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工程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镇江市海洋工程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为全面贯彻我市“跨越发展,后发先至”和“实现新兴产业爆发式增长”的总体发展战略,抢占我国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发展的先机,着力打造和做大镇江市海洋工程产业。在深入分析国内外海洋工程产业发展环境和发展机遇、镇江市海工产业发展现状及产业基础、长江岸线及其他优势条件的基础上,依据海洋工程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编制本规划纲要。规划年限为2010年—2015年。

一、发展背景与现状

(一)产业界定与范围

海洋工程可分为海岸工程、近海工程和深海工程等三类。结合我市实际,海洋工程产业主要是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包括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和海洋工程装备配套业:

1.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产业:主要包括各类钻井平台、生产平台;各类海洋工程模块;各类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装置;起重船、三用工作船、平台供应船、远洋救助船、平台支援船、铺管船、海洋调查勘探船、海上风电场工程船等海洋工程船舶。

2.海洋工程装备配套产业:主要包括海洋工程定位系统与海洋平台系泊链,主动力发电与传动系统,应急发电系统,甲板机械与起重系统,通讯导航系统,电气与控制系统,安全系统,消防系统,空调系统,救生系统,水处理系统,照明系统,管道泵阀,海工电器等。

-

(二)发展背景与趋势

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是海洋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发展海洋工程业、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性产业。随着世界陆地资源的日渐枯竭,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步伐不断加快,海洋经济迅速兴起,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正以其巨大的发展潜力和诱人的市场前景,备受世界瞩目。我国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刚刚进入产业的成长期,未来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将迎来重大机遇发展期。

海洋工程装备产业作为新兴装备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表现出一些明显的发展趋势:

1.从海工市场看:发展潜力巨大。钻井平台市场稳步回升,以浮式生产储油船(FPSO)为代表的浮式生产储油装置处于行业成长期,海洋工程辅助船舶及海工配套业将得到加快发展。

2.从海工技术看:平台研发呈现深水趋势,FPSO的定位与系泊技术有了新的发展,动力配置加大,海洋工程船研发向高性能、高载重、大马力方向发展。

3.从海工产品构成看:海洋工程产品系列较为复杂,相关配套产品的种类较广。由海洋工程制造厂负责的总体结构制造及总装仅占产品价值的20%-30%,原材料占15%-20%,而海洋工程配套产品却占到50%-65%,且利润率普遍高于海洋工程结构体制造及总装。

4.从产品的发展趋势看:随着科技发展和海上作业难度加大,海洋油气开采工程对装置的模块化、深海化、自动化、成套化方面的要求迅速增加。建造技术向模块化发展,建造周期缩短,平台由近海向深海发展,海工自动化趋势及设备成套性不断加强。

(三)发展现状与条件

2009年,全市涉及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的企业有20余家,实现销售亿元。直接建造海工的企业与涉及的产品有:镇江船厂生产的海洋平台供应船、起锚供应船、平台支持船等系列工程船,镇江正茂集团有限公司(含镇江佳扬系泊链有限公司)生产的海洋系泊链,镇江船舶辅机厂生产的平台吊机及救生艇架,康士伯船舶电气(江苏)有限公司生产的海洋工程用配电板、驾驶室控制台、机舱集中控制台等;间接为海工配套的企业与产品有:镇江中船设备有限公司的中速船用柴油机,江苏港盛重工有限公司的起重机,镇江诺伊费德船用设备有限公司的大型起重机构件(部件),镇江中船现代发电设备有限公司的船用发电机,镇江赛尔尼柯电器有限公司的船舶与海洋工程用配电板和机舱监测报警系统,江苏威和船舶设备有限公司的船用甲板机械与舾装件等。

综合分析各方面基础条件,镇江市发展海洋工程装备产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优势条件:

一是产业基础优势。镇江造船企业已达30家,具备较大的产能规模,十分有利于发展各类海洋工程船舶、中小型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装置、海工模块等;镇江船舶配套业的优势则更为明显,拥有船舶配套企业44家,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是江苏省镇江船舶配套高新技术基地、江苏

省船舶动力特色产业基地,又是国家火炬计划镇江特种船舶及海洋工程配套产业基地。镇江的中速柴油机等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二是区位与资源优势。镇江地处长三角,西接南京,东临上海和苏锡常,北与扬州隔江相望,区位优势非常明显;镇江境内长江岸线269.7公里,深水岸线达75公里,其中尚有部分长江深水岸线有待开发,拥有发展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的岸线资源优势。

