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留守儿童存在的若干问题的调研报告

关于留守儿童存在的若干问题的调研报告
关于留守儿童存在的若干问题的调研报告

关于留守儿童存在的若干问题的调研

报告

关于留守儿童存在的若干问题的调研报告

——对商洛市上官坊乡南宽坪村的调查与思考

由于地理和历史等原因,中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农村人地矛盾尖锐。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推动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改变生存状况外出务工,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她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者与上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它亲戚、朋友一起生活。根据权威调查,中国农村当前“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5800万人。57.2%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留守儿童中的79.7%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13%的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朋友,7.3%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为切实调查当前农村出现的留守儿童问题, 1月15日,长安大学支农志愿者协会寒假社会实践队成功抵达商洛市上官坊乡南宽坪村,并在当地政府和学校的鼎力支持和全力配合下,在此进行了为期6天的社会调研活动。此次调研围绕“留守儿童存在的若干问题”主题,综合运用普遍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等方法,开展了一系列的社会调研工作。现将此次社会实践活动的有关内容报告如下:

一、商洛市上官坊乡南宽坪村情况简介

商洛市上官坊乡地处秦岭南麓,流岭流域,位于商州区西南部,距市中心54公里,南与山阳县毗邻,北与沙河子镇、西与闫村乡接壤,西武高速公路穿越本乡下砭村。全乡总面积72平方公里,辖7个行政村,7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7108人,劳动力3895人,耕地面积8464亩,粮食产量年均2500吨。本乡山高沟深,其南部有庐山胜景,主峰高2300米,素有“九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其自然生态、环境优美。近年来,经过发展“林、药、菌、养”四大主导产业以及实施退耕还林、封山育林、产业结构调整等一系列保护措施,全乡的原始生态环境与资源都得到了有效的保护,环境更加优美。

该乡南宽坪村位于商州南部,距城区60公里,人口居住分散,地域辽阔,是一个典型的高寒山区贫困村。全村16个村民小组,445户,1782人,现有耕地面积1781亩。自实施扶贫开发重点村以来,在区扶贫开发局的精心指导下,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新修小学教学大楼11间3层1200平方米,新建卫生室8间3层320平方米,铺设水泥路7.8公里,治理河堤路2.2公里,“五改三建”78户,带动了全乡主导产业和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二、南宽坪村留守儿童存在的若干问题

(一)、监护人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我们走访的南宽坪40多户人家中,80%的孩子为留守儿童。而当前该村留守儿童主要有三种被监护方式:一是隔代监

护,即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对“留守儿童”监护;二是上代监护,即由父母的同辈人,如叔、伯、姑、姨、舅等亲戚或她人抚养的监护方式;三是抱养人监护,由于农村经济落后,计划生育政策落实不到位,很多家庭因为家里孩子过多,于是便将孩子交给她人抱养,便出现孩子由抱养一方监护的情况。

上述三种监护方式存在的相关问题主要有:

1、经济上困难,阻碍儿童求学。很多农村家庭,由于经济上的不允许,限制孩子求学。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是根基,而农村家庭,收入来源有限,虽然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已经贯彻并实行,可是儿童平时在学校各种各样的费用的确困扰了部分家庭。调研过程中发现,其中一户人家,家里只有两位70几岁的老人,两老人的身体也不好,老人的儿子外出打工,从不关心家中之事,也从未寄钱回家,媳妇刚生下孩子就离家,投奔到外省,从未回家。两老人养的两头猪是唯一的经济收入,并获政府低保450元一季度。老人的孙女正读初二,寄宿在学校,学校每学期补助375元,但远远无法支付孩子上学的费用。老爷爷哭着对笔者说:“这样下去,孩子只能辍学,我们实在是供不起了。”

2、教育意识淡薄,维持“读书无用论”观点。监护人不是特

别关心孩子学习问题,抱着“得过且过”的思想。而且,在

农村,“读书无用论”的封建保守思想依旧很盛行,文化匮

乏的农村人认为孩子到一定年龄就该放弃学业、外出打工。

特别是当监护人是爷爷奶奶或是外公外婆时,由于血缘、亲

缘关系,监护者多采用溺爱的管教方式,较多地给予物质、生活上的满足和过多的宽容放任,而较少精神、道德上的管束和引导。

3、行动力差,缺少实质上的帮助。监护人怀有经过教育改变孩子命运的意识,但行动力不行。一方面,由农村人文化程度较低,难以给予孩子实质上的帮助;另一方面,监护人有时要照顾几个孩子或是赡养老人,力不从心,无法兼顾到每个孩子的教育。在我们调研过程中发现,父母希望孩子成才,但由于生活上种种原因,很少采取真正措施,比如一般不去过问孩子在学校情况,不会监督孩子学习,也不会主动去学校询问老师有关孩子的情况等等。而且,有时孩子主动向监护人询问学习上的问题,监护一方由于能力有限,未能帮孩子真正解决问题。

4、抱养问题,无法给予孩子全心全意的爱。在落后偏僻的农村,计划生育并未普及,重男轻女观念依旧存在,因此有些孩子刚出生便给她人抱养。抱养儿童一般导致两种结果:一是由于监护对象并非己子,监护人在教养过程中难免有所顾虑,不敢严格管教,便造成物质型和放任型的管教;二是抱养儿童与监护人无血缘关系,导致监护人对孩子不关心,甚至辱骂、殴打孩子,造成孩子身体、心理上的伤害。调研过程中发现,一名正读小学六年级的女孩,下山时不小心扭伤了脚,却不敢回家告诉养父养母,害怕养父养母责怪。据这

位小女孩的邻居反映,其养父养母经常因为一点小事就辱骂或殴打该女孩。

5、监护人自身素质低下,辱骂虐待儿童。在农村,还存在一种现象,由于孩子身体上的残缺,被监护人辱骂虐待,这种现象虽是个别案例,但同样值得我们关注。调查过程中发现,一位女孩由于刚出生时脑子进风,智力低下,只一年级就读了6次,如今15岁在读小学三年级,在学校经常被学生欺负,老师也无能为力。由于恨铁不成钢,孩子的亲生父亲经常不明缘由地殴打孩子,有时候揪头发,有时候打脸,现在孩子的脸上的抓痕清晰可见。这名女孩有两位姐姐,皆已嫁人,从不往家中寄钱,她还有一个同样身体有残缺的弟弟,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就是孩子父亲卖鞋垫所获的收入。笔者家访时,孩子父亲外出工作,该女孩“庆幸”地对笔者说:“幸好我爸不在家,如果她要是知道我带你到家里来,你走后,她一定会打我的。”

6、看管不力,疏于照顾。孩子自身比较贪玩,监护人又看管不力,缺乏安全防范意识,经常不知孩子去处,对孩子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留守儿童容易受到意外伤害,甚至成为不法分子侵害的对象。调研过程中发现,每当笔者询问监护人孩子去处时,监护人的回答都是“玩去了”,当仔细查询孩子去哪里玩时,监护人的回答一般是“不知道”。另外,当孩子夜不归家时,有的监护人会去寻找孩子,而有的就呆在

