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最新整理自考11469《宏观劳动力配置》

2019年最新整理自考11469《宏观劳动力配置》
2019年最新整理自考11469《宏观劳动力配置》

11469《宏观劳动力配置》复习资料

题型及分数分布

单选题(10分)、多选题(20分)、填空题(5分)、名词解释(20分)、简答题(25分)、论述题(20分)

第一章导论

1.宏观劳动力配置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属于自然规律;

(2)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是首要的经济规律;P2

2.与劳动经济学其他科目相比较,宏观劳动力资源配置问题的特殊性有哪些?

(1)影响和决定宏观劳动力配置的因素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

(2)宏观劳动力资源配置的研究要考虑到两个方面:一是从经济和制度的角度来研究劳动力资源在宏观层面上的配置,从利润最大化或效用最大公的角度研究其在产业、地区、行业间的配置,二是根据消费需求决定生产;

(3)劳动力资源配置的特殊性还在于劳动力资源本身的特殊性;

(4)社会性;

(5)经济性;

(6)变动性与相对稳定性。P4-5

3.系统:由若干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且相第作用的要素所构成,是处在一定的环境之中,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集合体。P6

4、从宏观劳动力配置的角度看,系统科学方法论具有以下特征:

(1)综合性;

(2)整体性;

(3)定量性;

(4)最优化。P6

5.实证分析方法:是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实证分析方法认为人的行为是在一定的前提条件下产生的,前提变了,行为也随之变了。P7 6.规范分析方法:用一定的价值马去评价经济主体产生的经济效益的好坏、制度和政策效率高低,它所回答的是“应该是什么”的问题。P7

7.宏观劳动力配置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

(1)研究通过何种方式或机制将社会劳动力资源有效地配置到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

(2)研究国民经济各部门抽需要的劳动量问题,实际上是研究劳动力的社会分工问题。

(3)研究劳动力在不同的产业、地区、行业间的配置方式,即研究市场机制是如何作用于劳动力的配置,也是劳动力配置系统极为重要的内容。

(4)研究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和时期,劳动力配置的特点和变化趋势。

(5)研究城乡间劳动力流动机制及其特点。

(6)研究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劳动力配置的特点和变化趋势。P7-8

第二章宏观劳动力配置原理

1.劳动力::这一概念通常有三种解释:一是指一的劳动能力;二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即劳动者;三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从事社会劳动的全部人口,即社会劳动力。P9 2.劳动力资源:也称人力资源、劳动资源,它是指一定范围内(一个国家或地区)在

一定时点上拥有的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的总称。P10

3.劳动力资源与自然资源、资本资源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具有能动性;

(2)具有资本和自然资源的双重属性。

(3)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的两重性;

(4)具有时效性。P10-11

4.资源配置:就是社会如何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按照一定的方式或依靠某种机制,合理地分配到不同的部门、地区以及企业,使它们在生产过程中得到最有效的利用,达到最大限度地促进社会财富增长的目的。P12

5.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按重要性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现实需要。P15

6.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的和生产力和生产资料的优化结合关键在于劳动力的个个所有,其重要原因在于:

(1)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生产的基本要素,两者的结合构成生产过程。因此劳动力资源的配置对于提高生产资料的利用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

(2)劳动力的个人所有是劳动力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的前提;

(3)劳动力的个人所有体现了价值规律的客观作用。P17-18

7.影响和决定劳动生产率的因素众多,但是可以将这些因素归纳为三大类:物质技术因素、社会经济因素、自然条件。P21

8.影响劳动生产率的物质技术因素主要有:

(1)劳动手段;

(2)能源;

(3)劳动对象;

(4)生产工艺;

(5)生产力布局。P21

9.影响劳动生产率的社会经济因素主要有:

(1)劳动者的文化技术水平;

(2)劳动者的劳动态度;

(3)劳动组织;

(4)劳动条件;

(5)劳动者的生活条件。P21-22

10.在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中,制度作为研究的对象,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特点:(1)制度与人的动机、行为有着内的联系;

(2)制度具有“公共品”的特点;

(3)制度与组织不同,制度是一种规则,而组织是参与这种规则活动的角色。P23-24 11.产权结构通常具有三个基本特点:排他性、可转让性和强制性。P25

12.目前影响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制度包括:户籍制度、工资制度、社会保险制度、劳动就业制度等。P27

13.判断社会劳动力资源配置是否有效的标准:

(1)劳动力资源是否得到充分利用;

(2)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是否得到节约;

(3)自然资源是否得到较充分的开发利用;

(4)人民生活水平是否得到提高;

(5)劳动生产率是否得到提高。P29

第三章我国宏观劳动力资源配置方式的历史变革

1.传统体制下人力资源“统包统配”的配置方式的具体内容和特点如下:

(1)对全社会范围内的劳动力资源实行统包统配。

(2)单一化的企业用工形式。

(3)对劳动力的统一调配和调剂。

(4)低工资、高福利的僵化工资制度;

(5)劳动力配置的城乡分割;

(6)劳动力几乎没有流动的自由;

(7)农村劳动力被户籍制度束缚在土地上,不能够自由流动。P31—32

2.传统的劳动力配置方式通过哪些制度来实现计划配置的?

(1)劳动力行政调配制度;

(2)统包统配制度。P33-34

3.传统体制下调配劳动力的形式有成套调配、成批调配、零星调配、临时借调等。P33 4.劳动力行政调配制度是:国家有关行政机构和企业主管部门,根据生产建设需要,运用行政手段对在职的劳动力在不同部门、不同地区、不同单位之间进行分配和调动的制度。P33

5.统包统配制度:是对城镇需要就业的人员由国家统一进行安置的劳动制度。P34 6.传统劳动力配置方式的弊端:

(1)导致用人单位人浮于事和企业富余人员的产生;

(2)劳动效率低下。

(3)阻碍了劳动者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P37

7.劳动力计划配置的特点有:

(1)劳动力不表现为商品;

(2)劳动力要素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分配由计划部门统一安排,企业和个人都没有权利进行分配;

(3)工资不能起到调节供求关系的作用,只是与粮食、布匹等票证配合使用作为取得消费品的凭证。P38

8.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城镇劳动力配置二元结构的特征:

(1)劳动力配置体制的二元结构;

(2)工资收入调节双轨运行;

(3)城乡劳动力配置的户籍壁垒;

(4)劳动力产业分布特征;

(5)城市化与劳动力配置。P42-45

9.我国劳动力配置二元结构存在的原因

(1)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与劳动力退出障碍互为因果;

(2)体制内劳动力配置者的既得利益刚性;

(3)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严重滞后;

(4)劳动力供求在总量和结构上都严重失衡。P45-47

10.劳动力市场的三大要素——劳动力供给、劳动力需求和劳动力价格之间的运行和相互作用,发挥着对劳动力进行宏观和微观配置的作用。P49

11.国有部门企业表现出与其体制的固有特点相适应的内部职工群体的共同品质特征。这些特征主要包括:

(1)职工工作岗位相对长期固定但职工专业技能差,业务能力主要来自连续的经验积累,因而工作年限一直是职工收入分配的重要指标;

(2)职工工资水平低且刚性化,结果导致该部门劳动力再生产主要依靠企业福利来维持;

(3)职工对计划环境的逐步适应过程同时表现为职工对企业的依附的加深过程和对市场风险的厌恶的累积过程。P52

第四章劳动力流动与配置

1.劳动力流动:也称劳动力迁移或经济活动人口的迁移,一般具有双重含义即地域性迁移和行业性迁移。概括地说,劳动力流动指劳动者以寻求新的就业机会为主要动机而产生的移动。通俗地讲,劳动力流动就是劳动力因变换工作岗位、职业或工作区域而产生的移动。P58

2.劳动力流动可分为以下类型:

(1)岗位之间的流动;

(2)职业之间的流动;

(3)单位之间的流动;

(4)产业之间的流动;

(5)地区之间的流动;

(6)国际间的流动。P59

3.哈里斯-托达罗模型的特征是:

(1)如果用国民生产总值的国际价值作为社会福利的计量尺度,那么市场上的乡村工资与租金能够正确计量劳动与资本的社会机会成本。

(2)即使存在扭曲的劳动力市场,也没有贫困化增长的可能性。

(3)资本(劳动)的增加将增加资本(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产量。P66

4.托达罗认为,传统部门吸收农村劳动力具有以下利益:

