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治疗试题

推拿治疗试题
推拿治疗试题

一. 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 1 分共 25题)

1. “按摩”一词首次提出于

A. 《肘后备急方》

B. 《黄帝内经》

C. 《黄帝歧伯按摩十卷》

D.《小儿按摩经》

E. 《圣济总录》

2.麦氏征(又称回旋挤压)试验阳性,多提示 ( ) 。

A. 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

B.髌下脂肪垫劳损

C.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D. 退行性膝关节炎

3 有一患者晨起突然感到颈项部酸胀疼痛,牵涉项背部,活动不利。检查:胸锁乳突肌疼痛,项背部广

泛压痛, 此病为: ( )

A. 颈椎病 D. 前斜角肌综合征 8. 颈椎后关节增生伴半脱位易出现的颈椎病类型是 ( )。

B. 颈型 D.混合型 )。 B. 头晕,恶心,眩晕,视物不清 D.上肢或下肢麻木、酸软甚至瘫痪,步态笨拙 )。 B. 下肢屈伸法

D.以研磨试验方法 )锻炼。

A. 股二头肌

B. 股内收肌

C. 股四头肌

D. 半腱肌 12.治疗风寒型感冒,除基本治法外,可加上( )

A. 按揉心俞、脾俞,摩揉腹部

B. 按揉肾俞、命门

C. 按揉曲池、天突

D. 按揉风府、风门,推擦背部膀胱经

13.头晕眼花,动则加剧,面色苍白,唇甲不华,心悸失眠,神疲懒言,饮食减少,舌淡,脉细弱,此

为( 型眩晕。

A. 气血亏虚

B. 肾精不足

C. 痰浊中阻

D. 瘀血内阻

14.胃痛隐隐,泛吐清水,喜暖喜按,纳食减少,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脉沉细,此为( ) A. 脾胃虚寒 B. 寒邪犯胃

C. 肝气犯胃

D. 胃阴亏虚 15.当颈过伸或转向某一位置时,出现眩晕、恶心等,甚至猝倒,可能提示(

)颈椎病。

A. 神经根型

B. 椎动脉型

C. 交感型

D. 脊髓型 16.治疗急性腰肌扭伤,以下不宜选用的是( )

A. 点拨镇痛法

B. 搓摩捻法

C. 理筋整复法

D. 滚揉舒筋法 17.腰椎间盘突出症,以( )之间突出最为常见。

A. 腰1-2 和腰 2-3

B. 腰2-3 和腰 3-4

C. 腰3-4 和腰 4-5

D. 腰4-5 和腰 5-骶1 18端坐伸膝试验引起患肢后部疼痛多提示 ( ) 损伤。

B. 落枕

C.颈肋综合征

4.臂丛牵拉试验阳性,多提示 ( ) 。 A.

肩峰下滑囊炎

C.肱骨内上髁炎

5.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以下哪项不宜选A. 循经按揉法 C. 理筋整复法 6. 失眠的推拿治则是 ( ) 。

A. 健脾安神

B.养心安神

C. 温补脾肾

D. 平肝安神 7. 气滞血瘀型痛经的治疗,宜 ( A. 旋转复位扳腰法 C.按揉脾俞、胃俞、足三里 B. 神经根型颈椎病 D. 腕管综合征 ( ) B. 拔伸推压法 D. 搓摩捻法 )。 B. 横擦左侧背部 D.按揉章门、期门,拿血海 A.神经根型

C.交感神经型

9. 椎动脉型颈椎病易出现的症状有 (

A. 颈部疼痛,手指麻木

C.头痛,胸闷,心慌,肢冷

10. 解除膝关节交锁的方法是 ( A.与麦氏征检查法相对的方法 C.直腿抬高并加强 11.半月板损伤早期,患者应当进行( 型胃脘痛。

20直腿抬高试验在 60°以前疼痛明显,超过 60°时疼痛反而减轻提示( )