家中“安心”等待。一次,晚上6点多,山里的天色早已昏暗,有3个读小学的女孩在学校玩耍忘记了时间,准备回家。由于天色已暗,而且山路不好走,于是笔者和另一位志愿者打着手电送3位女孩回家。在路上,我们只遇到了一位前来接女孩的家长。另外两位女孩的家很远,我们一直往山上面走。幸亏我们出发时带着手电,不然压根就看不清路。而且,越往山上,路越不好走,不但陡而且还很窄,再加上这几天刚下过雪,路上都结着冰,稍有不慎便会滑到。特别是像我们这种住惯平原的人压根就受不了山路的行走。在我们实在感到痛苦时,我们问了其中一位女孩,“你一个人走山路,而且天又这么暗,你有没有没有手电,你不怕吗?你家里人咋不来接你的?”女孩的回答让我们很吃惊,她说:“没事,我都走惯了,我从小到达都这么走,而且,我爸妈也不担心我,她们知道我会平安到家的。”

7、“代沟”明显,难以相互沟通。这种现象在“隔代监护”中普遍存在。祖辈们往往以她们自己成长的经历来教育要求孙子辈,思想观念保守,教育方法简单。而现在的孩子见识广,喜欢赶新潮,寻求刺激和创新,做事不拘一格等,老人的观念和教育方法很难为孙辈接受。

(二)、留守儿童自身存在的问题

1、心理上的问题

(1)、亲情的丧失,导致性格缺陷。长期的单亲监护或隔代

监护,甚至是她人监护、无人监护,使留守儿童无法像其它

孩子那样得到父母的关爱,家长也不能随时了解、把握孩子

的心理、思想变化。这种亲情的缺失使孩子变得孤僻、抑郁,甚至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严重地影响到了孩子心理的

健康发展。正如上面所列举的一个事例,孩子刚出生,父母

都抛弃,长期不论不问,只能由体弱多病的爷爷奶奶照顾,

得不到正常小孩该拥有的父爱母爱。当笔者问该女孩是否想

自己的爸妈时,女孩落泪了。另外一例,当问及那位被抱养

的女孩平时是否与“爸妈”吵架时,她很随意地说了句“吵架”,可当问她为什么和“爸妈”吵架时,原本看似无所谓

的她马上就哭了。之后,无论笔者怎么安慰她,都无济于事,她一直都是在摇头。可过了没多长时间会,她又开开心

心地与同伴玩了,仿佛未曾发生过刚刚那一幕一样。在这种

家庭长大的孩子,她们一般都好好的,可是,当真正不小心

触碰到她内心的那块伤疤时,这些孩子就会崩溃。

(2)、道德行为差。由于缺乏有效监管和教育,留守儿童往往对事物分不清好坏和是非,不能正确地看待问题,容易受社会上反面现象的影响,容易养成一些不良行为。例如:经常说谎,爱说脏话,不服管教,悄悄拿同学的东西。在调研过程中发现,由于小学校园在村里,受村庄质朴敦厚的氛围熏陶,孩子们虽然贪玩,但至少是单纯的。可是,那些在镇上念初中的孩子们,她们也是从村上这个小学走出去的,她们也是留守儿童,曾经的她们

也是单纯善良的。可是,走出这个村,到了镇上,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很多小孩由于缺乏管教,分不清对错,慢慢养成了一些不良行为。我们虽未亲眼见过,但听学校的老师还有周围的村民反映,那些在镇上上初中的孩子,经常逃课,有时还进入村里,殴打小学生。这些留守儿童,虽然曾经天真善良,可是,当她们真正走出去,她们的思想堡垒是不堪一击的,分不清对错,也就容易走上了歧途。

(3)、过早成熟,“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虽然家长有培养孩子成才的意识,而且愿意投入精力与金钱去支持孩子受教育,但由于很多客观原因,比如家里贫困、家人重病在床等,让孩子思想上、物质上有负担,孩子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有放弃上学、外出打工的念头。调研发现,一户人家,家里有两个儿子,孩子的父亲常年在西安打工,但今年也因病做完手术,花去 2.5万元,现在恢复还不错。大儿子患心脏病,今年手术费花费16万元,现在还躺在床上。小儿子今年12岁,上初一,全家人都很支持小男孩的上学,母亲热泪盈眶地说:“就算贷款,借钱也要供孩子上学。”但孩子认为,虽然很想上学,但家里这种情况,屋里没钱,很想放弃学业、外出打工。对于在这种家庭长大的孩子,她们心理很健康,甚至很懂事,但她们看似坚强的外表下,内心又是脆弱的。她们不想放弃自己的学习,可是现实的无奈逼迫着她们承受不属于她们这个年龄该承受的一切。

(4)、“上学无用论”思想对留守儿童的影响。上文也提到过,

由于农村封建传统思想根深蒂固,监护人秉持“上学无用论”的思想教育孩子,因此,久而久之,孩子自身也认为上学是无用的,于是在学校就不认真学习,成绩一落千丈,甚至是辍学打工,于是就出现了所谓的“童工”。

2、学习上的问题

(1)、双方交流少,无法切实帮助留守儿童。孩子放学回家之后,不与家人交流学习问题,而监护人一方即使主动询问孩子,孩子不愿说,导致监护人无法很好得知孩子学习情况,更无法切实帮助孩子。另一种现象是: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不在身边,对留守儿童学习方面的帮助和监督大大减少,甚至完全减除了,使孩子在学习方面处于一种无人过问的状况。学好了,没人夸;学坏了,没人骂。渐渐使孩子对学习产生一种无所谓的态度,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习。调研结果显示孩子与监护人之间有关学习方面的交流甚少,甚至完全没有交流。

(2)、重养轻教,留守儿童自觉性差。由于孩子在留守期间是和年迈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它亲友生活在一起的,监护人文化水平低,没有能力辅导孩子的学习,重养轻教,致使孩子的学习得不到有效的督促和引导,大多数留守儿童在学习上自觉性差,纪律不强,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被动地学习,学习成绩较差。在调研过程中,一户人家,经济水平一般,能够支付孩子上学费用。父母经常会和孩子聊学习方面的事,但孩子比较内向,英语学习很差,底子薄,听不懂老师讲课。父母文化水平有限,根本

帮不了孩子学习。孩子最想对妈妈说的话就是:希望有人能在学习上辅导自己。

3、生活上的问题

(1)、经济困难,留守儿童生活拮据。父母外出打工,收入有限,无法给予留守儿童充实的生活,因此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比较节俭,表现在饮食方面,吃好是不敢奢求的,能吃饱就行了。儿童时期正是长身体的时期,合理的饮食结构和营养搭配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处在这一年龄段的城市儿童,是备受父母及亲友呵护的,而农村留守儿童只能在极度节俭的状态下过着维持温饱的生活。这些儿童在生病的时候,也往往没有能力和条件去医院救治,只能采取一些简单的、传统的方法治疗,或者干脆硬“扛”。调研过程中发现,那些离家较远的孩子早上必须早起,走长时间的山路才能到达学校,没有时间上午饭,上午饭往往被省略。有些孩子直接随便带几个馍到学校吃,只有极少数同学家长送饭到学校。

(2)、经常劳作,劳动负担重。经济上的困难,留守儿童在其稍有一点力气的时候,也不得不加入到劳动者的队伍中去,即使她们不去干那些高强度的体力活,也要承担各种家务劳动。过早的分担家庭负担对她们的健康成长的影响也极大。

(3)、卫生问题。对于父母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长时间没有父母在身边监管、照顾,而监护人方面往往忽视了孩子的卫生问题,导致孩子穿衣邋遢,不爱干净,养成不好的生活习惯。

