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初三历史一模试卷(含答案)

2019-2020年初三历史一模试卷(含答案)
2019-2020年初三历史一模试卷(含答案)

中考模拟历史试卷分析

试卷分析 一、命题特点 2017—2018学年度九年级历史试卷,本试卷满分75分,题目类型有选择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和实践探究题,共计19小题。考试时间、试题分值、试题结构、题型设计均参照中考。试卷出题范围是七、八、九年级的内容,侧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 客观题:第一大题是选择题, 分值是30分。该题难度适中,侧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考查学生对常识性内容的识记能力与掌握。 主观题:共45分。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本相关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理解和综合能力的考查。 总体来看,试题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系统性,能够达到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各种能力的目的。试题难度适中,能有效地检查学生在本学期前半段学习的效果。考查内容紧密联系学生实际以及时政热点,其试题活而不乱,综合性较强,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归纳能力、分析能力、阅读材料的能力、开放性思维的能力,突出了历史的学科特点。总体比中考试题偏易。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从学生卷面答题的质量分析情况看,学生普遍存在的缺陷和问题如下:

1、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不够。很多同学单凭个人感觉答题,忽视了基础知识是答题遵循的依据。很多同学只是对其进行片面的个人分析,并没有运用教材所学的知识,这样是得不到高分的。 2、学生审题不够认真细致,偏差失误较多。不能从设问和材料中提取出有效信息,导致答案偏离设问指向。如不仔细审题,就会领会不到题的内在意义,从而很粗糙的作答,很难答到点子上。 3、学生回答问题不能结合材料。有材料的,要结合材料。但是有不少学生根本不结合材料。 三、试卷给我们教学的启示 1、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切实改进我们的教学。时代在发展,教学要求在不断提高,要使我们的教学达到理想的效果,必须不断反思我们的教学工作,使我们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符合时代的节拍。 2、加强教师自身对课标、新教材的刻苦钻研。要让学生负担减下来,我们教师要静心钻研教材,认真分析教材的结构,在此基础加强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让学生联系实际准确、规范地掌握重点知识 3、对学生加强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正确运用学科术语,全面、完整答题的能力。 4、抓实、抓牢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对于书本上的重要知识点要分单元进行过关检查,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 5、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社会热点,关注社会生活。在教学中一方面要注重联系课本,另一方面还要注重联系实际。要让学生知道一

历史试卷分析讲课稿

历史试卷分析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 1、试卷结构 本次考试采取闭卷形式进行,题型分:选择题(四选一)、历史诊断题、图说历史题、材料分析题、以史为鉴题五种,题型稳中有变。 2、考试质量 从这次考试中反映出学生学习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不足。考生失分较多的题目为选择题的第12、13、14、19、24题;材料分析题第一小题;以史为鉴题。从总的来说,本份试卷难度较大,很好地体现了对学生学习的阶段评价。 3、试卷的主要特点: (1) 、历史责任感、时代感强 这种时代感在选择题与问答题均有突出表现。这种把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起来的试卷风格,不论是对初中历史教学还是学生的历史学习都具有不可估量的指导意义。它使学生认识到:历史绝不是过去的简单再现和复述,而是和现实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我们常说:“忘记历史就是背叛”。对这句话的体验在今年的历史试卷中得到最好的印证。这种强烈的时代色彩必将对中学历史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产生深远的良性影响。 (2)、立足强调学生提高综合能力 概括性大,突出表现在选择题与材料分析题。结合问题谈感想,使学生立足本国国情,增强使命感。从这不难看出,对历史学科的能力要求,已提上初中历史教学的日程,这不能不引起中学历史教师的反思。 (3)、注重学科渗透,着眼培养学生融会贯通 根据考纲精神,历史考试渗透时代精神,在答题的同时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这是试卷的精彩之处。 (4)、此外,试题灵活、新颖也是这份试卷的可贵之处。整套试题中能够从书上直接翻来,试题内容来源于课本,但设计上显得灵活。而问答题让学生畅所欲言,发表个人见解,新课改的理念得到了很好的贯穿。 4、关于答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具体阅卷中,我们发现相当的学生初步表现出可贵的历史思维能力及综合运用、文字表达能力和创新意识,及对时事的关注,这种发现特别是在材料题的答案中得到印证。但是我们也发现了如下一些问题: 首先还是基本知识问题。尽管是阶段总结性考试,还是有不少学生表现出对历史基本知识掌握的薄弱、混乱甚至是无知。 其次是审题不清,答题不规范。不少学生不注意审题,或审题马虎,细心不够,甚至混淆了时间概念,尽管答得有条有理,但不能得分,实在可惜。 最后,不少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实际运用能力较低,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不强,突出表现在材料题和问答题的解答方面。有的学生不明题意,或思维模糊,当然无从答起。 5、关于对今后教学的启示

