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栖类和爬行类习题(含答案)课件

两栖类和爬行类习题(含答案)课件
两栖类和爬行类习题(含答案)课件

两栖类和爬行类习题

(含答案)

,共26.0分)

(本大题共13小题

一、选

择题

1. 下列动物不属于两栖动物的是()

A. 蟾蜍B龟.C蝾.螈D大. 鲵

2. 下列关于两栖动物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变温动物B既. 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的动

物C脊.椎动

物D幼. 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助呼吸

用皮肤辅

同时

3. 真正适应陆地生活的动物是从()开始的.

A. 两栖类B鸟.类C爬. 行类D节.肢类

4. 下列各项中属于青蛙的呼吸特点的是()

A. 只用肺呼吸 B .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C只.用皮肤呼吸D用. 腮呼吸

5. “一只青蛙四条腿,扑通扑通跳下水?”可是青蛙既不能完全在水中生活,又不能完全地上生活,其主要原因是()

在陆

A. 青蛙的呼吸依赖肺和皮肤B青. 蛙体表无覆盖物,失水较快C水. 中或陆

地都没有足够的食物D身. 体散时间

留在水中

热快,不能长

6. 与蝌蚪相比,只有成蛙才具有的结构是()

A.鳃B肺. C尾. 巴D后.肢

7. 爬行动物体表覆盖鳞片或甲,其作用是()

A. 适应陆地生活 B .有利于爬行 C.减少体内水分蒸

发D保. 持体温

8. 爬行动物与两栖动物相比,其进化意义是()

A. 真正适应陆地环境的生活B个.体的身体高大C既. 能生活在

地D种.类

多,种群大

水中,也能生活在陆

9. 下列动物中,属于两栖动物的是()

A.龟B大.鲵C蜗.牛D扬.子鳄

10. 属珍稀的爬行类动物是()

A. 大鲵B中.华鲟C扬.子鳄D白.鳍豚

11. 青蛙被称为两栖动物的主要原因是()

A. 幼体只能生活在水里,成体只能生活在陆地上

B. 在水中生殖,在陆地上发育

C. 幼体在陆地上生活,成体既能在陆地上生活,又能在水中生活

D. 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主要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12. 下列生物中,“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的是()

A.鲨鱼B鳄.鱼C娃. 娃鱼D章.鱼

13. 下列关于两栖动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幼体的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B幼. 体要经过变态发育才能上陆地

对两栖动

物的影响不

境的改变

生活 C.环

大D成. 体可用肺呼吸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0分 )

14. 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属于两栖动物______ (判断对错)

15. 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就是两栖动物.______ (判断对错)

16. 青蛙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生活,所以是两栖动物.______ .(判断对错)

17. 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叫两栖动物.______ .(判断对错)

18. 两栖动物是既能生活在陆地,也能生活在水中的一类脊椎动物.______ (判断对错)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 2.0分)

19. 大鲵又叫娃娃鱼,是现存______ 的两栖动物,终生______ ,是国家的______ 保护动物.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 2.0分)

20. 某生物小组在探究生物皮肤的呼吸时,做了如下实验:在A,B 两个玻璃瓶里面铺上潮湿的棉花,将两只大小、健康状况基本相同的青蛙分别放入两个瓶中观察,然后将

A 瓶中的青蛙体表涂上凡士林(一种无害的膏状物)再放回 A 瓶中,观察A,

B 瓶中的青蛙的生存状态.

(1)青蛙是两栖动物,幼体在水中生活,用______ 呼吸,成体可在陆地上生活,靠

______ 呼吸,同时______ 辅助呼吸.

(2)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是______ 瓶.

(3)生物小组对该实验做出的假设是______ .

(4)选择的青蛙必须大小、健康状况基本相同的原因是______ 、

(5)实验完毕,青蛙应该如何处理______ .

两栖类和爬行类习题(含答案)

【答案】

1. B

2. B

3. C

4. B

5. A

6. B

7. C

8. A

9. B

10. C

11. D 12. C 13. C 14.

×

15.

×

16.

×

17.

×

18.

×

19. 最大;有尾;二级

20. 鳃;肺;皮肤;B;青蛙的呼吸要靠皮肤呼吸;控制单一变量;放回原

【解析】

1.

解:ACD、蟾蜍、蝾螈、大鲵,都是两栖动物;

B、龟用肺呼吸,陆上产卵,属于爬行动物.

因此不属于两栖动物的是龟.

故选:B

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

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常见的两栖动物有青蛙、蟾蜍、大鲵、蝾螈

等.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两栖动物的特征.

2.

解:ACD、两栖动物都是变温动物、体内有脊柱都是脊椎动物、两栖动物的幼体用鳃呼

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ACD正确;

B、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不一定是两栖动物,如爬行动物海龟、

鸟类的野鸭;而两栖动物是幼体只能生活在水中,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

地上的动物, B 不正确.

故选:B.

(1)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

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变态发育.常见的两栖动物有青蛙、蟾蜍、大鲵和蝾螈等,

(2)脊椎动物的体内有脊柱,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3.

