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第十版课后答案19

财政第十版课后答案19
财政第十版课后答案19

Part 5 – The United States Revenue System

Copyright ? 2014 McGraw-Hill Educ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No reproduction or distribution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consent of McGraw-Hill

Education. 19-1

Chapter 19 – The Corporation Tax

Brief Outline

1. Why Tax Corporations?

2. Structure

a. Employee Compensation Deducted

b. Interest, but Not Dividends, Deducted

c. Depreciation Deducted

d. Investment Tax Credit

e. Treatment of Dividends versus Retained Earnings

f. Effective Tax Rate on Corporate Capital

3. Incidence and Excess Burden

a. A Tax on Corporate Capital

b. A Tax on Economic Profits

4. Effects on Behavior

a. Total Physical Investment

b. Types of Asset

c. Corporate Finance

5. State Corporation Taxes

6. Taxation of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a. Global versus Territorial Taxation

7. Corporation Tax Reform

a. Full Integration

b. Dividend Relief

Suggested Answers to End of Chapter Questions

1. This statement implies that it makes more sense to have a tax treatment that prefers

dividends rather than retained earnings so that corporations don’t grow so large that good management is difficult.

2. The blogger ignores that corporations are owned by people, and only people can be taxes.

If Mr. Romney’s investments in corporations are taxed, thereby reducing his returns, then his income was taxed more than his simple income tax percentage indicates.

3.

a. The real value of depreciation allowances, ψ of equation (19.1), falls when

inflation rises. This is because as inflation rises, the real value of the series of

deductions declines.

b. When ψ falls, the user cost of capital increases because ψ enters negatively in the

numerator of equation (19.5).

c. A policy that permitted depreciation allowances to be inflation-indexed would

undo the effect of part a.

Chapter 19 – The Corporation Tax

Copyright ? 2014 McGraw-Hill Educ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No reproduction or distribution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consent of McGraw-Hill

Education.

19-2 4. Corporate tax revenues rise and then fall after an increase in the tax rate because it takes

time for firms to adjust the location of their capital. As the capital flows out, tax revenues decrease. More open economies would have a lower revenue maximizing rate because in such economies it is easier for capital to flow out to lower-tax countries if taxes become too high.

5.

a. If the $20 million is expensed, the firm gets a deduction of $20 million in the

current year. If the $20 million is depreciated, the deductions are spread over

time (in a way that depends on the specifics of the depreciation schedule). The

present value of the future flow of deductions is less than $20 million.

b. Because the package design will yield benefits that extend over a period of time,

it would seem sensible to view it as a capital expenditure. If so, depreciation is

appropriate, and the IRS was right.

6. A reduction in the corporate tax rate will lead to a migration of capital to the corporate

sector (because the after-tax rate of return increases) until the after-tax rate of return is equalized again. The reduction will also have the effect of moving capital from foreign countries back to the United States. Efficiency would improve because it would reduce the double taxation of capital income. Effects on equity are less clear: It depends largely on whether workers were made more productive by the additional capital.

7. This statement assumes that the corporate tax is equivalent to an income tax. Table 14.2

shows that a proportional tax on both capital and labor is equivalent to an income tax. Thus, the statement assumes that the corporate tax is a proportional tax on both capital and labor.

8. If the tax rate on dividends increases, the user cost of capital increases by 11.5 percent.

Therefore, investment in wind energy should decline by 17.25 percent.

9. One would calculate the depreciation of a cow based on the life expectancy of the cow

and the cow’s milk production. If the cow produces the same amount each year of her life, then the depreciation should be 1/L where L is life expectancy. If the milk production is less the longer the cow lives, then the depreciation in early years should be higher than in later years, a more complicated depreciation scheme. If the depreciation in the first year increases, the tax savings from the depreciation will increase and the user cost of capital will decrease.

10. The effective tax rate declines when allowed to book losses against previous profits for a

longer period. This lowers the user cost of capital. The accelerator model indicates that this will have no impact on investment. The neoclassical model indicates that this will increase investment. If the reduced tax increases cash flow, firms may also invest more.

11. The user cost of capital (ignoring depreciation allowances and investment tax credits) is

given by equation (19.4) in the textbook, C=(r+δ)/[(1-θ)(1-t)], where r=after tax rate of return in the capital market, δ=economic depreciation, θ=corporate tax rate, and

Part 5 – The United States Revenue System

Copyright ? 2014 McGraw-Hill Educ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No reproduction or distribution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consent of McGraw-Hill

Education. 19-3

t=individual tax rate. Substituting the numbers from the problem into the formula, gives the user cost: C=(.08+.01)/[(.65)*(.7)]=.1978. Since the project’s return, 30%, is higher than this user cost of 19.8%, the company does invest in the project.

12. This nature of the corporation implicit in this statement is that corporations are entities

separate from individuals, implying that taxing corporations has no effect on individuals. Most economists view this as incorrect because the corporation is owned by individuals. If a corporation is taxed, the individuals who own it are also being taxed.

