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语文模拟试题

高职语文模拟试题
高职语文模拟试题

2015年高职语文模拟试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语文基础知识(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

1.下列加点字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汗涔涔

..(cén )忖.(cǔn)度塑.(sù)料悭.(jiān)吝

B.妩.(wǔ)媚游说.(shuō)尽.(jǐn)打酗.(xùn)酒

C.门框.(kuàng)供给.(jǐ)花坞.(wù)作揖.(yī)

D.不啻.(chì)玷.(diàn)污粗犷.(kuàng)谄.(chǎn)媚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

..错别字的一项是()

A.踌躇满智蓬荜生辉幅员辽阔

B.黄粱一梦病入膏盲金壁辉煌

C.殆笑大方川流不息风流惆傥

D.变本加厉借题发挥繁文缛节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巧夺天工

....的大自然刺激了她的感官,也抚慰了她的心灵。

B.他的作文想象丰富,表达流畅,老师十分赞赏,称他的文章如天马行空

....,很有特点。

C.有这么一些人,他们对个人利益斤斤计较,对广大群众的疾苦却漫不经心

....。

D.运动会上,他借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真是捉襟见肘

....。

4.依次填入下文横线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但是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在数学领域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肤浅地研究的。

A.尽管也而且 B.甚至都而且

C.乃至都即使 D.由于也所以

5.下列各句中没有

..语病的一句是()

A.她每个月的工作量都要超过预定计划百分之四十五以上。

B.全厂职工听取和讨论了厂长关于改善经营管理的报告。

C.卡塔尔和沙特两个队还有一场比赛,中国队能否出线将取决于这两个队之间的比赛结果而定。D.他马上召集常委会进行研究,统一安排了现场会的内容、时间和出席人员,以及会议中应注意的问题。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剪纸的题材有经史故事、神话、风俗人情……等等,真是包罗万象。

B.读了拜伦的诗,就想到西班牙去,想看看西班牙女郎的头发是黑的,还是金黄的?

C.“看呀,”他说,“这里有东西给你。”

D.中国人每人平均每年总要吃三、四百年粮食。

7.按排列顺序,对下列各句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

②另有小河道四百十八条,这些就是小胡同。③祖国大地换新颜,一天等于二十年。

④夏初从欧洲北部来的,在这儿还可看见清清楚楚的春天的背影。

A.设问比喻夸张拟人 B.反问夸张比喻比喻

C.排比比喻比喻拟人 D.设问夸张夸张比喻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得体的一项是()

A.奉上拙著

..一本,鄙人

..才疏识浅,书中谬误甚多,特此敬请斧正

..。

B.今日聆听在座诸位先贤

..的高论,令我茅塞顿开。

C.学生会经过调查研究,写出了一份调查报告,提出了不少改进食堂服务质量的意见,并责成

..学校领导研究落实。

D.听说贵公司在经营方面存在困难,你们如需指点

..的话,我们将不吝赐教

....。

9.下列对课文的解说,不正确

...的一项是()

A.《荷塘月色》是著名散文家朱自清的经典之作,被誉为新文化运动中白话文的“美文”。B.《劝学》是《荀子》开篇之作。在《劝学》里,荀子论述了学不可以已的观点。

C.《我的母亲》是现代著名作家老舍回忆他母亲的散文。

D.《致橡树》是一篇向陈腐观念发出挑战的现代男性的爱情宣言,只有这种爱情观才体现了男女平等。

二、现代文阅读题(34分)

(一)(12分)

①王夫人道:“……我不放心的最是一件: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你只以后不要睬他,你这些姊妹都不敢沾惹他的。”

②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

③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10.这三段文字都是描写宝玉的。①是___________描写,②是_______描写,突出宝玉的_______性格;③是模拟______的口吻写的,突出宝玉的_______性格,用的是___ ___的手法。(6分)11.“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是说()(2分)

A.穷困失意,懒惰愚笨 B.愚笨顽皮,不通人情世故

C.厌弃功名,否定封建正统 D.不学无术,不懂儒家经典

12.“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是说()。(2分)

A.独立不羁,要求个性解放 B.性格孤僻,不肯服从管教

C.桀骜不驯,追求与众不同 D.固执任性,我行我素

13.对这三段文字所用的修辞手法,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三段都用了比喻修辞手法。B.②③两段都用了对偶修辞手法。

C.除对偶外,②段还用了排比、比喻。 D.③段作了反语。

(二)

阅读《南州六月荔枝丹》,完成15-18题。(6分)

古代讲荔枝的书,包括蔡襄在内,现在知道的共有13种,以记福建所产的为多,尚存8种;记载广东所产的仅存一种。清初陈鼎一谱,则对川、粤、闽三省所产都有记载。蔡谱不仅是我国,

也是世界的果树志中,著作年代最早的一部。内容包括荔枝的产地、(a)、(b)、(c)、(d)以及有关荔枝的史事,并记载了荔枝的32个品种。其中“陈紫”一种现在仍然广为栽培。“宋公荔枝”现名“宋家香”,有老树一株,尚生长在莆田宋氏祠堂里,依然每年开花结实。

荔枝是亚热带果树,性喜温暖,成都、福州是它生长的北限。汉武帝曾筑扶荔宫,把荔枝移植到长安,没有栽活,迁怒于养护的人,竟然对他们施以极刑。宋徽宗时,福建"以小株结实者置瓦器中,航海至阙下,移植宣和殿"。徽宗写诗吹嘘说:"密移造化出闽山,禁御新栽荔枝丹。"实际上不过当年成熟一次而已。明代文征明有《新荔篇》诗,说常熟顾氏种活了几株,"仙人本是海山姿,从此江乡亦萌蘖。"但究竟活了多少年,并无下文。现在科学发达,使荔枝北移,将来也许不是完全不可有的事。

我国幅员广阔,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特产。因地制宜,努力发展本地区的特产,是切合实际的做法。盛产荔枝的地区,应该大力发展荔枝的生产。苏轼有诗云:"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但日啖三百颗,究竟能有几人呢?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荔枝生产,应该能够逐步满足广大人民的生活需要。

14、上文第一段所用的说明方法是﹍﹍﹍﹍﹍﹍﹍和﹍﹍﹍﹍﹍﹍﹍。(2分)

15、文中(a)、(b)、(c)、(d)四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功用、生态、加工、运销

B、生态、加工、功用、运销

C、生态、功用、运销、加工

D、生态、功用、加工、运销

16、根据文意,下列判断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南越王尉佗曾向汉高祖进贡荔枝说明广东栽培荔枝的历史已有二千多年

B、荔枝原产地在中国的一个有力的证据是廉江等地有野生的荔枝林。

C、蔡襄的《荔枝谱》成书后,福建的荔枝就为人重视,而广西的荔枝就很少有人提及了。

D、现在知道的古代讲荔枝的书,以记福建所产的为多,而记广东所产的仅有一种。

(三)

阅读《青海湖,梦幻般的湖》,完成18-21题。(16分)

我们同启明星上路了.和我们一起上路的,还有各种各样扑朔迷离的高原梦。汽车在青藏公路上行驶。窗外,是一片漆黑和寂静。我在轻轻的摇晃中,继续在那神奇的高原梦中徜徉。

身子猛地朝前一倾,我从睡梦中惊醒。身旁年轻的司机,此时轻轻地说了声:“青海湖到了,下车看看吧!”

