铬合金作用

铬合金作用
铬合金作用

铬合金作用

1、碳(C):钢中含碳量增加,屈服点和抗拉强度升高,但塑性和冲击性降低,当碳量0.23%超过时,钢的焊接性能变坏,因此用于焊接的低合金结构钢,含碳量一般不超过0.20%。碳量高还会降低钢的耐大气腐蚀能力,在露天料场的高碳钢就易锈蚀;此外,碳能增加钢的冷脆性和时效敏感性。

2、硅(Si):在炼钢过程中加硅作为还原剂和脱氧剂,所以镇静钢含有0.15-0.30%的硅。如果钢中含硅量超过0.50-0.60%,硅就算合金元素。硅能显著提高钢的弹性极限,屈服点和抗拉强度,故广泛用于作弹簧钢。在调质结构钢中加入1.0-1.2%的硅,强度可提高15-20%。硅和钼、钨、铬等结合,有提高抗腐蚀性和抗氧化的作用,可制造耐热钢。含硅1-4%的低碳钢,具有极高的导磁率,用于电器工业做矽钢片。硅量增加,会降低钢的焊接性能。

3、锰(Mn):在炼钢过程中,锰是良好的脱氧剂和脱硫剂,一般钢中含锰0.30-0.50%。在碳素钢中加入0.70%以上时就算“锰钢”,较一般钢量的钢不但有足够的韧性,且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提高钢的淬性,改善钢的热加工性能,如16Mn钢比A3屈服点高40%。含锰11-14%的钢有极高的耐磨性,用于挖土机铲斗,球磨机衬板等。锰量增高,减弱钢的抗腐蚀能力,降低焊接性能。

4、磷(P):在一般情况下,磷是钢中有害元素,增加钢的冷脆性,使焊接性能变坏,降低塑性,使冷弯性能变坏。因此通常要求钢中含磷量小于0.045%,优质钢要求更低

些。

5、硫(S):硫在通常情况下也是有害元素。使钢产生热脆性,降低钢的延展性和韧性,在锻造和轧制时造成裂纹。硫对焊接性能也不利,降低耐腐蚀性。所以通常要求硫含量小于0.055%,优质钢要求小于0.040%。在钢中加入0.08-0.20%的硫,可以改善切削加工性,通常称易切削钢。

6、铬(Cr):在结构钢和工具钢中,铬能显著提高强度、硬度和耐磨性,但同时降低塑

性和韧性。铬又能提高钢的抗氧化性和耐腐蚀性,因而是不锈钢,耐热钢的重要合金元素。

7、镍(Ni):镍能提高钢的强度,而又保持良好的塑性和韧性。镍对酸碱有较高的耐腐

蚀能力,在高温下有防锈和耐热能力。但由于镍是较稀缺的资源,故应尽量采用其他合金元素代用镍铬钢。

8、钼(Mo):钼能使钢的晶粒细化,提高淬透性和热强性能,在高温时保持足够的强度和抗蠕变能力(长期在高温下受到应力,发生变形,称蠕变)。结构钢中加入钼,能提高机械性能。还可以抑制合金钢由于火而引起的脆性。在工具钢中可提高红性。

9、钛(Ti):钛是钢中强脱氧剂。它能使钢的内部组织致密,

细化晶粒力;降低时效敏感性和冷脆性。改善焊接性能。在铬18镍9奥氏体不锈钢中加入适当的钛,可避免晶间腐蚀。

10、钒(V):钒是钢的优良脱氧剂。钢中加0.5%的钒可细化组织晶粒,提高强度和韧性。

钒与碳形成的碳化物,在高温高压下可提高抗氢腐蚀能力。

11、钨(W):钨熔点高,比重大,是贵生的合金元素。钨与碳形成碳化钨有很高的硬度和耐磨性。在工具钢加钨,可显著提高红硬性和热强性,作切削工具及锻模具用。

12、铌(Nb):铌能细化晶粒和降低钢的过热敏感性及回火脆性,提高强度,但塑性和

韧性有所下降。在普通低合金钢中加铌,可提高抗大气腐蚀及高温下抗氢、氮、氨腐蚀能力。铌可改善焊接性能。在奥氏体不锈钢中加铌,可防止晶间腐蚀现象。

13、钴(Co):钴是稀有的贵重金属,多用于特殊钢和合金中,如热强钢和磁性材料。

14、铜(Cu):武钢用大冶矿石所炼的钢,往往含有铜。铜能提高强度和韧性,特别是大气腐蚀性能。缺点是在热加工时容易产生热脆,铜含量超过0.5%塑性显著降低。当铜含量小于0.50%对焊接性无影响。

15、铝(Al):铝是钢中常用的脱氧剂。钢中加入少量的铝,可细化晶粒,提高冲击韧性,如作深冲薄板的08Al钢。铝还具有抗氧化性和抗腐蚀性能,铝与铬、硅合用,可显著

提高钢的高温不起皮性能和耐高温腐蚀的能力。铝的缺点是影响钢的热加工性能、焊接性能和切削加工性能。

16、硼(B):钢中加入微量的硼就可改善钢的致密性和热轧性能,提高强度。

17、氮(N):氮能提高钢的强度,低温韧性和焊接性,增加时效敏感性。

18、稀土(Xt):稀土元素是指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为57-71的15个镧系元素。这

些元素都是金属,但他们的氧化物很象“土”,所以习惯上称稀土。钢中加入稀土,可以改变钢中夹杂物的组成、形态、分布和性质,从而改善了钢的各种性能,如韧性、焊接性,冷加工性能。在犁铧钢中加入稀土,可提高耐磨性。

不锈钢一般是不锈钢和耐酸钢的总称。不锈钢是指耐大气、蒸汽和水等弱介质的钢,而耐酸钢则是指耐酸、碱、盐等化学浸蚀性介质腐蚀的钢。不锈钢自本世纪初问世,到

现在已有90多年的历史。不锈钢的发明是世界冶金史上的重大成就,不锈钢的发展为

现代工业的发展和科技进步奠定了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不锈钢钢种很多,性能各异,它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几大类。按组织结构分,分为马氏不锈钢(包括沉淀硬化不锈钢)、铁素体不锈钢、奥氏体不锈钢和奥氏体加铁素体双相不锈钢等四大类;按钢中的主要化学

成分或钢中的一些特征元素来分类,分为铬不锈钢、铬镍不锈钢、铬镍钼不锈钢以及低碳不锈钢、高钼不锈钢、高纯不锈钢等;按钢的性能特点和用途分类,分为耐硝酸不锈钢、耐不锈钢、耐点蚀不锈钢、耐应力腐蚀不锈钢、高强不锈钢等;按钢的功能特点分类,分为低温不锈钢、无磁不锈钢、易切削不锈钢、超塑性不锈钢等。目前常用的分类方法是按钢的组织结构特点和钢的化学成分特点以及两者相结合的方法分类。一般分为马氏体不锈钢、铁素体不锈钢、奥氏体不锈钢、双相不锈钢和沉淀硬化型不锈钢等,或分为铬不锈钢和镍不锈钢两大类。

不锈钢一般用于防腐蚀性的,以及医疗器械和生活用品.

铬;能提高钢的淬透性和耐磨*,能改善钢的抗腐蚀能力和抗氧化作用.

钛;能细化钢的晶粒组织,从而提高钢的强度和韧*.在不锈钢中,钛能消除或减轻钢的晶间腐蚀现象.

镍;能提高钢的强度和韧*,提高淬透*.含量高时,可显著改变钢和合金的一些物理性能,提高钢的抗腐蚀能力.

铬:产生钝化膜,阻碍阳极反应,提高钢的电极电位,提高钢的抗化学腐蚀性能.

镍:扩大γ区,降低钢的Ms点(室温下)使钢在室温下有单奥氏体组织

钛:阻止(Cr,Fe)23C3在晶界上析出,消除钢的”晶间腐蚀)倾向

铬使钢具有良好的高温抗氧化性和耐氧化介质腐蚀的作用;

镍使钢不仅能耐酸,而且能抗碱的腐蚀,对大气及盐都有抗蚀能力;

钛使钢具有抗晶间腐蚀能力。

Cr是强化元素,少量加入Cr就能提高钢的抗H2S,NH3,CO2,H2O,HNO3,高温高压H2及抗大气,海水腐蚀的能力.Cr能防止钢脱碳,在钢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故能提高钢的高温氧化性介质中的耐蚀*,但是Cr不能提高钢的抗碱,氯化物和硝酸盐腐蚀的能力.