解:在陆地生活的动物都具有与陆生环境相适应的特点;爬行类具有较为发达的肺适于

呼吸空气中的氧气,体表覆盖着鳞片或甲,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适于干燥的陆生环境;

爬行类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卵生,卵外有坚韧的卵壳保护,因此爬行类的生殖发育完

全摆脱了对水的依赖,因此,脊椎动物真正适应陆地生活的动物是从爬行类开始的.

故选:C.

脊椎动物进化的大致历程是: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和哺乳

类.其中鱼类和两栖类的生殖发育都离不开水,而爬行类的生殖发育完全脱离了水的限制,是最早的、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熟知真正适应了陆地生活的动物具有适应陆地生活的呼吸方式和生殖发育特点.

4.

解:两栖动物肺不发达,其皮肤裸露而湿润,无鳞片,毛发等皮肤衍生物,粘液腺丰富,具有辅助呼吸功能.青蛙是两栖动物依靠“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故选:B.

(1)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

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常见的两栖动物有青蛙、蟾蜍、大鲵、蝾螈等.

(2)青蛙的幼体蝌蚪用鳃呼吸;成体青蛙用肺呼吸,皮肤裸露、湿润辅助呼吸;在冬

眠时主要用皮肤呼吸.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青蛙的呼吸特点.

5.

解: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其发育过程为:受精卵→蝌蚪→幼蛙→青蛙,幼蛙与成蛙在外

部形态和生活习性上变化明显,为变态发育,其幼体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

青蛙既能生活在陆地上,又能生活在水中,主要用肺呼吸,肺不发达,靠湿润的皮肤辅

助呼吸,因此,青蛙既不能完全在水中生活,又不能完全在陆地生活的原因是青蛙的呼

吸靠肺和皮肤两种器官进行.

故选:A.

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陆地上,又能生活在水中,用

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注意区分水陆两栖生活与两栖动物的不同.

6.

解: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心脏一心房一心室;成体生活在

陆地上,也能生活在山上水中,用肺呼吸,四肢游泳或跳跃,心脏二心房一心室.青蛙

是两栖动物,幼体是蝌蚪用鳃呼吸,有尾、在蝌蚪发育后期出现后肢,成蛙用肺呼吸,

没有尾、有四肢.因此与蝌蚪相比,只有成蛙才具有的结构是肺.

故选:B.

两栖动物的幼体(必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和成体(水陆两栖,用肺呼吸,皮肤辅

助呼吸)的不同特点.它们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很大差异.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青两栖动物的特征.

7.

解: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由于陆地环境相对比较干燥,陆地生活的动物体

表具有角质的鳞片或甲,这些结构不仅保护了身体,还能够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有利

于适应陆地生活.

故选:C.

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

甲,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

属于变温动物.

生物对环境具有适应性,同时环境又影响生物.

8.

解:A、爬行动物体内受精,生殖发育都完全脱离了水的限制;两栖动物的受精过程在

水中完成,生殖发育离不开水.因此爬行动物在进化上比两栖动物高等,是真正的陆生

动物,A 正确;

B、爬行动物不一定个体的身体高大,如爬行动物壁虎比两栖动物大鲵小,B错误;

C、大多数爬行动物只能生活在陆地上如壁虎,少数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

如龟,C错误;

D、种类多,种群大与爬行动物比两栖动物高等没有直接关系,D错误.

故选:A.

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在水中,

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

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

度变化而变化.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

生.由于产的卵是带有硬壳的羊膜卵,爬行动物的生殖发育都完全脱离了水的限制;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9.

解:A、龟,既可以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变温动物,卵生,属

于爬行动物, A 错误;

B、大鲵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在水中,用

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所以属于两栖动物,B正确;

C、蜗牛属于软体动物,C错误;

D、扬子鳄无论幼体还是成体都用肺呼吸,属于爬行动物,D错误.

故选:B.

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在水中,

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据此可以解答本题.

掌握各种动物的主要特征,根据动物的特征判断其类别.

10.

解:A、大鲵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也是最珍贵的两栖动物.它的叫声很像幼儿哭声,因

此人们又叫它“娃娃鱼”,是国家二类保护水生野生动物,是农业产业化和特色农业重

点开发品种;是野生动物基因保护品种.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中华鲟是一种大型的溯河洄游性鱼类,是我国特有的古老珍稀鱼类.世界现存鱼类

中最原始的种类之一;

C、扬子鳄或称作鼍,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鳄鱼,是世界上体型最细小的鳄鱼品种之一.它既是古老的,又是现在生存数量非常稀少、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爬行动物.在扬子鳄身上,至今还可以找到早先恐龙类爬行动物的许多特征.所以,人们称扬子鳄为中生代的“活

化石”.我国已经把扬子鳄列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严禁捕杀.符合题意.

D、白鳍豚是世界最濒危的12 种野生动物之一,为中国长江所独有.监测显示,上世纪

90 年代初,长江中的白鳍豚数量已由之前10 多年的400 头降到150 头以下.为我国特有的水生哺乳类.不符合题意.

故选:C.

我国有很多特有的珍稀动物,有的属于我国特产珍稀爬行类,有的被称为动物界的活化石,据此解答.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特有的珍稀动物.注意查阅资料.

11.

解:A、幼体能生活在水中,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 A 错误.

B、青蛙生物生殖发育都离不开水,B错误.

C、幼体能生活在水中,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C错误.