A 梨状肌综合症

B 腰椎间盘突出

C 急性腰扭伤

D 慢性腰肌劳损

25. 梨状肌综合症患侧下肢直腿抬高试验,在几度以前疼痛明显,当超过几度时,疼痛反而减轻 二. 填空题(每空 1分共 15分)

1. 推拿治疗的基本作用包括: 、 、 、 等四个方面。

2. 落枕为单纯的肌肉痉挛,成年人若经常发作,常多为 ________________ 的前驱症状

3. 痛经的推拿治疗,根据 ______________ 的原理,治则主要是以 ______________ 为主。因虚而痛,以补为通; 因气郁而致血滞者,以 ______________ 为主,佐以活血;因寒湿凝滞者,以温经化瘀为主。

4 .颈椎病可分为神经根型、 __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_________ 。

5. 增生性膝关节炎又称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是老年人最常见的慢性进行性关节病

6. 踝关节扭伤以 _______________ 损伤最为常见

第一部分 (客观题 共 35 分)

一、单项选择题 (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题 1分,共 15 分)

1. 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下列哪项试验阳性( )

A. 旋颈试验

B. 椎间孔挤压试验

C. 拔伸试验

D. 侧向试验

E. 密耳氏征

2. 落枕较轻患者几天自愈( )

~2 天 ~3 天 ~5 天 ~8 天 ~10 天

3. 治疗腰椎小关节机能紊乱症的首选手法是( )

A. 击法

B. 斜扳法

C. 拍法

D. 挠法

E. 按法

4. 几岁以下小儿看指纹诊病 ( )

岁 B. 2 岁 岁 岁 岁

5. 有些患者在扭、闪腰时,腰部疼痛并不剧烈,当连续工作多长时间后,腰 痛才会逐渐加剧( )

-5 天 B. 数小时或 1-2天 -7天 -9 天 -11天

6.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好发部位是( )

3 、 L3/

4 3 、 L4/

5 C.L1/2 、 L2/3 2 、 L4/5

5 、 L5/S1

7. 肱骨外上髁炎最常见的原因是( )

A. 反复作前臂旋前后用力屈腕的动作

B. 反复作前臂旋前伸腕的动作

C. 肘关节外侧受风热侵袭

D. 肘关节脱位后遗症

E. 急性外伤

8. 肩关节周围炎疼痛期的推拿手法是( )

A. 重手法

B. 轻柔手法

C. 点按类手法

D. 拔伸类手法

E. 扳动类手法

9. 密耳氏试验阳性,见于下列的疾病是( )

A. 指部腱鞘炎

B. 腕关节扭伤

C. 腕管综合征

D. 肱骨外上髁炎

E. 指间关节扭伤

10. 冈上肌肌腱炎在肩部高举外展什么角度时疼痛剧烈( )

A.坐骨神经

C.臀上皮神经

19. 浮髌试验用于检查 ( )

A. 半月板损伤

C.膝侧副韧带 B.

D. B. D. 股神经 臂丛神经 股四头肌 膝关

节腔内积液 21.网球肘试验可包括以下几个动作 ( )

A. 伸腕、前臂旋前,再屈肘 C.伸腕、前臂旋前,再伸肘

22. 胃脘痛的治疗原则应以以下哪项为主 ( A.

健脾和胃 B.

C. 温中散寒

D. 23. 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以下哪个试验阳性 ( A.麦氏征 C.抽屉试验 24. 骶髂关节扭伤以下哪个试验是阴性 ( ) A. “4”字试验 C.挺腹试验 B. 屈腕、前臂旋后,再伸

肘 D. 屈腕、前臂旋前,再伸肘 )

理气止痛 活血化瘀

) B. 研磨试验 D. 侧副韧带损伤试验 B. 床边试验 D. 足跟叩击试验

-120o -130o -150o -120o

-180o

11. 下列哪项是腰肌劳损的表现特点()

A. 早期症状时腰部僵硬酸痛,不能久坐,久坐时必须频频更换体位

B. 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C. 咳嗽站立行走时疼痛加重

D. 腰部酸痛在劳累后加剧,休息后减轻

E. 腰痛伴有下肢放射痛

12. 下列具有镇静安神的操作法是()