Ni可强化铁素体,改善钢的抗低温冲击性能.能提高对酸,碱和海水的耐腐蚀能力,也能增强耐大气腐蚀及抗腐蚀疲劳的能力,但是在耐H2S腐蚀方面,Ni是有害元素.无助于抗高温高压H2的腐蚀.反而易使钢产生腐蚀破裂.

Ti能提高钢抗高温高压H2-N2-NH3腐蚀的能力,与其它元素配合使用能提高钢抗大气,海水及H2S腐蚀的能力;

了解一下各种元素对不锈钢的性能和组织的影响。

1.铬——是构成不锈钢的基本元素。

铬是决定不锈钢耐腐蚀性能的最基本元素。在氧化性介质中,铬能使钢的表面很快形成一层实际为腐蚀介质不能透过和不溶解的富铬的氧化膜,这层氧化膜很致密,并与金属基本结合得很牢固,保护钢免受外界介质进一步氧化浸蚀;铬还能有效地提高钢的

电极电位。当含铬量不低于12.5%原子时,可使钢的电极电位发生突变,由负电位

升到正的电极电位。因而可显著提高钢的耐蚀性。铬的含量越

高,钢的耐蚀性能越好。当含铬量达到25%、37.5%原子时,会发生第二次第三次的突

变,使钢具有更高的耐腐蚀性能。

2.镍——单独不能构成不锈钢

镍对不锈钢耐腐蚀的影响,只有它与铬配合时才能充分显示出来。因为,低炭镍钢要获得纯奥氏体组织,含镍量需达24%;要使钢在某些介质中的耐腐蚀性能显著改变,含镍量需在27%以上。所以,镍不能单独构成不锈钢。而在含铬18%的钢中加入9%的镍,就能使钢在常温下获得单一奥氏体组织,并可以提高钢对非氧化性介质(如:稀硫酸、盐酸、磷酸等)的耐蚀*,并能改善钢的焊接和冷弯等的工艺性能。

3.锰和氮——可代替铬镍不锈钢中的镍

锰和氮在不锈钢中有镍相仿的作用。锰的稳定奥氏体作用为镍的二分之一,而氮的作用比镍大很多,约为镍的40倍左右。因而锰和氮可代镍获得单一的奥氏体组织。但锰的

加入会使含铬低的不锈钢耐蚀性降低。同时,高锰奥氏体钢不易加工。因此,在不锈钢中不单独使用锰,只用部分代替镍。

4.碳——在不锈钢中具有两重*

碳在不锈钢中的含量及其分布的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不锈钢的性能和组织:一方面碳是稳定奥氏体元素,并作用的程度很大,约为镍的30倍,含碳量高的(马氏

体)不锈钢,完全可以接受淬火强化,从而在机械性能方面可大大提高它的强度;另一方面由于碳和铬的亲和力很大,在不锈钢中要占用十七倍碳量的铬与它结合成碳化铬。随着钢中含碳量的增加,则与碳形成碳化物的铬越多,从而显著降低钢的耐蚀性。所以,从强度与耐腐蚀性能两方面来看,碳在不锈钢中的作用是互相矛盾的。在实际应用中,

为了达到耐腐蚀的目的,不锈钢的含碳量一般较低,在大多在0.1%左右,为了进一步提高钢的耐腐蚀能力,特别是抗晶间腐蚀的能力,常采用超低碳的不锈钢,含碳量在0.03%甚至更低;但用于制造滚动轴承、弹簧、工具等不锈钢,由于要求有高的硬度和耐磨*,因而含碳量较高,一般均在0.85~1.00%之间。如9Cr18钢等。

5.钛和铌——能防止不锈钢的晶间腐蚀

不锈钢加热到450~800℃时,常常由于在晶界析出铬的碳化物而使晶界附近的含

铬量下降形成贫铬区,导致晶界附近的电极电位下降,从而引起电化学腐蚀。这种腐蚀叫做晶间腐蚀。常见的如在焊缝附近的热影响区内发生的晶间腐蚀。而钛和铌是强碳化物形成元素,它与碳的亲和力比铬大得多,钢中加入钛或铌,就能使钢中的碳首先与钛或铌形成碳化物,而不与铬形成碳化物,从而保证晶界附近不致因贫铬

而产生晶间腐蚀。因此,钛和铌常用来固定钢中的碳,提高不锈钢抗晶间腐蚀的能力,并改善钢的焊接性能。

钛或铌的加入量要根据含碳量而定,一般为:钛的加入量为含碳量的5倍,铌为碳的8倍。

6.钼和铜——能提高某些不锈钢对某些介质的耐腐蚀性能

钼和铜能提高不锈钢对硫酸、醋酸等腐蚀介质的耐蚀能力。钼还能显著提高对含氯离子的介质(如盐酸)以及有机酸中的耐蚀能力。但含钼的不锈钢不宜在硝酸中应用,

含钼的不锈钢在沸腾的65%硝酸中的腐蚀速度比不含钼的增加一倍;铜加入铬锰氮不锈

钢中,会加速不锈钢的晶间腐蚀。

钼对钢获得单一奥氏体组织有不利影响,因此在含钼钢中,为了使钢在热处理后具有单一的奥氏体组织。镍在锰等元素的含量要相应的提高。

7.硅和铝——能提高不锈钢的抗氧化能力

硅对提高铬钢抗氧化能力的作用很显著,含5%铬及1%硅的钢,抗氧化的能力可与12%铬钢相等。如使钢在1000℃能抵抗氧化,含0.5%硅时需要22%的铬,如加入2.5~3%的硅以后,只需要12%的铬就可以了。有资料还介绍,向Cr15Ni20的铬镍钢中加2.5%的硅,抗氧化性能可相当Cr15Ni60的铬镍合金。

向高铬钢中加铝也能使抗氧化性能显著提高,它的作用与加硅的功能相仿。

向高铬钢中加硅和铝的目的:一是为了进一步提高钢的抗氧化性能,二是为了节约用铬。

硅和铝对提高铬钢抗氧化性能的作用虽然很大,但也有很多缺点。最主要的是它使钢的晶粒粗化和脆性倾向增大。

[修改于2011-08-0409:33]

压铸铝合金中各元素的作用和影响

?压铸铝合金中各元素的作用和影响 ?发布时间:2009-11-9 16:57:02 来源:互联网文字【大中小】 ?(一)日本ADC12 牌号合金 (二)压铸铝合金中各元素的作用和影响 1. 硅(Si) 硅是大多数压铸铝合金的主要元素。它能改善合金的铸造性能。硅与铝能组成固溶体。在577℃时,硅在铝中的溶解度为1.65%,室温时为0.2%、含硅量至11.7%时,硅与铝形成共晶体。提高合金的高温造型性,减少收缩率,无热裂倾向。二元铝基合金有高的耐蚀性。当合金中含硅量超过共晶成分,而铜、铁等杂质又多时,即出现游离硅的硬质点,使切削加工困难,高硅铝合金对铸件坩埚的熔蚀作用严重。 2. 铜(Cu) 铜和铝组成固溶体,当温度在548℃时,铜在铝中的溶解度应为5.65%,室温时降至0.1%左右,增加含铜量,能提高合金的流动性,抗拉强度和硬度,但降低了耐蚀性和塑性,热裂倾向增大。 3. 镁(Mg) 在高硅铝合金中加入少量(约0.2~0.3%)的镁,可提高强度和屈服极限,提高了合金的切削加工性。含镁8%的铝合金具有优良的耐蚀性,但其铸造性能差,在高温下的强度和塑性都低,冷却时收缩大,故易产生热裂和形成疏松。 4. 锌(Zn) 锌在铝合金中能提高流动性,增加热脆性,降低耐蚀性,故应控制锌的含量在规定范围中。至于含锌量很高的ZL401 铝合金却具有较好的铸造性能和机械性能,切削加工也比较好。 5. 铁(Fe) 在所有铝合金中都含有害杂质。因铝合金中含铁量太高时,铁以FeAl3、Fe2Al7和Al-Si-Fe 的片状或针状组织存在于合金中,降低机械性能,这种组织还会使合金的流动性减低,热裂性增大,

