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音乐课堂教学,加强素质教育

优化音乐课堂教学,加强素质教育
优化音乐课堂教学,加强素质教育

优化音乐课堂教学,加强素质教育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是知识经济的核心,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挖掘学生创新潜能,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潮流,全社会热切关注的焦点。那么,如何在音乐课堂教学中,体现素质教育,挖掘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潜能,是当前音乐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目前许多学校由于受应试教育的不良影响,认为音乐课上不上无所谓,即便是设有音乐课,也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这种现象严重违背了素质教育的宗旨。因此,我们必须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充分认识音乐教育的作用。

音乐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音乐教育最能体现素质教育的基本要义:全体、全面。音乐教育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作用,良好的音乐教育,能促进学生身心和潜能的发展,达到提高全面综合素质的目的。爱因斯坦常把童年时代的音乐教育看成是他一生中事业成就的基础。因为每当他研究问题遇到困难的时候,他就把自己关起来演奏音乐,常在音乐中获得灵感、得到创造。充分说明了音乐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重大影响。

二、加强素质教育必须创新

创新,它必须通过教育才得以开发、得以发展。

“进行创新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

课堂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课堂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举措。小学数学教学中,更应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因此,我们必须把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放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学生的素质上。 首先,加强学习方法指导,培养自学能力。学习方法,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采取的学习手段和学习技能等。学生的学习由过程到结果,都离不开学习方法,要学生掌握、运用科学的方法学习,需要教师的指导。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说:“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教学生学。”因此,课堂上要落实“素质教育”,教师首先要加强学法指导。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哪些方面的学法指导呢?我想应对如下几方面进行指导:1如何预习,2如何观察,3如何思考等。由于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因此,优化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

其次,注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素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既要转变教育观念,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在教学方法上有所创新和突破,尤其是要抓好“四化”: 1.教育过程“主动化”。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发展为重点。因此,在新知教学的过程中有效地组织学生主动参与求知的全过程,实施教学过程“主动化”,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探求的过程中获得新知识,同时还能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如教“三步计算应用题”时,我们可以安排如下教学过程:第一,复习铺垫二步计算应用题;第二,学生运用知识迁移规律学习三步计算应用题,侧重指导数量关系的分析从而让学生自己总结出解题思路与解题方法,讨论并归纳出“解答三步计算应用题”的关键是“中间问题”,从而培养学生探究规律性知识的能力。 2.解题方法“程序化”。解题方法“程序化”就是培养学生在解题中形成一种基本技能。如教四则混合运算时,我帮助学生建立如下操作程序:先看一看,看此题运算顺序和数字特点;再想一想,想能否简算及简算的依据;再确定运算顺序,然后计

研究论文:素质教育与音乐教育

教育理论论文 素质教育与音乐教育 素质,从狭义的角度来看其即为生理学与心理学上所指的素质,也就是人类先天的生理特点,主要针对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的特征。素质是通过先天遗传获得的。狭义角度下的素质又可以被称为禀赋。其是决定个体后天发育学习的重要因素。从广义的角度来看,素质即为先天与后天综合作用形成的身心发展水平素质与禀赋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在现代社会中对综合素质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全面实行综合素质教育成为了一项势在必行的任务,其将会引起我国教育领域人才培养体系的转变与改革。当前教育事业正处于关键的转型时刻,素质教育不单单在各项学科中得以体现,其在艺术课程中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渗入。素质教育将教育结构加以优化,其重视学生全面综合素质的发展。 一、音乐教学概述

音乐教学作为一项重要的艺术课程,其教育目标倾向于艺术教育。在艺术课程教学中音乐教学不单单是课程大纲中所规定的知识技能与情感教育,更为重要的是其要充分发挥其内在美育功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艺术的价值,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基本素质,构成全面的独立综合实践素养,给学生的音乐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教学内容方面,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性格特点,以学生的身心特征为基础,在符合音乐认知规律的基础上,使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法转变课堂地位,在课堂上主要以引导的作用将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将学生内容变得更加实用。在教学方式上,教师应该秉持着建构主义教育理念,采用个性化特殊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激发对音乐的热爱,让学生能够在音乐的道路上越走越顺畅。 以性质来讲音乐教育划分可以将其分为普通与专业音乐教育。其中普通音乐教育即为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强化艺术音乐修养,是进行美与艺术教育的重要措施。而专业音乐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音乐的专用型人才,也就是培养音乐家和艺术家。 二、艺术院校音乐教学 (一)艺术类学校的音乐教育现状

论课程教学的素质教育目标 教育文档

论课程教学的素质教育目标 高等学校学生所接受的教育是专业教育(或职业教育)。为了使大学生从高校毕业后,能够自立于社会,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各专业人才培养的计划都是以教学活动为主的。正因为如此,各高校长期以来都把专业人才的培养计划称之为专业教学计划。在教学计划中,课程体系由数十门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或教学环节)所组成。在校学生所接受的有关专业知识和能力的课程教育占整个课程体系的85%以上,而有关“两课”等政治思想教育课程只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有10%左右的比例。很显然,高等学校要实施素质教育,仅仅发挥“两课”等政治思想教育课程在素质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还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要求教师在基础课程教学和专业课程教学中,坚持对学生进行以无产阶级的世界观、立场和方法为主的非智力因素(含情商、美育)的教育,并把其作为课程教学共同性的教育目标,贯穿于人才培养的教学活动过程之中。 徐特立先生曾经说过:“教师有两种人格,一种是经师,一种是人师。人师就是教行为,就是怎样做人的问题。经师是教学问的,除了教学问外,学生的品质、作风、生活、习惯,他是不管的。人师这些东西他都管。我们的教学要采取人师和经师二者的合一。”可见,如果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只把“授知识和能力之业,解求知和求能之惑”作为在课程教学中的目标,那么,他充.

