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的分期

乳腺癌的分期
乳腺癌的分期

乳腺癌的分期

T(tumor):表示原发肿瘤累及范围。临床分期须经体格检查或乳腺X线摄影,测其最长径和与其垂直的最长径。病理分期时,如一个肿瘤含原位癌和浸润性癌两种成分,肿瘤体积按浸润成分大小计算。

N(node):表示区域淋巴结受累犯与否的状态。

M(metastases):表示远处转移的有无。

治疗前的临床分期以TNM表示。手术后的病理学分期则以pTNM表示,pT需对整个原发瘤及周围相应“正常组织”进行足够范围的组织学检查来确定;pN需有足够数量的淋巴结被清除并经病理学检查;pM则需有较可靠的影像学诊断甚至组织病理学证实。pTNM可提供最确切的疾病程度的资料,供预测预后并据此设计术后治疗策略。同侧同时发生的原发性多发乳腺癌,应按其中体积最大者定T。

双侧同时或先后发生的原发性乳腺癌,应分别单独进行分期。

以下即为第六版AJCC乳腺癌TNM分期:

T 原发肿瘤

TX 原发肿瘤无法确定(例如已切除)

T0 原发肿瘤未查出

Tis 原位癌

Tis(DCIS) 导管原位癌

Tis(LCIS) 小叶原位癌

Tis(Paget) 不伴肿瘤的乳头派杰氏病

注:伴有肿块的派杰氏病根据肿块大小进行分期

T1 肿瘤最大直径≤2cm

T1mic 微小浸润性癌,最大直径≤0.1cm

T1a 肿瘤最大直径>0.1cm,≤0.5cm

T1b 肿瘤最大直径>0.5cm,≤1.0cm

T1c 肿瘤最大直径>1.0cm,≤2.0cm

T2 肿瘤最大直径>2.0cm,≤5.0cm

T3 肿瘤最大直径>5.0cm

T4 不论肿瘤大小,直接侵胸胸壁或皮肤胸胸壁包括肋骨、肋间肌、前锯肌,但不包胸胸肌)

T4a 侪**?胸壁

T4b 患侧乳房皮肤水肿(包括桔皮样变),溃破或卫星状结节

T4c T4a和T4b并存

T4d 炎性乳腺癌

N 区域淋巴结

Nx 区域淋巴结无法分析(例如已被切除)

N0 区域淋巴结无转移

N1 同侧腋淋巴结转移,可活动

N2 同侧转移性腋淋巴结相互融合,或与其他组织固定;或临床无证据显示腋淋巴结转移的情况下,存在临床明显的内乳淋巴结转移

N2a 同侧转移性腋淋巴结相互融合,或与其他组织固定

N2b 临床无证据显示腋淋巴结转移的情况下,存在临床明显的内乳淋巴结转移

N3 同侧锁骨下淋巴结转移;或有临床证据显示腋淋巴结转移的情况下,存在临床明显的内乳淋巴结转移;或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伴或不伴腋淋巴结或内乳淋巴结转移

N3a 同侧锁骨下淋巴结转移及腋淋巴结转移

N3b 同侧内乳淋巴结及腋淋巴结转移

N3c 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pN 区域淋巴结

pNx 区域淋巴结无法分析(手术未包括该部位或过去已切除)

pN0 组织学无区域淋巴结转移,未对孤立肿瘤细胞另行检查

pN0(i-) 组织学无区域淋巴结转移,免疫组化阴性

pN0(i+) 组织学无区域淋巴结转移,免疫组化阳性,肿瘤灶≤0.2mm pN0(mol-) 组织学无区域淋巴结转移,分子检测(RT-PCR)阴性

pN0(mol+) 组织学无区域淋巴结转移,分子检测(RT-PCR)阳性

pN1mi 存在微转移,最大径>0.2mm,≤2.0mm

pN1 同侧1-3个腋淋巴结转移,或内乳前哨淋巴结镜下转移,

而临床不明显

pN1a 同侧1-3个腋淋巴结转移

pN1b 内乳前哨淋巴结镜下转移,而临床不明显

pN1c 同侧1-3个腋淋巴结转移,同时内乳前哨淋巴结镜下转

移,而临床不明显

pN2 4-9个腋淋巴结转移,或临床明显的内乳淋巴结转移而腋淋巴结无转移

pN2a 4-9个腋淋巴结转移,至少一个肿瘤灶>2.0mm

pN2b 临床明显的内乳淋巴结转移而腋淋巴结无转移

pN3 10个或10个以上腋淋巴结转移,或锁骨下淋巴结转移,或腋淋巴结转移的情况下伴临床明显的同侧内乳淋巴结转移;或3个以上腋淋巴结转移伴有临床阴性而镜下内乳淋巴结转移;或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pN3a 10个或10个以上腋淋巴结转移(至少一个肿瘤灶>2.0mm),或锁骨下淋巴结转移

pN3b 3个以上腋淋巴结转移伴有临床阴性而前哨淋巴结活检镜下内乳淋巴结转移

pN3c 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M 远处转移

Mx 有无远处转移无法评估

M0 无远处转移

M1 有远处转移

早期乳腺癌的治疗方法

早期乳腺癌的治疗方法 文章来源:北京蓝海中医院 北京蓝海中医院周宜强教授认为,外科治疗一直是乳腺癌多学科治疗模式中的重点,自1894年Halsted乳腺癌根治术问世后,在100多年时间内,术式在不断的改良,先后经历了乳腺癌根治术、扩大切除术、改良根治术及保乳手术等不同阶段。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乳腺癌发病机制和生物学特性研究的深入,乳腺癌早期诊断和辅助治疗的技术不断更新,术后患者的生存期大为提高,同时患者对生活质量追求日益强烈,保乳手术已成为早期乳腺癌外科治疗的最佳选择之一。 1.保乳手术适应症有哪些 欧美国家研究表明,对于早期乳腺癌采取保乳治疗的总局部复发率、总远处转移率、总生存率较乳腺改良根治术相近。但保乳手术的主要矛盾是在保证美容效果的同时要控制局部复发率,要解决好这一矛盾就要求必须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及进行正规的术后综合治疗。目前公认的保乳手术适应证:①B超及双乳钼靶X线检查原发肿瘤为单发灶,且不伴有乳腺内弥漫性微小钙化;②肿瘤的直径小于≤3cm;肿瘤距乳晕边缘≥2cm以上;③肿瘤和乳房比例适中,估计术后外形较好者,一般认为肿瘤与乳房大小之比在1/4~1/6之间为好;④Ⅰ、Ⅱ期乳腺癌,少数Ⅲ期乳腺癌在经过新辅助化疗降期后仍可行保乳手术;⑤患者术前无手术禁忌症,且有强烈的保乳愿望并有条件能接受