A. 黄峰入洞

B. 苍龙摆尾

C. 运水入土

D. 猿猴摘果

E. 搓抹胁肋

13. 具有收敛元气、固表止汗的穴位是()

A. 肾纹

B. 肾纹

C. 肾经

D. 二马

E. 肾顶

14. 具有祛风散寒、降逆止呕的操作是()

A. 揉一窝风

B. 拿风池

C. 推天柱骨

D. 分腹阴阳

E. 推三关

15. 寒热往来,以寒为主,宜重推()

A. 推三关

B. 推脾经

C. 分手阴阳阳池重推

D. 分手阴阳阴池重推

E. 和阴阳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正确答案没有选全、多选或选错者,该题无分。每小题 1 分,共20分)

16. 肱骨外上髁炎的主要病理变化是()()()()()

A. 伸肌腱附着点发生撕裂

B. 伸肌腱附着点骨膜下出血,导致骨膜炎

C. 环状韧带的创伤性炎症

D. 肱桡关节处的滑囊炎

E. 或肱桡关节滑膜被肱骨与桡骨小头嵌挤引起的炎症

17. 梨状肌综合症在查体时可见()()()()()

A.直腿抬高试验在60o 以上时疼痛加重

B.直腿抬高试验在60o 以上时疼痛减轻

C.直腿抬高试验在60o 以下时出现下肢疼

D.内收髋试验阳性

E.髂后上嵴至大转子连线中点压痛阳性

18. 半月板损伤的表现是()()()()()

A. 关节肿胀,关节交锁

B. 股四头肌萎缩,关节滑落感

C. 压痛点多位于半月板的边际与其前角

D. 关节活动有弹响

E. 研磨试验阳性

19. 踝关节扭伤的治疗手法有()()()()()

A. 摩揉法

B. 按法

C. 拔伸法

D. 摇法、擦法

E. 拍击法

20. 胃脘痛的基本治法包括()()()()()

A. 胃脘部操作

B. 背部操作

C. 肩臂及胁部操作

D. 腰骶部操作

E. 足底部操作

21. 风寒头痛的辩证治疗是()()()()()

A. 扌衮法在颈项部治疗2- 3 分钟

B. 揉肺俞、风门

C. 拿两侧肩井

D. 直擦背部膀胱经,透热为度

E. 拍击背部膀胱经,皮肤微红为度

22. 失眠的病因病机包括()()()()()

A. 心脾两虚

B. 痰热内扰

C. 阴虚火旺

D. 肝郁化火

E. 脾肾两虚

23. 腰肌劳损的注意事项包括()()()()()

A. 注意纠正习惯性姿势不良

B. 宜睡硬板床

C. 在劳动中尽可能更换姿势

D. 可作重体力劳动

E. 加强腰部肌肉锻炼

24. 根据髓核突出的方向,可分为几种()()()()()

A. 向后突出

B. 向前突出

C. 隐藏型

D. 破裂型

E. 向椎体内突出

25. 肩关节周围炎的病因病机包括()()()()()

A. 气血不足

B. 外感风寒湿邪

C. 外伤筋骨

D. 痰浊阻络

E. 气虚血瘀、瘀血阻络

26. 清天河水的作用是()()()()()

A. 清热解表

B. 泻心火

C. 凉血

D. 通大便

E. 除烦躁

27. 降逆止呕的穴位有( )( )( )( )( )

A. 横纹推向板门

B. 推天柱骨

C. 揉右端正

D. 分腹阴阳

E. 板门推向横纹

28. 小儿寒湿腹泻的推拿处方是( )( )( )( )( )

A. 推三关、揉外劳

B. 推脊、揉合谷

C. 揉脐、推上七节骨

D. 揉龟尾、揉足三里

E. 补脾经、补大肠

30. 通大便作用的穴位是( )( )( )( )( )