三是人才与科技优势。驻镇高校江苏科技大学、解放军镇江船艇学院,可培养专门从事船舶工程、轮机、船舶电器、船舶材料、焊接及海洋经济方面的专门人才,为镇江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另外,镇江还拥有江苏省船舶设计研究所、江苏省船舶先进制造技术公共服务平台等船舶设计、研究机构。因此,镇江具有周边其他城市所无可比拟的技术与人才优势。

同时,镇江发展海洋工程装备产业也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制约因素:

一是航道水深制约大型海工生产。镇江造船企业都分布于沿江,这对于发展海洋钻井平台总装、20万吨以上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船(FPSO)等大型海工产品非常不利。另外,镇江目前可供开发的岸线资源已十分有限且分散,制约了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的发展空间。

二是技术储备不足。海洋工程装备必须具有很好的技术储备,而镇江海工产业在设计开发、项目建设等方面尚有很多空白,技术储备明显不足,也缺乏相关的建造经验。

三是海工产业规模小起步晚。从全国来看,目前中船集团、中船重工、中远集团、烟台莱佛士船业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公司等企业占据了海工装备大部分市场份额。从全省来看,南通地区海洋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大型海工产品陆续建成,占有江苏的主要份额;泰州、扬州既有一批大型造船企业,也有一批海工项目陆续上马。相比之下,镇江海工产业不仅起步晚、份额小,而且涉及海工的企业少,缺乏竞争力。

二、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

(一)总体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跟踪世界海洋工程装备业发展前沿,以市场为导向,立足比较优势,

坚持有所为与有所不为相结合,全力培育海洋工程优势产品,将镇江建设成为省内一流、国内有重要影响的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基地:

一是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出台符合镇江实际的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和发展措施,公布鼓励发展的产品和技术。

二是发挥优势,重点突破。镇江海工产业优势在海洋工程船和海洋工程配套,资源优势在深水岸线和人才,紧紧抓住海洋工程辅助船、海工配套系列产品、海工平台模块、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装置四大亚产业方向,进行重点突破。

三是集中布局,集聚发展。依据“一基地二园区三岸线四集中生产点”的产业布局规划,强调集中布局,集聚发展。

四是立足基础,错位发展。海洋工程船与海工配套产业基础好,应重点发展,保持优势,形成品牌;海工模块与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装置产业基础差,但区位和资源优势明显,应全力招商,加快发展,抢占先机。

*

五是以船促海,联动发展。引导和推进现有船舶与船舶配套优势产品生产企业进入同类海洋工程装备产品的生产,推进陆上装备制造企业与造船及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企业的战略合作,形成以陆用带海工、以船用促海工、陆船海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实现联动发展。

(二)产业定位

紧紧抓住海洋工程装备产业良好发展机遇,以市场需求、技术可行和产业基础为依据,进行镇江市海洋工程装备的产业定位,形成“四大亚产业方向,九大海工配套系统”的镇江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定位体系;率先在全省建成海洋工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跨越式发展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力争成为江苏重要的海洋工程配套业基地和全国重要的海洋工程船舶制造基地。

1.四大亚产业方向

----海洋工程辅助船。包括:起重船、三用工作船、平台供应船、远洋救助打捞船、石油平台支援船、起锚供应船、海洋工程拖船、铺管船、潜水作业船、消防船、修井船、海上风电场工程船、

风车安装船等

----海工配套系列产品。包括:主动力发电与传动系统,甲板机械与起重系统,应急发电系统等九大配套系统。

----海洋平台模块及其他海工模块。包括:上部模块、钻井模块、生活楼模块、各类生产工艺模块等。

----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装置。包括:浮式生产储油船(FPSO)、圆筒式储油装置、浮式天然气生产液化储存装备(LNG-FPSO)、穿梭油轮等。

