在做游戏,五位“小朋友”手拉手围成一圈(如下图所示),要求相邻的“小朋友”之间必须能互相“配合”(即必须能发生化学反

2023年秋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第三节海水“制碱”名师教案2鲁教版

课题:海水“制碱” 第 1 课时年月日星期备课人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目标] 1、知道工业制纯碱的化学反响原理 2、了解纯碱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3、生疏碳酸氢钠的用途 [过程与方法目标] 4、通过对氨碱法制取纯碱的反响原理的分析,树立元素守恒观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5、通过了解侯德榜的事迹,激发爱国热忱,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人生观6、生疏到科学方法在人们的实践过程中是不断进展的 7、培育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力气及比较、归纳力气 重点:理解氨碱法制纯碱的思路和反响原理 难点:理解氨碱法制纯碱的思路和反响原理 教法:讲授法、归纳法、类比法 教具:多媒体 课型:授课 学案教师活动 〔含学法指导〕学生 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课:由”氢氧化钠变一、自主学习:呈现一瓶氢氧化钠溶液,提出问题:同观看质”这一学生已学习任务一:探究氨碱法制纯碱。学们,我手里这瓶氢氧化钠溶液由于保思考有的学问入手, 学生活动 1:阅读课本概括简述用食盐存不当发生变质,瓶口消灭一些白色粉完成导入课. 制纯碱的原理,并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末,你知道其中有什么物质生成吗?通过直观的图式谁能写出氢氧化钠变质的化学方程式书写片让学生生疏原料:、媒介:这就是我们今日要争论的碳酸钠,自然到为什么要开步骤、原理:界中人们很早以前就能够从植物的灰烬倾听展碳酸钠的工 ⑴和盐湖中提取它〔呈现图片〕。我们今日观看业制造 ⑵一起来了解氨碱法制纯碱。〔板书〕学生通过问题引 ⑶⑷自学原理: 请同学们通过屏幕上的提示,带着问题自 自学导,让学生自己 分析获得氨碱 工艺流程:学课本 19 页第三段以及下面的生产流程法制纯碱的原 和方程式,了解氨碱法制纯碱的化学反响料,更为重要的 原理。完是在过程中帮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