铁合金

1.什么是铁合金?分类,用途? 答:铁合金是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金属元素或者非金属元素融合在一起的合金。它不是可以直接使用的金属材料,而是主要作为钢铁生产的脱氧剂和合金剂的中间原料。 铁合金分类:单一铁合金,复合铁合金,氮化制品,氧化物团块。用途:脱氧剂、合金剂、改善铸造工艺和铸件性能、还原剂、其他方面用途 2铁合金的生产过程?生产方法?基本设备?基本原理? 答:铁合金生产过程就是炉料、还原剂、渣料、成分调节剂在高温下经过物理化学变化生成合金炉渣、炉气的过程。生产方法:按设备分:高炉法,矿热炉法,电弧炉法,炉外法,真空电阻炉法,氧气转炉法。按工艺特点分:无溶剂法和溶剂法。按热量来源分:碳热法、电热法、电硅热法、金属热法。基本设备:矿热炉的机械设备是较复杂的,除炉体外注意包括电极把持器系统、电极压放装置、点击升降系统、加料系统、出铁设备、防护设备、电极水冷系统、供电设备。基本原理: (1)还原剂还原法制取铁合金。是根据还原剂对氧的亲和力大于被还原的金属对氧的亲和力,从而将金属置换出来。 (2)氧化法生产铁合金。其过程是选择性氧化的过程,合金中氧化物稳定性差的在选择性氧化中必然后被氧化,而氧化物稳定性好的必然优先被大量氧化。 3坩埚:电极周围、炉心三角形地区和两个电极之间稍向炉心凹入部分的高温区称为“坩埚”。 4、影响反应区体积大小的因素? 答:1电炉输入的功率2电极直径3电极插入深度4冶炼品种 5极心圆直径:在三相圆形矿热炉中按正三角形配置的三根电极的圆心缩形成圆的直径称为极心圆直径。Dg=ad,a 心圆倍数。 6.炉膛尺寸设计炉膛内径和深度过大过小影响? 答:A在选择炉膛内径时,要保证电流经过电极-炉料-炉壁时所受的阻力大于经过电极-炉料-邻近电极或炉底时所受的阻力。炉膛内径过大,炉子表面散热面积大,还原剂烧损严重,出铁口温度低,出铁困难,炉况恶化;炉膛内径过小,不仅炉壁烧损加快,而且因电极-炉料-炉壁回路上通过的电流增加,反应区偏向炉墙,将使炉内热量分散,炉心温度低,炉况恶。B在选择炉膛深度时,要保证电极端部与炉底之间有一定的距离,炉内炉料层有一定的厚度。合适的炉膛深度能减少元素的挥发损失,充分利用炉气的热能使上层炉料得到良好的预热,炉膛过深时,电极工作端部与炉底之间距离增加,炉底温度低,因而会造成炉底升高,电极插入深度减少,高温区上移,炉况恶化,炉膛过深炉料过厚还会影响炉料的透气性;炉膛过浅时,料层薄,炉口温度高,炉气热量不能充分利用,热损失大,严重时会出现露弧操作使热量损失和元素挥发损失剧增,并难以维持正常操作。 7.炉衬分类? 答:粘土砖、碳砖、高铝砖、镁砖和镁砂 8生产时为什么进行烘炉,其目的是什么? 答:电炉炉体砌成后,在正式投产之前需进行烘炉。所谓烘炉,就是采用加热的方法,使炉衬和电极逐步适应加料熔炼的一种操作。烘炉的目的是烘干炉衬和焙烧电极。烘炉质量不仅会影响炉衬的使用寿命,而且会影响电极是否顺利进行投产。烘炉时间的长短,主要取决于炉子的大小,炉衬的种类、所炼铁合金的品种及烘炉的方法。整个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柴烘、油烘或者焦烘,其目的是焙烧电极,使电极具有一定的承受电流的能力。第二阶段是电烘,其目的是进一步焙烧电极、烘干炉衬,并使炉衬达到一定温度以适应加料熔炼。9.电极的分类 答:电极按照制作工艺的不同分为三种:炭素电极、石墨电极和自焙电极。炭素电极是以低灰份的无烟煤、冶金焦、沥青焦和石油焦为原料,按照一定的比例和粒度混合后加入粘结剂沥青和焦油,在适当的温度下搅拌均匀后压制成型,最后在焙烧炉中缓慢焙烧而制的。石墨电极主要是以石油焦和沥青焦为原料,制成炭素电极后,再放到温度为2000-2500℃隔绝空气的石墨化电阻炉中,经石墨化而制得的。自焙电极是用无烟煤、焦炭沥青和焦油为原料,在一定温度下制成电极糊,然后把电极糊投入到已装接在电极炉上的、用钢板做成的电机壳中,经烧结焦化而成。 10.自焙电极构成?答:电极壳和电极糊。电极壳是由薄钢板制成的圆筒,其作用有:作电极糊烧结的模子并提高电极的强度;当电极未烧好时能承受大部分的电流 11.冶炼高碳锰铁方法P134 答:高碳锰铁的生产方法有高炉法和电炉法。高炉法,将锰矿、焦炭和石灰分别加入高炉内进行冶炼得到含锰52%~76%,含磷0.4%~0.6%的高炉锰铁。 电炉法冶炼高碳锰铁有无溶剂法,溶剂法,少溶剂法三种方法。无溶剂法:对于含氧化锰较高的富锰矿可以使用无溶剂法,冶炼时炉料中不配加石灰,设备和操作类似于硅铁,并且是在还原剂不足的条件下采用酸性渣操作,炉膛温度较溶剂法低约1320~1400℃;溶剂法:溶剂法是冶炼高碳锰铁普遍采用的方法,炉料组成中除锰矿、焦炭外还有石灰,冶炼时采用高碱度渣操作B=1.3~1.4,用足够的还原剂以尽量降低废渣中的含锰量,提高锰的回收率。少溶剂法:采用弱碱性渣法操作配加适量的石灰和白云石把炉渣碱度控制在0.6~0.8之间。 12、冶炼中低碳锰铁的方法 P154

各种元素在铝合金中的作用

各种元素在铝合金中的作用 1.合金元素影响 铜元素 铝铜合金富铝部分548时,铜在铝中的最大溶解度为 5.65%,温度降到302时,铜的溶解度为0.45%。铜是重要的合金元素,有一定的固溶强化效果,此外时效析出的CuAl2有着明显的时效强化效果。铝合金中铜含量通常在2.5% ~ 5%,铜含量在4%~6.8%时强化效果最好,所以大部分硬铝合金的含铜量处于这范围。 铝铜合金中可以含有较少的硅、镁、锰、铬、锌、铁等元素。 硅元素 Al—Si合金系富铝部分在共晶温度577时,硅在固溶体中的最大溶解度为1.65%。尽管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少,介这类合金一般是不能热处理强化的。铝硅合金具有极好的铸造性能和抗蚀性。 若镁和硅同时加入铝中形成铝镁硅系合金,强化相为MgSi。镁和硅的质量比为1.73:1。设计Al-Mg-Si系合金成分时,基体上按此

比例配置镁和硅的含量。有的Al-Mg-Si合金,为了提高强度,加入适量的铜,同时加入适量的铬以抵消铜对抗蚀性的不利影响。 Al-Mg2Si合金系合金平衡相图富铝部分Mg2Si 在铝中的最大溶解度为1.85%,且随温度的降低而减速小。 变形铝合金中,硅单独加入铝中只限于焊接材料,硅加入铝中亦有一定的强化作用。 镁元素 Al-Mg合金系平衡相图富铝部分尽管溶解度曲线表明,镁在铝中的溶解度随温度下降而大大地变小,但是在大部分工业用变形铝合金中,镁的含量均小于6%,而硅含量也低,这类合金是不能热处理强化的,但是可焊性良好,抗蚀性也好,并有中等强度。 镁对铝的强化是明显的,每增加1%镁,抗拉强度大约升高瞻远3 4MPa。如果加入1%以下的锰,可能补充强化作用。因此加锰后可降低镁含量,同时可降低热裂倾向,另外锰还可以使Mg5Al8化合物均匀沉淀,改善抗蚀性和焊接性能。 锰元素