2019北京石景山区初三一模历史试题答案

2019北京石景山区初三一模历史试题答案 Ⅰ、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Ⅱ、非选择题(共45分) 31.(共11分) (1)(共2分) A:①④;B:②③(每空1分,共2分。多选、错选、漏选均不得分) (2)(共3分) 分布特点:多集中在黄河、长江流域(或河流附近)。(1分) 形成原因:大河能够为早期人类提供水资源和食物(或易于获得生活资料)大河流域土地肥沃、方便灌溉,利于发展农耕(或利于生产)长江、黄河流域气候适宜早期人类生存(每点1分,共2分,以上三点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分) (3)(共2分) 黄河易泛滥,中国季风气候显著,易出现水灾或旱灾。(1分) 采用中央集权能够更好地调动人力、物力和财力,更好地应对自然灾害。(1分) (4)(共2分) 环境污染;资源枯竭;耕地减少(每点1分,以上三点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分) (5)(共2分) 加强立法;加强宣传;合理开发自然资源(或其他合理答案)。(至少答出两点,每点1分) 32.(共10分) (1)(共2分) A 商鞅变法(1分)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最终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1分) B 北魏孝文帝改革(1分)推动了北魏社会发展,促进了北方的民族交融。(1分)

C 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1分)激发了中国人民的变革热情,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具有进步意义。 (1分) (2)(共3分) 明治维新中的征收地税、发展近代工商业等规定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逐步摆脱了民族危机; 但是强调忠君和绝对服从,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日本在明治维新后迅速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成为二战的策源地之一。 结合材料进行说明(1分)明治维新的积极作用(1分)消极影响(1分) (3)(共3分) ①新经济政策(1分) ②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1分) ③改革都是从国情出发;都适应并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民的利益,获得人民的支 持。(1分,答出其中任何一点即可得分) (4)(共2分) 可从改革的目的、内容、作用、影响改革成功的因素等方面作答,言之成理即可得分。至少答出两点。 (每点1分,共2分) 33.(共12分) (1)√×○√√(每个1分,共5分) (2)(共2分) 所谓的“保护”实际上是控制,增加了与清政府谈判的筹码(1分)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1分) (3)(共2分) 东交民巷是在《辛丑条约》中被划为使馆区的,从此中国彻底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国家的耻辱。 (1分) 1949年解放军入城,新中国即将建立,标志着中国走向独立,洗刷了耻辱。(1分) (4)科技创新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流中心(每点1分,共3分) 34.(共12分) (1)①电气②《独立宣言》③哥伦布④《汉谟拉比法典》(每个1分,共4分)

2017年河南中考试卷分析

2017年河南中考 试 卷 分 析

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今年的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难易适中,题型稳中有变,个别题目问法灵活,体现了良好的区分度。在考查学生识记能力的同时,更注重对理解能力、分析与综合的能力、实际运用能力、鉴赏能力等相关能力的考查。整张试卷继续努力践行着“课标”中“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这些核心理念。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中题型稳定、平和,稍有变化。其中,第5题“补写恰当语句使文段语意连贯”的题型,取代了去年的排序题,继2014年、2015年之后再次出现,但是难度不大,学生依据标点符号、运用“瞻前顾后”的方法即可写出答案。第6题材料题围绕传统文化,继续考查学生图文转换的能力。较之去年,书写量增大,对于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又有了更高要求。 说明文的考查总分不变,依然是12分,但题量由去年的4个小题变成了3个小题,每题都是4分。学生答题时不仅要能准确提取信息,还要能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具体、清晰地表述。 文言文考查《小石潭记》,这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但其实也在情理之中。很多学生说,虽然在考前没有把这篇文章当做重点来复习,但是平常的复习已经比较扎实,对于课文基本内容和重点问题的把握比较准确,所以考场上并不慌张。也有部分学生说,考前对各种押题班、押题卷不能盲目相信,还是按部就班、跟着老师扎实复习最关键。 作文部分依然延续“二选一”的模式,并且与去年一样,由半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组成。半命题作文“越来越________的我”,给人扑面而来的亲切感:依然把“我”作为写作的核心,继续引导学生关注并思考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精神世界。很多孩子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可抒。半命题作文,补题是关键。横线上填写

初三历史试卷分析

初三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卷基本情况 1、题型结构 这套试卷在题型上主要有两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选择题,第二部分是非选择题。按照考试要求,历史试卷总分为75分,选择题15个,每小题2分,共30分,非选择题共40分,由简答题和材料阅读,探究三部分组成. 2、考查内容 本套试卷主要考察全部历史知识. 3、试卷特点 (1)、突出基础 本套试卷增加了基础知识的考查,选择题的大部分和判断改错题主要针对的就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而且问题直白,易于回答。从材料分析题来看,所选历史事件都是重要的历史事件,分别考查了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掌握情况。 (2)、难易适中 从试卷整体上来看本套试卷难易程度适中,突出重点历史知识,很少有偏题,与中考题型及难易程度相当。 (3)、注重学以致用 新课改以来,历史学科的试题一反过去的面貌,注重历史知识与现实的结合,注重了学以致用,注重了学生正确价值观和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本套试卷充分的体现了现在历史命题的趋势,这主要体现在材料分析题当中。材料分析题构成了非选择题的主体部分,他侧重于对学生对历史知识理解程度的考查,一般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本套试卷的材料分析题其难度是不断递增的,尤其最后一个材料分析题,如果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掌握不够,根本无法做出判读和回答。 二、答题情况 从整个历史考试情况来看,成绩出现了两极分化现象,从得分率上来看,得分率较高的是一些基础知识和简单知识的记忆,这主要体现在选择题上。失分较多的是在课本基础知识的记忆基础上的提高与扩展,主要是材料分析题。从本次考试也可以从侧面看出学生对历史学科的不重视,所体现出来的问题是最值得我们重视的,比如他们在做题的时候不审题,做选择题时不能全面去权衡选项,看到自己认为正确的答案后就盲目下结论,导致失分。对主观题做总结的时候草草行事,思路不完整,总结不全面,以完成试卷为目的,结果成绩可想而知。 三、教学启示 1、教学中应注重基础知识,因为基础知识在总分值中占得比例最大,同时对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也是学生综合运用、灵活掌握知识的前提。

