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医疗服务--公共经济学论文作业

基本医疗服务--公共经济学论文作业
基本医疗服务--公共经济学论文作业

基于公共经济学角度分析医疗服务“看病难”问题

XXX

(北京XXX大学XXXXXX学院)

摘要:本文从公共经济学的视角分析医疗卫生服务领域出现的“看病难”问题,描述了“看病难”如何在医患之间体现出来。基于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的经济学原理,探讨了市场失灵下,政府参与控制的过程中所作出的行为对“看病难”的影响,通过分析现有体制机制的不合理导致政府关于医疗卫生服务领域的投入严重不足,并从公共经济学视角对造成“看病难”这一问题的原因进行制度分析,以期为政府做出更为合理的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公共经济学、医疗卫生服务、市场失灵、看病难

1 问题背景和医疗服务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迅猛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经济财富的增加使得他们对自身健康水平的要求也显著提高,将财富的一部分存款用于日后就医看病所用。然而,随着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化,卫生医疗事业的发展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投入,医疗服务体制的改革进程非常缓慢,这就引起了人们健康需求与卫生医疗服务的脱节,出现一些不协调不均衡的社会问题,例如医疗卫生资源缺乏、部门监管不到位、高层管理者腐败、医药垄断价格昂贵等等。在我国现阶段国情背景下,医疗卫生服务的表现呈现严重的不公平,城乡服务水平,资源供给,投资力度差距较大,医患矛盾多,纠纷频频发生,这也是医疗领域近年来难以解决的问题。众多因素积聚使得宗旨为人民服务的医疗卫生事业很难解决人民的迫切需要。因此,“看病贵、看病难”成了百姓心中对医疗卫生服务的一种恐惧心理,也成了他们生活的一大重担。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五个统筹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虽然早就存在,但是这一阶段在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背景下表现得尤为突出。虽然经历了几次医疗改革,但是效果却不尽人意,仍然有许多地方还没得到有力的改善。纵观医疗服务市场,医疗服务虽然能够同市场中其他商品一样通过市场机制进行提供,然而在医生和患者双方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医疗市场的本身具有不可逆性,纠错成本非常高,所以存在许多的医患问题是难以得到合理的解决。医疗市场属于不完全竞争的市场,而人们对于看病就医保障身体健康的需求是刚性的,因此,很容易导致市场失灵致使市场调节机制不能完全发挥。随着市场化和产权改革的不断深入,公立医疗机构的公益性质逐渐淡化,追求经济利益导向在卫生医疗领域蔓延开来。医疗体制改革迫切需要注入新的理念和活力。

2 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共经济学性质

公共产品是私人产品的对称,是指具有消费上或使用上的非竞争性或收益上非排他性的产品。一般由政府或社会团体提供。公共产品又分为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

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领域看,该服务是为了预防疾病、延长寿命和促进身心

健康而提供建议和给出有效措施的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一般包括对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防止疫情的扩散、预防接种等。这些服务具有严格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还具有产品的不可分割性,是严格意义上的公共产品。

从人们对医疗服务刚性需求看,人们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一个人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治愈,会影响到第三方的健康,可以降低周围的群众染上这种病的概率。因此,基本医疗服务具有一定的正外部效应。这种正外部效应可以预防其他人感染疾病、控制疾病的传播、保护体弱者......由于正外部效应的存在,即使医疗卫生服务在提供时具有一定的非排他性而在消费上表现出一定的竞争性,但是他有着独特的特性,由政府来提供天然的优势。所以,基于此原因笔者认为基本医疗服务属于准公共品。

对于特需的医疗卫生服务而言,该服务只是为了满足某部分人的特别需要,表现出一定的排他性和竞争性,本文将这类特殊服务归为严格意义上的私人产品。

在非完全竞争市场上,供需双方存在着信息严重不对称,供方的自然垄断和需求缺乏价格弹性等特殊性。现实生活中,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关系习惯表现为一种委托代理的关系,患者委托医生帮其选择医疗服务,供方可以利用其作为患者的“代理人”“服务提供者”的双重身份,对服务的种类、数量、方式等作出主导性选择。同时,医患之间存在着双方激励不相容的可能性,如果缺乏调控和管制,将会导致服务质量下降或出现价格上升,以及诱导需求等一系列市场失灵问题。

3 “看病难”如何在医患双方体现

“看病难”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百姓的切身利益得不到满足,国家已经针对实际情况也在作出相应的医改政策。本文就针对“看病难”这一问题概述了以下几点,来映射出“看病难”是怎样体现在医生和患者之间。

首先,人们跟偏好大医院。在现代人的观念中,大的就是好的。大医院的看病质量、医疗设施、服务水平、优惠政策等都是吸引众多患者求医的因素,并且随着改革进程的推进,百姓享受到福利,城乡居民可以通过医保卡、医疗保险等方式去医院看病,由此造成大量病人涌入城市大医院,尤其是一线城市的医院人满为患。与此同时看病人多给医院带来效率低下的影响,看病程序是每个病人要接受的流程,挂号、看病、缴费、拿药,各个服务窗口每时刻都会有很多人排队,医生每天要诊断如此多的病人,时间长就会疲乏,看病仓促,引起看病质量下降,患者得不到彻底的医治,长此以来,就会形成恶性循环,加速医患之间的矛盾。

其次,“VIP”关系引起的不公平。每个医院都会有这种现象,病人托关系找大夫插队看病,其他病人早早来排队,为的就是能够排上号看上病,由于许多关系户的插队会影响到其他病人的就诊时间,引起很多患者的不满,“看病难”的抱怨此起彼伏。

第三,医院资源投入不足。医院的床铺紧张,好多病人只能在门外走廊、楼梯、等候椅处休息,医疗器械和师资队伍也有待增多,在有限的资源下,很多急诊病人只能依次等着,延长就诊时间就可能危害到生命。人员的缺失和设施配置的不完善造成无法满足快速增长的患者需要的医疗服务质量。

第四,医生服务态度变差。医院每天进进出出的病人,就数量而言,已经让医生感到紧张,一天的时间几乎全在于患者和家属之间周旋,他们会累到筋疲力竭,面对患者的种种问题和家属的抱怨,医生心里也会烦,持久的工作量使他们

没有很好地耐心去解答每位患者的问题。因此,医务人群同时存在着心理和生理的压力,也会影响医患之间的和谐相处。

4 “看病难”问题制度分析

医疗产品的市场失灵指医疗产品的本身特征使得它无法仅仅通过市场机制达到最优配置,政府作为一市场监管、调节国民经济正常运营为职能的部门,在市场机制无法有效的配置有限的资源时,政府应该对医疗卫生服务进行必要的干预和调整,弥补市场的不足,纠正市场中出现的问题。但是,如果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配合的不恰当就会引起一系列的负面影响。本小节就有关调控失调问题做出以下分析。