浅谈铁合金的种类和应用现状

浅谈铁合金的种类和发展趋势 铁合金是“铁”和另一种金属(或非金属)化学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主要用于钢铁冶炼作脱氧剂和添加剂,对改善钢材品质、提高钢材性能起至关重要作用,素有钢铁“味精”之称。 我国是钢铁生产大国,也是铁合金生产大国,2011年全国铁合金产量2800万吨左右,约占世界总产量的40%左右。铁合金发展与国内钢铁工业发展基本同步,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随我国钢铁工业快速发展,铁合金发展也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并且铁合金生产布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铁合金的分类 铁合金种类繁多、品种多样,主要有硅、锰、铬三大系列,其他还有镍、钨、钒、钛、磷等系列产品和特种铁合金产品。 硅系铁合金的代表品种有硅铁、硅钙等。锰系铁合金代表品种有锰铁(高、中、低、微碳锰铁)、硅锰及电解金属锰等。铬系铁合金主要的代表品种铬铁,与锰铁相近按含碳量又分高碳、低碳、微碳、金属铬。 铁合金的应用 铁合金在钢厂主要有两大用途,即脱氧功能与合金功能。脱氧就是脱去钢水中的氧,炼钢过程实际是个氧化过程,通过强烈吹氧,使大量碳、磷、硫杂质被氧化和夹带到钢水之外。但到炼钢结束时,钢水中的氧必须脱离干净,否则会造成钢的质量下降。因此铁合金中的一些元素便充当了脱氧剂,使之与钢水中溶解氧

生成不溶于钢水的氧化物,达到清除钢水中过剩溶解氧的目的。 铁合金的另一个功能是用作炼钢中的合金剂,根据所炼钢种成份对化学元素含量的需要通过添加合金剂进行补充,以达到钢材性能指标要求。如硅铁、硅锰合金等既是脱氧剂又是合金元素添加剂。 铁合金生产发展趋势 一、装备大型化、控制智能化 随着科技创新发展,铁合金生产设备不断向大型化发展,目前国外最大的铁合金电炉单台容量达到100MVA,国内电炉30MVA 以上所占比例不断增大,装备精良、且控制系统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不仅提高铁合金生产效率,而且节能降耗、安全环保比小电炉更显优势。 二、产品复合多元化、精品化 随着精品钢冶炼工艺的开发,钢厂对铁合金的品质要求也不断提高,低杂质、少有害元素含量多元复合铁合金产品替代单一合金产品愈来愈受到用户的青睐,也是铁合金新产品发展方向。 三、工艺流程设计科学化 新型铁合金生产企业在设计布局时充分考虑了原材料预处理系统和余热回收系统装置,以适应不同矿种并有效降低冶炼电耗、能耗,最大限度实现资源能源综合利用,降低生产成本。四、综合区域优势布局生产基地。 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政策出台,在西部省份建立铁合金生产

(整理)镍在不锈钢中作用

镍在不锈钢中作用 镍在不锈钢中的主要作用在于它改变了钢的晶体结构。在不锈钢中增加镍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形成奥氏体晶体结构,从而改善诸如可塑性、可焊接性和韧性等不锈钢的属性,所以镍被称为奥氏体形成元素。普通碳钢的晶体结构称为铁氧体,呈体心立方(BCC)结构,加入镍,促使晶体结构从体心立方(BCC)结构转变为面心立方(FCC)结构,这种结构被称为奥氏体。然而,镍并不是唯一具有此种性质的元素。常见的奥氏体形成元素有:镍、碳、氮、锰、铜。这些元素在形成奥氏体方面的相对重要性对于预测不锈钢的晶体结构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人们已经研究出很多公式来表述奥氏体形成元素的相对重要性,最著名的是下面的公式: 奥氏体形成能力=Ni%+30C%+30N%+0.5Mn%+0.25Cu% 从这个等式可以看出:碳是一种较强的奥氏体形成元素,其形成奥氏体的能力是镍的30倍,但是它不能被添加到耐腐蚀的不锈钢中,因为在焊接后它会造成敏化腐蚀和随后的晶间腐蚀问题。氮元素形成奥氏体的能力也是镍的30倍,但是它是气体,想要不造成多孔性的问题,只能在不锈钢中添加数量有限的氮。添加锰和铜会造成炼钢过程中耐火生命减少和焊接的问题。 从镍等式中可以看出,添加锰对于形成奥氏体并不非常有效,但是添加锰可以使更多的氮溶解到不锈钢中,而氮正是一种非常强的奥氏体形成元素。在200系列的不锈钢中,正是用足够的锰和氮来代替镍形成100%的奥氏体结构,镍的含量越低,所需要加入的锰和氮数量就越高。例如在201型不锈钢中,只含有

4.5%的镍,同时含有0.25%的氮。由镍等式可知这些氮在形成奥氏体的能力上相当于7.5%的镍,所以同样可以形成100%奥氏体结构。这也是200系列不锈钢的形成原理。在有些不符合标准的200系列不锈钢中,由于不能加入足够数量的锰和氮,为了形成100%的奥氏体结构,人为的减少了铬的加入量,这必然导致了不锈钢抗腐蚀能力的下降。 在不锈钢中,有两种相反的力量同时作用:铁素体形成元素不断形成铁素体,奥氏体形成元素不断形成奥氏体。最终的晶体结构取决于两类添加元素的相对数量。铬是一种铁素体形成元素,所以铬在不锈钢晶体结构的形成上和奥氏体形成元素之间是一种竞争关系。因为铁和铬都是铁素体形成元素,所以400 系列不锈钢是完全铁素体不锈钢,具有磁性。在把奥氏体形成元素-镍加入到铁-铬不锈钢的过程中,随着镍成分增加,形成的奥氏体也会逐渐增加,直至所有的铁素体结构都被转变为奥氏体结构,这样就形成了300系列不锈钢。如果仅添加一半数量的镍,就会形成50%的铁素体和50%的奥氏体,这种结构被称为双相不锈钢。 400系列不锈钢是一种铁、碳合铬的合金。这种不锈钢具有马氏体结构和铁元素,因此具有正常的磁特性。400系列不锈钢具有很强的抗高温氧化能力,而且与碳钢相比,其物理特性和机械特性都有进一步的改善。大多数400系列不锈钢都可以进行热处理。 300系列不锈钢是一种含有铁、碳、镍和铬的合金材料,一种无磁性不锈钢材料,比400系列不锈钢具有更好的可锻特性。由于300系列不锈钢的奥氏体结构,

铁合金冶炼工艺学期末复习资料

绪论 一铁合金定义:铁合金是一种或者两种以上金属或非金属元素融合在一起的合金 分类单元合金二元合金多元合金,块状合金线状合金粉状合金 二铁合金主要用途:1做脱氧剂,消除钢业中的过量的氧2做合金元素添加剂,改善钢的质量与性能3用作铸造晶核孕育剂(不锈钢、工具钢、轴承钢)4用作还原剂 三铁合金分类: 1按铁合金中主元素分类:主要有Si、Mn、Cr、V、Ti、W、Mo等系列铁合金。 2按产品中含碳量分类:高碳、中碳、低碳、微碳、超微碳等。 3按生产方法分类:高炉铁合金、电炉铁合金、炉外法铁合金、真空固态还原法铁合金、转炉铁合金、电解法铁合金。 1.2铁合金生产的主要方法 1按使用设备分类:高炉法电炉法、炉外法、转炉法及真空电阻炉法 2方法的特点:高炉法 1.生产率高,连续生产,量大,成本低2.品种高炉Fe-Mn、富锰渣、低硅铁、低硅锰、镍铁; 矿热炉1.连续生产2.品种 Fe-Si、硅钙合金、工业硅、高碳锰铁、硅锰合金、高碳铬铁、硅铬合金等。 电弧炉1生产是间歇进行的。2品种中、低碳锰铁,中、低、微碳铬铁及钒铁等。转炉1.容量小小于等于12t,6t为主;吹氧气底吹、顶吹为主2.必须先建高炉或矿热炉与之匹配。 真空电阻炉法1真空状态下冶炼,间歇式2品种超微C Fe-Cr C≤0.03%,Fe-Mn-N,Fe-Cr-n3根据渣量多少:有渣法、无渣法4根据连续与否5冶炼过程热量来源分类1.碳热2.电热3.电硅热4.碳硅热 5.金属热 第四节铁合金冶炼的技术经济指标 一产量指标: 1基准量(t):在一段时间内(年月日)生产的(合格铁合金产品其准成分折算后的铁合金产品产量)核算公式:基准量(t)=实物量(t)*实际成分%/基准成分%2实物量(t):实际的合格铁合金产品弃量(没有可比性 )二质量指标: 1合格率:一段时间内,生产的合格铁合金产品占生产总生产量的百分比。2.品级率:一段时间内生产某一品级的合格铁合金占总生产量的百分比。 三消耗指标: 1电耗:一段时间内,生产一吨的某铁合金所消耗的电量,KWh/t(不含冶炼过程中的动力学消耗电和照明耗电量) 2原料消耗:一段时间内生产一吨的某铁合金所消耗的原材料量,kg/t。指标要求:优质、高产、低耗。 第二章铁合金冶炼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铁合金冶炼的任务任务的含义用恰当的还原剂或者氧化剂从开采的矿石中将我们所需的元素还原或者氧化出来,得到我们所需的合金。(恰当的含义:1.还原或者氧化的能力 2.价格低廉 3.来源广泛,容易获得) 第二节还原剂的选择 碳质还原剂1种类:石油焦、沥青、气煤焦、冶金焦、煤炭