财政学(陈共)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财政学(陈共)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 复习与思考 1.学习财政学为什么要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说起? 答: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是一种资源配置系统,政府也是一种资源配置系统,二者共同构成社会资源配置体系。而财政是一种政府的经济行为,是一种政府配置资源的经济活动,所以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学习财政学和研究财政问题的基本理论前提。不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就难以说明为什么有市场配置还要有政府配置,政府配置有什么特殊作用,政府配置的规模多大为宜,政府采取什么方式配置资源等。 什么是市场?完整的市场系统是由家庭、企业和政府三个相对独立的主体组成的。在市场经济下,政府构成市场系统的一个主体,这是毋庸置疑的。比如,政府为市场提供诸如基础实施、教育和社会保障之类的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同时从市场采购大量的投入品和办公用品。但政府又是一个公共服务和政治权力机构,具有与市场不同的运行机制,因而在市场中又具有特殊功能和特殊的地位,可以通过法律、行政和经济等手段,“凌驾”于市场之上介入和干预市场。因此,为了说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需要先从没有政府的市场系统说起,这时市场只有两个主体,即家庭和企业。 2.什么是市场失灵? 答:市场失灵是和市场效率对应的。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本身也存在固有的缺陷,这里统称为“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1)垄断。(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 4)收入分配不公。(5)经济波动。 3.参考图1—1,思考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作用。 答:西方新凯恩斯主义提出一种新型的政府-市场观,认为现代经济是一种混合经济(指私人经济和公共经济),政府和市场之间不是替代关系,而是互补关系。图1-1说明了有政府介入的市场,政府与家庭、企业之间的收支循环流程。 图 1-1 政府与家庭、企业之间的收支循环流程图 我国在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候,曾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做出一个简明的概括:“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个简明的概括清楚地说明了市场和政府的关系,也说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经济作用。其一,所谓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既肯定了市场的配置效率,但又说明只是起基础性作用,而不是所有资源都可以通过市场来配置的,这就要求政府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弥补市场的失灵,主要是提供具有外部效应的公共物品;其二,所谓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则是指市场机制本身存在固有的缺陷,必然存在收入分配不公和经济波动,要求政府通过宏观政策协调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地运行。我国目前仍处于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而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其中包括转换财政职能。

南开大学出版社 张志超《财政学》01第一章课后习题及答案

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公共财政 “公共财政”可以定义为:政府为了满足国民的公共需求,在提供公共产品与劳务过程中所从事的经济性收入、支出活动。 2、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是指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而规定的财政工作的指导原则,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的变动来影响和调节总需求。财政政策是国家整个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 3、市场失灵 新的市场失灵是以不完全信息、信息有偿性及不完备的市场为基础的;而原始的市场失效是与诸如公共物品、污染的外部性等因素相联系的。这两种市场失效之间主要存两点差别:原始的市场失效在很大程度上是容易确定的,其范围也容易控制,它需要明确的政府干预。 4、公共需求 公共需求,指满足社会公共利益的,具有不可分割性的共同利益的需求。诸如社会公共秩序、防治水旱灾害、环保、国防安全等等。这种需求不是个别需求简单累加的总和。 二、判断以下各陈述的正误 1、财政既是一种经济现象,受一般经济原则支配,但又不同于普通的私人经济,属于政府专门的经济活动,具有特殊的性质。( T ) 2、在经济社会中,满足公共需求,作为一种社会性的既定目标,一般很少涉及到如何最优化地使用经济资源的问题。( F ) 3、“公共财政”可以定义为:政府为了满足其国民的公共需求,在提供公共产品与劳务过程中所从事的经济性收入、支出活动。( T )

4、政府职能的有效履行,需要明确政府事权,并配之以相应的足够的财权。( T ) 5、从政治学角度考虑,人类社会中任何权力都是危险的,因此任何权力都要受到限制。所以,唯一公道的政府只能是权力受到限制的政府。( T ) 6、政府依靠其财政信用,向其公众或者外国政府、国际组织借钱来满足追加的财政开支需要,即采取“量出为入”原则,可以用来解决其短期的“入不敷出”问题。( T ) 7、经济社会赋予政府以满足公共需求的任务,客观上要求政府一定要像私人那样亲自从事各种物质生产与经营活动,如建立国有企业从事直接生产性活动等。( F ) 8、政府财政活动必须根据法律、法规的要求,在一套严格的制度约束(如预、决算程序)和规范监督下有序地进行。( T ) 9、政治行为广泛参与财政过程,有助于使政府官员较好地平衡社会整体利益与各种局部利益的关系。当然,政治行为广泛参与财政过程也会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如政府财政开支被疏导到某些滥用权力的政治家所代表的利益集团手中。( T ) 10、政府财政的本质就是集中提供经济社会不可或缺的公共产品以满足经济社会不断增长、变化的公共需求。( T ) 三、选择题(从以下各题所给答案中挑选出所有被认为是正确的答案) 1、现代政府一般要在社会经济生活里发挥( ABCD )职能。 A、保卫国家安全 B、维护国内经济秩序 C、提供基础设施 D、提供社会保障 2、政府的财政活动在诸多方面不同于私人经济活动,政府财政活动具有如下一些的基本特征,即( ACDF )。

南开大学出版社 张志超《财政学》10第十章 习题与参考答案

章节习题 一、名词解释 1.财政平衡 2.结构性赤字 3.公债依存度 4.李嘉图等价定理 二、判断题 1.预算赤字并不是真实的财政赤字。 2.财政赤字和赤字财政是一回事儿。 3.财政平衡就是财政收支相等。 4.因为公债具有排挤效应,所以公债的规模越小越好。 5.主张公债有害论的有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和凯恩斯等。 6.建立事权与财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是防范地方债务风险 的重要举措。 三、选择题 1.以下属于公债的特征有()。 A 自愿性B有偿性C灵活性D强制性 2.公债负担率是指政府债务余额占当年()的比重。 A 财政收入 B 财政支出 C GDP D GNP 3.根据债权主体不同,公债可以分为()。 A 国内公债 B 国外公债C国债D地方政府债 4.公债风险的特征表现为()。