我扑向七月的清晨,深深地呼吸着雨后甜润的空气。瞬间,我惊住了,像是无意中扑进一幅巨大的画卷。我的眼前是一片镶着露珠的绿茵茵的草滩,草滩上生长着一垄垄黄灿灿的油菜花,在这绿色和黄色的背后,衔接着无边无际的蓝色的水。它蓝似海洋,可比海洋要蓝得纯正;它蓝似天空,可比天空要蓝得深沉。青海湖的蓝,蓝得净,蓝得深湛,也蓝得温柔恬雅,那蓝锦缎似的湖面上,起伏着一层微微的涟漪。像是小姑娘那水灵灵、蓝晶晶的眸子。青海湖水所以如此湛蓝,是因为湖面高出海平面3179米,比两个泰山还高,湖水中含氧量较低,浮游生物稀少,含盐量在百分之零点六左右,透明度达到八九米以上,因而,湖水晶莹明澈。

抬眼望去,在雨后特有的万里无云的晴空下,是一片碧绿的草滩,草滩上耸立着连绵起伏的深褐色的山峦,银色的公路像是一条哈达,逶迤着伸向遥远的地方……草滩上那几匹漫步的牦牛,显得分外悠闲。我独自默默地伫立着,任大脑在美中陶醉,任心潮在美中起伏。我曾经领略过西湖的妩媚、东湖的清丽、南湖的辽阔,以及鄱阳湖的帆影、玄武湖的桨声、昆明湖的笑语……可是此时,我却被青海湖的质朴所震慑,原先那些华丽的感慨被一股大自然的魅力所推翻了。我幻想着,当年大自然在创造青海湖的时候,一定毫不犹豫地甩下那些精细的刻刀,酣畅淋漓地挥舞着最大的画笔,一抹黄,一抹绿,一抹蓝……尽情泼洒。因此,留下了这没有丝毫粉饰和雕琢的湖,留下这粗犷的美,自然的美,质朴的美。

青海湖还是鸟的世界,是个绝妙的世外桃源。不然,为什么会一年又一年地吸引着数万乃至数十万不同种类的水鸟呢?那红的、蓝的、花的鸟儿,甚至那洁白的天鹅、美丽的凤头潜鸭、欢快的云雀、优雅的黑颈鹤,年复一年地从我国江南,从东南亚,从尼泊尔,从印度,飞到这里,在这里畅游嬉戏,悠然自鸣,在这里安家落户,繁衍后代。只有这神奇、美丽、和平的地方,才能成为生气勃勃的鸟的世界,成为繁荣昌盛的鸟的王国啊!还有那满湖欢快地畅游着的鱼儿,恐怕谁也说不清楚究竟有多少吧。据说,到了盛夏时节,一群群、一层层的鱼儿自由自在地游着,金灿灿,红艳艳,美极了。

谁能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呢?

啊,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17、读完课文,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用“梦幻般”来形容青海湖?(3分)

18、你认为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青海湖的美丽、富饶、可爱的?(6分)

①;

②;

③;

19、你能读准下列加点的字吗?请给它们注上拼音:(5分)

深湛.()涟漪.()魅.力()

逶迤.()安谧.()

20、文中出现了不少叠词,请把它们补充完整:(2分)

绿()黄()水()蓝()

三、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共25分)

21、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沛公居山东

..时贪于财货 B、今齐地方

..千里

C、臣诚知不如

..徐公美 D、君子博学

..而日三省乎己

22、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子的一项是()

A、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B、张良出,要项伯

C、旦日不可不蚤来谢项王

D、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2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项伯杀人,臣活.之

B、交戟之士令人欲止.不内

C、范增数目.项王

D、拔剑切而啖.之

24、下列句子中“为”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若属皆且为所虏。

A、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B、吾属今为之所虏

C、窃为大王不取也

D、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25、翻译“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3分)

26、默写常见的名名名篇。(10分)

⑴别有幽愁暗恨生,______________。 ( 白居易《琵琶行》)

⑵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___________,师之所存也。(韩愈《师说》)

⑶生当作人杰,。(李清照《夏日绝句》)

⑷它山之石,_____________。 (《诗经》)

⑸想当年,金戈铁马, 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题怀古》)

四、诗词赏析(共7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4-15题。

《春雪》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27.诗中“惊”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3分)

答:

28.三、四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简要赏析的妙处。(4分)

答:

五、语言表达

29.仿照例句,另选角度,再编写一个句子。(4分)

例句:作为一位奉献型的女性,与整个家庭相比,我不重要。

30.应用文写作(5分)

王刚在食堂拾到一个黑色的钱包,内有5000元现金,两张银行卡。请你代王刚写一份招领启

事。

六、作文(40分)

对于未来世界,人们有许多预言。比如说,科学技术如何先进,可能会出现克隆人类,是

祸是福,众说纷纭;再如,某一天外星人造访地球,或许会给人类带来福音,也或许导致人类

的毁灭;再比如,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类生存的环境会变得更美好,或者相反……,

不过,不论持乐观还是悲观的态度,世界的未来,你的明天,都是你不得不思考的问题。那么

你将如何预言未来呢?你将如何设计你的明天呢?

根据上面的提示,请以“明天”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

限。

高职语文模拟试题答题卡

班级姓名:座号: 成绩

一、语文基础知识(27分)

二、阅读题。(39分)

(一)10、①。

②,。

③,,。

11、() 12、() 13、()

(二)14、和 15、() 16、()

(三)17、读完课文,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用“梦幻般”来形容青海湖?(3分)

18、你认为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青海湖的美丽、富饶、可爱的?(6分)

①;

②;

③;

19、你能读准下列加点的字吗?请给它们注上拼音:(5分)

深湛()涟漪()魅力()

逶迤()安谧()

20、文中出现了不少叠词,请把它们补充完整:(2分)

绿()黄()水()蓝()

三、文言文。(25分)

21、() 22、() 23、() 24、()

25、翻译:

26、默写常见的名名名篇。(10分)

⑴别有幽愁暗恨生,。 ( 白居易《琵琶行》)

⑵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___________,师之所存也。(韩愈《师说》)

⑶生当作人杰,。李清照《夏日绝句》)

⑷它山之石,_____________。 (《诗经》)

⑸想当年,金戈铁马,。(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题怀古》)四、诗词赏析(共7分)

27.诗中“惊”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3分)答:

28.三、四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简要赏析的妙处。(4分)答:

五、语言表达

29.(4分)

例句:作为一位奉献型的女性,与整个家庭相比,我不重要。30.应用文写作(5分)