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主要作用

简述几种常见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主要作用 为了改善和提高钢的某些性能和使之获得某些特殊性能而有意在冶炼 过程中加入的元素称为合金元素。常用的合金元素有铬,镍,钼,钨,钒,钛,铌,锆,钴,硅,锰,铝,铜,硼,稀土等。磷,硫,氮等在某些情况下也起到合金的作用。 (1)铬(Cr) 铬能增加钢的淬透性并有二次硬化的作用,可提高碳钢的硬度和耐磨性而不使钢变脆。含量超过12%时,使钢有良好的高温抗氧化性和耐氧化性腐蚀的作用,还增加钢的热强性。铬为不锈钢耐酸钢及耐热钢的主要合金元素。 铬能提高碳素钢轧制状态的强度和硬度,降低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当铬含量超过15%时,强度和硬度将下降,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则相应地有所提高。含铬钢的零件经研磨容易获得较高的表面加工质量。 铬在调质结构中的主要作用是提高淬透性,使钢经淬火回火后具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在渗碳钢中还可以形成含铬的碳化物,从而提高材料表面的耐磨性。 含铬的弹簧钢在热处理时不易脱碳。铬能提高工具钢的耐磨性、硬度和红硬性,有良好的回火稳定性。在电热合金中,铬能提高合金的抗氧化性、电阻和强度。 (2)镍(Ni) 镍在钢中强化铁素体并细化珠光体,总的效果是提高强度,对塑性的影响不显著。一般地讲,对不需调质处理而在轧钢、正火或退火状态使用的低碳钢,一定的含镍量能提高钢的强度而不显著降低其韧性。据统计,每增加1%的镍约可提高强度。随着镍含量的增加,钢的屈服程度比抗拉强度提高的快,因此含镍钢的比可较普通碳素钢高。镍在提高钢强度的同时,对钢的韧性、塑性以及其他工艺的性能的损害较其他合金元素的影响小。对于中碳钢,由于镍降低珠光体转变温度,使珠光体变细;又由于镍降低共析点的含碳量,因而和相同的碳含量的碳素钢比,其珠光体数量较多,使含镍的珠光体铁素体钢的强度较相同碳含量的碳素钢高。反之,若使钢的强度相同,含镍钢的碳含量可以适当降低,因而能使钢的韧性和塑性有所提。镍可以提高钢对疲劳的抗力和减小钢对缺口的敏感性。镍降低钢的低温脆性转变温度,这对低温用钢有极重要的意义。含镍%的钢可在-100℃时使用,含镍9%的钢则可在 -196℃时工作。镍不增加钢对蠕变的抗力,因此一般不作为热强钢的强化元素。 镍含量高的铁镍合金,其线胀系数随镍含量增减而显著变化,利用这一特性,可以设计和生产具有极低或一定线胀系数的精密合金、双金属材料等。 此外,镍加入钢中不仅能耐酸,而且也能抗碱,对大气及盐都有抗蚀能力,镍是不锈耐酸钢中的重要元素之一。 (3)钼(Mo)

(完整版)铝合金锭中各种元素的作用

铝合金锭中各种元素的作用 由于制作铝锭时需要调整成分已达到想要的型号,因此各种元素对铝锭的影响就好一一掌握,以下我便针对主要的几种元素介绍。 硅(Si)是改善流动性能的主要成份。从共晶到过共晶都能得到最好的流动性。但结晶析出的硅(Si)易形成硬点,使切削性变差,所以一般都不让它超过共晶点。另外,硅(Si)可改善抗拉强度、硬度、切削性以及高温时强度,而使延伸率降低。 铜(Cu)在铝合金中固溶进铜(Cu),机械性能可以提高,切削性变好。不过,耐蚀性降低,容易发生热间裂痕。作为杂质的铜(Cu也是这样。 镁(Mg)铝镁合金的耐蚀性最好,因此ADC5 ADC6是耐蚀性合金,它的凝固范围很大,所以有热脆性,铸件易产生裂纹,难以铸造。作为杂质的镁(Mg),在AL-Cu-S这种材料 中,Mg2Si会使铸件变脆,所以一般标准在0.3%以内。 铁(Fe)杂质的铁(Fe会生成FeAI3的针状结晶,由于压铸是急冷,所以析出的晶体很细,不能说是有害成份。含量低于0.7 %则有不易脱模的现象,所以含铁(Fe)0.8 ~ 1.0 %反而好压铸。含有大量的铁(Fe),会生成金属化合物,形成硬点。并且含铁(Fe量过1.2 %时,降低合金流动性,损害铸件的品质,缩短压铸设备中金属组件的寿命。 镍(Ni)和铜(Cu一样,有增加抗拉强度和硬度的倾向,对耐蚀性影响很大。想要改善高温强度耐热性,有时就加入镍(Ni),但在耐蚀性及热导性方面有降低的影响。 锰(Mn)能改善含铜(Cu),含硅(Si)合金的高温强度。若超过一定限度,易生成Al-Si-Fe- P+o { T*T f;X}Mn四元化合物,容易形成硬点以及降低导热性。锰(Mn)能阻止铝合金的再结晶过程,提高再结晶温度,并能显著细化再结晶晶粒。再结晶晶粒的细化主要是通过MnAl6 化合物弥散质点对再结晶晶粒长大起阻碍作用。MnAl6的另一作用是能溶解杂质铁(Fe), 形成(Fe, Mn)Al6减小铁的有害影响。锰(Mn)是铝合金的重要元素,可以单独加入Al-Mn 二元合金,更多的是和其他合金元素一同加入,因此大多铝合金中均含有锰(Mn)。 锌(Zn)若含有杂质锌(Zn),高温脆性大,但与汞(Hg)形成强化HgZn2对合金产生明显强度作用。JIS中规定在1.0%以内,但外国标准有到3%的,这里所讲的当然不是合金成份的锌(Zn),而是以杂质锌(Zn)的角色来说,它有使铸件产生裂纹的倾向。

我国铁合金行业发展趋势解析

“十二五”我国铁合金行业发展趋势解析 我国是钢铁生产大国,也是铁合金生产大国,目前我国铁合金的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40%。铁合金是炼钢必备辅料,使用量约占钢产量的4%左右。我国钢铁工业做强做优离不开铁合金行业的支撑,铁合金行业未来如何发展是目前困惑国内铁合金行业发展的主要矛盾。 我国铁合金行业现状与发展方向 我国铁合金行业整体状况较世界先进水平差距较大。我国铁合金企业的数量、产能自2000年以来的800余家、900万吨,迅速发展到1800家之多,产能跃升至3600万吨以上。而目前我国钢铁工业对铁合金的需求量只有2400万~2500万吨,实际产能过剩约1/3,且新增产能每年大于200万吨,产能过剩趋势的矛盾将不断加剧。预计“十二五”期间我国钢产量不会超过8亿吨,对铁合金需求量不会超过3000万吨,铁合金进出口量目前乃至未来的逆差还将进一步加大。同时,铁合金生产企业布局分散、绝大多数企业规模小、电炉容量低(6300KVA电炉及以下约占1/3)、设备简陋、污染严重、节能环保不达标。时至今日,进入我国《铁合金行业准入条件》企业尚不到总量的一半,在产业布局、产品结构、生产技术、工艺装备、从业人员素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也已严重地制约着我国铁合金行业的进步。 我国钢铁工业提出在“十二五”期间要加快实现“四个转变”,即由追求产量扩张(靠增加资源投入)向注重品种质量效益提高(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人才成长)的集约化转变;由只注重钢铁主业发展,

