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汇率走势及对我国资金流动的影响

美元汇率走势及对我国资金流动的影响
美元汇率走势及对我国资金流动的影响

美元汇率走势及对我国资金流动的影响

[摘要]金融危机导致美国的经济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美元的汇率走势也岀现不稳定的态势。鉴于美元在中国贸易和外汇资产中的重大影响,美元的疲软或者是强势都会给我国的资金流动造成显著的影响。本文就从两个方面着手,分析美元汇率走势的影响。

[关键词]美元汇率外汇资产企业资金

2004年,我国进出口贸易额首次突破万亿大关,达11548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从2004年到本次金融危机爆发以前,我国的贸易顺差一直保持着一个非常高的绝对值和相当快的增长速度。2008年中国外贸总量将近25600亿,贸易顺差近3000亿美元。2007年,美中货物贸易3867. 5亿美元,较2006年增长12.8%。欧盟、美国和日木是我国主要贸易合作伙伴,对我国外贸经济稳定、持续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欧盟、美国和日木在我国贸易伙伴中的前三名位置在短期内不会被取代,它们将主导我国近年来的对外贸易格局,其中美元贸易占我国贸易结算中的绝大部分。自2007年下半年美国金融危机初露端倪,美元汇率就一直处于动荡状态,正因为如此,分析美元的汇率走势,无论是对我国国家储备的资金流动还是对我国私人资金的流动都有着现实意义。

一、对于美元的汇率走势的理论分析

1.通货膨胀率。根据购买力平价原则,一个国家的实际汇率由国货币的实际购买力决定,而通货膨胀率直接决定货币的购买力。就两个国家来说,相对的通货膨胀率决定相对的购买力,也决定相对的汇率水平。通

货膨胀率对于汇率的影响是最直接的,也是最明显的。2006年第三季度美国的通货膨胀率抬升,核心通胀率从3. 2%增至3. 8%,达到1995年3月以来的最高水平。2007年下半年金融危机爆发,美国政府采取干预政策,以大量直接投资支持美国金融市场复兴。美国的货币政策基础己不像以往那样稳定,通货膨胀率正呈螺旋上升之势,截至2008年7月底,消费者价格指数和生产者价格指数较上年同期的升幅分别达到了 5. 1%和4. 7%。

2.国际收支。临时性的、小规模的国际收支差额,可以容易地被其他因素所抵消掉,例如国际资金的流动、相对利率和通货膨胀率、政府在外汇市场上的干预和其他因素等。但长期的、巨额的国际收支逆差, 必定会导致本国货币汇率的走势疲软。多年来,美国政府一直处于巨额的贸易赤字困扰中。美国商务部公布的2008年包括-服务贸易在内的贸易赤字为6770. 99亿美元,虽然比前年减少

3. 3%,但是总量依然巨大,位居世界最大赤字。

3.财政赤字。财政赤字的增加往往导致货币供应增加和需求增加,也将导致本国货币汇率的下降。美国正面临着国内国际双赤字的艰难局而,美元的汇率走势前景依然黯淡。另外美国国内受金融危机的影响, 国内购买力萎缩,储蓄率可能会有所上升,但从总量上看依然不能缓解赤字造成的困境。

以上列举的影响货币汇率因素,是从理论角度,在现实条件都符合的情况下得出的分析结论,但在现实情况中,这些因素包括相对利率、心理预期等。综合现实中的各种预期和考虑,可以得出了美元汇率缓慢下降

趋势的结论。

二、美元汇率变动对我国资金流动的影响

1.对国家外汇储备资金流动的影响

我国外汇储备存量的现实是中国在经济发展过程和对外出口贸易中获得了大量外国投资和外汇储备。2008年中国贸易顺差2954. 7亿美元, 截止到2009年我国的外汇储备达到两万亿美元。美元预计长期将会表现疲软态势,将会会我国的外汇储备资金流动产生直接影响。我国巨额的外汇储备存量中美元资产有有六到七成的美元,包扌舌近7000亿美元的美国国库券,是第一大美国国库券持有者。很显然,美元的币值缩水我们将是直接的受害者,这会导致外汇资产的缩水,长期积攒起来的外汇资产就会凭空蒸发;但是若出动出击,调整外汇储备存量的结构,抛售美国国债等美元资产,这将导致美元暴跌,在外汇资产结构调整结束之前首先就会面临重大的外汇损失。因此我国处理这个问题应该寻找更有技巧性的方式。目前中国的出路是应该将外汇储备有机的纳入全球化发展战略中,要走向生产输出和资木输出,提高外汇储备的收益率来应对资产缩水的风险。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的成立就是为解决这个问题做有益的探索,积极探索和拓展外汇储备使用渠道和方式。所以在这样有限的调整空间里,我国的外汇储备资金结构预计不可能会有大幅度的调整,但在资金使用上会扩大向国际金融资木市场和实业资木市场投资的力度,尤其是关系到中国战略物资的储备问题。国家可以支持大型国有企业到海外购买活的战略物资,例如石油, 金属矿石等,这些投资今年来也增加的

很快,像中铝公司、中石油等几乎每年都会有新动作。这样就可以把国家死的外汇资产变成活的战略资产,达到增值保值的目的。

2.对我国国内企业和私人资金流动的影响

由于美元贬值的预期,我国国内的企业和居民表而上都不愿意持有美元外汇和美元资产,但是实质上我国国家企业和私人资金流动很大程度受国家政府的调控,包括这部分资金的流向和规模,所以分析这部分资金流动,就必须从国家目前提供给企业和私人资金流动渠道方而入手。

国家积极放宽民间外汇持有、对外投资的限制的政策,即开拓私人资木流向国际货币市场的渠道;国家也在扩大国内直接融资的市场完善, 大力发展公司债券、企业债券以及稳步开放国内的证券市场,来构建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即开拓私人资木在国内资木市场良性循环流动的渠道。通过这些政策措施为企业生产和投资资金的循环流动提供了条件,也为外贸企业解决外汇资产的增值保值问题提供了解决之道。总而言之,美元汇率的变动,会从隐性和显性两个方而给我国的宏观经济造成损失,但是也是我国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外汇资产结构的大好契机。这会促使外汇管理部门更加积极地思考储备资产合理的用运和有效的管理,也会使实体企业资金流通渠道产生变革。从而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

参考文献:

[1]姜波克.国际金融新编(第三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1

月.