术后的放、化疗及内分泌治疗等综合治疗。而对既往做过乳腺或胸壁放疗、无法通过单一切口进行局部切除而保障满意外观效果的多中心病灶、正在妊娠且需要在妊娠放疗、肿瘤位于乳腺中心、炎性乳腺癌以及无法接受放疗的患者,则不宜行保乳手术。 2.保乳手术成功的关键 尽量减少术后肿瘤局部复发是保乳手术成功的关键。许多因素,包括患者年龄、肿瘤大小和分级、切缘宽度及术后综合治疗情况等,都会影响肿瘤的复发风险。HageJA等回顾性研究了4000例行保乳手术的早期乳腺癌患者资料,发现切缘阳性者术后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均显著高于切缘阴性者。一些研究发现,年龄≤35岁组保乳手术后的局部复发率是年龄>35岁组的2~3倍,考虑是年轻患者与肿瘤生物学较差有关,而并非保乳手术导致的。同时,乳腺癌家族史及乳腺癌遗传易感性(如BRCA1/2或其他基因突变)等危险因素最常见于年轻乳腺癌患者,这也是增加乳腺癌复发风险的预测因子。 DC-CIK治疗过程中的DC和CIK细胞和抗原都是取自病人体内,不会有排斥反应,同时所有的操作都是在整体万级、局部百级洁净标准的GMP实验室中,属于非常成熟的个体化细胞治疗技术,目前国内已开展的治疗病人超过上万例. 3.放射治疗对保乳手术的优势

乳腺癌TNM分期

乳腺癌TNM分期 1 原发肿瘤(T) 原发肿瘤的分期定义,不管是临床还是病理都是一样的。如果肿瘤的大小由体检得到的,可用T1、T2或T3来表示。如果是由其他测量方法,如乳腺X线摄片或病理学测量得到的,那么可用到T1的亚分类。肿瘤大小应精确到0.1 cm。 TX 原发肿瘤不能确定。 T0 没有原发肿瘤证据。 Tis 原位癌: Tis 导管原位癌 Tis 小叶原位癌 Tis 乳头Paget’s病,不伴有肿块 注:伴有肿块的Paget’s病按肿瘤大小分类。 T1 肿瘤最大直径≤2cm T1mic 微小浸润癌,最大直径≤0.1cm T1a 肿瘤最大直径>0.1cm, 但≤0.5cm T1b 肿瘤最大直径>0.5cm, 但≤1cm T1c 肿瘤最大直径>1cm, 但≤2cm T2 肿瘤最大径大>2cm, 但≤5cm T3 肿瘤最大径>5cm T4 无论肿瘤大小,直接侵及胸壁或皮肤 T4a 肿瘤侵犯胸壁,不包括胸肌

T4b 乳腺皮肤水肿(包括橘皮样变),或溃疡,或不超过同侧乳腺的皮肤卫星结节 T4c 同时包括T4a和T4b T4d 炎性乳腺癌 2 区域淋巴结(N) 临床 NX 区域淋巴结不能确定(例如曾经切除) N0 区域淋巴结无转移 N1 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可活动 N2 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固定或相互融合或缺乏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证据,但临床上发现有同侧内乳淋巴结转移 N2a 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固定或相互融合 N2b 仅临床上发现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而无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证据 N3 同侧锁骨下淋巴结转移伴或不伴有腋窝淋巴结转移;或临床上发现同侧内乳淋巴结转移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证据;或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伴或不伴腋窝或内乳淋巴结转移 N3a 同侧锁骨下淋巴结转移 N3b 同侧内乳淋巴结及腋窝淋巴结转移 N3c 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早期乳腺癌的手术治疗分析

