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外开天窗的设计

汽车外开天窗的设计
汽车外开天窗的设计

汽车生产四大工艺设计流程与工艺设计文件

汽车生产四大工艺流程及工艺文件 一、工艺基础—概念 1、工艺 即加工产品的方法(手段、过程)。是利用生产工具对原材料、毛坯、半成品进行加工,改变其几何形状、外形尺寸、表面状态和内部组织的方法。 2、工艺规程 规定产品或零部件制造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工艺规定(文件)。 3、工艺文件 指导工人操作和用于生产、工艺管理的各种技术文件。是企业组织生产、计划生产和进行核算的重要技术参数。 4、工艺参数 为达到加工产品预期的技术指标,工艺过程中选用和控制的有关量,如电流、电极压力压等。 5、工艺装备 产品制造过程中所用的各种工具的总称。包括刀具、夹具、模具、量具、检具、辅具、钳工工具和工位器具等。 6、工艺卡片(或作业指导书) 按产品的零、的某一工艺阶段编制的一种工艺文件。他以工序为单元,详细说明产品(或零、部件)在某一工艺阶段的工序号、工序名称、工序内容、工艺参 数、操作要求以及采用的设备和工艺装备。包括冲压工艺卡片、焊接工艺卡片、油漆工艺卡片、装配工序卡片。 7、物料清单(BOM) 用数据格式来描述产品结构的文件。 8、外协件明细表

填写产品中所有外协件的图号、名称和加工内容等的一种工艺文件。 9、外购工具明细表 填写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所需购买的全部刀具、量具等的名称、规格与精度等的一种工艺文件。 10、材料消耗工艺定额明细表 填写产品每个零件在制造过程所需消耗的各种材料的名称、牌号、规格、重量等的一种工艺文件。 11、材料消耗工艺定额汇总表 将“材料消耗工艺定额明细表”中的各种材料按单台产品汇总填列的一种工艺文件。 12零部件转移卡 填写各装配工序零、部件图号(代号)名称规格等的一种工艺。 二、工艺基础—管理 1、工艺管理内容包括: 产品工艺工作程序、产品结构工艺性审查的方式和程序、工艺方案设计、工艺规程设计、工艺定额编制、工艺文件标准化审查、工艺文件的修改、工艺验证、生产现场工艺管理、工艺纪律管理、工艺标准化、工艺装备编号方法、工艺装备设计与验证管理程序、工装的使用与维护、工艺规程格式、管理用工艺文件格式、专用工艺装备设计图样及设计文件格式。 2、工艺设计过程 策划(产品定义)-产品设计和开发(产品数据)-过程设计和开发-产品与过程确认-生产-(持续改进)。 三、车身制造四大工艺定义及特点 在汽车制造业中,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合为四大核心技术(即四大工艺)。1、冲压工艺 冲压是所有工序的第一步。先是把钢板在切割机上切割出合适的大小,这个时候一般只进行冲孔、切边之类的动作,然后进入真正的冲压成形工序。每一个工件都有一个模具,只要把各种各样的模具装到冲压机床上就可以冲出各种各样的工件,模具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模具的质量直接决定着工件的质量。

汽车设计考试题目

第一章 一、简答题:1. 总体设计的任务? 2. 总体设计的工作顺序? 3. 设计任务书包括哪些内容?4. 按发动机的位置分,汽车有哪几种布置型式,各自有什么优缺点? 5. 按发动机的相对位置分,汽车有哪几种布置型式,各自特点如何? 6. 大客车有哪几种布置型式,各自有什么优缺点? 7. 轿车的布置型式有哪几种? 8. 简要回答汽车轴距的长短会对汽车的性能产生哪些影响? 9. 简要回答汽车轮距的大小会对汽车产生哪些影响?单就货车而言,如何确定其前后轮距?10. 前后悬的长短会对汽车产生哪些影响? 11. 各种车辆的汽车装载质量(简称装载量)是如何定义的?12. 什么叫整车整备质量? 13. 汽车轴荷分配的基本原则是什么?14. 汽车的动力性参数包括哪些? 15. 按汽缸排列的形式来分,发动机有哪几种型式?简述各自的特点? 16. 轮胎的型号应如何选择?17. 简述画转向轮跳动图的目的? 18. 简述画传动轴跳动图的目的?19. 简述采用独悬架时转向轮跳动图的画法? 20. 简述转向传动装置与悬架共同工作校核图的目的,并介绍当前悬架用纵置钢板弹簧时的校核方法? 第二章离合器设计 一、计算题

1. 某汽车采用普通有机摩擦材料做摩擦片的单片离合器。已知: 从动片外径D= 355.6mm从动片内径d = 177.8mm摩擦系数μ =0.25 摩擦面单位压力P =0.16N/mm 求该车离合器可以传递的最大摩擦力矩。 2. 某厂新设计一载重量为4t 的农用汽车,其发动机为6100Q 水冷柴油机,发动机最大扭矩Me =340N ·m/1700~1800 转/ 分。试初步确定离合器的结构型式及主要尺寸。(取μ =0.25 ) 3. 验算CA —— 140 型汽车离合器参数: 已知:离合器为双片式,摩擦片D= 280mm ,d= 165mm μ =0.25 铆钉孔一面36 个,坑径= 9.5mm压紧弹簧数I =12自由高度H= 70.5mm 弹簧外径30mm ,钢丝直径 3.75mm有效圈数 6.5 工作高度42mm ,(负载490~570N ) 发动机扭矩:Me =N · m 操纵机构尺寸:(教材P101 ,图3-30 ) a= 436mm b= 110mm ,C= 90mm d= 40mm ,e= 92mm f= 22.5mm , S = 3mm S= 0.8mm ,

