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心理实验仪器BD2-510A反应时测定仪_v3

最新心理实验仪器BD2-510A反应时测定仪_v3
最新心理实验仪器BD2-510A反应时测定仪_v3

心理实验仪器B D2-510A反应时测定仪

_v3

BD—Ⅱ—510A型

反应时测定仪

Reaction Time Tester

北京青鸟天桥仪器设备有限责任公司(原北京大学仪器厂)

<本企业通过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BD-Ⅱ-510A型反应时测定仪

从刺激呈现到反应开始之间的时间间隔叫反应时。反应时是心理学测验的一个重要指标,可以反映出心理过程简单或复杂的程度,也可以反映出不同的熟练程度及记忆、遗忘程度,也是思维敏捷性的一种表现。反应时测定可作为技能训练和人才选材的一种测量方法。

反应时测定仪可进行选择反应时、辨别反应时、简单反应时的测定工作。其不仅可用于心理学教学科研实验,也可广泛应用于多种行业的职业能力测定和人员培训。

仪器采用计算机技术,刺激按程序自动呈现,操作简便,数据可打印输出。

一. 主要技术指标:

1.控制主机:主试选择实验功能,显示反应时间和错误次数(见前面板示

意图);

2.反应时间: 0.0001--9.9999 秒, 五位数字显示;

3.刺激: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3

(1)简单反应时: 声音、红光、黄光、绿光、蓝光任选一种;

(2)辨别反应时: 红光、黄光、绿光、蓝光任选一种;

(3)选择反应时:红光、黄光、绿光、蓝光随机自动呈现;

(4)四种不同颜色光出自后面板中央同一个孔, 其直径: 35mm;

(5)刺激呈现最大时间: 1秒;

4.反应键: 红、黄、绿、蓝四个键组成被试反应键键盘,简单反应时仅用

红键;

5.反应错误或过早反应, 错误警告声响, 并计错误次数, 最大错误次数 99

次,2位数字显示;

6.预备时间: 预备灯亮2秒。

7.反应休息间隔:选择反应时、辨别反应时测定: 1.5秒;简单反应时测定:

2--7秒随机变化;

8.实验次数设定:10--90次(每档10次)或者不限,最大反应次数: 255

次;

9.最大有效反应时: 10 秒, 超过最大反应时不再反应, 并计错误次数 1

次;

10.实验结束,显示平均反应时,对于选择反应时可分别显示4种刺激光的

平均反应时;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4

11.微型打印机及其专用电源(选购):用于输出实验数据, 可打印反应时

累加值、平均值以及错误次数等。串口,波特率1200。

二. 使用方法:

(一)准备

1、将后面板的刺激光源灯放在被试的正前方。

2、将反应键盘的电缆线插在后面板左下方的插座中。

3、如选用打印机, 则先接专用电源, 再将打印机电缆插头, 插入后面板

左下方的插座中。接通打印机电源。

4、接通主机电源, 打开后面板的电源开关。

5、仪器初始设定的实验次数为10次。按“次数/打印”键,可以增加相应

设定的次数,每按键一下,增加10次,最大90次。次数显示窗相应显示设定值。如设定值00,则表明设定的实验次数不限,实验结束由手动控制。

6、自检:按着反应键盘的某个键,刺激灯呈现相应的颜色,并且蜂鸣声

响,预备灯亮,数码管显示1——0的数字。

(二)简单反应时测定

1、红光、黄光、绿光、蓝光及声音五种刺激, 主试可任选一种作为呈现

刺激。主试按“方式”键,选择其刺激方式,对应亮其键左侧指示灯。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5

2、主试口头提示被试要进行实验了, 反应键仅用红键, 其它键不起作

用。主试按下的“简单”反应时键, 实验呈现刺激。主试注视刺激光源灯, 灯上方有预备信号灯, 先亮预备灯, 后亮刺激灯或出声响。预备信号灯亮2秒─→反应光或声呈现刺激最长1秒─→反应后间隔2--7秒, 以此循环。间隔时间不等, 随机变化。

3、被试见到灯光或听到声响后立即作出反应, 即按下红键,记时停止, 呈

现出该次的反应时间。

4、若在预备灯亮时按下反应键即过早反应, 则发出声响, 记一次错误次

数。松开后, 声响停止, 重新进入预备状态。若10秒内没有正确反应,则记一次错误次数,但不计反应次数。

5、每次呈现刺激时,显示反应次数。反应错误时,则显示错误次数。

6、如设定的次数不为00,则实验次数达到相应次数后,长声响,实验自

动结束;如设定为00,则按“次数/打印”键,实验结束。显示平均反应时、错误次数。

7、按“打印”键, 如已接打印机, 则打印出错误次数(ERR. NO=), 反应次

数(N)、反应时累加值(Σ)与平均反应时(AV)。

(三)辨别反应时测定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6

1、红光、黄光、绿光、蓝光四种刺激, 主试可任选一种作为呈现刺激。

主试按“方式”键,选择其刺激方式,对应亮其键左侧指示灯。如选择“声

音”则不能进行实验。

2、主试口头告诉被试要进行辨别的颜色, 提示被试要进行实验了。辨别

反应时测定是仅对选定的颜色刺激作出反应,其它颜色出现不要反应,若作出反应就是错误。主试按下的“辨别”反应时键, 实验呈现刺激。主试注视刺激光源灯, 灯上方有预备信号灯, 先亮预备灯,后亮刺激灯。预备信号灯亮2秒─→反应光呈现刺激最长1秒─→正确反应后间隔1.5秒, 以此循环。对于不能反应的刺激,则反应光1秒呈现后,间隔2秒,再重新预备开始。

3、被试见到灯光后, 先进行辨别, 如是选定的颜色,则立即作出反应

(即按下相应颜色的键),反应正确,显示窗记时停止, 呈现出该次的反应时间。若反应错误, 则错误次数加一,发出声响, 提示被试反应错误, 此时显示窗的记时继续走时, 被试应立即改正, 改正后, 声响和记时停止, 显示窗呈现该次的反应时间。

4、如不是选定的颜色,不要进行任何反应,否则发出声响, 计错误一

次。若在预备灯亮时按下反应键即过早反应, 则发出声响, 计错误一次,松开后, 声响停止, 重新进入预备状态。若10秒内没有正确反应,则记一次错误次数, 但不计反应次数。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7

实验心理学重点(来自2008级辅修班)