(1)政府财政预算政策

在市场活动中,市场参与者都是理性人,各自最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他们往往会做出利己的选择。政府是公共产品的提供者,财政支出的一部分要用于提供医疗卫生服务。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卫生支出曾一度占到政府财政支出的3.6%。到2000年,下降到2.6%。这个比率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而且也低于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然而,我国卫生总费用自1995年以来,呈现逐年递增趋势,其占GDP的比重在2003年已达到6.5%,超过了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在卫生总费用的结构中,政府支出的比重较低,居民个人卫生支出长期占近60%的份额,由此可见,在看病过程中,看病患者承担了太多的成本。

(2)医疗卫生服务完全由政府供给

1)医疗服务供需不均衡。人们对医疗服务有着巨大的需求渴望,而政府对于服务的投入和供给却严重不足。根据卫生部公布的2013年上半年统计信息,对卫生资源、病床使用情况和政府卫生财政支出占GDP比重三个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表4.1 医疗机构数量

分类2012

年底2013年10

变化波动

医疗卫生机构合计961356 960613 743

医院经济

类型

公立医院13348 13340 8

私立医院9314 10877 -1563 等级

分类

三级医院1471 1728 -257

二级医院6550 6667 -117

一级医院5882 6334 -452

未分等级医院8759 9578 -819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24300 921475 2825

专业卫生公共机构12104 12431 -327

其他机构2290 2390 -100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信息

医疗机构数量的多少直接反映了国家对医疗卫生服务的投入力度,是衡量卫生资源的重要指标。根据表中的变化波动数据反映出从2012年底到2013年10月份期间我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减少了743个,关键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下降幅度较大,共减少2825个,政府对公共产品的提供有所放松。

表4.2 病床使用情况

病床使用率% 平均住院日(日)

2012年2013年2012年2013年医院三级医院106.9 104.8 11.5 11.2

二级医院95.6 92.4 9.1 9

一级医院63.7 64.2 8.5 8.6

社区卫生服务中

57.9 58.1 9.9 9.6

乡镇卫生院64.3 64.8 5.6 6

该数据均是2012、2013年上半年的统计结果,医院病床的使用率情况总体而言是呈下降的趋势,仅一级医院的病床使用率是增加了0.5个百分点,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相继减少了3.2%和2.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病床使用率有细微的提高;三级和二级医院的平均住院日也有所减少。

表4.3 政府卫生财政支出占GDP比重

年份X1 X2 GDP X1/X2(%) X2/GDP(%

) X1/GDP(% )

2006 1036.8 33930.3 184937.4 3.06 18.35 0.56 2007 1320 40422.7 216314.4 4.00 18.69 0.61 2008 1990 49781.4 265810.3 4.40 18.73 0.75 2009 2757 62592.7 314045.4 5.23 19.93 0.88 2010 3994.2 76299.9 340902.8 5.35 22.39 1.17 2011 4804.2 89874.2 401202 5.89 22.40 1.20 2012 6367 108930 471561 5.75 23.10 1.35

其中,X1代表医疗卫生财政支出金额,X2代表我国政府财政总支出,从2006年到2012年期间,我国财政支出每年都有增加,在2012年,财政总支出占GDP 比重达到23.10%,然而,用于医疗卫生服务的财政支出占GDP比重仅有1.35%,医疗卫生财政支出仅是总支出的5.75%,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这个比重份额是偏低的。可见,我国在医疗卫生服务领域的政府投入是不足的。

2)资金流向不明,效率低。政府对医疗卫生服务的投入资金经过多个部门的流转,最终流向不明确。首先,一部分资金用于公职人员的支出消费;其次,医疗卫生服务基础设施的购置;第三,公民医疗保障机制的支出。这些支出费用没有明细话透明化,把有限的资金投向不明确的领域,使得资金使用不当造成效率低下。

(2)公立医院的垄断

公立医院形成垄断市场,一部分原因来自政府。许多公立医院引进高质量高水平的医疗设备,资金周转不灵,医院内部财政赤子严重,由于政府在背后支撑,所以才能避免破产的损失。公立医院在体制上还是表现为公益性事业单位,但是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医疗机构得到更多自主权,不再完全受控于政府的管制,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市场主体,理性市场参与者都会最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所以,公立医院也慢慢的采取一定的手段获得经济利益。民营医院的加入并没有给公立医院带来威胁,因为这些民营医院缺乏足够的竞争力,实力相差悬殊,以及还没有在公民心中树立良好的信誉,使得公立医院形成垄断地位,阻碍了医改的顺利进行。

医疗卫生领域出现的体制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保障,医疗卫生服务供

需不均衡、政府投入不足、资金使用效用低、医疗资源匮乏等等因素造成今天“看病难”的现状,长此下去,会严重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相处。针对该公共产品的有效提供,如何尽可能满足人们的迫切需要,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政府正在对医疗卫生服务领域做出更多的贡献,在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将医改纳入其中,提高了对医疗卫生服务领域的重视程度,加大投资力度,保障人们健康,努力解决“看病难”的问题,打消人民群众的后顾之忧。

参考文献

[1]黄志强.“看病贵、看病难”的经济分析与对策研究[J].地方财政研究.2007(4)

[2]王丹.信息不对称下的医疗服务市场分析.吉林大学.2011(4)

[3]王敏瑶·张宗久.缓解群众看病难问题的政策建议[J].中国医疗保险.2012(6)

[4]贺秀英·杜景云.浅析医疗制度改革. 法制与社会[J]. 2009(12)

[5] 闫凤茹. 我国医疗卫生体制评析. 卫生软科学[J]. 2010(6)

公共经济学在线作业1

公共经济学_在线作业_1 交卷时间:2016-01-28 10:23:30 一、单选题 1. (5分)根据经济发展的变化来解释公共支出增长现象的模型是()。 ? A. 政府活动扩张法则 ? B. 公共支出增长的发展模型 ? C. 非均衡增长模型 ? D. 公共收入增长引致说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公共经济学 展开解析 答案B 解析2. (5分)公共支出结构中转移性支出占较大比重,说明政府履行( )强。 ? A. 调节收入分配的职能 ? B. 保证社会安定 ? C. 促进经济稳定发展的职能 ? D. 资源配置的职能 纠错

知识点:公共经济学 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3. (5分)个人所得税税率的基本形式是()。 ? A. 比例税率 ? B. 累进税率 ? C. 定额税 ? D. 累退税率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公共经济学 展开解析 答案B 解析4. (5分)关税在性质上属于( )。 ? A. 所得税 ? B. 财产税 ? C. 行为税 ? D. 流转税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公共经济学

答案D 解析5. (5分)只以新预算年度的经济发展情况为依据确定公共收支计划指标,而不考虑以前的公共收支状况的预算编制方法是()。 ? A. 单式预算 ? B. 复式预算 ? C. 零基预算 ? D. 增量预算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公共经济学 展开解析 答案C 解析6. (5分)根据经济发展的变化来解释公共支出增长现象的模型是()。 ? A. 政府活动扩张法则 ? B. 公共收入增长引致说 ? C. 公共支出增长的发展模型 ? D. 非均衡增长模型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公共经济学 展开解析