汽车覆盖件模具的设计

摘要:分析了汽车覆盖件模具的特点,以哈飞松花江HF10 车尾门外板模具制造为例,介绍了应用Powermill 软件对汽车覆盖件模具数控加工工艺的规划,并说明了数控编程中加工策略的选择及参数的设置。 Programes of NC machining technologies For machining cover of Automobile mouldsbased on Powermill (Harb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52 Xuefu Road, Harbin 150080, CHN Hafei Automobile mould Co.Ltd ,51 Baoguo Road, Harbin 150060, CHN) 关键词:Powermill 汽车覆盖件模具数控加工加工策略参数设置 Abstract :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technologies for NC machining of Cover of Automobile moulds and their characteristics, The commonly used NC machining technologies with Powermill are introduced. Through atual application tail-door outer panel mould of HF10,the proposed machining tactics in different working procedure are presented and the setting of key machinigng parameters are introduced. Keywords : Powermill ; Cover of Automobile moulds; CNC machining ; machining tactic; parameters setting 引言: 模具工业是汽车工业发展的基础,在汽车车身设计过程中,由于流体力学和空气动力学的要求,车身外覆盖件的几何形状日趋复杂,汽车车身就是由这些轮廓尺寸较大且具有复杂空间曲面形状的覆盖件焊接而成,因此对覆盖件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有较高要求,这就对覆盖件模具的加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新车型更新换代的速度不断加快,覆盖件模具的制造周期越来越短。如何在合同期内保质保量完成覆盖件模具的制造成为各模具厂家急待解决的问题。 PowerMill 是英国DELCAM 公司开发的一款独立的3D 加工软件,广泛的应用在中国覆盖件模具的制造企业,如一汽模具制造有限公司、东风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天津汽车模具制造有限公司等都是它的用户。PowerMILL 可由输入的模型快速产生无过切的刀具路径,提供了从粗加工到精加工的全部选项,加工策略非常丰富,而且专业性强、自动化程度高、刀轨计算速度快,对生成的加工轨迹可以进行仿真校验,以确保生成的数控加工程序准确无误,特别适合模具加工。哈飞汽车模具中心自2001 年引进了PowerMill 软件后,一直把该软件作为模具数控加工的唯一编程软件,先后完成了哈飞松花江系列如中意、民意、赛马、路宝、赛豹等车型的内、外覆盖件及底盘件近千套模具的数控加工,也为河北兴林、重庆力帆、吉林轻汽等企业完成了几个车型外板、内板件部分模具的数控加工。对比之前公司使用的CAD/CAM 软件,编程效率和加工质量大大提高,极大增强了企业在国内模具市场竞争能力。下面结合即将上市的HF10 车型尾门外板的凹模模具,笔者介绍一下PowerMill 软件在汽车覆盖件模具数控加工中关于工艺规划和编程策略上的一些经验和方法。

汽车齿轮的生产工艺设计书

汽车齿轮的生产工艺设计书 第一章绪论 当下人们对汽车高速、安全、舒适、节能、环保等性能要求日趋严格,传动系统向小型化、轻量化、高功率化的趋势发展,要求提高齿轮寿命、传动精度和降低成本。因此,使得汽车齿轮承受的负荷越来越大,对汽车齿轮钢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随着社会汽车保有量及生产量的不断扩大,汽车齿轮钢用量也在增加。中国汽车保有量在2011年8月增加983万辆,首次突破1亿辆,占机动车总量的45.88%。年新产汽车用齿轮钢量约54.2万t。汽车齿轮钢属结构钢,其中以合金结构钢为主,尽管开发和引进了各种类型的齿轮钢,但20SiMnVB 具有较高的淬透性,十分适合应用于汽车齿轮的生产。 汽车齿轮工作时受到周期性变载荷(扭转或弯曲力)及冲击载荷的作用,且零件与零件表面之间有相对摩擦,并有高的接触应力。这些零件对材料的机械性能要求:1)材料具有高的屈服强度和高的弯曲疲劳性能;2)材料表面具有高的接触疲劳强度和高的耐磨性。 含碳量为0.4%及以上的结构钢不能满足要求,因其经热处理后尽管硬度很高,但韧性太低,达不到内韧外硬的要求,故用低碳结构钢进行渗碳,使零件从表面到中心具有从高碳(0.8%---1.1%)到低碳(0.10%---0.25%)连续过度的化学成分。使零件表层具有高强度、高耐磨性,零件心部具有适当的强度和较好的韧性,使零件满足在其在机械性能上的要求。对于一般零件,渗碳层的含碳量限制为0.8%---1.1%;渗碳层的深度控制在0.6---2.0mm之内。 齿轮传动装置按密封形式可分为开式、半开式及闭式3种;按使用工况可分为低速、高速及轻载、中载、重载;按齿轮齿面硬度不同,又分为硬齿面齿轮(齿面硬度HRC>55,如经整体或渗碳淬火、表面淬火或氮化处理)、中硬齿面齿轮(齿面硬度55>HRC>38,HB>350,如齿轮经过整体淬火或表面淬