早期乳腺癌的手术治疗分析 发表时间:2012-05-23T14:40:11.70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8期供稿作者:张震[导读] 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采用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疗效确切,且美容效果满意。 张震(内蒙古扎兰屯市大河湾医院 162650) 【摘要】目的探讨保留乳房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9例早期乳腺癌患者行单纯肿瘤扩大切除术27例,肿瘤扩大切除术+前哨淋巴结清扫9例,肿瘤扩大切除术+前哨淋巴结清扫+腋窝淋巴结清扫8例,肿瘤扩大切除术+腋窝淋巴结清扫术15例。术后按CMF(CerbB-2阳性则用CAF)方案进行化疗并加放疗,对于雌、孕激素受体阳性患者进行内分泌治疗。结果随访6-48个月,全部患者无皮下积液及上肢水肿,均无瘤生存(无局部复发、无远处转移) 。经疗效判定,优良51例,优良率达86. 4%。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采用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疗效确切,且美容效果满意。 【关键词】乳腺癌保乳手术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肿瘤之一,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随着对乳腺癌认识的深入和诊疗手段的提高,早期确诊的乳腺癌患者越来越多,乳腺癌的手术治疗模式也在改变。笔者采用保留乳房手术(简称保乳手术)对59例早期乳腺癌患者进行了治疗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9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乳房发育良好,年龄33-58岁。其中左侧31例、右侧28例,所有患者都位于边缘区,外上象限32例,外下象限8例,内上象限11例,内下象限8例。术前肿瘤直径均≤3cm,对于肿瘤较大并且保乳意愿强烈的患者,术前行辅助化疗。 1.2 手术方法病变位于上象限者采用弧形切口,下象限者采用放射状切口,同时加腋窝处顺皮纹方向切口。如术前已有明确病理诊断者,遵循无瘤操作原则先行腋窝解剖,然后再行肿瘤扩大切除术,其中行单纯肿瘤扩大切除术27例,肿瘤扩大切除术+前哨淋巴结清扫9例,肿瘤扩大切除术+前哨淋巴结清扫+腋窝淋巴结清扫8例,肿瘤扩大切除术+腋窝淋巴结清扫术15例。肉眼切缘距肿瘤2cm以上,四周及基底切缘送冰冻病理至无癌组织残留为止。前哨淋巴结活检方法为核素法或联合法,腋窝清扫范围包括胸大小肌间隙及berg分级I、Ⅱ级水平腋窝淋巴结,即背阔肌前缘至胸小肌内侧缘范围内的全部淋巴结。 1.3 辅助治疗术后12例先放疗后化疗,9例化疗3周期后放疗,放疗结束后再化疗3周期(夹心式),38例6周期化疗结束后再放疗。化疗方案:CMF46例、CAF13例(CerbB-2阳性),共6周期。辅助放疗采取全乳腺切线野X线照射50Gy,共5周; 后缩野对瘤床以电子线追加照射10-16Gy,有腋窝淋巴结转移者酌情考虑加照患侧腋窝引流区、锁骨上、下区及内乳区。对于雌、孕激素受体阳性患者进行内分泌治疗,未绝经的患者予三苯氧胺或法乐通,绝经后患者予芳香化酶抑制剂。 1.4 疗效评价按国家“十五”攻关课题“早期乳腺癌规范化保乳综合治疗的临床研究”采用的美容评定标准[1]进行判定。优: 双乳对称,两侧乳头水平高度相差≤2cm,外形与对侧无明显差异,外观正常。良: 双乳对称,两侧乳头水平高度相差≤3cm,外形基本正常或略小于对侧。差: 双乳明显不对称,两侧乳头水平高度相差>3cm,外形较对侧明显缩小。 2 结果 随访6-48个月,全部患者无皮下积液及上肢水肿,均无瘤生存(无局部复发、无远处转移)。经疗效判定,优良51例,优良率达86.4%。 3 讨论 近年来,早期乳腺癌的保乳手术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在我国逐渐推广。一般认为,保乳手术适应证有[2]: ①年龄较轻,自愿接受保乳手术; ②肿块为单发,距乳头≥3cm,保证手术后乳头存在,不影响外观。同侧腋窝淋巴结未触及肿大,无远处转移; ③病理证实为乳腺癌; ④肿瘤直径≤3cm。若乳房较大,肿瘤可>3cm,甚至5cm。此类患者术前要辅助化疗,使肿块缩小; ⑤具备放化疗的设备和技术。对病理类型及腋窝淋巴结状况无特殊限制,但对肿瘤含广泛导管内成分(EIC)的患者则应慎重[3],也有人认为EIC应为保乳手术的禁忌。本组患者均符合上述要求。关于肿块的切除范围,笔者的体会是: 乳房发育良好,切除范围稍大只要乳房外形变化不大,还是切除肿块周围2cm的正常乳腺组织较为安全,特别是对初期开展保乳手术的医生。无论切除范围如何,必须快速冰冻病理报告切缘阴性。腋窝淋巴结清扫的切口选择应遵循个体化原则,既要充分暴露方便手术又要兼顾美容效果。对于外上象限的肿块,在局部切除后向外上沿腋窝前壁延长切口即可很方便的作腋清扫,对内侧肿块可另选切口,笔者多选择沿乳房外侧轮廓线向上延至腋窝前壁,腋窝暴露十分清楚,术后美容效果理想。皮瓣积液是常见并发症,其原因与术中止血不彻底,术后微血管及淋巴管的再度开放,术后脂肪液化、引流不畅、加压包扎不均匀导致淋巴液积聚有关[4],应注意采取预防措施。保乳术后的辅助治疗主要包括化疗、放疗和内分泌治疗等。本组患者行单纯肿瘤扩大切除术27例,肿瘤扩大切除术+前哨淋巴结清扫9例,肿瘤扩大切除术+前哨淋巴结清扫+腋窝淋巴结清扫8例,肿瘤扩大切除术+腋窝淋巴结清扫术15例。术后按CMF(CerbB-2阳性则用CAF)方案进行化疗并加放疗,对于雌、孕激素受体阳性患者进行内分泌治疗。结果表明,本组患者治疗后均无瘤生存(无局部复发、无远处转移)。经疗效判定,优良51例,优良率达86.4%。 综上所述,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采用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疗效确切,且美容效果满意。参考文献 [1] 张保宁,邵志敏,乔新民,等.中国乳腺癌保乳治疗的前瞻性多中心研究.中华肿瘤杂志,2005,27 (11) : 680-684. [2] 赵恒兰,俞仁龙.早期乳腺癌14例保乳综合治疗分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 9) : 2213-2214. [3] 张斌.就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的若干认识.外科理论与实践,2001,6(4) : 197-198. [4] 覃军,梁品琪.乳腺癌486例手术后并发症分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0) : 2407-2408.