(1)城镇传统部门的经济剩余有利于城镇经济的发展;

(2)传统部门比现代部门所需要的就业成本少得多,有利于在资本短缺情总工下发展;

(3)该部门能廉价培训劳动力,因而是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本形成方式;

(4)该部门所吸收的是现代部门所不愿吸收的大量半熟练和不熟练劳动力;

(5)该部门更易于利用适度技术开发本地资源;

(6)该部门能促进废物利用;

(7)该部门有利于穷人收入的增加。P66-67

5.乔根森劳动力流动模型的主要观点有:

(1)农业人口和农业劳动力向非农部门转移的根本原因在于消费结构的变化,是消费需求拉动的结果;

(2)乔根森否认农业部门存在边际生产率为零和低于实际工资的劳动力的存在;

(3)农业剩余是指农业部门产品的增长高于人口的增长,即人均粮食增长率大于人口增长率;(4)在农业人口向城市工业部门转移的过程中,工资水平并非固定,而是不断上升的,不但工业部门为了吸引农业劳动力要提供高于农业部汴的工资水平,而且农业部门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其工资也是不断上升的。P67-68

6.乔根森模型的假设是:

(1)经济系统分为现代部门和落后部门;

(2)落后部门的发展取决于劳动和圭地,土地供给固定,且边际报酬递减,不存在资本积累;

(3)现代部门的发展取决于资本和劳动,生产函数规模报酬不变,工资和利润绝对额均呈上升趋势,但相对比重不变;

(4)两个部门的产出随时间而自动增长,这是技术进步的结果。P68

7.劳动者要实现就业转换,完成劳动力流动,必须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形成劳动力流动的成本,通常包括以下几种成本:

(1)直接成本;

(2)机会成本;

(3)心理成本;(重点看)

(4)风险成本。P69-70

8.劳动力个人流动的收益主要有:

(1)直接收益;

(2)间接收益;

(3)心理收益。P72

9.劳动力流动的决策模型是:劳动力流动的真正动力源自流动所带的经济净收益(非物质性满足)的组合,这种组合可以称为流动的净效用。当流动的净效用为正时,流动是合理的和理性的。P72

10.劳动力流动的经济效益有:

(1)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2)加速工业化的城市化进程;

(3)流动劳动力输出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4)有利于劳动力要素比较利益的提高;

(5)加速产业分工和技术的转移;

(6)劳动力输出的产业扩张效应。P73-75

11.流动人口对流出地的影响表现为:

(1)在农村人口结构上可能会不利于农业生产;

(2)农村外流劳动力的兼业性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3)农村劳动力外流使农村支付较高的社会成本。P77-78

12.阅读第四节(我国劳动力流动的特征)整节的内容。P79-89

13.劳动力流动的特点有:

(1)劳动力流向经济发达地区;

(2)以寻求就业机会为主;

(3)以非农产业为主;

(4)年龄特征上表现为跨省流动人口在各职业中的平均年龄都较省内流动人口和未流动人口高;

(5)受教育水平明显高于未流动就业人口。P80-89

第五章城乡劳动力资源配置的方式

1.劳动力资源在城乡间的配置主要是受城乡间产业分工以逐步形成当时国家政策的影响,农村劳动力主要配置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P91

2.从配置方式上看,不论是农村还是城镇,根据劳动力资源配置手段和方式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1)1949年-1957年,以市场为主的劳动力资源配置;

(2)1957-1978年,以计划经济体制为主的劳动力资源配置;

(3)1979年改革开放以后,劳动力市场逐步得到发展。P91-92

3.城乡间、地区间、产业间的收入差距是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动机。P92

4.阅读第二节(城乡劳动力配置现状)全节。P92-99

5.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呈现多元化的特点,从经济单位注册登记类型来看,城乡劳动力的就业渠道越来越宽。城镇中以国有单位为主的单一就业渠道,逐渐转变为多元化就业的格局;从就业规模上看,改革开放以后在国有经济单位、城镇集体单位中就业的人数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而其他经济类型单位对就业的贡献越来越大。P96 6.阅读第三节(户籍制度对城乡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影响)全节。P100-101

7.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20多年时间,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迁移既是不合法的,又是成本高昂的。偶尔也有农村劳动力外出,但规模和范围都十分有限,并被视为非法,称作“盲目流动人口”。P101

8.阅读第四节(城乡间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全节。

9.城乡间劳动资源配置的变化趋势有以下特点:

(1)农村劳动力继续向城镇转移;

(2)劳动力资源继续向经济发达地区转移;

(3)劳动力资源继续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

(4)劳动力资源继续流向经济收入高的行业和单位。P102

第六章产业结构与劳动力配置

1.根据经济发展的一般经验,产业结构的演变有其内在的逻辑演进序列,首先是以种植业为主导的第一产业向以制造业、建筑业为主的第二产业过渡,随后以运输、通信、金融、房地产和公共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将超过第二产业。P106

2.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对于提高劳动力配置效率的作用有:

(1)产业结构整体有机构成的高级化过程可以促进劳动力的合理配置;

(2)产业结构转向合理化可以促进劳动力的合理配置;

(3)产业结构跃迁有利于经济发展,促进劳动力的合理配置。P106-107

3.劳动力配置对产业结构的推动作用有:

(1)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必然引起生产要素相对价格的变化,如劳动力价格的提高、资本价格的下降等。

(2)就业结构的变化将引起劳动者收入结构的变化,最终将改变先前的社会需求结构,并引起消费结构和总量的改变,使消费表现出质量的提高,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特点和趋势,最终将导致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发生变化。P108

4.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互动的特征具体有:

(1)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打破了原有的就业结构,导致劳动力从需失衡,并产生结构性失业现象;

(2)产业结构调整的范围扩大,升级速度加快;

(3)各产业间能相到补充配套、协调发展,出现资源供给不足或产品过量时,能通过进出口贸易来进行补充调节;

(4)能吸收先进技能,有利于技术进步;

(5)在保证技术进步的前提下吸收较多的就业人口;

(6)有利于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平衡。P111

5.改革开放后我国产业结构的特点:

(1)由传统的农业国转变为门类齐全、初步实现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

(2)由偏重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发展转变为三次产业全面发展;

(3)由“重重工业、轻轻工业”转变为轻重工业协调发展;

(4)农业内部结构由片面强调“以粮为纲”转变为农林牧渔全面发展;

(5)由忽视甚至限制服务业发展转变到大力促进第三产业发展。P116

6.改革开放前,在当时特定的外部经济条件下,通过农业税和剪刀差吸收农业剩余成为重工业发展资本积累的主要途径。P117

7.决定和影响产业间劳动力配置的因素较为复杂,有经济因素、社会因素以及其他政治因素等。P135

8.改革开放以来,从我国市场化程度来看,第二、第三产业的市场化程度较高,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市场化的成分较高,受市场供求的影响最大,其对劳动力的供求、工资的决定等都是受市场供求影响。P151-152

9.我国产业结构中存在的不利于劳动力合理配置的问题有:

(1)低下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制约了农业部门吸纳劳动力的能力;

(2)工业生产结构单一,技术水平较低,制约了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

(3)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内部发展不均衡,结构不合理阻碍了劳动力向第三产业的转移;

(4)行业协调管理不力,地区产业结构雷同不利于劳动力的合理配置。P155-156 10.促进就业结构优化的途径有:

(1)实施积极的产业政策,优化劳动密集型产业;

(2)优化农业内部结构,加快城市化进程;

(3)消除制度性壁垒,完善劳动力市场;

(4)加大教育培训投资,提高劳动力素质;

(5)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防范社会风险。P157-159

10.发展第三产业的重点应放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与科技进步相关的新兴产业;

(2)就业容量大、与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

(3)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行业。P157

第七章农业劳动力资源配置

1.劳动力资源在农业部门的配置既受劳动力资源自然属性的制约,也受其经济属性的制约。从劳动力派重需求的性质和劳动力资源配置的自然属性来看,农业劳动力的规模原则上由社会成员对农产品需求的数量和结构决定。P163