向既做强钢铁主业又向钢铁下游产业链延伸的多元化转变;由过去多在内陆发展,向沿海和靠近原料及用户的地区转变;由消化引进技术集成创新,向更多的原始发明创新、能引导行业发展的方向转变。铁合金行业发展要适应钢铁工业发展,钢铁工业的“四个转变”同样适用于铁合金行业。 优化产业布局,向具有资源优势的区域转移 具有煤、水、电、运、钢、原料优势的区域是铁合金产业布局的首选。铁合金行业属于高耗能、资源依存度高的行业。电与矿是铁合金生产的基本要素,而电与水、煤息息相关,靠近资源才能取得优势。同样,矿资源更加重要。我国铬矿资源严重匮乏,目前分布在13个地区的资源潜力为3100万吨,其中仅西藏保有量较多,但也只有425万吨。目前我国锰矿资源储量的金属量为1.4亿吨,居世界第5位,主要集中在湖南、广西、云南、贵州、重庆、辽宁等地,随着开采量增加,品位会越来越低,使用价值递减,未来一定时期将会枯竭,也会与铬矿一样要依赖进口。低品位红土镍矿则全部依赖进口,只有硅石、石灰石储量丰富。为此,锰、铬、镍生产企业应侧重在沿海地区布局,以便于减少原料海运费及火运、汽运费用。同时,生产锰、铬、镍、硅铁的企业下游主要用户是钢厂,铁合金产品也要考虑周边钢厂运距及品种对应问题。 加快技术进步,逐步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持续地优化生产工艺和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是必经过程。10多年来,我国铁合金行业虽然发展迅猛,但生产工艺、技术装备水平比较

铬合金作用

铬合金作用 1、碳(C):钢中含碳量增加,屈服点和抗拉强度升高,但塑性和冲击性降低,当碳量0.23%超过时,钢的焊接性能变坏,因此用于焊接的低合金结构钢,含碳量一般不超过0.20%。碳量高还会降低钢的耐大气腐蚀能力,在露天料场的高碳钢就易锈蚀;此外,碳能增加钢的冷脆性和时效敏感性。 2、硅(Si):在炼钢过程中加硅作为还原剂和脱氧剂,所以镇静钢含有0.15-0.30%的硅。如果钢中含硅量超过0.50-0.60%,硅就算合金元素。硅能显著提高钢的弹性极限,屈服点和抗拉强度,故广泛用于作弹簧钢。在调质结构钢中加入1.0-1.2%的硅,强度可提高15-20%。硅和钼、钨、铬等结合,有提高抗腐蚀性和抗氧化的作用,可制造耐热钢。含硅1-4%的低碳钢,具有极高的导磁率,用于电器工业做矽钢片。硅量增加,会降低钢的焊接性能。 3、锰(Mn):在炼钢过程中,锰是良好的脱氧剂和脱硫剂,一般钢中含锰0.30-0.50%。在碳素钢中加入0.70%以上时就算“锰钢”,较一般钢量的钢不但有足够的韧性,且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提高钢的淬性,改善钢的热加工性能,如16Mn钢比A3屈服点高40%。含锰11-14%的钢有极高的耐磨性,用于挖土机铲斗,球磨机衬板等。锰量增高,减弱钢的抗腐蚀能力,降低焊接性能。 4、磷(P):在一般情况下,磷是钢中有害元素,增加钢的冷脆性,使焊接性能变坏,降低塑性,使冷弯性能变坏。因此通常要求钢中含磷量小于0.045%,优质钢要求更低

些。 5、硫(S):硫在通常情况下也是有害元素。使钢产生热脆性,降低钢的延展性和韧性,在锻造和轧制时造成裂纹。硫对焊接性能也不利,降低耐腐蚀性。所以通常要求硫含量小于0.055%,优质钢要求小于0.040%。在钢中加入0.08-0.20%的硫,可以改善切削加工性,通常称易切削钢。 6、铬(Cr):在结构钢和工具钢中,铬能显著提高强度、硬度和耐磨性,但同时降低塑 性和韧性。铬又能提高钢的抗氧化性和耐腐蚀性,因而是不锈钢,耐热钢的重要合金元素。 7、镍(Ni):镍能提高钢的强度,而又保持良好的塑性和韧性。镍对酸碱有较高的耐腐 蚀能力,在高温下有防锈和耐热能力。但由于镍是较稀缺的资源,故应尽量采用其他合金元素代用镍铬钢。 8、钼(Mo):钼能使钢的晶粒细化,提高淬透性和热强性能,在高温时保持足够的强度和抗蠕变能力(长期在高温下受到应力,发生变形,称蠕变)。结构钢中加入钼,能提高机械性能。还可以抑制合金钢由于火而引起的脆性。在工具钢中可提高红性。 9、钛(Ti):钛是钢中强脱氧剂。它能使钢的内部组织致密, 细化晶粒力;降低时效敏感性和冷脆性。改善焊接性能。在铬18镍9奥氏体不锈钢中加入适当的钛,可避免晶间腐蚀。 10、钒(V):钒是钢的优良脱氧剂。钢中加0.5%的钒可细化组织晶粒,提高强度和韧性。

铁元素在铝合金中的作用

铁在铸造铝合金中一直被认为是一种主要的有害杂质,各个国家、专业标准均对其作了明确的限制,各企业标准对其控制更为严格。这主要是由于随铁含量增加,在金相组织中会形成本身硬度很高的针、片状脆性铁相,它的存在割裂了铝合金的基体,降低了合金的力学性能,尤其是韧性,并且使零件机械加工难度增加,刀、刃具磨损严重,尺寸稳定性差等等,但是,低品质铝合金锭中铁含量本身就高,随着合金炉料的回用,生产中铁质坩埚、工具、置预件等的使用使合金增铁在所难免。多年来一直吸引着广大铸造工作者去研究,下面就铁在Al-Si合金中的作用及其减弱消除对策进行讨论。 1铸造Al-Si系合金中铁的作用 1.1铸造Al-Si合金中铁的存在形态 表1是铝硅系合金中铁的存在形态,其中α-AlFeSi和β-AlFeSi是常见的二种形态。而ρ-AlMgFeSi和δ-AlFeSi不是很常见。其中AlFeSi和Al(Fe,Cr)Si的结晶结构特征目前还不甚详细。至于形成什么样的相,除与合金中的含铁量有关外,还与铸件的冷却速度、合金元素的数量、种类等密切相关。汉字状的α-AlFeSi相对Al-Si系合金可提高强度、硬度,对韧性降低不多,而针状的β-AlFeSi相则严惩割裂基体,显著降低合金的韧性,尤其冲击韧性,据报道,当Fe>1%时,可使整个合金本身变脆。 表1Al-Si系合金中铁相形态 类别晶体结构熔化温度/℃形状α-AlFeSi六方晶体860汉字状β-AlFeSi单晶体870针、片状ρ-AlMgFeSi立方晶体δ-AlFeSi四方晶体 1.2铁对铝硅合金机械性能的影响 1.2.1对室温机械性能的影响 对Al-Si二元合金,当Fe>0.5%时,片状β相可提高合金的强度并稍降低其延伸率;当Fe>0.8%时,延伸率开始较大幅度降低,当合金中的Fe从0.4%增加到1.2%时,对强度值的增加是微乎其微的,但却显著降低其延伸率从4%降到1%,对Na变质的Al-Si共晶合金是每增加Fe0.1%可使延伸率降低1%多。 1.2.2对高温性能的影响 铁虽然降低了Al-Si活塞合金的室温机械性能,但却提高了它的高温机械性能,这主要由于高温时基体本身强度随温度升高下降很多,而此时以网状、汉字状和细小针状存在的铁相,它们在316℃左右时基本不变,是稳定的化合物相,正是它的存在提高高温下试样的抗拉强度。对Al-Si-Cu-Mg合金,当Fe>0.95%时,σ300℃为92MPa。 1.2.3对耐磨、耐腐性的影响