六、作文

高职单招语文模拟试卷2

高职单招语文模拟试卷(2) 班级姓名座号成绩一、语文基础知识(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分) (一)选择题B.她们是带工老板赚钱的机器。 C.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D.亮了的天又变黑了,如像黄昏提前到了人间 8.对下列诗句解释最恰当的一句是()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梅尧臣 1、下列各组词中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戮( lù)力不屑(xua) B 枭( xi āo)雄走舸(gě) C睚( yá)眦(zì)惴惴( zhuì) D 孱( càn)头蹩( bi é)进 2.选出下列加点字解释无误的一组( A .门庭若市(集市)以(因为)辞害意 .. B.言之无文(内容)行(流传)而不远 .. C.大不韪(违背)冗长(多余) .. D.一丝不苟(马虎)精辟(透彻) ... 3.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组是( A 按部就班挺而走险 B 变本加利口密腹剑 C 汗流夹背迫不急待 D 焕然一新走投无路 () 铿( qiāng)然永诀(ju?) 咀( zhǔ)嚼醴(lǐ)酪(lào) 吮( yǔn)吸铄(shuò)金 愆( qi ān)期修葺(qì) ) 形影相吊(悼念) . 矫揉造作(把弯的弄直). . 淋漓尽致(形容畅快) .. 大相径庭(差得非常远) .. ) 应接不瑕 掉以轻心 维妙维肖 阴谋诡计 A.借以说明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短长。 B.借以说明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千秋。 C.借以说明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缺憾。 D.借以说明对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所爱 9、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老舍是现代杰出的小说家、戏剧家,小说有《茶馆》等,剧本有《骆驼祥子》《龙须沟》 等。 B . .报告文学是一种具有新闻性和文学性的文学体裁,说它是报告是就其主题的真实性而言, 说它是文学是就表达方法而言。夏衍的《包身工》是报告文学的典范之作。 C.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作者是西汉的司马迁;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资治通鉴》,编 订者是宋代的司马光。 D .被鲁迅称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的是: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曾朴的《二十年目 睹之怪现状》、刘鹗的《老残游记》以及吴趼人的《孽海花》。 (二)默写(2分) 10、不管风吹浪打,多情自古伤离别, 二、现代文阅读(共24 分)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这篇通讯虽然写得不错,但报道不及时,已是明 日黄花了。.... B.欧阳老师对班上同学的文化学习,体育锻炼和日常生活都非常关心,问长问短,无所不至....。C.张大爷是个通情达理的人,对儿子因车祸致残这件痛心疾首的事,已经想好了解决的办法。 .... D.我们不应妄自菲薄自己的成绩,也不应骄傲自满自己的成就。 .... 5.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厂长严肃地说。 B.我要给爷爷理发,爷爷笑了:“你?笤帚疙瘩戴帽了———充人哩。” C.基础知识究竟扎实不扎实?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住房是否抗震,是关系到人们生命安危的重大问题。、 B.这次教训太沉痛了,一定要采取措施,防止以后不再发生这种严重事故。 C.有一次,约翰玩得忘乎所以,把外公的一只喜欢的高脚杯碰到地上摔碎了。 D.侵略军攻陷北京后,焚毁并洗劫了圆明圆。 7.不是比喻的句子是() A.进了书房便反扣上门,宛然关了一只鸡鸭。(一)阅读《我的母亲》选段,回答下列问题。(共10 分) 可是,我,我给家庭带来不幸:我生下来,母亲晕过去半夜,才睁眼看见她的老儿子—— 感谢大姐,把我a在怀里,致未冻死。 一岁半,我父亲死了。 兄不到十岁,三姐十二三岁,我才一岁半,全仗母亲独力抚养了。父亲的寡姐跟我们一块 儿住,她吸鸦片,她喜摸纸牌,她的脾气坏。为我们的衣食,母亲要给人家洗衣服,缝补或裁 缝衣裳。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白天,她洗衣服,洗一两大绿瓦盆。她作 事永远也不 b ,就是屠户们送来的黑如铁的布袜,她也给洗得雪白。晚间,她与三姐抱着一盏 油灯,还要缝补衣服,一直到半夜。她终年没有休息,可是在忙碌中她还把院子屋中收拾得清 清爽爽。桌椅都是旧的,柜门的铜活久已残缺不全,可是她的手老使破桌面上没有尘土,残破 的铜活发着光。院中,父亲留下的几盆石榴与夹竹桃,永远会得到应有的浇灌与爱护,年年夏 天开许多花。 1、横线处应填上的词是a_____ b______ 2、对第 (1)段第一句话“可是,我,我给家庭带来不幸”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可是”是承上启下的词语,表示转折。 B 、这一句连用两个“我”使得句式简洁、朴实,是老舍习惯的语言风格、表达方式。、C、

职高高考语文模拟试题3(答案)

职高高考语文基础知识模拟统测三 泌阳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陈振亚 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D ) A、帖(tiě)妥帖请帖字帖碑帖 B、宿( sù)住宿一宿星宿宿根 C、当(dān g)当家当地当代当真 D、场(chǎng)场面冷场捧场场合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B ) A、曲.解龋.齿趣.味是非曲.直 B、恰当.档.案荡.漾安步当.车 C、舍.弃摄.取赦.免退避三舍. D、便.宜骈.文蹁.跹便.宜行事 A、广袤无垠各行其事(是)郁郁寡欢承前起后(启) B、百无聊赖变本加厉坐享其成莫可名状 C、不知所措怨天忧人(尤)再接再励(厉)兵慌马乱兵(荒) D、洪福齐天顾盼神飞原形毕露黔驴技穷 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D ) ①中国希望美方切实履行,与中方一道反对和遏制“台独”,维护台海和平与安全。 ②平时出了问题,你首先应该从思想上检查自己,绝不能责任,或埋怨别人。 ③在每一次创新攻关时,他都全力以赴、全身投入,“走路撞树”的现象时有发生。 A、承诺推托以至 B、诺言推脱以致

C、诺言推托以致 D、承诺推脱以至 6.将下列选项中的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B ) ①印度洋海啸发生后,印尼政府在难民营中临时搭建了教室,让无家可归的孩子在这里上学,一些受灾害影响较小的学校也______了不少学生。 ②任长霞作为一名公安局长,从不_______自己的情感,她的泪总是为民而流,情总是为民所动,深得老百姓的爱戴。 ③近年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清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并制定了一系列管理条例,采取有力措施,从源头上_______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发生。 ④自己的强大并不能保证获得很大的成功,唯有_______群体的力量,才能达到成功的峰顶。 A、吸纳掩盖防御依赖 B、接纳掩饰防止依靠 C、接纳掩盖防止依靠 D、吸纳掩饰防御依赖 7.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B ) A、当时暴雨如注,满路泥泞,汽车已无法行走,抢险队员们只好安步当车 ....,跋涉一个多小时赶到了大坝。 B、她从小就养成了自认为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即使在医院里要别人照顾,也依然颐指 .. 气使 ..,盛气凌人。 C、虽然计算机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但拥有了它并不意味着一切工作都会轻而易举,一. 挥而就 ...。 D、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显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 居室蓬荜生辉 ....。 8.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C ) A、数字化的浪潮正在方兴未艾 ....,它不仅给未来的通信世界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在其他领域,数字化同样魅力无穷。 B、我愤然离开了那家商店,刚才与服务员争执的情景至今记忆犹新 ....。 C、《红楼梦》中的妙玉着墨虽少,但经过作者精心选择材料,人物栩栩如生 ....。