A 风险主体的政府性 B 风险范围的社会性 C 风险是各种社会风险的综合 D 风险过程的长期性 5.以下属于政府直接隐性负债的是()。 A 未来公共养老金 B 政府担保形成的债务 C 失业救济负担 D 军事拨款 四、简答与论述题 1.简述财政赤字的软赤字和硬赤字。 2.简述公债的宏观调控职能的主要表现。 3.简述公债的货币效应。 4.简述影响公债发现规模的因素。 5.简述古典学派的债务理论。

习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财政平衡:财政平衡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个财政 年度)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之间的等量对比关系,即指预算年度收支在量上的对比关系。财政平衡有三种形式:一是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略有盈余;二是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略有赤字;三是财政收支相等。 2.结构性赤字:结构性赤字是指发生在已给定的充分就业水 平(如失业率不超过4%-5%)条件下的赤字,也称为充分就业赤字。它是预算赤字与实际赤字之间的最大差值,通常表现为那些非政策性或常规的税收调整和支出变动引起的赤字。这是一种外生变量引起的,体现政府财政政策变量对经济的影响。 3.公债依存度:公债依存度指当年的公债发行额与财政支出 的比例,它反映了政府财政支出对债务收入的依赖程度,是衡量公债负担大小的重要指标。 4.李嘉图等价定理:李嘉图等价定理可简单表述为:无论政 府是以征税来增加收入,还是以借款的方式来增加收入,从效应上看,赋税和债券融资是等价的。 二、判断题。 1.√

财务会计试题及答案全新

试卷代号:2608期末考试中级财务会计二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的,将其顺序号填在答题纸上-每小题2分,共20分) 1.对辞退福利的正确列支方法是( ) A.计人管理费用 B.计入营业外支出C.计入制造费用 D.计入销售费用 2.下列资产负债表项目中,可根据相应账户期末余额直接填列的是( ) A.应付债券 B.持有至到期投资C.应付账款 D.交易性金融资产 3.下列有关利润表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属于中报与年报B.属于动态报表C.反映经营成果D.采用“本期营业观”编制 4.Z公司涉及一桩诉讼,根据以往经验及公司所聘请律师本期的意见判断,公司在该桩诉讼中胜诉的可能性为30%,败诉的可能性有70%。如果败诉,公司将要支付40万元~60万元的赔偿款。据此,Z公司应在本期末资产负债表中确认预计负债金额( ) A.40万元 B.50万元C.60万元 D.100万元 5.因采购商品开具面值40万元,票面利率4%,期限3个月的商业汇票一张。该应付票据到期时,公司一共应偿付( ) A.440 000元 B.412 000元C.404 000元 D.400 000元 6. 12月31日“长期借款”账户余额600万元,其中明年4月末到期应偿还的金额为200 万元。则本年末资产负债表中“长期借款”项目填列的金额应为( ) A.200万元 B.400万元C.500万元 D.600万元 7.会计实务中,某项会计变化如果不易分清会计政策变更与会计估计变更时,正确的做法是( ) A.按会计估计变更处理 B.按会计政策变更处理 C.不作处理,待分清后再处理 D.在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的处理方法中任选一种 8.年末预提商品保修费15万元,但税法规定该项支出在实际发生时准予扣除。该项负债产生的暂时性差异类型为( ) A.O B.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5万元 C.不确定 D.应纳税暂时性差异15万元 9.企业现有注册资本2 000万元,法定盈余公积余额400万元。前年发生的亏损中尚有450万元未予弥补,据此,本年可用于弥补亏损的法定盈余公积数额为( ) A. 80万元 B.100万元 C.400万元 D.1 000万元 10.将面值1 000万元的股票按1 100万元的价格发行,支付发行费用35万元。该项股票发行,计人“资本公积一股本溢价”账户的金额应为( ) A.35万元 B.65万元 C.100万元 D.135万元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正确的,请选出正确的,将其顺序号填在答题纸上,不选、多选或错选均不得分,少选可酌情给分。每小题3分,共15分)11.下列各项属于会计政策内容的有( ) A.坏账损失的核算方法 B.借款费用的核算方法C.所得税费用的核算 D.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E.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12.企业交纳的下列各项税金,应通过“营业税金及附加”账户核算的有( ) A.消费税 B.增值税 C.车船税 D.印花税E.营业税 13.下列各项中,应作为营业外支出核算的有( ) A.对外捐赠资产 B.存货非常损失 C.债务重组损失 D.税款滞纳金支出E.出售固定资产净损失

财政学(第2版 邓子基 林致远)(课后答案)