(三)、老师方面存在的问题

根据我们在南宽坪村的调研,发现大部分家长对南宽坪小学的老师比较满意,但也有不少孩子家长提到个别老师体罚学生问题。老师体罚学生,学生不敢回家告诉监护人,就算监护人知道实情,一般很少到学校找老师,害怕老师打击报复。

三、针对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的建议与对策

经过这6天的调查走访,发现了上述关于留守儿童的

相关问题,现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设立“代管家长”制度,由老师充当爸爸妈妈。留守儿童

因为缺少了父爱母爱,而对孩子的成长健康成长影响重大。

据了解,南宽坪小学10位教职人员,98名学生,一位老师

负责10名学生,不但照顾这10位孩子的学习,还有生活、

心理等各方面,提供孩子“父爱”、“母爱”,让南宽坪小

学变成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2、老师定期家访,全方面了解留守儿童。经过我们这几天的

对孩子家庭、监护人等方面的调研,更加立体、直观地了解

这些留守儿童,也能多角度、全方面地帮助她们。我们认为,学校老师定期到学生中进行家访,特别是针对那些问题

突出的孩子家访,能更好地帮助孩子们成人、成才。

3、建立“心理咨询站”,突破留守儿童心理难关。留守儿童

的心理问题是严峻、不容忽视的。经过设立“心理咨询站”,为孩子提供一个咨询的平台,帮助孩子解决心理问

题。我们调研发现,大多数家长同意此建议。

4、举办有意义的游戏,使孩子们在游戏中成长。留守儿童缺

乏信心、缺少对她人的信任,对此,学校可举办一些有意义

的小游戏,使孩子们在趣味性游戏中成长。

5、建立留守儿童个人档案,详细具体地了解孩子情况。档案

资料的内容应包括:留守儿童姓名、年龄、道德品质、行为

习惯、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性格特征、学习动机和态度、

学习能力和方法,与临时监护人的融洽程度,与打工父母的

沟通情况等;临时监护人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年龄、文

化程度、性格特征,重点是监护人如何对孩子进行管教等;

留守儿童父母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年龄、文化程度、工

作单位及工种、经济收入情况、对子女的希望要求、与子女

联系沟通情况等。对每个留守儿童建立档案,才能具体问题

具体分析,找寻适合解决每个孩子问题的最佳方案。

经过这次专题调研,我们对商洛市上官坊乡南宽坪村的留守儿童的相关情况有了大致了解。同时,我们也对南宽坪小学校长和老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针深感佩服,希望贵校一直秉持“教育需要理解、安慰,教育需要赏识、积累”这种用爱灌溉幼苗的理念,让留守儿童在充满爱的世界中长大!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调查报告范文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调查报告范文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他们的出现源于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但又因种种原因无法将子女一起带到身边上学,子女只能留在了农村家里,父母一方或爷爷、奶奶、其他亲属代为照看。留守儿童因为父母不在身边,缺少父母之爱,缺少良好的教育管理和指导,容易导致心理上的缺陷和行为性格上转变,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带来较大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调查留守儿童生活现状、学业学习、心理健康、行为性格等方面的基本情况,掌握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和目前的成长发展情况,对比留守儿童与父母均在身边儿童的差异,分析留守儿童行为、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探索促进留守儿童顺利健康成长的对策,意义重大。 学校现有6个教学班,学生293名,教职工18名,经摸底调查,我校现有留守儿童113人,占在校学生总数的38.6% ,其中父母双方都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64人,占留守儿童总数的28.8%。对四、六年级的20名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涉及生活现状、学业学习、心理健康、行为性格等方面的18个问题,比较全面的了解了我校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研,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准备。确定调查目的、对象(四、五、六年级) 调查内容、方法,查阅资料,制定问卷调查表。 本次调查问卷是根据国家《关于大力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行动

的意见》精神,设计了《蒿塔小学留守儿童问卷调查表》,调查表包含生活现状、学业学习、心理健康、行为性格、受关注程度和自信心等几个方面的18个问题,通过学生对问题的回答选择,统计对选择项目的人数占参选总人数的百分数,来了解学生总体上的现状和心理倾向性特点。调查表如下。 蒿塔小学留守儿童问卷调查表 1. 你爸妈外出务工多长时间了?() (1)一年(2)二年(3)三年(4)更长时间 2.爸妈外出务工,你和谁生活在一起?() (1)爷爷奶奶(2)外公外婆(3)寄宿学校 3. 爸妈不在身边,生活上有什么变化?() (1)没有变化(2)更自由了(3)过得不如以前好 4. 爸妈不在家,你是否感觉安全?() (1)不安全(2)安全(3)在不在都一样 5.爸妈不在身边,对你的学习有什么影响?() (1)没有影响(2)我进步了(3)我退步了 6. 爸妈不在身边,你的行为习惯有什么改变?() (1)没有改变(2) 更加懂事了(3)缺点又增加了 7. 爸妈不在身边,你的性格有什么改变?() (1)更加开朗了(2)更加孤僻了(3)没有变化 8. 爸妈不在身边,你有心事向谁诉说?() (1)家人(2)老师(3)小朋友(4)谁都不说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调研报告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调研报告我县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调研报告 **县政协社会与法制专委会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超常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批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从而产生了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一个热点问题。政协社会和法制专委会通过对我县留守儿童现状的调查发现,由于亲情缺失和监护缺位,存在生活失助、学业失教、安全失保、心理失衡等突出问题。如何开展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为党和政府分忧,是摆在当前儿童工作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的超常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批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从而产生了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一个热点问题。政协社会和法制专委会通过对**县留守儿童现状的调查发现,由于亲情缺失和监护缺位,存在生活失助、学业失教、安全失保、心理失衡等突出问题。如何开展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为党和政府分忧,是摆在当前儿童工作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县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情况介绍

我县现有18岁以下留守儿童54000余名。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留守儿童问题,初步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妇联牵头、部门配合、家庭尽责、全社会合作”的“六位一体”工作模式,县政府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专项经费,打造了32个“留守儿童之家”,广泛推广“爱心家长志愿者”行动,开展培养文体兴趣的“四点半课堂”,全面启动实施留守儿童关爱工程,使这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巩固了“全省关爱留守儿童服务体系试点县”的成果。 (一)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情况:教体局、妇联联合制定了《**县农村学校留守儿童之家管理办法》,在21个乡镇学校、县城7所学校和4所村小已经建成32个“留守儿童之家”,各校结合自身的实际制定了各校的《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实施方案》,均设置了乒乓球室、书法室、音乐室、棋类室和心理咨询室,配备了电脑、电视机、亲情电话、图书、报刊、课桌椅、文体活动器材。32个留守儿童之家广泛开展有益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四点半课堂”活动。例如:李渡镇“留守儿童之家”以音乐为特色、唱响“盛中国”家乡的音乐品牌,文港镇“留守儿童之家”以毛笔文化为特色,开设书法特色兴趣班,前坊镇“留守儿童之家”每月给孩子开一次主题生日会,三里乡“留守儿童之家”开展魔方兴趣班等等,极大的丰富了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