[2]刘沁清.汇率变动、企业行为和内涵经济增长的再刻画.国际金融研究.2007. 1.

[3]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官方网站.

历年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

1950年~2007年11月27日的相关数据 第一组数据:(1950年~1952年) 1950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57亿美元;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是:随物价浮动; 1951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0.45亿美元;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是:随物价浮动; 1952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08亿美元;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是:随物价浮动; 第二组数据:(1953年~1979年) 1953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0.90亿美元;1953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54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0.88亿美元;1954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55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80亿美元;1955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56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17亿美元;1956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57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23亿美元;1957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58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0.70亿美元;1958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59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05亿美元;1959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60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0.46亿美元;1960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61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0.89亿美元;1961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62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0.81亿美元;1962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63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19亿美元;1963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64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66亿美元;1964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65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05亿美元;1965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66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2.11亿美元;1966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67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2.15亿美元;1967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68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2.46亿美元;1968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69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4.83亿美元;1969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70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0.88亿美元;1970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 1971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0.37亿美元;1971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72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2.36亿美元;1972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1.50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73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0.81亿美元;1973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1.50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74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0 亿美元;1974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1.50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75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83亿美元;1975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1.5 0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76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5.81亿美元;1976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1.50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77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9.52亿美元;1977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1.50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78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67亿美元;1978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1.50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79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8.40亿美元;1979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1.49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 第三组数据:(1980年~1994年) 1980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2.96亿美元;1980年人民币对美元的中间价:1.50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81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27.08亿美元;1981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1.70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

最新历年人民币对美元平均汇率一览(1952—2019年)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评阅说明: 1.阅卷前务必认真研究试卷并讨论评阅说明,以减少评阅误差。 2.考生答卷时出现的错字、别字,每个扣0.5分,在所在题内扣,扣完该题分数为止(作文除外)。同一个错字、别字反复出现,不重复扣分。 一、积累与运用 1.不舍昼夜 2.千树万树梨花开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5. (1)C (2)评分要求:抄写要求准确、工整、规范。 评分等级可分为三等:书写具备三个条件,可为一等(1分);书写不足三个条件,可为二等(0.5分);书写出现错误,不得分。 (3)A (4)B 6.(1)①shù②jī(共1分,每空0.5分) (2)D (3)B 7. (1)不足:①画线词语意思相近;②词语堆砌、累赘;③意思重复;④不够简明。(1分,答出任意一点即可) (2)改正:①克服重重困难后,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将是无限绚烂的未来。

②克服重重困难后,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将是无比璀璨的未来。③画线部分保留其中一个。④将“无限绚烂的”删除。⑤将“无比璀璨的”删除。(1分,答出任意一点即可) 二、阅读(47分) (一)文言文阅读(15分) (甲)8-12题(10分) 8.宋或北宋文学家或政治家或史学家(共1分,每空0.5分) 9.(1)意趣,情趣(2)茂盛(3)道路或路途(4)遮盖或遮蔽(共2分,每空0.5分) 10. (1)滁州周围群山环抱;环绕滁州的都是山;滁州四围多山;亦可答“滁州处于盆地中”或“滁州处于山地中央”。(共1分,意思对即可)(2)蔚然深秀(1分) 11.示例: ①从“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可见,这是一座“造型奇巧之亭”; ②从“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两句,可见这是一座“山水情趣之亭”; ③从“太守与客来饮于此”可见,这是一座“太守之亭”; ④从“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可见,这是一座“醉翁之亭”;

2000年至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势及成因分析

2000年至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势及成因分析 1、近十年人民币汇率走势 中国经济进入2000年后保持了高速而且稳定的增长,这期间人民币汇率整体上呈现出了两个主要的走势,第一阶段从2000年至2005年呈基本固定的走势,实际上这是由于当时实行的是固定汇率政策,第二阶段从2005年至今,这期间人民币实行了两次汇改,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大幅上升。第二阶段又可以分为三个小的阶段,分别是从2005年6月中旬至2008年6月中旬,这阶段中由于2005年实行汇改,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所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大幅上升。2008年6月中旬第一次汇改结束,从此至2010年6月中旬的两年内,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基本保持在1:6.8左右。2010年6月实行第二次汇改后,人民币汇率进一步下降,到2011年10月10日,也就是前天,已经跌破1:6.35,创历史新高。这种走势可以用下面的图表形象的表示出来: 2、人民币汇率变动成因分析 汇率变动的6大影响因素:经济增长,国际收支,货币供应量, 外汇储备,利差,通货膨胀