第2章 财政的目标与评价标准 效率的含义:在经济学中,效率一般指帕累托效率;帕累托效率(Pareto efficiency ),指不可能通过资源的重新配置,达到使某个人的境况变好、而不使其他任何人境况变差的结果。 实现帕累托效率的三大条件: 1.生产效率:在现有资源和技术条件的限制下,如何将各种资源用于不同产品的生产,才能使产出最大? 2.产品组合效率:在产出给定的条件下,什么样的产品组合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要求和愿望? 3.交换效率:在产出给定的条件下,不同的产品应怎样被各个人所利用才最为理想? 衡量效率的简单法则:当边际社会收益等于边际社会成本(MSB=MSC )时,该经济是有效率的。 完全竞争市场需满足的条件:1.产权清晰(产权指人们对自己拥有的资源行使权力的能力。) 2.价格接受者; 3.产品同质; 4.完全信息; 5.自由进退。 简单功利主义社会福利函数(边沁主义社会福利函数) 社会福利是社会成员个人效用的简单加总 表达式: 政策主张:应采取收入再分配行动以增进社会福利 思想实验:1.个人收入的边际效用递减2.一元钱对穷人的重要性高于富人→取走富人的一元钱所减少的效用低于穷人增加一元钱所增加的效用→收入再分配行动可提高社会福利。 罗尔斯主义的社会福利函数 社会福利的高低取决于社会上境况最差的那个人的效用; 表达式: 政策主张:最小最大化原则 采取收入再分配行动,使境况最差成员的效用最大化 思想实验:无知之幕(the veil of ignorance ) 洛伦茨曲线(Lorenz curve ) 是对收入分配离散程度进行研究的一个图形。可表示为一国总收入归于人口中最穷的5%、最穷的10%、最穷的15%等的累积比重。 ? 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 ) ? G=0:收入绝对平等 G=1:收入绝对不平等 一般情况下, 0<G <1 。数值越小,表明收入分配越平等,反之则越不平等。 第3章 财政的起因与职能 1.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 ):指市场经济存在着的一些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或不足。 市场失灵的原因:1.市场势力:垄断、自然垄断等 2.市场残缺:因公共产品、外部性、信息不对称等导致的市场不存在问题 3.市场功能不足:a.分配不公平;b.经济波动;c.优值品或劣值品等。 自然垄断(natural monopoly):某些行业因自然、技术、市场等方面的原因而天然具有垄断的特性。 自然垄断行业存在竞争失灵的原因:独家经营胜过多家竞争 P45财政职能:①配置职能:政府参与资源配置是对私人部门配置资源的补充,集中于矫正121 n n i i W U U U U ==+++=∑12min[,,,] n W U U U =A G A B =+

财务会计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会计专业《财务会计》期末考试试卷(B卷) 班级姓名学号 1.在会计核算过程中,财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 )。 A.应当一致不得随意变更 B.可以变动,但须经过批准 C.可以任意变动 D.应当一致,不得变更 2.会计科目是对( )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 A.会计对象 B.会计要素 C.经济业务 D.会计凭证 3.计提经营性长期借款利息应作的账务处理为()。 A.借:财务费用 B.借:财务费用 贷:应付利息贷:长期借款 C.借:财务费用 D.预提费用 贷:银行存款贷:长期借款 4.有限责任公司在增资扩股时,如有新投资者介入,新介入的投资者缴纳的出资额大于其按约定比例计算的其在注册资本中所占的份额部分的差额,应计入()。 A. 盈余公积 B.资本公积 C.未分配利润 D.营业外收入5.根据中国人民银行《银行账户管理办法》的规定,企业工资、奖金等现金的支取,只能通过( )账户办理。 A.基本存款账户 B.一般存款账户 C.临时存款账户 D.专用存款账户6.定额备用金管理与核算上的特点是( )。 A.根据企业内部某部门或某个人实际需要,一次给付库存现金 B.使用后持有关原始凭证报销,余款交回 C.使用后报销时,会计部门按照核准报销的金额给付库存现金,补足备用金定额D.一般用于临时性差旅费报销业务

7.某企业8月1日持有一张面值为100 000元、票面利率为10%、出票日为4月1日、到期日为10月1日、期限为6个月的商业承兑汇票到开户行贴现,贴现率为9%,该企业所得贴现净额为( )。 A. 100 000元 B.105 000元 C.103 425元 D.98 425元 8.下列应收、暂付款项中,不通过“其他应收款”账户核算的是( )。 A.应收保险公司的赔款 B.应收出租包装物的租金 C.应向职工收取的各种垫付款项 D.应向购货方收取的代垫运杂费 9.个别计价法主要适用于( )。 A.所有部门使用的存货 B.所有项目的核算 C.可替代使用的存货 D.某一特定项目专门购入或者制造的存货 10.采用“先进先出法”计算发出存货成本,期初库存硬盘数量为50件,单价为1000元,本月购入硬盘100件,单价1050元。领用硬盘100件,其领用总成本为()。 A.102 500元 B.100 000元 C.105 000元 D.100 500元 二、多项选择(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项正确,请将正确答案填入 下列表格中。每题2分,共20分) 1.会计基本假设有( )。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 2.下列属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是( )。 A.权责发生制 B.相关性 C.可比性 D.重要性 3.资产负债表日,应按长期借款或应付债券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费用,应借记的账户是( )。 A.在建工程 B.制造费用 C.财务费用 D.研发支出 4.债券的发行方式有()。 A.溢价发行 B.折价发行 C.面值发行 D.股票发行 5.根据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出纳人员不得经办的业务有()。 A.现金收付业务 B.收入、费用类账目的登记 C.债权、债务类账目的登记 D.各项业务的稽核 6.根据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会计人员(非出纳人员)可以经办的业务有( )。 A.债权、债务类账目的登记 B.库存现金业务的管理