其量只不过是“经师”而已。只有在课程教学中既进行“授业、解惑”,又结合“授业、解惑”进行“传道”的教师,即做到了 既教书又育人,才称得上既是“经师”又是“人师”。高等学校 素质教育的深入,有赖于一大批“经师和人师合一”的教师的努力。但是,高校教师队伍的现状却是“经师易得,人师难求”。 这说明了教师要真正做好教书育人,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高等学校在课程教学中构建的素质教育目标,实质上是教师为了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传道”,使自己成为“人师”。 一、构建课程素质教育目标的主要原则 课程教学素质教育目标是指在具体课程教学过程中,结合业务教育对学生进行非智力因素教育(含情商、美育教育)和能力训练的一般要求。课程教学素质教育目标包括:学生学习的态度、情感、意志、品格等非智力因素教育的要求;学生自学能力、独立思考判断能力、唯物辩证思维能力训练的要求等。 拟制课程教学的素质教育目标,实质上是对素质教育过程的一种前馈控制。在制订课程教学的素质教育目标时,为了增强科学性,提高素质教育的效果,应努力贯彻以下三条主要原则: 1.创新性原则 创新精神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高校教师搞好素质教育的必要条件。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具体落实到各课程的教学实做深入研究和开拓是一项需要高校教师下大力气、践过程之中, 创新的工程。很显然,要构建较完备的课程教学的共性教育目标,

课堂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课堂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摘要:课堂教学的目标和追求应该聚焦于如何使学生收获素质的提升(传道)、技能的扩展(授业)和知识的增加(解惑),其本质追求是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主要应做好三方面工作:加强教与学的质量评价,制订素质教学大纲,改革教与学的内容和方法。实现知识型向素质型课堂教学转变的关键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教师的主导、引导和指导,激活和点燃学生的能动、主动和互动;基于共性,培育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并以“地史学”课堂教学中的部分内容为例,阐述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关键词:素质教育;课堂教学;高等教育;地史学;古生物学 一、为什么课堂教学要重视素质教育 课堂教学与教育和学校具有同样悠久的历史和渊源。然而,长期以来,在教师、学生和教育工作者中形成的思维定势往往是:课堂是传授知识的场所,课堂教学是以传授和学习知识为目的和追求的,教师教授的知识多、学生学到的知识多的课堂教学就是好的课堂教学。显然这种课堂教学定势和评价指标与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知识更新周期不断加快和“以人为本”理念并不完全兼容。在科技发展一日千里、国家对高素质人才求贤若渴的今天,如何从根本上杜绝应试教育和高分低能,回答好“钱学森之问”,高等学校课堂教学的追求和目标需要从思想理念上进一步自省,从评价体系上进一步改革,从教与学的操作层面上进一步提高。 我们认为,高等学校课堂教学不论是对专业基础课和公共课还是对专业课而言,不论是对教师和学生还是对学校而言,它的目标和追求都应该紧紧围绕如何让学生收获更多素质的提升、技能的扩展和知识的增加。知识的传授与技能的传承是课堂教学的基础,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才是课堂教学的本质追求。 大学不单是提供和传授知识的场所,更是启迪智慧、提升素质的殿堂。素质教育既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需要,也是高等学校“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体现。需要特别强调指出的是,高等学校中“以人为本”的“人”和“本”不是教师、教授,更不是校长、书记,而是学生,这是由高等学校的性质决定的。高等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和造就品德高尚、基础厚实、知行合一、特色鲜明的高素质劳动者是高等学校工作的核心。课堂教学作为高等学校育人的主渠道,在这方面肩负有特别重要的任务。 因此,课堂不仅是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场所,更是育人的主战场;课堂教学的根本任务不仅是教师教授和学生学习了多少知识,而是通过在课堂内外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学生收获了多少素质的提升(传道)、技能的扩展(授业)和知识的增加(解惑)。学生素质的提升才是课堂教学追求的主要目标。对素质教育型的课堂教学而言,教师对课程内容的安排与取舍、教具的选择与制作、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的优选与运用,不应该仅停留在知识和技能的传承层面上(解惑层面和授业层面),而应该注重育人和有利学生素质提升的高度(传道层面)。如果将高等学校教师的课堂教学划分为念书、讲书、侃书和品书4个层次(见表1)[1,2],高等学校教师只有通过苦练内功,通过自己课堂教学层次的不断提升,才有利于素质教育型课堂教学的实施和推进。因此,素质教育给高等学校的教育和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 课堂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是基于知识、技能传授和践行的教书育人工作,它的目标和内容包括3个层次:(1)对知识和技能的记忆、理解和感悟(基层素质);