1)经济增长 进入2000年后,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年10%左右,国民总产值增长迅猛,同时国内通货膨胀率又较低,老百姓有很强的消费需求又有很强的购买力,使得人民币购买力增强。同时国外发达国家诸如美国、日本2000年后经济持续低迷或负增长,从而使得人民币的购买力变得更强。 近20年中国GDP增速 2)国际收支、外汇储备及货币供应量 进入两千年后,中国对美国的外贸呈连年递增的顺差形势,这导致了中国对美国的国际收支的巨额顺差,因此外汇储备也逐年剧增。国际收支顺差会导致美元的供应量的增加,从而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就会下降,导致人民币的升值。此外2011年,美国实行美元量化宽松政策,实际上就是增加美元供应量,实行贬值,这也是导致人民币升值的原因。 近30年中国外汇储备 3)利差 所谓利差理论,拿中美两国来说就是,中国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的差额近似等于中美两国的利率差额。进入两千年以后,中国国民总产值迅速增长拉动需求和投资增长,投资回报率较美国更高,中美两国利差达到3%左右,根据利差理论,人民币会因此升值。 4)通货膨胀 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两国货币汇率由二者的通货膨胀率决定,即如果中国通货膨胀率高于美国则人民币应该贬值,如果通胀率低于美国则人民币应该升值。但是这一理论并不

人民币兑换美元

人民币兑换美元常见渠道 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到国外留学、开会、旅游、展会等,越来越多的人需要用人民币兑换美元,尤其是小额的美元。因为在国外需要很多的小面额美元来当作小费。住酒店要小费,吃饭要小费,喝酒要小费,打车要小费,机场要小费。这里简要给大家介绍下如何找到合适的地方兑换小面额的美元。 1、中国银行 很多人都知道中国银行可以兑换美元,直接用人民币给柜台按汇率兑换。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中国银行只能兑换到100面额的大美元,但是真正在国外需要用到大美元的机会很少,而且拿出大美元在一些国家容易惹上贼或歹徒。只有极个别的时候才能在中国银行换到几张小面额的美元。 中国银行换钱的优点:可以换很多100面额的,按汇率换比较划算,小分行也提供货币兑换服务;缺点是中国银行换来的钱一般都比较旧比较脏,甚至有污损。 2、其他商业银行 比如中国农业银行、工商银行等银行。优点是:可以换到比较新的百元美元,按汇率兑换比较划算;缺点是,小分行是不提供货币兑换服务的。 3、淘宝 淘宝作为当代电子商务的领头羊,也提供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服务,而且现在的淘宝监管已经很严可以确保不会换到假币,所以只要在淘宝里面搜索“人民币兑换美元”就可以找到换美元的店铺。淘宝换美元的优点是:可以买到您想要的小面额

美元,哪怕您要买100张一美元的,也可以买到;可以足不出户快递到家里,为了获得好的评价卖家一般都会尽量提供给我们比较新的美元;缺点是:比银行换钱要稍微贵一点点,毕竟卖家要赚钱,但是会比您用人民币在机场换钱或者在国外换钱划算很多,出国过的人都知道在机场换钱或者在国外用人民币换钱就只有任人宰割的份。当然淘宝里面兑换美元要特别注意一点,避免买到假币,我给大家的建议是,不要去买那些宣称提供全新美元的店铺购买。为什么这么说呢:正常的渠道大家都是通过熟人关系才能在中国银行积累换到小面额的美元,既然中国银行提供的美元是旧的,那怎么可能他们那边有全新的美元呢?所以不要相信那些店,尤其是那些宣称美元是直接从国外带回来的店,那是不可能的,规定美元只允许带一点点回到中国的。最合理的解释就是他们找到一个黑窝点印刷假币,那样才会都是全新的美元。 4、机场 国际机场都有提供货币兑换服务的,优点是距离您的登机口很近,货币比较新,缺点是不按汇率换钱,而且特别吃亏,很多时候明明可以换200美元的结果只能换到160美元,而且机场一般是不提供小面额的美元的。 5、国际商贸城 就是有直接零售型国际贸易的城市,比如像黑龙江的绥芬河、内蒙古的满洲里,那边会有国外的人过来做生意或者购买中国货,都会带美金过来换人民币的,优点是:有的时候可以换到更多的美元,比银行还划算,而且大小面额都会有;缺点是您必须识货,否则有可能拿到假币。

电大作业汇率调查人民币汇率变化分析人民币短期汇率走势及其影响

电大作业汇率调查人民币汇率变化分析人民币短期汇率走势及其影响

问题: 调查一月内人民币汇率变化,分析人民币短期汇率走势及其影响。学习者提交一份一月内汇率变化数据表(限任一自然月),并三言两语概括汇率走势。 答: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人民币兑各币种中间价月平均汇率 2 4 6 8 10 12 9月7月5月3月1月

美元港元百日元欧元英镑 汇率亦称“外汇行市或汇价”。一国货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是以一种货币表示的另一种货币的价格。由于世界各国货币的名称不同,币值不一,因此一国货币对其它国家的货币要规定一个兑换率,即汇率。而人民币汇率就是人民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比率。7月21日,人民银行突然宣布,经国务院批准,人民币汇率改为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改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变相升值2%,而且不再与美元挂钩。中国人民银行于每个工作日闭市后公布当日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美元等交易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的收盘价,作为下一个工作日该货币对人民币交易的中间价格。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的交易价仍在人民银行公布的美元交易中间价上下千分之三的幅度内浮动,非美元货币对人民币的交易价在人民银行公布的该货币交易中间价上下一定幅度内浮动。人民币汇率一篮子机制就是综合考虑在中国对外贸易、外债(付息)、外商直接投资(分红)等外经贸活动占较大比重的主要国家、地区及其货币,组成一个货币篮子,并分别赋予其在篮子中相应的权重。具体来说,美元、欧元、日元、韩元等自然成为主要的篮子货币。另外,由于新加坡、英国、马来西亚、俄罗斯、澳大利亚、泰国、加拿大等国与中国的贸易比重也较大,它们的货币对人民币汇率也很重要。 从图表中我们看到总体相对稳定的汇率除了人民币汇率单方向升值和贬值的选择以外, 保持相对稳定,也是当前汇率变动的一种选择,很可能也是在当前动荡的国