汽车设计小结

汽车设计课程小结 汽车设计理论是指导汽车设计实践的;而汽车设计实践经验的长期积累和汽车生产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又使汽车设计理论得到不断的发展与提高。汽车设计技术是汽车设计的方法和手段,是汽车设计实践的软件与硬件。 由于汽车是一种包罗了各种典型机械元件、零部件、各种金属与非金属;材料及各种机械加工工艺的典型的机械产品,因此其设计理论显然要以机械设计理论为基础,并考虑到其结构特点、使用条件的复杂多变以及大批量生产等情况。它涉及许多基础理论、专业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例如:工程数学、工程力学、热力学与传热学、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振动理论、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机械零件、工程材料、机械强度、电工学、工业电子学、电控与微机控制技术、液压技术,液力传动汽车理论、发动机原理、汽车构造、车身美工与造型、汽车制造工艺、汽车维修等。 在一个学期的课程中,我们主要学习了汽车总体设计、离合器设计、机械式变速器设计、万向传动轴设计、驱动桥设计、悬架设计、转向系设计和制动系设计,并且有效巩固了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汽车构造、汽车理论及工程力学等相关课程的知识。 汽车设计的学习光有理论知识是不够的,还需要与实践相结合。学期末的课程设计就是理论结合实践的过程,历时两周的课程设计我们进行了实践探索并完成了汽车转向系的设计。 转向系统是汽车底盘的重要组成部分,转向系统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汽车行驶的安全性、操纵稳定性和驾驶舒适性,它对于确保车辆的行驶安全、减少交通事故以及保护驾驶员的人身安全、改善驾驶员的工作条件起着重要作用。随着现代汽车技术的迅速发展,汽车转向系统已从纯机械式转向系统、液压助力转向系(HPS)、电控液压助力转向系统(EHPS),发展到利用现代电子和控制技术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及线控转向系统(SBW)。 两周的课程设计,使我更加扎实的掌握了有关汽车转向系设计方面的知识。 在设计过程中虽然遇到了一些问题,但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思考,一遍又一遍的检查终于找出了原因所在,也暴露出了前期我在这方面的知识欠缺和经验不足。实践出真知,通过亲自动手制作,使我们掌握的知识不再是纸上谈兵。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不断发现错误,不断改正,不断领悟,不断获龋最终的检测调试环节,本身就是在践行“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的知行观。这次课程设计终于顺利完成了,在设计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终于游逆而解。在今后社会的发展和学习实践过程中,一定要不懈努力,不能遇到问题就想到要退缩,一定要不厌其烦的发现问题所在,然后一一进行解决,只有这样,才能成功的做成想做的事,才能在今后的道路上劈荆斩棘,而不是知难而退,那样永远不可能收获成功,收获喜悦,也永远不可能得到社会及他人对你的认可! 课程设计是对我们本学期所学知识的一次总结,同时也是对我们各种能力的一次考验。设计过程中通过初步尝试、发现问题、寻找解决方法、确定方案的步骤,逐渐培养了我们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也是我们更加熟悉了一些基本的机械设计知识。本次设计几乎运用了我们所学的全部机械课程,内容涉及到机械设计、机械材料、力学、液压传动、机械图学等知识,以及一些生产实际方面的知识。通过设计巩固了理论知识,接触了实际经验,提高了设计能力和查阅文献的能力,为今后工作最后一次在学校充电。我认为,在这学期的实验中,不仅培养了独立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在各种其它能力上也都有了提高。更重要的是,在实验课上,我们学会了很多学习的方法。而这是日后最实用的,真的是受益匪浅。要面对社会的挑战,只有不断的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这对于我们的将来也有很大的帮助。以后,不管有多苦,我想我们都能变苦为乐,找寻有趣的事情,发现其中珍贵

汽车覆盖件模具的设计与发展

汽车覆盖件模具的设计与发展 发表时间:2010-11-17T16:27:06.177Z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年7月上旬刊供稿作者:任伟 [导读] 产品的设计一般只占产品成本的5%~15%左右,但他决定75%的总制造成本和80%的产品质量和性能 任伟(麦格纳技术与模具系统(天津)有限公司) 摘要:近年来,模具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所重视,它凝聚了各类高新技术,能快速精密的直接把材料成型、焊接、装配成零部件、组件或产品,其效率、精度、流线、超微型化、节能、环保,以及产品的性能、外观等,都是传统工艺方法所望尘莫及的。模具是现代制造技术业的一个重要装备,它是衡量一个国家或企业的制造水平和生产能力标志。由于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使得汽车覆盖件模具的设计和发展越来越显现出其在模具发展中的重要性。本文主要介绍了汽车覆盖件模具设计的意义和一些基本知识,及汽车覆盖件模具的发展前景。关键词:汽车覆盖件模具设计发展前景 1 汽车覆盖件模具设计概述 1.1 汽车覆盖件模具设计的重要意义汽车覆盖件模具是汽车模具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生产和制造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汽车的后续生产,同时也是汽车个性化和升级换代的重要保证。为此,怎样有效的提高汽车覆盖件模具的生产效率就成了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 在汽车模具的制造过程中,模具设计不仅是一个费时的工作,更是进行实际加工的重要依据,根据有关资料显示: 1.1.1 通用汽车公司卡车传动件70%制造成本取决于设计阶段。 1.1.2 福特汽车公司在设计、劳动力、原材料、和企业的一般性管理开支四大制造因素中,设计的革新为其带来了70%的生产节约。 1.1.3 产品的设计一般只占产品成本的5%~15%左右,但他决定75%的总制造成本和80%的产品质量和性能。 1.1.4 可以看出设计工作的作用尤为重要,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大量时间都花费在了模具结构的设计上,在型面设计上花费的时间相应就被压缩了,而这正好与我们所需要的相反,因此如何有效的缩短结构设计方面的时间,使工作人员能够将更多的时间用与汽车型面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1.2 汽车覆盖件模具设计的现状 1.2.1 在现今设计中,经常会发生设计人员的设计工作和工艺、制造、装配人员的工作相互冲突的情况,从而引起返工和翻修等额外工作,这不仅增加了产品的生产成本,而且在严重时还会延误工期,延误产品投放市场的时机,从而导致失去市场竞争力的严重后果。 1.2.2 而这其中最直接的影响应该是设计人员的设计与模具造型上的冲突,经常会发生设计师的模具设计造型无法实现,结果造成双方不断的返工和协商修改。 1.3 汽车覆盖件模具设计的一般过程 汽车覆盖件模具的一般设计过程如下: 1.3.1 根据生产厂家的需求进行模具概念设计分析。 1.3.2 对模具工作情况、工艺的分析画出工艺图纸。 1.3.3 根据工艺图纸进行模具结构造型设计。 1.3.4 将CAD/CAM转为NC代码,为数控加工做准备。 1.3.5 实型铸造造型,如有不适当的地方,再转到CAD/CAM设计进行协调。 1.3.6 浇铸以及型面的加工。 1.4 汽车覆盖件模具设计总结在整个设计过程中,CAD/CAM造型是设计的关键环节,它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而模具铸造的重要之处在于它决定着能否将设计师的想法变成现实,所以在实际设计中,这两部分所占的时间比重是最大的,而模具铸造造型对工人的要求比较高,不但要能看懂设计师的设计意图,还要将设计的各个部分用实体表示出来,尤其在国内主要还以2D设计为主的现状下,就显得尤为困难,必然要比国外已经使用3D设计的同一工作花费更多的时间。 2 汽车覆盖件模具设计的发展 2.1 实型铸造造型设计概述实型铸造也就是消失模铸造(台湾称包丽龙铸造)该工艺在国外汽车模具铸件中已经得到广泛使用,制作模型是以塑(聚苯乙烯塑料)代木,生产的实型铸造模型经济适用,节约成本,铸件型面加工余量少,精度高。由于该工艺通过实体模型铸造,简化了以往造型的繁琐工序,铸造时无需再通过配箱、起模修型、落芯等复杂工序,因而铸件毛坯无分型面、无毛刺、无型腔网挡,孔位光洁。本工艺适合单件、复杂模体使用,因此是汽车模具制造的最佳选择。 2.2 并行工程理念概述 2.2.1 并行工程思想并行工程是相对于以往串行生产技术而提出的一种新的产品设计和制造模式,美国防务分析研究所早在1988年12月就提出了对并行工程的定义:“并行工程是一种系统的集成方法,它采用并行方法处理产品设计及相关过程,包括制造和支持过程,这种方法力图使产品开发人员从一开始就能考虑到产品从概念设计到产品报废的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的所有因素,包括成本、质量、作业调度及用户的需求”。从这一定义就可以看出并行工程思想就是要求产品设计人员在进行产品设计的初期就要尽可能的考虑到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设计思想。 2.2.2 将并行工程思想引入汽车覆盖件模具设计的原因在传统的汽车覆盖件模具设计当中,往往是设计工程师结合厂家的需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对模具进行创造性的设计,然而这种“创造性”往往缺少了对后续加工的考虑,因此经常导致设计的修改和返工,因此如果在设计过程中能考虑到实型铸造制造工程师的一些习惯和经验,那么就能有效的避免不必要的返工,并且由于模具部分结构的标准化,造型设计师就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汽车型面设计上,而这正是设计时需要重点考虑的部分。 为了提高制造汽车覆盖件的效率,降低其制造的周期,在进行汽车覆盖件模具设计时,就要遵循并行工程的思想,即要考虑后续加工和将来设计时的需要,也要对设计中涉及产品信息的部分尽量考虑标准化和数字化。这样一旦模具的3D造型设计完成之后,所有有关设计过程中的标准部件都可以用统计图表的形式表示出来,这样就简化了实型铸造造型师的工作难度,可以有效的节省看图和造型工作时间。基于这些考虑,我们通过对一些汽车覆盖件的模具进行了分析,可以看到,除覆盖件复杂的型面以外,模具的其它部分一般来讲都具