公共经济学阶段性作业2.doc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公共经济学课程作业2(共 3 次作业)学习层次:专科涉及章节:第5章——第6章 一、名词解释 充分就业 摩擦失业 自愿失业 结构性失业 季节性失业 周期性失业 隐蔽失业 功能财政 周期平衡预算 法定准备率 公开市场业务 再贴现率 公共预算 单式预算 复式预算 零基预算 增量预算 公共预算年度 预算资金的机会成本 贴现 充分就业预算 年度预算平衡 二、简答题 1、简述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 2、简述经济系统的自动稳定器。 3、简述财政政策的实施原则。 4、简述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5、简述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6、简述中央银行的特征。 7、简述商业银行的业务。 8、简述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9、简述货币政策的实施原则。 10、简述公共预算的分类。 11、简述公共预算的功能。 12、简述公共预算的五项原则。

13、简述公共预算的机会成本分析方法。 14、简述中国预算制度改革的目标。 三、论述题 1、试述凯恩斯的总需求理论。 2、试述财政政策的局限性。 3、论述货币政策的常用工具。 4、试述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5、论述公共预算的成本效益分析方法。 6、试述年度预算平衡论及其评价。 7、试述功能预算论及其评价。 8、试述充分就业预算论及其评价。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充分就业:在一定的货币工资水平下,所有愿意工作的人都可以就业的一种状态。 摩擦失业:信息不畅通或者获得信息花费的成本较高,社会上总有一些人在寻找工作。 自愿失业:是指自愿放弃工作机会而不愿意寻找工作所造成的失业。 结构性失业:是指劳动力结构(技术结构、地区结构、性别结构)不能适应劳动力需求的变动所引起的失业。 季节性失业:某些行业受季节变动的影响引起的暂时性失业,在农业、旅游业中较为普遍。 周期性失业:由于有效需求不足造成的失业,属于非自愿失业,存在于经济衰退与萧条阶段。 隐蔽失业:表面上有工作,实际上对生产并没有做出贡献的人所处的就业状态,其边际生产力为零。 功能财政:为了遏制经济衰退,扩张性财政政策可能导致财政赤字;为了抑制通货膨胀,紧缩性财政政策可能导致预算盈余。但对此要处之泰然,不应为了追求年度财政收支平衡而妨碍财政政策的正确制订和实行。 周期平衡预算:是指政府在一个经济周期内政府的财政收支保持平衡。在经济衰退时实行扩张政策,有意安排财政赤字;在繁荣时期实行紧缩政策,有意安排财政盈余,以繁荣时的盈余弥补衰退时的赤字,使整个经济周期的盈余和赤字相抵而实现预算平衡。 法定准备率:由中央银行规定的准备金占商业银行全部存款的比率。 公开市场业务:央行在公开市场买进或卖出政府债券,调节货币供给量和利率。 再贴现率:商业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由于准备金临时不足而向央行借款,借款时支付的利息率为再贴现率。 公共预算:是指政府部门的公共收支计划。 单式预算:指公共收支计划通过一个统一的计划表格来反映。 复式预算:指公共收支计划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计划表格来反映。 零基预算:指公共收支计划指标的确定,只以预算年度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为依据,不考虑以前的公共收支状况。 增量预算:指公共收支计划指标的确定,是在以前年度预算的基础上调整之后确定的。 公共预算年度:也称财政年度,是预算收支起讫的有效期限。 预算资金的机会成本:一笔资金由私人部门转到公共部门而导致私人部门的收益损失。 贴现:简言之就是将一项未来价值折算成现值。 充分就业预算:是一种预算政策,它认为政府预算既不应追求年度平衡,也不应追求周期平衡,而应追求经济持续增长和充分就业。