A. 揉左端正

B. 揉膊阳池

C. 推下七节骨

D. 清大肠

E. 揉脐(顺时针)

31. 止腹痛穴位的操作是( )( )( )( )( )

36. 扫散法是自风池向前发际方向摩擦。 ( ) 37. 摩法时带动皮下组织,随手的运动而滑动。

38. 颈椎拔伸法多宜保持颈椎前倾位。 ( )39. 椎动脉型颈椎病可作颈椎拔伸法。 ( )

40. 肩关节周围炎后期活动受限可用拔伸、摇等手法。 ( )

41. 便秘、腹胀等实证宜做逆时针摩腹。 ( )

42. 小横纹位于食中无名小指的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 ( )

经而引起的综合证候群。

54. 梨状肌起于骨盆内第( )骶骨面的前外侧,向外下穿过坐骨大孔,止于股骨大转子上端。

55. 研磨试验阳性,提示( )损伤。

56. 胃脘痛是指( )经常发生疼痛为主症的消化道病症。

57. 胃下垂一般以胃小弯弧线最低点下降至( )以下或十二指肠向左偏移时,称胃下垂。

58. 推拿临床以治疗( )泄泻为主。

59. 肝阳头痛,推( )穴,自上而下,每侧各 20 余次,两侧交替进行。

60. 揉龟尾的作用是调理( )。

61. 顺运内八卦的作用是宽胸理气、 ( )、行滞消食。

62. 揉小天心的作用是( )、( )、( )、( )。

63. 推下七节骨能( )通便,推上七节骨能( )止泻。

64. 推箕门具有较好的( )作用。 65. 推脊的作用是( )。

止腹痛穴位的操作是( )( )( )( )( )

A. 揉一窝风

B. 拿肚角

C. 按揉丹田

D. 揉肾顶

E. 揉肾纹

32. 具有消食导滞助运作用的是( )( )( )( )( )

A. 揉(运)板门

B. 运内八卦

C. 摩中脘

D. 补脾经

E. 揉足三里

33. 具有发汗解表作用的是( )( )( )( )( ) 32. 具有消食导滞助运作用的是( )()( )( )

A. 揉(运)板门

B. 运内八卦

C. 摩中脘

D. 补脾经 33. 具有发汗解表作用的是( )( )( )( )( )

A. 开天门

B. 掐揉二扇门

C. 推坎宫

D. 拿风池

E. 34. 通鼻窍作用的是( )( )( )( )( )

A. 揉一窝风

B. 拿肚角

C. 按揉丹田

D. 揉肾顶

E. 揉肾纹

E. 揉足三里

揉肾顶

A. 黄峰入洞

B. 清肝经

C. 推囟门

D. 揉准头 三、判断是非(对者打“√” ,错者打“×” ,每小题 1分,共 1535. 下列哪几项不是补益穴位( ) A. 补脾经 B. 推三关 C. 推脊 D. 退六腑

E. 推八道 29. 具有止咳化痰作用的穴位( A. 揉乳根 B. 推三关 C. )( )( )( )( )

运内八卦 D. 分推肩胛骨 E. 推揉膻中

E. 揉迎香

) 43. 寒热往来,热多寒少时,宜分推大横纹,阴池重推。 ) 44. 推六腑的操作是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 ( )

45. 揉龟尾则能理脾胃、助运化。 ( 47. 推拿治疗痛经的时间是经前一周。 49. 胃脘痛推拿总的治则是理气止

痛。 第二部分 主观题 ) 46. 推脊为食中二指自下而上直推。 ( ) )48.