财政学(陈共)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 复习与思考 1.学习财政学为什么要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说起? 答: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是一种资源配置系统,政府也是一种资源配置系统,二者共同构成社会资源配置体系。而财政是一种政府的经济行为,是一种政府配置资源的经济活动,所以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学习财政学和研究财政问题的基本理论前提。不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就难以说明为什么有市场配置还要有政府配置,政府配置有什么特殊作用,政府配置的规模多大为宜,政府采取什么方式配置资源等。 什么是市场?完整的市场系统是由家庭、企业和政府三个相对独立的主体组成的。在市场经济下,政府构成市场系统的一个主体,这是毋庸置疑的。比如,政府为市场提供诸如基础实施、教育和社会保障之类的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同时从市场采购大量的投入品和办公用品。但政府又是一个公共服务和政治权力机构,具有与市场不同的运行机制,因而在市场中又具有特殊功能和特殊的地位,可以通过法律、行政和经济等手段,“凌驾”于市场之上介入和干预市场。因此,为了说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需要先从没有政府的市场系统说起,这时市场只有两个主体,即家庭和企业。 2.什么是市场失灵? 答:市场失灵是和市场效率对应的。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本身也存在固有的缺陷,这里统称为“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1)垄断。(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4)收入分配不公。(5)经济波动。 3.参考图1—1,思考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作用。 答:西方新凯恩斯主义提出一种新型的政府-市场观,认为现代经济是一种混合经济(指私人经济和公共经济),政府和市场之间不是替代关系,而是互补关系。图1-1说明了有政府介入的市场,政府与家庭、企业之间的收支循环流程。 图1-1 政府与家庭、企业之间的收支循环流程图 我国在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候,曾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做出一个简明的概括:“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个简明的概括清楚地说明了市场和政府的关系,也说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经济作用。其一,所谓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既肯定了市场的配置效率,但又说明只是起基础性作用,而不是所有资源都可以通过市场来配置的,这就要求政府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弥补市场的失灵,主要是提供具有外部效应的公共物品;其二,所谓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则是指市场机制本身存在固有的缺陷,必然存在收入分配不公和经济波动,要求政府通过宏观政策协调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地运行。我国目前仍处于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而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其中包括转换财政职能。 4.试述政府干预手段,为什么会出现政府干预失效?

财政第十版课后答案19

Part 5 – The United States Revenue System Copyright ? 2014 McGraw-Hill Educ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No reproduction or distribution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consent of McGraw-Hill Education. 19-1 Chapter 19 – The Corporation Tax Brief Outline 1. Why Tax Corporations? 2. Structure a. Employee Compensation Deducted b. Interest, but Not Dividends, Deducted c. Depreciation Deducted d. Investment Tax Credit e. Treatment of Dividends versus Retained Earnings f. Effective Tax Rate on Corporate Capital 3. Incidence and Excess Burden a. A Tax on Corporate Capital b. A Tax on Economic Profits 4. Effects on Behavior a. Total Physical Investment b. Types of Asset c. Corporate Finance 5. State Corporation Taxes 6. Taxation of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a. Global versus Territorial Taxation 7. Corporation Tax Reform a. Full Integration b. Dividend Relief Suggested Answers to End of Chapter Questions 1. This statement implies that it makes more sense to have a tax treatment that prefers dividends rather than retained earnings so that corporations don’t grow so large that good management is difficult. 2. The blogger ignores that corporations are owned by people, and only people can be taxes. If Mr. Romney’s investments in corporations are taxed, thereby reducing his returns, then his income was taxed more than his simple income tax percentage indicates. 3. a. The real value of depreciation allowances, ψ of equation (19.1), falls when inflation rises. This is because as inflation rises, the real value of the series of deductions declines. b. When ψ falls, the user cost of capital increases because ψ enters negatively in the numerator of equation (19.5). c. A policy that permitted depreciation allowances to be inflation-indexed would undo the effect of part a.

财务会计学第六版课后答案

第六章 第一题 折旧计算表(双倍余额递减法) 年份期初净值年折旧率年折旧额累计折旧期末净值12000000025%5000000500000015000000 21500000025%3750000875000011250000 31125000025%2812500115625008437500 4843750025%2109375136718756328125 5632812525%1582031152539064746094 64746094- 1248698165026043497396 73497395- 1248698177513022248698 82248697.9- 1248698190000001000000 从20×1年7月31日~20×8年9月30日共计提折旧额为 累计折旧=17 751 302+(1 248 698×2/12) =17 959 418 借:固定资产20 000 000 应交税费——应缴增值税(进项税额) 3 400 000 贷:银行存款23 400 000 借:固定资产清理 2 040 582 累计折旧 17 959 418 贷:固定资产 20 000 000 借:银行存款 3 510 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3 000 000 应交税费——应缴增值税(销项税额) 510 000 借:固定资产清理 200 000 贷:银行存款 200 000 借:固定资产清理 759 418 贷:营业外收入 759 418 第二题 借:在建工程9 500 000 累计折旧 2 000 000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500 000 贷:固定资产12 000 0000 借:在建工程 2 000 000 贷:工程物资 2 000 000

财政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① 第1章导论 1.(1)政府提供各种产品和服务 供电、供水、供气 公共道路、公共汽车、公共电视节目 公立学校、国家助学贷款 医疗保障、失业保险 扶贫、补贴、抚恤计划…… (2)我们为享用政府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缴款 使用费:电费、水费…… 税收: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 专项税(费):社会保险税(费)…… 2.(1)规范分析。公平问题涉及价值判断。 (2)实证分析。本论述分析限制小汽车进口政策的经济效应。 (3)规范分析。政策的优劣问题涉及价值判断。 (4)实证分析。本论述分析利率上升对储蓄的影响。尽管出现“有利于”一词,但非价值判断。 (5)实证分析。本论述的本意是表达“收入差距扩大”与“经济发展”相伴生的问题,尽管出现“正常”一词,但非价值判断。 第2章财政的目标与评价标准 1.(1) ①两点说明:(1)在许多时候,没有正确的答案,只有相对合理的答案;(2)有任何疑义,请发送电邮至:linzy123@https://www.360docs.net/doc/273316546.html,.