最新中考语文模拟试题汇编

二O一七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题 后所镇中学赵和云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缄(xián)默迸(bèng)发苗圃(pǔ)津(jīn)津有味 B.哀号(háo)溃(kuì)退忐(tǎn)忑长吁(yū)短叹 C.哺(bǔ)育诘(jié)问蓬蒿(gāo)歇(xiē)斯底里 D.亢(kàng)奋啜(chuò)泣沉湎(miǎn)随声附和(hè) 2、选出下列字音字形全对的一项是()(2分) A拮据扶夜工匠精神根深蒂固 B栈桥睿智轻而易举格物至知 C发窘狡黠浮想联翩不求甚解 D伦理繁衍趋之若骛味同嚼蜡 3、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张厂长的一席话起到了抛砖引玉 ....的作用,引出了许多搞好产品质量的好建议。 B、在黄山游览,满目青山,进退维谷 ....,苍松凌空,飞泉漱石,让人深知黄山既险且秀的特色。 C、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 D、任何个人的成就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较起来,都不过是沧海一粟 ....。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鸥鸟亦知人意静,故来相近不相惊。”在轰轰闹闹的现代生活中,厌烦了城市嚣音后,人们自然格外向往富春江那千金难买的宁静。 B、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神形兼备,充满生机。” C、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D、“春雨惊春清谷天”,点出了春天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和谷雨的节气。 5、对“下”的词性的分析,正确的一组是:()(2分) 老虎正要①下山,老猎人躲在石岩②下,抡起虎叉,突然给了老虎一③下。 A. ①动词②方位词③量词 B. ①介词②方位词③量词 C. ①动词②助词③量词 D. ①介词②助词③量词

初中语文试卷分析

初中语文试卷分析 一、试卷结构及命题特点 全卷共分3大块25小题,考查了字词知识、古诗文的默写、仿写句子、成语的正确使用、病句的判断、作家作品的正确搭配、情景回答、综合性学习、课本文言文的阅读、诗歌的鉴赏、散文的阅读、命题或半命题的写作等知识。基本仿照中考试卷题型。能紧扣新大纲,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提倡并考查了学生的自主阅读、研究性阅读的能力,立足于课内,进行适当拓展延伸。这份试卷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语文实践能力作了一次有益的尝试,为今后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来实施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但有一些能力拓展题,让学生一筹莫展。 试卷第一部分为语言的积累及运用,共分,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积累和口语交际能力,涉及汉字字形、词语的理解、词语的感情色彩分析、语境填空成语的运用、歧义句的修改、古诗默写、写话几个方面。 第二部分为阅读理解,共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运用、分析、概括能力。文质兼美的文章,新颖的题型,特别是两段课外文章的阅读考查,更是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重视能力,注重过程方法,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新理念。 第三部分是作文,计分。文题《》,自拟题目,文体不限。题目本身极富挑战性,留给了学生一定的思维想象的空间。对于那些大而无当、平白无味的话题作文来说,更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要

求。对作文字数的要求为不少于600字。 二、考试情况分析 第一部分主要是考查学生对语言积累运用,得分率在68左右。学生对于识记没有多大问题,这部分失分率最高是第8小题,这是一道语言运用题(判断下列句子有无歧义,并修改非歧义句),得分率约为4%,因为这是一道超纲题,平时又没有作过相应练习,因此学生得分率较低。此外第3题得分率也仅为30%,(让学生分析出字义属于其基本义的一项) 第二部分的阅读分析题,学生的得分率总体约为63.4%。得分率高的是课内阅读,约为71.1%,课外阅读(二)诗和课内紧密联系,材料内容都是《纸船》,表现手法和思想感情相同,立足于课内,进行适当拓展延伸。现代文阅读文(三)是一篇寓言,让学生分析写法、总结寓意。 作文部分,得分率在76%左右。需要关注的问题是学生的书写,整体上不够工整美观,作文的构思组材方面不够重视,有新意的佳作还不多。 三、主客观题比例 我把语文试题里的选择题和出自课本识记内容的题目(答案不容变更)归为客观题,本次考试客观题共34分;主观题为理解作答题目(含作文)共为86分。除去作文分值50分,其他试题部分主客观题目分值基本持平。 四、难易程度