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相互关系

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相互关系 音乐教育能使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开阔学生的视野,能获得和追求美好的事物。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更有利于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为培养学生的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重视音乐教育是学生素质提高,培养合格人才的有效措施。 标签:音乐教育思维能力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智能、情意、身心健康等素质的形成,有着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音乐教育是心灵的塑造,是情感的培养,是个性的发展,是辅助非智力因素养成的好帮手。重视音乐教育,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培养高质量、高水平的跨世纪合格建设人才的切实有效措施。 一、音乐教育在思想道德素质中的作用 江泽民总书记在1996年12月19日召开的第六届中国文联第五次中国作协代表大会的闭幕联欢会上,热情洋溢地演唱了一首优秀历史歌曲《祖国歌》,词曲优美,如诉如说,抒发了他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感情。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这首创编于本世纪初的歌曲《祖国歌》,经总书记少年时代的学唱,在其心灵上所留下的深长记忆。使我们看到了良好的早期音乐教育对于无产阶级革命家成长过程的重要作用。中学生高尚道德道德品质的形成及人生观、世界观的确立,需要精心培育和塑造,而音乐教育是塑造的重要手段,能给中学生以精神影响与滋养,提高道德素质教育。 我国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大型声乐曲《黄河大合唱》,通过独唱、对唱、轮唱、合唱等多种演唱形式,气势雄伟、磅礴,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充溢着爱国主义的光辉形象和“火”一般的激情,给人一种向往美好,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信心和力量。《歌唱祖国》、《我的祖国》、《祖国,我永远热爱你》等歌曲,在雄壮或抒情、优美的旋律里,使中学生体会祖国山河的壮丽,人民的勤劳勇敢,唤起他们建设祖国,报效祖国的使命感,从而培育他们爱国、爱民的深厚感情。优美高尚的音乐,蕴含着潜移默化的高尚情操,声情并茂的音乐艺术是塑造中学生灵魂的有力手段,对中学生的精神起着激励、净化、升华的作用。能逐渐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培养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提高分辨“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的能力。使中学生在思想、道德、性格、情操、修养各方面发生变化,培养一种爱憎分明的道德情感和自觉的道德信念。 二、音乐教育与情意素质的相互关系 音乐艺术既表现人们的感情,也表现人们的思想,但是并非抽象地表现,而是用生动的形象来表现。音乐是一门最擅长表达情感的艺术,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当优美、健康的音乐与人的生理、心理的节奏、旋律产生共振协调

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国家提倡素质教育,发展素质教育,是新的历史时期发展的必然要求。它符合现阶段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体制的变化,是当今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符合建设中国和谐社会的需要。新时期背景下,需要我们树立新的教育理念,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以顺应新时期学生发展的要求。 一、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 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实质就是塑造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教育;教会学生做人、求善、养德,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优秀品质。 1.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品质。体育课上教师要求体质好的学生帮助体质差的学生完成教学任务,教育学生做好人好事,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解决问题,并教育学生树立见义勇为、敢于同坏人坏事做斗争的思想,培养学生为他人服务的意愿和行为,使学生从小养成一种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 2.培养学生善良正直的品格。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尊师敬长,爱护体弱者的品格。教育学生做事公正、为人和善、言

行一致、文明礼貌、不损人利己、不投机取巧、爱护公物。培养学生做新时期合格的接班人。 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体育教学靠师生的合作,靠学生之间的合作,只有一个团结合作、温暖的集体,才会凝聚人心,才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要教育学生关心集体,热爱集体,为集体争荣誉,教会同学之间的相互交往,相互尊重人、理解人、善于与同学友好相处。让学生明白,只有生活在好的合作集体中,才能创造出优异成绩。 4.培养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体育课的学习很苦很累,要求学生必须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必须具备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品质。教育学生对应做的事自己要坚持不懈,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教育学生对失败挫折有一定的承受力,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顽强拼搏的优良作风。 5.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体育教学重要的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教师的讲解与示范,教会学生锻炼身体的方法手段,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自我教育能力,让学生逐步达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目的。 二、文化科学素质的培养 文化科学素质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基础知识的学习、基本技术的掌握、基本技能的形成过程进行智能教育,培养学

论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措施

论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措施 衡阳市与日本资贺县栗东市结为友好城市,衡阳市教育局从1999年开始组织人员与日本进行互访,在访问中我们中了解到日本早在1990年就已基本完成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并做到了以下两点:一是注重以学生为中心,重个性发展,因材施教,二是教师以培养能力为主,使学生自身触动的获取并创造性的运用知识。日本的教育模式与我国目前的双基教育有很大区别,我国虽然早在本世纪80年代中期就己提出了素质教育,但目前仍然处于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虽然我们对素质教育的开展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和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目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克服,本文仅就实施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措施谈一些粗浅认识。 1.我国实施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教育现状是国家重视教育,大力投资于教育部门,在农村兴办了许多所希望学校,尤其是基础教育,超越于外国许多国家,并重视全民素质的提高,大多数学生重视学习,爱学习,有勤奋刻苦的学习精神,坚韧不拔的学习毅力,组织纪律性强,教师组织教学比较轻松,但有一部分学生出现了高分低能的情况,也有一部分学生出现了厌学情绪,这是由于相当一部分人对素质教育的理解产生了偏差,以至于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1.1摆脱不了应试教育的框架 纵观中国当今中小学的教育状况,由于衡量——·所学校,一个班级的优劣,是看其升入高一级学校,特别是升入重点学校人数的多少,所以从学校领导到教师,实际上都是以应试为教学目的的,有的学校仍然依靠单纯的课堂教学去完成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任务,而且在课堂教学中过多的强化升学应试学科,即便是有的学校想落实素质教育的目标,可是有的家庭对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缺乏应有的理解,仍然自己请家教,强化应试学科,将学生局限于教材的范围之内。比较起来,日本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比中国学生强,例如:在英语的学习上,日本学生的口语,听力能力较中国学生差,但他们拥有的词汇量大,能够看懂大量的外文资料,学习的主动性强,自己想要了解的,自己会主动进行查阅和翻译,中国学生大多数局限于教材的范围之内,对教材钻研得很深,阅读面却不广。因此,尽管素质教育已提倡了近20年,却始终摆脱不了应试教育的框架。 1.2将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对立起来 有部分人认为抓素质教育就要废除考试,他们说,只要有考试,就有应试教育,并过分强调减轻学生精神压力,对学生的分数实行保密;但是我们都知道考试是培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和高质量的国民的一种手段,素质教育不是不需要知识教育,也不是不要考试,而是可以改变考试制度,不能用考试这一种模式去束缚学生,如果简单的将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对立起来,反而会造成学生对学业的忽视,甚至会造成教师在具体操作时无所适从,以往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受到排斥和否定。