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

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一大批未成年的孩子被留在家里,在农村出现了一个新的特殊儿童群体——留守儿童,且这个群体的人数正在不断扩大,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针对这一现状,为深入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教育和身心发展情况,我们对部分中小学进行了专项调研。据抽样调查,由于正常家庭教育的缺失,留守儿童身心发展尤其是品德、心理健康成长方面存在的问题正日益凸显,亟待引起政府及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较差。大多数留守儿童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生活习惯不良,表现在不讲卫生、不换衣服、挑食挑穿、乱花钱;有的留守儿童行为习惯较差,在家里不听代养人教导,顶撞长辈、我行我素,在学校不遵守规章制度,不服管理,说谎骗人,小偷小摸,打架骂人等,成为“问题儿童”。 2、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两极分化严重,普遍较差。父母外出,由于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这个重要环节,留守儿童的进取性、自觉性不强,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应付了事,学习成绩普遍较差。家庭教育的缺失,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学习缺乏热情,不求上进,学校教育往往处于事半功倍的尴尬境地。留守儿童一旦在某个学习环节跟不上,往往破罐子破摔,厌倦学习。这种情况让学校的管理者和教师十分担心,在留守儿童较为集中的贫困山区、半山区,这种情况已经影

响了班级、学校的教学质量。调查显示,留守儿童中学习成绩优秀的不到15 %,70%以上学习成绩中等或偏下。 但也有少数留守儿童有着许多同龄孩子较少具有的优秀品质,比如:独立性、自理能力强、意志品质坚定,更懂事和体贴别人,能够把对父母的思念转化为学习的动力,有较高的学习自觉性,成绩优异,各方面表现良好。这种情况虽然在留守儿童中所占比例小,却也提示我们,对留守儿童来说,成长和生活环境是辨证的。如何将留守儿童的不利处境转化为积极因素,是需要探讨的重要话题。 3、留守儿童心理出现偏差,少数留守儿童出现心理障碍。留守儿童大多年龄在3—15岁之间,正是情感、品德、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长期与父母分离,使他们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缺乏父母的关爱,亲情失落,产生孤独感,心理失衡。留守儿童有的情绪消极,表现出性格内向、失落自卑、自私冷漠、脆弱孤僻或焦虑、任性、暴躁等。韩集小学二年级学生马小林父母双双打工,原本就内向的他在学校就更不爱讲话了,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经常独来独往,从不与同学、老师讲话,极端的.封闭。 4、监护管理不够强。通过对部分留守儿童调查发现,留守儿童托付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管的占大多数;极个别留守儿童没有监护人,独自一人生活。这些监护人都普遍认为,只要孩子能有饭吃,身体健康不生病,安全不出事就尽到了责任。甚至部分监护人,因为忙于农活,对留守儿童的生活也照料不周。同时,祖父母等临时监护人因年老体弱等多种原因无法认真行使对儿童的监护权,特别是老人防范防护能力弱,安全保护意识不强,也导致留守儿童患病不能及时医治和受到意外伤害的事件屡有发生,使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存在诸多隐患。 5、监护人自身素质偏低,家庭教育缺失。由于监护人大多数是老年人,

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调查报告中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1、留守儿童在生活上缺乏良好的照应 根据调查,“父母都外出打工”的占81.25%,有70.35%的留守儿童由祖父或外祖父母照管,和兄弟姐妹生活或独立生活的占22.22%,而父母半年回家一次的占25.93%,一年回来一次的也是25.93%。祖父母、外祖父母很多都是年老、体弱多病,本身都需要别人的照顾,而现在他们又要担负照管孩子的重任,很难满足留守儿童的衣食住行各方面的需要。36.67%的留守儿童都表示自己“经常吃不饱、睡不好”。留守儿童正处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充足丰富的营养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然而我们在走访中发现许多留守儿童都是身材矮小、面黄肌瘦的,营养不良的现象很普遍。大部分的外出务工的父母都能够给家里寄生活费,但是并不是数量、时间固定。然而少数的父母并不能体谅临时监护人的艰辛,很少或者只寄回极少的生活费,甚至有些父母几乎是一走了之,从未给家里寄过生活费。我们在访谈中发现一种奇怪的现象:一些父母为了建房子或者偿还建房的贷款,竟然不给家里寄回任何的生活费,而让年迈的临时监护人自己解决生活费的问题。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特别是自己生活或与兄弟姐妹生活的留守儿童的自理能力很强,但是生活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很不容易的,更何况对于年幼的 留守儿童呢? 2、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整体不太理想 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对一个人的成长、成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43.33%的留守儿童认为自己的学习成绩一般,而认为不好的占20%。很多留守儿童对学习持无所谓的态度,上进心、动力也较为缺乏。36.6%的留守儿童表示自己上课不积极回答问题,只有部分留守儿童看过课外书,喜欢看课外书的就更少了。100%的留守儿童都喜欢来上学,但被问到原因时,绝大部分的回答是“好玩”。 3、留守儿童在心理、性格、思想品德等方面上也存在一些问题 未成年人的心灵相当脆弱,容易受外界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调查中发现:一些留守儿童感动孤单无助,敏感多疑,自信心不足,胆怯害羞。我们在访谈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个现象:调查人员送给留守儿童糖果、笔等礼物时,很少有人能够双手接物并表示感谢。当我们直接询问留守儿童的理想时,几乎没有一个能马上回答出来,在我们再三引导之后才能含含糊糊地回答。但是由于受父母外出务工的影响,少部分留守儿童长大后想打工赚钱。这样的回答很令人担心,因为如果缺乏正确的教导,那么留守儿童也把打工看作自己惟一的谋生之路,那将会难以形成正确的人生目标和崇高理想,对社会来说这是不幸的,对他们的前途未来 也很不利。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 篇一: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 九龙镇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调查内容:农村留守儿童 调查时间:2012 年 11 月 7 日—13 日 调查目的: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情况的调查,发现问题,分析原 因,为区委、区政府出台帮扶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调查地点:颍州区明珠双语学校 调查方法:工作驻点、走访、访谈 一、基本情况 颍州区明珠双语学校共有17教学班,其中幼儿园6教学班,小 学部8教学班,初中部3个教学班,在校生人数836人。其中共有“留 守儿童”697 人,占在校人数的83 %,年龄在4—15岁不等,经调 查得知:这697名“留守儿童“中有102 名属父母单方在外打工, 其余595 名属父母双方在外打工。这些外出务工人员将自己的孩子 留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管,或寄养在亲戚家里,

脱离了法定 的监护人,造成了事实上的“单亲教育”、“隔代教育”、“寄养教 育”的现象。为了更好解决留守儿童问题,让留守儿童在校能够安心 学习,留守儿童的家长在外安心工作,明珠双语学校从2004年开始 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纳入学校的工作重点,成立了专门的工作机构, 广泛发动教师及社会力量一起关爱留守儿童。真正做到了让留守儿童 “离开父母不乏亲情,留守在家不缺关爱”。 二、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研,对留守儿童成长中凸显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剖析, 我们发现父母外出打工对留守儿童教育确实存在一些负面影响。留守 学生在学习成绩、智力水平、身体发育、思想品行和心理健康等多方 面的综合表现,明显差于其他学生,而存在障碍、缺陷的比例则明显 高于其他学生,整体状况不容乐观。具体来说,主要存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调研报告 ——外语系关爱留守儿童社会实践 团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一大批未成年的孩子被留在家里,在农村出现了一个新的特殊儿童群体——留守儿童,所谓农村留守儿童,就是指随着大量农村成年男女向城镇转移就业,而多数人没有携带子女一同前往,致使许多的农村儿童远离双亲或单亲,成为农村家庭的留守儿童,多数依靠祖父或外祖父母监护。随着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多,这个群体的人数也随之不断扩大,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针对这一现状,为深入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教育和身心发展情况,我们外语系组建了一支由九人组成(其中包括系团委书记及八名学生干部)的暑期社会实践团对本溪县塞梨寨村和大东沟村的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思考,同时,我们希望留守儿童可以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及关爱。 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还嗷嗷待哺时,父母就远离家乡,到遥远的城里谋生糊口。很多时候,他们只能从电话中或者从偶尔寄来的汇款单中,才能感觉父母的存在。人们给这群孩子起了一个酸楚的名字:“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因