2.在世界主要地区的农业劳动力的变动看,农业部门劳动力数量的变动总体上趋势是从相对数量的变动到绝对数量的下降过程。P16。-164

3.决定农业劳动力配置的因素:

农业部门劳动力数量的变动,主要是受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及其提高速率、城乡居民的农产品消费水平及其增长率、人口和劳动力的增长率、农业收入与非农收入差距、农产品的国际贸易状况、人均收入水平以及政府对农业的投入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具体如下:(1)农业劳动生产率;

(2)社会总人口规模结构;

(3)工资及收入水平;

(4)农产品消费水平提高的变动;

(5)工业化进程;

(6)农产品贸易;

(7)农业政策;

(8)社会因素。P164-166

4.社会对农业发展的需要有两个基本内容:一是需要其所提供的农产品,二是需要农业部门的劳动力、土地等资源。P164

5.农业劳动生产率对社会劳动力资源在农业部门和非农部门间的配置所起的决定性作用,也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所证实。P164

6.农业部门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社会劳动力首先要满足农业部门的需要,而农业部门的规模首先是由社会总人口的规模和结构所决定的。P165

7.工资及收入水平是影响劳动力选择就业的主要因素。P165

8.我国农业劳动力数量和结构变动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总量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2)农业劳动力素质不断提高;

(3)农产品贸易不断增长,农业产业内部劳动力结构不断高速;

(4)农业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发展变化趋势。P167-174

9.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性

(1)有利于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

(2)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3)有利于城市化建设;

(4)有利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5)有利于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6)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能使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进入农业领域,可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实现农业规模经营、打破小生产格局,提高农产品商品率;

(7)农村劳动力的流动转移将进一步缩小收入差距,相当于一部分剩余劳动力积累了一定的收入,他们或者向小城镇迁移,或者回乡搞规模性的农业经营,这对于社会的稳定将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P174-175

10.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有:

(1)生产方式的制约;

(2)生产力水平的制约;

(3)农业剩余劳动力素质的低下,限制了城镇非农产业对其的吸纳水平。P176

11.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和措施:

(1)拓展农业发展空间;

(2)提升农业劳动力素质;

(3)深化制度革新,实现农业劳动力的彻底转移;

(4)大力发展小城镇,推进城市化进程;

(5)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6)积极发展国际劳务输出;

(7)巩固和发展乡镇企业;

(8)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P176-178

12.第三产业具有以下优点:

(1)第三产业部门资本装备水平和工资水平低,同等数额的投资可以提供和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

(2)第三产业部门对劳动力素质和技能要求不高,适合我国劳动力素质的现状特点;

(3)第三产业的就业稳定性强,受冲击和影响小。P177

13.如何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1)要大力发展劳动服务中介组织,作为勾通、衔接剩余劳动力的新的就业岗位的桥梁;

(2)要建立和健全劳动力的社会调节机制,积极拓展农业劳动力的就业空间;

(3)要加强市场信息服务,提高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效率,实现劳动力转移的有序性和

组织化。P178

第八章工业劳动力配置

1.认真阅读第一节全节的内容(工业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决定及其影响因素)

2.可以从两个方面考察资本的构成:从物质方面看,资本是由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构成的,二者的比例是由生产的技能条件决定的,叫作资本的技能构成;从价值方面看,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它们之间的比率叫做资本的价值构成。资本的价值构成和资本的技术构成之间有密切的关系,为了表达这种关系,把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的并且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P179 2.劳动力相对过剩,是在社会化生产条件下由于技术进步所引起的,由经济规律所决定的客观发展趋势。这一规律被称为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规律。所谓经济规律,是指经济现象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和发展趋势。P180

3.马克思指出,机器的使用之所以会引起其他部门劳动就业的增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机器生产使产量增加,从而使原料消耗随之增加,因而原料的生产部门就要扩大;

(2)机器参加了产品生产中的一个过程,会引起其他过程劳动需要的增加;

(3)机器生产使社会分工扩大,因而使社会生产部门越来越多样化,由于社会成员尤其是资产阶级增加了对奢侈品的需求,因而生产奢侈品的生产部门要增加;

(4)以机器的使用为特征的大工业创造了新的世界市场,随着世界市场的发展,扩大了运输业并增加了劳动力需求;(5)在生产领域中一个部门向另一个部门转移劳动力的同时,工人阶段中越来越大的部分有可能被用于非劳动生产,特别是使旧式家庭奴隶在“仆役阶级”的名称下越来越大规模地被再生产出来。P180

4.工为平顺门的工资率成为引导劳动力资源流向的主要经济因素。P180

5.中国工为部门劳动力当量变化的特点有:

(1)工业增长率一直保持较高水平,而就业增长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2)工业就业增长弹性值下降;

(3)工业就业增长贡献率波动较大;

(4)在各次产业中,工业是吸纳能力最低的行业之一;

(5)中小企业对就业的贡献率上升。P183-184

6.中国工业就业结构呈现以下特点:

(1)国有和集体工业结构调整和战线不断收缩,造成其吸纳就业的能力不断下降,其他所有制工业正逐步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

(2)工业吸纳就业能力的下降,不仅仅是个别行业就业人数减少所致,而是全行业就业能力下降造成的;

(3)传统行业喊员幅度更大,如煤炭采选业、纺织业、普通机械制造业等行业;

(4)各个行业就业增长潜力不容乐观。P188

7.工业部门就业下降的原因:

(1)发展战略的影响;

(2)技术因素;

(3)结构调整因素;

(4)劳动力素质。P189-190

8.重工业作为资本密集型产业具有三个基本特征:

(1)建设周期长;

(2)发展早期的大部分设备需要从国外引进;

(3)初始的投资规模巨大。P189

第八章第三产业劳动力配置

1.1985年我国公布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划分的标准是:第一产业农业,包括农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等;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气、煤气等供应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主要是指除上述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流通和服务两个部门。P198

2.第三产业发展的主要标志有两个:一个是第三产业的产值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另一个是第三产业在整个就业人口中的比重越来越高。P200 3.第三产业劳动力配置原理是:

(1)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劳动具有统一性;

(2)发展第三产业必须依据生产要素的发展顺序性,这种顺序性又是由需要的层次性所决定的,而不是出于人们的抽象认识;

(3)发展第三产业必须有有限需要和无限需要的辩证法;

(4)第三产业服务劳动的层次、顺序和无限性,决定了第三产业的弹性及容纳劳动力的“弹性空间”;

(5)第三产业劳动是服务性劳动,但服务性劳动并不都是第三产业劳动;

(6)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构成的变动,我国将逐步进入劳动力向第三产业大转移的时期。P201-202

3.第三产业劳动力数量变化特点有:

(1)从GDP及就业的产业构成变化看三次产业的劳动力的能力;

(2)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的角度看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

(3)从增量角度看三次产业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P205-208

4.从1980年以来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转移情况看:

(1)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迅速下降,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劳动力从第一产业中流出;

(2)第二产业的从业人员比较在这一期间不高,仅占到20%左右,但整体稳定且略有增加;

(3)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不高,但增长最快,从1980年所占总劳动力人数不到1/8增加到2002年的超过1/4,比较增加1倍多。P205

5.一般而言,决定就业增长的两个因素:一是经济增长率,二是就业吸纳弹性系数;就业吸纳弹性系数是衡量经济增长引起就业增长大小的一个指标,即在某一时期内就业数量的变化率与产值变化率之比,具体到第三产业的就业吸纳弹性,是指第三产业产值增长率与产值变化率每改变一个百分点所带来的就业增长率的大小。P213

6.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就业吸纳弹性系数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就业吸纳弹性系大于接近0。8的部门;

(2)就业吸纳弹性系数大于0。4的部门;

(3)就业吸纳弹性系数大于0。2的部门;

(4)就业吸纳弹性系数0。1以下的部门。P201-216

7.影响第三产业就业数量与结构的因素有:

(1)行业垄断特点的影响;

(2)从业人员素质的影响;

(3)国家产业政策的影响。P219-223

8.第三产业的投资政策是影响第三产业就业的主要因素。P223

9.第三产业发展的原因很多,最根本的原因是工业、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生产力

的极大发展和由此产生的生产与消费服务社会化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P227 10.我国第三产业发展不充分的主要原因在于:

(1)市场化程度低;

(2)产业化程度低;