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历史数据 2011

开始时间2011-07-15 结束时间2011-10-15 货币名称现汇买入价现钞买入价卖出价基准价中行折算价发布时间美元636.15 631.05 638.7 637.62 637.62 2011.10.15 00:00:04 美元636.15 631.05 638.7 637.62 637.62 2011.10.14 17:47:19 美元636.8 631.69 639.35 637.37 637.37 2011.10.14 00:00:05 美元636.8 631.69 639.35 637.37 637.37 2011.10.13 17:52:01 美元634.55 629.46 637.09 635.98 635.98 2011.10.13 00:00:05 美元634.55 629.46 637.09 635.98 635.98 2011.10.12 17:48:01 美元635.1 630.01 637.65 634.83 634.83 2011.10.12 00:00:06 美元635.1 630.01 637.65 634.83 634.83 2011.10.11 17:38:46 美元633.45 628.37 635.99 635.86 635.86 2011.10.11 00:00:01 美元633.45 628.37 635.99 635.86 635.86 2011.10.10 16:41:15 美元636.3 631.2 638.85 635.49 635.49 2011.10.10 00:00:02 美元636.3 631.2 638.85 635.49 635.49 2011.10.09 09:50:22 美元636.8 631.69 639.35 635.49 635.49 2011.10.09 00:00:03 美元636.8 631.69 639.35 635.49 635.49 2011.10.08 09:50:32 美元636.8 631.69 639.35 635.49 635.49 2011.10.08 00:00:03 美元636.8 631.69 639.35 635.49 635.49 2011.10.07 23:00:42 美元636.8 631.69 639.35 635.49 635.49 2011.10.07 00:00:04 美元636.8 631.69 639.35 635.49 635.49 2011.10.06 22:02:51 美元636.8 631.69 639.35 635.49 635.49 2011.10.06 00:00:05 美元636.8 631.69 639.35 635.49 635.49 2011.10.05 22:04:15 美元636.8 631.69 639.35 635.49 635.49 2011.10.05 00:00:05 美元636.8 631.69 639.35 635.49 635.49 2011.10.04 22:19:31 美元636.8 631.69 639.35 635.49 635.49 2011.10.04 00:00:05 美元636.8 631.69 639.35 635.49 635.49 2011.10.03 22:16:32 美元636.8 631.69 639.35 635.49 635.49 2011.10.03 00:00:05 美元636.8 631.69 639.35 635.49 635.49 2011.10.02 00:00:05

2018年美元汇率走势怎样

2018年美元汇率走势怎样? 谢谢邀请!作为一名有态度的专业金融人,个人认为2018年美元走势依然会延续疲软的走势,继续呈现下跌的 态势。根据华尔街见闻行情走势,如下图,近期走势也确实如此,进入2018年之后,美元指数继续延续了17年的下跌趋势,从17年1月初开始截止目前,美元指数已经下跌超 过了10%。针对于美元指数,我估计很多人会很纳闷,为什么美联储17年不断加息,而且还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 为什么美元指数不涨反跌,其实是有原因的,针对这个问题,正好也说明经济问题是比较复杂的,它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不能只看一面,尤其美元指数是综合反映美元在国际外汇市场的汇率情况的指标,用来衡量美元对一揽子货币的汇率变化程度。所以我们在分析问题的同时,不能只看到美国方面对其的影响,更何况美元指数目前有6种货币的权重组成,其中欧元、日元权重排名前两位。所以我们需要重点分析欧元、日元方面对美元指数的影响。欧元权重57.6% 日元权重13.6 英镑权重11.9%加拿大元权重9.1% 瑞典克朗权重4.2% 瑞士法郎权重3.6%首先,随着全球主要经 济体和美国的利差缩小,美元的优势也在缩小。从经济数据上看,自11月以来,欧元区经济加速扩张,欧元区制 造业PMI创六年半新高,欧元区就业和通胀也升至多年高点。

欧元占的权重又是最大,所以美元指数尽管受到美国方面的利好,依然没能反应出来,欧元的强势是其很大的掣肘。随着日本、欧元区均上调经济预期,美国经济可能已不再遥遥领先于全球其他经济体。为维持全球经济稳定,其他主要发达经济体的央行也在加快收紧货币政策,预计新兴市场货币兑美元汇率将上涨,美元或长期处于疲软状态。其次,投资者对于接下来美元加息预期降低,同时积极的财政政策利好美元指数也在去年被消化。要知道在17年,尽管美联储进行了加息,同时还执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美元指数依然呈现了明显的下跌态势,竟然17年存在利好,还下跌,那么进入18年,美元加息的预期明显更低,而且也不会继续出现积极财政政策的刺激,所以美元遭到投资者的抛售的可能性会更大。

历年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教学内容

历年人民币对美元汇 率

1950年~2007年11月27日的相关数据第一组数据:(1950年~1952年) 1950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57亿美元;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是:随物价浮动; 1951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0.45亿美元;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是:随物价浮动; 1952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08亿美元;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是:随物价浮动; 第二组数据:(1953年~1979年) 1953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0.90亿美元;1953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 1美元; 1954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0.88亿美元;1954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元人民币兑换 1美元; 1955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80亿美元;1955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元人民币兑换 1美元; 1956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17亿美元;1956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元人民币兑换 1美元; 1957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23亿美元;1957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 1美元; 1958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0.70亿美元;1958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 1美元; 1959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05亿美元;1959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 1美元;