公共经济学作业(必做题1)答案正确

公共经济学作业答案 必做题1 第一章公共经济学的基础 一、简答题 1 公共经济学原理的基本架构包括那些基本元素? 公共经济学的理论架构包括: 第一是“基本假设”。经济人与理性经济人假设、资源的稀缺性假设、人们对福利标准判断的主观性的假设、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对立统一假设、政府职能随经济增量变化而变化的假设等等。 第二是一些概念,如:公共产品、私人产品、准公共产品、福利、效率等。 第三是“特定理论”。 第四是有效的“检验方法”。 2 试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分析货币的边际效用问题。 一般有两种解释:一是生理和心理的原因。对消费者来讲增加同一物品的消费,由于重复使用,生理上的满足和心理上的刺激效应就减弱了。再是说,假定一种商品有多种用途,这些用途的效用又是不同的,作为一个理性的消费者,肯定是将物品首先用于效用最大的地方,依此办理,这样物品被消费的边际效用也是递减的。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可以用来分析货币边际效用递减上,货币边际效用在穷人与富人间的不同,应该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分析生产、分配等问题也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我们认为穷人货币的边际效用区别于富人货币的边际效用,虽说现代社会消费品的种类繁多,富人的货币可以有多种用途,不会在某一商品上无穷使用,但不可忽视的是现代经济条件下,贫富分化非常严重,作为市场势力又在不断推动这种分化,一些人可以有上亿美元的货币财富积累,另一些人则食不裹腹。究其原因是(1)人的生活消费在一定阶段并不是象人们认识的那样是无限的,而是有终极的。(2)投资环境较差,资本利润率存在递减等。对于富人来说现金与其它财富最后成为“遗产”是常有的事,所以不能因此否定货币边际效用在不同社会成员之间的不同效用。 穷人货币的边际效用大是因为穷人拥有的可支配收入少,每增加一个货币单位的支出对自己的需求而言,满足的效用大。富人货币的边际效用小是因为富人拥有的可支配收入多,每增加一个货币单位的支出对自己的需求而言满足的效用在不断下降,其最后的边际效用就小。 3 帕累托原理有哪三方面内容? 帕累托原理三个方面的内容为:(1)交换的帕累托最佳条件;(2)生产的帕累托最佳条件;(3)产品替代的帕累托最佳条件。 二、论述题 请论述如何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答: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是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目标,抽象地讲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究竟如何,存在着很多种不同的观点。我们这里只从政府宏观调控的角度来讲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 公平,它是指如何处理社会经济活动中各种利益关系,也就是所谓合理分配。效率,它是指人们工作所消耗的劳动量与所获得的劳动成果的比率。在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时,我们必须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将公平从属于效率,只能表明提高效率是实现公平的物质保障,而公平是提高效率的社会环境。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往往与一个国家的发展阶段与发展方式相联系,要是一个国家的国有资本在生产活动中所占比率很高,政府资本大规模地介入生产过程,那么这个国家就一定会提出效率优先的原则。因为只有提高效率,鼓励先进,发展生产,才能为实现社会公平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真真实现公平。另一方面提出效率优先的国家,在政策措施上为了实现公平也会对过高的个人收入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调节,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防止两极分化,实现社会财富的福利最大化和社会稳定,为进一步提高效率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公平与效率在同一时空上是存在矛盾的,这种矛盾与社会制度没有必然的联系。政府调控如果过多地向公平倾斜就会牺牲效率,过多向公平倾斜,就会使一部分生产要素的价值得不到实现,劳动者与资本在市场上的活力就会下降,从而降低效率。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看,劳动者积极性的发挥,劳动效率的提高,是受分配是否合理影响的。政府假如将劳动者或者资本在市场上获得的正常收入(可能差距很大),过多地通过税收集中起来,重新进行有利于低收入者的分配,意味着对一部分劳动者劳动收入的剥夺,久而久之这部分人的劳动效率就会下降。但如果过份向效率倾斜,任凭市场机制作用的调节,因种种原因,不同社会或员间的收入差距无限扩大,出现贫富过度分化,穷人生活水平不断恶化,那样不仅市场消费会出现萎缩,而且社会稳定也会受到威胁,更谈不上提高效率促进经济发展的问题。 假定我们将公平看作是收入差距不断缩小,效率是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那么一个发展中国家可以多考虑讲效率,而发达国家则更应该讲公平。假定一个社会的盈利性生产活动是由私人企业进行的,政府只是从事非盈利性活动,那么这个政府的首要出发点就是讲求公平而不是效率,效率由市场来决定,私人企业为了追求利润和在竞争中站稳脚跟,必然会提高效率,政府只要管住社会公平就行了,这类国家讲公平的同时才是去兼顾市场或企业的效率问题,比如不要有过高的税率,毕竟过重的税负也是要影响市场或企业的效率的。 判断公平与效率处理是否得当的一般标准可以是这样的,当向效率倾斜影响了公平最终使效率也不能提高时,就表明政府需及时调控原有政策而向公平倾斜了,因为这时很可能已是消费持续走低,货币的边际总效用下降,有效需求不足,企业生产的产品销售不出去,企业面临破产了。这时只有向公平倾斜,增加转移支付,提高社会公平程度才能提高效率。而当政府在向公平倾斜的时候,牺牲了效率最终社会公平也得不到实现时,这说明原来的政策已过多地向公平倾斜,应该考虑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调整各种生产要素的利用程度,允许不同劳动者、不同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收入的不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为实现社会公平创造条件。 公平与效率作为一对矛盾需要不断地加以调整,不能认为这对矛盾在一定制度下可以一劳永逸地自我运作。 三、案例分析 案例一高考热线“热”了谁 请用公共选择理论对以上案例进行分析。 [参考解析] 公共选择理论的一个基本前提是将“经济人”假设引入到政治领域。“经济人”假设认为,政治市场中的行为主体——政治家官员和选民与经济市场的行为主体——生产者和消费者一样都是理性的效用最大化者,即政治家和官员也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公共利益并不是其主要的追求目标。以“经济人”假设为基础,就可以为上述案例中一些地方教育部门通过高考查分收取高额费用提供合理和有力的解释。 在案例中,正是因为地方教育部门具有牟利的冲动,才导致各级教育考试主管部门利用自己对高考成绩的垄断发布权来牟取暴利。而这种暴利是建立在对考生合法权益侵害的基础上的,是对国家机关非盈利性的违背。地方教育部门利用考生的成绩来牟取利益是不合理的。这主要因为: 首先,高考成绩是一种准公共物品,属于公共信息和社会资源。这是由于:(1)一种物品的生产——高考阅卷并不是只能由政府提供。只要有严格的判分标准和相应的制度配合,其他类型的组织——如社会中介组织也可以提供。只不过政府部门是这种物品的权威提供者而已,而且在中国目前社会中介组织还很不发达的情况下,政府部门应该是最适宜的提供者。(2)高考分数作为一种物品被生产出来以后,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地消费而不影响他人对这种物品的消费,因而高考分数不具有排他性,是社会的公共资源。一般而言,政府的主要职责是免费提供公共物品,高考分数作为一种公共物品,理应由教育部门提供,但地方教育部门却以公布考生成绩的方式来牟取利益,这是对政府部门非盈利性原则的违背。 其次,从各级教育部门的职责来看,各级教育和考试部门属于政府机关,因此从理论上来讲是不能牟利的。教育部门只有履行职责,做好招生工作的义务,而没有将全体考生共同形成的公

公共经济学-重庆大学网络教育(2020第1次作业)

重庆大学网络教育-公共经济学 2020年秋季学期课程作业公共经济学第1次 一、单项选择题 (共20 题、共40 分) 1. 拥挤的公共物品是具有()性的混合公共物品。A A、排他和非竞争 B、非排他和竞争 C、竞争和排他 D、非竞争和非排他 2. 下列哪一个不是公共部门协调收入分配的主要手段()。B A、颁布劳动者权益保护法 B、对公共资源的经营颁发许可证 C、安排社会保险支出 D、征收累进的个人所得税 3. 公共经济具有的特征()。D A、无实体形态 B、垄断性 C、具有地域限制 D、以上均对 4. 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意味着每新增一个消费者的()等于零。B A、社会成本 B、边际成本 C、社会效益 D、边际收益 5. 关于社会边际效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指增加一定量的物品或服务所能获得的效益增加数量 B、会随着物品或服务消费量增加而增加 C、会随着物品或服务消费量的增加而减少 D、可以用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物品或服务的消费时人们愿意付出的最低货币量来表示6. 政府促进经济稳定的最重要的财政手段是()。D A、调节辖区间的财政净收益 B、货币政策 C、实行财政联邦制 D、财政政策 7.

政府预算一般由财政部门或()编制。C A、议会 B、私人部门 C、专设机构 D、行政院 8. 对于拥挤性公共物品收取使用费,主要目的是为了()。A A、提高使用效率 B、补偿建设成本 C、获得一定收益 D、增加财政收入 9. 按照发展阶段增长理论,在经济发展早期,政府应注重为经济发展提供()。B A、社会救济 B、社会基础设施 C、社会治安 D、社会福利 10. 某地区从2000年到2010年经济增长实现环比年增长率15%的水平,其基尼系数由0.3提高到了0.7,请你在以下答案中选择出你对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评价()。D A、资源得到了较充分利用,社会财富分配更加公平 B、资源利用不足,社会财富分配更不公平 C、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 D、社会财富分配高度不平均 11. 下列的哪种税收会助长社会的高消费倾向()。C A、收入税 B、消费税 C、财产税 D、人头税 12. 在代议民主制度下,从规制机构的产生到该机构成员的组成和任命,各()几乎在每个环节都能施加影响。B A、社会团体 B、利益集团 C、政府部门 D、居民个人 13. 政府预算应该遵循的原则中,不包括()。C A、完整性 B、可靠性 C、保密性 D、年度性 14.