乳腺癌如何分期

乳腺癌如何分期? 乳腺癌细胞的倍增时间平均为90天,在临床能发现肿块前,肿瘤的隐匿阶段平均为12年(6~20年)。肿瘤一旦发生,其发展可通过以下方式:局部扩展、淋巴道播散、血行播散。乳腺癌如不经治疗,或者给药无效,会逐渐侵犯以下一些区域:淋巴腺、骨、肺、肝、脑、胸膜腔、心包渗液、高血钙、脊髓受压。 乳腺癌的扩展可直接向周围,可经淋巴道和血流。淋巴结按理应是防止癌细胞从原发肿瘤外逸的第一道屏障,癌细胞若能通过淋巴结屏障通常便累犯锁骨上淋巴结,进而侵入静脉入血。肿瘤除转移腋下淋巴结之外,奇静脉系统可通过椎间静脉、椎外静脉丛后组与椎内静脉相连,椎静脉系与腔静脉的血流在腹内压改变时可互相流动,因此,有些患者在未出现腔静脉系(如肺)转移前,先出现颅骨、脊柱、盆骨等转移。 乳腺癌的分期: Ⅰ期指原发肿瘤小于2cm 淋巴结无转移 Ⅱ期原发肿瘤大于2cm 有腋淋巴结转移,淋巴结活动 Ⅲ期原发肿瘤大于5cm 有腋淋巴结转移,淋巴结固定 Ⅳ指原发肿瘤期任何大小锁骨上或锁骨下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 科学证明:人参皂苷Rh2功效可提高自身免疫功能,增强抗病能力;是黑色素瘤、乳腺癌、卵巢癌、肝癌、肺癌、骨癌、胰腺癌、结肠癌、血癌、喉癌、舌癌、前列腺癌、食道癌、淋巴癌、脑癌、直肠癌、鼻咽癌、子宫癌、皮肤癌、膀胱癌、胆管癌等癌症患者在治疗和康复过程中的上佳辅助治疗品。 通过癌细胞体外培养与癌症动物模型最新研究证明:红参Rh2对黑色素瘤、乳腺癌、卵巢癌、肝癌、胃癌、肺癌、骨癌、胰腺癌、结肠癌、血癌等癌细胞从以下几方面发挥抑制作用: (1)人参皂苷Rh2 抑制肿瘤癌细胞生长。 (2) Rh2 可以有效增强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诱发肿瘤癌细胞凋亡。 (3)Rh2 的HK细胞活性功能,诱导肿瘤癌细胞分化。 (4)Rh2 可以通过提高免疫力降低放化疗的毒性,有效地减小放化疗的痛苦程度。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体会与展望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体会与展望 发表时间:2011-08-29T15:37:32.23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18期供稿作者:李亚洲[导读]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施行保留乳房的根治术治疗及美体效果。 李亚洲(锦州市中心医院普外科辽宁锦州121001) 【中图分类号】R73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18-0260-01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施行保留乳房的根治术治疗及美体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05年1月~2010年1月间收治的49例早期乳腺癌施行保乳术式治疗的病例资料;对43例(6例失访)患者的局部复发率,生存率和美体外形进行评估。结果 49例均为I、II期乳腺癌,38例行肿块局部扩大切除术,11例行区段切除术,其中即时行胶原蛋白海绵局部塑形美体7例。术后辅以局部放疗等综合治疗,随访43例无1例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美体效果评价良好。结论早期乳腺癌病人行保乳根治术是治疗的最佳选择,手术切除范围离距肿瘤2-3cm可取得满意的临床治疗和美体效果。 【关键词】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塑形美体 乳腺癌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全身恶性肿瘤7-10%,已升至城市女性肿瘤的第一位[1]。 2005年1月一2010年1月我院49例早期乳腺癌患者施行了保乳手术,现作如下报道。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均为女性49例,年龄35~54岁,平均4 2.5岁。病变位于右侧26例,左侧23例;外上象限28例,外下象限5例,内上象限12例,内下象限4例。钼靶乳腺X线照相和彩超提示肿物单发,直径≤3cm;距乳头的距离>3cm;边界清晰;体检表面光滑,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未触及腋窝淋巴结肿大;术中经冰冻病理诊断证实;分期为I、Ⅱ期;患者有保留乳房的愿望;具备放疗等综合治疗条件。 1.2 方法 1.2.1 保乳手术肿物位于乳头上部,切口取平行乳晕的弧形切口;肿物位于乳头下方取放射状切口,手术肉眼切缘离距肿物边缘均在2-3cm,术中多点冰冻病理证实切缘阴性,不再扩大切除范围,同时另取切口常规行腋窝淋巴结清扫,7例外形较差者即行胶原蛋白海绵填塞塑形美体,余均充分游离皮肤,皮下组织,分层缝合修复乳房,确保美体塑形良好效果。 1.2.2 综合辅助治疗术后转肿瘤科对乳腺区行根治性放疗,放疗采用内切和外切野,放疗剂量:全乳照射50Gy,瘤床追加10Gy,有淋巴结转移加照锁骨上下区,位于内乳区的加内乳区;合理的个体化化疗大多数用CMF方案6个疗程,个别有淋巴结转移用TEC方案化疗6个疗程;内分泌治疗:雌激素受体阳性患者均口服三苯氧胺20mg/d5年。 2 结果 2.1术后效果39例病人术后伤口均愈合良好,5例有切口下积液经引流换药2周内愈合,5例腋下积液经引流换药2-3周内愈合;另6例轻度患侧上肢水肿及活动受限,经功能锻炼2-3个月逐渐恢复,全部乳房外观良好。 2.2 随访结果43例患者术后有随诊资料(6例失访),随访达36个月者10例,24个月者17例,12个月者14例,随访不足12个月者2例,经彩超检查及体检证实均无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患者对术后乳房外观表示满意,生活质量较非保乳手术的病人为优。 3 讨论 3.1早期乳腺癌保乳根治术的指征保乳术式主要适应于早期乳腺癌。因此,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才能保证治疗效果和形体美。根据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07版),保乳治疗的适宜人群:(1)一般适合临床Ⅰ、Ⅱ期中肿瘤最大直径小于3cm和临床无明显腋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3cm和Ⅲ期患者经术前化疗降期后也可以慎重考虑;(2)乳房有适当体积,术后能保持外观效果。保乳治疗的绝对禁忌证有:(1)既往接受过患侧乳腺或胸壁放疗;(2)活动性结缔组织病,尤其注意硬皮病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风险;(3)妊娠、哺乳期患者(哺乳期患者在终止哺乳后可考虑);(4)分布在两个以上象限的多中心或多灶性病灶;(5)肿瘤经局部广泛切除后切缘阳性,再次切除后仍不能保证病理切缘阴性[2]。保乳治疗的相对禁忌证有:(1)肿瘤位于乳房中央区,即乳晕及乳晕旁2cm环形范围内,包括乳头Paget’s病; (2)直径>3cm;(3)乳腺钼靶摄片显示弥散的恶性或可疑恶性的微小钙化灶。BCT是以手术为主体放疗为基础。辅以化疗的综合治疗方法,达到肿瘤局部复发的有效控制;保留的乳房应具有美容和功能上的价值[3]。 3.2 保乳手术的方法与综合治疗保乳治疗的基本模式为①部分乳房切除+②腋窝淋巴结清扫+③术后放疗+辅助化疗+内分泌等综合治疗。术后放疗时间应在6周内,否则局部复发率高度增加,且单纯保乳局部复发率25~39%,加用放疗后复发率降至5~15%[4]。 4 结论 新的医学模式变革了当代乳腺癌治疗的观念,早期乳腺癌理想的治疗方法是保乳根治术,既能治愈疾病且能保持生活质量和维持女性形体美。保乳根治术是早期乳腺癌病人的最佳选择,术后生活质量与形体美远远高于传统根治术者。 参考文献 [1]陈孝平.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34-444. [2]易石坚.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5,14(4):291-293. [3]Resch A, Potter R, Van Limbergen E, et al. Long-term results (10 years) of intensive breast coserving therapy including a high-dose and large-volume interstitial Brach therapy boost(LDR/HDR) for T1/T2 breast cancer. Radiatherapy and Oncology, 2002, 63(1): 47-58 [4]RECHTATHERETURNOFPOSTMASTECTOMYR ADIOTHERAPY.JLINICAL,1995,13(12):2861.

乳腺癌介绍

乳腺癌介绍 乳腺癌(breast cancer)是妇女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仍在逐年增加,在美国为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首位,占26%, 而占死亡率的18%。国内统计,上海市区1972~1974年发病数1683人,1978~1980年发病数1 879人,由占女性癌症的第4位升至第3位。1982~1 984年发病数2 360人,上升为第2位,预计到2000年将升至首位。l 972~1974年死亡人数647人,1980年为857人,由第6位上升至第5位。天津市女性乳腺癌l 980年的发病率为17.5/l0万,至1989年为23.5/10万,由第4位上升为第2位。北京市1 991年女性乳腺癌死亡率为7.8/10万,占全部癌症死亡率的第6位。资料显示中国大城市的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在明显增加。 诊断要点 临床表现①乳房肿块:一般多为单发,质地较硬,增大较快,可活动,如侵及胸肌或胸壁则活动性差或固定。并记录肿块部位,在乳头外侧、内侧或在中线上。乳腺肿块常为患者就诊的首发症状,为了早期发现,应强调定期作自我检查。②皮肤桔皮样改变和乳头内陷,为癌侵及皮肤和乳头的表现。③乳头溢液:可为血性或浆液性,此时可涂片作细胞学检查。④区域淋巴结转移:常见腋窝和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质硬、活动、融合或固定。⑤血行转移:多见于肺、肝、骨和脑转移,并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⑥炎性乳腺癌:表现为乳房皮肤呈炎症改变,可由局部扩大到全乳房,皮肤颜色由浅红色到深红色,同时伴有皮肤水肿,皮肤增厚,表面温度升高。 乳腺癌的临床严重征象:肿瘤和胸壁固定、腋窝淋巴结固定、乳房皮肤水肿、皮肤溃疡、腋窝淋巴结>2.5cm。 诊断检查方法①乳腺x线照片:可见密度增高、边缘不规则的肿块阴影.有时中心可见钙化。②乳腺B超:可见形状不规则的低回声区。③乳头分泌物细胞学检查。④肿块穿刺:常用细针抽吸作细胞学涂片检查。并可做乳腺x线或B超立体定位检查来确定肿物位置,然后进行肿物穿刺或切除,对小肿物诊断有帮助。⑤病理检查:当疑为乳腺癌时,宜先作肿物整块切除,作冰冻切片,立等结果,确诊后接着作扩大手术。病理检查应包括肿瘤大小、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淋巴结分组检查10个以上及脉管、淋巴结内有无癌性。⑥激素受体检查:通常检查雌激素和孕激素受体,以便指导临床选择内分泌佶疗。⑦肿瘤标记物检查:CA15-3、CA242和CEA增高与乳腺癌有一定相关性。⑧PCR 法癌基因诊断检查:K19和Muc1等检查与乳腺癌相关性较好,此法可检测出存在体内的