推拿适用于乳痈的早期治疗。 ( ) )50. 泄泻

的推拿临床治疗以急性泄泻为主。 (

、填空题(每空格 1分,共 20 分)

51. 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退变,颈椎增生( )或( )颈神经根,颈部脊髓,椎动脉或交感神 52. 肩关节周围炎是以肩关节疼痛和( 53. 股骨外上髁炎,又名( )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病

症。

)滑囊炎,网球肘等。

A. 开天门

B. 掐揉二扇门

C. 推坎宫

D. 拿风池

E. 揉肾顶

34. 通鼻窍作用的是( )( )( )( )( )

A. 黄峰入洞

B. 清肝经

C. 推囟门

D. 揉准头

E. 揉迎香

35. 下列哪几项不是补益穴位( )( )( )( )( )

A. 补脾经

B. 推三关

C. 推脊

D. 退六腑

E. 推八道 三、判断是非题: (对者打“√” ,错者打“×” ,每小题 1分,共 15分)

36. 扫散法是自风池向前发际方向摩擦。 ( )37. 摩法时带动皮下组织,随手的运动而滑动。 ( )38. 颈椎 拔伸法多宜保持颈椎前倾位。 ( )

39. 椎动脉型颈椎病可作颈椎拔伸法。

( 便秘、腹胀等实证宜做逆时针摩腹。 ( 42. 小横纹位于食中无名小指的第一指间关

节横纹处。 ( )

43. 寒热往来,热多寒少时,宜分推大横纹,阴池重推。 ( )

( ) 45. 揉龟尾则能理脾胃、助运化。 ( ) )47. 推拿治疗痛经的时间是经前一周。 ( ) ) 49. 胃脘痛推拿总的治则是理气止痛。 ( )

() 1 分,共 20 分) 经而引起的综合证候群。

52. 肩关节周围炎是以肩关节疼痛和( )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病症。

53. 股骨外上髁炎,又名( )滑囊炎,网球肘等。

54. 梨状肌起于骨盆内第( )骶骨面的前外侧,向外下穿过坐骨大孔,止于股骨大转子上端。 55. 研磨 试验阳性,提示( )损伤。

56. 胃脘痛是指( )经常发生疼痛为主症的消化道病症。

57. 胃下垂一般以胃小弯弧线最低点下降至( )以下或十二指肠向左偏移时,称胃下垂。 58. 推拿临床以治疗( )泄泻为主。

59. 肝阳头痛,推( )穴,自上而下,每侧各 20 余次,两侧交替进行。

60. 揉龟尾的作用是调理( )。

61. 顺运内八卦的作用是宽胸理气、 ( )、行滞消食。

62. 揉小天心的作用是( )、( )、( )、( )。

63. 推下七节骨能( )通便,推上七节骨能( )止泻。

64. 推箕门具有较好的( )作用。 65. 推脊的作用是( )。

※试题标准答案

第一部分(客观题 共 35 分)

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15 分)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20 分)

23ABCE

三、判断题(每题 1 分,共 15 分)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第二部分(主观题 共 20 分)四、 填空题 ( 每空 1 分 )51. 刺激、压迫 52. 功能 障碍 53. 肱桡 、3、 4 55. 半月板

56. 上腹正中近心凹处 57. 两髂嵴连线 58. 慢性 59. 桥弓 60. 大肠功 能 61. 止咳化痰 62. 清热、镇惊、利尿、明目

63. 清热、温阳 64. 利尿 65. 清热

二、单项选择题 ( 每题 1 分,共 20 分 )

1. 位于手背无名指及小指掌指关节后陷中的穴位是: ( ) A 、精宁 B 、 威灵 C 、上马 D 、二扇门

2. 一指禅推法的作用特点是: ( )

A 、着力面集中,压力大, 渗透性强

B 、着力面小,压强大,渗透性强

C 、着力面小,压力大

D 、讲究以力取胜

3. 拿法的临床应用要点

是:

( )

A 、刺激深重而柔和,主要应用于颈项、肩背、侧腹部及四肢部肌肉、肌腱等条索状软组织部位。

B 、着力部位接触面积较大,属于中、强刺激手法,常用于颈部、肩背部、腰骶部及四肢肌肉丰厚处。

C 、作用轻柔缓和而深透,可形成内摩擦,在组织深层产生温热作用,适用于全身各部操作。

D 、作用点小而集中,作用层次深,常用于肌肉或骨缝处的硬结组织或压痛点。 )40. 肩关节周围炎后期活动受限可用拔伸、摇等手法。 )