1960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0.46亿美元;1960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元人民币兑换 1美元; 1961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0.89亿美元;1961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 1美元; 1962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0.81亿美元;1962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元人民币兑换 1美元; 1963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19亿美元;1963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 1美元; 1964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66亿美元;1964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 1美元; 1965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05亿美元;1965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 1美元; 1966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2.11亿美元;1966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 1美元; 1967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2.15亿美元;1967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 1美元; 1968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2.46亿美元;1968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 1美元; 1969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4.83亿美元;1969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 1美元; 1970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0.88亿美元;1970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 1美元;

2009年人民币汇率走势分析(一)

2009年人民币汇率走势分析(一) 摘要:2008年底,人民币汇率问题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本文回顾了2008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历史走势,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升降的利弊,阐述了人民币目前面临的各种压力,并做出2009年人民币汇率有升有贬,总体基本稳定的预测。 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制度开始实行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从此人民币汇率开始了浮动的历程。在汇率改革进行的3年多的时间里,要说亮点,2008年绝对是浓墨重彩的一年。在这一年,持续了两年多的单边看涨年底终结;在这一年,贬值和升值的不同预期开始同时出现。这一切都让2009年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充满了不可预期性。或许,这种双向预期的出现,才应了“有管理的浮动汇率”的“浮动”之义吧。 一、2008年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简单回顾 2008年1月2号,2008年的首个交易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的中间价还只有7.2996。经过前3个月的快速走高之后,4月10日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跌破7.00关口,其后的5月和6月,人民币继续高速升值。 转折出现在7月份中旬。8月份,人民币升值速度明显下降。到了10月份,甚至出现了单月走势略有贬值的情况。12月初,人民币汇率更是出现了罕见的连续四日“跌停”。 2008年12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的金融促进经济发展9项措施中,第一次明确地把汇率列为继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之后,当前货币调控政策的三大手段之一。 截至2008年12月31日。人民币汇率在2008年的累计升值幅度为6.37%,但是在年中最高的时候,这一数据已经达到了7.41%,期间震荡幅度之大可见一斑。 二、人民币汇率升降的利弊分析 1.人民币升值的利弊分析 (1)从利的方面看 ①一国货币能够升值,一般说明该国经济状况良好。因为在正常情况下,只有经济健康稳定地增长,货币才有可能升值。这种由经济状况良好带来的币值的稳中有升,对外资的吸引力是极大的。 ②中国仍然有居高不下的外贸顺差和巨额的外汇储备,中国的经济增长仍然是世界范围内最有看点的风景,因此货币升值的长期趋势不会改变。 (2)如果人民币升值,也会产生许多不利因素 ①人民币升值的经济效应就相当于全面提高了出口商品的价格。其后果当然是抑制了出口,这显然是不利于经济发展的。 ②人民币快速升值会削减外国直接投资。如果人民币升值,那就意味着外国投资者就得多支付相应额度的美元,其后果就是外资减少。 ③将导致失业增加。在中国,出口约占GDP的30%。如果本币升值,出口企业必然亏损甚至倒闭,从而导致失业,进而增加社会不安定的隐患。 2.人民币贬值的利弊分析 现阶段最新的物价、进出口等数据都显示中国经济尚在恶化,且面对百年不遇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人民币汇率大幅走高并不合适,应该通过适当贬值来刺激出口。 (1)从有利的方面上看 如果本币贬值,那么外币的购买力就强,这样一定量的外币就可以购买更多本国产品,意味着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价格相对便宜,从而可以增加出口;另一方面,本币贬值,外国商品价格就昂贵,这样本国进口必然减少。所以,人民币贬值的结果是扩大了出口,抑制了进口,增加了贸易顺差,促进了经济发展。 (2)如果人民币贬值,也会产生许多不利因素 ①本币贬值对外会引起贸易摩擦,对内会引发通货膨胀,极不利于国家经济的稳定。

美元及其汇率走势对世界经济和社会格局的影响

美元及其汇率走势对当代社会生产关系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货币是当代人类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作为固定通用的一般等价物和信用符号而进行商品交换和资本流通的工具,在当代世界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每个国家都有本国的货币,在国内进行流通。而在其中,美国(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的本国货币美元却被世界商品市场所普遍接受。因此,美元汇率的上下波动对于世界商品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本文探讨就是美元作为世界性货币流通的原因及由此而产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对世界发展的意义。 一、货币的本质 要谈美元,首先要谈货币。货币是什么呢?“其他一切商品的社会的行动使一种特定的商品分离出来,通过这种商起来全面表现它们的价值。于是这一商品的自然形式就成为社会公认的等价形式。由于这种社会过程,充当一般等价物就成为被分离出来的商品的特殊社会职能。这种商品就成为货币。”(《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章“交换过程”,马克思著)也就是说,在社会生产中,由物物交换而演变出来的通过一种始终用于交换的商品来进行交易,这种商品就是货币。因此从本质上来说货币仍然属于商品的一种,不过它在社会上的作用仅仅在于交换商品,至少在当时社会经济不发达的时候是这样。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货币变成了“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或者是商品价值量借以取得社会表现的材料。一种物质只有分成的每一份都是均质的,才能成为价值的适当的表现形式,或抽象的因而等同的人类劳动的化身。另一方面,因为价值量的差别纯粹是量的差别,所以货币商品必须只能有纯粹量的差别,就是说,必须能够随意分割,又能够随意把它的各部分合并起来。”(《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章“交换过程”,马克思著)由于以上观点,马克思认为,金银具有这样的天然属性,因此“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是货币天然是金银。”(《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章“交换过程”,马克思著) 货币是一种用于商品交换的工具,其职能决定了它必然需要在人群中广泛流通,大量流通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大家都需要普遍承认。也就是说,货币的使用,必须有信用的支持。我国是最早出现纸币的国家,最早的纸币是一种交换凭据,凭此可以交换到和纸币上相等价值的金和银。而保证其能够交换和流通的,就是发行纸币的组织或者政府必须承诺可以以此交换等价值金属货币,所以,当纸币出现的时候,证明了货币本身没有使用价值,却存在交换价值,然而货币可以从交换价值中衍生出使用价值。同时也说明了价值符号和信用符号是货币的两种本身属性,某些情况下,价值符号也是信用符号的保障。当这两种属性的其中一种被破坏之后,货币的流通和使用就会发生问题,从而无法继续担任用于交换的商品和一般等价物的职能。当其价值符号的职能出现问题的时候,换言之就是其本身价值过高或过低时,会出现货币升值或贬值的情况;而当其信用符号出现问题的时候,也就是等价的货币无法交换到等价的商品时,经济市场就会出现通货膨胀或者通货萎缩的情况。在货币,尤其是纸币刚刚出现的时候,往往信用会成为纸币流通的巨大障碍。中国明洪武(14世纪末)发行的“大明宝钞”就是初期政府发行的纸币由于信用障碍造成的通货膨胀而导致经济出现问题的例子。 既然货币是一种商品,那么,货币也可以在市场中进行交易。关于以货币交换货币的商品经济,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在此不加以详细叙述。 二、美元世界范围流通的原因及意义