2019-2020年九年级一模综合历史试题(一)

2015年初三历史一模综合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假如你是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你不可能看到下列哪一现象 A.农田里水稻长势喜人 B.荒地上人们用耒耜耕地 C.干栏式房屋错落有致 D.彩陶制作精美 2.人们常将山东称作齐鲁大地,将河北称作燕赵大地。这源于西周实行的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科举制 D .行省制 3.“丞相”这一职位设立和废除的朝代分别是 A.秦朝 清朝 B.秦朝 明朝 C. 汉朝 明朝 D. 唐朝 清朝 4.中国古代的建筑、水利工程凝聚了劳动人民的心血和汗水,开通于隋朝,至今仍发挥巨大 实际效用的是 A.大运河 B.都江堰 C.故宫 D.长城 A. 新疆 B. 东北 C. 西藏 D. 台湾 6.清政府规定:“外国商船只准在广州一口通商贸易;对中国出海的商民限制返回,如逾期 不归则不准回国。”该规定说明清朝 A .禁止对外贸易 B .实行闭关锁国 C .加强思 想控制 D .鼓励商业发展 7.“他的第一次远航,比哥伦布首航早八十七年,比达·伽马开辟东方新航路早九十三年,比 麦哲伦从美洲航行到菲律宾早一百一十六年。”“他”是中国古代的 A. 鉴真 B. 郑和 C. 戚继光 D. 郑成功 8. 《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此书内容包括①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 ②战国七 雄 ③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④宋金南北对峙 A .①②④ B .②③ C .① ②③ D .③④ 10.对右面年代尺上提供的时间,解读准确的是 A.1842年,中英之间爆发鸦片战争 B.1895年,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

历史试卷分析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历史试卷分析 一、试题特点 从总体上说试卷难易适中,目的是督促学生及时复习并掌握所学知识,为中考打下基础。题目基本上包含了课标所要求掌握的基础知识,并且在基本知识的基础有所提高。在试卷题目中注重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考查,符合八年级学生知识结构,达到了测试目的。同时结合热点,出现了开放性试题,这对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考生答题情况及思考 在本次考试学生分数中,最高分45分,最低分12分;成绩一般,但是出现了两极分化现象,现在就对在考试过程中比较典型的题目进行分析: 1、选择题部分:最高的满分,最低的只有8分,这现象说明知识掌握的程度相差悬殊,失分最多的是第13、14、15题,涉及到对基础知识的整合与理解,学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选择题所考查的基本上都是课本的基础知识,这说明学生对课本知识重视不够,得分率不理想。 2、材料分析题部分:第24题读图明史,由于学生没有仔细的审阅材料中的图片,以致把南昌起义与武昌起义混淆,出现了丢分现象。第25题的中日关系永远是命题的重点,但由于学生记忆上的欠缺从而出现了不少的丢分。第25题的材料虽然没有见过,但是答案就在材料中,学生们往往不仔细看材料,使得本题总体得分不高。 从试卷中还可看出不少学生表现出对历史基本知识掌握的薄弱、审题不清,有的学生不明题意,不少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实际运用能力较低,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不强,突出表现在材料题的解答方面。 三、改进措施

1、必须高度重视并大力加强历史教学,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八年级是个承上启下的阶段,通过这次考试我们不难发现,它不是让教师和学生在平时的历史学习中放松了要求,恰恰相反,它对初中历史教学的要求上升到了新的层次。它对历史思维和实际运用能力的要求,实际上是对素质教育的有力推动,尽管在具体把握上尚有欠缺之处,但这种思路和试卷内容本身已给了我们足够的暗示或指导。因此,历史教学必须跟上中考改革的步伐,不但要从师资上加强历史教学队伍,更要从思想上重视历史教学,从模式上探索历史教学。 2、初中历史教学在注重历史基本知识的传授的同时,必须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历史概念及历史素养。在这过程中,必须注意到并注重培养学生可贵的创新意识。但有一个误区必须要避免:即由中招开卷考试可能带来的轻视历史基本知识、片面重视能力的问题。 3、还必须注意历史与相关学科知识的结合,比如和地理、语文以及政治常识初步的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变成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中考中处处体现学科之间的渗透,八年级的学生应该早做准备。 4、另外今后教学中大家要格外注重历史知识基础知识的积累,平时要求学生记忆,适时进行抽查或检测,提升学生自身的能力,切记不要“眼高手低”,减少错别字;提高学生信心,形成认真的习惯,书写规范;转变思想,抓基础,严要求等。