所谓帕累托效率,指的是不可能通过资源的重新配置,达到使某个人的境况变好而不使其他任何人境况变差的结果。或者说,不存在帕累托改善。 2.(1) 在社会福利不变的情况下,牛郎增加一单位的效用可替代织女减少一单位的效用。 (2) 在社会福利不变的情况下,牛郎增加一单位的效用可用来替代织女1/2 个单位效用的减少。 第3章财政的起因及其职能

1.(1) 海潮的发生概率是一个常识,因此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不会太大。道德风险可能成为问题:拥有保险的人可能住得离海滩更近。不过,防潮险市场的运行效率相对较高。 (2)无论是对消费者的医疗保险市场,还是对医生的误断保险市场来,均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因此,这一市场是缺乏效率的。 (3)在监管到位的股票市场中,信息充分,买者、卖者众多,一般视为有效率。 (4)就个人电脑来说,信息充分,竞争充分。不过,有些厂商可能会运用垄断势力,尤其在软件市场。 2.(1)、(2)、(3)、(4) (1)只有少数几家厂商提供电信服务,其运用垄断势力抬高服务价格。 (2)传染性疾病具有负外部性,传染者不因其将病传染他人而支付价格。 (3)国防科技研究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私人企业若参与其中,费用高昂,却 有可能无法得到相应的补偿。 (4)医疗保险市场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由政府提供医疗保险服务,虽解决了逆向选择问题,却无法克服道德风险问题。 第4章财政决策与政府失灵 1.(1)

财务会计答案(第五版)

?00 66665555555 ? 《财务会计学人大戴德明第五版答案 576806095@https://www.360docs.net/doc/273316546.html, 浏览次数:361次悬赏分:10 |提问时间:2011-5-3 13:15 |提问者:LYN_CX|问题为何被关闭 推荐答案 2.(1)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323000 贷:其他货币资金323000 (2)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170第2章货币资金和应收款项 1.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165974 银行对账单余额180245 加:银行已收10900 加:企业已收8000 减:银行已付115 减:企业已付13200 银行多计利息1714 调节后余额175045 调节后余额175045 2.(1)借: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400000 贷:银行存款400000 (2)借: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存款15000 贷:银行存款15000 (3)借:原材料300000 应交税费51000 贷: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351000 (4)借:原材料10000 应交税费1700 贷: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存款11700 (5)借:银行存款49000 贷: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49000 (6)借:银行存款3300 贷: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存款3300 3.总价法 5月3日 借:应收账款66690 贷:主营业务收入57000 应交税费9690 5月18日 借:银行存款66023.1 财务费用666.9 贷:应收账款66690 5月19日120×100×0.95=11400 11400×0.17=1938

(11400+1938)×1%=133.38 借:主营业务收入11400 应交税费1938 贷:银行存款13204.62 财务费用133.38 净价法57000×(1+17%)=66690 66690×2%=1333.8 5月3日 借:应收账款65356.2 贷:主营业务收入55666.2 应交税费9690 5月18日 借:银行存款66023.1 贷:应收账款65356.2 财务费用666.9 5月19日 借:主营业务收入11133.24 应交税费1938 财务费用133.38 贷:银行存款13204.62 4.2009年借:资产减值损失10000 贷:坏账准备10000 2010年借:坏账准备4000 贷:应收账款4000 借:资产减值损失8000 贷:坏账准备8000 2011 借:坏账准备20000 贷:应收账款20000 借:应收账款3000 贷:坏账准备3000 借:资产减值损失12000 贷:坏账准备12000 第三章 1. (1)借:在途物资-甲10300 应交税费1700 贷:银行存款12000 (2)借:原材料-甲10300 贷:在途物资-甲10300 (3)乙货款30000 丙货款20000

财政学_习题集(含答案)

《财政学》课程习题集 一、单选题 1. 下列属于典型公共产品的是()。 A、公共汽车 B、高等教育 C、国防设施 D、高速公路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职能包括()。 A、筹集资金、供给资金、调节经济 B、资源配置、调节经济、发展经济 C、资源配置、收入分配、调控经济、公平与效率 D、收入分配、稳定经济、发展经济 3. 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增加的公共产品特征是指() A、非盈利性 B、非排他性 C、不可分割性 D、非竞争性

4. 财政分配的对象主要是() A、社会产品 B、社会财富 C、剩余产品 D、国民收入 5. 财政在社会再生产中属于() A、交换环节 B、生产环节 C、消费环节 D、分配环节 6. 下列指标中,哪一个指标最能切近实际地反映财政活动规模?() A、财政收入占GDP比重 B、中央收入占GDP比重 C、地方收入占GDP比重 D、财政支出占GDP比重 7. 从经济发达国家的发展历史来看,财政支出规模的发展趋势是()。 A、不断膨胀