注:最近找到一个中文的‘实验心理学重点.doc'文档,这个文档来自2008级辅修实验心理学课堂,可能是某个同学或任课老师自己总结出来的提纲,我把它上传到2009辅修班的共享文件夹,供大家参考。其中的大部分内容我的ppt文件中都有(会随着课程的深入逐步讲到),没有的东西不要求掌握,期末考试也不会考(期末考试的范围不出我的ppt文件)。 另,除了主要教科书外,本课程中文参考书可以选择: 舒华、张学民、韩在柱《实验心理学的理论、方法与技术》(首选) 张学民、舒华《实验心理学纲要》 朱莹《实验心理学》2000版本 范老师 实验心理学重点 实验设计是重点 1.实验的含义 从观察发展的历史看来,实验实质上就是一种观察。只不过和自然观察不同,它是一种人为操纵和控制现象发生条件下的观察,能说明因果性关系。所以一般将广义的观察包括自然观察和实验观察,而狭义的观察特指自然观察。 实验研究(操纵和控制) 非实验研究(自变量,因变量,额外变量的定义) 2.自变量的操纵 (1)如何操纵自变量的变化? 在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内依次取一些不同的点,然后观察在这些不同值的条件下,相应的因变量的值有没有差异。如果有差异就说明因变量是随自变量变化而变化的,即它们之间有因果关系。如果没有差异就说明自变量的变化对因变量没有影响。当然前提是对其它有关变量进行控制。 上述在自变量取值范围内的一些不同的点就是自变量的不同水平。实验研究中在确定自变量之后,就应该进一步确定自变量的水平了。 (2)自变量水平的确定问题 自变量的水平可以是性质上的差别,也可以是数量程度上的差别。自变量至少有两个水平,以便研究者操纵自变量的变化。 如果实验者因特定的目的而选取自变量的几个特定的水平,这时候称之为固定水平。如果实验者因一般的目的而随机抽取自变量的一些水平,这时候称之为随机水平。心理学研究中大部分是前者。即使探讨自变量和因变量一般关系的时候,心理学家也通常采用固定水平的方法。所以实际上心理学研究中,水平的选取基本上都是由实验者特定选取。 自变量的水平选取一般都是参考前人已有的研究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研究目的来确定。如果没有资料,还应该通过预实验来确定。 (3)自变量的操作性定义 有些研究中自变量的定义是比较具体的,可以直接观察和测量,比如一些刺激变量。但有些研究中自变量的定义却是比较抽象的,不能直接观察和测量。对于前者,我们可以方便的确定自变量的不同水平,对于后者则比较困难。所以有必要对后者进行操作性定义。 操作性定义就是将抽象的定义转化为可直接观察、测量的特征的过程。 3. 因变量的观测

实验心理学仪器方法

实验心理学实验室仪器设备要求: 1、一个心理实验室的房间 2、电脑20~30台 3、实验心理仪器如下: BD-Ⅱ-102型大小常性测量器 本仪器可测量大小常性,检验距离线索对大小常性的影响,学习用匹配法测量大小常性,也可以制作心理量表。 主要技术指标: 1.两个在黑背景上的白色等边三角形,三角形面积大小可调,其高度调节范围:65—— 165mm。 2.三角形高度从仪器背面的刻度上读出,测量精度:0.1mm。 3.每个三角形均有一个立柱支撑,其高度可调。 4.每个三角形既可用作标准刺激也可用作比较刺激。 BD-Ⅱ-104A型深度知觉仪 深度知觉的准确性是对于深度线索的敏感程度的综合测定。本仪器可测量人的视觉深度知觉的能力。它可以广泛地应用于飞行员、炮手、运动员、汽车驾驶员以 及其他和深度知觉有关的工作人员的测试或选拨。 主要技术指标: 1.七根垂直的竖棒,位于两侧的固定的六根的标准刺激,位于中间可前 后移动的一根为变异刺激。 2.一台可驱动中间竖棒的电机。 3.一个操作竖棒移动的手键,手键上有“前进”、“后退”两个按键。 4.变异刺激的移动速度为25mm/秒、50mm/秒快速、慢速二档,移动范围为±200mm, 准确度为1mm。 5.标准刺激标尺位置:0、前100mm、后100mm。 6.变异刺激与标准刺激的横向距离:45mm。 7.观察窗尺寸:110×20mm。 8.荧光灯:1支,12W。 9.外形尺寸:605×200×220mm BD-Ⅱ-106B型实测变速色轮 本仪器可供多种心理学实验使用,如颜色混合、彩色对比、螺旋后效、诱导

色、马赫带现象、似动现象、闪烁临界频率的测定、色调绝对阈限和明度阈限的测定以及闪烁量光法的运用等等。 本仪器由色轮转盘、变速控制器、各种纸盘组成。变速控制器控制电机转速,并实时测定,数字显示转盘转动速度。 主要技术指标: 1.铝制圆盘直径:220mm。 2.铝盘圆周附近刻度及直径110mm处刻度,刻度值皆为0~360°,准确度1°。 3.色轮盘转速0~2000转/分,测速精度优于±2 %。 4.聚光灯:强度可调 5.附件: 1) 直径为220mm的纸盘6张 其中螺旋后效实验用纸盘正反2张; 演示诱导色实验用纸盘2张; 演示马赫带实验用纸盘1张; 似动现象实验用黑白各半纸盘1张, 2) 各色纸盘共36张 其中白色纸盘Φ=190mm 2张;Φ=110mm 2张; 黑色纸盘Φ=190mm 2张;Φ=110mm 2张; 彩色纸盘Φ=190mm 12张;Φ=110mm 12张; 深灰色纸盘Φ=190mm 1 张;浅灰色纸盘Φ=190mm 1 张; 深绿色纸盘Φ=80mm 1张;浅绿色纸盘Φ=80mm 1张 3) 似动现象实验用手形图圆盘1个; 4) 透明量尺一支 BD-Ⅱ-111型动景盘 动景盘是心理学教学中演示似动现象常用仪器,演示物体在一定速度下运 动所产生的视觉效果。 主要技术指标: 1.景盘直径:178mm。 2.景盘内圈安装卡通片,圈壁有16个便于被试观察的孔。 3.电机带动景盘转动,转速0-200转/分,连续,速度实时显示。 4.景盘外箱上有二个观察窗口,直径:40mm。 5.附卡通片3套。 BD-Ⅱ-113型错觉实验仪 本仪器主要是证实缪勒-莱伊尔视错觉现象的存在和研究错觉量大小。 主要技术指标:

实验心理学实验报告6

心理学实验报告实验名称:系列位置效应实验 学院: 姓名: 学号:

摘要:本实验以汉字为材料,通过看汉字在系列中所处的位置、回忆延迟的时间和汉字呈现时间对自由联想的影响,称为系列位置效应。立即回忆对渐近部分没有影响,由于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正确回忆个数高,延迟回忆对渐近部分没有影响,首因效应正确回忆个数高,近因效应影响下降正确回忆个数降低。汉字材料呈现时长对首因效应回忆没有显著相关。 关键词:系列位置效应首应效应近因效应 一、导言 系列位置效应是指记忆材料在系列位置中所处的位置对记忆效果发生的影响,包括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在系列学习(Serial Learning)中,在一系列处于不同位置的记忆材料回忆效果不同;系列位置效应就是这种接近开头和末尾的记忆材料的记忆效果好于中间部分的记忆效果的趋势。其开头和结尾记忆效果较好,分别叫首位效应(primacy effect)和近因效应(recency effect),而其效果较差的中间部分称为渐近部分。系列位置效应一般在自由回忆中出现,是双重记忆理论的重要证据。 本实验目标是验证系列位置效应,预期是立即回忆处于材料开始和末尾位置的汉字回忆正确比较多,汉字材料呈现时间长则首因效应明显,延迟回忆则会消除近因效应。 二、方法 2.1被试 被试为应用心理大三的学生共25人,9男16女,年龄为20~23岁,智力正常,视力及矫正视力正常,之前没有做过这个实验。 2.2仪器和材料 装载有实验程序的计算机 2.3实验设计 本实验使用了混合设计。自变量有三个分别是,汉字呈现的时间分为1s和2s;回忆的时间分为立即回忆和延迟回忆;汉字材料呈现的位置不相同。因变量为被试对呈现汉字的自由回忆正确率。 被试分为4组:1s立即回忆;1s延迟回忆;2s立即回忆;2s延迟回忆 3.4实验程序 实验开始将呈现20个汉字,需要被试尽量记住,当汉字呈现完成以后,被试需要在系

实验心理学重点

实验心理学重点 实验设计是重点 1.实验的含义 从观察发展的历史看来,实验实质上就是一种观察。只不过和自然观察不同,它是一种人为操纵和控制现象发生条件下的观察,能说明因果性关系。所以一般将广义的观察包括自然观察和实验观察,而狭义的观察特指自然观察。 实验研究(操纵和控制) 非实验研究(自变量,因变量,额外变量的定义) 2.自变量的操纵 (1)如何操纵自变量的变化? 在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内依次取一些不同的点,然后观察在这些不同值的条件下,相应的因变量的值有没有差异。如果有差异就说明因变量是随自变量变化而变化的,即它们之间有因果关系。如果没有差异就说明自变量的变化对因变量没有影响。当然前提是对其它有关变量进行控制。 上述在自变量取值范围内的一些不同的点就是自变量的不同水平。实验研究中在确定自变量之后,就应该进一步确定自变量的水平了。 (2)自变量水平的确定问题 自变量的水平可以是性质上的差别,也可以是数量程度上的差别。自变量至少有两个水平,以便研究者操纵自变量的变化。 如果实验者因特定的目的而选取自变量的几个特定的水平,这时候称之为固定水平。如果实验者因一般的目的而随机抽取自变量的一些水平,这时候称之为随机水平。心理学研究中大部分是前者。即使探讨自变量和因变量一般关系的时候,心理学家也通常采用固定水平的方法。所以实际上心理学研究中,水平的选取基本上都是由实验者特定选取。 自变量的水平选取一般都是参考前人已有的研究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研究目的来确定。如果没有资料,还应该通过预实验来确定。 (3)自变量的操作性定义 有些研究中自变量的定义是比较具体的,可以直接观察和测量,比如一些刺激变量。但有些研究中自变量的定义却是比较抽象的,不能直接观察和测量。对于前者,我们可以方便的确定自变量的不同水平,对于后者则比较困难。所以有必要对后者进行操作性定义。 操作性定义就是将抽象的定义转化为可直接观察、测量的特征的过程。 因变量的观测 (1)因变量指标的确定 实验研究探讨自变量不同水平下,因变量观测值之间是否有差异。因此,和自变量一样,对于某些比较抽象的因变量,也需要进行操作性定义,即用可观察和测量的行为特征来界定因变量。而因变量的这种操作性的定义也就是因变量的指标。 a指标的可靠性 因变量的指标应该是可靠的,即在不同场合和时间重复测试的条件下,观测值能够比较稳定和一致。如果同一被试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有时在因变量指标上得分高,有时得分低,那么这个指标就是不可靠的。 b指标的有效性 如果所选取的指标能够较好的反映该因变量的理论内涵或构想,那么就称该指标是有效的。这一点是与操作性定义的过程密切相关。 c指标的敏感性 因变量的指标不能太难或太容易,否则就会对自变量的变化不敏感。 天花板效应(ceiling effect)

最新心理实验仪器BD2-119听觉定向测定仪(音笼)

心理实验仪器B D2-119听觉定向测定仪 (音笼)

BD-Ⅱ-119型 听觉定向测定仪 (音笼) Auditory Directional Instrument (Sound Cage) 北京青鸟天桥仪器设备有限责任公司(原北京大学仪器厂) <本企业通过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BD—Ⅱ—119型听觉定向测定仪(音笼)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0

一. 用途 音笼是一种可以在与听轴中心 等距离的各个方位上产生声音刺激 的仪器。 本仪器证示声源与判断者的相 对方位对于听觉定向的影响,学习 用音笼测量听觉定向准确性的方 法。也是测定听觉定向能力的常用 仪器。 二. 原理简介 用听觉来判断声源的方向,主要依赖于双耳的合作。人的头部可以分成两个平面。连接双耳的直线称为听轴。当头顶向上时,通过听轴和鼻尖与地面平行的平面叫横剖面;通过鼻尖和头顶中心与地面垂直的平面叫纵剖面。如声源位于纵剖面,它与双耳的距离就一样远,声波同时到达双耳,从而不易分辨方位。如果声源位置偏离纵剖面,产生了双耳的距离差异和时间差异,为判断声源的方位提供了有利的线索。声源的方位和纵剖面的夹角称为方向角。当方向角为90°时,双耳时间差最大,声源方位最容易判断。 当声源到达两耳的距离不等时,声波到达远耳就要绕过头部。头部的阻挡会减弱声波的强度,这样应产生了双耳的强度差。双耳强度差也是辨别声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1

源方位的一种线索。方向角越大,所形成的双耳强度差越大,越有利于声源方位的判断。 对于高频声波难以双耳时间差为依据判断方位,但却容易以双耳强度来判断。而低频声波的波长较长,容易绕过头部而强度不受影响,因而不能用双耳强度差来判断声源方位的依据。实验证明,3000Hz的乐音是个转折点。 三. 主要技术指标 1.各固定声源与中心距离相等,即音笼半径500mm; 2.声源固定方位:25个,分3个横剖面与4个纵剖面。每个横剖面上8个 声源,每个纵剖面上有7个声源; 3.声源音频:高频(3500Hz)、中频(1000Hz)、低频(300Hz); 4.声源音量:连续可调; 5.实验次数:设定10——100次(每档10次),或不限; 6.自动判断对错,并实时显示正确或错误的次数; 7.实验结果计算平均正确率与方向角0°、45°、90°的正确率; 8.自检功能:检查喇叭好坏; 9.主试控制器:前面板3位数码管显示(见下图);后面板:26线插座接 音笼喇叭,14线插座接被试键盘。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心理学实验报告模板