\

2.九大海工配套系统

----锚泊或单点系泊系统。包括:锚泊或单点系泊系统(锚、锚索、锚机及锚、浮标灯附属装置)、动力定位系统、推进器等。

----主动力发电与传动系统。包括:大功率中压高压柴油发电机组、电力变压器、变频传动、提升及传动机械等。

----应急发电系统。包括:中速柴油机、应急柴油发电机组、应急柴油日用罐等。

----起重与甲板机械系统。包括:甲板多用途起重机、甲板机械,起升绞车、大型船舶系泊定位绞车、大型浮式起重机等。

----电气与控制系统。包括:海工用主配电板、驾驶室控制台、机舱集中控制台、自动化控制系统、海工电器、电线与电缆等。

----安全系统。包括:有毒、易燃气体的检测、报警装置、消防泵、喷淋装置等。

----消防系统。包括:消防总用泵、消防炮、泡沫罐、消防泵等。

,

----救生系统。包括:海洋石油平台救生装置,应急密封式防火救生艇、救生艇架装置等。

----照明系统。包括:各类海工灯具。

(三)发展目标

遵循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的发展规律,依据国内外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的发展趋势,基于镇江市发展现状、重点企业和在建重大项目与岸线资源,并与镇江市《关于加快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爆发式增长的若干意见》相衔接,镇江市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十二五”发展目标为:

产业体系:到2015年,构建成“以海工配套产业为核心,以海洋工程船为品牌,以海工模块和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装置为拓展,以海洋工程服务业为延伸”的综合海洋工程装备产业体系。将镇江建成国内重要的海洋工程装备配套产业基地和海洋工程船舶制造基地。

产业规模:海工相关企业2012年实现销售收入200 亿元,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500 亿元。培育形成3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销售收入超50 亿元的龙头企业,形成3个省级以上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集聚区。

载体建设:到2015年,力争建成1个国家级研发中心,5个省级研发中心,力争“江苏省海洋工程装备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江苏省船舶与海洋工程软件研发中心”落户镇江;加快“国家火炬计划镇江特种船舶及海洋工程配套产业基地”、“江苏省镇江高技术船舶及配套设备高技术产业基地”和“江苏省船舶动力特色产业基地”建设,进一步发展海工配套产业,争取国家级船舶与海工配套基地挂牌。

人才建设:充分发挥江苏科技大学、江苏省船舶设计研究所和江苏省船舶先进制造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在海工人才教育、培训方面的积极作用,加快引进海工高层管理、高端研发人才,加快培养一批高素质员工。

;

三、发展重点与产业布局

(一)发展重点

发展重点为“一船二配三模块四储油装置”:

1.做大做强海洋工程船

在海洋工程船方向,镇江市有核心竞争优势,有龙头企业带动,有品牌产品,既可以做大,也可以做强。

----重点企业:江苏省镇江船厂有限责任公司、江苏新韩通重工有限公司、蓝波造船、润昌

船舶、苏洋船舶、柏伦堡船业有限公司。

----重点产品:起重船、三用工作船、平台供应船、远洋救助打捞船、石油平台支援船、起锚供应船、海洋工程拖船、铺管船、消防船、海上风电场工程船等。

2.做优做长海工配套

我国海工配套业发展总体上尚处于起步阶段,绝大多数海工配套产品依靠国外进口,而镇江船舶配套企业多,产品广,在国内有明显的比较优势。海工配套产品与船舶配套产品相通性强,相似性大,海工配套同样面广量大,产业链长。因此,镇江应重点发展海工配套产业,做优做长九大海工配套产业链。

----重点企业:镇江中船设备有限公司、镇江中船现代发电设备有限公司、镇江船舶辅机厂、康士伯船舶电气(江苏)有限公司、镇江赛尔尼柯电器有限公司、镇江诺伊费德船用设备有限公司、江苏威和船舶设备有限公司、江苏港盛重工有限公司、镇江亿华系统集成有限公司、金舟船舶设备公司、镇江佳扬系泊链有限公司等。

----重点产品:大功率中压柴油发电机组、电力变压器、中速柴油机、应急柴油发电机组、系泊链、单点系泊系统、动力定位系统、甲板多用途起重机、甲板机械,起升绞车、系泊定位绞车、大型浮吊、海工用主配电板、驾驶室控制台、机舱集中控制台,自动化控制系统,海工电器、有毒、易燃气体的检测及报警装置、海洋石油平台救生装置,应急密封式防火救生艇、救生艇架装置等。

3.做专做精海工模块

海工模块中,结构类模块相对技术含量要低,生产类、工艺加工类模块则复杂的多,海工模块的设计则是核心技术。因此,镇江应做专做精海工模块,逐步由结构类模块向生产工艺加工类模块发展,最终实现海工模块的设计。