D、幼体生活在水中,鳃呼吸;成体多生活在陆地,也可在水中游泳,主要用肺呼吸,

皮肤辅助呼吸,D正确.

故选:D

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即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

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

解题的关键是熟记两栖动物的定义.

12.

解: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变态发育,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

吸,既能在水中生活,又可以在陆地上生活的一类动物,以青蛙、蟾蜍,蝾螈及大鲵(又称娃娃鱼)为代表;而鲨鱼、章鱼类终生用鳃呼吸,鳄鱼用肺呼吸,不符合题干特征.

故选:C

本题考查两栖动物的判断,可以从两栖动物的概念来解答.

关键同时满足幼体和成体的两个条件的动物才是两栖动物.

13.

解:A、两栖动物体外受精(水中受精)卵生,生殖发育离不开水,幼体用鳃呼吸,用

鳍游泳,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 A 正确;

B、两栖动物的出现代表了从水生到陆生的过渡期.既有适应陆地生活的新的性状,又

有从鱼类祖先继承下来的适应水生生活的性状.多数两栖动物需要在水中产卵,发育过程中有变态,幼体(蝌蚪)接近于鱼类,而成体可以在陆地生活,B正确;

C、由于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离不开水,环境中的水对两栖动物的生存繁衍具有决定性

的作用,C错误.

D、两栖动物幼体生活蝌蚪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在山上水

中,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D正确;

故选:C.

两栖动物指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既能在水中生活,也能在陆上生活,用肺

呼吸,肺不发达,其皮肤裸露而湿润,无鳞片,毛发等皮肤衍生物,粘液腺丰富,具有

辅助呼吸功能.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两栖动物的特征.

14.

解:两栖动物的幼体必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水陆两栖,用肺呼吸,皮肤辅助

呼吸,而不是仅指陆地上和水里都能生活就可.如乌龟既能在水中又能在陆地上生活,

属于爬行动物,不是两栖动物.故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

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

熟记两栖动物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15.

解: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既可以生

活在陆地上,也可以生活在水中;而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不一定是

两栖动物如海龟.所以题干的说法不正确.

故答案为:×

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

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常见的两栖动物有青蛙、蟾蜍、大鲵、蝾螈

等.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两栖动物的特征.

16.

解:解:两栖动物幼体只可以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既可以在水中生活,也可以

在陆地上生活,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功.成体与幼体在内部结构、生活习性和外部

形态上,用明显变化,属于变态发育,如鸭子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生活的却属

于鸟类而不是两栖类,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

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

熟记两栖动物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17.

解: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既可以生

活在陆地上,也可以生活在水中;而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不一定

是两栖动物如海龟.所以题干的水分不正确.

故答案为:×

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

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常见的两栖动物有青蛙、蟾蜍、大鲵、蝾螈

等.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两栖动物的特征.

18.

解:两栖动物的幼体(必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和成体(水陆两栖,用肺呼吸,皮

肤辅助呼吸)的不同特点.它们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很大差异.两栖动物就是既

能在水中又能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的说法是错误的,如乌龟既能在水中又能在陆地上生活,但不是两栖动物.

故答案为:×.

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

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

熟记两栖动物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19.

解:“娃娃鱼”是两栖动物中体形最大的一种,全长可达 1 米及以上,体重最重的可超百斤,而外形有点类似蜥蜴,只是相比之下更肥壮扁平,大鲵是现存最大的两栖动物,

终生有尾,属国家二类保护水生野生动物.

故答案为:最大;有尾;二级.

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变态发育,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水

陆两栖.大鲵又叫娃娃鱼,是现存最大的两栖动物.

知道大鲵是现存最大的两栖动物,明确大鲵是二级保护动物,不是一级保护动物.

20.

解:(1)青蛙是两栖动物,其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变态发育.

(2)对照实验中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因

此实验装置中,起对照作用的是 B 瓶.

(3)生物小组对该实验做出的假设是青蛙的呼吸要靠皮肤呼吸.

(4)选择的青蛙必须大小、健康状况基本相同的原因是控制单一变量.

(5)要养成关爱动物的好习惯,保护动物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这样对于保护我们

生存的环境非常有利,所以要把青蛙放回到适宜它生长的自然环境中.

故答案为:(1)鳃;肺;皮肤;(2)B;(3)青蛙的呼吸要靠皮肤呼吸;(4)控制单一变量;(5)放回原地

1、鱼类的特征: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

2、蛙的幼体在水中生活,用腮呼吸,称为蝌蚪,蝌蚪要经过变态发育才能称为幼蛙,

此后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这样的动物称为变态发育.

在设计对照实验时要注意变量的唯一性还要注意多统计次数,计算平均值,减少误差.

(现代控制理论基础课件)试卷3

第 1 页 共 1 页 西 安 科 技 大 学2004—2005 学 年 第2 学 期 期 末 考 试 试 题(卷) 电控 院系: 班级: 姓名: 学号: 装 订 线 装 订 线 以 内 不 准 作 任 何 标 记 装 订 线 10x =?-?