谈体育教学与素质教育

谈体育教学与素质教育 体育教学改革是中小学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落实素质教育宗旨的重要内容,也是目前中小学校教育中的薄弱环节。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教学应从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能力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诸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造就适应21 世纪所需要的人才。一、在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教师是关键 人民教师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育思想,教育方针的贯彻,一代新人的培养要靠广大教师教育实践。素质教育的实施要靠广大教师去完成。教师的各种表现都为学生所观察,所注意,所效仿,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一个教师没有良好的师德,不能为人师表,或者只注意教书,不注意育人,或有文凭无水平,这样的教师依然不能提高学生的素质。邓小平提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因此,发展学生的素质的前提是提高教师素质。素质教育要求体育教师必需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素质: 1.政治道德素质。体育教师必需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心理性格、行为情操等方面做学生的表率。 2.知识技能素质。现代的教师必须有广泛的学习兴趣,广博的知识和熟练的技能,扎实、精深的基础专业知识和认知自学、组织表达、教师创新等能力素质,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能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3.心理审美素质。体育教师必须具有强健的体魄,健康的心理,健全的性格,高尚的审美情操以及不断进取自我完善的心理品质。 “教人先正己”,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应把自身素质的提高同教育事业紧密联系起来,充分认识历史所赋予的特殊使命,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以高尚的道德风范影响学生,当好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二、挖掘教材内容,加强对学生的品德教育 体育学科教学不只是动作和技巧的教学,它包含了极强的德育内容,将德育教育渗透到课程的各个环节中去,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1. 通过我国悠久的体育发展史和我国体育健儿为了祖国的荣誉,在国际大赛中奋勇拼搏,争取优异成绩的一系列生动、具体、振奋人心的事例,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2.通过队列队形、接力跑、篮球、足球、排球、游戏等项目 的教学与练习,培养学生热爱集体、团结配合、友好合作、勇 敢果断、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 3.通过耐久跑、障碍跑、跳马双杠等教材的特点,渗透意志教育,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勇于拼搏、坚忍不拔、不断进取的精神和勇敢、顽强、机智、果断的品质。 4.组织教学比赛、达标检测、单元技术考试是体育教学经常要做的事情,教师应很好的利用这一时机,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纪律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塑造豁达、开朗的性格。 5.通过健康教育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了解人的生长发育规律,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审美观和人生观,顺利度过青春期。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应该首先从课堂教学上予以突破。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所谓“高效课堂”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开展“高效课堂”研讨,其指导思想归纳起来就是两个减轻两个提高: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师教学效益,提高学生学习效益。最终达到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这也是建设和谐校园,建设快乐校园的根本要义所在。“高效课堂”主要研讨两大方面,即教师与学生,也就是教与学,是研究主导和主体及二者的关系。教师是学教学、搞教学的,教学就是如何把知识同化在学生身上,以我昭昭使其昭昭的过程。课堂教学中,所有学生并不在同一认识水平上,有经验的教师在教学中会照顾到,一次成功,这就是效率。而有的教师反复讲,这不能理解为诲人不倦,百讲不厌,而只能说明教师的水平问题。教要出效率,出效益,学也是如此。指导学生学习接受知识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思维。有了正确的思维方法,理解得快,接受得快,记忆的也牢固。平常我们谈备课,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如何备学生?那就是要清楚学生的基础、思维和接受能力。所以“高效课堂”研讨,必须首先肯定这两个方面,即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二者有机结合,才能出高效。“高效课堂”有科学的量化指标,但总起来说必须达到以下三个要求: 1、明快。一是教师的情绪,要平和,不能过分激昂和低落,让学生在心理上处于兴奋和抑制的最佳状态,心理学研究表明,这种状态是最有利的。二是让学生充满求知的愉悦感,调动起学生的良好情绪,形成互动。三是课堂的节奏感和逻辑性是适合课堂教学内容的。 2、融洽。指整个课堂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这个氛围要由教师来创设,从情绪到求知欲的引发,以及整个课堂的感应互动都能体现这种关系。 3、投入少,产出多。这就是效益。我们的课堂,有一点是既定的,就是时间。在这个时间内要研究如何提高效率,不必自设框子,用最少的时间圆满完成任务达到教学目标就是高效。那么究竟如何才能打造出高效的课堂呢? 一、教师方面 1、充分的课前准备我们知道,没有预设的课堂是放任的,也是杂乱无章的,必然也是低效的。要创造高效的课堂,充分用好这四十五分钟的每一秒,充分的课前准备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我们不能因为自己预设得不充分、目标掌握得不明确,对于课堂即时生成调控不力而浪费时间。新《标准》针对学生不同年龄段的身心特点,对不同学段的教