系列位置效应 摘要:该实验以汉字为材料,以自由回忆任务的实验,考察不同呈现速度和回忆方式下的系列位置效应,实验结果在系列位置曲线中显示了机能的双重分离,支持有关近因效应来自短时记忆而首音效应来自长时记忆的观点。 关键字:系列位置效应、近因效应、首音效应、渐近线 1.导言 由一系列项目组成的学习材料,在学习过程中,每个项目学习的快慢、记忆的巩固程度,都与这个项目在系列中的位置有关。即学习材料在系列中的位置对记忆效果有影响,这种影响就叫做系列位置作用。 Ebbinghaus最早研究了系列位置作用。他用一系列无意义音节作学习材料,发现开始的部分最容易学(首音效应),其次是最末后的部分(近因效应),中间偏后一点的项目最难学(渐近线)。许多许多心理学家进一步的实验中发现迷宫学习中也存在系列位置的作用。L.B.Ward用12个无意义音节做学习材料,得出了一个比较典型的系列位置曲线。 研究证明,影响系列位置作用的因素有:(1)学习的方式。集中学习比分散学习对系列中部的项目更难记些,系列位置作用更明显。(2)材料的长度。材料越长,首末项的错误反应次数越多。(3)材料呈现的时间。呈现时间延长,学习效率提高。(4)再现的方式。若使自由再现,系列位置曲线的尾部上升的较高。 大多数支持短时存储不同于长时存储的证据来自自由回忆任务(free recall task)的实验。这种实验呈现一系列项目(单词居多),呈现完毕要求被试回忆项目(可不按顺序)当把回忆结果以项目呈现顺序为横坐标,以争取回忆率为纵坐标作图,会得到系列位置曲线(serial position curve)。研究者指出,近因效应来自于短时记忆,首音效应来自于长时存储。为证明这一设想,则需在系列位置曲线中实现机能的双重分离(functional double dissociation):某些自变量影响首音效应和渐近线,但不影响近因效应;另一些变量影响近因效应,但不影响首音效应和渐近线。属于前者的自变量有单词频率、呈现速度、系列长度、以及心理状态;属于后者的主要是系列单词呈现完毕后的干扰活动。 本实验即是基于此设想的实验。由前人的实验推测本实验结果:汉字呈现速度将影响首音效应和渐近线,但不影响近因效应;系列汉字横先完毕后的干扰作用将影响近因作用但不

实验心理学重点(附内容)

Lecture 1 导论 1、冯特、艾宾浩斯对实验心理学的贡献和影响 冯特: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生理心理学原理》是近代心理学史上第一部最重要的著作。使心理学脱离哲学而转变成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独立科学。 艾宾浩斯:通过严格的系统测量来研究记忆。打破冯特的“不能用实验研究高级心理过程”的宣言,以自己作被试进行了著名的记忆实验。开辟了实验心理学研究的新领域 Lecture 2 科学心理学 1、掌握实验范式的概念,熟悉一些常用范式,如习惯化范式、stroop effect等 实验范式是指按照某一比较公认的路线或观点所采取的研究方向或研究步骤。 “按既定的用法,范式就是一种公认的模型或模式。”科学家集团所共同接受的一组假说、理论、准则和方法的总和。范式还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可模仿的成功的先例。 实验范式实际上就是相对固定的实验程序。用途,第一,是为了是某种心理现象得到更清晰准确的描述和表达,第二,是为了检验某种假设、新提出来的概念。 习惯化范式:习惯化是指婴儿对多次呈现的同一刺激的反应强度逐渐减弱,乃至最后形成习惯而不再反应。去习惯化是指在习惯化形成之后,如果换一个新的不同刺激,反应又会增强。用来探讨新生儿和婴幼儿的感知觉、注意等。 Sstroop effect:Stoop发现red green blue grayyellow,这些单词分别用这五种颜色写出来,但单词的意义和颜色相矛盾,比如,用红色写的“green”。让被试逐个将这些单词的颜色读出来,这叫唱色;让被试将单词读出来,这叫念字。发现唱色明显较慢。80年代以后,传统的Stroop效应与启动效应等范式结合而形成了新的实验范式:Stoop范式。 2、科学的方法的特征 在经验观察的基础上对心理行为现象的解释,具有可重复性和自我校正性。 心理研究也遵循科学探究的步骤。 科学方法的优越性(两个原则): A、强调经验观察:采用一定方法,系统观察现象,获得资料。“实验”的方法 B、提供了帮助人们判断知识和信念正误的程序,公开的、可以自我校正。观察所得组织为理论,并可检验或证伪。 3、理论的概念、功能及理论与实验的关系 理论:解释多个事件或关系的一组相关表述。 功能:为数据的系统化组织提供框架;依靠理论对实验结果作出预测。 与实验的关系:

实验心理学复习资料

实验心理学复习资料 1、什么是实验者效应? 主试在实验中可能以某种方式(表情、手势、语气等)有意无意地影响被试,使他们的反应符合主试的期望。 2、什么是要求特征? 被试自发地对主试的实验目的产生一个假设或猜想,然后以一种自以为能满足这一假设的方式进行反应。Hawthorne effct (霍桑效应)Placebo effect(安慰剂效应) 3、被试内设计的含义、优缺点以及克服方法。 也叫单组实验设计(within-subjects design),是每个被试须接受自变量的所有情况的处理。其基本原理是每个被试参与所有的实验处理,然后比较相同被试在不同处理下的行为变化。 优点:在实验研究中,如果实验者主要想研究每一个被试对实验处理所引起的行为上的变化,可考虑采用被试内设计。 缺点:其一,被试接受不同的自变量水平的处理之间总会存在时间间隔,因此实验者需要努力防止在此间隔内偶然发生的事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其二,由于被试先后接受不同处理,一些和时间顺序有关的误差(即顺序误差)就可能混淆近来,如练习效应和疲劳效应。 克服办法:对实验处理顺序的平衡,即让被试在所有顺序下接受处理,各种顺序误差相互抵消。