乳腺癌TNM分期

一、乳腺癌TNM分期(AJCC)第六版 1、原发肿瘤(T) TX?原发肿瘤无法评估 T0?没有原发肿瘤证据 Tis?原位癌 ?Tis(DCIS):导管原位癌; ?Tis(LCIS):小叶原位癌; ?Tis(Paget’s):乳头Paget’s病,不伴有肿块。 注:伴有肿块的Paget’s病按肿瘤大小分类。 T1:肿瘤最大直径≤2 cm。 ?T1mic:微小浸润癌,最大直径≤0.1 cm; 注:如果有多个微浸润灶,则按最大浸润灶分类,不能将各个微浸润灶相加;如果有多个较大浸润灶时,应将其注明。 ?T1a:肿瘤最大直径>0.1 cm,但≤0.5 cm; ?T1b:肿瘤最大直径>0.5 cm,但≤1 cm; ?T1c:肿瘤最大直径>lcm,但≤2 cm。 T2:肿瘤最大直径>2 cm,但≤5 cm。 T3:肿瘤最大直径>5 cm。 T4:不论肿瘤大小,直接侵犯胸壁(a)或皮肤(b),如下所述: ?T4a:侵犯胸壁,不包括胸肌; ?T4b:患侧乳腺皮肤水肿(包括桔皮样变),溃破,或限于同侧乳房皮肤的卫星结节; ?T4c:T4a与T4b并存; T4d:炎性乳腺癌。 2、区域淋巴结(N) (1)临床 ?NX: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估(如已被切除)。 ?N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可活动。 ?N2: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固定或相互融合;或虽然缺乏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证据.但有临床证据*显示的同侧内乳淋巴结转移。 ?N2a: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互相融合或与其他组织固定; ?N2b:仅有临床证据*显示的同侧内乳淋巴结转移,而无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证据; ?N3:同侧锁骨下淋巴结转移伴或不伴腋窝淋巴结转移;或有临床证据*显示同侧内乳淋巴结转移和腋窝淋巴结转移;或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伴或不伴腋窝或内乳淋巴结转移。 ?N3a:同侧锁骨下淋巴结转移;?N3b:同侧内乳淋巴结及腋窝淋巴结转移; ?N3c: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临床证据”的定义为:影像学检查(除外淋巴显像)或体检发现,或大体病理标本即可见的异常 ?(2)病理学分期(pN)a pNX: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估(如已被切除,或未行病理学检查)。 pN0:无组织学显示的区域淋巴结转移。 pN1:1~3个腋窝淋巴结转移,和/或通过前哨淋巴结活检,显微镜下发现内乳淋巴结转移,但无临床证据**。 ?pN1mi:微小转移(>0.2 mm,<2.0 mm); ?pN2:4~9个腋窝淋巴结转移;或内乳淋巴结,但腋窝淋巴结无转移。 ?pN3?:≥10个腋窝淋巴结转移,或锁骨下淋巴结转移,或临床证据*显示同侧内乳淋巴结转移,同时有1个或更多腋窝淋巴结阳性;或多于3个腋窝淋巴结转移伴内乳淋巴结临床阴性但有镜下转移;或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3、远处转移(M) ?MX:远处转移无法评估。M0:无远处转移。 M1:有远处转移。 ?4、临床分期 Stage0TisN0 M0 StageⅠT1N0 M0(*T1包括T1mic) StageⅡAT0N1 M0 T1N1 M0 T2N0 M0 StageⅡBT2N1 M0 T3N0 M0 StageⅢAT0N2 M0 T1N2 M0 T2N2 M0 T3N1-2 M0 StageⅢBT4N0-2 M0 StageⅢC任何TN3 M0 StageⅣ任何T任何NM1 二、St.Gallen风险分级 三、放射治疗的指征: --T〉5cm --N:淋巴结转移>3 --切缘有浸润 --保乳手术后 *接受新辅助化疗的患者应基于化疗前肿瘤情况考虑四、内分泌治疗

早期乳腺癌治疗StGallen国际专家共识

今年St.?Gallen会议的主题是乳腺癌治疗的“加减法”(escalation?and?de-escalation),相关专家共识也已陆续发布。早期乳腺癌治疗的相关共识发表在2017年第8期《Annals?of?Oncology》上,肿瘤资讯为大家编译介绍如下。 导管原位癌 如果切缘可以达标,则保乳手术后放疗仍是导管原位癌的标准治疗。关于切缘距离,专家组成员大部分赞同最近由美国肿瘤外科学会(SSO)、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美国肿瘤放疗学会(ASTRO)提出的≥2mm;少数成员认为某些病例切缘距离可以更窄,如“墨染切缘无导管原位癌”。芳香化酶抑制剂或他莫昔芬辅助治疗用于降低导管原位癌复发风险可能有效。 早期乳腺癌的手术治疗 专家组强烈赞同只要手术切缘阴性、术后进行放疗,则多灶性及多象限病变也可进行保乳手术。专家组再次重申了“墨染切缘无瘤”的原则,并建议无论肿瘤生物学亚型如何均可按照此原则处理。即使有1-2枚前哨淋巴结阳性也可保乳手术后进行全乳放疗及系统辅助治疗,且这类病例行标准的“切线野”或“高切线野”均可。行乳腺切除术且前哨淋巴结活检证实1-2枚有宏转移者,建议对腋窝处进一步治疗:术后放疗或腋窝清扫均可。 新辅助治疗后手术