----重点企业:江苏港盛重工有限公司、镇江二重、招商引资进重点企业。

----重点产品:上部模块、钻井模块、生活楼模块、生产工艺类模块等。

4.选择性发展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装置

<

依据镇江的资源条件,应选择20万吨以下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装置作为发展的重点。

----重点企业:江苏新韩通重工有限公司、招商引资进几家重点企业。

----重点产品: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船(FPSO)、圆筒式储油装置、浮式天然气生产液化储存装备(LNG-FPSO)、穿梭油轮等。

(二)产业布局

以新民洲镇江市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润州工业园区和镇江新区船舶配套产业区为核心,重点发展海工装备产业,尽快形成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基地(产业园);充分利用现有(非常有限)的长江岸线(江苏镇江润州工业园区少量岸线,京口区共青团农场部分长江岸线和扬中市部分长江岸线),兼顾纵深腹地,坚持深水深用,严格规划审批,努力招商适宜的海工装备生产企业,逐步形成“一基地二园区三岸线四集中生产点”的镇江海工产业布局体系。

1.一基地

“一基地”是指镇江市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新民洲)。以海洋平台模块、海工配套为布局方向;以各类海洋石油平台模块及其他海工模块、甲板机械与起重机产品系列生产企业为布局重点。

2.二园区

`

“二园区”是指润州工业园区和镇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九大海工配套系统”发展的重点园区。以各类海洋工程辅助船、海工配套为布局方向;以起重船、三用工作船、平台供应船、远洋救助打捞船、石油平台支援船、起锚供应船,锚泊或单点系泊系统、主动力发电与传动系统、甲板机械与起重系统、应急发电系统、电气与控制系统、安全系统、消防系统、救生系统等生产企业为布局重点。

3.三岸线

龙门港岸线段:以海洋工程船为布局方向;以各类海洋工程船生产企业为布局重点。

新民洲长江岸线段:以海洋工程模块、大型海工起重机械为布局方向;以海工模块生产企业和海工起重设备生产企业为布局重点。

扬中市八桥长江岸线段:以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装置、海洋工程船为布局方向;以浮式生产储油船、海洋工程船生产企业为布局重点。

4.四集中生产点

“四集中生产点”分别为:扬中新坝的海工电器、海工电气设备、电线与电缆集中生产点;丹阳界牌的海工用系列灯具集中生产点;丹徒高资港的中国二重(镇江)重大技术装备制造基地的大型海洋成套装备集中生产点;扬中八桥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装置集中生产点。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镇江市加快发展新兴产业联席会议制度,由市政府领导牵头,市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按照职责分工,推进全市新兴产业发展,定期协调解决包括海洋工程产业在内的新兴产业发展中突出问题和困难;制定镇江海洋工程产业规划纲要实施细则,将规划目标、产业定位和发展思路进行具体落实;制定海洋工程产业推进发展目标考核办法,并纳入全市科学发展观目标考核体系;充分发挥电视、报纸等宣传媒介作用,加大对海洋工程产业政策和政府相关文件的宣传;成立镇江市海洋工程行业协会,实现信息共享与定期交流。

(二)强势招商引资

镇江海洋工程产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需要强化国际招商引资。海洋工程产业主要集中在新加坡、美国、西欧、北欧和韩国,产业正逐步向外转移。产业招商应把握机遇,以国际招商为主,国内招商为辅。国际招商重点面向新加坡、西欧、北欧、美国和韩国的大型公司进行招商,国内以“国字号”央企为主,主攻中海油、中石油、中海油服、海油工程等,力争二大造船集团在镇江布点海工项目。其中大型、高端的海洋石油平台模块及模块包以新加坡招商为主;浮式生产储油装置应以韩国、日本造船企业为主要目标;海工配套设备强调国际品牌、技术与战略合作,以德国、丹麦、芬兰、挪威、瑞典、荷兰、英国等国家的大型公司为招商重点。

(三)加快基地建设

加快新民洲海洋工程装备基地的基础性投入,强化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加快引进和集聚一批企业和项目,形成集聚发展态势;加快润州工业园区的船舶与海工配套基地建设,力争建成镇江海工配套产业基地与海工配套产业孵化基地;继续保持海洋工程船的核心竞争优势;力争成为国内重要