对口高职语文模拟试题1学习资料

对口高职语文模拟试 题1

语文模拟试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36分,每题4分) 1.下列语段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 ....的一项是() A.炽.(chì)热处.(chù)分渲.染xuàn 称.(chèng)职 B.胆怯.(qiè) 占卜.(pú) 奴婢.(bì) 瑰.(guēi)丽 C.逡.(qún)巡裸.(luǒ)露诘.(jié)责账簿.(bó) D.蜷.(quán)曲妯.(zhóu)娌衣钵.(bō) 肤.浅(fū)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朴素揣摩脉搏变本加利 B.赝品宣泄枉费富丽堂皇 C.撕杀题纲徇私略见一斑 D.膨涨亲昵抉择火中取栗 3.依次填人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解放后对淮河进行了综合治理,河南、安徽、江苏等地区很大。 ②许多国际友人,也在这东方的节日情调中,和中国朋友一起选购着鲜花。 ③当然,严格地讲,语言和文化一般的并列关系,部分与整体的对待关系。 A.受益沉醉不是/就是 B.收益沉醉不是/而是 C.收益陶醉不是/就是 D.受益陶醉不是/而是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有误 ..的一项是() A.国内的大学要求学生在一、二年级时都必须选修一门外语。 B.我国的四大发明——火药、印刷术、指南针、造纸术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重大的贡献。 C.她跑过来告诉我说,会议改在了下午四点钟召开。 D.1933年到1934年间,鲁迅先生经常在《申报副刊》的《自由谈》上写稿,攻击时弊。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 ..的一项是() A.为了逃避公安机关的打击,这个制造假烟的窝点曾两次停业,待风声一过又东山 .. 再起 ..。 B.《女娲补天》的故事,虽然是地老天荒 ....时代的神话,但至今仍有强大的艺术魅力。 C.他讲笑话从不嬉皮笑脸,当你笑个不停时,他仍道貌岸然 ....地讲下去。 D.他是我最真诚的朋友,经常对我耳提面命 ....,使我在工作中少犯许多错误。6.与“竹深村路远”构成对偶的一项是() A.月照窗前竹 B.白鹭忽飞来 C.聊寄一枝春 D.月出钓船稀 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 ....的一项是() A.在国际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我们更要全面继承和发挥中华文化传统。。 B.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的祖籍是江苏泰州人。 C. 一个人变好变坏,关键在于内因起决定作用。 D.大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是学校、家庭、社会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8.下列各句加点的敬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先生辱临寒舍,甚感荣幸。 B.明早您在舍下等候,我准时前往请教。 C.下午四点,我陪同来访的外国友人拜访您的家父。 D.他大学毕业后,曾在一所山区小学就教十余年 9、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论语》是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所著的一本书记录的是孔子的 言行。 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一百三十篇。作者是西汉史学家、文 学家司马迁。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王羲之是东晋杰出的书法家被称为“书圣”他的《兰亭集序》帖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最灿烂的瑰宝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D、莫泊桑是法国作家被称为短篇小说的巨匠代表作品有《我的叔叔于勒》 《项链》等 二、背诵填空(10分,每小题2分) 10、别有幽愁暗恨生,______________。 ( 白居易《琵琶行》) 11、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___________,师之所存也。(韩愈《师说》) 12、生当作人杰,。(李清照《夏日绝句》) 13、它山之石,_____________。 (《诗经》) 14、想当年,金戈铁马, 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题怀古》) 三、诗词赏析(12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5-17题 真州绝句 王士祯 江干多是钓人居,柳陌菱塘一带疏。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高职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高职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体悟往届高考题,触类旁通。祝高考成功!下面是为大家推荐的高职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仅供大家参考! 高职高考语文模拟试题第一部分一、语言文字运用(21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勖勉(x ) 殒身不恤(x ) 发难(n n) 排忧解难(n n) 戏谑(xu ) 沆瀣一气(xi ) B.吐哺(bǔ) 衡阳之浦(pǔ) 鲜见(xiǎn) 屡见不鲜(xiān) 毗邻(p ) 纰漏(pī) C.搠倒(shu ) 横槊赋诗(shu ) 瞋目(chēn) 遥岑远目(ch n) 缱绻(quǎn) 蜷缩(qu n) D.犄角(jī) 掎角之势(jī) 饯别(ji n) 天梯石栈(zh n) 锃亮(z ng) 憎恶(zēng)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寒暄敕造腥红歌声渺茫宫绦 B.舶来品穿山游廊寥廓溟王星浪遏飞舟 C.央浼微波辐射箫索搭膊秋蝉嘶叫 D.胡子拉碴旋涡星系葱茏凑泊繁茂苍翠 3.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京剧《霸王别姬》是梅派经典剧目,首演至今,将近一个世纪的传承,一代代的青衣花旦,都是拾人牙慧,不敢越雷池半步。众所周知,梅兰芳先生是京剧界最锐意的改革者,梅先生的戏从不因循守旧,每部作品都有大尺度创新,上个世纪初,梅先生排演了大量的新剧目,在京剧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上均独树一帜,他吸收上海文明戏在新式舞台、灯光、化妆、服饰方面的手法,应用到他的创作中去。京剧因为梅兰芳的改革而达到了巅峰。 A.拾人牙慧 B.因循守旧 C.独树一帜 D.巅峰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随着手机、电脑等个人电子产品的不断普及和发展,使我们可以通过各种社交服务平台与朋友保持更加直接和方便的联系,扩大交际范围。 B. 综合评价选拔将通过考生自荐、中学校长实名推荐两种方式,根据考生的高考成绩(含加分)(占70%)、中国科学院大学面试成绩(占20%)、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占10%)的组合方式,计算出综合评价成绩,由高到低择优录取。 C. 十二五期间,国家将综合运用行政、财政、金融、税收、土地等多种手段和政策措施,以重点工程为抓手,着力推进并谋划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大发展。 D.他有说不清的后悔,道不明的愧疚,怎么就和自己同过患难,共过生死的朋友分道扬镳了呢? 5.给下面一组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三上语文期末试卷分析

三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分析 本次测试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又检测了学生的语文能力;既体现了语文学科特点,又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关注学生心灵,较好地渗透了新课程理念。现就从我校三年级语文试卷386份答卷中随机抽样42份作具体分析,以更好地从事今后的语文教学工作。从试卷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学生不仅对双基有较好的掌握,而且各种能力得到较好的发展,特别是语感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明显的提升。 (一)本次测试从总得分情形统计:最高分最低分优秀率合格率平均分分别为95 58 48% 98% 81.4。 (二)从分数漫衍情形统计:从分数漫衍图可以看出,85-89这一分数段的人数最多,其它每个分数段均有分布。 (三)从各大题得分情况来看:本张试卷共十道大题,主要分三个部分:一)、积累与运用部分:该部分共有八个大题:着重检测了看拼音写词语,得分率88%;形近字辨字组词,这部分的得分率最高(98%):查字典的方法及多音字掌握情况,得分率71%;动词、叠词、量词的灵活运用得分率92%,;成语填空,得分率88%;按要求改写句子得分率比较低(52%);修改病句,得分率90%;根据积累填空、填写恰当的句段、诗词、名句。这部分的得分率比较高(95%),可以看出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比较重视双基的落实。二)、阅读课外文章得分率均比较低,说明课外阅读能力还有待提高。三)、作文得分率为81%,作为作文刚起步的孩子来说,这方面有无限发展的空间。 频率分布:

二、抽样调查 1(一)、试卷总体评价(特点和问题) 1、试卷的结构和内容分布 本次命题以教材为本,以课标为准绳,体现新课标理念,全面的考察了学生对教材中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对语言的积累、语感能力的形成都有不同程度的考察。词语积累、句型转换、课外阅读部分、习作都有一定的灵活性、开放性,体现新课标对学生知识、技能及生活中应用的监测目标。本张试卷共十道大题:我是小小书法家,我有一双火眼金睛,我会查字典,模仿秀,我会积累词语,句子小天地,精彩语段补充,默写古诗,阅读课外文章,作文。 2、试卷的特点 1)凸显人文关怀。卷首语的温馨提示:请细心、认真地答一份试卷,收获丰硕的成果,送给老师、爸妈和自己吧。谆谆提醒,让考查不仅仅是一次测试过程,更是一次愉快的学习过程。 2)、语文基础知识的比重大,充分考察双基掌握情况,本次试题牢牢把握住教材,考察教材中应知应会的知识比重加大了。如:读拼音写词语、火眼金睛辨字组词等题考察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模仿秀、积累词语、句子小天地、精彩语段补充等题则考察了学生的基本技能。 3)、关注阅读理解,考查学生的语言理解及运用的能力,语言理解运用能力是学生语文学习的综合能力,阅读能力的强弱也能直接看出语感水平。本次课外阅读文章《春雨的颜色》充分留给了学生