专家组建议根据残余肿瘤的范围确定乳腺手术的范围,没必要对最初的瘤床进行完全切除。专家组赞同新辅助治疗后仍以“墨染切缘无肿瘤”作为手术切缘的标准,不过,很多专家认为多灶性残余者可以选择更加宽一些的切缘。新辅助治疗后乳晕区无肿瘤累及时,可以选择保留乳头的乳腺切除术。 新辅助治疗后腋窝手术 专家组强烈赞同临床检查腋窝淋巴结阴性者进行新辅助治疗后对前哨淋巴结进行活检。临床检查腋窝淋巴结阳性、且新辅助治疗后转为阴性而临床分期下调的患者,也应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如果三枚及以上前哨淋巴结阴性则可以不必进行淋巴结清扫。如新辅助治疗后临床检查腋窝淋巴结仍阳性、或前哨淋巴结检查有宏转移,建议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新辅助治疗后淋巴结残留微转移者是否腋窝淋巴结清扫,专家组意见不一。 乳腺手术后的放疗 专家组认为超分割放疗适合于大部分患者,对50岁以上患者更是如此。如果符合ASTRO/欧洲肿瘤放疗学会(ESTRO)提出的低危标准,也可进行部分乳腺的放射治疗。对于临床危险程度中等及较高患者,建议全乳放疗。同时≥60岁、具有低级别肿瘤特征和/或肿瘤生物学行为较好,并将进行辅助内分泌治疗的患者,可以不必进行推量放疗。pN1期(1-3枚淋巴结阳性)且临床具有不良特征(年龄≤40岁,具有不良生物学特征如ER不表达或低表达、肿瘤具有高级别特征、具有广泛的淋巴管-脉管浸润)的患者、具有4枚及以上淋巴结阳性的患者,均应进行区域淋巴结放疗(RNI)。pN1期且临床特征属于低危的患者,是否进行RNI需评估其获益与潜在风险(如肺炎、淋巴水肿)。四枚及以上淋巴结阳性和/或pT3期患者建议乳腺切除术

乳腺癌的分期

乳腺癌的分期 T(tumor):表示原发肿瘤累及范围。临床分期须经体格检查或乳腺X线摄影,测其最长径和与其垂直的最长径。病理分期时,如一个肿瘤含原位癌和浸润性癌两种成分,肿瘤体积按浸润成分大小计算。 N(node):表示区域淋巴结受累犯与否的状态。 M(metastases):表示远处转移的有无。 治疗前的临床分期以TNM表示。手术后的病理学分期则以pTNM表示,pT需对整个原发瘤及周围相应“正常组织”进行足够范围的组织学检查来确定;pN需有足够数量的淋巴结被清除并经病理学检查;pM则需有较可靠的影像学诊断甚至组织病理学证实。pTNM可提供最确切的疾病程度的资料,供预测预后并据此设计术后治疗策略。同侧同时发生的原发性多发乳腺癌,应按其中体积最大者定T。 双侧同时或先后发生的原发性乳腺癌,应分别单独进行分期。 以下即为第六版AJCC乳腺癌TNM分期: T 原发肿瘤 TX 原发肿瘤无法确定(例如已切除) T0 原发肿瘤未查出 Tis 原位癌 Tis(DCIS) 导管原位癌 Tis(LCIS) 小叶原位癌 Tis(Paget) 不伴肿瘤的乳头派杰氏病 注:伴有肿块的派杰氏病根据肿块大小进行分期 T1 肿瘤最大直径≤2cm T1mic 微小浸润性癌,最大直径≤0.1cm T1a 肿瘤最大直径>0.1cm,≤0.5cm T1b 肿瘤最大直径>0.5cm,≤1.0cm T1c 肿瘤最大直径>1.0cm,≤2.0cm T2 肿瘤最大直径>2.0cm,≤5.0cm T3 肿瘤最大直径>5.0cm T4 不论肿瘤大小,直接侵胸胸壁或皮肤胸胸壁包括肋骨、肋间肌、前锯肌,但不包胸胸肌) T4a 侪**?胸壁 T4b 患侧乳房皮肤水肿(包括桔皮样变),溃破或卫星状结节 T4c T4a和T4b并存 T4d 炎性乳腺癌 N 区域淋巴结 Nx 区域淋巴结无法分析(例如已被切除) N0 区域淋巴结无转移 N1 同侧腋淋巴结转移,可活动 N2 同侧转移性腋淋巴结相互融合,或与其他组织固定;或临床无证据显示腋淋巴结转移的情况下,存在临床明显的内乳淋巴结转移

乳腺癌早期治疗方法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乳腺癌早期治疗方法 导语:乳腺癌的普发越来越受到女性的关注,无可置疑,它是影响女性生活、身材、外表、身体健康的一大因素。定期检查很必要,对于乳腺癌的治疗,越 乳腺癌的普发越来越受到女性的关注,无可置疑,它是影响女性生活、身材、外表、身体健康的一大因素。定期检查很必要,对于乳腺癌的治疗,越早发现治疗效果更好。对于女性,注意自己日常良好的习惯,护理好自己的乳房健康,是很必要的。接下来我们普及下乳腺癌的护理和早期治疗方法吧。 按照目前的观点,导致乳腺癌发病的因素不外乎两种,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先天因素主要指的是遗传因素,比如您的母亲、姐妹或者有血缘关系的亲属患有乳腺癌。后天因素可就多了,比如月经初潮早;绝经时间晚;生育时间晚;哺乳时间短;长期服用含有雌激素的药品、补品、保健品;肥胖;生活不规律;精神压力大;长期的负面情绪;某些乳腺疾病长期得不到治疗因而恶变,等等。 目前乳腺癌的治疗手段很多,根据患者患病类型及分期的不同,可以选择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多种方式。通常来讲,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方法基本上可在半年到1年内完成。如果需要进行内分泌治疗,时间稍长,通常需要规律服药5-10年。 规范治疗期间及结束后,患者仍需定期到医院进行随诊复查。一般情况下,术后1年之内,复查间隔时间为3个月;术后2年之内,复查间隔时间为3-6个月;术后2年以后,每隔半年复查一次;术后5年,可以考虑每隔一年复查一次。 由此我们明白它是一种较严重的疾病,如若不能及时发现,早点接受治疗,还会使病患失去生命,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疾病的预防,在 生活中的小知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早期乳腺癌治疗:2017 St. Gallen国际专家共识