4、被试间设计的含义、优缺点以及克服方法 被试间设计是要求每个被试(组)只接受自变量一种情况的处理,又称独立组设计。 优点:不同处理方式间互不影响,互不干扰。 缺点:难以分辨出因变量的变化是由于被试间的差异所致还是由于自变量的变化所致。 克服方法:随机组设计和配对组设计。 5、对他人实验研究的实验设计类型进行分析,尤其是区分被试内 设计、被试间设计和混合设计三种类型。 一、多变量设计 多因变量实验设计:指在一个实验中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因变量的实验设计。 二、被试间设计和被试内设计 被试内设计:指每一个被试都接受自变量的所有水平处理的情况,即将每一个被试分到每一个水平的自变量。 被试间设计:指要求被试(组)只接受一个自变量水平的处理,对另一被试(组)进行另一种自变量水平处理的情况,即仅把一些被试分到一种水平的自变量(每一个水平接受不同的被试)。 混合设计:在有些多自变量的实验中可以既包含被试内设计,又包含被试间设计。我们把在一项实验中有些自变量是被试内的而有些自变量是被试间的实验设计称为混合设计。 三、小样本设计

心理实验室中著名的心理实验

心理实验室中的心理实验 在心理实验室,心理学家会做各种各样的心理实验,的心理实验有:“感觉剥夺”实验 、“迟延满足”实验、“迟延满足”实验等,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心理实验。 1、“感觉剥夺”实验 1954年,加拿大麦克吉尔大学的心理学家进行了“感觉剥夺”实验。实验中给被测试者戴上半透明的护目镜,使其难以产生视觉,用空气调节器发出的单调声音限制其听觉,手臂戴上纸筒套袖和手套,腿脚用夹板固定,限制其触觉。测试者单独呆在实验室里,几小时后开始感到恐慌,进而产生幻觉。在心理实验室连续呆了三四天后,被试者会产生许多病理心理现象:出现错觉幻觉;注意力涣散,思维迟钝;紧张、焦虑、恐惧等,实验后需数日方能恢复正常。 心理实验表明:大脑的发育,人的成长成熟是建立在与外界环境广泛接触基础之上的。只有通过社会化的接触,更多地感受到和外界的联系,人才可能更多地拥有力量,更好地发展。 2、“迟延满足”实验 发展心理学研究中有一个经典的心理实验,称为“迟延满足”实验。实验者发给4岁被试儿童每人一颗好吃的软糖,同时告诉孩子们:如果马上吃,只能吃一颗。如果等20分钟后再吃,就给吃两颗。有的孩子急不可待,把糖马上吃掉了;而另一些孩子则耐住性子、闭上眼睛或头枕双臂做睡觉状,也有的孩子用自言自语或唱歌来转移注意消磨时光以克制自己的欲望,从而获得了更丰厚的报酬。研究人员进行了跟踪观察,发现那些以坚韧的毅力获得两颗软糖的孩子,长到上中学时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自信心和独立自主精神;而那些经不住软糖诱惑的孩子则往往屈服于压力而逃避挑战。在后来几十年的跟踪观察中,也证明那些有耐心等待吃两块糖果的孩子,事业上更容易获得成功。心理实验证明:自我控制能力是个体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适当地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抑制冲动,抵制诱惑,延迟满足,坚持不懈地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综合能力。它是自我意识的重要成分,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重要心理素质。 3、情绪实验 古代阿拉伯学者阿维森纳,曾把一胎所生的两只羊羔置于不同的外界环境中生活:一只小羊羔随羊群在水草地快乐地生活;而在另一只羊羔旁拴了一只狼,它总是看到自己面前那只野兽的威胁,在极度惊恐的状态下,根本吃不下东西,不久就因恐慌而死去。医学心理学家还用狗作嫉妒情绪实验:把一只饥饿的狗关在一个铁笼子里,让笼子外面另一只狗当着它的面吃肉骨头,笼内的狗在急躁、气愤和嫉妒的负性情绪状态下,产生了神经症性的病态反应。

实验心理学 实验报告1

《两点阈测量》实验报告 夏松(2009105020417) 湖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0904班 1 引言 维耶罗特(vierordt,1870)最早使用两点阈量规对人体各个部分的两点阈进行了测量,结果发现从局部到指尖,两点阈越来越小,这种身体触觉感受性随运动能力的增高而增高的现象,被称为是维耶罗特定律。除此之外,还有研究发现:两点阈因练习而减小,因疲劳而增大。 1.1 实验逻辑 当两点同时刺激时,只有达到一定的距离(两点阈),被试才有可能分辨出来。而随着这两点距离的缩小,被试越来越觉得此两点而不是一点。实验记录在不同距离下的刺激被试回答两点或一点的次数,求得感觉两点的百分数。 1.2 实验假设 假设所呈现的刺激,即两点距离为自变量,被试的反应为因变量。确定自变量的范围,在自变量的范围内记录被试的反应(一点还是两点)。 1.3 实验预期 用两个刺激物同时刺激皮肤,当刺激间的的间距足够大时,我们可以清晰分辨此为相隔一定距离的两点,当间距逐渐缩小,我们越来越难以分辨此为两点,当间距逐渐缩小到一定程度时,我们只能感觉到一点。 2 方法 2.1 被试 被试2人(互为主试、被试) 2.2 实验材料 两点阈量规:由一个游标卡尺和A、B两个刺激点组成,量脚之间的距离可以调节,并在刻度上读出来。 此外还有遮眼罩和记录纸。 2.3 实验设计 采用被试内设计。自变量为呈现两个刺激之间的距离,因变量为被试的反应。在被试手背或手臂上划好区域B通过预测得出两点阈的范围,再确定五个水平。然后施测,每个水平随机施测八次,记录被试反应(+为两点-为一点) 2.4 实验程序 主试选定被试的B区,只测量手臂的两点阈 在使用两点阈量规时,必须垂直接触皮肤,对两个尖点施力均匀,接触时间不能超过2秒钟,现在自己手上练几次后,再在被试的非实验区练习几次。 实验序列的长度和起点,可以根据初步测验后确定,大致在11-19mm的范围