第 2 页 共 1 页 现代控制理论C 卷答案 2 解:Bode 图略 解得:开环截止频率:)/(1.2s rad c =ω; 相角裕量:)(40rad r ≈ 3 解: 1)系统的传递函数阵为: 2231231))((1 ))()((1 ][)(du a s a s a s a s a s Du B A sI C s G +?? ?? ??-----=+-=- 2)系统的状态结构图,现以图中标记的321,,x x x 为 u 2u 1

第 3 页 共 1 页 4解: 1)列写电枢电压u 为输入,以电流i 和旋转速度n 为输出的状态空间表达式。由于ω.πωn 559260==,可得 dt dn J dt d J 55.9=ω, 22)2(D g G mR J == 式中, m 为一个旋转体上的一个质点的质量,质量m 为该质量的重量G 和重力加速度g 之比,R 和D 分别为旋转体的半径和直径,综合上两 式可推得 dt dn GD dt dn D G dt d J 37548.955.922=???=ω 2)从而可得到电机电枢回路电压平衡和电机运动平衡的一组微分方程式 ???????=+=++i C n K dt dn GD u n C Ri dt di L m b e 3752 式中,摩擦系数55.9/B K b =。选择状态变量n x i x ==21,,则系统得状态空间表达式为 u L x x GD K GD C L C L R x x b m e ????????+??????????? ????? -- -=? ?????01375375212 2 21 ????????????=211001x x y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教案)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教案)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青蛙和蜥蜴的结构和功能。 2、掌握两栖动物及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与注意力以及分析综合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观看图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通过对两栖动物及爬行动物的学习,培养学生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环境的习惯。 【教学重点】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 1、青蛙的观察实验 2、为什么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教学流程】 一、导入 青蛙和乌龟既可以在水中游泳,也可以在陆地生活,然而,青蛙属于两栖动物,而乌龟属于爬行动物,这是为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内容。 二、互动授课 (一)两栖动物 教师出示青蛙的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教材第25页“观察与思考”的内容和生活实际经验,,回答以下问题: 1、青蛙的身体表面是什么颜色的?

提供不同体色的青蛙图片 2、这与它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 3、青蛙生活在什么环境中?它的皮肤有什么特点? 4、前肢与后肢有何区别?这与它的运动方式有什么关系? 5、除此外,你还知道哪些两栖动物? 6、试归纳两栖动物的特征。 学生找出问题并回答,教师总结。 1、与环境保持一致,引导学生总结出这种现象是生物不断适应环境的结果,是生物 进化的方向。 2、引导学生自行设计实验验证青蛙的皮肤具有辅助呼吸作用。提出问题:青蛙冬眠 时用什么呼吸? 3、引导学生观察青蛙幼体,幼体用什么呼吸?像什么?指出两栖动物与鱼类的关系。让学生找出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并默记。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图片,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通过回答培养学生的应 变能力。 (二)爬行动物 多诶提延时蜥蜴的生活,学生观看图片,自学教材第27~28页并思考以下问题:1.蜥蜴生活在哪里? 2.蜥蜴的身体分部有何喝点?有何好处? 3.蜥蜴的四肢有什么特点? 4.蜥蜴的皮肤是怎么适应陆地生活的? 5.蜥蜴用什么呼吸? 6.为什么说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学生观看图片讨论、分析题目。找出答案;教师检查自学成果,根据学生的回答做简 要赤矶课堂备课组教案

2016八年级生物上册《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知识点整理

2016八年级生物上册《两栖动物和爬行动 物》知识点整理 2016八年级生物上册《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知识点整理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知识点: 两栖动物与爬行动物数字博览馆是集科学性、趣味性、艺术性于一体的介绍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科学知识的科学普及网络虚拟博物馆。项目通过媒体语言将严谨、复杂、系统的科学知识、科学观察过程和科学问题分解成一个个小的知识点,以讲故事、实际观察和诱导启发等方式深入浅出地、图文并茂地呈现给广大的青少年和中小学生。馆内包含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动物影院、人与两栖爬行动物和两栖爬行动物保护等五个一级导航栏目,在动物家族、功能形态与生理生态等页面采用动物实际生态环境作为背景,表现出浓厚的科技色彩,使公众仿佛身临其境,给人一种逼真的视觉效果;在馆藏标本展示、物种欣赏和相关页面中,采取对图片无级放大、缩小的方式观察标本,使本来死的动物似乎有活的感觉,使人们能够详细地观察物种特征,更激发了人们的求知欲望。在讲述科学知识的同时,附上相关的图片,不仅有小图,还有大图相伴,使公众能更好地理解知识点;在揭示两栖动物无尾类生活史的页面中,以无指盘臭蛙的生活史为模式,伴以相关视频和对图片,采用无级放大与缩小的方