)41. 44. 推六腑的操作是自腕横纹推向肘横

纹。

46. 推脊为食中二指自下而上直推。 ( 48. 推拿适用于乳痈的早期治疗。 (

50. 泄泻的推拿临床治疗以急性泄泻为主。

第二部分 主观题 三、填空题(每51. 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退变,颈椎增生( )或( )颈神经根,颈部脊髓,椎动脉或交感神

4.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主要能拉宽椎间隙的手法是: ( )

A 、腰椎后伸扳法

B 、腰椎拉伸牵引法

C 、腰椎旋转复位法

D 、腰椎斜扳法

5. 能解除肩关节粘连的手法是: ( A 、托肘摇肩法 B 、大幅度摇肩法

6. 扳法的主要作用是: ( ) A 、滑利关节、解凝整复 B

C 、舒筋活血、疏通经络

D 7. 具有升阳提胃治疗胃下垂作用的手法是:

A 、推中脘

B 、摩腰

C 、按揉脾胃俞

D 、插肩胛胸壁间隙

8.把“摸 、接、端、提、按、摩、推、拿”列为伤科八法,此出自( )。 A .《伤科纂要》 B. 《圣济总录》 C. 《医宗金鉴》 D. 《外台备要》 9.在我国,按摩医政设置和按摩教学始于( )。

A .秦汉时期 B. 隋唐时期 C. 明清时期 D. 宋元时期

10.掌按法在临床上常用于( )。

A 、腰背和腹部

B 、头面和颈部

C 、上肢关节

D 、下肢关节 11.《小儿推拿广义》的作者是( )。

A 、熊应雄 B.龚云林 C.张振鋆 D.夏云集

12.( )不宜采用扳法。

A.急性腰扭伤 B.胸胁屏伤 C.椎骨错缝 D.腰椎间盘突出中央型

16.治疗汗证的穴位有( )A. 肾纹 B. 四横纹 C. 肾顶 D . 小横纹 19.小儿推拿中,用于止吐的手法有( )。 A . 板门推向横纹 B . 掐揉左端正 C . 推下七节骨 D . 推天柱骨

20.( )不是常用的补肾穴位

A.肾纹 B.丹田 C.肾经 D.神阙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1.( )是小儿止泻常用手法

A.拿肚角 B.揉龟尾 C.推七节骨 D.摩腹 E.揉脐 2.小儿推拿中多采用补法的操作是( )

A.肾经 B.脾经 C.二人上马 D.心经 E.小天心 3.以下有关摩法的论述正确的是﹝ ﹞。

A .操作时要紧贴皮肤 B.操作轨迹要圆 C.频率一般是 120 次左右 D.本法刺激轻柔缓和,是胸腹、胁肋部 常用手法E.在腹部操作时,一般顺时针为补、逆时针为泻

4.擦法的操作要点有( )

A. 直 B. 长 C . 匀 D. 快

5. 下列穴位中宜清不宜补的有( )

6.小儿推拿中,用于止泻的有(

A . 逆运内八卦 B . 推上七节骨 7.对于高热,属于实证,可以应用以下( A. 水底捞明月 B. 推六腑 C. 天河引水 8.推拿手法的治疗作用取决于( )

A 手法作用的性质和量

B 温法和补法

C 通法和散法

D 泻法和和法

E 作用的部位和特异性

9.摇法论述正确的有( )

A 是使关节被动运动的手法

B 摇动的幅度应在生理允许范围内

C 忌用暴力

D 具有滑利关节作用

E 常应用于四肢关节、颈项、腰部 10.关于推法论述正

确的是( )

A 线路要直

B 理筋操作时力量较重

C 内科、儿科推拿操作要求轻快

D 一般运用介质

E 推法是理筋的重要手法 1. 直腿抬高试

验阳性可见于: ( )