公共经济学离线作业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公共经济学》课程作业 姓名:学号: 年级:学习中心: ————————————————————————————— 第一章公共经济学基础 1.为什么要用成本-收益分析方法来分析公共经济问题 答:公共经济问题主要涉及公共产品生产与发展及其由谁生产,生产多少和公共产品如何分配等问题。在研究公共经济问题的前提假设之一就是从事经济活动的社会人为经济人。而经济人的行为就是成本—收益分析的结果。人们的基本行为动机没有什么不同,都是追求利益最大化。所以在分析公共经济问题时需要用成本-收益分析方法。 2.试通过边际效用论分析政府调控分配的必要性。 答:产品的边际效用是指该产品的消费量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加或减少的量。边际效用是指所消费产品的一定数量中最后增加的那个单位提供的效用。而边际效用是递减的。现代经济条件下,贫富分化非常严重,作为市场势

力又在不断推动这种分化,一些人可以有上亿美元的货币财富积累,另一些人则食不裹腹。所以货币边际效用在不同社会成员之间是存在差异的。货币边际效用不同表明政府应该加强宏观调控,缩小贫富之间的差异,使生产和消费达到两旺。 3.帕累托原理有哪三方面内容 答:帕累托原理三个方面的内容为:(1)交换的帕累托最佳条件;(2)生产的帕累托最佳条件;(3)产品替代的帕累托最佳条件。 4.在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的情况下,可通过哪些途径降低代理成本。答:以下途径可以降低成本:⑴经理劳务市场的竞争对代理人行为的约束。(2)产品市场的竞争对代理人的约束。(3)资本市场的竞争对代理人行为的约束。 第二章公共经济学理论的形成 1.从产品的社会性质不同可以划分哪几类不同的产品并说明它们的生产主体分别为谁。 答:按社会性质来分,可将产品分为(1).公共产品。公共产品是指公众所必须使用,且社会每一成员对这一产品的使用不会导致其他个人对该产品消费的减少,这一产品在产权上具有不可分割性。具体地说,作为公共产品具有两个特点:即所有权上的非排它性和消费过程中的非竞争性。其生产主体主要为政府部门(2).私人产品。私人产品相对于公共产品而言是具有产权明确而又可分割的特性。私人产品具有两个特征:所有权上的排他性;消费上具有竞争性,即该产品不能公共消费,某个社会成员消费它以后其他人员就难以无偿消费。其生产主体主要为以盈利为目的

0560《公共经济学》作业

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平时作业课程名称:公共经济学 学习中心潮汕学习中心 姓名陈锦忠 学号 122004149003 专业行政管理 年级 2012春 类别专升本

《公共经济学》作业 本课程作业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客观题部分”,由15个选择题组成,每题1分,共15分。第二部分为“主观题部分”,由简答题和论述题组成,共15分。作业总分30分,将作为平时成绩记入课程总成绩。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0题) 1.下述(D)研究课题反映了公共经济学的特点。 A、国民经济中货币与产品之间的关系及对经济的影响 B、国民经济中各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C、国民经济中各地区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D、国民经济中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2.如果学校是政府办的,但办学的成本全部通过向学生收费来补偿,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在提供方式和生产方式上采取了下述哪种组合?( C) A、公共提供,公共生产 B、公共提供,私人生产 C、市场提供,公共生产 D、市场提供,私人生产 3.下述(C)问题不属于实证分析范畴。 A、我国税收的累进度应该多大? B、某项公共支出的主要受益者是哪些群体? C、降低关税之后我国进出口结构会出现怎样的变化? D、发行一定规模的国债能在多大程度上拉动经济? 4.下述(C)研究不属于公共经济学的规范分析。 A、我国公共部门或财政的规模是过大了还是过小了? B、对电讯行业是否需要政府规定价格? C、若用消费型增值税取代生产型增值税会使社会的产出结构发生怎样的变化? D、税收的累进程度多大为宜? 5.下述(A)单位属于公共部门? A、政府机关

公共经济学第二次作业

作业名称:公共经济学第二次作业 作业总分:100 通过分数:60 起止时间:2016-5-10 至2016-6-8 23:59:00 标准题总分:100 详细信息: 题号: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内容: 提出“政府活动扩张法则”(the law of expanding state activity)的经济学家是 A、皮考克 B、怀斯曼 C、罗斯托 D、瓦格纳 正确答案:D 题号: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内容: 国家投资公司作为财政投资方之一与其他投资主体一起,共同参与投资、管理和收益分配,这种财政投资形式是 A、政府无偿拨款方式 B、有偿贷款方式 C、财政补贴 D、股份投资方式 正确答案:D 题号: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内容: 社会产品的价值由C、V、M三部分构成,能够成为税收分配对象的是 A、M B、C C、V D、三者都是 正确答案:A 题号: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内容: 当宏观经济处于萧条时期社会保障对经济起到()的作用。 A、缓和需求不足 B、刺激需求 C、降低需求 D、对需求不起调节作用

正确答案:A 题号: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内容: 以英国、瑞典为代表的西北欧国家,实行的社会保障制度是 A、保险型 B、福利型 C、强制储蓄型 D、个人自由型 正确答案:B 题号:6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内容: 当政府收入增长率高于物价上胀率时,政府实际收入会 A、增长 B、下降 C、不变 D、均有可能 正确答案:A 题号:7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内容: 在社会保障的四个组成部分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A、社会保险 B、社会救助 C、社会福利 D、社会优抚 正确答案:A 题号:8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内容: 政府的公共事业支出与公共投资支出相同点在于 A、都属于转移性支出 B、都属于社会消费性支出 C、都属于社会生产性支出 D、都属于购买性支出 正确答案:D 题号:9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内容:

公共经济学第二次作业试题答案

作业名称公共经济学第二次作业出卷人SA 作业总分100通过分数60 起止时间2016-11-23 19:08:56至2016-11-23 19:16:55 学员姓名学员成绩100 标准题总分100标准题得分100 题号: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目前世界上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中,()采用了社会保障税的方式。?A、大部分 ?B、只有小部分 ?C、很少 ?D、全部 学员答案:a 说明: 本题得分:2 题号: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社会产品的价值由C、V、M三部分构成,能够成为税收分配对象的是 ?A、M ?B、C ?C、V ?D、三者都是 学员答案:a

说明: 本题得分:2 题号: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当宏观经济处于萧条时期社会保障对经济起到()的作用。 ?A、缓和需求不足 ?B、刺激需求 ?C、降低需求 ?D、对需求不起调节作用 学员答案:a 说明: 本题得分:2 题号: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用于国防、警察、法庭、监狱与政府行政部门的财政支出属于 ?A、预防性支出 ?B、消耗性支出 ?C、创造性支出 ?D、转移性支出 学员答案:a 说明:

本题得分:2 题号: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以英国、瑞典为代表的西北欧国家,实行的社会保障制度是 ?A、保险型 ?B、福利型 ?C、强制储蓄型 ?D、个人自由型 学员答案:b 说明: 本题得分:2 题号:6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总需求的财政政策是 ?A、紧缩性政策 ?B、中性政策 ?C、补贴政策 ?D、膨胀性政策 学员答案:d 说明: 本题得分:2