(3)城市化水平低。P227-228

11.重视发展第三产业,努力实现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协调发展,这是完全符合客观经济发展规律的见解。P228

12.重视发展第三产业,反映了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反映了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消费构成和消费水平日益提高的要求。P228

13.生产决定消费,消费促进生产,生产力水平越高,消费需求越高。P229

14.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扩大就业的指导方针是:

(1)根据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地发展第三产业;

(2)大力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的第三产业;

(3)把增强和完善城市功能与发展第三产业紧密结合;

(4)推进住房、信息、咨询、文化、体育、卫生、教育、科技等领域的体制改革,加快有条件的行业产业化步伐,促进有条件的第三不业单位从福利型、事业型转变为经营型、企业型;

(5)加强对发展第三产业的指导、管理和监督。P230-231

15.从全国看,发展潜力较大、能够吸收就业较多的第三产业领域主要是:

(1)商贸餐饮业;

(2)社区服务业;

(3)公用服务业;

(4)住宅服务业;

(5)信息服务业;

(6)中介服务业;

(7)运输服务业;

(8)旅游业;

(9)文化、体育产业;

(10)科技教育业;

(11)农业服务业。P231-233

12.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扩大劳动就业需要采取的政策措施有:

(1)加强第三产业设施建设;

(2)增加第三产业投资;

(3)深化第三产业价格与服务收费改革;

(4)制定鼓励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发展第三产业的政策;

(5)搞好城镇规划建设;

(6)加强劳动就业信息服务。P233-234

2019年上海自考报名时间安排_无忧考网

2019年上海自考报名时间安排_无忧考网 篇一:2019年10月上海自考网上报名入口开通 寄锦云课堂自考交流群:423739002 2019年10月上海自考网上报名入口开通 网上预报名报考日期:2019年8月2日~9月6日 预报名报考网址:http:// 现场确认日期:2019年9月4日(周五)~9月6日(周日)现场确认时间:上午8:30~11:30,下午1:30~4:30 注:新考生在完成网上预报名后,记下预报名号,本人再到现场确认和拍照。 篇二:2019上海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自考可以么 /shanghai/ 2019上海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自考可以么?报考人员的具体对象如何理解? 答:凡是符合招聘公告中所规定的报考条件且符合招聘简章中规定的岗位资格条件者,均可报考。 具有工作经历的应届毕业生,可以应届毕业生身份报考。如果符合岗位规定的工作年限,也可以非应届毕业生身份,报考要求具有工作经历的岗位。 非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其他国民教育形式(自学考试、成人教育、网络教育、夜大、电大等)毕业生的考生身份均为“非应届”,

报考人员必须取得相应学历证书且符合岗位资格条件方可报考。 2019上半年上海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告目前暂未发布,考生可以参照2019上半年上海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告相关时间节点进行本次考试准备,2019上半年上海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时间安排如下:报名时间:2019年3月2日10:00至3月6日16:00 准考证下载时间:2019年3月25日10:00至3月26日16:00 笔试时间:2019年3月28日 笔试成绩和面试分数线发布时间:2019年4月30日10:00 考试在准备2019上半年上海事业单位考试的同时需要及时查看上海事业单位考试大纲、职位简章等详细信息进行准备。 具体考公告信息参照2019上半年上海事业单位招聘考试问答进行了解。一、笔试的科目、时间、地点是什么? 答:笔试科目为《基本素质测验》和《综合应用能力》。《基本素质测验》主要测查报考者的基本素质、对基本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及综合运用的能力。《基本素质测验》为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限90分钟,满分100分。《综合应用能力》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及对基本公文写作知识的熟悉程度。《综合应用能力》为主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20分钟,满分100分。考试大纲在上海市职业能力考试院网站事业单位考试报名系统上发布。 考试日期为2019年3月28日,具体考试时间、地点以网上下载打印的准考证标明为准。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劳动社会学历年试题及答案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劳动社会学历年试题及答案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2015年1月劳动社会学试卷 课程代码 00294 一、单项选择题 1、古典劳动社会学理论中的管理学派代表梅耶认为,工人是【 B 】 A 经济人B社会人 C 理性人D自然人 2、劳动社会结构中能够反映劳动社会现状的是【 A 】 A劳动者的性别结构 B 劳动者的年龄结构 C劳动者的职业结构D劳动者的产业结构 3、通过考察人们的努力行为与其所得的最终奖励之间的因果关系,并以选择合适的行为达 到最终的奖励目标的士气激励理论是【 C 】 A需要理论B公平理论 C期望理论D双因素理论 4、劳动者的自我控制是通过什么机制来实现的?【 B 】 A生理机制B心理机制 C神经机制D思想机制 5劳动者社会化过程中为未来工作中的真实角色做准备的阶段是【 A 】A预期社会化B基础社会化 C继续社会化D初始社会化 6、金斯伯格的职业发展理论中不包括的阶段是【 B 】 A幻想期B规划期 C尝试期D现实期

7、最常见的职业发展道路是【 B 】 A自学成才的道路B立足本职的道路 C转换职业的道路D自主创业的道路 8、社会分层的冲突理论的主要代表是【 A 】 A达伦道夫B涂尔干 C怀特D萨拉尼 9、组织的必要构成要素是【 D 】 A组织文化B管理体素 C组织成员D组织环境 10、下列不属于非正式组织的特点的是【 C 】 A有较强的凝聚力B规模小,结构松散 C明确的组织目标和整体性D满足成员的心理需要 11、国际上解决劳动关系问题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形式是【 A 】 A三方协调机制B民主协商机制 C少数服从多数机制D工会谈判 12、在大多数情况下,企业或劳动者组织根据劳动者的工作性质支付的基本现金报酬是 【 C 】 A绩效报酬B激励报酬 C基础报酬D社会福利 13、劳动政策的目标是【 C 】 A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B维护公平、公正 C促进劳动关系的合作D促进经济发展 14、企业待定权利争议一般发生在【 A 】

自考劳动社会学试卷及答案

劳动社会学试卷及答案 (课程代码00294) 一、单项选择题 1、古典劳动社会学理论中得管理学派代表梅耶更强调工人就是( A ) A、社会人B经济人C理性得人D自然人 2、从研究对象中抽取少数个人或小型团体作为样本个体进行详细调查得方法称为( B ) A问卷调查法B个案调查法C参与调查法D实地调查法 3、市场经济主体间最主要得劳动关系就是( B ) A企业与市场之间得关系B企业与劳动者之间得关系 C企业与国家之间得关系D国家与市场之间得关系 4、霍桑实验表明,提高工效得决定因素就是( A ) A人与人之间得关系B生产条件C产品需求D工作环境 5、常被社会学家与心理学家用作衡量劳动者态度得总与指标就是( D ) A社会地位满意度B收人满意度C环境满意度D工作满意度 6、将劳动者行为分为劳动性行为与非劳动性行为得依据就是( B ) A劳动者行为得组织特征角度B劳动考行为与生产劳动过程有无直接联系 C劳动行为得个体角度D劳动行为得结果表现 7、影响劳动者劳动决策得最重要因素就是( A ) A劳动者得收入水平B闲暇时间得多少C、劳动环境得好坏D劳动得社会地位 8、职业生涯得概念最初得提出者就是( C ) A萨柏B、霍尔C沙特烈D金斯博格 9、按照人格特征与职业因素匹配理论,胆汁质得人适合从事( D ) A做社交、文艺性、多样性、要求反应敏捷且均衡得工作 B有条不紊、刻板平静、耐受性较高得工作 C 持久细致得工作,如技术员、检查员 D反应迅速、动作有力、应急性强、危险性大得工作如节目主持人、演讲者 10、企业资源合理配置得首要问题就是( C ) A加强管理与监督B吸收精英人才C加强职业生涯管理D控制运营成本 11、近年来,第三产业得到了突飞猛进式得发展,就业结构变动很大,下列描述有误得就是( B ) A劳动力由传通工业都门流向新兴工业部门 B绝大多数得劳动力由资本密集型企业流向劳动密集型企业 C 劳动力由劳动生产率低得部门流向劳动生产率高得部门 D劳动力由供应基本物质生活资料得物质部门流向享受资料得部门 12、冲突理论得产生就是有一定原因得,它就是在剖析哪种理论得基础上提出得?( A ) A马克思主义B 保守主义C激进主义D自由主义 13、涂尔干在哪部著作中对其社会不平等与社会分层理论做了明晰阐述?( B ) A《地位解体与阶级》B《社会分工论》C《阶级、地位群体与政党》D《分层得一些原则》l4、下列各项不属于非正式组织特点得就是( C ) A有较强得凝聚力B规模小,结构松散 C明确得组织目标与整体性D满足成员心理得需要 15、政府在对其社会事业实施分类改革时,其首要问题就是( A ) A明确政府得职责范围B改革目标明确化C改革力度要大D 改革要彻底 16、从广义上讲,下列不属于劳动关系得就是( B ) A劳动力得使用关系B劳务关系C劳动服务关系D、劳动管理关系