2017年高考文综试卷分析

文综试卷分析 思想政治试题评析(一) 合肥七中程静 2017年高考文综全国I卷政治试题注重基础、导向明确,很好地发挥了高考选拔人才和促进高中政治课教学质量提高的功能和作用。整份试卷命题取材丰富,考查有新意,时代特征鲜明,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要,试题考点分布均衡,有一定的难度和区分度,能够客观、公平、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学科素养。具体来说试卷有如下特点: 一、试题结构稳中有变,突出主干知识考查。 今年文综全国I卷的政治选择题仍然是12题至23题,共12道。非选择题结构有所变动,题号由以往38题2小题和39题3小题调整为:38题考查经济生活(14分);39题考查政治生活(12分);40题第1小题考查文化生活(10分),第2小题考查生活与哲学(12分),第3小题开放性试题“就学校如何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提两条建议”(4分)。试题结构编排有所更新,但考查范围和分值依然保持原有模式。 试卷回避“偏”“繁”“旧”知识点,坚持考试内容的基础性与考试范围的规范性相结合。突出主干知识考查,但又不失考查深度。试卷集中考查了学生对所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观点的掌握程度,体现对基础知识学习的高度关注。例如,没有出现令大多考生焦虑的计算题,考查了曲线题,但要求学生对互补品和需求曲线的相关知识综合掌握。

二、坚持立德树人,充分发挥学科的德育优势。 试卷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现“育德”和“增智”的彼此交融,塑造知行合一,具有社会责任感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如:39题以全国人大常委会对香港特别行政区相关公职人员“就职时必须依法宣誓”作出解释为背景,请学生分析人大常委会对香港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条作出解释的原因及其意义。本题通过突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理念的考查,对学生进行基本国情教育,注重培养学生法制观念和国家意识,学科特色得到鲜明体现。 试卷还注重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通过生动的案例把传统文化具体化,引导考生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华历史传统和文化积淀。如:19题以量子通讯卫星“墨子号”设置情境考查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的文化意义;40题以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为背景,让考生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其成功的原因。这些题目重在引导学生思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感受我国科技进步的成果,增强文化自信,提高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性。 试题中还隐含众多的公平意识、创新意识、环保意识等主流价值理念,具有较强的时代性,有利于学生感受知识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三、贯彻高考改革理念,深化学科能力考查。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精选题材构建问题情境,强化学科基本能力的考查,对学科素养的

高中历史试卷分析

历史试卷分析 一、试卷分析 本试题注重基础知识,考查知识的覆盖面大,面向全体学生,试题难度适中,试题依据新教材、课标对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注重全面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联系实际为背景设置题目,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潜力,试题体现新课程的理念、课程改革的要求,体现了过程和方法。 试卷结构:满分100分,时间是60分钟。考查资料是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试题分两种类型题型。选取题,50分非选取题值50分。满分100分。 二、学生答题存在问题及原因 问题一:选取题共20题。题的难易程度中等每单元的“之最累”“人物类”“文化类”。 问题二:非选取题21—24题。题的难易程度中等偏难。“商业经济”“明朝政治的改革措施、皇权特点”“和同为一家—民族祖先、与唐往来史实、对西藏管辖的主要措施”“科技文化按时间归类”“对我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评价”。 1、学生基本概念掌握模糊不清,基础知识不牢固,学习不够系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潜力有待提高。与学生学习历史的态度不够端正有关,部分学生偏科思想严重,认为历史学平时不用学,考试之前看练习册或单元过关题就能够了。还有的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历史学的方法,对历史学知识不理解,死记硬背,平时达标检测反馈

不及时有关,与平时训练和巩固练习少都有关系。 2、应用历史学知识迁移的潜力差,不能与社会、生活相联系,缺乏生活的基本常识,对基础知识在新课标下不能正确应用,对问题不善于分析。 3、审题潜力差,不能提取题目中的隐含信息,不能依据题目带给的信息分析解决问题,对题意一知半解就凭经验或印象答题。与学生阅读理解潜力较差有关,不会找关键词,不会总结中心意思。 三、改善措施 1、教师要转变历史学教学观念,牢固树立新课程理念,明确历史学教学的功能和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学的兴趣,设法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持续下去并转化为学习动力,从而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落实三维目标,切实提高每节课的教学质量,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认真研究课标和新教材,充分认识学生的差异,有效开展分层次教学和分类指导,因材施教,张扬个性,认真钻研新教材,挖掘教材的深度,扩展教材的广度,整合课程资源,认真备好每节课,提高自己驾驭教材的潜力。 2、不断改善教学方法,创设生动搞笑的课堂气氛,让全体学生都参与进来。按课标的要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精讲多练,扎扎实实落实好基础知识,方法灵活多样,要启发不要硬灌,更不能死记硬背,要引导,不要代替,要让学生思考,不要一讲到底,要因学论教,而不要因教论学,要注重改变教学方法,变注重学习结果为注重学习过程。

2018年期末考试试卷分析【精品范文】

2018年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2018年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31.(1)试题分析 (一)试题评价 本题组是31题材料分析题的第(1)问,以初中生小奇一家致富为材料,设问为“结合材料,分析小奇家致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分值为2分。本题主要考查国家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发展的知识,答案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学生可以从国家政策、个人努力、家乡资源三个角度组织语言回答,学生只要答到两个不同角度即可满分,试题难度适中。材料里也透露了部分答案的信息,如“国家加大对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的投入”,小奇家乡有自然风景优美,人文历史浓厚,学生通过审查材料也能获得答案信息,所以本题的设计较好地考查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审题能力,分析能力,体现了考试大纲的要求。 (二)得分情况分析 本题总分2分,最高得分2分,最低得分0分,平均分1.5分,得分率75%,总体得分较好。