A. 增生性膝关节炎

B.髂胫束劳损

C.腰肌劳损

D.腰肌扭伤

E. 以上都不是

2 落枕痛甚,难以转动时: ( )

A. 直接用扳法即可缓解

B. 先按揉患侧天宗穴,当痛稍减后,再施扳法

C.可先热敷,再推

拿治疗,不宜用扳法

D 等疼痛减轻,头可转动时,再以推拿治疗 E. 此证不适合推拿治疗

A. 脾经 B . 肾经 C . 心经 D. 肝经 E . 肺经

C 、肩部搓揉法

、滑利关节、舒筋解痉 、祛风散寒、通痹胜湿 () D 、肩关节扳法

C. 补大肠 D. 揉龟尾 E. 掐揉右端正

)。

D. 推脊 E. 二扇门

3 腰椎间盘突出的好发部位是: ( )

A.腰椎 3~4之间的椎间盘

B.腰椎及腰 5.骶 1之间的椎间盘

C.腰椎之间的椎间盘

D.无特殊性,所有腰椎间盘都有可能

E. 腰椎之间的椎间盘 4 我国现存最早的按摩专着是: ( )

A. 《小儿按摩经》

B.《黄帝歧伯按摩十卷》

C. 《黄帝内经》

D. 《小儿推拿秘诀》

E.《小儿推拿广义》

5 下述哪项对擦法的叙述是错误的( )

A. 擦法是一种柔和温热的刺激

B.擦时医者要迸住气

C.可治疗内脏虚损

D.可活血化瘀

E. 擦时常涂以介质:

6. “膏摩”最早见于: ( )

A. 《黄帝内经》

B. 《金匮要略》

C.《备急千金要方》

D.《圣济总录》

E. 《肘后备急方》

7 可见鞍区麻痹和大小便功能障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类型是: ( )

A. 向后突双侧型

B. 向后突中央型

C.向后突单侧型

D.成熟型

E.移行型:

8 晨起症状重,稍活动则症减,但活动稍欠,尤其疲劳后,症状加重的疾病是: ( )

A. 急性腰肌扭伤

B. 慢性腰肌劳损

C.退行性脊柱炎

D.腰椎间盘突出症

E. 腰椎骨错缝 9 一般不用于急性腰肌扭伤的方法是: ( )

A. 腰部后伸被动活动

B. 弹拔法

C.腰部斜扳法

D.牵引腰部

E. 腰部擦法

10 颈椎病患者,症状颈肩痛,上臂放射痛,手指麻木,肢冷,上肢无力,属: ( )

A. 神经根型

B. 脊髓型

C.椎动脉型

D.交感神经型

E. 混合型

11 椎间盘突出症发生的主要因素是( )

A. 腰椎肥大

B. 外伤

C.劳损

D.受寒着凉

E. 椎间盘退变

12 腰椎间盘突出症下肢应用后伸扳法的作用主要是( )

A. 促使突出物回纳

B.调节后关节松解粘连

C. 拉宽椎间隙

D. 降低椎间盘内压力

E. 使下肢肌萎缩改善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1 法的操作要求是 ( )

A. 双手用力对称

B. 搓时要快

C. 移动要慢

D. 重力搓揉

E.缓慢搓揉 2 法主要包括: ( )

A. 旋推

B.分推

C.合推

D.直推

E. 运推法

3 法的操作要求是: ( )

A. 用拇指甲垂直用力

B. 按压重刺

C.逐渐用力

D.达深透为止

E.不能掐破皮肤

C. 不可用暴力猛然按压

D. 用力要小,均匀深透

E. 着力部位要紧贴体表,来回移动 4 间盘的治疗原则是: ( A.降低椎盘内压力增加盘外压力 C.改变突出物的位置,松解粘连

5 的操作要求是: ( )

A. 着力部位要紧贴体表,不可移

动 )

B. 促使突出物回纳,纤维环得到修复

D. 加强局部气血循环,使神经恢复功能 B. 用力要由轻到重

E.以上都不是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