浅析精致工艺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

浅析精致工艺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 目前,精致工艺控制的范围仅仅局限在外观质量上,从外观中感觉质量的可靠性。汽车制造不能仅局限在外观质量可靠的层面上,必须将“质量可靠”做到实处才能真正地取得消费者的信任。因此,精致工艺必须向更高层次的领域推进,才能设计出真正的精致的产品。 标签:精致工艺;汽车设计;应用 一、导言 对于大多数工程师而言,精致工艺应该不是一个新的名词,精致工艺在电子产品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在汽车零部件的生产厂家中也有很大的一部分厂家已经将精致工艺融入到了零部件设计制造的全过程之中,尤其是在乘用车的内外饰件的设计之中。精致工艺对于指导产品设计和制造的地位尤其重要。应该说精致工艺的设计思想是每一个内外饰设计工程师的必备工具。 二、精致工艺的定义 (一)精致工艺在汽车概念设计阶段的应用 在汽车的造型设计中分为车身以及外饰件造型和内饰造型两部分内容。造型首先要考虑的是整车的风格定位,造型设计中的比例分配和造型元素的和谐统一。整车的风格定位是非常重要的内容,直接决定着车辆的消费群体。在整车的造型设计中,设计师必须把握住整车造型风格的方向盘。中高级轿车的造型设计中应启用大块面大走向的平缓线条,不宜采用小圆形跳动变化过于频繁的小线条。中高级轿车的设计意在创造一种稳重的、经典的形象。跳跃的线条和小圆形会形成视觉上的不稳定因素和可爱的形象,应用在小型车和微型车上是比较合适的。因此在中高级轿车的造型中,设计师一般都采用横线作为车辆的腰线,前进气格栅也一般采用横条。前大灯一般采用变形的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而不会采用圆形。造型元素的应用方面应当注重造型元素的和谐统一,不宜应用太多的造型元素,类似的元素造型是汽车造型和谐的首要因素,应用太多的元素会造成造型的杂乱、无序的视觉感受,无法确定整车想要表达的主题元素,抓不住视觉中心。在中高级轿车以及部分商用车的造型中,设计师也越来越意识到这一点,造型时会着重地突出重点,而不是“遍地开花”。 在造型阶段完成了风格和元素的造型之后,就是分缝和间隙面差。在分缝上经过设计师的总结应该注意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尽量避免三线或四线交叉,三线交叉的分块至少会产生三块,而且三块的可能性非常小,如果是三块会造成发散的视觉感受,如果是四块,就会显得散碎,用料不整,形成拼凑感。四线交叉的效果会更加严重,在这里就不必多说了。其次,尽量减少分块数量,分块符合工艺要求,分块的多少数量不能说越少越好,在可视的区域里减少分块的数量能增加车辆的整体性,使车辆更加整体紧凑。第三,应注意成本最优,车