2019年下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2019年下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房屋建筑工程(专科)专业实践课程考核通知 各位考生: 2019年下半年湖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房屋建筑工程(专科)专业实践课程考核,将在中南大学进行,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报考要求 1、已通过本专业全部理论课程考试,需要参加实践课程和毕业考核的考生。 2、考生请务必于2019年6月20~29日在当地自考办网报确认。未在当地自考办报考者,不能参加学校组织的考核。 二、现场报名时间:2019年9月3日(逾期不再受理) 现场报名地点:长沙市韶山南路22号中南大学铁道学院创业北楼420室。 三、现场报名流程: 来我校交验《房屋建筑工程专业实践课程考核报名表》(请将在当地自考办确认报考的回执单复印件粘贴在报名表指定区域)→现场缴费(请考生自备银联卡缴费,不收现金)→领取报考回执。 五、考核要求 1、报考课程设计的考生请于9月3日或9月19日将各科课程设计提交我办,逾期不再受理。 2、设计图一律用绘图纸、丁字尺、三角板、铅笔绘制图纸。 3、课程设计及施工生产实习考核内容要求,详见后页考核说明。 4、课程设计计算书及整套设计图纸,请按照21cm*30cm折叠、按每门课程装一袋。 5、参加施工生产实习考核的考生,请先将实习报告(含施工日记)交实习指导人(工地技术人员)审阅与评价;由指导人对其在实习期间的表现及业务能力写出评语后,再交实习单位审核加盖公章。 6、申请免做生产实习的考生,必须将从事建筑施工技术工作的专题业务总结(应反映考生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用图文表达,力求简明、工整和科学系统)以及免做生产实习的申请表一并递交(没有专题业务总结的不予评分)。 六、其他事宜 1、请严格按照以上要求和时间报名,提前或逾期者,无人接待。 2、来校路线:地铁1号线至铁道学院站下(4号出口);火车站乘7路车至铁道学院站下;火车南站乘63路车到中南大学铁道学院站下;汽车南站乘17路车到中南大学铁道学院站下。 3、考核成绩随湖南省201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理论课成绩一起公布,请登陆https://www.360docs.net/doc/2f8998302.html,/net网站查询。如对考核成绩有异议,请于成绩公布10个工作日内向我办递交查分申请,逾期不再受理。 4、有关毕业申请,请到当地自考办咨询了解。 中南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 二〇一九年六月十五日湖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房屋建筑工程》专业实践课程考核报名表

2019年自考英语二历年试题(真题)及答案

2019年10月髙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英语(二)试卷(课程代码:00015) 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卷前必须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上。 必须在答题卡上答题,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第一部分:阅读判断(第1?10题,每题1分,共10分) 下面的短文后列出了10个句子,请根据短文的内容对每个句子作出判断:如果该句提供的是正确信息,选择A;如果该句提供的是错误信息,选择B;如果该句的信息文中没有提及,选择C。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答案选项涂黑。 To Lease(租赁) or Not to Lease Planning to lease a car because you don't think you can afford to buy? Think again. Leasing can end up being just as expensive as buying. Most people think about leasing because they believe it will cost them less money. They're right-it is cheaper, but only in the short term. For example, if you were to lease anew Subaru Forester, you might pay $300 per month for the car. If you were to buy the same car, you would pay about $400 per month. Over a three-year, you would save $3600-a big savings. But after your lease is over, you have to give the car back. Many people want to lease because they can drive a more expensive car than they might otherwise be able to afford. For example, if you spend $300 monthly on a car, you might be able to lease a new Ford Explorer. For the same price, you might have to buy a used Explorer, or buy a new but much less expensive model. A lease,therefore,allows you to drive the latest models of more expensive cars. However, whatever car you can afford to buy you get to keep it, and it will always have a resell or trade-in(以新旧换)value if you want to upgrade to a new car later. Furthermore, people who lease cars are often shocked by how much they must pay when the lease is over . Most leases limit you to a certain number of miles. If you go over that, you must pay for each mile. As a result, you may end up paying thousands of dollars in mileage(里程) fees. In addition, when you lease ,you have to pay for regular maintenance and repairs to the vehicle. Since you must return the car finally, you are paying to repair someone else's car.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劳动社会学》历年试题及答案

2016年7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劳动社会学试卷及答案 (课程代码0029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古典劳动社会学理论发展过程中的管理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 ) A、泰勒和梅耶 B、泰勒和韦伯 C、泰勒和配 D、泰勒和迪尔凯姆 2、从研究对象中抽取少数个人或小型团体作为个体进行详细调查的方法称为(B) A、问卷调查法 B、个案调查法 C、参考调查法 D、实地调查法 3、基于劳动的个性,可以对劳动作出一些分类。从劳动成果与劳动者关系划分,可将劳动分为(C) A、潜劳动,活劳动和物化劳动 B、物质生产劳动和精神劳动 C、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 D、简单劳动和杂劳动 4、下列不属于直接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的是(D) A、品貌和气质 B、报酬 C、相似和互补 D、政治信仰 5、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常用哪个指标衡量劳动者态度的总和指标?( D ) A、社会地位满意度 B、收入满意度 C、环境满意度 D、工作满意度 6、构成了现代人类生活方式的基本内容的是( C ) A、劳动 B、闲暇 C、劳动和闲暇 D、娱乐 7、劳动者行为中最主要的社会行为是(A) A、劳动性行为 B、非劳动性行为 C、劳动者群体 D、正式行为 8、根据“职业锚”理论,在作出职业选择和决策时的主要精力放在自己正在干的实际技术内容或职业内容上的这类人属于“职业锚”的哪种类型?( A ) A、技术/职能型 B、管理能力型 C、安全/稳定型 D、自主、独立型 9、下列哪个理论强调道德是在社会系统内对社会秩序和整合起作用的主要因素?( B ) A、戴维斯和摩尔的功能分层理论 B、涂尔干的功能理论 C、帕森斯的社会分层系统功能论 D、以上理论都不是 10、职业生涯管理中心最核心的是( C ) A、员工自我评价 B、组织对员工的评价 C、制定员工发展计划 D、职业培训与指导 11、下列不属于马克思学派观点的是( A ) A、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B、社会存在决定意识 C、根据生产资料占有来划分社会阶层 D、社会结构决定人们手社会行为

全国2019年10月自考00142计量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D019·00142(通卡) 绝密★考试结束前 201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计量经济学试题 课程代码:00142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 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 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 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拟合优度检验是检验 A.模型对总体回归线的拟合程度 B.模型对样本观测值的拟合程度 C.模型对回归参数的拟合程度 D.模型对解释变量的观测值的拟合程度 2.参数β的估计量β?具备有效性是指 A.ββ=)? (E B.ββ=)?(E 、0)? var(=β C.ββ=)?(E 、ββ=∞→?l n im P D.ββ=)?(E 、)? (v βar 为最小 3.下面属于时间序列数据的是 A.2016年各个省份地区生产总值

