挡土墙柱钢筋技术交底

挡土墙柱钢筋技术交底
挡土墙柱钢筋技术交底

2.2工艺流程:

竖向钢筋位移调整一绑扎暗柱钢筋-绑扎连、暗梁钢筋一绑扎墙体竖向梯子筋-绑扎墙

体竖向钢筋—绑扎墙体水平钢筋—绑扎拉钩—调整钢筋—隐蔽验收

2.2.1根据弹好的墙位置线,将移位墙钢筋按1:6 (水平位移1时,竖向弯曲段长度为6)调整到位,满足保护层的要求,保证墙体钢筋垂直,不歪斜、不倾倒、不移位。

2.2.2绑扎暗柱钢筋:按图纸要求间距,计算好每根柱子箍筋数量,然后将箍筋套在从下层伸出的连接筋上,然后立暗柱主筋。暗柱主筋连接形式为:直径大于等于28的钢筋

采用滚轧直螺纹连接;直径16至25的采用焊接,小于12的采用绑扎搭接的连接形式。

2.2.3绑扎剪力墙连梁钢筋:连梁筋绑扎时,用水准尺进行调平,箍筋要求间距均匀,垂直于梁主筋,起步筋第一道在柱内距外侧主筋50mm第二道在柱外,距主筋50mrp圭寸

顶梁时,箍筋满绑。见图5。

2.2.4绑扎墙体钢筋:地下室外墙采用双F卡控制钢筋保护层。内墙先绑扎墙体竖向梯子筋,竖向定位梯子筋间距为1200-1500mm一道,排列均匀;遇到暗柱间距较小时,可以视情况放在两个暗柱中间。竖向梯子筋加工尺寸:墙厚-内外侧保护层-水平筋钢筋直

径之和;上中下各一道顶模撑,两端刷防锈漆,顶模撑长度比墙厚小2mm—侧各小1mm 定距框间距与水平筋间距相同。(梯子筋大样图见下图)然后绑扎墙体竖向钢筋,墙体竖向钢筋连接形式与暗柱主筋连接形式相同。绑扎钢筋时采用对面绑扎,绑扎丝头朝向一致(位于墙内)。

2.2.5墙体竖筋绑扎完毕后,绑扎墙体水平钢筋,水平钢筋间距依据竖向梯子筋的

梯蹬距离拉通线进行绑扎,起步筋距楼板面50mm同时保证搭接段有三根水平筋,并且

绑扎丝扣除交叉点外绑扎丝扣外,在搭接范围内另附加三道丝扣。最后在墙体顶部加水平定位框:定位框间距与墙体竖筋间距相同。梯子筋和定位框具体见下图4:

2.2.6拉筋拉住竖筋与水平筋,拉接钢筋规格不小于巾6-600 ;底部加强位约束构件以外

不小于巾

6-400,厚度大于400mm的墙不小于巾8-400,其拉钩呈梅花型布置,弯钩角度135度,弯钩直线段长度为10d (d为钢筋直径)。

2.2.7加塑料垫块,间距600X 600呈梅花型布置。

2.2.8墙体变截面时钢筋构造图见下图5:

巾6-600 ;底部加强部位约束边缘构件以外不小于巾6-400,厚度大于400mm的墙不小于

巾8-400。

2.3应注意问题:

4、钢筋绑扎允许偏差

10.1框架柱钢筋绑扎连接完毕后使用定位钢筋卡或用一道箍筋将柱纵筋绑扎固定。

10.2浇筑混凝土前必须在主筋上裹缠塑料薄膜。

11、防止钢筋位移的措施

11.1施工人员在浇筑墙体及顶板混凝土时,派专人看筋,发现钢筋位移时及时进行调整。

11.2墙体钢筋及顶板钢筋绑扎完毕后在墙体立筋上绑扎一道水平梯子钢筋,以保证钢筋的间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