实验心理学整理版

一、名词解释(4个) 1.自变量:即刺激变量,它是由主试选择、控制的变量,它决定着行为或心理的变化。(实验者操纵的,对被试的反应产生影响的变量)具有刺激特点、环境特点、被试特点、暂时被试差别四种类型。 2.额外变量:不准备研究而对被试反应产生影响的变量,使实验结果发生混淆的主要根源。可以通过排除、恒定、匹配、随机、抵消、统计等进行控制。 3.变量混淆:应该控制的变量没有控制好,那么它就会造成因变量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研究者选定的自变量与一些未控制好的因素共同造成了因变量的变化。混淆的结果是额外变量就是潜在的自变量。 4.主效应:指由一个自变量的不同水平引起的因变量变化,多出现在多因素试验设计中。5.交互效应:(指一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作用受其他自变量的影响情况。)当一个因素(自变量)对因变量影响的大小因其他因素的水平或安排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时所产生的交互作用影响因变量的结果。 6.嵌套设计:指在实验设计中一个自变量的每个水平仅与另一个自变量的某个水平相结合。7.真实验设计:是在各种设计方法中要求控制条件最严密、操纵自变量最有效和测定记录因变量最准确的一种。为了达到这些目标,常常需要将这类研究置于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也称为实验室研究设计。(张一中,1998) 8.随机区组设计:将控制的额外变量分为几个组,组内同质,每一区组接受全部实验处理,同一区组内被试按设计要求随机地接受处理的实验设计。目的是对某些特殊额外变量进行控制,使处理效应的估计更加精确。 9.拉丁方设计:拉丁方设计又叫轮换设计,即让各组被试都接受不同的处理,对实验处理的顺序和实验时间的顺序采用了轮换的方法。 10.被试内设计:被试内设计是指每个或每组被试接受所有自变量水平的实验处理的真实验设计,又称“重复测量设计”。 11.被试间设计:指要求每个被试(组)只接受一个自变量水平的处理,对另一被试(组)进行另一种自变量水平处理的实验设计。这种设计的特点是,比较在不同被试之间进行,因此,这种设计又称为组间设计。 12.混合实验设计:既包含非重复测量的变量(被试间因素),又包括重复测量的因素(被试内因素)的实验设计。 13.反应时:反应时间是指从刺激的呈现到反应的开始之间的时距。刺激的呈现引起一种过程的开始,此过程在机体内部的进行是潜伏的,直至此过程到达肌肉这一效应器时,才产生一种外显的、对环境的效应为止。因而,反应时间往往也被称为“反应的潜伏期”。在反应的潜伏期中包含着感觉器官、大脑加工、神经传入传出所需的时间以及肌肉效应器反应所需的时间,其中大脑加工所消耗的时间最多。 二、效应的处理(简答4个) 1.实验者效应:(罗森塔尔效应)实验者为搜集能证明其假设的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有意无意地通过不同的表情、动作、语言将预期的要求暗示给被试(人或动物),造成一种引起实验结果有利于证明原假设的效应,即称为实验者效应。 2.被试效应:(霍桑效应、被试者效应)由于受到额外的关注而引起绩效或努力上升的情况我们称之为“霍桑效应。也可以是,由于实验对象对其被试身份的认知及态度而产生有意识的变化。 (处理) (1)采用双盲实验法,让主试和被试都不知道自己是在做实验。 (2)另外一种方法是“霍桑控制”, 也就是增加一个霍桑控制组, 设计如下: 在该实验中儿

心理实验室建设方案

解放军第四医科大学心理实验室建设方案 一、心理实验室建设的必要性。 现代战争对军人心理的影响主要反映在对军人的整体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新技术的普遍应用使现代战争具有更高的突发性、致残率和死亡率,因此建设心理实验室,加强军人的心理素质培养与训练具有重要的意义和紧迫性。 目前大部分的心理实验室关注的是军人的个性心理方面,但是对于18岁参军的军人来说,想对个性心理进行矫治和改变已经非常困难,因此,我校心理实验室建设的重点放在通过后天的矫正和训练容易改变的认知方面(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想象、思维等)。 目前大部分的心理实验室关注的是理论研究、神经机制研究等,并没有考虑到战时的实际需要,因此,我们心理实验室的建设重点放在战时需要的心理能力和素质训练上(注意、观察、记忆、思维能力),切实提高战士的战斗力。 目前跟多关注的是普通战士的心理健康情况,而忽略了特殊兵种的心理能力要求,因此,我们心理实验室的建设不仅关注普通战士的心理健康问题,更加注重特殊兵种的心理能力的训练。 我校的心理学科发展的要求。。。。。。。。。。。(需要结合实际补充) 二、心理实验室建设目的 1.用于本科和硕士生开展认知和生物反馈方面的实验课程的教学和实 践。 2.用于本科和硕士生学位论文实验的开展和相关课题的研究。 3.用于部队官兵认知能力训练,提高官兵注意、观察、记忆、思维能力,切实提高战斗力。 4.用于部队官兵进行生物反馈训练(脉搏、心率、心率变异性、α波、δ波、β波、γ波、专注度、放松度) 5.用于侦察兵、特勤兵等特殊兵种的选拔和任用。

三、心理实验室建设的内容 1、注意力训练项目 注意(attention)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伴随着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过程的一种共同的心理特征。注意有两个基本特征,一个是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有选择的反映一些现象而离开其余对象。二是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停留在被选择对象上的强度或紧张。指向性表现为对出现在同一时间的许多刺激的选择;集中性表现为对干扰刺激的抑制。它的产生及其范围和持续时间取决于外部刺激的特点和人的主观因素。 主要指标: 多参数记录:系统自动记录正确反应、错误反应、反应时 训练报告:系统自动比较多参数测历史变化情况,并给出变化折线图。 个性训练方案:根据训练者的要求,调整训练的难度,包括多参数的调节。

实验心理学知识点..

实验心理学知识点 1、在实验心理学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人物有费希纳、冯特和艾宾浩斯。 2、费希纳的贡献:(1)联系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费希纳定律(2)心理现象的定量研究方法:最小可觉差法、正误法和均差法。(这三种针对的都只是感觉) 费希纳对现代实验心理学的影响:一方面,他关于感觉测量的思想被后人进一步深化:对各种心理现象都试图进行科学量化研究,并用数字形式表现出来。另一方面,从费希纳阈限思想的不足和缺陷出发,后人发展出了新的心理物理方法——信号检测论。 3、冯特的贡献:(1)冯特倡导用心理现象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反对把神学和哲学上的灵魂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为心理学的独立开辟了道路(2)冯特提出必须用试验方法研究心理学,并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对心理现象进行量化的科学研究,从而创立了实验心理学这门新学科,使心理学真正地走进了科学殿堂。(3)冯特的伟大之处还在于运用莱比锡大学的心理实验室培养了一大批学生,撒遍心理学国际性发展的种子。 冯特的影响:他的研究实践和大量著述宣告了实验心理学的诞生,搭建了实验心理学这座大厦的框架。 4、艾宾浩斯的贡献:(1)证明了试验方法可以用来研究高级心理过程(2)从根本上变革了实验心理学的研究范式(3)为实验心理学提供了新的变量测量方法,解决了高级心理过程的量化问题(4)通过实验研究,建立了第一个和高级心理过程有关的函数关系---遗忘曲线。 艾宾浩斯的影响:(1)诱使后背心理学家们不断尝试将实验法应用于各种心理现象(2)他采用的人工条件下实验研究的方法,成为此后所有实验心理学研究的金科玉律,保证了实验心理学结论的客观性(3)仅从记忆研究这一点来说,艾宾浩斯对现代实验心理学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5、科学的目标:描述、解释、预测、控制。 6、非科学方法的特点:听信权威之言、注意凝聚、先验 7、科学方法的特点:强调系统的经验观察、能够自我校正、 8、实验室实验的优势:实验室情景比真实生活更可靠、实验室情景得出的结果更具说服力、不会直接将实验室结论无限推广到真实生活中去。 9、科学的原则:系统的经验原则、可重复原则、可证为原则、俭省原则 8、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相关研究法和实验法 9、怎样理解观察法是听自然演讲实验法还是向自然发问? 10、研究人类被试的伦理原则:保障被试的知情同意权、保障被试退出的自由、保护被试免遭伤害、保密原则。 11、实验心理学的一般伦理:在进行心理学实验研究中,研究者自始至终都应该奉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审慎的工作作风。 12、实验心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确定课题、选择被试、确定实验控制(因素型、函数型)、数据整合和撰写研究报告。 13、怎么选择课题:实际需要、理论需要、个人经验、前人研究与文献资料 14、构成实验的三大要素:假设、变量、控制 15、自变量包括:作业变量、环境变量、被试变量 16、对自变量的操纵:下操作定义、确定自变量的各个水平(2*2表示有两个自变量,每一个包含两个水平) 17、因变量要是客观的、量化的、有效的 18、实验心理学中的典型额外变量:实验者效应(罗森塔尔效应、皮革马利翁效应)、要求特征(霍桑效应、安慰剂效应)。