B、日渐缩小 C、基本保持不变 D、无规律波动 8. 可以反映出国家政治经济活动的全貌和各个时期政府职能与活动范围变化情况的财政支出分类方法是() A、按支出具体用途分 B、按国家职能分 C、按最终用途分 D、按支出经济性质分 9. 在下列方法中,最适用于财政支出有关投资性项目的效益评价的是() A、企业投资财务分析法 B、“成本一效益”分析法 C、最低费用选择法 D、“公共劳务”收费法 10. 下列财政支出中,属于转移性支出的项目是() A、基本建设支出 B、文教经费支出

C、国防支出 D、债务利息支出 11. 国防费占财政支出比重的变动趋势是()。 A、持续上升 B、持续下降 C、基本保持不变 D、随国际形势变化而波动 12. 教育需求实质上是一种()。 A、私人需求 B、团体需求 C、纯公共需求 D、准公共需求 13. 科学技术的财政性质属于()。 A、公共产品 B、准公共产品 C、混合公共产品 D、私人产品

财政学课后习题答案

2.什么是市场失灵? 答:市场失灵是和市场效率对应的。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本身也存在固有的缺陷,这里统称为“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1)垄断。(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4)收入分配不公。(5)经济波动。 3.思考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作用。 答:西方新凯恩斯主义提出一种新型的政府-市场观,认为现代经济是一种混合经济(指私人经济和公共经济),政府和市场之间不是替代关系,而是互补关系。图1-1说明了有政府介入的市场,政府与家庭、企业之间的收支循环流程。 4.试述政府干预手段,为什么会出现政府干预失效? 答:政府干预手段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1)立法和行政手段。这主要是指制定市场法规、规范市场行为、制定发展战略和中长期规划、经济政策、实行公共管制、规定垄断产品和公共物品价格等。 (2)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政府组织公共生产,不仅是出于提供公共物品的目的,而且是出于有效调节市场供求和经济稳定的目的。 (3)财政手段。应当指出,财政手段既不直接生产也不直接提供公共物品,而是通过征税和税费为政府各部门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筹集经费和资金。 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可能发生在: (1)政府决策失误。而政府决策失误会造成难以挽回的巨大损失。 (2)寻租行为。在市场经济特征下,几乎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由于滥用权力而发生的寻租行为,也就是公务员(特别是领导人员)凭借人民赋予的政治权力,谋取私利,权钱交易,化公为私,受贿索贿,为“小集体”谋福利,纵容亲属从事非法商业活动等等。 (3)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也可视为政府干预失误。一旦失误,都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4)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这种政府干预失效,可能主要发生于经济体制转轨国家。 5.试述区分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基本标准。 答:区分或辨别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通常应用两个基本标准:一是排他性和非排他性;二是竞争性和非竞争性。 私人物品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排他性是指个人可以被排除在消费某种物品和服务的利益之外,当消费者付钱购买私人产品之后,他人就不能享用此种商品和服务所带来的利益,排他性是私人物品的第一个特征;竞争性是指消费者的增加将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每多提供一件或一种私人物品,都要增加生产成本,因而竞争性是私人物品的第二个特征。 非排他性则是公共物品的第一个特征,即一些人享用公共物品带来的利益而不能排除其他一些人同时从公共物品中获得利益。例如,每个公民都可以无差别地受益于国防所提供的安全保障,每个适龄儿童都有权力和义务接受政府提供的义务教育等。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意味着可能形成“免费搭车”现象,即免费享用公共物品的利益。 非竞争性是公共物品的第二个特征,即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或者说,提供公共物品的边际成本为零。 此外,外部效应和效用的不可分割性,也是区分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重要标准。 7.如何理解财政的特殊性? 答:财政是一种国家或政府的经济行为。财政是一种经济行为或经济现象,这种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从起源上考察,财政是伴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人类社会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出现私有财产,社会分裂为阶级后才产生了国家。国家一旦产生,

《财政学》习题、答案

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 三、简答题 1、简述公共需求的特征。 2、简述财政是如何产生的。 3、简述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形式。 四、论述题 1、试述政府干预经济理论产生的背景及依据。 2、试述财政的三大职能。 参考答案 三、简答题 1、(1)公共需求满足的受益外在性;(2)公共需求的整体性;(3)公共需求一般 通过公共机制来满足。 2、(1)财政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2)为了维持国家机构的存在并保证实现其职能,国家必须从社会分配中占有一部分国民收入,这就产生了财政这一特殊的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 3、(1)垄断(2)不能有效解决外在性问题;(3)不能有效提供公共商品;(4)市场信息不充分;(5)收入分配不公平;(6)宏观经济波动 四、论述题 1、(1)背景:在进入20世纪30年代后,西方经济学发生的一个重大转变就是经济自由思想转入低潮,市场失灵理论以及以此为依据的政府干预理论成为主流理论。出现这种转向,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西方国家的市场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二,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第三,政府计划体制的成就。 (2)依据:市场失败理论,其核心是对市场缺陷的分析。由于在某种状态下,市场在合理配置资源方面会失败,政府政策的基本作用就是针对这种现实的失败或可能出现的失败,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这是政府进行经济干预的逻辑起点。但市场失败仅仅是政府干预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2、(1)资源配置职能。资源配置指通过对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经济资源的合理调配,实现经济结构的合理化,使各种资源都得到最有效的使用,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财政配置资源职能的主要内容有:(1)预算安排;(2)制度安排,包括环境性制度,制约性制度和引导性制度。 (2)收入分配职能。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是指政府为了实现公平分配的目标,对市场经济形成的收入分配格局予以调整的职责和功能。A、通过税收对收入水平进行调节,缩小个人收入之间的差距;B、通过转移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救济支出、补贴等,改善低收入阶层居民、丧失劳动能力的居民及其子女的生活、保健或教育状况,提高或维持其实际收入与福利水平,维护社会的安定。C、完善社会福利制度。国家兴建公共福利设施、开展社会服务以及举办种种福利事业,增进社会成员利益,改善国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为广大群众提供生活质量保障,这也使低收入者的实际收入增加,个人收入差距缩小。D、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促进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人口的合理流动。实际上,打破人口流动壁垒,使劳动者可以通过“以足投票”获得最大效用,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其劳动积极性,遏制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进一步扩大的有效途径。 (3)经济稳定职能。财政的经济稳定职能是指政府运用财政工具和政策保障宏观经济稳定运行与增长的职责与功能,而这一功能的产生是基于市场机制自身调节功能的失败。A、