铁合金

铁合金的分类和主要特征介绍 硅系铁合金 1、硅铁(SiFe) 硅铁硅铁又叫矽铁厚度一般不超过100mm。 外观无裂纹,用手摸不掉色,敲击声清脆,横截面灰白色,带有气孔。 硅铁怕潮,自然块遇水容易粉化,硅含量随之下降。AOD炉不能使用粉状SiFe。 型号:65#、72#、75# 硅铁75# ——(1)国标75#指实际硅≥72%;(2)硬75硅铁指实际硅≥75%; 硅铁65# 指硅含量在65%以上; 低铝硅铁:通常指硅铁中铝含量在1.0以下。根据客户不同要求可以达到0.5、0.2、 0.1以下等等。 2、硅钙(SiCa) 硅钙合金是由元素硅、钙和铁组成的复合合金。 硅钙的价格以一个钙多少钱算价格,钙1通常是指含30个钙点以上,钙2是指含28-30个钙点。钙3是指28以下。 状态:粉状,粒状,块状。 怕潮,吨袋包装或50kg/袋。 3、结晶硅(Si) 比重轻于其它硅系合金,外观黑亮,怕潮,使用前必须进烘房。 锰系合金 1、电解锰(Mn) 电解金属锰是用锰矿石经酸浸出获得锰盐,再送电解槽电解析出的单质金属。 外观似铁,呈不规则片状,质坚而脆,一面光亮,另一面粗糙,为银白色到褐色。 2、高锰(HMn) 多为自然块,断面呈深灰色,并带有蓝黄闪光色彩,性质硬脆。熔点:1220-1270度,密度为7.1-7.4g/cm3,抗压强度70-90MPa。但当锰含量超过82%时,易受空气中水分的侵蚀而消蚀成粉末;因此,含锰量超过82%的产品在过程中应注意防潮。多为吨袋包装,根据需方要求,可以采用散装、袋装。 3、硅锰(Si-Mn) 硅锰合金是由锰、硅、铁及少量碳和其它元素组成的合金,是一种用途较广、产量较大的铁合金。块状、有银光泽、比重6.0-6.4。 铬系合金 1、高碳铬铁(HCr) 多为自然快,断面呈银灰色,并带有金属光泽。 2、硅铬合金(Si-Cr) 硅铬合金系铬、铁的硅化物,是含有足够硅量的铬铁。横截面灰白色,带有大量气孔。粒度10-200mm之间。易粉化,注意防潮。 3、中低碳铬铁 4、微碳铬铁(V-Cr) 断面呈银白金属光泽,晶粒粗大,有明显的晶界。 其他合金: 1、钼铁及纯钼(Mo-Fe) 钼铁是钼与铁的合金。产品呈灰蓝色,以块状交货,块度范围为10-150mm,10mm以下粒度不得超过该批总重的5%,允许少量块度在一个方向最大尺寸为180mm。

、铬(Cr) 铬能增加钢的淬透性并有二次硬化作用。可提高高碳钢的硬度和耐磨性而不使钢变脆;含量超过12%时。使钢有良好的高温抗氧化性和耐氧化性介质腐蚀的作用。还增加钢的热强性,铬为不锈耐酸钢及耐热钢的主要合金元素。 铬能提高碳素钢轧制状态的强度和硬度。降低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当铬含量超过15%时,强度和硬度将下降,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则相应地有所提高。含铬钢的零件经研磨容易获得较高的表面加工质量。 铬在调质结构钢中的主要作用是提高淬透性。使钢经淬火回火后具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在渗碳钢中还可以形成含铬的碳化物,从而提高材料表面的耐磨性。 含铬的弹簧钢在热处理时不易脱碳。铬能提高工具钢的耐磨性、硬度和红硬性。有良好的回火稳定性。在电热合金中,铬能提高合金的抗氧化性、电阻和强度。 (1) 对钢的显做组织及热处理的作用 A、铬与铁形成连续固溶体,缩小奥氏体相区城。铬与碳形成多种碳化物,与碳的亲和力大于铁和锰而低于钨、钼等.铬与铁可形成金属间化合物σ相(FeCr) B、铬使珠光体中碳的浓度及奥氏体中碳的极限溶解度减少 C、减缓奥氏体的分解速度,显著提高钢的淬透性.但亦增加钢的回火脆性倾向 (2)对钢的力学性能的作用 A、提高钢的强度和硬度.时加入其他合金元素时,效果较显著 B、显著提高钢的脆性转变温度 C、在含铬量高的Fe-Cr合金中,若有σ相析出,冲击韧性急剧下降 (3)对钢的物理、化学及工艺性能的作用 A、提高钢的耐磨性,经研磨,易获得较高的表面光洁度 B、降低钢的电导率,降低电阻温度系数 C、提高钢的矫顽力和剩余磁感.广泛用于制造永磁钢 D、铬促使钢的表面形成钝化膜,当有一定含量的铭时,显著提高钢的耐腐蚀性能(特别是硝酸)。若有铬的碳化物析出时,使钢的耐腐蚀性能下降 E、提高钢的抗氧化性能 F、铬钢中易形成树枝状偏析,降低钢的塑性 G、由于铬使钢的热导率下降,热加工时要缓慢升温,锻、轧后要缓冷 (4)在钢中的应用 A、合金结构钢中主要利用铬提高淬透性,并可在渗碳表面形成含铬碳化物以提高耐磨性 B、弹簧钢中利用铬和共他合金元素一起提供的综合性能 C、轴承钢中主要利用铬的特殊碳化物对耐磨性的贡献及研磨后表面光沽度高的优点 D、工具钢和高速钢中主要利用铬提高耐磨性的作用,并具有一定的回火稳定性和韧性 E、不锈钢、耐热钢中铬常与锰、氮、镍等联合便用,当需形成奥氏体钢时,稳定铁素体的铬与稳定奥氏体的锰、镍之间须有一定比例,如Cr18Ni9等 F、我国铬资源较少.应尽量节省铬的使用 2、钼(Mo)

硅等元素在铝合金中的作用

硅、镁、锰、铜、锌、镍、钛等元素在铝合金中的作用 硅,镁,锰,铜,锌,镍,钛等元素在铝合金(包括:铸铝与变形铝)中的作用? 纯铝的强度低,不宜用来制作承受载荷的结构零件。向铝中加入适量的硅、铜、镁、锰等合金元素,可制成强度较高的铝合金,若在经冷变形强化或热处理,可进一步提高强度。 根据铝合金的成分和生产工艺特点,通常分为形变与铸造铝合金两大类.工业上应用的主要有铝-锰,铝-镁,铝-镁-铜,铝-镁-硅-铜,铝-锌-镁-铜等合金.变形铝合金也叫熟铝合金,据其成分和性能特点又分为防锈铝,硬铝,超硬铝,锻铝和特殊铝等五种. 铝合金是纯铝加入一些合金元素制成的,如铝—锰合金、铝—铜合金、铝—铜—镁系硬铝合金、铝—锌—镁—铜系超硬铝合金。铝合金比纯铝具有更好的物理力学性能:易加工、耐久性高、适用范围广、装饰效果好、花色丰富。铝合金分为防锈铝、硬铝、超硬铝等种类,各种类均有各自的使用范围,并有各自的代号,以供使用者选用。 2A80,原先叫LD-8,化学成分如下: Si: Fe: Cu: Mn: Mg: Ni: Zn: Ti: 其他单个合计 Al:余量 铝合金各元素的含量要看合金的性质的,如上面例子 牌号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 AL 不小于杂质不大于 Fe Si Cu Ga Mg Zn 其他每种总和 铝合金基本常识 一、分类:展伸材料分非热处理合金及热处理合金 非热处理合金:纯铝─1000系,铝锰系合金─3000系,铝矽系合金─4000系,铝镁系合金─5000系。 热处理合金:铝铜镁系合金─2000系,铝镁矽系合金─6000系,铝锌镁系合金─7000系。 二、合金编号:我国目前通用的是美国铝业协会〈Aluminium Association〉的编号。兹举 例说明如下: 1070-H14(纯铝) 2017-T4(热处理合金) 3004-H32(非热处理合金) 第一位数:表示主要添加合金元素。 1:纯铝 2:主要添加合金元素为铜 3:主要添加合金元素为锰或锰与镁 4:主要添加合金元素为矽 5:主要添加合金元素为镁 6:主要添加合金元素为矽与镁