式展示了两栖动物无尾目生活史的各阶段的生活状态,并与两栖动物有尾类生活史相对比,使公众更深刻的理解“两栖动物”和两栖动物不同类群之间“变态”的异同,体会到大自然的奥妙与精细。 博览馆中许多图片和视频片段极其珍贵,均为实际场景摄制,生动地展示了两栖爬行动物的特性和知识,并首次公开发表,为社会公众、生物学教师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物种生物学素材。同时享受了自然的美。博览馆还介绍了人与两栖爬行动物和保护两栖爬行动物方面的知识,以告诫人们合理利用动物资源和保护动物、保护动物生存的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八年级生物上册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知识点: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知识 点: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知识点主要是对各个版本中各个单元知识要点的梳理,方便大家的识记,这是一份很有参考价值的资料,供大家参考学习! 两栖动物与爬行动物数字博览馆是集科学性、趣味性、艺术性于一体的介绍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科学知识的科学普及网络虚拟博物馆。项目通过媒体语言将严谨、复杂、系统的科学知识、科学观察过程和科学问题分解成一个个小的知识点,以讲故事、实际观察和诱导启发等方式深入浅出地、图文并茂地呈现给广大的青少年和中小学生。馆内包含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动物影院、人与两栖爬行动物和两栖爬行动物保护等五个一级导航栏目,在动物家族、功能形态与生理生态等页面采用动物实际生态环境作为背景,表现出浓厚的科技色彩,使公众仿佛身临其境,给人一种逼真的视觉效果;在馆藏标本展示、物种欣赏和相关页面中,采取对图片无级放大、缩小的方式观察标本,使本来死的动物似乎有活的感觉,使人们能够详细地观察物种特征,更激发了人们的求知欲望。在讲述科学知识的同时,附上相关的图片,不仅有小图,还有大图相伴,使公众能更好地理解知识点;在揭示两栖动物无尾类生活史的页面中,以无指盘臭蛙的生活史为模式,伴以相关视频和对图片,采用无级放大与缩小的方式展

示了两栖动物无尾目生活史的各阶段的生活状态,并与两栖动物有尾类生活史相对比,使公众更深刻的理解“两栖动物”和两栖动物不同类群之间“变态”的异同,体会到大自然的奥妙与精细。 博览馆中许多图片和视频片段极其珍贵,均为实际场景摄制,生动地展示了两栖爬行动物的特性和知识,并首次公开发表,为社会公众、生物学教师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物种生物学素材。同时享受了自然的美。博览馆还介绍了人与两栖爬行动物和保护两栖爬行动物方面的知识,以告诫人们合理利用动物资源和保护动物、保护动物生存的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八年级生物上册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知识点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两栖类和爬行类习题(含答案)课件

两栖类和爬行类习题 (含答案) ,共26.0分) (本大题共13小题 一、选 择题 1. 下列动物不属于两栖动物的是() A. 蟾蜍B龟.C蝾.螈D大. 鲵 2. 下列关于两栖动物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变温动物B既. 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的动 物C脊.椎动 物D幼. 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助呼吸 用皮肤辅 同时 3. 真正适应陆地生活的动物是从()开始的. A. 两栖类B鸟.类C爬. 行类D节.肢类 4. 下列各项中属于青蛙的呼吸特点的是() A. 只用肺呼吸 B .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C只.用皮肤呼吸D用. 腮呼吸 5. “一只青蛙四条腿,扑通扑通跳下水?”可是青蛙既不能完全在水中生活,又不能完全地上生活,其主要原因是() 在陆 A. 青蛙的呼吸依赖肺和皮肤B青. 蛙体表无覆盖物,失水较快C水. 中或陆 地都没有足够的食物D身. 体散时间 留在水中 热快,不能长 6. 与蝌蚪相比,只有成蛙才具有的结构是() A.鳃B肺. C尾. 巴D后.肢 7. 爬行动物体表覆盖鳞片或甲,其作用是() A. 适应陆地生活 B .有利于爬行 C.减少体内水分蒸 发D保. 持体温 8. 爬行动物与两栖动物相比,其进化意义是() A. 真正适应陆地环境的生活B个.体的身体高大C既. 能生活在 地D种.类 多,种群大 水中,也能生活在陆 9. 下列动物中,属于两栖动物的是() A.龟B大.鲵C蜗.牛D扬.子鳄 10. 属珍稀的爬行类动物是() A. 大鲵B中.华鲟C扬.子鳄D白.鳍豚 11. 青蛙被称为两栖动物的主要原因是() A. 幼体只能生活在水里,成体只能生活在陆地上 B. 在水中生殖,在陆地上发育 C. 幼体在陆地上生活,成体既能在陆地上生活,又能在水中生活 D. 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主要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12. 下列生物中,“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的是() A.鲨鱼B鳄.鱼C娃. 娃鱼D章.鱼 13. 下列关于两栖动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幼体的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B幼. 体要经过变态发育才能上陆地 对两栖动 物的影响不 境的改变 生活 C.环 大D成. 体可用肺呼吸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上节回顾】 l、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主要区别在于有无( ) A.脊索B.脊柱C.脊椎D.脊髓 2、北方的冬季,渔民通常在自家的鱼塘的冰面凿很多孔洞,其目的是( ) A.提高鱼塘中水的温度B.提高鱼塘中水的含氧量 C.减少鱼塘中水的压力D.便于给养殖的鱼喂食 【知识目标】 1、举例识别常见的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2、描述两类动物的主要特征,说出爬行动物更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重难点) 3、了解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自主学习】 一、两栖动物 ,1、学法指导:阅读课本P25~26的相关内容,观察青蛙实物或图片,思考问题。(1)外形:青蛙的身体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部分,没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体色:不同环境中的青蛙身体的颜色相同吗?为什么? (3)体表:______________,有少量__________,可以辅助____________。 (4)四肢:前肢短小,可以支撑身体;后肢发达,趾间有_______________,既能_______也能划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青蛙和蝌蚪,归纳: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3、举例说明两栖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二、爬行动物 1、学法指导:阅读课本P27~28的相关内容,结合图文资料帮助理解:爬行动物有哪些适于陆地生活的特点? (1)形态结构: (2)呼吸: (3)生殖: 3、归纳: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4、举例说明爬行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课后提升】 1、完成课本P29练习l、 2、 3、 4、5 2、保护青蛙的意义在于( ) A青蛙的肉质鲜美,营养价值丰富B体表有斑点,观赏价值高 C青蛙可以作为气蒙预报的辅助工具 D 青蛙能捕食农业害虫 3、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是( ) A昆虫B爬行动物C节肢动物D两栖动物

