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设计开发输出清单

1.设计开发输出清单

产品结构设计开发流程

结构设计分为开发性设计、适应性设计、变型设计。 开发性设计(OEM):在工作原理、结构等完全未知的情况下,应用成熟的科学技术或经过实验证明是可行的新技术,设计出过去没有过的新型机械。这是一种完全创新的设计。 适应性设计(ODM):在原理方案基本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对产品做局部的变更或设计一个新部件,使产品在质和量方面更能满足使用要求。 变型设计:在工作原理和功能结构都不变的情况下,变更现有产品的结果配置和尺寸,使之适应更多的容量要求。这里的容量含义很广,如功率、转矩、加工对象的尺寸、速比范围等。 一、新产品立项阶段 根据公司或客户提出项目设计要求,由开发部、销售部、品管部参与项目评审会议。确定项目的可行性及项目开发负责人,由项目开发负责人负责该项目的统筹工作,还要编写设计任务书、新产品成本预算表、设计开发计划任务书 二、设计平面图(效果图)阶段 1.确定开发项目后,由平面设计工程师在一周内完成平面设计效果图. 2.由项目负责人召集会议,对效果图进行评审,包括: A.结构的可行性. B.包装方案. C.外观颜色的搭配. D.零件的材料要求.

E.功能是否可行. F.特别注意对产品功能以及产品成本的影响. 3、如评审中发现问题,及时提出修改建议,重做效果图。 4、做好评审报告。 三、设计结构图阶段 1.此阶段工作由结构工程师与电子工程师共同负责. 2.结构工程师根据效果图,用PROE(或其它软件)设计结构图;如果有IGS文件则可以直接导入,如没有则对应效果图做结构图,若在画图过程中发现在PROE上是不能做到,或是出不了模时应及时提出,看是否可以更改外观要求.普通的结构图必须在5天内完成,复杂的结构图必须在7天内完成. 3.做结构图时要考虑以下问题: A.胶件的缩水问题; B.胶件出模具角度问题; C.生产装配的问题; D.零部件生产可行性,五金件尽量用现有的,标准的. E.装配间隙的问题(如喷油后,电镀后的装配问题) F设计结构时注意胶件尽量不要用行位出模. G.包装保护. H.胶件的进胶问题. I.安全性的问题. 4.如果结构涉及到五金模具方面,需考虑加工工艺的可行性,跟供认商

设计开发输出清单

设计开发输出清单 一、设计开发bai输入清单即是产品du开开发阶段得到信息、zhi 资料,需要用于产品的开发设计,产dao品需要满足的要求。设计开发输入清单包括: 1、产品主要功能、性能要求。 2、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对国家强制性标准一定要满足。 3、以前类似设计提供的适用信息。 4、对确定的产品的安全性和适用性至关重要的特性要求描述。 二、设计开发输出清单即是设计完成后产品用于生产、验收的资料、标准。设计开发输出清单因产品不同而不同,可包括: 1、指导生产、包装等活动的图样和文件(如零件图、总装图、生产工艺及包装设计等)。 2、引用验收准则,标准件,外协、外购件清单,质量重要度分级明细表及采购物资分类明细。

3、产品应用的技术规范或企业标准等。 设计开发输入输出清单是APQP的一项内容,APQP是质量管理五大工具之一。标准要求为: 设计开bai发输入应包括:功能和性能要求;duzhi b) 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c) 适用时,以dao前类似设计提供的信息;d) 设计和开发所必需的其他要求。 设计开发输出应包括:a) 给出采购、生产和服务提供的适当信息;b) 包含或引用产品接收准则; c) 规定对产品的安全和正常使用所必需的产品特性。 若将设计开发分为产品设计和制造过程设计,可以有以下例子作为补充参考: 产品设计输入: - 合同评审的结果,如产品重要特性,产品标识,可追溯性的要求,包装的要求等; - 以往类似项目的经验包括顾客反馈,以及与竞争对手的比较; - 产品设计的目标,包括寿命、可靠性、成本等。 产品设计输出: - 设计FMEA,可靠性结果; - 产品的重要特性的确定及要求; - 产品防错; - 产品图纸,技术规范;

产品设计与开发控制程序

编号QEOPXXX-2013 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 1.目的 对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开发的全过程进行控制,明确产品设计开发的管理内容及职责,确保设计产品的质量要求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2.范围 本程序规定了设计和开发的策划、输入、过程、输出、及更改的控制要求。 本程序适用本公司各类产品设计的全过程,包括引进产品的生产转化和成熟产品的技术持续改进。 3.职责 3.1.总经理负责批准项目建议书,技术分管领导组织协调设计和开发全过程的工作。 3.2.项目负责人负责项目建议书、设计和开发计划书、设计开发输入清单、设计输出文件、设计开发输出清单、设计和开发评审报告、设计和开发验证报告、设计和开发确认报告的编制,及整个设计工作的实施。 3.3.技术分管领导负责批准设计和开发计划书、设计和开发评审报告、设计和开发验证报告、设计和开发确认报告、设计开发更改通知单等。 3.4.生产运营部负责样品试制所需零部件的采购,以及新产品的试用安排。 3.5.生产运营部负责样品的试制。 3.6.技术质保部负责样品的性能检测。 3.7.相关部门负责各自范围内的配合工作。 4.工作程序 4.1.设计和开发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4.2.设计和开发的策划 4.2.1.立项的依据、设计和开发的项目来源于以下方面: 4.2.1.1.与顾客签订的特殊合同或技术协议; 4.2.1.2.市场调研和分析。 4.2.2.技术质保部根据以上立项依据编制《项目建议书》。 4.2.3.技术质保部组织相关人员对《项目建议书》进行评审,报送总经理批准。 4.2.4.技术质保部根据批准立项的《项目建议书》的产品设计和开发要求,确定项目负责人。 4.2. 5.项目负责人根据经批准的《项目建议书》,负责主持策划工作,编制《设计和开发计划书》,明确设计和开发各个阶段详细工作内容、要求进度及责任及相应的控制计划等,报技术分管领导批准。 4.2.6.《设计和开发计划书》包括: 1)设计和开发过程的各阶段; 2)每个设计和开发阶段应进行的评审、验证和确认活动; 3)设计和开发过程的职责和权限; 4)设计和开发所需的资源(如有一定资格能胜任的人员、适用的软件、试制用设备、试验及验证用仪表以及信息、材料等); 5)进度计划; 4.2.7.《设计和开发计划书》可根据设计和开发进展的实际情况进行更改,但更改应经过批准。 4.2.8.项目负责人应对参与设计和开发的各工作组之间的接口进行管理,以确保沟通有效,职责明确。 4.3.设计和开发的输入 4.3.1.项目负责人根据合同、技术协议等编制《设计开发输入清单》,清单应包括: 1)项目(产品)名称、型号规格、功能和性能要求等; 2)适用的相关标准、法律法规(产品、安全、环保)、顾客的特殊要求;; 3)适用时,来源于以前类似设计的信息; 4)设计和开发必须满足的任何其他要求。如目标成本、与其他设备(装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