(三)学生答题常见错误 1、部分学生试卷留空白,或者书写差,字迹潦草看不清。 2、角度不全面,国家政策、个人努力、家乡资源三个角度只回答其中一个角度。 3、没有结合材料审题、答题,写的答案泛泛而谈,假大空,没有结合材料信息谈小奇家致富的主要原因。 (四)错误成因分析 1、考生阅读、理解材料的能力不高,对材料不重视,只看设问不看背景材料,不会从材料中筛选关键词,利用材料透露的信息组织答案,所写答案没有针对性。 2、部分考生语言组织能力不强,表达不完整,只写几个字,马虎应对;或者表达不简洁,直接抄材料不归纳,答案指向性不明,导致写了很多分数也不高。 (五)教学意见和建议

1、提高学生针对材料中的关键词组织答题语言的能力,建议在教学中加强学生审题能力和结合材料分析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多角度、多角度、有针对性答题的能力。 2、针对不同设问,规范答题格式,培养学生材料和考点相结合的答题习惯,避免空谈材料或者长篇大论堆积考点,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和答题规范。 31(2)小结 一、试题评价 本小题设问为:“如果你是小奇,用哪些理由说服父母选择这套方案?” 主要考查国情部分的核心知识点:“节能”“生态”“智能”,还有心理、道德、法律部分的“个性”“安全”“娱乐”,材料涉及网络、扶贫、乡村振兴、智能家居,范围涉及广泛,综合性强,要求紧扣材料,运用基础知识,具体化,材料化,知识化。

2018年高考全国卷历史试卷分析

2018年高考全国卷历史试卷分析 激扬家国情怀 高考历史试题重点考查核心价值、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体现高考内容改革对“助推改变应试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积极作用,实现高考选拔德才兼备人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要求。 一、体现历史学科积极育人导向 历史学科通过精心选取素材,构建试题情境,引导考生增强国家认同和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坚持唯物史观。如文科综合Ⅱ卷第42题讲述了近代著名洋务企业汉阳铁厂的建立、投产过程,反映出近代中华民族所遭遇的艰难曲折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奋斗精神,激励考生为实现民族复兴不断开拓进取。Ⅱ卷第27题呈现了传统戏曲昆曲的精美与雅致,Ⅲ卷第26题叙述了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脉络,考查了考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能力。 历史学科在考试内容选取上注意与党和国家的人才选拔要求相契合,考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人才的必备品格。如Ⅱ卷第47题描述了明代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之妻三娘子,以其杰出的个人能力与威望,维护明、蒙之间长期和平的事迹,考查考生对历史人物的认识水平和家国同构观念。 历史科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试卷的“鲜亮底色”,让马克思主义成为师生理解历史与现实的强大思维工具,并成为他们信仰的指引。如Ⅰ卷第29题以五四运动后关于社会主义的论争为背景,得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历史结论,引导考生认清科学社会主义和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本质区别。 二、避免“偏、难、怪、深” 历史试题对考试内容和要求进行了优化与整合,避免“偏、难、怪、深”,强调考查主干知识。如Ⅰ卷第26题和27题分别考查宋代手工业发展和明代的中外贸易,Ⅱ卷第32题、33题和34题分别考查古代罗马法发展、早期资本主义殖民扩张和二战后欧洲经济一体化等。 历史学科从多角度、多层次考查考生的学科素养,引导考生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如Ⅲ卷第41题以上海和曼彻斯特两个城市的发展为例,对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发展问题进行比较视域下的考查,涵

九年级历史试卷分析报告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历史期末试卷分析 一、学生基本情况 本次参考人:884 人,平均分:最高分:50 最低分:5 二、试题分析 1、题型题量分析 本次历史试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最大限度地与中考接轨。本次试卷共分选择题,填空题,材料分析题三种题型。分值分配合理,学生都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答题。 2、试题特点分析 (1)本次试卷试题难易程度适中。在单选题中,大都是考查较简单的单一知识点,学生一眼就可看出答案,只有少数的几道题有一定难度,学生须在掌握较好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才能作答,例如关于“条条大路通罗马”一说,今天,你是怎样理解这一谚语的准确含义的。 (2)知识覆盖面广,注重基础知识和能力的考查。每道选择题都是最基本的、课程目标要求掌握的历史知识。 (3)注重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的考查,例如谈谈在改革开放中借鉴外来文明方面我们应该怎样做。学生若只是死记课本知识是难以作答的,这就需要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灵活运用。 (3)注重知识的迁移,考查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将同类历史知识或前后相关的历史知识罗列在一起,训练学生的联系、比较和分析能力。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学生答题的得失分情况分析 单选题,填空题得分率较高,说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较好。失分最多的是第3题,造成该题失误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对题干不理解,不明白提示的意义。其次是第10题、第14题失误原因:一是在学习新课时不求甚解,对有些历史事实似是而非,;二是对一些抽象的概念性较强的历史知识不太理解,三是对老师要求的记忆知识点没有记忆牢固。材料解析题失分率较高,主要是学生对所学知识不会迁移应用,答案不是很准确,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学生对第一册内容没有很好的复习。