公共经济学作业第一次参考答案

公共经济学作业(2009年下半年第一次)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信息不对称---交易中的当事人双方拥有的信息不等,一方具有较多信息,而另一方则信 息较少。 2.帕累托改进----若某种资源配置状态在经过调整后,社会中的一些人的境况得到改善, 而其余人的境况没有变坏,那么就可以认为调整后的资源配置状态优于调整前,这一性质的调整即称为帕累托改进。 3.公共产品----公共产品是由政府通过某种方式筹措资金,免费为消费者提供的具有非竞 争性和非排斥性的产品。 4.自然垄断----指的是因为平均成本递减,大企业以较低的成本淘汰和兼并小企业,从而 形成的垄断,一般需要较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并具有较强的地域性。 答案备注:1.因为翻译的差异,帕累托改进在有些书本上又称为帕累托改善,为同一名词。 2.只要大意答对都可得分,考试阅卷也基本遵循此原则 二、单选题:(每题5分,共30分) 1.只反映收入之间的相对关系,表示结果公平的指标是(B ) A. 恩格尔系数 B. 基尼系数 C. 贫困指数 D. 社会福利函数 答案备注:恩格尔系数是根据恩格尔定律得出的比例数,是表示生活水平高低的一个指标;基尼系数是指将各社会成员从低收入到高收入排列,反映个人收入之间的相对关系,所体现的是结果的公平。贫困指数指的是处于贫困线以下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用它来反映公平程度是有偏差的;社会福利函数是福利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它表明社会福利水平和所有社会成员的效用水平之间的关系. 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自然垄断市场(B ) A. 自来水厂 B. 彩电 C. 邮政D.电力 答案备注:自然垄断市场指的是因为平均成本降低而新增的垄断市场,一般需要较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并具有较强的地域性。B选项明显不符合这一定义。 3.由某些人或者某个人代替公众进行公共决策,其他人没有决策权力的政治决策机制是(C) A.维克赛尔-林达尔机制 B. 多数票决定机制 C. 集中决策机制 D. 间接民主决策机制 答案备注:A.维克赛尔-林达尔机制指的是每个社会成员参与决策并实现一致同意的最优化模型;B. 多数票决定机制是指公共决策每人一票直接决定,获得多数支持的决策方案即被采纳 C. 集中决策机制是指由某些人或者某个人代替公众进行公共决策,其他人没有决策权力的政治决策机制是D间接民主决策机制是由代表代替全体选民做出公共决策。 3.(A)认为只要产权有明确的归属,市场机制就能有效运行,政府对外部成本问题没 有干预必要。 A 、科斯定律 B 阿罗不可能定理 C 、中间投票人定理 D.折衷主义 答案备注:A.科斯定律认为只要产权有明确的归属,市场机制就能有效运行,政府对外部成本问题没有干预必要;B. 阿罗不可能定理是指在多数规则下,一般来说,要找到一个满足民主社会公共选择标准的规则是不可能的。C .中间投票人定理是指如果在一个多数决策的模型中,个人偏好都是单峰的,则反映中间投票人意愿的那种政策会最终获胜 D.折衷主义是指对富人和穷人的的效用的权数介于功利主义和罗尔斯主义之间的社会福利函数理论 5、不属于拥挤性的公共物品是(B ) A.公办学校 B.国防 C. 公路 D. 桥梁

公共经济学第二次作业

作业名称:公共经济学第二次作业 通过分数:作业总分:60100 起止时间:至2016-6- 8 23:59:00 2016-5-10标准题总分:100 详细信息: 本题分数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题号题型:2:1 :内容: 提出“政府活动扩张法则”()的经济学家是activityexpandingof statethe law 、皮考克A、怀斯曼B、罗斯托C、瓦格纳 D 正确答案:D 本题分数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题号:2: :2 内容: 国家投资公司作为财政投资方之一与其他投资主体一起,共同参与投资、管理和收益分配, 这种财政投资形式是 、政府无偿拨款方式A、有偿贷款方式B、财政补贴C、股份投资方式 D 正确答案:D 本题分数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题号题型:2:3 :内容: 社会产品的价值由、、三部分构成,能够成为税收分配对象的是MV C、M A、C B、V C、三者都是 D 正确答案:A 本题分数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题型题号:2: :4 内容: 当宏观经济处于萧条时期社会保障对经济起到()的作用。 、缓和需求不足A、刺激需求B、降低需求C、对需求不起调节作用D. 正确答案:A 本题分数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题号题型:2:5 :内容: 以英国、瑞典为代表的西北欧国家,实行的社会保障制度是 、保险型A、福利型B、强制储蓄型C、个人自由型 D 正确答案:B 本题分数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题号:2: :6 内容: 当政府收入增长率高于物价上胀率时,政府实际收入会、增长A、下降B、不变C、均有可能 D 正确答案:A 本题分数题号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2: :7 内容: 在社会保障的四个组成部分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社会保险A、社会救助B、社会福利C、社会优抚 D 正确答案:A 本题分数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题型题号:2::8 内容: 政府的公共事业支出与公共投资支出相同点在于、都属于转移性支出A、都属于社会消费性支出B、都属于社会生产性支出C、都属于购买性支出 D

2014年9月份考试公共经济学第一次作业

2014年9月份考试公共经济学第一次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9.99999分,共 25 小题,每小题 2.8 分) 1. 公共经济具有的特征()。 A. 无实体形态 B. 垄断性 C. 具有地域限制 D. 以上均对 2. 现代市场经济就其运行状况或调节方式而言,经济运作模式是()。 A. 完全市场 B. 完全政府计划 C. 市场加政府的混合 D. 以上皆非 3. 完全市场经济体现的是()理性行为。 A. 个人 B. 集体 C. 公共 D. 个人与集体 4. 某地区从2000年到2010年经济增长实现环比年增长率15%的水平,其基尼系数由0.3提高到了0.7,请你在以下答案中选择出你对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评价()。 A. 资源得到了较充分利用,社会财富分配更加公平 B. 资源利用不足,社会财富分配更不公平 C. 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 D. 社会财富分配高度不平均 5. 边际税率是指()。 A. 全部应征税额除以课税对象数额的值 B. 单位商品缴纳税收数额占商品价格的比例 C. 课税对象数额的增量中税额增量所占的比例 D. 一国税收总额占 GDP 总额的比例 6. 帕累托最优只有在()市场条件下才能出现。 A. 完全竞争 B. 不完全竞争 C. 垄断 D. 计划经济 7. 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意味着()。 A. 边际商品的价值高于以前购买的单位价格 B. 随着更多商品的买入,边际效用递增 C. 边际商品的价值低于以前购买的单位价格 D. 随着买进商品越来越多,支付意愿越来越高 8. 需求收入弹性衡量的是()的反应。 A. 消费对价格变化 B. 收入对消费变化 C. 价格对消费变化 D. 消费对收入变化 9. 当一个寡头个别地选择使其利润最大化的生产水平时,他生产的产量是()。 A. 大于垄断生产的水平,而小于竞争市场生产的水平 B. 小于垄断生产的水平,而大于竞争市场生产的水平 C. 大于垄断或竞争市场生产的水平 D. 小于垄断或竞争市场生产的水平 10. 公地悲剧是一个寓言,它说明了()。 A. 公共物品生产不足 B. 私人物品生产不足 C. 共有产权资源被过度消费 D. 自然垄断过度生产物品11. 如果人们变得更加关注他们食谱中的饱和脂肪,牛肉需求会左移,牛肉销售量也减少。这种变化是()。 A. 沿着牛肉需求曲线的移动 B. 牛肉供给曲线移动 C. 沿着牛肉供给曲线的移动 D. 以上都不对 12. 假设一辆新自行车的价格是300美元。买者张三对它的评价为400美元,卖者李四生产一辆新自行车的成本是200美元。如果张三购买一辆新自行车,总剩余值是()。 A. 100美元 B. 200美元 C. 300美元 D. 400美元13. 如果可以阻止一个人使用一种物品,可以说这种物品是()。 A. 公共产品 B. 共有资源 C. 竞争性的 D. 排他性的 14. 下列属于商品税的是()。 A. 消费税 B. 所得税 C. 遗产税 D. 车船使用税 15. 在政府所采用的宏观经济政策手段中,财政政策的地位举足轻重,它在影响总需求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功能主要有()。 A. 相机决策