浅谈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浅谈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发表时间:2013-03-11T13:22:20.013Z 来源:《素质教育》2013年1月总第106期供稿作者:万云鹏[导读] 文化素质是指一个人具有的各类学科的知识水平及运用这些学科知识的能力。 万云鹏山东省牟平第一中学264100 在人们的观念中,音乐教育一直被认为是“副产品”,人们只是把音乐教育作为“其他学科”,作为德育教育的辅助手段、智育教育的附属。其实,音乐有其不可替代的社会功能,有其自身的目的和价值,作为一门学科进入基础教育课堂,有其重要的意义与作用。如今,素质教育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而音乐教育是中学素质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它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智能、情谊、身心健康 等素质的形成,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根据音乐艺术的特点,通过音乐教育进行素质培养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音乐教育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发展有其独特的作用 音乐具有教化功能,自古而然。《乐记》记载:“乐也者,施也。”“先王之为乐,一法治人,善则形象德矣。”这说明“乐”有对人施行教化的作用,用得适当就能使人们的行为符合德行的要求。在当前的音乐教育中,我们应采取艺术性和思想性融为一体的方式进行。这种影响和教育是潜移默化的,具有影响人的精神世界的巨大力量,可在崇高美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崇高是音乐美的一个重要范畴,和赞美、歌颂等精神内涵密切相关,和英雄、正义、理想、信仰等对象相联系。如贝多芬的《欢乐颂》等作品表现出人类对和平幸福的祈求、对苦难和忧患的同情、对自由和光明的渴望,渗透着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崇高的巨大的感召力,使人们向往纯真,高临于平庸与卑鄙渺小之上。良好的音乐教育以美妙的音乐作用于人的情感,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使人接受某种道德情操、精神品质、意识观念的渗透,乃至灵魂的陶醉,从而使人的修养提高,达到崇高的思想境界。 二、音乐教育能促进学生智能素质全面发展 音乐促进智能的发展已为全社会之共识,越来越多的家长给孩子买乐器、请家教进行各种音乐智能投资,目的是以乐器为手段开发孩子的智力。音乐是通过对声音的高低、长短、强弱、音色等因素有目的地选择和组织,从而构成一定的音乐形象,以表达人的思想感情。音乐的声音形象作用于人的听觉,能使感受者产生一定的想象和联想,进而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富有情感的意象,在情绪上受到感染和陶冶,同时还能促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许多世界名人都与音乐有密切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精通音乐,他们的论述中有许多涉及音乐的精辟论述;法国哲学家、教育家卢梭撰写过《音乐辞典》中的音乐条目;作家泰戈尔也是位作曲家,是印度国歌的曲作家;爱因斯坦同时也是小提琴家,他曾说:“我从音乐中获得的东西要比物理老师给的多得多。”可见,音乐对于开启人们的智慧有巨大的作用。 三、音乐教育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 文化素质是指一个人具有的各类学科的知识水平及运用这些学科知识的能力。文化素质教育除了专业教育以外,还应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使人们具备本专业以外的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及文化艺术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修养。而音乐艺术综合性强、知识面广,既有内容广泛的文学、地理、历史民俗等知识的传授,又有严格的节奏规范和发声、情感表达等技能训练,表达了涉及社会、生活、文化等各方面的内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音乐传统,总是与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形态紧密相关的。在学习音乐的同时,学生可以体会到一个国家与一个时代的音乐流向、文化导向,从而大大增强音乐欣赏能力、扩大知识面。在学校中,文化素质教育实际上是通过语文、历史、地理、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来实现的,并且通过音乐教育与这些课程协同教学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 四、音乐是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 美育是通过音乐、美术、戏剧、舞蹈等艺术形式,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给人以美德教育,从而达到培养人的审美观念、审美能力,发展审美感情,影响人的道德情操的目的。在美育诸手段中,音乐艺术具有强有力的感染力,并为古今中外大家所共认。《乐记》中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列宁也认为:“音乐是对人们进行教育的有力工具。”因此,音乐能直接地、迅速地通过高低抑扬有度、缓慢轻重有节的音响(即旋律美、节奏美、音色美、和声美)传进学生的耳朵,使之唤起美的感觉,引起心灵上的共鸣,从而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情趣,帮助他们形成高尚的革命情操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一首钢琴协奏曲《黄河》,无论是从艺术创作角度和演奏技巧上,还是从思想内容和教育意义上讲,足以让人精神振奋、热血沸腾,从中领略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进而激发自豪感。 五、音乐教育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和良好个性的培养 音乐教育具有怡情健身之功。一方面,音乐教育可以使人心旷神怡、愉悦性情,可以促进人的身心健康。音乐刺激大脑中枢神经,能使人的身体分泌多种有益的生化物质,如激素、酶等,产生抗疫劳、助消化、降血压、调整神经等作用,真可谓“一生来耳里,万事离心中,清畅堪销疾,有可保养心性,提升精神境界,有益于身心健康”。难怪元代名医朱震亨发出感慨:“乐者,亦为药也。”另一方面,音乐也能使人得到积极的休息。“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休息有多种方式,结合自己爱好的音乐、有兴趣的活动就是一种积极的休息。除此以外,音乐教育也有利于培养人理想的个性。 总之,中学的音乐教育不是可有可无,不是一种娱乐和消遣的课程。现代教育越来越需要生动活泼、生气勃勃、充满创造性和娱乐性的教育形式。重视中学音乐教育,是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得到充分、自由、全面发展的关键,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培养跨世纪建设人才的关键。因此,应重视音乐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教学设计

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教学设计The role of music education in quality educati on