2018年全国卷I高考语文试卷分析报告

2018年全国卷I高考语文试卷分析报告 新翰高中紫枫叶 高考语文卷包括三个部分:阅读、语言文字基础题和写作,各大题分值分别是70分、20分和60分。由此可见,阅读与写作在语文高考题中的重要性。阅读能力的提高与写作水平的提升是相辅相成的,阅读多了,写作必然不在话下;能写好作文,阅读亦肯定不会差。故两者的学习可以齐头并进,同步提高。今年全国卷I高考语文总体来说,除了“语言文字运用”稍有变化之外,其它题型和去年基本一致。 一、阅读分为现代文和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分三种:论述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 1、论述类阅读,三道选择题,9分。文本内容常是和传统文化、哲学、心理、社会现象等有关的较深奥论述文。所以要应对此类阅读,不但需要考生认真比对选项与原文内容的差别,还需要良好的文字概括能力与较强的思维逻辑推理能力。 2、文学类文本基本出自名家作品,一道选择题,两道分析题,15分。今年的文学类文本出自著名作家阿成的小说《赵一曼女士》。文本不难看懂,但要真正理解小说主题的深刻内涵,全面立体地分析赵一曼女士的形象,明白作者所使用的历史与现实交织的叙述方式,那么仅仅看懂就远远不够。考题需要考生从文本的每一细节中去体会人物的风采,认识英雄在当下的现实意义等等,需要考生较强的小说阅读鉴赏能力。 3、实用类文本与当下时代的发展息息相关,两道选择题,一道分析题, 12分。引用《人民日报》、《自然》杂志和《参考消息》的文字,来展现中国科技的发展、经费投入及中国研究团队的贡献。除了要多关注当今时事,了解国事天下事,我们也需对文本的大段信息进行筛选、概括、提炼,最终组织文字答题。

初中历史市一模试卷分析

初中历史市一模试卷分析 双碑中学杨会荣 一、试题分析: 1、题型题量分析 本次历史试卷满分58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本次试卷共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种题型。其中,选择题24分(11小题),材料题共34分(共三道大题)。分值分配较合理,学生都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答题。 2、试题特点分析: 本次历史试题总的来说综合性强,知识的涵盖面广,难易程度偏低,题型也较全面,分为单项选择题和材料分析题,做到了与中考题型相吻合,试题灵活,能考出学生的水平,是一份比较成功的联考试卷。在单选题中,大都是考查较基础的知识点,同时也反映学生是否掌握了必会的重要知识点。少数的几道题有一定难度,学生须在掌握较好的知识基础上进行分析才能答对。材料题注重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的考查。有一部分题如26题(2)“概括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国内、国际背景”,充分考察学生提炼材料信息和自身理解、语言表达的综合能力。学生若只是死记课本知识,很难得到满分,这就需要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灵活运用。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单选题得分率较高,好多学生满分。但有个别题正确率低,首先第12题,考查武昌起义这一热点,同学们对时间“1911年10月12日”关注不够,不能明确判断出是武昌起义,对材料中的内容解读不细致,提炼不出“重视商业”这个有效信息,说明学生的时间和事件掌握不了影响了答题质量。其次,19题考查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和原因,有的同学不明白“19世纪中叶”是什么时间,不理解农奴制改革的直接原因是农奴起义,所以错误选择B项过程。 2、材料题失分情况:关于中欧关系的考题,学生失分较多。首先27题考查英国的兴起和衰落,(1)题很基础,多数学生能答出《权利法案》,但是有的不加《》,有的同学“利”写成了“力”,平时应该要求同学们规范答题。(2)题是“根据材料二,指出工业革命对英国的影响”,好多同学不看材料,只根据所学知识答出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没有得分点,非常可惜和遗憾。(3)题也是考查

北京市密云区2018年初三一模历史试题Word含答案

北京市密云区2018届初三零模 历 史 试 卷 第一部分 选择题 本部分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项,按要求用2B 铅笔将其填涂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右面图片是小明同学在课上记的笔记,据此 判断他正在学习的内容是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半坡人 D .河姆渡人 2.以下是与妇好有关的几件文物。妇好是商王的王后。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商王犹豫不决,占卜后才决定派妇好起兵。这个故事最早可能记载在 A. 刻辞卜骨 B. 玉鸮 C. 铜钺 D. 鸮尊 3.古人评价商鞅变法说,变法具有“禁游宦之民(指不守本业、游散求官的人)而显耕战之士”的作用。具有相应作用的措施是 ①“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②“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 ③“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 ④“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 A.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4.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推论错误的是 A. 休养生息——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 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学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 C. 张骞通西域——解除了匈奴的威胁 D.《伤寒杂病论》提出了“治未病”理论——提倡预防疾病