《汽车理论》知识点全总结归纳

欢迎阅读 《汽车理论》知识点全总结 第一部分:填空题 第一章.汽车的动力性 1.从获得尽可能高的平均行驶速度的观点出发,汽车的动力性指标主要是:(1)汽车的最高车速Umax(2)汽车的加速时间t(3)汽车的最大爬坡度imax。 2.常用原地起步加速时间和超车加速时间来表明汽车的加速性能。 3.汽车在良好路面的行驶阻力有: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坡道阻力,加速阻力。 4.汽车的驱动力系数是驱动力与径向载荷之比。 2.确定最大传动比时,要考虑三方面的问题:最大爬坡度、附着率及汽车最低稳定车速。 3.确定最小传动比时,要考虑的问题:保证发动机输出功率的充分发挥、足够的后备功率储备、受驾驶性能限制和综合考虑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 4.某厂生产的货车有两种主传动比供用户选择,对山区使用的汽车,应选择传动比大的主传动比,为的是增大车轮转矩,使爬坡能力有所提高。但在空载行驶时,由于后备功率大,故其燃油经济性较差。 5.在同一道路条件与车速下,虽然发动机发出的功率相同,但变速器使用的档位越低,后备功率越大,发动机的负荷率越低,燃油消耗率越高。 6.单位汽车总质量具有的发动机功率称为比功率,发动机提供的行驶功率与需要的行驶功率之差称为后备功率。 7.变速器各相邻档位速比理论上应按等比分配,为的是充分利用发动机提供的功率,提高汽车的

动力性。 8.增加挡位数会改善汽车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这是因为:就动力性而言,挡位数多,增加了发动机发挥最大功率附近高功率的机会,提高了汽车的加速和爬坡能力。就燃油经济性而言,挡位数多,增加了发动机在低燃油消耗率区工作的可能性,降低了油耗。 9.对汽车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有重要影响的动力装置参数有两个,即最小传动比和传动系挡位数。 第四章.汽车的制动性 1.汽车制动性的评价指标是:(1)制动效能,即制动距离与制动减速度(2)制动效能的恒定性,即抗热衰退性能(3)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2.制动效能是指:汽车迅速降低车速直至停车的能力,评定指标是制动距离和制动减速度。 汽车的制动距离是指从驾驶员开始操纵制动控制装置(制动踏板)到汽车完全停止住为止汽车驶过的距离,它的值取决于制动踏板力、路面附着条件、车辆载荷和发动机是否结合等因素。 第六章.汽车的平顺性 1.研究平顺性的目的是控制汽车振动系统的动态特性,使乘坐者不舒服的感觉不超过一定界限,平顺性的评价方法有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法和振动剂量值两种。 2.“ISO2631”标准用加速度均方根值给出了在1-80Hz摆动频率范围内人体对振动反应的暴露极限、疲劳-降低工效界限、降低舒适界限三种不同的感觉界限。 3.进行舒适性评价的ISO2631-1:1997(E)标准规定的人体座姿受振模型考虑了:座椅支撑面,座椅靠背和脚支撑面共三个输入点12个轴向的振动。 4.悬架系统对车身位移来说,是将高频输入衰减的低通滤波器,对于动挠度来说是将低频输入衰减的高通滤波器。 5.降低车身固有频率,会使车身垂直振动加速度减小,使悬架动饶度增大。 6.作为汽车振动输入的路面不平度,主要用路面功率谱密度来描述其统计特性。

汽车外覆盖件DL设计-13

a)骄车后侧围外板拉延制件工艺补充面放大图 (图一百一十六)骄车后侧围外板拉延制件成形工艺分析图 延制件工艺补充面放大图。图中显示了凸模工艺补充面上的凸包和凹坑,也显示了它们的凸模圆角半径和凹模圆角半径的变化规律,其变化规律与(图一百一十四)和(图一百一十五)所阐述的变化规律相同。设置凸模工艺补充面上的凸包和凹坑都是为了增加该处附近板材的塑性变形程度,以求遵守“拉延制件塑性变形应遵守的准则”。选择它们的凸模圆角半径和凹模圆角半径数值大小,可以改变该处变形程度的大小,因为该处的塑性变形內容与(图十七)所阐述的塑性变形內容相同,大的凸模圆角半径和凹模圆角半径显示了较小的变形程度;小的凸模圆角半径和凹模圆角半径显示了较大的变形程度。 8,完善DL图或工法图或加工要领图的可视化内容: 拉延制件三维数模的建立,只是完成了车身覆盖件各道冲压工序件的三维数模形状和尺寸,还没有把DL图或工法图或加工要领图应该表达的【27】项内容用可视化的方式表达出来,特别是必要的文字说明。如何使得DL图或工法图或加工要领图的使用人能够一目了然地领悟图中的内容,有以下三种方法: (1)将拉延制件三维数模通过计算机绘图软件转换成二维三向视图,通过制图的方法完善DL图或工法图或加工要领图,如(图八十五)所示。 (图八十四)的二维三向视图也是(图八十三)的三维立体数模通过计算机绘图软件转换而成,再通过制图的方法完善说明和表达。 这种方法是把车身覆盖件各道冲压工序件要说明的事都表达在一张二维三向视图上,故称综合工序图。它的优点是对照查看比较方便,但是,需要说明的事不是很多。适合于单冲压工序模具在压力机生产线上排序冲压的情况。 (2)将拉延、修边、翻边、斜契冲孔等各道冲压工序件的三维数模通过计算机绘图软件分别转换成各道冲压工序件的二维三向视图,通过制图的方法完善每一道冲压工序件及其模具设计需要说明的事,包括模具型面精细设计及加工需要说明的事等等。例如(图一百)拉延件的二维三向视图就是(图九十九)拉延件的三维立体数模通过计算机绘图软件转换而来;(图九十六)修边件的二维三向视图就是(图九十五)修边件的三维立体数模通过计算机绘图软件转换而来;(图八十四)翻边件的二维三向视图就是(图八十三)翻边件的三维立体数模通过计算机绘图软件转换而来。我们在这些二维三向视图上注明该付模具使用、制作、安装、调整、保管等需要详细说明的事项,故称加工要领图。我们再把这些二维三向视图连起来,即称冲压工法图。