今年St. Gallen会议的主题是乳腺癌治疗的“加减法”(escalation and de-escalation),相关专家共识也已陆续发布。早期乳腺癌治疗的相关共识发表在2017年第8期《Annals of Oncology》上,肿瘤资讯为大家编译介绍如下。 导管原位癌 如果切缘可以达标,则保乳手术后放疗仍是导管原位癌的标准治疗。关于切缘距离,专家组成员大部分赞同最近由美国肿瘤外科学会(SSO)、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美国肿瘤放疗学会(ASTRO)提出的≥2mm;少数成员认为某些病例切缘距离可以更窄,如“墨染切缘无导管原位癌”。芳香化酶抑制剂或他莫昔芬辅助治疗用于降低导管原位癌复发风险可能有效。 早期乳腺癌的手术治疗 专家组强烈赞同只要手术切缘阴性、术后进行放疗,则多灶性及多象限病变也可进行保乳手术。专家组再次重申了“墨染切缘无瘤”的原则,并建议无论肿瘤生物学亚型如何均可按照此原则处理。即使有1-2枚前哨淋巴结阳性也可保乳手术后进行全乳放疗及系统辅助治疗,且这类病例行标准的“切线野”或“高切线野”均可。行乳腺切除术且前哨淋巴结活检证实1-2枚有宏转移者,建议对腋窝处进一步治疗:术后放疗或腋窝清扫均可。 新辅助治疗后手术 专家组建议根据残余肿瘤的范围确定乳腺手术的范围,没必要对最初的瘤床进行完全切除。专家组赞同新辅助治疗后仍以“墨染切缘无肿瘤”作为手术切缘的标准,不过,很多专家认为多灶性残余者可以选择更加宽一些的切缘。新辅助治疗后乳晕区无肿瘤累及时,可以选择保留乳头的乳腺切除术。 新辅助治疗后腋窝手术 专家组强烈赞同临床检查腋窝淋巴结阴性者进行新辅助治疗后对前哨淋巴结进行活检。临床检查腋窝淋巴结阳性、且新辅助治疗后转为阴性而临床分期下调的患者,也应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如果三枚及以上前哨淋巴结阴性则可以不必进行淋巴结清扫。如新辅助治疗后临床检查腋窝淋巴结仍阳性、或前哨淋巴结检查有宏转移,建议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新辅助治疗后淋巴结残留微转移者是否腋窝淋巴结清扫,专家组意见不一。 乳腺手术后的放疗 专家组认为超分割放疗适合于大部分患者,对50岁以上患者更是如此。如果符合ASTRO/欧洲肿瘤放疗学会(ESTRO)提出的低危标准,也可进行部分乳腺的放射治疗。对于临床危险程度中等及较高患者,建议全乳放疗。同时≥60岁、具有低级别肿瘤特征和/或肿瘤生物学行为较好,并将进行辅助内分泌治疗的患者,可以不必进行推量放疗。pN1期(1-3枚淋巴结阳性)且临床具有不良特征(年龄≤40岁,具有不良生物学特征如ER不表达或低表达、肿瘤具有高级别特征、具有广泛的淋巴管-脉管浸润)的患者、具有4枚及以上淋巴结阳性的患者,均应进行区域淋巴结放疗(RNI)。pN1期且临床特征属于低危的患者,是否进行RNI需评估其获益与潜在风险(如肺炎、淋巴水肿)。四枚及以上淋巴结阳性和/或pT3期患者建议乳腺切除术后进行放疗(PMRT)。pN1且具有低危特征的患者,是否应用PMRT 应评估其相应风险。

早期乳腺癌可以保乳治疗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276839437.html, 早期乳腺癌可以保乳治疗 作者:鲁瑶 来源:《大众健康》2012年第01期 在我诊疗的病人中,有一位中学的王老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王老师35岁,工作精明能干,乐于助人。但在一次体检时,医生发现王老师右侧乳房长了一个肿块,当时大夫建议她手术切除。但她害怕查出乳腺癌切除乳房,所以不敢去看外科医生。王老师采取逃避的态度,自己找偏方吃中药,但乳房肿物不见小,反而越长越大。在家人和朋友的劝说下,王老师到医院做了检查,被诊断为乳腺癌,由于耽误了病情,最后不得不切除了右侧乳房。 手术后,王老师不愿接受眼前的现实,回到病房后见到家人泪流满面,情绪不稳,突然失语,在大夫及家人的耐心心理疏导后,才逐渐好转。后来在化疗期间,王老师一直感觉伤口及全身疼痛难忍。此后数天,王老师每日都要求注射止痛针。出院后,王老师一直不能摆脱乳腺癌的阴影,性格大变,不敢抬头看人及大声说话,总觉得同学同事用异样的眼光看她。回到家,见到原来熟悉的环境即产生恐惧不安,总担心肿瘤复发、转移。每周都想到医院咨询、复查,长期处于焦虑、抑郁及顽固失眠状态,无心工作和学习。病后,王老师也不愿让爱人看到她残缺的身体,变得敏感多疑、尖酸刻薄,常常无端猜忌,最终导致夫妻离异。 可见,一侧乳房的去除,女性特征的丧失,形体外观的变化,会给乳腺癌患者造成巨大的心理和躯体损害。 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近年来一直呈上升趋势。中国抗癌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上海每10万人口中就有乳腺癌患者56.2人,北京也高达45人,年均增长速度达3%。女性31岁以后,乳腺癌发病率直线上升,高发年龄在36~60岁之间,占80.51%。其中,发病率最高年龄段是41~45岁,其次是56~60岁之间。 其实,乳腺癌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只要定期体检,早期发现,积极治疗,是完全可以治愈的。同时,早期乳腺癌是不用切除乳房的。 乳腺外科治疗的新时代 ①全乳切除术不断地减少,保乳治疗不断地增加。

乳腺癌的临床病例分期判定标准及其治疗

乳腺癌的临床病例分期判定标准及其治疗 可能很多乳腺癌患者不知道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分期是以什么标准来判定的,怎么就可以判定为乳腺癌的早中晚期。对此疑问,重庆新桥医院肿瘤生物治疗中心专家就2011年NCCN指南上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分期判定标准做一介绍,以方便大家了解,指导乳腺癌的不同分期的治疗。 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分期 在新桥医院肿瘤研究所肿瘤生物治疗中心对于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分期判定标准是以国际上的TNM来进行分期的,且乳腺癌的不同分期其治疗方法也不一样,因人而异,因肿瘤而异。 TNM中的T是指原发肿瘤大小,N是指淋巴结是否有转移,M是指是否有远处转移。再接着细分的话可包括如下: T--原发癌肿分期 T1:肿瘤最大直径<2cm; T2:肿瘤最大直径在2-5cm; T3:肿瘤最大直径超过5cm; T4:肿瘤任何大小,直接侵犯胸壁和皮肤; N--区域淋巴结分期 N0:区域淋巴结未能扪及; N1:同侧腋窝淋巴结有肿大,可以活动;