公共经济学第二次作业

国家投资公司作为财政投资方之一与其他投资主体一起,共同参与投资、管理和收益分配,这种财政投资形式是 ?A、政府无偿拨款方式 ?B、有偿贷款方式 ?C、财政补贴 ?D、股份投资方式 标准答案:d 说明: 题号: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目前世界上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中,()采用了社会保障税的方式。 ?A、大部分 ?B、只有小部分 ?C、很少 ?D、全部 标准答案:a 说明: 题号: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社会产品的价值由C、V、M三部分构成,能够成为税收分配对象的是 ?A、M ?B、C ?C、V ?D、三者都是 标准答案:a 说明: 题号: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公债市场中的市场工具包括基本工具和派生工具,其中基本工具是指 ?A、公债券本身 ?B、公债回购 ?C、公债期货 ?D、公债期权 标准答案:a 说明:

当宏观经济处于萧条时期社会保障对经济起到()的作用。 ?A、缓和需求不足 ?B、刺激需求 ?C、降低需求 ?D、对需求不起调节作用 标准答案:a 说明: 题号:6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用于国防、警察、法庭、监狱与政府行政部门的财政支出属于 ?A、预防性支出 ?B、消耗性支出 ?C、创造性支出 ?D、转移性支出 标准答案:a 说明: 题号:7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以英国、瑞典为代表的西北欧国家,实行的社会保障制度是 ?A、保险型 ?B、福利型 ?C、强制储蓄型 ?D、个人自由型 标准答案:b 说明: 题号:8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总需求的财政政策是 ?A、紧缩性政策 ?B、中性政策 ?C、补贴政策 ?D、膨胀性政策 标准答案:d 说明:

公共经济学第二次作业

作业名称:公共经济学第二次作业出卷人:SA 作业总分:100 通过分数:60 起止时间:2015-11-28 10:48:23 至 2015-11-28 11:59:17 学员姓名:14090111883 学员成绩:93 标准题总分:100 标准题得分:92.71 详细信息: 题号: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08 内容: 国家投资公司作为财政投资方之一与其他投资主体一起,共同参与投资、管理和收益分配,这种财政投资形式是 A、政府无偿拨款方式 B、有偿贷款方式 C、财政补贴 D、股份投资方式 学员答案:D 本题得分:2.08 题号: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08 内容: 目前世界上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中,()采用了社会

保障税的方式。 A、大部分 B、只有小部分 C、很少 D、全部 学员答案:A 本题得分:2.08 题号: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08 内容: 公债市场中的市场工具包括基本工具和派生工具,其中基本工具是指 A、公债券本身 B、公债回购 C、公债期货 D、公债期权 学员答案:A 本题得分:2.08 题号: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08

财税学界认为,把课税原则明确化、系统花的第一人是 A、瓦格纳 B、威廉·配第 C、亚当·斯密 D、萨伊 学员答案:C 本题得分:2.08 题号: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08 内容: 政府的公共事业支出与公共投资支出相同点在于 A、都属于转移性支出 B、都属于社会消费性支出 C、都属于社会生产性支出 D、都属于购买性支出 学员答案:D 本题得分:2.08 题号:6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08

2013年4月考试公共经济学第一次作业

2013年4月考试公共经济学第一次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分,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 1. 当“裁判员”身份的政府来执行二次分配,政府进行收入再分配调整的主要措施是()。 A. 财政政策 B. 货币政策 C. 人口政策 D. 教育政策 2. 自由的市场经济自然会带来收入分配和财富持有的()。 A. 更加公平 B. 更加平均 C. 不公平 D. 无影响 3. 公共经济具有的特征()。 A. 无实体形态 B. 垄断性 C. 具有地域限制 D. 以上均对 4. 现代市场经济就其运行状况或调节方式而言,经济运作模式是()。 A. 完全市场 B. 完全政府计划 C. 市场加政府的混合 D. 以上皆非 5. 边际税率是指()。 A. 全部应征税额除以课税对象数额的值 B. 单位商品缴纳税收数额占商品价格的比例 C. 课税对象数额的增量中税额增量所占的比例 D. 一国税收总额占 GDP 总额的比例 6. 帕累托最优只有在()市场条件下才能出现。 A. 完全竞争 B. 不完全竞争 C. 垄断 D. 计划经济 7. 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意味着()。 A. 边际商品的价值高于以前购买的单位价格 B. 随着更多商品的买入,边际效用递增 C. 边际商品的价值低于以前购买的单位价格 D. 随着买进商品越来越多,支付意愿越来越高 8. 需求收入弹性衡量的是()的反应。 A. 消费对价格变化 B. 收入对消费变化 C. 价格对消费变化 D. 消费对收入变化 9. 当一个寡头个别地选择使其利润最大化的生产水平时,他生产的产量是()。 A. 大于垄断生产的水平,而小于竞争市场生产的水平 B. 小于垄断生产的水平,而大于竞争市场生产的水平 C. 大于垄断或竞争市场生产的水平 D. 小于垄断或竞争市场生产的水平 10. 公地悲剧是一个寓言,它说明了()。 A. 公共物品生产不足 B. 私人物品生产不足 C. 共有产权资源被过度消费 D. 自然垄断过度生产物品11. 假设一辆新自行车的价格是300美元。买者张三对它的评价为400美元,卖者李四生产一辆新自行车的成本是200美元。如果张三购买一辆新自行车,总剩余值是()。 A. 100美元 B. 200美元 C. 300美元 D. 400美元12. 如果可以阻止一个人使用一种物品,可以说这种物品是()。 A. 公共产品 B. 共有资源 C. 竞争性的 D. 排他性的 13. 在政府所采用的宏观经济政策手段中,财政政策的地位举足轻重,它在影响总需求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功能主要有()。 A. 相机决策功能 B. 自动稳定器功能 C. 自动平衡器功能 D. 振兴经济功能 14. 如果政府管制者把一个自然垄断企业分解为许多个小企业,那么生产成本将()。 A. 上升 B. 下降 C. 保持不变 D. 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取决于供给曲线的弹性大小 15. 不完全竞争市场与竞争性市场相比,价格(),产量 ()。 A. 较高,较低 B. 较低,较高 C. 较低,较低 D. 较高,较高16. 下列不是共有产权资源问题产生原因的是()。 A. 资源产权界定