两栖类与爬行类特征总结:

两栖类与爬行类特征总结: 两栖类爬行类 主要特征现生两栖类的成体虽已具有陆生的身 体结构,但繁殖和幼体发育仍必须在淡 水中进行。幼体形态似鱼,用鳃呼吸, 有侧线,无附肢,靠尾鳍游泳,发育中 需经变态才能上陆生活。 爬行类是体被角质鳞片、在陆地繁 殖的变温羊膜动物。羊膜动物的卵 膜和胚胎与无羊膜动物有显著不 同,羊膜卵的结构和发育特点确保 了在干燥的陆地上繁殖成为可能。 外形身体分头、躯干、尾(无尾两栖类成体 无尾)和四肢(蚓螈类四肢退化)。被 覆光滑、多粘液的皮肤,有的种类背部 有纵行的皮肤褶。大蟾蜍皮肤粗糙,并 有毒腺。 头:扁平而吻端尖的三角形,口裂宽阔 吻端两侧有一对外鼻孔,有可开闭的瓣 膜,经鼻腔,以内鼻孔开口于口腔前部。 鼓膜一对,圆形,位于眼后方,覆盖在 中耳外。蟾蜍的鼓膜后方有一对耳后 腺。声囊:雄性的咽部或口角有1—2 个内声囊或外声囊。外声囊是由咽壁扩 展形成的皮肤囊,充气时可膨胀成泡 状。鲵螈和蟾蜍无声囊。 躯干:是颅骨后缘至泄殖孔间部分,附 有前后2对附肢。蛙蟾类的躯干短宽, 前肢短,四趾,趾间无蹼,主要用于撑 起身体。生殖季节雄性第1、2趾内侧 膨大加厚成棕黑色,叫婚垫,抱对时对 雌性个体有刺激排卵作用。后肢长,五 趾,趾间有蹼,适于游泳和陆地上的跳 跃。有的种类趾端形成吸盘,吸附在攀 爬物上。附肢在蚓螈类中退化。 尾:泄殖孔以后的身体。蛙蟾类无尾; 鲵螈的尾侧扁,适于游泳;蚓螈的尾蚯 蚓型。 体表被有鳞片,体形差异很大,可 分为蜥蜴型、蛇型、龟鳖型,分别 适应于地面爬行、树栖、穴居、水 栖等不同生活方式。 除蛇类外,身体可明显区分为头, 颈,躯干和尾部。有可活动的眼睑 (壁虎科例外),鼓膜下陷与外耳道 的深处;四肢强健有力(蛇类例外), 五指(趾)型,末端具爪,善于攀 爬,疾驰和挖掘活动。 皮肤综 述 古两栖动物的体表被鳞,有些种类的头 部和背部还覆有骨板。现生两栖类的皮 肤裸露富含腺体,鳞退化,仅穴居生活 的蚓螈保留有真皮性骨质鳞。皮肤由表 皮和真皮两部分组成。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教案

课题:《两栖类和爬行类》 一、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中对本节课的要求是“概述两栖类和爬行类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两栖动物是一个从水生向陆生过渡的类群,具有初步适应陆生生活的结构特征,但受精和幼体发育仍在水中进行,幼体经变态发育后在陆地生活。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其生殖和发育完全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青蛙的生殖发育及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青蛙的变态发 育是本节课的难点,教师需要将知识形象化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青蛙、蟾蜍以及蛇等动物比较熟悉,对于其他的两栖、爬行动物了解较少,但对他们有较大的兴趣,应该联系生活并借助图片让学生直观的感知这些动物。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描述青蛙的形态结构特点。 (2 ) 概述蜥蜴与陆地生活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及生理特征。 (3)说出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4)举例说出两栖动物、爬行动物与人的关系。 (5)说出两栖动物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形态结构特征与环境相适应的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关注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生存状况,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品质。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两栖动物的概念。 (2).归纳出两栖动物、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3).青蛙的形态结构特点及变态发育。 (4).蜥蜴的形态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青蛙的变态发育 五、教学策略 1、教法:教授教学法为主,讨论及归纳总结法为辅 2、学法:自主讨论、归纳总结 六、课时安排:参考课时2课时。

八、板书设计 第五节两栖类和爬行类 一、两栖动物 1、青蛙的发育过程 2、青蛙的结构 3、两栖动物的特征 4、两栖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二、爬行动物 1、蜥蜴的发育过程 2、其他的爬行动物 3、爬行动物的特征 4、爬行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九、教学反思:

两栖类及爬行纲的分类

两栖类及爬行纲的分类实验目的: (1)了解两栖纲与爬行纲各目及重要科的特征。 (2)认识常见的种类,学习使用检索表进行分类鉴定的方法。实验内容: (1)代表性及常见的两栖类、爬行纲动物的识别。 (2)鉴定术语及测量方法。 实验内容和用品: 两栖纲及爬行纲代表种的侵制标本、剥制标本。 放大镜、解剖镜、解剖针、镊子、解剖盘、直尺和卡尺。 实验操作及观察: 两栖类的外部形态及量度: (1)无尾两栖动物 (2)有尾两栖动物

两栖纲的分类: 有尾目:体长形,终生有尾,有四肢,有的种类无后肢。营水生生活的种类,有侧线和鳃;营陆栖的种类,成体鳃退化。 包括各种鲵和蝾螈 隐鳃鲵科:头宽扁无眼睑。前肢4指后肢5,无爪。如娃娃鱼。 小鲵科:体外受精,具眼睑,脊椎双凹形。如中国小鲵。 鳗螈科:身体细长似鳗,终生具外鳃,前肢 3 4 指,没有后肢。如小鳗螈。 ~ 两栖鲵科:身体细长似鳗,四肢很小,2 或 3 趾。如二指两栖鲵。 洞螈科:终生有 3 对外鳃,眼退化,无眼睑,身体半透明,背部有深色斑点,水生。如洞螈。 钝口螈科:有些种类可终生保持幼体特征,生活于水中。如虎纹钝口螈。 陆巨螈科:终生保持幼体形态。如陆巨螈。 无肺螈科:适宜于山溪急流中。如白点无肺螈。 蝾螈科:有活动眼睑,幼体具 4 对鳃。卵生,体内受精,有胶质精囊。如东方蝾螈。 无尾目:体短宽,成体无尾,无外鳃。后肢发达,适于跳跃和游泳,有眼睑和瞬膜,大多有鼓膜(有些种类无鼓膜)和声带。幼体和成体区别甚大,蝌蚪有尾。滑蹠蟾科 盘舌蟾科:具较厚的盘状舌附着口腔底部,捕食时不能伸出。如盘舌蟾。 负子蟾科:负子蟾科的成员均完全水生性,后肢强劲而有发达的蹼,前肢纤细而无蹼,没有舌头。负子蟾将卵放在背部的小囊中孵化,完成变态或接近完成变态时离开母体。爪蟾趾端有似爪的角质结构。如负子蟾

八年级生物上册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教案)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青蛙和蜥蜴的结构和功能。 2、掌握两栖动物及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与注意力以及分析综合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观看图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通过对两栖动物及爬行动物的学习,培养学生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环境的习惯。 【教学重点】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 1、青蛙的观察实验 2、为什么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教学流程】 一、导入 青蛙和乌龟既可以在水中游泳,也可以在陆地生活,然而,青蛙属于两栖动物,而乌龟属于爬行动物,这是为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内容。二、互动授课 (一)两栖动物 教师出示青蛙的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教材第25页“观察与思考”的内容和生活实际经验,,回答以下问题: 1、青蛙的身体表面是什么颜色的? 提供不同体色的青蛙图片 2、这与它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 3、青蛙生活在什么环境中?它的皮肤有什么特点? 4、前肢与后肢有何区别?这与它的运动方式有什么关系? 5、除此外,你还知道哪些两栖动物? 6、试归纳两栖动物的特征。 学生找出问题并回答,教师总结。 1、与环境保持一致,引导学生总结出这种现象是生物不断适应环境的结果,是生物进化的方向。 2、引导学生自行设计实验验证青蛙的皮肤具有辅助呼吸作用。提出问题:青蛙冬眠时用什么呼吸?

3、引导学生观察青蛙幼体,幼体用什么呼吸?像什么?指出两栖动物与鱼类的关系。让学生找出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并默记。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图片,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通过回答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二)爬行动物 多诶提延时蜥蜴的生活,学生观看图片,自学教材第27~28页并思考以下问题:1.蜥蜴生活在哪里? 2.蜥蜴的身体分部有何喝点?有何好处? 3.蜥蜴的四肢有什么特点? 4.蜥蜴的皮肤是怎么适应陆地生活的? 5.蜥蜴用什么呼吸? 6.为什么说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学生观看图片讨论、分析题目。找出答案;教师检查自学成果,根据学生的回答做简要 赤矶课堂备课组教案

两栖类和爬行类 习题(含答案)