汽车总装工艺设计过程

汽车总装工艺过程 汽车的总装配是整个汽车制造过程的最后阶段,汽车整车的质量最终是由总装配来保证的。因为如果装配不当,即使所有零件的加工质量都合格也难以获得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反之,若零件加工的质量不够高,却可以通过制定合理的装配方法,使产品质量合格。由于汽车总装配所花费的劳动量很大、占用时间多、占用场地大,其对整车生产任务的完成、企业劳动生产率以及生产成本与资金周转、市场营销等均有直接影响。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汽车整车的总装配工作。 1 总装配的主要工作内容 1.1 物流系统准备 (1)组织进外协件、外购件。 (2)必要的物资储备。 1.2 制定生产计划进度 1.3 制定装配工艺规程 (1)划分装配单元。 (2)制定装配工艺流程。 (3)制定调整、检测标准。 (4)设计装配中的夹具及工位器具。 (5)通过调试确定保证精度的装配方法。 1.4 装配的工作内容 1)清洗、点件

进人装配的零件必须先进行清洗,以去除在制造、贮存、运输过程中所粘附的油脂、污物、切屑、灰尘等。相关部件、总成在运转磨合后也应清洗。清洗对于保证和提高装配质量、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有着重要意义。 2)平衡处理 运转机件的平衡是装配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尤其是那些转速高、运转平稳性要求高的机器,对其零、部件的平衡要求更为严格。旋转体机件的平衡有静平衡和动平衡两种方法。对于盘状旋转体零件,如皮带轮、飞轮等,通常只进行静平衡;对于长度大的旋转机件,如曲轴、传动轴等,必须进行动平衡。 3)过盈连接 对于过盈连接件,在装配前应保持配合表面的清浩。常用的过盈连接装配方法有压人法和热胀法两种。压人法系在常温条件下以一定压力压人配合,会把配合表面微观不平度挤平,影响过盈量。压人法适用于过盈量不大和要求不高的场合。重要的、精密的机械以及过盈量较大的连接处常用热胀(或冷缩)法装配,即采用加热孔件或冷缩轴件的办法,使得缩小过盈量或达到有间隙后再进行装配。 4)螺纹连接 在汽车结构中广泛采用螺纹连接,对螺纹连接的要求是: (1)螺栓杆部不产生弯曲变形,螺栓头部、螺母底面与被连接件接触良好。 (2)被连接件应均匀受压,互相紧密贴合,连接牢固。 (3)根据被连接件的形状,螺栓的分布情况,应按一定顺序逐次(一般为2~3次)拧紧螺母。 螺纹连接的质量对装配质量影响很大。如拧紧的次序不对,施力不均会使零件发生变形,降低装配精度,并会造成漏油、漏水、漏气等。运转机件上的螺纹连接,若拧紧力达不到规定

[整理]《汽车理论》知识点全总结.

《汽车理论》知识点全总结 第一部分:填空题 第一章.汽车的动力性 1.从获得尽可能高的平均行驶速度的观点出发,汽车的动力性指标主要是:(1)汽车的最高车速Umax(2)汽车的加速时间t(3)汽车的最大爬坡度imax。 2.常用原地起步加速时间和超车加速时间来表明汽车的加速性能。 3.汽车在良好路面的行驶阻力有: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坡道阻力,加速阻力。 4.汽车的驱动力系数是驱动力与径向载荷之比。 5.汽车动力因数D=Ψ+δdu/g dt。 6.汽车行驶的总阻力可表示为:∑F=Ff+Fw+Fj+Fi 。其中,主要由轮胎变形所产生的阻力称:滚动阻力。 7.汽车加速时产生的惯性阻力是由:平移质量和旋转质量对应的惯性力组成。 8.附着率是指:汽车直线行驶状况下,充分发挥驱动力作用时要求的最低地面附着系数。 9.汽车行驶时,地面对驱动轮的切向反作用力不应小于滚动阻力、加速阻力与坡道阻力之和,同时也不可能大于驱动轮法向反作用力与附着系数的乘积。 第二章.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1.国际上常用的燃油经济性评价方法主要有两种:即以欧洲为代表的百公里燃油消耗量和以美国为代表的每加仑燃油所行驶的距离。 2.评价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循环工况一般包括:等速行驶,加速、减速和怠速停车多种情况。 3.货车采用拖挂运输可以降低燃油消耗量,主要原因有两个:(1)带挂车后阻力增加,发动机的负荷率增加,使燃油消耗率b下降(2)汽车列车的质量利用系数(即装载质量与整车整备质量之比)较大。 4.从结构方面提高汽车的燃油经济性的措施有:缩减轿车尺寸和减轻质量、提高发动机经济性、适当增加传动系传动比和改善汽车外形与轮胎。 5.发动机的燃油消耗率,一方面取决于发动机的种类、设计制造水品;另一方面又与汽车行驶时发动机的负荷率有关。 6.等速百公里油耗正比于等速行驶时的行驶阻力与燃油消耗率,反比于传动效率。 7.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有:串联式,并联式和混联式三种结构形式。 第三章.汽车动力装置参数的选定 1.汽车动力装置参数系指:发动机的功率和传动系的传动比;它们对汽车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有很大影响。2.确定最大传动比时,要考虑三方面的问题:最大爬坡度、附着率及汽车最低稳定车速。 3.确定最小传动比时,要考虑的问题:保证发动机输出功率的充分发挥、足够的后备功率储备、受驾驶性能限制和综合考虑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 4.某厂生产的货车有两种主传动比供用户选择,对山区使用的汽车,应选择传动比大的主传动比,为的是增大车轮转矩,使爬坡能力有所提高。但在空载行驶时,由于后备功率大,故其燃油经济性较差。 5.在同一道路条件与车速下,虽然发动机发出的功率相同,但变速器使用的档位越低,后备功率越大,发动机的负荷率越低,燃油消耗率越高。 6.单位汽车总质量具有的发动机功率称为比功率,发动机提供的行驶功率与需要的行驶功率之差称为后备功率。7.变速器各相邻档位速比理论上应按等比分配,为的是充分利用发动机提供的功率,提高汽车的动力性。 8.增加挡位数会改善汽车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这是因为:就动力性而言,挡位数多,增加了发动机发挥最大功率附近高功率的机会,提高了汽车的加速和爬坡能力。就燃油经济性而言,挡位数多,增加了发动机在低燃油消耗率区工作的可能性,降低了油耗。 9.对汽车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有重要影响的动力装置参数有两个,即最小传动比和传动系挡位数。

