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路程时间与速度》精品说课稿

最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路程时间与速度》精品说课稿
最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路程时间与速度》精品说课稿

《路程、时间与速度》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路程、时间与速度》,下面我就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教学评价、说教后反思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不足之处,敬请指导!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路程、时间与速度”是在学生学习了“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这一运算技能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解释与运用,由以往第一学段的图画情境应用题的数模学习过渡到现在第二学段的文字应用题的数模学习。通过教材这种概括的、单列的数量关系向学生提供一种新的数学模型(即数量关系式),这种数学模型将应用到以后文字应用题的学习中去。

2.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编写意图、学生知识基础和心理发展的规律,我确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1)知识与技能:在具体情境中,通过探索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和自学能力,并能运用公式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向学生渗透“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学生经过主动参与、积极探究,认知水平、实践能力都得到培养。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积极学习的情感。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的数量关系,会运用数量关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难点:理解速度的含义,掌握速度单位的表示方法。

4.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前小研究。

二、说教法:

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我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多媒体电教法、尝试教学法、反馈法等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这三个概念。并通

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理解和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整节课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三、说学法:

因为“速度”这个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在理解时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故而教师创设一个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课件演示),帮助学生经历一系列的观察、实践、探索、分析、思考、交流的过程,逐步让学生理解“路程、时间、速度”这三个概念,并建立这个问题的数学模型(数量关系式),然后运用这个模型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材提供的练习和教师补充的习题)。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我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四、说教学过程:

根据《标准》所提出:展现知识的产生和应用过程,形成“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基本叙述模式,我将教学过程分为以下五个环节进行。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情境导入:课件出示刘翔奥运会夺冠图片。巧妙的利用现实生活中热点的赛况情境,通过让学生观看、分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初步感知、理解“速度”这个概念(速度实际上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物体的行程,行程大则称为“快”,行程小则称为“慢”),帮助学生建立“速度”的数学模型。达到了新课初始便分散这节课的难点。

2.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什么是路程、时间与速度,以及他它们之间的关系。向学生明确表示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三个概念。

通过教师的举例、学生的判断、课件的演示,从中捕捉学生的好奇心,并给学生一定的时间与空间,将这种好奇心发挥到极致,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理解、区分这三个概念。这个过程培养了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二、探究路程、时间与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

1.课前小研究1

先通过动物王国举行运动会,根据三只小动物跑赛成绩表帮它们排名次,从“速度”这个难点入手,再通过解决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路程、时间、速度)三个量之间的关系,从而总结出第一个数量关系式,建立第一个数学模型,由此培养学生的分析思考能力和探索精神,并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习惯。

2.学习速度的正确写法和读法。

(1)探究确定速度的单位。

(2)速度单位正确的写法和读法。

教师进行速度单位书写的指导和关于速度知识的补充,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速度这个抽象的概念。

3.你知道吗:了解一些关于速度的知识。

(1)人步行的速度大约为 4 千米/时。

(2)飞机飞行的速度大约为12千米/分。

(3)光传播的速度大约为 30万千米/秒。

(4)声音传播的速度大约为340 米/秒。

通过课外知识的补充,让学生了解“速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常见的数量,从而体现“生活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身边”。

4.探索三者之间的其它关系。

师:路程、时间与速度除了我们发现的关系之外,他们之间还有没有别的关系呢?(小研究2)

在学生自主发现了第一个数学模型后,通过这一组的例题,让学生尝试分析、思考、解决其中的数学问题,并在这个过程中探究出第二个和第三个数学模型。本次的例题以线段图的形式出现,体现了帮助学生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转化,由此进一步的培养了学生探索的精神、探究能力以及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三、联系生活,解决实际问题(课堂达标我能行)

1.学生独立完成达标练习题。

2.集体交流一至三题。

三个练习的难度由浅入深,训练的侧重点由理解概念到选择计算的方法再到运用三者之间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既让学生体会了生活中的数学,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三个概念,又训练学生思维的方式和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重点交流扩展练习。

这道拓展题让学生运用今天所学的三个数量关系式(或是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 (1)计算应该用的时间来进行判断;(2)计算9分能走的路程来进行判断;(3)计算9分走完所需的速度来进行判断。从不同的思维角度来分析、思考、解决生活中的难题。让学生

通过这个过程,体会到处理实际问题的策略多样性、算法多样化(即:从不同的角度看同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的理解,解决它也有多种的方法)。

四、课堂小结

给学生提供一个空间和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在说说、找找中领悟本节课的内容,再一次理解与整理“路程、时间、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三者构造成的三个数量关系,并由衷的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课本80页练一练的1、2、3题。

2.搜集生活中一些常见物体的速度。

巩固新知,形成技能,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说教学评价

把师评、互评、自评相结合,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学习热情的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六、说板书:

本课的板书设计,配合多媒体,能简明扼要,画龙点睛地展现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板书展示了什么是“速度”,“速度”的表示方法、读法;展现了“路程、时间、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所构造成的三个数量关系式;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一目了然,留下深刻的印象。

路程、时间与速度

路程÷时间 = 速度

路程 = 速度×时间

时间 = 路程÷速度

总之本节课,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其掌握所学知识,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并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意识和参与合作意识,实现了创新意识,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真正实现知识与能力的提高。

七、说教后反思:

学习小提示: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同学们,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每一个学习阶段都要给自己定一个目标。每一位同学都应该相信“一份耕耘,就有一份收获”。老师坚信你们一定会给自己交一份满意的答卷。加油吧!孩子们。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