两栖类和爬行类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共26.0分) 1. 下列动物不属于两栖动物的是() A. 蟾蜍 B. 龟 C. 蝾螈 D. 大鲵 2. 下列关于两栖动物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变温动物 B. 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 C. 脊椎动物 D. 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 3. 真正适应陆地生活的动物是从()开始的. A. 两栖类 B. 鸟类 C. 爬行类 D. 节肢类 4. 下列各项中属于青蛙的呼吸特点的是() A. 只用肺呼吸 B. 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C. 只用皮肤呼吸 D. 用腮呼吸 5. “一只青蛙四条腿,扑通扑通跳下水…”可是青蛙既不能完全在水中生活,又不能完全在陆地上生活,其主要原因是() A. 青蛙的呼吸依赖肺和皮肤 B. 青蛙体表无覆盖物,失水较快 C. 水中或陆地都没有足够的食物 D. 身体散热快,不能长时间留在水中 6. 与蝌蚪相比,只有成蛙才具有的结构是() A. 鳃 B. 肺 C. 尾巴 D. 后肢 7. 爬行动物体表覆盖鳞片或甲,其作用是() A. 适应陆地生活 B. 有利于爬行 C. 减少体内水分蒸发 D. 保持体温 8. 爬行动物与两栖动物相比,其进化意义是() A. 真正适应陆地环境的生活 B. 个体的身体高大 C. 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 D. 种类多,种群大 9. 下列动物中,属于两栖动物的是() A. 龟 B. 大鲵 C. 蜗牛 D. 扬子鳄 10. 属珍稀的爬行类动物是() A. 大鲵 B. 中华鲟 C. 扬子鳄 D. 白鳍豚 11. 青蛙被称为两栖动物的主要原因是() A. 幼体只能生活在水里,成体只能生活在陆地上 B. 在水中生殖,在陆地上发育 C. 幼体在陆地上生活,成体既能在陆地上生活,又能在水中生活 D. 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主要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12. 下列生物中,“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的是() A. 鲨鱼 B. 鳄鱼 C. 娃娃鱼 D. 章鱼 13. 下列关于两栖动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幼体的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 B. 幼体要经过变态发育才能上陆地生活 C. 环境的改变对两栖动物的影响不大 D. 成体可用肺呼吸

第五节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教案

第五节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教材分析 两栖动物是从水生开始向陆生过渡的一个类群,具有初步适应陆地生活的结构特征,是生物进化链条上承上启下不可缺少的一环,其生殖和发育有其独特性。爬行动物是真正适应陆地环境的脊椎动物,身体结构和生理功能中有许多与陆地生活相适应的特点。本节主要以“青蛙”和“蜥蜴”为例,着重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讲述了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形态结构和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从两栖动物与爬行动物的比较也能总结出生物从水生到陆生,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的进化历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青蛙的形态结构特征。 2、概述蜥蜴与陆地生活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及生理特征。 3、说出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4、举例说明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技能目标 通过对青蛙的了解,学会总结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与总结归纳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从生活中保护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青蛙的结构特征。 2、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结构特征。 3、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与人类的生活关系。 教学难点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结构特征。 课时安排 2节课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课件、活体青蛙。 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初步了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板书设计 第五章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教学反思 好的一面在于导入使用谜语,切题并且有效的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整个教学过程语言过度自然连贯,并且通过让学生观察活体牛蛙进行探究式的合作学习,使课堂更加体现以学生为主的理念。也更加吸引学生的兴趣。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提高观察、归纳、总结的能力。 还需改进的方面有教学过程中对使用牛蛙不使用青蛙解释不够清楚,并且在对学生提出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教案(改)完整打印版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五节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教学目的: 1.知识方面 (1)了解一些常见的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认识青蛙和蜥蜴的形态结构特点。 (2)掌握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3)举例说出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与人的关系 2.能力方面 (1)通过观察青蛙体色、外部形态特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2)通过对青蛙和蜥蜴的了解学会总结一类动物的主要特征, 培养学生分析与总结归纳能力。 3.思想情感方面 (1)初步形成动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及生活习性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基本生物学观点。 (2)了解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树立学生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2.难点: (1)比较理解青蛙和蝌蚪的体形、呼吸和运动特征 (2)从运动、呼吸、生殖等方面理解蜥蜴适应陆地生活的特征

课时安排: 1课时

板书设计: 第五节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一、两栖动物 1.观察青蛙: (1)体色:保护色 (2)体表:皮肤裸露,能辅助呼吸(3)四肢:前肢短小,后肢发达2.主要特征 二、爬行动物 1、蜥蜴 (1)生活环境:陆地 (2)出现颈部 (3)体表:角质鳞片 (4)生殖和发育:脱离了水 2、主要特征

堂堂清 1、下列动物中是两栖动物的是() A、蟾蜍 B、海龟 C、鳄鱼 D、企鹅 2、青蛙的幼体和成体的呼吸器官分别是() A、鰓;肺和皮肤 B、肺;皮肤和肺 C、鰓;皮肤 D、鰓;气管 3、与蝌蚪相比,只有成蛙才具有的结构是() A、鰓 B、后肢 C、尾巴 D、肺 4、青蛙前肢和后肢的主要作用分别是() A、前肢游泳,后肢支撑身体 B、前肢游泳,后肢跳跃 C、前肢支撑身体,后肢跳跃、游泳 D、前肢支撑身体,后肢跳跃 5、蜥蜴的皮肤干燥又粗糙,表面覆盖着角质鳞片,这样的皮肤有利于() A、爬行 B、吸收营养 C、辅助呼吸 D、减少体内水分蒸发 6、冬眠状态下青蛙的主要呼吸器官是( ) A 、肠B、肺C、口腔黏膜D、皮肤 7、某同学捉到一只活青蛙,并把它放到有较多水的鱼缸中,准备精心饲养,观察蛙的活动,可第二天青蛙就死掉了,青蛙死亡的原因是( )。 A、缺氧 B、饥饿 C.、惊吓D、水质有问题 8、青蛙必须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最主要的原因是( ) A、皮肤裸露 B、幼体用鳃呼吸 C、生殖发育离不开水 D、肺不发达,需要皮肤辅助呼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