长期离开父母的正常监护,亲情缺失,管理不周,教育不当,在身心健康、道德品质、人身安全等方面问题日益突出。据抽样调查,我国部分地区的留守儿童比例高达50%。由于正常家庭教育的缺失,留守儿童身心发展尤其是品德、心理健康成长方面存在的问题正日益突显,亟待引起政府及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 二、调研工作的组织与实施 此次社会实践,将以“关爱留守儿童,共享同一片蓝天”为主题,在赛梨寨村留守儿童中开展实地调查、与留守儿童座谈、“一帮一”教英语等活动,让留守儿童感受快乐的同时,帮助他们树立自尊自爱、理解父母、尊重他人、努力成才的观念。并在实践过程走访留守儿童较多的村落进行较为实际的问卷调查,从而在留守儿童以及他的监护人中更为针对性的了解他们的生活和教育情况。 研究方法: 问卷方式1 1、调查对象,辽宁科技学院外语系学生(发放150份,回收150份) 2、问卷编排,一共13道选择题,1道问答题。 3、问卷内容:了解当代大学生对于这个特殊群体问题的关 注程度和他们的想法,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调研报告

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题目: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调研 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年级测控1003班 学生姓名丁昌磊学号1011013100 指导教师王环朱艳红 日期2012年7月3日至7月15日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调研 摘要:通过对当地留守儿童这一弱势群体的进行实地问卷调查、家访、谈心交流,举办音乐、手工、绘画、舞蹈课程,开展科普、道德、安全、心理教育进课堂互动活动,进一步了解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特点现状,分析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特点的成因,并提出父母、学校、政府、社会对于解决阻碍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问题的方法与对策,唤起全社会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特点 引言: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把孩子留在农村,并托付他人代为照看,形成了中国特有的一个新的弱势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目前全国留守儿童已达5000多万,并且其数量正呈现日益增长的趋势,这些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的形成与其所处的教育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7月3日至15日山东理工大学牵手阳光暑期三下乡实践团走进临沂平邑县,对此问题展开为期12天的深入调研,通过针对当地留守儿童开展的系列活动,唤起全社会对他们的关注。 正文: 一、什么是心理 心理是指生物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反应,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人的心理活动都有一个发生、发展、消失的过程。人们在活动的时候,通常各种感官认识外部世界事物,通过头脑的活动思考着事物的因果关系,并伴随着喜.怒.哀.乐等情感体验等。这折射着一系列心理现象的整个过程就是心理过程。 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特点现状 “爸爸!妈妈!你们是否听到我内心的呐喊。你们既然给了我生命,却为何把我丢下?每当别人家的孩子依偎在父母的身旁,你们可知道我内心的期盼?多么渴望你们温暖的怀抱,你们可知我内心的忧伤?我每天都等在盼,盼望你们快快

留守儿童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

留守儿童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 监护人自身因素有欠缺。一是责任意识不强。在除父母外的监护人眼里,认为孩子的父母不在身边,不能对他们要求太严格,应对孩子更多的爱,否则会使孩子产生扭曲心理,觉得不是自己亲生的父母到底不知道疼爱自己。二是监护责任不明确。监护人往往从身体健康方面考虑问题,重吃饭穿衣轻学习教养;重身体健康而忽视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关心儿童在学校和家里的表现;忽视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三是监护精力跟不上。由于监护人大多数是老年人,年纪较大,有的甚至同时要监护几个留守儿童,放在每个留守儿童身的精力就不够。再加上自己身体状况差,本身需要人照顾,因此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四是监护人自身素质较低。他们不知道从心理上来照顾儿童,不知道从法律、安全、卫生知识等方面教育他们,也不能在学习上给予帮助和指导,从而使留守儿童的教育从根本上就失去了重心。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当今,一方面全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另一方面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却相对滞后,尤其是边远山村。因此,农民不得不想办法改善家庭经济生活条件,让自己孩子摆脱这种祖祖辈辈都无法摆脱的困境。当最基本的生活问题都无法解决时,他们只能选择进城务工赚钱来养家糊口,从而使儿童在不完整的家庭中成长,在流动--留守--流动的变动中长大。因此,我们认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是造成那些留守儿童问题的最根本的原因。 家长缺乏家庭可持续发展观念。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虽然经济不富裕,但也不至于穷困潦倒、无处安身,他们大多是可以在家乡通过辛勤劳动来维持家庭正常生活的,而他们却追求快速改善家庭生活,追求给孩子成长提供充实的经济支持,不惜抛家弃子,离乡背井而进城打工。他们唯一的收获就是让他们感到满足的纸币,而他们失去的是家庭的亲情,牺牲的是子女的前途,造

关于留守儿童调研报告(20201007002731).doc

关于留守儿童调研报告 随着农村父母离乡进城打工、经商人数的增多,农村儿 童留守农村而无人照管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多,下面是小编为 大家精心搜集的留守儿童调研报告,欢迎大家参考借鉴,希 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 留守儿童调研报告范文( 一 )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背井离乡进城打工。有些农民工 把子女扔给了老人监护或寄养他人,于是在我国广大农村中 出现一个新的群体留守儿童。有资料显示,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规模已达 2290 万人,而且这个数字还将在未来几年成较大规模的上升趋势。因此,留守儿童问题虽然得到了 各级党委、 政府及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是留守儿童问题仍然是当今 社会值得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就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笔 者在仪征市马集镇方营村进行了走访和调查,并对留守儿童 问题谈一些初浅的看法。 540 一、基本情况 方营村位于马集镇北首,共有 户 , 现有人口 1950 人。土地面积 20 个村民小组。常住户 2684 亩,其中花园800 亩。现有机械加工、玩具、生态园等企业8 家。三业总产值2500 万元,人均纯收入9611 元。我村大部分群众迫于生计

挤进了打工队伍中去,成为打工一族,把子女扔给了老人监 护或寄养他人。据调查,全村有留守儿童43 人,其中在校 小学生中就有18 位留守儿童,占学生总数的%,老人监护的有35 人,占%,寄养他人的有 2 人,占%。 二、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 1、留守儿童成绩欠佳。大部分的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中 等偏下,其中 17%的小学生成绩较差,4%的小学生成绩很差; 留守儿童中有1%的人上学经常迟到,有时迟到的高达27%,11%的留守儿童有过逃学的经历。分析原因,一是打工父母 对子女总体期待不高,部分农民潜意识里认为,农村孩子学 业有成的机率不大,对孩子的学习总体期望值较低。二是监 护人对留守儿童学习介入过少。作为一个特殊的监护群体, 这些老人普遍年龄大,身体差,文盲比例较高,不但在学习 上无法给留守儿童切实有效的帮助和辅导,而且由于隔代监 护,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教育管理上弊端较多。加之他们 还要承担家务劳动和田间农活,基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 孩子的学习。 2、留守儿童心理出现偏差。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留守 儿童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呵护和照顾。由于亲情缺失,儿童 缺少情感和心理关怀,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与外界 不愿意接触或接触太少,导致一些留守儿童表现出内心封闭、 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等个性特征,不同程度地存在性格缺陷