5.历史图片是浓缩的历史,是对客观历史进程更直观、更简明的反映。一位同学在自主学习中搜集到以下一组图片,她要为这组图片拟定一个共同的标题,最恰当的应是 丝绸之路鉴真东渡玄奘西游郑和下西洋 A.中外交往 B. 民族团结 C. 祖国统一 D. 抵抗侵略 6.右图是我国发行的纪念蔡伦的邮票,是《中国古代科学家》 这套邮票中的一张。人们纪念蔡伦,是因为他 A. 造出了千里船 B. 发明了造纸术 C. 改进了造纸术 D. 创编了五禽戏 7.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比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哪一幅图反映了222年三国鼎立的形势? A B C D 8.归纳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隋、唐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A.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B.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D.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9.“这一制度是一项伟大的制度,应该与中国‘四大发明’一样,是重要的发明创造,影响了全球的用人观,直至目前,还有今后。”该制度是 A. 郡县制 B. 中央集权制 C. 世袭制 D. 科举制 10.右图是一位学生的习作,作者想借这幅漫画 说明清朝曾实行的一项政策。这一政策是 A. 八股取士 B. 文字狱 C. 闭关锁国 D. 重农抑商 11. 我国首部禁毒法于2008年6月1日起开始实施。1987年联合国把虎门销烟结束的翌日(第二天)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应是为了纪念 A. 关天培 B. 邓世昌 C. 左宗棠 D. 林则徐

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分析

翁宏屹一模考试语文试卷分析 翁宏屹一模数学成绩75分,满分100分。下面是错题分析: 一选择题1-1考察书法字体辨析及书体特点。属于简单题。翁宏屹将选择不正确选项看成选择正确选项,实属粗心大意。 二填空题1-2是汉字的演变及汉字字义解析。属于中下难度。翁宏屹对已有材料利用不足,没有联系上下文,因此导致在这类题上犯错误。 三填空题2-1是文学常识题,属于简单题,考察学生对老舍及相关作品。翁宏屹平时对文学常识积累不够,也没有注意提示信息。 四选择题3-1成语运用,考察学生对成语的积累和理解,以及使用语境。翁宏屹一是不明白选项中成语的意义,二是缺乏选择题技巧,忘记运用排除法。 五填空题5-1是文学常识题。考前反复强调过得知识点,翁宏屹对已学知识巩固不够,记混了。 六简答6是古诗理解题,考察学生对已学古诗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把握。翁宏屹首先没有明确题目要求“结合上阙内容”,其次翁宏屹文学底子薄没能明白“上阙”的意思。这和平时在学校听课与否关系很大。 七阅读题19是考察对议论文文段的总结概括。给出词语对应相应文段。考察学生对文段的理解能力。翁宏屹没有完全读懂文段,选择时没有静下心来加以分析,导致对应不到位。 八阅读题20是考察议论文的中心内容即论点和分论点。要求条

理清晰,中心明确。翁宏屹一是没有明确文体是议论文,二是对关键句即论点和分论点把握不准确。 总体来说,本次海淀一模语文的难度中等,题型常规,主要考察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和对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尤其注重文学常识和传统文化的考察,要求学生知识面广泛,有日常积累。 翁宏屹此次考试在材料阅读和记叙文阅读方面进步很大,基本能够准确找到得分点,并组织语言书写答案,但是在答题格式和语言上在做努力。 翁宏屹此次考试失分原因一是做题不够有细心耐心,二是对已学知识的记忆不牢固,三是平时积累不足。因此在最后一个月里除了常规的套卷讲练,将更注重基础的练习和积累。尤其是对题目的理解准确,减少因粗心马虎等非知识性因素导致的失分。 希望接下来翁宏屹能调整好心态,端正学习态度,抓紧跟着老师查漏补缺,争取在二模有一个值得飞跃,考出理想分数。 语文老师 18年5月12日

2019-2020年初三历史一模试卷(解析版)

2019-2020年初三历史一模试卷(解析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 1.“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这是著名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郭沫若同志1959年考察殷墟时留下的著名诗句。下列文物最有可能出土于殷墟的是( ) 【考点】商朝的兴亡 【解析】殷墟为商王朝都城所在地,夏商周时期是中国青铜文化鼎盛时期,殷墟中最有可能出土的是青铜器物,因此答案为B。 【答案】B 2.某班同学以“统一国家的建立”为主题进行探究,下列他们整理的内容中不符合 ...史实的是( ) A.秦始皇创立郡县制 B.西汉初年出现了文景之治 C.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 D.东汉政府派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 【考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建立;大一统的汉朝;张骞出使西域;汉与匈奴的和与战 【解析】卫青、霍去病属于西汉武帝时期著名的抗击匈奴的军事将领,因此D不符合史实要求。 【答案】D 3.若要为隋炀帝题写墓碑碑文,下列内容不能出现 ....的是( ) A.创立了科举制度 B.开凿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C.实行暴政,激起了人民的反抗 D.灭掉了南方的陈,重新统一了南北 【考点】短暂而繁荣的隋朝 【解析】隋朝建立于581年,589年统一全国,当时隋朝皇帝为隋文帝,因此答案D不正

确。【答案】D 4 ...是( ) 【考点】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朝建立;抗击沙俄 【解析】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确定了中俄东段边界,2014年是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325年,因此D不正确。 【答案】D 5.南京“云锦”素有“寸锦寸金”的说法,如果想了解当时云锦的制造工艺,建议可查阅的书籍是( ) A.《齐民要术》 B.《本草纲目》 C.《天工开物》 D.《徐霞客游记》 【考点】魏晋南北朝文化;明清时期文化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推知“云锦”涉及的是手工业,因此答案为C。A是农学著作;B 是医学著作;D是地理学著作。 【答案】C 6.若请你担任历史记录片《1908年的北京东交民巷》的导演,不该设计 ....的场景是( ) A.许多外国公使在散步 B.有大量北京居民在准备晚餐 C.某国使馆在举办舞会 D.有外国军队在军事操练 【考点】辛丑条约 【解析】1901年辛丑条约规定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不允许中国居民居住,因此B不可能发生。 【答案】B 7.所谓近代化主要是指在经济上实现工业化,在政治上实现民主化的进程。中国在这两大