汽车覆盖件的特点和要求

汽车覆盖件形状复杂,表面质量要求高。用最少的模具成本、最少的设备台时加工出高质量的冲压件,需要编制合理精益的工艺方案,是对工艺人员的高要求。 汽车覆盖件的特点和要求 汽车覆盖件(以下简称覆盖件)是指构成汽车车身或驾驶室、覆盖发动机和底盘的薄金属板料制成的异形体表面和内部零件。轿车的车前板和车身、载重车的车前板和驾驶室等都是由覆盖件和一般冲压件构成的。 覆盖件组装后构成了车身或驾驶室的全部外部和内部形状,它既是外观装饰性的零件,又是封闭薄壳状的受力零件。覆盖件的制造是汽车车身制造的关键环节。 一、覆盖件的分类 按功能和部位分类,可分为外部覆盖件、内部覆盖件和骨架类覆盖件三类。外部覆盖件和骨架类覆盖件的外观质量有特殊要求,内部覆盖件的形状往往更复杂。 按工艺特征分类如下: (1)对称于一个平面的覆盖件。诸如发动机罩、前围板、后围板、散热器罩和水箱罩等。这类覆盖件又可分为深度浅呈凹形弯曲形状的、深度均匀形状比较复杂的、深度相差大形状复杂的和深度深的几种。(2)不对称的覆盖件。诸如车门的内、外板,翼子板,侧围板等。这类覆盖件又可分为深度浅度比较平坦的、深度均匀形状较复杂的和深度深的几种。 (3)可以成双冲压的覆盖件。所谓成双冲压既指左右件组成一个便于成型的封闭件,也指切开后变成两件的半封闭型的覆盖件。 (4)具有凸缘平面的覆盖件。如车门内板,其凸缘面可直接选作压料面。 (5)压弯成型的覆盖件。 以上各类覆盖件的工艺方案各有不同,模具设计结构亦有很大差别。 二、覆盖件的特点和要求 同一般冲压件相比,覆盖件具有材料薄、形状复杂、结构尺寸大和表面质量要求高等特点。覆盖件的工艺设计、冲模结构设计和冲模制造工艺都具有特殊性。因此,在实践中常把覆盖件从一般冲压件中分离出来,作为一各特殊的类别加以研究和分析。 覆盖件的特点决定了它的特殊要求。 1. 表面质量 覆盖件表面上任何微小的缺陷都会在涂漆后引起光线的漫反射而损坏外形的美观,因此覆盖件表面不允许有波纹、皱折、凹痕、擦伤、边缘拉痕和其他破坏表面美感的缺陷。覆盖件上的装饰棱线和筋条要求清晰、平滑、左右对称和过渡均匀,覆盖件之间的棱线衔接应吻合流畅,不允许参差不齐。总之覆盖件不仅要满足结构上的功能要求,更要满足表面装饰的美观要求。

汽车设计考试重点

第一章汽车的总体设计 汽车的主要参数包括尺寸参数,质量参数和汽车性能参数。 ★汽车质量参数的确定 1 整车整备质量m0 整车整备质量是指车上带有全部装备,加满水,燃料,但没有载货和载人的整车质量。 2 载客量 汽车的载客量是指在影之路面上行驶时所允许的额定载人数。 3载质量m e 汽车的载质量是指在影之路面上行驶时所允许的额定载质量。 4 质量系数ηm0 质量系数是指汽车载质量与整车整备质量的比值,即ηm0=m e/m0。ηm0值越大,说明该车的结构的制造工艺越先进。 5 汽车总质量m a 汽车总质量是指装备齐全,并按规定装满客、货时的整车质量 6 轴荷分配 汽车的轴荷分配是指汽车在空载或满载静止状态下,个车轴对支撑平面的垂直负荷,也可以用占空载或满载哦那个质量的百分比来表示。 汽车性能参数的确定(了解) 1 动力性参数汽车动力性参数包括最高车速V max、加速时间t,上坡能力、比功率和比转矩等。 ①加速时间t汽车在平直的良好路面上,从原地起步开始以最大加速度加速到一定车速所用去的时间,称为加速时间。 ②上坡能力用汽车满载时在良好路面上的最大坡度阻力系数i max来表示汽车的上坡能力。 ③汽车的比功率P b和比转矩T b 比功率是汽车所装发动机的标定最大功率P emax与汽车最大总质量m a之比。即P b=P emax/m a。它可以综合反映汽车的动力性,比功率大的汽车加速性能要好于比功率小的汽车。比转矩T b是汽车所装发动机的最大转矩T emax与汽车总质量m a之比,T b=T emax/m a。它能反映汽车的牵引能力。 2 燃油经济性参数汽车的燃油经济性用汽车在水平的水泥或沥青路面上,以经济车速或多工况满载行驶百公里的燃油消耗量来评价。该值越小燃油经济性越好。 3 汽车最小转弯直径D min 转向盘转至极限位置时,汽车前外转向轮轮辙中心在支承平面上的轨迹圆的直径,称为汽车最小转弯直径D min。D min用来描述汽车转向机动性,是汽车转向能力和安全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 4 通过性几何参数有;最小离地间隙h min,接近角γ1,离去角γ2,纵向通过半径ρ1等。 5 操纵稳定性参数 ①转向特性参数为了保证有良好的操纵稳定性,汽车应具有一定程度的不足转向。 ②车身侧倾角 ③制动前倾角 6 制动性参数 7 舒适性汽车应为乘员提供舒适的乘坐环境和方便的操纵条件,称为舒适性。 8 汽车的布置形式:㈠乘用车的布置形式乘用车的布置形式的主要有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发动机后置后驱三种。①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优点:前桥轴荷大,有明显的不足转向性能;越障能力高;动力总成结构紧凑;舒适性好;轴距可缩短,

汽车设计中的工艺知识.