镍和铬在不锈钢中的主要作用

镍在不锈钢中的主要作用 镍在不锈钢中的主要作用在于它改变了钢的晶体结构。在不锈钢中增加镍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形成奥氏体晶体结构,从而改善诸如可塑性、可焊接性和韧性等不锈钢的属性,所以镍被称为奥氏体形成元素。普通碳钢的晶体结构称为铁氧体,呈体心立方(BCC)结构,加入镍,促使晶体结构从体心立方(BCC) 结构转变为面心立方(FCC)结构,这种结构被称为奥氏体。然而,镍并不是唯一具有此种性质的元素。常见的奥氏体形成元素有:镍、碳、氮、锰、铜。这些元素在形成奥氏体方面的相对重要性对于预测不锈钢的晶体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在不锈钢中,有两种相反的力量同时作用:铁素体形成元素不断形成铁素体,奥氏体形成元素不断形成奥氏体。最终的晶体结构取决于两类添加元素的相对数量。铬是一种铁素体形成元素,所以铬在不锈钢晶体结构的形成上和奥氏体形成元素之间是一种竞争关系。因为铁和铬都是铁素体形成元素,所以400系列不锈钢是完全铁素体不锈钢,具有磁性。在把奥氏体形成元素-镍加入到铁-铬不锈钢的过程中,随着镍成分增加,形成的奥氏体也会逐渐增加,直至所有的铁素体结构都被转变为奥氏体结构,这样就形成了300系列不锈钢。如果仅添加一半数量的镍,就会形成50%的铁素体和50%的奥氏体,这种结构被称为双相不锈钢。

400系列不锈钢是一种铁、碳合铬的合金。这种不锈钢具有马氏体结构和铁元素,因此具有正常的磁特性。400系列不锈钢具有很强的抗高温氧化能力,而且与碳钢相比,其物理特性和机械特性都有进一步的改善。大多数400系列不锈钢都可以进行热处理。 300系列不锈钢是一种含有铁、碳、镍和铬的合金材料,一种无磁性不锈钢材料,比400系列不锈钢具有更好的可锻特性。由于300系列不锈钢的奥氏体结构,因此它在许多环境中具有很强的抗腐蚀性能,具有很好的抗金属超应力引起的腐蚀所造成的断裂的性能,而且其材料特性不受热处理的影响。 不锈钢是20世纪重要发明之一,经过近百年的研制和开发已形成一个有300多个牌号的系列化的钢种。在特殊钢体系中不锈钢性能独特,应用围广,起其它特殊钢无法代替的作用,而不锈钢几乎可以涵盖其它任何一类特殊钢。 1 奥氏钢的演变 在发达国家,每年消耗的不锈钢中约有70%是奥氏体不锈钢,尽管我国消费水平不高,奥氏体不锈钢的消耗量也达到总消耗量的65%左右。所以看不锈钢牌号发展动向首先要看奥氏体不锈钢的动向。 早期的研究者已发现碳是造成奥氏体不锈钢晶界腐蚀损坏的主要原因,限于当时的冶金设备水平,很难将碳控制到0.03%以下,

各种元素在铝合金中的作用

各种元素在铝合金中的作用 1. 合金元素影响 铜元素 铝铜合金富铝部分548 时,铜在铝中的最大溶解度为 5."65%,温度降到302 时,铜的溶解度为 0."45%。铜是重要的合金元素,有一定的固溶强化效果,此外时效析出的 CuAI2有着明显的时效强化效果。 铝合金中铜含量通常在 2. "5% ~ 5%,铜含量在4%~ 6."8%时强化效果最好,所以大部分硬铝合金的含铜量处于这范围。铝铜合金中 可以含有较少的硅、镁、锰、铬、锌、铁等元素。 硅元素 Al —Si合金系富铝部分在共晶温度577时,硅在固溶体中的最大溶解度为 1."65%。尽管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少,介这类合金一般是不能热处理强化的。铝硅合金具有极好的铸造性能和抗蚀性。 若镁和硅同时加入铝中形成铝镁硅系合金,强化相为MgSi。镁和硅的质量 比为 1."73: 1。"设计Al-Mg-Si系合金成分时,基体上按此比例配置镁和硅的含量。有的Al-Mg-Si合金,为了提高强度,加入适量的铜,同时加入适量的铬以抵消铜对抗蚀性的不利影响。 AI-Mg2Si合金系合金平衡相图富铝部分Mg2Si在铝中的最大溶解度为 1."85%,且随温度的降低而减速小

变形铝合金中,硅单独加入铝中只限于焊接材料,硅加入铝中亦有一定的强化作用。 镁元素 Al-Mg 合金系平衡相图富铝部分尽管溶解度曲线表明,镁在铝中的溶解度随温度下降而大大地变小,但是在大部分工业用变形铝合金中,镁的含量均小于6%,而硅含量也低,这类合金是不能热处理强化的,但是可焊性良好,抗蚀性也好,并有中等强度。 镁对铝的强化是明显的,每增加1%镁,抗拉强度大约升高瞻远34MPa。如 果加入1%以下的锰,可能补充强化作用。因此加锰后可降低镁含量,同时可降低热裂倾向,另外锰还可以使Mg5Al8 化合物均匀沉淀,改善抗蚀性和焊接性能。 锰元素 Al-Mn 合金系平平衡相图部分在共晶温度658 时,锰在固溶体中的最大溶解度为 1."82%。合金强度随溶解度增加不断增加,锰含量为 0."8%时,延伸率达最大值。Al-Mn 合金是非时效硬化合金,即不可热处理强化。 锰能阻止铝合金的再结晶过程,提高再结晶温度,并能显著细化再结晶晶粒。再结晶晶粒的细化主要是通过MnAl6 化合物弥散质点对再结晶晶粒长大起阻碍作用。MnAI6的另一作用是能溶解杂质铁,形成(Fe Mn)AI6,减小铁的有害影响。 锰是铝合金的重要元素,可以单独加入形成AI-Mn 二元合金,更多的是和其它合金元素一同加入,因此大多铝合金中均含有锰。 锌元素 Al-Zn合金系平衡相图富铝部分275时锌在铝中的溶解度为 31."6%,而在125 时其溶解度则下降到 5."6%。

铁合金基本概述

铁合金基本概述 1.1 铁合金的定义、分类、用途 1.1.1铁合金的定义 铁合金是由一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非金属元素与铁元素融合在一起的合金。例如,硅铁是硅与铁形成的Fe2Si、Fe5Si3、FeSi、FeSi2等硅化物,它们是硅铁的主要组分,硅铁中的硅主要以FeSi和FeSi2形式存在,特别是FeSi较为稳定。不同成分硅铁的熔点也不相同,例如45%硅铁熔点为1260℃,75%硅铁为1340℃。锰铁是锰与铁的合金,其中也含有碳、硅、磷等少量其他元素,依其碳含量的不同,锰铁分为高碳锰铁、中碳锰铁和低碳锰铁。含有足够硅量的锰铁合金称为硅锰合金。 铁合金不是可以直接使用的金属材料,而是主要作为钢铁生产和铸造业的脱氧剂、还原剂及合金添加剂的中间原料。 1.1.2铁合金的分类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各个行业对钢材的品种、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从而对铁合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铁合金品种繁多,分类方法也多,一般按以下方法分类: 1、按铁合金中主元素分类,可分为:硅、锰、铬、钒、钛、钨、钼等系列铁合金。 2、按铁合金中碳含量分类,可分为:高碳、中碳、低碳、微碳、超微碳等品种。

3、按生产方法分类,可分为:高炉铁合金,包括高炉高碳锰铁、低硅锰合金、低硅铁等;电炉铁合金,包括高碳锰铁、高碳铬铁、硅铁、硅锰合金、硅铬合金、硅铝合金、硅钙合金、磷铁、中低碳和微碳铬铁、中低碳锰铁、精炼钒铁等;炉外法(金属热法)铁合金,包括金属铬、钼铁、钛铁、硼铁、锆铁、高钒铁等;真空固态还原法铁合金,包括超微碳真空铬铁、氮化铬铁、氮化锰铁等;转炉铁合金,包括转炉中碳铬铁、转炉低碳铬铁、转炉中碳锰铁等;电解法铁合金,包括电解金属铬、电解金属锰等。此外,还有氧化物压块与发热铁合金等特殊铁合金。 4、按多元铁合金所含有的两种或两种以上合金元素分类,主要品种有硅铝合金、硅钙合金、硅锰铝合金、硅钙铝合金、硅钙钡合金、硅铝钡钙合金等。 各国根据炼钢的要求,把各种产品又分为若干个牌号。我国国家颁发的铁合金标准有几百个牌号,在铁合金品种中硅、锰、铬三大系列铁合金的生产量最大,约占铁合金总产量的90%以上。在硅、锰、铬三大铁合金系列中,硅铁、硅锰、铬铁是产量最大的品种,因此,本报告也主要分析这三个品种的产供销等情况。 1.1.3铁合金的用途 铁合金是钢铁工业和机械铸造行业必不可少的重要原料之一。随着我国钢铁工业的持续、快速发展,钢的品种不断扩大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