第十六章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习题+答案

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1.政府的财政收入政策通过哪一个因素对国民收入产生影响? A.政府转移支付; B.政府购买; C.消费支出; D.出口。 解答:C 2.假定政府没有实行财政政策,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可能导致( )。 A.政府支出增加; B.政府税收增加; C.政府税收减少; D.政府财政赤字增加。 解答:B 3.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 )。 A.缓和了经济萧条但增加了政府债务; B.缓和了萧条也减轻了政府债务;

C.加剧了通货膨胀但减轻了政府债务; D.缓和了通货膨胀但增加了政府债务。 解答:A 4.商业银行之所以会有超额储备,是因为( )。 A.吸收的存款太多; B.未找到那么多合适的贷款对象; C.向中央银行申请的贴现太多; D.以上几种情况都有可能。 解答:B 5.市场利率提高,银行的准备金会(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以上几种情况都有可能。 解答:B 6.中央银行降低再贴现率,会使银行准备金(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以上几种情况都有可能。 解答:A 7.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卖出政府债券是试图( )。 A.收集一笔资金帮助政府弥补财政赤字; B.减少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C.减少流通中的基础货币以紧缩货币供给; D.通过买卖债券获取差价利益。 解答:C 8. 什么是自动稳定器?是否边际税率越高,税收作为自动稳定器的作用越大? 解答:自动稳定器是指财政制度本身所具有的减轻各种干扰对GDP的冲击的内在机制。自动稳定器的内容包括政府所得税制度、政府转移支付制度、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等。在混合经济中投资变动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动比纯粹私人经济中的变动要小,原因是当总需求由于意愿投资增加而增加时,会导致国民收入和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但可支配收入增加小于国民收入的增加,因为在国民收入增加时,税收也在增加,增加的数量等于边际税率乘以国民收入,结果混合经济中消费支出增加额要比纯粹私人经济中的小,从而通过乘数作用使国民收入累积增加也小一些。同样,总需求下降时,混合经济中收入下降也比纯粹私人部门经济中要小一些。这说明税收制度是一种针对国民收入波动的自动稳定器。混合

财务会计学课后答案 清华大学出版社

人大版财务会计学课后答案 第1章(略) 第2章货币资金和应收款项 1.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2.(1)借: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400000 贷:银行存款400000 (2)借: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存款15000 贷:银行存款15000 (3)借:原材料300000 应交税费51000 贷: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351000 (4)借:原材料10000 应交税费1700 贷: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存款11700 (5)借:银行存款49000 贷: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49000 (6)借:银行存款3300 贷: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存款3300 3.总价法 5月3日 借:应收账款66690 贷:主营业务收入57000 应交税费9690 5月18日 借:银行存款66023.1 财务费用666.9 贷:应收账款66690 5月19日120×100×0.95=11400 11400×0.17=1938 (11400+1938)×1%=133.38 借:主营业务收入11400 应交税费1938 贷:银行存款13204.62 财务费用133.38 净价法57000×(1+17%)=66690 66690×2%=1333.8

5月3日 借:应收账款65356.2 贷:主营业务收入55666.2 应交税费9690 5月18日 借:银行存款66023.1 贷:应收账款65356.2 财务费用666.9 5月19日 借:主营业务收入11133.24 应交税费1938 财务费用133.38 贷:银行存款13204.62 4.2009年借:资产减值损失10000 贷:坏账准备10000 2010年借:坏账准备4000 贷:应收账款4000 借:资产减值损失8000 贷:坏账准备8000 2011 借:坏账准备20000 贷:应收账款20000 借:应收账款3000 贷:坏账准备3000 借:资产减值损失12000 贷:坏账准备12000 第三章 1. (1)借:在途物资-甲10300 应交税费1700 贷:银行存款12000 (2)借:原材料-甲10300 贷:在途物资-甲10300 (3)乙货款30000 丙货款20000 运费分配率=1000/(300+200)=2 保险费分配率=1500/(30000+20000)=0.03 乙的成本=30000+600×(1-7%)+900=31458 丙的成本=20000+400×(1-7%)+600=20972 借:在途物资-乙31458 -丙20972 应交税费8570 贷:银行存款61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