的海洋工程配套产业基地和海洋工程船舶制造基地。

(四)突出人才支撑

创新和完善海洋工程产业人才开发和培养体系,市“331”人才引进计划向海洋工程等新兴产业倾斜;对自带项目和资金来镇江市开办企业或拥有专利、发明来镇江实施海工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给予相应的奖励;鼓励在镇大专院校发挥教学资源优势,与企业需求相结合,强化海洋工程专业人才培训,为加快推进镇江市海洋工程产业发展提供支撑;建立镇江市海洋工程专家委员会,为产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和技术支持。

(五)推进技术创新

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海洋工程技术创新体系,对实现首台突破的研制和建造单位给予研制补贴;支持企业建立技术中心和申报国家、省级技术研究中心;以政府职能部门为引导,以高校和骨干企业为核心,以市场化运作为方向,通过产学研的全面合作,建立镇江市海洋工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或镇江市海洋工程研究院),形成人才和技术的集聚,实施社会化服务。

(六)完善政策保障

制定并落实鼓励镇江市海洋工程产业发展的政策,出台重点发展的产品和技术指导目录;用足用好现有国家、省、市相关政策,优先争取国家和省相关政策资金支持,优先保证生产要素供给;支持海工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力争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对符合条件的海洋工程企业优先支持。

附件1:

:

镇江市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发展定位分析表

附件2:

镇江市海洋工程配套产业发展定位分析表

;

附件3:

镇江市海洋工程产业重点发展产品表

@

附件4:

镇江市海洋工程产业布局规划表

附件5:

关键技术`

一、石油平台支援船技术

1.技术名称:大功率深海石油平台支援船数字化技术

2.研发目标:石油平台支援船结构复杂、设备繁多,空间利用率、自动化要求和附加值高,是高技术船舶的典型代表,技术垄断性很强。该项目采用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开发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功率多功能深海石油平台支援船系列,应用数字化造船技术建成自主创新示范基地。

二、三用工作船技术

1.技术名称:万马力级深水三用工作船研发

2.研发目标:以能够适应深水工作需求的三用(起抛锚、拖航、供应)工作船为目标,掌握此类船舶的设计建造关键技术,具备开发设计能力,打造品牌产品。

三、铺管船技术

1.技术名称:3000米水深大型起重铺管船研发

2.研发目标:以3000米工作水深和起重能力在4000吨以上的大型起重铺管船为目标,掌握此类船舶的设计建造关键技术,具备开发设计能力,打造品牌产品。

四、系泊系统技术

1.技术名称:大型海洋工程装备深水定位系泊系统;FPSO单点系泊系统研究及关键装置研制

2.研发目标:

大型海洋工程装备深水定位系泊系统:针对海洋工程装备大型化和深水化趋势,通过开展大功率绞车及其控制技术、钢制锚链或合成材料缆索、预抛锚设施、锚固基础等关键设备和技术研究,以及系泊系统安装研究,掌握深水定位系泊系统的设计和计算分析等关键技术,具备研发能力。

FPSO单点系泊系统研究及关键装置研制:通过技术引进与合作,对单点系泊系统技术进行系统研究与开发,攻克单点系泊系统的多通道流体旋转接头技术,设计出具有知识产权的多通道流

体旋转接头。

'

附件6:

服务平台

一、平台名称:镇江市海洋工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二、建设单位:江苏科技大学、镇江船厂有限责任公司、江苏新韩通有限公司、镇江中船设备有限公司、江苏港盛重工有限公司等

三、平台宗旨:立足海洋工程制造及配套企业,开展海洋工程装备设计制造的共性关键技术研究,提高海工装备及配套设计建造水平、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率,全面增强海洋工程及配套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平台功能:是开展海洋工程装备制造领域技术和成果研究开发、成果培育、技术引进推广、成果转化的机构,是培养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企业专门技术人才的培训机构。

五、平台主要业务方向

}

1.各种海洋平台模块、海工辅助船及配套设备制造关键技术研究及开发;

2.各类海洋工程装备及配套产品方案设计、详细设计、生产设计及工程规范化管理实施;

3.海洋工程装备及配套工业园区、海洋工程企业规划设计咨询和研究;

4.海洋工程制造企业信息化系统开发与应用研究;

六、平台主要技术服务

1.科技成果研发、推广及转化

2.海洋工程装备及配套共性技术研发与应用

3.企业信息化支撑技术研发及应用推广

:

4.科技信息交流服务

5.科技人才培养及专业技能培训

附件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