最新心理实验仪器BD2-510A反应时测定仪_v3

心理实验仪器B D2-510A反应时测定仪 _v3

BD—Ⅱ—510A型 反应时测定仪 Reaction Time Tester 北京青鸟天桥仪器设备有限责任公司(原北京大学仪器厂) <本企业通过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BD-Ⅱ-510A型反应时测定仪 从刺激呈现到反应开始之间的时间间隔叫反应时。反应时是心理学测验的一个重要指标,可以反映出心理过程简单或复杂的程度,也可以反映出不同的熟练程度及记忆、遗忘程度,也是思维敏捷性的一种表现。反应时测定可作为技能训练和人才选材的一种测量方法。 反应时测定仪可进行选择反应时、辨别反应时、简单反应时的测定工作。其不仅可用于心理学教学科研实验,也可广泛应用于多种行业的职业能力测定和人员培训。 仪器采用计算机技术,刺激按程序自动呈现,操作简便,数据可打印输出。 一. 主要技术指标: 1.控制主机:主试选择实验功能,显示反应时间和错误次数(见前面板示 意图); 2.反应时间: 0.0001--9.9999 秒, 五位数字显示; 3.刺激: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3

(1)简单反应时: 声音、红光、黄光、绿光、蓝光任选一种; (2)辨别反应时: 红光、黄光、绿光、蓝光任选一种; (3)选择反应时:红光、黄光、绿光、蓝光随机自动呈现; (4)四种不同颜色光出自后面板中央同一个孔, 其直径: 35mm; (5)刺激呈现最大时间: 1秒; 4.反应键: 红、黄、绿、蓝四个键组成被试反应键键盘,简单反应时仅用 红键; 5.反应错误或过早反应, 错误警告声响, 并计错误次数, 最大错误次数 99 次,2位数字显示; 6.预备时间: 预备灯亮2秒。 7.反应休息间隔:选择反应时、辨别反应时测定: 1.5秒;简单反应时测定: 2--7秒随机变化; 8.实验次数设定:10--90次(每档10次)或者不限,最大反应次数: 255 次; 9.最大有效反应时: 10 秒, 超过最大反应时不再反应, 并计错误次数 1 次; 10.实验结束,显示平均反应时,对于选择反应时可分别显示4种刺激光的 平均反应时;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4

心理学实验报告范文

图2 2种干扰类型×2种探测刺激类型正确率折线图 对全体被试的正确率2×2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干扰类型的主效应显著:F (1,35)=15.12,p<.001;探测刺激类型的主效应显著:F(1,35)=14.45,p=.001;干扰类型和探测刺激类型的交互作用显著:F(1,35)=10.64,p=.002。简单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当干扰类型是语义相关时,探测刺激类型的干扰组和控制组的差异显著:t(35)=-3.92,p<.001;当干扰词是语义无关时,探测刺激类型的干扰组和控制组的差异显著:t(35)=-2.62,p=0.013。 4.讨论 语义相关性对抑制机制的影响。无论以反应时还是正确率作为因变量,我们都发现了显著地干扰项目类别效应,当干扰项目与目标项目语义相关时,被试对探测刺激的反应时显著长于干扰项目与目标项目语义不相关时,同时反应时正确率显著小于语义无关时。 干扰项目类别效应说明干扰材料与目标材料语义相关时更难被抑制,表明抑制机制与干扰材料的语义性质有联系。因而在本实验中可见在干扰项与目标项语义相关的情况下,被试对探测刺激的反应时更长、正确率更低的结果。 探测刺激类型对抑制机制的影响。无论是以反应时还是以正确率作为因变量,在MANOVA 中,我们都发现了显著地探测刺激类别效应,被试对干扰性探测刺激的反应时显著长于对控制性探测刺激的反应时,同时,被试对于干扰性探测刺激的反应正确率显著小于对控制性探测刺激的反应正确率。 语义相关性和探测刺激类型对抑制机制影响原因分析。根据语义网络模型,与目标词语义相关、范畴相同的干扰词,其概念网络或命题网络与目标词有更多的联系,在语义空间中距离较近。根据激活扩散模型,激活会从已激活的结点沿着连线向周围扩散,联系越紧密的概念越容易被激活。 因此在加工目标词的过程中,如果干扰与其有密切的语义联系,就更容易被连带着激活。干扰词本身的激活水平高,抑制的效果则应没有控制词好。 总之,语义关系性和探测刺激类型均影响抑制效率,主效应显著,且语义相关性和探测刺激类型对抑制机制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干扰材料的性质影响抑制效率,语义相关的比语义无关的干扰材料更难以被抑制。