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建议

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较差,学习兴趣不足 1.留守儿童学习成绩较差 有20.4%的留守儿童自评学习成绩偏下,82.1%的人有过成绩下降的情形,分别比非留守儿童高1.4和2.7个百分点,教师反映的差距更大。 2.留守儿童学习态度较差,学习兴趣较弱 留守儿童学习不良行为较多:没完成作业(49.4%)、上学迟到(39.6%)、逃学(5.5%)的比例分别比非留守儿童高8.6、4和1.3个百分点;不想学习(39.1%)和对学习不感兴趣(43.8%)的比非留守儿童高5.6和3.2个百分点。 九成多留守儿童认为学习重要,他们学习态度和状态上的差异,既与学校教育的大背景有关,也与学生自身的情况有关。一方面,客观上存在普通农村学校培养目标单一与留守儿童教育需求多元化的矛盾,学习知识一旦脱离自身的发展基础和需求,学习兴趣自然就会大打折扣;另一方面,留守儿童因为缺少有效监督,自我约束和管理能力较差,学习状态也会受到影响。 3.留守儿童缺乏应有的学习辅导 有68.7%的留守儿童曾听不懂老师的讲课内容,有58.1%的

人在学习上遇到问题没人帮助,比非留守儿童都高出5.8个百分点。 调查发现,非留守儿童学习的主要帮助和监督者是父母,而留守儿童则是老师。接受访谈的留守小学生认为,父亲外出后对自己最大的影响是遇到难题没人问了。代替父母照顾孩子的祖辈监护人较多,他们学历偏低,没有能力辅导和监督孩子的学习。 (二)留守儿童社会支持较弱,心理健康问题比较突出 1.留守儿童家庭支持弱化 父母和同学朋友是农村儿童社会支持的主要来源。非留守儿童排前三位的是母亲(52.92%)、父亲(43.02%)和同学朋友(34%),留守儿童则是是母亲(41.54%)、同学朋友(34.92%)和父亲(30.38%),留守儿童来自父母的支持明显低于非留守儿童。虽然留守儿童获得祖辈的支持(17.02%)高于非留守儿童(10.9%),但远不及同学朋友。 2.留守儿童社会支持朋辈性倾向明显,易受不良团伙影响 同学朋友是留守儿童心里话的首位倾诉对象和遇到困难的第一求助人选,同辈成为留守儿童情感支持和实际帮助的主要来源之一,但需警惕不良群体的影响,有30.5%的留守儿童认为在校园里或周边有不良帮派团伙,有25.7%认为有同学加入不良帮派团伙,分别比非留守儿童高4.3和1.4个百分。 3.教师的情感支持不明显 有47.8%的四年级留守儿童遇到困难时主要求助于老师,显

苏北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

苏北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者与上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与自己父母相伴的时间微乎其微,成为儿童中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 这些留守的少年儿童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却无法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 因此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社会转型期不得不面对的一个十分棘手的社会问题,当前,政府和社会舆论都在关心农民工流动子女在城里就学的问题,但更大一个弱势群体———农民工留守子女在农村的生活学习和安全健康等状况又如何呢?为此,我们小组对此进行以苏北农村留守儿童为例的专题调研。得到如下结论: 1. 子女亲情需求严重缺失由于常年在外忙于打工,他们的父母平时回家次数很少,经调查显示,其中一年内仅在春节回来的占8 2.3%,还有17.7%两到三年才回来一次。由于长期的分离和缺乏联沟通,使得亲子关系会出现障碍,亲情关系缺失对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人格发带来了严重后果。 2.学习状况不容乐观 留守子女和监护人对待读书和教育的认识大都比较积极。因为,他们认为,读书是他们唯一的出路。但是,留守子女实际学习情况不容乐观。农村父母文化程度小学学历或初中居多,很难辅导子女功课,因此,他们的职责主要在于监督子女学习,并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自控力,监护人本身态度和能力减弱了原有的家庭监督作用,再加上孩子自身心理存在问题干扰,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子女自控力的形成。特别是在当今诱惑繁多的社会环境中,出于孩子的好奇心,就更难以培养自控力。因此,养成良好的自控力显得遥不可及。 3.监护环境令人担忧 留守家庭中大多是由爷爷奶奶等隔代亲人照看,隔代监护成留守子女主要的监护方式。尽管隔代亲人也愿意照顾留守子女,但是由于体力、知识等原因,很多隔代监护人表示“照看孩子感到吃力”;调查中不少亲戚也表示“不乐意但没办法”或“无所谓只要父母给钱”,可见他们对待孩子的态度相当冷漠,大多碍于情面而照顾。这样的环境下,孩子难以受到良好的照顾,如果托由外人照顾,还有受到虐待的可能。 在教育态度方面,严重缺乏良好的家教氛围,无论是爷爷奶奶还是亲戚,对孩子大多只局限于吃饱穿暖之类的浅层关怀,非但难以尽到对孩子的教育责任,反而可能对孩子的心理产生消极影响。因

关于留守儿童的调研报告

关于留守儿童的调研报告 一、调研目的: 希望通过此次调研为汝城的领导者们为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提供一些参考材料、帮助。 二、调研形式: 留守儿童调查问卷、家访、一对一交流 三、调研参与组织、人员: 汝城大学生联络促进会 何新舜、欧雅文、朱勤飞、何宁、朱志浩、朱莹、朱欣欣、欧头红、朱静敏、朱忠波、邓子文、朱鲜锋、朱丽娟、何荣、朱晨星、朱佳楠、胡运科、胡志刚、袁啊苏 四、调研时间、地点、对象: XX年7月28日—XX年8月2日

湖南省汝城县马桥乡石泉村苗圃希望小学 石泉苗圃希望小学250名学生中的85名留守儿童 五、调研内容: 汝城大学生联络促进会组织的这次支教活动共招生250名,其中有85名留守儿童,占学生总数的34%。 1、首先,我们汝城大学生联络促进会的成员对马桥乡石泉苗圃小学的85名留守儿童进行了问卷调查,发出问卷85份,回收85份,回收率100%。 下面是调查所得的数据资料: 调查问题调查结果调查百分率% 通常多久与父母联系一次很少联系 你多长时间没见过父母了近半年

你希望父母多久与你联系一次每天 你是否想念外出打工的父母经常想念 你有心里话最想对谁说父母 你希望和谁住在一起父母 父母打工期间,你有没有受到过欺负没有或很少如果被别人欺负,原因是什么别人故意挑衅 你喜欢集体活动吗喜欢 喜欢交朋友吗喜欢 喜欢和哪种人交朋友同学 喜欢上学吗喜欢 对自己目前的学习状况满意吗满意

家里有人辅导你的学习吗有,辅导一部分 最大的心愿是什么希望父母赚很多钱,尽快回家 对于学习的态度希望父母在身边辅导,为父母争光 最想对父母说的话类似“爸爸妈妈快点回来”的 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了困难最想找谁帮助父母 将来想干什么赚钱 2、其次,汝城大学生联络促进会成员对留守儿童进行了家访。留守儿童人数85,家访户数61,家访率%。 留守儿童当中“单亲”监护型的占绝大部分,还有爷爷奶奶或亲朋监护的。 主要特点是:关爱不健全,缺乏父爱或母爱,造成父爱或母爱的缺失。留守儿童处在一个需要关爱和监护的年龄,监护的缺失必然导致问题的出现。