中职语文对口高考模拟试卷

中职语文对口高考模拟试卷 一、积累●运用(30分,每小题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宁谧(mì) 摇曳(yè) 臆造(yì) 铁砧(zhēn) B.中肯(zhōng) 颀长(qí) 拌和(hé) 冠冕(mi ǎn ) C.旁骛(wù) 赧颜(h ǎn ) 袅娜(nuó) 颓废(tuí) D.深邃(shuì) 奢侈(ch ǐ) 虔诚(qián) 亵渎(xièdù) 2.选出下列词语中全错的一项( )。 A .老奸巨滑 心狠手辣 遥相互应 焕然一新 B .变幻莫测 惨绝人寰 鬼计多端 司空见惯 C .破啼为笑 要言不繁 轰堂大笑 异曲同功 D .沽名钓誉 提心吊胆 明知固犯 苟且偷生 3.依次填入各句横线上的成语,最贴切的一组是( )。 ①病菌可以说是( )的,但它对人类的危害却非常严重。 ②但是在一些没有护堤常识的人看来,那细小的裂纹也许是( )的,老农的反应未免是大惊小怪了。 ③我只是做了这点小小的事情,实在( )。 ④对他来说,好象什么困难和危险都( )。 学校 班级 学号 姓名 …… . … …. . … . . . … …… 装 … … … …. … …. .… … … 订 … …… … …… . … … … … 线 … … …..…..………..…...

A.微不足道不在话下微乎其微不足挂齿 B.微乎其微微不足道不足挂齿不在话下 C.不在话下微乎其微微不足道不足挂齿 D.不足挂齿微不足道不在话下微乎其微 4.下列选项中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 B.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刚丝抛入天际。 C.绿茸茸的草坂,犹如一支优美的乐曲。 D.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5.下面一段话的横线上能填入的最恰当的一句话是()。 雄伟的山,苍郁的树,苔染的石壁,滴水的竹林,都在江中投入绿油油的倒影。,就连我自己也在那闪闪绿色之中了。 A.天空中的艳阳洒下金辉一片 B.大地像一块鲜艳的地毯 C.碧绿的江水轻轻拍打着船舷 D.天空个地面整个绿成一片 6.下列诗中空白处,正确一句()。 游园不值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_______________,一支红杏出墙来 A.满园春色关不住 B.纵使晴明无雨色 C.千里莺啼绿映红 D.泪眼问花花不语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8分) 7、《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分为、、三

2017年广东高职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7年广东高职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7年广东省高等职业院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 语文 本试卷共8页,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本大题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喧.哗/渲.染粗犷./框.架否.决/否.极泰来 B.蹉跎./滂沱.荣.耀/戎.马躯壳./金蝉脱壳. C.沏.茶/透彻.枸杞./绮.丽臭.氧/乳臭.未干 D.揣.测/喘.气莅.临/隶.书降.临/降.龙伏虎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脉搏书籍始作勇者画地为牢

B.隽永嬉戏甘拜下风驷马难追 C.穿戴犒劳谈笑风生别出心裁 D.安详沉淀望文生义留芳百世 3.下列句子之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常说,要了解一个人,不妨看她读什么书?说的就是读书与做人的关系。 B.泰山巍峨雄浑,气势磅礴,被尊为五岳之首;华山壁立千仞,群峰挺秀,有“奇险”的美名 C.许多传传统诗词被改编成流行歌曲,比如李白的《将进酒》、白居易的《琵琶行》、天文的《正气歌》……等。 D司马迁曾经说过,他写《史记》的志向是“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至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4.依次填入下列个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北京师范大学派出的无人机组在南极科学中大显身手。截至今年二月,它们航拍影像达14000余张。

(2)吉林省首家市级联合办税服务大厅——通化市国家税务局、通化市地税局联合建设办税服务厅日前正式。 (3)其实孩子对于美、善、温暖等感知往往是很的,但是这些感知常常是被父母忽略。 A.考察启用敏锐 B.考察启用敏捷 C.考查起用敏锐 C.考查启用敏捷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一些人为了自己的仕途,无视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党的纪律,阳奉阴违 ....,甚至到了肆无忌惮的地步。 B.这次声势浩大的自行车大游行在古巴是史. 无前例 ...的,它生动地展现了古巴人民克服困难和反对霸权的坚强意志。 C.演员黄觉饰演的泰国逃兵衣衫褴褛,灰头土脸,与他之前饰演的范柳原等民国时期的绅士形 象泾渭分明 ....。

2019-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鉴赏(决胜版)

2019-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鉴赏(决胜版) 古诗鉴赏篇 1.2010届上海市闸北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水仙子?咏江南 元张养浩 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杀江南。 7.曲中最能体现诗人对江南情感的词语是 (2分) 8.对本曲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水仙子”是这首曲的标题,“咏江南”是本曲题旨所在。 B.“芰荷丛一段秋光淡”一句点出所写的是秋天的景致。 C.“卷香风十里珠帘”一句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江南人家的富庶。 D.“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两句描绘出一派祥和之景。 7.爱杀(2分)8.A(2分) 2.2010年北京语文一模预测试题 7.阅读辛弃疾的《清平乐·博山道中即事》①,完成下列三题。(6分) 柳边飞鞚②,露湿征衣重。宿鹭窥沙孤影动,应有鱼虾入梦。 一川明月疏星,浣纱人影娉婷。笑背行人归去,门前稚子啼声。 [注]①作者闲居江西上饶时,曾多次游览博山,并写了多首脍炙人口的记游词。《清平乐》即是其中一首。②鞚(kòng),马笼头。 (1)词中能够体现“母爱”的句子是,。(1分) (2)“宿鹭窥沙孤影动,应有鱼虾入梦”一句极富情趣,请具体描述并作分析。(3分) (3)联系《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说说这首词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略 3.2010年成都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明诗人并未登上泰山之顶的依据有两个,一个标题中的“”字,二是诗句中的“”一词。(2分) 2.你从语言或内容两个角度,任选一个角度对诗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分晓”进行分析。(2分) 答: 1. 望”,“会当”。(2分) 2.(2分)答:内容:诗句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的景色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语言:“钟“字,使用拟人手法,写出了大自然赋予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割”字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泰山巍峨高大。 4.2010年广西玉林市 浣溪沙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8.对词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两项是()()(4分) A.上阕写兰溪幽雅的风光和环境:山下小溪潺潺,岸边的兰草刚刚萌生娇嫩的幼芽。松林间的沙路,仿佛经过清泉冲涮,画面清新优美,淡雅宁静。 B.“萧萧暮雨子规啼”一句写黄昏时细雨中杜鹃的啼叫,突出了环境的喧闹,以前面两句形成鲜明的对比。 C.下阕转入抒怀,“门前流水尚能西”句,写词人由西流的溪水,想到“人生无再少”,因此为时光流逝、人生短暂而叹息。 D.结尾两句以溪水西流的个别现象,即景生感,借景抒怀,自我勉励,表达出词人虽处困境而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 E.全词情景交融,上片以淡疏的笔墨写景,景色自然明丽,雅淡凄美;下片既以形象的语言抒情,又即景抒情中融入哲理,启人心智,令人振奋。 B C