实验心理学期末知识点整理

必考考点 选择题 反应性:观察过程中参与者的反应 要求特征:导致被试猜测实验目的或实验者期望的一些有用线索 社会惰化列联研究决策标准感受性 差别阈限:是指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间的最小差别。 操作性定义:有50%的实验次数能引起反应的刺激值 不肯定间距 韦伯定律 最小可觉差JND:相距为一个差别阈限的两个刺激之间的差别所引起的内部感觉 费希纳定律:相信所有的最小可觉差都会产生相同的感觉增加,想做比例量表,其实是顺序量表。 史蒂文斯定律 盲视:描述被试不承认有意识知觉时其盲点具有知觉能力 客观阈限、主观阈限会聚操作 SOA 提示-刺激间隔心理不应期 不对称迁移等于延续效应阻滞实验消退 对偶联合回忆前摄干扰量表衰减效应 被试变量 ?天生的(年龄、性别、种族) ?社会引起的(社会阶层、宗教、居住区) ?疾病有关的(肢体残缺、智力低下、脑外伤、灾难后果) 简答题 阈限:我们能不能说乙的听觉更敏锐一些? 可能甲乙都有着同等的听觉感受性,但是他们判断是否听到声音的标准不一样。乙也许比较冒进,只要听到似乎有声音就说“有人敲门”;甲也许比较保守,除非有百分百的把握否则就会说“没听见”。 操作性定义的优缺点: 优点:1.它有利于提高研究的客观性,将抽象的概念转换成可观测、可检验的项目 2.又处于研究假设的检验 缺点:往往只能涉及变量的少数特征,具有明显的排他性,难以表达完整意义。 实验设计 不同情绪对于不同情绪内容材料的记忆效果? 两个自变量各三个水平记忆效果再认的记忆数 什么实验设计、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方法,实验程序,实验预期结论

现成的实验 说出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有哪些三阶交互作用 主效应,有效应,无效应的条件 拉丁方设计

实验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实验心理学笔记整理 一、绪论(考1道单选,1道多选,2题共3分) 1.什么是实验心理学 广义(实验的心理学):应用实验法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的一门科学心理学(即科学心理学的代名词)。 狭义(心理实验学):研究如何进行心理实验的一门心理学学科,包括实验的基本理论、技能以及心理学各分支领域的实验研究成果。 2.实验心理学的主要目的 用以说明和解释人在完成某项任务时的心理活动是如何进行的(即通过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系来推断心理活动的方式),进而达到“控制”行为。 3.实验法的优点(与其他研究方法的区别)(容易出多选) 1、可以创造实验条件使事件产生。 2、可以重复实验并对其结果进行验证。 3、可以系统变化实验条件来考察事件的变化。 4、可以得出因果关系。 强调对各种变量的严格控制 4.实验法的局限性 1、有些复杂心理活动还难以使用实验法 2、有些特定心理现象(如违背伦理道德)不能使用实验法。 3、实验条件的人为性等因素导致实验结果缺乏实用性。 5.心理实验研究的程序 发现问题、查阅文献、理论思考、提出假设、实验设计、 进行实验、数据分析与结果统计、根据前人的研究和理论进行讨论、 撰写实验报告、发现新问题 6.几个重要的人以及其贡献 费希纳对科学心理学的贡献 1、用量化思想联系了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费希纳定律),表明可以用实验法研究心理学。 2、心理现象的定量研究方法(三种传统心理物理法)。 3、对现代实验心理学具有深远影响。 奠定了心理测量学的基础。 后人为弥补传统心理物理法的缺陷而发展出信号检测论。 冯特对科学心理学的贡献 1、倡导以心理现象(意识)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内容,而非“灵魂”。 2、提出必须用实验法研究心理学,并建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3、培养了一大批学生,促进科学心理学在国际内传播。

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期末复习知识点

、选择题 1.实验的研究方法:观察法、相关法、实验法P22 2.自变量:在实验中实验者所操纵的,对被试的反应产生影响的变量 3.因变量:因自变量的变化而产生的现象变化或结果,是实验者要观察和记录的变量。 4.额外变量:除了自变量外其他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其他变量随机的额外变量:偶然起作用的额外变量。(如受到意外干扰、 仪器性能不稳定等)系统的额外变量:经常地、稳定地起作用的变量。 5.操作性定义:根据可观察、可测量或可操作的特征来界定研究变量的定义。用于详细说明研究者要观察、测量和操作研究变量 的程序和活动。这指出研究者要测量一个变量必须做些什么,来界定或给予一个研究变量的含义。例如:智力:在某个智力量表上测得的分数。身高:为受测者采立姿,由地面到头顶点的垂直距离。攻击性、抑 郁、焦虑、饥饿 6.实验者效应:主试(实验者)在实验中可能以某种方式(表情、手势、语气)有意无意地影响被试,使他们的反应附和主试的 期望。 控制办法:指导语标准化、采用双盲实验设计 7.被试期望效应:由于受试者预期某些测试结果,于是无意识地以某种形式操纵了实验步骤,或向实验人员报告他们希望得到的 结果。受试者期望效应能严重歪曲实验结果,因此需利用双盲( double-blind )方式进行实验来消除这效应。 8.数据的统计方法: 1)集中趋势:指一个可以代表分布中所有分数的数值。包括平均数、中数和众数研究问题:参加研究的女性的平均年龄是多少?参加研究的男性的平均年龄是多少? 2)差异量数:标准差(SD )是常用的描述分数离散程度的指标。 研究问题:男性每周学习小时数的标准差是多少? 3)相关量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程度,用相关系数表示。数据类型不同,计算相关的公式不同。 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研究问题:学生的出生顺序与第一年的绩点有什么关系?皮尔逊积差相关研究问题:学习 小时数与第一年的绩点有什么关系? 4)卡方:用来确定观察次数与期望次数之间是否存在差异的非参数统计。 研究问题:男性和女性在研究水平上存在差异吗? 5)T 检验:用于判断两组等距或等比变量在统计上是否存在显着差异,分为独立样本t 检验和相关样本 t 检验。 研究问题 1(独立样本):研究水平高的学生和低的学生相比,第一年的绩点更高吗?研究问题 2(相关样 本):注:相关样本一般用于两种情况(1)同一个体的成对数据( 2)经过严格匹 配的数据对研究水平高的学生来说,第一年和第二年的绩点是否存在差异? 6)方差分析:自变量为分类变量,因变量为连续变量 研究问题:学习满意度三个水平之间的学习小时数有没有差异? 7)线性回归:与皮尔逊积差相关类似,都是表示变量之间的显着关系。 线性回归的优点是可以使用多个自变量,用公式,由已知自变量预测因变量的值。研究问题:如何根据学生的 学习时间,预测他们的绩点? 二、简答题 a)三个研究方法(测验一)P22 b)第二章第二节实验研究的设计 a)多自变量设计 a)按设计中包含自变量的数目,可分为单自变量设计(单因素)、多自变量设计(多因素) 如: 2*3 实验设计,有几个自变量,每个自变量有几个水平? 心理学实验往往同时操纵 2-4 个自变量。当自变量数目超过一个的时候,实验就出现了新的现象交互作用b)主效应是指由每个自变量所引起的因变量的变化。 c)交互作用的效应是指当一个自变量对因变量影响大小因其他自变量的水平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时。如果某 - 自变量对因变量影响大小,不受其他自变量水平的影响,我们就说这个自变量与其他自变量是没有交互作用 的。 d)简单效应与主效应的区别:主效应是忽略其它因素的情况下检验一个因素的处理效应;简单效应是分别检验一个因素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