历史试卷分析

历史试卷分析 一、基本情况: 本套试卷难度中等偏上,注重对学生知识理解迁移能力的考查, 二、试题分析:本次考试试题总的来说,试题主要体现了以下特点: 1.题目知识面广,综合性强。 2.试题难易适中,重点突出。本份历史试题从难易的程度来看设计的也比较合理,且对重点知识的考查很突出,如5题、7题、18题等试题的难度系数接近中考,且考查的是重点知识、主干知识。只是学生没有经过综合训练,所以成绩不是很理想。 3.命题形式灵活,侧重能力。 本份试题命题形式很灵活,但考查的知识点都在课本。试题总的来说,考查的是学生的能力。如11题、16题等考查的是知识的迁移能力、学生的应变能力体 现了命题以能力立意为主。 总之,这份试题有一定的分量,加上学生没有认真进行综合复习和训练,所以总的来看,分数不是很高,不及格的学生接近一半,但试题既能考查学生的知识,又能考出学生的能力。 三、试卷分析 (一)选择题 选择题满分20分,大部分学生得分在15分左右。出错较多的是1、3、11、16几个小题。7、12、15这几个题学生存在问题是知识掌握的不牢固,导致出错。 (三)材料解析题 第21题,该题2个材料该题满分7分,大部分学生得分在3分左右,学生出 错的原因还是不能认真读题,所记忆的知识不牢固,容易混淆,大多数学生回答不全面。 第22题,学生出错的原因是学生对历史知识记忆不牢固,造成失分现象严重。

第23题,题考查学生对人类历史上两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内容的准确识记和理解。学生得分不高原因还是不认真审题,(3)小题是开放性问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可学生对开放性试题的语言组织能力较差。 第24题,历史小论文,这样的题型也是中招考试的重点,题型新颖,学生失分最严重的地方。语句不完整,组织能力差。 针对学生的答题情况,应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注重对知识进行巩固、整合,形成知识体系,着重训练学生的答题技巧和方法,应做到以下几点: 1.夯实基础知识;夯实基础,从落实知识做起。对于课标要求的基本知识、重点知识,一定要重点落实,让学生掌握准确无误。反复记忆,重视检查落实,一定不要忽视基础,不要让学生应得的分失去;应重视对知识的查缺补漏。 2.提高综合能力;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要进一步提高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应训练学生读图、识图、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训练学生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从而起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的目的。 3.加强专题复习;近年来的中考试题往往以专题的形式出现,在复习时注重对知识的归纳总结,加强专题复习,突出历史的整体性。 4.提高答题技巧;复习阶段,应狠抓审题能力的培养、答题技巧与答题规范性训练。加强审题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认真审题、避免出现答错题;加强答题规范性的训练,使学生答题时做到点化、序列化和段落化;加强学科语言组织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按题目的要求取舍和重新整合知识。 针对以上情况在以后教学中应采取以下措施: 1.夯实基础知识 在教学中一定要加强对知识点的巩固,反复训练,以每个学生都能熟练地掌握为前提,尤其是对于学困生,一定要让他们掌握最基础的知识,争取使他们能够及格。 2.构建历史知识体系

【压轴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一模试题附答案

【压轴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一模试题附答 案 一、选择题 1.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它从独立到现在只有短短200多年的历史。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南北两种经济制度之间矛盾激化 C.种族之间矛盾尖锐 D.英国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某校九(1)班的同学在学习欧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针对某历史人物举行了一场辩论会,如下图为正反双方辩手的部分观点。据此判断,该历史人物是 正方观点:他统治时期颁布的法典,被后来许多欧洲国家借鉴和仿效,应该肯定反方观点:他统治后期发动的对外战争,侵犯了别国人民的利益应该否定 A.克伦威尔 B.拿破仑 C.华盛顿 D.罗伯斯庇尔 3.苹果公司是美国科技创新的领路者,而苹果公司的创始人,前首席执政官乔布斯,简直就是“创新”的同义词,创新是美国重要的精神财富。18世纪后半期,美国在制度上的创新是 A.最先确立资产阶级统治 B.建立了三权分立的联邦制国家 C.最先实行建立君主立宪制 D.废除了封建制度 4.1691年,英国史学家盖伊米吉这样写到:“英国宫廷内服饰朴素文雅,谦虚内敛,让人觉得之前的英国人那般模仿法国人的着装,是相当愚蠢的。”导致审美观念变化的根源是 A.君主权力受到限制B.文艺复兴的深入 C.工业革命的开展D.社会经济衰退 5.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分析历史事实得出的看法和观点及其陈述。下列选项属于历史事实的是 A.英国革命是一场“欧洲范围内的革命”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美国独立战争期间,乔治·华盛顿被任命为大陆军总司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