关于留守儿童存在的若干问题的调研报告

关于留守儿童存在的若干问题的调研 报告

关于留守儿童存在的若干问题的调研报告 ——对商洛市上官坊乡南宽坪村的调查与思考 由于地理和历史等原因,中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农村人地矛盾尖锐。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推动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改变生存状况外出务工,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她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者与上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它亲戚、朋友一起生活。根据权威调查,中国农村当前“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5800万人。57.2%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留守儿童中的79.7%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13%的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朋友,7.3%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为切实调查当前农村出现的留守儿童问题, 1月15日,长安大学支农志愿者协会寒假社会实践队成功抵达商洛市上官坊乡南宽坪村,并在当地政府和学校的鼎力支持和全力配合下,在此进行了为期6天的社会调研活动。此次调研围绕“留守儿童存在的若干问题”主题,综合运用普遍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等方法,开展了一系列的社会调研工作。现将此次社会实践活动的有关内容报告如下: 一、商洛市上官坊乡南宽坪村情况简介

商洛市上官坊乡地处秦岭南麓,流岭流域,位于商州区西南部,距市中心54公里,南与山阳县毗邻,北与沙河子镇、西与闫村乡接壤,西武高速公路穿越本乡下砭村。全乡总面积72平方公里,辖7个行政村,7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7108人,劳动力3895人,耕地面积8464亩,粮食产量年均2500吨。本乡山高沟深,其南部有庐山胜景,主峰高2300米,素有“九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其自然生态、环境优美。近年来,经过发展“林、药、菌、养”四大主导产业以及实施退耕还林、封山育林、产业结构调整等一系列保护措施,全乡的原始生态环境与资源都得到了有效的保护,环境更加优美。 该乡南宽坪村位于商州南部,距城区60公里,人口居住分散,地域辽阔,是一个典型的高寒山区贫困村。全村16个村民小组,445户,1782人,现有耕地面积1781亩。自实施扶贫开发重点村以来,在区扶贫开发局的精心指导下,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新修小学教学大楼11间3层1200平方米,新建卫生室8间3层320平方米,铺设水泥路7.8公里,治理河堤路2.2公里,“五改三建”78户,带动了全乡主导产业和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二、南宽坪村留守儿童存在的若干问题 (一)、监护人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我们走访的南宽坪40多户人家中,80%的孩子为留守儿童。而当前该村留守儿童主要有三种被监护方式:一是隔代监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中存在困难和问题报告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中存在困难和问题报告近几年来,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持续增长。由于缺乏父母亲的关爱,部分留守儿童成长发育受到一定影响,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留守儿童群体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留守儿童一般是由爷爷、奶奶带养监护,由于监护人年迈和记忆力差等原因,不能很好地带适龄儿童到当地医疗保健机构接受国家免疫规划程序,对适龄儿童进行常规接种。 2、留守儿童由于都是由一些年迈的老人监护,他们对儿童生长发育和心理发育的不了解,从而都没有带儿童到当地医疗保健机构接受免费的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 3、生活贫困及卫生条件差。由于没有年轻的父母在家,家里的卫生状况一般要差些,影响身体健康。 4、儿童生长发育迅速,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照顾,膳食营养达不到发育的需求,况且健康状况易受疾病、外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5、缺乏父母的亲情关爱。留守儿童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时期,由于父母不在家,代理监护人无暇顾及他们的这些变化,容易导致自卑、封闭、虚荣,过分敏感,自尊,内心孤独无助等心理问题。 对策和建议: 1、完善留守幼儿的计划免疫和保健管理。提高预防接种服务水

平,提高留守儿童保健的系统管理率;抓住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有利契机,确保农村留守幼儿享有应有的基本医疗服务。 2、建立农村留守儿童花名册和管理系统,规范开展健康体检工作,对农村留守儿童生长发育和心理行为进行评估和健康和营养指导等服务,并开展儿童生长发育监测,了解留守儿童健康状况,提供必要的疾病防治和健康咨询。 3、进一步加强儿童保健知识的宣传,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和保健意识,更好更直接地守护农村留守儿童身体健康,还要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活动中,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关爱的爱心网络队伍。 4、针对不同年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开展更加扎实具体的工作,别让关爱留守儿童停在表面和形式上,针对不同年龄和性别农村留守儿童的需求、状况和问题,因地制宜开展更有针对性的工作。加强对农村留守流动儿童档案数据库的建设和管理,建立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动态监测网络,及时掌握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分层信息,为留守流动儿童工作和相关政策决策服务。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生活现状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生活现状的调查报告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务工,一大批未成年的孩子被留在家里,于是在农村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一一留守儿童,且这个群体的人数正在不断扩大。由于正常家庭教育的缺失,留守儿童身心发展尤其是成绩、品德和心理健康成长方面存在的问题正日益凸显,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 一、基本情况 1、留守儿童的数量和比例:这些留守儿童全是父母双方均外出 务工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在校学生,年龄阶段分别在6—15岁。几乎全部的留守儿童都希望能和他们的父母一起生活。2、留守儿童学习情况:从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自我认知的学习成绩和作业完成度三方面来看他们的学习基本情况。绝大部分的留守儿童对学习抱有一定的兴趣,他们选择继续升学。在对自己学习成绩水平的认知方面,留守儿童认为自己的学习成绩处于优良的占58.6%,处于中等的占30%认为自己的学习成绩较差的占 11.4%。对作业完成情况的调查显示,所有的留守儿童都认为自己能够独立完成家庭作业。3、留守 儿童生活情况:几乎所有的留守儿童都属于隔代监护。在生活满意度的上,大部分的留守儿童生活满意度较高。4、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情况:有很大一部分留守儿童每天都在思念他们的父母,他们认为和 父母在一起是最开心的时候,这表明了孩子当前严重的“亲情饥渴”。在父母外出打工期间,有69%勺留守儿童觉得自己孤单寂寞,有19% 的人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有12%勺人觉得没有变化。在被问及“父母外出打工,对你各方面的不利影响如何”时,有41.8%的留守儿童认为没影响,39%勺人认为

影响很小,仅有19.2%的人认为他们受到很大的影响。 二、存在问题 通过和一些与孩子们的交流,我了解到各级政府在关心留守儿童方面作出了许多的努力,每年积极组织的帮扶活动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留守儿童在读书和生活方面遇到的部分难题。很多孩子都表示他们珍惜现在的生活,会努力学习,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来回报社会的关心。但是也同时发现,父母外出打工对留守儿童的成长还是产生许多负面的影响。它们主要表现在:1、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呈两极分化:留守儿童中学习成绩优良的和学习成绩中等或较差的呈对半比例分布。在与孩子们的交谈中我们发现到,由于隔代带养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文化程度偏低,加之隔代之间的溺爱,对孩子的学习很少过问,更没有能力辅导孩子的功课,他们对留守儿童大多重养轻教,仅满足于生活需要,至于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则被忽视。一些留守儿童虽然表示他们愿意继续升学,但同时也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他们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对于学习他们大都表现出缺乏热情和进取心,自觉性不强,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应付了事,一旦在某个学习环节跟不上,往往破罐子破摔,导致学习成绩较差。这些情况无疑使学校的教育处于了一种事半功倍的尴尬境地,影响了班级、学校的教学质量。2、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导致的性格发展问题: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对自身变化,人际交往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理解与认识,与此相关的也带来了一些烦恼和冲突。他们需要有倾诉的渠道,也需要有人告诉他们怎样正确对待这些问题,家人在这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但由于父母在外,留在家的其他亲属及他们情绪情感的变化,使得留守儿童缺少起码的与父母交流的机会,这种情况长期积累,对于儿童性格发