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教学反思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师会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来反观自己的得失,通过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或教育心得等来提高教学反思的质量。本教案根据音乐教学反思设计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素质教育是一种旨在挖掘学生自身潜能,以完善和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 音乐教育作为一门基础学科,首先是一种基本素质教育。它通过教授音乐这门听觉艺术,来反映人们的思想、情感以及社会生活,使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爱好,具有对音乐美的感受、表现能力和初步的鉴赏、创造能力;教会学生如何认识生活、感受生活并在一定意义上创造生活,从而促进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目的是培养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在这一点上,音乐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 首先,音乐教育有助于学生记忆力的发展。在音乐教学中,教师通过歌曲演唱、和乐演奏、随歌随舞等活泼丰富、各种各样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全身各种器官都能活跃起来,在提高兴趣和注意力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记忆力的提高。并且,音乐能改变人的情绪,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类似的体会。听一些轻松愉快的抒情乐。能使我们浑身放松,精神愉快,对改善记忆有着

极显著的效果。诚如马克恩所言:”一种美好的心怀情比十副 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痛楚。 其次,音乐教育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力。在教学过 程中,教师通过让学生欣赏《草原之夜》、《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优秀作品,借音乐形象来唤起学生对相关视觉形象、听觉形象 及有关事物的联想,让学生尽情畅想草原之夜独特的自然美和莫 斯科郊外别具异域风光的境遇美,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淋漓尽致 的发挥。 第三,音乐教育能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促进时间知觉的发展。音乐是一门节奏性很强的学科,在教授过程中。学生最易感受到 的便是那抑扬顿挫、高低起伏的乐感,尤其是在敲打乐、摇滚乐中。这时,教师应注意教会学生从身体的协调动作、肌肉反映 上去感觉、体验节奏,并运用到乐理中去,增强学生的节奏意识。 在教会学生认识生活、感受生活的同时,音乐教育还可以帮 助学生如何更好的适应社会。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社会是一个尊 重个人创造和自我发展的社会。更是一个强调合作。强调沟通, 互通有无的社会,信息即是生活钱人与人、人与物,个体与群体,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复杂,教会学生热心参与、相 互合作、乐于交往、善于应变的能力尤为重要。音乐教育因其独 特的优势,将成为学生更好的与自然、与社会相互沟通的一种 有效手段。通过组织排练、举行演出等一系列音乐活动;不但 为学生交往能力的提高和协作精神的培养提供了良好途径,还发

小学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尝试与探索

小学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尝试与探 索 [摘要]素质教育是当前学校教育的价值追求,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校体育,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有效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呢? [关键词]小学体育素质教育 1 坚持体育教学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体育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品质,树立正确的体育道德观,具有勇敢顽强、团结进取、活泼开朗的精神面貌,以及引导学生自觉维护道德规范、遵纪守法。体育教学的思想品德教育是教学中结合课的内容的传授进行的,不能空洞说教和脱离教材生拉硬扯,教师要细心构思巧妙安排,以画龙点睛的揭示,引导学生去感悟,使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2 坚持“两全”,大面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2.1 面向全体学生。教师要充分了解和认识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平等的教育,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接受能力、个性差异、隐性适度地分层教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生理的需求,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

在教学中,制定教学计划及教学步骤要适宜,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始终处于通过努力能摘到果子的发展区。教师不仅要关心优秀学生,也要关注后进生,要对每一个学生负责。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标准要求,对优秀学生应扩充内容、增加练习难度、提高要求,并对他们进行超前教学;对后进生进行个别辅导,在练习方法、难度上进行简化,但在练习次数上和时间上进行强化,给他们以信任和勉励,加倍关心他们的学习进步,哪怕微小的进步也要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使他们获得不断进步的信心,激发他们的自尊和上进心。教师要确立转化一个后进生与培养一个尖子运动员同等光荣的思想,使后进生也能达到体育大纲的要求,让所有的学生都爱上体育课,爱参加体育锻炼。 2.2 坚持体育教学的全面性。以往的体育教学中,学生更多地获得的是体力和技能,而缺少对原理的理解和情感上获得的成功感和愉悦体验,也就是说在“懂、会、乐”这三个体育效应中,“懂”和“乐”是薄弱环节。因此,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必须在“懂”和“乐”上下功夫。教师要根据教材情况,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选择“发现式”、“问题式”等新颖多变的教学方法和形式,让学生动起脑筋,边想边练;练好了,也明白了。“懂”了原理,学生就可以在以后的体育实践中举一反三。教材有相对枯燥和相对趣味之分,相对枯燥教材教学时,教师运用教法要力求新颖,使学

论课程教学的素质教育目标

论课程教学的素质教育目标 摘要:课程教学的素质教育目标必须坚持创新性原则、自然性原则和层次性原则,身教重于言教,注重学生个性化教育,不断加强教材建设,完善课程教学要求,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关键词:课程教学;素质教育;目标 高等学校学生所接受的教育是专业教育(或职业教育)。为了使大学生从高校毕业后,能够自立于社会,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各专业人才培养的计划都是以教学活动为主的。正因为如此,各高校长期以来都把专业人才的培养计划称之为专业教学计划。在教学计划中,课程体系由数十门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或教学环节)所组成。在校学生所接受的有关专业知识和能力的课程教育占整个课程体系的85%以上,而有关“两课”等政治思想教育课程只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有10%左右的比例。很显然,高等学校要实施素质教育,仅仅发挥“两课”等政治思想教育课程在素质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还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要求教师在基础课程教学和专业课程教学中,坚持对学生进行以无产阶级的世界观、立场和方法为主的非智力因素(含情商、美育)的教育,并把其作为课程教学共同性的教育目标,贯穿于人才培养的教学活动过程之中。 徐特立先生曾经说过:“教师有两种人格,一种是经师,一种是人师。人师就是教行为,就是怎样做人的问题。经师是教学问的,除了教学问外,学生的品质、作风、生活、习惯,他是不管的。人师这些东西他都管。我们的教学要采取人师和经师二者的合一。”可见,如果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只把“授知识和能力之业,解求知和求能之惑”作为在课程教学中的目标,那么,他充其量只不过是“经师”而已。只有在课程教学中既进行“授业、解惑”,又结合“授业、解惑”进行“传道”的教师,即做到了既教书又育人,才称得上既是“经师”又是“人师”。高等学校素质教育的深入,有赖于一大批“经师和人师合一”的教师的努力。但是,高校教师队伍的现状却是“经师易得,人师难求”。这说明了教师要真正做好教书育人,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高等学校在课程教学中构建的素质教育目标,实质上是教师为了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传道”,使自己成为“人师”。 一、构建课程素质教育目标的主要原则 课程教学素质教育目标是指在具体课程教学过程中,结合业务教育对学生进行非智力因素教育(含情商、美育教育)和能力训练的一般要求。课程教学素质教育目标包括:学生学习的态度、情感、意志、品格等非智力因素教育的要求;学生自学能力、独立思考判断能力、唯物辩证思维能力训练的要求等。 拟制课程教学的素质教育目标,实质上是对素质教育过程的一种前馈控制。在制订课程教学的素质教育目标时,为了增强科学性,提高素质教育的效果,应努力贯彻以下三条主要原则:

如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

如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 发表时间:2011-06-17T09:03:40.01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1年第7期下供稿作者:周永亮[导读] 要不断地努力加强学校的体育建设,这样才能更好地全面地推进素质教育。周永亮河北省武安市第三中学056300 摘要:体育在学校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以锻炼身体为主要特点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 自觉锻炼身体,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兴趣和习惯。要不断地努力加强学校的体育建设,这样才能更好地全面地推进素质教育。关键词:思想品德智育水平承受能力体育与德育、智育紧密结合,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的历史使命;同时,体育又能促进德育、智育、美育的发展。作为素质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体育在学校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通过体育,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 1、通过体育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教学任务中的重要内容。 从教材的内容看,体操可以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精神,长跑可以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球类项目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热爱集体及勇敢拼搏的精神。 2、体育是以锻炼身体为主要特点的课程。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自觉锻炼身体,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兴趣和习惯。此外,学生在上课过程中十分活跃,可以充分地发展学生的个性,陶冶自己的情操,培养文明的行为习惯。 二、体育可以促进学生智育水平的发展 1、人的智力的提高,大脑的功能首先要提高。体育锻炼能够促进大脑的发育。 科学研究证明,坚持经常的体育锻炼,能够保证大脑能源物质与氧气的充足供应,促进大脑神经细胞的发育,有利于提高大脑皮层细胞活动的强度、均衡性和灵活性及分析综合能力,为智力发展创造良好的生理条件。 2、提高大脑思维和记忆力。 人体中唯一管思考、管记忆的器官就是大脑。通过体育锻炼,可以提高脑细胞的反应速度,能使学生头脑清醒、精力充沛、学习效率提高。 3、消除大脑的疲劳。 中学生学习的任务比较繁重,大脑容易疲劳,这种疲劳主要是大脑“缺养”(营养物质和氧气的缺乏)造成的。人体生理学的理论和体育锻炼的实践证明:学习前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为锻炼后的学习储备足够的能源。同样,学习后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则可使工作后有关学习的中枢得到休息,保证营养物质的及时补充,这即是所谓“8-1(小时)>8(小时)“,即“每天从8小时的学习时间中抽出一小时进行体育锻炼后,7小时的学习效率要大于8小时”的理论依据。 三、体育能使学生充分展现出自身的美 学习体育是对学生实施美育的有效途径。通过体育活动,可以使学生身体各部分的骨路和肌肉等都得到均衡、协调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形体美、仪表美、心灵美,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充分发挥美的形式对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作用,能够获得以美育身心的良好效果。 四、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个性 体育对这两方面的培养有着积极作用。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现代中学生中有不少同学受到学习、人际交往、青春期心理、生理方面的困扰而忧心忡忡,这说明培养青少年及儿童健康的心理是当前教育中一个非常值得注意并需解决的问题。而体育课可以培养学生乐观进取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可以锻炼学生勇敢、坚毅、果断及自控能力等优秀品质,还可以协调人际关系,提高交往和协作能力,同时树立集体主义思想。体育活动可充分地发展学生的个性特征。体育活动时能够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为今后步入社会和工作岗位起到比较重要的作用。 五、利用体育竞赛来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具有很大的后天可塑性,经过心理训练,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可以大大提高。体育竞赛在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方面具有以下特点:(1)体育竞赛从外在形式看是一种游戏,但从内在实质看它却是一种对现实社会的模拟,通过这种模拟的游戏,能够使参与者提高对社会的认知能力、适应能力,尤其是对青少年,这样的锻炼对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有更加积极的作用;(2)体育竞赛之所以受到人们的青睐,激烈的竞争是它的魅力所在,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下,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力和潜能,心理承受能力自然提高了;(3)通过体育竞赛能提高参与者对社会和自己的认知能力,能更加客观看待自己和社会,学会辩证地分析认识事物,在困难的时候想到光明,在胜利的时候想到挫折,无论胜利和失败,都有事物可能向反方向发展的心理准备,可以减少因没有思想准备而带来的心理压力。 综上所述,体育在素质教育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而《体育课新课程标准》的贯彻实行,表明了我国政府对体育特别是素质教育的足够重视,这应是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及社会各阶层所必须认识到的。学校作为我国教育的前沿阵地,更应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要不断地努力加强学校的体育建设,这样才能更好地全面地推进素质教育。我们作为体育教师,更应当尽快地投入到新的体育课程标准中,努力去实现它、做好它,要不遗余力地贯彻素质教育这一教育方针,通过我们社会各阶层的共同努力,真正为国家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浅谈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郭学勤