一未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势

一未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势: 对汇率政策的分析和对目前我国宏观形势的判断,我们认为人民币对美元将维持较快升值趋 势,但一次性大幅升值的可能性较小。 一篮子货币对应的隐含汇率预示人民币将继续升值。我们按照中国主要经济合作伙伴在中国进出口等活动中所占的比重设计了一个货币篮子,计算了如果人民币盯住这一篮子货币所要求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水平,结果显示目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升值速度低于盯住一篮子货币所要求的升值速度另一方面,人民币有效汇率近两年来一直贬值,近期人民币对美元升值速度虽然有所上升,但是还不足以保持人民币有效汇率不变,人民币需要进一步对美元升值才能维持适当的实际有效汇率。分析师认为,人民币不会因美国方面的政治压力而快速升值,"渐进性、可控性"的原则仍将是中国央行坚持的方针.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王军就称,为确保出口企业必要的竞争力及就业形势 稳定,中国汇率仍处于管控之中. 中国经济复苏程度虽然好于预期,但是国际经济环境不确定,中国经济结构改革刚刚开始,消费不足而外需难卜,诚如中国总理温家宝所言"人民币没有大幅升值的 基础". 二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要了解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可以从有形商品进出口、无形商品进出口以及金融市场三个方面简单分析。 1从有形商品的出口或进口来看,如果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人民币快速升值必然重创出口产业。对进口而言,人民币升值(假设国际市场价格不变)无疑将减少进口成本,进口商利润增加,或降价以期扩大市场销量进而利润增加,显然人民币升值对进口有利。同时,由于人民币盯住美元基本稳定且缓慢升值,人民币对欧元、日元、英镑等货币也随之贬值,这一态势反而有利于我国对欧洲、日本市场的出口。 2从无形商品(服务)的出口和进口来看,以旅游业为例,人民币升值使单位人民币购买的美元增加了,到国外旅游更为便宜,从而出国旅游的规模增加,会扩大对美元的需求(美元支出);相反,外国人到中国旅游变得昂贵了,有可能使外国人到中国旅游的数量减少,我国的旅游外汇收入相应减少。这将影响国际旅游市场及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可按此类推到各类服务业。 3从金融市场来看,一方面,人民币对美元升值,金融机构的资产以美元衡量后会大大增加,这会诱使金融机构投资扩张,显然对金融机构来说是有利的;另一方面,当金融机构加速投资和扩张时,必将带来系统性风险的累积放大,金融泡沫的膨胀将引至危机隐患的增加。即对金融机构可能有利,但对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而言,负面影响可能更大。 综上所述:人民币快速升值对出口不利,对进口有利,有利于金融机构,但不利于金融市场稳定健康运行。 (二)人民币的升值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不能一味地说是好是坏,而要结合当时的国情和世界发展背景而论。

人民币美元汇率历史一览表(1949—2019)

人民币美元汇率历史一览表(1949—2010) 1949年至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年平均汇率):年份汇率(1美元合人民币多少元)1949=2.3 1950=2.75 1951=2.238 1952=2.617 1953=2.617 1954=2.617 1955=2.4618 1956=2.4618 1957=2.4618 1958=2.4618 1959=2.4618 1960=2.4618 1961=2.4618 1962=2.4618 1963=2.4618 1964=2.4618 1965=2.4618 1966=2.4618 1967=2.4618

1968=2.4618 1969=2.4618 1970=2.4618 1971=2.2673 1972=2.2401 1973=2.0202 1974=1.8397 1975=1.9663 1976=1.8803 1977=1.7300 1978=1.5771 1979=1.4962 1980=1.5303 1981=1.7051 1982=1.8926 1983=1.9757 1984=2.3270 1985=2.9367 1986=3.4528 1987=3.7221 1988=3.7221 1989=3.7659

1990=4.7838 1991=5.3227 1992=5.5149 1993=5.7619 (迅速贬值到8.600)1994=8.6187 1995=8.3507 1996=8.3142 1997=8.2898 1998=8.2791 1999=8.2796 2000=8.2784 2001=8.2770 2002=8.2770 2003=8.2774 2004=8.2780(开始前后开始缓慢升值)2005=8.1013 2006年1月4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以8.0702起步开始大幅度升值,人民币汇率经历了从缓步上行到快跑,再到“加速跑”的过程。9月28日破7.900,---12月29日,人民币汇率再创汇改以来的新高,并首次突破7.81关口达到7.8074. 2007年:1月11日人民币对美元7.80关口告破,同时贵过港币;