语文一模考试卷面分析及应对措施

语文一模考试卷面分析及应对措施第一次模拟考试已经结束,这次考试语文试题的特点是覆盖面广,突出考查学生能力,充分彰显语文学科特点,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试卷的整体难度较中考真题略有提高,是综合性比较强的一套试题。解决好这套试卷所反映的问题,是提高学生中考语文成绩的关键。 首先来谈一谈这次模拟考试试卷所反映出来的问题。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 本大题共24分,5道小题,分别考查了书写、字形、字音、仿句、词语的使用、病句、古诗文、及名著。 这些当中的仿写是一道知识能力非常综合的一题,原题是“中国书法历经秦汉的辉煌、魏晋的风流、隋唐的昌盛、宋元的神意、,直至今天仍百花齐放,盛传不衰。”这题既要求有书法的相关知识的储备,又要知道浅显历史的常识——宋、元后一定是明、清,还要求用语文的能力来解决这题。因此许多学生即使是在降低评分标准的情况下,也仍有很多失分现象。 关于古诗文的考查,内容和题型都符合以往真题。但学生在这题上出现的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没有认真读题,第三道题,题干中明明写着在李商隐的《无题》中表现奉献精神的诗句是什么,可还有不少学生写的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另外学生就是不动思考,随意性很强,古诗文默写题最后一题是这样表述的:“毕业在即,挚友李想在毕业留言簿上写‘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赠言,请你选择有关友情、志向、祝愿的古诗名句回赠李想”。有学生看到友情,就写“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还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根本没有考虑在留言册上写的应是积极向上的、能鼓励对方的、能振奋精神的诗句。还有同学写“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题意虽然是符合了,但题干中要求写古诗名句,但他写的却是词,这又是不认真审题的结果。 名著题共4分,最后一分是给出了《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海上历险的四次经历,让学生排序。如果让学生只是单纯的写出这四个事件,学生问题不大,但让他们按时间顺序排序就提高了难度,由于很多同学都没有读原著,所以失分现象较为严重。 第二部分口语交际及综合探究 这题共四道小题9分,学生在答第一题时有丢分现象,原因是学生答题不全面,漏写采分点。

2018年对口高考试卷(语文)

湖南省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考试 语文 本试题卷共6道大题,21道小题,共5页。时量150分钟。满分120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8分,每小题3分) 在人类历史流变中,任何民族走过的路都非一帆风顺。中华民族能够在顺境中从容淡定、在送境中奋进崛.起,从根本上说,就是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持久涵养。特别是贯穿其中的______、 ______、______。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 思想理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骨骼.”,从根本上决定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性格禀.赋、 民族特性,架构起中华儿女的心灵空间。天人合一的整体性思维、“五行”相生的朴素唯物主义、阴阳相生的朴素辩证法、与时俱进的世界观、知行合一的实践观点等,已经深入中华儿女的思想意识深处。 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络.”,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维系着泱.泱大 国的社会秩序,维系着中华儿女的共同情感。在中华民族的价值体系中,兴亡有责的担当意识、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见贤思齐的优秀品格、孝悌.忠信的荣辱观念,标注着传统文化的鲜明底色,为今天培育 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 人文精神是中华优秀文化的“血肉”,极大()了中华民主的创造活力,展现了中华民族生活世界的丰富独特性。崇尚仁爱的为人之道、求同存异的处事方法,兼收并蓄的博大胸怀,形神兼倍的美学追求,俭约泰.和的生活理念等,()了中华民族独特丰富的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人文学术,为人类文明史增添了厚重的中国色彩和中国气质。 1.语段中加点的字,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崛.起jué骨骼.gé B.禀.赋bìng 经络.luò C.泱.泱yāng 孝悌.dì D.并蓄.xù泰.和tài 2.第一段画横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 ...的一项是() A.任何 B.能够 C.为了 D.特别 3.根据文脉,下列短语依次填入语段中画横线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传统美德②思想理念③人文精神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③②① 4.语段中画横线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知行合一 B.见贤思齐 C.求同存异 D.形神兼备

高职语文模拟试卷和答案

高职语文模拟试卷和答案 一基础知识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面各组词语中,划线字读音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A.噱头削价炫目空穴来风 B.筵席咽喉赝品偃旗息鼓 C.窥视跬步傀儡岿然不动 D.旌旗痉挛菁华疾风劲草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坐镇撒手锏风声鹤唳气量褊狭 B.文身俩口子迅若流星笑容可鞠 C.蛰伏后座力运筹帷幄犄角之势 D.九洲白内瘴众目睽睽平心而论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 (2 (3 A.贯注淡薄未免B.贯注淡泊不免 C.灌注淡泊不免D.灌注淡薄未免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组是() A B C D 7) ④他们杀死了一个刘和珍,会有千百个刘和珍站起来。 A.四句都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 B.只有③、④两句用了借代修辞手法 C.四句都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D.只有①、②两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8.下列词语感情色彩全是褒义的一组是() A.众口铄金画饼充饥挥金如土严阵以待 B.徇私舞弊疾恶如仇洁身自爱本末倒置 C.以身作则平易近人光明磊落栩栩如生 D.炉火纯青言简意赅鼠目寸光心领神会 9.下列句子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金原来泛指一切金属,如“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现在专指黄金。 B、如果你也当它是风景,那便是真的“风景”,是伟大中之最伟大者! C、“芦柴棒”现在的工钱是每天三角八分,拿去年的工钱三角二分做平均;两年来带工老板从她身上实际已经收

入二百三十块钱了! D、这就是历史,没有半点含糊,于是,我们便要感谢她的经历了,使我们看见了民族的灵魂,血蒸出来的真文字。 10.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以下四部作品按产生先后的顺序是:《诗经》《论语》《离骚》《史记》。 B.小说的三要素是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和环境描写。 C.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使他成为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 D.我国文学史上向来以“风”“骚”并称,“风”“骚”就是指《诗经》中的“国风”民歌和屈原《离骚》分别所代表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传统。 二.填空(11分) (1)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A.(),更吹落,() B.主人何为言少钱()。五花马,(),() C()百年多病独登台,(),() (2 笑容笑容 笑容是脸上的阳光,_________ 送给人温暖。 (3 标语只有上联,请补充出下联。(2分) A B ( ( (并 15分) 他们在一年当中最不适于举行舞会、讲究穿着和奢侈挥霍的季节,把巴黎当作狂欢的场所。大自然在冬天邀请我们到火炉边去享受天伦之乐,而且正是在乡村才能领略这个季节罕见的明朗的阳光。在我国的大都市里,臭气熏天和冻结的烂泥几乎永无干燥之日,看见就令人恶心。在乡下,一片阳光或者刮几小时风就使空气变得新鲜,使地面干爽。可怜的城市工人对此十分了解,他们滞留在这个垃圾场里,实在是由于无可奈何。我们的富翁所过的人为的、悖谬的生活,违背大自然的安排,结果毫无生气。英国人比较明智,他们到乡下的别墅里去过冬。 13.解释词语:(2分) 奢侈:天伦之乐: 14.这个语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5.从这段看,作者“热爱乡村”的理由有二: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4分) 16.作者对城市工人的感情是怎样的?找出语段中具体的语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这段中运用了大量的对比手法,请一一归纳出来。(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1