B.2016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合计数 C.2006-2016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 D.2006-2016年各个省份地区生产总值 4.根据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的表现形式来看,可以分为两大类,它们是 A.线性相关关系和非线性相关关系 B.函数关系与相关关系 C.正相关关系和负相关关系 D.简单相关关系和多重相关关系 5.多元回归模型中,F 检验的备择假设为 A.偏回归系数全为0 B.偏回归系数不全为0 C.偏回归系数和常数项全为0 D.偏回归系数和常数项不全为0 6.在线性回归模型了i ai a i X X Y μβββ+++=221i 中,2β的含义为 A.指所有未包含到模型中来的变量对Y 的平均影响 B.i Y 的平均水平 C.在保持i X a 不变的条件下,i 2X ,每变动一个单位对i Y ,所造成的影响大小 D.0,02==ai i X X 时,i Y 的真实水平 7.为降低模型中存在的多重共线性,下列方法中错误的是 A.广义差分法 B.利用外部或先验信息 C.增大样本容量 D.剔除高度共线性的变量 8.运用OLS 法估计简单线性回归模型i i X Y μββ++=21i 中的回归系数,估计量 2 ?β的方差公式为 A.2 2 2 )?(ar i x V ∑=σβ B.222x )?(ar i x V ∑=β

劳动社会学自考试题及答案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劳动社会学试题(课程代码00294) 重要提示: 1、本试卷共3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应考者必须在“答题卡”上按要求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 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抛开社会制度的层面来讲,劳动的社会关系是指______之间的关系。 A.企业与市场 B.企业与劳动者 C.市场与劳动者 D.企业与政府 2、劳动的经济条件保护主要体现为劳动者的 A.劳动收入的保护 B.最低工资收入的保护 C.物质条件的改善 D.素质的提高 3、期望理论表达公式M=VXE中,E所代表的是 A.效价 B.期望值 C.报酬 D.能动性 4、现代社会的主要标志和对劳动者的基本要求是

A.高效率 B.高质量 C.高智力 D.高技术 5、影响劳动者劳动决策的最重要的因素是 A.劳动者的收入水平 B.闲暇时间的多少C.劳动环境的好坏 D.劳动的社会地位 6、在1959年首次提出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人业互择理论的学者是 A.约翰,霍兰德 B.佛隆 C.格林豪斯 D.萨柏 7、按照职业技术划分,我国的职业可以分为九类,下列不属于这九类的是A.经理与行政人员 B.文员 C.学生 D.非技术人员8、达伦道夫认为社会冲突的根源是特定的 A.社会单位 B.社会成员 C.社会组织 D.社会结构 9、传统的劳动组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劳动组织基本上是 A.生产关系的概念 B.生产资源的概念C. 生产力的概念 D. 生产环境的概念

2004_2015年劳动社会学自学考试试题和答案解析

2014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劳动社会学试题 (课程代码00294) 重要提示: 1、本试卷共3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应考者必须在“答题卡”上按要求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抛开社会制度的层面来讲,劳动的社会关系是指______之间的关系。 A.企业与市场 B.企业与劳动者 C.市场与劳动者 D.企业与政府 2、劳动的经济条件保护主要体现为劳动者的 A.劳动收入的保护 B.最低工资收入的保护 C.物质条件的改善 D.素质的提高 3、期望理论表达公式M=VXE中,E所代表的是 A.效价 B.期望值 C.报酬 D.能动性 4、现代社会的主要标志和对劳动者的基本要求是 A.高效率 B.高质量 C.高智力 D.高技术 5、影响劳动者劳动决策的最重要的因素是 A.劳动者的收入水平 B.闲暇时间的多少 C.劳动环境的好坏 D.劳动的社会地位 6、在1959年首次提出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人业互择理论的学者是 A.约翰,霍兰德 B.佛隆 C.格林豪斯 D.萨柏 7、按照职业技术划分,我国的职业可以分为九类,下列不属于 ...这九类的是 A.经理与行政人员 B.文员 C.学生 D.非技术人员 8、达伦道夫认为社会冲突的根源是特定的 A.社会单位 B.社会成员 C.社会组织 D.社会结构 9、传统的劳动组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劳动组织基本上是 A.生产关系的概念 B.生产资源的概念 C. 生产力的概念 D. 生产环境的概念 10、下列论点不属于 ...霍桑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A.职工是“经济人” B.领导要关注企业员工的社会需要 C.职工是“社会人” D.企业是由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构成的 11、随着企业改制的推进,中国劳动合同制度已经基本全面建立,初步形成的市场就业机 制是 A.自主择业 B.以中介机构为主 C.定向分配 D.用人单位自主用人,劳动者自主择业

2019年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复习(十一)

2019年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复习(十一) 一:判断题 1.从19世纪30年代起,外国人逐步控制了中国海关的行政权。( ) A.正确 B.错误正确答案:B 2.外国在中国开设的第一家银行是1845年进入中国的英国汇丰银行(又称英国东方银行)。( ) A.正确 B.错误正确答案:B 3.1832年德国基督教传教士郭士立曾受英国东印度公司派遣,以传教为掩护,在中国沿海进行过长达几个月的间谍侦察活动,刺探搜集大量军事情报,并竭力鼓吹对中国发动武装侵略。( ) A.正确 B.错误正确答案:A 4.19世纪末,欧美帝国主义者还炮制了所谓“黄祸论”,即中国威胁论。( ) A.正确 B.错误正确答案:A 5.1841年5月,英军在广州郊区三元里一带的淫掠暴行,激起当地乡民的义愤,“不呼而集者数万人”,与英军展开激烈战斗。( ) A.正确 B.错误正确答案:A 6.1894年,中法战争期间,香港中国造船工人举行罢工,拒绝修理受伤的法舰,爱国商人也举行罢市,码头工人则不运送法货。( ) A.正确 B.错误正确答案:B 7.1840年6月英法联军大举进攻大沽炮台,守军沉着应战,击沉、击伤敌舰多艘。( ) A.正确 B.错误正确答案:B 8.19世纪70至90年代,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过渡,出现了列强争夺殖民地的狂潮,成为“世界史上最大规模的掠夺领土的时代”。( ) A.正确 B.错误正确答案:A 9.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争夺和瓜分的图谋,在1896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达到高潮。( ) A.正确 B.错误正确答案:B 10.中日甲午战争时,当时名义上的国家元首是光绪皇帝,实际的最高统治者是慈禧太后,而外交活动和战争指挥权则掌握在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曾国藩手里。( ) A.正确 B.错误正确答案:B 1

2021年自考劳动社会学试卷及答案

劳动社会学试卷及答案 (课程代码00294) 一、单项选取题 1、古典劳动社会学理论中管理学派代表梅耶更强调工人是(A ) A.社会人B经济人C理性人D自然人 2、从研究对象中抽取少数个人或小型团队作为样本个体进行详细调查办法称为(B )A问卷调查法B个案调查法C参加调查法D实地调查法 3.市场经济主体间最重要劳动关系是(B ) A公司和市场之间关系B公司和劳动者之间关系 C公司和国家之间关系D国家和市场之间关系 4、霍桑实验表白,提高工效决定因素是(A ) A人与人之间关系B生产条件C产品需求D工作环境 5、常被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用作衡量劳动者态度总和指标是( D ) A社会地位满意度B收人满意度C环境满意度D工作满意度 6、将劳动者行为分为劳动性行为和非劳动性行为根据是( B ) A劳动者行为组织特性角度B劳动考行为与生产劳动过程有无直接联系 C劳动行为个体角度D劳动行为成果体现 7、影响劳动者劳动决策最重要因素是( A ) A劳动者收入水平B闲暇时间多少C、劳动环境好坏D劳动社会地位 8、职业生涯概念最初提出者是( C ) A萨柏B.霍尔C沙特烈D金斯博格 9、按照人格特性与职业因素匹配理论,胆汁质人适合从事( D ) A做社交、文艺性、多样性、规定反映敏捷且均衡工作

B有条不紊、刻板安静、耐受性较高工作 C 持久细致工作,如技术员、检查员 D反映迅速、动作有力、应急性强、危险性大工作如节目主持人、演讲者 10、公司资源合理配备首要问题是( C ) A加强管理与监督B吸取精英人才C加强职业生涯管理D控制运营成本 11、近年来,第三产业得到了突飞猛进式发展,就业构造变动很大,下列描述有误是( B ) A劳动力由传通工业都门流向新兴工业部门 B绝大多数劳动力由资本密集型公司流向劳动密集型公司 C 劳动力由劳动生产率低部门流向劳动生产率高部门 D劳动力由供应基本物质生活资料物质部门流向享有资料部门 12、冲突理论产生是有一定因素,它是在剖析哪种理论基本上提出?( A ) A马克思主义B 保守主义C激进主义D自由主义 13、涂尔干在哪部著作中对其社会不平等和社会分层理论做了明晰阐述?( B ) A《地位解体和阶级》B《社会分工论》C《阶级、地位群体和政党》D《分层某些原则》l4、下列各项不属于非正式组织特点是( C ) A有较强凝聚力B规模小,构造松散 C明确组织目的和整体性D满足成员心理需要 15、政府在对其社会事业实行分类改革时,其首要问题是(A ) A明确政府职责范畴B改革目的明确化C改革力度要大D 改革要彻底 16、从广义上讲,下列不属于劳动关系是( B ) A劳动力使用关系B劳务关系C劳动服务关系D、劳动管理关系 17、下列不属于工会基本性质是( D ) A群众性B阶级性C社会性D赚钱性 18、现阶段国内收入分派经济根据是( A ) A要素所有权B按劳分派C市场经济D筹划经济