《公共经济学》第二次作业答案

你的得分:100.0 完成日期:2014年08月24日20点29分 说明:每道小题括号里的答案是您最高分那次所选的答案,标准答案将在本次作业结束(即2014年09月11日)后显示在题目旁边。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0 分,共3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IS—LM曲线不涉及以下哪个经济学概念: ( D ) A.有效需求 B.商品市场 C.货币市场 D.外汇市场 2.受益多者比收益少者应该承担更高的税负,体现了税收的哪项原则: ( B ) A.能力公平 B.受益公平 C.过程公平 D.结果公平 3.在经济过热的时候应该采取以下哪项政策: ( C ) A.降低利率 B.减少政府支出 C.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D.减少税收 4.在经济衰退的时候应该采取以下哪项政策: ( B ) A.提高利率 B.扩大政府支出 C.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D.增加税收 5.因为财政扩张而导致的利率上升,进而削弱总需求水平的效应是: ( D ) A.收入效应 B.替代效应 C.财富效应 D.挤出效应 6.直接税是()的征税。 ( B ) A.对人的课税

B.对物的课税 C.对财产的课税 D.对行为的课税 7.货币政策的主要手段不包括: ( A ) A.税收政策 B.利率政策 C.法定准备金政策 D.公开市场业务 8.如果边际消费倾向为0.8,则相应的税收乘数为: ( B ) A.-5 B.-4 C.4 D.5 9.如果边际消费倾向为0.8,则相应的政府购买乘数为: ( C ) A.-5 B.-4 C.4 D.5 10.财政政策手段不包括: ( C ) A.税收政策 B.政府购买 C.汇率政策 D.转移支付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4.0 分,共4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属于对财产课税的是: ( ABD ) A.财产税 B.继承税 C.所得税 D.遗产税 2.按税收的归属权可以将税收分为: ( ABC ) A.中央税 B.地方税 C.共享税 D.增值税 3.影响税收转嫁的因素包括: ( ABCD ) A.税种的性质

公共经济学作业答案正确

公共经济学作业答案 必做题2 第五章公共支出 一、简答题 1政府支出一般分为哪两部分 分为耗尽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耗尽性支出包括:政府的直接采购活动;政府的生产活动。 转移性支出包括: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支出;政府机构运作的维护支出;补贴;公债利息等。 2结合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对公共支出变化做出分析。 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政府投资在总投资中占的比重较高,公共部门需为经济发展提供社会基础设施,如道路运输系统、环境卫生系统、法律与秩序、健康与教育以及其他用于人力资本的投资等等。公共部门的这些投资对于处于经济与社会发展早期阶段的国家进入经济“起飞”,是必不可少的。在增长的中期,政府投资还应继续进行,但这时政府投资只是对私人投资的补充。无论是在发展的早期还是在发展的中期,都存在着市场缺陷(Market failure),阻碍经济趋于成熟,因此,为了对付市场缺陷,政府的干预也应该增加。在整个发展阶段,GDP中总投资的比重是上升的,但政府公共投资占GDP的比重可能会下降,只有经济达到成熟阶段,公共支出将从关于基础设施的支出转向不断增加的对于教育、保健与服务的支出,这时社会处在了“群体消费”(Mass Consumption)阶段,为了实现政府的再分配功能,政策性支出增加速度会大大超过别的项目公共支出增加速度,也会快于GDP的增长速度,即在进入群体消费阶段,转移性公共支出的增长是最快的。 3政府采购制度的基本要素有哪些?三者的关系如何? 政府采购制度的基本要素:(1)政府采购(Government procurement)也称公共采购(Public procurement),它是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实体为提供社会公共产品和服务及满足自身需要,在财政监督下,以法定程序和方式从国内、国际市场上购买所需物品、工程和劳务的经常性活动。(2)政府采购制度(Government procurement system),指政府采购实体、采购范围、采购方式、采购政策及采购管理等一系列规定的总称。(3)政府采购市场(Government procurement market),它是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实体通过中介机构或直接从供应商那里采购商品工程和服务所形成的市场。政府采购、政府采购制度与政府采购市场三大要义之间的相互关系:政府采购活动是一种规范化的政府购买行为;政府采购制度是对政府购买行为进行管理的一系列法律规定的总称,它把一般的政府购买活动规范成为政府采购;政府采购市场是政府进行商品、工程和服务采购所形成的市场。在实行政府采购制度的情况下,政府采购政策是通过政府采购活动在政府采购市场实现的,政府采购市场的规模伸缩和结构变化是政府采购政策调控效应的重要体现。 4政府的主要采购方式有哪些? 实施政府采购的具体方式很多,但总体来看可分为两类:招标采购和非招标采购。通常以采购金额作为招标采购和非招标采购的重要标准,一定金额以上的采购项目采用招标方式,不足一定金额的项目采用非招标采购。如新加坡政府采购制度规定,30000新元以上的采购项目以招标(Tendering)方式进行,不足1000新元的采用小额采购(Small Value Purchasing),30000新元以下的项目可由两位官员以邀请报价(Quotation)的方式进行采购。 (1)招标采购 招标采购是指采购单位按某种事先确定和公认的标准,以招标方式邀请所有合格供应商参加投标,并与之签订合同的一种采购方式。根据招标竞争程度和采购过程的差别,招标采购又可分为公开招标(Open Tendering)、限制性招标(Limited Bidding or Tendering)和两阶段招标(Two-Stage Bidding or Tendering)三种方式。 (2)非招标采购 非招标采购方式是指运用招标以外的方式进行的采购。有时出现采购项目时间紧急,所需的商品、工程和服务的供应商数目有限,或者采购项目的性质有特殊要求等情况,采用招标方式并不经济、有效,这就需要以招标以外的灵活方式进行采购。具体来看,非招标采购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询价采购(Shopping)、谈判采购(Negotiation)、单一来源采购(Single Source)、批量及小额采购等。 5说明政府采购一般要经过哪些周期? 一个项目的政府采购是由若干连续的阶段构成的周期性过程,一般要经过下列几个阶段。 (1)采购立项。采购实体提出采购申请,经预算管理部门调整后,由权力机关批准,从法律上保证采购项目及其资金来源。 (2)确定采购方式。按照采购项目的性质、特点及技术、时间等要求,依据政府采购法及其有关的法律规定选择适当的采购方式。 (3)执行采购方式。即按照某一采购方式进行具体采购,如发布采购信息,组织招标、评标,或与供应商谈判,处理供应商的质疑、申诉等,并最终确定中标供应商。 (4)签订采购合同。即采购机构与中标供应商订立采购合同。 (5)验收。采购实体、采购机构或专门成立的验收小组对合同履行的结果进行评估、检验和认定。 (6)结算。财政部门根据验收证明及采购合同的支付规定,办理采购款项的支付手续,将采购款项支付给供应商。 (7)效益评估。采购实体对采购项目进行验收后,还要对其使用情况和运行效果进行评估,以确定是否达到预期目的。 第六章公共税收制度 一、简答题 1税收的性质是什么?税收有哪些基本特征? 税收是以国家或政府依据其政治权利对一部分社会产品所进行的集中性分配,征税权力只属于国家或政府,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税收是强制、无偿地征收的,同时税收的征收又是有固定限度的。 税收的形式特征是税收的基本标志。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比较,税收具有无偿性、强制性、固定性三大基本特征。 2如何在税收制度中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