汽车设计中的工艺知识 一. 汽车零件对板材的要求: 1 焊接工艺要求: 材料中的碳份是对材料性能影响的最主要因素: C — 焊接性能 ; C — 焊接性能 材料中的合金成分是对材料性能影响的重要要因素 合金元素 —焊接性能 ; 合金元素 — 焊接性能 为易于焊接,材料的碳当量C H 一般不得大于0.45 % ,碳钢含碳量≤0.25 %,合金钢含碳量≤0.18 % 2 冲压工艺要求: 延长率δ要大,越大,拉延性能越好; 屈强比 σs/σb 要小,越小,塑性变形性能越好; 屈服极限·弹性模数比σs/ E 要小,越小,冲压回弹越小。 焊接: 焊接性能分:“良好”“一般”“较差”“不好”四个等级 含碳量越高越难焊一般碳钢C% < 0.25 合金钢C% < 0.18% — 可焊性好 碳钢含碳量高于C% > 0.45; 合金钢含碳量高于C% >0.38% — 可焊性不好 1) 碳当量 C H % = C + 6 1 Mn + 5 1Cr + 4 1Mo + 24 1 Si C H >0.45% — 难焊 C H <0.45% — 易焊 例如: 25号钢: C 0.25 Mn 0.7 Cr<0.25 Mo Si 0.20 C H % = C + 61Mn + 51Cr + 4 1Mo + 24 1 Si =0.25 + 61×0.7 + 51×0.25 + 24 1 ×0.2 = 0.37%

45号钢: C 0.45 Mn 0.7 Cr<0.25 Mo Si 0.2 16锰: C 0.16 Mn 1.5 Cr<0.25 Mo Si 0.4 C H % = C + 6 1Mn + 5 1Cr + 4 1Mo + 24 1 Si 0.16 + 61×1.5 + 51×0.25 + 24 1 ×0.2 = 0.42% 低碳钢: C<0.25% 中碳钢:C=0.25%~0.6% 高碳钢C>0.6% 普通碳素钢: S ≤0.055% P ≤0.045% 优质碳素钢: S ≤0.045% P ≤0.040% 高级优质碳素钢: S ≤0.035% P ≤0.035% 热轧钢板: 一般用途,并能进一步深加工成冷轧钢板,可进行普通拉延 (P) 冷轧钢板: 适合于冲压与拉延,进行深拉延(S)最深拉延(Z)复杂拉延(F) 很复杂拉延(HF)最复杂拉延(ZF) 几种提法: 1. 深0~100㎜ -----拉延; 100~200㎜ 深拉延; 200~300㎜ 最深拉延 2. 0~160㎜ ----- 拉延 ; ≥160㎜ 深拉延 薄钢板: < 4.0㎜ 钣金工 厚钢板: 4.0~14㎜ 冷作工 国际焊接学会推荐碳当量C H % = C + 61Mn +51Cr+ 51Mo + 51V +151N i + 15 1 Cu 适合σb = 500~900MP a 日本JIS 标准规定C H % = C + 61 Mn +241Si + 401N i + 51Cr + 41Mo + 14 1V 适合σb = 500~1000MP a

汽车设计总结试题

《汽车设计》复习 第一章:汽车总体设计 一、要点 1、质量系数:指汽车载质量e m 与整车整备质量0m 的比值,即00/m m e m =η。 2、汽车最小转弯直径 转向轮最大转角越大,轴距越短,轮距越小和参与转向的车轮数越多时,汽车的最小转弯直径越小,表明汽车在停车场上掉头和通过弯道半径较小路段的能力越强。 3、选取轮胎时应使选用轮胎的速度级别所限定的最高使用速度大于所设计汽车的最高车速。 4、经总体布置计算,汽车轮胎所承受的最大静负荷值,应与轮胎额定负荷值接近,两者之比称为轮胎负荷系数,此系数应控制在0.85-1.00之间,以防止超负荷。 二、简答、论述 1、在绘总布置图时,首先要确定画图的五条基准线,简述各基准线是如何确定的? 绘图前要确定画图的基准线(面)。 一、整车布置的基准线(面)——零线的确定 在汽车满载状态下进行,并且绘图时应将汽车前部绘在左侧。 1、车架上平面线 (标注垂直尺寸基准线----z/0) 是指纵梁上翼面较长的一段平面或承载式车身中部地板或边梁的上缘面在侧(前)视图上的投影线。(上“+”下“-”) 注意:货车的车架上平面在满载静止位置时,通常与地面倾斜0.5°~1.5°。 为了画图方便,可将车架上平面线画成水平的,将地面线画成斜的。 2、前轮中心线 (标注纵向尺寸的基准线----x/0) 是指通过左、右前轮中心,并垂直于车架平面线的平面,在侧视图和俯视图上的投影线 。 (前“+”后“-”) 3、汽车中心线(标注横向尺寸的基准线----y/0,左“+”右“-” ) 是指汽车纵向垂直对称平面在俯视图和前视图上的投影线。 4、地面线(标注高度、接近角、离去角等尺寸的基准线) 是指地平面在侧视图和前视图上的投影线。 5、前轮垂直线 (标注轴距、前悬尺寸的基准线) 是指通过左、右前轮中心,并垂直于地面线的平面,在侧视图和俯视图上的投影线。 注意:当车架与地面平行时,前轮垂直线与前轮中心线重合(如乘用车) 2、发动机前置前轮的布置形式,如今在乘用车上得到广泛应用,其原因究竟是什么?而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的布置形式在客车上得到广泛采用,其原因又是什么? 前置前驱优点:前桥轴荷大,有明显不足转向性能,越过障碍能力高,乘坐舒适性高,提高机动性,散热好,足够大行李箱空间,供暖效率高,操纵机构简单,整车m 小,低制造难度 后置后驱优:隔离发动机气味热量,前部不受发动机噪声震动影响,检修发动机方便,轴荷分配合理,改善后部乘坐舒适性,大行李箱或低地板高度,传动轴长度短。 三、选择题 1、轴距L 减少,则汽车最小转弯直径( ) 1.增加 2.减少 3.不变 4.无明显变化 2、增大汽车轮距,则侧倾刚度增加,汽车横向稳定性( )。 1.不变 2.变差 3.变好 4.无明显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