N2: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互相融合,或与其他组织粘连; N3:同侧内乳淋巴结有转移。近期将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亦归为N3; M:远处转移分期 M0:无远处转移; M1:有远处转移; 临床上乳腺癌分期主要分为I期、II期、III期、IV期,或者也可以说是我们俗称的乳腺癌早中晚期。 其中乳腺癌I期包括T1N0M0;乳腺癌II期包括T0N1M0、T1N1M0、T2N0M0、T3N0MO等无远处脏器转移的乳腺癌;乳腺癌III期包括T3N1M0、T3N2M0、T2N2MO 等;乳腺癌IV期包括AnyTNM1,患者可以对照这些分期来对自己的病情进行一个大概的了解。 乳腺癌不同分期的治疗 临床而言,乳腺癌I期是指癌细胞局限于原发部位,这类分期的乳腺癌患者治疗主要是以外科根治性手术切除为主,手术后病理检查确定无腋窝淋巴结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者,可不做放射治疗。 乳腺癌II期患者癌细胞已经有明显的局部浸润,并有少数区域淋巴结转移。此类分期的乳腺癌患者以根治性手术切除为主,术后应辅以放疗或联合癌症生物治疗,尽可能防止癌细胞继续扩散转移,加重病情。 乳腺癌III期癌细胞已经有广泛的局部浸润或广泛的区域淋巴结转移,主要是以放射治疗、内分泌治疗联合癌症生物治疗等综合治疗为主,亦可合并单纯乳房切除术。

乳腺癌分期治疗方案及预后

乳腺癌分期治疗方案及预后 一.预后因素 乳腺癌的治疗和预后,除了和肿瘤的分期有关外,还和以下的几个因素密切相关。1.雌激素受体。该受体阳性的乳腺癌可以用激素治疗,其预后较好。 2.孕激素受体。该受体阳性的乳腺癌也可以用激素治疗,其预后也较好。3. Her2过于表达。Her2过于表达的乳腺癌恶性程度较高。然而,现在有一种非常有效的药,专门用来治疗Her2过于表达的乳腺癌。 4.组织分级。一级乳腺癌恶性程度最低,二级乳腺癌恶性程度较高,三级乳腺癌恶性程度最高。 5. Oncotype DX (1)。通过基因分析,把雌激素受体阳性,无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分为低危,中危和高危三种。 低危,甚至中危的乳腺癌不需做化疗,而高危乳腺癌应做化疗。 二.治疗 乳腺癌的治疗十分复杂,最终治疗方案不仅取决于乳腺癌的分期和预后因素,还应考虑病人的自我意愿。 (一)无远处转移性乳腺癌(I,IIA,IIB,IIIA,IIIB,IIIC期) 1. 手术 手术分为两种:肿瘤包块切除和乳房全切。前者的优点在于保留乳房,但术后须作放疗。如病人不想作放疗,或乳腺癌包块太大而难以保留乳房,可作乳房全切。就疗效而言,肿瘤包块切除再加放疗和乳房全切是一样的。 2. 化疗 并非所有乳腺癌病人在手术后都需做化疗。一般而言,如乳腺癌小于1厘米,并无腋窝淋巴结转移,通常不需做化疗。但如乳腺癌超过1厘米,尤其是超过2厘米,组织分级二级或三级,雌激素和孕激素受体皆为阴性,有Her2过于表达,病人为年轻女性,应考虑做化疗。很多肿瘤科医生利用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276839437.html,来预测乳腺癌复发的可能性及手术后进一步治疗的益处。如有条件,Oncotype DX的结果也会帮助决定病人是否需要做化疗。除非有特殊禁忌症,所有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病人都应作化疗。 (1)如无腋窝淋巴结转移,最常用的化疗方案为多柔比星(Adriamycin,Doxorubicin)加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 Cytoxan,CTX),又简称AC。因多柔比星对少数病人有可能造成心脏损害,有心脏功能不全的病人应用其他化疗方案。具体的治疗方案为(2~5): AC方案 多柔比星(Adriamycin,Doxorubicin)60 mg/m2,静滴,第1天; 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ytoxan,CTX)600 mg/m2,静滴,第1天; 21天后重复治疗,共4个疗程。 TC方案

乳腺癌的病理类型解读

乳腺癌的病理类型 1.非浸润性癌包括导管内癌(癌细胞未突破导管壁基底膜)、小叶原位癌(癌细胞未突破末梢乳管或腺泡基底膜)及乳头湿疹样乳腺癌。此型属早期,预后较好。 2.早期浸润性癌包括早期浸润性导管癌(癌细胞突破管壁基底膜,开始向间质浸润),早期浸润性小叶癌(癌细胞突破末梢乳管或腺泡基底膜,开始向间质浸润,但仍局限于小叶内)。此型仍属早期,预后较好。(早期浸润是指癌的浸润成分小于l0%) 3.浸润性特殊癌包括乳头状癌、髓样癌(伴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小管癌(高分化腺癌)、腺样囊性癌、粘液腺癌、大汗腺样癌、鳞状细胞癌等。此型分化一般较高,预后尚好。 4.浸润性非特殊癌包括浸润性小叶癌、浸润性导管癌、硬癌、髓样癌(无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单纯癌、腺癌等。此型一般分化低,预后较上述类型差,且是乳腺癌中最常见的类型,占80%,但判断预后尚需结合疾病分期等因素。 乳腺癌的危险度分级 1.低度危险的定义患者术后淋巴结阴性,并同时具有以下特征:pT≤2cm、病理分级1级、未侵犯肿瘤周边血管、HER-2(-)、年龄≥35岁。化疗方案可以选择CMF×6或AC/EC×4-6个周期。

2.中度危险的定义①腋窝淋巴结阴性,并至少具备以下特征的一项:pT>2cm、病理分级为2-3级、有肿瘤周边血管侵犯、H ER-2基因过表达或扩增、年龄<35岁。②腋窝淋巴结转移1-3和HER-2(-)。可选用的方案有FAC/FEC×6。 3.高度危险的定义:①腋窝淋巴结转移1-3和HER-2(+);②腋窝淋巴结转移>3。可选用的方案有:AC→T,FEC×3→T×3,TAC×6,也可用密集化疗。 如何评估一个乳腺癌病人复发和转移的危险度? 乳腺癌病人都担心自己的病是否会复发?是否会转移?那么如何评估一个具体的乳腺癌病人复发和转移的危险度?下面作一 些介绍。 首先要了解病人的年龄、肿瘤最大直径(T)、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癌细胞组织学分级、有无广泛的肿瘤周围血脉及淋巴管浸润、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ER)、原癌基因HER-2 三者表达状况。 专家们根据上述情况,将复发和转移的危险度分三级,分别是低 危、中危和高危。 1.低危 腋窝淋巴结阴性,且具备所有下列特征:肿瘤最大直径≦2cm,且癌细胞组织学分级I级(分化良好)、且没有广泛的肿瘤周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