2013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变动分析

2013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变动分析 汇率是以一国货币这算成另一国货币的比率,决定汇率的直接因素是供求但汇率对一国的经济有特殊的作用因此汇率的高低常常受到国家政策的干预又因为其国际性其变动又受到国际大气候的影响。 一、2013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变动状况 2013年12月31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再升55个基点,报1美元对6.0969元人民币,再次刷新2005年汇改以来历史高位2013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升值幅度达3%,中间价41次创出新高,而2012年全年,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幅度仅1.03%。2013年人民币汇率呈现“总体强势、升升停停”特征,未出现明显的贬值。人民币兑换美元有三轮上涨。 2013年人民币升值幅度较大,因此2013年被称为人民币元年。 二、影响人民币升值的因素 (一)从中国角度来看 1.国际收支 一国的国际收支对于一国的货币变动有重要的影响。我国一直以来在国际贸易中是双顺差,造成我国的巨额外汇储备,外汇储备增多对外币的需求减少从而推高推动人民币的升值。 我国的对外出口在前三季度一直保持顺差,2013年,1-11月贸易顺差为2341.45亿美元,按月度均值估计,全年较2012年度约增加251亿美元,该因素对于人民币汇率的支撑保持稳定。外汇储备的增多促使人民币的价值的升高。

2.经济增长 根据购买力平价汇率为两国货币购买力之比。经济的发展影响一国的货币的购买力,货币的价格取决于相同数量物的购买力,购买力和一国的生产能力相挂钩的,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好意味着相同数量的货币其购买力增强因此其货币价格也就提高。但这样的假设前提是一国的货币数量是低于其经济增长的数量或者说是货币的数量不变,然而一国的货币数量是变化的存在超发货币的可能。超发货币会抵消一国的相同数量的货币的购买力,美国的量化宽松发政策其实质就是超发货币然后通过美元的世界货币的优势将通货膨胀的压力转移到世界,从而刺激美国的经济增长大,政府干预在短期内是有效的。2013年我国的整体物价上涨率为2.6%,而美国为1.5%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国的价格上涨要高于美国。但我国的经济增长率预计为7.6%,要高于美国的预计的2%。因此人民币升值是由其硬支撑的。中国的经济面基本向好,尤其是与其他国家相比在经济危机中中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为世界投资者提供了避风港,热钱进入中国。 3.热钱的进入 经计算的2013年1-11月热钱流入达到4004亿元人民币,热钱的涌入,也是外币的供给尤其是美元的供给增加推高人民币的上涨。 4.汇率政策的调整 我国在2005年之前实行盯住美元的政策,美元和人民币的汇率基本保持稳定。我国从2005年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否认浮动汇率制度,改变盯住美元的制度从此人

美国汇率走势及原因分析

国际经济学作业 美元汇率走势及原因分析 刘红珍2010096124 2011/12/3

美元汇率走势及原因分析 摘要:美元是这次金融危机的关键词,正是以美元为世界货币的国际货币体系日益积累的矛盾最终引爆了这场危机。近期美元跌跌不休的走势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一方面是因为美元目前仍是世界货币,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我们往往更关注世界货币的贬值而非升值。 关键词:美元;美元汇率;走势;危机;风险;货币政策;预算 一、危机后美元汇率走势 (一)3月份成为美元由强转弱的分水岭 金融危机肆虐之时,美元受益于避险需求,持续上扬;当危机最坏的时期过去后,美元汇率转而掉头向下。今年3月份在时间上是一个十分明显的分水岭,自那时起,市场对于经济转好的信心开始增强,避险需求下降,风险偏好上升,美元汇率开启跌势,由强转弱,美元指数自年初至10月中旬下跌8.3%,较3月高点更是大幅回落15.6%。 (二)不同货币兑美元变动情况对比 对比不同货币今年1-10月兑美元的升幅,巴西雷亚尔涨幅居前,达到近37%,较2月末低点的涨幅更是达到44%;澳元也斩获良多,涨幅接近32%,较3月低点的涨幅甚至高于巴西雷亚尔,达到47%,显示出商品货币在风险偏好上升时的典型受益走势;欧元兑美元虽然有7%的升幅,但仍低于美元指数的整体跌幅,因此可以说,欧元的涨幅尚在情理之中;日元兑美元仅有2%的微小升幅,显示出美元、日元两种货币今年以来在风险倾向上的同质性;人民币兑美元今年以来整体看几无变动,主要是因为危机时期人民币不降反升,因此现在修正需求较低。 日元兑美元升值幅度最高,因为危机爆发后,资金撤离高风险高收益资产、涌向低收益资产,而日元资产无疑是当时最低收益的资产。而当美元资产收益率随着联储降息、增加流动性等举措也走低至近似于0时,日元对美元的升势则迟滞了。以澳元为代表的商品货币升幅接近于10%,与商品价格走势紧密相联。欧元的升幅与美元指数的跌幅都接近5%,主要是因为欧元在美元指数的货币篮子中占据了接近60%的份额。新兴市场货币危机前后变化并不大,但除人民币外,在形态上多经历了大跌大涨。 (三)美元跌势仍相对有序 虽然美元3月以来的下跌走势十分明显,但是到目前为止,美元跌势仍相对有序,这一特征的主要表现:一是美元指数较2008年4月接近71的纪录低位仍高出7%以上,而美元兑欧元更是较2008年7月低点升逾8%。二是美元波动率也较低。路透数据显示,美元指数一个月实际波动率10月16日为8.8,较6月中旬所创高位要低41%;而欧元/美元波动率也有类似变化,三个月移动实际波动率于10月16日跌至十四个月低点。三是对汇市未来波动的预期也未出现快速上升,欧元/美元一个月期隐含波动率10月16日为9.9%,脱离6月高位16.0%,这意味着投资人预期,欧元/美元未来三十天波动有限。 二、当前影响美元汇率的主要因素分析 影响美元汇率的因素涉及方方面面,且关键影响因素及其影响力度经常处于变化之中。我们试图在下文中就目前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并从中发现美元汇率未来的变动趋势。 (一)风险偏好或避险需求 在危机前的半年中,美元指数和标准普尔500指数一直为正相关,表明风险偏好上升时美元也上升;很明显,在危机爆发之后,从2008年9月末开始,这一相关性迅速逆转为负数,反映了风险偏好下降、避险需求上升、推升美元的一种走势特征,因为投资人将美元视为全球经济萎缩和动荡之际最安全的资产。这种负相关性从2009年3月开始加重,9月一