广东自考00294劳动社会学串讲复习重点(2016年6月完全版)

广东自考00294劳动社会学串讲复习重点 (2016年6月完全版) 第一章绪论 一、劳动社会学:是以研究劳动这一社会现象与所构成的劳动问题为对象的社会学的分支学 科,形成于19世纪20-30年代。出现在法国,法国社会学者乔·弗里德曼和彼·纳维利。 二、劳动者是社会学研究的主体。是基本要素。广义的劳动者:指一些具有劳动能力的,并 从事一定的社会生产劳动的人。狭义的:处于劳动年龄。具有一定的体力和智力。从事一定的社会生产劳动。有劳动报酬和经营收入。 三、劳动:是指人类围绕各种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进行的生产活动和提供非物质形态的服务 活动。自觉性、目的性和创造性是人类劳动的本质特征。 四、劳动社会学的发展形成了几大流派。各流派的发展大都经历了三个阶段:古典阶段、现 代阶段和后现代阶段。 五、管理学派的代表任务是:泰勒和梅耶。梅耶认为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六、新制度主义学派包括:新集体主义、法团主义、新放任主义。 七、个案调查:是从研究对象中抽取少数个人或小型团体作为样本进行详尽调查的一种方 法。 八、问卷调查法:只调查者运用统一设计的问卷向被调查者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的方法。 九、实地观察:指观察者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或者借助科学的观察仪器, 直接了解当前正在发生的,处于自然状态下的社会现象。 第二章劳动 一、劳动社会化:是一个与生产力发展相联系的概念,主要是指孤立、狭小的劳动转变为 由紧密的、大规模的分工和协作联系起来的共同劳动的过程。 二、劳动社会化的内容:1、生产资料社会化。2、劳动操作过程社会化。3、劳动成果的 社会化。 三、广义上的市场经济运行主体,不但包括直接经济运行主体——企业和劳动者,还包括 进行社会运行或者经济资源宏观配置的主体——国家,以及对企业的运行进行调节的无形主体——市场。 四、国家、企业、劳动者之间的联系,最主要的两方关系是企业与劳动者之间建立的劳动 关系。三方关系由劳工、雇主和政府构成。 五、第三产业以第一、二产业发展为基础,反过来又对第一、二产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 动作用。(P36) 六、从发达国家职业结构变化的趋势与规律看,总的趋势是体力性的、非技术性职业的劳 动者所占份额不断减少,而脑力性、技术性职业的劳动者所占的份额不断提高。(P42)七、从表2—1可以看出,目前中国的职业结构具有农业社会向非农业社会转变的特征。 (P43) 八、性别结构反映劳动社会的现状:劳动者的性别结构从多重侧面反映了劳动社会的现 状,首先,女职工在全体职工中所占的比重反映了社会的文明程度。其次,女职工在全

广东省7月自考劳动社会学00294试题及答案教案资料

广东省2016年7月自考劳动社会学00294试题及答案

2016年7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劳动社会学真题 1. 下列不是人类劳动的本质特征的是() A.目的性 B.能动性 C.自觉性 D.创造性选择答案: 答案:B 2. 目前中国的职业结构具有的特征是() A.从体力劳动向脑力劳动转变 B.从农业社会向非农业社会转变 C.从非技术劳动向技术劳动转变 D.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选择答案: 答案:B 3. 士气激励理论中的Y理论所采用的人性假设是() A.经济人假设 B.自我实现型人假设 C.理性人假设 D.社会人假设选择答案: 答案:B 4. 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常常使用的作为衡量劳动者态度的综合指标是() A.社会地位满意度 B.收入满意度 C.环境满意度 D.工作满意度选择答案: 答案:D 5. 将劳动者行为分为劳动性行为和非劳动性行为的依据是() A.从劳动者行为的组织特征角度 B.从劳动者行为与生产劳动过程有无直接联系的角度 C.从劳动者行为的个体角度 D.从劳动者行为的社会特征角度选择答案: 答案:B 6. 影响职业生涯的八大要素中最具影响力的一项是() A.健康 B.社会阶层 C.教育 D.年龄 选择答案: 答案:A

7. 根据“职业锚”理论,在作出职业选择和决策时的主要精力放在自己正在干的实际技术内容或职业内容上的这类型人属于“职业锚”的() A.技术/职能型 B.管理能力型 C.安全/稳定型 D.自主、独立型选择答案: 答案:A 8. 下列不属于中产阶级壮大的原因是() A.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变化 B.产业结构调整 C.传统行为的劳动力需求上升 D.社会关系的复杂化选择答案: 答案:C 9. 下列不属于组织文化范畴的是() A.共同意识 B.个人观点 C.职业道德 D.行为规范选择答案: 答案:B 10. 在一个保险公司中,一个经理把其组织机构设计成人寿保险、健康保险、汽车保险、家庭保险等不同的部分,其划分的依据是() A.按计划项目设置 B.按客户设置 C.按产品设置 D.按功能设置选择答案: 答案:C 11. 关于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劳动关系比较正式,是受到《劳动法》规范和调整的,而劳务关系没有法律约束 B.劳动关系的建立必须签订劳动合同,而劳务关系则是由双方协商确定 C.劳动关系体现了严格的隶属关系和管理关系,而劳动关系则不然 D.在管理上,正式的劳动关系有较大的自由处置度,而劳动关系则没有选择答案: 答案:A 12. 劳动报酬可以分为直接报酬和间接报酬,其中间接报酬是指() A.绩效报酬 B.基础报酬 C.激励报酬 D.福利 选择答案: 答案:D 13. 我国具体的劳动关系目标确立的基本原则是()

劳动社会学自考

2013年1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劳动社会学试卷 单项选择题 1.劳动社会学这个名称最早正式出现在( C )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奥地利 2.古典劳动社会学理论中的管理学派代表梅耶认为工人是( A ) A.社会人 B.经济人 C.理性人 D.自然人 3.市场经济主体间最主要的劳动关系是( B ) A.企业与市场之间的关系 B.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 C.企业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D.国家和市场之间的关系 4.激励理论中的Y理论所采用的人性假设是( B ) A.经济人假设 B.自我实现型人假设 C.理性人假设 D.社会人假设 5.既是劳动社会学研究的主体,又是形成劳动领域中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的基本因素的是( A ) A.劳动者 B.劳动力 C.劳动 D.劳动行为 6.产生劳动者先进的价值观念的物质基础是( A ) A.先进的生产力 B.先进的生产关系 C.优越的生活条件 D.先进的生产技术 7.劳动者行为中最主要的社会行为是( A ) A.劳动性行为 B.非劳动性行为 C.劳动者群体行为 D.正式行为 8.最早提出职业生涯概念的是( C ) A.萨柏 B.霍尔 C.沙特烈 D.金斯博格 9.按照人格特征与职业因素匹配理论,胆汁质的人适合从事( D ) A.社交、文艺性、多样性、要求反应敏捷且均衡的工作 B.有条不絮、刻板平静、耐受性较高的工作 C.持久细致的工作,如技术员、检查员 D.反应迅速、动作有力、应急性强、危险性大的工作,如节目主持人、演讲者 10.职业生涯管理中最核心的是( C ) A.员工自我评价 B.组织对员工的评价 C.制定员工发展计划 D.职业培训与指导 11.近年来,第三产业得到了突飞猛进式的发展,就业结构变动很大,下列描述有误的是( B ) A.劳动力由传统工业部门流向新兴工业部门 B.绝大多数的劳动力由资本密集型企业流向劳动密集型企业 C.劳动力由劳动力生产率低的部门流向劳动力生产率高的部门 D.劳动力由供应基本物质生活资料的物质部门流向享受资料的部门 12.冲突理论的产生是有一定原因的,它根植于( C ) A.马克思主义 B.保守主义 C.激进主义 D.自由主义 13.涂尔干对社会不平等和社会分层理论做了明晰的阐述的著作是( B ) A.《地位解体和阶级》 B.《社会分工论》 C.《阶级、地位群体和政党》 D.《社会合作论》 14.下列不属于组织文化范畴的是( C ) A.共同意识 B.职业道德 C.个人观念 D.行为规范 15.政府在对其社会事业实施分类改革时,其首要问题是( A )