浅谈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郭学勤 发表时间:2013-10-21T15:29:48.950Z 来源:《赤子》2013年8月下总第288期供稿作者:郭学勤 [导读] 通过比赛,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党,从而树立好好学习,报效祖国的理想。 郭学勤 (黑龙江省大庆市长青小学,黑龙江大庆 163000) 摘要: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音乐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态度、能力、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通过课堂内外的音乐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素质。 关键词:音乐;素质;课堂教学;课外活动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035(2013)07-0000-01 什么是素质教育,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音乐教学大纲》中规定: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音乐教学将优秀的音乐作品(包括各种题材,体裁,风格的歌曲和乐曲),以美好的图景展现在学生面前,给学生提供美丑,善恶的标准,对学生陶冶高尚情操,树立远大理想,形成正确审美观具有极大地影响。 如何通过小学音乐教育提高学生素质,从课堂内外两方面论述。 一、课堂教学方面 衡量一节音乐课是否成功,不仅要看学生掌握多少乐理知识,唱会多少歌谱,更要从教育学、心理学角度、从学生年龄特点、教学大纲要求、从实施素质教育的高度来看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审美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即在关注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同时,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首先要挖掘音乐教材中的教育因素。音乐教材中充满着对祖国的大好河山、光荣历史的赞叹,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操,例如,学习歌曲《少先队员采茶歌》,使学生通过感受、体验、理解歌曲的情感和思想内容,在聆听歌曲的同时感受到中国地大物博的精髓,虽然没有真正的前往南方茶间,但是仍然能感受到南方的美景,热爱我国的各个地区、各个民族。通过欣赏河北民歌《小白菜》后,可使学生增强对“小白菜”的同情,同时更加体会到生活在社会主义大家庭中的温暖,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再如,通过教唱四川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教师应因势利导,在学生幼小的心灵播种下“劳动能给我们创造幸福生活”的思想种子。 其次,课堂环境要有音乐氛围。音乐教室环境的布置上,要做到整洁、雅致,装饰一些与教学有关的图案及著名音乐家的照片等。教师的演唱及演奏、教态及语言也是构成音乐氛围的重要因素。学生一进音乐教室就会自然而然,潜移默化的接受音乐语言,感受音乐美,从而理解音乐的内涵。 课堂导入要有趣味性。教师自己要对音乐有深刻的理解,这样才能真情流露、感染和带动学生。教师要力求设计风趣的导言,以精巧的故事开篇,或以歌曲美好的意境图片或范唱表演开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节拍的强弱,通过模仿自然界的声响来接受和体验旋律的变化、音量的大小。 课堂教学要注重学生的感受。课堂中无论是节奏练习(划拍、击拍、律动打击乐),还是书面作业,或是歌曲表演,都要注重学生情感的投入,激发学生用身体的动作,形态、表情等表现对音乐的感受。引导学生从分析旋律、分析歌词入手,完整地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和音乐形象;鼓励学生唱歌时不仅要表现音程、音阶,更要唱出音乐的思想感情;深化学生对音乐美的理解和感受,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二、课外活动方面 课余时间要注重音乐实践活动。吹拉弹唱是音乐实践活动的表现方式,只有通过实践的表现活动,学生才能掌握知识的技能,在实践表现的过程中,通过对不同乐曲的比较、分析、归纳、推理提高音乐的思维能力,理解音乐的内涵。创作活动也是提高音乐智能的教学方法。创作就是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运用,不同的学习层次有不同的创作方法。小学低年级可以通过律动、游戏、简单的打击乐等活动方式进行创作,中年级可以利用旋律性乐器(如:口琴、竖笛、口风琴等)进行创作,高年级可以用唱歌与写谱、编配伴奏等方式进行创作。 合唱队是最常见的课外音乐活动组织形式,学校中应该普遍建立各种合唱队,如各年级的合唱队和全校性合唱队,因为合唱队组建条件不是要求很高,经费设入也不是很大。通过练习合唱,相互配合默契,水乳交融,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宽容精神和开朗性格,学会怎样与周围的人相处。比如,在合唱队、乐队里,通过音乐培养一种集体感,既学习了音乐,又从小培养了将来走上社会时人际关系上应有的修养,能与人交流、与人配合,按照社会需要恰当地处理自己位置的能力,这是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协作心理素质的良好途径。 歌咏比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获得音乐知识,培养学生唱、奏、跳等动手、动口能力。歌咏比赛时间可以选择七一建党节,十一国庆节等。歌咏比赛一般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排练,除特殊情况外,全班学生应一齐参加演出,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班集体荣誉感,班上获奖我光荣的思想,在比赛之前,教师应对全体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明白比赛的和意义。歌咏比赛要结合节日气氛,如果是建党节,选择的曲目应是以歌唱党的歌曲为主,曲目一首为规定,一首为自选,音乐教师应在演唱技巧和提高表现力等方面给予辅导。通过歌咏比赛,既促进学生的演唱兴趣,又提高演唱水平,使学生从中受到一次生动的集体主义教育,更重要是启发学生精神,陶冶优良品格,培养高尚情操,发展形成思维能力和活泼乐观的情绪。通过比赛,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党,从而树立好好学习,报效祖国的理想。 总之,音乐教育是提高学生审美素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造能力、感受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快乐学习、体验成功的重要途径。搞好音乐教育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是音乐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