现代远程教育入学考试《大学语文》模拟试题(专科起点本科) 1、我国先秦时期著名的语录体散文是( A ) A、《论语》 B、《庄子》 C、《荀子》 D、《韩非子》 2、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用“五十步笑百步”讽刺( C ) A、胆小的逃兵 B、自己慢却要嘲笑别人的人 C、不行仁政的梁惠王 D、不行仁政的邻国国君 3、“贻笑大方”这个成语源自( B ) A、《大同》 B、《秋水》 C、《谏逐客书》 D、《寡人之于国也》 4、下列文章中,属于奏章的是( C ) A、《五代史伶官传序》 B、《答司马谏议书》 C、《谏逐客书》 D、《报刘一丈书》 5、下面哪位作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D ) A、李白 B、辛弃疾 C、杜甫 D、王安石

6、梁启超的《论毅力》写于( A ) A、戊戌变法失败之后 B、戊戌变法之前 C、五四运动之时 D、五四运动之后 7、“其正身,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出于( A ) A、《论语》 B、《孟子》 C、《左传》 D、《韩非子》 8、《史记》是我国第一部( B ) A、纪传体断代史 B、纪传体通史 C、编年体通史 D、国别体断代史 9、《张中丞传后叙》歌颂的三个人物是( B ) A、张巡、张籍、南霁云 B、许远、张巡、南霁云 C、张巡、许远、于嵩 D、张巡、许远、雷万春 10、《氓》选自《诗经》中的( A ) A、国风 B、大雅 C、小雅 D、颂 11、下边划线词翻译中错误的是( A ) A.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吃掉它,像门下的客人一样。

B.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他们的考虑是十分周到的。 C.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以为没有谁比得了自己。 D.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忧患勤劳可以使国家兴盛起来,安逸享乐可以把自身毁掉。 12、冰心著名的散文集有( B ) A、《繁星》 B、《寄小读者》 C、《春水》 D、《虹》 13、朱自清早期参加的文学社团是( B ) A、“新月社” B、“文学研究会” C、“创造社” D、“左翼作家联盟” 14、《故都的秋》一文是一篇( B ) A、抒情散文 B、游记散文 C、记事散文 D、议论散文 15、奠定巴金在现代文学史上地位的长篇小说是( C ) A、《雾》 B、《灭亡》 C、《家》 D、《春》 16、《箱子岩》一文叙述的是( C )

初三语文模拟考试卷分析

初三语文模拟考试卷分析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初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卷分析 一、总体分析 这一份模拟考卷,可以说是命题者花了一定心思,出题充分体现了中考题型。考卷突出了检查学生初中三学年所掌握的知识和所具有的语文能力,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突出对学生语文素养的考查,对今后的中考复习具有较强的指导性。虽然难度系数有一定提升,但符合今年中考的命题导向。 本试题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本校参加考试的54个考生中最高分为92分,最低分为30分,年级平均分,全年级及格人数为18人,及格率为﹪。 二、试卷分析 本次试卷在结构上,主要分为以下几大块: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 主要考查了汉字的读音、词语的书写与意思、部首查字法、句子的衔接、古诗文名句默写、文学常识与名着、综合性学习等几个方面,很有针对性地考查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 本次试卷在结构上,主要分为以下几大块: 1、第1题考察汉字的读音、书写,部首查字法,句子的衔接,难易适度,学生的主要问题出在除部首外几画的那道填空题。 2、第2题考察古诗文填空。由机械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组成,体现了中考默写的立足课本,以本为主的思想。 3、第3题考察文学常识和名着。这道题失分率非常大,“‘骆驼祥子’的称号从何而来”这道题几乎没有同学答对。 4、第4题综合性学习综合了写宣传语、阐述对某项活动的看法、概括材料等几种题型。大部分学生都能表达自己的看法,少数学生由于审题不清造成失误。 (三)阅读 1、古诗文鉴赏 由于学生不能正确理解作品风格与主题,造成第7题失分较多。 2、文言文阅读

(完整版)黑龙江省2013年高职对口升学语文全真模拟试题(有答案)

2013年黑龙江省中职毕业生对口专业升高职院校招生统一考试 语文模拟试卷 (共同课) 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共28个小题,满分钟100分,考试题意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 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率在草稿纸、 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时可先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滑稽( jī)迂(yū)回眩(xuàn)晕蹊跷(qiāo) B.账簿(bù) 珐( f?)琅毗(pí)邻邂逅(hòu) C.萎靡(mǐ) 作(zuò)揖剽(biāo)悍桎梏(gù) D.恫吓(hè) 蜷(quán)曲滂(páng)沱倜傥(t?ng) 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耳濡目染俯首帖耳走头无路功亏一篑 B.必恭必敬邪门歪道一视同人利令智昏 C.笑容可鞠曲高和寡开诚布公仗义直言 D.战战兢兢向偶而泣滥竽充数无动于衷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王老师处心积虑地为每个人设计了自学方案。 B.我们登上东山,极目远眺,沧海桑田,尽收眼底。 C.我们必须发动民众,团结起来,同室操戈,打一场人民战争,把侵略者赶出中国。 D.这种新型的抗流感疫苗,自问世以来,屡试不爽,在临床运用上效果良好。 4.依次填入下面语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青年人要有理想,还要有实现理想的坚定和脚踏实地、的奋斗精神。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是非常的事业。 A.信心百折不挠复兴艰辛 B.信念百折不挠振兴艰巨 C.信心不屈不挠复兴艰巨 D.信念不屈不挠振兴艰辛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大师的这段经历非常重要,但流传的说法不一,而所有的当事人、知情人都已去世,我们斟酌以后拟采用大师儿子所讲的为准。[来源:学+科+网] B.我们说话写文章,在把零散的词语串成一个个可以用来传递信息、完成交际任务的句子的时候,是需要遵循一定的语法规律的。 C.这个法律职业培训基地由省司法厅和南海大学合作建立,是全国首家有效联合政府行政职能和高效教育资源而成立的培训机构。 D.近期发热患儿增多,我院已进入门诊超负荷状态,为使就诊更有序,决定采取分时段挂号,如果由此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 6.下面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轰轰烈烈的“彩屏旋风”尚未停歇,围绕摄像手机市场开展的新一轮“中洋大战”又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B.昨天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披露的贫困山区干部让老百姓装羊的怪事,真是令人瞠目结舌。 C.每一个时代的先进文化,总是在推动历史进步中展示了巨大力量,先秦诸子的学说,至今仍有借鉴意义;一篇《共产党宣言》,开辟了人类思想史的新纪元。 D.是如此秀美的自然风光孕育了馥郁的人文资源,还是如此绵长的文脉书香守护了这里的山山水水? 7.在横线处填入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 我们建议达成这样一个协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