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现状调研报告

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现状调研报告 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不断增多,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 育越来越成为教育关注的重点对象,关爱留守儿童对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 有着致关重要的作用。为了保障农村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能和正常的未成年人一样健康 成长,促进学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有效开展,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如下工作制度: 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中的核心问题,集中表现为农民的经济收入低,增收难, 素质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贫富差距大。 一、组织领导制度。 1、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和支书为副组长、办公室成员、各科老师为成员的"三关"工作领导小组、各校要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支部书记)为副组长的关爱留 守儿童领导小组,并明确专人负责些项工作。 2、要充分发挥领导小组的作用,明确职责,分工合理,责任到人,加强对留守儿童 的关爱和管理。 二、统计报送制度。 1、每学期开学初,各学校班主任、科任老师要对本班留守儿童进行摸底调查,了解 留守儿童的住址、联系电话、家长姓名、外出务工地点、联系方式、是单亲还是双亲外出、家庭具体情况等,做好造册统计并及时上报学校。 2、各片区内学校要把本校规范的留守儿童情况统计表和电子报表及时上报到片区学校;片区学校和各中学由专人造册统计并在开学后一个月内上报中心学校。 3、留守儿童的统计上报时要做到及时、准确、具体,做到不漏统、不重统,确保统 计数据的准确性。 三、留守儿童关爱制度。 1、父母是孩子的第一监护人和亲情依附者,对孩子的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责任和作用。各校要教育引导外出家民工切实担负起培养子女的社会责任,努力使留守儿童在幸福 的家庭环境中健康成长。 2、发挥校园主课堂、主阵地、主渠道作用,提高教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水平。 针对留守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实行代理家长制,辅导学业、疏导心理、沟通情感、矫 正行为,真正主教师成为留守儿童学习上的引路人、生活上的知情人、成长过程中的保护人。 3、代理家长要掌握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每月对结对帮扶的留守儿童至少进行一次 谈心、与留守儿童班主任交换一次意见,到留守儿童家中看望一次、检查一次留守儿童的

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报告

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报告 留守儿童问题如今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性问题。基于课题需要和我们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我们针对留守儿童问题在新乡市延津县魏邱乡朱寨村进行了实地的调查和走访。在当地人民,老师和政府的配合帮助下,我们的实践队员与孩子们进行了面对面的交谈和沟通,并深入到典型留守儿童家中进行家访,同时到村里和村民家中走访。通过对留守儿童个案的调查以及网上收集的关于留守儿童的原始资料,我们掌握了他们的一些共性,也对他们的家庭教育问题有了清楚的了解,并撰写出调查报告。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朱寨村是一个经济相对落后,交通便利(有一条连接市区与村的主干道),以外出打工,种植业为主要经济来源的较为特殊的农村。该村有1000人左右,外出务工人员占百分之五十,留守儿童占儿童总数的百分之五十七。农民土地较少(每人约7分地),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放弃了种田而选择出外谋生,因而当地留守儿童的现象十分普遍。 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以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为视角考察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即透过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折射出该地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生活状况、心理状况。在调查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需求,为留守

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解决提出合理建议,以期为我们国家未来的发展和建设尽绵薄之力。 二、“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原因 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以及城乡二元分割的教育制度是产生“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原因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出现根本原因在于城乡二元结构管理带来的深层次矛盾。随着工业和第三产业的飞速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向城镇转移,与国家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政策相矛盾的是我国长期以来实施的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和义务教育制度,进城务工农民虽然在城市工作、居住和生活,但享受的是与城市居民完全不平等的待遇。所以这样直接导致务工农民会把自己的子女留在农村,由老人看管。 2、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为情感方面。父母与子女长时间分离,导致他们之间产生交流障碍。这是产生“留守儿童”问题的直接原因。 许多“留守儿童”在幼年时期就被迫与父母分离,他们早期无法与父母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在长期与爷爷奶奶或其他亲戚生活的过程中,他们的需要、情感常常无法得到亲人的反馈,这必然对他们的亲社会行为发展产生不良影响,也易使他们产生诸多心理问题。而一些家长因为长期在外务工,对子女心生愧疚,往往通过钱、物等大量的物质满足来补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青壮年 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没有能力和条件将自己的子女安置在其所在的城市,只能将其留在农村,由夫妻中的一方留下照顾,夫妻均进城的家庭则将子女托付给老人或者亲人朋友照顾。由此,社会上便出现了一个特殊的青少年群体——“留守儿童”。而这一特殊群体在教育上存在的问题,应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及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家庭教育是每个人一生中不可缺少的启蒙教育,健全而有效的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父母外出务工改善了家庭经济条件,为留守儿童接受教育提供了更大的可能 性,有少数儿童因为父母不在身边也变的更加坚强、懂事,自理能力强。父母的外地生活或多或少开阔了他们的眼界,并在一定程度上激励着 他们努力学习,争取考上大学继而走进城市。然而除了经济上的些许 改善,留守儿童与父母的长期分离,带给他们更多的恐怕还是亲情和 家庭教育的缺失。由此而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成了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的关键所在。因此解决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迫在眉睫。 问题之一:留守儿童教育主体的变更。由于父母的外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主体变成了其他抚养者,其中绝大多数是祖辈,还有 一部分是其他的亲戚。老年人大多对孙辈较溺爱,加上疼惜孩子,因而 对孩子更是有求必应,对其顽劣行径也舍不得严厉管教;再者,农村老 年人大多文化程度较低,缺乏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育方

法,更不懂得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加之年纪大了,精力有限,无论是在体力上,还是智力上都难以有效承担起对孙辈的家庭教育职能。而寄住在亲戚家的孩子,家庭教育则更加淡薄。因为在亲戚的立 场上一般只管留守儿童的吃穿,不便或者不善于对孩子进行管理教育,孩子也很难在亲戚家中产生归属感,致使部分儿童养成任性、放纵、随意的性格,有的还形成了较为严重的不良习惯,如:迟到、早退、旷课、厌学、逃学;喜欢进网吧、游戏厅,以解孤独苦闷;吸烟、酗酒、撒谎等。 问题之二:家庭心理环境的缺失。家庭是个体成长的重要阵地,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文化将对个体 产生终身的影响。儿童的成长需要稳定安全的环境,父母的爱是儿童 最为安全、温馨的环境,在爱的环境中成长是孩子基本的心理需要。但是,正常的家庭生活和亲子关系对于留守儿童来说无疑是一种奢望。留 守家庭或者父亲外出,导致父亲的家庭教育角色弱化;或者父 母双方外出使得留守儿童与父母缺乏正常的情感交流和亲子互动,儿童没有机会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感受,父母也没有机会传达自己对子女 的爱,长此以往,必将使父母与子女之间产生心理上的隔阂,使儿童 丧失基本的心理归属和心理依恋。如笔者牵手的湘乡市小学五年级小 女孩刘某,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她和年迈的奶奶生活在一起,孩 子非常胆小,自我封闭,自我防备意识强。我们驱车两小时到他家看 她,她很少讲话,几乎没有情感交流。因此,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作 为一种教育因素直接影响着家庭教育的质量和孩子的发展水平。而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