人民币美元汇率历史一览表(1949—2010)

人民币美元汇率历史一览表(1949—2010)1949年至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年平均汇率): 年份汇率(1美元合人民币多少元) 1949=2.3 1950=2.75 1951=2.238 1952=2.617 1953=2.617 1954=2.617 1955=2.4618 1956=2.4618 1957=2.4618 1958=2.4618 1959=2.4618 1960=2.4618 1961=2.4618 1962=2.4618 1963=2.4618 1964=2.4618 1965=2.4618 1966=2.4618 1967=2.4618

1968=2.4618 1969=2.4618 1970=2.4618 1971=2.2673 1972=2.2401 1973=2.0202 1974=1.8397 1975=1.9663 1976=1.8803 1977=1.7300 1978=1.5771 1979=1.4962 1980=1.5303 1981=1.7051 1982=1.8926 1983=1.9757 1984=2.3270 1985=2.9367 1986=3.4528 1987=3.7221 1988=3.7221 1989=3.7659

1990=4.7838 1991=5.3227 1992=5.5149 1993=5.7619 (迅速贬值到8.600) 1994=8.6187 1995=8.3507 1996=8.3142 1997=8.2898 1998=8.2791 1999=8.2796 2000=8.2784 2001=8.2770 2002=8.2770 2003=8.2774 2004=8.2780(开始前后开始缓慢升值) 2005=8.1013 2006年1月4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以8.0702起步开始大幅度升值,人民币汇率经历了从缓步上行到快跑,再到“加速跑”的过程。9月28日破7.900,---12月29日,人民币汇率再创汇改以来的新高,并首次突破7.81关口达到7.8074. 2007年: 1月11日人民币对美元7.80关口告破,同时贵过港币;

美元汇率走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美元汇率走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美元是这次金融危机的关键词,正是以美元为世界货币的国际货币体系日益积累的矛盾最终引爆了这场危机。近期美元跌跌不休的走势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一方面是因为美元目前仍是世界货币,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我们往往更关注世界货币的贬值而非升值。 一、危机后美元汇率走势 (一)3月份成为美元由强转弱的分水岭 金融危机肆虐之时,美元受益于避险需求,持续上扬;当危机最坏的时期过去后,美元汇率转而掉头向下。今年3月份在时间上是一个十分明显的分水岭,自那时起,市场对于经济转好的信心开始增强,避险需求下降,风险偏好上升,美元汇率开启跌势,由强转弱,美元指数自年初至10月中旬下跌8.3%,较3月高点更是大幅回落15.6%。 (二)不同货币兑美元变动情况对比 对比不同货币今年1-10月兑美元的升幅,巴西雷亚尔涨幅居前,达到近37%,较2月末低点的涨幅更是达到44%;澳元也斩获良多,涨幅接近32%,较3月低点的涨幅甚至高于巴西雷亚尔,达到47%,显示出商品货币在风险偏好上升时的典型受益走势;欧元兑美元虽然有7%的升幅,但仍低于美元指数的整体跌幅,因此可以

说,欧元的涨幅尚在情理之中;日元兑美元仅有2%的微小升幅,显示出美元、日元两种货币今年以来在风险倾向上的同质性;人民币兑美元今年以来整体看几无变动,主要是因为危机时期人民币不降反升,因此现在修正需求较低。 如果对比危机前夕(2008年9月10日)至今各货币升跌幅,则会出现很大的不同: 日元兑美元升值幅度最高,因为危机爆发后,资金撤离高风险高收益资产、涌向低收益资产,而日元资产无疑是当时最低收益的资产。而当美元资产收益率随着联储降息、增加流动性等举措也走低至近似于0时,日元对美元的升势则迟滞了。以澳元为代表的商品货币升幅接近于10%,与商品价格走势紧密相联。欧元的升幅与美元指数的跌幅都接近5%,主要是因为欧元在美元指数的货币篮子中占据了接近60%的份额。新兴市场货币危机前后变化并不大,但除人民币外,在形态上多经历了大跌大涨。 (三)美元跌势仍相对有序 虽然美元3月以来的下跌走势十分明显,但是到目前为止,美元跌势仍相对有序,这一特征的主要表现:一是美元指数较2008年4月接近71的纪录低位仍高出7%以上,而美元兑欧元更是较2008年7月低点升逾8%。二是美元波动率也较低。路透数据显示,美元指数一个月实际波动率10月16日为8.8,较6月中旬所创高位要低41%;而欧元/美元波动率也有类似变化,三个月移动实际波动率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