《劳动社会学00294》自考全国2019年7月试题及答案

2019年7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劳动社会学试题 (课程代码 00294) 重要提示: 1、本试卷共 3 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应考者必须在“答题卡”上按要求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抛开社会制度的层面来讲,劳动的社会关系是指之间的关系。 A.企业与市场B.企业与劳动者 C.市场与劳动者D.企业与政府 2、劳动的经济条件保护主要体现为劳动者的 A.劳动收入的保护B.最低工资收入的保护 C.物质条件的改善D.素质的提高 3、期望理论表达公式M=VXE 中,E 所代表的是 A.效价B.期望值 C.报酬D.能动性 4、现代社会的主要标志和对劳动者的基本要求是 A.高效率B.高质量 C.高智力D.高技术 5、影响劳动者劳动决策的最重要的因素是 A.劳动者的收入水平B.闲暇时间的多少 C.劳动环境的好坏D.劳动的社会地位 6、在1959 年首次提出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人业互择理论的学者是 A.约翰,霍兰德B.佛隆 C.格林豪斯D.萨柏 7、按照职业技术划分,我国的职业可以分为九类,下列不属于这九类的是 A.经理与行政人员B.文员 C.学生D.非技术人员 8、达伦道夫认为社会冲突的根源是特定的 A.社会单位B.社会成员 C.社会组织D.社会结构 9、传统的劳动组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劳动组织基本上是 A.生产关系的概念B.生产资源的概念 C. 生产力的概念 D. 生产环境的概念 10、下列论点不属于霍桑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2019年1月及4月全国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真题及答案共25页文档

2019年1月全国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10P231)2019年,我国通过《反分裂国家法》的会议是()A.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 B.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 C.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 D.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 2、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行的是() A.没收政策 B.赎买政策 C.改造政策 D.统购统销政策 3、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十分弱小 B.维新派把希望完全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 C.没有发动群众的支持 D.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 4、 (7P135)1945年12月成立,成员主要是爱国的民族工商业者以及有联系的知识分子的民主党派是() A.中国致公党 B.中国农工民主党 C.中国民主建国会 D.中国民主促进会

5、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明确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中共四大 6、 1940年八路军在华北发动的大规模破袭进攻战是() A.百团大战 B.平型关战役 C.阳明堡战役 D.忻口会战 7、戊戌维新运动兴起的社会物质条件是() A.列强瓜分中国,民族危机急剧激化 B.西方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播 C.洋务运动的失败 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8、 (8P153)1951年底到1952年春,中国共产党在党政机关中开展的“三反”运动是() A.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 B.反主观主义、反宗派主义、反党八股 C.反受贿、反贪污、反自由主义 D.反浪费、反行贿、反形式主义 9、 (6P97)卢沟桥事变发生的时间是() A.1936年8月

09235设计原理2019年1月自学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9年1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标准预测卷一) 设计原理试卷 (课程代码09235) 选择题(共2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均无分。 1.____在1563年带着一批画家、雕塑家和建筑师脱离了原来所属的手工业行会,在佛罗伦萨成立了西方第 一所艺术学院(C)P3 A.格罗皮乌斯B.莫里斯 C.瓦萨里D.萨利文 2.1910年____生产出人造纤维,主要用于替代丝绸,但它与丝绸在结构上完全不同,它是纯粹的由纤维构 成的。( D)P24 A布劳恩公司B通用公司 CAEG公司D杜邦公司 3.建筑师小沙里宁设计的郁金香椅采用的是(D )P38 A钢管流线型特征B立体雕塑特征 C钢管和皮革结合的雕塑特征D塑料流线型特征 4.下面不属于设计方法论的是(B)P42 A.艺术论方法B.技术论方法 C.系统论方法D.功能论方法 5._____通过灵感触发,审美知觉以及想象力使他能突破机场的实用性考虑,设计出了独特的作品—环球航 空公司候机楼。(A)P46 A埃罗-沙里宁B雷蒙德-罗维 C勒-柯布西耶D卡尔-奔驰 6.设计师作为一种社会角色出现,最早出现于_____(B )P53 A美国B英国C德国D意大利 7.塑料是对20世纪的设计影响极大的材料,最早的最早的塑料是____(D)P64 A酚醛塑料B醋酸塑料C牛角塑料D赛璐珞 8.下列不属于设计的艺术手法的是_____(A)P72 A艺术构成B艺术抽象C艺术装饰D艺术解构 9.下列不属于设计管理策略的是( D)P85 A企业形象设计策略 C集中策略D B产品创新设计策略 市场经济分析策略 10._____在设计领域注重高新技术的运用,强调设计中的人文因素和使用功能,人与自然的和谐,形成一种富有“人情味”的设计风格( B)P93 A.意大利B.斯堪的纳维亚国家C.英国D.法国 11.下列不属于建筑设计的过程的是()P104

自考劳动社会学复习资料(完全版)

劳动社会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一、劳动社会学:是以研究劳动这一社会现象与所构成的劳动问题为对象的社会学的分支学 科,形成于19世纪20-30年代。出现在法国,法国社会学者乔·弗里德曼和彼·纳维利。 二、劳动者是社会学研究的主体。是基本要素。广义的劳动者:指一些具有劳动能力的,并 从事一定的社会生产劳动的人。狭义的:处于劳动年龄。具有一定的体力和智力。从事一定的社会生产劳动。有劳动报酬和经营收入。 三、劳动:是指人类围绕各种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进行的生产活动和提供非物质形态的服务 活动。自觉性、目的性和创造性是人类劳动的本质特征。 四、劳动社会学的发展形成了几大流派。各流派的发展大都经历了三个阶段:古典阶段、现 代阶段和后现代阶段。 五、管理学派的代表任务是:泰勒和梅耶。梅耶认为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六、新制度主义学派包括:新集体主义、法团主义、新放任主义。 七、个案调查:是从研究对象中抽取少数个人或小型团体作为样本进行详尽调查的一种方 法。 八、问卷调查法:只调查者运用统一设计的问卷向被调查者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的方法。 九、实地观察:指观察者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或者借助科学的观察仪器, 直接了解当前正在发生的,处于自然状态下的社会现象。 第二章劳动 一、劳动社会化:是一个与生产力发展相联系的概念,主要是指孤立、狭小的劳动转变为 由紧密的、大规模的分工和协作联系起来的共同劳动的过程。 二、劳动社会化的内容:1、生产资料社会化。2、劳动操作过程社会化。3、劳动成果的 社会化。 三、广义上的市场经济运行主体,不但包括直接经济运行主体——企业和劳动者,还包括 进行社会运行或者经济资源宏观配置的主体——国家,以及对企业的运行进行调节的无形主体——市场。 四、国家、企业、劳动者之间的联系,最主要的两方关系是企业与劳动者之间建立的劳动 关系。三方关系由劳工、雇主和政府构成。 五、第三产业以第一、二产业发展为基础,反过来又对第一、二产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 动作用。(P36) 六、从发达国家职业结构变化的趋势与规律看,总的趋势是体力性的、非技术性职业的劳 动者所占份额不断减少,而脑力性、技术性职业的劳动者所占的份额不断提高。(P42)七、从表2—1可以看出,目前中国的职业结构具有农业社会向非农业社会转变的特征。 (P43) 八、性别结构反映劳动社会的现状:劳动者的性别结构从多重侧面反映了劳动社会的现 状,首先,女职工在全体职工中所占的比重反映了社会的文明程度。其次,女职工在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